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会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社会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需要信息化支持。近年来,政府不断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信息化手段在社会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社会管理水平和效率不断提高。但是,毋庸臵疑,政府信息化建设存在的很多共性的缺陷极大地限制了其功能的发挥,其对社会管理产生的影响和发挥的作用与当今国内现有的科技水平很不对称。
共性的缺陷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信息采集方法落后,更新不及时。各部门、各机构建设的信息管理系统各自为政、相同的基础数据不同的采集方式和管道。更为严重的是,采用人工调查摸底采集数据、手工录入存档、纸质材料逐级上报这种非常原始的采集方式依然盛行。其结果是,基层工作人员反复采集报送,不仅效率低下,同时也造成信息更新不及时、不准确。
二是信息分立共享受限,使用效率低。有的信息管理系统就是简单地将现有基础数据台帐电子化、网络化,信息横向不能开放、共享,降低了信息的使用效率。这种为信息而信息的信息系统,没有真正的受益者,最多只能帮助上级了解基本情况,无法真正发挥信息系统的管理功能。
三是功能单
一、信息量小、使用不便。对信息化建设理解偏差,甚至扭曲信息化建设本质,使各种信息管理系统的推出,既不能提高工作效率也不能减少工作量。大部分办公系统只有简单的办公手段和发布一些临时信息,几乎没有关键的、常用的信息。如某政府机关办公自动化系统竟然没有该管辖区基本情况,相反一些无用信息却占据大量资源,如其OA群一栏,既然不允许进入别的部门,又何必全部显示不必要的链接。其实,只需要“进入本部门”一个链接就可以了,这样既直观大方,又不易让人产生错觉。
此外,与社会管理考核机制结合不紧,缺乏互动性等。这些缺陷使政府信息化建设不能真正有效地服务社会管理。很多信息系统只是一种摆设,或者使用效益太低,这也是政府各种网站和信息管理系统相对于各种商业网站不能被广大民众所认同的主要原因。
这些缺陷的存在,不是某个人或者某个部门造成。主要是体制和人的惰性所致,更重要的是领导听不到不同意见或者不愿意听取不同意见,甚至是对信息化建设理解偏差所致。在世风日益浮躁的今天,能够有勇气反映真实情况,特别是能提出建设性意见的工作人员实在太少,而能够有魄力听取不同意见,特别是能听取有否定领导功绩嫌疑的意见的领导也实在是不多。
各级政府、政府各部门争先恐后相继推出各种不同的信息管理系统,有的是照猫画虎、相互复制,有的是不作调研、没有论证。这种情况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改善,不仅会直接造成财政和信息资源的巨大浪费,更重要的是将间接造成人力等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当前,社会管理所需信息迅速增长,没有一个科学的信息管理系统城市精细化管理就不可能实现,科学的社会管理也无从谈起。因此,社会管理信息化工作应重点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要做好顶层设计。信息化主管部门应深入调研,听取各方意见,牵头设计建立一个横向可复制、纵向可集成的全方位、立体化的信息管理系统,使各种信息高度集成、完全共享,而不是各自为政,彼此隔离。这里,横向可理解为相同行政层级的不同区域或相同行政区域的不同属性。
二是要改变设计理念。采取未端直接提供、分级审核的信息采集和管理方式。逐步实现“谁拥有谁维护”的信息提供方式,提高信息的即时性、准确性和自动化程度,减少中间、人工环节。对于一些重要数据,采取逐级审核或者行业部门直接证明,提高信息的可靠性。
三是要增强系统功能。各种信息管理系统,除了提供必要的查询、分类、汇总、导入、导出等基本功能,还要有协助完善、辅助加工、智能处理和流转、自动与互动评价、交流发布信息等高级功能,实现信息管理系统功能的多样化。
四是要加强与社会管理考核的结合。任何一个信息管理系统,如果不能对信息提供者和使用者进行科学、准确地评价,并将它与社会管理制度紧密联系起来,系统再好也不能得到推广和应用。要吸取开心网、百度文库等网站的积分升级理念,对每个使用者和管理者进行有义的评价,达到按提供服务质量和数量获得相应的认可、尊重甚至奖励。
当然,要实现政府信息管理系统的高效、友好、丰富,不可能一蹴而就,甚至会相当困难的。一是各种信息的所有者不可能自愿的按要求提供,特别是政府各部门管理信息的开放和对接。二是与社会管理制度的有机联系必然涉及社会管理制度和模式的变革,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三是相关领导和技术人员的观念转变需要时间。四是系统各方参与者的思维惰性也是制约系统推广应用的一个重要因素。
但是,只要我们能够找到一个关键字段,建立起一个人性化的、智能化的、立体化的、全方位的信息管理系统是完全可能的。而这个关键字段应该就是物业,以物业作为关键字段,将人和物的属性串联起来。社会管理对象大体可分为:人和物业。因此,这个关键字段应该是人或物业。而物业相对固定,符合目前属地管理的基本管理体制和基本思路。
只要我们系统建设者能够吸取当前各种网站和网络现有技术,确实为系统参与者提供便利和优质的服务,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员参与其中,形成良性循环的局面。
真心希望,政府的信息化建设能够最大限度地服务社会管理并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发挥关键性作用。
二〇一一年九月十九日
第二篇:当前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当前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田文光 拙笔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个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发展史。任何社会管理都具有时代性,能否与时俱进,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检验这个社会和执政党是否具有先进性的先决条件。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告诉我们,经得起改革、创新能力强的政党就会得到人民的支持。就当今中国的国情而言,我们能否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方面下功夫,这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所以说,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刻不容缓。
从社会性质而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其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着眼于当前的基本国情,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从执政党的宗旨而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党在社会管理的改革创新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建立了一整套适应当前基本国情的社会管理体系,但再好的社会制度、社会管理体系都有其不足的地方,我们只有不断的改革创新社会管理,才能永葆党的先进性。从生产力发展的规律而言,正确协调生产力发展需求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政党的历史使命,要处理好这一组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矛盾,我们就必须关心国家的管理制度,自觉地参与到社会管理的大潮中来,最大限度的发挥出社会参与者的社会效能,以推动历史发展的车轮滚滚向前。下面就简要的谈谈当前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一、消灭素质教育下的应试阴影
素质教育是从上世纪80年代提出来的,是教育领域最核心的一个变革。它的实质,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当今时代条件下党的教育理论与政策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观的发展成果。它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以人为本、育人为本,是面向未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看当今教育的发展毋庸置疑,是一个质的飞跃,国家从财政预算方面逐年增加,这就充分说明对教育的重视。从硬件设施的配备到师资力量的加强都花了很大的力气,但许多山区、边远地区的素质教育发展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按成绩分班、周末补课、取消学生的自由自习时间、封闭式管理、升学唯笔试分数论高低等等。这些现象都与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相抵触,未成年保护法中明文规定:“在校中学生学习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可是大部分山区初级中学的学生的学习时间都超过10个小时,这就很明显的剥夺了学生个性发展的机会、参与社会交往的机会。我们常开玩笑说:“现在社会上最苦的人应该是正在接受义义务教育的学生。”从早上六点多起床至晚上十一点,除三餐时间(近一个半小时)外几乎都在学习。有些同学甚至一天保持坐姿就在8小时以上,试问这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何好处。造成这些应试阴影与我们的教育评价模式有着密切的联系。山区学校教学条件差,学生的基础差,要在卷面成绩的拼杀中留有一丝希望就只好违背教育发展规律,违背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规律,搞“时间+汗水”的疲劳战术。要彻底改变这一畸形教育模式我认为必须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改变唯分论的单一评价模式,建立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评价模式。如学生在升学过程中可增加几个得分项目(道德素质+社会实践+平时成绩+面试成绩+卷面成绩=综合成绩),要在这一评价方式中得高分,学校教育就必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强教育行政监察力度,严肃查处各类教育违法、违规行为。
二、规范土地管理,加强无地农民的生存保障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60%左右,土地自然成为了广大农民的最重要的生产资料。近几年来,随着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许多企业、公益设施都进入了农村,农村土地权属的流转问题、失地农民的安置问题是我国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虽然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加大就业保障,给失地农民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但是许多农村的农民科学文化技术水平低,与就业的条件相差甚远,在就业岗位供不应求的今天,失地农民自然就成为待业大军中的弱势群体。政府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协调工作最难做的就是土地权属的流转问题,因为这是关系到农民群众的生死存亡问题,作为执政者最应该关心的就是人民群众的生存保障问题,这一问题关系着整个社会的稳定,关系着民心向背、执政党和政府的公信力问题。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我个人认为必须进一步规范土地管理问题。一方面加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的法律保障,充分贯彻土地流转自愿的原则,严厉督察地方政府干涉农民的土地流转问题,如果是国家公益建设需要征用农民的土地可采取如下办法:第一,以集体为单位,根据征用土地数量在集体内部进行有机调整,保障失地农民经过在集体内的调整再一次获得土地使用权。要使用这一办法必须是所征土地数量较少,国家征地行为所指向的对象必须是集体。第二,如果国家所征用的土地较多,剩余土地难以保障土地使用权人的基本生活保障,那就必须把失地农民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人群,在给失地农民提供就业机会的同时,通过国家财政、地方财政和农民本人按百分比购买失业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以保障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存。另一方是必须加强土地权属管理,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土地使用权属管理混乱,先占为主的现象尤为突出,这一现象的存在,充分加剧了土地纠纷案件的升级,严重影响了地方的稳定,从而进一步遏制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村城镇化的规划建设。要解决这一现象就必须进行一次全国性的土地清查,严厉打击非法侵占、使用行为,全面解决土地使用权属混乱的历史遗留问题,把土地使用的规范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在一方面就是必须加强土地管理的行政监管力度,监管网络要能覆盖全国各地,要让所有的土地使用户都知道举报非法使用、占用土地的热线电话,此举能充分保障耕地和林地不受破坏,减小城镇规划建设的矛盾纠纷。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来看,社会管理始终是国家兴旺发达,人民幸福安康的重要保障,在任何时代,任何时期,社会管理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具有时代性,要保证它的先进性,我们就必须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不断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使其为我们达到共同富裕,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服务。从我国的社会管理来看,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已经构建了一套适应中国国情的社会管理格局,但它也不是万能格局,也有其不足的地方,也有待于进一步地加强和创新,只有我们所有社会参与者、社会管理人员都以主人翁的态度来面对社会管理才会发现更多的矛盾、更多的弊端,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三篇:信息化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信息化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化建设中项目立项主要是在项目预算环节,对项目的合理性缺泛严谨系统的论证,而具体负责项目预算的业务人员、技术人员对业务宏观把握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对于信息应用系统的需求分析能力需要加强。
二对项目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研究不够系统、深入、全面,可行性研究不够充分。
三项目实施中对政府采购的有关规定还需认真理解、掌握,对于政府招投法的范围、要求、具体操作程序等认识还要进一步提高。
四专题培训需要加强。对技术保障队伍的培训和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团队建设重视还不够。
五项目绩效科学评价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需要逐步建立项目建设效果的综合评价体系。
六项目管理意识,不能真正区分项目实施和项目管理的工作任务,是目前存在的普遍问题。可概括为“没事做”和“没人做”并存的现象
七项目成本基础,系统集成企业,普遍没有建立专业工程师的成本结构及运用控制体制。因而无法确立和实现项目成本的指标、考核和控制,导致公司与项目经理之间的责任不清
八项目管理制度,或者是企业无项目管理制度,仅凭个人经验实施项目管理;或者是书生制度,照搬教条,纸上谈兵,束之高阁。其结果是,不仅实际的项目管理无所依循,而且也使项目监管层难以落实项目的间接监控和支持。
九专业服务组织,一是公司策略上将项目实施部门定位为配合系统产品销售的成本中心,而未能作为一个独立核算的业务单元或业务方向;二是基本采取层次性的业务管理性组织结构,而缺乏业务管理和专业管理(诸如运营经理、资源调配、资源开发、行政助理、项目会计、项目质量监控等)的分工合作的矩阵结构;三是缺乏纵向专业深度的设计和结构。
十项目计划的制定不够严谨,随意性大,可操作性差,因而实施中无法遵循,缺乏贯穿项目全程的详细项目计划,甚至采取每周制定下周工作计划的逐周项目计划方式,其实质是“项目失控合法化”。三是项目进度的检查(与进度计划比对)和控制不足,不能维护项目计划的严肃性。
十一项目风险意识,目前市场竞争的激烈和市场的成熟度不足,可能导致应用开发项目的恶性竞争风险。
十二项目经理,业务参与意识不强。
十三项目计划与财政预算相互不衔接。部分项目资金利用程度不高,或建成后未完全使用。项目建设未按规定程序操作。究其原因,主要是欠缺统一资金管
理。不够明确投资原则。缺乏统筹管理机制。
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信息化发展是我国当今发展的重要方向。“信息化”这一概念是日本学者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它是关于经济发展到某一特定过程的概念描述,是针对工业化高度发展之后,社会生产力出现的新情况而提出的。信息化是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阶段和进程:在这个阶段中,社会的整体目标是要通过普遍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把现阶段的社会发展状态—工业社会或农业社会—推进到一个崭新的社会发展状态—信息社会;与此相伴随,把现阶段的经济发展状态—工业经济或农业经济—推进到一个崭新的经济发展状态—信息经济。信息化浪潮已成为当今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信息同物质、能源一样重要,已成为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资源之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经济活动规模的扩大、层次的提高,人类知识和信息量以几何级数膨胀,信息经济和社会活动中的作用甚至开始超过资本,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最活跃、最具潜力的推动力。
(二)信息化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和文明程度的一项重要标志。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推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信息作为知识的符号,成为代表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潜力与在国际竞争中实力的象征。国民经济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主要包括信息产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和信息化环境建设等几个方面。近几年来,我国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每年投资达数千亿元。我国“十五”规划中对信息化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位置,顺应世界信息技术的发展,面向市场需求,推进体制创新,努力实现我国信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因此,要加强现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抓紧发展和完善国家高速宽带传输网络,加快用户接入网建设,扩大利用互联网,促进电信、电视、计算机三网融合;健全国家公共信息网;加强信息化法制建设和综合管理;强化信息网络的安全保障体系。加速发展信息产业。
(三)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是推进信息化进程的关键。城市的信息化建设需要来自各方面力量的推动,其中,政府信息化建设,即电子政务的建设是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内容。杭州市已将加快杭州市的信息化发展、建设“数字杭州”,作为未来杭州城市发展方向的重点,将杭州建成“信息港”已成为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同时也为杭州信息化建设和发展指明了目标和方向。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有利于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办事效率,更好地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有利于勤政、廉政、优政建设。电子政务先行,将带动整个信息化发展。
第四篇: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
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
题及对策建议思考
高校后勤管理工作肩负着服务、管理、育人三大职能,其信息化建设是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和组成部分。高校要以“互联网+”思维推动后勤管理信息化的战略格局的形成,以大数据为基础完善物联网平台,以智能工具和设备为依托保证信息化的落地。我国高校的后勤管理信息化目前仍存在诸多掣肘:认识不足、资金有限、人才缺乏、制度缺位、安全隐患是普遍阻碍信息化程度提升的难点,文章对突破困境的路径也进行了浅析。当前,高校后勤信息化管理要迈向“高效率、高质量、高满意度”和“大服务、大保障、大后勤”的“高大”模式,助力高校治理现代化的跃进。
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主要有三个功能:服务、管理与育人。服务是后勤工作“以客户为中心”的体现,后勤管理工作的“客户”不仅包含学校、师生,在更高层次上还包含高校及社会,要努力实现“客户满意”的目标;管理是后勤统一协调调配人、财、物以实现保障工作的动态过程;作为培育人才的主阵地,高校的育人功能在后勤工作中也必然要得以体现,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学生的积极引导。服务、管理与育人功能在现阶段需要有强大的信息技术作为支撑,融合“互联网+”的思维,以大数据互联网技术为基础,通过智能工具和设备加以实现,从而提升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效率,节约时间和经费,为高校整体治理的现代化提供坚实的保障和更为便捷高效的辅助。
一、以“互联网+”思维推动后勤管理信息化战略格局的形成在传统的后勤管理工作中融入“互联网+”思维,将后勤管理信息化提升至高校发展战略的层次,需要在以下方面实现突破:
(一)领导重视,全局规划
后勤管理工作事无巨细,其工作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学校教育资源的分配是否合理、管理效率是否高效,对于高校发展重要性不言自明。高校内掌握决策权的领导是否重视后勤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提升、是否将信息化发展作为高校治理现代化基石,是决定后勤管理能否迈向信息化变革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推进后勤管理信息化过程中,应从组织结构、资源调配等关键方面提供支持。在信息化变革过程中,要依据明确的战略规划逐步进行,避免资源浪费,建立“大后勤、大保障、大服务”的综合后勤管理体系,实现信息化时代后勤管理工作的螺旋式上升。
(二)管办分离,合作创新
在经济发展领域,企业对成本的管控和对效率的追求促使其主动探索了互联网应用技术,高校自身及研究院所的先进理念和技术开发也日新月异,这些丰富的经验都为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提供了思路上的引导和经验借鉴,“互联网+”思维本身就内涵融合创新之义。积极探索管办分离,高校后勤部门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应用,成为更高层级的管理者,将精力集中于统筹全局、资源合理分配和精细的流程管理,国际上一些高校关于后勤管理社会化實践为我们提供了新思路,高校后勤管理要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实现信息化,创新管理模式,最终实现利用信息化后勤保障体系在做好勤务工作的同时,为高校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二、以大数据为基础构建和完善后勤管理物联网平台
大数据是后勤管理信息化的砖石,要着重以下几方面的建设,以期使后勤管理工作中的数据价值最大化。
(一)扩宽信息收集渠道
丰富的基础数据可以使高校后勤管理实现广覆盖和全面化,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则使数据更为高效地进行传递,对基础数据的收集要做到渠道多样而畅通,努力建设PC端、移动端、微信端、客服电话、线下服务大厅、智能监控网络全方位信息收集的组合通道,实现后勤服务的快速响应。
(二)创建资源共享平台
传统的后勤管理管理方式往往会产生孤岛效应,各个系统各自为营,信息无法实现共享,造成大量的浪费,在拓宽信息收集渠道的同时,要统一信息化建设标准,打通各系统之间的信息壁垒,宽口径收集信息,集中统一处理,资源共享平台可以实现高频应用数据的无缝对接,避免重复采集录入信息,更为高效便捷。
(三)搭建后勤管理物联网
依托传感器技术和嵌入式技术,按照约定协议,对高校内的人和物进行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管,形成后勤管理的物联网,提高信息传输的速率,5G时代的来临更是为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增强了驱动力。物联网是对信息的终极整合,在感应、传输和应用三大层面对后勤管理的内容进行加工处理,可以全面促进高校内教学、校园资源与生活的系统整合。
(四)完善信息安全保障机制
大数据的应用和物联网平台的建成将后勤管理的全面化和细致化推向了新的高度,庞大的数据采集和实时监控传输信息经过科学精密的计算可以准确地捕捉到个人的习惯、偏好和动态,这在带来便利和提升后勤管理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隐患问题,个人隐私和信息存在泄露风险,校内资源信息全部载入互联网也给学校管理信息的安全增加了风险。信息技术是把双刃剑,高校在后勤管理中对物联网平台的建设和使用要在信息安全得到保证的前提下进行,完善信息安全的保障机制,避免高校及校内人员、财物因信息泄露造成伤害或损失。
三、以智能工具和设备为依托保证后勤管理信息化落地
智能工具与设备在高校后勤管理的全场景中皆有用武之地,其是传统电气设备与计算机技术、数据处理技术、控制理论、传感器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等相结合的产物,在高校后勤管理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对象、场景和目标选取相应的智能工具与设备,完成信息的判定、传输、处理等任务。
(一)智慧教室中的智能工具与设备
1.环境检测传感器
配备环境检测传感器的智慧教室主要应用空气温湿传感技术,对于教室环境进行实时监测,传感装置在完成教室内环境信息采集后反馈至物联网平台,经过计算处理得到相应指令,控制空调、灯光、门窗等设备以保证教室环境处于适宜条件。红外线传感器的热成像技术可以对进入教室的人员进行体温监控,可以对公共性传染疾病控制起到一定的预警作用,节约了人力财力物力。智能型烟雾报警装置可以在传统装置识别火情、触发灭火设备基础之上完成火情信息的即时传输报警,后勤管理部门可在第一时间精准定位发生火情的地点,以警报、广播、短信、APP等多种方式通知周边人员立即撤离。
2.智能教学设备
教室中教师主导的讲台和学生座位区是两大基本空间。讲台区从传统的粉笔黑板变为投影仪器,再到触摸屏一体机的使用,教学工具的智能化大大提高,触摸屏一体机既可以展示教师提前准备的文稿、图片、视频等学习资料,也可以配以即时笔记对讲授内容进行注解。传统教室中的教学过程是一次性的,教学受空间和时间限制,智能教学设备应用可以在教师授课时,将触摸屏一体机所呈现的全部内容和教室内教师及学生状态进行实时传输,辅助教务人员进行课堂监督,并且自动存储在数据库中,方便调取和多次利用,既可以丰富教学资源,也可作为基础数据用于教师和学生考核。学生座位区域也可实现智能化改造,课桌椅装备自动感应和互动设备,课桌桌面即为电子屏,同步教师的触摸屏,学生也可在自己账户的课桌上实现疑问标注,实时反馈给教师。
(二)校内场馆中的智能工具与设备
1.智慧图书馆
智慧图书馆的建设思路是将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融入传统的实体图书馆管理,可以在数据丰富的基础之上完成对用户个人的阅览习惯、兴趣的分析,帮助读者更便捷地获取资料;还可以对图书馆内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整体分析,获得高校内读者的阅读和学习偏好的全面信息。
2.智慧体育馆
在《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政策背景之下,高校对于发展体育健身,增强学生体质的重视程度逐步提升,智慧体育馆的建设是一项重要的辅助,校内人员可通过账户进入服务平台预约场地,查看校内竞赛的安排,场馆内可配备运动监测设备,进入人员凭借“电子纹身”通行及实时监测血压和体温等健康数据,运动数据可以做类似微信运动步数排行的处理,既增强健身活动的趣味性,又能保证运动者的安全。
(三)生活环境中的智能工具与设备
1.可视化地下管网
地下管网设备包含给水管道、污水管道、雨水管道、暖气管道和通信管道、信息网络电缆等多个内容。信息技术和监测设备的应用可以使并不直观的地下管网实现可视化和动态监控,由于管网复杂,传统的后勤管理除了日常维护工作外,就只能对出现问题的设备进行临时抢修,严重干扰校内教学和生活的秩序,可视化的管网监测设备可以使信息即时传输,便于发现潜在风险,将安全隐患缩减到最小,保证校内各项工作的井然有序。
2.智慧宿舍
宿舍是部分青年教师和学生在校内的居住场所,是最重要的生活环境,智慧宿舍的探索在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整体布局中产生较早,也积累了很多实践经验。智慧宿舍通过对进门身份识别登记、更新联网电表、智能洗衣机、宿舍故障报修、防火警报等全方位智能设备改造,搭建物联网,可以形成一个APP端口、一个身份账户、人脸识别和指纹识别等既互通又独立保证安全的验证方式,使宿舍生活更简便,节约水电能源和时间成本。
3.智慧食堂
智能设备的运用可以有效解决传统食堂管理模式的问题,提高效率,提升教师和学生对食堂服务的满意度。通过移动端提前预约餐食、就餐位置、时长,精细化管理,减少浪费;可视化端口可供就餐人员监督后厨的卫生状况;出菜口使用按号传送的智能设备,减少人员接触;食堂管理的后台可以对就餐者的习惯偏好进行记录分析,在终端上进行推荐;餐具按照颜色或内置标记芯片进行分类回收清洗消毒。智慧食堂在利用智能设备进行精细化管理后,可以在降低经营成本的同时,大幅提高满意度。
四、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实践中的困境与路径
后勤管理工作的高效、有序、优质是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当信息化技术融入后勤管理,使以前一直“卖力气”的后勤工作多一些“智慧”,高校的“大管家”才挖掘出了巨大的潜能,对于高校的理性、科学治理水平多有助益。
得益于我国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科技研发人才成果涌现,对于高校后勤信息化的探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不得不承认,与设想的科技化、智慧型管理相比,现阶段的后勤信息化水平还远远落后,其中有些困境可能长期存在,属于体制或机制上普遍的掣肘;有些则相对灵活,需要各高校依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克服。
(一)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实践中的困境
1.后勤管理信息化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大量资金投入是目前我国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的关键桎梏,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但能够融入生产生活实践的信息系统在搭建初期需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开发、调试,精密电子仪器的购置和维修也是高校庞大的支持,正因为如此,即使很多高校对后勤管理信息重要性认识到位,却无资金展开行动,也就使信息化水平受到制约。这一问题是长期存在并将在一段时间内无法彻底解决的问题。
2.后勤管理制度有待完善和规范
后勤管理制度、标准和工作流程的空缺会导致工作的混乱,而信息化建设在传统后勤管理井然有序的良好基礎之上可以事半功倍,制度管理不科学,人员考评和绩效管理制度的短板需要补齐。信息化建设是更为错综复杂,需要整体推进的工程,如果没规范的制度基础作为框架,就势必会杂乱无章,使本就千头万绪的后勤管理工作困难倍增。
3.信息入网存在安全隐患
高校作为国家培养人才,创新知识主阵地,其信息资源和校内人员的个人信息需要严密保护。目前有能力自主研发后勤信息管理系统的高校十分有限,而科技公司则是提供信息技术支撑的主体,在业务外包,管办分离过程中,信息传递和存储会存在安全隐患,网络技术专业性和信息不对称性限制了人们对其监控的能力,如何保障在使用外部开发的程序、设备带来便利的同时,高校的重要资源、信息能规避泄露风险,也是很多在信息化建设面前踌躇不前的决策者不得不考虑的难点。
(二)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路径
虽然受制于诸多因素,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面临多重困境,但参考国际相关经验和国内不断地实践探索,对困境的突破和解决仍有迹可循。
1.提高重视程度,由具有创新思维的领导组织专门机构负责
从领导层到学生,都需要提高对后勤管理信息化重视和关注,促进高校治理现代化建设,提高后勤管理的效率和服务质量,只有思想上重视,行动上才能有的放矢。对于信息化建设不是喊口号,是对后勤管理工作整体性变革,既需宏观的战略思维,又需对精细化管理有理论和实践心得的人来主导,因此,从组织架构上要由具有创新性思维、乐于接受新生事物的领导牵头组建信息化建设的专门负责机构,确保实体权力,可以有效地调配资源和人力投入到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之中。
2.完善后勤管理的制度規范,将信息化水平纳入绩效考核
对信息化技能的考评要纳入工作人员的绩效评价,后勤管理各部门的信息化水平也要纳入其整体的绩效评价,对于制度规范的完善小到一个终端设备的操作,大到部门长期战略规划,都是需要逐步建立和完善的,只有制度的地基打牢打稳,才能使信息化体系类别清晰,职责明确,真正实现集约化运转。
3.法律和技术手段双管齐下,保证信息安全
在与科技公司合作及使用和购买信息服务时,高校要善用法律武器和契约协议,严防信息的泄露,保证校内人员信息的安全,也确保高校科研成果、数据等重要信息无隐患。有能力的高校应在课程设计上有所调整,培养自身的科技人才,自主研发具有知识产权的后勤管理信息化设备,或有能力对外包公司的工作有效监管。法律和技术二者相辅相成,为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的安全保驾护航。
五、结语
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是高校治理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需要整体规划,协同推进。创新2.0时代的来临、5G技术的应用、紧急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带给我们的思考,这些都是当代高校开展后勤管理信息化的现实背景,为了回应时代和现实的需要,高校应在思维、战略、整体布局和具体手段上不断探索适合自身的现代化后勤管理方式,实现高效率、高质量、高满意度,大服务、大保障、大后勤的“高大”模式,充分发挥以教师和学生为本的服务精神,精准化集约化流程管理,在潜移默化中创造富有生机活力的育人环境。虽然现阶段的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仍旧面临一系列的难题,但我们应有充分的自信,信息化的后勤管理会在我国高校迈向一流的进程中贡献巨大力量,助力高校治理的全面现代化。
第五篇:建筑项目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建筑项目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建筑项目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其信息化已经成为了建筑项目管理研究领域的热点。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经历了基于大型计算机的集中式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基于个人计算机桌面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基于PIP(项目信息入口)的项目管理信息平台三个重要阶段,同时基于Grid(网格)的项目协同管理信息平台是今后的发展趋势。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2008年奥运会申办成功,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京沪高速铁路以及一些大型核电站工程项目的战略实施,又掀起了新一轮的投资热。而实现这些战略目标的方式就是要上马大量的工程项目,这为国内外企业和相关科研单位、政府部门提供了大量的项目实践的机会。与此同时,这些项目逐渐呈现出投资规模大、施工技术复杂、工期要求紧、项目参与单位众多、信息沟通复杂、社会影响面广等特点,这就为建筑项目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建筑项目管理信息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信息化的硬件条件,如计算机硬件、网络设备、通讯工具等;二是信息化的软件条件,如项目管理软件系统、相关的信息化管理制度等。从中国当前情况来看,硬件条件与西方发达国家差距不大,但是建筑项目管理信息化的软件条件却有很大的差距。从项目管理的软件系统角度看,其信息化
在国内外经历了多个阶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近些年来,我国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如技术高消费,信息孤岛,信息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信息化效益低等。从而出现如信息化投资黑洞的说法。在工程建设领域的信息化虽然取得了不少成就和成果,但是其推进的进程和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很多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都失败了,或者应用效果不佳。建筑项目管理信息化在很多的政府工程中很大一部分成了面子工程。当前建筑项目管理信息化的程度和速度还与国外有一定的差距,与企业管理的信息化也有很大的差距。在微观上系统还处于阶段性开发和应用状态。在宏观(国家)和中观(地区/行业)上缺乏具有宏观和中观监测、预警的信息系统。为什么建筑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存在这么多的问题呢?作者认为主要是由于建筑项目管理在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问题,人员推行力度问题,还有软件开发模式与工程项目管理实际情况不能很好结合的问题,也有项目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和思想落后的问题,再就是信息技术应用环境落后等问题。这使得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状态下。其信息化发展的缓慢及其投资效益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缺乏适合中国特色的先进项目管理思想和理念
当前现代项目管理思想和理念基本都是从西方发达国家引进的,如项目总控理论、项目治理理论、项目全寿命周期集成管理理论、项目协同理论、项目远程协作理论、项目核心价值理论等。这些理论都有一个比较完善的法律和制度,是通过多年的工程实践总结而发展起来的。但目前中国的法律还不完善,投资管理体制还处于改革时期,不可避免地造成这些理论在中国工程项目管理实践中有点水土不服。再加上相关研究人员对项目管理理论和思路理解不够透彻,导致以这些理论为基础而开发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在理论基础上就存在缺陷,所以推广应用起来就很难与项目实际情况相结合。因此,对中国特色环境下的项目管理理论和思想的研究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不仅要引进新的项目管理理论,还要针对中国实践情况创新出先进的项目管理理论和管理理念。
系统的开发缺乏足够的调研和综合性的人才
现在大多数项目管理系统由软件公司承担,而这些软件公司没有很强的建筑项目管理背景。项目负责人对管理的流程、管理要素、管理过程不熟悉,只是经过几次会议或者调研就开始按照客户的要求去做了。特别是有些客户对自己的需求也不是很清楚的时候,导致开发出来的信息系统没有整体性,全局考虑不周,软件不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和易用性,功能极其强大,操作复杂,用户需要经过长期的培训才可以很好地操作,操作人员在使用时,有种不信任感,从而导致用户不想用。因此,培养既懂业务又懂软件开发的综合性人才是当前提高信息化的当务之急。
软件的开发和应用模式的落后
当前国内在具体项目中的应用模式主要是自行开发和直接购买两种应用模式。在这两种模式下,需要很长的研发时间,同时不同的单位开发出来的系统有着不同的管理模式和数据标准,而且成本很高,容易导致在不同项目应用时不能与多方共享数据,不能很好地进行沟通,形成信息孤岛。而国外目前比较流行也比较成熟的模式是租用服务,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缺乏基于IT治理的思想
IT(计算机)治理用于描述企业或政府是否采用有效的机制(就是为鼓励IT应用的期望行为而明确决策权归属和责任承担的框架),使得IT的应用能够完成组织赋予它的使命,同时平衡信息技术和过程的风险,确保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
当前我国很多的建筑项目管理信息化处于上无司令部下无责任人,也就是责权不明;信息化绩效评价缺失;信息化管理和控制体系缺失这样一个状态。因此,基于IT治理的项目管理信息化可以进一步明确责任体系,完善IT应用管理制度,有效规避信息技术应用风险等。这是未来建筑项目管理信息化必须要解决的理论问题,也是应用实践问题。
建筑项目管理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项目管理思想(理念)、人员素质、管理模式、IT技术、应用环境等因素,需要多方协
调和考虑才能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工程项目管理的业务当中去,从而来提高项目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