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汽车维护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课程是《汽车维护》。我将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这门课:1.课程性质和地位 2.课程培养目标 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4.教学过程
5、教学评价
6、课外补充
一、说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汽车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培养学生应用相关知识完成汽车维护的能力,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地位:“三分修,七分养”,所以是核心地位。
二、说课程培养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明确汽车维护的基本内容、工具的使用和基本操作规程;识记清洁、调整、润滑、补给、紧固、检查等工作内容;理解日常维护、一级维护、二级维护的层次关系。
能力目标: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扎实的掌握汽车维护的六项工作内容,即:每个人都能对汽车进行一个简单的维护。
情感目标:将所学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成为一名合格的汽车维护人员。
三、说教方法和教学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1、推动式的互动教学:由于本课程是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学生的
专业知识有了一定的基础才开的一门课程,所以必须由教师引导,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有效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让他们自己动手去做去练习从而起到身心健康一技之长的教学目的。
2、现场教学和案例教学:通过看多媒体及参观技能大赛和4S店等形式,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案例教学,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分组操作法: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推举一名组长。让学生围绕对实物的初步认识,列举生活中涉及到与实物有关的案例和故障,或学习中遇到不理解之处,展开热烈的讨论,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4、边学边做:汽车维护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加强实际操作的训练,通过实际操作训练来更好理解理论知识。不断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便于学生掌握,提高学习效率。
对学生来说这门课程是在一定的基础上开始的,学生培养自己的专业兴趣非常关键,要有不怕困难的学习精神,同时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不断地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不断反复,不断提高,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每一学习环节和知识点。
四、说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清点学生人数,维持纪律)
2、导入新课:(3—5分钟)由上节课学过的知识和教材开头的情景设置导入新课。导语设计的依据:一是概括了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温故而知新,使学生能够知道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二是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要讲述的内容,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是教学中
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3、讲授新课:(25分钟)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点,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以及教学设备的情况,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
4、板书设计
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还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
5、课堂小结,强化认识。(3—5分钟)
课堂小结,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培养;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且逐渐地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
6、布置作业。
针对刚刚所学的知识,我进行分层训练,从基础到提升,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使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
五、教学评价
上完课后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综合性的评价,找出不足之处,以待改正。
六、课外补充
课程结束后,在下课的前2分钟给学生讲讲生活中的一些汽车维护案例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篇:《汽车维护》说课稿
《汽车维护》 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
我的教学设计内容是。下面我就从以下六个方面阐述我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汽车维护》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汽车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培养学生应用相关知识完成汽车维护的能力,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地位:“三分修,七分养”,所以是核心地位。针对该课程我们选用的教材是有沈云鹤主编、高教出版社出版的《汽车维护》。该教材以“理论+技能”的形式组织教学内容,内容清晰明了,实用性强。
巧设载体,体现实用性,以捷达整车为载体,利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细化任务,强调操作性,设计了任务《活塞环的构造与选配》,任务有理论、拆装、选配层层递进,展开教学。用信息化,提高有效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图片、视频、flash动画、网络等教学资源,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说学情
参加本课程学习的对象是我校中职一年级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学生。学生全部是男生,自主学习能力不是很强,纪律性较好。喜欢实践操作厌恶理论学习,以前没有汽车维修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三、说目标
依据《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大纲中的课程目标,结合岗位关键技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知识与能力】
1.熟悉 的工作流程。2.掌握 的操作规范。【过程与方法】
以捷达轿车整车为载体,运用图片、视频、动画等信息化资源,掌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 的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小组合作的团队意识。2.通过 的学习,感受7S的操作要求,领悟职业素养的意义。
其中,重点为:
的工作流程。依据:专用工具的使用以及操作过程的规范是汽修专业学习的重点。难点为:
的操作规范。依据:学
生喜欢动手操作。职校生缺乏理论的学习和知识理解。
四、说方法
为了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理实一体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及演示教学法。指导学生采用:模仿学习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做中学,学中教”
下面重点说一下本课的教学过程。
五、说过程
1、教学流程说明——《 》整个教学过程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展开。其中,理论学习环节,我将 的规范操作作为本课的难点,在技能练习环节,将 的流程作为本课的重点。
2、教学准备——微课视频,学生模仿学习的载体。教材、教学课件、工作页,学生学习的指南针。实训设备,学生练习的保障。维修手册,维修标准和操作规范的制定依据。
3、创设情境——现在某一汽修厂送来一辆2003年的捷达故障车,车主描述的故障现象经过判断很有可能是 造成的。
4、理论学习——以任务工作页为引领,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自主学习教材、课件、视频等内容,师生共同归纳整理。通过两个flash动画,微课视频,突破本节课的难点---规范操作。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5、技能练习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查找维修手册,记录测量标准,制定任务实施计划,完成 项目,并在工作页上进行记录和填写。教师示范演示,让学生掌握专用工具的操作要领,学生模仿操作,突破了重点---操作流程。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学习视频演示,纠正操作规范,是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突破了难点---规范操作。
6、多元评价——实训完成后应及时评价。(1)评价应先看学生设计的实训计划;(2)每组排出一名同学汇报自己小组的工作过程优缺点。(3)教师综合评价每组同学的具体表现;剖析:多元评价,公正、公开,起到激励、反馈的作用。
7、任务拓展及作业布置——任务拓展:进入学习网页,点击汽车发动机维护后面的“浏览”,自主学习关于发动机的维护知识,完成任务工作页。作业布置;收集由 引起的故障具体案例,下次上课我们交流分享。工具设备收回原位,桌凳摆放整齐,打扫卫生。
板书简单明了,提纲携领,让学生一目了然。
六、说反思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
(一)我有两点经验体会
1、运用理实一体,让学生“动”起来
教师将理论知识融于实践教学中,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教,在学练中理解理论知识、掌握技能,打破教师和学生的界限,教师就在学生中间,就在学生身边,这种方式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忱,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边学边练边积极总结,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引入“7S”管理,与岗位“联”起来
引入“7S”的管理理念,使学生在掌握技能的同时,养成良好的符合现代企业素质要求的岗位习惯。使学生毕业后更好的适应职场。
我的教学设计阐述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三篇:汽车说课稿
汽油发动机不能起动故障检修说课案
尊敬的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非常荣幸能有机会参加这次说课比赛。这学期我担任汽车系08级汽车检测与维修技师专业项目教学指导工作,这次我就我的项目教学展开说课,我说课的题目是汽油发动机不能起动故障检修。
我的说课分为五大部分,其中第五部分实习指导程序设计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部分。我采用现代工学结合的方式,现代工学结合是将教学项目与企业实际岗位操作流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完成预备技师培养任务。
第一部分:说项目地位,分三点阐述。
1、说实习大纲。根据人事部职教司(2009)33号函要求,执行《汽车维修专业预备技师职业功能模块课程体系培养方案及课程大纲(试行)》
2、说实训项目的地理位置。实训项目是职业能力课程《汽车电控汽油发动机检修》的第一项目模块。
3、说项目在专业课程中的地位。该模块是建立在学生系统学习汽车构造学和总成检修课程的基础上开展,对以后电控汽油发动机其他故障检修教学起到铺垫和承上启下作用。
第二部分:说实习目标,我将从三方面进行阐述。第一职业知识目标,目标包括三方面
1、能运用多种分析方法、检测手段,诊断出发动机不能起动的原因。
2、熟练使用发动机检测维修工具设备,特别是高端检测仪器,应熟悉
设备中出现的专业英语;重点掌握运用汽车示波仪、尾气分析仪、汽车解码仪等仪器设备诊断发动机故障的能力。
3、能熟练规范的排除汽油发动机不能起动故障 第二说职业能力目标
1、能够总结发动机不能起动的故障诊断流程,并能据此制定维修计划。
2、能组织发动机不能起动故障检修作业,协调与其他岗位的工作配合的能力
3、会撰写汽车发动机不能起动故障诊断技术总结或案例分析报告,组织研讨,交流维修经验。第三说职业素质目标。
1、通过实习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强烈的服务意识。
2、熟悉本专业各种生产作业规范,自觉养成规范化作业的良好习惯。
3、具有吃苦耐劳精神、饱满的工作热情和顽强的工作态度;注重提高对工作的持续改进能力,做到爱岗敬业。第三部分:说学情,我将从两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说学生基本情况,这次参加模块化实习是汽车系08级汽车检测与维修技师班,已在学校系统的学习了汽车构造学和各总成部件检修知识,但缺点是维修实践和故障诊排能力比较薄弱。
其次说学生特点。授课班级为技师班,学生以高中毕业为起点,并在学校已有两年的专业学习,自律性强、主动学习能力好,归纳总结能力好,但是学生的操作能力还不够娴熟,安全生产意识不强。根
据这个现实,我把学生按照工位分为小组,指定安全意识强、协调能力强的学生担任组长,及时给老师反映问题。我采用主动接近学生,深入到学生的学习、生产、生活中去,重点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提早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
第四部分:说实习指导方法。我将从教法和学法两方面来阐述。
首先说教法,我采用“任务驱动法和项目教学法”,这两种方法是以典型工作任务带动知识与技能的学习,采用项目教学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学习能力和职业素养。
下面说学法,将学生按照工位分为小组,教师布置项目教学任务,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完成“接受任务、收集资料、制定方案、维修作业、质量检验、经验总结”等各个环节的任务。
第五部分:实习指导程序设计。总述:
1、项目题目:汽油发动机不能起动故障检修
2、地位:汽车电控汽油发动机检修子项目
3、重点:能运用多种分析方法、检测手段,诊断出发动机不能起动原因
4、难点:养成规范化作业的良好习惯
5、学生组织形式:
(1)、进行小班化教学,学生人数为12人。低于人社部预备技师培大纲20人要求。
(2)、分三组,每组4人。进行模块训练。
6、实训仪器设备准备
具体指导设计:
任务
一、接受工作任务,进行项目学习前期准备时间安排:8:30——9:00 任务分解为两个子任务:
子任务
一、维修接待,接受“发动机不能起动故障”的报修 真实模拟4S站维修接待场景,使用规范礼仪和语言进行维修接待。子任务
二、根据顾客口述,填写接车问诊表。使用丰田4S站标准维修接车问诊表格,规范填写。
任务
二、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技术资料
时间安排:9:00——9:40 任务分解为三个子任务:
子任务
一、收集发动机起动控制技术资料
由指导教师预先提供各种相关维修技术资料,学生迅速收集发动机起动控制资料,通过收集资料练习学生文件检索能力。
子任务
二、学习发动机起动系统的结构及起动过程喷油、点火控制的专业理论与专业技术知识。
通过对发动机起动控制相关资料的学习,迅速捡拾和复习已有的发动机电子控制理论知识,为制定维修作业方案奠定理论基础。
子任务
三、了解实习用典型发动机的起动控制技术和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
任务
三、制定维修作业方案
时间:9:40——10:30 任务分解为三个子任务:
子任务
一、收集待修车辆相关维修资料,研究待修车辆发动机起动系统的结构、电控系统原理及技术特点
理论联系实际,在发动机实训台上让学生找到待修发动机各传感器、电脑、执行器等电控元件的安装位置和技术特点。
子任务
二、查阅维修资料确认发动机起动系统相关元器件、熔丝、继电器、接插件的位置
根据维修资料标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寻找发动机起动系统相关的电器元件、继电器盒、保险盒、诊断插座在实车上的位置。使理论和实际零距离对接。
子任务
三、采集发动机起动过程的重要数据、波形等信息。制定待修车辆“发动机不能起动故障”诊断及维修作业方案。
使用解码仪、示波仪、万用表等检测仪器对发动机进行检测,采集发动机起动过程原始数据。在对数据分析的基础之上诊断出故障部位,制定维修作业方案。
任务
四、实施维修作业方案
时间安排:10:30——12:00 任务分解为三个子任务:
子任务
一、维修人员分工和维修前准备。
明确在维修操作的人员分工,保证维修过程人员各司其职有条不紊。维修前准备项目有:维修场地维修工具的准备、更换配件准备、人员安全保护和车辆保护器材准备等。
子任务
二、按诊断及维修作业方案,利用多种方法及检测仪器设备,实施“发动机不能起动故障”的诊断,找出故障原因。子任务
三、排除“发动机不能起动故障”
任务
五、维修质量检验
时间安排:13:40——14:30
任务分解为三个子任务:
子任务
一、试车检测发动机不能起动故障维修质量
车辆维修作业完成后,必须进行试车和竣工质量检验,该进程由专门检验员负责。各项参数符合国家或行业及地方标准; 子任务
二、使用尾气分析仪检测发动机运行质量
尾气分析是在发动机不同工种状况下,通过检测废气中不同成分气体的含量,从对燃烧状况进行综合评价来判断发动机各系统是否运转正常。汽油车的尾气检测方法分为工况法、等速工况法和怠速法。我采用双怠速法来检测发动机运行质量。虽然怠速法并不能具体反映车辆的实际情况,但由于其操作简单,并且限制条件较少,在检测站广泛采用。
子任务
三、填写维修检验报告和质量保证书
使用丰田4S站标准维修检验报告和质量保证书填写。任务
六、维修经验总结
时间安排:14:30——15:20 任务分解为两个子任务:
子任务
一、小组讨论、总结、评价发动机不能起动故障检修工作 把发动机不能起动故障检修工作进行总结是一个再巩固的过程,是一个上升到成熟操作流程的过程。对今后的工作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子任务
二、撰写发动机不能起动故障检修工作总结
为培养会独立撰写技术报告与论文的汽车维修高技能人才打下训练基础,这也是大纲对。根据大纲对预备技师培养目标的要求,要求学生具有独立撰写技术报告与论文的能力,所以在项目实训每个版块的最
后一环节,我安排了撰写工作总结这个任务,要求学生将整个项目实训工作进行书面总结,以逐步锻炼学生的写作、总结能力。教师进行教学项目过程考核评价
项目学习结束,学生应提交项目技术总结,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工作和学习态度、工作业绩、知识及技能提升实施评价。一份由院校存档,一份入预备技师学籍档案。
以上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其中必然存在不规范和不完全的地方,请大家给予指正,谢谢各位!
第四篇:维护人格尊严说课稿
维护人格尊严说课稿
维护人格尊严说课稿1
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维护人格尊严》是粤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策第六单元《我们的人身权利》的第二课题。在初二开设法律常识课的目的,是帮助青少年提高法律素质。而提高法律素质的重点,是使其懂得公民的权利与义务,让他们知道什么是权利和义务,知道有哪些权利和义务,知道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怎么的,知道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知道权利受到侵害时应该怎样寻求救助,知道如何保护和实现权利。依据《课程标准》“我与他人的关系”中“交往的品德”和“权利与义务”的相关部分,正确保护法律公民的人格尊严免受侵犯,能够自觉尊重他人,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自觉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在这个法制治的国度里,人格尊严越来越受到重视,所以学好本框题内容是有重要意义和指导意义,为后面所要学习的内容起到铺垫作用,在全书中处于重要的地位,是有承上启下,前后衔接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结合教材特点,依据新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了本课的“三准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人格尊严的含义和内容,区别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的具体内容。
2、能力目标:能够根据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判断侵犯公民人格尊严中的哪些权利;学会保护自身的人格尊严和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白人格尊严的内容包括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这些权利与每个公民生活息息相关。当自己的尊严受到伤害时,懂得依法维权,加强个人道德修养,自觉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
<三>教材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学会判断生活中哪些行为侵犯了自己的人格尊严。
确认依据:新课程理念、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即权利意识浅薄。
2、教学难点:如何应对侵犯人格尊严的行为。
确认依据:新课程理念、内容,学生的法律意识薄弱的情况。
二、说学情
1、认知结构方面:“人格尊严”是比较抽象的内容,在日常生活中,未成年对这些权利的认知水平低。对发生在学习,生活中的有关事件,青少年学生不懂得判断是否侵犯了自己的人格尊严,不当做一回事。
2、情感方面:在法治社会里,人格尊严越来越得到重视,中学生侵犯他人人格尊严的事情与被他人侵犯人格尊严的事情时有发生,因此要教育学生重视维护他人和自己的人格尊严,形成和发展尊重人格尊严的情感。
3、生活背景方面: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本校学生大部分文化素养不高,也不注重个人道德修养,缺少家庭教育,与父母的素质修养有关。在日常生活中把别人的人格尊严当做自己的快乐,影响了和谐社会的建立,因此要加强法律意识的培养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和法律素质。
三、设计理念
对课堂的设计,我始终努力发挥“两个主体”的作用。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与方法为全线,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合作、学习的新理念。
四、教法、学法
1、教法
根据新课程理念:教材内容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目标,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1)情境教学法: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性。
(2)问题导学法:其基本模式是“展示案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归纳结论”。
(3)归纳法:本框题内容理论不强:教学上主要防止出现简罗列的现象,要注意把握人格尊严所包括的几种权利的内在联系。
2、学法
(1)阅读法:通过阅读思考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讨论法: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的教学程序分为七个环节:第一环:节情境导入;第二环节:各抒己见:第三环节:案例研讨;第四环节:真情表白;第五环节:学以致用;第六环节:课堂小结;第七环节:板书设计。
1、情境导入
(1)你经历过类似这样的事件吗?
(2)如果有,请谈谈你当时的感受?
设计目的:以贴近学生的生活事例,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设计两个简单的问题导入本课内容--我们的人格尊严权利。
2、各抒己见
你认为这样的事件侵犯了你的人格尊严吗?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你还知道生活中哪些侵权人格尊严的行为吗?
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侵犯了人格尊严的例子,到底什么是人格尊严?
老师归纳人格尊严权的含义和内容(我们作为人应当受到他人最起码的尊重的权利;其包括肖像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
设计目的:将感性的素材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更深刻的理解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案例研讨
引用教材个案研讨“报社侵犯了小陆的肖像权吗?”作为学生讨论的问题
归纳肖像的含义和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赢利为目的使用他的肖像,报社没有侵犯小陆的肖像权。
设计目的:使学生明确法律保护肖像权的含义,对是否构成侵权行为能有正确的认识,突出重点。
4、真情表白
当你的人格尊严受到侵犯时,你将如何应对?
同学们,你们的应对方法好多,但是,你们在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的时候却又侵犯了别人的人格尊严,所以你们要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同时自觉尊严他人的人格尊严。
设计目的:使学生学会依法维权,依法律己,依法办事,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不做侵犯他人人格尊严的事情。突破难点。
5、学以致用
根据我们上面的学习,回到生活当中,回到自己身上,我们今后的言行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设计目的:巩固提高,更好地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6、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维护人格尊严这一课题,了解到什么是人格尊严及其内容,如何判断在生活中那些行为侵犯了公民的人格尊严,如何应对侵犯人格尊严的行为,自觉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平等待人、尊重他人,与人为善。
维护人格尊严说课稿2
各位领导、老师们,你们好!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课题是《维护人格尊严—我们的人格尊严权利》,我准备从“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程序”等几个方面来说:
一、说教材
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维护人格尊严》是初二《思想品德》第六单元《我们的人身权利》的第二课题。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第一课题《维护人身权利》,了解了法律对公民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利保护的规定,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而学习《维护人格尊严》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法律对公民人格尊严保护的规定,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自觉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这为后面《保护个人隐私》的学习做了铺垫。处于重要的地位。
2、学习目标要求:
(1)、知识与能力
A、使学生了解人格尊严的含义和内容,区分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隐私权(教材单独1个学习单元)的具体内容;
B、能够根据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判断侵犯公民人格尊严中哪些权利;
C、了解未成年人人格尊严受保护的法律规定,学会保护自身的人格尊严和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白人格尊严的内容包括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这些权利与每个公民生活息息相关;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也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中学生能在自己的尊严受到伤害时,懂得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逐步扩展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加强个人修养,自觉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培养平等待人,尊重他人人格的道德修养。
(3)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对案例的讨论,理解人格尊严的含义及所包含的内容,明确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的含义及法律规定。
3、教学内容
“我们的人格尊严权利”介绍了人格尊严权的含义及所包含的内容,分别阐述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四个方面的内容及法律规定。
二、说教材重点、难点
学情上看:
1、认知结构方面:“人格尊严”是比较抽象的内容,要具体到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隐私权等,学生才易于理解。在日常生活中,未成年人对这些权利的认知较差,对发生在学习、生活中的有关事件,中学生甚至不懂得判断是否侵犯了自己的人格尊严。
2、情感方面:在21世纪的文明社会,人格尊严越来越得到重视,中学生侵犯他人人格尊严的事情与被他人侵犯人格尊严的事情时有发生,因此要教育学生重视维护他人和自己的人格尊严.形成和发展尊重人格尊严的情感。
3、生活背景方面:尚有部分初中学生的文明素养不高,也不注重个人道德修养,有时会发生自己的言行侵犯了他人的人格尊严而不自知的情况,当事人还以为自己仅仅是在开玩笑,不理解甚至不知道,侵犯了他人的人格尊严是违法的,因此要加强法律意识的培养,提高道德和法律素质。
教学重点:如何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在教材中是公民的人身权利的重要内容以及学生的人格尊严的权利意识淡薄的实际,确定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人格尊严的理解;道德高尚的人能自觉维护他人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依据本课教学内容“人格尊严”是比较抽象的,以及上述的八年级学生的学情,确定本课的教学难点。
三、说教法和学法
1、说教法:
依据上面学情分析,主要采取
(1)、讨论法:教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我结合对研究性学习理论和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认识,本堂课主要采用讨论式进行教学。讨论是以问题为中心,以教师引导下的师生和生生的对话、讨论为主要手段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它旨在鼓励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去辨析、去归纳。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美国教育家布鲁姆也指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2)、情景教学法:采用电教平台等手段:扩大教学内容,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热情,有通过直接感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符合教育学中的自觉性和直观性原则。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情绪直接影响学习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劳。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学习负担。”
此外,还采取归纳法、演示分析法等。
2、说学法:
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强调:“教的最优化必须落实到学的最优化”。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获取、整理、贮存、运用知识和获得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我认为,教学中要尽量避免单纯地、直露地向学生灌输某种学习方法,而是要有机渗透于教学过程中。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将通过“问题——探究”教学途径,促使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学习,让学生在分析、比较、思考、讨论、释疑中达到“问题由学生提出,过程让学生参与,疑难由学生解决”的目的,把学习的过程、学习的时间和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帮助学生在积极体验中学会学习,善于学习。遵循“具体—抽象——具体”的认识程序,采用小组探究等学习法,在尊重学生认知规律基础上,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理解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此外,还采取,引导学生能举一反三,积极培养发散思维。
3、说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制作课件给学生全新的、栩栩如生的视听感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4、课时安排:本单元共3课时,这里说的是第一课时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我们的人格尊严权利。
四、说教学模式
为体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将采用“激励——质疑——探索——体验——感悟——创造”的教学模式组织教学。这种方法有利于把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学生的心理感悟与体验、探索与学习、实践与创新、个人活动与集体活动有机统一起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以达到发展学生能力和素质的`目的。
五、说教学设计思路
课前准备:
教师:
1、根据教材的需要搜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有关维护或侵犯人格尊严的典型案例和素材,并制成课件。
2、认真学习有关人格尊严的法律条文,收集法律依据。
学生:
1、寻找发生在身边(学校、家庭、社会)的有关侵犯人格尊严的事件。
2、查找学习相关法律法规。
教学程序
A故事导入 引出话题
(本环节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动内容:
a(故事描述)广州白云机场有一乞丐在行乞时,有一个乘客鄙夷地将施舍的钱用力地扔在乞丐的脸上,该乞丐不满这种施舍态度,认为有伤他的自尊,他说:宁可饿死、冻死也不需要这种施舍。根据这件事,让学生以“乞丐有尊严吗?”进行思考。
b(引导学生阅读)课文P36“情境探讨”(体罚学生—家庭暴力—侮辱性的绰号)并回答书上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乞丐有尊严吗?”的思索,引出对人格尊严权的学习与讨论,引发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的振动,从而为下文在法律上认识人格尊严打下基础。设置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场景,勾勒出“生活画面”,以增强学生的认同感,激发学生寻找问题、探求问题的兴趣,从而创设出良好的活动氛围。
B.理性思考 学习权利
(本环节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案例分析法”来进行新授知识的教学)
(1)活动内容:引导学生根据上述故事和教材中相关的知识进行小组讨论和分析:①什么是人格尊严权?②人格尊严权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设计意图:挖掘故事与教材中蕴涵的“理”,帮助学生感悟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和结构体系,使学生系统地、宏观地把握所学内容,从而增强思想品德课的理性魅力。
(2)活动内容:学习“肖像权”的含义及相关法律规定,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活学活用——我来当法官”和课文P37“个案研讨”——《报社侵犯了小陆的肖像权吗?》的分析,让学生明白哪些行为是侵犯肖像权的行为。
设计意图:“我来当法官”的活动,寓教于生活中,让教育回归生活,凸现教学与学生生活、社会生活相联系。通过活动,联系现实,分析案件,处理案件,提高了自己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提升了学生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终身收益。
(3)活动内容:学习“名誉权”的含义及相关法律规定,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究——小林的做法和说法对吗?”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哪些是侵犯名誉权的行为方式。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本案例的辨析,使学生比较全面地认识到侵犯他人名誉权的种种行为,深刻地感受到侵犯名誉权行为给受侵害人造成的损失和危害,并明确这种行为要受到道德的谴责甚至法律的制裁,从而引起广大学生的共鸣。
(4)活动内容:出示两幅图片,引出“荣誉权”;再学习“荣誉权”的含义及相关法律规定;最后进行“情境研讨——周老师对小陈的处理对吗?”。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本案例的辨析,让学生知道在回答法律问题时要养成事事以法律为依据的习惯。
(5)活动内容:出示“李士松案件”,引起学生思考;进而学习“姓名权”的含义及有关法律规定;再对“情景剧场——秦寿生的故事”进行分析;最后“探索——以他人姓名给别人捐款是否侵犯姓名权?”。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案情和思考,要求学生明确侵害姓名权的表现形式:盗用和冒用他人姓名。懂得侵害姓名权的行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从而提高学生的维权意识。
C课堂小结(归纳法)
设计目的:使前后知识形成系统、网络,使学生更加清晰的懂得前后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D自我反思与评价
活动内容: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认为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还有没有疑问?
设计意图:反思是认识过程中强化自我意识、进行自我监控、自我调节的重要形式。通过这一环节,能培养学生反思能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自主性,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使学生学会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E、作业设置:(多媒体展示)
(1)、练习。设计目的:围绕本课时主题选择有代表性选择题进行训练,力争突出体现本框的重点、难点,目的是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力争使学生达成本课的学习目标。
(2)、(活动探究法)查找〈xx〉、〈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关于对公民人格尊严的法律规定条文。为下一课时“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受法律的特殊保护”的学习做铺垫。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运用直观式,这样看起来条理清晰,思路明确,重难点突出,学生容易知道本课的基本知识,便于今后复习、掌握。
总之,对课堂的设计,我始终在努力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与方法为主线,(以材料为依据,以媒体为手段,以觉悟为目的,)本着“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教学活动的落脚点”的教学理念,尽量做到“两个突破”,即一是突破课本课堂的束缚,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二是突破“一言堂和满堂灌”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所以,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还要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适时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与反映,灵活应变,因势利导,尽量使课堂教学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真正体现“生活教育化、教育生活化”。
维护人格尊严说课稿3
各位领导 、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四课《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
下面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是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本课内容是公民法律常识的重要主成部分,它前承第一单元“正确对待权利和义务”,后续第三单元“维护文化、经济的权利”。本课对于培养学生的维权意识十分必要,也为接下来的内容做好铺垫。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能够自觉尊重他人,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针对现实生活中部分学生不能认识和分辨侵犯自己人格尊严权的行为,和侵犯他人人格尊严的某些不良行为,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我确定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自觉尊重他人,并履行维护他人人格尊严权的义务,加强法制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
能力目标:通过复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能力以及综合分析并解决问题能力。
知识目标:掌握人格尊严权以及它所包括的各种权利的内容、表现、法条、维权方式。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初步学习法律知识,学生会无从下手,加上学生们维护自我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观念有待加强,因此,我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对于基础知识的进一步掌握和理解。
难点放在:对于以学的知识点学会进行归纳,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履行维护他人人格尊严权的义务。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说教法
基于复习课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
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对于前置性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
引导学生自己设计练习题并让别的同学完成习题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小组讨论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使学生在讨论并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五、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八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为什么要这样上课】
一、对教材内容的处理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知识的跨度、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对教材内容有增有减。
二、教学策略的选用
(一)运用了模拟活动,强化学生的生活体验
教材这部分知识所对应的经济现象,学生具有了一定的生活体验,但是缺乏对这种体验的深入思考。因此在进一步强化这种体验的过程中进行了思考和认知,使知识从学生的生活体验中来,从学生的思考探究中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现有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也有助于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交融。
(二)组织学生探究知识并形成新的知识
我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运用案例等形式创设情境呈现问题,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中主动构建知识。
在引导学生思考、体验问题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逐步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做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想象等创新思维能力,又有利于学生表达、动手、协作等实践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力求实现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并重,知识与能力并重的目标。
也正是由于这些认识来自于学生自身的体验,因此学生不仅“懂”了,而且“信”了。从内心上认同这些观点,进而能够主动地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去,有助于实现知、行、信的统一。
结束: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第五篇:《维护人格尊严》说课稿
《维护人格尊严》说课稿
《维护人格尊严》说课稿1
各位领导、老师们,你们好!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课题是《维护人格尊严—我们的人格尊严权利》,我准备从“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程序”等几个方面来说:
一、说教材
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维护人格尊严》是初二《思想品德》第六单元《我们的人身权利》的第二课题。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第一课题《维护人身权利》,了解了法律对公民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利保护的规定,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而学习《维护人格尊严》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法律对公民人格尊严保护的规定,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自觉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这为后面《保护个人隐私》的学习做了铺垫。处于重要的地位。
2、学习目标要求:
(1)、知识与能力
A、使学生了解人格尊严的含义和内容,区分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隐私权(教材单独1个学习单元)的具体内容;
B、能够根据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判断侵犯公民人格尊严中哪些权利;
C、了解未成年人人格尊严受保护的法律规定,学会保护自身的人格尊严和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白人格尊严的内容包括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这些权利与每个公民生活息息相关;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也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中学生能在自己的尊严受到伤害时,懂得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逐步扩展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加强个人修养,自觉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培养平等待人,尊重他人人格的道德修养。
(3)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对案例的讨论,理解人格尊严的含义及所包含的内容,明确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的含义及法律规定。
3、教学内容
“我们的人格尊严权利”介绍了人格尊严权的含义及所包含的内容,分别阐述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四个方面的内容及法律规定。
二、说教材重点、难点
学情上看:
1、认知结构方面:“人格尊严”是比较抽象的内容,要具体到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隐私权等,学生才易于理解。在日常生活中,未成年人对这些权利的认知较差,对发生在学习、生活中的有关事件,中学生甚至不懂得判断是否侵犯了自己的人格尊严。
2、情感方面:在21世纪的文明社会,人格尊严越来越得到重视,中学生侵犯他人人格尊严的事情与被他人侵犯人格尊严的事情时有发生,因此要教育学生重视维护他人和自己的人格尊严.形成和发展尊重人格尊严的情感。
3、生活背景方面:尚有部分初中学生的文明素养不高,也不注重个人道德修养,有时会发生自己的言行侵犯了他人的人格尊严而不自知的情况,当事人还以为自己仅仅是在开玩笑,不理解甚至不知道,侵犯了他人的人格尊严是违法的,因此要加强法律意识的培养,提高道德和法律素质。
教学重点:如何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在教材中是公民的人身权利的重要内容以及学生的人格尊严的权利意识淡薄的实际,确定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人格尊严的理解;道德高尚的人能自觉维护他人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依据本课教学内容“人格尊严”是比较抽象的,以及上述的八年级学生的学情,确定本课的教学难点。
三、说教法和学法
1、说教法:
依据上面学情分析,主要采取
(1)、讨论法:教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我结合对研究性学习理论和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认识,本堂课主要采用讨论式进行教学。讨论是以问题为中心,以教师引导下的师生和生生的对话、讨论为主要手段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它旨在鼓励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去辨析、去归纳。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美国教育家布鲁姆也指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2)、情景教学法:采用电教平台等手段:扩大教学内容,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热情,有通过直接感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符合教育学中的自觉性和直观性原则。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情绪直接影响学习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劳。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学习负担。”
此外,还采取归纳法、演示分析法等。
2、说学法:
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强调:“教的最优化必须落实到学的最优化”。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获取、整理、贮存、运用知识和获得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我认为,教学中要尽量避免单纯地、直露地向学生灌输某种学习方法,而是要有机渗透于教学过程中。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将通过“问题——探究”教学途径,促使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学习,让学生在分析、比较、思考、讨论、释疑中达到“问题由学生提出,过程让学生参与,疑难由学生解决”的目的,把学习的过程、学习的时间和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帮助学生在积极体验中学会学习,善于学习。遵循“具体—抽象——具体”的认识程序,采用小组探究等学习法,在尊重学生认知规律基础上,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理解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此外,还采取,引导学生能举一反三,积极培养发散思维。
3、说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制作课件给学生全新的、栩栩如生的视听感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4、课时安排:本单元共3课时,这里说的是第一课时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我们的人格尊严权利。
四、说教学模式
为体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将采用“激励——质疑——探索——体验——感悟——创造”的教学模式组织教学。这种方法有利于把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学生的心理感悟与体验、探索与学习、实践与创新、个人活动与集体活动有机统一起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以达到发展学生能力和素质的目的。
五、说教学设计思路
课前准备:
教师:
1、根据教材的需要搜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有关维护或侵犯人格尊严的典型案例和素材,并制成课件。
2、认真学习有关人格尊严的法律条文,收集法律依据。
学生:
1、寻找发生在身边(学校、家庭、社会)的有关侵犯人格尊严的事件。
2、查找学习相关法律法规。
教学程序
A故事导入 引出话题
(本环节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动内容:
a(故事描述)广州白云机场有一乞丐在行乞时,有一个乘客鄙夷地将施舍的钱用力地扔在乞丐的脸上,该乞丐不满这种施舍态度,认为有伤他的自尊,他说:宁可饿死、冻死也不需要这种施舍。根据这件事,让学生以“乞丐有尊严吗?”进行思考。
b(引导学生阅读)课文P36“情境探讨”(体罚学生—家庭暴力—侮辱性的绰号)并回答书上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乞丐有尊严吗?”的思索,引出对人格尊严权的学习与讨论,引发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的振动,从而为下文在法律上认识人格尊严打下基础。设置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场景,勾勒出“生活画面”,以增强学生的认同感,激发学生寻找问题、探求问题的兴趣,从而创设出良好的活动氛围。
B.理性思考 学习权利
(本环节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案例分析法”来进行新授知识的教学)
(1)活动内容:引导学生根据上述故事和教材中相关的知识进行小组讨论和分析:①什么是人格尊严权?②人格尊严权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设计意图:挖掘故事与教材中蕴涵的“理”,帮助学生感悟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和结构体系,使学生系统地、宏观地把握所学内容,从而增强思想品德课的理性魅力。
(2)活动内容:学习“肖像权”的含义及相关法律规定,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活学活用——我来当法官”和课文P37“个案研讨”——《报社侵犯了小陆的肖像权吗?》的分析,让学生明白哪些行为是侵犯肖像权的行为。
设计意图:“我来当法官”的活动,寓教于生活中,让教育回归生活,凸现教学与学生生活、社会生活相联系。通过活动,联系现实,分析案件,处理案件,提高了自己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提升了学生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终身收益。
(3)活动内容:学习“名誉权”的含义及相关法律规定,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究——小林的做法和说法对吗?”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哪些是侵犯名誉权的行为方式。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本案例的辨析,使学生比较全面地认识到侵犯他人名誉权的种种行为,深刻地感受到侵犯名誉权行为给受侵害人造成的损失和危害,并明确这种行为要受到道德的谴责甚至法律的制裁,从而引起广大学生的共鸣。
(4)活动内容:出示两幅图片,引出“荣誉权”;再学习“荣誉权”的含义及相关法律规定;最后进行“情境研讨——周老师对小陈的处理对吗?”。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本案例的辨析,让学生知道在回答法律问题时要养成事事以法律为依据的习惯。
(5)活动内容:出示“李士松案件”,引起学生思考;进而学习“姓名权”的含义及有关法律规定;再对“情景剧场——秦寿生的故事”进行分析;最后“探索——以他人姓名给别人捐款是否侵犯姓名权?”。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案情和思考,要求学生明确侵害姓名权的表现形式:盗用和冒用他人姓名。懂得侵害姓名权的行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从而提高学生的维权意识。
C课堂小结(归纳法)
设计目的:使前后知识形成系统、网络,使学生更加清晰的懂得前后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D自我反思与评价
活动内容: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认为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还有没有疑问?
设计意图:反思是认识过程中强化自我意识、进行自我监控、自我调节的重要形式。通过这一环节,能培养学生反思能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自主性,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使学生学会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E、作业设置:(多媒体展示)
(1)、练习。设计目的:围绕本课时主题选择有代表性选择题进行训练,力争突出体现本框的重点、难点,目的是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力争使学生达成本课的学习目标。
(2)、(活动探究法)查找〈xx〉、〈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关于对公民人格尊严的法律规定条文。为下一课时“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受法律的特殊保护”的学习做铺垫。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运用直观式,这样看起来条理清晰,思路明确,重难点突出,学生容易知道本课的基本知识,便于今后复习、掌握。
总之,对课堂的设计,我始终在努力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与方法为主线,(以材料为依据,以媒体为手段,以觉悟为目的,)本着“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教学活动的落脚点”的教学理念,尽量做到“两个突破”,即一是突破课本课堂的束缚,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二是突破“一言堂和满堂灌”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所以,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还要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适时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与反映,灵活应变,因势利导,尽量使课堂教学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真正体现“生活教育化、教育生活化”。
《维护人格尊严》说课稿2
各位领导 、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四课《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
下面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是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本课内容是公民法律常识的重要主成部分,它前承第一单元“正确对待权利和义务”,后续第三单元“维护文化、经济的权利”。本课对于培养学生的维权意识十分必要,也为接下来的内容做好铺垫。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能够自觉尊重他人,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针对现实生活中部分学生不能认识和分辨侵犯自己人格尊严权的行为,和侵犯他人人格尊严的某些不良行为,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我确定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自觉尊重他人,并履行维护他人人格尊严权的义务,加强法制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
能力目标:通过复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能力以及综合分析并解决问题能力。
知识目标:掌握人格尊严权以及它所包括的各种权利的内容、表现、法条、维权方式。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初步学习法律知识,学生会无从下手,加上学生们维护自我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观念有待加强,因此,我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对于基础知识的进一步掌握和理解。
难点放在:对于以学的知识点学会进行归纳,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履行维护他人人格尊严权的义务。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说教法
基于复习课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
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对于前置性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
引导学生自己设计练习题并让别的同学完成习题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小组讨论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使学生在讨论并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五、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八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为什么要这样上课】
一、对教材内容的处理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知识的跨度、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对教材内容有增有减。
二、教学策略的选用
(一)运用了模拟活动,强化学生的生活体验
教材这部分知识所对应的经济现象,学生具有了一定的生活体验,但是缺乏对这种体验的深入思考。因此在进一步强化这种体验的过程中进行了思考和认知,使知识从学生的生活体验中来,从学生的思考探究中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现有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也有助于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交融。
(二)组织学生探究知识并形成新的知识
我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运用案例等形式创设情境呈现问题,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中主动构建知识。
在引导学生思考、体验问题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逐步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做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想象等创新思维能力,又有利于学生表达、动手、协作等实践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力求实现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并重,知识与能力并重的目标。
也正是由于这些认识来自于学生自身的体验,因此学生不仅“懂”了,而且“信”了。从内心上认同这些观点,进而能够主动地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去,有助于实现知、行、信的统一。
结束: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维护人格尊严》说课稿3
一、说教材
教材简析
《维护人格尊严》是粤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我们的人身权利》的第二课题。在初二开设法律常识课的目的,是帮助青少年提高法律素质。而提高法律素质的重点,是使其懂得公民的权利与义务,让他们知道什么是权利和义务,知道有哪些权利和义务,知道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怎么的,知道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知道权利受到侵害时应该怎样寻求救助,知道如何保护和实现权利。依据《课程标准》“我与他人的关系”中“交往的品德”和“权利与义务”的相关部分,正确保护法律公民的人格尊严免受侵犯,能够自觉尊重他人,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自觉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在这个法制治的国度里,人格尊严越来越受到重视,所以学好本框题内容是有重要意义和指导意义,为后面所要学习的内容起到铺垫作用,在全书中处于重要的地位,是有承上启下,前后衔接的作用。
教学目标
结合教材特点,依据新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了本课的“三准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人格尊严的含义和内容,区别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的具体内容。
2、能力目标:能够根据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判断侵犯公民人格尊严中的哪些权利;学会保护自身的人格尊严和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白人格尊严的内容包括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这些权利与每个公民生活息息相关。当自己的尊严受到伤害时,懂得依法维权,加强个人道德修养,自觉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
教材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学会判断生活中哪些行为侵犯了自己的人格尊严。
确认依据:新课程理念、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即权利意识浅薄。
2、教学难点:如何应对侵犯人格尊严的行为。
确认依据:新课程理念、内容,学生的法律意识薄弱的情况。
二、说学情
1、认知结构方面:“人格尊严”是比较抽象的内容,在日常生活中,未成年对这些权利的认知水平低。对发生在学习,生活中的有关事件,青少年学生不懂得判断是否侵犯了自己的人格尊严,不当做一回事。
2、情感方面:在法治社会里,人格尊严越来越得到重视,中学生侵犯他人人格尊严的事情与被他人侵犯人格尊严的事情时有发生,因此要教育学生重视维护他人和自己的人格尊严,形成和发展尊重人格尊严的情感。
3、生活背景方面: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本校学生大部分文化素养不高,也不注重个人道德修养,缺少家庭教育,与父母的素质修养有关。在日常生活中把别人的人格尊严当做自己的快乐,影响了和谐社会的建立,因此要加强法律意识的培养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和法律素质。
三、设计理念
对课堂的设计,我始终努力发挥“两个主体”的作用。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与方法为全线,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合作、学习的新理念。
四、教法、学法
1、教法
根据新课程理念:教材内容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目标,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1)情境教学法: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性。
(2)问题导学法:其基本模式是“展示案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归纳结论”。
(3)归纳法:本框题内容理论不强:教学上主要防止出现简罗列的现象,要注意把握人格尊严所包括的几种权利的内在联系。
2、学法
(1)阅读法:通过阅读思考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讨论法: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的教学程序分为七个环节:第一环:节情境导入;第二环节:各抒己见:第三环节:案例研讨;第四环节:真情表白;第五环节:学以致用;第六环节:课堂小结;第七环节:板书设计。
1、情境导入
(1)你经历过类似这样的事件吗?
(2)如果有,请谈谈你当时的感受?
设计目的:以贴近学生的生活事例,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设计两个简单的问题导入本课内容——我们的人格尊严权利。
2、各抒己见
你认为这样的事件侵犯了你的人格尊严吗?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你还知道生活中哪些侵权人格尊严的行为吗?
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侵犯了人格尊严的例子,到底什么是人格尊严?
老师归纳人格尊严权的含义和内容(我们作为人应当受到他人最起码的尊重的权利;其包括肖像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
设计目的:将感性的素材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更深刻的理解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案例研讨
引用教材个案研讨“报社侵犯了小陆的肖像权吗?”作为学生讨论的问题
归纳肖像的含义和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赢利为目的使用他的肖像,报社没有侵犯小陆的肖像权。
设计目的:使学生明确法律保护肖像权的含义,对是否构成侵权行为能有正确的认识,突出重点。
4、真情表白
当你的人格尊严受到侵犯时,你将如何应对?
同学们,你们的应对方法好多,但是,你们在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的时候却又侵犯了别人的人格尊严,所以你们要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同时自觉尊严他人的人格尊严。
设计目的:使学生学会依法维权,依法律己,依法办事,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不做侵犯他人人格尊严的事情。突破难点。
7、板书设计
一、我们的人格尊严权利
1、人格尊严的含义
2、人格尊严权利的内容
(1)肖像权
(2)名誉权
(3)荣誉权
(4)姓名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