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当今视觉形象设计所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OC)
浅谈当今视觉形象设计所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以厦门旅游纪念品品牌为例
[摘 要] 运用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和视觉形象识别理论,从视觉形象设计的视角,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厦门旅游纪念品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发现厦门旅游纪念品牌视觉形象存在视觉识别不够明确、缺乏本土特色、系统性不足等问题;指出应以明确的视觉识别系统,丰富的传统图形和色彩元素,利用民间美术创作手法,采用独特的审美视角和系列化现代设计理念等为出发点和创新点,大力提升厦门旅游纪念品品牌的视觉形象和品牌知名度。
[关键词] 厦门;旅游纪念品;品牌;视觉形象设计;VI
旅游纪念品牌的视觉形象直接影响着游客对一个地区旅游产品的印象,甚至影响该地区旅游整体形象。如何充分利用厦门的地域和文化优势,进一步合理地开发利用厦门旅游资源,打造厦门特色旅游纪念品牌视觉形象,是厦门市发展进程中需面对的重要问题。本文运用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和视觉形象识别理论,对厦门旅游纪念品牌视觉形象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其问题,并给出解决对策,以利于厦门旅游产业的升级和创新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
一、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和视觉形象识别理论
1、企业形象识别系统
品牌经营是现代企业经营的一种战略思想和经营方式,品牌形象体现企业形象,企业形象也包括品牌形象。企业形象识别系统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CI是英文Corporate Identity的缩写,有些文献中也称CIS,是英文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的缩写,直译为企业形象识别系统,意译为企业形象设计。CI是指企业有意识,有计划地将自己企业的各种特征向社会公众主动地展示与传播,使公众在市场环境中对某一个特定的企业有一个标准化、差别化的印象和认识,以便更好地识别并留下良好的印象。运用视觉手段,通过标志的造型和特定的色彩等表现手法,使企业的经营理念、行为观念、管理特色、产品包装风格、营销准则与策略形成一种整体形象。同时将企业名称、企业标志经过标准字体、标准色等统一规范之后,由内而外地进行企业与社会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传播,以最快的速度、最深的印象让社会和公众认识自己、了解品牌,从而塑造出品牌视觉形象,获得社会的认同,达到经营目的。
CI一般分为三个方面,包括企业理念识别、行为识别以及视觉形象识别三个部分。企业理念,是指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企业共同认可和遵守的价值准则和文化观念,以及由企业价值准则和文化观念决定的企业经营方向、经营思想和经营战略目标。企业行为识别是企业理念的行为表现,包括在理念指导下的企业员工对内和对外的各种行为,以及企业的各种生产经营行为。企业视觉识别是企业理念的视觉化,通过企业形象广告、标识、商标、品牌、产品包装、企业内部环境布局和厂容厂貌等媒体及方式向大众表现、传达企业理念。CI的核心目的是通过企业行为识别和企业视觉识别传达企业理念,树立企业形象。其中,品牌视觉形象最核心的部分就是 CIS 中的视觉形象识别,简称 VI。
2、视觉形象识别
VI又称为VIS,是英文Visual Identity System的缩写。其意是指将企业的一切可视事物进行统一的视觉识别表现和标准化、专有化。通过VI,将企业形象传达给社会公众。
VI的历史可谓久远。具有象征意义的动物在民族或国家的意识形态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媒介。远古人类的图腾出现,古代的洞穴画和岩画可视为最古老的平面设计。原始部落的共同信仰、生活方式、图腾标志、服饰打扮和语言习惯,使部落之间形成个性鲜明的形象界定这是早期部落之间形成的无意识的形象识别。奴隶社会的视觉符号是城邦家族通过族徽、服饰和行为习惯,形成对内外的阶级划分和城邦间的形象区分。中世纪的视觉识别是一些欧洲国家有着大量宗教的象征“徽记”“标识”;以及代表贵族身份和地位的“纹章”。纵观历史的社会行为,都带有明确的标识、统一的服装、有特点的建筑、高度认同的理念及形象痕迹。
近现代的VI是二战后由于和平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以及资本主义的经济在渡过一次次的经济危机中得到发展。日本,美国很快便发现了设计与管理两股巨大威力。日本和美国全面推行视觉识别系统,使VI走向成熟阶段。
视觉识别系统(VI)又可分为两大主要方面:一是基础系统,包括企业名称、品牌标志、标准字体、印刷字体、标准图形、标准色彩(宣传口号、经营报告书和产品说明书等八大要素;二是应用系统。它至少包括十大要素,即产品及其包装、生产环境和设备。展示场所和器具、交通运输工具、办公设备和用品、工作服及其饰物、广告设施和视听资料、公关用品和礼物、厂旗和厂徽、指示标识和路牌等等。而在企业视觉形象中,企业标志、标准字、标准色又是 VI 的核心要素。虽然品牌形象设计不完全等同企业形象识别,但 CIS 设计理论和实践已经造就了无数经典品牌案例,为品牌形象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品牌的视觉形象就是品牌面对大众最直观的视觉上的感受,是通过视觉方法用直观的视觉形象将品牌的经营理念、经营宗旨和经营项目表现出来,便于消费者认识、分辨、接受和理解,使经营项目、理念和宗旨得以实施和贯彻。品牌视觉形象是一种“利用视觉符号打造品牌形象”的符号系统,在品牌推广中以“同一印象”或“同一符号”与消费者沟通,以规范的识别形象统领品牌的传播,在市场中建立独特的视觉符号系统和系列化的视觉形象,以赢得商业效益和品牌价值。
旅游纪念品企业在塑造自身品牌形象的过程中不仅需要遵循 CIS 企业形象识别的原则,还具有独特的行业特点。首先,地域识别性强。其视觉形象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地域文化特征,这是品牌内在差异性的要求,也是品牌外部形象识别的结果。其次,VI 设计简洁明了。在标志、标准字、标准色的设计上突出旅游消费市场流动性强、受众面广、大众化的特点,最为明确清晰地传达品牌信息。最后,标准化、国际化、统一化的规范性特点是旅游纪念品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和推广的重要保证。标准化的设计流程、统一的推广应用、国际化的识别符号是旅游纪念品品牌传播无限制的重要条件,也是旅游纪念品牌形象塑造的重要原则。
二、厦门旅游纪念品牌视觉形象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厦门旅游纪念品市场进行调研,选取较为知名的几个品牌,如“黄胜记”、“黄则和”、“蔡氏漆线雕”、“张三疯”、“日光岩”、“19 八 3”以及其他不知名或较为零散的手工艺品牌,并与国内几个较热门旅游地区如云南丽江、北京南锣鼓巷的旅游纪念品牌视觉形象相比较,从品牌视觉识别系统设计元素、品牌视觉形象应用的整体特点以及品牌视觉形象同产品的关系等方面进行考察,并参考网络问卷对游客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厦门现有旅游纪念品牌具有很多优势,例如厦门食品类品牌总体特征较强,各品牌视觉形象有一定相似性,消费者对厦门特色食品品牌总体印象较深;以“海上花园”为主题元素的纪念品牌对内陆游客有很强的吸引力;创意品牌视觉形象有一定的特色等。但是,这些产品在品牌视觉形象设计上也存在一些缺陷。
(1)品牌视觉形象意识薄弱,缺乏较为明确的视觉识别系统厦门现有旅游纪念品中缺少完整而具有良好企业形象和较广泛知名度的品牌。许多知名品牌缺乏明确视觉形象系统,使得原本知名的产品无法识别,品牌的利益得不到保护。例如著名的“蔡氏漆线雕”,缺乏较为明确的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品牌形象不明确,导致市场上产品缺乏,存在价格的恶性竞争,不利于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者创新积极性的提高。
(2)视觉形象缺少文化特征,视觉元素较为局限,地方文化特色不足在现有厦门旅游纪念品牌视觉形象中,“鼓浪屿”建筑风景、海浪等元素被反复使用。而这些形象远不能涵盖厦门文化的全部,创意价值没有很好地体现。以食品品牌“黄胜记”为例,这一品牌凭借它的高人气和高销售额,成为厦门旅游纪念食品中品牌推广最为成功的一个案例。而其视觉元素较为简单,图形以 “猪”的形象勾线描绘,文字采用普通隶书字体,在店面外观、包装、产品介绍等整体视觉形象方面缺少设计和创意,品牌形象较为简陋,成为其进一步提升价值的障碍。厦门地处台湾海峡西岸,有很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如闽南文化、妈祖文化和客家文化。与云南、贵州、西藏等少数民族文化的旅游特色相比,厦门缺失了对闽南文化的开发和利用。例如云南丽江随处可见以东巴文字为主要元素的店面招牌、产品包装,甚至是旅游指示牌和垃圾桶,都蕴含着纳西族文化特色。
(3)品牌视觉形象系列感不强,缺乏统一、完整的视觉特色。很多品牌产品的包装在系列感和品牌形象特征上缺乏很好的设计,如色彩系统较为混乱,以至于同一个系列的产品,却像是不同品牌的产品,门店风格也存在较大差异。如“黄则和”品牌在门店形象和独立产品包装形象之间缺乏联系,使得很有销售潜力的商品,却并不为大众所了解。
三、厦门本土旅游纪念品牌视觉形象设计
1. 明确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响亮的品牌视觉识别系统
“品牌视觉识别形象指的是品牌名称、品牌标志、品牌专用字体、品牌专用色彩、品牌专用图案、品牌专用广告语以及相关规范的组合型式、使用要求和应用范围等。”系统化的品牌视觉识别,是旅游纪念品牌形象塑造的重要手段。设计完整的旅游纪念品牌视觉识别系统,在视觉形象设计中可以充分运用现代视觉设计原理,对品牌创意形象和视觉元素进行系统化、国际化、规范化的设计。将能代表旅游纪念品牌理念的图形、色彩、文字元素同现代设计理念进行整合,设计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标志、图形、文字和色彩系统。例如厦门理工学院康兵教授设计的“厦门鼓浪屿”标志,用现代图形设计原理,将“鼓浪屿”三个文字与矗立在覆鼎岩上的民族英雄郑成功巨型花岗岩雕像、龙头山的最高峰日光岩和融东西方建筑文化于一体的八卦楼红色圆顶三个鼓浪屿代表形象相结合,其形象布局与实际景物的方位完全相同,并且利用海浪的形象元素,将三个字巧妙地连结起来,具有动态波浪曲线形象。2. 保留与传承厦门传统特色和本土气息的视觉元素
(1)传统图形元素可以被很好地利用和再设计。例如,可将闽南传统“风狮爷”,地方戏剧“高甲戏”、“布袋戏”里的形象,南普陀的佛塔,鼓浪屿榕树等元素应用于旅游纪念品包装外形设计中,运用不同材质、结构进行产品和包装相结合的尝试,使品牌形象具有地方特色和趣味感。闽南特色方言的音、形、义也可以被利用在文字形象设计中,闽南古厝的建筑风格、色彩可以被利用在宣传、包装和品牌形象中,嘉庚式的建筑风格、厦门“鹭岛”的海滨形象和色彩配置也可以很好地应用于旅游纪念品牌的形象设计。
(2)民间美术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形式特点可以被重新发现和利用。例如,利用厦门传统工艺 “漆线雕”的制作方法,设计制作一些有现代设计感的装饰品,利用漆线雕的艺术形象和装饰形态进行品牌视觉形象和产品的设计整合,不仅可以加强旅游纪念品视觉形象的特色感,还可以促进漆线雕手工艺的传承发展。剪瓷雕是一种极具闽南特色的建筑雕塑艺术,具有色彩鲜艳,造型生动,立体感强,久不褪色等特点。剪瓷雕拼剪的造型风格和鲜艳亮丽的色彩,不仅可以应用在品牌形象设计中,而且可以直接用来制作工艺品和纪念产品,其色彩、造型和材质应用都给现代旅游纪念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开发提供方法和思路。(3)挖掘厦门特色美,用独特的视角设计厦门旅游纪念品牌视觉形象。厦门是一个中西合璧、历史感和现代感并存的城市,一些保存完整的外来文化和传统的闽南文化相结合,造就了厦门独特的城市风貌和文化特色———一种消化外来元素而形成的“本土特色”。鼓浪屿的“琴岛”、“万国建筑”、“海洋文化”,中山路的“骑楼”,集美学村的“嘉庚建筑”,大嶝岛的“战地特色”、“台湾特色”,厦门中秋“博饼”等等,都是极具地方特色的形象和元素。可将其中的任意元素同旅游纪念品牌视觉形象相结合,设计具有厦门本土特色的品牌视觉形象。如把“中秋博饼”中的“状元、对堂、四进、三红、二举、一秀”等民俗内容以故事宣传品、特色形象礼品、博饼用品等方式同产品形象融为一体;还可以根据鼓浪屿不同建筑风貌,加入建筑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文化,设计开发明信片、地图、绘图卡片、绘本、徽章、杂志、书籍、笔记本等等文化产品和文具。3.设计、应用整体统一和系列化的视觉形象
提升品牌知名度首先由政府征集厦门城市旅游标志、厦门城市形象标志、厦门城市色彩方案和鼓浪屿形象标志,并加以宣传推广,成为统一的城市符号。其次,品牌本身的标志、标准字体、标准色彩、排列规范、店铺招牌、空间指示、工作人员、车辆的形象都应有严格系统的设计,产品包装、展示、促销、广告、宣传等都应有统一标识规范。最后,品牌营销和产品销售环节的策划形象、活动形象包括最终销售和售后服务形象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应严格按照品牌视觉识别系统规范统一执行。系统化视觉形象不仅能够强化品牌视觉认知度,提升品牌知名度,也会提升厦门旅游和城市整体品牌形象,有利于厦门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厦门旅游纪念品牌视觉形象存在视觉识别不够明确、无本土特色、系统性不足等诸多缺陷,设计具有本土特色的厦门旅游纪念品牌形象势在必行。其品牌视觉形象设计需以明确的视觉识别系统、丰富的传统图形和色彩元素、民间美术创作手法、独特的审美视角和系列化现代设计理念为出发点和创新点,提升整个厦门旅游纪念品品牌的视觉形象和知名度。
第二篇:当今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农村稳定,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确保农村改革发展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农村基层党组织基数大,党员人数多,同广大群众最接近、最密切,农村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因此,应及时解决基层组织在党风廉政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从而推动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
一、当前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各级党委十分重视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把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起研究,一起抓落实,推动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入开展,农村干部廉洁从政、依法履行职责的自觉性不断增强,对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但是,也应清醒看到,当前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还有较大差距,还存在不少问题,亟待加以解决。
一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对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缺乏紧迫感和责任感,认为抓党风廉政建设是软指标,因此一些乡镇把责任制工作没有被摆上应有位置,只部署不检查,只发文不落实,总体给人的感觉就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二是有些乡镇的决策民主化、政务公开化程度不高。决策程序不够到位,决策的科学性、可行性没有必要保证;政务公开不规范、不经常,没有为推进民主管理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是一些乡镇干部认为党风廉政建设在农村各项改革中促进作用不够,尤其是在农村税费改革之后,认为只要村级“两公开”落实到位,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也就算做到位了。
四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的历史时期,中央对“三农”投入不断加大,就如何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中央一系列惠民政策,主动思考的不够,抓党风廉政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联系还不够密切,党风廉政建设的实际成效还不够明显。
五是基层少数党员干部廉洁从政意识不够强,工作作风简单粗暴。还有一些农村党员干部自身素质不高、形象不佳、作风不正。往往由于乡镇工作千头万绪,易产生监管监督不到位的现象,在干群之间引发矛盾,成为群众上访的热点,影响了基层社会的稳定。
二、产生的问题的主要原因
1、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不完全到位。平时由于各项基层工作任务繁重,再加之乡镇搞宣传教育的软硬件设施不够,许多正面教育和警示教育不能够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大宣教”的氛围和格局在农村中尚未完全形成。故而开展党风廉政教育的针对性也不强,主动抓党纪条规的学习教育也不力,导致农村党员接受教育的机会不多;还有就是一些单位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教育的形
式单一,抓先进典型示范教育和反面典型的警示教育不够,使党风廉政教育没有发挥应有的效果。
2、制度不够规范和完善,监督制约不够有力。由于基层群众民主意识淡薄,缺乏参事议事决事能力,再加上少数村干部工作专制搞家长制,决策的民主程度不够,在村级财务处置、扶贫款物、土地转让款,以及上级各种惠农政策性补贴的使用等群众关注的重大事项上,缺少规范的操作制度和必要的制约手段。有的既使建立有制度也不能从实际出发,而是照搬照套,制度、规章定了不少,真正能够实际管用的却很少,更谈不上实施责任追究。
3、乡镇实行综合配套改革后,乡镇这一级领导干部配备相对紧张,导致乡镇纪委书记分管工作较多较杂,难以把主要精力放在纪检监察工作上,而配备的纪检干事基本上都是兼职,力量显得薄弱,与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现实任务不相适应。
4、党内监督不能有效开展。尤其是在村一级,党员干部主动监督少,有些党员干部怕报复、怕伤和气,不敢监督,不愿监督,也不会监督。加之党务、政务、村务公开不够规范,一般干部对一些敏感、重大的问题了解的少,想监督而又不便监督。有的在民主生活会上讲究一团和气,轻描淡写,不批评别人,也不愿别人批评自己。在村干部使用上,有的乡镇重使用轻管理,认为只要村干部能完成工作任务,不出事,就是好干部。往往对村干部出现的问题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政策。造成惩治不严,监管乏力,使问题越积越多,引起群众越级上访,引发农村社会不稳
定因素。
三、进一步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一、加强教育提高认识,筑牢农村党员干部思想防线 在农村党员干部中开展党风廉政教育,是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素质,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的重要内容。首先要下大力气抓先进典型示范教育和反面典型的警示教育。一方面利用身边的廉政先进典型,开展“廉洁从政,从我做起”的主题教育;一方面以生动的案例为教材,多角度解剖,深挖根源,使党员干部接受教训得到警示,明确行为规范,知道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做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由此强化廉洁自律行为。其次要结合第三批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力加强广大农村党员的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通过树典型、扬正气、找差距、查问题、抓整改,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达到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目的。再次要充分发挥基层党校阵地作用。把党风廉政教育作为党员干部培训的必修课,形成党风廉政教育工作的制度化,经常化。同时要认真落实党委主要负责人讲党风廉政课、作反腐败形势报告等制度,教育广大农村党员干部要带头遵守党纪国法,注重加强农村干部对党的方针政策的教育学习,提高干部的政策水平和按党的方针政策办事、运用方针政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健全完善制度,构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制度体系 一是要健全村“村两委”换届选举制度。切实加强对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的领导,严格按标准选人,把党性强觉悟高的经济
能人、致富能人、理财能人、治“乱”能人推上村干部岗位。
二是要健全完善农村财务管理,村务、政务、党务公开制度。要着力加大政务公开、村务、党务公开力度,纠正在推行公开上存在的重形式、轻实效,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充分发挥广大群众在政务公开、村务公开中的主体作用,把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重点,强化中央对“三农”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使广大农民群众充分感受到党的政策温暖和社会主义优越性。
三是深入贯彻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抓党风廉政建设,重在强化领导干部责任。要完善县、乡镇、村三级党风廉政建设领导责任制体系,把党风廉政建设与经济工作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考核,建立责、权相统一的目标管理考核机制,结合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际把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具体化,变“软任务”为“硬指标”。从而形成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总体工作有人管,具体工作有人抓,任务明确、责任到人、成效明显的工作局面。
三、加强党内监督,完善监管机制
要按照《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关于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要求。建立和完善与执行民主集中制,开展民主评议党政部门等相配套的机制制度,畅通党员群众参与党的监督渠道,形成党员和群众便于监督、敢于监督、乐于监督的格局。
四、加大查处力度,强化责任追究
要坚持纠建并举的方针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注重抓住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整治基层行业不正之风。对群众上访和举报的各类信件,及时处理。尤其是要严肃查处那些严重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案件、严重侵害群众权益的案件。要制定和完善规范的责任追究具体办法,落实“一案双查”、“一案双审”制。同时,做到宽严相济,既要敢于运用纪律处分手段,还要善于运用诫勉谈话、整改通知书、通报批评、责令辞职、免职等组织处理手段,督促党员领导干部切实按工作分工履行职责。要注意解决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的保护主义、好人主义以及执纪不严的问题,充分运用纪律的各种手段维护党风的纯正性。
第三篇:当今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农村稳定,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确保农村改革发展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农村基层党组织基数大,党员人数多,同广大群众最接近、最密切,农村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因此,应及时解决基层组织在党风廉政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从而推动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
一、当前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各级基层党组织在贯彻中央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方面,各项工作卓有成效,地方基层组织的党风廉政建设的发展势头总体是比较好。但是,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对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缺乏紧迫感和责任感,认为抓党风廉政建设是软指标,因此一些乡镇把责任制工作没有被摆上应有位置,只部署不检查,只发文不落实,总体给人的感觉就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二是有些乡镇的决策民主化、政务公开化程度不高。决策程序不够到位,决策的科学性、可行性没有必要保证;政务公开不规范、不经常,没有为推进民主管理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是一些乡镇干部认为党风廉政建设在农村各项改革中促进作用不够,尤其是在农村税费改革之后,认为只要村级财务双代管落实到位,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也就算做到位了。
四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的历史时期,中央对“三农”投入不断加大,就如何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中央一系列惠民政策,主动思考的不够,抓党风廉政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联系还不够密切,党风廉政建设的实际成效还不够明显。
五是基层少数党员干部廉洁从政意识不够强,工作作风简单粗暴。还有一些农村党员干部自身素质不高、形象不佳、作风不正。往往由于乡镇工作千头万绪,易产生监管监督不到位的现象,在干群之间引发矛盾,成为群众上访的热点,影响了基层社会的稳定。
二、产生的问题的主要原因
1、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不完全到位。平时由于各项基层工作任务繁重,再加之乡镇搞宣传教育的软硬件设施不够,许多正面教育和警示教育不能够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大宣教”的氛围和格局在农村中尚未完全形成。故而开展党风廉政教育的针对性也不强,主动抓党纪条规的学习教育也不力,导致农村党员接受教育的机会不多;还有就是一些单位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教育的形式单一,抓先进典型示范教育和反面典型的警示教育不够,使党风廉政教育没有发挥应有的效果。
2、制度不够规范和完善,监督制约不够有力。由于基层群众民主意识淡薄,缺乏参事议事决事能力,再加上少数村干部工作专制搞家长制,决策的民主程度不够,在村级财务处置、扶贫款物、土地转让款,以及上级各种惠农政策性补贴的使用等群众关注的重大事项上,缺少规范的操作制度和必要的制约手段。有的既使建立有制度也不能从实际出发,而是照搬照套,制度、规章定了不少,真正能够实际管用的却很少,更谈不上实施责任追究。
3、乡镇实行综合配套改革后,乡镇这一级领导干部配备相对紧张,导致乡镇纪委书记分管工作较多较杂,难以把主要精力放在纪检监察工作上,而配备的纪检干事基本上都是兼职,力量显得薄弱,与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现实任务不相适应。
4、党内监督不能有效开展。尤其是在村一级,党员干部主动监督少,有些党员干部怕报复、怕伤和气,不敢监督,不愿监督,也不会监督。加之党务,政务、村务公开不够规范,一般干部对一些敏感、重大的问题了解的少,想监督而又不便监督。有的在民主生活会上讲究一团和气,轻描淡写,不批评别人,也不愿别人批评自己。在村干部使用上,有的乡镇重使用轻管理,认为只要村干部能完成工作任务,不出事,就是好干部。往往对村干部出现的问题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政策。造成惩治不严,监管乏力,使问题越积越多,引起群众越级上访,引发农村社会不稳定因素。
三、进一步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1、加强教育提高认识,筑牢农村党员干部思想防线
在农村党员干部中开展党风廉政教育,是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素质,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的重要内容。首先要下大力气抓先进典型示范教育和反面典型的警示教育。一方面利用身边的廉政先进典型,开展“廉洁从政,从我做起”的主题教育;一方面以生动的案例为教材,多角度解剖,深挖根源,使党员干部接受教训得到警示,明确行为规范,知道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做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由此强化廉洁自律行为。其次要结合第三批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力加强广大农村党员的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通过树典型、扬正气、找差距、查问题、抓整改,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达到互相帮助
第四篇:当今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农村稳定,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确保农村改革发展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农村基层党组织基数大,党员人数多,同广大群众最接近、最密切,农村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因此,应及时解决基层组织在党风廉政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从而推动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
一、当前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各级基层党组织在贯彻中央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方面,各项工作卓有成效,地方基层组织的党风廉政建设的发展势头总体是比较好。但是,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对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缺乏紧迫感和责任感,认为抓党风廉政建设是软指标,因此一些乡镇把责任制工作没有被摆上应有位置,只部署不检查,只发文不落实,总体给人的感觉就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二是有些乡镇的决策民主化、政务公开化程度不高。决策程序不够到位,决策的科学性、可行性没有必要保证;政务公开不规范、不经常,没有为推进民主管理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是一些乡镇干部认为党风廉政建设在农村各项改革中促进作用不够,尤其是在农村税费改革之后,认为只要村级财务双代管落实到位,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也就算做到位了。
四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的历史时期,中央对“三农”投入不断加大,就如何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中央一系列惠民政策,主动思考的不够,抓党风廉政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联系还不够密切,党风廉政建设的实际成效还不够明显。
五是基层少数党员干部廉洁从政意识不够强,工作作风简单粗暴。还有一些农村党员干部自身素质不高、形象不佳、作风不正。往往由于乡镇工作千头万绪,易产生监管监督不到位的现象,在干群之间引发矛盾,成为群众上访的热点,影响了基层社会的稳定。
二、产生的问题的主要原因
1、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不完全到位。平时由于各项基层工作任务繁重,再加之乡镇搞宣传教育的软硬件设施不够,许多正面教育和警示教育不能够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大宣教”的氛围和格局在农村中尚未完全形成。故而开展党风廉政教育的针对性也不强,主动抓党纪条规的学习教育也不力,导致农村党员接受教育的机会不多;还有就是一些单位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教育的形式单一,抓先进典型示范教育和反面典型的警示教育不够,使党风廉政教育没有发挥应有的效果。
2、制度不够规范和完善,监督制约不够有力。由于基层群众民主意识淡薄,缺乏参事议事决事能力,再加上少数村干部工作专制搞家长制,决策的民主程度不够,在村级财务处置、扶贫款物、土地转让款,以及上级各种惠农政策性补贴的使用等群众关注的重大事项上,缺少规范的操作制度和必要的制约手段。有的既使建立有制度也不能从实际出发,而是照搬照套,制度、规章定了不少,真正能够实际管用的却很少,更谈不上实施责任追究。
3、乡镇实行综合配套改革后,乡镇这一级领导干部配备相对紧张,导致乡镇纪委书记分管工作较多较杂,难以把主要精力放在纪检监察工作上,而配备的纪检干事基本上都是兼职,力量显得薄弱,与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现实任务不相适应。
4、党内监督不能有效开展。尤其是在村一级,党员干部主动监督少,有些党员干部怕报复、怕伤和气,不敢监督,不愿监督,也不会监督。加之党务,政务、村务公开不够规范,一般干部对一些敏感、重大的问题了解的少,想监督而又不便监督。有的在民主生活会上讲究一团和气,轻描淡写,不批评别人,也不愿别人批评自己。在村干部使用上,有的乡镇重使用轻管理,认为只要村干部能完成工作任务,不出事,就是好干部。往往对村干部出现的问题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政策。造成惩治不严,监管乏力,使问题越积越多,引起群众越级上访,引发农村社会不稳定因素。
三、进一步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1、加强教育提高认识,筑牢农村党员干部思想防线
在农村党员干部中开展党风廉政教育,是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素质,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的重要内容。首先要下大力气抓先进典型示范教育和反面典型的警示教育。一方面利用身边的廉政先进典型,开展“廉洁从政,从我做起”的主题教育;一方面以生动的案例为教材,多角度解剖,深挖根源,使党员干部接受教训得到警示,明确行为规范,知道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做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由此强化廉洁自律行为。其次要结合第三批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力加强广大农村党员的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通过树典型、扬正气、找差距、查问题、抓整改,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达到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目的。再次要充分发挥基层党校阵地作用。把党风廉政教育作为党员干部培训的必修课,形成党风廉政教育工作的制度化,经常化。同时要认真落实党委主要负责人讲党风廉政课、作反腐败形势报告等制度,教育广大农村党员干部要带头遵守党纪国法,注重加强农村干部对党的方针政策的教育学习,提高干部的政策水平和按党的方针政策办事、运用方针政策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
2、健全完善制度,构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制度体系
一是要健全村“村两委”换届选举制度。切实加强对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的领导,严格按标准选人,把党性强觉悟高的经济能人、致富能人、理财能人、治“乱”能人推上村干部岗位。
二是要健全完善农村财务管理,村务、政务、党务公开制度。要着力加大政务公开、村务、党务公开力度,纠正在推行公开上存在的重形式、轻实效,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充分发挥广大群众在政务公开、村务公开中的主体作用,把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重点,强化中央对“三农”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使广大农民群众充分感受到党的政策温暖和社会主义优越性。
三是深入贯彻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抓党风廉政建设,重在强化领导干部责任。要完善县、乡镇、村三级党风廉政建设领导责任制体系,把党风廉政建设与经济工作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考核,建立责、权相统一的目标管理考核机制,结合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际把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具体化,变“软任务”为“硬指标”。从而形成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总体工作有人管,具体工作有人抓,任务明确、责任到人、成效明显的工作局面。
3、加强党内监督,完善监管机制
要按照《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关于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要求。建立和完善与执行民主集中制,开展民主评议党政部门等相配套的机制制度,畅通党员群众参与党的监督渠道,形成党员和群众便于监督、敢于监督、乐于监督的格局。
4、加大查处力度,强化责任追究
要坚持纠建并举的方针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注重抓住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整治基层行业不正之风。对群众上访和举报的各类信件,及时处理。尤其是要严肃查处那些严重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案件、严重侵害群众权益的案件。要制定和完善规范的责任追究具体办法,落实“一案双查”“一案双审”制。同时,做到宽严相济,既要敢于运用纪律处分手段,还要善于运用诫勉谈话、整改通知书、通报批评、责令辞职、免职等组织处理手段,督促党员领导干部切实按工作分工履行职责。要注意解决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的保护主义、好人主义以及执纪不严的问题,充分运用纪律的各种手段维护党风的纯正性。
第五篇:当今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农村稳定,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确保农村改革发展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农村基层党组织基数大,党员人数多,同广大群众最接近、最密切,农村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因此,应及时解决基层组织在党风廉政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从而推动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
一、当前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各级基层党组织在贯彻中央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方面,各项卓有成效,地方基层组织的党风廉政建设的发展势头总体是比较好。但是,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对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缺乏紧迫感和责任感,认为抓党风廉政建设是软指标,因此一些乡镇把责任制没有被摆上应有位置,只部署不检查,只发文不落实,总体给人的感觉就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二是有些乡镇的决策民主化、政务公开化程度不高。决策程序不够到位,决策的科学性、可行性没有必要保证;政务公开不规范、不经常,没有为推进民主管理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是一些乡镇干部认为党风廉政建设在农村各项改革中促进作用不够,尤其是在农村税费改革之后,认为只要村级财务双代管落实到位,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也就算做到位了。
四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的历史时期,中央对“三农”投入不断加大,就如何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中央一系列惠民政策,主动思考的不够,抓党风廉政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联系还不够密切,党风廉政建设的实际成效还不够明显。
五是基层少数党员干部廉洁从政意识不够强,作风简单粗暴。还有一些农村党员干部自身素质不高、形象不佳、作风不正。往往由于乡镇千头万绪,易产生监管监督不到位的现象,在干群之间引发矛盾,成为群众上访的热点,影响了基层社会的稳定。
二、产生的问题的主要原因
1、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不完全到位。平时由于各项基层任务繁重,再加之乡镇搞宣传教育的软硬件设施不够,许多正面教育和警示教育不能够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大宣教”的氛围和格局在农村中尚未完全形成。故而开展党风廉政教育的针对性也不强,主动抓党纪条规的学习教育也不力,导致农村党员接受教育的机会不多;还有就是一些单位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教育的形式单一,抓先进典型示范教育和反面典型的警示教育不够,使党风廉政教育没有发挥应有的效果。
2、制度不够规范和完善,监督制约不够有力。由于基层群众民主意识淡薄,缺乏参事议事决事能力,再加上少数村干部专制搞家长制,决策的民主程度不够,在村级财务处置、扶贫款物、土地转让款,以及上级各种惠农政策性补贴的使用等群众关注的重大事项上,缺少规范的操作制度和必要的制约手段。有的既使建立有制度也不能从实际出发,而是照搬照套,制度、规章定了不少,真正能够实际管用的却很少,更谈不上实施责任追究。
3、乡镇实行综合配套改革后,乡镇这一级领导干部配备相对紧张,导致乡镇纪委书记分管较多较杂,难以把主要精力放在纪检监察上,而配备的纪检干事基本上都是兼职,力量显得薄弱,与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现实任务不相适应。
4、党内监督不能有效开展。尤其是在村一级,党员干部主动监督少,有些党员干部怕报复、怕伤和气,不敢监督,不愿监督,也不会监督。加之党务,政务、村务公开不够规范,一般干部对一些敏感、重大的问题了解的少,想监督而又不便监督。有的在民主生活会上讲究一团和气,轻描淡写,不批评别人,也不愿别人批评自己。在村干部使用上,有的乡镇重使用轻管理,认为只要村干部能完成任务,不出事,就是好干部。往往对村干部出现的问题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政策。造成惩治不严,监管乏力,使问题越积越多,引起群众越级上访,引发农村社会不稳定因素。
三、进一步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1、加强教育提高认识,筑牢农村党员干部思想防线
在农村党员干部中开展党风廉政教育,是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素质,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的重要内容。首先要下大力气抓先进典型示范教育和反面典型的警示教育。一方面利用身边的廉政先进典型,开展“廉洁从政,从我做起”的主题教育;一方面以生动的案例为教材,多角度解剖,深挖根源,使党员干部接受教训得到警示,明确行为规范,知道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做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由此强化廉洁自律行为。其次要结合第三批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力加强广大农村党员的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通过树典型、扬正气、找差距、查问题、抓整改,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达到互相帮助
、共同进步的目的。再次要充分发挥基层党校阵地作用。把党风廉政教育作为党员干部培训的必修课,形成党风廉政教育的制度化,经常化。同时要认真落实党委主要负责人讲党风廉政课、作反腐败形势报告等制度,教育广大农村党员干部要带头遵守党纪国法,注重加强农村干部对党的方针政策的教育学习,提高干部的政策水平和按党的方针政策办事、运用方针政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健全完善制度,构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制度体系
一是要健全村“村两委”换届选举制度。切实加强对村委会换届选举的领导,严格按标准选人,把党性强觉悟高的经济能人、致富能人、理财能人、治“乱”能人推上村干部岗位。
二是要健全完善农村财务管理,村务、政务、党务公开制度。要着力加大政务公开、村务、党务公开力度,纠正在推行公开上存在的重形式、轻实效,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充分发挥广大群众在政务公开、村务公开中的主体作用,把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重点,强化中央对“三农”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使广大农民群众充分感受到党的政策温暖和社会主义优越性。
三是深入贯彻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抓党风廉政建设,重在强化领导干部责任。要完善县、乡镇、村三级党风廉政建设领导责任制体系,把党风廉政建设与经济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考核,建立责、权相统一的目标管理考核机制,结合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际把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具体化,变“软任务”为“硬指标”。从而形成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总体有人管,具体有人抓,任务明确、责任到人、成效明显的局面。
3、加强党内监督,完善监管机制
要按照《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关于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要求。建立和完善与执行民主集中制,开展民主评议党政部门等相配套的机制制度,畅通党员群众参与党的监督渠道,形成党员和群众便于监督、敢于监督、乐于监督的格局。
4、加大查处力度,强化责任追究
要坚持纠建并举的方针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注重抓住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整治基层行业不正之风。对群众上访和举报的各类信件,及时处理。尤其是要严肃查处那些严重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案件、严重侵害群众权益的案件。要制定和完善规范的责任追究具体办法,落实“一案双查”“一案双审”制。同时,做到宽严相济,既要敢于运用纪律处分手段,还要善于运用诫勉谈话、整改通知书、通报批评、责令辞职、免职等组织处理手段,督促党员领导干部切实按分工履行职责。要注意解决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的保护主义、好人主义以及执纪不严的问题,充分运用纪律的各种手段维护党风的纯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