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本文以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四大指标为依据,综合
论证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基本特点,揭示了中国现时经济结构不合理、就业不充分、经济增长粗放的突出问题,系统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基本对策,包括投资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外资外贸政策等。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一)经济增长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但是在高增长中也存在一定的周期波动。近几年来,中国经济的周期波动已呈振幅缩小、基本稳定的特点。1998~2003年中国经济增长率的谷底值与峰值在7.1%~9.1%之间,相差2个百分点;而在此之前,最低谷底值与最高峰值在3.8%~15.2%之间,相差11.4个百分点。这说明目前中国经济增长已不存在所谓“过热或过冷”的问题。按中国要在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在未来十几年内中国将保持年均7%的经济高增长速度。中国现时与未来的经济高增长是有持续动力支持的。这种动力支持主要源于五个方面:一是中国现在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总量水平低。2003年中国GDP只有11.7万亿元人民币(按汇率折算约合1.4万亿美元),只相当于日本经济总量的1/4,故中国有经济高增长的巨大潜力。二是中国劳动力供给充足,仅农村富余劳动力现在就有1~2亿人,尚且中国劳动力的工资水平低,隐藏着巨大的消费需求。三是中国资本或资金供给充足。到2003年底,中国居民储蓄存款高达10.4万亿元人民币,居民外币存款为800多亿美元,两者合计占GDP的比例已超过100%。此外,中国利用外资和现有外汇储备的规模也很大。四是中国非常重视利用和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人才,并努力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从而可以依靠先进技术和人才,支撑现代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改造。五是中国现在具有经济型政府的特点,政府行政手段在配置资源方面发挥一定的重要作用。这种行政手段对资源的配置在很大程度上具有高效率。当然,目前中国经济增长也存在粗 放型、质量不高、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突出问题。所以,注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确立以人为本的协调发展观,是推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物价稳定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长期受到通胀的困扰,尤其是在1988~1989年和1993~1995年中国的通胀曾达到严重的程度,年消费价格指数(CPI)分别为18.8%、18%、14.7%、24.1%和17.1%。但是近年来,中国又出现了通缩的迹象。1998~2002年中国的消费价 格指数分别为-0.8%、-1.4%、0.4%、0.7%和-0.8%,其中有三年出现了轻度的通缩。2003年中国消费价格指数又上升到1.2%,特别是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上涨了4.8%和2.3%,这说明现在中国已走出了通缩的阴影,并呈现出通胀的苗头。总之,近几年来中国的物价是基本稳定的。未来中国也不会担心通缩的问题,但中国对通胀却一直非常敏感。主要原因:一是中国在20世纪80~90年代曾遭受过通胀的打击,并且在客观上 存在一定的引发通胀的内在因素,特别是受粮食、石油等资源的制约以及受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的影响。二是中国在调控货币供给量方面存在缺陷,特别是受地方政府“倒逼机制”的影响,使中央银行很难有效控制住货币供给量。例如,2003年中国货币发行量(M0)为 2468亿元人民币,增长率为14.3%,超计划发行率为64.5%,创建国以来最高发行率;贷款新增加3万亿元人民币,比2002年增发放贷款1.1万亿元人民币,增长率高达58%,是多年来发放贷款最多、最猛的一年,从而不可避免地拉动了物价全面上涨。之所以出现这种
情况,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中央银行控制不住地方政府逼迫商业银行扩大投资的冲动。因此,中国现在非常强调,要把稳定币值放在货币政策的首位。
(三)充分就业分析。
中国现行的城镇登记失业率较低,2003年为4.3%,虽然在理论上判定可以属于充分就业的范畴(失业率不超过6%),但若加上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和城镇非国有企业下岗人员,则2003年中国的城镇失业率将达到8%左右,大大超出了充分就业所限定的失业率水平。若进一步考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则中国的失业问题更加严峻。2002年中国农村劳动力总量为4.9亿人,其中有1.3亿人在乡镇企业就业,约1亿人进城打工,其余2.6亿人务农,即从事第一产业。但按人均经营1公顷地计算,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实际高达1.4亿人,约占第一产业劳动力总量的28.6%,即农村隐蔽性失业率高达28.6%。中国现时的就业压力很大,大量失业人员的存在,不仅给失业家庭带来了生活困难,影响了社会的安定,而且又造成了劳动力资源的巨大浪费,影响了消费和生产的有效增长。所以,中国现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在和将来都必须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四)国际收支平衡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1978~1993年中国绝大多数年份的商品进出口额都是逆差,累计逆差总额为112亿美元。..1994年中国实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后,人民币兑美元比价由5.7∶1降低到现在的8.28∶1,从而推动了中国商品的出口,使商品贸易出现了持续的顺差。2002年 中国商品出口额为3256亿美元,进口额为2952亿美元,顺差为304亿美元。..2003年中国商品出口额为4384亿美元,进口额为4128亿美元,顺差为255亿美元,比2002年顺差减少49亿美元。中国现在的贸易顺差主要来源于欧美国家,2003年中国对日本、韩国和东盟国家的贸易都有上百亿美元的逆差,其中对日本约有150亿美元的逆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主要利用直接投资方式大量吸引外资,1979~2002年中国累计实际利用外资额为6234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额为4463亿美元。2002年中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高达527亿美元,首次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2003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额为535亿美元。与量利用外资的情况相反,中国现在对外投资额却很少,到2003年底累计对外投资额不足100亿美元。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较多,2003年底外汇储备高达4033亿美元,居日本之后,列世界第二位。2003年中国外债规模为1936亿美元,除长短期外债比例指标为39.8%有一定风险外,其余外债风险指标皆在安全线以内。中国现在实行有管理的、单一的、浮动汇率制度,虽然汇率波动幅度现在仅为±0.3%,但中国汇率近几年来对美元基本保持升值态势。1994年人民币兑美元的年平均值为8.62∶1,2003年就提高到8.28∶1。中国现在准备扩大 汇率波动的幅度,改变汇率形成机制,实行资本金融项目下的可兑换,并积极推进亚洲货币合作和亚洲自由贸易区建设。现在国际社会,特别是日本和美国对中国人民币汇率有片面认识,希望人民币大幅度升值,这种看法值得探讨。因为,人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中国的外汇储备增加和外贸顺差的形成主要是靠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结果和发挥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在中国外资企业的商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例在2002年已高达52.2%,中国劳动力成本现在仅相当于日本的3%,故不存在所谓低价产品“倾销”的问题。总之,目前中国国际收支状况良好,人民币汇率稳定,这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面临主要问题分析 从宏观角度讲,经济结构不合理、就业问题突出和经济增长粗放是当前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下面就简要分析这三大问题。
(一)经济结构不合理问题。
目前中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或失衡问题,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集中体 现出来:
1.产业结构。2003年中国第一产业占GDP比例为14.8%,第二产业占GDP比例为..52.9%,第三产业占GDP比例为32.3%。这种产业构成,说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比例太“重”,第三产业的比例太“轻”。特别是第一产业就业量占劳动力总量的50%,第三产业就业量仅占劳动力总量的近30%,这更能说明第一产业太重、第三产业太轻的产业结构失衡的问题。2.投资与消费结构。2002年按支出法计算的GDP构成中,中国最终消费率只有58.2%,资本形成率却高达39.4%;2003年按生产法的估算,中国最终消费率约为52%,资本形成率约为48%,这说明中国投资规模过大,消费总量不足,出现了投资与消费比例的严重失调问题。
3.城乡结构。衡量城乡结构的主要指标有三个,即城市化率、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城市化率反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2002年中国城市化率为38%,这说明城市人口少,农村人口过多,城乡之间存在生活水平上的差距。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反映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2002年中国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703元人民币,农村居民 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476元人民币,二者差距为3.1 ∶1,2003年这一比例又进一步扩大到3.2 ∶1。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反映城乡居民消费力的差距。2002年中国城镇居民年人均消费支出为6030元人民币,农村居民年人均消费支出为1834元人民币,二者差距为3.3 ∶1,这个差距比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还大,说明中国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民消费水平太低。
4.区域结构。目前中国存在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巨大经济差距。这种差距已影响了中国经济的整体协调发展,并为部分地区的社会稳定留下了隐患。以北京与西部的直辖市重庆为例,2002年北京人均GDP为27746元人民币,重庆为6353元人民币;北京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1852元人民币,重庆为10960元人民币;北京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为5399元人民币,重庆为2098元人民币;北京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682亿元人民币,重庆为736亿元人民币;北京地方财政收入为534亿元人民币,重庆为126亿元人民币;北京进出口商品额为267亿美元,重庆为20亿美元。
5.产品技术结构。目前中国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和新产品开发能力很弱,大多数企业没有设立产品研发机构,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一般不足1%,由此造成中国对国外高新技术和产品品牌的过度依赖,中外合资企业的中方一般只能在生产中获取低廉的劳务费。6.国际收支结构。2003年中国对外依存度,即商品进出口额占GDP的比例高达60.7%,这说明中国对利用外资和对商品进出口的依赖性过大。因此,中国必须下决心扩大对外投资和拉动内需,这是调节国际收支结构的根本性措施。(二)就业问题。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城镇劳动力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据测算,在2000~2005年中国按年均经济增长率为7%,就业弹性系数(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所带动的就业增长量)为0.14计算,中国每年可新增就业岗位约800万个,而实际城镇劳动力供给总量(包括下岗职工)每年约为2300~2400万人,年度就业岗位缺口为1500~1600万个。可见,城镇劳动力供求矛盾十分尖锐。
2.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十分困难。据统计,近几年中国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呈下降趋势,1998年为50%,1999年为42%,2000
年为36%,2001年为30%,2002年为26%。
3.目前中国城市化率低,城市工业和服务业无法有效吸收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尽管2003年中国有9820万农民进城务工,但仍有大量剩余劳动力在农村处于半失业状态。
(三)粗放型经济增长问题。
中国现实经济增长不是节约型的,而是高投入低产出的,即所谓粗放型的。2003年中国创造的GDP不到世界各国GDP总和的4%,但是,中国却消耗了钢材2.6亿吨,占全球钢材总产量的25%;消耗了原煤15亿吨,占全球原煤总产量的30%;消耗了水泥8.2亿吨,占全球水泥总产量的55%;消耗了石油2.5亿吨,日均消耗石油占世界日均消耗石油的7%;耗用电量1.9万亿千瓦时,占世界用电总量的10%。现在中国每万元(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是日本的9.7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4倍。除了消耗过量的能源和原材料之外,中国现实的增长模式还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现在中国有些地方的政府以牺牲环境、污染环境为代价,片面追求GDP的增长,这种增长牺牲了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不是绿色的,而是灰色的甚至是黑色的。基本对策根据对中国现实经济发展面临主要问题的分析,要有效推进中国经济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就应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和有效实施绿色GDP核算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宏观调控措施,即运用有效的投资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外资外贸政策等,对中国现实经济运行状况进行有效的调控,以妥善解决现实突出问题。
(一)投资政策。
调整经济结构和扩大就业,都需要投资拉动。政府的投资往往会对民间投资产生挤出效应。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确立企业作为投资主体的地位,政府的投资必须有科学的决策机制和严格的约束机制,并应集中于公共领域,而不是竞争领域。即使在公共领域的投资,政府一方面应明确产权和事权,防止出现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大广场、大马路,重复建设和工程浪费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应着眼于扩大就业,把投资的重点放在追加对社会保障、科研、教育培训事业上,使之成为“第一基本建设”。
(二)财政政策。
目前中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这种政策的要点:一是扩大财政购买支出,包括搞基础设施建设和给公务员长工资;二是适当增加转移支付,主要用于税收减免和社会保障支出;三是增加税收。因此,从总体上说,中国现行的积极财政政策只体现于支出方面,并在实践中引发了财政赤字规模过大的问题。2003年中国财政部国债发行总额为404亿元,占当年GDP的比例为5.5%,大大超出了国际公认的不超过3%的安全线。因此,中国现行的积极财政政策,不仅不能长期化,而且必须加以改进。改进的基本思路:一是针对调整经济结构和扩大就业,实行减免税费的政策;二是扩大转移支付的比例,以有效确立财政“自动稳定器”的机制作用;三是调整税种税率,切实降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和农业税的税率;扩大消费税的税基,对高收入者有效实施综合税收调节机制;对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企业和个人开征燃油税、环保税和附加费等。
(三)货币政策。
目前中国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其政策要点:一是降低利率和适当增加货币供给;二是增加消费信贷,尤其是住房和汽车贷款;三是有效处置银行不良资产。但在实践中,这种稳健的货币政策,对解决就业、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而言仍有不完善之处。特别是助学贷款太少、就业贷款难搞、房地产贷款泡沫化程度高等问题较为突
出。因此,要完善现行的货币政策,中国就必须尽快实行利率的市场化和汇率的自由浮动,进一步强化金融领域内的竞争机制,扩大金融机构的经营自主权,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有效
建立创业板市场和金融衍生品市场。同时,为有效抑制通胀,中央银行必须完善基础货币的调控机制和传导机制,严格控制年度货币发行量。
(四)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中国应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以科教产业、信息化产业、环保产业、生物工程产业为先导,有效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品牌,走新型工业化之路,实现工业的跨跃式发展,并最终依托工业化和城市化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国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大幅度提高第三产业占GDP(绿色的)的比重。不仅要大力发展金融、电信、商务、文化、教育、科研、卫生、体育等现代服务业,而且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传统服务业,如商业零售、交通运输、社区服务、物业管理、家政服务、宾馆饭店等行业。同时,中国应在第三产业中广泛推行临时工、小时工、季节工和弹 性工作制,并对在职职工过多兼职问题和超法定劳动时间问题进行有效限制。中国应有效支持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并可采取“西民东移”的办法,鼓励西部的农民向东部大城市转移。对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建设与发展,关键是要深化体制改革,强化企业和个人的竞争意识及其行为方式。中国应在产业区域布局上,长期坚持发挥各地优势的原则,坚决打破区域经济的封锁与垄断,确保各种生产要素在区域经济间的自由流动。中国应在大力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高度重视乡镇企业发展的问题,要把发展乡镇企业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以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五)外资外贸政策。
中国应在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的基础上,有效实施外向型发展战略,鼓励内资企业到国外就地生产与销售,并实行跨国公司的经营模式,以有效减缓外贸摩擦。同时,中国应放弃在国内对外商的各种优惠政策,对外资企业真正实行国民待遇。中国应在减少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 基础上,加快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特别是同东盟国家和日本、韩国的合作,积 极推进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建设。
第二篇:天全民营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对策
直面挑战 厚积薄发 再创辉煌
—— 天全民营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对策
民营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民营经济在发展生产力、繁荣市场、解决劳动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方便人民生活、增加财政收入、促进企业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县委、政府十分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政策,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企业等民营经济发展,加强协调和服务,加快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破解民营经济发展的制约瓶颈,使全县民营经济保持了快速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民营经济已为天全发展撑起一片蓝天。但也要看到,我县民营经济总量小、发展不平衡、一些政策性障碍还阻碍着民营经济的发展,需要我们正确对待并努力加以调整和完善,以利我县民营经济既快又好的发展。
一、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天全GDP总量由1978 年0.26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12.88亿元,年均增长14%,民营经济在GDP的快速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78年天全民营经济增加值仅为0.02亿元,只占当年GDP的7.7 %,2000年占47.5%。2005年全县民营经济的增加值达到 6.52亿元,占到全县GDP比重51%,民营经济已成为全县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中民营增加值所占份额由1978年的78.9%、3.5%和 17.6%,发展到2005年的17.9%、50.8%和31.3%。由于起点较低,民营经济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公有制经济增长速度。从1978年到2005年,全县民营经济年均增长24%,高出同期公有制经济增长速度10个百分点。1978-2005年民营经济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2.3%,其中第一、二、三产业的贡献率为6.5%、23.2%、12.6%,民营经济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每年上升1.6个百分点。特别是近三年民营经济发展速度加快,2003年增长12.4%,2004年增长15.1%,2005年达到21.1%,对GDP增长的贡献率,2003年为48.4%,2004年为51.3%,2005年为60.4%,民营经济的强劲增长成为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2005年,天全县民营经济经省民营经济监测办公室考核评价,其综合实力在全省181个县(区)中排名第二十二位,在全省山区县中排名第二位,我县民营经济综合实力有了显著跃升。
二、民营经济发展现状
(一)总量结构情况
1、民营经济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2005年,我县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6.5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1.1%,占全县GDP的比重为51%,增速高于全县GDP增速3.9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4%,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显现。
2、个体私营经济是民营经济的主角。民营经济是伴随着个私经济的成长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个私经济灵活机动的特点使其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发展迅速,时至今日,在全县经济中已占有较大比重,成为总体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2005年,个私经济实现增加值4.96亿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38.5%,占民营经济总量的76%。2005年个私经济增加值的增速为22.3%,高于全县生产总值增速5.1个百分点。
3、产业分布呈现“二、三、一”格局。2005年全县民营经济创造的增加值中,第一产业占18%;第二产业占50.7%,其中工业占44.9%;第三产业占31.3%。民营经济产业结构呈现“二、三、一”格局,即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低。这种“二、三、一”产业格局与全县经济的三次产业结构基本相同。
4、民营工业地位作用不断强化。民营经济增加值来源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第二产业完成民营增加值3.3亿元,比上年增长26.9%。其中民营工业完成增加值2.9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8.1%,比上年同期增长30.5%。2005年,我县拥有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28户,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的90.3%,拥有资产7.4亿元,占全部的62%,拥有从业人员0.5万人,占全部的93%。我县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利税总额、利润总额分别为5.1亿元、0.96亿元、0.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2.4%、41%、37.3%,分别占全部的产品销售收入、利税总额和利润总额的77%、91%和83%。
(二)发展特点
1、规模进一步增强,实力企业不断涌现。目前,天全民营经济的发展已由早期的分散粗放型向规模集约化发展,规模实力不断增强。截至2005年底,全县共有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5420户,从业人员2.15万人,注册资本4.6亿元。其中,私营企业341户、注册资本4.03亿元,从业人员 0.63万人。天全民营企业整体规模明显“长大”,一批较大规模的民营企业脱颖而出,宏浩、金城、二郎山水泥公司、天民煤业、禾森集团、西部能源等企业已成为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企业。
2、经营领域不断拓展,行业结构日渐多样化。天全民营经济的发展已从传统日用工业品生产、零售和餐饮等传统服务业,拓展到制造业和新兴现代服务业,涉及到一、二、三产业各个领域,广度和深度不断提升。到2005年底,全县从事工业的民营企业219户,比去年同期增长10.1%。而在第三产业中,房地产、交通运输和贸易餐饮业成为民营经济“跻身”的主要行业。原来以零售餐饮业为主,现又向新兴服务业进军,并开始进入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和城市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领域。2005年房地产业增加值中个私经济的比重最高,达到92%;批发零售餐饮业比重超过80%;交通运输邮电业的比重也达到了70%以上。
3、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科技含量进一步提高。从产业特征看,以劳动密集型为主,技术密集型企业逐步兴起,资本密集型企业发展缓慢。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民营企业的产品结构正从低档次、松散型逐步向系列化、集群化方向转变,并注重品牌塑造和科技创新。
4、空间布局逐渐走向集聚。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加快,企业进入城镇的多种限制逐步放松,原先萌生于乡村的民营企业被逐渐吸入城镇体系之中。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线两轴五区经济块,即沿“318”国道产业布局,以城厢、始阳为两个轴点,形成五个工业小区。城厢、始阳的民营三产业经济总量已占到全县的三分之二,五个工业小区民营工业总量已占到全县工业总量的70%。
5、消费品市场中民营比重稳步上升,民营企业成为全县出口创汇的主体。在消费品市场中,民营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并实现稳步增长。2005年,个体私营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为3.6亿元,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6%,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个体私营经济
实现消费品零售额增长幅度达到21.4%,高出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4.9个百分点,增幅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民营企业成为全县出口创汇的主体。2005年,全县民营企业出口创汇53万美元,占全县出口创汇额的100%。
6、吸收了大量的从业人员,成为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扩大就业是稳定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根本途径。随着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增劳动者、国有企业分流下岗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从民营经济中寻得就业机会。近几年,民营经济依靠其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不断扩大的生产规模,吸收了大量国有企业下岗人员,有效地缓解了下岗多、就业难的社会矛盾。2005年末,全县民营企业和个体经营户共计5420户,吸收从业人员2.15万人,比上年增长12.5%。民营的从业人员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批发零售业,这两个行业的从业人员数占总数的58%,比上年提升1.3个百分点。
7、丰富了税源,增加了财政收入。民营经济在自身获得蓬勃发展的同时,也提供了大量的税收收入。2005年,我县私营经济纳税7197万元,比上年增长48.2%,比全部税收增长快23.7个百分点,占全部税收的比重为82.6%。民营企业中一批纳税大户,已成为我县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8、优化了投资结构,增强了经济发展后劲。民营经济的发展,吸纳了大量社会资金,补充了经济建设资金,促进了投资结构的优化,增强了经济发展后劲。随着市场化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放手发展民营经济效应的不断显现,2005年我县民间投资日趋活跃,呈现总量攀升、增速加快、比重提升的态势。全年民间投资达8.6亿元,同比增长46%,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为88%,同比上升9百分点。其中,作为民间投资第一主体的私营个体投资完成4.2亿元,增长48%,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由2004年的37%提高到43%。
二、存在的问题
(一)发展民营经济的认识有待提高,投资环境有待改善。主要表现在:一是现行政策在很多方面忽视了民营经济最集中、最强烈的“公正、公平”要求,如市场准入、投资立项、用地用电、信贷支持、税费负担等,有待进一步提高其应享有的待遇;二是某些政策已经明显滞后,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最突出的是反映在市场准入方面。当前,私营企业的投资领域仍然存在若干“禁区”:如对文化娱乐、音像制品、金融、保险、医疗等经营,对个私企业仍有控制。三是行业协会的职能没有得到真正的发挥。
(二)涉足领域狭窄,传统行业仍是主体。从民营经济涉足的行业分析,传统产业仍然是聚集主体。2005年我县民营企业中,从事批发零售贸易业的占企业总数的40%,从事制造业的占到总数的15.2%,从事住宿餐饮业的占到总数的8.8%。而从事具有现代服务业特征的物流业、仓储业、信息传输业、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和娱乐业等行业的,总计占到
4.2%。传统产业由于进入门槛低、技术含量低等原因,一直是民营经济创业和发展的依托所在,要促进天全民营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就必须在扩大总量的基础上提高质量,更应重视产业空间拓展的问题。
(三)融资困难制约中小民营企业发展。资金不足一直困扰着民营企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制约和阻碍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目前,各级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尤其是
对民营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十分有限。这主要反映在五个方面:一是融资渠道单一,主要是国有商业银行与农村信用合作社,它们在风险与收益的权衡中更多关注风险防范,很难满足中小民营企业扩大再生产以及技术开发对资金的需求;二是受当前国内大气候和信贷手续烦琐,企业从银行得到贷款非常不易;三是企业之间相互拖欠货款问题比较严重;四是对民间投资的限制和认识上的误区,使民间资金转化为民间资本的门槛较高,难度较大;五是个别民营企业缺乏规范化的财务管理,导致民营经济资信度低,金融部门不敢为其贷款。由于中长期发展资金的匮乏,使民营企业难以做强做大。
(四)缺乏人才优势,内部管理水平不高。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是企业之间人的综合素质的较量,缺乏人才优势是目前影响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民营企业人才不足,不仅仅表现为高新技术人才、复合型管理人才的不足,产业工人特别是产业技术工人队伍和中层管理人员的短缺,也制约着民营企业的发展。
(五)开拓创新能力不强。当今大企业大集团,无不注重研发投入和创新活动对提高竞争力的作用。而目前我县民营企业研发费用仍然投入少、比例低,致使企业技术创新步伐不快、掌握核心技术的产品不多。据2004年经济普查资料,26家规上工业企业没有一家有科技活动。企业市场开拓意识不强,向县外市场、省外市场拓展力度不够,在国内市场有影响、有竞争力知名品牌不多。
三、促进天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建议
(一)优化发展环境,发挥各种中介机构的服务作用。继续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舆论环境,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发展民营经济的重大意义,宣传各地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新举措、新成绩、新经验,宣传优秀民营企业和优秀民营企业家的先进事迹,进一步激励广大民众的创业精神。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大力宣传我县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使企业能够深入了解政策,努力形成政府鼓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民众自主创业的良好氛围和最佳环境。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切实保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在土地使用、投资准核、融资服务、财税政策、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让民营企业与其他所有制企业享受同等待遇。积极建立起为民营企业服务的社会体系,鼓励和支持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商会、行业协会等与民营企业的横向联系,大力发展为民营企业服务的中介组织,向民营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技术支持和人才培养,鼓励民营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积极追求社会价值最大化。
(二)提高办事效率,完善市场法规,规范市场行为。强化政府为民营企业服务的意识,推行政务公开,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办事程序,切实搞好“窗口”行业的管理。对于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允许发展的项目,加快审批进度,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同企业的沟通,定期征求企业的意见,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完善信息支持体系,集中各行业生产经营情况、业务发展、技术、市场信息,适时发布相关的技术标准和有关行业发展方面的信息,以弥补市场信息不充分的缺陷。引导民营资本向现代服务业流入,鼓励其进军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医院、教育产业,拓展主业链条,发展衍生服务,争取更多的市场机会,使资源得到高效的利用。要结合天全的实际,加快市场环境的治理和
建设,制止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为民营企业创造一个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
(三)加强金融支持力度,拓宽投融资渠道。发展多层次的金融体系和信贷担保体系,为私营企业提供更多、更便捷的金融服务。政府和金融、财税部门要通过多种途径,不断扩大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在税收政策上给予支持,要积极扶持产品结构合理、企业信誉高、有发展潜力的民营企业,尽可能地帮助民营企业解决资金紧张的困难。民营企业自身也要通过改制等方式吸引、鼓励职工参股、控股,诚信经营,提高自身信誉,广泛吸纳不同渠道的资金,切实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四)提高民营企业家的整体素质,重视引进和培养管理技术人才。企业竞争力的根源在于企业员工生产、管理积极性、创造性和其聪明才智的发挥。民营企业要从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到人才引进和培养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转变企业管理模式,形成企业民主、科学、公平的用人机制,加大对人才的引进和本企业员工的培训力度,改善企业员工的工作、生活条件,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
(五)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增强市场竞争优势。要掌握企业发展的主动权,必须掌握先进的知识和核心技术。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很大程度上就在于缺乏先进的知识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民营企业必须积极拓宽视野,优化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走技术开发与自主知识产权,专业化战略和品牌发展的道路,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求。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企业技术研究人员技术创新的人才激励机制,将创新产品的销售收入与开发人员的奖励挂钩,强化他们的企业归属感。多方面拓展技术创新融资渠道,研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不断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
第三篇:中国对外贸易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对外贸易现状,问题及对策
一、中国对外贸易的现状
(一)世界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金融危机使发达国家经济受到重创,发展中国家虽然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新兴经济体基本保持了增长的态势,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有所增强。2010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全球经济的份额比2009年下降了2.5个百分点,欧盟下降了2.4个百分点,而“金砖五国”则上升了2.3个百分点,占全球经济的份额达到18.3%,新兴经济体成为支撑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50%。
(二)经济全球化进程有所放缓
贸易投资增长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重要标志。在全球化快速推进的1985-2005年间,国际贸易出口额从2万亿美元激增到10万亿美元。金融危机使全球的贸易投资受到重创,国际贸易急剧萎缩,跨国资本流动骤减。据世界贸易组织(WTO)报告,2009年,全球货物贸易量下降12.2%,是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下降幅度最大的一次;全球货物贸易额下降23%,从2008年的15.8万亿美元降至12.2万亿美元。
(三)世界经济再平衡未见改善
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再平衡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话题。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于2009年的二十国集团峰会前大力倡导实现世界经济再平衡的理念,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于经济再平衡的认识则有所不同。发达国家认为,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是新兴经济体大规模的出口导致贸易顺差剧增,而国内消费不足是造成全球经济失衡的主要原因。
(四)贸易保护主义不断上升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呈扩大之势,贸易争端不断增多,贸易摩擦从产品延伸到产业,从贸易政策发展到经济政策。贸易保护主义是造成贸易摩擦激增的根本原因,当发达国家经济不景气时,这种保护倾向尤为严重。目前发达国家为推动经济增长,推出了一系列新的贸易保护手段,如放任本币贬值,逼迫顺差国汇率升值、企图征收碳关税等。
(五)全球经济治理模式仍处于磨合之中
金融危机后,新的全球治理机制发生变化。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协调能力有所下降。二十国集团作为对全球治理模式的一种探索,其作用为国际社会所期待。在应对金融危机期间,二十国集团国家共同协调经济政策,对推动经济复苏发挥了重要作用。
(六)全球经济复苏基础仍不稳固
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受到重创,消费和投资增长乏力,主要国家纷纷采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导致流动性上升,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上涨,财政赤字和主权债务大幅上升,并使债务危机的隐患迅速膨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发达国家公共债务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在2011年首次突破100%。
二、中国对外贸易的问题
(一)贸易大国地位稳步确立
对外贸易的发展不仅使中国经济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也对世界经济发展做出
1了巨大贡献。中国对外贸易已发生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贸易规模持续扩大,国际市场份额显著提高
2、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贸易竞争力指数有所上升
3、经营主体活力增强,对外贸易效益明显提升
4、市场开拓成效明显,市场结构趋向多元
5、顺差规模有所减少,贸易平衡逐渐改善
6、贸易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上升,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
(二)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积累形成了巨大优势,但面临的压力与挑战也日益突出。当前,世界经济已进入大调整、大变革时期,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的内外环境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的粗放型出口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对外贸易发展方式亟待转变。
1、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强化
2、传统比较优势逐步削弱
3、出口产品仍处全球价值链低端
4、外贸企业抗风险能力偏低
5、对外贸易发展存在不平衡现象
三、中国对外贸易的对策
(一)充分认识对外贸易的积极作用,坚持发展对外贸易不动摇
目前我国有部分观点认为,中国出口的依存度过高,且消耗了大量的能源资源,所形成的贸易顺差又给宏观经济调控带来了新的压力,所以,应减少对出口的支持力度,适当限制出口。事实上,出口不仅可以促进国内经济增长,解决大量劳动力就业,出口的国际竞争力也体现了中国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在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形势下,中国需要考虑的不应是如何通过限制出口来实现贸易平衡,而是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全面提升出口的质量和效益。
(二)积极调整发展战略,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调整对外贸易发展战略首先需要调整对外贸易发展的指导思想。长期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主要受比较优势理论的影响,比较优势理论来源于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该理论侧重于土地、资源、劳动力等有形要素成本的比较,在我国外贸发展过程中曾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该理论忽略了技术进步和创新在竞争中的作用。随着国际经济形势、我国产业竞争力、对外贸易发展水平以及多种经济因素的变化,一味地追求比较优势将不利于我国产业升级和创新,并会使我国产业结构固化在中低端水平。
(三)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
事实证明,在世界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和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技术创新已成为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强化技术创新是一个国家兴盛的必由之路。新形势要求中国的外贸企业要深度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通过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加快产业布局调整,促进制造业梯度转移
产业是对外贸易发展的基础和保证。中国制造业的低成本优势正在面临挑战,加快产业升级和国内产业布局调整是进一步提升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出路。应抓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通过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业结构
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中国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二是要加快产业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创造条件让东部沿海地区迅速地向中高端制造业、附加值较高的领域发展;促使中西部地区积极主动承接东部沿海的产业转移,加快东中西对接及新兴制造业生产基地的建设。
(五)加快建立海外营销网络,构建对外贸易发展的外部支撑体系
随着中国国际经济地位的提高,中国需要更深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构建中国自己的海外势力。有必要加强跨国公司的发展并通过构建在海外主要市场的商业存在形式,包括银行、保险、仓储、运输、批发零售等产业价值链的延伸部分,逐步形成海外经营的盈利模式。
(六)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营造良好的国际贸易环境
国际事务的竞争更多表现为经济主导权和话语权的竞争。目前,旧的世界经济体系正在受到挑战,新的能够被各方接受的国际经济治理框架仍然处于探讨之中。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以及其在全球经济发展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提出新的治理理念和新的维系世界经济公平公正的制度性安排意见,推动不合理、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的改革,倡导建立更能体现包容性增长的全球经济发展新模式。
第四篇:中国经济发展现状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
从传统经济学的角度看这是匪夷所思的:
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同时又是最无效率的。
一方面,中国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经常保持两位数的增长;
另一方面,如果用银行系统的不良贷款比例来衡量,中国却是最没有效率的经济体。
中国经济是一个巨大的悖论。
中国经济增长的另一个原因是,中国工人的超低工资。
权力市场化是改变中国财富分配格局的起始点,也是理解中国30年改革开放的一把钥匙。
目前在中国社会中真正的富人,靠个人奋斗起家的私人企业家只是很少数;真正的富人,主要是那些手中直接掌握着权力或直接、间接与权力有关的人。这也恰恰是人们对目前中国的收入分配状况强烈不满的主要原因。
当今中国社会收入分配的关键问题,并不是在“不均”上,而是在“不公”上。中国几乎所有的所谓改革,如教育改革,医疗改革,住房改革等等,其实质就是向社会甩包袱,把改革的负担,改革的代价全都由加在社会的弱势群体身上。
有人感叹:我们失去了公平,却没有得到效率;我们失去了理想,却没有得到现实;我们失去了“鱼”,却没有得到“熊掌”。对中国来说,这就是经济发展的现状。
第五篇:泗阳县林下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泗阳县林下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张长青谷文白 王华季林章 1112
(1泗阳县王集镇政府,2泗阳县农业委员会,江苏泗阳 223700)
作者简介:张长青(1976-),男,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服务工作。
摘要:本文阐述了泗阳县林下经济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和分析提出了泗阳县林下经济的发展,要加强行政引导,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宣传,通过参观和培训等多渠道的推广手段带动林下经济发展;典型示范、规模带动,推广多种林下经济种养模式;搭建“公司+农户”平台,积极完善林下经济经营体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林下经济;现状;对策建议;泗阳县
泗阳是中国意杨树的发源地,于1975年国内最早成功引种推广南方型杨树,2003年被国家林业学会授予“中国意杨之乡”称号,2011年被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授予“全国林下经济发展典型县”称号,被江苏省林业厅评为“江苏省林业产业先进县”;目前全县拥有杨树成片林4万多公顷,黄河故道37km和沿线的0.33万公顷集体林,形成森林自驾游特色旅游项目,农田林网7.1万公顷,公路绿化450km,杨树保存1.2亿株,活立木蓄积量600万立方米,年林木生长量约150万立方米,林木覆盖率达 47.8 %,居全国平原地区之首,杨树产业已成为泗阳支柱产业之一。泗阳县林下经济现状
1.1规模分布及经济效益
众兴镇林下种植蒲公英、白术、芍药、桔梗、夏枯草、天南星等中草药1100亩,干货亩均产量达100公斤,亩均产值达6000元;临河镇、王集镇林下中草药种植2500亩,其中王集镇林下种植黄蜀葵蒲公英1000亩,共建成林下中草药基地1200亩,干货亩均产量达350公斤,亩均产值达1500元;泗阳农场林下种植紫苑500亩,年亩产干货约300公斤,年亩产值3000元左右;旱半夏200亩,生长在郁闭度大于0.7的杨树林地,亩产干货约150公斤,年亩产值1.5万元左右;林苗圃基地种植蒲公英和天南星,面积200亩,每年割叶2-4次,每次割叶收入400-500元,3-4年后挖根,每亩一次性收入6000-7000元;天南星亩产干货300公斤左右,目
前售价每公斤15-20元。杨树博物馆丹皮种植面积为200亩,套种在郁闭度0.6以下的杨树幼中龄林内,年亩均产值3000元以上;八集乡、众兴镇林菜种植4500亩,利用林地间作花生雪菜种植,示范推进杨树-双季雪菜-花生种植经营模式,每年每亩间作效益收入达5000元;苏羽生态禽业林下养鸡100亩,建设12个标准化鸡舍,利用林间杂草和种植牧草,每年生态草鸡存栏达10万只;苏食集团林下占地120亩规模饲养生猪,年出栏生猪10多万头。
截止2013年5月泗阳县林下中草药种植达2.4万亩,林下菌菜种植10.8万亩,林下畜禽养殖25万亩,生猪120万头、山羊38.5万只、鸡鸭鹅1660万羽、兔52万只。
2现阶段发展林下经济存在的问题
2.1开发规模小,发展不平衡
泗阳县目前的林下经济发展还处于初步阶段,还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受资金、技术、市场和林地流转等因素制约,各乡镇发展林下经济,除林下养殖外,其他林下经济发展模式规模普遍较小,存在发展不平衡,小面积示范和零星发展的多,集中连片和规模经营少,尚未形成规模优势。
2.2目前尚无明确而具体的优惠扶持政策和奖补资金
当前林下经济的发展,虽然大多数农户对发展林下经济热情很高,但能够用于林下经济发展的奖补资金,尚无出台明确而具体优惠扶持政策,普遍存在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投入资金缺乏等问题,致使林下经济发展停滞不前。
2.3龙头企业加工业及服务体系不配套,市场风险大
林下经济的发展,需要产前信息、产中服务、产后销售的全面全方位服务体系支撑,而我县生产、加工、销售等服务体系尚未建立,在农资供应网络不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不健全,产业链条短,销售渠道不畅的情况下,发展林下经济,则市场风险大,产品附加值不高,销售渠道不稳定,价格波动较大,引发损害制约林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发展林下经济的对策建议
3.1加强行政引导,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要进一步加强行政组织引导,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科学规划,精心指导,及时出台具体林下经济发展的优惠扶持政策和奖补资金,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引导鼓励各类社会投资主体参与林下经济的投入新机制,形成多元化投入新格局;加强对林下经济产业的引导,落实责任,加强目标考核,奖惩兑现,不断研究林下经济发展方向,把林下经济产业做强做大,成为富民富县的产业。
3.2加强宣传,通过参观和培训等多渠道的推广手段带动林下经济发展 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应用广播、电视台、报纸等媒体,大力宣传林下经济成功种养模式,提高对林下经济的认识;组织种植大户及各乡镇林业技术员参观、学习和技术培训,不断提高种植户的技术知识和管护水平;林业部门和林下经济研究机构,可通过编印技术指导手册、走村串户的开展技术服务、宣讲林下种植的优点等多种宣传手段,大力推动林下经济工作的开展。
3.3典型示范、规模带动,推广多种林下经济种养模式
因地制宜的开展种植、养植典型示范试验,把引种试验到示范推广,最后到大面积种植,科学模式稳步推进,以点带线,以线带面,不断升级;为提高林地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应以市场为导向,根据不同林份、土壤等环境条件,按照宜药(材)则药、宜牧则牧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利用林地资源,大力发展林下畜禽养殖、中药材种植和食用菌生产等经济项目,推广林粮模式、林油模式、林菜模式、林菌模式、林禽模式、林畜模式、林药模式、林游模式等多种林下经济种养方式;在新造林地可以套种油菜、黄蜀葵、雪菜、花生等;在中幼林地可采取套种蒲公英、双孢菇、茶树菇、草菇、香菇、夏枯草等;在成材林地也可采用套种天南星、半夏、牧草和养殖四季鹅、山羊等畜禽。
3.4搭建“公司+农户”平台,积极完善林下经济经营体系
加快引进和培植相关龙头企业,拓宽销售渠道,积极开展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与药材加工企业联络,推广林下种养“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农户与企业签订了种养、加工、销售合同,形成基地生产和加工利用一体化,订单生产、保底收购,实现一业多赢,大力推进由特色模式向优势产业转变的力度,为林下经济开辟新的局面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翟明普 关于林下经济若干问题的思考,林产工业,2011,(3)
【2】 洪大伟 林改后林下经济发展的意义及措施,现代农业科技,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