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视和测量装置的识别

时间:2019-05-14 04:13: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监视和测量装置的识别》,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监视和测量装置的识别》。

第一篇:监视和测量装置的识别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识别、控制与证实

笔者在审核中发现,不少组织在应用ISO 9001:2000标准7.6条款时存在一些问题,直接影响了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本文就监视和测量装置的识别、控制与证实提出几个建议。

一、正确识别监视和测量装置 7.6条款要求,“组织应确定需实施的监视和测量以及所需的监视和测量装置”。其中,“确定”一词包含了“识别”和“策划”之意,即组织要识别和策划应开展的监视和测量活动,应配备所需的监视和测量设备,这是实施7.6条款的前提。1.识别产品所需的监视和测量要求。

组织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策划和产品策划时,应识别和策划产品和服务所需的监视、测量要求及监视、测量活动,包括对产品监视的方法、频率、精确度以及对产品测量的要求、测量点的设置和验收标准等。识别和策划的结果应在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和产品策划输出文件(如生产工艺文件)中表述。

2.识别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范围。

许多组织有多种与监视和测量有关的设备,但对哪些设备应列入7.6条款进行控制并不明确。有的将小型测量器具(如直尺、温度计)排除在测量设备的目录或台账外,造成有些测量活动失控;有的审核员对7.6条款的控制范围说法不一(如有人认为“监视和测量装置”包括用于8.2.3条款的装置,有人则反对)使组织无所适从。

笔者认为,7.6条款中的监视和测量装置,是指用于产品符合性监视和测量的设备。理由有二:一是7.6条款明确指出:“……所需的监视和测量装置,为产品符合确定的要求提供证据”;二是2001年4月原中国质量体系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CNACR)和全国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 151)在北京联合举办的ISO 9001:2000标准实施技术研讨会指出,7.6条款中的监视和测量装置是指7.5.1、7.4.3、8.2.4条款中为验证产品的符合性和组织自愿对8.2.3和8.2.1(可能时)等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所使用的监视和测量装置。因此,7.6条款中的监视和测量装置指用于产品(包括成品、半成品)监视与测量的装置,包括小型测量器具、比较标准和与生产设备成为一体的对产品的符合性实施自动监视的仪器、仪表,而不包括用于8.2.3、8.2.1条款的监视和测量设备。组织应根据以上要求,对监视和测量设备加以识别,将识别结果编入监视和测量设备目录或台账,以防失控。3.识别强制检定与非强制检定的监视和测量装置。

对测量设备实行强制检定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的要求。但有的组织对相关要求不熟悉,致使一些应强检的测量设备未强检,而非强检的设备却做了强检。

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明确规定,对于企业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以及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方面被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计量器具,应当进行强制检定;企业未按规定申请检定或检定不合格的,不得使用。除上述五种用途以外的计量器具,均属于非强制检定计量器具其检定周期可由企业根据使用情况,本着科学、经济和量值准确的原则自行确定;其检定方式可由企业根据生产和科研的需要,决定自行校准或送其他计量检定机构检定。组织应根据以上要求和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目录的规定,识别强制检定和非强制检定的计量设备,实施有效的管理。

二、应用7.6条款的几个问题

7.6条款的核心要求是“确保结果有效”,即确保监视和测量结果准确,为产品符合确定要求而提供的证据有效。组织应牢牢把握这个要求,重点做好以下工作。1.建立监视和测量过程,确保监视、测量结果准确。

建立监视和测量的过程,是确保结果有效的基础。7.6条款要求“组织应建立过程,以确保监视和测量活动可行并以与监视和测量的要求相一致的方式实施”。因此,组织应落实并实施开展监视和测量所需的资源和活动,包括配置所需的设备、人员、技术和工作环境,必要时编制监视和测量程序或作业指导书。对于产品监视和测量比较复杂的组织,更要建立周密的监视和测量过程,以确保产品符合确定的要求。2.按要求实施测量设备的检定、校准。

对测量设备实施检定与校准、是确保结果有效的关键。有的组织对检定、校准的具体要求不很清楚,影响了这项活动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按照ISO 9001:2000标准的要求,并不是所有场合使用的监视和测量装置都需要进行周期检定的校准。7.6条款在表述对校准记录的要求时,使用了“验证”的术语。这说明,只有在确保结果有效的场合下,才要求对测量设备进行检定、校准并执行7.6条款a)至e)的要求;除进行检定、校准外,也可以对测量装置实施验证。笔者认为,对测量设备检定与校准的管理,既要确保应强制检定的设备必须强检,又要注意不必要地扩大非强检设备的检定范围,从而增加生产成本,也不能忽视其必要的校准和验证。为此,组织可采取如下做法:一是对强检的计量设备,必须按规定的周期送指定机构检定;二是对未建立量值传递系统的非强检计量设备,应按组织确定的检定周期,按ISO 9001:2000标准7.4条款提出的外包要求,选择有资格的检定机构进行检定;三是对组织有能力自行实施校准,也可以采用比对的方进行验证,包括与生产设备一体的对产品实施自动监视和测量的仪器、仪表;四是对小型计量器具(如土建施工使用的5米以下钢卷尺、设备机房使用的玻璃液体温度计)实行购置后一次性验证合格再使用的控制办法。

为确保检定、校准活动有序进行,组织应制定计划,规定检定、校准和验证的周期、地点、方法。对自行校准和验证的测量设备,还应规定校准、验证的作业程序和方法。3.周密实施对监视和测量装置的维护与管理。

为确保结果有效,组织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保护测量设备的量值准确和性能完好,识别其校准状态,按要求调整和使用测量设备,在搬运、维护和贮存时防止设备损坏和校准失效;二是对用量较大、容易失控的小型计量器具,采购时应注意其生产厂家,查验其计量器具生产许可证、检定合格证和产品出厂合格证,把好进货验证关,并及时淘汰失准的小型计量器具。

三、组织应为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的审核提供证据 在审核时,组织应围绕确保结果有效而提供如下证据:一是关于正确识别监视和测量装置的证据,包括识别和策划产品监视和测量的要求与活动、测量设备台账、对强制检定与非强制检定测量设备的确定、自行校准测量设备的作业程序和方法;二是关于实施检定、校准和验证的证据,包括对强检、非强检测量设备的检定情况及检定证书和自行校准、验证的情况及记录;三是关于实施测量设备维护、管理的证据,包括按要求进行标识、维护、保养、搬运和贮存的证据,以及发现测量设备失准的处置措施。

“监视”和“测量”概念之间的差异:

• 监视意指观察、监督、处于评审中(通过使用监视装置),它可以包括定期的测量或试验,特别是在以调整和控制为目的情况。

• 测量意指对物理数量、大小或尺寸的确定(通过使用测量设备)

根据ISO 9000基础与术语条款3.10.4,“测量设备”定义如下:“实现测量过程所需的测量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件,以及附件或连接装置”。标准仅要求:当“测量设备” 通过测量产品或过程为“产品符合确定的要求提供证据时”要进行校准。

设备和装置可以用于指示、监视或测量。同样的设备可以用于这三种用途。比如,在某些行业压力表可以: -用于指示(例如,确保有压力)

-用作监视装置(例如,确保压力稳定,过程受控制);并且 -用作测量设备(例如,压力的准确值对产品质量很重要)

然而,控制的水平取决于预期的用途,并决定了是否应该进行校准或验证。这种确认的深度和程度可以根据产品、服务的性质和相关风险而有所变化。

根据2008版标准ISO 9001,已经把《监视和测量装置》都改为《监视和测量设备》了。本文内容也应当有所变更。请读者注意。

考虑到有些人对监视测量装置控制理解存在的问题,我从国际标准化网站翻译这篇文章。供参考。此文不能作为审核的依据。(内我做的说明)

翻译有误,请指正。

颁布日期

Date: 15 May 2006

ISO9001审核实践组指南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的审核

以下信息只能作为指导审核员审核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有关的过程,帮助评估,在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中是否能剪裁掉标准第7.6条要求。在审核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过程的时候,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审核员理解监视和测量这两个术语之间有什么差别。

监视这个术语用来说明观察、监督、保持评审(包括使用监视装置);它可能包括通过间隔时间进行测量或者试验;特别用于法规条例或者控制目的而进行的。

测量这个术语是考虑(用测量设备)来确定物理量;规模大小或者尺寸的大小

而“测量设备”这个术语在ISO9000第3.10.4条定义是“为了实现测量过程所必需的测量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物质或者辅助设备或它们的组合”。标准仅仅要求,当它“……为了提供产品符合确定要求的证据” 被作为测量的目的而使用的“测量设备”必须校验的。(当测量设备作为指示、监视用的时候,标准没有要求校验。本文后面有说明的。)

设备和装置也许可能被用来作为指示用、监视或者测量用。相同的设备有可能使用于以上三种功能。

例如,在某些工业领域,压力表有可能用来:

作为一个指示装置(譬如,确信有压力存在。)

作为一个监视装置(也就是,确保压力是稳定的,压力处于受控制状态。)还有

作为一个测量设备(就是说,压力的准确数值对产品的质量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对这些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水平取决于它的意向用途和是否需要加以校验和确认来确定的。这种校验鉴定的深度和程度也是有所不同的,取决于产品、服务的性质以及面临的有关风险。

每当组织把它当作测量设备使用的时候,必须要有客观证据来证明,与生产或者服务过程有关的计量需求已经正确识别而且加以规定。还要确保,测量系统已经设计成以及维持在这样的应当采用的计量需求条件下进行运作和维持的。

审核员应当肯定,除了提供必要的校验记录以及确保有关的测量不确定性和可追溯性情况下,组织还必须懂得以及正确得到贯彻,恰当的符合ISO10012要求的计量鉴定系统能充分满足所做测量工作的类型和程度的要求。

有些组织,譬如旅馆、饭店、教育中心、咨询机构、公共服务机构以及其他类似的组织,由于他们的这些产品的性质决定了,在执行监视和测量工作的时候使用的“监视和测量装置”的名称是叫调查提纲surveys、测验试卷examination papers、问卷questionnaires、统计汇总报告statis-tical reports等等。

以上这些“装置”应当加以控制的,也必须做相应的有效性确认,以便确保它们能提供一致的手段来监视和测量这些工作过程、产品/服务和顾客的满意。当审核第8.2条“监视和测量”符合性的时候,也要适当注意这些“装置”。如果某一组织能恰当地展示如何对这些装置按照标准第7.6条要求加以控制的,审核员必须认识到,并不是第7.6条要求中所有的要求都适用于这类“装置”的。

审核员必须理解组织是如何执行过程控制的,以及利用这些“装置”获得的信息对过程控制的后果的影响都得到了控制。当这些影响有关系的话,审核员应当按照如下要求来评估这个问题:组织是如何确认该“监视和测量装置”符合各项监视和测量要求的,组织是如何评估所得到信息有效性的,负责设计这些“监视和测量装置”人员的能力如何,组织如何确认这些结果的。

根据以上的描述,组织应当能决定标准第7.6条是否整条要求或者部分要求可加以剪裁了。必须强调一下,不能仅仅认为组织没有必须加以校验的测量设备就自动把第7.6条要求全部加以剪裁掉了,这样做的话,也就意味不会采用任何监视装置和监视设备来监视标准各项要求了。(通常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不测量,如何知道目标已经达成了。)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以及有关的例子可以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 176编写的小组织如何贯彻采用ISO9001:2000指南这本小册子中得到。

ISO9001:2000监视和测量

悬赏分:5试用期 一级

答复

共 2 条

量具,测量设备,象卡尺,万用表,游标卡尺,量杯等这些都是。

回答者:gaoxiang47-魔法师 四级 3-7 20:40 ISO9001:2000中的监视和测量有对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和对产品监视和测量以及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三种情况。对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包括:工艺纪律检查等活动;对产品的监视和测量包括对半成品和成品的检验等活动;监视和测量装置包括:温度表、压力表、流量计、地中衡、天平等等。

分类管理采取了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管理方法,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主要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常用计量器具低值易耗的特点,将计量器具划分为A、B、C三类实施管理。

一、计量器具分类原则

(一)A类计量器具的范围:

1.公司最高计量标准和计量标准器具;

2.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和环境监测方面,并列入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具范围的计量器具;

3.生产工艺过程中和质量检测中关键参数用的计量器具;

4.进出厂物料核算用计量器具;

5.精密测试中准确度高或使用频繁而量值可靠性差的计量器具。

(二)B类计量器具的范围:

1.安全防护、医疗卫生和环境监测方面,但未列入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具范围的计量器具; 2.生产工艺过程中非关键参数用的计量器具;

3.产品质量的一般参数检测用计量器具;

4.二、三级能源计量用计量器具;

5.企业内部物料管理用计量器具。

(三)C类计量器具的范围:

1.低值易耗的、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

2.公司生活区内部能源分配用计量器具,辅助生产用计量器具;

3.在使用过程中对计量数据无精确要求的计量器具;

4.国家计量行政部门明令允许一次性检定的计量器具。

二、计量器具分类管理

(一)A类计量器具管理办法

1.A类计量器具中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必须严格按国家计量行政部门的检定管理办法,执行强检。属于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按有关的检定管理办法、规章制度和检定周期定期进行检定;

2.对准确度高、量值易变、使用频繁的计量器具列作抽查重点,加强日常监督管理;

3.A类计量器具的配置数量,应能确保计量器具按期检定,检定与维修期间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

4.A类计量器具原则上由计量管理部门统一控制管理。

(二)B类计量器具管理办法

1.对列入B类管理范围的计量器具,如符合国家检定规程要求的应按规定进行周期检定;

2.对无检定规程但需要效准的计量器具(检测设备)应按规定进行效准;

3.B类计量器具的配备数量,应能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

(三)C类计量器具管理办法

1.一般工具用计量器具,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实行一次性检定和有效期管理使用;

2.对准确度无严格要求,性能不易改变的低值易耗计量器具和工具类计量器具可在使用前安排一次性检定;

3.对C类计量器具要进行监督管理,如不定期的抽查和以比对的方式对其进行校对。

第二篇: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

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 目的

对用于证实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监视和测量装置进行控制,确保监测结 果的符合性。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进行监视和测量以及必要的监视和测量装置。3 职责

3.3 技术开发组确定需实施的监视和测量以及所需的监视和测量装置。3.2 供应组负责监视和测量装置的采购。

3.3 质检组负责使用人员的培训,负责监视和测量装置送外校准和鉴定。4 工作程序

4.1技术开发组在作业指导书中确定过程需实施的监视和测量以及所需的监视和测量装置。

4.2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采购及验收监视和测量装置的采购由供应组实施,质检组负责验收。4.3 监测装置的初次校准

经验收合格的监测装置由质检组负责送外校准,合格后贴上相应的标识,保存于质检组。监测装置的编号、名称、规格、精度、生产厂家、校准周期、校准日期等内容登记于《计量器具台帐》内,并发放到相关部门注明使用人。4.4 监测装置的周期校准

4.4.1 质检组于每年一月编制本《监测装置校准计划》,根据计划在设备校准有效期前一周,统一搜集进行校准。由质检组送国家法定计量单位进行校准,由校准单位出具相应的校准报告。

4.4.2 校准合格的监测装置,由质检组贴绿色“合格标签”,并标注有效期;校准不合格时,由质检组贴红色“不合格标签”,并送修后重新校准;对因体积小或影响操作等原因而不宜贴校准状态标识的监测装置,状态标识可贴在包装盒上,便于追溯。

4.4.3 对无法修复的监测装置,经质检组负责人确认后由总经理批准后报废,贴上报废等相应标识。

4.4.4监测装置的校准、修理、报废应在履历表和台帐内作相应的记录。4.5 监测装置偏离校准状态的处理

在使用中发现监测装置偏离校准状态,使用者须停止监测工作,及时报告质检组,由质检组组织人员对装置偏离校准状态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以往测量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和记录。如重新校准,质检组对该设备和任何受影响的产品采取适当措施。追查使用该装置检验的产品的流向,确定需重新监测的范围并重新进行监测,对已出厂的产品由质检组通知供应组进行追踪与顾客沟通和处置并记录结果。4.6 监测装置的环境要求

监测装置的使用环境应符合说明书规定。5 相关记录: 5.1 监测装置校准计划

5.2 计量器具台帐

QP760-01 QP760-02

第三篇: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

C/Q7.6 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 目的

为确保与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监视和测量有关的装置处于受控状态,保证检验、测量和试验的数值准确可靠,防止不良或不准确的监视和测量装置的误用。特制定本程序。2 范围

适用于公司自有或非自有的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的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3 过程流程图 4 职责 公司质量管理部为本程序的主责部门,负责监视和测量装置的综合管理,实施 本项工作的监督检查。

公司总工程师对企业监视和测量装置的受控状态负责,努力促进国家计量法规 在企业的全面实施。

公司安保部、行政事务部为配合部门,负责贯彻、执行国家计量法规条款,对 企业的监视和测量装置实施监督管理。

4.4 公司所属各基层单位负责本单位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监视和测量装置的

周期检定、贮存和保养及管理工作。

4.5 各基层单位负责对施工现场与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有关的监视和测量装置进行核验及相关的防护,防止不良设备在施工现场的使用。工作程序

5.1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分类

5.1.1 有国家检定基准要求的监视和测量装置的分类:

5.1.1.1 A类:指所有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及环境监测的监视和测量装置,属于强制性检定装置。

5.1.1.2 B类:指所有用于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的监视和监测装置,不属于强制性检定装置的装置均为非强制性依法检定装置。

5.1.1.3 C类:指用于工程质量监测属一次性检定的监视和测量器具。5.1.2 无国家检定基准要求的监视和测量装置均属于企业自行检测装置。5.2 能力评估和配置

5.2.1 各基层单位每年第一季度内或根据施工任务需要,对本单位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检测能力及适用性进行评估,填写《监视和测量装置管理评审表》,当不能满足施工需要时提出购置设备申请。监视和测量装置在购置时,凡属固定资产范围内应提供设备名称、型号及性能等指标并写出书面报告,报公司质量管理部审批。

5.2.2 公司质量管理部根据公司设备配置总体状况及检测能力,审核其设备购置申请是

否符合企业资质等级要求,对购置设备申请进行审查。公司质量管理部审定后报请主管领导审批,申请单位负责采购。设备验收后由购置单位建立设备台帐。

5.3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范围及控制方法

5.3.1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范围包括企业自有、租用、借用及建设单位提供的用于

检测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特性指标的仪器设备。各基层单位及项目经理 部均应建立监视和测量装置调配记录及台帐。

5.3.2各基层单位应设置持证上岗的专(兼)职计量员,并建立、完善计量器具管理

网络,每年第一季度以及网络发生变化时将网络图表、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清单报公司质量管理部备案。

5.3.3公司相关部门及基层单位应依据国家计量法及津技监技管发[1999]126号《天

津市关于企业使用的非计量器具由企业依法自主管理的通知》要求,制订周期检定计划,由主管领导审批。设备经检定合格后由检定部门提供检定证书或加贴合格标识。

5.3.4公司相关部室及各基层单位对国家无检定基准要求的监视和测量装置,按照公

司自编的《检定规程》制定周期检定计划,由主管领导审批后认真执行。

5.3.5凡属分包单位或借用、租赁及业主提供的监视和测量装置均应由项目经理部

技术质量部门按5.3.3和5.3.4条款要求执行。

5.3.6

凡属有国家检定基准的监视和测量装置,应由具备国家检定资质的计量检定部

门检测并提供有效鉴定证件。

5.3.7

凡属无国家检定基准的自校监测装置,应由具备实验员资格的人员实施自校,并保留自校过程的记录。

5.3.8

各类监视和测量装置在使用前应对装置的完好性进行检查,特殊过程及实验室

设备应保留设备运行状态记录。

5.3.9

测试中心及各基层单位应加强测试设备的使用管理,提供适宜的工作环境条件,5.3.10 5.4 5.4.1 5.5 5.5.1 5.5.2 5.6 5.6.1 5.6.2 5.7 5.7.1 5.7.2 维护设备的良好运行,并加强日常使用情况的监控,填写《管理工作监督检查记录》。

监视和测量装置一旦发生在失准状态下工作的情况时,应对产生的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其对工程质量的影响程度,由仪器所属技术质量部门组织专业人员开展数据分析和校准,校准记录应保存。当造成工程质量不合格时,依据《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置。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识别

公司所有测量仪器、设备检验的不同状态应分别贴有合格证、准用证和停用证,分别以绿、黄、红三种颜色的不干胶矩形标签标识。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管理

为适应施工需要,各类监视和测量装置应合理运输、贮存和防护,不得造成人

为损坏。

各基层单位应做好监视和测量装置的防潮、防震、防尘、防腐工作,对于有特

殊环境要求的均应满足使用说明规定。

监测、测量和试验设备的管理与监控

各基层单位检验、测量和试验人员均应持证上岗,确保操作符合要求。对于新型监视和测量装置或操作生疏的设备使用者,须经过责任部门培训,做

好记录并存查。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管理与监督

各基层单位每月度应对部门及所属项目部监视和测量装置的使用及管理进行

一次检查,并填写《管理工作监督检查记录》。

公司质量管理部对各基层单位使用中的监视和测量装置每季度进行一次抽查,抽查面不少于在建工程的50%,对存在的问题应提出整改要求并复验至合格,填写《管理工作监督检查记录》。支持性文件 6.1 《国家计量法》 6.2 《天津市关于企业使用的非强检计量器具由企业依法自主管理的通知》

津计监技管发[1999]126号 6.3 《工程有限公司自检、检定规程》 SZY/D/Q7.6 7 相关记录

7.1 《检验、测量、试验设备验收单》 E/Q7.6-01 7.2 《监视和测量装备管理台帐》 E/Q7.6-02 7.3 《设备周检计划》 E/Q7.6-03 7.4 《偏离校准状态记录》 E/Q7.6-04 7.5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管理评审表》7.6 《监视和测量装备清单》 /E/Q7.6-06 7.7 《管理工作监督检查记录》 E/Q8.2.3-ES4.5.1-01

E/Q7.6-05

第四篇:监视和测量装置安全管理制度

监视和测量装置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使公司监视和测量装置的使用与管理更趋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公司所属各部门、各车间。

3.职责

3.1 生产部负责对监视和测量装置维护和保养; 3.2 质量检验部负责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校准。

4.工作程序

4.1 安全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安装

4.1.1凡是生产、使用、储存、充装易燃易爆易中毒危险化学品的重点岗位和要害部位,都必须安装适宜的安全监视和测量设备,需对重要的压力、温度等指标进行监控和测量的,同时安装压力、温度监控和测量装置。

4.1.2安全监视和测量设备的选型要合理,确保监视和测量的准确度和精确度满足使用要求,同时供货安装单位要有相应资质。4.1.3安全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安装位置要合理,能够起到有效的监视和测量作用。

4.1.4新安装的安全监视和测量设备,必须经过鉴定和校准方可投入使用。

4.2 安全监视和测量设备的鉴定和校准

4.2.1安全监视和测量设备的鉴定和校准同期,以相应的国家标准为准。

4.2.2安全监视和测量设备偏离校准状态时,应按有关国家标准进行鉴定和校准。

4.2.3安全监视和测量设备的鉴定和校准记录由公司安环部存档。4.

3、安全监视和测量设备的使用

4.3.1使用部门保证安全监视和测量设备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使用。4.3.2安全监视和测量设备应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并保持其准确度。4.3.3安全监视和测量设备应在鉴定或校准的有效期内使用,严禁超期使用,使用中如发现损坏或处于可疑的校准状态时,应对其重新进行校准。

4.3.4对使用安全监视和测量设备的人员,视设备的繁简和操作难易程度进行必要的培训,使用人员应熟练掌握操作使用步骤和方法以及维护和保养知识。

4.3.5使用人员要随时观察安全和测量设备的状态,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上报和处理。

4.4 安全监视和测量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4.4.1使用单位应对安全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以便保证监视和测量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并做好维护保养记录。

4.4.2质量检验部应对安全监视和测量设备建立台帐,包括:名称、设备类型、购进日期、使用期限、现存位置、检定期限、目前状况。4.5.安全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失效处理

4.5.1安全监视和测量设备在检定有效期内,若发现损坏或处于可疑状态时,应由联系有资格的单位或人员维修检定。

4.5.2安全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报废经质量检验部确认,按报废处理程序进行报废。

5.相关记录

《监视和测量设备清单》

第五篇:监视测量装置校验规程

监视测量装置校验规程

编制说明

一、为了适应建筑业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企业对工艺质量检测技能和确保检测计量结果的准确度,特编制本规程。

二、本规程由质量科编制,经公司质量科校审讨论,分管副总经理审核,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三、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规定的由公司自检的器具设备。

四、本规程参照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1002-84)编号,准确度A值按工艺检测精度要求确定,计量标准正确度的验证,分别采用检定法、校对法、比对法进行验证。

目录

一、坍落度筒及捣棒检验规程

二、砼试模检验规程

三、托线板检验规程

四、钢方尺校验规程

五、钢卷尺校验规程

六、百格网校验规程

七、塞尺校验规程

坍落度筒及捣棒检验规程

一、本规程适用于新制的、使用中的、以及检修后的坍落度筒及捣棒的检验。

二、概述:坍落度筒及捣棒

是用1mm钢板制成的截头圆锥体和Ф16mm园钢制成的棒体,主要作用是检验普通砼拌合物稠度的专用设备。

三、技术要求 1、坍落度筒:

(1)外表面应平整光洁,内壁应光滑,无凹凸部位,其表面粗糙度Ra不应低于0.25mm。(2)筒的内部尺寸:底部直径2000±2mm;

顶部直径100±2mm;

高度300±2mm; 筒壁厚度不少于1mm。

(3)坍落度筒的顶面和底面,其平面不平度不得大于0.2mm。(4)坍落度筒的顶面对底面的平行度不大于1mm。

2、(1)捣棒直径为Ф16±0.3mm,长度为600±5mm。(2)端部应呈圆形。

四、检验用标准器具

1、分度值为0.5mm的钢板尺,量程≥700mm。

2、分度值为0.02mm的游标卡尺,量程大于2000mm。

3、分度值为0.05mm的高度游标尺,量程大于300mm。

五、检验方法

1、外观检验

用感官来检验坍落度筒内外表面是否平整光洁,有无凹凸部位。捣棒外表面是否光洁,端头是否圆弧。

2、技术参数的检验(1)坍落筒顶面和底面圆的内径,用游标卡尺分别测量底面和顶面三个方位的直径。如图所示:

(2)坍落筒高度测量,先将坍落筒置于平台上,应用高度游标尺均匀、对称的测量高度,共测六点。

(3)坍落筒筒壁厚度测量,在距顶端和底端面20mm处,用千分尺测量其厚度。

(4)平面度误差测量:以顶面和底面放在平台上无动感为合格。

(5)顶面和底面的平行度以高度测得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作为平行度检测的依据。

(6)用钢板尺测量捣棒长度 L。

(7)在捣棒上均匀取3点,用卡尺测量其直径。

六、检验结果评定

新的或使用中的坍落度筒与捣棒必须全部符合技术要求才作出合格的结论。检验周期为一年。

砼试模检验规程

一、本规程适用于新添置或使用中的砼试模的检验。

二、技术要求

1、砼试模一般由铸铁制成,内表面应机械加工,使其平整光滑,粗糙度不得大于3.2μm,并不应有任何砂眼、气孔等缺陷。

2、试模尺寸:

100×100×100

试模每边100±0.2mm 150×150×150

试模每边150±0.3mm Ф150×150

试模

3、试模

5个内表面的不平度,每100mm不超过0.04mm。

4、组装后各相邻面的不垂直度不应超过±0.3mm,连接面的缝不得大于0.1mm。

三、检验用标准器具

1、标准钢板直尺量程:300mm。

2、角度规:量程180°,分度值0.50mm。

3、游标卡尺:量程300mm,分度值0.02mm。

四、检验方法

1、用感官检查,是否符合第一条要求。

2、用游标卡尺测量每边长度及直径,其值应符合第2条要求。

3、用钢板直尺与塞尺测量试模各内表面的不平度,其值应符合第3条要求。

4、用角度规测量各相邻面的角度。

五、检验结果评定

新的或使用的砼试模,必须全部符合第1、2、3、4条规定的技术要求,检验周期为一年。

托线板检验规程

一、引言

本规程适用于用铝合金、木质、硬质塑料板制作的托线板的校验。不适用于其它类似直尺的校验。

二、概述

本器具由2000mm长尺身(宽度为80~100mm,厚度为10~20mm),尺身中心线及刻度尺组成,其主要作用是与线锤、塞尺配合使用检测建筑构件垂直、平整度。

三、技术要求

1、外观要求尺身整洁,无粘污物,两端宽度一致,下端中心线与刻度尺“〇”点重合,示值清楚。两端宽度误差及中心线误差均不得超过0.5mm。

2、尺身长度2000 mm±10mm,表面平面度≤3mm两侧基准面平面度不大于0.3mm。

四、校准条件

1、干净的室内进行。

2、检验工具:2000 mm铸铁平尺壹根(精度2级),塞尺壹付(0~1.0,分度值为0.02),钢卷尺壹把(5m),游标卡尺壹把(量程100mm以上)。

五、检验项目

1、外观检查

2、长度检测,表面平面度,两侧基准面平面度、中心线位置及尺身宽度检验。

六、检验方法

1、拿起托线板观察表面是否整洁,用游标上尺测量尺身两端宽度是否符合要求,中心线与刻度尺“〇”点的误差是否小于0.5mm。

2、长度校验:将托线板侧放在台面上,用钢卷尺分别丈量两侧面读数记录,满足2000±10mm续校,反之停校。

3、两侧基准面平面度测量,将托线板侧放于铸铁平尺测量面上,用塞尺测量其平面度,并作记录;尺身转180°重复上述内容,如其最大值不超过0.3mm即通过。

4、表面平面度,也用上面第3点的方法测量,其值小于4mm即为合格。

5、中心线校验,将托线板平放在台面上,用游标卡尺分别测量托线板的中心线误差,及中心线与“〇”点的误差,并作记录,如其值均不超过0.5mm即为合格。

七、检验结论

满足所有技术条件的托线板即为合格。

八、管理

按检验结果签发合格证或禁用证,检验周期为一年。

钢方尺校验规程

一、引言

本规程仅适用于购买有刻度的金属方尺校验,产品应有CMC标志。

二、概述

本规程参照国家检定规程JJG7-86篇写,器具主要有金属座和尺身在一端互成90°固结而成,一般用于小型饰面砖划线找方用,也用检查建筑构件阴阳角方正。

三、技术要求

1、尺身整洁,无粘污物,固结端牢固无松动。

2、尺身倾斜度不得超过尺长的0.5%,Amax≤1.5mm。

四、检定条件

在干净的室内用标准宽度方尺(精度2级以上),校验平台,标准圆柱体,游标卡尺进行检验。

五、检验项目

1、外观检验

2、用比较法检验直角尺度

六、检验方法

1、外观校验,察看钢方尺,一手握住金属座,另一手轻晃尺身,无任何松动感即为合格。

2、垂直度校验,将宽座标准尺及被校尺金属座紧贴检测平台,中间放入标准圆柱体,移动尺座使二尺与标准柱体紧贴,然后均匀取点,用游标卡尺测量两尺身间距a.,并记录(测量点不少于3点)。

3、计算各值的平均值a.七、校验结论

如满足第三点的第1条及下式:

a-a.≤c×0.5%(c为被测尺身长度)

a-a.≤Amax≤1.5mm 即为合格。

八、检验周期为壹年

钢卷尺校验规程(5m以下)

一、引言

本规程仅适用于各项目部购买的有CMC标志长度5m以下的钢卷尺校验。

二、概述

本规程参照国家检定规程JJG4-89编制,主要用标准钢尺对新购的5m以下的钢卷尺进行比较检验,防止不合格钢卷尺误用。

三、技术要求

1、尺身整洁无粘污物,刻度清晰,尺身完整。

2、产品有铭牌和CMC标志,A±2mm,Amax≤±3mm。

四、校验条件

在干净的室内进行,标准钢卷尺一根(5m长)。

五、校验项目

外观检查每米刻度误码差,累计误差。

六、校验方法

1、检查卷尺铭牌标志和CMC标志,抽出尺身检查刻度是否清晰,符合技术要求后,与标准尺一起静置24小时后进行刻度比较。

2、刻度比较,一人同时将标准尺及被校验尺身拉开,拉紧力(张力)为60N~100N,另一检校人员仔细核对两尺刻度,逐米读数记录,放松两卷尺,再重复上述内容读数记录。

七、计算

分别计算AM值,Amax值

八、校验结论

校验应满足a-a.≤2mm

Amax ≤±3mm

九、发证

按本校验规程满足上述要求的签发合格证,检测周期为一年。

百格网校验规程

一、引言

本规程仅适用于公司购买的百格网校验。

二、概述

该工具主要用于标准砖砌体灰浆饱满程度的检查,其外形尺寸为115×240mm,平面有等规格的100个分格块。

三、技术要求

1、器具清洁,损坏缺角累计不超过2分格,有按规定的分格线。

2、百格网外形尺寸宽度、长度、分格线A值≤2mm。

四、检定条件

在干净的室内用标准钢卷尺或游标卡尺丈量计算。

五、检验项目

外观检查,外形尺寸检验,分格线检验。

六、校验方法

1、外观检查,打开百格网,观察有无缺角损坏,分格线是否满足规定要求。

2、外型尺寸、分格线校验用标准钢卷尺或游标卡尺分别丈量百格网的宽度、长度并读数记录,再用尺身放置在器具平面上核对模数线读数记录。

七、计算

分别计算器具长度、宽度、分格线误差值。

八、检验结论

检验结论应满足a-a.≤2mm

九、发证

按本规程满足上述条件的签发合格证,检验周期为一年。

塞尺校验规程

一、本规程仅适用于本公司购买或自制的硬木塞尺。

二、概述:该量器是楔形刻度尺身,由手柄、刻度及指示装置三部分组成,测量范围为0~10mm,测量时与直尺或角尺配合使用,主要用于检验建筑物体表面平整及阴阳角方正。

三、技术要求

1、要求楔形尺身刻度清晰,斜面平直,无粘污物,刻度指示装置灵活可靠。

2、尺身检测基准面光洁度应高于Δ3。

3、楔形尺身检查值为2mm,5mm,8mm厚度,允许误差值A=0.2mm。

四、检验条件

用高度游标卡尺(分度值不大于0.05),在干净的室内进行。

五、校验方法

1、外观检查:目测楔形尺身,其基准面是否符合技术要求,移动刻度指示装置,是否灵活可靠,并作记录。2、2mm,5mm,8mm厚度检验把楔形尺基准面与检验平板紧贴,用高度游标尺对2mm,5mm,8mm处进行检测并记录。

3、计算2mm,5mm,8mm刻度处误差,如其值≤0.2mm即为合格。

六、检验有效期为1年

下载监视和测量装置的识别word格式文档
下载监视和测量装置的识别.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监视和测量装置周期检定及状态标识管理办法范文大全

    监视和测量装置 周期检定及状态标识管理办法 1 目的 为了确定监视和测量装置的状态标识,对计量器具及检测、试验设备的周期检定及状态进行控制,特制定本办法。 2 范围 本办......

    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

    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 1. 目的 对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有效控制,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为产品符合确定的要求提供证据。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用于检验的监视和......

    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

    浙江龙盛染料化工有限公司安全管理制度 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了使公司生产设施、生产服务、辅助及环境检测等用到的所有监视和测量设备的购买、使用、校准、维......

    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

    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 1. 入厂验收 1.1 新购的各种监视和测量设备到货后,必须进行入库验收。以保证新购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性能满足采购要求。 1.2 新购的压力表、温度计等到......

    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

    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确保安全生产,保证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完好,确保安全生产,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产品、过程参数测量设备的控制管理。......

    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办法

    天津塘沽渤海建工有限公司 版本:D 《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程序》BHJG/GCD20-2012 修改码: 0 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办法 1 目的 确保公司使用的监视和测量设备与监视和测量要求相......

    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

    监视和测量设备内部校准规程 一、目的 为规范生产活动过程中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确保监视和测量结果的准确性,特制定本制度 二、范围 适用于生产过程中的压力表、氧气乙炔表、......

    监视和测量设备(合集五篇)

    监视和测量装置管理程序 1 程序目的 通过对监视和测量装置的配置、使用、保养、校准、维修和报废进行控制,确保检验、测量和试验能力满足工艺及客户要求。 2 适用范围 本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