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建议正式发布(全文5篇)

时间:2019-05-14 04:36: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广东省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建议正式发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广东省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建议正式发布》。

第一篇:广东省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建议正式发布

广东省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建议正式发布

2015-12-01

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15年11月26日中国共产党广东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目录

一、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上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二、“十三五”时期广东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基本理念

三、坚持创新发展,推动转型升级,着力构建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四、坚持协调发展,强化统筹兼顾,着力形成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五、坚持绿色发展,保障生态安全,着力增强发展可持续性

六、坚持开放发展,拓展互利合作,着力提升经济国际竞争力

七、坚持共享发展,促进社会公平,着力增进民生福祉

八、加强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为顺利实现“十三五”规划提供坚强保证

“十三五”时期,是完成我们党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将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总书记对广东提出的“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期望,制定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省第一个五年规划,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中共广东省委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就制定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提出以下建议。

一、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上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1)“十二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十二五”时期是广东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际经济深刻调整、国内经济发展“三期叠加”的影响,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人民,紧紧围绕“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目标,紧扣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全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顺利完成“十二五”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万亿美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进出口总额超过1万亿美元;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良好开局,珠三角地区优化发展和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格局初步形成;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对外开放合作实现新突破,设立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粤港澳紧密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务实推进并取得重要成果;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城乡收入差距持续缩小,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推进,节能减排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依法治省扎实推进,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十二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为“十三五”时期我省继续前进创造了重要优势、打下了坚实基础。

(2)“十三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常态下的深度调整和转型攻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勇于实践、善于创新,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发生深刻变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以信息技术革命为先导,生物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技术、空间利用和海洋开发技术等不断取得重大突破,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对生产生活方式带来前所未有的深刻影响。世界经济环境依然复杂,产业结构和经贸规则深刻调整,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各种风险隐患增加,我省发展面临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与地区利用低成本优势承接产业转移的“双向挤压”。

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正在加快形成,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我省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前列,转型升级迈出重大步伐,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得到重大提升。同时,我省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和地区仍有较大差距,自身发展还面临不少突出问题和挑战: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矛盾依然突出,亟需充分发力补齐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仍不够完善,亟需克难攻坚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决定性进展;对外开放合作格局仍不够开阔,亟需加快构建全球视野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经济发展方式仍比较粗放,亟需以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实现凤凰涅槃、浴火重生;资源环境约束依然趋紧,亟需加快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生活方式。增强忧患意识,强化责任担当,推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深度调整与转型攻坚,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是摆在全省面前长期而艰巨的使命任务。

“十三五”时期,“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具有重大的里程碑意义。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自信,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提质,推动经济增长保持中高速,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为我国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提供支撑,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核心竞争力更强的发展新路,奋力开创广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继续走在全国发展前列。

(3)“十三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目标,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根本动力,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创新驱动发展为核心战略,以依法治省为根本保障,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珠三角地区优化发展和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构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格局,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建设绿色生态美丽家园,切实增进民生福祉,加强党的领导,确保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上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4)“十三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则。如期实现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人民主体,成果共享。坚持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更加公平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发展人民民主,促进共同富裕,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科学发展,创新驱动。发展是硬道理,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把握发展新特征,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把经济增长动力转到依靠创新驱动发展上,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打造广东经济升级版。

——深化改革,增强动力。坚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增强改革意识,继续先行先试,加大各方面体制改革力度,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依法治省,公平正义。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加快建设法治经济、法治社会、法治政府,依法维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扩大开放,融入全球。坚持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综合运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重视国内国际经济联动效应,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更加积极主动融入全球发展,加快构建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

——党委领导,政治保证。切实加强各级党委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十三五”规划的顺利实施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二、“十三五”时期广东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基本理念

(5)“十三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我省“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实现如下主要目标。

——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立2018年为我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年。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约11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约10万元。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转方式与调结构取得重大进展,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迈进创新型省份行列。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就业、教育、文化、社保、医疗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率先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全面完成扶贫开发任务。到2018年全省小康指数达到97%以上,力争提前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基本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全面完成中央和省委提出的各项改革任务,发挥经济特区和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示范引领作用,率先在经济社会发展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打造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发展环境,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基本建立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加快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构建创新型经济体系和创新发展新模式。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取得重大突破,初步形成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和创新型经济形态,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大幅增长,自主创新能力居全国前列,综合指标达到创新型国家水平。

——基本建立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新体系。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基本建成产业新体系,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基本形成绿色低碳发展新格局。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水耗、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以及主要污染物排放的控制水平处于全国前列。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高标准稳定达标,空气质量总体保持良好。耕地保有量保持稳定,森林覆盖率进一步提高。

(6)“十三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必须按照中央要求,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坚持创新发展,形成核心竞争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我省发展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委、政府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加快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切换、从跟随式发展向引领型发展转变,走出一条创新立省、创新兴省的路子,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

坚持协调发展,增强发展协调性和整体性。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大力促进珠三角地区和粤东西北地区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促进经济与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形成均衡协调发展新格局。

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广东。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绿色美好家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坚持开放发展,增创国际竞争新优势。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坚持开放发展不动摇,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加快融入全球化的步伐,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提升国际竞争力,构建开放发展新格局。

坚持共享发展,增进民生福祉。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广东发展的根本遵循。必须把基本理念贯彻落实到全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去,统一思想,协调行动,引领和指导广东发展迈上新征程、开创新局面。

三、坚持创新发展,推动转型升级,着力构建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以创新驱动发展为核心战略,坚定不移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全面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金融创新、管理创新等,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7)强化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两个支撑。培育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推动经济总量上新台阶,巩固综合经济实力全国领先地位。坚持以提质增效为导向,深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形成广东经济新的竞争优势,为国家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提供有力支撑。

(8)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新体系。落实《中国制造2025》和我省的实施意见,加快实现由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转变。重点发展智能制造装备、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轨道交通、航空制造、卫星应用、精细化工、精品钢材等先进制造业。提高珠江东岸电子信息产业带综合竞争力,加快建设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做强做优沿海重化工业基地。实施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计划,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重点发展金融、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商务会展、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工业和建筑设计、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现代保险等生产性服务业,以及健康养生、现代医疗、残疾康复、旅游休闲、文体娱乐等生活性服务业。强化广州、深圳中心城市高端服务功能,建设华南地区服务中心。积极发展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培育龙头企业和服务平台。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机器人、3D打印、可穿戴设备等新兴产业,推动高端新型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半导体照明(LED)、新材料、新硬件等产业成为新的支柱产业,扶持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成为优势产业。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提升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建设海洋经济强省。加快建设珠三角海洋经济优化发展区和粤东、粤西海洋经济重点发展区。加强海洋综合管理,创新海洋资源开发管理方式。

(9)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深入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全面提高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等水平。大力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加强质量基础建设,开展质量品牌提升行动。加快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推广应用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供应链管理等先进制造技术装备和管理服务。实施一批节能降耗减排治污技术改造项目。加强产业集群共性技术攻关和创新平台建设。运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化解产能过剩,完善企业退出机制。

(10)大力提升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后备库。完善科技企业孵化育成体系,推广新型孵化模式,鼓励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空间。发挥金融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助推作用,鼓励发展风险投资、天使投资等各类创业投资基金,探索建立股权众筹平台。发展知识产权金融、科技银行、科技保险等新业态,完善产权交易市场。支持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建设,完善创新服务体系。实施重点实验室倍增计划,争取更多国家实验室落户广东。在大中型工业骨干企业普遍建立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等研发机构。建设一批国家级制造业协同创新中心。发挥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基础研究和源头创新优势,重点聚焦面向产业的核心技术、关键共性技术、重大装备和标准的研发攻关,重视颠覆性技术创新。加快国家大科学装置和工程的建设和应用。促进省部院深入合作,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办好广东省科学院,努力将其打造成为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力的科技平台。大力发展新型研发机构,增强服务企业和孵化科技成果的能力。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研发推广一批关键技术和重大战略产品。推动专业镇转型升级,形成一批创新型产业集群。加快构建开放型创新体系,争取国内外重大创新平台落户。

(11)统筹推进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试点省建设。开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改革先行先试,统筹推进科技、管理、品牌、组织、商业模式创新,加快形成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发挥广州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核心区和深圳创新型城市的创新引领作用,打造国际产业创新中心,推动形成珠三角各市创新驱动发展各有特色、一体联动格局。实施高新区升级行动计划,促进高新区集聚发展和辐射带动。依托广州科学城、中新知识城、深港创新圈、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惠州潼湖生态智慧区等创新平台,建设珠江口东岸科技创新走廊。支持珠海高栏港经济区、中山翠亨新区、江门大广海湾经济区、肇庆高新区等建设,推动珠江口西岸地区产业集聚和创新发展。发挥粤东西北地区后发优势,加强与先进地区产业技术合作,走有特色的创新驱动发展道路。

(12)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编制实施土地整治规划,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做强做优特色农业,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和流通业,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农家乐、乡村游等新业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农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加快建立农业担保体系。培育发展各类新型经营主体,构建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力发展特色林业经济。加强粮食仓储设施建设,完善粮食储备制度,提升粮食安全保障水平。稳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扎实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等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探索完善农村股份合作制,健全资产收益分配制度,有序推动集体经济股权内部流转。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健全覆盖县镇村的农村产权流转管理服务平台体系。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实施普惠金融村村通工程,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推进农垦改革发展。

(13)以信息化建设拓展发展新空间。坚持信息化先导发展,超前建设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立自主可靠的信息技术创新体系。扩容升级互联网骨干网和城域网,全面提升光纤宽带接入能力,大力推进4G网络,积极布局5G网络,实现无线局域网在珠三角重要区域和公共场所全覆盖。深入开展三网融合建设,加快建设珠三角世界级智慧城市群。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推动互联网新理念、新模式、新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深化信息技术在制造业的应用,推动生产过程智能化。支持企业建设开放式网络创新平台,实现集中式、大规模的个性化产品定制。打造一批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培养一批互联网经济领军企业。积极培育物联网新业态,推进云计算应用服务市场化,带动服务外包等产业发展。推进电子政务体系建设,构建规范统一的省网上办事大厅,加快建立企业法人专属网页和市民个人网页。实施大数据战略,发展大数据公共服务,建设全省统一的政务数据信息资源库和政务数据互连共享机制。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完善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政务信息安全监管平台。

(14)深化改革走在全国前列。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健全鼓励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体制机制。健全技术创新的市场化导向和管理机制,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完善政府科技资源投入机制,建立公开统一的科技管理平台,提高政府科技资源的配置效率。改革科研立项机制,推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主动围绕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需要确定科研课题和攻关项目。完善创新人才和科研成果评价激励机制,推进科技成果处置权改革,制定落实科技成果收益分配、期权股权激励政策。建立健全政府采购创新产品、绿色产品的政策机制。强化金融支撑机制,建立从实验研究、中试到生产的全过程科技创新融资模式,推动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学教育和职业教育,提高人才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面向国内外招才引智,引进创新创业团队和领军人才。优化创新环境,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强化知识产权应用和保护,完善知识产权执法管理体制。

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强化政府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能,优化政府职能配置。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施省市县三级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制度。优化审批流程,压减前置审批环节和事项,推进审批后监管制度化建设。深化乡镇行政体制改革,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深化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进政事分开、管办分离,推动公办事业单位去行政化,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推进行政事业性收费改革。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建立现代市场监管体系。

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产权和合法利益,规范国有产权交易流转。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调整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国资监管体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鼓励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交叉持股、相互融合。支持优质国有企业上市,试行混合所有制企业经营者和员工持股。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把非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创造力更好发挥出来。废除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优化运营模式,增强盈利能力。积极开展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改革试点。激发企业家精神,依法保护企业家财产权和创新收益。鼓励优势企业并购重组,培育一批具有自主品牌、竞争力强的民营骨干企业。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的干预,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完善各类商品交易市场,提升广东价格指数影响力。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有序推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做好交通运输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构建现代金融市场体系,支持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和市场监管体系建设,规范市场秩序。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建立省以下事权和财政支出责任相适应的运行机制。改革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比例,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推进财政投融资体制改革,实施财政经营性资金股权投资管理改革。深化企业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对企业投资项目实行准入负面清单、行政审批清单、政府监管清单管理。推进政府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政府投资决策、管理与监督机制,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创新投融资机制,推进公共资源开发利用竞争性配置。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鼓励发展有利于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放大财政资金使用效应的各类基金。

四、坚持协调发展,强化统筹兼顾,着力形成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坚持区域协同、城乡一体,深入实施珠三角地区优化发展战略和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战略,统筹推进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取得新突破,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

(15)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发展后劲。科学布局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建设高速公路网,实现国家高速网广东段基本贯通,出省通道和粤东西北连接珠三角、相邻地市间通道便捷畅通,珠三角城市群内部快速化通道体系完备。加快高速铁路网建设,推进珠三角地区城际轨道交通建设,实现2020年市市通高铁目标。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鼓励发展多层次公共交通服务。制定实施民用机场发展规划,发挥广州白云机场国际航空枢纽作用。统筹推进珠三角、粤东、粤西三大港口群协调发展,积极推动沿海港口深水港航道和疏港铁路、公路建设。改善全省内河航道等级结构和通达水平,重点抓好北江、西江航道扩能升级工程。发展综合运输,构建综合客货运枢纽体系,积极发展公铁水联运、江海联运等,建设海陆空综合运输大格局。

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安全高效发展核电,积极发展风电、蓄能、太阳能光伏发电,开发利用地热能。加强电源建设,完善电源布局,优化电网结构,合理规划全省电厂建设,推进智能电网和分布式能源系统建设。加强天然气、油品和煤炭等能源储备,逐步形成统一高效的能源输配网络和应急储备体系。

建立现代化水利支撑保障体系,构建珠三角地区水利现代化体系和粤东西北地区水利综合保障体系。夯实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推进大中型骨干灌区改造和整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实施农村饮水安全提质增效工程,推进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强化水资源节约保护,加强区域水资源调度管理及相关工程建设,提升水资源管理和调配能力。加强江河湖库生态治理和管理,构建水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加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抗灾救灾能力。

(16)巩固提升珠三角城市群核心竞争力。全面完成《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目标任务,实现珠三角地区“九年大跨越”。全面提升珠三角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上走在全国前列。深入推进珠三角一体化发展,充分发挥广州、深圳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推进“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经济圈一体化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等领域的一体化进程。加强珠三角地区与粤东西北地区双向交流与合作,带动韶关、河源、汕尾、阳江、清远、云浮等环珠三角市融入珠三角发展。

(17)加快推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建设和中心城区扩容提质为三大抓手,把粤东西北地区培育成新增长极。大力推进粤东西北地区高速公路、铁路项目和内河航道、港口建设,加快形成水路、公路、铁路相衔接、功能完善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促进产业跨区域转移承接及融合发展。推动产业园区扩能增效,促进主导产业发展壮大、产业链集聚延伸,推动特色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扎实推进粤东西北地区地级市中心城区扩容提质,提升粤东西北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加大对原中央苏区县、欠发达革命老区县、边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以及老工业基地、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支持力度,强化珠三角地区对粤东西北地区的对口帮扶。

(18)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坚持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全面实施省新型城镇化规划,创建国家新型城镇化示范省。科学界定城镇开发边界,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基本公共服务逐步覆盖全部常住人口,建立健全财政转移支付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强化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和深圳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的作用,提升珠三角城市群发展质量,携手港澳打造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大力推进广佛同城化、广清一体化、汕潮揭城市群建设,支持湛江建设环北部湾中心城市,发展壮大湛茂阳沿海经济带,促进粤北地区城镇集约发展。深化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突出加强地下综合管廊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旧”改造和棚户区改造,全面提升城镇综合承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新农村建设,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编制完善县(市)全域城乡建设规划,提高村庄规划覆盖率和有效性。推进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工程、名镇名村和幸福村居建设,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居和传统村落保护。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加强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建设有岭南特色的美丽乡村。

(19)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传承优秀岭南文化,弘扬新时期广东精神,广泛开展文明城市、文明镇村、文明窗口行业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增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倡导科学精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努力营造廉荣贪耻的社会氛围。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健全社会舆情处置和引导机制。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净化网络环境。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做强主流舆论阵地。严厉打击“黄赌毒”,坚决抵制低俗丑陋现象。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构建广泛参与、形式多样、活动经常、机制健全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增强国防观念,加强后备力量建设,推进双拥共建工作,积极支持国防建设和军队改革,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

五、坚持绿色发展,保障生态安全,着力增强发展可持续性

坚持走生态文明发展道路,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强化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20)加快形成主体功能区格局。发挥主体功能区作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基础制度的作用,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推动各地区依据主体功能定位发展。加快建设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市(县)。强化主体功能区分区管控,严格执行差别化的政策措施,推动重点开发区域提高产业和人口集聚度,落实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实施差异化绩效考核评价办法,完善重点生态功能区、禁止开发区的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健全空间规划体系,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推动“多规合一”和空间“一张图”管理。实施珠三角全域空间规划,优化珠三角城市群发展格局。

(21)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推进多污染物综合防治和环境治理,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持续改善水环境,加强饮用水源保护,推进重点流域特别是跨界河流污染治理。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加大对工业源、尾气排放、扬尘等治理力度,实行区域联防联控。加强土壤污染防治,严格土壤环境监管,实施典型区域土壤修复工程。加快污水收集处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固体废物安全处置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对供水、供电、道路、通信等公共基础设施实施绿色化改造。

(22)推进生态修复和生态建设。坚持保护优先理念,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修复和综合治理,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维护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严格落实生态控制线、林业生态红线。深入开展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推进林业四大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大力建设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推进珠三角地区绿色生态水系建设。完成国有林场改革,推动生态公益林扩面提质。加强森林和湿地保护管理,构建省域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体系。开展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加强海岛生态保护,推动有序开发,强化海洋污染防治和生态管控,构建蓝色生态屏障,强化围填海管理。开展雷州半岛生态修复,重建热带森林体系。开展海岸带和海岛综合整治修复,推进美丽海湾建设。

(23)推进低碳循环发展。建立全省碳排放总量控制分解落实机制,开展碳强度年度目标责任评价考核,珠三角地区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推广应用节能低碳技术,强化工业、建筑、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节能减排。主动控制碳排放,加强高能耗行业管控。推进交通运输低碳发展,实行公共交通优先。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计划,提高电动车产业化水平。提高建筑节能标准,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探索发展绿色金融。制定循环发展引领计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推进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减少单位产出物质消耗。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和再生资源回收的衔接,推进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

(24)全面促进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坚持节约优先,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加快转变资源利用方式,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力争在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中走在全国前列。强化能源消耗强度控制,做好能源消费总量管理,加快实现化石能源消费峰值,提高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实施全民节能行动计划,提高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节矿标准,开展能效、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以水定产、以水定城,建设节水型社会。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全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示范省建设,调整建设用地结构,严格土地用途管制。推进佛山市南海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

(25)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开展节能减碳全民行动,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加强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开展绿色建筑行动,创建低碳生态城市和美丽乡村。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宣教活动,倡导低碳出行、绿色居住,探索推进碳普惠制试点。加强绿色低碳产品的推广与应用,提高生产比例和市场占有率,列入政府优先采购目录。实行绿色规划、设计、施工标准。加强资源环境国情省情和生态价值观教育,培养公民环境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消费自觉。

(26)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落实中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到2020年,构建起由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空间规划体系、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环境治理体系、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等八项制度构成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改革政绩评价考核机制,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指标纳入地方党委、政府考核评价体系,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打造一批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市(县)。改革环保管理体制,建立严格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管理制度,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完善跨区域环境污染治理和管控机制。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积极开展排污权、水权等交易试点。探索独立开展环保监管执法,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完善碳排放管理和交易制度,争取建立区域性碳交易市场。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健全居民用电、用水、用气阶梯价格制度。

六、坚持开放发展,拓展互利合作,着力提升经济国际竞争力

把握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与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全面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竞争,深化粤港澳合作,加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强化内外联动,提高开放水平,构建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形成广东参与国际竞争的新优势。

(27)高标准建设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构建与国际高标准投资、贸易、管理规则接轨的自由贸易园区。在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国际贸易功能集成、口岸通关监管模式创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跨境人民币业务、融资租赁等方面先行先试,加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框架和经验做法。广州南沙新区片区重点建设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新高地和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综合服务枢纽;深圳前海蛇口片区重点建设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世界服务贸易重要基地和国际性枢纽港;珠海横琴新区片区重点建设文化教育开放先导区和国际商务服务休闲旅游基地,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打造与葡语系、西语系国家经贸合作新平台。

(28)建设“一带一路”战略枢纽和经贸合作中心。以经贸合作为重点,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在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中发挥重要引擎作用。支持企业积极走出去建设营销网络、生产基地和区域总部,参与大型基础设施工程承包,加强资源能源联合开发利用。支持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湛江等重要支点城市与沿线友好城市共建空港联盟或港口联盟,推动海上物流大通道、海上丝绸之路空中走廊和数字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建设广东(石龙)铁路国际物流中心,打通丝绸之路经济带进出口双向铁路货运通道。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扩大对外开放,发挥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广东(湛江)奋勇东盟产业园等重要载体作用。深化与南太平洋岛国合作,力争成为我国与南太平洋岛国合作的示范省。

(29)提升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及新兴市场经济体合作水平。加强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多层次经贸合作,以引进先进技术、高端人才和优质管理为重点,集聚高端生产力,培育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基地和经济区。重点加强与欧盟在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节能环保、工业设计等领域的合作,推动与美国在高端制造、电子信息、金融服务、科技服务、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合作。提升中德(佛山)工业服务区、中德(揭阳)金属生态城等平台开发建设水平。挖掘与东欧、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合作潜能,加强在能源资源、农业、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经贸合作。

(30)深化粤港澳紧密合作。创新粤港澳合作机制,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形成最具发展空间和增长潜力的世界级经济区域。全面落实粤港、粤澳合作框架协议,深入实施CEPA有关协议,推进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重点在金融服务、交通航运服务、商贸服务、专业服务、科技服务等领域取得突破。鼓励引进港澳创新人才和创新资源,建设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发挥港珠澳大桥等跨境基础设施功能,辐射带动珠江西岸地区加快发展。深化粤台在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等领域的合作。

(31)推进外经贸发展转型升级。坚持优进优出并重、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并重,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实现从外贸大省向贸易强省转变。稳定传统优势产品出口,扩大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自主营销网络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效益产品出口。深入推进国家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区和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建设,培育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外贸综合服务等新业态,创新和完善多种贸易平台。建立金融、商贸、物流等政策支撑体系,拓宽进出口企业融资渠道。积极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健全服务贸易促进体系,扩大服务贸易规模,优化服务贸易结构。加快发展电子口岸,建立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培育大型本土跨国公司,支持企业开展跨国经营,以联合投资等多种方式参与全球资源配置。推进自主对外投资促进体系建设,打造境外重点经贸合作区或产业合作园区。鼓励企业以参与承包工程带动装备、技术、标准和服务走出去。全面推进以备案制为主的对外投资管理方式改革,落实放宽境外投资外汇管理和企业人员出入境管理政策。加强境外投资信息、法律等配套服务,建立走出去风险评估、预警和应对机制。

(32)深化泛珠三角等区域合作。贯彻《泛珠三角区域深化合作共同宣言(2015-2025年)》,务实推进基础设施、产业投资、商务贸易、旅游、农业、人力资源、科教文化、医疗社保、环境生态、信息化建设、金融等重点领域合作。加快区域交通运输一体化进程,推进跨省(区)铁路、公路项目和珠江—西江黄金水道建设,加强区域间口岸合作,共建内陆无水港和沿海飞地港。强化跨省(区)江河流域水环境协调保护和治理,共同建设粤赣湘桂南岭山地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深化以西电东送、西气东输为重点的能源合作。以珠江—西江经济带、武广高铁经济带、贵广高铁经济带、南广高铁经济带以及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湛江—北海跨省特别经济合作区、闽粤经济合作区、广州南站泛珠省会城市合作示范区为重大区域发展平台,加强沿海、沿江、沿路经济带和合作园区建设。

七、坚持共享发展,促进社会公平,着力增进民生福祉

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增加公共服务供给,率先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加快建设文化强省,努力交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份好答卷。

(33)促进就业创业。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完善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推进就业创业服务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发展。完善创业优惠政策,优化创业环境,建设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的新机制。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和创业引领计划,带动青年就业创业。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技术工人培养模式,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落实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实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完善职称评定制度,推广专业技术职称、技能等级等与大城市落户挂钩做法。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畅通职工表达合理诉求渠道,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深化薪酬制度改革,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健全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由要素市场决定报酬机制。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探索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的长效机制,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健全科学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完善最低工资增长机制。

(34)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人因地施策,提高扶贫实效。强化对口帮扶工作,落实干部驻村帮扶。完善扶贫考评标准和考核机制,建立减贫目标责任制,调整扶贫开发重点县考核指标体系。完善财政扶贫资金增长机制。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健全金融扶贫服务机制,增强对贫困地区的信贷投放。探索对贫困人口实行资产收益扶持制度,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办好扶贫济困日等社会扶贫活动,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积极性。扎实推进对口援藏援疆等工作,为推进西藏、新疆和有关省藏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新的贡献。

(35)提升教育事业发展水平。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大力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作为重点任务贯彻到国民教育全过程。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完善学前教育办园体制和布局,鼓励普惠性幼儿园发展。均衡优质标准化发展义务教育,缩小区域、城乡、校际间差距,逐步推动常住人口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推进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多样化发展,高水平高质量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推进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落实和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着力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和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鼓励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创建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建立个人学习账号和学分累计制度,积极推进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完善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考试招生制度。完善资助方式,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资助全覆盖,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加强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推进城乡教师交流。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加快建立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能为目标的终身教育服务体系。稳步推进教育领域开放合作,促进面向世界的教育合作交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规范特色发展。推进特殊教育改革发展。积极发展老年教育。

(36)强化社会保障体系。坚持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可持续方向,加快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实现社会保障城乡并轨,促进城乡、区域、行业和群体间保障标准水平衔接平衡,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跨区域转移接续政策。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等底线民生保障水平,完善救助管理服务体系,全面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健全临时救助制度。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个人账户制度,健全多缴多得激励机制。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大力发展社会养老,全面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覆盖城乡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实施统一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全面推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实现省内异地就医联网即时结算,鼓励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大力发展福利慈善事业,做好优抚安置工作,健全面向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体系。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和未成年人权益。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健全扶残助残服务体系,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帮扶存在特殊困难的计划生育家庭。

(37)增强人民健康保障。加快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居民健康需求相匹配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统筹推进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基本医保、药品保障、监督管理等重点改革,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卫生强省。坚持公益属性,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完善卫生投入保障机制,推进医疗卫生资源布局调整,促进医疗资源向基层和农村流动。理顺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破除以药补医,建立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推进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创新,全面落实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大力发展社会办医,推进非营利性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同等待遇,加快推进医师多点执业。切实加强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发展远程医疗服务应用。建立医疗责任保险机制,依法化解医患矛盾。深入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形成严密高效、社会共治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加强药品监管,保障用药安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大力发展体育产业。

(38)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整合各类公共文体设施和服务资源,加快形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文化及体育设施建设,完善五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成城市“十分钟文化圈”和农村“十里文化圈”。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着力加强欠发达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满足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积极打造文艺精品。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重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大力推进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建立健全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实施重大文化工程,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发展骨干文化企业和创意文化产业,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把文化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合作,增强文化创造力、传播力、影响力。

(39)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强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工作,有效防范敌对势力渗透。加强维稳形势分析研判、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基础台账管理等制度建设。加大重点领域和重大社会矛盾化解力度,加强重点领域矛盾纠纷专项治理,坚持在法治框架下化解矛盾。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深入推进平安广东建设,建立健全常态化公共安全监管机制,完善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深入开展禁毒人民战争,防范、打击严重危害社会安全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努力创造人民群众满意的平安环境。依法规范信访秩序,强化信访问题源头治理,妥善解决群众合法合理诉求,深化涉法涉诉信访制度改革,把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八、加强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为顺利实现“十三五”规划提供坚强保证

全面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各项措施,提高各级党委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40)提高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切实加强党委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制度化建设,提高专业化能力和法治化水平。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党委对人大、政府、政协、司法机关以及人民团体的领导,支持和保证这些机构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动员人民群众团结奋斗,形成齐心协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合力。

(41)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树立正确用人导向,选好配强各级领导班子,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注重培养选拔政治强、懂专业、善治理、敢担当、作风正的领导干部。落实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规定,完善从严管理干部队伍制度体系。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培养基层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完善实践锻炼制度。健全党管人才工作机制,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着力发展、培养、集聚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企业家人才、高技能人才队伍,积极实施“千人计划”,优化提升“珠江人才计划”“扬帆计划”“广东特支计划”,大力引进和用好海外人才,培养本土高层次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

(42)全面推进依法治省。加强和改进地方立法,健全有立法权的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做好立法和改革的衔接工作,保障重大改革于法有据、有序进行。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依法设定权力、行使权力、制约权力、监督权力,实现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推进政府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法治社会,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和群众性普法教育,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深化基层组织、部门、行业依法治理。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保持城乡基层社会治理基本架构稳定,坚持党组织对其他基层组织的领导,增强社区服务功能,全面落实乡镇(街道)领导干部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工作和“两代表一委员”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落实中央赋予的司法体制改革试点任务,加快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43)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落实“三严三实”要求,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锲而不舍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健全改进作风长效机制,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加大纪律审查力度,加强党内监督,推进巡视全覆盖。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健全督促检查、绩效考核和监督问责制度,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位。

各级党组织、广大共产党员和全省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开拓创新、艰苦奋斗,努力完成我省“十三五”规划任务,为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目标而奋斗!

(此件公开发布)

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2015年12月1日印发

第二篇:五年规划正式正式

西乌旗综合高中2008——2013五年发展规划

世界范围的课程改革,中国范围的学校文化建设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根据社会发展趋势要求,结合我校历史发展的经验总结与现状分析,特提出未来五年学校发展整体规划。

一、学校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旗委、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办学条件已达区级一流水平。绝大多数教师敬业爱岗,乐于奉献,教学质量逐渐得到上级部门和社会的认可。但面对教学改革,教师中尚存在着踌躇彷徨的情况,对“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还需进一步深化理解并在教学实践中体现。

学校管理方面加强了建章立制,逐渐形成了有本校特色的管理制度,体现出一定的科学化、规范化和人文化,但也面临着如何最大化地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体现教职工主人翁意识的问题。随着学校发展,近几年新教师的引进不断增多,尽管在不断地进行着师资调整,仍面临着青年教师比例较高的现状,如何创造条件,加快青年教师成长步伐,对我校发展起着积极的重要作用。

随着教育内外环境的变化,我校的发展既有机遇,也存在着挑战,我校领导和教师将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克服困难,抓住机遇,整合各方资源,为实现新一轮五年发展规划目标而努力工作。

二、指导思想、办学思路

上海师范大学的郑杰教授认为学校发展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就是提高学校的竞争力,就是通过造硬件、创名牌来增值。而学校发展包括质量阶段、效能阶段和人本阶段。这三个阶段中最高层次 1的就是人本阶段。

今后五年我们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张扬个性,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让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尊重、重视和关爱,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设宽松、和谐、愉悦的环境氛围,既要让他们个性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也要让他们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个性素质得到协调、统一发展。力争早日“实现一流的学校管理水平,一流的教育教学质量”。

三、工作重点:

(一)管理优化与管理文化建设

学校管理既有文化管理模式、道德管理方式,也有制度管理模式、权力管理模式。我们将尝试文化管理模式,培养一支想干事、能干事、能干好事的有胆有识的领导队伍把学校建设成校园、花园、家园、乐园(冯恩洪)。

1.建立基于人本的、文化的、发展的学校管理。在学校文化的平台上,建立先进的管理制度。根据学校办学思想和目标重新梳理学校管理流程,完善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增强管理层的服务意识,使学校管理层能够更高效地服务于学校的育人目标。

2.学校环节干部逐步采用轮岗制,实现一专多能,提升整体水平。环节干部要引领全体教师和员工建立“为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为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共同价值取向;要与广大教师一起进行教育教学,进行课程改革,身先士卒,率先垂范,获得亲身体验,掌握一手资料。

3.让校长当快乐的校长,老师当幸福的老师(冯恩洪教授)。初步形成科学化、民主化、人文化的学校管理系统,使学校管理清晰、协调、简洁、高效。实现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充分发挥“三会”的民主决策职能,重大问题的决策必须通过教代会、学代会、家

长委员会讨论通过;最大限度的调动每一个人的内在生命激情,使学校真正成为每一个师生的精神家园,这就需要在精神上、情感上以及个人发展上对每一个师生予以关怀。

(二)建设一支淡薄、儒雅、大气、出质量、善学的现代化教师队伍。(冯恩洪教授观点)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着力提高师德水平。要充分发挥党政工青妇组织在师德建设中的合力,通过开展各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不断完善师德建设考核评价奖惩机制,帮助教师进一步增强法纪意识、政治意识、道德意识和民主意识,尤其是服务意识。

(2)优化教师培养机制,加速教师成才进程。我们不能不断地用昨天的知识教今天的学生去做明天的事(付东缨教授)。一是确保全体专任教师参加我旗的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各项培训,以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和教育科研水平;二是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开展教科研活动、评优活动和教学基本功比赛,并通过组织教师外出听课、参加培训、请兄弟学校骨干教师来校借班上课等形式,尽可能多地为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同时也为教师展示自己的才华创造条件,为教师的成长提供帮助;三是完善校级学科教改带头人的培养考核奖励机制,充分发挥他们在教育教学中的示范作用;四是加大校本培训力度,确保全体教职工参加培训,倡导教师撰写个人三至五年规划,鼓励青年教师岗位成才。五是开展教学技能大练兵,通过广泛听课、评课及教学竞赛,促进教师不断改进教学行为。

(3)稳步推进教师聘任制,增强教师队伍活力。不断完善与继续实施教职工全员聘任制。要继续依据上级有关规定设置学校领导岗位,并实行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和教职工竞争上岗,使聘任制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科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

(三)郑杰教授认为学校发展的基础阶段就是质量阶段,本阶段的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为此我们必须以实践新课程为

重点,创出特色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1、优化整合,扎实推进课程改革。加强课程学习和研讨,积极参与探究性和拓展性课程的研究,提高基础型课程的教学质量,因地制宜开设好各年级的探究课和拓展课,实践新课程教学行为。

2、更新传统的课堂教学观,积极倡导课堂教学改革,以教学反思为策略,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在教学活动中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和途径,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为学生自我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扎实基础。

3.积极为教师搭建锻炼的平台,组织公开教学,开展说课、评课、案例、课件、论文等竞赛,不断实践、提炼和反思,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完善常规管理,加强教学监控,强化教学各个环节的检查落实。针对职业班学习基础薄弱的情况,采取不同要求,放缓进度,夯实基础,促使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缩小群体差异,提升学生整体素质。

5、重视教育技术现代化,加强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培训,激励教师有效整合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教学辅助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6、挖掘校内外教学资源,完善课外活动教师指导队伍,有序开展各类兴趣活动,办好科技创新比赛,艺术节、运动会等活动,做好学生科技特长和能力的培养,发展学生个性,组织学生参加市区级各类竞赛。

(四)德育工作

进一步确立德育工作的核心地位,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为目标,改进德育方法增强“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使学校的德育工作更上新台阶。

1、齐抓共管,完善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完善家长学校,做到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优化育人环境。

2、加强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重视班主任校本培训,加强班主任对班级规范化建设和班级文化建设的指导。通过专家讲学、以老带新、经验交流,提升班主任队伍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加强德育科研建设,倡导班主任每学年写一到二篇教育个案或论文。

3、重视养成教育,抓实“让学生学会负责”的校本德育。坚持以德立校,以民族文化为基础,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注重尊重教育与养成教育的结合,深入开展行规教育,形成校本德育框架。

4、塑造学生的爱心教育,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关心他人的意识和能力。加强学生道德体验,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5、根据学生行为和心理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重视学生心理个案研究,加强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五)校园文化

提升学校的软硬环境确保学校因素对学生成绩7%的作用最大限度发挥(郑杰教授)。构建人文、和谐的校园环境,使师生学习、生活和工作在优雅、愉快积极向上的氛围中。

1、围绕环境育人的主题,巩固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成果,倡导从身边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进一步挖掘学校地区优势,运用各种资源带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所突破。依托社区,整合多方力量共同关心困难学生,对他们进行帮助,同时学校利用场地资源、设备资源和教师资源带动附近地区居民精神文明素质的整体提高。

(六)提高后勤工作水平,更好服务教育工作。

(1)科学规划学校发展前景,扎实抓好现代化建设。要根据学校现状和我旗经济发展的趋势,科学规划学校发展的蓝图,抓紧实施各类规划。要尽快建设好学校田径运动场、完成学校的绿化、美化、硬化。

(2)加强环境、安全、卫生管理,使学校更安全更文明。环境、安全和食品卫生管理要落实到人,使学校环境更洁净、校园更优美、学生活动更安全。采取有力措施使校产损坏率降到最低,并提高校产的使用效率与寿命。要加强食堂的管理,提高服务的质量,让师生更满意。

(3)加强教育经费管理。严格按上级要求规范学校的各类收费行为。严格物品采购制度,并采取多种方法,增收节支,以改善办学条件和教师福利。

未来五年是我旗经济快速发展的五年,我们将不遗余力地快速提升我校的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为我旗经济建设以及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建设者。

西乌旗综合高中

2008-9-1

第三篇:湖南省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湖南省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准确把握我省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国内外形势变化的新特点,制定和实施“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利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省委九届十次全会认真学习了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在总结经验、分析形势、谋划未来的基础上,讨论了制定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问题,并通过如下建议: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富民强省新局面

1.“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十一五”时期是我省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既是面临困难挑战较多的时期之一,也是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之一。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一化三基”战略,成功战胜低温雨雪冰冻等严重自然灾害,科学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翻番,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迈上新台阶;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工业主导作用增强,农业基础地位巩固;经济素质明显提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步提高,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下降;发展后劲大为增强,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建成;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各项改革全面启动并取得较大进展;对外开放全方位拓展,一批重点企业成功“走出去”,发展的动力与活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大幅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保持整体和谐稳定,全省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谱写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这些都为我省“十二五”时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十二五”时期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未来五年,我省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将面对一些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和挑战。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调整大变革之中,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绿色发展蓬勃兴起;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的竞争更加激烈,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气候变化以及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国内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发展环境和条件呈现许多新特点新变化。各省(市、区)都在抢抓机遇竞相发展,区域发展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综合分析国内外环境,对我省发展总体有利,特别是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加速,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国家鼓励和支持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试验区改革建设,都为我省加快发展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我省“十一五”时期的快速发展,提升了产业实力,改善了交通条件,区位优势和生态优势凸显,工业化、城镇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民生需求整体上从生存型迈入发展型,发展潜力和空间巨大;全省上下形成了谋发展、求发展的良好氛围,为长远发展提供了持久的精神动力。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许多矛盾和困难,把湖南的发展放在全国发展的大局中来分析,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仍然薄弱,人均水平低、综合竞争力不强的问题还没有根本改变,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经济素质不高的问题还没有根本改变,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还没有根本改变。我们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发展大势,充分利用好各种有利条件,加快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增创科学发展新优势。

3.“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

制定和实施我省“十二五”规划,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富民强省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全面推进“四化两型”建设,坚持以建设“两型社会”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和着力点,以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为基本途径,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自主创新,推进节能环保,保障改善民生,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争做科学发展排头兵,为率先建成“两型社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推进我省“十二五”时期的发展,必须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坚定不移加快发展步伐,坚定不移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牢牢把握这“两个坚定不移”,是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关系我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我省正处于负重爬坡、后发赶超、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加快发展始终是第一要务,是解决湖南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全省上下必须紧紧扭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不动摇,始终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加快发展的本质要求是坚持科学发展,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加快转变才能加快发展,必须把加快发展与加快转变有机结合起来,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设“两型社会”的要求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基本要求是:

――大力调整经济结构,走优化发展之路。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需求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促进经济结构由低端向高端、由单一发展向全面发展、由不平衡不协调向统筹协调发展转变,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均衡性、包容性。

――大力推进“两型社会”建设,走绿色发展之路。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落实到社会生产、建设、流通和消费的各个领域,大力加强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发展绿色产业,倡导绿色消费,建设绿色湖南,推动资源利用由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粗放型向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的节约集约型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走创新发展之路。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着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进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湖南。

――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走人本发展之路。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切实转变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见物不见人的发展思维,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发展要求,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制度保障和动力源泉,坚定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改革,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的新突破,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把扩大开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我省国际化水平。

4.“十二五”规划的主要目标

力争到2015年,现代产业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可持续发展体系、民生保障体系和制度支撑体系基本形成,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实力、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速度保持全国前列,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力争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

――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生产性服务业比重、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和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明显提高,居民消费率上升,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明显加快,城镇化水平大幅提高,城乡区域发展趋向协调,科技创新综合能力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两型社会”建设取得实质进展。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初步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明显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明显减少,森林覆盖率保持稳定,森林蓄积量和城市建成区绿化率明显提高,城乡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宜居水平明显提高。

――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明显减少,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明显提高。

――社会建设和管理明显加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民受教育程度稳步提升,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城乡社区建设全面推进,社会就业比较充分,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进一步壮大。社会管理进一步完善。

――体制机制创新实现新突破。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互利共赢开放格局进一步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

――法治湖南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依法治省各项工作进一步落实,公开、公平、公正、可预期的法治环境不断完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法治化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治安状况良好,人民安居乐业,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二、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我省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任务,坚持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基本形成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5.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按照创新驱动、重点突破、市场主导、引领发展的要求,优先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创意、生物、新能源、信息和节能环保7大重点产业,实施新兴产业集聚、优势企业培育、核心技术攻关、名牌产品创建、人才资源开发5大基础工程,建立技术创新、投融资服务、共性技术服务3大支撑平台。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扩张和集聚集群发展,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力争使我省成为全国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基地和生产制造基地。

6.改造提升传统优势制造业。坚持优势优先与整合提升并举、壮大规模与提升品质并重,推动优势资源向产业链核心环节、价值链高端环节集聚,加快推进新兴科技与传统优势制造业融合,运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先进工艺改造提升传统优势制造业,促进传统优势制造业“两型”化、高端化、品牌化。调整优化以钢铁、有色、石化为代表的原材料工业,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原材料基地;做大做强以工程机械、轨道交通、汽车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改造提升以食品加工、纺织为代表的消费品工业,提高产业技术装备水平和科技含量。

7.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产业配套率为重点,培育发展一批千亿产业、千亿集群、千亿企业、千亿园区。依托园区建设,充分发挥核心企业龙头带动作用和大中小企业集聚功能互补作用,走集聚集群发展之路。着力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重大产业基地和特色专业园区,引导形成以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特色专业园区,引导形成以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10个千亿园区为核心、省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和园区为重点、县市园区和创业基地为配套的产业集群格局。促进企业兼并重组,发展拥有国际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重点培育一批高成长性的创新型中小企业,提升中小企业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

8.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为方向,大力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有机融合,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推进服务业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探索适合新型服务业发展的市场准入标准和管理办法,调整土地、水、电、气等要素价格政策,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大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优先发展金融、物流、会展、创意设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全面提升旅游、商贸、餐饮、住宿以及居家养老、生活保健、社区服务、家政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实施旅游精品战略,构建多层次的旅游经济发展新格局。充分发挥健康休闲产业优势,增强其对周边省份的吸引力和辐射力。

9.加强能源安全保障。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促进化石能源高效和清洁利用,加强能源储备。积极发展核电,深度开发水电,有序发展火电,加快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沼气等其他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形成水电、火电、核电等多元化发展的能源格局。

三、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以确保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大力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生态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基本形成“两型”农业发展模式和“两型”新农村。

10.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全省农业区域布局,加快构建农业主体功能区。着力实施新增粮食产能工程,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运用现代科技和先进生产方式改造提升水稻、棉花、柑橘、油茶、畜禽、茶叶等传统支柱产业,推进农业生产的基地化、标准化、良种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提高农产品产出率、优质率。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休闲农业、城市农业和外向型农业。积极发展以杂交水稻种子为重点的种苗产业。集中力量创建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农业现代化示范县(市、区),积极培育现代经营主体,推行现代经营模式,提高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水平。以培育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大型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为重点,以构建现代农产品加工园区和基地为载体,以整合提升农产品品牌为突破口,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振兴计划,发展农产品加工集群,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

11.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推进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抓好重大水利枢纽和水利工程建设,加强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塘清淤扩容和灌区配套改造,完善小微型水利设施,提高防洪减灾、雨洪资源利用和水资源调配能力。严格保护耕地,加快农村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后备耕地资源,确保补划基本农田质量,重点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整合支农资金,突出支农重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快构建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础、骨干企业为龙头、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和流通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健全农技推广、金融信贷、农业保险、信息服务、农产品质量监管、优质农产品认证等综合服务体系。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建设一批特色、专业的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进一步发挥农村信用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健全农业信用担保机制,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建立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构建有利于土地增值收益和农村存款用于农业农村的机制。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农村土地依法有序流转,继续抓好林权制度改革和农村综合改革。按照节约用地、保障农民权益的要求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和宅基地管理制度。

12.促进农民增收。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实施力度,落实农业补贴和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鼓励农民优化种养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生产经营收入。充分发挥小城镇对农民就业增收的辐射带动作用,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加快发展城乡服务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工资性收入。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整合农村劳动力培训资源,创新农村职业教育模式,加快培育职业化新型农民与产业工人,提高农民增收致富能力。扩大劳务输出,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扎实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加大扶贫投入,实现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促进欠发达地区农民增收。

13.全面提高乡村规划建设水平。按照协调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以乡村规划为龙头,以村庄整治建设为重点,以农民集中居住为导向,全面提高乡村规划建设水平。切实加强乡村布局规划,按照适度集聚、节约土地、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科学合理确定乡村居民点的布局和数量。严格执行乡村规划,抓好村容村貌治理,引导乡村工业合理布局。着力开展农村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清洁能源工程建设,突出抓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继续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公路和沼气建设,加快农村危房改造,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扩大农村社区建设覆盖面,因地制宜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四、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

加强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有序推进农民工转化为城镇居民,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乡互促共进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14.构建新型城镇体系。按照布局合理、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生态友好、定位明确的原则,加速构建以长株潭为核心、环长株潭城市群(“3+5”)为重点、市州中心城市为骨干、县城和中心镇为节点、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体系。坚持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完善城市功能区划,做大市州中心城市和省级边界地区中心城市;努力破解制约县城和中心镇发展的制度瓶颈,着力增强县城和中心镇的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建成一批高品质、特色型的精品小城镇。

15.加强城镇建设和管理。高起点高标准抓好城镇规划设计和建设。强化规划约束,预防和治理“城市病”。完善城镇综合交通体系,加快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革,加强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城镇绿地建设和保护力度,推广绿色建筑,加强城镇无障碍建设。大力保护城镇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遗产,保持城镇特色风貌,提升城镇品位和魅力。加快建立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规范市场秩序,抑制投机需求。加大政策支持,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增加中低收入者住房供给。

16.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统筹城乡发展,加快转变城乡二元结构,大力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的一体化,加快形成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宽户籍限制特别是中小城市和城镇的落户政策,促进有稳定劳动关系并在城镇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转化为城镇居民。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建立健全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等问题的体制机制。

五、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数字湖南

把推进信息化作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坚持以信息化支撑和促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加快形成信息产业跨越式发展、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渗透和融合、信息化水平全面提高的新局面。

17.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统筹规划、集约建设、资源共享、保障安全的要求,加强新一代信息骨干网、公共服务平台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三网融合”,确保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软件产业基地国际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云计算和物联网。加快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基地建设。推进“呼叫中心”、“数据中心”、“灾备中心”等高标准、广覆盖的公共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完善服务平台。推进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城市等试点工程建设。

18.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按照产业化发展、市场化推动、国际化运作的思路,扶持信息产业龙头企业和重点产业园区。重点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移动电子商务和互联网经济、消费类终端、新型显示器等信息产业集群,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突出加强与IT大企业的交流合作,推动国际知名电子企业来湘合作发展信息产业。加快发展电子商务、三网融合增值服务、数字内容、物流信息服务等新型信息服务业,构建现代信息服务业体系。加快发展移动电子商务,建设全国一流的移动电子商务核心平台,把我省建成全国移动电子商务产业的集聚区。

19.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强化信息技术在工业、农业、服务业中的应用,将我省建成全国网络经济高地。加强长株潭和省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推动装备制造等传统行业信息化改造。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着力推进设计研发信息化、生产过程智能化、生产装备数字化、经营管理网络化,加强节能减排的信息产品研发。大力发展涉农电子产品和信息服务产业,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实施供应链管理,带动上下游农户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大力推进服务业信息化,改造提升优势服务业,加快物流信息化和标准化,推进金融和保险业信息化,健全专业市场公共信息服务体系。

20.提高社会信息化水平。加强人口、法人、地理空间等公共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应用,推动部门间资源共享与业务协同。整合政务网络资源,构建全省统一、安全、可靠的电子政务网络。强化政府网站公共服务功能,全面推行网上办公、无纸化会议和行政许可在线办理。推进公共信息资源共享,提升城市社区信息服务和家庭数字化生活水平。加快推进国家农村农业信息化示范省试点工作。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灾害救援指挥、疫情预警预报等各领域的应用,让信息化建设为全民带来实惠。

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绿色湖南

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以节能减排为重点,推进绿色发展,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双赢。

21.加快发展绿色经济。在全社会培育、宣传和推广绿色发展、生态文明理念。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产业发展,利用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等绿色新兴产业,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加强资源节约和综合循环利用,全面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低碳、清洁生产、高效节能、污染治理等绿色技术的研发、引进和应用,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技术体系和生产体系。大力推广绿色交通、节能建筑,积极倡导公众绿色消费,形成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建立完善绿色科技经济政策体系,建立多元环保投融资机制,制定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财税政策,建立绿色经济统计、跟踪和评价机制。

22.加强环境治理和保护。以着力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抓好工业污染、城镇生活污染和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减少水体和土壤污染,改善环境质量。落实减排目标责任制,加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加强城镇污水、生活垃圾和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统筹协调湘、资、沅、澧四水流域及洞庭湖水资源管理和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湘江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以保护饮用水源安全为主要目标,以重金属污染治理为重点,加快推进湘江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美丽繁荣的湘江生态经济带。加强矿产地质勘查、保护和合理开发。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强化执法监督,健全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责任追究制度。有序推进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试点。

23.加大保护和修复生态力度。按照生态建设从事后治理向事前保护转变、人工建设和自然恢复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加大对林地、湿地、风景名胜区及生态脆弱地区的保护和修复力度。抓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统筹推进城乡绿化。积极探索生态环境补偿和生态保护设施共建共享的长效机制,增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能力,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大重点区域地质灾害防治力度,加快建立防灾减灾体系。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在全省建设一批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文化繁荣、社会和谐、人民群众充满幸福感的宜居城市、宜居城镇和宜居村庄,使湖南成为中部乃至全国最适宜居住兴业的地区之一。

七、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按照优化提升环长株潭城市群(“3+5”)、加速崛起湘南、扶持发展大湘西的要求,优化空间布局,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24.深入推进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改革建设。

规划和实施好试验区第二阶段的改革建设,充分利用先行先试政策,以湘江流域综合治理和保护作为试验区改革建设的突破口,重点构建有利于发展转型的体制机制,积极探索建立一体化管理体制。着力实施好湘江流域综合治理和保护、“两型”产业振兴、基础设施建设、节能减排全覆盖、示范区建设、城乡统筹示范、长株潭公交一体化及“三网融合”等八大重点工程。加快建立“两型”产业体系,广泛开展“两型”单位创建活动,科学制定“两型”标准体系,实行“两型”标识,放大示范和引领效应。把长株潭建成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的示范区、中部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具有国际品质的现代化生态城市群和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25.优化提升环长株潭城市群(“3+5”)。统筹规划环长株潭城市群(“3+5”)的空间格局和目标定位,统一规划跨区域的资源开发、产业布局、设施配套、市场体系等重大问题。打破行政体制障碍,创新合作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大力推进城际铁路、机场、长株潭组合港和岳阳港等现代交通网络建设,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大力推动人口、产业、技术、资本和市场的聚集和

融合,放大同城效应。加快长沙、株洲、湘潭、衡阳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把环长株潭城市群(“3+5”)建成中部乃至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现代化生态城市群。

26.加快湘南开放崛起步伐。充分挖掘湘南区位、资源优势,重点对接粤港澳和北部湾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提升合作层次和水平,抓住机遇大力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建设综合交通体系,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和现代农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把湘南建成全省对外开放的引领区、产业承接的先导区和新的经济增长极。

27.加大大湘西开发扶持力度。完善扶持政策,着力改善大湘西基础设施条件,加快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发展生态旅游和民族文化旅游,把大湘西建成全国重要的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将张家界建成世界旅游精品。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加强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库区水淹区、边远山区、林区的扶持。继续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作为全省扶贫攻坚主战场,加强重大项目和优惠政策支持。推进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建设。

28.加快形成主体功能区。建立健全有利于主体功能区形成的利益导向机制、政策保障体系和绩效评价体系,配套实施差异化的财政、投资、产业、土地、人口、环境等政策。支持重点开发地区增强产业和要素聚集能力,逐步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和经济增长极。支持引导农业主产地区严格保护耕地,稳定粮食生产,保障农产品供给。支持生态地区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建设全省重要的生态屏障。对禁止开发区实施强制性保护,严禁各类开发活动,引导人口有序转移。

29.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把加快发展县域经济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着力点,稳步推进强县扩权改革,扩大县域经济管理权限,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增加县域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县域基础条件。支持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县域和中心镇聚集,发展县域特色产业,提升县域产业支撑能力。加快县域城镇化进程,构建以县城、中心镇和工业园区为重点的县域经济发展格局。

八、着力扩大有效需求,促进投资消费出口协调拉动

经济增长稳定投资率,扩大消费率,增强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加快形成投资、消费、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格局。

30.保持投资合理稳定增长。努力扩大投资总量,增强投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把扩大投资和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有机结合,形成投资消费良性互动增长机制,创造最终需求。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增强政府投资的导向性,促进政府投资更多地向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生态建设倾斜,向农村、贫困地区倾斜,向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倾斜。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组织实施一批重大工程,规划建设一批事关全省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落实企业自主决策、自担风险的投资机制,规范国有企业投资行为,注重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完善和落实鼓励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有效扩大民间投资。加强产业政策引导,严格执行投资项目用地、节能环保、安全等标准,有效遏制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加强政府融资平台分类管理,规范政府投资行为,防范政府投资风险,提高政府投资效益。

31.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形成高效便捷、安全可靠的综合运输体系为目标,加快完善区际、城际、城市、城乡交通运输网络,继续抓好高速公路、普通公路、内河航运和港口建设,突出高速铁路、城际轨道交通和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加快高速公路出省通道、网络连接线、市县连接线建设,推进内河航运扩容提质,提高航空运输能力,把我省建成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加强油气管网、输煤通道和输配电网建设,构筑稳定可靠、安全高效的电力传输、煤炭运输和油气管网大通道。

32.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通过扩大就业、拓宽居民投资渠道、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快发展消费信贷等途径,切实增强居民消费能力。采取不断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等措施,培育形成良好的居民消费预期。完善促进消费政策,扩大住房、汽车消费,积极培育文化、旅游、健身、老龄服务、信息等消费热点,发展新型消费业态,大力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推进城乡消费结构升级。规范消费市场秩序,营造便利、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33.增强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坚持走以质取胜、科技兴贸战略和集约化、多元化发展路子,大力扩大出口规模。着力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附加值和品牌竞争力,延长加工贸易省内增值链,鼓励轻型化、精品化产品出口,扩大以承接服务外包为主的服务贸易出口。加强外贸出口基地建设,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园区。增加先进技术、关键零部件、国内短缺资源进口,以进口促出口,提高外贸的整体质量和效益。

九、充分发挥科教人才优势,建设创新型湖南

坚持科教兴省,全面落实国家和我省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教育改革发展,造就新的湖湘人才群,构筑中部人才高地,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科技和人力资源基础。

34.着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鼓励原始创新,加强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围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系统集成和形成完整产业链为目标,突出重大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通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科技工程,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竞争力强的高端品牌和产品。进一步整合科技资源,依托重点园区、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加快建设一批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企业技术中心和院士专家工作站等科技创新平台和技术服务平台,引导和支持社会资金创办综合性和专业性的科技“孵化器”,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放共享。

35.加快科技体制改革。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资金、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动形成产学研战略联盟。推动省部科技创新战略合作,促进军民科技有机融合。加强基层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加大财政对科技投入的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育和发展创业风险投资,构建多层次、多渠道支持科技创新的投融资体制。全面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完善保护知识产权的地方性法规,强化支持企业创新和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财税金融政策,增强高校和科研院所创新动力,发挥企业家和科技领军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36.深入实施教育强省战略。坚持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教育科学发展。坚持教育公益性和普惠性,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使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注重提高教育质量。切实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按照中央规定的比例要求,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鼓励引导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切实解决学前教育发展问题,基本实现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有序推进免费中职教育,增强职业教育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强城乡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大力发展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更加关注特殊教育,积极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37.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化、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方针和党管人才原则,统筹推进全省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政府宏观管理、市场有效配置、单位自主用人、人才自主择业的体制机制,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明显提高人力资本投资比重。大力培育科技创新和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积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培养一大批农村实用人才,推进高技能人才振兴工程。建立健全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科学化、社会化的人才评价、选拔、使用和激励机制,努力为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搭建平台和提供良好服务,营造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不断开创湖南人才辈出的新局面。

十、进一步推动文化强省建设,增强文化软实力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协调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巩固文化产业在全省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中华文化及湖湘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38.提高全省人民文明素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构建共有精神家园。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倡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手段,引导人们知荣辱、讲正气、尽义务,形成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大力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和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科体系、科研方法创新。

39.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原则,加快形成结构合理、发展均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突出抓好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艺术馆等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创作生产更多深受群众喜爱、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文化精品,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抓好文化惠民工程,促进公共文化资源向农村和农民倾斜,促进城乡文化事业协调发展。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和文化队伍建设。加快省内主流媒体的建设和发展,重视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的建设、运用和管理,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传播能力。大力发展网络出版、手机电视等新兴传播业态,提高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推动优秀文化产品的数字化、网络化,构建现代传播体系,把我省建成中部新媒体集聚区。完善和规范文化市场综合管理。加强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

40.加快发展展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健全激励机制,加快影视制作、出版发行、文艺演出、互联网站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和股改上市,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进入,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和新兴网络文化产业集群,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和多元化供给能力。精心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支持广电、出版、动漫等一批文化产业集团加快发展。利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拓展延伸文化产业链条。搭建文化产业发展平台和文化产品交易平台,推动湖南创意文化产业园和中南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等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示范基地和主题公园建设,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

十一、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大力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

把解决民生突出问题与提升整体民生质量结合起来,把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与解决新的发展条件下出现的民生问题结合起来,把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责任与民间自助的力量结合起来,加快形成符合省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民生保障体系。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41.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建立收入稳定增长机制,促进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健全扩大就业增加劳动者收入的发展环境和制度条件,促进机会公平。拓宽居民收入来源渠道,鼓励劳动者以资本、技术、专利等参与分配,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健全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建立低收入居民生活补贴与低收入居民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指数联动机制。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规范分配秩序,有效调节过高收入,控制和调节垄断行业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努力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

42.努力扩大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小微型企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加强职业培训和择业观念教育,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重点抓好高校毕业生、城镇新增劳动力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优化创业环境,鼓励和支持自主创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实施相应的财税、金融、产业等方面政策,健全城乡规范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健全面向所有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长效制度,完善就业与社会保障的联动机制。加强劳动执法,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改善劳动条件,保障劳动者权益。发挥工会和行业组织积极作用,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43.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完善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进一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发展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积极稳妥推进养老基金投资运营。加强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的衔接和协调,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统筹层次,扩大各类社会保险覆盖面,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和慈善事业。做好优抚安置、安全生产和救灾应急等工作。加强社会保障信息网络建设,实现精确管理。

44.加快医疗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改革发展。认真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和实施方案,优先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需求。加强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立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加强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建设全省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加强医学人才特别是全科医生培养,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坚持中西医并重,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鼓励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促进有序竞争,加强有效监管。加强药品质量和安全监管,积极防治重大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地方病和寄生虫病。加强城乡社区体育设施建设,丰富群众体育活动,进一步提高竞技体育水平。

45.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统筹人口数量、素质、结构,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协调,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改善人口出生素质,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趋势。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注重发挥家庭社区功能,培育壮大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发展妇女儿童事业。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

46.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完善公共治理结构,加快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建立政府行政功能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和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积极培育发展各类社会组织,支持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力度,建立社会组织参与公共事务决策机制。推进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基层社区建设,探索“社区管理社会化”,推行村(居)事务准入制度。加强和改善流动人口、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和虚拟社会管理。创新治安管理与城市管理、市场管理、行业管理等有机结合的新模式。强化信访工作责任制,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工作体系,构建信访、调解、综治“三位一体”的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综合平台,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建立重大项目建设和重大决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健全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食品安全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理体系。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密防范、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增强维护公共安全能力。

十二、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建设法治湖南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全面提高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领域的法治化水平,营造公开、公平、公正、可预期的法治环境。

47.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村(居)务公开,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加强人权保障,促进人权事业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支持其按照各自章程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切实做好民族和宗教工作。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积极探索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发扬党管武装优良传统,完善全民国防教育体系,增强全民国防意识,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深入开展“双拥”活动,积极开展军民共建,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48.加快推进依法治省。以依法执政为核心,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为重点,加快推进法治湖南建设。探索完善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运行机制和有效实现形式,提高各级党委依法执政能力和水平。完善省委领导地方立法的工作制度,围绕推进“四化两型”建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着力加强地方立法,从法制上保证省委重大战略部署的贯彻实施。加强执法监督检查,确保法律法规全面正确实施。完善重大事项决策制度,实行依法决策、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促进公正廉洁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加强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加大对困难弱势群体的司法保护力度。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大力培育崇尚法治、维护法律权威的新风尚,使依法办事成为社会的基本准则。

十三、深化改革开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以更大决心和勇气推进改革开放,实行更加积极的开放战略,更好地发挥群众首创精神,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形成较为完善的有利于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的体制机制。

49.完善有利于发展转型的体制机制。加快完善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要素市场。推动形成能够灵活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以及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机制。改革资源环境税费制度,引导和激励市场主体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逐步完善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制,突出发展银行、保险、信托、担保、证券和租赁等金融产业,鼓励国内外各类金融机构来湘设立分支机构,培育壮大地方商业银行,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以县为单位建立社区银行,扩大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拓展服务领域,加强银企合作。健全和完善资本市场体系,充分利用证券市场,支持各类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积极发展产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和私募基金,探索建立省属金融控股公司和场外交易市场。加快长株潭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着力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进一步推进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理顺省以下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推进预算制度改革,完善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管制度。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稳步推行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

50.完善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体制机制。坚持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人人平等获得发展机会,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立确保财政支出优先满足基本公共服务需要的保障机制,推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重点向农村、欠发达地区和困难群体倾斜。推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改革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

51.完善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机制。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简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继续优化政府结构、行政层级、职能责任,坚定推进大部门制改革,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增强公共服务能力。加强规划体制改革,完善规划体制和实施机制。增强公共政策制定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改进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提高政府公信力。

52.完善有利于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加快省属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步伐,健全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机制。深化垄断行业和省属大型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健全和理顺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加快建立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和金融服务等领域,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和落实政策措施,创造公平竞争环境,依法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益。

53.进一步扩大开放,提升湖南国际化水平。制定实施更加开放的政策措施,切实增强重要区域、关键领域和重点行业对国内外生产要素的集聚能力,营造开放新优势。加强外资投向引导,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利用外资规模。完善投资软环境,加强外资服务中心建设,实行“一站式”服务,切实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积极承接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建设一批承接产业转移的基地和园区。努力培育形成一批省级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区和具有国际资质的服务外包骨干企业。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区域总部、营运中心、研发中心等落户湖南,借鉴国际先进管理理念和制度,促进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扩大金融、物流等服务业对外开放,稳步开放教育、医疗、体育等领域,引进优质资源,提高服务业国际化水平。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按照市场导向和企业自主决策原则,引导各类所有制企业有序到境外开展跨国并购、境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着力培育本土跨国公司,形成以境外工业园区为平台的“走出去”新格局。积极拓展以友好城市为主体的国际交流合作渠道。支持长沙市建设区域性国际化城市。抓住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启动的历史性机遇,拓展和深化与东盟各国的经贸合作,将永州建成对接东盟的桥头堡。加强与央企对接和部委共建。加强与泛珠三角、北部湾经济区、长三角和中部地区等区域合作,实现共生发展、共生崛起。

十四、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为实现“十二五”规划而奋斗

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重点,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为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供根本保证。

54.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各级党委要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准确把握发展形势,科学谋划发展蓝图,努力创新发展模式,提高驾驭全局、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各级领导干部要开拓国际视野,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注重实践锻炼。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创新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和考核评价机制,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用人导向。

55.切实转变干部作风。全省广大党员干部要大力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真抓实干,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牢固树立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不断增强群众工作本领,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勇于负责,敢于担当,狠抓工作落实。

56.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省广大共产党员要坚定不移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积极落实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决策部署。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和事业观,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健全对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执行情况纪律保障机制,确保政令畅通。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化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和严格管理,严格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工作力度。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推动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全省各级党组织、广大共产党员和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完成“十二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共同谱写湖南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年)

目录

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发展环境....................................................................8 第一节 过去五年发展成就................................................................8 第二节 认识新常态新特征..............................................................13 第三节 把握新机遇新挑战..............................................................14 第四节 精准发力重点突破..............................................................15 第二章 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18 第一节 指导思想..............................................................................18 第二节 基本原则..............................................................................19 第三节 发展目标..............................................................................20 第四节 基本理念..............................................................................24 第三章 优化城市发展布局,形成新的动力源和增长极........................26 第一节 重点打造“三大战略枢纽”...................................................26 第二节 优化提升“一江两岸三带”...................................................27 第三节 合理布“多点支撑”...............................................................28 第四章 建设“三中心一体系”,提升城市核心功能................................29 第一节 建设国际航运中心..............................................................29 第二节 建设国际物流中心..............................................................33 第三节 建设国际贸易中心..............................................................35 第四节 建设现代金融服务体系.......................................................38

第五章 实施创新驱动,建设国家创新中心城市...................................40 第一节 打造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41 第二节 布局重大科技创新工程.......................................................42 第三节 培育壮大创新型企业...........................................................44 第四节 汇聚创新创业优秀人才.......................................................45 第五节 营造良好创新生态环境.......................................................46 第六节 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47 第六章 强化价值引领,构建高端高质高新产业体系...........................48 第一节 优质高效发展现代服务业...................................................49 第二节 增强先进制造业核心优势...................................................52 第三节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55 第四节 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57 第五节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59 第六节 促进产业集群集聚集成.......................................................60 第七节 加强质量标准和品牌建设...................................................61 第七章 发展网络经济,拓展转型发展新空间.......................................61 第一节 提升信息基础设施水平.......................................................61 第二节 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62 第三节 打造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63 第四节 加快大数据广泛深度应用...................................................64 第五节 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和监管...................................................65 第八章 全面深化改革,率先构建发展新体制.......................................65

第一节 推进政府职能转变..............................................................66 第二节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67 第三节 完善现代市场体系..............................................................68 第四节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69 第五节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70 第六节 加快建设现代财政制度.......................................................71 第七节 提高管理科学化水平...........................................................72 第九章 以南沙新区和自贸试验区为牵引,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经济体系.......................................................................................................................72 第一节 构建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73 第二节 建设高品质空间载体...........................................................74 第三节 打造现代产业新高地...........................................................75 第四节 更好发挥辐射带动功能.......................................................76 第十章 深度参与全球竞合,建设“一带一路”战略枢纽........................76 第一节 积极建设“一带一路”...........................................................77 第二节 着力促进优进优出..............................................................78 第三节 大力引资引技引智..............................................................79 第十一章 深化区域合作,服务全省带动泛珠.......................................80 第一节 建设广佛肇清云韶经济圈...................................................80 第二节 主动辐射带动粤东西北.......................................................81 第三节 推进穗港澳台合作上水平...................................................82 第四节 当好泛珠全面合作领头羊...................................................83

第十二章 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84 第一节 强化中心城市枢纽功能.......................................................84 第二节 完善城市综合交通网络.......................................................85 第三节 优化交通管理和出行方式...................................................88 第十三章 协调城区联动,实现均衡互补发展.......................................90 第一节 发挥各区发展主战场作用...................................................90 第二节 推进城市建设和有序更新...................................................94 第三节 建设干净整洁平安有序城市环境.......................................96 第四节 构建城市公共安全体系.......................................................97 第十四章 推进城乡互动,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98 第一节 建设新型城镇和美丽乡村...................................................99 第二节 加快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100 第三节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101 第四节 加强农村社会治理............................................................101 第五节 促进农村发展农民增收.....................................................102 第十五章 创新社会服务与管理,建设和谐包容城市.........................103 第一节 提高公共服务产品供给水平.............................................103 第二节 提升基层社会管理服务能力.............................................104 第三节 增强社会自我调节能力.....................................................105 第四节 促进社会融合发展............................................................106 第十六章 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建设岭南文化中心.............................107 第一节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07

第二节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108 第三节 打造文化支柱产业............................................................109 第四节 塑造岭南人文特色............................................................110 第五节 提升文化国际影响力.........................................................111 第十七章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构筑绿色生态美丽广州......................112 第一节 优化城市生态安全格局.....................................................112 第二节 加强环境保护与环境治理.................................................113 第三节 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114 第四节 倡导绿色环保生活方式.....................................................115 第五节 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116 第十八章 节约高效利用资源,推动城市永续发展.............................118 第一节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119 第二节 安全洁净利用水资源.........................................................119 第三节 构建清洁高效安全能源保障体系.....................................120 第四节 落实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123 第五节 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123 第十九章 完善人口战略,促进人口可持续发展.................................124 第一节 促进人口总量适度和布局均衡.........................................124 第二节 优化人口结构....................................................................125 第三节 完善人口服务和管理.........................................................126 第四节 应对人口发展突出问题.....................................................126 第二十章 提高就业质量,促进居民收入同步增长.............................128

第一节 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128 第二节 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129 第三节 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130 第四节 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番.............................................130 第二十一章 完善社会保障网络,筑牢民生底线.................................131 第一节 推进社会保障全覆盖.........................................................132 第二节 提高社会保障的公平性.....................................................132 第三节 确保社会保障制度长期稳健运行.....................................133 第二十二章 促进公平优质均衡,建成教育现代化先进市..................134 第一节 扩大基础教育资源供给.....................................................135 第二节 提供更多优质特色教育.....................................................135 第三节 促进教育公平均衡发展.....................................................136 第四节 提高高等学校办学水平.....................................................137 第五节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创新.....................................................137 第二十三章 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健康广州.................................139 第一节 合理布局医疗卫生资源.....................................................139 第二节 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效能.....................................................140 第三节 积极推进健康城市建设.....................................................142 第二十四章 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建设法治广州.................................143 第一节 加强改进地方立法............................................................143 第二节 加快建设法治政府............................................................144 第三节 推进法治社会建设............................................................145

第二十五章 完善规划实施机制,保障实现发展蓝图.........................145 第一节 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146 第二节 健全规划落实机制............................................................146 第三节 强化规划实施支撑............................................................147 第四节 加强规划监督考评............................................................148 附件1 广州市“十三五”规划纲要实施重点.........................................148 附件2 名词解释...................................................................................155

“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我市落实国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巩固提升国家中心城市地位、引领全省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目标要求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贸易中心、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和国家创新中心城市的重要时期。本纲要根据《中共广州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未来五年全市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发展环境

面向“十三五”,我市要充分总结“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成就,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城市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全面分析机遇挑战,厚植发展优势、补齐明显短板、破解发展难题,推进各项工作全面上水平。

第一节 过去五年发展成就

“十二五”以来,我市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影响、国内经济发展“三期叠加”等一系列风险挑战,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深入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顺利完成“十二五”规划主要目标和任务,主要成效体现在六大方面:

一是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1.81万亿元,“十二五”时期年均增长10.1%,比2010年净增7352.13亿元,连续27年居国内城市第三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万美元,实现了新的跨越。来源于广州地

区组织的财政收入达5116亿元,政府负债压力有效缓解,金融系统更加稳定,经济发展稳中有进,为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作出了重大贡献。

二是中心城市功能不断强化。白云国际机场第三跑道投入运营,2015年旅客吞吐量达5521万人次。广州港出海航道三期、南沙港区三期建成,港口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5.21亿吨和1762万标箱,分别居世界第5位和第8位。贵广和南广(广州段)、广珠铁路、广深港客运专线广深段开通,综合交通枢纽功能不断完善。地铁通车9条线路共266公里(含广佛线),市内高速公路通车972公里,建成市政道路桥梁234公里,市区公共交通出行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60%。信息枢纽地位增强,光纤入户率快速提升,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天河二号运算速度连续6次世界第一。

三是产业转型升级深入推进。服务业增加值突破1万亿元,占GDP比重从2010年的61.0%提升至2015年的66.77%。金融、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63.5%。多家互联网龙头企业集聚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总部经济实力稳步提升。工业稳中提质,轨道交通装备、工业机器人、重大装备等先进制造业不断壮大。以广州高新区为核心的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业态加速布局发展。

四是城市环境质量显著提升。空气、水、绿化环境持续改善,2015年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达85.5%,森林覆盖率达4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65平方米,建成绿道3000公里,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突出。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和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建设进展明显,节能减排全面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同德围、金沙洲、登峰街、石井街等重点地区

综合整治成效明显,“水浸街”问题有效缓解,城市环境更加干净整洁有序。顺利完成行政区划调整。在全国特大城市中率先开展“三规合一”,城市空间布局不断优化,土地效益逐年提高。

五是民生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城市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分别达10.8%和12.4%,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连续7年快于城市居民,城乡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广州大学、广州医科大学纳入一本招生。广州新图书馆等一批文化设施建成。13个儿童公园建成开放。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新增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提前完成。创新人口管理服务政策,率先实施积分制入户。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基层社会治理不断创新,法治政府建设成效显著,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有序,市民安全感显著增强,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六是改革开放实现新的突破。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深入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十二五”新增商事主体79万户,注册资本总额1.4万亿元。成功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旅游综合试点改革、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等一批国家级、省级试点。南沙新区上升为国家级新区,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南沙新区片区建设开局良好,穗港澳台合作不断深入。设立广州国际城市创新奖,国际友好城市和友好合作交流城市增至63个,驻穗使领馆数量达到53个,国际合作和城市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广佛肇清云韶经济圈建设加快推进,与泛珠三角省会城市、高铁沿线城市合作更为紧密。

从“十二五”实施效果看,我市综合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都迈上了一个大台阶,城市经济总量规模优势、平衡发展结构优势、市场经济活力优势、综合交通枢纽优势、改革开放先行优势、科教文卫中心优势持续增强,为“十三五”时期进

一步强化国家中心城市功能,在继承中巩固发展、在创新中优化提升、在补齐短板中实现突破打下了坚实基础。

第二节 认识新常态新特征

当前,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呈现出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但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这是谋划“十三五”发展的逻辑起点。对照这个大逻辑,近年来广州经济增速已由高速向中高速换挡,但总体保持较全国、全省略高的速度;产业结构已进入以服务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但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亟待提升;增长动力正在切换过程中,但创新尚未成为

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具体表现为:

一是传统消费增速下滑,但仍是现阶段支撑消费增长的主要力量,新型消费产品、消费模式、消费供给难以满足个性化、高品质的消费需求,消费仍有较大潜力。二是投资总量和增长速度有所减弱,但有效投资空间仍然广阔,投资结构向供给侧调整和优化,将释放更大的投资需求。三是传统进出口增长放缓,新的外贸增长点不断呈现,优化进出口结构将会促进进出口质量和效益更好的提升。四是传统支柱产业仍是主要支撑,但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壮大并形成有效接续,产业实力将会进一步加强。五是质量标准品牌已成为市场竞争的核心要素,我市部分产业产品仍处于价值链低端,调整市场竞争模式,将会形成更大的市场竞争力。六是我市拥有创新资源优势和人力资本优势,加快转化为有效生产力,创新发展的成效将会更明显。七是绿色发展成为必由之路,建立起完整科学、集约、高效的发展机制,我市将发展将更加健康、更加持续。

第三节 把握新机遇新挑战

综合判断,广州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新挑战。机遇方面:一是世界范围内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为我市实施创新驱动、实现引领型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二是国家全面深化改革一系列重大部署在我市落地实施,将为我市率先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提供重要支撑。三是国家全方位外交和新一轮对外开放特别是“一带一路”和自贸试验区战略的实施,将为我市充分发挥先发优势和区位优势、争当对外开放“排头兵”提供战略契机。四是泛珠地区合作、珠江—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及我省深入实施珠三角优化发展和粤东西北振兴发展战略,为我市沿珠江—西江、沿高铁线网全方位拓展中心城市腹地空间、引

领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五是我市作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新型城镇化深入推进将创造大量新投资、新消费,为我市进一步增加有效投资、促进消费升级、完善城市管理、发挥好国家中心城市作用提供了重大机遇。

挑战方面:一是国际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我市发展面临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与地区利用低成本优势承接产业转移的“双向”挤压,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积极推进设置更高标准的投资贸易规则,对我市挖掘外需潜在动力、加快优进优出、提高出口产品竞争优势构成多重挑战。二是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低成本优势逐步减弱,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一些潜在风险还在累积,我市应对“三期叠加”挑战、实现经济平稳增长、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依然艰巨繁重。三是国内外城市竞争呈现新格局,中心城市引领区域发展的态势更为明显,我市巩固提升国家中心城市地位和国际影响力面临更多挑战。四是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我市在发展动力问题、发展的协调性问题、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发展的内外联动问题和社会公平正义发展环境问题等方面必须高度重视,在“十三五”发展中采取针对性措施切实予以解决。

第四节 精准发力重点突破

“十三五”时期,我市要准确把握新常态下作为超大城市发展规律,对标国际先进城市,对照中央和省对我市发展的新要求,瞄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着力在以下方面实现新突破。

一是在优化城市功能、形成重大生产力布局上实现新突破。在国家城镇体系中,国家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要显著高于其他中心城市。当前,我市在高端要素集聚、科技创新、综合服务、文化引领等方面的功能还需进一步加强;总部经

济集聚度不够,整合全球高端要素能力不强,开放型经济水平不高;大交通体系不完善,交通网络亟待健全,交通拥堵问题还比较严重。“十三五”要紧密对接国家战略,加快建设以白云国际空港、南沙海港、国铁城际地铁轨道交通陆港、高快速路网为核心的大交通体系,着力完善城市功能布局和重大生产力布局,加快形成新的动力源和增长极。

二是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形成高端高质高新产业体系上实现新突破。国家中心城市是国家组织经济活动和配置资源的中枢,应当占据产业发展制高点,实现引领型发展。当前,我市金融、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不高,先进制造业新增长点不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业态尚未接续形成新的支柱产业,重大生产力骨干项目还不多,产业集聚集群集成程度不高。“十三五”要努力建设若干在全球、全国排在前列、叫得响的项目或产业,加快形成“四梁八柱”更加稳固的产业支撑体系。

三是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科技创新实力上取得新突破。国家中心城市集中众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聚集大批高端人才,是国家主要的创新活动中心地。当前,我市创新科技短板突出,高端人才和创新型企业不足,丰富的科教资源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研发投入占GDP(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亟待提升,创新生态环境有待优化,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和制度有待形成。“十三五”要全力争取国家在我市布局新的重大科学装置和协同创新平台,吸引和培育一大批高端人才和创新型企业,打造国家创新中心城市。

四是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可持续发展上取得新突破。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国家中心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十三五”时期,我市严控人口规模压力与人口红利弱化并存,老龄化程度进一步提升,社会治理任务日益繁重;资源约

束趋紧,后备可建设用地规模有限,土地产出效率亟待提升,能源、粮食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有待加强。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尚未得到很好解决。“十三五”必须建立和完善人口规划和人口政策,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加强大气、水、土壤治理,在强化能源和水资源保障的同时,实施总量强度“双控”,让市民享有清洁的水、干净的空气和错落有致的绿化体系。

五是在提高城市综合治理水平、解决大城市突出问题上实现新突破。国家中心城市必须适宜创业创新和生活居住,是现代城市文明的集中体现。当前,我市城市管理精细化、品质化水平还不高,城中村和出租屋的人居环境质量有待改善;城乡发展还不平衡,老城区非中心城区功能未能得到有效疏解,外围新城承接中心城区人口和功能溢出能力不足,尚未能真正实现产城融合,各区之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异较大,还有一部分人生活相对贫困。“十三五”必须着力解决城市环境脏乱差等问题,积极推进城市更新改造,完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筑城市公共安全体系,实现大城市有效管控和健康运行。

六是在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构建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环境上取得新突破。国家中心城市处于国家改革开放的最前沿,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合,是先行者和排头兵。当前,我市与国际商事规则接轨还不够紧密,投资贸易便利化的政务环境和法治化水平有待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还不够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和市场监管体系有待健全。“十三五”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以政府自身改革带动重要领域改革攻坚,着力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完善政务服务,实现投资便利化和贸易便利化。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市必须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更加

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主动服务国家和全省发展大局。从工作原则上,要坚持主动从全球城市体系中找标杆,从国家大战略中找动力,从区域发展中找动力,从全球发展要素配置和国际产业分工中找动力。在工作思路上,要坚持顶层设计和切实管用相结合,战略定力和精准发力相结合,统筹兼顾和重点突破相结合,长远谋划和及时见效相结合。在工作方法上,要坚持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形成创新点,找到平衡点。在工作结果上,要厚植发展优势,形成新的优势,巩固和提升国家中心城市地位,在全国全省发展中充分发挥动力源和增长极的作用。

第二章 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十三五”时期,必须紧紧围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总目标,推动我市建成更高质量小康社会和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番,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

第一节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坚持稳中求进,突出价值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核心战略,加快形成新的发展动力源和增长极,优

化城市空间布局,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贸易中心、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和国家创新中心城市,营造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和干净整洁平安有序城市环境,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和生活服务便利化,发展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绿色生态美丽广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增进民生福祉,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推动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全面上水平,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中走在前列。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人民主体,促进共建共享。必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更加公平地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坚持创新驱动,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握发展新特征,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向价值链创新链高端发展,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激发发展活力。必须弘扬敢为人先精神,鼓励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充分释放市场活力和改革红利。

坚持依法治市,维护公平正义。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加快建设法治广州,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法治轨道。

坚持扩大开放,推动合作共赢。必须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强国际经贸规则对接运用,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全面深化区域合作,进一步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和国际化程度。

坚持党的领导,强化政治保证。必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充分发挥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十三五”规划的顺利实施提供政治保证。

第三节 发展目标

“十三五”时期,在确保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基础上,国家中心城市功能实现整体跃升,成为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核心城市、辐射带动泛珠地区合作的龙头城市、国家建设“一带一路”的战略枢纽。

经济发展提质增效。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以上,到2020年达到2.8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8万元左右,力争提前实现全市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贸易中心和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基本建成,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成效显著,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到70%左右,高端高质高新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立。

创新驱动显著增强。国家创新中心城市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取得重大进展,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基本形成,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确立,涌现出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人才强市战略扎实推进,城市创新能力大幅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居全国前列。到2020年,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9%,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例达3%,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5件。

城市功能全面提升。空港、海港、铁路港、信息港等重大枢纽型基础设施加

快完善,国际航空枢纽、航运枢纽能级居世界前列,成为全球城市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的集聚辐射能力显著提升。到2020年,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8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250万吨,广州港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6亿吨和2500万标准箱,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1600亿元,金融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2%。

改革开放走在前列。全面完成中央、省、市提出的改革任务,南沙新区和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南沙新区片区先行先试作用充分发挥,国家和省重大改革试点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实施更加主动的开放战略,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更加活跃,城市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明显增强,国际化水平大幅提升。到2020年,商品进出口总值达2000亿美元。

城乡环境宜居宜业。“三大战略枢纽”、“一江两岸三带”、“多点支撑”城市布局更趋优化,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和干净整洁平安有序城市环境全面提升,投资贸易便利化和生活服务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更加精细化品质化,社会信用体系基本建立,平安广州建设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突破,主体功能区格局和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垃圾分类处理体系基本建成,清洁能源普及广泛应用,空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持续减少。到2020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达86%,可吸入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低于30微克/立方米,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5%,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8平方米。

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就业形势保持稳定,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教育、医疗、社保、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

全,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进一步提高,市民健康水平和生活品质不断提高。“十三五”期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100万人,筹集保障性安居工程(含租赁补贴)累计5.75万套。到2020年,平均期望寿命达到82岁以上,每千名老人养老床位数达40张,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达98%以上。

文明程度显著提高。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市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蔚然成风,全社会法制意识不断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城市文化软实力明显提高。到2020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6%。

展望2030年,全市居民享有公共服务水平、环境质量水平和产业核心竞争力进入国际先进城市行列,建成有文化底蕴、有岭南特色、有开放魅力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第四节 基本理念

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必须按照中央和省的要求,牢固树立创新、协

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创新发展。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全面发展的核心位置,坚持价值创新引领,大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不断推进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等各方面创新,完善创新生态环境,积极培育城市创新文化,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加快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切换、从跟随式发展向引领型发展转变,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

协调发展。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城市硬实力的同时,更加注重提升城市软实力,提升城市发展的整体效能。

绿色发展。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建设绿色宜居城市。

开放发展。开放是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坚持开放发展不动摇,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协调推进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对标世界先进城市,提升城市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增强国际竞争新优势。

共享发展。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扎实办好民生实事,提高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促进包容发展,维护公平正义,使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既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更是新常态下我市发展的根本遵循。必须把基本理念贯彻落实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方面,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引领广州发展迈上新征程。

第三章 优化城市发展布局,形成新的动力源和增长极

布局决定格局,格局决定结局。把城市功能布局和生产力布局结合起来,以发展新空间承载发展新产业,以发展新产业增强发展新动力,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建立健全强有力的统筹协调机制和分工合理的推进实施机制,形成“三大战略枢纽、一江两岸三带、多点支撑”发展格局。

第一节 重点打造“三大战略枢纽”

一、建设国际航运枢纽。立足南沙新区、广州港建设国际航运枢纽,加快南沙新区和自贸试验区开发建设,升级改造黄埔临港经济区,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性服务业以及海洋经济,率先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制度环境,成为新一轮对外开放重大平台。

二、建设国际航空枢纽。立足空港经济区、白云国际机场建设国际航空枢纽,提高空港服务能力,加快空港经济区开发建设,重点发展直接服务及依托航空运输的高端产业及临空经济,努力建成广州国家航空经济示范区。

三、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立足广州高新区、中新广州知识城、科学城、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广州国际生物岛、广州大学城、民营科技园、黄花岗科技园、天河智慧城等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发挥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

广州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核心区的创新引领作用,加快发展知识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经济,建设高水平大学,推动产学研融合发展,打造国际产业创新创业中心和国际新兴产业基地。

第二节 优化提升“一江两岸三带”

一、提升珠江经济带。着力推进经济带“一核、四段”联动发展。

(一)“一核”要聚焦珠江新城、广州国际金融城、琶洲会展总部与互联网创新集聚区,高水平打造总部金融创新产业集聚发展核心区。

(二)中段包括老鸦岗至广州大学城以西的珠江西航道和珠江前、后航道沿岸地区,重点建设越秀—海珠文化金融商旅区、白鹅潭经济圈、黄埔临港经济区、广州国际创新城、海珠滨水湾区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三)南段包括珠江航道黄埔港至龙穴岛段沿江区域,建设国际物流商贸区、高端装备制造业区、滨江滨海生态旅游区和现代航运服务业集聚区。

(四)北段包括流溪河岸线,做好环境影响评估,重点建设国家航空经济示范区、生态旅游产业示范区和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区。

(五)东段包括广州开发区、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与东江—增江组团,打造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区和生态旅游示范区。

二、提升珠江创新带。集中打造沿中新广州知识城、科学城、天河智慧城、广州国际金融城、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广州国际生物岛、广州大学城、广州国际创新城、南沙明珠科技城为核心的广州科技创新走廊,依托产业集聚、产业发展形成创新经济新模式、新业态、新载体,完善科技创新配套服务,形成若干产业创新链,发挥区域创新沿江带状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创业。

三、提升珠江景观带。优化整合珠江堤岸、桥、树、天际线等城市景观资源,保护规划珠江江心岛,建设高品质生态文化旅游岸线,打造广州特色城市名片。

以长堤为主体传承岭南历史文化,以珠江新城、琶洲、广州国际金融城为核心展示现代都市风貌,注重延续沿江优秀历史风貌和景观优化提升,着力建成丰富多元、凸显岭南特色的珠江滨水景观。以流溪河水田水乡、增江十里画廊和番禺海鸥岛为代表凸显岭南山水田园风貌,注重生态保护控制,依法整治违法建设和污染排放,保障生态廊道安全。

四、推进“三带”融合发展。

(一)实施珠江沿岸整体规划,依托珠江黄金岸线和水系网及海港、空港、铁路港等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以重点功能区、产业集聚区承载产业集群、孵化器群、创新空间和生产生活服务要素,实现珠江沿岸组团串点成线、以线带面,整体提升功能布局和环境品质,建设精品珠江。

(二)促进“三带”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经济带各重点功能区要增强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支撑作用,创新带要充分发挥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导作用,经济带、创新带基础设施、城市建筑与景观带风格融为一体,充分展现国际大都市形象和魅力。

第三节 合理布“多点支撑”

一、推进重点功能区开发建设。

(一)着力打造珠江新城、广州国际金融城、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融合发展的黄金三角区,重点发展总部经济、现代服务业、科技型服务经济,打造形成广州总部、金融、科技集聚区。

(二)彰显发展特色,加快天河智慧城、广州南站商务区、广州北站商务区、广州国际创新城、白鹅潭经济圈、白云新城、北京路文化核心区、新中轴线南段商务区、黄埔临港经济区、从化经济开发区等一批重点功能区开发,打造转型升级新引擎。

二、创新功能区开发体制机制。

(一)优化国家级开发区体制机制,提升广州开发区、南沙开发区、增城开发区三大国家级开发区的建设水平。统筹开发区

工业园、服务业集聚区、大型居住区建设,完善设施配套,提升产业能级,推进职住平衡,实现产城融合。

(二)结合市级管理权限下放,积极推进南沙新区和自贸试验区、中新广州知识城、空港经济区等重点功能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根据重点区域功能定位,健全对重点功能区的政策支持体系,在管理权限、用地、资金、项目、重大改革试点等方面给予适度倾斜。

(三)建立全面反映重点功能区开发成效的综合评价体系,实施差别化的绩效考核。

第四章 建设“三中心一体系”,提升城市核心功能

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贸易中心和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是强化我市国家中心城市功能的核心和关键。“十三五”时期,必须强化海港、空港等国际枢纽带动功能,实施一批行动计划,建成高效便捷的交通体系、流通体系、服务体系,进一步做强省会城市,做实华南区域中心,做大国际国内影响力,实现城市功能整体跃升。

第一节 建设国际航运中心

全面实施建设广州国际航运中心行动计划,进一步夯实基础设施,完善集疏运体系,促进航运要素集聚,建设航运功能区、航空经济示范区,培育壮大临港、临空产业,进一步提升广州港和白云国际机场在全球港口和机场体系中的地位和资源配置能力。

一、强化国际航运枢纽功能。

(一)提升港口通过能力。1.加快实施广州港深水航道拓宽工程、珠江口公共锚地设施建设,有序推进南沙港区四期、南沙港区通用码头、南沙国际邮轮码

头等一批重点工程规划建设。2.推进新沙港区二期工程建设,加快黄埔新港、新沙港区技改扩能,实施内河港区升级改造,加快老旧港区散货码头搬迁和转型升级,保留必要的客货运功能,加强城市生活、商务、休闲功能。3.发展江海、公水、铁水、海空、空铁等多式联运,推动海港、空港、铁路港联动发展。优化港口公路运输网络,引导集装箱向南沙港区集聚。4.加快智慧航运建设,建设港航基础数据库、航运物流信息平台和航运交易信息平台。

(二)拓展港口航运合作。拓展内陆经济腹地方面:1.围绕建设华南、中南和西南地区出海大通道,加强与珠江口、“珠江—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港口合作,在港口航线、航运物流和航运服务实现优势互补。2.与区域泛珠腹地城市共建无水港。拓展海外合作方面:3.加强与国际班轮公司、航运中心合作,努力增加外贸集装箱班轮航线。4.鼓励企业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港口城市投资基础设施、物流园区和临港产业,支持设立境外办事处。5.建立和完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港口城市交流合作机制,举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港口城市论坛,积极争取港口航运类国际性会议主办权,吸引国际性港航企业和组织在广州设立分支机构。

(三)培育壮大临港产业。1.大力发展现代航运物流。大力发展保税物流、集装箱物流、冷链物流、商品汽车物流、粮食物流、大宗生产资料物流等现代航运物流业,进一步发展内贸、近洋集装箱运输,扩大远洋航线覆盖范围。2.加快壮大现代航运服务业。加快建设南沙粤港澳航运服务示范区和黄埔临港经济区,大力发展航运交易、航运金融、航运经纪、航运法律服务、邮轮游艇、船舶租赁等现代航运服务业,打造临港总部经济和港航服务业集聚区。3.积极发展临港工业。依托南沙港区、黄埔港区重点发展汽车、石化、电子信息、新材料、钢材深加工、核电装备、高压输变电设备、隧道机械、数控机床等产业。建设南沙国际汽车产业基地、龙穴产业基地、大岗装备制造基地和番禺现代产业基地。

(四)推进制度创新和政策支持。1.建设“大通关”体系,实施广州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完善口岸管理部门“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合作机制,推行“联合查验、一次放行”等通关新模式,扩大进口货物直通放行试点企业和商品范围。2.研究制定与国际接轨的航运税费政策,争取启运港退税政策试点。创新船舶注册模式和管理制度,争取第二船籍港制度试点和港澳船舶按国内航线管理等市场一体化政策。

二、打造广州国际航空枢纽。

(一)加快白云国际机场及配套设施建设。1.加快建成白云国际机场第二航站楼,推进第三航站楼、第四第五跑道、第二国际货站建设。2.完善机场集疏运体系,加强空铁联运、空港海港联动,推进建立机场与铁路广州北站、机场与广州港南沙港区的快速通道,完善停车设施和旅客服务,推进白云机场综合整治,31

提高管理服务水平。3.开展第二机场规划选址。

(二)提升航空枢纽服务保障功能。1.会同空域管理等部门联合开展空域优化研究,争取珠三角航路航线结构和广州终端区空域结构整体优化。2.加快推动广州及周边低空空域划设,推动低空空域便利化、商业化运营。3.积极协调军民航机场布局优化,推动岑村机场异地迁建,改善白云机场空域条件。4.支持开辟国际客货运航线,做大做强“广州之路”品牌,着力发展第六航权中转,提高国际航班中转率,搭建以广州为起点的“空中丝路”,提升国际航线网络通达水平。

(三)大力发展临空经济和航空产业。1.以空港经济区为主要载体,实施航空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推进航空产业高端化、集聚化、链条化发展,构筑广州航空产业集群。2.做大航空制造业,培育发展通用航空器制造、无人机研发制造、航空机载及电子系统生产、机场及空管设备制造,建设全国重要的航空装备制造基地。3.做强航空服务业,优化发展航空维修与加改装、航空货运物流业、通航运营服务、航空培训业、航空金融业、航油、航材贸易,加快推进白云机场商务航空基地、中航油集团南方总部等项目建设,把广州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航空器维修改装基地、航空新产品研发基地、航空货物运输基地、航空金融及商务服务基地。4.发展“航空+”新业态,壮大临空总部经济、跨境电商、临空型高技术产业、远程健康服务、低空服务等业态,把广州建设成为国际航空总部集聚区、跨境电子商务门户、航空健康医疗基地和低空公共服务中心。

(四)推进通用航空规划建设。1.实施通用机场布局规划,加快建设南沙新区商务机场和通用航空产业园,规划建设从化、黄埔、增城、番禺等通用机场,完善广州公务机运营保障服务配套设施,构建以广州为枢纽的省内直升机运营网络。2.大力开展商务飞行、短途客货运、低空旅游、警务飞行、医疗救助、农业

生产服务及公务机销售、维修等通用航空业务。

(五)全力争取政策支持。1.积极申报“国家级航空经济示范区”。积极争取航权航线开放,争取支持开设更多国际直飞航线,大力发展北美洲、欧洲、大洋洲、非洲等中远程国际航线。2.完善过境免签证政策。扩大白云国际机场免签政策适用范围,延长免签停留时间,丰富中转免签旅游产品。3.扩大民航维修领域开放。对注册在航空经济示范区内从事飞机零部件和发动机维修的企业试行对外资开放政策。取消港澳服务提供者外资的股比限制,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六)推进建设管理体制创新。1.发挥空港经济区管委会建设主体责任,保障空港经济区开发建设所需用地规模和用地指标。2.创新投融资机制。搭建专业投融资平台,吸引社会资本进入。设立航空产业投资基金,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放大作用。3.大力推广自贸试验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实施负面清单管理,引导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进入,创新口岸监管机制,探索建立与重要贸易国家和地区的口岸合作机制。4.支持引进通用航空设计研发、运营管理及机务维修等高技能人才。

第二节 建设国际物流中心

充分发挥“海港”和“空港”枢纽双引擎叠加优势,加快完善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推进现代物流创新发展试点,进一步提升物流的社会化、专业化水平,强化国家物流标准化示范城市、国家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城市地位,打造国际物流枢纽城市。

一、畅通国际国内物流通道。

(一)强化空港、海港国际货运枢纽地位,拓展空中和海上航线,争取“十三五”期间白云国际机场新开通30条全货运航线,广州港新增30条国际班轮航线,促进国际通关、换装、多式联运有机衔接,增

强我市进出口货物集散能力,建设亚太航空货运物流中心。

(二)拓展广州铁路货运枢纽国际服务功能,加快建设中欧班列的广州始发基地,积极向国家争取设立铁路一类口岸。

(三)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跨境物流体系建设,畅通陆水联运通道,策划一批关键通道、关键节点和重点工程,畅通面向东盟、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际运输走廊。

二、优化物流基础设施布局。加快形成“4+4+8+12”的“骨干物流网络+区域物流网络+专业物流网络+市内配送网络”的物流基础设施体系:

(一)依托港口、机场、公铁联运货运场站等大型交通枢纽和口岸,建设空港国际物流园区等4个国际物流园区。

(二)打造白云现代商贸物流园区等4个以城市区域为物流服务范围的多功能物流园区。

(三)形成江高农产品物流基地等8个与产业联动的专业物流基地。

(四)完善城市物流配送网络,在中心城区东、南、西、北部布局12个城市共同配送中心,为终端客户或特定客户提供高频率、小批量、多批次配送服务,在城市社区和村镇布局建设共同配送末端网点。

三、推动重点领域物流发展。

(一)充分利用自贸试验区以及保税港区、保税物流园区、出口加工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的政策优势,加快发展制造业物流、保税物流、空港物流、冷链物流、国际物流和智慧物流,增强辐射带动能力。

(二)继续深化分销、共同配送、供应链集成服务等物流经营模式,探索打造大宗商品流通服务生态圈。

(三)规划建设综合服务功能强的第三方、第四方物流服务中心,建立和完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四、培育壮大骨干物流企业。

(一)鼓励物流配送企业规模化发展,支持优势物流企业通过重组、参股、控股、承包、兼并、收购、托管和特许经营等方式实现规模扩张。

(二)鼓励制造企业分离外包物流业务,引导大型制造企业自营物流机构向社会化、专业化的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企业转型发展。

(三)发展培育3—5家百亿级具有本土特色的综合型物流企业。鼓励物流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力争培育1—2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

五、推动现代物流创新发展。

(一)加快推进物流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探索建立物流领域的“负面清单”。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推进口岸“大通关”建设,推行高效口岸通关模式。

(二)深化物流标准化试点,提升物流服务、物流设施设备的标准化运作水平,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三)继续推进城市共同配送试点,打造现代化的城市共同配送服务体系。

(四)开展物流政策创新,完善支持物流企业发展的用地政策,建设国际贸易结算中心,加快培育广州航运交易有限公司,完善航运交易、服务、信息三大平台建设,形成航运、船舶、人才、大宗商品和运价衍生品五大交易市场,打造珠江航运指数。建设大宗商品期货保税交割仓库。

第三节 建设国际贸易中心

主动适应和对接国际投资贸易新规则,积极开展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加快推进中国(广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及流通对生产和消费的先导作

用,实现千年商都向现代化商都转型。

一、合理布局商业贸易设施。

(一)优化提升商业规划布局,加快天河路商圈、北京路、上下九路、万博商圈等大型商贸集聚区转型升级,促进产业和贸易融合。利用广州火车站升级扩容推动流花地区传统批发市场转型升级和环境综合整治。加快濂泉路服装批发市场、中大布匹市场、石牌IT市场等专业批发市场转型升级。

(二)完善商业流通设施配套,加快电商示范基地及物流配送公共仓建设,强化新建居民生活流通设施配套,发展大众化商业服务网点。

(三)重点推进广州国际商品展贸城及配套工程、广交会电子商务中心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广东塑料交易所二期仓储中心等项目投入应用。

二、促进平台经济与传统商贸融合。

(一)建设一批有影响力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专业服务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

(二)完善塑料、煤炭、有色金属、木材等大宗商品交易价格指数发布功能和影响力,建设大宗商品交易基地和综合能源交易中心。

(三)支持离岸贸易、大宗商品交易、跨境电商等新型贸易业务发展,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建设亚太电子商务中心。

(四)发展壮大第三方支付平台,促进批发零售业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促进大宗商品市场、零售行业和专业市场的电子商务应用。

三、发展壮大会展产业链。

(一)重点打造琶洲国际商务会展核心功能区,完善广州国际展览品监管仓、物流转运中心,优化展馆周边地区交通配套设施,推动琶洲港澳码头、航站楼建设,支持广交会做大做强。

(二)加快建设流花展贸功能区、白云新城会议功能区,增强番禺、空港、南沙、增城等区域特色会展功能。

(三)继续办好广州国际汽车展、汽车零部件展、中博会、广博会、留交会、金交会、国际漫画节等品牌会展;结合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打造全国领先、36

功能齐全、服务一流的网上会展。

(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会展企业。引进和做大会展龙头企业,积极承办大型国际会议,引进扶持专业品牌展会,建设会展之都。

四、大力发展跨境电商。

(一)加快推进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现政府部门间、政府监管部门与经营主体间的标准化信息流通和互联共享。

(二)分类建设海港型和空港型跨境电子商务集中监管园区,把南沙保税港区、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广州保税区等海关监管区建设成为国家级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园区,加快建设状元谷跨境贸易电商监管中心,实现海关、国检、国税、电商企业、物流企业在状元谷园区内现场通关。

(三)鼓励支持跨境电子商务企业通过规范的“海外仓”等模式,融入境外零售体系,健全进出口商品供应链管理。

(四)大力推进监管体系、通关流程、检验检疫流程、金融服务、财税政策等服务创新,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五、加快发展服务贸易。

(一)着力发展信息技术服务、金融服务、生物医药与健康服务、文化和影视服务、知识产权对外服务、旅游等服务贸易。拓展租赁贸易、保税展示等新型贸易方式。

(二)加快示范园区建设,形成“一核三区”的服务贸易发展格局。将南沙自贸区打造成为以穗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为主导的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核心,将天河中央商务区、琶洲国际会展中心区建设成为以商贸服务、金融服务、电子商务和会展服务为优势领域的服务贸易总部经济示范区,将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广州保税区和番禺莲花山港建设成为以国际航运物流、国际中转服务为主的服务贸易保税业务集聚区,加快建设广州科学城、广州国际生物岛、中新广州知识城、羊城创意产业园和TIT创意产业园等服务贸易特色产业功能区。

(三)继续扩大服务领域对外开放,在南沙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基础

上,推广对外资服务提供者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

(四)加快建设“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重点拓展软件、电信、金融、保险、中医药服务、管理咨询、法律和会计等服务贸易领域在境外的投资合作,带动我市服务和技术出口。

第四节 建设现代金融服务体系

大力实施构建现代金融服务体系行动计划,优化金融产业结构,吸引金融高端人才,强化金融创新开放,打造“一城两区多点”金融空间布局,构建门类齐全、结构合理、服务高效、安全稳健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

一、完善现代金融市场体系。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宗旨,实施构建现代金融服务体系行动计划。

(一)大力发展各类金融机构。支持在穗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期货等法人金融机构做大做强。争取设立民营银行、财务公司、专业性保险公司等创新型金融机构,规范发展股权投资基金、小额贷款、融资担保、融资租赁、典当行、商业保理等类金融机构,做大金融总部经济。

(二)大力培育金融市场交易平台,创新发展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广州股权交易中心、广州金融资产交易中心、广州航运交易所,加快设立创新型期货交易所,推动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广东珠宝玉石交易中心、广州钻石交易中心和广州商品清算中心建设运营,做大做强广州商品交易所、广州农村产权交易所。

(三)积极发展货币信贷市场。支持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债券市场和外汇交易市场发展。

(四)充分发展和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规范建立区域性中小企业投融资机制,鼓励企业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和区域股权交易市场挂牌融资。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基金、政府产业投资基金和股权投资基金,支持重点领域建设项目采用企业债券、项目收益债券、中期票据等方式通过债券市场筹措资金。

(五)积极发展保险市

场。大力引入保险资金,加快推进责任保险,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科技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争取国家赋予广州各类保险行业创新试点。

(六)优化金融法治环境。完善金融法治环境和信用环境,加强对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护,严厉打击各类金融违法犯罪活动。完善地方政府对新型金融组织的监管模式,加强与国家金融监管部门驻粤机构的监管联动,切实做好金融系统性风险的监测和防范工作。

二、大力发展产业金融和新金融。

(一)发展科技金融。支持设立更多科技支行、科技小额贷款公司、科技融资担保公司,大力发展创业及股权投资机构。

(二)发展航运航空金融。设立航运产业基金和航空产业基金,探索建设离岸航运金融服务平台,为注册在海外的航运企业提供离岸、在岸一体化金融服务。

(三)发展绿色金融。加快推进设立以碳排放为首个品种的创新型期货交易所工作,完善对合同能源管理企业的金融服务。

(四)发展供应链金融。引导我市商圈、专业批发市场与银行业金融机构深入合作,推动以电子商务为中心的供应链金融电子平台的发展。

(五)发展财富管理。支持信托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私募投资基金和大型银行的私人银行部门等机构做优做强。

(六)发展互联网金融。支持创设和引进一批互联网保险、股权众筹融资平台等互联网金融企业,建设互联网金融企业孵化器和互联网金融产业基地,打造全国互联网金融创新中心。

(七)发展普惠金融。引导商业银行小微专营机构拓展业务,积极推进政策性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试点,设立一批社区金融服务站、农村金融服务站和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

(八)发展跨境金融。依托南沙新区、中新广州知识城等有条件的区域开展跨境人民币贷款、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跨境人民币发债、境内个人直接投资境外资本市场、跨境支付等跨境金融创新业务。稳步发展

其他类金融产品。

三、打造特色金融集聚区。结合我市金融发展基础和各区产业特点,打造“一城两区多点”的金融产业空间格局:

(一)“一城”即广州国际金融城,加快开发建设进程,综合运用购地建楼、物业置换等优惠政策,加大对境内外金融机构特别是总部金融机构引进力度。

(二)“两区”即南沙现代金融服务区和广州金融创新服务区。南沙现代金融服务区要引导资产管理、投资理财、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各类专业性机构在新区集聚发展,支持开展人民币跨境使用、利率市场化、外汇管理等领域改革试点。广州金融创新服务区要发挥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培育壮大创业投资和资本市场,打造全国科技、金融、产业“三融合”综合性金融创新基地。

(三)“多点”即结合各区产业优势发展特色金融,支持越秀区加快发展广州民间金融街,打造民间金融规范发展示范区、众创金融集聚区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示范区;增城区建设广州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区和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海珠区建设互联网金融产业基地;白云区建设众创金融街;番禺区发展科技金融;花都区建设绿色金融综合服务体系试验区;从化区发展普惠金融。

第五章 实施创新驱动,建设国家创新中心城市

坚持市场导向,打破路径依赖,切实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着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健全区域创新体系,优化创新生态环境,高度重视发挥企业家和科学家作用,集聚大批创新创业人才,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推动创新驱动发展走在前列。

第一节 打造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一、推进以广州高新区为核心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

(一)推进广州高新区和广州科学城、天河科技园、黄花岗科技园、广州民营科技园、南沙资讯科技园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我国开放创新先行区、转型升级引领区、协同创新示范区、创新创业生态区。

(二)以广州科技创新走廊为依托,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布局和建设,汇集高端创新人才,培育壮大、引进一批高成长创新企业,完善科技园区专业技术支撑平台、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和综合公共服务平台等园区配套,形成点(载体)、线(走廊)、面(枢纽)相结合的创新空间和产业布局。

二、高标准建设中新广州知识城。

(一)加快开发建设力度,重点发展生命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和科技服务业,打造世界级知识经济新标杆。

(二)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环境,形成若干产业组团,引进一大批高端创新人才,培育高成长创新型企业。

(三)推动知识城上升为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构筑“一带一路”战略平台,深化与新加坡在科技创新、知识产权等领域合作,建设成为知识密集型产业集聚区、国际创新要素集聚区、国家创新合作平台。

三、积极开展科技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

(一)统筹科技、改革、文化三大动力,争取国家和省赋予示范区省级管理权限、独立职称政策制定权、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自主组建权等,配套出台人才、科技金融、成果处置等政策,形成完善的创新政策体系。

(二)探索实施支持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土地利用、企业发展等方面优惠政策,加大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新增科技企业土地供应支持力度。

(三)在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人才引进、产学研结合、国际及粤港澳合作、创新创业孵化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全面提升区域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第二节 布局重大科技创新工程

一、加强重大科研设施建设。

(一)争取中国科学院、工程院和国家部委支持,全力争取更多的国家大科学装置、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创新基础平台落户广州,打造广州科技创新“国家队”。

(二)拓展国际创新合作,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深入推进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中乌巴顿焊接研究院、中以高技术产业重点领域、中古生物医药领域合作等国际合作平台建设。

(三)依托广州地区科教资源集中优势,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科技服务机构,增强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原始创新能力和共性技术研发能力,充分发挥广州超算中心

作用,形成重大战略产品,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四)瞄准一批国家重大前沿科技项目,积极参与研发,加快突破新一代信息通信、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疗等领域核心技术,支持量子通信、云计算、重大传染病防治、高通量基因测序、智能制造和机器人等领域开展项目研发和产业化。

二、培育新型研发机构。

(一)落实我市推动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发展的意见,出台配套政策鼓励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各类企业建立新型研发机构。

(二)重点推进中国(广州)智能装备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中国军事医学科学研究院华南生物医学研究院、清华大学珠三角研究院、广州机械研究院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中兴通讯广州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建设。

(三)鼓励跨国公司来穗设立研发总部和研发中心,大力引进国际一流高校和研究机构来穗合作设立分支机构或新型研发机构,参与全球科技项目研发攻关。

三、推进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

(一)扎实建设广州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广东国际创客中心、中国技术交易所华南中心、国家版权贸易基地、广东现代服务交易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推动中大国际创新谷规划建设,促进创新创业、产学研协同创新及成果转移转化。

(二)制定市校(院)协同创新合作实施方案,各区因地制宜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科技创新平台、基地或产业园区。发挥广州校地协同创新联盟的平台作用,推进一批专业协同创新组织建设,对协同创新组织的组建、运行予以经费补助。实施协同创新工程,以无偿资助、后补助、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支持重大项目的研发和产业化。

(三)鼓励大型企业牵头组建产业技术联盟,形成集成创新合力,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协同创新体系。

(四)与国(境)外机构合作共建产业技术转移园区、孵化基地和创投基金,推

进协同创新、协同制造。

四、加大财政科技投入。

(一)通过直接投资,加大财政资金对重点引进项目的支持力度,给予场地、人才等配套优惠政策,重点建设一批重大创新项目。

(二)实施财政科技经费倍增计划,市、区两级大幅度增加财政科技投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资金参与的科技经费投入体系。到2020年,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

第三节 培育壮大创新型企业

一、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

(一)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和扶持政策,积极推荐我市企业进入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对于入库企业实行“一企一策”重点扶持。

(二)开展面向中小微企业的专利信息推送服务,降低企业研发成本和信息壁垒,通过技术改造、加快孵化等措施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到2020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500家以上。

二、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示范工程。

(一)实施科技创新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建立科技创新小巨人企业库,每年新增1500家小巨人企业,对入库企业由市、区两级财政按照一定比例给予经费补贴。实施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后补助政策,引导企业普遍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推动一批科技型企业快速成长为创新型骨干企业。

(二)推动市属国有企业集团下放创新方面管理决策权,完善国有企业创新考核机制和干部政绩创新考核制度,加大国企创新力度。

(三)鼓励企业建立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等科技研发机构,支持企业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研发机构,力争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普遍建有企业研发机构。

(四)推动企业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管理标准。

三、完善中小企业创新服务体系。

(一)加大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

扶持力度,资助初创企业和成长期企业技术研发,建立支持采购本地创新产品和服务的政策体系。

(二)完善创业孵化、人才培训、质量检测、工业设计、信息网络、知识产权、企业融资等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促进本地创新产品的研发和规模化使用。

(三)支持和引导中小型企业联合设立行业研发中心和研发联盟,增强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创造、应用、转化和维护能力。

第四节 汇聚创新创业优秀人才

一、培养引进一批领军人才。

(一)提高人才政策吸引力,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围绕全市“十三五”发展重点,实施关于集聚产业领军人才的意见及配套文件,形成产业领军人才队伍。

(二)通过实施羊城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支持计划等,着力培养、引进、集聚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企业家人才、高技能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三)着力培养本土高层次人才,强化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功能,造就一批优秀青年学科和学术带头人。

(四)贯彻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加快培养一批讲政治、懂专业、善管理、有国际视野的党政人才。

二、推动人才体制机制创新。

(一)完善创新人才激励政策,通过实施创新型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型人才税收激励等政策,吸引集聚海内外各类创新创业人才,让科技人才合理合法富裕起来。

(二)搭建创新创业人才发展平台,加快南沙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广州开发区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等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用好用活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中国创新科技成果交流会等高端平台,发挥“千人计划”南方创业服务中心的集聚作用,探索建立海外人才工作站,逐步形成全球性人才引进工作网络。

三、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一)完善人才生态链,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和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共同参与人才资

源开发和人才引进培养。

(二)健全人才服务保障体系,建立“人才绿卡”制度,为创新创业人才安家落户、科技研发、经费支持、医疗保障、子女入学和配偶就业等提供周到便捷优质服务。

(三)畅通产学研人才流动渠道,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人才交流互动,建立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人才联合聘用机制,允许科研人员兼职兼薪和离岗创业。

第五节 营造良好创新生态环境

一、大力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

(一)制定实施广州市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三年行动计划,有序推进我市在转变政府职能、金融创新改革、科技体制改革、激发企业创新内生动力、推动开放创新等方面形成政策突破。

(二)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授权我市在大数据交易市场试点、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改革、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穗港澳科技合作发展、技术移民制度试点等改革内容开展先行先试,探索系统改革的有效机制,形成全省、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和经验。

二、建设知识产权枢纽城市。

(一)开展国家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试点,设立知识产权综合管理局、一站式知识产权综合政务服务中心。发挥广州知识产权法院作用,实施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争取新设商标、专利、版权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

(二)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广东中心和国家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为重点,建设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

(三)培育多元化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市场,建设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支持在线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建设,组建重点产业专利运营基金,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抓好国家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试点建设。

三、推进科技创新与金融结合。

(一)配合国家和省新兴产业创投计划,设

立市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鼓励发展天使投资、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和重大科技专项投资基金,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种子期、初创期和成长期的科技企业。

(二)实施科技型企业上市路线图计划,鼓励企业直接融资;争取开展互联网股权众筹融资试点,推进创新型企业资产证券化,多渠道扩大融资规模。

(三)完善科技担保体系,创新政策性担保资金运作模式,开展科技保险,制定科技保险保费补贴扶持政策,降低企业研发风险。

四、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一)积极培育和引进高端科技服务机构,建设市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开展我市企业创新产品和服务认定。建立科技成果的市场定价机制,健全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办好中国创新科技成果交易会。

(二)建立创新型企业、人才税收激励,运用财政激励机制,引导企业普遍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落实创新型企业研发经费加计扣除和科技人才所得税优惠政策。

(三)推进科技成果处置权改革,除涉及国家安全和重大社会公共利益外,将科技成果处置权放至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落实科技成果收益分配、期权股权激励政策,科技成果转化所获收益可按不少于70%的比例,用于奖励科技成果完成人和为科技成果转化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员进行奖励。

(四)实施高端智能装备首台(套)以及新材料首批次、新软件首版次突破及示范应用政策,建立健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与风险补偿机制,支持我市企业创新产品和规模化应用。

第六节 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一、创建全国“双创”示范基地。

(一)争取省“双创”孵化专项债券资金支持,建设一批支持创新创业的支撑平台和重点项目。

(二)依托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为创业者提供政策咨询、项目推介、开业指导、融资服务、补贴发放等一站式创业服务。

(三)加强创业培训,支持推动各类高校加强创业创新类课程设置,47

支持有条件的学校建设创业学院,鼓励市属企业或骨干企业为大中专院校学生提供实习实践机会,带动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

(四)鼓励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创客组织在穗开展创业大赛等创业创新活动,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营造“要创业来广州、要创新来广州”的氛围。

二、支持众创众包众扶众筹。

(一)对低效村级工业园、中心城区“退二进三”旧厂房等工业用地进行微改造,构建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

(二)建设广州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中心,搭建全链条、综合性服务体系。

(三)简化注册登记手续,支持中小微创新型企业和创客发展,推动创新与创业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孵化与投资相结合,鼓励分布式网络化创新和全社会“微创新”,营造鼓励创新和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

三、推广新型孵化模式。

(一)大力发展“创业导师+专业孵化+天使投资”孵化模式,构建完善的“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全孵化链条,搭建高效便利服务平台。

(二)优先安排并优惠出让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用地。

(三)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设立新兴产业孵化基金,建立科技企业孵化器风险补偿制度,引导社会资本为在孵企业和项目提供融资渠道。

第六章 强化价值引领,构建高端高质高新产业体系

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历史性交汇的机遇,更加注重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升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实施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战略,积极培育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促进产业集群集约集聚发展,形成相互支撑、融合发展的高端高质高新现代产业新体系,48

建设全省乃至华南地区产业新高地。

第一节 优质高效发展现代服务业

深化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强化城市高端服务功能,建设国家服务业中心。到2020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70%左右。

一、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

(一)实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加快发展金融、物流、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科技服务、会展服务、商务服务等七大生产性服务业。

(二)精心打造沿珠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带,加快建设天河中央商务区、广州国际金融城、民间金融街、琶洲国际会展商务区、荔湾花地河电子商务集聚区、黄埔临港经济区等珠江沿岸集聚区,培育壮大南沙新区、空港经济区、广州开发区三大生产性服务业增长极,建成5个以上千亿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

(三)鼓励有条件的工业企业剥离内部服务功能,组建生产性服务业法人实体,培育50家左右百亿级生产性服务业龙头企业,形成资源集合、产业集聚、功能集成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新格局。

二、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转变。

(一)制定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的实施方案,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体育、健康产业,把文化产业、体育产业、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

(二)加快文化、体育、旅游、健康、家政、养老等领域的关键标准制定,组织实施一批重大工程。

(三)扩大市场化服务供给,积极稳妥推进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逐步转为企业,规范转制程序,完善过渡政策,积极发展教育服务业。

第五篇: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目 录

前 言

第一章 开启加快发展新征程 第一节 发展基础 第二节 发展环境 第三节 指导思想 第四节 发展目标

第二章 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 第一节 发挥投资对增长的关键作用 第二节 发挥消费对增长的基础作用 第三节 发挥出口对增长的促进作用 第三章 全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第一节 建设先进制造业大省 第二节 推动现代服务业大发展 第三节 加速发展互联网经济 第四节 建设海洋经济强省 第四章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第一节 推动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第二节 健全鼓励创新的体制机制 第三节 构建科学灵活人才体系 第四节 营造良好创业创新环境 第五章 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第一节 加快特色现代农业发展 第二节 促进农民增收取得新成效 第三节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第六章 全面推进脱贫攻坚 第一节 强化精准帮扶 第二节 增强造血功能

第三节 加大苏区老区等重点地区扶持力度 第七章 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 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第二节 优化新型城镇化布局和形态 第三节 建设和谐宜居城市 第四节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第五节 加强省际互动合作 第八章 健全现代基础设施体系 第一节 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第二节 建成东南沿海能源重要基地 第三节 增强水利保障和防灾减灾能力 第四节 加快构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第九章 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第一节 落实主体功能区布局 第二节 加大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力度 第三节 促进资源节约和低碳发展 第四节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第十章 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第一节 健全要素市场体系 第二节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第三节 建设阳光高效服务型政府 第十一章 深化全方位开放合作 第一节 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

第二节 加快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 第三节 大力推进福州新区开放开发 第四节 拓展对外合作空间 第五节 提升闽港澳侨合作水平第十二章 推动闽台深度融合 第一节 促进经贸深度合作 第二节 深化人文交流交融 第三节 推动两岸直接往来 第四节 加快平潭开放开发

第五节 推进厦门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试验 第十三章 努力建设文化强省 第一节 全面提高公民文明素质 第二节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第三节 促进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第四节 提升福建文化软实力 第十四章 共建共享幸福美好生活 第一节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二节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第三节 推动更高质量就业 第四节 打造健康福建 第五节 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第六节 织好基本民生安全保障网 第十五章 推进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一节 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第二节 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第三节 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 第四节 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第十六章 推进法治福建建设 第一节 加强地方立法

第二节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和反腐倡廉 第三节 切实保证公正司法 第四节 建设民主法治社会 第十七章 强化规划实施保障 第一节 完善规划实施机制 第二节 强化重大项目支撑 第三节 健全监测考评体系 前 言

在党中央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指引下,牢固树立和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科学编制实施“十三五”规划,对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努力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具有重大意义。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2016~2020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福建省委关于制定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战略部署,明确今后一个时期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使之成为全省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遵循。

第一章 开启加快发展新征程

“十二五”时期,福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迈出新步伐。“十三五”时期是福建进一步加快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要主动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

第一节 发展基础

我省“十二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为“十三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598万亿元、年均增长10.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突破4000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新型城镇化积极稳妥推进,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2.7%,城乡区域发展动力活力增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现代综合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实现市市通动车、县县通高速、镇镇通干线、村村通客车,五年新增铁路运营里程1168公里、高速公路里程2600公里、港口通过能力1.3亿吨、机场旅客吞吐量1570万人次。沿海重要能源基地加快建设,新增电力装机容量1450万千瓦,核电并网发电,能源结构持续优化。“数字福建”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基础网络全面覆盖,政务应用体系基本建成,信息惠民水平大幅提升,信息化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市政基础设施、水利和防灾减灾等重点工程建设明显加快。

——产业升级力度加大。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特色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取得新成效,央企民企外企项目对接成果显著,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全省千亿产业集群达9个,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均突破1万亿元。金融业发展迅速。互联网经济高速发展,电子商务交易额位居全国前列。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建设有力推进,海洋生产总值居全国第五位。

——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一批制造业核心技术和工艺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农业科技整体实力与海洋渔业研发能力明显提升。创新平台加快建设,新增一批国家级研究院(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6·18”促进成果对接转化的平台作用有效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5%,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水平居全国第七位。

——改革开放全面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省级行政审批事项精简到314项,成为全国最少省份之一。行政服务中心按标准化建设。行政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公布。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商事制度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力度加大。市场主体活力持续增强,社会资本准入领域不断拓展,民营经济占GDP比重达67.3%。对外开放水平继续提升,侨务资源充分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全面启动,福州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

——闽台合作深入拓展。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加快推进,闽台经贸合作更加紧密,累计实际利用台资58.3亿美元,对台贸易额超过600亿美元。闽台先进制造业合作扎实推进,现代服务业合作先行先试取得积极进展。台湾地区银行在闽设立分行实现零的突破。农业利用台资居大陆首位。台商投资区、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两岸文化交流基地、台湾农民创业园等对台合作平台和两岸直接往来综合枢纽建设持续推进。闽台车辆互通取得个案突破。金门供水工程开工建设。平潭综合实验区开放开发全面推进,两岸共同家园效应初步显现。

——生态建设持续推进。生态省建设力度持续加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全面推进。主体功能区战略加快实施,省域国土空间开发新格局初步建立。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成效明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断增强。生态补偿机制和环保收费制度建立健全。地表水、大气质量优良,森林覆盖率持续位居全国首位,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前列,“清新福建”名片更加亮丽。

——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高,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累计减少贫困人口近100万人、新增城镇就业326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215万人。“双高普九”全面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一体化,医疗救助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全面实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保障性安居工程每年均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平安福建、法治福建建设扎实有效,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www.xiexiebang.com 2016-03-04 09:21:18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第二节 发展环境

一、发展机遇

——政策叠加蕴蓄新潜力。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福建加快发展的意见、规划和方案,尤其是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以及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福州新区建设等重大使命和任务,政策效应将进一步显现,我省发展迎来难得的历史机遇。

——“四化”同步激发新动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孕育着巨大发展潜能,创新驱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重大举措的推进落实,有利于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新技术、新产业和新业态,加快形成发展新动能,增强我省经济持续增长动力。

——全面深化改革释放新红利。以深化改革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构建具有福建特色的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体制机制,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培育和释放市场主体活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为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支撑。

——全方位开放合作拓展新空间。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实施、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自贸试验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的全面推进,有利于构建互联互通、互利共赢的陆海经济大通道,加快形成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有效提升我省开放型经济发展新水平。

二、面临挑战

世界经济处于金融危机后的复苏和变革期,全球利益格局战略博弈更加复杂,外部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应对风险和挑战的难度加大。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要素优势正在减弱,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经济运行潜在风险加大,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趋紧,影响社会稳定因素增多。我省面临加快结构调整与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产业转型升级与创新动力不足、保持整体竞争力与要素成本上升、区域优先发展与均衡发展等矛盾,存在产业结构不够优、竞争力不够强,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和难度加大等突出问题。总的来说,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机遇也前所未有,要准确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强化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科学谋划、真抓实干,求新求变求突破,努力开创“十三五”发展新局面。

第三节 指导思想

一、指导方针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福建工作的重要指示,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着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认真落实中央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福建加快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以保持经济稳定较快增长为目标,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努力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

二、基本要求

坚持创新,推动转型升级。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和主要抓手,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打造福建产业升级版。

坚持协调,促进均衡发展。统筹沿海与山区、城市与农村、海洋与陆地发展,聚焦湾区经济和沿海沿江沿线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进一步发挥各自优势,优化全省生产力布局。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坚持绿色,实现低碳生态。深入实施生态省战略,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绿色循环低碳经济,倡导节约健康环保生活方式,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坚持开放,深化合作共赢。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更好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坚持内外需协调、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以开放促改革,围绕打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激发发展活力。

坚持共享,体现和谐公平。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营造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浓厚氛围。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全体人民福祉。

第四节 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社会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全省经济保持稳定较快、高于全国平均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5%,提前比2010年翻一番;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达5800亿元以上,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3300亿元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1%。主要经济指标平衡协调,投资效率和企业效益明显上升,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产业高端化、集群化进程不断加快,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成长,服务业比重进一步上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

——城乡区域更加协调。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发展空间格局进一步优化,福州、厦漳泉两大都市区同城化步伐加快,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加强,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加快培育,区域间协作协同效益显著,欠发达地区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农村发展内生能力增强,城乡一体化发展迈上新台阶,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48%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7%左右。

——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若干领域走在全国前列,若干区域成为全国改革排头兵和试验田。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全面提高,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进出口贸易规模效益不断提升,年均实际利用外资75亿美元,外贸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和自贸试验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闽台经贸合作、人文交流更加密切,平潭综合实验区等对台合作平台作用更加凸显。

——创新创业活力显著增强。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上新水平,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基本形成适应创新驱动发展要求的制度环境和人文环境,区域创新创业生态体系更趋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6%,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超过2%,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7.5件,科技进步贡献水平不断提高,进入创新型省份行列。

——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8%,提前比2010年翻一番,到2018年现行国定扶贫标准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20年现行省定扶贫标准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就业、教育、文化、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人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平安福建、法治福建、诚信福建建设全面推进,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生态文明先行示范效应凸显。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以及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主要污染物减排总量,均控制在国家下达的指标内。森林覆盖率继续保持全国首位,水、大气、生态环境质量保持优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本建成,可持续发展水平明显提高。第二章 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

适度扩大总需求,统筹发挥投资、消费、出口的作用,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做好传统动力挖潜工作,着力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推动新旧动力平稳接续,合力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

第一节 发挥投资对增长的关键作用

一、优化投资方向。着力调结构、补短板、惠民生,围绕公共服务供给、新型城镇化、产业转型升级等新增长点,扩大有效投资。加强教育、医疗、养老等基础设施,以及农村、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投资。加大新型城镇化“一融双新”工程、企业技改创新和制造业提升等投入力度,增加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制造业等领域投资。加强适应新消费和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需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平台建设,强化对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作用强、有望形成新增长点的重大科技工程项目的支持。

二、创新投融资体制。完善投资调控手段,加快推动投资向投融资转变。坚持社会投资为主和市场化运作为主的原则,完善政银企合作机制,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进一步放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发挥政府投资的杠杆撬动效应,吸引民间资本、各类产业投资基金参与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

三、提升管理服务水平。最大限度减少企业项目投资核准,推动企业投资自主权落实,推进政府投资管理改革,强化投资项目事中事后监管。减少投资项目前置条件,推行投资项目跨部门协同审批,加强咨询评估和投资中介管理,推进投资项目全流程网上办理,提高投资项目审批透明度和效率。落实国家结构性减税、小微企业税收优惠等政策。稳妥推进企业优胜劣汰,引导兼并重组、债务重组。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企业税费负担、社会保险费、企业财务成本、电力价格、物流成本等。

第二节 发挥消费对增长的基础作用

一、提升城乡居民消费能力。加快推进人口城镇化相关领域改革,培育和释放农业转移人口消费潜力,支持转移人口购房租房。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努力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明显增加低收入劳动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多渠道推动农村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持续推进教育、医疗、卫生、养老保险等领域改革,消除城乡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

二、培育壮大新兴消费热点。着眼于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加快形成新供给新动力。顺应消费升级规律,引导消费朝着智能、绿色、健康、安全方向转变,以扩大服务消费、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时尚消费、品质消费和农村消费为重点带动消费结构升级,创新产品和服务供给,培育基于“互联网+”的新模式、新热点。拓展优化流通渠道,巩固汽车、家电、消费电子等传统消费热点。支持网络零售平台、品牌网商做大做强,推动网络零售消费加快发展。

三、拓展农村消费市场。统筹规划城乡基础设施网络,加大农村地区和小城镇水电路气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力度,加快信息、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养老服务和文化体育设施。加快县级公路货运枢纽站场和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建设。推进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完善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支持涉农电商平台建设,促进线下产业发展平台和线上电商交易平台结合。提升小城镇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服务功能,增强商品和要素集散能力。

四、全面改善优化消费环境。完善质量监管体系,建立健全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召回制度,严肃查处制售假冒伪劣行为。加强价格监管,坚决查处乱收费行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健全标准体系,加快制定和完善重点领域及新兴业态的相关标准。合理布局建设消费网点设施。发展物流快递,健全城市快递服务设施,完善农村电商配送网络,实现乡乡有网点、村村通快递。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培育发展消费信贷和信用消费。

第三节 发挥出口对增长的促进作用

一、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实施优进优出战略。扩大先进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等进口,稳定能源资源产品进口,合理增加一般消费品进口。继续巩固和提升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着力扩大装备制造业、投资类商品、资金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做强一般贸易,创新加工贸易模式。扩大服务贸易规模,优化服务贸易结构,提升服务业国际化水平,提高服务贸易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

二、提升对外贸易国际竞争力。促进贸易与投资互动,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跨国经营能力的大企业。加强贸易与产业结合,努力巩固传统优势,加快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综合竞争新优势。鼓励企业创新营销模式,最大限度促进闽货销售。加快推进品牌国际化进程,鼓励企业建设国际营销体系,推动出口由货物为主向货物、服务、技术、资本输出相结合转变。

三、妥善防范外贸风险。对接“一带一路”战略,巩固传统市场,加大新兴市场开拓力度,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扩大国际市场份额,降低出口集中风险。支持企业积极应对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加强进出口预警监测和防控,建立健全贸易摩擦和信息服务平台,完善预警和应对机制。

第三章 全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主动对接“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做大增量优化存量,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深入实施产业龙头促进计划,培育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百亿级品牌企业和十亿级品牌产品,建成东部沿海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实现现代服务业大发展,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打造福建产业升级版。

第一节 建设先进制造业大省

一、推进主导产业高端化集聚化。加快提升电子信息、石油化工、机械装备三大主导产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层次,延伸产业链、壮大总量,增强核心竞争力,到2020年产值规模均超万亿元。

推动电子信息产业跨越发展。紧紧抓住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的契机,打造东南沿海新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重点发展高端集成电路制造及封装/测试、集成电路设计、新型半导体显示器件、低温多晶硅显示面板及彩色滤光片、微波通信、激光/红外探测镜头、工业机器人镜头及应用系统、蓝宝石衬底、LED外延片芯片、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等。

推动石化产业全产业链发展。以“两基地一专区”为依托,以炼化一体化项目为龙头,促进炼油及乙烯等重点化工原料产能倍增,加快发展中下游产业,鼓励发展精细化工产业,全面延伸“三烯三苯”产业链,丰富三大合成材料的种类,加强与关联产业对接,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临港石化产业基地。力争到2020年炼油能力达5000万吨、乙烯产能达300万吨、芳烃产能达500万吨。

推动机械装备高端化发展。重点突破核心基础零部件和先进基础工艺,突出智能制造及运用,发展智能装备制造业,加快增材制造等前沿技术研发,构建高端机械、高档数控机床、智能化输配电设备、轨道交通装备、整车及关键零部件、风电核电装备、海洋工程装备等产业链,建立健全重大装备开发制造体系,打造高端装备制造、汽车产业基地和国家级船舶、海洋工程装备修造基地。专栏3:三大主导产业重大工程

电子信息:建设福州、厦门、泉州、莆田等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及东南沿海新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形成沿海集成电路产业带,推动福州新型半导体显示器、厦门集成电路、莆田高世代面板、卫星数据应用等一批高端项目建设。

石油化工:建设湄洲湾、古雷石化基地和江阴化工新材料专区。推进炼化一体化、乙烯、烯烃、芳烃、己内酰胺等一批龙头项目建设,加快油品质量升级,增加基础有机化工原料的有效供给,加快芳烃—化学纤维聚合物产业链建设,发展高端聚烯烃塑料、工程塑料、氟硅材料、高性能纤维、功能性膜材料和高端精细化工产品。丰富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树脂等合成材料种类。

机械装备:拓展“数控一代”创新应用示范工程,支持“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研发应用工程。推动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动力电池、汽车发动机、电动车、特种专用车、特种船舶、通用飞机、汽车研发中心、装备制造研究机构、新型交通装备等重点项目建设,打造福州高端商务车和轿车、厦漳大中型客车和特种专用车、龙岩三明闽西北特种专用车和微型车三大汽车产业基地,以及轨道交通装备、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通用航空、核电装备、风电装备等基地(园区)。

二、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发挥产业政策导向和产业投资引导基金作用,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加快突破技术链、价值链和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和新医药、海洋高新等产业规模化发展。

新一代信息技术重点发展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为技术依托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新一代通信系统(含移动互联网)的网络设备、智能天线、智能终端。

新材料重点加强稀土及稀有金属材料、光电材料、化工新材料、环境工程材料、特种陶瓷材料、石墨烯等领域自主创新和技术突破,打造一批国家级稀土、钨、储氢合金、高性能磁性、环境工程、特种陶瓷等新材料研发和产业基地。

新能源重点发展太阳能光伏、风电设备、新型环保电池,建设海西核能工程技术中心、新能源汽车基地、新型环保动力电池制造研发中心,打造国家级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国家级海上风电检测中心和东南沿海风电装备制造基地。

节能环保重点发展高效节能锅炉窑炉自动化控制、低温烟气余热深度回收、高效电动机等工业节能设备,高效照明产品等节能产品,水污染、大气污染防治技术设备及其配套产品和垃圾处理技术设备。扩大再生资源、战略金属回收利用规模,促进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及城市餐厨废弃物、农林废弃物和废旧塑料制品资源化、规模化利用。生物和新医药重点发展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医药耗材、现代中药及中药材、生物制造、化学药物等,加大重大创新药物、重点仿制药物和高性能医疗器械开发和产业化,形成规模化发展。

海洋高新重点培育发展海洋生物制药、海洋生物制品、海洋生物材料等领域,提升海洋可再生能源装备、海洋矿产资源开发装备和海水淡化利用设备制造业竞争力。

三、推进传统特色产业改造提升。开展新一轮技术改造提升工程,实施工业强基、“机器换工”、质量品牌提升、工业互联网创新试点等行动,广泛应用数控技术和智能装备,推动传统特色产业智能化改造和创新转型,推动生产方式向数字化、精细化、绿色化转变,提高产品功效、性能、适用性和可靠性。轻工业重点推进食品工业、制鞋业、造纸业提升发展,打造全球顶尖的休闲运动鞋制造中心。纺织业发挥化纤、织造、染整、服装、纺机产业链优势,做大做强纺织化纤和服装生产基地。冶金业加快延伸下游精深加工产业,提升产品品质和附加值,打造中国最大不锈钢产业基地和铜生产研发重要基地。电机电器重点推广集成制造、高效节能电机制造、精密制造等先进生产方式,鼓励发展高端产品。建材业加快发展新型墙体材料,促进行业转型升级,提升石材、建筑陶瓷、汽车玻璃工业发展水平。

专栏4:传统特色产业重大工程

工业强基工程:加快研发一批关键基础材料和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提升铸锻、焊接、热处理、表面处理及特殊加工等先进制造工艺水平。

新一轮技术改造提升工程:支持企业采用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新材料改造提升传统特色产业,加快信息技术应用,推进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

食品产业集聚提升工程:做强闽东南和闽北果蔬加工、泉州休闲食品产业集群,发展壮大沿海水产品加工产业带、闽西北畜禽产品加工业,提升闽南、闽北、闽东茶业加工水平。

铜生产研发重要基地:推动铜冶炼及深加工等重大项目建设。不锈钢新材料重要产业基地:推动不锈钢新材料、节镍不锈钢深加工、不锈钢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

质量品牌提升行动: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加强标准体系、计量测量体系建设,加快“福建制造”品牌建设。

工业园区改造提升行动:提升完善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推进省级以上老工业园区扩区升级和循环化改造,创建25个以上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工业互联网创新试点行动:以互联网为媒介,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引导企业向新型网络化生产模式转变,推动成套设备及生产系统的智能化改造,推动数控技术和智能装备在工业领域广泛应用。

“机器换工”专项行动:推动重点产业、传统优势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实施“机器换工”,累计完成10000台(套)以上。

第二节 推动现代服务业大发展

一、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开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推进服务业与一二产业深度融合,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总结推广国家级、省级服务业改革创新试点成果经验。创新财政引导资金扶持方式,探索以服务业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和融资增信等方式,吸引各类社会投资和金融机构加大对服务业投入力度。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扩围。构建服务业高层次人才激励机制,制订实施服务业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培养引进计划。完善土地和价格政策,促进节约集约绿色发展。

二、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社会化专业化高端化。加快推进物流、金融、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科技和信息服务、节能环保、检验检测等生产性服务业社会化专业化发展、向价值链高端延伸,为制造业升级提供支撑。加快多式联运设施建设,推进物流信息化,加快建设物流节点、物流园区和航运枢纽,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商贸物流和电子商务流。加快发展融资租赁、互联网金融等金融服务业,推进跨境人民币业务,建成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大力发展工业设计、创意设计、数字传媒、动漫游戏等文化创意产业,推进设计服务与相关领域融合发展。推进制造业主辅分离,加快向生产服务型转变。引导生产性服务业在中心城市、开发区(工业园区)、现代农业产业基地以及有条件的城镇等区域集聚,推动在区域间形成分工协作体系和特色产业集群。到2020年,物流业、金融业成为新兴主导产业,实现增加值分别超过3000亿元、3200亿元。

专栏5:生产性服务业重大工程

现代物流:重点建设厦门、福州国家级流通节点城市,以及一批现代化综合物流园区、物流配送中心和共同配送末端网点。推动保税物流园区、保税海外仓等现代物流项目建设,加快全省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交通物流交易平台推广应用。

金融服务:重点建设福州海西现代金融中心区、厦门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泉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平潭金融创新中心等金融集聚区,发展若干民营银行。

文化创意:重点推进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国家影视动漫实验园、海西国家广告业示范园等平台载体建设。推动创意创业创新园、创意产业园、闽台文化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服务外包:重点建设一批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产业基地和专业园区,发展研发设计、信息技术、电子商务等领域的服务外包产业聚集区。

三、推动生活性服务业便利化精细化品质化。重点发展旅游、健康养老、商贸流通、文化体育和家庭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实现总体规模持续扩大。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开展省内旅游资源整合,推动旅游与特色文化等相关产业融合,创建一批5A级旅游景区、国家旅游度假区和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培育若干家年营业额超十亿元的旅游产业集团和产业联盟。到2020年,旅游业成为新兴主导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8%,打响“清新福建”品牌。加快发展健康服务业,扶持建设若干个健康服务产业示范园区。推动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家庭服务、市政服务、农村服务等传统服务业改造升级。以增加有效供给、改善住宅质量、提升人居环境为重点,推动房地产业转型升级和去库存化,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专栏6:生活性服务业重大工程 旅游业:重点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生态旅游、海洋旅游、高铁旅游、闽台旅游等,建成厦门、福州2个全域旅游市、10个全域旅游县(市、区)、100个休闲集镇、1000个乡村旅游特色村,积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实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旅游产品、旅游景区创新提升、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红色旅游精品以及旅游集散中心体系、旅游厕所革命等重大工程,推动国际旅游岛、生态旅游海岛、大型旅游综合项目等建设。

健康服务业:重点发展医疗和康复护理、中医药医疗保健、健康养老、健康保险、健康旅游和文化、体育健身、健康体检咨询、第三方健康等服务,建设休闲养生示范基地、健康服务产业示范园区、健康服务信息平台等。

其他服务业:重点发展居民和家庭、体育、文化、法律、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教育培训等服务,推动国际鞋纺城、国际纺织品交易市场、闽江口农产品交易批发市场、南方水产品加工交易中心等一批专业批发市场、综合批发市场、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建设。

图1 福建省旅游资源分布图

第三节 加速发展互联网经济

一、深入推进“数字福建”建设。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加速网络化进程和智慧化应用,实现处处相连、物物互通、事事网办、业业创新。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在经济社会各领域普及应用,基本形成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协同互动的发展格局,促进经济发展提质增效。支持发展以互联网为载体、线上线下互动的新兴消费模式和服务业态,发展分享经济。深化政府信息化服务,深入推进信息惠民工程,全面形成以人为本、惠及全民的民生服务体系。实施“互联网+城市”行动,构建市民服务云平台,积极推广基于移动互联网入口的各项城市服务。

二、促进互联网产业发展。壮大电商经济规模,推进海峡两岸电子商务经济合作实验区建设,建立健全农村电商服务体系、跨境电商服务体系,支持发展行业垂直电商平台、第三方电商平台。加快发展互联网金融,支持基于互联网的金融产品、服务、技术和平台创新,规范发展P2P网贷和众筹融资。做强软件产业,强化工业应用软件研发,促进软件服务外包发展,加快发展移动互联网、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集成电路设计及应用软件等特色产业集群。实施物联网先行工程,加快物联网推广应用,打造千亿级物联网产业集群。到2020年互联网经济总规模实现倍增。

三、积极发展大数据产业。实施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应用。完善大数据应用创新体系,支持社会主体开发利用政府信息资源,建设一批全国性大数据云平台。积极发展安全可信的云计算和大数据外包服务,培育发展地理信息产业、信用信息服务业。推动国家部委、央企、互联网企业等来闽开发大数据应用,打造大数据产业集聚区。建立区域性大数据交易市场。

专栏7:互联网经济重大工程

园区建设:数字福建(长乐)产业园、中国国际信息技术(福建)产业园、中科(福州)数据产业园、厦门闽台云计算产业示范区、福州、厦门软件园升级发展、泉州软件园建设等。

电子商务:海峡两岸电子商务经济合作实验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省电子商务示范县(市、区)、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专业化垂直电商平台、跨境电商服务体系等,福州、厦门、泉州等电商快递园区。大数据产业:基础数据库及行业数据库升级完善、政务数据汇聚和服务平台、政府治理大数据工程、益民服务大数据工程、工业和新兴产业大数据工程、现代农业大数据工程、区域性数据交易市场、大数据产业公共服务支撑体系等。

互联网服务:互联网基础平台推广、智慧云服务平台培育工程、数字家庭产业、物联网行业应用、传统媒体转型升级、文化新媒体、互联网创业孵化、互联网孵化器(创客空间)建设等。

第四节 建设海洋经济强省

一、推动现代海洋产业发展。深入推进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建设,发展特色鲜明的湾区经济,完善海洋产业布局,壮大海洋经济。优化发展现代渔业,重点发展海洋水产品精深加工、远洋渔业、设施水产养殖和休闲渔业,培育一批知名海产品品牌,打造现代海洋渔业基地。培育壮大海洋生物制药、生物制品、生物材料和海洋能等产业,打造海洋新兴产业基地。加快发展海洋旅游与海洋文化创意、港口物流、航运服务、涉海金融、信息服务等,提升发展滨海旅游业,打造现代海洋服务业基地。加快建设四大船舶产业集中区,大力发展专业船舶、船用机械配套产业和海工装备产业,打造高端临海产业基地。到2020年,海洋生产总值争取突破万亿元,力争远洋捕捞产量、产值全国第一。

二、实施科技兴海。加强海洋科学研究机构建设,新建一批海洋高技术研发中心。整合提升省内外海洋科技资源,加快协同创新平台建设,构建海洋创新战略联盟,提升海洋科技支撑能力。着力特色海产品资源保护利用与海洋生物资源开发等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和应用,打造海峡“蓝色硅谷”。加强海域、海底、岸线、海岛等测绘工作,开展海洋生物、海底矿产、海洋能与油气等资源调查和勘探开发。

三、创新海洋综合管理体制。合理开发利用岸线、海域、海岛等资源,建立海岛、海岸带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开发综合协调机制。强化海洋资源市场化配置,完善海域海岛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海域海岛收储制度。合理控制近岸海域资源开发强度,强化闲置海域监督管理。集中集约用海,建立海域、岸线、滩涂、海岛等重要海洋资源的投资强度标准,实行差别化的用海供给政策。实施蓝色海湾整治行动计划,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加强陆源和海域污染控制。创新海洋综合执法体制,建设海洋事务联合联动执法平台。在闽江口、罗源湾、厦门湾、泉州湾等开展水质和环境综合整治。到2020年,近岸海域一、二类水质比例达72%。

专栏8: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重大工程

海洋科技平台:厦门南方海洋研究中心、国家海洋局海岛研究中心、中国地调局台湾海峡地质研究中心等海洋高技术研发中心,水产品种业创新及产业化工程。

海洋产业园区(基地):石狮海洋生物科技园、东山海洋生物科技园、闽台(福州)蓝色经济产业园、宁德三都澳大黄鱼产业园、南日岛生态养殖基地、厦门生物医药特色产业基地等。

智慧海洋:互联网+绿色生态海洋、互联网+现代渔业、互联网+海洋创新创业等。

海洋经济空间拓展:环三都澳、闽江口、湄洲湾、泉州湾、厦门湾、东山湾六大特色湾区海洋经济密集区,厦门湾、闽江口、泉州湾、三都澳四大船舶产业集中区。

设施渔业示范:渔业标准化池塘、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塑胶鱼排、深水抗风浪网箱等规模化养殖基地,现代渔业产业园区。

第四章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发展强劲动力。

第一节 推动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一、提升创新基础能力。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加强产学研结合的中试基地和共性研发平台建设,构建开放共享互动的创新网络。组织开展特色优势基础研究,争取国家实验室和卫星应用、海底科学观测等国家重大科技工程在我省布局,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推动国内外一流大学、科研机构、跨国公司在闽新设研发机构。到2020年,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总数分别达800个、240个、500个。

二、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推动各类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提高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面,培育若干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型领军企业。支持以企业为主承担重大科技专项等创新项目,鼓励大企业设立创投基金、创业创新平台、科技创新中心等。提高普惠性财税政策对企业创新的支持力度,落实和完善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税收优惠政策,扩大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实施范围,推动设备更新和新技术应用。加大技术创新在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中的比重。

三、健全创新服务体系。加快发展研发设计、技术转移、创业孵化、检验检测、知识产权等科技服务,打造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科技服务业集群。鼓励和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形成创新利益共同体,建设一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和产业技术研究院。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和科技园区建设,打造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努力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提升“6·18”虚拟研究院、国家技术转移海峡中心等重点创新服务平台,推动各类创新平台向社会开放,促进公共研发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专栏9:科技创新重大工程

创建一批重大平台:国家技术转移海峡中心、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北京中心福建分中心、加速器驱动先进核能系统宁德研发基地、福建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中药材研发基地、“数字福建”产业发展研究院、福建省康复产业研究院、省运动鞋面料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等。

提升一批重大平台:“6·18”虚拟研究院、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海西分院、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空气污染治理设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厦门大学石墨烯工业技术研究院、省食用菌产业技术重大研发平台、省化药技术重大研发平台等。

设立一批批知知名研发机构:推动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等来闽新设研发机构。

实施一批重大科技行动:科技引领产业提升工程、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行动计划、“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应用示范工程、现代农业科技创新行动等。

第二节 健全鼓励创新的体制机制

一、加快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部门科技创新沟通协调机制,统筹创新规划制定、任务安排、项目实施等,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整合省级科技计划、专项或基金等,实行分类管理、分类支持。扩大企业在创新决策中话语权,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完善考核评价和利益导向机制,开展第三方评估。加快科研院所分类改革,建立健全现代科研院所制度。

二、健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推广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加快下放符合条件的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取消知识产权、科技成果等非经营性资产划转为经营性资产的规模限制。落实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成果转化奖励政策。完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技术转移工作体系。建立从实验研究、中试到生产的全过程科技创新融资模式,促进创新成果资本化、产业化。

三、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深入实施专利运用行动计划,拓展知识产权投融资渠道,推动知识产权商业化运营,促进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利转移转化。健全省、市、县三级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体系,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行政保护和维权援助。提升知识产权管理效能,培育发展代理、评估、拍卖、转化和法律等知识产权服务。

第三节 构建科学灵活人才体系

一、引进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落实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继续实施“海纳百川”高端人才聚集计划,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培养和集聚一批科技领军人才、企业家人才、高技能人才队伍,支持中国福州海西引智试验区的建设和发展。大力构建良好的创新人才培养环境,积极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开展启发式、探究式、研究式教学方法改革试点,改革基础教育培养模式,尊重个性发展,强化创造性思维培养。开展校企联合招生培养试点,拓展校企合作育人的途径与方式。

二、推进科研人才双向流动。加快高等院校和科研事业单位去行政化。改进科研人员薪酬和岗位管理制度,允许符合条件的科研人员带项目带成果、保留人事关系到企业开展创新工作或创办企业,鼓励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家和企业技术人才到高校和科研机构兼职。完善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社保接续制度,促进科研人才双向自由流动。

三、提高人才管理和服务水平。构建政府引导服务、市场有效配置、单位自主用人、人才自主择业有机统一的人才管理服务机制。建立健全人才评价认定、流动、激励和使用机制。完善科技奖励评审制度,注重科技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突出对重大科技贡献人员、优秀创新团队和青年人才的激励。制定更加积极的国际人才引进计划,简化外籍人员开办创新型企业审批流程。

专栏10:人才发展重大工程

高端人才聚集工程:推进人才特区、特色人才聚集区、产业人才聚集基地、企事业人才高地、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园、人才工作平台建设,每年引进和支持300名高层次人才。

人才兴企工程:构建惠才惠企人才政策体系,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的人才服务机制,全面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

闽台人才交流合作工程:吸引和支持台湾同胞来闽创业创新,形成闽台人才深度融合格局,建设两岸人才交流合作示范区。

自贸试验区人才建设工程:探索创新人才优先发展的体制机制,精准引进、培养自贸试验区所需高层次人才,推广复制自贸试验区人才工作经验。

第四节 营造良好创业创新环境

一、加快构建创业创新支撑平台。推广新型孵化模式,鼓励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空间等支撑平台,实施众创空间“四个一批”工程,扶持发展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等。全面推进专业空间、网络平台和企业内部众创,积极推广研发创意、制造运维、知识内容和生活服务众包,立体实施社会公共、企业分享和公众互助众扶,稳健发展实物、股权和网络借贷众筹。

二、强化财政资金引导支持。健全创业风险分担机制,创新财政科技专项资金支持方式。发挥各级政策性基金作用,引导社会资源支持创业创新支撑平台发展。鼓励融资担保机构和银行业金融机构为四众平台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支持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发展,为不同阶段的创业创新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健全优先使用创新产品、绿色产品的政府采购政策。

三、优化提升创业公共服务。健全创业服务体系,强化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快推行全程电子化登记和电子营业执照应用,允许“一址多照”、集群注册等住所登记,简化和完善注销流程。加强行业监管、企业登记等相关部门与四众平台企业的信息互联共享,加快推行电子签名、电子认证。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为四众小微企业免费提供管理指导、技能培训、标准咨询、检验检测认证等服务。

专栏11:创业创新环境重大工程

众创空间“四个一批”工程:培育一批创业示范基地、创建一批创业大本营、改造一批创客天地、提升一批传统孵化器,建成200家以上众创空间。

创业文化培育工程:开展创新成果和创业项目展示推介会,举办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海峡两岸信息服务创业大赛等,创建一批创业型城市、街道、社区。

第五章 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进农业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标准化和社会化,全面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力度,推动新农村建设迈出新步伐,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

第一节 加快特色现代农业发展

一、挖掘粮食生产新潜力。全面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800万亩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650万吨以上、粮食储备规模达到360万吨以上。加强农田水利、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山垄田复耕,加快大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增强粮食储备能力,布局建设一批粮食仓储物流设施。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对产粮大县粮食风险基金实行动态补助。提高粮食补贴效率,新增粮食补贴资金重点向种粮大户和合作社等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倾斜,探索实行粮食目标价格保险制度,保护和调动广大农民种粮积极性。

二、壮大优势特色产业。优化现代农业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精致农业、高效农业、外向型农业、休闲农业。打造茶叶、蔬菜、水果、畜禽、水产、林竹、花卉苗木等全产业链年产值超千亿元的优势特色产业。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产接二连三”融合发展。鼓励形成“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特色农业产业集群。

三、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强农业“五新”示范推广及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实施种业创新和产业化工程,促进育繁推一体化。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建设智能化设施农业示范点,加强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引进、创新应用。提升“一区两园”平台服务能力和示范带动作用。实施化肥和农药零增长行动,推广使用有机肥。大力发展农业物联网,创新电子商务、农产品配送、连锁专卖、直销等多种模式互补融合的销售方式,加强品牌营销推介。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1213行动计划”,实现全省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监测合格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流动监测全覆盖、“三品一标”认证位居全国前列。

专栏12:特色现代农业重大工程

粮食生产能力与地力提升工程: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粮食产能区、高标准农田、地力提升1112工程等。

一区两园建设工程: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台湾农民创业园、福建农民创业园等。

现代种业创新工程:种质资源保护、种业基础性公益性、品种测试站、种苗生产基地、“育繁推一体化”种苗企业,中国(三明)稻种基地等。

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工程: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农业综合执法监管能力、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农药兽药监管信息平台、农产品可追溯管理信息平台等。

促进农产品流通工程: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农村信息进村入户示范县等。

农业生态循环工程:生态畜牧业示范、种养一体循环农业示范、农牧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示范、林下经济示范、海洋牧场等项目。

第二节 促进农民增收取得新成效

一、大力提高生产经营性收入。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休闲农业、创意农业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扶持建设一批具有历史、地域、民族特点的特色景观旅游村镇,创新乡村旅游休闲产品。落实鼓励农村劳动力创业政策,引导有技能、资金和管理经验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建设农民工返乡创业园,支持农民网上创业。落实定向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政策,降低创业成本和负担。

二、努力增加工资性收入。加大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力度,加强农业转移人口素质培训。鼓励农民外出务工经商和转移就业,落实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同工同酬原则,突出解决好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引导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创业。

三、创造条件增加财产性收入。保障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推广集体土地上房屋产权发证工作,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建立农村产权流转市场,推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公开、公正、规范运行。

第三节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一、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发证,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稳妥开展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探索宅基地上的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权能及实现形式和途径。建立健全县镇(乡)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完善对被征地收海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深化农村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

二、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完善“三权分置”办法。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积极探索土地股份合作、土地托管、土地信托等规模经营模式。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鼓励工商资本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农产品加工流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快培育服务主体多元化、运行市场化的新型农业服务组织。

三、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农业农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完善农业补贴制度,持续增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科技进步和农民技能培训投入。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促进农业科研成果转化,完善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模式,扩大服务规模和覆盖面,健全金融机构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的制度。完善农业保险制度,支持有条件地区成立农业互助保险组织。

第六章 全面推进脱贫攻坚

坚持输血造血相结合,因地因人因需施策,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行脱贫工作责任制和最严格考核督查问责,打赢脱贫攻坚战,到2018年现行国定扶贫标准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20年现行省定扶贫标准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部摘帽。

第一节 强化精准帮扶

一、创新帮扶方式。扎实开展贫困户建档立卡,完善全省扶贫信息网络,精准识别确定贫困对象。逐户制定帮扶计划和帮扶措施,对建档立卡中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通过产业与就业扶持、造福工程搬迁、生态保护、教育支持、医疗救助等措施实现脱贫,做到一户一策;对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施社保兜底脱贫。健全定点扶贫机制,采取“干部驻村、部门帮扶、资金捆绑”办法推进整村扶贫开发,持续实施“党建富民强村”工程。拓展沿海发达县(市、区)与重点县山海协作、对口帮扶,实施“携手奔小康”行动,开展“县对县”“乡对乡”“村对村”结对帮扶。

二、加大扶贫投入。争取国家各类扶贫资金支持,发挥政府投入主导作用,积极拓展新的资金渠道。加大贫困地区省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和市县本级财政扶贫投入力度,每年按我省上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2‰筹集资金,专项用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归并整合扶贫和相关涉农资金。强化金融扶贫,加大贫困地区支农贷款支持力度,实施扶贫小额信贷工程。健全社会力量参与机制,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扶贫开发。

三、实施造福工程搬迁扶贫。加快实施居住在偏僻自然村、地灾隐患点、生态与自然保护区等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且有搬迁意愿的农村人口造福工程搬迁。引导整村搬迁集中安置,依托县城、集镇、工业园区和中心村安置搬迁群众,促进尽快就业。引导搬迁村落开展旧村宅基地复垦,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鼓励搬迁群众通过租赁、转包、入股等形式,流转原有耕地、茶果园、山林等资源,实现增收。

四、实行社保兜底脱贫。完善农村低保制度,将无法通过开发性扶贫措施实现脱贫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低保给予兜底保障,提高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水平。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医疗救助对象范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保险制度对贫困人口实行政策倾斜,门诊统筹覆盖所有贫困地区。组织农村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强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实施贫困人口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完善输出地和输入地劳务对接机制。

第二节 增强造血功能

一、发展特色产业脱贫。支持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种养业和手工业,建设一批贫困户参与度高的特色农业基地。加强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培育,建立健全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支持贫困户发展农产品加工、电子商务和林下经济。鼓励经济较发达地区与重点县共建产业园区,建立山海产业转移项目利益共享机制。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扶持有条件的贫困村兴办乡村旅游。引导电商企业布点向贫困地区倾斜。探索资产收益扶贫。

二、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大力实施重点县国省干线升级改造计划,加快推进县乡道提级和联网建设,以及村道单车拓宽改造,形成便捷畅通的县乡村公路网络。倾斜扶持重点县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防洪排涝、水资源配置保障体系,提高贫困地区农村饮水安全保障程度和自来水普及率,农村集中式供水覆盖率达到85%以上。扶持边远海岛交通、渔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重点县110千伏、35千伏变电站建设改造力度,提高贫困县配电网抗灾能力和运行水平。推进重点县城区及乡镇一级光纤改造或新建工程,提高老少边穷及海岛地区信息通信保障能力和农村地区宽带接入水平。

三、发展教育脱贫。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健全学前教育资助制度,保障农村贫困家庭幼儿接受学前教育。关爱贫困家庭学生,稳步推进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农村紧缺教师“代偿学费”计划和经济困难地区补充教师经费资助计划,中小学教师“省培计划”重点向贫困地区倾斜。加大教育扶贫结对帮扶力度。

第三节 加大苏区老区等重点地区扶持力度

一、支持苏区老区振兴发展。用好用足国家赋予我省苏区老区特殊政策,加大对苏区老区在项目、资金、物资、信息和人才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坚持“老区优先,适当倾斜”原则,继续加大对苏区老区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实施苏区老区村跨越发展工程,集中力量实施一批基础设施、特色产业、生态建设、民生工程项目。推动省际边界县加快发展,支持永定开展县域经济科学发展体制创新试验工作。

二、扶持重点县加快发展。持续强化对重点县产业发展、财政金融、土地政策、科技创新支持力度。完善挂钩帮扶重点县制度,切实加强结对帮扶力量。加强重点县人才和干部队伍建设。支持建设三明扶贫改革试验区、屏南农村改革试验区、长(汀)连(城)武(平)扶贫开发试验区。

三、加大少数民族贫困乡村支持。持续实施“民族乡村特色经济发展扶持增收工程”,将少数民族贫困村纳入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实施范围。加大对少数民族村的支持力度,加强政策及资金倾斜。优先将居住在地质灾害点的少数民族群众列入造福工程搬迁计划。

专栏13:脱贫攻坚重大工程

扶贫搬迁造福工程:对现有居住在偏僻自然村、地灾隐患点、生态与自然保护区等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且有搬迁意愿的近50万农村人口实施搬迁,建设200个百户以上集中安置区和200个50户以上集中安置区。

扶贫小额信贷工程:60个现有千户以上贫困人口县建立扶贫小额信贷风险担保金,每年新增1亿元为贫困户提供小额贷款贴息。

贫困劳动力培训工程:实施新型职业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农村零转移就业贫困家庭就业援助计划、“雨露计划”、“春潮行动”等,年均培训贫困劳动力10万人次。

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程:以扶贫开发重点村为基本单元,实行干部驻村、部门帮扶、资金捆绑、政策扶持,实施一批基础设施、特色产业、生态建设、民生工程项目。

山海协作共建工程:推进厦龙山海协作经济区等建设,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均建成1个以上山海协作共建产业园区。

第七章 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 坚持城乡一体、区域协同,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增强城乡综合承载能力,提升城市现代品质,优化发展空间格局,加强省际互动合作,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

第一节 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一、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实际居住人口登记制度,完善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福州市辖区、厦门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实行积分落户制度,全面放开其他地区落户限制,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并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权利和义务。实施居住证制度,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和便利向常住人口全覆盖。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就近向中小城市和建制镇集聚。

二、实施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工程。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推动农业转移人口进得来、住得下、融得进、能就业、可创业。依法将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或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范畴。采取廉租房、公共租赁房、租赁补贴等方式改善农业转移人口住房条件。探索就业失业登记城乡一体化改革,把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就业失业登记范围。建设包容性城市,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参政议政、参与社会管理等政治待遇,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家庭及子女融入当地社会。

三、探索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建立健全由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参与的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将政府分担的市民化成本纳入财政预算,监督企业为农民工缴纳“五险一金”、培训费用和有关补贴。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建立财政性建设资金对城市基础设施补贴数额与城市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探索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

第二节 优化新型城镇化布局和形态

一、加快城市群和大都市区建设。积极推动海峡西岸城市群建设,推进海峡西岸城市群城际铁路和交通网建设,促进与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协同发展。加强省级层面统筹协调,强化福州、厦漳泉大都市区自身内在联系和功能互补,加快同城化步伐,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联防联治、产业发展协同协作、市场要素对接对流和社会保障共建共享,实现集约、联动、互补发展,建设引领全省城镇化发展和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高地。

二、提升中心城市综合功能。做大做强福州、厦门、泉州三大中心城市,加快漳州、三明、莆田、南平、龙岩和宁德等区域中心城市发展,优化中心城市的城市风貌、产业结构和城市空间布局,推动城市功能更新、精明增长,增强综合承载能力。推动中心城区与周边区域的交通、信息网络等连接和产业分工协作,强化城市之间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资源、环境保护等有效衔接,促进可持续协调发展。创新城市治理方式,提高城市管理服务的人性化、精细化、规范化水平。积极推动具备条件的市、县(区)开展区划调整。

三、加快培育发展中小城市。把加快发展中小城市作为优化城镇规模结构的主攻方向,积极实施“大城关”战略,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依托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夯实产业基础。加强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动优质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向中小城市和县城倾斜。积极推进国家级和省级新型城镇化试点,支持部分小城市和县城扩大管理权限,逐步成长为中等城市。加强现有开发区城市功能改造,推动具备条件的开发区向城市综合功能区转型。

四、分类发展小城镇。科学稳妥推进乡镇整合,优化重点中心镇布局,引导小城镇走特色化、集约化、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加强中心城市周边小城镇的统筹配套发展,逐步建设成为卫星城。强化小城镇服务“三农”的功能,深化小城镇综合改革,推进小城市培育试点,加强与周边乡镇互动,实现连片融合发展,建设成为承接产业转移和人口集聚的新平台。

专栏14:新型城镇化试点工程

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莆田、晋江、邵武、永安。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三明、石狮。

国家级建制镇示范试点:翔安区新圩镇、晋江市金井镇、涵江区江口镇、仙游县榜头镇。

省级新型城镇化试点:晋江、石狮、德化、光泽、邵武、福清、长乐、大田、屏南、福安、东山、永安、漳浦、长汀、上杭。

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福清市江阴镇、闽侯县青口镇,龙海市角美镇、漳浦县杜浔镇,晋江市金井镇和安海镇、南安市水头镇、安溪县湖头镇和龙门镇,尤溪县洋中镇,仙游县榜头镇,浦城县仙阳镇,永定区高陂镇,福安市赛岐镇、福鼎市太姥山镇。

图2 福建省新型城镇化格局图

第三节 建设和谐宜居城市

一、加快新型城市建设。加强城市空间开发利用管制,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开发边界、开发强度和保护性空间,推动城市紧凑发展。推进信息技术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管理服务水平。加强人文城市建设,在旧城改造中注重历史文化遗产、民族文化风格和传统风貌保护,在新城新区建设中注重融入传统文化元素。

二、推动海绵城市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推进海绵城市试点工程,发挥海绵型建筑、道路、广场以及绿地、水体等生态系统对雨水吸纳、蓄滞和缓释作用,充分利用雨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加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统筹规划建设和改造城市供水、污水、雨水、燃气、通信等各类地下管网,新建道路、城市新区、旧城改造和各类园区同步建设城市地下管网综合管廊。完善城市排水防涝体系,加快城市排水管网、排涝泵站和排涝河道、防涝设施等建设改造,提高城市防汛排涝能力。

三、加大城镇棚户区和危房改造力度。继续推进集中成片棚户区改造,加快城市危房、城中村、城市规划区石结构房屋改造,有序推进城镇旧住宅区综合整治,加强环境综合治理和房屋维修改造。加大棚户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行政府购买棚改服务,创新机制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棚改。加大供地支持,优先安排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用地。完善安置补偿政策,推进棚改货币化安置。严格项目和资金监管,确保工程质量。

四、推进绿色城市建设。加快划定城市“绿线”,提升城市绿地功能。结合城乡环境整治、城中村改造、弃置地生态修复等,加大社区公园、儿童公园、森林公园、郊野公园、海洋公园、立体绿化、街头绿化、绿道绿廊、慢道系统等规划建设力度,推进城市湿地保护与公园、城市植物园建设,规划建设一批城市绿心,完善生态园林指标体系,推动森林城市和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39%以上。

专栏15:和谐宜居城市建设重大工程

和谐出行:城市公共停车场、充电站(桩)建设等。

精明城市:海绵城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城市供水、排水排涝、污水处理厂、污水收集管网工程建设等。

绿色生活:城市生活垃圾及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垃圾转运设施、城市湿地保护与公园、设市城市植物园建设等。

第四节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一、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加强城镇规划与周边乡村规划在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网络、公共服务设施、生态空间布局等方面的衔接协调。科学编制县(市)域城乡总体规划、村镇体系和布局规划,合理安排市县域城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聚集、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提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保障水平。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强化城乡基础设施连接,推动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城乡联网、共建共享。加快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优先发展城乡公共交通。优化城乡路网结构,完善城乡干道与高速公路、国省干线的联系,健全干支协调、结构合理、高效快捷的公共交通系统。加快完善城市快速路网与区域快速路网衔接,提高城市路网密度,加强精细化交通管理,预防和治理行路难、停车难等“城市病”,建设畅通城市。优先发展城市公交,优化公交线网和枢纽站、首末站、出租汽车综合服务站、公共停车场等场站布局,提高线网密度和站点覆盖率,积极发展特色公交服务。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加强多种运输方式衔接,提高农村客运通达深度,构建布局合理、层次清晰的城乡客运网络。实施“海岛交通便民工程”,解决海岛居民出行难问题。持续推进公路安保工程、危桥改造等,全面改善居民出行条件。完善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推进城市公共停车场、充电桩、充电站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到2020年大城市公交分担率达到30%,中小城市达到20%以上。

三、加强供水、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加快自来水厂工艺提升、供水管网和二次供水设施改造与建设,推进应急备用水源建设、区域联网供水和城乡统筹供水,逐步实现城乡供水“同网、同质、同价、同服务”。加快市县污水处理厂扩容提升、管网扩面,加快污泥无害化处置,推进城市污水再生利用、乡镇镇区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推进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加快城镇生活、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厂)和乡镇垃圾中转站建设,促进共建共享垃圾焚烧发电厂,提高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水平。到2020年全省市县污水处理率达到9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以上。

四、建设美丽宜居乡村。顺应人口转移和村庄变化新趋势,统筹安排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分类分阶段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推进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危房改造。挖掘文化内涵,展现地方特色,体现农家风情,打造一批美丽乡村示范村和景观带。大力创建绿色乡镇和水保生态村、绿色村庄,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创新村庄建设与治理模式,建立村民共建共管长效机制,建设具有优美田园风光的新农村。

第五节 加强省际互动合作

一、推进基础设施协同建设。完善省际交通网络建设合作机制,畅通连接长三角、珠三角的陆上通道,鼓励发展海铁联运,深化港口合作,打造服务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出海通道。推进与周边及内陆省区口岸通关合作,支持跨省区“飞地港”“陆地港”建设。加强民用航空航线网络建设合作,促进区域航空通程联运。推进区域能源供应、输送对接,构筑能源资源配置平台和能源安全应急保障体系。

二、密切与周边地区合作。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探索建立产业、交通、环保等领域的协调机制,推进闽粤经济合作区等省际产业合作园区和合作项目建设,共同推动“一程多站”精品旅游线路。推动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科技、教育、文化、医疗、体育等公共服务领域深层次合作,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畅通流动。

三、积极开展对口支援和参与西部大开发工作。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的统一部署,继续做好对口支援新疆、西藏、宁夏、重庆万州三峡库区工作,增强受援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健全工作机制。组织企业参加西博会、东博会等在西部地区举行的重大经贸活动,引导我省企业及企业家在西部地区投资兴业,实现产业梯度转移。

第八章 健全现代基础设施体系

加强各类基础设施的衔接协调,统筹规划布局,坚持适度超前,推动城乡一体,注重综合提升,发挥整体优势,加快构建交通、能源、水利、信息、防灾减灾基础设施体系,不断提高网络化和现代化水平。

第一节 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一、构建现代交通运输网。推进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发展,构建便捷舒适、经济高效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加快“三纵六横”铁路网建设,全面建设已纳入国家铁路网规划的干线铁路,拓展铁路进出省通道。加快连接主要港区、重要工业基地的铁路支线建设,完善海铁公铁联运体系。统筹规划和建设福州、厦漳泉两大都市区城际线网主骨架,建设城际轨道交通网络。加快福州、厦门、泉州三大中心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全面提升城市轨道交通公交化水平。实施既有老铁路城际化和货运功能改造升级,改革完善铁路客货运服务体系,逐步实现沿海铁路货运、城际客运、高速客运分线运行。到2020年铁路运营里程突破5000公里,其中快速铁路突破3000公里;城际轨道交通运营和在建里程突破500公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和在建里程突破300公里。

继续完善高速公路网,加强主要路线联络,提升重要通道通行能力,适当加密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密集区路网。加快推进“八纵十一横十五联”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网建设,改造提升交通拥堵路、瓶颈路和断头路,推动国省道与重要城镇、产业基地、旅游景区、交通枢纽节点的连接覆盖,实施农村公路安全提升、延伸联网、等级优化三大工程。到2020年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约6000公里,普通国省道二级及以上公路达到8800公里。

二、推进新一轮民航发展。优化调整“干支协调、军民融合”的机场布局,加快推进厦门翔安和福州机场二期等门户枢纽机场建设和武夷山机场迁建,加快建设福州临空经济区、厦门临空经济区和武夷山机场临空产业园。积极推进泉州新机场、义序机场迁建和莆田、漳州军民合用机场前期工作,实施龙岩冠豸山机场扩能改造,加快建设平潭、东山、宁德通勤机场,以及福清、沙县等通用航空基地、福建省警用通航服务中心和森林航空护林站等项目,培育发展通航研发、制造、维修和培训服务,构建和完善覆盖全省的通用航空服务网络。积极拓展航空运输市场,做大做强基地航空公司,拓展航班航线,全面提升航空服务能力。到2020年,全省民航旅客吞吐量达6000万人次。

三、发展壮大海西港口群。积极推动港口资源优化整合,优化港区发展布局,发展壮大以东南国际航运中心为重点的海西港口群。加快“两集两散两液”核心港区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开发,发挥厦门国际贸易集装箱干线港、国际邮轮母港作用,强化罗源湾和湄洲湾北岸港区大宗散货接卸转运能力、古雷和湄洲湾南岸港区石化基地服务能力、江阴港区集装箱运输和整车进口口岸能力,加快三都澳港区开放开发。全面振兴闽江内河航运,加快实施闽江航道整治工程,实现闽江干流马尾至三明航道正常通航,初步形成以闽江干流高等级航道为骨架的江海联运体系。加快重点港区航道、停泊水域等公共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港口物流,加强港口与临港物流园区联动发展,拓展港口服务腹地。到2020年,全省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7亿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1600万标箱。

图3 福建省港口与机场布局图

四、加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着力打造对接两洲、服务中西部、便利两岸往来的综合枢纽,推进福州、厦门两大全国性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加快推进其他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客运、货运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力争各设区市建成一个立体综合客运枢纽,到2020年全省各县级市和较大县城城市综合客运枢纽覆盖率达50%。健全完善铁路公路客货场站,加强城乡区域间不同客货运方式的有机衔接,推进客运零距离换乘和货运无缝对接,积极发展多式联运、滚装运输、甩挂运输和驼背运输。加快推进邮政服务网络建设,强化邮政普遍服务、机要服务和电商物流配送能力。积极发展路口、客货场站现代物流,加快推进高速公路互通、服务区、铁路和城市(际)轨道交通场站、机场临空产业园区配套商贸物流设施建设,促进交通基础设施与现代交通物流互动发展。

专栏16:综合交通重大工程 铁路:续建福州至平潭、衢州至宁德、南平至龙岩铁路扩能等项目,新建福厦客专、兴永泉、浦梅建宁至冠豸山以及龙岩至梅州、吉武温、沿海货运铁路罗源湾至福州段等,推进鹰厦铁路北段改造项目前期工作。

高速公路:续建国高网宁波至东莞线、莆田至炎陵福建段和厦门至沙县、长乐至平潭和省网宁光线顺昌至邵武、漳州至梅州福建段、厦泉漳城市联盟路、长乐至福清、永定至上杭高速公路等项目;新建福建高速公路网修编的沙县经顺昌至武夷新区、翔安机场高速公路等项目,实施国高网厦蓉线、泉南线等部分拥挤路段扩能。

轨道交通:续建福州地铁1号线、2号线、厦门地铁1号线、2号线、3号线、武夷新区旅游观光线等;新建福州、厦门地铁第二轮建设规划和泉州城市轨道交通一期建设规划项目;实施福建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近期建设项目。

机场:新建厦门翔安机场、福州机场二期工程、武夷山机场迁建等项目,争取开工建设泉州新机场、福州义序机场迁建和莆田、漳州军民合用机场;实施冠豸山机场扩能改造,建设平潭、东山、宁德通勤机场和福清、沙县通用航空基地等。

港航:重点建设福州港漳湾作业区、湾坞作业区、可门作业区、松下作业区和江阴港区;湄洲湾港东吴作业区、罗屿作业区、肖厝港区、斗尾港区;泉州港秀涂作业区、石湖作业区;厦门港海沧、翔安港区、古雷港区。建设三都澳深水航道二期工程,厦门港主航道四期工程、泉州湾航道三期、古雷港区航道三期。规划建设兴化湾南岸港区。实施闽江航运建设规划一期工程。

交通枢纽:建设福州、厦门国家级大型综合交通运输枢纽,规划建设其他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区域性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三纵六横”干线铁路网:“三纵”:温州—福州—厦门—深圳(包括运营的沿海快速铁路、规划沿海高速铁路和沿海货运铁路),宁德—南平—龙岩—梅州(包括漳龙线、鹰厦线南平至漳州、宁德至南平、南三龙铁路);温州—武夷山—建宁—梅州铁路(包括浦梅铁路);“六横”:衢州—宁德、合肥—福州、横峰—福州、向塘—莆田、兴国—泉州、赣州—龙岩—厦门。

“一环两网”城际轨道交通:“一环”,利用既有铁路和新建铁路形成9个设区市城际环线,即福州-莆田-泉州-厦门-漳州-龙岩-三明-南平-(宁德)-福州。“两网”,即福莆宁城际线网和厦漳泉城际线网,其中,福莆宁规划线路10条,里程约536公里,厦漳泉规划线路6条,里程约546公里。

“两集两散两液”核心港区:以集装箱运输为主的厦门港海沧和福州港江阴,以大宗散货运输为主的罗源湾可门和湄洲湾北岸,以临港工业为依托、液体散货运输为主的湄洲湾南岸、漳州古雷等核心港区(作业区)。

第二节 建成东南沿海能源重要基地

一、合理布局电力建设。科学规划电源点,完善提升电网建设,在更大范围配置能源资源,到2020年,力争全省电力装机达7000万千瓦左右。安全高效发展核电,加快建设宁德、福清、漳州、霞浦等沿海核电,做好三明等其他核电厂址保护与论证。适度发展绿色火电,有序推进已批大型燃煤电厂建设,优先发展热电联产和冷热电联供。推动若干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加快启动核抽一体化前期工作。推进跨省联网工程,抓紧完善“省内环网、沿海双廊”的500千伏骨干网架,加快220千伏及以下输配网和智能电网建设,构建坚强智能电网。加快农网改造升级,加强乡镇配电网互联,全面消除高损配变,解决农村电网低电压问题,全面提高农网供电质量、可靠性和防御自然灾害能力。推动海岛型新能源微电网建设。

二、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有序发展风电等非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打造清洁能源发展示范省份。稳步推动陆上风电规模化开发和管理,积极推进一批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力争到2020年全省风电装机规模比2015年翻一番。推进分布式能源项目建设,积极发展光照资源较好地区的屋顶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和建筑一体化技术。适度发展生物质能,有序推进潮汐能、地热能等示范项目的开发利用。加快推进国家级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设,建设国家级海上风电研发中心、核电产业研发平台。

三、加强能源储运能力建设。统筹规划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储运通道建设,增强对内陆省份的服务与辐射能力。加快煤炭中转储备基地建设。多渠道引入气源,加快推进一批天然气管线和接收站项目建设,引导主干管网之间、主干网与城市管网在建设运营等方面相协调,力争到2020年全省输气管线达3600公里,实现天然气“县县通”。

专栏17:东南沿海重要能源基地重大工程 核电:重点推进宁德、福清、漳州、霞浦核电。火电:重点推进在建项目及扩能项目建设。

抽蓄:重点抓好厦门、永泰、周宁等一批抽水蓄能电站。

电网:重点推进500千伏电网、城镇配电网、农网改造升级等。风电:重点推进莆田南日岛、莆田平海湾、福清海坛海峡、平潭大练岛、平潭长江澳等海上风电项目。

天然气:重点推进莆田秀屿LNG接收站5、6号罐、漳州LNG接收站、中国石油福建LNG项目、哈纳斯LNG接收站、海西天然气管网三期、中石化新疆煤制气外输管道工程赣闽浙支线、西气东输三线闽粤干线福建段等。

煤炭:重点建设罗源湾、湄洲湾煤炭中转储备基地。

图4 福建省重大能源项目分布图

第三节 增强水利保障和防灾减灾能力

一、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实施福建大水网规划,强化关键节点骨干性水利工程建设。加快一批蓄引调水工程建设,重点解决沿海地区资源性、工程性缺水和原中央苏区、老区、贫困山区的民生水利问题。优化水资源配置,缓解局部区域水资源供需矛盾。深化水利建设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水利工程建设运行管理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进一步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水质合格率和供水保障程度。到2020年,县级以上城镇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95%,农村集中供水覆盖率达到85%以上。

二、增强抗灾害能力。加快防洪防潮工程建设,推进“五江一溪”、重要独流入海及中小河流重点河段防洪治理,实施江河湖库水系综合整治,提高防御洪水能力。大力开展城区防洪排涝综合治理,力争所有县级以上城区防洪排涝标准达到国家要求。扎实推进水库(闸)除险加固、海堤强化加固和山洪灾害防治,加快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推进城乡气象与洪水预警、防震减灾、地质灾害防治以及海洋与渔业安全等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山洪灾害防治体系及城乡防洪排涝建设。实施森林火灾预警防控工程,完善预防、扑救、保障三大体系。强化农作物病虫害、林业有害生物、动物疫病疫情、冰冻等灾害防控。

三、强化灾害监测预警应急体系建设。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灾情收集网络,完善自然灾害灾情快速评估、上报和发布制度,预警到乡、预案到村、责任到人。整合水利、气象、海洋、地质灾害等信息资源,完善监测及预警预报信息网络,建立防灾减灾信息化系统。支持救灾物资储备库、应急避灾场所、消防安全等设施及救灾技术装备建设。抓好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普及,提高民众防灾减灾意识和应变能力。

专栏18:水利和防灾减灾重大工程

防洪治涝:实施“五江一溪”防洪、重要独流入海河流重点河段防洪及生态治理、福州防洪分洪及生态补水、闽江上游三明生态工贸区防洪分洪、闽东苏区(宁德市)防洪防潮、平潭综合实验区防洪防潮、漳州古雷石化基地防洪防潮、莆田宁海闸及配套治理、大中型水闸除险加固、海堤加固工程、城市防洪排涝等工程。

大型水库:建设罗源霍口水库、长泰枋洋水利枢纽、泉州白濑水利枢纽、宁德上白石水利枢纽。引调水:实施平潭及闽江口水资源配置、闽西原中央苏区水资源配置、“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泉州七库连通、闽东苏区军民融合区供水安全保障、闽北原中央苏区水资源配置、福鼎管阳溪跨流域引水、闽江北水南调沿海大通道、福建汀江“西水东济”、莆田外度引水及水系连通、金门供水水源保障、漳州城区引调水等工程。

防灾减灾:实施省气象现代化、林业航空护林站、沿海防护林、渔港等建设工程。

图5 福建省重大水利项目分布图

第四节 加快构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一、建设高速泛在先进信息网络。继续实施“数字福建·宽带工程”,实现4G和光网全面覆盖城乡,WLAN热点广泛覆盖。完善宽带普遍服务机制,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加快建设下一代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推进三网融合。争取国家在闽设立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到2020年,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77%,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达到85%,城市和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分别达到100M和30M,广电网络双向覆盖率达到80%。

二、完善公共平台体系。加强全省政务云平台和备份中心等公共支撑平台建设,推进全省信息资源整合和应用模式创新,建设大数据应用服务平台。推行空间互补、设施共用、感知整合、信息共享,整合建设一批物联网、智慧城市公共服务平台。统筹建设遥感数据平台、位置信息服务平台、天地一体化卫星通信平台、北斗地基增强系统以及卫星应用工程研究中心、高分辨对地观测系统分中心等卫星应用基础设施。

三、构建安全保障体系。全面推广应用自主安全、可管可控的软硬件产品,建设全方位、立体式的网络空间安全防护体系。整合建设高共享、一体化监管平台,加强新技术新业务的网络安全技术研究,完善安全预警处置平台、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管控平台。建设完善网络安全监测评估、监督管理、标准认证和创新能力体系。严格政府信息技术服务外包安全管理。强化网络空间统一应用分类授权管理。完善网络数据共享、利用等安全管理和技术措施。加强用户个人信息保护。

专栏19: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工程

宽带网络:数字福建·宽带工程、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4G网络和WLAN广覆盖工程、IPv6升级工程、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升级工程、应急通信能力保障工程等。

公共平台:数字福建(长乐)云计算中心、数字福建社会企业云平台、城镇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工程、位置信息服务平台、多卡融合公共平台、物联网公共支撑平台、视频能力服务平台等。

卫星基础设施:遥感数据平台、北斗地基增强系统、高分辨对地观测系统分中心、卫星应用工程研究中心、天地一体化卫星通信平台等。

第九章 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深入实施生态省战略,基本建成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现实发展优势,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设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好的美丽福建,让人民群众呼吸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

第一节 落实主体功能区布局

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科学分析评价国土空间,划定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保护红线,完善空间规划,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按照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未来发展方向,结合行政边界和自然边界,合理确定市县城镇、农业和生态三类空间的适度规模和比例结构,提高市县空间利用效率和整体竞争能力。编制实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

二、健全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体系。根据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不同定位,健全财政、产业、投资、人口流动、土地、农业、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配套政策。进一步完善省级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加大对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禁止开发区域的补助力度。对不同主体功能区的产业项目实行差别化准入政策,探索在重点生态功能区实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推动土地利用政策和供应管理创新。健全优化人口迁入和退出机制。实行不同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环境标准。

三、推进“多规合一”。建立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一衔接、功能互补、相互协调的空间性规划体系,推进城乡、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空间规划“多规合一”。推进市县“多规合一”,构建市县空间规划衔接协调机制,统一编制市县空间规划,形成一个市县一本规划、一张蓝图,持之以恒加以落实。

图6 福建省主体功能区划分图

第二节 加大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力度

一、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落实生态红线管控制度,严格分区分类空间用途管控。开展全民绿化行动,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规范人工商品林采伐,严禁移植天然大树进城,强化生态林、沿海基干林带保护,加强造林绿化和森林抚育,增强森林生态功能。开展万里安全生态水系建设,强化饮用水源地保护,系统推进水环境整治、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湿地保护,维护生物多样性。提升推广“长汀经验”,加强水土流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占土地面积控制在8%以内。推进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实施沿海岸线整治与近岸海域生态环境景观恢复,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7%。加强外来入侵物种防控。推进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生态文明示范城市、生态镇村建设。

二、抓好重点污染物防治。深入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和治理,强化污染排放标准约束和源头防控。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推进区域联防联控和预警预报,强化机动车等移动源污染治理,加强道路和工地扬尘防治,深化重点工业污染源、石化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实施“河长制”,实行流域共治,推进“六江两溪”重点流域差异化管理,重点推进城乡生活污染、工业污染、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开展水源地综合整治,保障饮水安全。加大小流域、城市内河环境整治力度。制定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强化涉重金属行业、工矿企业环境监管,开展土壤修复试点。加强固体废物、重金属污染防治,加快生活垃圾、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建设。强化核与辐射安全、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有毒有害化学品监管。

三、提高环保监管水平。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健全污染源在线监控体系,推进监控设施第三方委托运营。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对资源消耗和环境容量接近或超过承载力的地区,实行限制性措施。加强固体废物、有害污水、危险化学品、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推进环境风险源评估和分级分类管理。严格海洋倾废、船舶排污监管。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度,实施区域性、流域性、行业性差别化总量控制制度。加快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构建与应用,提升环境管理信息化水平。全面推行环境信息公开,完善举报制度,强化社会监督。

第三节 促进资源节约和低碳发展

一、深入推进节能降耗。实行全民节能行动计划、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强化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单位产品能耗标准、绿色建筑标准等约束,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保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突出抓好重点领域节能,实施节能改造、节能技术装备产业化、合同能源管理等重点工程,大力推广高效节能低碳技术和产品。发展节能建筑、绿色建筑。组织实施重点用能单位节能低碳行动,健全能源监管体系,推进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推行能效“领跑者”、节能发电调度、电力需求侧管理等新机制。

二、集约节约利用资源。实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以水定产、以水定城,推行合同节水管理、水效“领跑者”等新机制,建设节水型社会。合理制定水价、编制节水规划,实施雨洪资源利用、再生水利用、海水淡化工程。到2020年用水总量控制在223亿立方米以内。坚持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调整建设用地结构,降低工业用地比例,适度开发利用低丘缓坡地,加大农村土地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施力度,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和工矿废弃地复垦,清理处置闲置土地。严格控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规模。鼓励和规范城镇地下空间开发利

下载广东省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建议正式发布(全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广东省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建议正式发布(全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