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支持云南建设我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
德宏州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州工商局服务全州桥头堡黄金口岸和瑞丽重点开发开放
试验区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1号)、《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国发„2011‟11号)、《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支持云南建设我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工商办字„2010‟256号),积极搞好德宏桥头堡黄金口岸和瑞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按照改革创新、非禁即可、宽严相济、注重实效、先行先试的原则,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积极支持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
(一)创新服务发展体制机制。对全州工商系统在德宏桥头堡黄金口岸和瑞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而法律法规又无明确规定的实际问题,大胆创新,先行先试。
(二)服务产业发展。紧紧围绕德宏桥头堡黄金口岸和瑞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及州委、州政府建设“一个节点,三个基地,三个平台,三个窗口”等工作,立足工商职能,积极主动做好服务工作。
二、积极支持内、外资企业发展
(三)放宽企业名称登记条件。企业注册资本达到5000 万元人民币,经营范围涵盖国民经济行业3个以上大类的,可以申请登记不反映行业用语或经营特点的企业名称。
(四)放宽商标企业申请名称登记条件。凡拥有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的企业,可凭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证书,申报含字母、数字的商标作为企业字号。
(五)放宽企业名称登记后一年内不准申请变更的限制。凡冠有德宏行政区划内的企业名称登记后一年内,只要在同一登记机关核准或已登记的企业名称中查无相同或相近似字号的,主要出资人不变,允许其办理企业名称变更登记。
(六)放宽转型市场主体企业名称的登记。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公司的,在同行业企业名称中查无相同字号的,主要出资人不变、原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个体工商户同时办理注销登记的前提下,允许新设立的公司保留使用原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个体工商户名称中的字号和行业用语。
(七)放宽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对行业的限制。企业经营活动性质分别属于国民经济行业不同大类的,可以自主选择主要经营活动性质所属国民经济行业类别用语表述企业名称中的行业。申请从事尚未纳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的行业经营活动的,可参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府文件中有关新兴行业的表述作为企业名称中的行业用语。
(八)放宽对经营范围登记的限制。对注册资本在500万 元(含500万元)以上的企业,经企业申请,经营范围可核定为:国家法律、法规禁止的不得经营;应经专项审批而未获得审批前不得经营;其他项目可自行组织经营。
(九)放宽企业集团登记条件。凡母公司注册资本达到1000万元人民币,并拥有3个以上子公司,母子公司注册资本总额达到2000万元人民币的,支持申请设立企业集团。
(十)放宽私营企业集团登记条件。凡母公司注册资本金达到300万元人民币以上,并拥有3个以上子公司,母公司和子公司注册资本合计达到500万元人民币以上,可登记注册集团公司。
(十一)放宽企业住所登记条件。企业租用商业用房、开发区(含工业区、科技园区)为住所的,可以持租房协议和市场主办单位、开发区(含工业区、科技园区)管委会加盖印章的住所或经营场所证明办理注册登记;企业使用农村房产作为住所,产权属于农民个人的,可由产权人所在地村民委员会证明房屋产权归属,并出具同意该场所从事经营活动的相关证明,办理注册登记。租用军队房地产作为经营场所的不适用于本规定。
(十二)放宽企业前置许可登记条件。在德宏州设立分支机构,经营范围涉及前置行政审批项目的(重点行业、高危行业、消防、环保行业除外,具体内容见《重点行业和高危行业范围参考目录》),可凭加盖总公司印章的批准文件(或许可证、经营资格证)复制件,在分支机构所在地工商 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分支机构注册登记。
凡具备综合超市条件的预包装食品、农资、图书音像经营资格销售企业,由总部统一向审批部门办理批准文件(或许可证、经营资格证),在确定的经营区域范围内,连锁店持加盖总部印章的批准文件(或许可证、经营资格证)复印件办理登记。
(十三)放宽企业筹建期间的登记条件。对申请登记的项目筹建时间长且涉及前置审批而暂时无法提交前置审批文件、证件的企业(涉及安全生产许可的除外),可在提交立项批准文件并经审批机关批准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予以核发经营范围为“XX项目筹建”的营业执照,并注明筹建期限一年,如有特殊情况,可申请延期一年。企业凭此营业执照开展筹建活动,筹建期间不得开展经营活动,在取得相应的许可证(件)后,办理变更登记,依法经营。
(十四)鼓励企业拓宽出资方式和融资渠道。支持探索企业出资方式,鼓励企业股权投资管理。对申请以股权出资、股权出质以及债权转股权登记的,依据相关规定,为企业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十五)瑞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以德宏州工商行政管理局名义登记、管理外商投资企业。
积极争取瑞丽、芒市、梁河、盈江、陇川工商行政管理局外资企业登记授权。
(十六)积极动员外资企业申报含“中国”或不含行政区 划的企业名称。对申请使用“中国”字样和不含行政区划企业名称的外商投资企业,指定专人做好申报工作,及时上报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申请办理外商投资企业名称预先核准、变更登记。
(十七)鼓励外商投资企业以人民币或非货币方式出资。按先行先试的原则,只要满足可评估、可依法转让的两个法定条件,即可允许外商投资企业以债权、商标专用权、高新技术成果等非货币资产出资,全体股东非货币财产的出资额最高比例可放宽至注册资本的70%。以债权出资的,经债权债务人双方及全体股东协商同意,且债权转为股权的比例不超过增资前被投资公司原注册资本的50%,经审批机关和外汇管理部门批准,可依法办理债权转股权手续,债权人转为股东。
(十八)支持外商投资广告业发展。鼓励外国投资者以设立、股权并购等多种方式在德宏投资广告企业,加快德宏广告业与世界先进广告业接轨。成立并运营三年以上,以经营广告业务为主的外国企业,可以依法设立外商独资广告企业;成立并运营两年以上,经营广告业务并有广告业绩的外国企业,可以依法设立中外合资广告企业。外国投资者也可以通过购买境内广告企业的部分股权开办中外合营广告企业,通过购买境内广告企业的全部股权开办外资广告企业。
三、积极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
(十九)放宽个体工商户登记条件。支持大中专学校毕 业生、农民工、城乡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库区移民、被征地农民、城市房屋拆迁居民、城市低保人员、残疾人和下岗失业人员等困难群体从事个体经营。按照法律法规的条件、程序和合同约定,经经营场所所在地居委会或业主委员会出具的有利害关系的业主同意,可将家庭住所、租借房、临时商业用房等作为创业经营场所。
(二十)放宽个体工商户经营场所登记条件。申请人申办个体工商户,可以持个人身份证明和有效的房屋租用协议办理注册登记。对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租用军队房地产作为经营场所的除外。
(二十一)鼓励外国籍自然人从事个体经营。凡在德宏州内从事经营活动的外国籍自然人,凭当地公安机关核发的居住证明材料,参照《个体工商户条例》到当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登记。
(二十二)支持个体工商户名称随经营活动整体转让。个体工商户因店铺转让并注销原营业执照的,受让方可以继续使用原名称,并凭整体转让协议和转让方的营业执照注销证明,向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注册登记。
(二十三)放宽对个体工商户经营期限的限制。个体工商户办理营业执照登记时,未申请经营期限的,只核定经营期限的起始时间,不再核定经营期限的终止日期。
(二十四)鼓励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的,升级企业的投资者包含至少 一个原个体工商户经营者。在同行业企业名称中查无同字号的,升级企业名称可保留原个体工商户字号名称中的字号和行业特点。升级企业档案和原个体工商户档案合并装订保存。
(二十五)放宽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的住所登记条件。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使用原经营场所作为住所且原经营场所仍在有效使用期内的,可使用原个体工商户登记时使用的有关经营场所证明的材料。原经营场所使用期届满的,申请人须及时按程序办理相关手续。
四、积极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
(二十六)放宽农民专业合作社出资、增资的限制。在不改变土地和林地所有权性质和农业用途,不损害农民土地承包和林地承包权益的前提下,经农民专业合作社全体成员认可,允许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林地承包经营权、水域滩涂养殖经营权作价出资新设农民专业合作社,或作价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增资。
(二十七)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解散、破产清算时以货币形式清偿债务。根据土地承包经营权、林地承包经营权、水域滩涂养殖经营权作为特许经营权的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解散清算、破产清算需清偿债务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林地承包经营权、水域滩涂养殖经营权不得转移,可以货币的形式进行清偿。
(二十八)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设立公司。支持农民专 业合作社作为股东出资设立公司,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壮大经营实力。
(十九)鼓励农场职工自愿联合登记农场职工专业合作社。鼓励农场职工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明和居民身份证明办理专业合作社注册登记,参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进行管理。
(三十)积极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提供方便服务。县、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可委托有条件的工商所(分局)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场职工专业合作社的登记工作。
五、深化服务措施,积极促进市场主体健康有序发展(三十一)建立重点投资企业工商联络员制度。针对“政府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和当地龙头企业,确定工商工作人员作为重点投资企业联络员,提供工商法律法规和政策咨询服务,对企业办理涉及工商事务时遇到的问题给予有效帮助、指导。
(三十二)简化各类市场主体登记程序。除涉及前置审批事项外,对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实行“一人受理、当场办结”。
六、积极推进商标战略实施
(三十三)深入贯彻落实《德宏州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商标战略工作的实施意见》(德政发„2009‟176号),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企业为主、龙头带动、部门协调、社会参与”的商标战略实施格局。(三十四)深入开展“一所一标”、“一所多标”工作,强化行政服务指导,在企业中倡导“一企一标”建设,鼓励支持企业注册自主商标;在乡镇中推进“一乡一品”建设,推广“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商标(地理标志)+农户”的生产经营方式,力争每个乡镇有一件涉农商标。
(三十五)加强商标品牌国际注册保护。树立自主品牌意识,帮助注册商标企业加强国际商标注册和防御商标注册。
(三十六)注重民族特色文化品牌商标注册保护。强化对民族特色文化品牌、非物质文化遗产、著名自然景观名称以及具有自主创新、自主知识产权高新技术企业的商标注册的指导和维权。
(三十七)积极支持企业以商标专用权质押获得贷款,支持商标无形资产资本化运作,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七、加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
(三十八)严厉打击非法食品经营行为,支持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店” 创建工作,提高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效能。
(三十九)加强边境地区进口食品监管。引导进口食品经营者成立公司,以公司形式进口食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实施条例》的规定依法经营。
(四十)积极扶持进口食品协会发展,引导进口食品经营户加强行业自律,规范进口食品经营行为。
(四十一)推行进口食品电子化管理,建立进口食品市场 准入、质量检测数据库,提升监管效能。
(四十二)进一步完善和提升流通环节农村食品配送监管长效机制,建立规范批发抓配送、规范零售抓台帐、规范行业抓自律、规范监管抓责任的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制度。
(四十三)以食品批发户、商场、超市及规模较大的食品零售经营户为重点,推行电子化管理。
八、建立跨境消费维权工作机制
(四十四)以瑞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为核心,以地方政府为主导,建立健全中缅两国边境地区消费维权合作框架,形成信息互通、定期会晤的涉外消费维权工作机制,成立“涉外消费维权调解中心”,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九、开展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工作
(四十五)推进行政指导,强化对违法行为人的警示和疏导工作。按照“事前预警告诫、事中纠正制止、事后教育规范”的要求,对一般情节轻微、无危害后果并能及时纠正的违法行为,不予处罚;对情节轻微的违法行为以教育为主、处罚为辅。全面推行说理式执法文书,加强案件回访工作力度,做到“法、理、情”的有机统一。
(四十六)加大对严重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案件的查处力度。从重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商业贿赂、侵犯知识产权、传销等破坏环境资源、危害人体健康、威胁公共安全及社会稳定的违法行为,加大宣传曝光力度,努力营造公平、公正的投资经营环境和消费环境。
十、创新市场监管方式,维护市场交易秩序
(四十七)促进边境市场发展。允许境外边民凭出入境证明在全州集贸市场上从事经营活动;放宽上市经营商品范围(国家明令禁止的除外);积极参与边境地区各类市场建设规划,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
(四十八)加强诚信市场建设。加大创建诚信市场力度,按照诚信市场创建标准,积极配合政府加大对市场的改造和规范力度,有效提升市场诚信度,营造公平、公正、竞争、有序、规范和谐的市场经营环境。
德宏州人民政府
二〇一一年八月十一日
第二篇: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支持云南建设我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支持云南建设我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
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是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提升我国沿边开放水平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举措。充分履行工商行政管理职能,积极支持和促进云南桥头堡建设,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的具体措施,对于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国际大通道,沿边开发开放的试验区和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先行区,外向型的特色产业基地,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的示范区,西南重要流域的生态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云南桥头堡建设的实际需要,在法律法规和职责权限范围内,坚持改革创新、先行先试、注重实效的原则,提出以下支持意见。
一、积极支持云南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
(一)支持创新服务发展体制机制。对云南桥头堡建设迫切需要解决而法律法规又无明确规定的实际问题,支持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探索创新,先行先试。
(二)支持做好产业发展服务工作。对云南国际大通道建设、沿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外向型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落实国家重大建设项目,以及培育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现代物流业、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等工作中,涉及到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工作的,积极支持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做好服务工作。
二、积极支持云南内资企业发展
(三)放宽企业名称登记条件。企业注册资本达到5000万元人民币,企业经营范围涵盖国民经济行业3个以上大类的,允许企业名称中不使用国民经济行业类别用语表述企业所从事的行业。
(四)放宽企业集团和连锁经营登记条件。凡母公司注册资本达到3000万元人民币,集团母子公司注册资本总额达到5000万元人民币的,支持申请设立企业集团。具备总店、配送中心和3个以上(含3个)门店的,均可办理“连锁经营”的注册登记。
(五)鼓励企业拓宽出资方式和融资渠道。支持探索企业出资方式,鼓励企业股权投资管理。对申请以股权出资以及股权出质登记的,依据相关规定,为企业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三、积极支持云南外资企业发展
(六)积极支持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外商投资企业登记注册工作。授权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通过“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综合业务系统”,向总局申报名称中使用“中国”字样和不含行政区划外商投资企业名称的预先核准、变更登记。
(七)积极支持云南省符合法定条件的地州县级工商行政管理局申请外商投资企业核准登记权。积极支持云南州市县级工商行政管理局申请外商投资企业核准登记权。对符合条件的云南边境州(市)、县(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以及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工商行政管理分局,支持其申请外商投资企业核准登记权。
(八)支持外商投资广告业发展。成立并运营3年以上,以经营广告业务为主的外国企业,可以依法设立外商独资广告企业;成立并运营两年以上,经营广告业务并有广告业绩的外国企业,可以依法设立中外合营广告企业。外国投资者也可以依据国家有关规定,通过购买境内广告企业的部分股权开办中外合营广告企业,通过购买境内广告企业的全部股权开办外资广告企业。
(九)支持外国投资者以人民币出资投资。在国家已先期在云南开展东盟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的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扩大投资方式,畅通投资渠道,经审批部门批准,外汇部门核准,支持外国投资者在云南边境州、市以人民币出资投资。
四、积极支持云南个体私营经济发展
(十)放宽个体工商户登记条件。支持高校应届毕业生、农民工、残疾人和下岗失业人员等困难群体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程序和合同约定,将家庭住所、租借房、临时商业用房等作为创业经营场所。申办个体工商户无法提交经营场所产权证明的,申请人可以持市场主办单位、开发小区(含工业小区、科技园区)管委会、居委会、村委会出具的同意该场所从事经营活动的相关证明,办理注册登记。
(十一)支持改革个体工商户管理制度。个体工商户经营期限允许由申请人自行申请确定。支持引导具有一定规模的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支持研究个体工商户发展为私营企业过程中的名称、字号延续等问题。
(十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允许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林地承包经营权出资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允许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股东登记注册公司,壮大经营实力。允许县级工商行政管理局委托有条件的工商行政管理所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
五、积极支持云南实施商标战略
(十三)支持云南企业积极培育驰名商标。对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依法报送的驰名商标认定申请,符合法律规定的,依法予以认定并加强保护。对云南农产品商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申请驰名商标认定的给予指导,对符合法定条件的,依法认定并加强保护。
(十四)支持培育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对符合条件的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申请开辟绿色通道,及时进行审查,促进云南林、果、蔬特色农产品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对地理标志注册申请,如果确实没有县志、农业志、产品志等历史记录材料,可提交有关该地理标志产品客观存在及信誉情况的其他证明材料。
(十五)支持加强对云南民族特色文化品牌、非物质文化遗产、著名自然景观名称以及具有自主创新、自主知识产权高新技术企业商标的保护。对涉及云南民族特色文化品牌、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著名自然景观名称,以及具有自主创新、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的商标异议和商标争议案件,符合条件的加快审理。
(十六)支持商标无形资产资本化运作。积极支持企业以商标专用权质押获得贷款。在商标质权人和出质人协商同意的情况下,可免于提交出质商标专用权价值评估报告。
(十七)支持云南企业积极进行商标国际注册和海外维权。加强对云南企业商标国际注册和海外维权的指导工作,提升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意识和能力。
六、积极支持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创新市场监管和消费维权方式
(十八)支持加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支持探索创新边境地区边民互市食品和少数民族地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措施;支持探索建立流通环节农村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支持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店”创建工作,提高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效能。
(十九)支持开展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工作。支持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加强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与经济检查工作,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二十)支持加强与周边国家市场监管部门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的交流合作。支持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以及边境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与周边国家市场监管部门开展交流活动,商讨建立市场监管国际协作机制。支持云南省消费者协会以及边境州、市消费者协会与周边国家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加强交流,探索建立跨境消费纠纷调处机制,调解跨境消费纠纷。
七、积极支持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加强基础设施和干部队伍建设
(二十一)支持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加强信息化和基础设施建设。将云南作为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金信工程”项目试点省份,在网络建设、软件开发、网络商品交易监管、企业信息、商标信息等方面给予技术支持。帮助云南边境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改善办公执法条件。支援迪庆藏区和人口特少少数民族地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基础设施建设。
(二十二)支持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支持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昆明培训基地改善教学条件,加强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深圳行政学院合作,每年为云南边境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和民族自治州工商行政管理局各举办一期专门培训班。
总局支持云南建设我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由总局职能司局会同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具体落实。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要及时向云南省委、省政府请示汇报,用好总局的支持政策,切实履行法定职责,努力做到监管与发展、服务、维权、执法的统一,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为云南桥头堡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
第三篇: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支持云南建设我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支持云南建设我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
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是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提升我国沿边开放水平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举措。充分履行工商行政管理职能,积极支持和促进云南桥头堡建设,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的具体措施,对于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国际大通道,沿边开发开放的试验区和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先行区,外向型的特色产业基地,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的示范区,西南重要流域的生态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云南桥头堡建设的实际需要,在法律法规和职责权限范围内,坚持改革创新、先行先试、注重实效的原则,提出以下支持意见。
一、积极支持云南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
(一)支持创新服务发展体制机制。对云南桥头堡建设迫切需要解决而法律法规又无明确规定的实际问题,支持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探索创新,先行先试。
(二)支持做好产业发展服务工作。对云南国际大通道建设、沿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外向型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落实国家重大建设项目,以及培育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现代物流业、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等工作中,涉及到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工作的,积极支持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做好服务工作。
二、积极支持云南内资企业发展
(三)放宽企业名称登记条件。企业注册资本达到5000万元人民币,企业经营范围涵盖国民经济行业3个以上大类的,允许企业名称中不使用国民经济行业类别用语表述企业所从事的行业。
(四)放宽企业集团和连锁经营登记条件。凡母公司注册资本达到3000万元人民币,集团母子公司注册资本总额达到5000万元人民币的,支持申请设立企业集团。具备总店、配送中心和3个以上(含3个)门店的,均可办理“连锁经营”的注册登记。
(五)鼓励企业拓宽出资方式和融资渠道。支持探索企业出资方式,鼓励企业股权投资管理。对申请以股权出资以及股权出质登记的,依据相关规定,为企业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三、积极支持云南外资企业发展
(六)积极支持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外商投资企业登记注册工作。授权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通过“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综合业务系统”,向总局申报名称中使用“中国”字样和不含行政区划外商投资企业名称的预先核准、变更登记。
(七)积极支持云南省符合法定条件的地州县级工商行政管理局申请外商投资企业核准登记权。积极支持云南州市县级工商行政管理局申请外商投资企业核准登记权。对符合条件的云南边境州(市)、县(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以及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工商行政管理分局,支持其申请外商投资企业核准登记权。
(八)支持外商投资广告业发展。成立并运营3年以上,以经营广告业务为主的外国企业,可以依法设立外商独资广告企业;成立并运营两年以上,经营广告业务并有广告业绩的外国企业,可以依法设立中外合营广告企业。外国投资者也可以依据国家有关规定,通过购买境内广告企业的部分股权开办中外合营广告企业,通过购买境内广告企业的全部股权开办外资广告企业。
(九)支持外国投资者以人民币出资投资。在国家已先期在云南开展东盟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的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扩大投资方式,畅通投资渠道,经审批部门批准,外汇部门核准,支持外国投资者在云南边境州、市以人民币出资投资。
四、积极支持云南个体私营经济发展
(十)放宽个体工商户登记条件。支持高校应届毕业生、农民工、残疾人和下岗失业人员等困难群体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程序和合同约定,将家庭住所、租借房、临时商业用房等作为创业经营场所。申办个体工商户无法提交经营场所产权证明的,申请人可以持市场主办单位、开发小区(含工业小区、科技园区)管委会、居委会、村委会出具的同意该场所从事经营活动的相关证明,办理注册登记。
(十一)支持改革个体工商户管理制度。个体工商户经营期限允许由申请人自行申请确定。支持引导具有一定规模的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支持研究个体工商户发展为私营企业过程中的名称、字号延续等问题。
(十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允许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林地承包经营权出资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允许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股东登记注册公司,壮大经营实力。允许县级工商行政管理局委托有条件的工商行政管理所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
五、积极支持云南实施商标战略
(十三)支持云南企业积极培育驰名商标。对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依法报送的驰名商标认定申请,符合法律规定的,依法予以认定并加强保护。对云南农产品商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申请驰名商标认定的给予指导,对符合法定条件的,依法认定并加强保护。
(十四)支持培育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对符合条件的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申请开辟绿色通道,及时进行审查,促进云南林、果、蔬特色农产品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对地理标志注册申请,如果确实没有县志、农业志、产品志等历史记录材料,可提交有关该地理标志产品客观存在及信誉情况的其他证明材料。
(十五)支持加强对云南民族特色文化品牌、非物质文化遗产、著名自然景观名称以及具有自主创新、自主知识产权高新技术企业商标的保护。对涉及云南民族特色文化品牌、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著名自然景观名称,以及具有自主创新、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的商标异议和商标争议案件,符合条件的加快审理。
(十六)支持商标无形资产资本化运作。积极支持企业以商标专用权质押获得贷款。在商标质权人和出质人协商同意的情况下,可免于提交出质商标专用权价值评估报告。
(十七)支持云南企业积极进行商标国际注册和海外维权。加强对云南企业商标国际注册和海外维权的指导工作,提升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意识和能力。
六、积极支持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创新市场监管和消费维权方式
(十八)支持加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支持探索创新边境地区边民互市食品和少数民族地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措施;支持探索建立流通环节农村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支持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店”创建工作,提高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效能。
(十九)支持开展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工作。支持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加强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与经济检查工作,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二十)支持加强与周边国家市场监管部门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的交流合作。支持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以及边境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与周边国家市场监管部门开展交流活动,商讨建立市场监管国际协作机制。支持云南省消费者协会以及边境州、市消费者协会与周边国家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加强交流,探索建立跨境消费纠纷调处机制,调解跨境消费纠纷。
七、积极支持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加强基础设施和干部队伍建设
(二十一)支持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加强信息化和基础设施建设。将云南作为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金信工程”项目试点省份,在网络建设、软件开发、网络商品交易监管、企业信息、商标信息等方面给予技术支持。帮助云南边境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改善办公执法条件。支援迪庆藏区和人口特少少数民族地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基础设施建设。
(二十二)支持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支持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昆明培训基地改善教学条件,加强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深圳行政学院合作,每年为云南边境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和民族自治州工商行政管理局各举办一期专门培训班。
总局支持云南建设我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由总局职能司局会同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具体落实。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要及时向云南省委、省政府请示汇报,用好总局的支持政策,切实履行法定职责,努力做到监管与发展、服务、维权、执法的统一,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为云南桥头堡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
秦光荣在推进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建设相关工作专题汇报会上的讲话 作者:佚名 专题来源:云南网 点击数:
286 更新时间:2010-10-28
(2010年4月20日)
把云南建成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是国家对外开放的一项重大战略,给云南加快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为抓住这个机
遇,我省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刚才,省政府研究室、省发改委的同志分别汇报了“桥头堡”建设的前期调研和相关工作情况,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作了补充发言,恩培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下面,我先讲几点意见。
一、推进“桥头堡”建设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
2009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云南视察工作时指出,“把云南建设成为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此后,我省进一步加强与国家相关部委的沟通衔接,抓好相关落实工作,共同开展了大量积极有效的前期工作,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争取到了中央联合调研组的支持。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组织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民委、商务部、海关总署的相关同志,于去年8月和9月,先后两次到云南与我省开展联合调研,形成了《关于积极构筑战略大通道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调研报告》,并于今年3月正式上报。
二是调研报告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习近平副主席、李克强副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在编制国家“十二五”规划时统筹考虑。
三是加强与国家有关部委的沟通。我们就“桥头堡”建设的问题,加强了与中央部委的沟通,与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铁道部、外交部、商务部、质检总局、海关总署、旅游局、环保部等形成了共识。前不久,交通运输部李盛霖部长到云南专题调研“桥头堡”建设工作,并对印度洋通道走向等具体问题提出了明确意见。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关“桥头堡”建设的批示转到国家发改委后,国家发改委张平主任就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四是把“桥头堡”建设确立为云南新时期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在去年底召开的省委八届八次全委会上,确立了我省“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我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三大战略目标,明确了“桥头堡”建设的战略地位,把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建设作为引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桥头堡”建设的战略思想已经深入全省各个领域,全省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得到进一步统一,各级、各部门围绕这一目标结合实际开展调研,积极主动推进工作。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云南代表团的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云南建设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大力呼吁,提交的建议和议案分别被列为全国人大重点建议、全国政协重点提案,为“桥头堡”建设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进一步提高对“桥头堡”建设的理解和认识
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战略定位,“桥”就是通道,“头”就是前沿,“堡”就是基地,也就是包含大通道、大基地、大开放的内涵。云南建设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可以发挥四个方面的重大作用:一是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并进一步凸显云南在我国全方位开放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二是新开辟一条从陆上通往印度洋的贸易通道,将为我国泛珠区域和西南各省区市与印度洋沿岸国家的交流合作打通一条重要的国际运输线,开辟一条中国新的西向贸易通道,为我国各省区与沿线国家的全面合作和共同发展提供一个全新的平台,为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尤其是东南亚、南亚市场创造更好的条件。三是提升西部大开发的层次和水平。使西部地区尤其是西南地区开放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依托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贸易通道,由开放的末梢成为开放的前沿,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升发展层次和水平。四是为边疆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提供动力和活力。将为我省和一些西部省区的边境地区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创造新的亮点和热点,形成资金、技术、人才聚集的“洼地”,走出一条以开放促开发、以开放促发展的振兴之路。
全省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进一步加强对“桥头堡”的认识和理解,充分认识“桥头堡”建设对我国对外开放大局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本着对国家负责、对云南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统一思想,坚定信心,积极协调,超前谋划,切实配合国家做好这一功在千秋、利在当代的伟大工程。
三、积极推进“桥头堡”建设的相关工作
省委、省政府对“桥头堡”建设一直高度重视。今年2月9日,在省委召开的领导干部会议上,恩培同志指出了我省推进“桥头堡”建设要重点做好8个方面的工作。为落实好恩培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省政府专门下发通知提出明确要求。目前各牵头单位已经形成了初步细化方案,相关部门要继续完善,抓紧实施,进一步把工作做实做细,把恩培书记关于“桥头堡”建设8项重点工作落到实处。
(一)争取国务院出台支持“桥头堡”建设的指导意见。“桥头堡”建设区域跨度大、工作内容多、建设周期长,是一项战略性、全局性、长期性任务,需要从国家层面给予指导。省发改委、省政府研究室等相关部门要继续加强与中财办、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的沟通汇报,全力以赴,争取国务院年内出台指导云南开展桥头堡建设的专门文件。
(二)积极主动配合国家发改委做好“桥头堡”建设规划。编制好《中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建设专项规划》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省发改委要积极做好汇报工作,争取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制订。我省各部门要积极配合,争取把“桥头堡”建设的内容尽可能多的进入到国家“十二五”规划和各专项规划中。
(三)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对“桥头堡”建设的重点项目和政策给予支持。胡总书记作出建设“桥头堡”的重要指示和重要批示后,国家各部委高度重视,已经积极主动采取措施。国家交通部已经到云南进行专题调研,其他部委也已开展相关工作。全省各级各部门要抓住时机,着力做好项目、资金和政策争取工作,利用各种渠道、各种方式,加强与对口部委的汇报衔接,争取加大对我省的支持力度。
1.在重大建设项目方面争取支持。公路建设,交通部已经明确表示全力支持印度洋大通道建设并基本确定了南线方案,但北线方案也不放弃,要争取北线方案也得到交通部的支持。同时大通道的省内路段、省内二级公路和农村公路等方面也要积极争取支持。铁路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对我省“八入滇、四出境”铁路项目的支持。目前,铁道部已表示支持从瑞丽出境、经缅甸北部直达印度洋沿岸港口的铁路通道建设。要抓紧开展玉溪至中老边境、保山至中缅边境铁路建设的前期工作,力争尽快开工建设中老泰铁路通道,积极推进昆明到加尔各答南亚铁路的前期研究工作,争取列为泛亚铁路北线方案,使泛亚铁路在原来提出的东线、中线、西线三个方案的基础上,再增加一条通向南亚的北线。航空建设,在巩固云南至东南亚国家航线的同时,争取国家支持开辟面向印度洋周边国家的航空新航线。在开通昆明至迪拜航线的基础上,重点争取开通昆明至南亚、昆明至科伦坡、多哈、阿布扎比等重点城市的空中航线。水运方面,加快推动澜沧江一湄公河国际航运发展,争取伊洛瓦底江国际陆水联运、中越红河航运早日实施。电网方面,争取支持建设覆盖全省的500千伏网格状骨干电网;争取从国家层面加强协调沟通,落实与周边国家在电力合作方面签署的专项协议,推进相关电网建设。油气管道方面,全力配合国家相关部门和企业做好项目建设的有关工作,并争取在皎漂深水港部署我省的一些加工和服务项目。通信方面,争取进一步完善国际通讯网络建设,充分发挥昆明通讯出口局的作用。
2、在产业发展方面争取支持。一是优化生产力布局,争取国家支持我省“一圈四带”建设,加快推进滇中经济圈发展,加快建设昆明至河内、昆明至曼谷、昆明至仰光、昆明至加尔各答4条经济带。二是争取更多的央企入滇发展,积极吸引一批能够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企业到云南落户。三是争取国家给予云南产业发展特殊扶持政策,在云南布局一批石化、物流、生物、现代服务业、新能源等新兴战略性产业。四是争取国家对企业“走出去”到东南亚、南亚等国家发展给予更优惠的政策扶持。
3.在合作平台和合作机制建设方面争取支持。一要继续办好昆交会、大湄公河次区域(GMS)经济合作、孟中印缅地区经济合作与发展论坛,巩固完善与泰国、越南、老挝等周边国家的双边会商合作机制,与印度西孟加拉邦建立的良好的合作关系等合作平台。二要争取商务部、外交部等相关部门支持,整合南亚国家商品展、中国—南亚商务论坛等资源,争取举办中国—南亚博览会。三要争取建立与南亚国家的合作机制,加强高层互访和友好往来。四要推进体育、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等其他方面的合作平台建设。
4.在政策方面争取支持。一是争取中央财政转移支付、预算内专项资金、预算内投资向我省倾斜,重点支持我省交通、口岸、港口和产业基地建设。二是积极争取金融政策支持,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到云南设分支机构,争取更多外资银行进入云南,为“桥头堡”建设提供融资服务。加快研究设立服务西南开放的云南合作银行相关事宜。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加快推进我省金融机构到境外设立分支机构,支持云南引进国外金融机构到昆明设立分支机构,加快推动我省开展人民币跨境结算试点的进度,努力把云南建成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三是积极争取中央增加云南卷烟生产指标,并将增加的税收专门用于“桥头堡”建设。四是争取“中国一东盟合作基金”更多地支持“桥头堡”建设相关的事项;积极争取税收方面,特别是进出口税收的优惠政策。
《关于支持云南建设我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条款解读
(2010年12月16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通过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支持云南建设我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工商办〔2010〕256号)。该《意见》共22条,在支持云南优势企业和新兴产业发展、扩大企业登记授权、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发展、实施商标发展战略、食品安全监管、消费者权益保护、队伍建设、基础建设方面授予云南许多突破性的优惠政策。)
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是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提升我国沿边开放水平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举措。充分履行工商行政管理职能,积极支持和促进云南桥头堡建设,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的具体措施,对于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国际大通道,沿边开发开放的试验区和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先行区,外向型的特色产业基地,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的示范区,西南重要流域的生态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云南桥头堡建设的实际需要,在法律法规和职责权限范围内,坚持改革创新、先行先试、注重实效的原则,提出以下支持意见。
一、积极支持云南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
(一)支持创新服务发展体制机制。对云南桥头堡建设迫切需要解决而法律法规又无明确规定的实际问题,支持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探索创新,先行先试。
解读:本条政策明确了云南工商系统在服务桥头堡建设中的指导思想和总则,为云南工商系统在桥头堡建设中探索创新、先行先试提供了政策依据。有利于云南工商系统在服务桥头堡建设中,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先行先试,更好的发挥工商部门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职能作用。
(二)支持做好产业发展服务工作。对云南国际大通道建设、沿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外向型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落实国家重大建设项目,以及培育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现代物流业、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等工作中,涉及到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工作的,积极支持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做好服务工作。
解读:本条政策旨在支持云南工商系统综合运用工商行政管理各项职能,在“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国际大通道、沿边开发开放的试验区和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先行区、外向型的特色产业基地、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的示范区、西南重要流域的生态安全保障”中积极发挥职能作用,打造全方位开放的投资环境、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监管好、服务好桥头堡框架下的社会主义大市场。
二、积极支持云南内资企业发展
(三)放宽企业名称登记条件。企业注册资本达到5000万元人民币,企业经营范围涵盖国民经济行业3个以上大类的,允许企业名称中不使用国民经济行业类别用语表述企业所从事的行业。
解读:本条政策放宽了企业名称登记条件,对于申请在企业名称中不使用国民经济行业类别用语表述企业所从事行业的,企业注册资本从《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实施办法》所规定的须1亿元减少到5000万人民币,企业经营范围从规定的须涵盖国民经济行业5个以上大类减少到涵盖国民经济行业3个以上大类。有利于在桥头堡建设中,扩大云南综合性企业数量,鼓励企业跨行业经营,形成大型企业产业集群。
(四)放宽企业集团和连锁经营登记条件。凡母公司注册资本达到3000万元人民币,集团母子公司注册资本总额达到5000万元人民币的,支持申请设立企业集团。具备总店、配送中心和3个以上(含3个)门店的,均可办理“连锁经营”的注册登记。
解读:本条政策第一款降低了企业集团登记条件门槛。将企业组建企业集团,母公司的注册资本从《企业集团登记管理暂行规定》所规定的须5000万元降低到3000万元,集团母子公司注册资本总和从规定的须1亿元以上降低到5000万元。为云南企业在桥头堡建设中,组建企业集团、开展规模化集团经营创造了有利条件,促进云南企业做大做强。
本条政策第二款细化、明确了企业连锁经营的设立条件。对于指导、开展“连锁经营”企业注册登记提供了政策依据,有利于推动云南企业利用现代经营理念,开展品牌经营、连锁经营。
(五)鼓励企业拓宽出资方式和融资渠道。支持探索企业出资方式,鼓励企业股权投资管理。对申请以股权出资以及股权出质登记的,依据相关规定,为企业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解读:本条政策旨在鼓励企业以多种方式出资,拓宽投融资渠道,如投资人可以以其持有的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作为出资或办理出质登记。这一政策有利于企业丰富资本构成,盘活静态资产,提高资本运营效率,为企业解决资金瓶颈制约、股权合理流动创造了条件。
三、积极支持云南外资企业发展
(六)积极支持云南省工商局外商投资企业登记注册工作。授权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通过“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综合业务系统”,向总局申报名称中使用“中国”字样和不含行政区划外商投资企业名称的预先核准、变更登记。
解读:本条政策将国家工商总局的名称预先核准窗口前移至云南,使云南外商投资企业在向国家工商总局申办该项业务时可以就近向云南省工商局进行名称查重、直接受理登记,减少了原需到北京办理的时间和成本,提高了效率,极大地方便了企业,促进云南企业做大做强。
(七)积极支持云南省符合法定条件的地州县级工商行政管理局申请外商投资企业核准登记权。积极支持云南地州县级工商行政管理局申请外商投资企业核准登记权。对符合条件的云南边境州(市)、县(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以及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工商行政管理分局,支持其申请外商投资企业核准登记权。
解读:本条政策放宽了外商投资企业核准登记权的授权条件。按照《外商投资企业授权登记管理办法》规定,外商投资企业登记管理工作实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授权地方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管理的原则。在《意见》出台之前,云南仅有省工商局和9个州、市工商局获得国家工商总局授权。《意见》的出台,将增加云南外商投资企业登记管理授权局,同时将授权局范围扩大至符合条件的边境州(市)、县(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工商行政管理分局。将极大地方便云南外商投资企业登记注册,为桥头堡建设中云集而来的外国投资者登记注册外商投资企业提供了便利条件。
(八)支持外商投资广告业发展。成立并运营3年以上,以经营广告业务为主的外国企业,可以依法设立外商独资广告企业;成立并运营两年以上,经营广告业务并有广告业绩的外国企业,可以依法设立中外合营广告企业。外国投资者也可以依据国家有关规定,通过购买境内广告企业的部分股权开办中外合营广告企业,通过购买境内广告企业的全部股权开办外资广告企业。
解读:本条政策旨在鼓励外国投资者以设立、股权并购多种方式在云南投资广告企业,放开外商投资广告项目审批,加快云南广告业与世界先进广告业接轨,提升云南广告企业的能力和水平,促进云南广告产业的发展。
(九)支持外国投资者以人民币出资投资。在国家已先期在云南开展东盟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的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扩大投资方式,畅通投资渠道,经审批部门批准,外汇部门核准,支持外国投资者在云南边境州、市以人民币出资投资。
解读:本条政策放宽了对外国投资者货币出资方式的要求。按照外商投资的原有规定:外国投资者可以用可自由兑换的外币出资,经审批机关批准,外国投资者也可以用其从中国境内举办的其他外商投资企业获得的人民币利润出资。《意见》出台后,允许外国投资者在云南边境州、市可以直接用人民币出资投资,既为外国投资者在云南边境州、市使用人民币出资投资提供了政策依据,同时又解决了东盟各国货币大多不是可自由兑换货币的难题,对云南边境州、市吸引外商投资,畅通投资渠道,将起到重大推动作用。
四、积极支持云南个体私营经济发展
(十)放宽个体工商户登记条件。支持高校应届毕业生、农民工、残疾人和下岗失业人员等困难群体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程序和合同约定,将家庭住所、租借房、临时商业用房等作为创业经营场所。申办个体工商户无法提交经营场所产权证明的,申请人可以持市场主办单位、开发小区(含工业小区、科技园区)管委会、居委会、村委会出具的同意该场所从事经营活动的相关证明,办理注册登记。
解读:本条政策旨在鼓励高校应届毕业生、农民工、残疾人和下岗失业人员等困难群体创业,在申办个体工商户登记注册时可适当放宽对经营场所证明材料的要求。鼓励创业、带动就业。
(十一)支持改革个体工商户管理制度。个体工商户经营期限允许由申请人自行申请确定。支持引导具有一定规模的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支持研究个体工商户发展为私营企业过程中的名称、字号延续等问题。
解读:本条政策第一款赋予了个体工商户更多的自主权,工商部门实施更灵活的管理制度。个体工商户的经营期限不再以经营场所的租赁期限为限或是以个体工商户换照时限(四年)为限,由申请人自行申请,可长可短,扩大了申请人的自主范围,登记注册更为灵活方便。
本条政策第二款积极支持具有一定规模的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做大做强。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尚无法律规定,允许云南工商系统先行先试,认真研究个体工商户发展为私营企业过程中的名称、字号延续等问题,积极引导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
(十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允许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林地承包经营权出资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允许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股东登记注册公司,壮大经营实力。允许县级工商行政管理局委托有条件的工商行政管理所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
解读:本条政策第一款放宽了农民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出资方式要求。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第八条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林地承包经营权”作为特许经营权,是不得作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作价出资的方式。本条政策对出资方式放宽了要求,突破了限制,丰富了出资方式,有利于推进云南省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
本条政策第二款旨在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在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参股、设立公司,实施公司化运作。
本条政策第三款放宽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注册权的要求。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登记注册工作从县(市)、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扩展到有条件的工商所,这将大大方便农民就近申办,减少成本支出,有利于调动云南农民申办农村专业合作社的积极性,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五、积极支持云南实施商标战略
(十三)支持云南企业积极培育驰名商标。对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依法报送的驰名商标认定申请,符合法律规定的,依法予以认定并加强保护。对云南农产品商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申请驰名商标认定的给予指导,对符合法定条件的,依法认定并加强保护。
解读:本条政策明确规定对云南省相关主体申请认定驰名商标给予支持并在全国范围加强保护,对云南农产品商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申请驰名商标认定给予指导和帮助,有利于提升云南企业利用驰名商标法律制度、积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有利于提高申报质量,实现云南驰名商标在数量上较快增长;有利于强化云南企业的发展力和自主创新力、提升企业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对云南推进商标战略实施增强动力。
(十四)支持培育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对符合条件的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申请开辟绿色通道,及时进行审查,促进云南林、果、蔬特色农产品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对地理标志注册申请,如果确实没有县志、农业志、产品志等历史记录材料,可提交有关该地理标志产品客观存在及信誉情况的其他证明材料。
解读:本条政策明确提出对云南符合条件的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申请开辟绿色通道,及时进行审查,在申报资料中对提供历史记录材料等方面适当放宽要求。有利于云南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在申请、注册方面缩短时间、放宽条件,解决申报资料、条件不足、审查周期较长问题;有利于云南通过大力发展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促进特色农产品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
(十五)支持加强对云南民族特色文化品牌、非物质文化遗产、著名自然景观名称以及具有自主创新、自主知识产权高新技术企业商标的保护。对涉及云南民族特色文化品牌、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著名自然景观名称,以及具有自主创新、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的商标异议和商标争议案件,符合条件的加快审理。
解读:本条政策旨在加强云南民族文化、旅游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品牌保护,加快对云南相关企业商标异议和商标争议案件的审理。有利于减少和防止云南民族文化、旅游、高新技术产业品牌被恶意抢注;有利于促进云南民族文化、旅游、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品牌发展、做强做大。
(十六)支持商标无形资产资本化运作。积极支持企业以商标专用权质押获得贷款。在商标质权人和出质人协商同意的情况下,可免于提交出质商标专用权价值评估报告。
解读:本条政策拓宽了融资方式,支持云南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通过商标专用权质押获取银行贷款,解决了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瓶颈限制和融资难的问题。商标专用权价值,可通过专业知识产权评估机构评估,也可通过商标质权人(贷款银行)和出质人(商标所有人)协商认定,降低企业商标权质押贷款成本,调动企业商标质押贷款积极性,商标融资更为快捷高效。
(十七)支持云南企业积极进行商标国际注册和海外维权。加强对云南企业商标国际注册和海外维权的指导工作,提升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意识和能力。
解读:本条政策鼓励云南企业特别是云南重点企业、品牌企业进行商标国际注册和海外维权工作。支持云南工商系统指导具有自主商标知识产权的企业通过马德里国际注册等途径获得国际商标保护,为扩大云南企业产品出口、防范企业商标在海外被抢注,有效维护商标海外权利提供法律保护。
六、积极支持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创新市场监管和消费维权方式
(十八)支持加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支持探索创新边境地区边民互市食品和少数民族地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措施;支持探索建立流通环节农村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支持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店”创建工作,提高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效能。
解读:本条政策旨在支持云南工商系统在桥头堡建设中积极探索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充分考虑“云南边民互市食品贸易历史悠久、少数民族饮食文化形式多样、区域特点鲜明”的前提下,尊重历史、尊重少数民族饮食习惯,因地制宜,开拓创新,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和建立边境地区边民互市食品、少数民族地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和流通环节农村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十九)支持开展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工作。支持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加强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与经济检查工作,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解读:本条政策旨在支持云南工商系统在桥头堡建设中营造公平、公正、合理、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优化市场环境,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有利于企业降低交易费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更多的企业落地、生长、发展、壮大,有效促进云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十)支持加强与周边国家市场监管部门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的交流合作。支持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以及边境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与周边国家市场监管部门开展交流活动,商讨建立市场监管国际协作机制。支持云南省消费者协会以及边境州、市消费者协会与周边国家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加强交流,探索建立跨境消费纠纷调处机制,调解跨境消费纠纷。
解读:本条政策支持云南工商系统与周边国家有关市场监管部门开展交流活动和建立国际协作机制,并支持探索建立跨境消费纠纷调处机制,调解跨境消费纠纷。桥头堡建设面临“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云南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往来将更加频繁,建立地区间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消费维权合作机制,将进一步推进消费维权的多边、双边合作,有利于为桥头堡建设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这对云南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
七、积极支持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加强基础设施和干部队伍建设
(二十一)支持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加强信息化和基础设施建设。将云南作为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金信工程”项目试点省份,在网络建设、软件开发、网络商品交易监管、企业信息、商标信息等方面给予技术支持。帮助云南边境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改善办公执法条件。支援迪庆藏区和人口特少少数民族地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基础设施建设。
解读:本条政策在信息化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上给予了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更多的支持。使云南工商系统信息化建设在原有基础上有了一个更好发展平台,为云南工商系统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技术保障,为云南各类市场主体在市场准入、信息咨询、投诉举报、维权保护等方面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支持云南边境州、市以及迪庆藏区和人口特少少数民族地区工商局的基础建设,将更加有力地推动云南边境和少数民族地区工商基层基础工作的发展。
(二十二)支持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支持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昆明培训基地改善教学条件,加强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深圳行政学院合作,每年为云南边境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和民族自治州工商行政管理局各举办一期专门培训班。
解读:本条政策旨在支持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加强干部建设。从硬件到软件上,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对于提高边境和民族地区工商干部队伍素质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四篇: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
国务院国发[2011]11号《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云南是我国向西南开放的重要门户;是我国沿边开放的试验区和西部地区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先行区;是西部地区重要的外向型特色优势产业基地;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是我国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的示范区。改革开放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云南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开拓进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由于历史等特殊原因,云南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为进一步促进云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促进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
促进云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事关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和区域协调发展大局。要坚定信心,抓住机遇,锐意进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推动云南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跨越。一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支撑保障能力;
二是依托重点城市和内外通道,优化区域发展布局;
三是加强经贸交流合作,全面提升开放水平;
四是立足资源和区位优势,建设外向型特色产业基地;
五是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六是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七是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建设稳定繁荣边疆。
国家加大转移支付和投资力度;
实行差别化的产业政策,对云南利用境外资源并且具有特色优势的项目适当给予倾斜;对于边境地区矿业与水电开发相结合、技术水平先进的清洁载能工业给予优惠政策;对云南省建设用地计划实行倾斜,保障重点工程建设用地;
把云南作为全国电力价格改革试点省;
鼓励先行先试,形成有利于桥头堡建设的体制机制。
国务院
2011年5月6日
第五篇: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
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是胡锦涛总书记去年在云南考察工作时提出的具体要求。建设一个开放的桥头堡,不仅是云南的事,也是大西南的事、国家的事,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充分发挥桥头堡作用,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开展国家间的公共外交,维护和加强湄公河流域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关系和地区稳定,意义十分重大。桥头堡的建设有利于更好发挥云南毗邻南亚、东南亚的区位优势,民族文化优势和跨境友好交往优势;有利于深入落实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睦邻、安邻、富邻方针,不断深化与东南亚、南亚各国的全方位开放合作,加快云南对外开放步伐,增强云南在全国对外开放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巩固民族团结、边境安宁的大好局面。桥头堡建设任务艰巨,需要紧紧抓住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珠三角经济区和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以及南亚国家合作深入发展的机遇,需要在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对外合作、重点投入等方面全面统筹协调。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个新的执政理念,也是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一五”规划建议中至关重要的内容之一。构建和谐社会同组织工作有内在联系,组织部门要把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落实到组织工作的各个方面,着力推进领导班子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一、以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面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一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思想认识还不高,对社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认识还不深,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还不多,不能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因此,要以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
要把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作为主要内容,进一步加强干部培训教育工作,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和和谐社会的理念。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研讨培训,进一步加深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背景、重大意义、基本特征、重要原则、主要任务以及与各项工作内在联系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问题、开拓新思路,切实提高干部队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管理社会事务的能力、协调群体利益关系的能力、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能力、开展群众工作的能力和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
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对领导工作的要求,选好配强各级领导班子。领导班子的结构和功能,对执政能力和执政效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必须把那些坚持邓小平理论、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真心实意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潜心处理化解各类矛盾,善于调动积极因素搞发展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特别要充实一批知识层次高、开拓能力强、具有现代眼光的年轻干部,增强干部队伍活力。要坚持用好的作风选工作需要的人,真正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优秀干部放到重要位置,营造为民、务实、清廉的政风。
要建立科学的干部工作实绩考核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要体现和谐社会“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抓紧研究制定干部政绩和发展实绩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领导干部的岗位职责规范,将考核工作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统一起来。在考核中,既看经济建设成果,又看社会进步;既看硬环境的加强,也看软环境的优化;既看当前的发展,又看后续效应和潜力;既看经济总量的增长,又看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既看生产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情况,又看生态环境和社会秩序是否良好,从而引导各级各地按照和谐社会的要求谋发展、抓落实。要加强考核成果的运用,严格兑现奖惩,使实绩突出的受到褒奖,让好大喜功、搞形象工程、损害群众利益的受到惩戒,让各级班子和领导干部把心思凝聚到干事业上,把精力集中到办实事上,把本领用到促进和谐发展上。
二、加强各级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壮大构建和谐社会的力量
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充分发挥人才这个“第一资源”的作用,最广泛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各方面的创造活力。
全面贯彻“四个尊重”的方针,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社会氛围。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把知识、能力、业绩和品德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资历、不唯职称、不唯身份。要搭建平台,搞好服务,营造鼓励、支持、激发人们干事业的社会环境,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汇聚成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动力。
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宏观管理。各级组织部门要认真履行牵头抓总的职责,把优秀人才聚集在党的旗帜下,同心同德进行和谐社会建设。要按照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对人才工作的统筹协调和宏观指导,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完善配套政策,建立健全人才的培养、评价、选拔任用和激励机制,有效盘活人才总量,大力提升人才素质,不断优化人才结构,以适应和谐社会建设对人才总量、结构和素质的要求。紧紧围绕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编制“十一五”人才资源开发规划,切实搞好人才资源的开发、培训、教育和使用。紧紧抓住培养、吸引、使用三个关键环节,坚持“三支队伍”一起抓,以培养造就高层次人才为重点带动整个人才队伍建设,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活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既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组织部门要按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和部署,加大改革力度,努力形成知人善任、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遵循人才资源开发规律,坚持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改革取向,打破体制障碍,疏通各类人才队伍之间、不同单位和地方之间人才流动的渠道,积极探索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提供人才服务的途径和方法。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制定灵活的政策,促进人才的柔性流动,既大力引进用好外来人才,又重视用好本地现有人才。建立健全与业绩密切相联、鼓励人才创新创造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做到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情感留人、环境留人,依靠“人才洼地”托起“发展高地”。
三、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夯实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社会建设和管理的重心在基层,因此,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必须抓好基层,打好基础。
要让广大党员成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排头兵。通过加强政策形势教育,提高广大党员对和谐社会的认知水平和工作能力。要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对党员的思想教育和管理,充分发挥共产党员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要注重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培养壮大党员队伍。积极探索无职党员、流动党员的管理办法,让他们主动地为和谐社会建设贡献力量。要关心和爱护基层党员干部,特别要帮助在艰苦环境中工作、下岗失业、生活困难的党员,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
要发挥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探索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新形式、新途径。着眼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改革和创新,不断增强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构建和谐农村的本领。着眼于夯实构建和谐城市的基础,切实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完善工作机制,增强社区服务群众、维护稳定、密切关系的功能。着眼于企业的和谐发展,进一步加强各类所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积极探索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法,推进国有企业改制和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着眼于统筹城乡发展,切实加强党对城乡基层自治组织、人民团体和各种社会组织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