第一篇: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管理办法
【发布单位】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发布文号】中国银监会令2003年第6号 【发布日期】2003-12-08 【生效日期】2003-12-3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管理办法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03年第6号)
《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管理办法》已经国务院批准,现予以发布。
主席:刘明康
二OO三年十二月八日
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的行为,优化中资金融机构资本结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境外金融机构向已依法设立的中资金融机构投资入股,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的境外金融机构包括国际金融机构和外国金融机构,国际金融机构是指世界银行及其附属机构、其他政府间开发性金融机构及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认可的其他国际金融机构;外国金融机构是指在外国注册成立的金融控股公司、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及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认可的其他外国金融机构。
本办法所称的中资金融机构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中资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信托投资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以及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的其他中资金融机构。
本办法所称的投资入股比例是指出资额或者所持股份占中资金融机构的实收资本总额或者股份总额的比例。
第三条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法对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的行为进行监督管理。
第四条 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应当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
第五条 境外金融机构向中资金融机构投资入股,应当基于诚实信用并以中长期投资为目标。
第六条 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应当用货币出资。
第七条 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投资入股中资商业银行的,最近一年年末总资产原则上不少于100亿美元;投资入股中资城市信用社或农村信用社的,最近一年年末总资产原则上不少于10亿美元;投资入股中资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最近一年年末总资产原则上不少于10亿美元;
(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认可的国际评级机构最近二年对其给出的长期信用评级为良好;
(三)最近两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
(四)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非银行金融机构资本总额不低于加权风险资产总额的10%;
(五)内部控制制度健全;
(六)注册地金融机构监督管理制度完善;
(七)所在国(地区)经济状况良好;
(八)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规定的其他审慎性条件。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根据金融业风险状况和监管需要,可以调整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的资格条件。
第八条 单个境外金融机构向中资金融机构投资入股比例不得超过20%。
第九条 多个境外金融机构对非上市中资金融机构投资入股比例合计达到或超过25%的,对该非上市金融机构按照外资金融机构实施监督管理。
多个境外金融机构对上市中资金融机构投资入股比例合计达到或超过25%的,对该上市金融机构仍按照中资金融机构实施监督管理。
第十条 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由吸收投资的中资金融机构作为申请人,向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申请:
(一)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及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直接监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吸收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的,直接向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申请批准;
(二)本条第一项规定以外的中资金融机构吸收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的,向所在地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省级派出机构提出申请,经审核后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
第十一条 中资金融机构向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吸收投资入股申请时,应提交下列文件:
(一)中资金融机构吸收投资入股的申请书;
(二)中资金融机构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同意吸收投资的决议或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
(三)境外金融机构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同意向中资金融机构投资入股的决议;
(四)双方签定的意向性协议;
(五)境外金融机构最近三年的年报或经审计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财务报表;
(六)境外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经营情况等资料;
(七)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要求的其他相关资料。
投资人为外国金融机构的,中资金融机构还应当提交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认可的国际评级机构对该外国金融机构最近二年的评级报告和注册地金融监管当局的批准文件。
第十二条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自接到完整的申请文件之日起3个月内作出批准或不批准的决定;决定不批准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十三条 境外金融机构应当在收到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批准决定后60个工作日内将资金足额划入中资金融机构账户,并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认可的会计师事务所验证。
第十四条 中资金融机构因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而变更注册资本或股权结构的,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办理变更手续。
第十五条 中资金融机构违反本办法,擅自变更股东、调整股权结构的,由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根据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十六条 已向中资金融机构投资入股的境外金融机构增加持股比例的,适用本办法有关规定。
第十七条 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金融机构投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适用本办法;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第十八条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购买上市中资金融机构流通股不适用本办法。
第十九条 投资入股汽车金融公司,依照《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2003年12月31日起施行。本办法施行前颁布的有关文件与本办法规定不一致的,按照本办法执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关于向金融机构投资入股的暂行规定
关于向金融机构投资入股的暂行规定
【颁布单位】 中国人民银行【颁布日期】 19940728【实施日期】 19940728
为规范金融机构管理,保证金融机构资本来源正当、结构合理,促进 金融机构健康发展,现就向金融机构投资入股问题规定如下:
一、各党政机关、部队、团体以及国家拨给经费的事业单位,除国务 院批准或法规及中国人民银行规章规定外,一律不得向金融机构投资。
二、各级地方财政部门经当地政府同意,由中国人民银行核实,可以 用财政节余资金向金融机构投资。
三、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等政策性银 行一律不得向金融机构投资。
四、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中国银行未 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一律不得向金融机构投资。
五、其他商业银行、信托投资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融资租赁公 司在资本充足率为8%并遵守以下规定的前提下,可向金融机构投资。
(一)投资累计金额不得超过资本金的20%;
(二)投资来源限于超过8%以上资本金部分,以及公积金、公益金 结余。
六、保险公司可向金融机构投资,投资累计金额不得超过该公司资本 金的25%。
七、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除按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比例 可向信用合作社联社、合作银行投资外,不得向其他金融机构投资。
八、证券公司可用资本金向金融机构投资,其投资累计金额不得超过 资本金的20%。
九、各金融机构分支机构一律不得向金融机构投资。
十、各金融机构向金融机构的投资入股数额,在计算资本充足率时必须等额核减自身的资本金。
十一、工商企业向金融机构投资必须符合以下规定:
(一)经企业行政主管机关或董事会批准可以用自有资金向金融机构投资,但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
2.经营业绩良好,按期足额归还银行贷款,最近3年连续盈利;(修改为:经营业绩良好,按期足额归还银行贷款,向信托投资公司投资入股时要有合法、真实的资本投入)
(二)年终分配后,净资产达到全部资产30%的,可以向金融机构投资入股。但对金融机构投资的累计金额加企业其它投资的累计金额不得超过本企业净资产的50%。
(三)严禁以银行贷款向金融机构投资。
十二、外资、中外合资金融机构和企业均不得向中资金融机构投资。
十三、严禁工商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金融机构之间以换股形式相互投资。
十四、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金融机构(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除外)不得向个人募集股本。
十五、单个股东投资金额超过金融机构资本金10%以上的,必须报 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
十六、各级人民银行在审批金融机构时,对资本来源要认真按照上述规定严格审查。
十七、金融机构投资者的报表必须真实、准确、完整。中国人民银行 审核时,发现弄虚作假者,必须严肃查处。
第三篇:档案管理办法-金融机构
**公司档案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的档案管理,完整、系统地保存公司在工作中形成的各种门类的档案,服务和促进公司各项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地区档案工作的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档案,是指中共中央、中共**地区区委、**地区人民政府、**地区财政厅及**各行政机关、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及其派出机构、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等监管部门发布的,应由公司归档保存的各类公文,以及公司在各项工作活动中形成的具有参考利用价值、保存备查的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第二章 管理体制和任务
第三条 公司档案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体制。综合办公室是公司档案工作的主管部门,具体负责公司本部档案的管理,并对各部门的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和指导。
第四条 公司各部门形成的文件材料原则上由本部门负责立卷和归档,并指定专人负责档案管理工作。公司各部门的档案定期向综合办公室移交保管。
第五条 档案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贯彻执行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法令、条例和办法,制定并建立健全公司档案工作各项规章制度。
(二)管理公司各类档案,对公司各部门形成的各种文件、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归档,并积极提供利用。
(三)对所保存的档案进行科学管理,不断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做到案卷质量标准化,档案整理系统化,库房管理科学化,查找利用现代化。
(四)执行保密制度,防止档案失密和泄密,确保档案的安全。
第三章 档案的归档
第六条 公司各部门在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在办理完毕后,应及时归档和立卷,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准私自留存、销毁应归档的文件材料。
第七条 在公司办公自动化系统(下简称OA系统)中,各部门档案管理人员要加强对系统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对本部门办理中文件进行跟踪掌握,对办结文件及时进行归档。
第八条 档案归档范围包括文书档案、电子档案和实物档案。
第九条 文书档案包括文字材料、会计档案。
(一)文字材料:
1、上级党政机关、区直部门、各银行业务监管部门及其他相关单位发给我公司的各类文件。
2、公司参加各级部门组织的有关会议的文件材料。
3、公司各类会议的决议、记录、纪要等文件材料。
4、公司对内或对外的各种请示、报告、通知、批复等公文。
5、公司制定的章程及规章制度。
6、公司的综合性报告、专题报告、工作总结、内部刊物、简报和各种汇编资料。
7、公司的合同、协议、法律意见书、诉讼文书。
8、信托业务中发生的各种尽职调查报告、信托文件、交易文件、客户资料。
9、其他有参考、凭证作用的文件、资料。
(二)会计档案:
1、会计凭证类: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汇总凭证,其他会计凭证。
2、会计账簿类: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固定资产卡片,辅助账簿,其他会计账薄。
3、财务报告类:月度、季度、财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附表、附注及文字说明,其他财务报告。
4、其他类: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其他应当保存的会计核算专业资料。
第十条 电子档案包括电子文件、声像档案、数据库文件、计算机程序、OA系统档案。
(一)电子文件:指用计算机文字处理技术形成的文字文件、表格文件等,归档范围参照文书档案的归档范围。归档时应注明文件存储格式、文字处理工具等,必要时同时保留文字处理工具软件。电子文件应以确保其真实性和不可改动性为原则确定保存形式。
(二)声像档案:
1、反映公司重要活动、大事件的照片、录音、录像等材料。
2、上级机关领导和著名人物视察公司工作的重要声像资料。
3、公司组织或参加的重大文体活动、公务活动的照片、录音、录像。
(三)数据库文件:指信息处理等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管理数据、参数,及清算数据等。
(四)计算机程序:指使用的商用或自主开发的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等。
(五)OA系统档案:指通过OA系统办理各项事务所形成的档案,依据OA系统中档案管理流程进行归档。
第十一条 实物档案包括锦旗、奖状、奖杯、奖品、荣誉证书、公司各种执照证书原件。
第十二条 档案归档时间
(一)每的文书档案,立卷须在次年六月底前完成,并向综合办公室报送。
(二)每的电子档案,公司各部门整理、归档完毕后,于次年六月底前向综合办公室报送,同时作好电子备份。
(三)实物档案在取得实物后,及时移交综合办公室。
(四)照片、录音、录像等声像档案由摄影者或承办单位整理并编写说明,及时移交综合办公室。
第四章 档案的整理
第十三条 档案分类
(一)按机构分类:将文件材料按其产生或承办部门分开。
(二)按问题分类:将文件材料按其反映的问题分开,及涉及若干问题的文件材料,应按其所反映的主要问题分。
(三)按分类:将文件材料按其形成或针对的分开。不同的文件材料一般不得放在一起立卷,但跨的请示与批复,放在复文年立卷;没有复文的,放在请示年立卷;跨的规划、计划放在针对的第一年立卷;跨的总结、决算,统计,放在针对的最后一年立卷;跨的会议文件放在会议开幕年立卷;非诉讼案件放在结案年立卷;回顾及纪念性文件放在写成年立卷。
(四)按项目分类:对于信托业务的文件,按照项目分类并立卷保管。
(五)按客户分类:对于重点客户的项目,按照客户分类立卷保管。
(六)按期限分类:根据文书档案管理期限标准的规定,将文件按不同的保管期限分开,期限分为永久、长期(十六年至五十年左右)和短期(十五年以下,含十五年)三类。
1、凡是反映公司主要职能活动和基本历史面貌的,对公司建设和历史研究有长远利用价值的档案,列为永久保管。它主要包括:公司重要的决议、决定、记录、总结、照片和声像材料,处理重要问题形成的文件材料,召开重要会议的主要文件材料,重要的请示、报告、总结,综合统计报表,机构演变、高级管理人员任免的文件材料,上级党政机关及各有关监管部门发来的与本公司业务有关并要贯彻执行的重要文件。
2、凡是反映公司一般工作活动,在较长时间内对公司工作有查考利用价值的文件材料,列为长期保管。它主要包括:公司一般业务性的文件材料,一般会议的主要文件材料,人事管理工作形成的一般文件材料,上级机关及各有关监管部门颁发的与本公司业务有关的一 5 般文件材料,下级机关报关的总结、报告和统计表等文件材料。
3、凡是在较短时间内对公司有参考利用价值的文件材料,列为短期保管。它主要包括:公司一般事务性的文件材料,下级机关报送的一般工作总结、报告和统计报表等文件材料。
4、会计档案保管期限按照国家档案局《会计档案管理办法》执行。
第十四条 档案整理
(一)文件材料应区别不同情况进行排列,密不可分的文件材料应依序排列在一起,即批复在前,请示在后;正件在前,附件在后;印件在前,定稿在后;非诉讼案件结论、决定、判决性文件材料在前,依据材料在后。绝密文电单独立卷,少数普通文电如果与绝密文有密切联系,也可随同绝密文电立卷。其它文件材料依期形成规律和特点,按有关规定排列。
(二)声像材料应用文字标出摄像或录音的对象、时间、地点、中心内容和作者。
(三)归档文件材料应格式统一,质地优良,书写工整,声像清晰,符合归档规范和标准,禁用铅笔、圆珠笔、纯蓝墨水笔等字迹不牢固的工具书写。
第十五条 档案立卷
(一)立卷人应按文件材料自然形成的规律和便于利用的要求,进行系统整理组卷,编写页号或件号,填写卷内目录,卷内说明,案卷标题,注明密级和保管期限。案卷各部分的排列顺序为:软卷封面、卷内目录、文件、备考表、封底,以案卷号排列次序装入卷盒,置于档案柜内保存。
(二)立卷的具体步骤:
1、卷内文件材料的系统整理。检查调整案卷内文件材料,补充遗缺和清理重复或不需归档的文件材料。
2、进行卷内文件材料的系统排列。文件材料的排列要注意保持文件之间的历史联系和时间先后顺序。
3、编写页号。文件材料排列后,对卷内文件材料进行统一编写页号,凡是载有文字的页面,均要逐张编页号。页号位置在每页材料正面的右上角,背面的左上角。
4、制作卷内目录。卷内目录应包括文件的顺序号、文号、题名、日期、页号、责任人和备注,各项均应进行逐项填写。
“顺序号”----以文件排列先后顺序填写的序号,其顺序号应与放入文件盒内的文件先后顺序一致。
“文号”----文件制发机关的发文字号。
“题名”----一般照原标题抄录,没标题的可按文件内容概括出一个标题。
“日期”----文件形成的时间。
“页号”----每份文件的起始号,卷内最后一份文件需标明起止页码。
“责任人”----文件的创建单位或部门,即文件的署名者。没有责任者的文件,应考评清楚后填写。
“备注”----对卷宗内文件的变化作必要的说明。
5、填写备考表。备考表是附在卷内文件的最后,用以注释说明卷内文件状况(包括缺损、修改、补充、移出和销毁等),立卷人、检 7 查人、立卷时间均应逐一填写清楚。
6、案卷的装订。为了保护卷内文件材料和便于保管使用,装订前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l)卷内文件的修整:对受损或不规格的文件材料(过宽和超长)进行修补和折叠;(2)拆除金属物(包括订书钉、回形针和大头针等);
(3)整理修齐后进行装订,一般用棉线三孔一线封底打活结的方法装订;
(4)案卷厚度适宜,应控制在1CM—2CM之间。
7、填写卷案封面。要用钢笔或毛笔填写,字体要工整、美观。
第五章 档案的保管
第十六条 档案保管要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要有适宜保存档案的库房、橱具和切实可行的档案“八防”(防火、防盗、防潮、防尘、防强光、防高温、防虫蛀、防鼠咬)措施。
第十七条 库房内橱具排列要整齐一致,注意通风和调节温湿度。
第十八条 库房内严禁吸烟和放置易燃易爆危险品以及对档案保护不利的其它物品,做到专室专用。
第十九条 提高警惕,加强保密观念,出入库房要注意关门落锁,下班前要将门窗、照明及其它设备全部关闭。
第二十条 档案要定期进行检查、核对,对字迹褪变、损坏的档案,应及时进行修补和复制。
第六章 档案的利用 第二十一条 档案人员要根据公司各部门对档案信息的利用需求,及时、准确、主动地为各项工作提供档案资料信息。
第二十二条 档案管理人员应编制必要的查找工具和参考资料,如案卷目录、专题目录、大事记等,便于查找和利用。
第二十三条 严格档案的借阅手续和制度。
(一)公司内部借阅档案资料。
1、借阅本部门工作范围及一般文件,应填写调阅登记薄,经部门负责人签字后即可借阅。
2、借阅非本部门工作范围或机密文件,须经部门负责人和综合办公室主管批准,方可办理借阅手续。
3、借阅档案资料,一般不得超过5个工作日。
4、档案管理人员对超期未归还的档案要进行催收。
(二)外单位查阅档案,只能查阅非机密档案。必须持单位介绍信,经综合办公室主任或公司分管领导批准,可在档案室里阅览。特殊情况确需抄摘、复印或借出的,须报公司分管领导批准。
(三)管理人员和查阅者,严禁在档案上涂改、勾划、剪裁和污损。查阅者不得对档案进行抽换、折卷、写注,确保档案的安全与完整,如有损坏、丢失档案的,视情节轻重进行处理。
第七章 档案的鉴定、销毁和移交
第二十四条 档案的鉴定工作,由综合办公室和有关业务部门组成鉴定小组,对确无保存价值的档案、文件进行登记造册,经分管领导批准后销毁。
第二十五条 档案销毁报告和文书档案鉴定清单,要组卷归档永久保存。
第二十六条 档案的移交
(一)机构撤销、合并、分设,必须将原有的全部档案进行认真整理,不得分散。按有关规定,从有利于工作出发做好移交。
(二)永久保存的档案,在公司保存二十年左右,连同案卷目录和有关检索工具、参考资料,一并向**地区档案馆移交。
(三)公司档案人员调动工作时,必须在办完档案移交手续后方能离开岗位。
第八章 罚则
第二十七条 各部门因未严格执行本办法而造成不良后果或给公司带来重大损失的,公司将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九章 附则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由综合办公室负责解释。第三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四篇:金融机构
支部遵照公司党委创先争优活动的统一部署,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全体党员认真学习贯彻有关文件精神,以“促进科学发展,实现争先进位”为主题,以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增强服务能力、增强支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为指针,联系实际、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努力实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职工群众、加强队伍建设”的具体目标,现结合我支部创先争优活
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成立领导小组,制定活动方案
为使支部创先争优活动顺利开展,支部及时召开了创先争优活动推进动员大会,成立了以支部书记为组长的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落实分工,明确责任,并结合实际制定了支部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确定了支部创先争优活动的指导思想、活动内容、步骤和目标。着力引导和促进支部和党员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和谐上创先争优;在务实创新、提高业绩上创先争优;在增强能力素质、树立良好形象上创先争优;在改进作风、增强服务意识,切实为投资者办事上创先争优。
二、加强党员学习教育,营造创先争优活动氛围。
按照公司党委的安排部署,在党员干部职工中倡导和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支部定期组织党员职工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学习总书记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学习沈浩、杨善洲等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先后观看了电视系列片《人民的好儿女》、《永远的忠诚》等,同时,充分利用展板、宣传栏、公司网站等宣传阵地,在单位全体员工乃至整个营业场所掀起宣传学习优秀党员先进事迹的热潮。支部要求大家将学先进的活动与单位的各项工作结合起来,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进一步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通过学习,提高了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工作业务水平、分析、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为为客户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创建“五好四强”组织,推进创先争优深入开展
1、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实行支部书记负责制,支部活动开展、支部大会召开、支部学习及党员思想教育等工作由支部书记亲自部署督导;党员管理、党员发展、群众座谈、党建宣传等一系列具体工作均由支部委员负责跟踪落实。使支部真正成为“书记作用突出,班子坚强有力”的“四强”集体,受到了职工群众的好评。
2、根据公司党委的要求,结合本支部实际,先后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学习典型、参观示范点、送温暖献爱心、召开民主座谈会等方式,强化对党员的党性教育,激发了创先争优的内在动力。同时设置共产党员示范岗,开展业务竞赛及表先进促后进等主题活动,增强党员“五带头”及“四优”意识,保证了党员在群众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两年来,为优化党员结构,增强党员队伍活力,支部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先后发展预备党员?名,积极分子?名,现有正式党员?名。
3、在创先争优活动开展的不同阶段,支部认真做好宣传、推进、深化提升活动方案,按时报送创先争优活动月报,定期开展自查点评工作,落实党员目标管理责任制,通过设置“党员责任岗”、“党员服务区”等载体,明确责任,作出承诺,做到事前有计划、事中有检查、事后有总结,逐步使支部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确保支部各项工作目标顺利实现。
4、按照创先争优的指导思想,支部紧密结合单位实际,把争先创优活动融入到单位各项经营活动中,坚持“围绕业务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的理念,面对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全体党员职工认清形势、改进工作作风,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使支部党建工作和业务发展齐头并进。
5、通过创先争优活动的不断深入,全体党员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以维护客户利益为己任,努力做好投资者宣传教育工作,认真倾听群众呼声,着重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在2012年初开展的创先争优群众评议活动中获得了较高的满意度。特别是今年重点工作中,党员干部带头贯彻落实公司文件精神,全体业务人员团结协作,集思广益,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利用节假日加班加点联系通知客户,提示风险,规范账户,使得该项工作得以顺利实施,提高了党员在群众中的威信,真正树立了党组织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四、总结经验寻找差距,落实整改完善制度
支部部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是个别党员干部在创先争优理论学习中,认识不够深刻,就学习而学习,没有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二是创先争优活动与业务工作结合不够紧密,员工的创新意识、危机意识、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创先争优活动中实践载体不够多样化。
针对上述问题和不足,支部采取以下整改措施:
一是高度重视加强理论学习,注重学以致用。准确把握科学发展的大局,端正工作理念,采取支部书记谈心,党员之间交流的沟通方式,找准存在问题的主观原因,排除个别党员干部思想上的模糊意识和障碍,使科学发展和创先争优意识真正落实
第五篇:银行金融机构授信管理办法
ⅩⅩⅩⅩ银行金融机构授信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我行对金融机构授信业务管理,统一授信标准,防范和控制信用风险,保障资金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行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境内银行金融机构、境内非银行金融机构、境外金融机构的授信业务。其中:
“境内银行金融机构”是指在中国境内注册、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银行类金融机构,包括全国性银行(含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地方性银行(含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以及信用合作机构等),中外合资商业银行以及境外银行在境内设立的全资法人子银行。
“境内非银行金融机构”是指在中国境内注册,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证券公司、信托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保险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资产管理公司、汽车金融公司、期货公司和基金公司等。
“境外金融机构”是指在中国境外及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注册,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商业银行、非商业银行金融机构、综合性金融控股集团等。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授信是根据授信对象的财务状况、经营管理、信用情况及其所在国家或地区风险情况,结合与我行的业务往来等,为其提供授信。授信范围包括但不限于:拆借、存放、金融机构借款、票据贴现、票据转贴现、理财投资、债券、外汇买卖、贸易融资、担保、回购等。
第二章金融机构授信管理 第四条 我行的金融机构授信,应遵循“统一授信、区别对待、合理核定、实时调整”的原则。
(一)统一授信,是指对客户不同币种和各种形式的信用业务进行统一计量、统一授信管理,实行风险总控。
(二)区别对待,是指根据客户不同资产规模、经营管理水平、盈利能力、业务结构以及风险承担能力等因素,按各类业务产品的风险系数确定不同的授信额度。
(三)合理核定,是指经办机构应在确定的授信额度内,根据业务实际需要、客户还款能力和资产负债结构、信贷政策以及授信审批条件等情况,具体确定每笔授信方案,包括额度、利率、期限、品种等。
(四)适时调整,是指根据市场环境和客户经营状况、监管政策、资信情况发生变化而进行适时调整。
第五条 我行对金融机构授信根据授信业务申请方式分为主动授信与申请授信。
(一)主动授信,是指我行根据业务发展需求,对与我行具有长期合作关系,实力雄厚的优质金融机构,主动办理内部授信送审及审批业务。
我行根据交易对手的资产规模、资信状况、市场环境等综合因素确定并将根据业务需要实时更新主动授信客户清单。主动授信客户为政策性银行及上市银行、我行认可的国际评级机构(穆迪、标准普尔、惠誉三家机构)评级为Baa级以上的境内或境外外资银行、监管评级 在AA级以上的商业银行及其他已上市金融机构等。
(二)申请授信,是指我行根据客户的业务需求,办理金融机构客户授信。
申请授信客户主体为除主动授信类客户以外的金融机构。第六条 对国内规模较大、知名度较高的政策性银行及大型商业银行根据其规模情况直接给予授信额度。其中,对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给予授信额度300亿元,国家开发银行、交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给予授信额度200亿元,招商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给予授信额度150亿元,华夏银行、平安银行、广发银行、北京银行、上海银行给予授信额度100亿元,恒丰银行、浙商银行、渤海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直接给予授信额度50亿元。对我行认可的国际评级机构(穆迪、标准普尔、惠誉三家机构)评级为A以上的境内或境外外资银行给予授信额度300亿元。
上述金融机构的授信额度无须申报,可直接使用。资金运营中心可根据此类银行经营情况及与我行业务合作情况变化,直接调低其授信额度。根据业务开展需要,需调高授信额度的,须按权限呈报相关行领导审批。
第七条 金融机构授信额度根据性质分为基本授信额度和特别授信额度。一般金额机构基本授信额度有效期为一年,额度在有效期内可循环使用;特别授信额度及期限实行单报单批,额度不得循环使用。第八条 金融机构的授信额度以人民币为基础币别,若授信额度的使用涉及人民币以外的币别,按授信业务送审时我行公布的外汇牌价中间价折算成授信额度基础币别。
第九条 我行一般仅对金融机构法人核定授信额度,金融机构总分支机构及其关联、附属机构的各项信用业务均纳入授信额度统一管理。
第十条 我行对下述各类业务,按授权规定由资金运营中心根据自身资金头寸及市场情况掌握,并按规定程序报批或续做,我行对交易对手免核授信额度。
(一)全国银行间市场债券交易平台的国债、央行票据、政策性金融债交易;
(二)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项下的一般性金融债交易;
(三)投资政策性银行发行的债券,与政策性银行进行本外币资金存/拆放业务;
(四)与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做市商银行及政策性银行进行的即期外汇交易;
(五)买断式票据转贴现转出业务,正回购票据转贴现业务;
(六)以主体评级AA级以上(含)、债项评级AA+级以上(含)或风险管理部门认定同等风险水平的债券为标的的买入返售交易;
(七)存放金额、期限对等(折算为人民币的存入金额不小于存出金额,且存入期限不短于存出期限)的本外币互存业务;
(八)全国银行间市场债券正回购交易。
第三章 职责分工
第十一条 资金运营中心内设风险管理机构(以下简称“运营中心”),负责全行金融机构同业客户授信业务(以下简称“同业授信”)的审批与管理,具体职责如下:
(一)负责对同业授信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分析,根据相关制度规定和同业客户经营财务情况及信用状况,提出同业授信额度核定审核意见;
(二)管理同业授信额度使用情况、监控同业客户信用风险变化情况,提出风险预警和建议,设立专人统一管理和控制同业授信额度。
第十二条 总行风险管理部职责:
负责指导、检视各相关部门关于同业授信有关工作的执行情况。第十三条 总行资产管理部、投资银行部、资金运营中心等相关业务部门主要职责:
根据业务需要发起授信申请;监控金融机构客户市场表现,报告重大风险事项。
第十四条 分行相关业务部门主要职责:
根据业务需要发起授信申请;协助监控金融机构客户市场表现,报告重大风险事项。
第四章 授信调查及发起
第十五条 授信调查是指授信发起机构和授信调查人员根据目标客户需要或我行自身业务发展需求,通过现场考察、高层访谈、电话沟通或收集查阅有关资料等方式,对金融机构客户基本情况、财务状况、非财务因素、授信用途等有关情况进行全面事前调查与综合分析评价,并提出书面授信方案,为授信审查审批提供依据。第十六条 授信调查实行双人经办,由授信调查主办人员(以下简称“主办人员”)和授信调查协办人员(以下简称“协办人员”)负责实施,保证授信材料真实、合法、有效。
第十七条 我行针对优质金融机构客户主动办理的内部授信业务可以采取非现场调查方式。
对于无法进行现场调查而采取非现场调查的金融机构客户,主办人员需在调查报告中说明原因、非现场调查的具体方式和各种资料的来源渠道。
第十八条 授信调查应遵循合理、高效原则,根据授信调查对象性质不同,授信调查应收集的基本资料分别如下:
(一)我行主动授信类金融机构 1.近一年年报(财务报表部分); 2.其他相关公开信息。
(二)申请授信类金融机构 1.营业执照; 2.组织机构代码证; 3.税务登记证; 4.金融机构许可证; 5.开户许可证; 6.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 7.公司章程; 8.验资报告;
9.近三年经审计的财务报表(附审计报告及附注); 10.主要财务指标表 ;
11.我行授信需要提供的其他资料。上述材料需为与原件核对无误,且加盖客户公章的复印件。
第十九条 授信调查机构主、协办人员应在调查的基础上对客户提供的资料进行验证,对授信申请人调查内容如下:
(一)客户基本情况:包括股东情况、公司治理结构、高层管理人员情况、经营范围、网点分布、所处区域经济环境、历史遗留问题等。
(二)客户关联企业情况:1.关联企业成员范围及变化情况;2.客户关联企业资产状况、财务状况、资信状况;3.客户与关联企业之间的关联关系及关联关系变化情况;4.客户与关联企业关联交易情况;5.客户与我行关联情况。
(三)客户资信状况:包括财务报表真实性、权威评级机构评级、在其他银行授信与履约情况、与我行合作历史及履约记录等。
(四)近期可能影响授信对象资信的重要事项,包括:重大诉讼、仲裁事项;重大收购、出售资产或吸收合并事项;客户组织结构、股权或高级管理层变动;客户财务收支能力、资产质量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客户在其他同业违约情况;客户高管受国家监管部门重大处罚情况;权威评级机构评级下降;外部政策、监管要求发生重大变化等。
(五)客户财务状况及风险特征,应根据金融机构种类的不同,侧重关注其不同方面。
1.银行类同业客户的授信申请,应侧重调查:
资产规模、资本充足情况、盈利能力、利润结构、业务增长情况、资产质量、存贷比、拨备覆盖率、集中度分析(行业、区域、客户)、以及具备的业务资格等;
此外,对于监管评级较低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等的调查除上述指标外,还应关注股本结构、历史遗留问题、内部组织架构设置、在当地银行中的整体排名、当地政府支持力度、当地经济金融状况以及主要客户群体等相关信息。
2.对证券类客户的授信申请,应侧重调查:
净资本、监管部门的券商分类、业务范围(证券承销与保荐、证券自营、证券资产管理、融资融券等)、风险控制指标状况及风险控制方案、风险准备计提(包括自营业务、经纪业务)、客户交易结算资金余额、净资产收益率、营业收入、前三年承销保荐业务情况、自营投资结构情况、资产管理业务、具备的业务资格、综合类券商自营业务开办情况等。
3.对保险公司的授信申请,应侧重调查:
监管部门对其风险程度的分类(A、B、C或D类)、保费收入、保费运用及管理情况、认可资产负债率、实际偿付能力额度变化率、偿付能力充足率、应收保费率、两年综合成本率、产品创新能力、融资风险率、市场占有率、具备的业务资格等情况。此外,还应区别财险公司与寿险公司不同的风险考核指标与标准。
4.对信托公司的授信申请,应侧重调查:
注册资本金、已发行信托计划数量、种类及受托资产规模、已清算信托计划加权平均收益率的行业排名、具备的业务资格、是否具有创新业务开办资格以及业务创新能力、信托业务收入占比、信托业务风险控制制度、对外担保余额、信托赔付准备金、是否出现违规操作信托资金的行为等。
5.对资产管理公司的授信申请,应侧重调查:
注册资本、不良资产运营能力、投资收益,合格资本、最低资本、集团合并财务杠杆率、资产公司杠杆率、资产公司流动性比率等各项监管指标,具备的业务资格、全国资产管理公司排名等; 6.对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授信申请,应侧重调查:
(1)财务公司。注册资本金、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业务增长速度、具备的业务资格、全国财务公司中的排名;
(2)背靠企业集团。资产规模、资本金、主营业务、盈利能力、行业状况、行业地位、经营现状和发展前景、集团下属主要成员单位情况、集团内上下游公司企业协作能力、集团内部资金融通的操作水准,集团对财务公司的支持程度等。
7.对金融租赁公司的授信申请,应侧重调查:
注册资本金、主要出资人资金实力及行业分布、融资途径、专业人员配置、租赁业务行业分布、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单一客户融资集中度、单一客户关联度、集团客户关联度、业务资格等。
8.对基金管理公司的授信申请,应侧重调查:
主要股东经营业务、资产规模、投资管理人员履历、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资格、外汇业务资格、已发行基金数量、规模及运作业绩、管理费与资产规模占比、业务资格等。
第二十条 经办人员应通过多种渠道如外部征信机构、政府有关部门、监管机构、权威网站等获取客户资质信息等相关资料,验证前述取得的资料和信息,如以往处罚情况、重大事项公开信息等。
第二十一条 经办人员应履行尽职调查职责,依据综合分析评价,论证与客户建立授信关系的有利因素和主要风险点,以及控制风险的措施,初步确定授信业务品种、金额、期限、币种等,形成授信调查报告。经办机构主、协办人员分别在授信调查报告上签字确认。
第二十二条 授信调查申报机构各级负责人应对授信材料进行初审,确定授信的必要性、合理性和合法合规性,并在授信调查报告 上提出明确意见并签字确认;若发现授信调查材料不够完善,应要求经办人员补充调查。
第二十三条 申报机构必须确保上报的所有授信审批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对授信对象提供的复印件,必须核对原件,并签章说明。各类授信审批资料如收集确有困难,需书面说明原因。在尽职调查报告中,调查人应严格遵循“了解你的客户”原则,充分识别及陈述该笔授信业务所面临的潜在风险,同时须在信贷管理系统内提交至资金运营中心。
第五章 授信审查和审批
第二十四条 总行其他部门或分行发起的授信申请,由资金运营中心负责受理审查。授信审查必须遵循“独立、客观、公正、效率”原则,做到客观、公正地反映和评价授信项目真实情况、风险状况及综合效益。
第二十五条 授信审查人员应根据不同客户类型的风险特征,在授信调查的基础上,审查相关送审资料,有针对性地提出审查意见。
第二十六条 各级审查人员进行授信审查时依据的资料主要有:
(一)申报机构报送的授信调查资料和授信调查报告;
(二)授信调查机构负责人签署的意见 ;
(三)审查人员自身掌握的授信对象情况、行业状态等有关信息;
(四)审查人员认为需要提供的其他资料。
第二十七条 审查人员审查过程中,发现送审程序不规范、基本资料不全的,可以予以退回;发现送审材料存在事实不清、资料不齐或材料存在疑点的,应要求授信调查机构补充、完善或做出解释。第二十八条 授信审查人员审查内容包括:
(一)客户基本情况。包括股东情况、公司治理结构合理性、高层管理人员资历、所处区域经济环境等非财务因素。
(二)客户与我行合作历史、履约记录及综合收益等。
(三)客户财务状况。认真评估授信对象近两年财务报表,分析可能影响客户履约能力的有关因素,应根据金融机构种类有针对性地分析重点问题。
(四)是否满足监管部门设置的各项监管指标标准。
(五)近期发生的重大事项对客户经营造成的影响。
(六)授信产品种类是否合法合规,授信对象是否具有有关业务资格,是否符合我行业务发展方向等。
(七)不同类型金融客户授信审查重点应根据客户类型有所区别。
(八)其他需审查的情况。
第二十九条 在上述审查基础上,授信审查人员根据我行与授信对象实际需求,结合近期市场变化情况及我行阶段性同业发展规划,对授信额度、期限、币种及业务品种等提出审查意见。
第三十条 授信审查中发现经办机构可能存在越权违规、弄虚作假、有意隐瞒重大事项等行为或审查严重失职的,授信审查人员应及时将材料报送有关部门进行核实。
第三十一条 授信审批指有权审批人在审批权限内,根据审查机构提出的授信金额、期限、币种、业务品种及风险控制对策的审查意见以及自身综合判断做出决定的行为。第三十二条 授信审批决策由各级有权审批人具体实施,各级有权审批人审批权限根据经批准的书面授权书确定,不得超越权限进行授信。
第三十三条 有权审批人在进行最终决策前,应审阅相关送审材料以及审查部门出具的审查报告和意见。在充分知悉授信相关情况后,利用其专业知识和从业经验,在对项目进行利弊权衡和分析判断后做出授信决策。
第三十四条 授信审批决策应遵循“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有权审批人外出时应按照我行授权相关规定办妥授权事宜:
(一)有权审批人未按照我行授权的相关规定进行转授权或超过授权范围进行转授权,酿成风险或造成损失的,由转授权人负全部责任;
(二)有权审批人按照我行授权的相关规定在权限范围内进行转授权的,由被转受权人对其审批的授信项目负主要责任。
第三十五条 授信到期前,授信使用机构应在授信到期前一个月收集拟继续对其进行综合授信的同业客户的相关授信资料,并按照规定对其进行授信工作。对额度即将到期但尚未获得其最新授信资料的金融同业客户或无法落实管理的金融同业客户,资金运营中心有权根据客户授信额度使用情况,收回或调剂额度的分配。对于业务到期未续做,所造成的业务损失,由原额度发起机构承担全部管理责任。
第三十六条 授信额度的使用,可遵照如下流程办理:
(一)同业授信额度使用登记统计工作交由资金运营中心负责。各业务单位开展相关同业业务时,需填写纸质版《ⅩⅩⅩⅩ银行同业授信额度提取申请表》(附件1)并报送资金运营中心审核,中心 经办人员确认相关交易对手等同业机构的分类授信额度是否足够,对符合的分类授信额度予以扣减,并出具意见。同业授信额度应逐步通过系统刚性控制,在未实现系统控制前应设立台账,专人管理,及时核对。发现同业授信额度超额使用的,要立即停止使用并纠正。
(二)各业务部门需使用同业授信额度时,可于T-1日经内部相关审批流程后提交《ⅩⅩⅩⅩ银行同业授信额度提取申请表》至资金运营中心,经资金运营中心审批同意后,与相关业务资料一起提交运营部门放款。
(三)总行运营管理部在办理相关同业业务放款时,需检查业务部门提交的材料中是否有《ⅩⅩⅩⅩ银行同业授信额度提取申请表》,并核查资金运营中心意见。
第六章 授信后尽职管理
第三十七条 金融机构客户授信后尽职管理指我行对客户实施授信后,授信后管理机构通过对授信对象经营变化及市场上各种可能影响客户履约能力的因素进行动态追踪、监测、反馈和分析,及时发现风险预警信号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的行为。授信后尽职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授信后检查、风险预警和档案管理等内容。
我行授信后尽职管理的目标是:
(一)对各种可能影响还款的因素进行动态监测、实时预警、事前控制,主动、及时、及早发现并防范授信风险;
(二)对授信客户情况进行跟踪和反馈,搜集客户需求信息,推动深入营销和服务增值,维护和发展我行优质目标客户;
(三)发现我行授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完善授信管理基 础工作,提高我行授信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第三十八条 授信后检查由授信申请机构与授信使用机构负责实施,其中授信申请机构主要负责对授信对象进行授信后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授信对象的经营状况、盈利能力、融资能力、在其他金融机构的履行情况等全面风险状况;授信使用机构负责对其办理的具体业务品种的风险状况进行检查分析。
第三十九条 授信后检查过程中如发现授信对象存在潜在风险或发生影响其履约能力的重大事件时,应及时以书面形式向资金运营中心与风险管理部报告。
第四十条 已授信对象存在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及时向资金运营中心与风险管理部报告,并核减、暂停或取消授信额度。
(一)出现重大经营困难或财务危机,包括但不限于:所有者权益折人民币余额小于5000万元;出现严重流动性问题或连续3年亏损且无明显改善;
(二)与我行业务往来中有违约行为;
(三)提供的授信资料有虚假成份;
(四)授信对象业务资质被撤销、债务到期未及时兑付;
(五)发生规模及影响较大的群体性事件,如存款挤提等;
(六)其他可能影响我行资金安全的事件或隐患。
如对上述授信对象需再启用授信额度,须重新按照正常授信流程进行申报。
第四十一条 在额度有效期内,授信使用机构应继续加强与客户的联系,做好授信后客户维护工作:
(一)及时了解和搜集客户对我行授信业务及授信品种的意见,以及对其他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需求信息,开展深入营销,扩大与客户的合作领域;
(二)适时推介我行最新金融产品,深入挖掘客户合作价值,提高我行集中授信的综合效益。
第四十二条 授信后档案管理。
金融机构授信业务的档案由该授信发起机构按照总行档案管理有关规定进行保管。
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三条 本办法由资金运营中心负责解释。
附件1:《ⅩⅩⅩⅩ银行同业授信额度提取申请表》 附件2:《调查报告模板》
附件3:《ⅩⅩⅩⅩ银行同业授信审批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