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
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
黄大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近些年企业社会上出现一种重经济发展轻文化建设的倾向,从而导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滞后,甚至出现了严重的道德滑坡和精神劣变。因此,今天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尤其重要和迫切,并要真正落实到实处。
一、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迫切性
今天50岁以上的人都会对50年代的民主淳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友爱互助、道德淳朴的社会风气怀有深深的眷恋,常常感到今非惜比,有点世风日下的悲凉感怀。实际上50年代并非像人们所说的那样,一个接一个的运动,人们的兴奋点完全集中在运动上,人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关注道德建设,它完全是依靠传统的惯性,使传统道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被激活,人们只是自发地将其改造以适应新的生活。当人们开始自觉地进行改造时,就发县许多东西与新社会是矛盾的。在当时非左即右的对立的思维模式中,与新社会矛盾的东西必然是旧的落后的,甚至是反动的,这就是在文化大革命十年中发展到极端的“革命”,破就立新,与传统观念实行彻底决裂,过去的一切统统被当作封建主义东西扫进了历史拉圾堆,人们失去了可以遵守的几乎一切伦理规范,最后只剩下唱忠字歌、跳忠字舞、早请示、晚汇报、做“三件事”。
经过一场文化大革命,人们似岵忘记了所有值得尊敬、崇拜、热爱、同情、理解的东西,剩下的只有冷酷无情、对一切的淡漠和无所谓,人们物质生活极度贫乏,精神生活更是一片荒漠。“四人帮”垮台后,干枯的大地上泛绿,十一届三中全会犹如春风化雨,大地回春,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的确立,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使中国重新焕发了生机。但是,重新 开放的中国难以承受铺天盖地而来的西方各种思潮,十年文化大革命已将人们的接受能力和分析是非的能力降到最地点。因此,开放伊始,人们的思想出现混乱,道德观念淡薄,理想信念动摇,精神处于“休克”状态。整个社会被当时人们称为“信仰危机”。在这种形势下,人们开始意识到精神文明不能弱化,相反,应该提到应有的地位。
1986年9月2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决议》对改革开放以来的精神文明状况作了全面总结,对有关精神文明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了全面的阐述,明确提出了精神文明的指导思想、根本任务、基本要求。
1996年10月10日,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又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在《决议》中进一步明确指出,在把物质文明建设搞好的同时,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更加突出的的位。10年之内两个《决议》,可见中央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这是从中国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经验,没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就缺少方向,缺少智力的支持,甚至由于精神文明建设滞后,已取得的物质文明成果也可能失去。
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实践性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旋律包含两项内容:一是思想道德建设,一是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为生产关系的性质所决定,并作用于这会经济制度。它着重于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巨大的能动作用。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又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反过来又作用于生产力的发展,它着重于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和技术水平,两着都以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职工队伍为更本目标。在精神文明精神中,既有重视思想道德建设,又要重视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把这两个方面都抓好,才符合精神文明建设的整体要求,也才能使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文明建设相协调,相适应。企业是整个社会躯体中的主要部分,它的文明程度高低直接反映到
社会面上。对此,引发了我们对切实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五点思考。
思考之一:新时期要进一步提高对企业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更加突出的地位。精神文明建设是企业的根本性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对物质文明建设起保证支持作用,它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奋斗目标。要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位臵,使两个文明建设中规划部署、检查落实,目标考核中更好地统一起来。在工作的总体安排上,把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纳入总体规划和方针之中,使“两个文明”统一部署;在干部的选拔使用上,作到“两个实绩”统一考核;在评比总结上做到“两个成果”统一表彰。从而是两个文明建设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检查、抓好落实。
思考之二:企业党政领导要具有:双重“素质。一个成熟的领导干部,应该自觉地按照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正确把握经济建设同精神文明建设的辨证关系,在实际工作中要提高的双重素质(既有做好精神文明建设的素质又具有做好经济工作的素质),树立双重意识(既有领导干部的岗位意识,又有抓好精神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承担双重责任(影院经理要队对精神文明建设承担责任,党支部书记要对经济工作承担责任),接受双重考核(既要考核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又要考核经济工作成果)。尤其是党政一把手必须做到两手抓,自觉做好两个文明建设的领头鹰和排头兵,使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同步加强。
思考之三:要把精神文明建设的实绩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从组织上保证“两手抓“方针的贯彻落实。在加强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要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对企业领导干部的实绩考核,不仅包括物质文明建设的实绩,而且包括精神文明建设的实绩,二者确一不可。党政一把手是两个文明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在于党政一把手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认识深不深,重视不重视。必须要象重视考核经济工作那样重视考核精神文明建设,对两个文明建设实绩的考核要同等看待。要把精神文明建设成绩同物质文明建设成绩一样,作为考核的”硬指标“,把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与单位和个人利益挂起钩来,将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政绩作为提拔使用干部的一项重要考核内容。只有在两个文明建设方面都取得显著成绩的干部,才能晋升,委以重任。使企业领导干部从思想上象重视经济工作那样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进一步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落实好两手抓的方针,促使两个文明建设更好地协调发展。
思考之四:企业改革越深入,越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文化企业也进入攻坚阶段,改革的任务十分繁重,特别是体制机制改革所面临的矛盾难度大,层次深,涉及到广大职工的切身利利益,因此,在深化改革中,尤其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在提高职工政治素质,转变思想观念,调动其积极性上作文章,通过超前研讨,思想引导,政策宣传,典型开路等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助职工振奋精神,树立改革的信心,增强职工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保证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从而使精神文明建设看得见,摸得着,行得通,收到实效。
思考之五:企业精神文明建设要做到“三点”
一是做到高起点。就是要对本企业精神文明建设重新定位,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把精神文明看作建设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改革精神文明建设的从属地位,形成共同参与、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第二格局。
二是把握根本点。瞄准培养“四有”职工队伍的总目标,全方位硬化精神文明建设的软环境。首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努力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其次,狠抓一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为核心,爱岗敬业为重点的“三爱”教育和企业精神教育;再次,努力树立各方面的典型,坚持典型引路,使大家学有方向赶有目标。三是抓住关键点。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在于投入、制度和队伍。抓投入就是要改变目前硬件建设投入不足,零敲碎打的现状,设立精神文明建设基金,为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力争规模效应;抓制度,就是建立健全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制度,并坚持日常抽查,半年检查,年终总结,做到制度严密规范严格;抓队伍,就是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精干高效,高素质的中层干部队伍,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最主要的组织保证。并通过多种途径培养提高中层干部队伍的自身素质,使党群干部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今天,人类社会即将进入21世纪,中国社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精神生活已十分丰富,民主意识、独立意识、自由意识、平等意识以深入人心,特别是妇女的社会地位已有很大提高,现代社会已不再需要贞节烈女,但社会仍需要榜样,需要代表民族利益、民族精神、时代风尚的榜样。一个雷锋曾教育过几代人,至今雷锋精神人仍是鼓舞人们的精神动力。一个焦裕禄,曾鼓舞了无数干部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个张海迪,曾鼓舞无数身残志不残的青年,努力奋斗,取得成就。一个徐虎,一个李素丽,他们都曾以自己的模范事迹教育了无数人安心岗位、忠于职守、爱岗敬业。今天,我们在各行各业评选模范标兵,其目的就是依靠模范的示范效应,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受教育,让受教育者在润物无声中净化心灵,受到鼓舞,激发干劲。
毫无疑问,对于经济发达地区,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基础上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已不能仅仅停留在认识上,而要付诸与行动,切实采取具体而有效的措施和行动。
第二篇:关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2007-02-10 16:47:
54关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
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把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与企业各种先进管理理论相结合,是企业与时俱进,面向全球的必然要求,也是企业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夯实精神文化内涵具有重要的意义。
所谓文明:从广义上讲,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各种成果和财富的总和。物质文明的表现为社会物质生产和经济生活的进步,政治文明表现为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进步,精神文明的表现为社会精神产品和精神生活的进步,企业的全面发展和精神文
明建设密不可分。
多种例子证明,单纯的企业物质文明发展,不足以使企业全面发展,只有将企业物质文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协调运用,企业才有活力,才有中国品牌的企业走向世界。
当前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在:思想认识不到位,“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虽然天天讲,但在思想认识和实际工作中都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精神文明建设说的多、做的少,点缀多、陪衬多,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放在从属地位上,没它不行,有它不重要。据了解,没有多少企业将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指标同企业的物质文明建设指标同步挂勾,同步责任,同步奖惩;不注重通过精神文明建设来调动职工的生产、工作积极性,促进企业全面发展;运行机制欠缺,工作方法不当,没有在认真和治本上下功夫,效果不大,收获不多;企业和职工偏重追求物质利
益,将企业利益获取的多少作为“好与坏”的标准等等。要解决上述问题,切实加强和改进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就必须提高认识,坚持不懈的抓好企业精神文明建设。
精神文明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显著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保证。它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特别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面对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今天,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要在突出抓好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的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从实际出发,丰富其内容,紧紧围绕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一中心,结合经济发展中职工的思想实际做好教育、引导、转化工作,引导干部职工正视差距,抓住机遇,树立战胜困难,加快发展的信心。精神文明工作要从贴近职工、贴近实际、服务基层入手,密切关注与职工利益息
息相关的问题入手,不断调整工作重点。从职工所迫切要求解决的热点、难点入手,增加为职所关心、所欢迎的精神文明建设内容,激发广大职工的工作热情。
二是要着力改变方法陈旧,手段滞后的现象,切实改进工作方法,改变过去的“灌输型”为“渗透型”,寓精神文明工作于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职工文化娱乐活动之中,让职工在参与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改变“教育型”倡导“自主型”,立足于贯彻落实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随着职工文化水平的提高和参与意识的增强,努力实现由被动学习教育向职工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提高的自主型转变,把职工的职业道德建设抓实做细,以高尚的精神塑造职工队伍。
三是健全机制,不断加强队伍建设。要建立党政联手抓的领导机制,党委统一领导,党政一把手总揽全局,对精神文明建设负总责,领导班子内部实行分工责任制,党委抓精神文明建设要
围绕经营管理,行政在搞经营管理的同时,主动做好支持精神文明建设,形成目标同项,决策同定,工作同步,责任同负,考核一体的全力机制。对党政主要负责人实行“一岗两责”的目标化管理。精神文明建设涉及到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和每个职工每一个家庭,必须把它作为一项全方位、全过程、全员性的社会系统工程来抓,单靠某个部门和某个单位是不够的,必须众手合力,众志成城。要通过“充电”、“严管”、“岗位练兵”等多种途径来加强政工队伍建设,培养精神文明建设人才,使之成为精神文明的带头人。
再有,要树立典型,培养示范,先进典型是时代的先锋,社会的脊梁,群众的楷模,运用典型力量,抓好示范引导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新时期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一要注重典型的多样性,充分发挥各个方面,各种层次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各级领导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靠实际行动
和人格的魅力带动和影响职工;二要注意以小见大,通过平凡事迹发扬不平凡的精神内涵;三要促成代表企业健康发展的示范群体,歌颂职工、干部、家属等群众中的先进事迹,发挥他们作为社会主导力量高尚的精神境界;四要运用典型,引导职工积极开展学习典型活动,推出一批有影响的先进典型为职工树好标、立好杆。
第三篇: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
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学习型、创新型、和谐型企业,不仅要在机制上实行改革,在管理中创新模式,而且还必须注意人的因素,坚持以人为本,强化责任意识、主体意识、载体意识、精细意识、形象意识、效益意识,才能进一步稳定职工队伍,增强团体凝聚力、战斗力,优化企业内部环境,促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协调发展。
一要强化责任意识。企业党政“一把手”必须主动承担起“两个文明一起抓”的责任,坚持在不断推进物质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决心不动摇。坚持在面向市场、开拓经营的过程中,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方向不动摇。坚持在集中精力搞安全生产和行政管理工作的同时,突出精神文明建设的地位不动摇。
二要强化主体意识。职工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只有尊重职工,依靠职工,动员职工全员参与,精神文明建设才有生命力。因此,必须在“四个结合”上下功夫:坚持把引导和参与结合起来,增强职工的参与意识;坚持把改造环境与育人结合起来,增强职工的自我教育意识;坚持把活动内容和形式结合起来,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坚持把创建活动与选树典型结合起来,起到示范、导向和辐射作用。真正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职工群众广泛参与的精神文明建设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并努力做到教育到位、责任到位、制度到位、监督到位、考核到位、奖惩到位。
三要强化精细意识。企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由粗放式管理向集约化管理转变,精神文明建设也必须同步发展,由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只有这样,“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才能落到实处。要着重解决好职工思想认识方面的主要问题,进行细化操作,把大目标具体化,坚持用心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细化建设内容、发动职工从高、从严完善各种机制,投入具体工作,实现各项奋斗目标。
四要强化载体意识。在工作格局上,要做到点面结合,把点的深化和面的拓展结合起来,善于树立典型,以点带面,通过典型的培育、宣传和推广,不断扩大先进面,让片片绿荫变成满园春色;在宣传活动上,要强化宣传阵地建设,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宣传橱窗、网络等,扩大教育覆盖面。
五要强化形象意识。企业形象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更是企业文明的标志,企业形象的树立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它需要全体职工共同培育、共同努力、共同规范自己的行为,它是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因此它需要企业管理机构,不断加强企业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建设,通过每个职工的实际行动为企业精神注入深刻内涵。
六要强化效益意识。精神文明建设也出生产力,它可以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精神和智力支持,好似一个“合力加速器”,能够把生产力发展的多种动力因素,汇合成一股强大的群体和社会合力,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所以在生产经营中要把加强精神文明建议贯彻始终,借助其疏通、连结生产领域的各个环节,着力于解放人的思想,提高人的素质,挖掘人的潜力,发挥人的才智,通过每个职工的实际行动为企业精神注入深刻内涵,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促进两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孙克勇)
责任编辑:陈宁
在中信公司的领导下,国安集团公司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依法管理,诚信经营,坚持发展先进的企业文化,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果。国安公司连续多年荣获中央国家机关精神文明建设协调领导小组评选的“中央国家机关年文明单位”称号;2007年,国安公司荣获“中国经济十大诚信示范单位”,被评为 “中国最具创新力企业”,并被北京市工商管理局评为北京市守信企业; “国安”商标连续三届被评为“北京市著名商标”。
国安公司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心系革命老区、心系革命老战士、关心老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公司在白银市投资1800万元捐建了“红军会师光荣疗养基地”,让共和国的功臣和英雄们在这里安度晚年,使红军精神永远传承。公司重教兴学,积极支持祖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先后捐资460万元建设了河北省平泉县“中信希望小学”,以及河北省香河县刘宋镇北务屯中心小学。公司热心关注和积极支持中国体育事业、支持西部开发。向第二十一届大学生运动会捐款500万元,并捐资1000万元参与承办了“第六届‘中信杯’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促进了青海省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此外,国安公司还积极参与扶贫救灾等各项奉献爱心活动。国安公司所属国安广告公司始终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渗透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之中,弘扬共同理想,培育和谐精神。他们历时三年拍摄的大型电视连续剧《大敦煌》以厚重的历史感和恢宏大气的史诗风格,形象生动的展示了敦煌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宣传了先进文化,弘扬了主旋律。2007年,《大敦煌》荣获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
二十年来,国安公司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诚信依法经营,坚持深化改革,坚持自主创新,认真履行社会责任,为促进和谐企业、和谐社会的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第四篇:关于公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
公路事企分开改革前,公路企业是公路管理部门的一部分,精神文明建设得到了较好地重视。改革后,公路企业作为独立的法人主体走向市场,他们以利润最大化为第一目标。部分企业追求眼前的简单的经济效益,使精神文明建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公路养护市场的健康发育和成熟,使企业的社会责任感降低,凝聚力下降,员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单调,思想道德素质得不到提高。
一、公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现状公路企业脱胎于原公路管理部门的施工与养护等职能机构,原生存于全民公有制经济下。公路主管部门以及交通主管部门就精神文明建设有着一整套规范完备的精神文明创建体系。公路企业无论在硬件还是在软件上都有着较好的基础。但随着改制的进行,公路主管部门对公路企业微观的管理削弱,不能直接插手企业的内部管理,而部分企业又不能正确认识到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使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正被逐步淡化。
1、公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有较好的基础。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改制前遗留下来的思想认识仍在发挥作用。由于意识形态上的惯性,使改制前公路部门对精神文明建设高度重视的思想意识在改制后短期内不可能一下子被遗忘,一定程度上还影响着公路企业的领导人和员工。二是改制前已创建成的文明工区、文明道班等硬件设施仍在展示着公路企业的形象。已创建成的文明工区、文明道班大多环境较好,设施完备,使公路企业可以在更高的起点上迈进。三是改制前已积累的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经验、做法仍能指导着公路企业开展工作。改制前创建形成的资料、台帐成为公路企业向更高层次迈进的模板。
2、公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有削弱的趋势。改制后,部分企业领导、中层干部、职工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内含、地位、作用的认识淡化,对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相关性、紧迫性、战略性缺乏正确理解,认为企业改制后,精神文明建设“无关紧要”,甚至“没有必要”。有的企业主认为精神文明建设不能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因而不愿提供经费,更不赞成占用生产经营的时间开展创建活动。有的企业虽然开展活动,却流于形式,内容单一,呆板、枯燥,形式虽多,但大多浅尝辄止,不深不细,满足于表面上的轰轰烈烈,花架子东西多,治本的东西少。同时运行机制欠缺,党团组织不健全,精神文明建设无人问津,或者是一阵风,不能长效管理。
二、公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邓小平同志曾经强调指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企业中不仅是作为一种独立的力量发挥着作用,而且从质的方面改善和强化着企业的发展进步。公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是深化公路行业管理的必然要求。公路企业从宏观上看仍然是公路系统的一分子,仍然是社会主义公路事业的建设者。他们的发展成败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公路建设与养护市场的繁荣与稳定,影响着公路市场体制的健康成长。随着改革的深入,公路系统内企业成份正逐步壮大,私营企业主的队伍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团结教育和引导私营企业主牢固树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教育他们爱国、敬业、诚信、守法、讲道德、讲信用,增强社会责任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是公路主管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
2、是公路企业发展壮大的内在要求。精神文明的教化、激励和导向功能,在振奋员工的精神,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催生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动力之源。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以培养“四有”新人、促进企业发展为目标,与企业的经营发展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企业经常组织开展精神文明活动,吸引员工参与其中,使其身心得到调节,性情得到陶冶,形象得到展示,素质得到提高,一方面满足了员工的精神需求,另一方面释放出巨大的精神力量,能实现企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同步双赢。
3、是培养企业四有职工的广泛要求。企业要得到较快发展,就必须注重员工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在企业中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主要是立足于帮助和引导企业通过创建活动,不断提高管理者素质、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及健康素质。公路企业要快速发展壮大就必须更加重视知识、重视培养“四有”职工队伍,必须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三、公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和内容是多方面的,搞建设需要统筹兼顾,但更要抓重点、抓突破口。只要抓住重点就能纲举目张,只有突破重点才能推动全局,实践证明抓好重点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加强党团组织建设,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组织保证。党组织在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宣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导向作用;二是积极提供决策咨询服务,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
第五篇:关于公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
公路事企分开改革前,公路企业是公路管理部门的一部分,精神文明建设得到了较好地重视。改革后,公路企业作为独立的法人主体走向市场,他们以利润最大化为第一目标。部分企业追求眼前的简单的经济效益,使精神文明建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公路养护市场的健康发育和成熟,使企业的社会责任感降低,凝聚力下降,员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单调,思想道德素质得不到提高。
一、公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现状
公路企业脱胎于原公路管理部门的施工与养护等职能机构,原生存于全民公有制经济下。公路主管部门以及交通主管部门就精神文明建设有着一整套规范完备的精神文明创建体系。公路企业无论在硬件还是在软件上都有着较好的基础。但随着改制的进行,公路主管部门对公路企业微观的管理削弱,不能直接插手企业的内部管理,而部分企业又不能正确认识到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使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正被逐步淡化。
1、公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有较好的基础。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改制前遗留下来的思想认识仍在发挥作用。由于意识形态上的惯性,使改制前公路部门对精神文明建设高度重视的思想意识在改制后短期内不可能一下子被遗忘,一定程度上还影响着公路企业的领导人和员工。二是改制前已创建成的文明工区、文明道班等硬件设施仍在展示着公路企业的形象。已创建成的文明工区、文明道班大多环境较好,设施完备,使公路企业可以在更高的起点上迈进。三是改制前已积累的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经验、做法仍能指导着公路企业开展工作。改制前创建形成的资料、台帐成为公路企业向更高层次迈进的模板。
2、公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有削弱的趋势。改制后,部分企业领导、中层干部、职工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内含、地位、作用的认识淡化,对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相关性、紧迫性、战略性缺乏正确理解,认为企业改制后,精神文明建设“无关紧要”,甚至“没有必要”。有的企业主认为精神文明建设不能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因而不愿提供经费,更不赞成占用生产经营的时间开展创建活动。有的企业虽然开展活动,却流于形式,内容单一,呆板、枯燥,形式虽多,但大多浅尝辄止,不深不细,满足于表面上的轰轰烈烈,花架子东西多,治本的东西少。同时运行机制欠缺,党团组织不健全,精神文明建设无人问津,或者是一阵风,不能长效管理。
二、公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
邓小平同志曾经强调指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企业中不仅是作为一种独立的力量发挥着作用,而且从质的方面改善和强化着企业的发展进步。公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是深化公路行业管理的必然要求。公路企业从宏观上看仍然是公路系统的一分子,仍然是社会主义公路事业的建设者。他们的发展成败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公路建设与养护市场的繁荣与稳定,影响着公路市场体制的健康成长。随着改革的深入,公路系统内企业成份正逐步壮大,私营企业主的队伍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团结教育和引导私营企业主牢固树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教育他们爱国、敬业、诚信、守法、讲道德、讲信用,增强社会责任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是公路主管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
2、是公路企业发展壮大的内在要求。精神文明的教化、激励和导向功能,在振奋员工的精神,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催生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动力之源。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以培养“四有”新人、促进企业发展为目标,与企业的经营发展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企业经常组织开展精神文明活动,吸引员工参与其中,使其身心得到调节,性情得到陶冶,形象得到展示,素质得到提高,一方面满足了员工的精神需求,另一方面释放出巨大的精神力量,能实现企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同步双赢。
3、是培养企业四有职工的广泛要求。企业要得到较快发展,就必须注重员工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在企业中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主要是立足于帮助和引导企业通过创建活动,不断提高管理者素质、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及健康素质。公路企业要快速发展壮大就必须更加重视知识、重视培养“四有”职工队伍,必须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三、公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
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和内容是多方面的,搞建设需要统筹兼顾,但更要抓重点、抓突破口。只要抓住重点就能纲举目张,只有突破重点才能推动全局,实践证明抓好重点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加强党团组织建设,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组织保证。党组织在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宣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导向作用;二是积极提供决策咨询服务,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党组织开展活动要紧紧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