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摘 要:对于电力企业这样的传统企业,长期以来都是垄断的经营模式,所以进行信息化建设并非易事,势必会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随着电力体制的深化改革与经济的全球化,开始出现了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那么如何在竞争中获得更大的收益呢?回答只有一个,只有把存在的问题尽快解决,争取早日实现“数字化电力”的目标,形成先进的管理模式,这样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稳中求胜。
关键词:电力;信息化;问题电力信息标准化建设制约了信息化发展
电力企业在长期的信息化建设历程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信息系统,并留存有大量的历史数据。由于缺乏统一的编码体系,给系统整合以及各类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除此之外,编码体系的不一致也加剧了电力行业管理软件形成通用产品的难啡。目前电力行业信息化尚未制定统一的信息化标准体系,电力企业内部信息系统的信息编秒、技术标准、规范也不统一;这就造成企业内部信息孤岛无处不在、系统不能集成、资源不能共享的局面,严重制约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标准体系的缺乏影响了企业内部、上下级企业之间信息的共享与交互。据介绍,目前各应用系统根据自身的需要制定了很多编码体系,有的在网省范围内使用,有的在地市级电力企业使用,但都无法在全国推广。我们相信,只有把标准化建设搞上去,才有资格谈信息化建设的纵向延伸发展。电力企业信息系统的管理机制不健全
由于各个电力企业信息化发展的进度不一样,同时建立的管理机制也不尽相同,电力企业组织管理架构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发展战略的取向,使现有管理模式和信息化建设相互磨合、相互促进、相互完善。坚持信息化建设为现有管理模式服务这一前提,用信息化的先进管理理念促进企业管理机制的变革,并以管理机制变革推动信息化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建立健全信息系统的管理机制是当前信息化建设的基本任务。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化和规范化
企业的管理方式亟需规范化和流程化。电力企业在长期的垄断体制中逐渐形成了特有的管理模式,其中最大的弊端就是缺乏全行业统一和规范的管理流程。又由于电力企业将安全生产当作第一要务,即使有心改造流程,其力度也有限。企业缺乏规范直接导致IT厂商项目实施时困难重重,需要不断的与客户沟通并对系统进行相应的修改,软件产品化很难实现,加大了经验积累的难度,给电力行业管理软件市场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力。电力企业管理水平滞后于信息化建设
长期以来,电力企业长期作为国家垄断行业存在与运营,作为国家的基础性产业,电力企业曾一度在计划性指令下进行生产,以安全生产为中心。在长期的计划经营模式下形成的电力企业条块分割、信息闭塞、效率低下的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当前的要求。电力企业需要启动一轮企业管理革新,从企业战略出发,实行业务调整、流程梳理与优化,引入信息技术的支持。相对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电力企业管理革新处于落后状况,有的企业引入了先进的业务系统、管理系统,而管理模式未能实施有效革新,最终导致了信息系统未能发挥预期的、应有的作用。企业应加强信息化的基础建设
硬件与软件投入上存在重硬轻软:由于对信息化认识上的误区,部分电力企业认为搞信息化主要就是买机器、建网络。前几年,电力企业虽然加大了信息化的投入,但是将资金主要用在了硬件设备的购置上,相应的软件系统的投入却明显不够,认为硬件设施是有形的固定资产,而软件却是无形的,价值不容易度量,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重硬轻软情结。这种做法的结果是硬件设施脱离了软件系统,从而硬件也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信息化建设没有太大的成效。
这里的基础不仅是指硬、软件方面的设施等,更重要的是应加强员工的计算机素质和对信息化的认识,这是项目实施成功的基本条件。目前电力行业员工的计算机素质普遍偏低,使得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进行基础培训,同时员工也容易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给项目实施带来困难。此外,如果企业员工没有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往往无法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项目实施的效果大打折扣。模式与观念是影响电力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电力企业管理模式阻碍了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电力行业长期的垄断性经营导致了其特有的经营管理模式:重安全生产、轻企业管理,条块分割、信息分散,以安全生产为中心的意识深深植入电力企业的领导、职工的观念中。当前,电力行业竞争机制正在逐渐建立,电力企业面对竞争需要提升管理水平,信息化建设正是提升管理水平的有力途径。而信息化建设又依赖于企业管理模式的革新。电力企业管理革新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推进难度较大,包括:思想意识的转变;体制的创新和管理的变革;竞争、服务和成本意识的觉醒等,还有企业的服务、品牌、人力资源等更高层次的文化范畴。在落后的管理模式下实施信息化,只能是原有业务在信息系统的电子化而已,不能通过信息系统实现管理水平质的提升。综上所述,电力企业管理模式、信息化推进模式,以及对于信息化的认识、观念是影响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对于传统的电力企业要实现信息化,存在着一些客观的问题,所以从领导到普通员工一定要接受信息化建设的思想,对于新的业务流程、新的管理体制有一个接受、适应和深化的过程。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然要改革企业管理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东西,因而必然触及部分人的利益,可能会带来企业资源和内部利益的重新分配,因此肯定会存在阻力。信息化建设要求企业生产经营流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能遵守规程,这正是企业加强管理要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国家电力信息中心.电力信息化.[2] 徐明琴.电力企业管理.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3] 内蒙古电力信息化建设管理文件汇编.
第二篇:看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
一、信息化建设与企业发展相互促进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不可能孤立存在的,它与企业的发展紧密相连,这一点在电力企业中的表现尤为突出。电力是一个传统的行业,近年来,随着经济的持续走高,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加大,客观上促进了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电力企业也在这个过程中同步发展壮大,然而,企业的管理水平、核心竞争能力等并没有得到相
应的提高。由于电力行业至今仍然带有强烈的垄断性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和延缓了电力企业管理创新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紧迫感,因此必须借助一定的手段,信息化就是当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作为重要的管理手段,信息化会带来企业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的提高,进而带来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反之,企业发展了,经济实力增强了,也为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最简单的例证是,企业有实力(资金)才可以使信息化的装备水平不断改进。
信息化与企业的管理水平是相辅相成的。企业管理水平是基础,信息化是工具和手段。没了基础,手段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在管理水平较低、管理制定不健全的情况下,信息化程度却很高,这是不可想象的。而管理水平的提高,特别是社会发展带来的快节奏工作要求,会对信息化的发展自然产生需求拉动。
信息化与企业管理水平之间是辩证的关系,二者循环往复,不断促进,多年来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开始发展,但当时企业的发展还未达到一定水平,管理水平也未达到一定高度,信息化发展不是很快,到了20世纪90年代,信息化的发展步伐逐步加快,尤其是到了21世纪,信息化建设无论在国家电力公司、省网公司还是下面的发、供电企业都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
二、体制改革和管理创新是电力企业信息化的根本力量
市场经济是信息化发展的最好土壤。在市场经济中,市场主体是多元分散的,决策也是分散独立的,市场主体决策的正确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息的状况,而信息化为此提供便利、有效的手段,所以市场化程度越高,就越可能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技术的成就,为经济决策服务。
反过来看看目前国内的电力企业,最近在报刊、电视等媒体上频繁出现以电力行业为代表的垄断行业员工福利居高不下的报道,显然,电力企业已经被指认为垄断行业中的典型。也就是说,电力是目前国内市场化程度最低的产业,因此,电力企业缺乏信息化建设乃至管理变革的最原始动力就不难理解了。客观地说,在目前的经济体制和市场机制条件下,要求电力企业从根本上推进的信息化建设是不现实的,因为这必然要以管理创新为前提,而管理创新从根本上来说,又必须要以充分的市场化为前提。
因此,电力企业信息化的出路从根本上来说要靠大力推进体制改革,加快电力行业的市场化步伐;而作为电力企业本身来说,管理层必须树立长远的战略视野,切实地认识到市场化终究是不可避免的,以管理变革为切入点,带动信息化建设;同时,也以信息化建设为手段,提升电力企业的管理和运营水平。
三、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出路与构想
(一)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出路
(1)确立信息化建设与企业转变管理方式的辩证关系
业务需求驱动信息化建设,信息化促进管理变革和业务能力的提升。电力企业的信息化要获得成功,必须牢固树立信息化是固化基础管理、活化综合管理、建立风险管理、强化战略管理的重要变革工具;是实现企业发展、控制运营成本、挖掘企业价值的有效手段的思想。要树立信息技术是管理变革的第一推力的观念,通过信息化来推动管理现代化,将信息技术的应用与企业现代化所引发的管理和组织变革同步考虑和改进。
信息化建设和企业转变管理是一个循环、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明晰电力企业的发展战略,认清电力企业的管理特性,客观评价电力企业的信息化现状,认真运用swot等现代管理工具进行深入分析,瞄准国内外先进标杆,实现管理变革和信息化建设的全面推进。
(2)注重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和策略
信息化引发企业变革,形成基于信息网络环境下的全新企业运行和管理模式,是现代化企业发展的必然过程。因此信息化不是单纯的项目组合和信息堆积,也不是用信息技术手段对现有的管理模式照葫芦画瓢式地“数字化”描述,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
基础环境的不断调整、变化、发展、再调整、再变化、再发展导致信息化建设没有固定的成功模式,因此要注重建设策略。电力企业还处于改革进程中,信息化建设应实施规划先行、实施紧随、稳步推进的螺旋式递进策略,重点突出对核心业务的支持,注重先进性、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有效结合。
(3)正确把握和运用“一把手”在企业信息化中的作用
信息化是“一把手工程”,在这“一把手工程”中,重要的不仅仅是“一把手”在信息化工程中的组织者地位,而是要把“一把手”对信息化在企业战略中的定位,“一把手”对信息化带动管理变革和创新作用的认识,“一把手”坚定不移地把信息化进行到底的决心,“一把手”将新技术、新理念运用到管理创新中的能力,影响并渗透到企业文化及员工思想行为中,从而使全体员工融人到“一把手工程”的企业氛围中,形成一种强大的企业文化,把信息化作为自我加压、自我完善、自我提升和自我创新的自觉行动。
(4)切实加强信息的标准化工作
企业信息化进展到现在,之所以形成众多的“信息孤岛”,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信息化过程中忽视信息标准化这项基础工作,如技术平台的标准化、信息编码的标准化等。
企业信息化需要总体规划,需要从最底层的业务流程调整和优化做起。但任何企业级的信息系统都不可能涵盖企业的所有业务活动,因此资源整合和系统集成是信息化进程中永恒的话题,而标准化则是资源整合和系统集成成功的基础。
(5)信息安全和运维体系建设是信息化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
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已渗透到企业各业务领域,信息安全问题日渐突出。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信息安全防护系统建设的同时,构建强壮的i t运维管理体系不容忽视。如何将静态的被动式运维管理转变为动态的主动式运维管理,使信息技术运维的风险降到最低,是信息化过程中必须关注的重要环节。
总之,信息化发展不能与企业的管理现状相背离。必须仔细审视自身现状,找到信息化的准确定位和恰当的切人点,探索与之相适应的信息化发展道路。
(二)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思路
(1)总体目标:作业层实现流程网络化,提高工效;管理层实现定量化,提高质量;同时实现决策支持智能化,有效提高企业管治和竞争力。上述目标的实现,有赖于下列各项工作:
――建立和完善信息系统体系,消除信息孤岛,实现数据集中管理和信息共享,通过数据整合,保证企业管理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与唯一性,――建立电力企业一体化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构建信息系统运行环境支撑平台与通信网络基础平台,创建高效、有序、统一的企业信息技术环境,实现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完成公司主营业务(财务、营销、生产、人力资源、工程项目、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2)建设思路:
――构建一体化的信息系统体系框架。按照“专业开发,应用集成”的一体化建设部署,构建信息系统体系框架;
――通过统一的信息应用集成平台(eai)实现各主营业务管理信息系统间的信息交换与业务整合;
――通过统一的企业信息门户(eip),实现应用系统的信息共享,为电力企业管理决策提供信息支撑;
――建立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与运行环境支撑平台,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与稳定运行;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三个平台一个中心”,即信息网络平台、信息安全平台、应用集成平台和区域性数据中心。信息网络、信息安全平台与数据中心与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同步进行、适度超前。
四、加快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1、理顺企业信息化管理体制,实践规范、有序和高效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模式。需要指出的是,信息化建设的投资策略应该以信息化规划实施为依据,创造条件落实信息技术规划类专项计划资金。
2、大力推进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管理数据区域性集中处理和存储的要求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为各主营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创建良好的信息技术环境。
3、加快信息安全基础设施(pki)系统及防病毒体系建设,逐步完成数据中心和容灾数据中心的建设。
4、落实信息应用集成平台(eai)和统一企业信息门户(eip)的建设。
5、加快信息资源整合与主营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电力企业信息资源统一开发利用要紧密围绕电力主营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应用这一中心环节,按照“先试点后推广,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策略,稳步推进财务、营销、生产、人力资源、工程项目和物流等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通过实实在在的应用效果提升企业信息化的价值。
第三篇:加强电力企业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
加强电力企业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
文章探讨了电力企业实现物资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并分析电力企业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优化路径。
当下,人们生产和生活对电力的需求日益增加,电力市场也飞速发展并市场化。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物资管理要求越来越高;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各行各业的发展中十分普遍,很多企业都采取信息化系统进行物资管理;对于电力企业来说,进行物资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意义重大。
一、电力企业物资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电力企业的物资管理工作涉及地域偏僻、种类繁多、批量小、批次多,流程复杂,工作量大。如果依靠手工填报计划、电话或传真进行询比价、人工清点办理入库和出库等工作,不仅效率低,而且还容易因人为因素的影响出现失误和经济问题。对电力企业的物资管理进行信息化建设,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失误的发生,做到公平公正的阳光采购。
通过物资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将企业涉及到的所有物资及相关信息录入进去,系统自动汇总、归集物资的相关信息,可以为用料单位制定合适的采购计划提供数据支持;采购员根据物资性质类别实施采购,公平公正确定供货商,提高采购效率;自动提示库管员对库存物资进行保养,按“先进先出”方式进行领料发货。总之,物资管理信息化,便于结合企业的物资实际需求,制定科学的采购规划、签订合同,同时进行质量、成本和资金的统一管理,形成覆盖企业全面的物资管理业务链条。对于有下属三级单位的电力企业,借助信息化平台,可以实现对比较分散的物资信息进行集中管理、实施集中采购、合理调拨与调配,解决现实中电厂地域偏僻且分散、物资批量少、管理难度大等问题,为实现全寿期成本最优提供保障。
二、电力企业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标准体系
虽然电力企业对物资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投入了大量的物力和财力,做出技术支持,并且给出物资编码标准。但实际上编码不全面,需要完善。如果电力企业的物资管理信息编码技术规范和标准不统一,会影响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展,无法集成信息资源,无法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在实践过程中,电力企业对于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不够重视,或者说素质较低,难以熟练应用这些技术,导致这些技术的优势无法发挥,影响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效果。
(二)信息化人才缺乏
电力企业对物资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对于人才的要求较高,技术人才的作用是否发挥,直接关系到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效果。信息化系统和平台的建设,都需要有高水平的技术人员的支持。而且系统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类故障问题,也需要技术人员及时进行解决。但目前来说,电力企业对物资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存在技术人才数量不足,综合水平较低,培养力度不足等问题,影响了信息化技术的实际应用,可能带来一些安全隐患。再加上电力企业对于信息化建设技术人才的培养机制落实不到位,培养内容缺少针对性,也会影响人才水平的提升。
(三)技术安全问题比较严重
电力企业对物资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将有效的技术和软件、平台、网络应用到物资管理工作中,但考虑到这些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比如物资库存数据、物资采购数据等,在数据安全方面难以保障。如果系统受到黑客攻击,或被传播木马病毒,就可能导致数据信息被泄露。而且电力企业现有的数据安全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存在安全漏洞,导致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网络安全问题,影响电力企业物资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四)重硬件轻软件
电力企业对物资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建立在科学的硬件和软件的支持下,但实际上电力企业本身思想认识存在误区,对于信息化的认识不足,认为信息化就是购买计算机设备,进行网络建设。实际上信息化建设更重要的是各类软件的应用和功能的开发。但目前来说,电力企业对于硬件设备的购置投入较多,对于软件的投入存在不足、功能开发不完善;还有的企业认为硬件属于有形的固定资产,而软件是无形的,所以表现出重硬件轻软件的问题,影响信息化系统的建设。
(五)物资管理模式比较落后
电力企业对物资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多数是建立在当前分散管理的模式上,各下属三级单位均有一个采购部门,负责管理本单位的物资采购。采购数据及库存信息均无法在二级单位内部实现共享。因此电力企业需要创新物资管理模式,提升物资集中管理水平,而信息化建设就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有效途径。另外就是,电力企业对于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力度不足,在应用方面比较局限,就是对物资库存进行应用,没有实现物资从计划、采购、合同、库存、到结算等所有采购业务链条的全覆盖。
三、电力企业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优化路径
(一)完善物资管理信息化系统
当前企业的物资信息化管理系统多是ERP系统。企业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依托ERP平台和共享平台、上级单位采购管理系统,对所有单位的采购业务从计划、采购、合同、仓储、结算、供应商、报废等进行一体化全程在线管控。进一步深化应用ERP系统物资与合同管理模块,深入挖掘系统在线管控和数据分析功能,充分发挥ERP系统在物资与采购大数据应用以及风险防控、价格分析、合同监控等方面的作用。比如在计划管理方面,物资计划申报时引用上级单位统一的物资编码,严格一物一码,所有物资计划均通过ERP平台申报与审批,申报物资计划时历史采购价格会自动带出,作为预算参考价,已备注停产的物资会在申报计划时自动提示。又比如在供应商评价方面,持续完善供应商“一单一评”管理,在合同创建、采购入库、合同结算等环节嵌入对供应商的评价,将供应商评价结果应用在以水电为主的、地域偏僻的电力单位的采购过程中,保证采购成功率,提高采购效率。
建立无人值守自助仓库,提高自助领料的准确性和智能化水平。通过门禁安防、摄像监控、条形码识别等技术,并引进光源指引系统,实现智能化库存管理。ERP产品展台中备品备件的联储联备、供应商寄售物资,为正常生产运行和降低库存提供了保障;ERP平台中通过对在途物资、积压物资、闲置物资的出入库及库存明细等数据统计,及时发现各单位的库存情况,实现对库存的在线监控与管控,控制各单位库存水平在规定范围之内。
(二)重视技术安全问题
为了保证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中获取的数据信息的安全性,企业相关部门和技术人员需要重视技术运用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建立长效的数据安全工作机制,实现对信息化技术安全问题的解决。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对于引进的软件和系统,要同时引进配套的安全防护措施。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要保证定期对电脑和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开启防火墙,避免受到病毒或黑客攻击。同时,考虑到数据安全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实践经验等要素,要注意改善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安全状况,避免在建设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
(三)创新物资管理模式
新时期,为了配合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电力企业还需要创新物资管理模式。电力企业需要对物资进行统一集中管理,进一步完善机构设置,对机构功能进行重新定位。在物资管理机构中成立二级单位的集中采购部门,并建立配送服务中心,承担物资采购中的履约服务、配送仓储、催交催运、信息材料核算等工作。通过推进物资管理的集约化、系统化建设,形成权责清晰、责任分明的采购管理体系。
(四)注重人才培养
为了充分发挥信息化专业人才的作用,保证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有效落实,企业需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将制定的培养机制落到实处。要定期组织物资管理信息化人才的培训活动,邀请各个部门和下属企业的物资管理人员参与,提升技术水平;并注意进行物资管理的信息化模拟应对演练,提升技术人才的实践经验;要引进先进的培养理念和方法,加强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为其准备充足的人才储备,满足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要求。
四、结语
电力企业进行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对于企业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因此企业需要认识到新时期电力市场的发展趋势,认识到本企业的物资管理现状,了解信息化建设的内涵,针对物资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和优化,进一步完善物资信息化管理体系,提高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为实现全寿期成本最优提供保障。
第四篇:派出所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派出所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摘要:笔者是资源县公安局指挥中心工作人员,近期通过两个月对基层派出所信息化建设调研,了解到资源县各派出所的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了派出所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方法和对策,由此引发了对公安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公安信息化建设 现状;主要问题:方法和对策 思考
信息主导警务,是现代警务的一个突出特点,把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作为加强公安基础工作的重要载体,既是在社会信息化条件下做好公安基础工作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区别于传统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一个鲜明特色,派出所是公安机关最基层的业务单位,担负各业务部门的信息采集工作,它的信息化建设在基层基础建设中占有主导地位,是推动公安基础工作向前发展的前提和保障,笔者通过实际工作和调查,对目前资源县公安局八个派出所信息化建设情况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和思考。
一、派出所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1、基层民警配备情况。资源县公安局共有八个派出所,现有正式在编民警49人,其中30岁以下的25人,31岁至40岁的11人,41岁至50岁的10人,50岁以上的3人。
2、各派出所电脑硬件配置情况。
第五篇: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与思考
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与思考
朱磊
(河南省电力通信自动化公司,郑州,450052)
摘要:为了适应电力企业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拓创新,奋力拼搏,稳步推进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步伐,促进“一强三优”现代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电力企业的发展工作必须向高效、开放和精细转变,这种转变对电力企业的现代化建设提出了必然的要求,那就是实现信息化。
关键词:电力;信息化;建设;问题
Power enterpris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problems
and thinking
ZhuLei(He Nan Electric Power Communication & Automation Company, Zhengzhou 450052)
【Abstract】: In order to adapt the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 organizational reform, further emancipates the mind, the transformation idea, the development innovation, strives for success furiously, advances the strong intelligent electrical network's construction process with steady steps, the promotion “one strong three superior” modern enterprise strategy goal realization, the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s development work must to highly effective, open and the fine transformation, this kind of transformation proposed to the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s modernization the inevitable request, that realizes the informationization.【Keywords】:electric power;information;Construction;problem
1.引言
目前,信息技术日益广泛的应用使得“信息化”已成为各行各业的流行词,电力行业也在稳步推进,但是很多部门仅仅是把计算机当作高速运算的工具,忽视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去改造传统工作方式以满足企业管理的需求,也忽视了人员参与管理和分析的一面。而电力企业的改革要求通过信息化建设的实施,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方法,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所有信息,实现企业内外部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利用,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因此,信息化建设的工作势必从简单应用向管理和分析转变,但是这个转变中肯定会存在一系列问题,本文详细分析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存在的问题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目前国内电力企业和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水平正日趋成熟。电力企业在各个层面都进行了相当规模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类比国外企业和国内其它行业,信息化建设之路还任重道远。
目前,在电力企业的管理层面,都构建了覆盖日常管理需要的MIS、OA、门户、协同办公等管理系统,基本实现办公自动化。通过信息化建设,实施信息化管理,方便了各级信息交流,提高了管理效率,使管理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其中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但另一方面相应问题也不容忽视,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和不足,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总体规划缺失不到位。
企业信息化是涉及到技术、管理、企业战略决策等一系列复杂问题的系统工程,制定科学、全面的信息化总体规划是企业信息化建设成功的基础。总体规划的缺失导致是造成目前信息化系统应用情况出现问题甚至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并造成应用集成度低、信息孤岛、重复建设、系统互不相容等不良后果。
如电力企业和工程项目需要各种信息化:办公自动化、生产管理、工程管理、财务及人力资源等,如果不全面地、综合地考虑信息化建设,造成重复用户和重复登录等操作不方便,各系统之间将缺乏必要的联系,不能体现信息化的整体性。河南省公司现在通过一套门户系统,在各系统之间的实现单点登录,对各个孤立的系统之间进行集成,提高了系统的使用效率。
二是市场混乱、需求被动。
市场上有很多很成熟和优秀软件开发商和相应产品,有些是国外成熟产品,但是这些产品都是站在自己认知的角度上开发出来的,未必适合企业工程建设的需要。
管理需求的分析和定位对于实施信息化至关重要。但现实常见的情况是,不少IT企业出于商业目的和竞争的需要,对自己的产品系统及其中包含的管理模式进行过分夸张和宣传,在考虑电力企业实际需求的努力不够,扭曲和误导企业方的管理需求。
三是建设过程缺乏有效监控。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目前一般电力企业单位管理人员配备相应较为精简,往往缺少信息化专业人士,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企业方无力或无暇进行监督和控制,使信息化建设面临各种潜在风险,如系统开发常出现开发不充分或范围蔓延的现象。
另外企业使用方和软件开发商对功能是否完成有歧义,争执不下,也是信息化不成功的常见问题。
四是电力企业信息系统的管理机制不健全。
由于各个电力企业信息化发展的进度不一样,同时建立的管理机制也不尽相同,电力企业组织管理架构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发展战略的取向,使现有管理模式和信息化建设相互磨合、相互促进、相互完善。坚持信息化建设为现有管理模式服务这一前提,用信息化的先进管理理念促进企业管理机制的变革,并以管理机制变革推动信息化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建立健全信息系统的管理机制是当前信息化建设的基本任务。
五是企业应加强信息化的基础建设。
硬件与软件投入上存在重硬轻软,由于对信息化认识上的误区,部分电力企业认为搞信息化主要就是买机器、建网络。前几年,电力企业虽然加大了信息化的投入,但是将资金主要用在了硬件设备的购置上,相应的软件系统的投入却明显不够,认为硬件设施是有形的固定资产,而软件却是无形的,价值不容易度量,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重硬轻软情结。这种做法的结果是硬件设施脱离了软件系统,从而硬件也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信息化建设没有太大的成效。
综上所述,对于传统的电力企业要实现信息化,存在着一些客观的问题,所以从领导到普通员工一定要接受信息化建设的思想,对于新的业务流程、新的管理体制有一个接受、适应和深化的过程,科学规划,开拓创新,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不断改革企业管理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东西,推进信息化建设稳定发展,使之更好的为电力企业服务。
3.对策和建议
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且不断发展的过程,因此,解决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需要长时间及各方的努力,这是一个不断调整不断完善的复杂过程。
一是信息化建设各方的重视与努力。
首先要有来自企业本身的重视,尤其是来自电力企业领导层的重视,领导重视是推动信息化建设最主要的动力。电力企业各级领导和业务人员是信息化的最主要的参与者,应增强信息化意识,认真对待,提出针对性强的,确实利于自身工作的需求,增强与开发商的互动性。
同时,各系统开发商应在加强软件技术开发的同时,深入了解电力企业业务,不要做只懂代码和计算机的IT人才,更应做既懂企业业务管理又懂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二是在全局角度看待和规划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
信息系统的规划应站在全局的角度、战略的角度,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应由企业领导亲自过问,专门部门负责执行。
规划时要明确各系统的功能,明确系统与系统之间的关系,功能任务上不能有重复,但应保持一定的通信联系,应初步明确各系统间接口,避免信息孤岛。
在规划过程中,企业应梳理管理规范,避免业务规格不统一。如在规划阶段就提出企业内部各种编码的统一要求。
三是有效需求和合理设计。
需求分析是信息化能否成功的焦点。良好有效的需求分析方法将事半功倍。建议尽量采用原型法,这样用户更清楚了解要开发的内容,方便提出意见。应与客户部门级负责人进行专门结构性需求的讨论,此时不要拘泥于细节,而应力图提炼出核心业务需求,放弃或弱化一些对用户或整个系统不迫切的、得不偿失的功能需求,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如公文流转是办公自动化中的重点,而派车管理等相对整个企业信息化属于边缘问题,不应做为需求分析和设计的重点。
四是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培训,对信息化建设进行有效控制。
目前电力企业对信息化制度的建立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有些企业甚至还没有专门的信息化制度。电力企业可以学习借鉴同行的有效经验,也可以请咨询服务公司协助建立。此外,信息化的培训不应仅限于上什么系统就培训什么系统,增强员工信息化意识和能力才是培训的最终目的。所以电力企业应经常组织各种应用培训,从初级的日常软件应用、网络安全到企业信息化建设意义和内容,再到行业性、专业性很强的软件应用培训。
对现阶段的电力企业来说,追求实用是最现实的目标,这就要求设定企业的战略目标,明确业务改革的目的,明确企业的信息化目标;研究企业信息化的方法和手段,是通过ERP等大型软件,还是使用一些小型的软件包?明确用这些手段能够解决企业的什么信息需求;研究企业信息化所需要的投资,以及权衡该投资与企业其他业务或发展方向之间的关系;研究企业信息化的范围:对哪些业务需要用IT技术实现信息化?投资效益如何体现?对于不在投资范围内的信息,考虑是否可使用传统的信息处理方式;是否需要分阶段地进行投资?各阶段的资金需求量;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信息技术工作者?需要多少?企业能否通过与外部环境合作的方式培养信息技术人才?能否利用现有的计算环境和人才,实现企业管理和各种数据分析等大部分信息化工作。只有充分考虑了以上的问题,才能建设一个功能实用、投资合理的电力企业信息化系统。
4.总结
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我们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了解其各阶段的建设特点,分阶段、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稳扎稳打,逐步推进,我们每一位电力企业员工都应该成为推进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力量,用我们的智慧使信息化这棵大树能够在电力企业中扎根成长,枝繁叶茂,全面提高电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促进整个社会信息化气候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王众托,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变革[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8
〔2〕游文丽,对我国企业信息化管理现状的思考[J].商业研究,2003(3)
〔3〕曹晓丽.试论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 [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6)
作者简介
朱磊,男,1983年生,河南郑州人,河南省电力通信自动化公司助理工程师,学士,主要研究软件开发、信息化运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