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有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国有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分
析
国有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美好愿望
国有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最近几年已经从企业单兵做战,各自实施演变为集团企业统一部署,全面建设,大力的投入和重视,伴随的是对信息化的过高期望,尤其大型集团动辄就买几千万、上亿的erp,大型项目基本都被erp、oracle垄断了,其实对sap、oracle的选择,也是对信息化美好愿望的反映,因为前期选型正是看中了这些软件在一些外企的成功实施,集团化管理。但是,选择软件时,是否考虑到国情、企业管理现状呢?毕竟软件只是一个工具,关键在于
用他的人和企业,还有实施方法,其实说实话,完全照搬老外的东西,尤其是管理方法,直接成功的有几家呢?
二、内部信息力量薄弱,被忽悠
国企的一大特点,就是工作稳定,安逸,这是世人公认的,当然如果有的人说很累,那么只有两种情况,这个人是企业的超级骨干,领导才能或者技术才能很突出,干的确实多,另一种,就是没有在私企或者外企干过,干点活就说累的。而且,好的国企人员流动性低,很多是大学毕业就进来工作,本身没有软件实施的工作经验,再加上安逸的生活,所以,基本上没有对信息化把控理解深入的人,这样,就导致企业自身的信息化人员水平较低,除个别企业。
进一步,会导致两个问题,一,在信息化项目决策时,技术人员不能给领导提出实质性建设,容易在信息化项目选型、做决策时出现偏差,如现在有很多企业,信息化水平本来不高,就要做决策系统、数据挖掘,建空中楼阁,结
果只能做出四不象;
二、在信息化项目建设过程中,因为企业自身信息化人员素质问题,会导致整个项目由咨询公司主导,而大家知道,咨询公司的任务是从企业挣钱,如果哪个顾问和你说,我们是全身心为了提高贵企业的管理水平,挣钱次要,趁早将其扫地出门,一个说假话的顾问,还能做出什么来呢,顾问的第一要务是赚钱,第二要务是帮企业提高管理水平,而纵观国内咨询公司现状,及少数精英属于后者,大部分还停留在第一阶段。
在这种前提下,会出现什么问题呢?顾问会忽悠你了,如果企业自身的信息化人员对信息化的实施认识较浅,就很容易被忽悠住了,人家说啥你就得听,因为不懂啊,又不能和上级领导说自己不懂,结果呢,项目会做完一期,做二期,做完二期,做三期,顾问一直在那儿赚钱,信息系统的建设却进度缓慢,有时顾问会说,进度已经够快了,其实,仔细想想,是真的吗?整理数据
就要半年你觉的正常吗?有时候,很多不正常的事,做的多了,说的多了,大家也认为正常了。就好像信息化建议必须要有二期一样,真的是这样吗?
于是,国企大部分信息化出现了经典的一幕:上线会议没有不成功的,系统没有不完善的,做完一期不做二期是不可能的。
一句话很流行“如果有问题,先从自身找问题”,所以,要想有好的信息化建设,企业先要问问,自己是不是真的有很懂行的人,如果没有,先找人吧,没有人,上了项目,只能是任人摆布,企业的信息化人员,只不过就是顾问赚钱过程中的一枚棋子,千万别把自己当上帝,那是自以为是。
三、项目定位不明确
在项目前期调研,一般都美好前景,所以会以为信息化是全能的,不再把系统看成工具,最后,自己也不知道信息系统到底是什么,只是觉的很强大,这种对信息化定位不明确,没有目标的
情况,只会导致上线后的失望,期望越大,失望越大,试想,一个没有标准的项目,到底做到什么程度算成功呢?考试还有个100分,60分呢。
四、形象工程
经常项目就被做成形象工程了,验收之日就是系统束在高阁之时,原因如下:
项目起初就是被作为形象工程立的项,当然并不是项目组的所有人都知道,这种项目束在高阁是正常地,毕竟完成了它的使命;
另一类,项目本来大家都赋予了期望,可是做的过程中,没有明确的责任制和权力下放,即权力在领导,责任在干活的人,或者项目经理只有责任,没有决定权,财务支配权,那么这种项目就很难成功,最好的结果也就是做成形象工程,有时连形象工程也做不成,直接失败了。也有可能,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没有一个人是真正担当责任的,即就算失败了,责任是大家的,不是某
些人的,这种项目也很难成功,难免走上形象工程的结局。
五、本位主义
这种问题出现的可能性最大,项目实施中各部门相当的本位主义,没有合作意识、大局意识,如果给某个部门派活,经常会听到的话是“这个任务不该我们管”、“我们不担这个责任”、“我们没有权力做这个”、“这个与我们无关,去找别的部门”,就算与某个部门有关了,也可能会听到“这个责任不该我们负啊,部门、部门也要一起干啊,我们自己干不了啊”等,当然如果有了利益,就是另一个说法了。
六、部门冲突
另外,信息化项目一般有两大特点,主要涉及业务管理、涉及n多部门,所以项目实施的过程上中,必然会要求某些部门干一些活,要求流程整合,降低一些部门的权力和利益范围。于是,信息化项目就成为一个很方便的、天然的利益争夺工具,会被很多部门所利用。
有时想想,一个项目就像一个大平台,软件公司、各业务部门、各级领导都以这个平台为载体进行“推手”运动,不是吗?
所以说,一个好的企业领导、一个好的项目经理、一个好的软件公司老总就是能够提前预知上述问题,并及时解决上述问题的人,扪心自问,我们是吗?
第二篇:2010年国有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美好愿望
国有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最近几年已经从企业单兵做战,各自实施演变为集团企业统一部署,全面建设,大力的投入和重视,伴随的是对信息化的过高期望,尤其大型集团动辄就买几千万、上亿的erp,大型项目基本都被erp、oracle垄断了,其实对sap、oracle的选择,也是对信息化美好愿望的反映,因为前期选型正
是看中了这些软件在一些外企的成功实施,集团化管理。但是,选择软件时,是否考虑到国情、企业管理现状呢?毕竟软件只是一个工具,关键在于用他的人和企业,还有实施方法,其实说实话,完全照搬老外的东西,尤其是管理方法,直接成功的有几家呢?
二、内部信息力量薄弱,被忽悠
国企的一大特点,就是工作稳定,安逸,这是世人公认的,当然如果有的人说很累,那么只有两种情况,这个人是企业的超级骨干,领导才能或者技术才能很突出,干的确实多,另一种,就是没有在私企或者外企干过,干点活就说累的。而且,好的国企人员流动性低,很多是大学毕业就进来工作,本身没有软件实施的工作经验,再加上安逸的生活,所以,基本上没有对信息化把控理解深入的人,这样,就导致企业自身的信息化人员水平较低,除个别企业。
进一步,会导致两个问题,一,在信息化项目决策时,技术人员不能给领导提出实质性建设,容易在信息化项目选型、做决策时出现偏差,如现在有很多企业,信息化水平本来不高,就要做决策系统、数据挖掘,建空中楼阁,结果只能做出四不象;
二、在信息化项目建设过程中,因为企业自身信息化人员素质问题,会导致整个项目由咨询公司主导,而大家知道,咨询公司的任务是从企业挣钱,如果哪个顾问和你说,我们是全身心为了提高贵企业的管理水平,挣钱次要,趁早将其扫地出门,一个说假话的顾问,还能做出什么来呢,顾问的第一要务是赚钱,第二要务是帮企业提高管理水平,而纵观国内咨询公司现状,及少数精英属于后者,大部分还停留在第一阶段。
在这种前提下,会出现什么问题呢?顾问会忽悠你了,如果企业自身的信息化人员对信息化的实施认识较浅,就很容易被忽悠住了,人家说啥你就得听,因为不懂啊,又不能和上级领导说自己不懂,结果呢,项目会做完一期,做二期,做完二期,做三期,顾问一直在那儿赚钱,信息系统的建设却进度缓慢,有时顾问会说,进度已经够快了,其实,仔细想想,是真的吗?整理数据就要半年你觉的正常吗?有时候,很多不正常的事,做的多了,说的多了,大家也认为正常了。就好像信息化建议必须要有二期一样,真的是这样吗?
于是,国企大部分信息化出现了经典的一幕:上线会议没有不成功的,系统没有不完善的,做完一期不做二期是不可能的(前提是企业还有钱)。
一句话很流行“如果有问题,先从自身找问题”,所以,要想有好的信息化建设,企业先要问问,自己是不是真的有很懂行的人,如果没有,先找人吧,没有人,上了项目,只能是任人摆布,企业的信息化人员,只不过就是顾问赚钱过程中的一枚棋子,千万别把自己当上帝,那是自以为是。
三、项目定位不明确
在项目前期调研,一般都美好前景,所以会以为信息化是全能的,不再把系统看成工具,最后,自己也不知道信息系统到底是什么,只是觉的很强大,这种对信息化定位不明确,没有目标的情况,只会导致上线后的失望,期望越大,失望越大,试想,一个没有标准的项目,到底做到什么程度算成功呢?考试还有个100分,60分呢。
四、形象工程
经常项目就被做成形象工程了,验收之日就是系统束在高阁之时,原因如下:
项目起初就是被作为形象工程立的项,当然并不是项目组的所有人都知道,这种项目束在高阁是正常地,毕竟完成了它的使命;
另一类,项目本来大家都赋予了期望,可是做的过程中,没有明确的责任制和权力下放,即权力在领导,责任在干活的人,或者项目经理只有责任,没有决定权,财务支配权,那么这种项目就很难成功,最好的结果也就是做成形象工程,有时连形象工程也做不成,直接失败了。也有可能,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没有一个人是真正担当责任的,即就算失败了,责任是大家的,不是某些人的,这种项目也很难成功,难免走上形象工程的结局。
五、本位主义
这种问题出现的可能性最大,项目实施中各部门相当的本位主义,没有合作意识、大局意识,如果给某个部门派活,经常会听到的话是“这个任务不该我们管”、“我们不担这个责任”、“我们没有权力做这个”、“这个与我们无关,去找别的部门”,就算与某个部门有关了,也可能会听到“这个责任不该我们负啊,部门、部门也要一起干啊,我们自己干不了啊”等,当然如果有了利益,就是另一个说法了。
六、部门冲突
另外,信息化项目一般有两大特点,主要涉及业务管理、涉及n多部门,所
以项目实施的过程上中,必然会要求某些部门干一些活,要求流程整合,降低一些部门的权力和利益范围。于是,信息化项目就成为一个很方便的、天然的利益争夺工具,会被很多部门所利用。有时想想,一个项目就像一个大平台,软件公司、各业务部门、各级领导都以这个平台为载体进行“推手”运动,不是吗?
所以说,一个好的企业领导、一个好的项目经
理、一个好的软件公司老总就是能够提前预知上述问题,并及时解决上述问题的人,扪心自问,我们是吗?
第三篇:2010年国有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2010年国有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范文网
一、美好愿望
国有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最近几年已经从企业单兵做战,各自实施演变为集团企业统一部署,全面建设,大力的投入和重视,伴随的是对信息化的过高期望,尤其大型集团动辄就买几千万、上亿的ERP,大型项目基本都被ERP、ORACLE垄断了,其实对SAP、ORACLE的选择,也是对信息化美好愿望的反映,因为前期选型正是看中了这些软件在一些外企的成功实施,集团化管理。但是,选择软件时,是否考虑到国情、企业管理现状呢?毕竟软件只是一个工具,关键在于用他的人和企业,还有实施方法,其实说实话,完全照搬老外的东西,尤其是管理方法,直接成功的有几家呢?
二、内部信息力量薄弱,被忽悠
国企的一大特点,就是工作稳定,安逸,这是世人公认的,当然如果有的人说很累,那么只有两种情况,这个人是企业的超级骨干,领导才能或者技术才能很突出,干的确实多,另一种,就是没有在私企或者外企干过,干点活就说累的。而且,好的国企人员流动性低,很多是大学毕业就进来工作,本身没有软件实施的工作经验,再加上安逸的生活,所以,基本上没有对信息化把控理解深入的人,这样,就导致企业自身的信息化人员水平较低,除个别企业。
进一步,会导致两个问题,一,在信息化项目决策时,技术人员不能给领导提出实质性建设,容易在信息化项目选型、做决策时出现偏差,如现在有很多企业,信息化水平本来不高,就要做决策系统、数据挖掘,建空中楼阁,结果只能做出四不象;
二、在信息化项目建设过程中,因为企业自身信息化人员素质问题,会导致整个项目由咨询公司主导,而大家知道,咨询公司的任务是从企业挣钱,如果哪个顾问和你说,我们是全身心为了提高贵企业的管理水平,挣钱次要,趁早将其扫地出门,一个说假话的顾问,还能做出什么来呢,顾问的第一要务是赚钱,第二要务是帮企业提高管理水平,而纵观国内咨询公司现状,及少数精英属于后者,大部分还停留在第一阶段。
在这种前提下,会出现什么问题呢?顾问会忽悠你了,如果企业自身的信息化人员对信息化的实施认识较浅,就很容易被忽悠住了,人家说啥你就得听,因为不懂啊,又不能和上级领导说自己不懂,结果呢,项目会做完一期,做二期,做完二期,做三期,顾问一直在那儿赚钱,信息系统的建设却进度缓慢,有时顾问会说,进度已经够快了,其实,仔细想想,是真的吗?整理数据就要半年你觉的正常吗?有时候,很多不正常的事,做的多了,说的多了,大家也认为正常了。就好像信息化建议必须要有二期一样,真的是这样吗?
于是,国企大部分信息化出现了经典的一幕:上线会议没有不成功的,系统没有不完善的,做完一期不做二期是不可能的(前提是企业还有钱)。
一句话很流行“如果有问题,先从自身找问题”,所以,要想有好的信息化建设,企业先要问问,自己是不是真的有很懂行的人,如果没有,先找人吧,没有人,上了项目,只能是任人摆布,企业的信息化人员,只不过就是顾问赚钱过程中的一枚棋子,千万别把自己当上帝,那是自以为是。
三、项目定位不明确
在项目前期调研,一般都美好前景,所以会以为信息化是全能的,不再把系统看成工具,最后,自己也不知道信息系统到底是什么,只是觉的很强大,这种对信息化定位不明确,没有目标的情况,只会导致上线后的失望,期望越大,失望越大,试想,一个没有标准的项目,到底做到什么程度算成功呢?考试还有个100分,60分呢。
四、形象工程
经常项目就被做成形象工程了,验收之日就是系统束在高阁之时,原因如下:项目起初就是被作为形象工程立的项,当然并不是项目组的所有人都知道,这种项目束在高阁是正常地,毕竟完成了它的使命;
另一类,项目本来大家都赋予了期望,可是做的过程中,没有明确的责任制和权力下放,即权力在领导,责任在干活的人,或者项目经理只有责任,没有决定权,财务支配权,那么这种项目就很难成功,最好的结果也就是做成形象工程,有时连形象工程也做不成,直接失败了。也有可能,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没有一个人是真正担当责任的,即就算失败了,责任是大家的,不是某些人的,这种项目也很难成功,难免走上形象工程的结局。
第四篇:派出所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派出所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摘要:笔者是资源县公安局指挥中心工作人员,近期通过两个月对基层派出所信息化建设调研,了解到资源县各派出所的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了派出所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方法和对策,由此引发了对公安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公安信息化建设 现状;主要问题:方法和对策 思考
信息主导警务,是现代警务的一个突出特点,把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作为加强公安基础工作的重要载体,既是在社会信息化条件下做好公安基础工作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区别于传统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一个鲜明特色,派出所是公安机关最基层的业务单位,担负各业务部门的信息采集工作,它的信息化建设在基层基础建设中占有主导地位,是推动公安基础工作向前发展的前提和保障,笔者通过实际工作和调查,对目前资源县公安局八个派出所信息化建设情况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和思考。
一、派出所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1、基层民警配备情况。资源县公安局共有八个派出所,现有正式在编民警49人,其中30岁以下的25人,31岁至40岁的11人,41岁至50岁的10人,50岁以上的3人。
2、各派出所电脑硬件配置情况。
第五篇: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摘 要:对于电力企业这样的传统企业,长期以来都是垄断的经营模式,所以进行信息化建设并非易事,势必会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随着电力体制的深化改革与经济的全球化,开始出现了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那么如何在竞争中获得更大的收益呢?回答只有一个,只有把存在的问题尽快解决,争取早日实现“数字化电力”的目标,形成先进的管理模式,这样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稳中求胜。
关键词:电力;信息化;问题电力信息标准化建设制约了信息化发展
电力企业在长期的信息化建设历程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信息系统,并留存有大量的历史数据。由于缺乏统一的编码体系,给系统整合以及各类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除此之外,编码体系的不一致也加剧了电力行业管理软件形成通用产品的难啡。目前电力行业信息化尚未制定统一的信息化标准体系,电力企业内部信息系统的信息编秒、技术标准、规范也不统一;这就造成企业内部信息孤岛无处不在、系统不能集成、资源不能共享的局面,严重制约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标准体系的缺乏影响了企业内部、上下级企业之间信息的共享与交互。据介绍,目前各应用系统根据自身的需要制定了很多编码体系,有的在网省范围内使用,有的在地市级电力企业使用,但都无法在全国推广。我们相信,只有把标准化建设搞上去,才有资格谈信息化建设的纵向延伸发展。电力企业信息系统的管理机制不健全
由于各个电力企业信息化发展的进度不一样,同时建立的管理机制也不尽相同,电力企业组织管理架构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发展战略的取向,使现有管理模式和信息化建设相互磨合、相互促进、相互完善。坚持信息化建设为现有管理模式服务这一前提,用信息化的先进管理理念促进企业管理机制的变革,并以管理机制变革推动信息化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建立健全信息系统的管理机制是当前信息化建设的基本任务。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化和规范化
企业的管理方式亟需规范化和流程化。电力企业在长期的垄断体制中逐渐形成了特有的管理模式,其中最大的弊端就是缺乏全行业统一和规范的管理流程。又由于电力企业将安全生产当作第一要务,即使有心改造流程,其力度也有限。企业缺乏规范直接导致IT厂商项目实施时困难重重,需要不断的与客户沟通并对系统进行相应的修改,软件产品化很难实现,加大了经验积累的难度,给电力行业管理软件市场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力。电力企业管理水平滞后于信息化建设
长期以来,电力企业长期作为国家垄断行业存在与运营,作为国家的基础性产业,电力企业曾一度在计划性指令下进行生产,以安全生产为中心。在长期的计划经营模式下形成的电力企业条块分割、信息闭塞、效率低下的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当前的要求。电力企业需要启动一轮企业管理革新,从企业战略出发,实行业务调整、流程梳理与优化,引入信息技术的支持。相对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电力企业管理革新处于落后状况,有的企业引入了先进的业务系统、管理系统,而管理模式未能实施有效革新,最终导致了信息系统未能发挥预期的、应有的作用。企业应加强信息化的基础建设
硬件与软件投入上存在重硬轻软:由于对信息化认识上的误区,部分电力企业认为搞信息化主要就是买机器、建网络。前几年,电力企业虽然加大了信息化的投入,但是将资金主要用在了硬件设备的购置上,相应的软件系统的投入却明显不够,认为硬件设施是有形的固定资产,而软件却是无形的,价值不容易度量,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重硬轻软情结。这种做法的结果是硬件设施脱离了软件系统,从而硬件也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信息化建设没有太大的成效。
这里的基础不仅是指硬、软件方面的设施等,更重要的是应加强员工的计算机素质和对信息化的认识,这是项目实施成功的基本条件。目前电力行业员工的计算机素质普遍偏低,使得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进行基础培训,同时员工也容易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给项目实施带来困难。此外,如果企业员工没有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往往无法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项目实施的效果大打折扣。模式与观念是影响电力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电力企业管理模式阻碍了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电力行业长期的垄断性经营导致了其特有的经营管理模式:重安全生产、轻企业管理,条块分割、信息分散,以安全生产为中心的意识深深植入电力企业的领导、职工的观念中。当前,电力行业竞争机制正在逐渐建立,电力企业面对竞争需要提升管理水平,信息化建设正是提升管理水平的有力途径。而信息化建设又依赖于企业管理模式的革新。电力企业管理革新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推进难度较大,包括:思想意识的转变;体制的创新和管理的变革;竞争、服务和成本意识的觉醒等,还有企业的服务、品牌、人力资源等更高层次的文化范畴。在落后的管理模式下实施信息化,只能是原有业务在信息系统的电子化而已,不能通过信息系统实现管理水平质的提升。综上所述,电力企业管理模式、信息化推进模式,以及对于信息化的认识、观念是影响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对于传统的电力企业要实现信息化,存在着一些客观的问题,所以从领导到普通员工一定要接受信息化建设的思想,对于新的业务流程、新的管理体制有一个接受、适应和深化的过程。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然要改革企业管理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东西,因而必然触及部分人的利益,可能会带来企业资源和内部利益的重新分配,因此肯定会存在阻力。信息化建设要求企业生产经营流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能遵守规程,这正是企业加强管理要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国家电力信息中心.电力信息化.[2] 徐明琴.电力企业管理.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3] 内蒙古电力信息化建设管理文件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