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信息伦理与法规1
1.阅读下面的案例,结合课件和其他相关参考文献回答下列问题:鼓励独立完成作业,严惩抄袭。
(1)什么是公民信息自由权?主要指哪些权利?
(2)你觉得“施压行为”是否侵犯了该网站的言论自由权?为什么?
(3)请结合案例,评述如何协调公民信息自由与国家信息安全之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
答案及提示:(1)(1)公民信息自由权是公民依法可以自由获取、加工、处理、传播、存储和保留信息的权利,是公民重要的宪法权利和精神权利。
主要包括知情权、采集权、传播权、个人信息保护权与隐私权。其中,知情权是最为重要的基础和前提。如果与公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政情与社情被神秘化,“知情权”就无从谈起;没有“知情权”的实现,公民也就不能按照个人所能选择的方式获取或寻求所希望得到的信息,也就谈不上“采集权”;如果没有知情的前提与采集的自由,自然就谈不上传播权,更谈不上新闻自由在宪法层面的实现。(2)随着网络的发展,言论自由在网络中的实现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首先要明确公民言论自由权、网站的言论自由权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结合相关法律条文对案例中所涉及的“施压行为”进行阐述。(3)信息自由与信息安全是一对矛盾,公民的信息自由权一般由宪法对其确认,但信息自由并非绝对自由,滥用自由。保障国家信息安全也是公民的一项义务,特别是在现代的网络社会,如何保障国家信息安全显得非常重要。本题可以从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公民信息自由权的范畴、国家信息安全的范畴以及其间的关系入手进行简单的探讨。
2.阅读下面的案例,结合课件、其他相关参考文献和工作实际回答下列问题:鼓励独立完成作业,严惩抄袭。
(1)什么是网络隐私权?网络隐私权的特征?
(2)网民的权益是否受到侵犯?请简要说明理由。
(3)请分别从信息伦理角度、法律角度,谈谈如何保障互联网行业的秩序?
正确答案:
(1)是隐私权在网络中的延伸,是指自然人在网上享有私人生活安宁、私人信息、私人空间和私人活动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犯、知悉、搜集、复制、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也指禁止在网上泄露某些个人相关的敏感信息,包括事实、图像以及诽谤的意见等。
网络隐私权的特征: 侵权产生的容易性
网络隐私的载体是具有虚拟性质的网络,其不可触摸性导致了私人空间、私人信息极其容易受到侵犯。网络的高度开放性、流动性和交互性的特性决定了个人信息一旦在网络上传播,其速度之快、范围之广以及任何人攫取之便捷将无法控制,使得侵权变得十分容易,而救济变得相当困难。
侵权主体和手段的隐蔽性。
(2)理由:
在QQ向法院提起诉讼之后,“3Q”之争又出现了更为激烈的冲突。10月29日,360又推出了扣扣保镖软件,称可以阻止QQ查看用户隐私文件。11月3日,QQ宣布将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虽然QQ表示360的扣扣保镖软件导致QQ软件失去部分功能,QQ是为了保护用户QQ账号的安全,抵制360的违法行为才做出这一决定的,但这一行为还是引起了很大争议。因为QQ的这一举动实际上使网民面临只能在360与QQ之间二选一的抉择。从法律角度而言,QQ的行为可能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九条中规定,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虽然保留QQ还是保留360是由网民自己决定的,但网民无法选择同时使用360和QQ,而在QQ做出上述决定之前,360与QQ是能够相互兼容和共同使用的。因此,QQ的行为可能侵害了用户自主选择同时使用两款软件的权利。
“3Q”之争一个很大的特点是牵涉其中的360、QQ都是使用极广的软件,数以亿计的网民都在使用它们。本是企业之间的纠纷,如今却延伸到了广大网民的电脑桌面上来,原来经常使用的软件却突然不好用了,网民因此也可能成了受害者。维护网民的利益应该是互联网企业的基本守则,无论发生怎样的纠纷,任何一家互联网企业都不应该损害网民的权益。
(3)为了维护互联网行业的秩序,任何企业如果发现竞争对手有违法行为损害了自己或者用户的权益,都应该通过向管理部门举报或者向法院提起诉讼等合法方式来解决。任何企业都不应该让自己的维权行为越过法律的界限,而破坏互联网行业的秩序,否则将受到相应的处罚。唯有在一个法治的环境中,行业的秩序才能得到保障。
360与QQ的这场纷争不仅可能使当事企业的商誉受到损害,不仅可能使广大网民的权益受到侵害,更可能会严重破坏互联网行业的秩序。我国《电信条例》第四十一条中规定,电信业务经营者在电信服务中,不得无正当理由拒绝、拖延或者中止对电信用户的电信服务;不得对电信用户不履行公开作出的承诺或者作容易引起误解的虚假宣传。第四十二条中规定,电信业务经营者在电信业务经营活动中,不得以任何方式限制电信用户选择其他电信业务经营者依法开办的电信服务。根据《电信条例》第二条的规定,该条例所指的电信是指利用有线、无线的电磁系统或者光电系统,传送、发射或者接收语音、文字、数据、图像以及其他任何形式信息的活动。就此而言,360软件与QQ软件的运行也可能会被认定为是一种电信服务。《电信条例》中已经列举了电信经营者不能进行的违法行为,如果360和QQ的行为被认定为是违反了《电信条例》的规定,那么它们也可能受到管理部门的处罚。
对于纷繁复杂的“3Q”之争,《电信条例》的规定可能还是相对简单。在互联网行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3Q”之争也给我们带来了这样一个启示——为了网民的权益、为了互联网行业的健康发展,我国应该为互联网行业制定更为详尽的法律、法规。只有通过法律、法规的严格规范才能防止类似“3Q”之争的乱局再次上演。
3.分析信息伦理与信息法律的关系?鼓励独立完成作业,严惩抄袭。正确答案:
答案及提示:(参照课件第一章2节内容,从区别与联系两方面予以回答。)法与伦理的区别与联系因调整对象的不同而进行的细化。信息法与信息伦理的调整对象——信息活动,而且是信息时代的信息活动(人类社会产生之后就存在信息活动,只有信息时代的信息活动才催生了专门化和体系化的信息法与信息伦理)。区别:(1)规范手段不一样。信息法律通过法律法规形式予以强制性地规范,而信息伦理则是通过道德伦理形式予以自觉性地规范,一个属于他律,一个属于自律。(2)信息法律具有相对的规范优势。虽然工业社会在向信息社会转变,但是工业社会所建立起来的社会体系仍然是主体。现代社会仍然是法治时代,法律的价值仍然备受推崇。法律仍然会是主要的调整手段。一旦信息法出台,伦理规范必须让位于法律规范。联系:(1)不成熟性和不规范性。两种规范的建立都需要长期的过程。从发生学上,往往是先产生伦理规范,然后再形成体系化的法。信息立法必然存在滞后性。同时由于法律是对利益分配机制的最终确认,而信息活动中利益冲突非常剧烈,因此,信息法的制定是个长期的过程,而在这之前,只能通过信息伦理来进行调整;而信息伦理建设又面对道德相对主义和信息时代的全球化背景,难以形成成熟、规范、普遍的伦理准则。(3)两种规范均乏力。信息伦理面对道德相对主义显得十分苍白无力,而信息法又必须面对各种利益的协调,以及新旧社会价值的冲突,其制定注定十分艰难。而在各种力量博弈后所制定的法是否能够准确代表新社会的发展方向,则又是很难确定的。因此,目前阶段,两种规范都十分乏力。
4.简述信息伦理有哪些功能?
正确答案:
答案及提示:(参照课件第二章1节)信息伦理的功能即信息伦理诸要素(信息伦理意识、信息伦理规范、信息伦理活动)相互作用的机理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功效、能量与力度。信息伦理具有命令、调节、认识、教育和激励的作用。命令:自觉自律对道德价值的感召和呼唤。调节:道德评价纠正和规范行为。认识:道德意识和道德判断。教育:道德学习和探索。激励:自我激励和外在激励。
5.信息法律规范文件主要有哪些类型? 正确答案:
答案及提示:(参照课件第三章1节。)依据法律规范本身的性质,可以把法律规范分为义务性规范、禁止性规范和授权性规范。义务性规范是规定主体必须为某种行为的规范,如公民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禁止性规范是规定主体不得为某种行为的规范,刑法中多属此类规范;授权性规范是授予主体可以为或不为某种行为的权利的规范,如法律规定作者享有著作权,而公民是否行使该项权利,可自行决定,既可以行使,也可以放弃。
6.公民信息自由权主要包括的权利内容?
正确答案:
答案及提示:(参照课件第四章。)公民信息自由权是公民依法可以自由获取、加工、处理、传播、存储和保留信息的权利。作为公民重要的宪法权利和精神权利的公民信息自由权,具体包括:公民信息知情与获取权、公民信息传播权、个人信息保护与隐私权利。
7.政府拥有哪些基本信息权利?
正确答案:
答案及提示:(参照课件第五章1节。)政府信息权利从信息生产和使用过程来说,有信息获取权利、信息发布权利、信息的处理权利、信息保密权利和信息管理权利等。信息获取权利,是政府通过法定途径和方式,准确、及时和完整地获取所需要的数据和信息的权利。政府信息传播发布权 :政府定期或不定期通过公开方式发布有关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数据和信息的权利。政府信息处理权利,是政府存储、加工和分析各种数据和信息以满足政府最终用户需要的权利。政府信息保密权 :政府为了国家安全、社会利益和个人权益需要对一些信息设置保密措施的权利。信息管理权利,是政府具有管理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及自身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权利。
8.简述知识产权的概念和特征? 正确答案:
答案及提示:(参照课件第六章1节。)知识产权定义:或称智力成果权,无形财产权,通常是指法律主体对其从事智力活动创造出的智力成果依法所享有的权利,即对智力成果这种无形财产所享有的权利。专有性:知识产权是一种专有性的民事权利,具有排他性和绝对性的特点。地域性:知识产权具有严格的地域限制;依一国法律产生的知识产权,只能在该国领土范围内有效。时间性:知识产权在法定期限内发生效力。
9.简述商业信息权利与义务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答案及提示:(参照课件第七章2节。)商业信息,通常是指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以营利为目的经济、金融、证券、管理和广告信息。商业信息权利与义务,是指法律主体依法享有的对商业信息的各种权利以及承担的法律责任。权利: 商业信息收集权:政府信息公开、个人与企业信用信息、证券信息披露等。保密权:商业秘密信息保护。使用权:信息资源的开发、应用。公开权(服务权):通过市场渠道提供信息,并获得报酬。信息产权:享有企业版权、商标、专利以及专有技术等信息财产权益。义务: 信息披露:必须充分公开依法应当公开的商业信息。如商标信息、证券信息等。保密:不得非法公开依法受保护的商业秘密的商业信息。内容规范:信息的真实、有效、充分。《广告法》等。
10.我国网络信息服务法律规范的特点?
正确答案:
答案及提示:(参照第八章1节。)第一,立法移植、延伸传统法律、新闻传播法规于网络传播环境之中,并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补充。首先,禁载主体扩大。其次,禁载手段扩大。基于这种变化,我国在进行网络信息传播立法时,参考传统新闻传播法规的相关规定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补充,使之适应网络传播新环境的需要。第二,与我国对传统大众传媒管理的逐渐有限放开形成对照,国家对网络媒体的管理日益走向增强管制。第三,对网络新闻类信息传播行为予以特别规定。我国政府从中央到地方不但成立专门的行政管理机构,管理网络新闻传播事务,而且在立法上对此进行特别规定,这是我国网络信息传播立法的一个显著特点。第四,法律效力位阶普遍较低。我国的网络信息传播法规多以国务院及其部委的名义公布,法律效力位阶虽然较低,但便于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进行修订。
11.信息规范 正确答案:
信息规范是调整、控制和规定信息活动准则与行为的各类信息管理措施和手段的总称。主要形式包括信息政策、信息法律和信息伦理等。
12.信息伦理守则
正确答案:
信息伦理守则是职业团体或社会机构制订的较为具体的信息行为准则,它是从一定的信息伦理原则中派生出来的,以凝练而富于操作性的规则既表达了一定的社会意志,又凝聚了该职业或社会团体所积累的智慧。
13.信息法律关系
正确答案: 信息法律关系:依据信息法律规范产生的,并以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为表现形式的特殊社会关系。构成要素有三个:参与法律关系的主体,构成法律关系内容的权利和义务,作为权利和义务对象的法律关系的客体。三者缺一不可,一个要素的变更便会导致整个法律关系的变化。
14.隐私权 正确答案:
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对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一种信息权利。
15.政府信息保密权
正确答案:
政府信息保密权 :政府为了国家安全、社会利益和个人权益需要对一些信息设置保密措施的权利。
16.邻接权
正确答案:
邻接权亦称作品传播者权,指作品的传播者在传播作品的过程中对其创造性劳动成果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英语为:neighboring rights.在我国法律中,将其称之为“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
17.公共借阅权
正确答案:
公共借阅权(Public Lending Right,PLR)是指作者按其有版权的每本图书在图书馆被借阅次数收取版税的权利,但是这项费用不是直接向读者收取,而是由政府统一支付。
18.电子签名
正确答案:
电子签名是指不以特定电子技术对电子信息进行加密和确认以达到与传统签名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技术方案。目前,最成熟的电子签名技术就是“数字签名”。
第二篇:信息伦理与法规春
03081009-信息伦理与规矩 一、名词解释 1.信息范例 信息范例是调解、控制和规定信息运动准则与行为的种种信息治理步伐和手段的总称。
2.信息立法 信息立规矩是指一定的国度构造凭据法定权限和步伐,制订、修改、增补和破除有关信息运动执法干系的信息范例的专门运动。
3.百姓信息自由权 百姓信息自由权是百姓依法可以自由获取、加工、处理惩罚、流传、存储和保存信息的权利。作为百姓重要宪法权利和精神权利的百姓信息自由权具体包罗百姓的信息知情与获取权利、百姓信息流传权、小我私家书息掩护与隐私权利。
4.隐私权 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对小我私家的、与大众利益无关的小我私家书息、私人运动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一种人格权。
5.政府信息 政府信息,是指行政构造在履行职责历程中制作或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生存的信息。
6.政府信息公然 政府信息公然就是将政府在大众事务治理中掌握的大众信息依法定的步伐、范畴、方法、时间向社会公然宣布,以便全社会能够方便地获取、使用。
7.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或称智力结果权,无形财产权,通常是指执法主体对其从事智力运动创造出的智力结果依法所享有的权利,即对智力结果这种无形财产所享有的权利。
8.演绎作品 演绎作品,又称派生作品,是指在已有作品的底子上,经过改编、翻译、注释、整理等创造性劳动而产生的作品。
9.大众信息 大众信息是指利用图书馆、情报所、标准所、专利所、档案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大众文献信息办事机构以及部分国度公益信息办事机构流传的信息,这类信息既包罗文献资料,也包罗一些数据信息如统计、气象、灾情信息等,对社会有遍及的应用代价。
10.盘算机与网络宁静 盘算机与网络信息宁静是指硬件、软件和信息不受自然和人为有害因素的危害,保持正常运行。内容包罗:盘算机及网络实体宁静;盘算机及网络中软件的宁静;盘算机及网络中的信息宁静;盘算机及网络运行宁静。
二、简答题 1.人类信息矛盾的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解决信息矛盾的底子途径有是什么? 人类的信息矛盾主要体现为:信息自由与信息宁静的矛盾;信息不敷与信息过滥的矛盾;信息的社会公益性与个别赢利性的矛盾;信息保密与信息公然的矛盾。解决信息矛盾的底子途径是创建信息范例体系。
2.信息法的特征是什么? 信息法的特征主要是:掩护客体具有无形财产性和知识性;信息权利与义务的多元性;信息执法范例渊源的遍及性;信息法的技能性和战略性。
3.百姓信息知情与获取权的具体体现为哪些权利,有哪些限制? 其具体体现为政治和社会信息了解权、图书馆等大众机构信息获取权和担当教诲权、消费者信息知情权等。
其限制在于:受到执法严格掩护的信息不能被随意获取,别的知情权也需要和其他权利平衡。
4.百姓的言论与流传自由权的内容是什么? 言论与流传自由权包罗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言论、出书、聚会会议、结社、游行示威权、通信自由和保密权。
5.政府信息权利的内容是什么? 信息获取权利;信息宣布权利;信息的处理惩罚权利;信息保密权利;信息治理权利。
6.政府信息公然法的原则是什么? (1)政府信息以公然为原则,不公然为例外
政府信息公然法应明确,没有特定限制,所有政府信息均应公然。
(2)政府信息面前人人平等 百姓、法人和其他正当的社会组织,都具有平等的获取、使用和掩护政府信息的权利。
(3)获取政府信息不收费 政府信息具有大众属性,政府构造提供政府信息,只能向申请人收取预先确定标准的本钱用度,不得收取其他用度。
7. 大众流传媒介主要分哪三类? 印刷媒介;电子媒介;网络大众媒体。
8. 在大众传媒方面,百姓知情权主要体现为哪几个方面? 保障百姓可以从大众传媒上自由的选择、获知自己所需的重要信息。
规定有关部分、组织有向人民群众公然宣布有关信息的职责,这种信息宣布,通过新闻媒介流传。
为保障百姓知情权对其他的自由和权利予以适当的限制和约束。
对新闻媒介规定一定的质量要求和标准以保障受众正当权益。
9.我国著作权规矩定著作权人享有哪些方面的权利? 著作权规矩定著作权人享有的权利包罗人身权和财产权两大方面,其中人身权利不可转让与继承,包罗:①颁发权;②署名权;③修改权;④掩护作品完整权。财产权可转让也可被继承,是指著作权人自己使用或授权他人使用其作品而得到经济收益的权利,包罗复制权、刊行权、出租权、展览权、演出权、放映权、广播权、网络信息流传权、摄制权、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以及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
10.法定许可和公道使用的区别包罗哪些方面? 法定许可和公道使用都是对著作权行使的限制,它们有相似之处,也有差别的地方。
相同的是:使用的作品必须是已颁发的作品;使用无须征得著作权人的同意。
差别的是:公道使用的公益性更强,一般没有商业目的,而法定许可一般均为商业使用;正因为这样,公道使用无须付酬,而法定许可必须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
11.简述商标权和域名权纠纷有哪几种情况,《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其做了哪些规定? (1)网络用户注册的域名是另一企业的注册商标
(2)同一商标的两个正当拥护者都想以他们的商标做域名。
(3)用户注册的网络域名与另一企业的注册商标或域名相似。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六条扩大了受掩护商业标识的范畴,将与域名主体部分、网站名称、网页等都纳入了掩护范畴。这种修改适应了互联网经济生长的新形势,有利于规制网络情况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12.简述图书馆信息执法建立主要需要考虑哪三个方面,需要注意处理惩罚好哪些方面的干系? 图书馆信息执法建立主要需要考虑国度的职责,图书馆的权利以及社会成员权利和义务。为了包管这些权利和义务干系在立法中得到落实,必须注意利益理惩罚一下干系:
(1)调解图书馆与社会的干系,包管全社会对图书馆事业生长的支持;(2)调解图书馆与图书馆,图书馆内部之间的干系,保障图书馆事业凭据自身的规律生长。
(3)调解图书馆与读者的干系,包管读者协助图书馆建立。
13.简述告白运动合乎执法范例主要包罗的四个方面? (1)告白主的主体资格切合执法规定;(2)被告白的商品大概办事应当是国度许可的;(3)告白的体现形式和内容,如语言、文字、画面等,应当切合执法规定;(4)告白的宣布步伐要切合执法规定; 14.简述我国商业秘密的执法掩护 我国虽然没有专门的商业秘密掩护法加以有效的掩护,但由相关的种种执法进行综合的、多层面、多角度的掩护。《反不正当竞争法》是我国在掩护商业秘密上最重要的执法之一,通过相应的侵权行为法予以掩护如《民法通则》,通过《民事诉讼法》、《条约法》、《劳动法》、《刑法》等执法中的相关条例进行掩护 15.简述权衡盘算机及网络宁静的主要指标(1)保密性:指盘算机及网络中的信息具有差别的保密属性(2)完整性:指盘算机及网络中的信息宁静、精确与有效(3)可用性:指盘算机及网络中的种种资源在需要时即可使用。
三者简称 CIA 16.简述盘算机及网络犯法的特点 犯法主体的智能性;盘算机及网络犯法的隐蔽性;盘算机及网络犯法的超地区性;盘算机及网络犯法的难定性;盘算机及网络犯法的高黑数。
17.简述实行电子签名的须要性 (1)从技能角度看,电子签名可以解决身份认定、信息来源认定、信息完整性和宁静性确认等诸多问题,并且技能已经相对成熟,所以电子签名根本上解决了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中最要害的宁静问题。
(2)从执法的角度看,由于在网络情况下行为主体的身份难以确定,由此造成相应的权利和义务也无法落实,也就失去了执法范例的底子。别的,受网络上主体虚拟化、权限虚拟化、意思体现虚拟化的影响,电子商务中的要约、允许及条约简直定性、完整性、不可变动性和不可诡辩性较传统条约中更难以确定和保障。而电子签名可以明确主体身份和识别条约。
18.我国《电子签名法》中对电子签名的界说是什么?该法案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我国《电子签名法》在第一章的总则中,对电子签名作出了范例,其中第二条指出,本法所称电子签名,是指数据电文中以电子形式所含、所附用于识别签名人身份并表明签名人认可其中内容的数据。其中数据电文是指以电子、光学、磁大概类似手段生成、发送、吸收大概储存的信息。其特点包罗:(1)、内容简洁;(2)、可扩展性;(3)、灵活自治原则;(4)、与国际接轨。
三、案例阐发题 1).请阅读案例,结合质料和所学知识,答复以下问题:
2007 年 12 月 29 日,留学外洋多年的 31 岁的北京女白领姜岩从 24 层楼跳楼死亡。在自杀之前,姜岩在网络上写下了自己的“死亡博客”,记录了她生命倒计时前 2 个月的心路历程,并在自杀当天开放博客空间。之后的三个月里,网络沸腾,姜岩的丈夫王菲成为众矢之的。网友运用“人肉搜索”将王菲及其家人的小我私家书息,包罗姓名、照片、住址以及身份证信息和事情单位等全部披露。王菲不绝收到恐吓邮件,网上被“通缉”、“追杀”、围攻、谩骂、威胁„„2008 年 3 月 18 日王菲以侵犯名誉权为由将张乐奕、北京凌云互动信息技能有限公司、海南天涯在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起诉至法院,要求赔偿 7.5 万元损失及 6 万元的精神损害安慰金。该案被媒体冠为“人肉搜索第一案”或“网络暴力第一案”。
1.在本案中,网友侵犯了王菲的何种权利?为什么? 隐私权。隐私权包罗小我私家生活信息保密权和网络隐私权。小我私家生活信息包罗所有的小我私家书息和资料。网络隐私权是指百姓在互联网上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定和私人信息依法受到掩护,不被他人非法侵犯、知悉、收集、限制、复制、利用和公然的一种信息自由权,也指禁止在网上泄露某些小我私家相关的敏感信息,包罗事实,图像及诽谤的内容。网友运用“人肉搜索”披露王菲的小我私家书息,并对王菲进行恐吓、谩骂,严重侵犯了王菲的隐私权。
2.请对增强隐私权的掩护提出发起。
1)立法应明确规定掩护自然人的隐私权 我百姓事执法生长较慢,民事执法中没有明确条款直接掩护隐私权,只是参照人格权中相关的名誉权来予以掩护,没有形成代价趋向明确的体系,对隐私权的掩护十分倒霉,侵害隐私权的行为非常普遍。立法应明确规定隐私权的掩护范畴、看法、享有主体、以及隐私的范畴。它是掩护隐私权的前提和底子。
(2)有关构造和部分应加大隐私权掩护力度,切实掩护自然人的隐私权。
在明确的立规矩定的前提下,执法、司法、行政等各部分,要切实掩护百姓隐私权。同时,通过对违法行为的追究,来增强对隐私权的掩护。
(3)加大隐私权掩护的宣传力度 利用新闻、出书、广播电视等种种宣传手段对隐私权进行宣传,使民众加深对隐私权的了解,提倡民众增强对自身隐私权的掩护。
2).请阅读案例,结合质料和所学知识,答复以下问题:
2014 年 9 月,凭据美国影戏协会投诉,上海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对“某某网”涉嫌侵犯著作权案进行视察。经查,“某某网”由上海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经营,自 2013年 5 月起,未经权利人许可,复制他人影戏作品于硬盘存储产物,并通过其互联网销售、刊行,供用户购买和使用;别的,该公司未经权利人许可,自 2013 年开始在“某某网”登载《驯龙妙手》等影视作品的字幕。经认证,上述影戏作品中 79 部、影视作品字幕文件中 4 部未经著作权人授权。2014 年 12 月 15 日,上海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对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罚款人民币 10 万元。
1.此案中著作权的客体是什么?判定“某某网”侵犯著作权的依据是什么? 客体是影戏。依据是“某某网”未经权利人许可,复制他人影戏作品于硬盘存储产物,并通过其互联网销售、刊行,供用户购买和使用。
2.我国执法规定著作权的公道使用包罗哪些方面?
公道使用制度主要包罗复制(含摘录)、演出、翻译与广播四种使用方法,涉及私人使用、介绍与评论、新闻报道、讲授研究、公事使用、陈列与生存等各个方面,共有 12 项。
为小我私家学习、研究大概欣赏,使用他人已经颁发的作品; 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大概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颁发的作品; 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可制止地再现大概引用已经颁发的作品; 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大概播放其他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已经颁发的关于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的时事性文章,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 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大概播放在民众聚会会议上颁发的发言,但作者声明不许可刊登、播放的除外; 为学校课堂讲授大概科学研究,翻译大概少量复制已经颁发的作品,供讲授大概科研人员使用,但不得出书刊行; 国度构造为执行公事在公道范畴内使用已经颁发的作品; 图书馆、档案馆、怀念馆、博物馆、美术馆等为陈列大概生存版本的需要,复制本馆收藏的作品; 免费演出已经颁发的作品,该演出未向民众收取用度,也未向演出者支付报酬; 对设置大概陈列在室外大众场合的艺术作品进行临摹、绘画、摄影、录像; 将中国百姓、法人大概其他组织已经颁发的以汉语言文字创作的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品在国内出书刊行; 将已经颁发的作品改成盲文出书。
四、问答与论述题 1.结合自身经验和认识,简单介绍一下当前的我国出书治理制度的特征和内容。
结合以下知识要点,谈谈自身的经验体悟即可。
我国的出书治理制度是一种追惩制和预防制相结合的制度。新闻行政治理构造还会对新闻机构和新闻运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行使行政处罚权。出书治理制度包罗出书单位编辑责任与年检登记制度;出书物禁载制度;重大选题存案制度;出书物进口治理制度;关于禁止出书单位出售书号、刊号、版号的决定(需要结合生活实际具体论述)
2.结合自身的经验和认识,谈谈国度秘密、商业秘密和小我私家隐私的区别。
结合以下知识要点,谈谈自身的经验体悟即可。
国度秘密是国度享有的一种所有权,其他一切主体均不得侵犯,只有国度才华享有占有权、使用权、处分权; 商业秘密是一种可以商品化的信息,其权利人不但可以使用、收益,并且也可以将其转让大概可其他人使用。而国度秘密和小我私家隐私在其处于秘密状态期间,是不宜商品化的,因为其拥有者并不以其作为营利的手段,不然就会使拥有者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国度秘密在经过一定时间后可能已不再具有保密的代价和意义,可以公之于众成为共享信息资源,而商业秘密岂论经过多长时间,只要不为民众所知,就仍然具有保密代价,其拥有者基于营利的目的,总是不肯意将其公之于众而使之成为共享的信息资源的。
3.请结合我国《大众图书馆法》阐发课程中所述的图书馆立法的原则在其中的体现。
图书馆立法的原则包罗公益性和无偿性原则;平等原则;协调性原则。(需结合所学知识简单论述)
公益性和无偿性原则:《大众图书馆法》第二条规定,大众图书馆是指向社会民众免费开放,收集、整理、生存文献信息并提供查询、借阅及相关办事,开展社会教诲的大众文化设施;《大众图书馆法》第三十三条则规定了大众图书馆应向民众免费提供根本办事。
平等原则:《大众图书馆法》第二条规定,大众图书馆是应当将推动、引导、办事全民阅读作为重要任务,平等为所有的百姓提供办事;第三十三条规定大众图书馆应当凭据平等、开放、共享的要求向社会民众提供办事。协调性原则:《大众图书馆法》中许多条款均体现协调性原则,如第十条规定,大众图书馆应当遵守有关知识产权掩护的执法、行政规矩规定,依法掩护和使用文献信息,就体现图书馆法作为执法体系中的一部分,与其他执法相互联系和协调。
4.结合实例论述告白规矩定特殊准则的重要性。
(1)告白的明晰性:告白的明晰性是指告白内容必须明白、清晰,即告白中对商品的性能、产地、用途、质量等或办事的内容、形式、质量等有体现的,应当清楚、明白。
(2)告白的真切性:告白的真切性是指告白的内容必须真实、确切。告白的真切性对付消费者获取信息权的实现至为重要,消费者的获取信息权是消费者获取真实、准确、正当的信息的权利。
(3)告白的可识别性:告白的可识别性是指告白能够同其他信息流传形式相区别的特性。告白的可识别性甚为重要,只有消费者能够把告白信息同非告白信息相区别,才华够有效地从中获取和甄别信息,不至于产生误解。我国
《告白法》规定告白应当具有可识别性,能够使消费者辨明其为告白。大众流传媒介不得以新闻报道形式宣布告白。宣布的告白应当有告白标记,与其他非告白信息相区别,不得使消费者产生误解。
要结合具体实例作答。
第三篇:10、法规与伦理范文
卫生法规
卫生法的渊源:宪法、卫生法律
一、卫生法基本原则:
1、保护公民生命健康权益原则;
2、预防为主原则;
3、中西医协调发展原则;
4、国家卫生监督原则:卫生监督包括——医政监督、药政监督、防疫监督和其他有关
卫生监督;
5、依靠科技进步原则;
6、动员全社会参与原则:
二、卫生法的作用:
1、保证国家对卫生工作的领导;
2、保护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发展;
3、推动医学科学的进步和发展;
4、促进国际卫生交流和合作;
三、《执业医师法》:(1998年6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1999年5月1日起施行)
1.适用对象: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经注册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工作;
2.对医师的要求:医德,医术;
3.立法目的:提高医师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保障医师合法权益;
4.主管部门: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全国)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5.报考资格:
执业医师:本科,试用期满一年;助理,专科工作满二年;中专,工作满五年
执业助理医师:专科学历或者中专,试用期满一年
中医类学徒满三年或多年,考核合格可以报考
6.注册:取得医师资格的,可以向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注册。受
理申请的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准予注册,并发给医师执业证书。
7.不予注册的情形:
(1)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无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因受刑事处罚,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至申请注册之日止不满二年的。
(3)受吊销医师执业证书行政处罚,自处罚决定之日起至申请注册之日止不满二年的。
(4)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不宜从事医疗、预防 保健业务的其他情形的。
受理申请的卫生行政部门对不符合条件不予注册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申请人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依法申请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8.重新注册:中止医师执业活动二年以上以及不予注册规定情形消失的,9.注销、收回:
(1)死亡或者被宣告失踪的。
(2)受刑事处罚的。
(3)受吊销医师执业证书行政处罚的。
(4)依照本法第三 一条规定暂停执业活动期满,再次考核仍不合格的。
(5)中止医师执业活动满二年的。
(6)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不宜从事医疗、预防、保健业务的其他情形的。
当事人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注销注册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申请复议或提起诉讼。10.个体行医的许可:执业满五年。11.医师权利:
1)在注册的执业范围内,进行医学诊查、疾病调查、医学处置、出具相应的医学证明文
件,选择合理的医疗、预防、保健方案。(医学活动)
2)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标准,获得与本人执业活动相当的医疗设备基本条件。
3)从事医学研究 学术交流,参加专业学术团体。
4)参加专业培训,接受继续医学教育。
5)在执业活动中,人格尊严、人身安全不受侵犯。
6)获取工资报酬和津贴.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
7)对所在机构的医疗、预防、保健工作和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依法参
与所在机构的民主管理。12.医师义务:
1)遵守法律、法规,遵守技术操作规范。(医技)
2)树立敬业精神,遵守职业道德.履行医师职责,尽职尽责为患者服务。(医德)
3)关心 爱护 尊重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
4)努力钻研业务,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既是权利又是义务)
5)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13.另外8 条:
(1)医师实施医疗、预防 保健措施,签署有关医学证明文件.必须亲自诊查、调查,并
按照规定及时填写医学文书,不得隐匿、伪造或者销毁医学文书及有关资料。医师不
得出具与自己执业范围无关或者与执业类别不相符的医学证明文件。
(2)对急危患者,医师应当采取紧急措施进行诊治;不得拒绝急救处置。
(3)使用规定药品器械;
(4)患者知情同意;
(5)不得索贿受贿;
(6)遇有自然灾害 传染病流行 突发重大伤亡事故及其他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紧急情
况时,医师应当服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调遣。服从调遣;
(7)报告医疗事故和传染病;按规定报告给:所在机构或者卫生行政部门
(8)执业助理医师应当在执业医师的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按照其执业类别
执业。在乡、民族乡、镇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的执业助理医师,可以根据
医疗诊治的情况和需要,独立从事一般的执业活动。
14.考核不过关:责令暂停执业3~6 个月,培训后再考核;再次考核不合格:注销注册。15.法律责任:(12 种违法行为)
医师在执业活动中,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
政部门给予警告或者责令暂停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医师
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违反卫生行政规章制度或者技术操作规范,造成严重后果的。
2)由于不负责任延误急危患者的抢救和诊治,造成严重后果的。
3)造成医疗责任事故的。
4)未经亲自诊查、调查,签署诊断、治疗、流行病学等证明文件或者有关出生 死亡等证
明文件的。(虚假文件)
5)隐匿、伪造或者擅自销毁医学文书及有关资料篡改文件;
6)使用未经批准使用的药品 消毒药剂和医疗器械的。(非法药械)
7)不按照规定使用麻醉药品 医疗用毒性药品 精神药品和放射性药品的。
8)未经患者或者其家属同意,对患者进行实验性临床医疗的。
9)泄露患者隐私.造成严重后果的。
10)利用职务之便,索取 非法收受患者财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的。
11)发生自然灾害、传染病流行 突发重大伤亡事故以及其他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紧
急情况时不服从卫生行政部门调遣的。
12)发生医疗事故或者发现传染病疫情,患者涉嫌伤害事件或者非正常死亡,不按照规定
报告的。
16.非法行医4 种处理办法:(1 取缔,没收,罚款;2 吊销;3 赔偿;4 刑事)
未经批准擅自开办医疗机构行医或者非医师行医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
部门予以取缔,没收其违法所得及其药品、器械,并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医师吊销
其执业证书;给患者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7.阻碍医师依法执业,侮辱、诽谤、威胁、殴打医师或者侵犯医师人身自由、干扰医师正
常工作、生活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药品管理法》:
(一)假药、劣药:禁止生产(包括配制)、销售假药 1.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假药:
1、药品所含成份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份不符的;
2、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的。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按假药论处:
1、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禁止使用的;
2、依照本法必须批准而未经批准生产、进口,或者依照本法必须检验而未经检验
即销售的;
3、变质的;
4、被污染的;
5、使用依照本法必须取得批准文号而未取得批准文号的原料药生产的;
6、所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的。
2.劣药:药品成份的含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按劣药论处:
1、未标明有效期或者更改有效期的;
2、不注明或者更改生产批号的;
3、超过有效期的;
4、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未经批准的;
5、擅自添加着色剂、防腐剂、香料、矫味剂及辅料的;
6、其他不符合药品标准规定的。
(二)特殊管理的药品:
1.范围: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 2.《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总体思路:“管得住、用得上”)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全国性批发企业的审批,省级负责区域性审批。
医疗机构所需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由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
部门审批并发放购用印鉴卡。同时承担监管责任。
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不得零售,禁止使用现金交易。不得自行提货。
第二类精神药品可以销售,按规定剂量销售,并保存处方2年备查,不得向未
成年人销售。
医师不得为自己开具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
医疗机构对麻醉药品处方至少保存3年,精神药品处方至少保存2年。
医疗机构违规: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其印鉴卡;对直接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
医师违规:取消毒麻药品厨房资格,造成严重后果的,吊销其执业证书。
罂粟壳只能用于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的生产以及医疗处方使用。
3.《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
毒性药品每次处方剂量不得超过二日极量。一次有效,取药后处方保存二年备查。
(三)对医疗机构及其人员的有关规定及法律责任:
1、无证生产、经营药品的:依法予以取缔、没收,并处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
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生产、销售假药的: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生产、销售劣药的: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对于制假、售假情形严重的企业与个人:十年内不得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
5、知情并仍为假劣药品提供运输、保管、仓储等的,处违法收入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
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6、从无证企业购进药品:处违法购进药品货值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7、企业未按质量管理规范的,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五
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从业资格。
8、伪造、变造、买卖、出租、出借许可证者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没有 违法所得的,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吊销相关许可。
9、提供虚假的证明骗取许可,应予吊销,五年内不受理其申请,并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 以下的罚款。
10、医疗机构在市场上出售院内制剂的: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11、药品检验机构出具虚假检验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处三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12、给予、收受回扣: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
部门吊销企业相关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3、药品广告违规:按《广告法》处罚,一年内不受理该品种的广告审批申请;构成犯罪 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4、药品经营企业销售中药材,必须标明产地。
三、《传染病防治法》:
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肺炭疽的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 4 时,城镇于6小时内,农村于12小时内报告,并同时报出传染病报告卡。
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城镇于12小时内,农村于24小时内向发病地的卫生防疫机构报出传染病报告卡。
丙类传染病监测区内发现丙类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在24小时内向发病地的卫生防疫机构报出传染病报告卡。
省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发现甲类传染病和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报告后,应当于6小时内报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医疗保健机构或者卫生防疫机构在诊治中发现甲类传染病的疑似病人,应当在2日内作出明确诊断。
县级以上政府接到下一级政府关于采取《传染病防治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紧急措施报告时,应当在24小时内做出决定。下一级政府在上一级政府作出决定前,必要时可以临时采取《传染病防治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一)、(四)项紧急措施,但不得超过24小时。
传染病的菌(毒)种分为下列三类:
一类:鼠疫耶尔森氏菌、霍乱弧菌;天花病毒、艾滋病病毒;
二类:布氏菌、炭疽菌、麻风杆菌、肝炎病毒、狂犬病毒、出血热病毒、登革热病毒;斑疹伤寒立克次体;
三类:脑膜炎双球菌、链球菌、淋病双球菌、结核杆菌、百日咳嗜血杆菌、白喉棒状杆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破伤风梭状杆菌;钩端螺旋体、梅毒螺旋体;乙型脑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流感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
1、菌(毒)种的保藏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单位负责;
2、使用一类菌(毒)种的单位,必须经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使用二类菌(毒)
种的单位必须经省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使用三类菌(毒)种的单位,应当经
县级政府卫和珩政部门批准;
3、一、二类菌(毒)种,应派专人向供应单位领取,不得邮寄;三类菌(毒)种的邮
寄必须持有邮寄单位的证明,并按照菌(毒)种出寄与包装的有关规定办理。
被甲类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粪便,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在卫生防疫人员的指导 监督下,按照下列要求进行处理:
(一)被鼠疫病原体污染
1、室内空气、地面、四壁必须进行严格消毒,被污染的物品必须严格消毒或者焚烧; 2、消除鼠疫疫区内的鼠类、蚤类;发现病鼠、死鼠应当送检;解剖检验后的鼠尸焚化; 3、疫区内啮齿类动物的皮毛不能就地有效处理时,必须在卫生防疫机构的监督下焚烧。
(二)被霍乱病原体污染
饮用水,严格消毒处理;污水经消毒处理后排放;被污染的食物要就地封存,消毒
处理;粪便消毒处理达到无害化;被污染的物品,必须进行严格消毒或者焚烧处理。
(三)被伤寒和副伤寒、菌痢、脊灰、病毒性肝炎病原体污染的水、物品、粪便:
被污染的饮用水,应当进行严格消毒处理;污水经消毒处理后排放;被污染的物品,应当进行严格消毒处理或者焚烧处理;粪便消毒处理达到无害化。
(四)炭疽:
死于炭疽的动物尸体必须就地焚化,被污染的用具必须消毒处理,被污染的土地、草皮消毒后,必须将10厘米厚的表层土铲除,并在远离水源及河流的地方深埋。淋病、梅毒病人尚未治愈前,不得进入公共浴池、游泳池。不具备火化条件的农村、边远地区,由治疗病人的医疗单位或者当地卫生防疫机构负责消毒后,可选远离居民点500米以外、远离饮用水源50米以外的地方,将尸体在距地面两米以下深埋。
个体行医人员在执行职务时,不报、漏报、迟报传染病疫情的,由县级以上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限期内不改的,可以处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对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的,可以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
1、省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1小时内,向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的情形:
(一)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
(二)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
(三)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
(四)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的。
检测机构及个人发现以上情形应当在2小时内向县级卫生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部门应当
在2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并同时向上级卫生部门和国务院卫生部门报告。对传染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扩散。
2、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突发事件,应当立即向国务院报告。
五、《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1、处理医疗事故的原则:公开、公平、公正、及时、便民
2、医疗事故分为四级:
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
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
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
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
3、抢救急危患者,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病历,并加以注明。
4、医疗机构应当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的重大医疗过失:
(一)导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
(二)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三)其他情形。
5、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封存的病历资料可以是复印件,由医疗机构保管。
6、疑似输血引起不良后果,需要对血液进行封存保留的,医疗机构应当通知提供该血液的 采供血机构派员到场。
7、患者死亡,医患双方异议的,应当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尸检;具备尸体冻存条件 的,可以延长至7日。尸检应当经死者近亲属同意并签字。
8、患者在医疗机构内死亡的,尸体移放太平间,存放时间一般不得超过2周。
9、设区的市级地方医学会和省辖市(县)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再次鉴定工作。
10、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首次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医疗机 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
11、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高职3年以上。
12、医学会受理鉴定5日内通知双方当事人提交材料。当事人应当自收到通知之日起10日内
提交有关材料、书面陈述及答辩。鉴定实行合议制。医学会应在45日内组织鉴定并出具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
13、不属于医疗事故的情形:
(一)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紧急医学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
(二)在医疗活动中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者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的;
(三)在现有医学科学技术条件下,发生无法预料或者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的;
(四)无过错输血感染造成不良后果的;
(五)因患方原因延误诊疗导致不良后果的;
(六)因不可抗力造成不良后果的。
14、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
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
15、县级卫生部门应当自接到争议处理申请之日起7日内移送上一级卫生部门处理的情形:
(一)患者死亡;
(二)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
(三)其他情形。
16、卫生部门应当自收到处理申请之日起10日内进行审查,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对符合本条例规定,予以受理,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自作出受理决定之日起5日内将有关材料交由相关医学会组织鉴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对不符合本条例规定,不予受理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有异议,申请再次鉴定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7日内交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组织再次鉴定。
当事人既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又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卫生行政部门不予受理;卫生行政部门已经受理的,应当终止处理。
医疗事故争议由双方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的,医疗机构应当自协商解决之日起7日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作出书面报告,并附具协议书。
医疗事故争议经人民法院调解或者判决解决的,医疗机构应当自收到生效的人民法院的调解书或者判决书之日起7日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作出书面报告,并附具调解书或者判决书。
17、医疗事故赔偿,应当考虑下列因素,确定具体赔偿数额:
(一)医疗事故等级;
(二)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
(三)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与患者原有疾病状况之间的关系。
18、医疗事故赔偿项目和标准:
(1)医疗费:治疗医疗事故后果所需费用,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凭据支付。
(2)误工费:据实计算。高于平均工资水平3倍,按3倍计算;无固定收入,按平均计算。
(3)住院伙食补助费: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
(4)陪护费:按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5)残疾生活补助费:根据伤残等级,按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最长赔偿30年;
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6)残疾用具费: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费用计算。
(7)丧葬费:
(8)被扶养人生活费: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计算。对不满16周岁的,扶养到16周岁。
对年满16周岁但无劳动能力的,扶养2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 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9)交通费:
(10)住宿费:(11)精神损害抚慰金:按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造成患者死亡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
过6年;造成患者残疾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3年。
患者近亲属所需交通费、误工费、住宿费,参照上述规定计算,计算费用的人数不超过2人。
19、对发生医疗事故的有关医务人员,除依照前款处罚外,卫生行政部门并可以责令暂停6
个月以上1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证书。
20、非法行医,造成患者人身损害,不属于医疗事故,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有
关赔偿,由受害人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
2003年4月2日国务院第3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3年10月1日起施行。
发展中医药事业应当遵循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发布中医医疗广告,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
责中医药管理的部门申报并报送有关材料。有关部门应当自收到有关材料之日起10个工
作日内进行审查。
篡改经批准的中医医疗广告内容的,由原审批部门撤销广告批准文号,1年内不受理
该中医医疗机构的广告审批申请。
负责中医药管理的部门撤销广告批文后,应当自作出行政处理决定之日起5个工作日
内通知广告监督管理机关,后者应当自收到通知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依照《中华人民
共和国广告法》的有关规定查处。
师带徒指导老师:从事中医药工作30年以上,并担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0年以上。
学术继承人:本科以上、中职以上。
七、《医务人员道德规范及实施办法》:1988年12月15日
(一)医德规范的内容:
(二)临床促销问题:
1、医务人员:整顿后仍违反规定的人员,要停止6—12个月的处方权;
2、企业:取消该企业2年内参加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投标资格
医学伦理学
1.医学伦理学三个特征:实践性、继承性、时代性
医学伦理学的任务:反映社会对医学的需求、医学导向、为符合道德的医学行为辩护。
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医德,主要研究医德的关系及其所反映出来的医德现象。医德
关系主要包括医患关系、医际关系和医社关系。医德现象主要包括医德意识现象、医
德规范现象和医德活动现象
2.医学模式的转变是医德进步的标志,3转变:自然哲学——生物——生物心理社会
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对医师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医学道德的特点:实践性与稳定性、传承性与连续性、全人类性
医学道德的作用:维护作用(维护人的健康)、协调作用、约束作用、促进作用。4.医学伦理学的形成和发展中的成果:
“医乃仁术”体现了道德是医学的本质特征,是医疗卫生工作的目的。
孙思邈“大医习业”、“大医精诚”;
近代医学伦理学最初特征:爱国主义、革命人道主义
1932年6月 宋国宾《医业伦理学》:由传统医德进入现代医学伦理学阶段。
1941年 毛泽东 民主革命时期的医德: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
社会主义时期的医学伦理学:防病治病、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
古希腊·希波克拉底(西医之父):《希波克拉底全集》提出不伤害原则、为病人利益原则
和保密原则
古罗马:盖伦——“作为医生。不可能一方面赚钱,一方面从事伟大的艺术——医学”;
印度医学道德:最古老的印度医学经典《阿输吠陀》(《寿命吠陀》、《生命经》);
“印度外科鼻祖”妙闻《妙闻集》;“印度内科鼻祖”罗迦《罗迦集》
阿拉伯医学道德:迈蒙尼提斯《迈蒙尼提斯祷文》
德国 胡弗兰《医德十二箴》——救死扶伤、治病救人
医学伦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首先产生于英国:
1791年 帕茨瓦尔 《医院及医务人员行动守则》,并于1803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医
学伦理学》。
1864年8月 在日内瓦签订《日内瓦国际红十字会公约》 1946年《纽伦堡法典》,制定了关于人体实验的基本原则:一是必须有利于社会;二是应
该符合伦理道德和法律观点。
1948年 世界医学会以《希波克拉底誓言》为蓝本,颁布《医学伦理学日内瓦协议法》。1964年 《赫尔辛基宣言》:制定了关于指导人体实验研究的重要原则,必须知情同意。1968年8月 《悉尼宣言》:确定了死亡的道德责任和器官移植的道德原则; 1972年10月 墨西哥《齿科医学伦理的国际原则》 1975年10月 《东京宣言》,规定《关于对拘留犯和囚犯给予折磨、虐待、非人道的对待惩罚时,医师的行为准则》
1977年 夏威夷 关于精神病医生道德原则的《夏威夷宣言》 1981年 《病人权利宣言》
2000年 《生命伦理学宣言》5.医学伦理学的理论基础:
(1)生命论:生命神圣论、生命质量论、生命价值论
(2)人道论:核心内容——尊重患者生命、尊重患者的人格、尊重患者平等的医疗权利、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
(3)美德论:医德品质的内容——仁慈、严谨、诚挚、公正(4)公益论:兼容观(社会公益、集体公益、个人利益兼容)
兼顾观(兼顾社会、集体、个人的利益)
社会效益观: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 6.医学道德具体原则:
(1)不伤害原则:努力避免使病人免受不应有的医疗伤害。(基本原则)
(2)有利原则:给病人带来最大的益处和最小的伤害;而不会给他人带来太大的伤害。(3)公正原则:合理协调日趋复杂的医患关系,合理分配卫生资源。
(4)尊重原则:尊重病人及家属独立而平等的人格与尊严,尊重病人权利。7.医生的权利与义务: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医师具有的7 项权利(医师法规定):执业活动、必备条件、学术活动、继续教育、尊
严安全、福利待遇、民主管理
医师在行使权利时表现出的3 个特点:自主性、权威性、特殊性(了解个人隐私等信息、有宣告病人的死亡权、医生的特殊干涉权)
医师特殊干预权及其正确使用:强迫治疗、隔离、中止试验、隐瞒真相
医生的道德义务:遵守规范;保护隐私;提高水平;健康教育;积极急救;患者压力、不当利益;服从调遣;及时上报
8.患者的权利:
(1)平等的医疗权;
(2)疾病认知权:有些信息对患者会造成不良后果,可对患者暂时保密,但必须向患者家
属说明有关情况。
(3)知情同意权:必须是患者理智的决定;如拒绝治疗,必须不致患者生命危险或出现严
重后果,否则,医务人员可在征得患者家属(或监护人)同意,或受有关部门委托,行使医生干涉权。知情同意是病人自主权的一个最重要而又具体的形式
(4)保守个人秘密权:但如果患者个人隐私涉及他人和社会的安全,会对他人和社会利益
造成一定危害时,应行使医务人员的干涉权。(5)监督医疗过程权:(6)医疗赔偿权:
(7)免除一定社会责任和义务权:如残疾人可免除服兵役的义务等 9.患者的义务:
(1)保持和恢复健康的义务;(2)积极配合诊疗的义务;
(3)遵守医院规章制度的义务;(4)支持医学科学研究的义务;
医德情感包括3个内容:同情心(最起码医德情感)、责任感(主导)、事业感。医德情感建立的基础:对病人的高度负责;前提是不计较个人利益
良心是医德感情的演化,是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
审慎的本质是一种智慧与良好道德品质的表现。医疗审慎体现在行动前、行动中
医疗审慎的作用:有利于医疗质量的提高.防止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有利于医务人员
知识的更新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有利于良好职业道德的培养。
保守医疗秘密一般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为病人保密。第二,对于某些可能给病人带来
沉重精神打击的诊断和预后,应对病人保密。
医务人员共同的首要义务和天职是维护病人的利益和社会公益。
10.医患沟通的技巧:倾听、接受、肯定、澄清、善于提问、重构、代述 11.医学伦理学的基本规范:
医德规范的本质:医务人员的医德意识和医德行为的具体标准 医德规范的形式:“戒律”、“宣言”、“誓言”、“誓词”、“法典”、“守则”等形式。医学伦理学规范的内容:《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中国医学生誓言 医学伦理学的基本范畴:权利与义务、情感与良心、审慎与保密 12.四诊过程中道德要求:举止端庄、态度和蔼、精神集中、语言得体 13.体格检查中道德要求:全面系统、认真细致、关心体贴、心无邪念 14.辅助检查中道德要求:目的纯正、知情同意 15.药物治疗中的道德要求:
(1)要具有认真负责的态度和谨慎细致的工作作风;
(2)要本着对患者负责、对全人类健康负责的态度,谨慎用药;(3)要珍惜药物资源,秉公处方;
(4)要注意调动患者的积极心理因素,提高用药的疗效;
(5)要坚决抵制使用假、劣、变质、过期的药品,不得违规使用麻醉药品、医疗用毒性药
品、精神药品和放射性药品,以免流入社会造成不良后果。16.手术治疗的原则:知情同意、有利无伤、生命价值与公正原则。17.心理治疗中的道德要求:
(1)帮助患者建立接受治疗的良好心态;(2)满足患者正常的心理需要;(3)创设良好的诊治环境; 18.急诊科的道德要求:
六、充分准备,严阵以待;
七、全力以赴,积极施救;
八、热情接待,服务周到;
九、审慎严谨,知情同意; 19.传染科的道德要求:(1)要重视消毒隔离:
(2)要具有很强的社会预防保健意识,本着既要对患者个体负责,也要对社会负责的精神,发现疫情或传染源应及时向卫生防疫部门报告,并采取积极措施进行配合。
(3)要求医务人员具备无私奉献、不畏艰险、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的良好品德和全心
全意为患者服务的人道主义精神。(4)要注意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20.我国实施人工辅助生殖技术的伦理原则:
(1)同一供者的精子、卵子最多只能使5名妇女受孕;
(2)医务人员不得实施代孕技术,不得实施胚胎赠送助孕技术,不得实施以生育为目的的嵌合体胚胎技术;
(3)医务人员不得实施生殖性克隆技术; 21.胚胎干细胞研究应遵循的伦理规范:
(干细胞可以从成人、脐带血、胎儿组织及胚胎组织中获取)(1)禁止生殖性克隆;
11(2)支持治疗性克隆的研究;
(3)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创造胚胎:卵母细胞必须是辅助生殖多余的,并由不孕夫妇自愿
提供;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创造的胚胎,只能在体外培养并不能超过14天;禁止将体
细胞核移植技术所形成的胚胎植入妇女子宫或其他任何物种的子宫。(4)鼓励科学家对人类胚胎干细胞的生物性基础研究。22.人体器官移植的指导原则:(1989.5.15 第42届世界卫生大会)
(1)可以从死亡者身上摘取移植用的器官,如果得到按法律要求的任何赞同;在死者生前无任何正式同意等情况下,现在没有理由相信死者会反对这类摘取。
(2)可能的捐献者已经死亡,但确定其死亡的医生不应直接参与该捐献者的器官摘取或以后的移植工作,或者不应负责管理这类器官的可能接受者。
(3)不得从活着的未成年者身上摘取移植用的器官,在国家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对再生组织进行移植可以例外。
23.人类行为控制的伦理原则:(精神病)
(一)循序渐进原则:舆论——工娱疗法、心理疗法——药物——电刺激、精神外科疗法
(二)尊重爱护原则:
(三)严谨慎重原则:诊断准确无误,治疗严谨慎重
(四)知情保密原则: 24.《贝尔蒙报告》(保护人类受试者的伦理原则与准则,1979)
人体试验三条基本伦理学原则:尊重个人原则(承认自主权、保护那些不能完全自主的个体,含犯人)、行善原则(不造成伤害、将益处最大化、伤害最小化)、公平
原则。
三条原则的应用:知情同意(过程三要素:信息、理解、自愿)、风险及效益的评估、选择受试者。25.《赫尔辛基宣言》(——涉及人类受试者医学研究的伦理原则)
医生回避,非必要不试验,不受益不参与。急救时不受限。26.《吉汉宣言》(生命伦理学)——科技必须考虑公共利益。
人类基因组是全人类的遗产,就其本身来说是不能有专利的。
禁止克隆人,为治疗可应用于干细胞。
转基因食品应先检验其对人类健康的安全性。
人体器官买卖应予禁止。
27.国际人类基因组织(HUGO)伦理委员会关于人类基因组数据库的声明(2002年)
人类基因组数据库是全球的公共资产。全民促进,自由流动,公平、公正分配研究
利益,尊重隐私,防止歧视和侮辱,做出智力和财产贡献的有权利获得公平回报。
28.《人体生物医学研究国际道德指南》——安慰剂可用于:
当没有公认有效的干预时;
当不采用有效的干预,至多使受试者感到暂时的不适,或延迟症状的缓解时; 当采用一个公认有效的干预作为对照,将会产生科学上不可靠的结果,而使用安慰剂不会增加受试者任何严重的、或不可逆损伤的风险。
29.《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关于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和人类精子库伦理原则》:(1)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伦理原则:
A有利于患者的原则:
a.知情同意,选择治疗方案;
b.禁止以多胎和商业化供卵为目的促排卵;
c.不育夫妇对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过程中获得的配子、胚胎拥有其选择处理方式 的权利,技术服务机构必须对此有详细的记录,并获得夫、妇或双方的书面知情同
意;
B知情同意原则:
a.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必须在夫妇双方自愿同意并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后方可实施;
b.医务人员必须告知接受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夫妇及其已出生的孩子随访的必要性
c.医务人员有义务告知捐献者对其进行健康检查的必要性,并获得书面知情同意书;
C保护后代的原则:
a.医务人员有义务告知受者通过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出生的后代与自然受孕分娩的后
代享有同样的法律权利和义务;
b.医务人员不得对近亲间及任何不符合伦理、道德原则的精子和卵子实施人类辅助
生殖技术;
c.医务人员不得实施代孕技术;
d.医务人员不得实施胚胎赠送助孕技术;
e.在尚未解决人卵胞质移植技术安全性问题之前,医务人员不得实施以治疗不育为
目的的人卵胞质移植和人卵核移植技术;
f.同一供者的精子、卵子最多只能使5名妇女受孕;
g.医务人员不得实施以生育为目的的嵌合体胚胎技术。
D社会公益原则:
a.医务人员不得对不符合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法规和条例规定的夫妇和单身妇女实
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
b.根据《母婴保健法》,医务人员不得实施非医学需要的性别选择;
c.医务人员不得实施生殖性克隆技术;
d.医务人员不得将异种配子和胚胎用于人类辅助生殖技术。
E保密原则:互盲原则
F严防商业化原则:
G伦理监督原则:
(2)人类精子库的伦理原则:
30.《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卫生部人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指导原则》:(摘要)
A本指导原则所称的人胚胎干细胞包括人胚胎来源的干细胞、生殖细胞起源的干细胞和
通过核移植所获得的干细胞;
B禁止进行生殖性克隆人的任何研究;
C用于研究的人胚胎干细胞只能通过下列方式获得:
a.体外授精时多余的配子或囊胚;
b.自然或自愿选择流产的胎儿细胞;
c.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所获得的囊胚和单性分裂囊胚;
d.自愿捐献的生殖细胞。
D进行人胚胎干细胞研究,必须遵守以下行为规范:
a.利用体外授精、体细胞核移植、单性复制技术或遗传修饰获得的囊胚,其体外培养
期限自受精或核移植开始不得超过14天;
b.不得将前款中获得的已用于研究的人囊胚植入人或任何其他动物的生殖系统;
c.不得将人的生殖细胞与其他物种的生殖细胞结合。E禁止买卖人类配子、受精卵、胚胎或胎儿组织。
第四篇:广告媒体法规与伦理
我国广告监管的特征:
1、行政监管为主,司法刑事制裁为保障,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为辅。
2、监管职能分散,工商行政是法定的管理机关,但是具体的监管往往牵涉到很多相关的职能部门。
3、行政监管同时承担行业发展的指导和规划的职责。
户外广告的管理涉及的部门 国土资源局 城建规划局 城管部门 交通部门
相关的行业管理部门
工商行政监管的职能
1)、起草、制定法规和负责法规解释 2)、广告经营登记 3)、广告监督管理
4)接受违法广告投诉、查处和复议广告违法案件 5)广告管理的指导和协调 6)指导广告行业的健康发展
广告违法案件,一般由案发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负责查处(案发地指违法广告发布地或违法广告经营活动发生地)。案发地设有两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下级机关可以查处上级机关审批管理的广告发布者、广告经营者及其他违法当事人,但应当将立案情况及时向对当事人实行审批管理的上级机关报告。
广告违法案件当事人不在同一地区,案发地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查处有困难的,可以使用《广告案件查处意见书》,通知有关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及其他违法当事人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进行查处。违法当事人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发现广告主或广告经营者在其他地区发布违法广告的,也可以使用《广告案件查处意见书》,通知案发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广告发布者进行查处。
1、中国广告协会的双重身份:
民政部门批准的具有社团法人资格的广告行业组织 其办事机构是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的直属事业单位。
2、中国广告协会的监管职责:
协调政府进行行业管理,并接受广告投诉,向政府提出处理意见。开展中国广告企业资质认定工作。评定广告专业技术资格。
美国行业协会的监管权限(行业自律---司法)
全国广告审查委员会:负责仲裁经过全国广告部调查和调解上诉的案件。如广告主对作出裁决不服,则案件移交有关政府机构处理。
营业质量促进局:负责监察广告、受理消费者和企业的申诉。如果经过调查后,认定广告存在类似的问题,通知广告主改正。如调解无效,再移交政府管理机构处理。行业协会组织:禁止会员制作不公正的,影响社会风尚的广告。对违反章程的会员,协会有权采取处罚措施,直至取消会员资格。
4A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Advertising Agencies.我国广告监管中的基本问题 1 处罚力度过轻
违法发布药品广告,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处以一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处以违法所得三倍以下但不超过三万元的罚款。
篡改经批准的药品广告内容进行虚假宣传的,撤销广告所涉及的药品品种的所有广告文号,并在一年内不受理该药品广告批准文号申请.经调查后,发现存在严重违法行为的,将暂停广告业务,但暂停期限不超过六个月.2行政监管妨碍司法介入
行政监督以行政处罚为核心,在执行过程中,有可能产生以行政处罚来替代司法手段的后果,降低了违法广告的相关人员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3社会监管机制缺乏相应的信用机制配合
现代社会往往是信用社会,社会的运转往往建立在信用评估体系之上.因此,公众舆论作为一个信用评价行为,具有强大的监管力量,提高了违法行为的社会成本。
中国广告行业社会监管力度的缺乏即在于缺乏完善的有效的信用机制,致使公众舆论无法转化为相应的惩戒行为.降低了违法行为的社会成本。
美国广告行业的监管体制
政府监管机构: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
一旦联邦贸易委员会判定某一广告为欺骗性广告,可以要求广告发布者马上停播,并责其发布更正广告。如果广告发布者继续播出广告,将被处以高额罚款。同时,联邦贸易委员会可以向联邦地方法院提起诉讼,法院有权冻结广告发布者的全部资产,以备将来对消费者进行赔偿。如果罪名成立,广告发布者将面临经济赔偿、甚至牢狱之灾。
广告主的准入资格
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法人:
不具法人资格的其他经济组织:民营企业或其他组织 自然人:在自然状态下出生的人 法人的条件:
依法成立,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广告主的基本义务
提供证明广告符合法律规定要求的材料的义务。
广告主的广告宣传内容必须在其经营范围或者国家许可的范围。不得利用广告进行不正当竞争。
广告经营者的准入制度
本法所称广告经营者,是指受委托提供广告设计、制作、代理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包括专营、兼营、个体、外资等形式.广告代理:接受广告主或广告发布者委托从事的广告市场调查,广告信息咨询、企业形象策划、广告战略策划、广告媒介安排等经营活动。
申请《广告经营许可证》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具有直接发布广告的媒介或手段;
(二)设有专门的广告经营机构;
(三)有广告经营设备和经营场所;四)有广告专业人员和熟悉广告法规的广告审查员。
广告发布者的准入
广告发布者必须是经依法核准登记,从事广告发布业务的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个人不允许从事广告发布业务。新闻媒介
具有广告发布媒介的企业、其他法人或者组织。
新闻媒介从事广告发布的要求
1、应当有专门从事广告业务的机构。
2、严禁非广告部门从事广告业务。
3、“内部报刊准印证”“内部发行”等出版物不得经营广告。
4、广告发布者查验广告证明文件、核实广告内容的义务。
5、大众传播媒介不得以新闻报道的形式发布广告。
6、大众媒介发布的广告应当有广告标记。
电视媒体的广告播出限制 不得在播出新闻时插播字幕广告
电视广告的播出比例,不得超过节目总量的20% 19:00-21:00,这一时段每小时广告播出总量不得超过节目总量的15% 这一时段之外,电视剧集可插播一次广告,时间不得超过2。5分钟
转播广播电视节目时,不得自行插播广告,不得随意切换原广告,不得以游动字幕,叠加字幕形式播放广告。
广告内容的发布标准
1、广告内容必须真实
广告所介绍的商品和服务是真实、客观存在的。广告内容能够被科学的依据所证实。
广告中使用的艺术夸张,应该能够被公众接收和识别,不得使人产生误解。
科学依据的法律界定:
1、广告内容所涉及的观点、方法具有科学依据
2、广告中的专业性内容应经过规定程序的科学鉴定、审定
3、广告中的专业理论、观点断言等,或为科学鉴定,或为学术理论的共识,否则不可使用。
4、广告中使用的术语、产品成分名称,应符合我国国家标准
5、广告内容不应使普通消费者由于缺少专门知识而产生误解和错觉。广告严禁含有下列内容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国歌
2、禁止使用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的名义
3、不得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用语
4、不得妨碍社会安定和危害人身安全,财产安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5、妨碍社会公共秩序和违背社会良好风尚
6、含有淫秽,迷信,恐怖、暴力、丑恶等内容
7、含有民族、宗教、种族、性别歧视的内容
8、妨碍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
9、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内容。
凡下列情况的房地产,不得发布广告:
(一)在未经依法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上开发建设的;
(二)在未经国家征用的集体所有的土地上建设的;
(三)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依法裁定、决定查封或者以其他形式限制房地产权利的;
(四)预售房地产,但未取得该项目预售许可证的;
(五)权属有争议的;
(六)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建设的;
(七)不符合工程质量标准,经验收不合格的;
(八)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的其他情形。
烟草类广告的规范
其他商品、服务的商标名称及服务项目名称与烟草制品商标名称相同的,该商品、服务的广告,必须以易于辨认的方式,明确表示商品名称、服务种类,并不得含有该商品、服务与烟草制品有关的表示。将烟草产品的宣传符号及其元素进行分拆,使其部分的出现在广告中,以避免对烟草广告的限制。将烟草的品牌名称向其他商业领域延伸。
烟草广告的发布限制
禁止利用广播、电影、电视、报纸、期刊发布烟草广告。禁止在各类等候室、影剧院、会议厅堂、体育比赛场馆等公共场所设置烟草广告。
在国家禁上范围以外的媒介或者场所发布烟草广告,必须经省级以上广告监督管理机关或者其授权的省辖市广告监督管理机关批准。烟草经营者或者其被委托人直接向商业、服务业的销售点和居民住所发送广告品,须经所在地县级以上广告监督管理机关批准。
在各类临时性广告经营活动中,凡利用烟草经营者名称、烟草制品商标为活动冠名、冠杯的,不得通过广播、电视、电影、报纸、期刊发布带有冠名、冠杯内容的赛事、演出等广告。
烟草广告中不得有下列情形:(一)吸烟形象;(二)未成年人形象;(三)鼓励、怂恿吸烟的;
(四)表示吸烟有利人体健康、解除疲劳、缓解精神紧张的;(五)其他违反国家广告管理规定的。酒类广告中不得出现以下内容:
(一)鼓动、倡导、引诱人们饮酒或者宣传无节制饮酒.(二)饮酒的动作(三)未成年人的形象
(四)表现驾驶车、船、飞机等具有潜在危险的活动;(五)诸如可以“消除紧张和焦虑”、“增加体力”等不科学的明示或者暗示;(六)把个人、商业、社会、体育、性生活或者其他方面的成功归因于饮酒的明示或者暗示;(七)关于酒类商品的各种评优、评奖、评名牌、推荐等评比结果;(八)不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违背社会良好风尚和不科学、不真实的其他内容。
大众传播媒介发布酒类广告,不得违反下列规定:
(一)电视:每套节目每日发布的酒类广告,在特殊时段(19:00—21:00)不超过二条,普通时段每日不超过十条;
(二)广播:每套节目每小时发布的酒类广告,不得超过二条;
(三)报纸、期刊:每期发布的酒类广告,不得超过二条,并不得在报纸第一版、期刊封面发布。
药品广告的其他限制性规定
(一)有淫秽、迷信、荒诞语言、文字、画面的;
(二)贬低同类产品或与其他药品进行功效和安全性对比评价的;
(三)违反科学规律,表明或暗示包治百病的;
(四)有“疗效最佳”、“药到病除”、“根治”、“安全预防”、“完全无副作用”等断言或隐含保证的;
(五)有“最高技术”、“最高科学”、“最进步制法”、“药之王”等断言的;
(六)说明治愈率或有效率的;
(七)利用医药科技单位、学术机构、医院或儿童、医生、患者的名义和形象作为广告内容的;(八)专用于治疗性功能障碍的;
(九)标明获奖内容的。
化妆品广告限制
(一)化妆品名称、制法、成份、效用或者性能有虚假夸大的;
(二)使用他人名义保证或者以暗示方法使人误解其效用的;
(三)宣传医疗作用或者使用医疗术语的;
(四)有贬低同类产品内容的;
(五)使用最新创造、最新发明、纯天然制品、无副作用等绝对化语言的;
(六)有涉及化妆品性能或者功能、销量等方面的数据的;
(七)违反其它法律、法规规定的。
广告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 a、要有广告违法或违约行为
b、要有因广告违法行为、违约行为造成的损害事实 c、广告违法行为,违约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 d、广告违法违约行为者主观上有过错
行政处罚的种类
(一)停止发布广告;
(二)责令公开更正;
(三)通报批评;
(四)没收非法所得;
(五)罚款;一般不单独使用
(六)停业整顿;
(七)吊销营业执照或者广告经营许可证。
广告违法中关于民事责任的特别规定(1)在广告中损害未成年人或者残疾人的身心健康的。(2)假冒他人专利的。
(3)贬低其他生产经营者的商品或者服务的。(4)广告中未经同意使用他人名义、形象的。(5)其他侵犯他人合法民事权益的。
第五篇:新闻伦理与法规整理(最终版)
新闻伦理与法规考点总结
(整理的有问题有错误的话和我联系,晓爽)
社会利益与社会规范
1、社会利益
(1)个体之间的不同利益(2)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3)强势群体利益与弱势群体利益(4)个体利益、群体利益与整体利益(5)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
2、社会冲突
(1)社会利益的不同,必然会发生冲突(2)社会利益的日趋多元使冲突日益加剧
3、社会利益的制衡
A、原因:社会要和谐发展,就得处理好各种社会利益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各种社会利益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到制衡,从而消除社会冲突。B、手段:自然规范(自然规律)
社会规范
4、社会规范及其功能
社会规范的两大类型:A、权力性社会规范:即社会控制中外在的硬控制手段
主要表现形式:法律、制度、纪律等。
特性:强制性、普适性、确定性
B、非权力性社会规范:即社会控制中内在的软控制手段。
主要表现形式:道德、习俗、宗教等。
特性:自觉性、觉他性
社会规范的功能:
(1)确立标准:从人生目标、价值选择、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规定人在社会中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使人能理解他人、社会、群体的要求。
(2)规范行为:用规范来引导人们参与社会生活,按照社会的要求调节个体或群体的行为。(3)制止冲突:用规范来控制个别人或群体的越轨行为,保护现实社会秩序。
法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
1、法的界定:
A、法是什么:“法平如水。”英国的法院门口站立着古希腊象征法律精神的正义女神的雕像,她左手拿着神圣的天平Libra,象征着权衡和平等;右手拿着宝剑,象征着裁决和力量;眼睛被布蒙着,象征绝对的公正无私。
B、法的科学定义:法是一种具有强制性的社会控制手段,即人类社会用来指导、约束社会上各种个体与群体的一套行为规范。
2、法制
(1)法制是法的规范化、制度化
(2)法制,是指掌握政权的社会集团或执政者按照自己的意志、通过国家政权建立起来的、用以维护其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法律和制度。
(3)法制,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有国家即有法制,历史上各种不同类型的国家都有自己的法制。
3、法治是一种治国理念(1)法治是治理国家的一种政治思想(理念)。A、法治,就是依法治国,主张严格依照法律治理国家。现代社会的特性,就是法治两个字,现代社会往往被称为法治社会。
B、作为一种治国思想和治国方式,与“人治”相对立。人治是指依靠执政者个人的贤明治理国家的主张。
(2)依法治国的内涵:所谓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的意志和主张治理国家;要求国家的政治、经济运作和社会各方面的活动都要依照法律进行,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阻碍或破坏。
4、法治与法制的关系
(1)法治所表达的主要是法律运行的状态、方式、程序的过程,其关注的焦点是法律的至上权威。(法治社会状态表明在特定的社会中法律就是最高权威,法律对公民、组织和政府行为的有效规则,特别是对合理运用公共权力的有效制约,公民、团体和政府必须依从公认的法律行事。)
(2)法制所表达的是一个静态的概念,仅仅表明特定社会中存在着一种独立的、与其他各种制度不同的法律制度,可能是一套较为完备的法律制度。
(3)法制状态虽然不能直接导致法治,但法治状态必须以完备的法制作为基础。
我国现行法律制度概说
1、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主要包括:A宪法制度(根本制度)
B立法制度(法律的创制)C司法制度(实施与保障)
2、案例分析:富士康“血汗工厂”报道引添加赔偿(案例详情参考PPT
P19-P47)
A、案例总结:
1、报道风险
2、法律规范
3、报道程序
4、用词规范
5、事实核定
6、团队精神 B、第一财经日报(了解):《第一财经日报》创刊于2004年11月,是中国第一份市场化的财经日报,由中国三大传媒集团——上海广播电视台、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北京青年报社联合主办。
《第一财经日报》为对开大报,每周一到周六出版,该报采取跨媒体的办报模式,其主要受众为中国的商界领袖、创业家、管理精英、金融投资人士、政策制定者和相关知识界等,力求覆盖中国最具消费力的高端主流人群。第一财经(CBN)隶属于中国第二大传媒集团——上海东方传媒集团(SMG)。目前,第一财经拥有:第一财经电视、第一财经日报、第一财经周刊、第一财经广播、第一财经网站、第一财经研究院、第一财经无线、第一财经新闻社及第一财经信息服务业务。
3、新闻传播活动的职业特征
(1)社会性:A、新闻传播活动的社会广泛性。B、新闻传播产品的社会影响力。(2)紧张性(3)艰苦性
(4)危险性:新闻传播活动是一项充满危险的社会活动。(环境构成的危险。值得新闻传播从业人员工作的地方,往往是出现了变动或反常现象的地方。这些出现了变动或反常现象的地方,一般都是充满危机、十分危险的地方。)
(5)自主性(新闻传播从业人员是精神产品的生产者,而在精神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个人具有很大的自主性。精神产品往往是个人主观精神的反映。最典型的情形是在新闻与信息的选择过程中。)
4、新闻传播道德及其调节对象
新闻传播道德概说:A、新闻传播道德是新闻传播从业人员在实践中形成的调整新闻传播活动的各种关系和进行自我调适的理念与规范的总和。
B、由于新闻传播活动属于职业实践活动的范畴,因而新闻传播道德属于职业道德的范畴。
C、由于网络传播的特性,特别是网络传播者的身份很难确认,因而网络传播道德具有十分明显的不同于一般职业道德的特性。新闻传播道德的调节对象:
A、新闻传播从业人员与受众的关系。B、新闻传播从业人员与工作对象的关系。C、新闻传播从业人员与工作同行的关系。D、新闻传播从业人员与所属媒体的关系。E、新闻传播从业人员与广告客户的关系。新闻传播道德的基本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我国新闻法制的基本原则与主要内容
1、新闻传播法的概念:
A、新闻传播法一词,通常有狭义的和广义的两种解释。狭义的新闻传播法,是指专门适用于新闻传播活动的一部法律。在我国,近十几年来新闻界内外呼吁早日出台的新闻法,是指从狭义上理解的新闻传播法,即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调整与规范新闻传播活动的法律。
B、广义的新闻传播法,即有关新闻传播活动的法律规范,是指由国家制定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体现这一国家的统治阶级意志的、用于调整人们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称。包括《宪法》的有关规定、有关法律、有关行政法规与规章等各种法律规范性文件。
2、我国新闻传播法制的基本原则
(1)坚持党的领导和两个服务的方向的原则:
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现行《宪法》在《序言》中明确规定了中国共产党在国家生活中的领导地位。在新闻实践工作中,我们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包括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称之为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
B、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我国新闻事业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根本方针和基本方向。为人民服务,是因为人民是我们国家的主人,新闻事业只能以广大人民群众为自己的服务对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对我国新闻事业的政治性质和指导思想的规定,是为了保证新闻事业符合和适应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从而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发挥积极的巩固与促进作用。(2)依法行使言论出版自由权利的原则:
A、公民享有言论出版自由权利。言论出版自由在新闻学中被表述为新闻自由。
B、不可滥用言论出版自由权利。新闻媒介及其从业人员如果滥用新闻自由权利,违反宪法和法律,则将导致新闻违法行为的发生。
3、新闻传播违法行为的界定
A、定义:新闻传播违法行为,是指新闻传播媒介及其从业人员在主观过错的支配下实施的违反法律规范要求和法定行为模式的危害社会的行为。
B、分类:a、新闻传播刑事违法行为:又称新闻传播犯罪行为,是指新闻传播媒介及其从业人员在新闻传播活动中触犯刑事法律规范、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b、新闻传播民事违法行为:是指新闻传播媒介及其从业人员在新闻传播活动中触犯民事法律规范、不履行民事法律义务、因而必须承担相应的民事法律责任的过错行为。
4、国家发展与行政管理的原则
(1)国家发展新闻传播事业
(2)国家对新闻传播事业实行行政管理
(3)新闻传播的行政法律责任(新闻传播媒介及其从业人员在新闻传播活动中违反这些行政法律规范、不履行这些行政法律、法规和规章所规定的义务,将构成新闻传播行政违法行为,从而须依法承担相应的行政法律责任。)
新闻法制简史及我国新闻法制的基本内容
1、我国新闻传播法制主要内容:(1)新闻传播事业的行政管理(2)特殊新闻与信息的发布与报道(3)广告的发布
(4)新闻传播与国家安全(5)新闻传播与社会秩序(6)新闻传播与公民权益
我国新闻传播法律与伦理的主要问题
1、新闻真实性的内涵:
(1)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工作者要坚持发扬实事求是的作风,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加强调查研究,报实情、讲真话,不得弄虚作假,不得为追求轰动效应而捏造、歪曲事实。
(2)力求全面地看问题,防止主观性、片面性,努力做到从总体上、本质上把握事物的真实性
(3)采写和发表新闻要客观公正。不得从个人或小团体利益出发,利用自己掌握的舆论工具发泄私愤,或作不公正的报道。
2、新闻真实性的道德意义
(1)新闻的真实性问题,不仅仅是一个业务问题,还是一个道德问题。道德的核心是善,就新闻职业道德而言,即对社会负责、为受众服务,在社会主义社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但是,道德的基础是真,就新闻职业道德而言,即通过传播真实的新闻信息,使人们受到真理的启示和道德的熏陶。新闻职业道德必须做到真与善的统一,即将社会责任或为人民服务的原则与新闻真实性的原则有机地统一起来。(2)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的道德意义,在于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充满了各种非客观的因素,而这些非客观的因素又时时处处在干扰着新闻事实的如实报道,因而必须把客观、公正的原则视作一种“信仰体系中确定无疑的那种知识”,“一种伦理学”,美国新闻学者迈克尔·舒登声把它说成是“指明人们在道德上作出决定时应当采取何种思考方式”,从而是客观、公正的原则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问题”,而是“有益的、应该力求达到的”“把‘是’和‘应该’溶为一体的途径”。
2、新闻传播失实的表现形式
(1)道听途说,捕风捉影:把正在进行说成已经完成,庄稼还在地里,就报道增产几成了
(2)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用不真实、不准确的只言片语代替确凿的事实,表扬好就一切都好,批评坏就一切都坏
(3)强扭角度,似是而非:把表面的、毫无联系的事情捏在一起,凑成整体加以描绘,事实成了可以随意捏来捏去的面团
(4)合理想象,夸大渲染:基本事实是真的,细节描写是假的
(5)照抄照写,以讹传讹:拿到材料就抄,不加分析,不加校对,写成稿子就发
(6)添枝加叶,任意拔高:既从具体事实、整体面貌上拔高,也从思想认识、精神境界上拔高,脱离客观实际,美化神化典型
(7)移花接木,张冠李戴:把张三的事写李四的事,把多人的事写成一人的事,把过去的事写成现在的事(8)事后导演,以假乱真:新闻事件已过去,重新摆布新闻人物,进行“实地”摄影、录相、录音或速写(9)凭空捏造,无中生有:根本没有发生某人某事,却写出了某人某事,外地读者信以为真,本地读者莫名其妙
(10)篡改事实,颠倒黑白:把好人好事写成坏人坏事,或把坏人坏事写成好人好事
2、新闻传播失实的主要原因
(1)偏听偏信,主观武断,片面性严重
(2)粗枝大叶,不求甚解,采访时怕艰苦、不深入实际;
(3)哗众取宠,随波逐流,为了追求轰动效应而歪曲事实,报喜不报忧,盲目赶浪头,贴标签,乱刮风(4)为了取悦于人,明知违背新闻真实性也满不在乎
(5)把新闻报道当作沽名钓誉的工具,有的囿于名誉地位,有的贪于金钱待遇,有的顾于人情关系,为捞取个人好处大写“关系稿”、“人情稿”,我写稿吹捧你,你给我好处,一个要名,一个要利,互相拉拢,把新闻当成了交易物,不顾事实地硬写,制造出了假新闻,或在关键地方掺假
(6)适合某人需要,依附于某种权势,不惜弄虚作假,损害党和人民的利益;也有的是屈于某种压力或从于邪恶势力。
新闻传播侵权问题
1、侵权行为及其特点
A、定义:侵权行为(Tort),是指行为人由于过错侵害他人的财产和人身、依法应当承担民事法律责任的行为。
B、特点:a、侵害他人财产和人身(会引起一定的民事法律后果)
b、行为人因为过错(行为人由于过错伤害他人而依法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c、需要作出赔偿(旨在倡导一种社会正义)
2、新闻传播侵权行为的界定:
A、定义:新闻传播媒体或个人通过新闻传播手段(即利用新闻传播媒体),由于故意或过失,向公众传播了法律禁止的不当内容,从而侵害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人格权(包括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肖像权、姓名权、名称权等)的行为。B、特点:
(1)从主体上看,主要是通过合法的行为机构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行为人。
(2)从具体内容看,主要是对公民的人格权造成损害。其中尤以侵害公民的名誉权和隐私权最为多见(3)从后果看,具有广泛性和迅速性的特征。一旦构成新闻侵权,其后果一定是十分严重的。C、原因:
(1)专业素质不高
a、业务能力不强:缺乏调查研究能力,缺乏文字表达能力
b、工作作风浮夸: 作风不踏实,采访不深入,偏听偏信
c、法律知识缺陷:例如,好心办坏事,无意之中侵害了公民的隐私。有的人对出身贫寒、父母早亡、养子身份或养女身份等生活磨难视为隐私,但新闻记者在报道这些人人生成功的时候无意中宣传了这些隐私,构成对公民人格权的侵害。
d、道德水平低下
(2)舆论监督不当
a、习惯充当“判官”的角色:例如,不少传媒热衷于对一些法院未审结的案件加以报道,而在报道时丝毫不顾及所使用的语言、表达的情感是否足以造成法院不得不听命于传媒的舆论环境。
b、喜欢“造势”,根据自己的好恶对事实作出判断:通过新闻策划,让事实服从于报道的需要。D、表现形式:
(1)内容失实(现已发生的新闻侵权行为大部分是因为内容失实、特别是批评性的内容失实造成的。然而,新闻内容失实并不必然构成新闻侵权,事实上只有极少数失实新闻才构成新闻侵权,因为轻微的失实并不一定产生较为严重的后果。)
(2)评论不当(如果报道内容基本属实,仅是个别评论的词句表达不当,且无侮辱他人人格的内容和用语,不能认为侵权。)
(3)揭人隐私(一些作者为猎奇,或为扩大影响、招徕读者,未经他人同意在报刊等新闻媒介上宣扬他人隐私,甚至通过非法手段宣扬他人隐私,构成新闻侵权。
也有一些作者则因过失而侵害了他人的隐私权,如表扬某人工作成绩突出,却在背景材料中介绍此人过去的污点,使本人极为苦恼。尽管作者出于好意,亦构成侵权)
(4)诋毁侮辱(故意使用侮辱、诋毁性语言丑化他人人格,甚至用污秽的语言辱骂他人,毁损他人名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