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全标准化十二项内容
安全标准化十二项内容 安全责任与组织机构 1.1 安全生产责任制 1.查责任制制度文本。
2.分析责任制内容,对照组织结构体系,确定是否全面、完整。
3.从各职能层次分别抽取5个部门/5类人员,确定责任是否符合上级规定和本部门/单位/岗位特点。
4.分析行政正职安全责任,查文件签署确认履行是否到位。
5.分析安全管理机构职责权限,查其工作安排/要求是否得到有效执行。6.查各级安全责任人任命书。
7.查各级安全责任人员(每级5人)安全履职情况记录,是否与生产“五同时”。1.2 安全生产委员会
1.查安全生产委员会组成文件及成员任命情况。
2.安全生产委员会组成文件是否确定或任命安全联系人。
3.查安全生产委员会会议记录,以确认会议次数、会议纪要是否符合要求。4.分析会议记录、会议纪要,确认会议是否审查安全工作进展和确定措施及发展方案。
5.查阅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是否接受必要的安全培训的记录。1.3 安全管理机构
1.查安全管理组织体系网络,分析网络图是否。
2.查有关机构、职能、编制设定的行政文件,确认是否指定或设立负责安全管理的机构。
3.查人事部门员工花名册与安全管理机构实际工作人员对比,以确认配备是否符合《安全生产法》及上级公司的要求。
4.查安全管理机构工作文件、档案、记录等,以确认其是否有效履行职能并对其他部门可施加有效影响。
5.查6个车间级单位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会议记录。
6.查安全管理机构安全员名册,到10个车间、班组了解,以确认是否配备专(兼)职安全员。1.4 安全管理人员
1.查人事文件,确认是否设立安全管理人员职位并有正式任命文件。
2.查任命文件、安全责任制,确认是否确定安全管理人员工作范围和职责及授予其审查签署有关文件的权限。
3.查安全管理人员的任命文件以何种方式被传达、公告(公示)。
4.抽查任命的15个安全管理人员参加安全培训记录以及上岗资格,以确认其是否具有任职资格和能力。
5.计算专(兼)职安全员(不少于1:50的比率)人数是否符合要求。6.查有关劳资规定、财务记录,以确认任命的安全管理人员相应的薪酬待遇得到保障。
1.5 企业社会责任
1.查各类对外公开文件,以确认是否自觉意识到其不良安全管理或不良组织行为给社会(公众)可能造成的不利后果。
2.查有关文件,以确认是否在消除或降低其不良安全管理或不良组织行为给社会(公众)造成不利后果方面采取了措施。
3.查有关文件并与安全管理机构交流,以确认是否将其生产经营活动可能主要引起他人伤亡和/或财产损失的事故作为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对象。2 安全文化与教育培训 2.1 安全理念与政策
1.与行政正职、3名以上管理层领导交流,了解持有的基本安全理念与安全原则。
2.与5名中层管理人员交流,与10名基层人员座谈,了解他们对安全理念与安全原则理解与看法。
3.查方针文件以及宣传、公告方式,分析方针,以确认是否符合要求。
4.查有关文件和各项安全工作的实施情况,以确认是否确定并执行要求的安全政策。
2.2 安全意识及其提高
1.查生产岗位,确定是否有岗位安全提示性的指导书、卡片等。
2.查安全宣传计划是否制定,并确定是否围绕安全意识展开。
3.现场收集证据,以确定是否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经常性宣传安全。5.现场抽查10名基层员工,确定他们是否知晓安全方针、政策。
4.查有关文件,确定是否对安全意识提高促进工作效果进行跟踪评价。2.3 信息沟通与协商
1.了解内部沟通系统和渠道,查阅文字材料,询问基层员工(到2个车间开座谈会)是否对安全工作提出过抱怨、建议、问题,从而确定内部沟通的有效性。2.了解已完成的高风险工作任务,追查该任务执行前是否讨论危害与风险(任务执行人应参与),要看记录。
3.了解内部沟通系统和渠道。查证是否认定外部主要联系单位并及时向其传递信息。
4.调查重要安全工作及事务的决策过程及记录,确定是否有员工特别是基层生产员工参与。2.4 安全文化建设
1.查年度安全工作计划等文件,确定是否安排安全文化专题活动。2.查阅已举办的安全文化活动资料。
3.查针对员工家属安全意识的安全活动计划和活动举办材料。4.抽查不同类型的班组10个,查阅班组安全活动资料,与班组员工交流,以确认班组安全活动的举办情况。2.5 安全教育培训
1.到培训主管部门、安全管理机构查制度文本、年度培训计划、培训档案记录。2.每类人员的培训抽查10份档案记录。
3.查年度教育培训计划,是否按需要编制、经过审批、严格执行。4.查是否有“四新”,并查是否进行专门安全教育培训、记录完整。5.查外来参观、学习等人员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6.查是否有教育培训效果评价、评价考核手段是否有效。3 风险管理与隐患整治 3.1 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估
1.查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估程序,分析程序内容。2.查证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估程序的实施过程。2.查分析风险认定和评估的结果和传达。3.查分析风险认定和评估的结果更新情况。3.2 风险控制计划与措施
1.查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估程序或其他文件,确认是否建立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风险控制计划原则。
2.查阅采取的风险削减/控制措施/年度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3.查有关资料,确认是否对风险削减/控制措施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验收,并重新认定和评估采取措施后的风险。3.3 重大危险源管理 1.查制度文本。
2.查重大危险源登记档案。3.查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4.查重大危险源的备案文件。
5.查定期检测、评估、监控的材料。3.4 危险物品与废料
1.到主管部门查阅物料清册。
2.到主管部门查阅危险物品与废料清冊、MSDS。
3.查风险认定及评估结果,确认是否对危险物品与废料意外失控引发的环境安全风险予以评估。3.5 事故隐患整治
1.到安全管理机构查制度文本、相关记录。
2.查风险认定及评估结果,确认是否对事故隐患单独归类处理。
3.查风险认定及评估结果的更新,确认是否根据事故隐患排查结果及时更新风险认定及评估结果。
4.查事故隐患整改资料档案,确认是否分析原因、制定措施、验证整改情况。5.选取5项隐患整改项目,现场查验整改实施的全过程并验证效果。安全法规与规章制度 1 法规识别与获取
1.查管理制度及其获取系统,与责任部门和具体负责人交流。
2.查阅适用的外部规范性文件清单,确认是否把主要的使用部分已识别。3.查记录,确认是否将识别结果合理向相关职能层次传达。4.查经常性更新法规信息方法、途径。
5.选取10个不同的工作岗位,确认是否备有适用的、有效的主要外部规范性文件。
合规性评价
1.到主管部门了解合规性评价系统及其工作开展情况。
2.查合规性评价工作方案确认是否分期、分项、分类展开。
3.查合规性评价报告等工作文件,确认是否评价了现行企业标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内部规范性文件)的符合性。
4.查合规性评价报告,确认是否制定今后的改进目标、不符合的整改计划和措施。
规章制度及规程
1.查阅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名录。
2.对照合规性评价报告,确认不适用的内容的更新、修订情况。
3.选取10个不同的工作岗位,确认是否备有适用的、有效版本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
4.现场与所选取的10个不同的工作岗位的人员交流,确认是否了解适用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并认识违规所带来的后果。安全目标与规划计划 5.1 安全生产目标 1.查阅并分析安全目标。
2.查目标的制定过程是否征求意见。
3.到责任部门,查目标在各职能、层次分解展开的情况,是否纳入生产经营业绩考核。
4.将当年目标与前一年比较,确认目标是否在不断更新调整。
5.2 安全规划与工作计划
1.查阅安全生产中长期发展规划文本。2.查阅年度安全工作计划和工作实施要点。3.查当年计划的执行、阶段安全工作总结。
4.现场了解当年计划的执行、阶段安全工作总结是如何向员工通报的、传达的。5.3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1.查阅制度文本、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2.查年度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如何体现事故隐患整治的要求。3.抽取计划中5个项目,查证计划的贯彻执行情况。
4.查证是否年对度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实施进行检查并评价、考核、总结。安全投入与安全科技 6.1 安全生产投入
1.查阅安全生产费用(安全费用)管理制度。2.查财务帐目,确定安全费用的使用范围。
3.核对安全生产规划、年度安全工作计划及安全技术措施所要求的费用是否落实。
4.是否设立安全费用专门账户或科目,专款专用。
5.查有关会议记录或文件,确认管理层是否定期召开会议,听取安全费用的使用情况。
6.2 安全科技应用
1.查是否有安全科技鼓励政策和经费支持制度。2.查是否有安全科技项目研究立项。
3.了解是否有危及安全生产的设备、工艺,若有,询问今后的打算。
4.与管理层、安全管理机构交流,确认是否学习和采纳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管理经验,若是,了解都做了什么。
5.了解推行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方法与模式的情况 6.3 安全工作创新
1.与管理层、安全管理机构、基层生产单位(至少3个)交流,了解是否有创新的安全工作方法和有特色的安全管理新模式。
2.同行业对比,确认所谓的创新安全工作方法和有特色的安全管理新模式是不是本单位的特色。
3.观察了解所谓的创新安全工作方法和有特色的安全管理新模式是否明显提升了本单位的安全工作境界和管理水平。
4.现场验证,创新的安全工作方法和有特色的安全管理新模式对企业现场管理的综合治理是否具有显著效果。(抽查至少5个生产现场)固有安全与设施完整 7.1 建设项目安全管理
1.查阅建设项目安全、卫生及消防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2.查阅建设项目“三同时”记录、工作档案材料。
3.查阅承包商资质或能力证明材料备案。4.查阅建设项目强制评价报告及审查备案文件。5.查阅项目建设中的变更管理制度。
6.查阅建设项目装备、设施、材料选择、定购、验收等原始档案。7.2 生产性设备设施管理
1.查阅生产性设备设施管理制度,分析其内容。2.查阅生产性设备设施管理台帐。3.查阅生产性设备设施供货方名录、合法资质的证明材料/档案。
4.现场抽查3类生产性设备设施周期维护、保养情况及记录(不少于10台套)。5.现场查看生产性设备设施的运行/使用情况。
6.查阅生产性设备设施定期检测、维修记录(至少3类、不少于10台套)。7.了解是否有生产性设备设施的报废/拆除,并查阅报废/拆除计划或方案。7.3 特种设备管理
1.查阅特种设备管理制度及其管理台帐。2.查阅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
3.查阅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和维修、检验检测单位合法有效资质证明材料档案。
4.查阅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5.查阅特种设备按规定周期检验检测、维修记录。
6.现场抽查特种设备的检验有效期、检验检测及维修情况(至少10台/套)。7.4 安全设备设施
1.查阅安全设备设施名录/清单。
2.查阅安全设备设施管理制度,是否明确安全管理机构的权限和作用。
3.查阅安全设备设施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定期检测记录。
4.现场查看安全设备设施使用、机器防护罩的设置情况(至少20台/套)。5.现场查看强制检测设备设施送检标定情况(至少20台/套)。
6.现场查看工艺设施安全联锁并查阅其定期检修、验证有效性的记录(至少5台/套)。
7.查阅防雷电、防静电设施定期检测验证有效性的记录(至少10套)。7.5 生产(作业)环境
1.查阅生产区域建筑物(构筑物)、地面的维护计划。2.现场抽查生产区域地面状况(至少10个)。
3.现场抽查生产区域照明水平及能见度(至少10个)。
4.现场抽查生产区域过道、仓库及通行区域划线分区情况(至少10个)。5.现场抽查生产区域工器具、产品、材料实行定置管理情况(至少10个)。6.现场抽查生产区域安全警示标志的设置情况(至少10个)。7.现场抽查生产区域厂房设备及管路的颜色标示(至少10个)
7.6 危险物品储存保管制度。
2.查验危险物品危库、储存许可证。3.现场抽查HCS大容量储存罐。
5.查验阅危险物品的容器、运输工具的生产单位和检测、检验机构是否具有合法专业资质。
6.查验阅危险物品的容器、运输工具安全使用证或者安全标志。作业控制与现场管理 8.1 作业机具管理 1.查阅作业机具管理制度和各类作业机具名录清单。
2.查作业机具供货方名录及合法资质或能力证明材料备案情况。3.查购置安全工器具经安全管理机构审查的记录。4.现场抽查电气安全工器具。5.现场抽查高处作业工器具。
6.查看手持电动工具清册、台帐,并现场抽查手持电动工具是否存在缺陷(至少10台)。
7.查看移动式电动机具清册、台帐,并现场抽查移动式电动机具是否存在缺陷(至少10台)。8.查看电焊设备清册、台帐,并现场抽查电焊设备是否存在缺陷(至少10台)。9.查看气焊气割设备清册、台帐,并现场抽查气焊气割设备是否存在缺陷(至少10台)。10.查看起重设施清册、台帐,并现场抽查起重设施是否存在缺陷(至少10台)。8.2 作业过程控制
1.查阅特殊(危险)作业审批许可管理制度。2.了解是否认定要使用工作票的工作/区域。3.查阅作业指导书目录并抽查10份分析内容。
4.查阅存档的工作票,确认其是否严格按要求办理。
5.查阅培训记录,确认是否培训过工作票制度和作业指导书。
6.了解是否有临时性、突然的、新型作业,并查证其采取特殊施工方法、特殊安全措施是否履行批准手续。
7.抽查现场正在进行的特殊(危险)作业(不少于3个)。
8.抽查危险物品及废料的运输装卸、拆除、含危险作业的日常检维修和定期检维修等作业活动是否编制风险分析预控卡。8.3 作业组织与安排
1.查有关文件,了解工作组织与现场任务分工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2.抽查现场作业活动(3项以上),了解劳动强度、多人协作时的分工和沟通。3.交流询问,确认是对生产现场存在的典型人、机器及工作环境不匹配问题给予重视及采取改进措施。
4.对曾出现的因作业组织与安排的问题而导致事故(事件)、偏差,确认是否纠正,并跟踪纠正措施 8.4 现场监督管理
1.查阅安全员现场安全巡回检查制度,分析其内容。
2.查阅各级安全员经常性安全巡回检查的记录,确认其是否正确履行职责/职权(3级各5人)。
3.从安全员检查记录,确认其是否报告发现的不安全因素、不安全行为并如实记录发现、行动。
4.询问了解,确定是否建立员工的作业行为安全诚信记录。5.询问了解,确定是否定期对习惯性违章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总结,有针对性治理。
6.追踪管理、工艺、技术、设施及作业流程等的变更情况,确认是否办理了审批手续。
7.抽查现场5项作业活动,确定是否满足作业控制要求。8.抽查10个作业现场。
9.询问了解,确定是否建立生产区域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监控制度 8.5 相关方与合同管理
1.查阅承包商(含供货方)管理制度和合格承包商/供方名录和档案。2.抽查5项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等合同。
3.询问交流,确定是否定期检查承包商、承租者在施工/使用期间的安全生产。4.查阅培训记录,确认是否对承包商、承租者、短期合同工、外协人员进行正式的入厂安全培训。
5.到生产区域的各出入口检查,确认是否对外来人员、车辆进行登记,并查阅记录。
6.查阅培训记录,确认是否对进入生产区域的临时作业人员、实习人员、参观访问人员进行适当的入厂安全培训。职业卫生与劳动保护 9.1 职业病危害及其预防
1.查阅评估报告和生产区域所有职业健康有害因素清册。
2.查职业卫生评估与调查实施过程,确认是否由有资格的卫生专业人员和任命的职业卫生员进行并有仪器检测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
3.是否认定法定《职业病危害分类目录》的职业健康有害因素,并及时、如实向卫生行政部门申报。
4.是否认定生产区域存在的放射、高毒等作业,现场查验是否实行特殊管理。5.查阅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的职业卫生管理档案。
6.查证职业卫生评估与调查结果更新的情况及方法、步骤。9.2 职业病防治与管理
1.查机构设置行政文件,确认是否落实负责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的机构,配备并任命职业卫生员。2.从职业卫生评估调查结果,查证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是否建立健全。3.查阅职业卫生档案。4.查阅员工健康监护档案。5.查职业卫生培训档案。
6.现场验证5个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的生产现场公告拦的设置是否符合要求。7.现场验证可能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的设置是否符合要求。8.现场验证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卫生设施的是否符合要求。
9.抽查现场5台/种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危险物质材料,确认是否有符合要求的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10.抽查5个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现场,确认是否达标。9.3 劳动防护用品 1.查阅制度文本。
2.查阅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和计划。
3.现场抽查现场岗位员工的劳动防护用品,确认是否有不合格的、超过使用期限的劳动防护用品。
4.抽查现场配置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
5.抽查劳动防护用品的购置过程。
6.现场抽查现场岗位员工10人,了解是否有以货币或者其他物品替代按法规应配劳动防护用品的情况。9.4 特殊劳动保护
1.查阅相应规章制度。
2.到作业现场进行调查,确认关于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的规定是否得到严格落实。
3.调查询问现场使用的临时工、民工、劳务分包人员、承包商作业也人员。10 安全预警与应急体系
10.1 安全预警机制
1.查阅应急预案等相关文件。
2.分析应急预案中安全预测预警系统及其设定的应急响应(预警)级别是否符合要求。
3.现场验证预警/警报(紧急报警系统)的效果。
4.了解是否建立预警信息的发布、调整和解除制度,并询问实现的方式。5.到生产现场查验,日常生产经营工作的检查考核是否包括安全预测预警系统的运行
10.2 应急救援组织
1.查阅应急预案等相关文件。
2.分析应急救援组织体系是否符合要求。
3.查阅机构设置等行政文件,确认是否设立应急协调中心(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办事机构)的常设机构。
4.分析预案中现场应急指挥机构组成职责是否涵盖所有现场应急救援活动的应急功能。
5.应急响应功能分配是否与各部门/单位的职能及活动相符。6.是否建立应急人员的应急能力保持方案。10.3 应急资源保障 1.查阅应急预案等相关文件。
2.查阅应急设备/器材的类型、数量、性能和存放位置、备用措施等清册。3.查阅应急专项经费来源、使用范围、数量和管理监督措施以及应急状态时经费保障措施。
4.查阅参与应急活动的所有部门通讯方式,分级联系方式,并提供备用方案和通讯。
5.现场抽查生产区域配备的消防器材、个人防护装备和与接触物质相关的呼吸装置/急救器材。
6.查看现有应急器材登记表和分布图。
7.查看生产区域及应急器材/设备的编号、符号标记管理情况 10.4 应急预案编制
1.查阅应急预案等相关文件。2.分析应急预案是否符合要求。
3.查阅标准化操作程序(基本程序)。4.查看专项应急处置方案。
5.分析支持附件是否充分、详细、可靠。
6.了解应急预案的评审情况,并分析评审材料和结论。7.查证应急预案的发布形式,以及备案。10.5 应急预案实施
1.查阅应急预案实施后的应急工作实施方案。
2.查阅应急预案的专题培训记录和宣传、教育应急知识的记录、材料。3.查阅演习记录、材料。
4.查阅预案维护和更新的计划和要求。
5.查阅当年维护、更新、修订改进预案的记录、材料。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 11.1 事故报告与档案
1.查阅制度文本,分析其内容。
2.查阅当年事故报告记录和登记表。
3.选取10个不同的车间,调查当年的事故发生情况。
4.查证向政府主管部门、上级公司填报《伤亡事故情况》、《伤亡事故伤亡人员情况》报表的情况。11.2 事故调查与处理
1.查阅制度文本,分析其内容。
2.查阅事故档案,了解档案整理、管理等情况。
3.选取当年3起事故,阅读分析事故报告、调查组组成。
4.按事故处理建议和建议整改措施,现场查证处理是否落实、措施是否已采取并有效。
11.3 事故统计与分析 1.查阅事故统计与分析工作标准及方法。
2.分析事故统计数据。
3.查看直观的事故统计图表。4.查阅事故统计分析报告。
5.了解事故统计分析报告是否提交管理层,是否经过安全委员会讨论。6.了解统计分析结果是否向员工传达,公布。安全激励与绩效考核 12.1 检查与绩效监视
1.查阅检查与绩效监视工作程序,分析规定是否符合要求。2.查阅年度安全检查计划,并选取3项验证计划的执行情况。3.查安全检查记录档案。
3.查月度指标考评表和报告。
4.查安全检查报告、月度指标考评表及报告提交管理层的记录,以及管理层的反馈与决策情况。
5.到相关现场查证,管理层的反馈与决策情况是否传达给每个在受影响区域的员工。
12.2 审核与绩效考评
1.与管理层、安全管理机构进行交流。
2.查阅当年上下半年内部自我审核(考评)档案材料。3.查阅每年外部审核发现及结论及其转化。
4.查阅年度绩效考评(系统评审)档案材料,考察实施过程。
5.了解绩效考评结果是如何公布的,并到现场询问员工(至少5人)是否知道结果,从哪获得的。12.3 奖惩与安全激励
1.与管理层、安全管理机构交流。
2.查阅安全生产奖惩管理办法文本,分析奖惩原则。
3.查阅全年因安全生产的表彰和奖励、批评和处罚文件资料。4.查阅全年事故责任追究的文件。
5.查阅有关文件,确认是否设立安全专项奖励基金。6.查阅有关文件,确认是否设立安全生产单项奖励。
7.查阅有关文件,确认安全生产绩效考核是否由事故指标考核(结果考核)、安全履责考核(过程考核)综合得出分值。
第二篇:安全标准化内容
安全标准化开展内容:
1、完善设备装配及检修标准
2、检修工作票整理,包括当天检修任务工作票,施工方案,方案评审表,检修日志,设备
追踪卡。
3、完善班组安全员制度,每天针对不同工作任务,定出安全员,安全员不参与当天检修工
作,主要对各项检修任务施工过程中安全进行监护,核实各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
4、要制作“安全员”红袖箍,安全帽上要有明显“安全员”标记。
5、施工过程中工器具准备,及相应工器具的使用。
6、要在平时检修工作中发现问题,并要制定出相应合理化方案进行处理。
7、新线回盐机制作烟尘引凤管,降低粉尘对回盐机下轴承的损伤,提高轴承使用寿命。
8、针对夏季高温,制作电解旧线刮板机、提升机降温管,降低设备运行时温度,增加设备
使用时间。降低设备损坏频率。
9、完善班前会记录,要针对当天检修工作,制定出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并且要将安技规
程纳入每天班前会学习中。
10、专用工具制作。
11、检修过程中安全灯的使用。
第三篇:铁路施工安全十二项管理制度
铁路施工安全十二项管理制度
一、安全生产责任制
1、明确规定各级领导的安全责任、体现“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2、明确规定职能部门的安全职责,使安全责任层层落实;
3、明确规定生产工人的安全职责,严把安全生产源开关。
二、班前讲话制
1、各生产班组坚持每日班前集体讲安全生产制度;
2、各班组长根据当日的生产任务和作业项目,进行安全讲话,提醒工人重视安全,认真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严禁违章作业;
3、由班(组)长或安全员根当日的生产任务和作业项目,提出针对性的安全要求和注意事项,使安全生产警钟长鸣。
三、“周一”安全学习制
1、各部利用“周一”晚上的时间,组织班组针对上周的安全生产情况,学规程、讲安全、查隐患、议危害、订措施、堵漏洞。实行依靠职工群众管理安全的制度;
2、安全学习活动要有具体的内容、要有专门记记本,详细记录活动的情况;
3、项目部领导和安全专职人员应及时检查班(组)活动记录,听取班组对安全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工作。这项目制度必须常年坚持,持之一恒,做到经常化和制度化。
四、安全设计制
1、本标段所有重大临时设施,如便桥、起重设施、提升设施、脚手架等,均由施工技术部门负责编制安全设计,并按照有关规定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后,方可签发开工报告。
2、安全设计内容包括:不安全因素预测及防护措施,关键部位安全防护的具体设计,重要大型临时设施及机具的设计计算和施工图纸等。
3、安全监察部门按照安全设计方案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监督检查。
五、技术交底制
1、工程部将设计图纸、施工工艺要求、质量标准、安全要求等向参与施工和管理人的员、班组进行技术交底,使设计意图和各种施工标准能在施在过程中得到体现和落实。
2、技术交底制,是一项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包括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进行设计交底,施工单位逐级向下级单位(项目部、工区、班、组)交底。
3、技术交底应有交接人签字并作出记录。
六、临时设施检查验收制
1、对施工中建造的临时性设施,在使用之前,必须由施工技术、机械和安监人员,按照有关规定或安全设计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能签证使用,否则不能投入使用。
2、临时设施是指为完成正式工程项目施工任务服务而建造的各种临时性构筑物和大型非标的起重运输、升高设备、机具等。主要包括:便桥栈道、起重设施、提升设施、脚手架、龙门架、缆索吊、地垄、支撑架滑模、爬模设备以及安全防护设施等。
七、安全教育制
1、项目部要经常对职工进行安全思想和安全技术教育。
安全思想教育包括安全生产方针、劳动保护政策、法规规度和典型经验教训的教育,不断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和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安全技术教育包括劳动安全卫生标准、施工技术安全规则、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防尘毒技术知识、防护用具、用品技术性能和使用方法等教育,不断提高职工的安全技术知识水平和自护能力。
2、安全教育的形式主要有:经常性安全教育、三级安全教育、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学校教育等。经常性安全教育,主要包括安全活动日、班前安全讲话、安全工作会、安全技术交流会、事故现场会、安全宣传园地和刊物等;三级安全教育,是对新工人(含参加生产实习人员、调动工作的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即入厂教育、车间教育、班(组)教育,在考核合格后方准独立操作;特殊作业人员培训,是指对国家规定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要求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准发给特种作业操作证,并持证上岗。否则不准上岗操作;学校教育,包括劳动安全(劳动保护)正规学校教育和短期安全培训教育,短期安全培训教育主
要是有组织、有计划地举办安全管理、安全技术学习班,对项目经理、专职安全员等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全体职工进行分期分批培训。
八、交接班制
1、实行轮班制企业的班(组)进行交班与接班的制度。交接班时,交班的班(组)长应将本班(组)的设备、工具技术状况、工作和安全情况,以及提请下班注意的部题,向接班的班组长详细交待,并记载于交接班记录薄中,双方确认后签名。
2、交接班必须实事求是,坚持原则,认真交接,不得马虎从事,更不得弄虚作假或隐瞒实情,给下班留下安全隐患。值班领工员或负责人认真检查交接班情况,督促班(组)长认真执行交接制度。
九、安全操作挂牌制
1、对从事机械设备、电器设备等特种作业的人员,均应实行定人定机定责;
2、将安全操作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上墙或悬挂有作业场所的适当位置,随时提醒操作人员严格遵守,以保证安全操作。
十、安全生产检查制
1、项目部定期核和不定期对各分部进行安全质量大检查,对在现场检查出的安全隐患和妨碍安全生产的不利因素,采取通报、整改通知书、罚款通知单等形式,及时予以纠正和处理;
2、各工区随时对安全质量情况进行检查,每日进行巡查,及时解决施工中现的安全问题,并且要有记录;
3、各施工班组坚持做到工前有布置、工中有检查、工后有讲评的“三工”制度,并做好记录。同工种上下班之间或多工种上下工序之间,应认真做好交接班检查和记录;
4、各级安全检查人员要敢于大胆管理,认真履行职责,发现事故隐患和苗头及时予以纠正;
5、各工区领导对所管辖区域的安全生产,要做到心中有数,随时组织检量,及时清除安全隐患。
十一、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处理制
1、发生伤亡事故后,应当按有关规定立即逐级上报;
2、立即完立由生产、技术、安全等有关人员以及工会等参加的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展开调查。事故调查组在查明事故情况后,负责写出事故调查报告;
3、事故调查组应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建议,由发生事故单位及其主管部门负责处理。
十二、安全生产奖惩制
1、按照公司《安全监督管理实施细则》及有关安全生产奖惩制度的规定,对违反劳动纪律和安全生产法规、失职的职工进行处罚;
2、安全生产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3、职工玩忽职守,违反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法规、制度或违章指挥、违章蛮干造成事故,致使人民生命、财产遭受损失的应分别情况给予批评、行政处分或经济制栽。情节严重,使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应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刊事责任。
第四篇:十二项廉政规定
5月27日 《中纪委在纪检监察系统开展会员卡专项清退活动》 纪检监察系统在职干部职工要在6月20日前自行清退所收受的各种名目的会员卡,做到“零持有、零报告”
7月23日 《关于党政机关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的通知》 5年内各级党政机关一律不得以任何形式和理由新建楼堂馆所,超标办公用房一律腾退
8月13日 《制止豪华铺张、提倡节俭办晚会通知》 要求制止豪华铺张、提倡节俭办晚会
9月3日 《关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刹住中秋国庆期间公款送 节日期间,严禁用公款送月饼送节礼礼等不正之风的通知》
10月30日 《关于进一步规范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任职)问题的意见》 现职和不担任现职但未办理退(离)休手续的党政领导干部不得在企业兼职(任职)
11月25日 《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 坚持从严从简,勤俭办一切事业,降低公务活动成本
12月8日 《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 住宿用房以标准间为主,接待省部级干部可以安排普通套间
12月11日 《全会解读:规范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工作生活保障制度》 对领导干部住房、办公用房、公车、公务接待等实行集中统一管理
12月19日 《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意见》 党员、干部去世后一般不成立治丧机构,不召开追悼会
12月23日 《关于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严肃整治“会所中 党员领导干部不出入私人会所、不接受和持有私人会所会员卡的歪风”的通知》
12月27日 《关于务实节俭做好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 领导干部带头厉行勤俭节约、移风易俗、文明过节
12月29日 《关于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 各级领导干部不得在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吸烟
第五篇:市委十二项规定
中共平凉市委常委会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市委十二项规定)
(中共平凉市委常委会2013年2月1日通过)
为认真贯彻中央政治局和省委常委会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精神,从市委常委做起,率先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确保实现我市与全国全省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特制定如下规定。
一、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常委应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和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进行调查研究,探求解决办法。调研选点既要选择工作好的典型,总结推广经验,更要深入矛盾困难比较多的地方,解决具体问题。调研要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善于解剖麻雀,把握规律,提出建议,不能走马观花,搞形式主义。重要调研后的意见建议,要向市委写出书面报告,必要时向市委主要领导和市委常委会汇报调研情况。调研要统筹安排,不能集中或轮番到一个县乡、一条线路、一个点上调研,常委一般不同时到同一县(区)调研。调研点不能进行临时应景布置,更不能弄虚作假。市委常委每年到基层调研不少于90天。
二、要不断提高议事决策水平。坚持和完善政策统领、群众参与、专家论证、部门协商和党委讨论决定“五位一体”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市委常委会要议大事、要事、难事,常委提出议题一定要着眼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立足解决突出问题,不涉及全局、没有实质内容、没有明确意见的议题一律不上会。决策要敢于直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困难和矛盾,敢于直面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敢于直面转型跨越发展中的体制机制障碍,不回避、不遮掩、不畏难。对全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的重大问题,要在常委会上充分讨论,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作出决策,常委要坦诚相见,明确态度。决策一定要体现群众观点,把党的主张与群众意愿紧密结合,做到对上负责与对人民群众负责相统一。
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帮扶联系制度,坚持每年措办一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好事实事,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要善于面对面听取基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问政、问需、问计于民,从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要广泛论证,听证公示,征求群众意见建议。要认真阅办群众来信来访,健全定期接访和下访制度,带头包案,化解矛盾纠纷。要扎实开展“双联”行动,推进干部下基层常态化,帮助乡村理清发展思路,强化帮扶措施,做到群众不脱贫、帮扶不脱钩、责任不脱离。
四、要严格控制会议活动。严格控制各类会议,凡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召开的会议,要按程序报批。会议要讲实效,能合并套开的要合并套开,能用视频电话会议召开的不集中到市上召开。开会要研究和解决问题,泛泛提要求的会一律不开。市委、市政府对全市工作部署后,主要靠主管部门贯彻落实,常委要减少出席归口管理部门召开的会议。要控制会议规格,压缩会议规模,精简会议流程,提倡开短会、讲短话、讲管用的话。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召开的全局性会议时间原则上不超过1天,各类专业性会议一般不得通知县(区)和部门一把手参加,时间不超过半天;一个会议原则上只安排一个主题讲话,时间不超过40分钟。要严格控制各类剪彩、奠基活动和庆祝会、纪念会、表彰会、博览会、研讨会及各类论坛。常委不出席与自己分管工作不相关的活动,确需出席的按程序报批。各类活动不得影响机关办公、工程施工、企业经营、学生上课等,严禁组织学生参加非教育类庆典等活动。
五、要大力精减文件简报。切实改进文风,严格控制各类文件简报,对于国家法律法规和党内法规已作出明确规定的,一律不再制发文件,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简报一律不发。常委分管或联系部门发文以及部门联合发文能够解决的,不再由市委、市政府或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转发或印发。要严格规范文件简报报送程序,上报市委的公文由市委办公室按程序办理,不得直接向常委个人报送。市委各部门向省上请示、报告重大事项,须经市委同意或者授权。常委讲话由市委办公室编发《工作通报》,不再单独印发,不得层层转发。常委分管或联系部门报送市委、市政府的简报原则上只保留一种,篇幅一般不超过1000字。
六、要切实加强出国(境)和外出考察管理。出国(境)和外出考察交流视工作需要按程序审批。除特殊需要外,原则上常委每人每年出国(境)考察不得超过1次。没有招商引资任务、重大文化交流活动等实质内容的出国(境)和外出考察活动一律不予安排;经批准的外出学习、考察活动,必须报学习成果或考察报告。
七、要努力改进新闻报道。常委出席会议和活动根据工作需要、新闻价值、社会效果决定是否报道。出席一般性会议和活动不作报道。重点报道涉及市委重大决策出台、全年工作部署、重要工作安排、处置重大突发事件、涉及全局工作或有重要导向和影响的会议及活动。要按照精简务实、注重实效的原则,简化职务称谓,进一步压缩报道的数量、字数和时长,有的可刊播简短消息,有的只报标题新闻。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进一步优化和改进会议活动报道内容、结构,调整播发顺序,除涉及重大会议活动和重大事件外,一般安排在报刊、电视的头条新闻之后,以突出民生和社会新闻,增强传播效果。主要领导到基层检查调研和出席重要活动,由市级主要新闻媒体作一次性综合报道,报道字数不超过1000字,广播电视新闻不超过2分钟,其他常委报道字数不超过500字,广播电视新闻不超过1分钟。常委出席会议和活动的新闻报道工作由市委宣传部统筹协调。
八、要规范减少检查评比活动。检查考核工作要改进方式,统筹安排,注重实效,不干扰基层工作,尽量减少各类重复、交叉检查活动,推行集中、综合考核方式,日常工作以平时抽查、暗访为主,切实提高工作的执行力和推动力。下基层检查工作,不搞层层多人陪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到县(区)检查指导工作,由县(区)1名主要负责同志陪同,其他常委到县(区)检查指导工作,由所到县(区)1名分管负责同志陪同。规范评先选优活动的管理,改进表彰奖励方式方法。严格控制不必要的评比达标活动,除市委决定开展全局性工作的评比达标活动外,常规性工作不得安排评比达标,上级业务机关安排进行的全市性评比达标活动,须专题上报市委审批。
九、要严格审批文稿发表。常委个人发表涉及重大敏感问题的讲话和文章须报市委批准。除市委统一安排外,领导个人不公开出版著作,不发贺信、贺电,不题词、题字。
十、要着力改进公务接待。公务接待用餐、住宿要严格执行有关规定,不得提高接待标准。重大接待活动一律由市委办公室统一安排。中央、省上领导以及国家部委和省直部门负责同志、外省(区)、市州代表团来平考察调研,实行对等接待,尽量减少陪员,突出地方特色,做到务实节俭、热情周到。严格执行警卫工作规定,除上级警卫部门有明确要求外,任何单位和任何人不得随意调动警力,不实行交通管制,不警车开道,不清场闭馆。
十一、要带头厉行勤俭节约。严格执行住房、车辆配备等有关规定,不搞特殊化。严控公务支出,狠刹奢靡浪费之风。安排会议、活动和调研要一切从简。下基层检查调研,县(区)领导一律不到辖区边界迎送,不张贴悬挂欢迎标语和横幅,不铺设迎宾地毯,不摆放花草,不组织专场文艺表演,不安排超规格套房,不赠送纪念品和土特产,不安排宴请,不上高档烟酒菜肴,自助餐要注意节俭。
十二、要始终坚持廉洁从政。常委要严格遵守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坚持依法用权、秉公用权,严格教育、从严要求配偶、子女、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
常委要带头执行本规定,市委办公室每年年底通报执行情况,并向市委常委会专题汇报,市纪委要对本规定的执行情况随时进行监督考核。同时,市委办、市政府办制定印发了《贯彻落实〈中共平凉市委常委会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实施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