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的行动纲领
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的行动纲领——中共湖北省第十次代表
大会报告解读
省委副秘书长、报告起草小组副组长 吕东升
2012年第7期 ——省第十次党代会专辑
省第十次党代会是在我省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极为重要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省委书记李鸿忠同志代表九届省委所作的《奋力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为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实现富民强省而奋斗》的报告,全面系统阐述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湖北、怎样建设湖北的重大问题,是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行动纲领。报告在近两个小时的时间里,被与会代表20多次热烈的掌声所打断。我先后担任七、八、九、十共四次省党代会代表,先后担任省九次党代会和本次党代会报告起草小组副组长,深切感到本次大会内具号召力,外具影响力,形成全省上下共谋发展、共促跨越的强劲气场和热烈氛围。省委决定,要在全省范围内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代会精神的热潮,省委宣传部安排我在省直机关和武汉市作宣讲。下面,我结合亲历和感知的有关情况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一、报告诞生的历史背景、起草过程与热烈反响 这几个问题虽然不是党代会报告本身的内容,但粗略了解一下,对学习领会党代会报告精神大有裨益。
(一)历史背景:“五情”变化——呼唤绘制新蓝图
恩格斯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古人曰:只有了解天下大事,才能谋好全局;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认真研究和吃透形势,找准时空坐标,是起草党代会报告的基本前提。一看世情。环顾全球,我们正处在后危机时期,“危险往往在危机结束之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发展面临着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与挑战。今年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反华势力对我国在政治上围攻,军事上打压。二看国情。在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中,出口一度占到三分之一左右,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增长模式难以迅速改变。目前外需不景气、出口受阻,势必加剧国内争夺市场份额的竞争。从各省区市来看,前有标兵、后有追兵,不进则退、慢进亦退,区域竞争更趋激烈。三看党情。我们党的主流是好的,“人间正道是沧桑”。但也要看到,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的“三信缺失”(信仰、信念、信心)问题仍然存在;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的“四大考验”、“四大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四看省情。最根本、最关键的是,2005年8月,胡锦涛总书记来鄂视察时提出:“湖北要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去年6月3日,胡锦涛总书记来鄂视察时再次提出:“湖北要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这是中央的重托,也是对湖北发展的定位。我们已经站在了新的起点。五看民情。人民群众对省委省政府的期望值很高,尤其是提升幸福指数的呼声和要求日渐强烈。以上“五情”变化,是我们起草党代会报告的基本依据。
(二)起草过程:“六大元素”叠加——报告是在省委领导下全省人民共同起草的 报告起草工作自始至终是在九届省委常委会和省委书记李鸿忠同志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省委一班人以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对报告起草工作给予高度重视,李鸿忠书记、王国生省长、张昌尔副书记和其他省委常委都倾注了大量心血。2011年12月29日,省委九届十二次全会决定,省第十次党代会于2012年6月召开。李鸿忠同志明确指出,开好省第十次党代会,关键是起草一个好报告,选出一个好班子、营造一个好氛围(“三个一”),要求及早启动报告起草工作,确保省第十次党代会圆满成功。2012年1月,省委常委会研究决定,成立由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李春明同志任组长,省委副秘书长吕东升同志任副组长,省直15个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起草工作领导小组,正式启动报告起草工作。鸿忠同志多次强调:“党代会报告的起草主要不是写作班子的任务,而是全省的任务;写作班子只是执笔,主笔是全省干部群众。”他还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这次党代会报告起草要成为‘三个过程’,也就是分析省情、统一思想的过程,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的过程,振奋精神、提神鼓劲的过程。”说心里话,我们起草组的同志既感到使命光荣,更深感责任重大。
报告起草历时6个月,9易其稿,“六大元素”令人难忘。第一个元素是,鸿忠同志先后主持召开一次书记办公会、三次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报告起草工作,确定报告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给报告“定调”。第二个元素是,鸿忠、春明同志六次召开专家座谈会,昌尔、岱梨同志四次召开专题会议,各位省委常委结合分管工作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有关意见和建议。第三个元素是,报告提纲确立以后,省委从省直有关部门和高校抽调30多位在各自领域有造诣的同志,分别由7位厅级干部牵头组成专题组先行起草。这次起草工作在战线和阵容上拉得比较大。用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报告起草组组长李春明同志的话说:“他们采购丰富的原材料,我们小班底做菜”。这是与以往党代会报告起草工作最大的区别。第四个元素是,报告初稿形成以后,广泛征求了全省各地、各部门共130多个单位党委、党组的意见,大家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讨论,提出了近500条修改意见和建议。同时,开展了“我为党代会建言献策”活动。第五个元素是,专程上门征求11位正省级老领导的意见。刘西尧、关广富、沈因洛、陈明、王群、贾志杰、蒋祝平、罗清泉、杨永良、王生铁、宋育英同志,他们曾经主政湖北或长期工作于湖北,所提意见和建议颇有分量、颇有见地,为党代会报告的起草增加了厚度。第六个元素是,邀请熊召政等一批语言文字专家对报告进行了打磨、润色。
因此,报告是在省委领导下,由全省人民共同起草的,是全省人民智慧的结晶。6月17日上午,鸿忠同志将《湖北日报》6月18日头版头条发表的省党代会报告起草工作纪实的标题由原来的《开启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的新征程》改为《众志绘宏图,荆楚谱新篇》,旨在突出报告由全省人民共同起草这一特点。
(三)热烈反响:报告赢得了与会代表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国生同志6月10日上午在鄂州市代表团审议党代会报告时指出:“评价一个主题报告,有两条十分重要的标准:一是基层干部、普通老百姓能不能听得懂,是否乐于接受,这检验报告是否有群众基础;二是能不能与大家产生互动与共鸣,让与会者迸发激情,有坐不住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这检验报告是否有感召力。从昨天上午会场的气氛和这两天的讨论来看,鸿忠书记的报告完全达到了这两个目的,的确是一个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好报告。”
鸿忠同志代表九届省委所作的报告,其重大意义集中表现在为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实现富民强省作了思想纲领、战略部署、组织保障的全程准备。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描绘了宏伟蓝图。报告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工作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是方向标、路线图。第二,对今后五年的工作作了重大战略部署,是全省人民的行动纲领。第三,构筑了发展的统一战线。报告从起草、讨论、修改到大会审议批准,经过了宽领域、高频度地反复征求意见,充分做到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广泛凝聚了各方面智慧,调动了一切积极因素。第四,进一步营造了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气场。大会期间,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基层代表,无论是工人农民还是知识分子代表,听了报告后,都有一种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危机感,有一种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一种时不我待、机不可
失的紧迫感。武汉市代表团王群同志(原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内蒙古自治区原党委书记)在讨论时说:“鸿忠同志的报告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过去五年,全省取得的发展成就、积累的宝贵经验令人欢欣鼓舞;展望未来,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和富民强省目标使命光荣。这次党代会是一次生动感人的党性教育会,作为一名老党员,我对同志们忠实地履行宗旨、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奉献精神致以崇高的敬意。”王群同志还即兴赋诗一首表达自己的感想:“高举旗帜和创新,荆楚崛起率先行。先进文化居前列,小康幸福喜来迎。‘三万’工程生命保,问责勤廉党风清。坚定信念纯党性,民心永待万年春。拥护中心新使命,复兴中华献忠诚。科学发展与时进,强党固基保永恒。”感观和激情是赋诗的源泉和翅膀。本诗的字里行间,洋溢着这位湖北的老领导、久经风霜的老党员对报告、对大会和对省委省政府工作的高度赞誉,抒发了他的赤诚情怀。
在笔者随省委主要领导同志听取审议报告的每一个代表团,代表们无不抢着话筒发言,笑容、喜悦、激情交织„„,此种场景也是对报告和会议成功的真实写照。闭幕式上,如潮的掌声见证了报告通过。
二、关于报告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
报告除引言和结束语以外,共八个部分。按逻辑联系,可分为四个板块。第一部分为第一板块,主要是回顾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这是引子、是前提;第二部分构成第二板块,主要阐述今后五年的目标思路,这是灵魂;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共5个部分构成第三板块,主要是今后五年的重大工作部署,这是路径、是实现途径;第八个部分构成报告的第四板块,阐述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这是根本保证。
(一)砥砺奋进、蓄势勃发的五年
这是报告的第一部分,写的是过去五年工作的回顾和总结。“砥砺奋进”、“蓄势勃发”这两个“成语”在汉语辞典中找不到,带有原创性。起草专班使用这个标题,是经过反复思考、认真打磨的。“砥砺”即磨刀石,引申为“磨炼”,砥砺奋进隐含了过去五年的工作艰辛和我们的精神状态。“蓄势”即积蓄力量潜能,“勃发”并没有用厚积薄发的“薄”,而用生机勃勃的“勃”。“蓄势勃发”隐含的是在历届省委省政府打基础、利长远之上阔步前进。事非经过不知难。省第九次党代会以来的5年间,全省上下经历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冲击,遭受了数十年一遇的雨雪冰冻和大洪大旱侵袭。省委紧紧依靠和团结带领全省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在抢抓机遇中阔步前行,在迎接挑战中砥砺奋进,全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报告用“六个提升”概括重大成就。“六个提升”是,这五年湖北的战略支点功能稳步提升,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发展动力和活力持续提升,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明显提升,政治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我们感受最深的是三点:一是湖北的战略支点功能稳步提升。我们除了全面实施“两圈一带”总体战略、“一主两副”中心城市带动战略以外,国家还批复了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重大金字招牌,大别山革命老区和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战略支点建设迈出新步伐,支点功能有效发挥、作用更加彰显。二是湖北在区域发展中的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快车道,生产总值继2008年突破万亿元大关以后,2011年接近2万亿元大关,达到19594亿元,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由2007年的3.5%提高到2011年的4.16%,在全国的排序由12位上升到第10位,跨入全国第一方阵。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在全国率先进入高铁时代。从软实力来看,“湖北群星现象”享誉全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实现零的突破。三是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年轻干部成长工程”顺利实施。尤其是“三万”活动、治庸问责活动广泛深入开展,党群干群关系显著改善,受到党中央和总书记的充分肯定,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报告在总结“六个提升”之后,用“五个最”作结论,即这五年是我省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改革开放成效最好、人民群众受益最多、民主团结气氛最浓、对内凝聚力和对外影响力显著提升的时期之一。
报告用“五个结合”概括基本经验。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我们党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报告在总结回顾五年成绩的同时指出,五年来我们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央精神、切合湖北实际、具有湖北特点的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之路,积累了“五个结合”的宝贵经验。“五个结合”是:必须坚持把解放思想与改革创新结合起来,必须坚持把保增长与转方式结合起来,必须坚持把抓发展与惠民生结合起来,必须坚持把做好群众工作与改进干部作风结合起来,必须坚持把凝聚内在力量与争取外力支持结合起来。这些经验弥足珍贵,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坚持并不断完善。
报告用“四个不相适应”指出存在的差距与不足:一是经济实力与富民强省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发展不够仍然是湖北最大的实际、最突出的矛盾;二是社会管理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发展黄金期也是矛盾凸现期,维护社会稳定的压力较大;三是民生改善与人民群众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高,部分群众的生活还存在诸多困难;四是一些党员干部能力素质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从严治党的任务仍然艰巨繁重。
本部分最后指出,面对来自各方的竞争与挑战,面对全省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我们没有任何资格盲目乐观,没有任何理由停滞不前,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勇于担当、迎难而上,用我们的心灵和双手,努力把湖北的事情办好,决不辜负全省人民的重托与期待。
(二)开启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的新征程
这是报告的第二部分,写的是今后五年的工作目标和思路,是整个报告的灵魂。笔墨虽然不多,但却是人们关注度最高、写作难度最大的部分,是整个报告的画龙点睛之笔。为什么要用“开启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的新征程”这个标题呢?因为胡锦涛总书记2005年8月23日来湖北视察时,提出了湖北要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九次党代会报告的主题(标题)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推进改革创新,为构建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而奋斗”。去年6月3日,胡锦涛总书记再次来湖北视察时,明确提出:“湖北要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加快”二字责重如山,这是中央的嘱托、时代的呼唤、群众的期盼。所以,第二部分用了这样的标题。这一部分共有10个自然段,可用“三新”这三个层次来概括。
其一,新内涵。报告指出,我们理解的战略支点,就是中部地区崛起的重点、支撑点、着力点;就是湖北应当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快于、好于、优于其他地区,在辐射力、带动力、影响力方面重于、强于、特别于其他地区;就是湖北应当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枢纽节点和重要增长极,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改革创新、民生改善等方面走在中部地区前列。我们只有奋力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才能实现加快的要求,担当起建设支点的重任。为此,我们必须把战略支点建设作为全省发展的总目标、总任务,统领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经过努力,尽快把湖北建成“四基地一枢纽”;奋力推进向“四个强省”(工业强省、农业强省、科教强省、文化强省)的跨越;不断增强湖北作为战略支点应当发挥的“三大功能”(自主创新示范功能、“两型”社会建设引领功能、对外开放服务功能),以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卓越成就和综合竞争力,承担起构建战略支点的崇高使命,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作出应有的贡献。这是在省第九次党代会和省委九届十次、十二次全会的基础上,对战略支点的内涵进一步作了完整的概括和充实。
其二,新机遇。报告指出,未来十年是湖北发展的“黄金十年”。这是一个重大判断。报告得出“黄金十年”的重要结论,是基于对“五个客观条件”、“一个主观因素”的分析。“五个客观条件”:一是随着经济增长模式由外需拉动为主向内需拉动为主转变,地处中部、经济外向度较低的湖北(2011年我省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为4.16%,而出口占全国比重仅有1.02%,居第14位)将成为拓展内需市场的前沿阵地;二是湖北具有区位、交通、科教、产业、生态等方面的综合优势,为实现后发跨越、弯道超越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三是我省享有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政策优惠,部分地区还享受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的政策优惠,还有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一系列政策优惠,这些都将为全省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四是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建设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有望形成我国新的经济增长极,将为湖北的发展开辟新的领域,拓展更加广阔的空间;五是随着我省“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近年来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和产业成长将为经济持续较快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一个主观因素”,也是更为重要的,就是全省已经形成了激情奋进、共促跨越的强大气场,呈现出蓄势勃发、中气十足的强劲态势。综观以上因素,报告指出,今后十年乃至更长时间,应该是我们奋发有为、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实现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黄金增长期。对形势的分析判断有利于增强我们的信心,决定着事业的成败。
其三,新要求(“一个总体要求”+“五新”具体要求)。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不动摇,紧紧抓住“黄金十年”重要战略机遇期,坚持主题主线、深化改革开放、突出自主创新、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实施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在新的起点上奋力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努力建设富强、创新、法治、文明、幸福湖北,为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实现富民强省目标而努力奋斗。具体奋斗目标是“五新”,即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改革开放创新实现新突破、人民生活水平实现新提高、和谐社会建设迈出新步伐、党的建设取得新进展。本部分的结束语指出:面对时代赋予的千钧重任,面对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我们千万不可麻木和懈怠,决不能留下千古遗憾,必须千方百计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创造机遇,必须顺势而为、逆势而进、乘势而上,在构建重要战略支点的征程上迈出更大步伐,共同创造湖北更加美好的明天!
(三)对建设“五个湖北”作出重大战略部署
这是报告的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共五个部分,大体上对应阐述的是经济建设、动力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是构建重要战略支点的具体路径、实现途径。如果说报告第二部分是“软件”、务虚的话,那么这五个部分则是务实,讲的是“硬件”。
其一,推进“三化”协调发展,努力建设富强湖北。为什么要推进“三化”协调发展?经济学的“木桶理论”告诉我们,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不是取决于最长的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木板。有很多网民反映,就全国范围而言,“城市变年轻了、农村变老了”,“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去农化”(劳动力、资金、土地)现象比较严重。“协调推进”比“同步推进”的表述更为科学。希望湖北走在“三化”协调发展的前列,这也是李克强副总理对我省提出的明确要求。一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努力建设工业强省。做大做实做强工业是全省发展之要。要加快构建现代工业体系,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大力培育市场主体,提升区域发展水平。推进工业园区提质扩容,拓展“飞地经济”、一区多园等发展模式,引导产业集群发展、构建新型工业化发展平台。二是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努力建设农业强省。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深入实施“四个一批”工程,突破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快新农村建设,深化农村改革,尊重和保护农民以土地为核心的财产权利。三是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坚持城乡统筹,坚持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强省之基、继续实施“一主三化”方针,大力提升区域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加快培育全国百强县市,实现县域经济发展新跨越。四是提升“三化”协调发展的支撑保障能力,增强发展后劲。强化服务业的战略地位,努力建
设全国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基地;强化投资的支撑作用,强化基础设施的承载功能,做大做强支撑长远发展的“底盘”。
报告在本部分的最后一自然段将各地的发展战略纳入了省级战略体系。报告仅这一自然段共赢得与会代表16次雷鸣般的掌声,体现了各地对省委把各市州关系全局的重大发展战略纳入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的高度认同与热烈欢迎。
其二,坚持把改革开放创新作为根本动力,努力建设创新湖北。吴邦国委员长在《求是》杂志2010年第19期发表文章指出,中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核心技术,缺乏知名品牌,我们产品增加值率只有日本的4.37%、美国的4.38%、德国的5.56%。也就是说很多产品标注为中国制造,但研发设计、关键部件和市场营销都在国外,只有加工、封装等劳动密集型环节在国内。我们相当一部分钱被外国人赚走了,且受制于人,经济不安全。报告指出,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湖北最大的资源是创新资源,最大的优势是创新优势,最大的潜力是创新潜力。必须把思想观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作为动力之本、发展之源,促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逐步走上创新驱动的轨道。一是深入解放思想,创新发展文化。要坚持“五破五立”,以思想大解放为先导开拓发展视野、培育发展文化、优化发展环境、拓宽发展空间,把解放思想落实到解决问题上、落实到实际成效上。二是深入推进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深入实施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以突破性发展民营经济为重点,坚定不移地推进所有制改革,加快营造各类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优化环境;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现代市场体系,促进高端要素汇集湖北;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为目标,深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广鄂州、随州和黄石等地大部制、扁平化改革经验。三是坚持开放先导,以开放促改革促创新促发展。要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稳定和拓展外需;全面深化对内开放与合作,努力把湖北建成内陆开放的新高地。四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科教强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基础在教育,关键靠人才,核心是产业化。要坚持以创新为动力,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使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成为引领湖北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坚持以企业为创新主体,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创新的需求主体、投入主体、研发主体和应用主体;着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促进科技成果“落地开花”、就地转化,让更多的科技人、学术人敢于、乐于、善于做“经济人”、当企业家;着力完善区域创新体系,使湖北真正成为在全国具有重大影响力的自主创新高地。
其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努力建设法治湖北。如何创造良好的政治生态,使社会既充满活力又井然有序、和谐稳定?如何保障改革、发展卓有成效地进行?关键靠民主、靠法治。报告指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积极探索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新途径。加快建设法治湖北,着力构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发展、维护稳定的良好民主法治环境。一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这个根本政治制度,支持和保障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使立法、监督、决定重大事项和选举任免,更好地体现人民意志、服务全省大局。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这个基本政治制度,支持和保障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主动谋事、认真干事、努力成事,提高人民政协工作科学化水平。坚持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全面加强同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共筑发展统一战线。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依法依章履行职能。二是加快依法治省进程。各级党委要切实增强法治观念,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要加快实施法治湖北建设纲要,推进全省各项工作法治化。切实提高立法质量。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加强司法工作,维护公平正义。强化监督约束,确保权力正确行使。三是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认真组织实施“六五”普法规划。大力弘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法治理念。
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率先垂范,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不容践踏。不论涉及到谁、不论职务多高、不论贡献多大,只要触犯了法律都要受到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迁就。
其四,坚持先进文化引领,努力建设文明湖北。当今世界已进入以文化定成败的阶段。文化具有引领社会、教育人民、促进发展、维护安全四大功能,既关乎发展更关乎民心和未来。一个国家物质匮乏一打就倒,没有科技实力一打就倒,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作后盾一打就倒,而没有文化力量作支撑“不打自倒”。我们已经进入一个“文化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的时代”。报告强调指出,要在加强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同时,着力推进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提升构建重要战略支点的精神驱动力、文化影响力和生态承载力。一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灵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文化的力量在于凝聚人、引导人、鼓舞人、塑造人。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构建促推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精神高地,建设美好家园。积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快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充分发挥“湖北群星”的示范效应,用先进典型和道德模范的感召力引领社会风尚。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提高舆论引导的及时性、权威性和有效性。二是积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文化强省。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进程,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大力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和文化名家工程,实现湖北文化军团建设的新跨越。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积极扶持传统文化产业,大力培育文化创意、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新型文化产业,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加强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和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尽快使文化产业成为我省新兴支柱产业。三是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提升生态文明。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加快建设“两型”社会。坚持生态立省,改善和优化城乡人居环境。树立绿色消费理念,倡导循环低碳生活方式,在全社会形成节约环保的良好氛围。健全符合生态要求的法规体系,完善生态补偿、政策环评等长效机制,让“千湖之省”蓝天长驻、青山长在、碧水长流,让人民群众不但能够享受“春城无处不飞花”的城市生活,也能品味“万家烟树满晴川”的田园牧歌。
起草专班在开始构思起草大纲时,准备借鉴各省区市经验,提炼出“湖北精神”(不少省区市在党代会报告中都提出了自己的精神)。省委经过讨论认为,全党全国应该有统一的精神支柱,各地提出自己的精神必须既准确又有新意,做到这一点难度极大。鉴此,后来报告在这一部分的最后一自然段针对实际情况提出做四种湖北人,即: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个爱国守法、崇德守信的湖北人,做一个和善开明、务实敬业的湖北人,做一个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湖北人,做一个语言文明、举止优雅的湖北人,让现代文明之花在荆楚大地绚丽绽放!
其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建设幸福湖北。“幸福”是人类孜孜以求的永恒主题,“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价值追求,“幸福”最能真正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感召力、吸引力和凝聚力。报告强调指出:建设幸福湖北,是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执政为民的根本体现。要切实念好衣食住行、业教保医“八字经”,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一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着力构建充分就业、体面劳动、合理分配、幸福生活的共建共享新格局。坚持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坚持把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作为民生之源,建立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使收入分配水平与我省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稳定物价总水平,保证贫困家庭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生活标准。二是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坚持把教育作为民生之基,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坚持把社会保障作为民生之依,实现应保尽保。尽快健全全
民医保体系,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建立健全以廉租房、公共租赁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改善城乡居民的居住条件。三是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报告在本部分的最后一段提出:我们要以更加进取的精神、更加卓越的工作,不断增进人民福祉,力争经过五年的努力,实现“十个确保”的目标。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尽快把湖北建设成为物质生活丰裕、人民精神愉悦、社会平安和谐、生态环境舒适的幸福家园,让全省人民生活得更加富裕、更加安全、更有保障、更有尊严!赢得了与会代表雷鸣般的掌声。
(四)锻造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的领导核心
这是报告的第八部分,写的是构建重要战略支点的根本保证。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邓小平同志也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报告这一部分围绕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提高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从五个方面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作出部署。
其一,强化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人的灵魂,是精神支柱。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多元,由于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纵深推进,由于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长期存在,我个人认为,就全国范围来讲,我们的隐忧不在经济发展、不在硬实力上,而是在软实力、在精神状态方面。报告强调,必须着眼于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提能、学以创业,大规模培训干部,通过持续不断的理论武装和思想教育,达到“三个更加”,即更加自觉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道路和制度,更加自觉地严守党的纪律,更加自觉地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其二,坚持尚贤任能,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报告围绕“牢固树立围绕发展选用干部的用人导向”,强调“三个坚持”、“四个重用”,即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至上、实干为要;重用信念坚定、勇于担当的人,重用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人,重用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人,重用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人。围绕“以提能善政为核心,加强各级各类领导班子建设”,强调实施“三个工程”,即大力推进“一把手工程”,加快实施“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工程”,分层分类推进“年轻干部成长工程”。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大力培养和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推动人才工作重心下移,优化人才成长和发展环境,努力把我省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强势。
其三,坚持强基固本,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如果形象地把党的组织结构状态比作一个“金字塔”,应该说,中央、省、地市、县这四级的党政机关是相当坚实的。但是,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制后,乡镇作为第五级比较薄弱,村一级和部分企业、高校则不容乐观。省委原常委、组织部长潘立刚同志在一次省委常委会上报告农村基层党建调研时讲到,“七个党员八颗牙,个个都是白头发”,有一定的代表性。在不少农村,很难找到合适人选担任村支部书记;据调研摸底,一些高校的支部书记也“形同虚设”(业务尖子不愿干,当支书的多为辅助人员)。“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此种状况比较严重。报告强调,要以创先争优为总抓手,深化基层党组织“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为重点,完善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健全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选配、培训、管理、保障等机制。同时,严把党员进口关和出口关。
其四,弘扬优良作风,扎实推进群众工作这个党的“生命工程”。报告强调,要大兴“三风”、建立一个长效机制。大兴“三风”,即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力戒空谈浮躁,防止数字攀比、纸上谈兵和急功近利,推进“三抓一促”和“治庸问责”工作常态化;大兴艰苦奋斗
之风,力戒奢侈浪费,严肃查处“三公”消费中的违规违纪问题;大兴批评与自我批评之风,狠治党内生活中好人主义问题,力戒党内生活庸俗化。一个长效机制是,进一步巩固和拓展“三万”活动成果,建立健全联系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
其五,坚持“力度统一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力度统一论”是指改革发展的力度有多大,反腐倡廉的力度也要有多大,不能顾此失彼。这是鸿忠同志在深圳和湖北工作期间,多次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实践反复证明:一个干部如果在廉政建设上出了问题,一是贻害家庭和自己,二是影响党的形象,三是贻误党的事业。报告强调指出,要坚持反腐倡廉教育先行,筑牢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坚持用科学严密的制度规范用权行为,推进制度建设和创新,加大制度执行监督力度;坚持反腐败“利剑高悬”,加大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力度,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让腐败分子没有藏身之地。各级党委要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履行好从严管党治党责任。
三、深刻领会报告的重大创新与亮点
与会代表普遍反映,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亮点纷呈。与我省以往的党代会报告和全国各省区市党代会报告比较来看,本次党代会报告有以下重大创新之处。
(一)与时俱进地提出了明确的主题和主线
党代会报告的主题是党代会的旗帜。报告所确定的主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奋力推进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高举旗帜是政治方向、政治态度,是总要求;战略支点建设是中央赋予湖北的崇高使命,是全省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的“统领”。贯穿报告始终的一条红线是富民强省,这是湖北人民的愿望和期盼。构建战略支点、实现富民强省都是目标;而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则是手段和途径。提出这样的主题、主线,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政治性、针对性、号召性。省第九次党代会报告的标题为:“坚持科学发展、推进改革创新,为构建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而奋斗”,本次党代会报告标题定为“奋力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为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实现富民强省而奋斗”,这体现了中央的重托、把握了时代的脉搏、顺应了人民的期待,是与时俱进的重大成果。
(二)对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的内涵作了系统阐释
2005年8月23日,胡锦涛同志来鄂视察,听取省委汇报后指出:“你们提出的发展思路和政策措施符合中央精神、符合湖北实际,一定要全力以赴、坚持不懈地抓好落实,推动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真正使湖北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那时,我们对构建战略支点还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九次党代会报告将其内涵表述为:“努力把湖北建成中部乃至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现代物流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使湖北成为中部地区经济要素富集、充满创新活力的区域,成为中部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平台,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在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改革创新等方面走在中部地区前列。”本次党代会报告围绕“什么是支点、如何加快建设战略支点”作了系统阐述。报告指出:“我们理解的战略支点,就是中部地区崛起的重点、支撑点、着力点;就是湖北应当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快于、好于、优于其他地区,在辐射力、带动力、影响力方面重于、强于、特别于其他地区;就是湖北应当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枢纽节点和重要增长极,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改革创新、民生改善等方面走在中部地区前列。”要把支点建设作为全省发展的总目标、总任务,统领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奋力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经过努力,尽快把湖北建成中部乃至全国的“四基地一枢纽”,奋力实现向“四个强省”的跨越,不断增强湖北作为战略支点应当发挥的三大功能。这样,支点建设的内涵更加全面,路径更加清晰,功能更加凸显,地位更加突出。
(三)确立了“一元多层次的战略体系”,使战略思维落地生根
九次党代会以后,省委根据经济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结合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广泛调查研究,深化省情认识,总结各地经验,先后提出“两圈一带”区域发展战略、“一主两副”中心城市带动战略、仙洪试验区、鄂州综合改革试验区以及一“红”一“绿”试验区等战略。省委九届十二次全会把构建战略支点作为“金字塔”的第一极(统领),把“两圈一带”区域发展战略作为第二极;把“四基地一枢纽”产业发展战略和“一主两副”中心城市带动战略作为第三极;把其他局部的专项发展战略(工作平台)作为第四极。当时,从理论上讲,应该是比较完善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暴露出一些不足。这些战略比较抽象,不够具体,各地很难找到抓手,以致难以落地。
省十次党代会报告在努力建设富强湖北这一部分,最后用一个自然段把各地发展战略都纳入省级战略体系。指出: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大力支持武汉建设成为立足中部、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着力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重振“大武汉”的雄风;支持襄阳加快省域副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发展,着力建设产业襄阳、都市襄阳、文化襄阳、绿色襄阳;支持宜昌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世界水电旅游名城,成为现代化特大城市;支持黄石实施“大产业、大园区、大城市”战略,建设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示范区;支持十堰打造国际商用车之都和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鄂豫陕渝毗邻地区中心城市;支持荆州大力实施“壮腰工程”,打造湖北长江经济带重要增长极;推进和支持荆门“中国农谷”建设,高水平地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鼓励和支持鄂州成为全省地级市综合改革的示范区,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方面走在全省前列;支持孝感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加快建设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支持黄冈大别山试验区建设,全力打造红色大别山、绿色大别山、发展大别山、富裕大别山;支持和推动咸宁绿色崛起,建设鄂南强市、打造“香城泉都”和“中三角”重要枢纽城市;支持随州建设世界华人谒祖圣地,打造中国专用汽车之都;支持恩施加快推进武陵山试验区建设,着力打造绿色、繁荣、开放、文明的全国先进自治州;支持仙桃、潜江、天门冲刺全国县域经济百强,成为全省“三化”协调发展的先行区;支持神农架林区彰显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价值,建成世界著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经过不懈努力,逐步形成武汉、襄阳和宜昌、其余各市州在全省经济总量中各占三分之一的布局,加快形成多点支撑、多极带动、各具特色、竞相发展的区域经济新格局。此举有利于充分调动各地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把历届省委省政府形成的战略思路细化到各市州;有利于把大的发展战略落实到项目、落实到方案;有利于战略思维的落地、战略部署的贯彻落实;有利于上下同欲同向同行,把战略思想和规划变成6100万干部群众的共同追求;有利于形成各地竞相发展的局面和乘数倍增效应。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一石数鸟”、“一箭多雕”!
(四)作出了未来十年是湖北发展“黄金十年”的重大判断
此举意义不可低估。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按照实际情况确定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产党员必须牢牢记住的工作方法。”20世纪60-70年代,我们党对时代主题的判断是“战争与革命”。那时,阶级斗争的“弦”绷得紧紧的,整天奉行的是“斗争哲学”,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无心搞经济建设,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边缘。到了80年代,邓小平同志以马克思主义的深邃眼光认识到时代主题已向“和平与发展”转变,我们党摒弃“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全党工作的重心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确立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国家才有今天。从一定意义上讲,国家30多年的沧桑巨变,源于对时代主题的判断。“黄金十年”的提出是整个报告的“文眼”,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前瞻性,与中央提出的战略机遇期高度吻合,是我们制定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同时,它把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的人心凝聚起来了。
(五)对建设“五个湖北”作了系统部署
“五个湖北”是湖北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也是发展路径、战略抓手。在审议九届省委
报告决议时,很多代表建议将决议(草案)“大会同意报告对‘五个湖北’建设的部署”改成“重大战略部署”。“五个湖北”的提法,有继承也有创新。其中创新湖北、法治湖北、文明湖北也是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任务,体现了工作的继承性、连续性;富强湖北、幸福湖北,第一次写进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是对过去工作的发展和创新,体现了时代性、开拓性。“五个湖北”的内涵各有侧重,其中富强湖北是基础,创新湖北是动力,法治湖北是保障,文明湖北是品质,幸福湖北是目的,五者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五个湖北”是科学发展观在湖北的具体实践,根本目的是创造全省人民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归根结底是要走出一条符合湖北实际的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道路,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五个湖北”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湖北的具体实践,这种结构模式在全国是第一家。
(六)坚持人民至上,提出了“十个确保”
马克思曾经指出,人们所奋斗的一切,都与利益有关。利益决定人心,人心决定成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关键在于没有解决利益问题,失去民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势如破竹、进而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关键在于实施“耕者有其田”的经济纲领,解决了农民几千年租种地主土地、受地主剥削这个最大的切身利益问题;改革开放初期,农民的积极性像火一样迸发出来,关键就在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了权责利结合的问题。报告针对新阶段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建设幸福湖北这一部分提出“十个确保”:全面深入推进扶贫开发,确保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村村通”工程,确保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和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确保困难群众住上平安房、安居楼;完善农村交通设施和城市公交体系,确保群众出行便利;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确保实现充分就业;实施收入倍增计划,确保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确保人民群众平等接受教育;实现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确保人人享有基本养老保障;加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确保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保障;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确保全省社会总体和谐稳定。这“十个确保”件件关系全省人民的切身利益,事事反映全省人民的强烈期盼。“十个确保”,起草小组请省直有关部门反复深入论证,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十个确保”是报告的一个突出亮点,也是与会代表和全省上下的关注点、兴奋点。这是省委对全省人民的庄严承诺,充分体现了新一届省委践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宗旨的坚定态度和坚强决心。
(七)培育、创新发展文化
文化氛围就是发展生态,文化引领是未来发展的强劲动力。为什么深圳等地科教力量远不如我们,而科技创新独具风骚、领先中国?为什么一些地区资源匮乏,而“无中生有”、以弱变强?为什么在沿海地区不成为问题的事情,在内陆地区难以施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发展文化问题。一是大力营造创新文化。报告指出:湖北最大的资源是创新资源,最大的优势是创新优势,最大的潜力是创新潜力。必须把思想观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作为动力之本、发展之源,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走上创新驱动的轨道。整个报告字里行间都渗透了创新意识、创新观念、创新文化。二是大力营造重商文化。坚决破除官本位意识,牢固树立“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的理念,打造重商、亲商、悦商的人文环境。三是切实倡导实干文化。这些年来,发展快的地方没有一个不是靠实干干出来的,实干才能赢得未来。报告强调,坚决破除坐而论道、知行不一的不良风气,牢固树立真抓实干、讲求实效的务实理念,把解放思想落实到解决问题上、落实到实际成效上。
(八)打造雷厉风行的抓落实链条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有一句名言:“一步实际运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江泽民同志曾指出:“作出决策和制定政策,事情只是做了一半,另一半而且是更重要的一半就是要努力实施。”强调“落实,落实,再落实”。各界普遍反映,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是一
个主题鲜明、立意高远,内涵丰富、论述精辟,重点突出、亮点纷呈,语言精炼、文风清新的报告,是一个继往开来、务实创新、凝心聚力、催人奋进的报告。但报告再好,如果不落实,一切都是空的。报告一改我省以往和全国各省区市党代会报告的结构布局模式,在结束语之前的显著位置单列一段,重点强调抓落实问题。强调指出,落实就是发展,落实才有希望。要求全省上下必须以只争朝夕的进取精神、不胜不休的决战气魄,全面推进战略思路的方案化、项目化、具体化,打造雷厉风行的决策、执行、监督、考评、奖惩一体化的“落实链条”,扎扎实实、卓有成效地把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使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这一段的行文,既借鉴了沿海有关省市的经验阐述了抓落实的方法和环节,又给人以提示和警醒。
此外,报告在写作手法上也有不少创新。一是运用了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比如总结回顾过去五年工作的“六个提升”、“五个最”、“六个结合”、“四个不相适应”,努力建设创新湖北中的“三个最”,树立正确用人导向的“三个坚持”、“四个重用”以及大兴“三风”,都是采用排比句的手法;报告结束语中的起首句“万里长江气势恢宏,滚滚向前;荆楚大地生机勃勃,凤鸣九天”就是对偶句。二是引用了部分古典诗章。如努力建设文明湖北中写到“让人民群众不但能够享受‘春城无处不飞花’的城市生活,也能品味‘万家烟树满晴川’的田园牧歌”,很有诗情画意。三是注重遣词造句和文字打磨。如第一部分“在抢抓机遇中阔步前行,在迎接挑战中砥砺奋进”,第六部分“让千湖之省蓝天长驻、青山长在、碧水长流”,报告倒数第二自然段的“落实就是发展,落实才有希望”,语言都很精彩。整个报告把政论风格与文学色彩有机结合起来了,文风清新、气势磅礴、催生激情、鼓舞人心。
蓝图已经绘就,巨轮即将启航。我们坚信,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经过全省上下的不懈努力、顽强拼搏,湖北“长江号”这艘巨轮一定能抵达胜利的彼岸,战略支点必将如期建成,一个富强幸福、充满生机的湖北必将巍然屹立于祖国大地!
第二篇:创新驱动,构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点
打印 网摘 纠错 商城 分享 推荐
字号创新驱动,构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点
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教研部副主任 韩庆祥
2012年11月12日08:40 来源:光明日报 手机看新闻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具有国际视野。总结人类历史发展轨迹和大国崛起的过程会发现,社会结构、体制机制、文化导向、核心战略和人才队伍是揭示大国崛起规律和战略的五个核心要素。社会结构是决定大国崛起的深层原因,体制机制是影响大国崛起的主要基础,文化导向是决定大国崛起的灵魂,核心战略是推进大国崛起的重要动力,人才队伍是支持大国崛起的主体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之所以获得快速发展,在于通过改革激活了经济力量和社会力量对国家发展的推动作用,确立了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内容的核心发展战略,走自主创新之路,培育了一大批掌握各种技能并在各自岗位上努力工作的人才。基于这种思考,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就必须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把合理调整社会结构、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导向、实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发展战略和大力培育优秀人才队伍,作为我国发展的战略支点。
说到自主创新驱动战略,必然涉及影响社会历史发展的力量及其力量转移问题。实际上,社会发展过程中,影响社会历史发展的主导力量在不断实行转移,这就是所谓“力量转移”:农业社会,影响社会历史发展的主导力量是土地,土地是最大的社会财富;工业社会,影响社会历史发展的主导力量是资金、设备,资金、设备是最大的社会财富;知识经济社会,影响社会历史发展的主导力量是知识、科技和创新能力,知识、科技和创新能力是最大的社会财富。当今时代发展正在走向知识经济社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就是适应这种力量转移大趋势提出的。走自主创新之路,是我们总结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动力,也是反映时代发展趋势的国家核心发展战略。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必然会遇到依附与自主、守旧与创新的矛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在要求我们必须把自主和创新看作矛盾的主要方面。实际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刻都在进行着自主创新:理论上,从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到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自主创新;实践上,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从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的改革开放,到创立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体制,也是自主创新。在我国经济发展落后、物质基础薄弱、人们生活水平较低的时候,我们相对关注眼前“脚下”的事情,有其必然性与合理性;当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时候,我们就必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仰望“星空”,着力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并将其提升为国家核心发展战略。过去,我们主要用发展的高速度拓宽发展空间,今后,我们必须依靠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来抢占世界发展的制高点和拓宽我们在世界上的发展空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人物素描:郭红松
第三篇:加快建成服务战略支点建设的现代物流基地(精选)
加快建成服务战略支点建设的现代物流基地
周 峰
2012年第1期 ——支点建设
2007年,省第九次党代会围绕“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提出“把湖北建成中部乃至全国重要现代物流基地”的奋斗目标。近几年来,现代物流产业践行科学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至2010年,全省现代物流业增加值突破千亿元大关,中部乃至全国现代物流基地的发展目标正在加快实现。
一、湖北现代物流基地建设的主要成就
“十一五”时期,湖北现代物流业发展势头强劲,逐步成为服务业的重要支柱,为全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物流业规模和效益逐步提高。全省社会物流总额和物流业增加值保持平稳较快增长。2006至2010年,社会物流总额从17586亿元增加到35275亿元,年均增长14.2%;物流业增加值从542亿元增加到 1100 亿元,年均增长14.6%,占全省GDP的比重保持在 7.0 %左右;货物运输量从5.29亿吨增加到9.69亿吨,年均增长16.3%,货物运输周转量从1730亿吨公里增加到3367亿吨公里,年均增长18.1%。2010年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为17.6%,比2006年下降0.6个百分点,略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物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完善综合运输网络布局,发展多式联运,形成以武汉天河等机场为依托的航空物流网,以武汉新港等为主要依托的内河物流网,以京珠高速等为依托的公路物流网和以京广线等为依托的铁路物流网。2010年底,全省铁路营运里程3300公里,公路19.94万公里,通航里程8465公里,港口吞吐能力2.4亿吨,机场6个,油气管道3063公里。
(三)物流市场主体快速发展。基本形成多种所有制市场主体,“大、中、小、特”多类物流企业共同发展的格局,第三方物流企业得到了较快发展。联邦快递、DHL、TNT、嘉里大通等国际知名物流企业纷纷进驻湖北,中远物流等多家中央企业也都在湖北设立分支机构。与此同时,华中航运等湖北传统运输、仓储、货代企业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据统计,至“十一五”末,全省各类物流企业达7000多家,其中5A级企业3家。
(四)物流基地建设稳步推进。依托武汉、宜昌、襄阳、黄石、荆州、十堰等城市布局,基本形成物流圈—物流节点城市—物流基地(园区)—物流中心的现代物流网络服务体系。据统计,目前全省已建、在建和规划中的物流园区共141个,其中已营运物流园区33个,占23%;在建物流园区58个,占41%。武汉阳逻物流园区、东西湖保税物流中心(B型)等相继投入运营并取得一定成效。
(五)物流业发展环境明显好转。“十一五”期间,国家和省里相继出台《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物流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物流统计核算、物流标准化、物流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等行业基础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省电信网、电子政务网实现全面覆盖,综合信息处理能力明显增强;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研发走在全国前列,为现代物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但是,在湖北现代物流业蓬勃兴起、物流基地建设前景良好的同时,必须清醒认识、认真破解现代物流基地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基地建设水平与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与沿海发达省份差距较大;二是物流业标准化、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专业化、社会化程度较低;三是市场主体“小、散、杂”的状况尚未根本改观,物流基地服务支点建设的作用尚没有充分发挥;四是园区发展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区域布局不尽合理;五是政策法规、体制机制、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和完善,等等。
二、加快建设湖北现代物流基地面临新形势
当前,现代物流基地建设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总体上形势利好。
(一)产业跨越式发展面临重大机遇期。一是国家政策扶持力度加大。近年来,我国《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相继出台,从税收、土地等多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二是湖北建设中部支点呈现新态势。“十二五”时期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将实现从1.5万亿元到2.5万亿元的跨越,力争实现3万亿元。经济总量和支柱产业规模大幅提升必然带动物流业的跨越式发展。三是物流业自身加快发展趋势显现。“十一五”期间我省物流业增加值比GDP年均增速高0.7个百分点,2010年较2009年同比增长15.6%,一年增量接近200亿元,已呈现出加快发展的新态势。
(二)产业发展水平进入重要提升期。一是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对物流业提升水平提出了新要求。湖北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是推动全省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力量。二是物流新技术的应用为提升基地建设水平创造了条件。物联网技术和以运输技术等专业技术为支撑的现代化物流装备技术格局正在形成,为现代物流基地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
(三)基地网络布局迎来关键形成期。一是省委加快推进实施“两圈一带”战略,将加大对武汉城市圈物流圈、鄂西物流圈、长江物流带等三大物流圈(带)网络体系的建设力度,物流业发展的区域聚集和辐射态势将进一步形成。二是区位交通的新变化将促进物流网络的布局完善。“十二五”时期,湖北可望实现由区域性的“九省通衢”向全局性的“九州通衢”跨越,将进一步促进物流网络骨架的完善。三是全省将按照“一主两副”的格局,在“十二五”时期加快促进形成全国性、区域性、地区性三级物流节点城市网络。
(四)产业开放协作步入全面扩大期。一是经济全球化趋势要求物流业扩大对外开放。随着湖北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加快,全球采购、全球生产和全球销售的发展模式要求湖北物流企业加强同国际国内先进物流企业的合作与交流。二是承接新一轮产业转移将促进全省物流业省际合作与竞争。一方面,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协作不断加强,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竞相改善投资环境,完善物流服务体系,物流业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客观上要求进一步加强省际联动和区域协作。
(五)发展体制机制跨入重点创新期。当前,湖北物流基地建设总体水平落后,既存在物流技术与装备水平落后的“硬约束”,更有物流管理体制机制薄弱的“软约束”。传统体制所惯有的条块分割、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依然存在,影响了物流资源的整合和一体化运作,制约了现代物流业发展。因此,必须建立政企分开、决策科学、权责对等、分工合理、执行顺畅、监管有力的物流综合管理体系,逐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物流服务市场,促进物流资源规范、公平、有序和高效流动。
三、加快建成发挥中部支点功能的现代物流基地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把湖北建设成为中部乃至全国重要现代物流基地的战略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积极营造有利于物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促进物流资源的合理配置,提升物流业的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和标准化水平,建立快捷、高效、通畅、安全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主要是市场配置资源,政府营造环境;加强统筹规划,注重协调发展;突出科技引领,促进转型升级;整合物流资源,提高物流效率;突出发展重点,坚持分步实施。
(二)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到2015年,逐步构建物流圈(带)—物流节点城市—物流园区—专业化物流中心为骨干的现代物流服务网络体系,发展辐射全国的中部物资集散中心、商贸流通中心和物流信息中心,建设南北物流通道中心枢纽和长江物流通道中心枢纽,力争建成以“一主两副”中心城市为核心,立足湖北、面向全国、连接国际的中部物流核心区域,在省内发挥支柱产业作用,在中部乃至全国发挥支点和枢纽作用。具体目标是:物流业规模平稳较快增长:到2015年,物流业增加值超过2000亿元,年均增长13%以上;物流整体运行效率显著提高: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下降1个百分点以上;物流市场主体进一步壮大:第三方物流比重有所增加,培育5-6个国家级物流示范园区,发展5家以上国家5A级物流企业、10家以上国家4A级物流企业和25家以上国家3A级物流企业;物流网络布局进一步完善;物流科技应用水平进一步提高等。
(三)空间布局与功能配置。“十二五”时期,将着力构建物流圈(带)—物流节点城市—物流园区—专业化物流中心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
1、武汉(城市圈)物流圈。以国家级物流重要节点城市武汉为核心,依托武汉100公里半径内的圈内8市重点物流节点,建设以服务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为目标的“点-轴”式区域物流网络体系。重点服务武汉城市圈产业发展,加快形成物流产业集群,满足城市圈内物流需求;对内连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对外辐射河南、安徽、江西和湖南等省市,将武汉物流圈打造成为服务中部地区产业链和连接区域间货物中转的物流枢纽区域,形成辐射国内乃至国际的现代物流中心。武汉市要建成全国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和中部地区重要的综合保税物流基地。
2、鄂西物流圈。以省域副中心城市襄阳、宜昌为两核,辐射半径200公里内的荆州、十堰、荆门、随州、恩施、神农架等6个重点物流节点,建设服务鄂西圈经济发展的区域物流网络体系。襄阳市作为鄂西物流圈的核心之一,要建成鄂豫陕渝毗邻地区物流中心和全国区域性物流节点;宜昌市作为鄂西物流圈的核心之一,要建成全国重要的区域性物流节点和长江中上游重要的区域性物流中心。
3、长江物流带。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优势,大力发展沿江现代物流业,加强长江沿线物流企业的合作与联盟,建成服务湖北、衔接东西的水运物流带,形成辐射长江上下游、面向全国乃至世界的现代物流区域。集中力量建设好武汉枢纽物流基地、宜昌枢纽物流基地、荆州枢纽物流基地、黄石枢纽物流基地、鄂黄枢纽综合物流基地和咸宁枢纽特色农产品物流基地。
(四)扎实推进全省现代物流基地建设重点工程。一是物流业信息化建设和物联网、云计算等物流技术应用工程。二是多式联运、转运设施工程,重点建设武汉、襄阳、宜昌等现代物流基地,提升湖北在中部地区的物流主枢纽作用。同时促进全省大中小城市物流业的协调发展,提高综合运输效率。三是物流园区工程。在武汉、襄阳、宜昌等全国性和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充分利用已有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工程。四是城市配送工程。积极鼓励武汉中百集团、武商集团、九州通集团等重点物流企业发展面向流通企业和消费者的城市配送工程,促进流通现代化,扩大居民消费。五是大宗商品和农村物流工程。加快国家粮食物流(武汉)基地和荆州、襄阳、荆门、宜昌粮食物流中心等项目建设,建设湖北重要粮食物流节点。六是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工程。围绕工业产业集群发展物流业;加快培育一批适应现代制造业物流需求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提升物流业为制造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制定鼓励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相关政策,组织实施一批示范工程和重点项目等,促进现代制造业与物流业有机融合、联动发展。
四、物流基地服务支点建设的几点对策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充分发挥全省现代物流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定期和不定期集中研究解决区域物流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推进重点物流园区和项目建设;加强部门之间协调合作,逐步消除体制和政策障碍,研究制定切合实际的政策措施,推进全省现代物流业快速健康发展。
(二)完善物流政策法规体系。建立市场监管体系,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规范物流行业秩序;进一步加大税收试点物流企业资格认定工作力度,合理确定计征基数,认真落实国家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对符合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点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以及重点物流企业项目建设,实施政策倾斜;清理、完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定,形成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促进基地建设再上水平。
(三)制定落实物流专项规划。按照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结合湖北城市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产业布局特点,制定专项规划,积极引导和推动重点领域和区域物流业发展。
(四)增加对物流业发展的投入。加快发展民营物流企业,扩大对外开放步伐,多渠道增加对物流业的投入。特别是对涉及全国性和区域性重大物流基础设施项目,政府给予适当支持,帮助重点物流企业多途径筹集建设资金。引导不同所有制投资者参与物流设施项目建设,发展社会化、专业化的物流企业。
(五)推进物流业对外开放与合作。大力引进国际国内知名物流企业投资湖北物流业和基地建设,参与湖北传统物流企业重组和改造,提高全省物流业现代化水平。
(六)加快物流人才培养和引进。采取多种形式,加快培养物流市场急需人才。加强物流人才需求预测和调查,制定科学的培养目标和规划。发挥省内大专院校科研优势,鼓励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合作,编写精品教材;强化职业技能教育,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开展物流领域的职业资质培训与认证工作。积极面向国内外引进高素质物流人才,加快全省物流企业技术更新和管理创新。
(七)加强物流统计核算工作。进一步完善物流业统计调查制度和信息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物流业统计调查方法和指标体系,并将已开展的物流统计工作经费列入经常性部门预算范围,保障各级统计部门正常开展物流统计工作。继续组织实施社会物流统计核算与报表制度,全面做好社会物流统计核算和重点企业物流统计调查工作,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八)发挥物流行业组织的作用。加强物流行业协会建设,明确物流协会在服务、自律、协调等方面的职能;引导、支持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实施行业监管,并提供政策建议,成为政府与企业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作者系湖北省发改委副主任、省物流工作联席会议召集人)
第四篇:实施“旅游崛起”战略加快构建和谐黄山
实施“旅游崛起”战略加快构建和谐黄山(~年8月8日)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现在,中央号召中部崛起,正是从战略的高度求得社会和谐发展,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我们黄山积极响应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号召,抢抓黄山最佳发展机遇期,走“旅游崛起”的发展道路,强势推进“433”行动计划,建设“三个大市”,精心打造安徽旅游龙头、华东旅游中心、中国旅游名牌和世界旅游胜地。可以说,这正是以科学理性的战略思维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宏观形势,为实现我市优势资源向优势经济转化,找到了最佳的着力点和结合点。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英明决策和坚强领导下,我们##县依托旅游、生态与文化三种资源,始终以发展旅游业为先导产业,推动引发第二、第一产业共同发展,取得了全省首批旅游经济强县的阶段性成果,实践证明这是一种成功的发展模式。因此,从我们##县的发展来看,要实现“旅游崛起”,加快构建和谐黄山,我认为,应该始终围绕发展“大旅游”的思路,着重做好以下几篇文章。
一、借资源优势兴游实施“旅游崛起”战略,首先必须做好旅游这篇文章。
1、要把握优势。从外部环境看,旅游业作为本世纪见效快、污染轻、产业关联度大的朝阳产业,中央及我省都把旅游开发作为经济发展的一大举措摆上了重要位置,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刺激旅游业发展的措施,为黄山发展“大旅游”提供了大气候和广阔的空间。从内部环境看,总投资795.39亿元的214个支撑项目建设,正逐步放大黄山功能,壮大整体实力。一个以旅游高速公路为支撑,铁路和民航相配套的现代立体交通网络正在形成;中心城区山水特色城市形象与旅游公路沿线生态型城镇带相得益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卫生先进城市”和“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魅力城市”等多项荣誉,使黄山旅游受到了各级的广泛好评和关注。这些都为“旅游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
2、要多方引资。旅游开发投入大,单靠政府力量是办不到的。要按市场化要求,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进行多方引资。一要大力向外引资。通过广泛宣传黄山的旅游资源优势和优惠投资政策,吸引外地大财团、大公司、大股东来黄山投资开发。二要鼓励本地能人投资。要通过宣传,激发本地有经济实力的能人的爱乡热情,争取他们投资景点开发和配套设施建设。
3、要深挖内涵。纵观外地知名景区,除了景点好外,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才能引来游客无数。我市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占全省总数的27.8%;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2处,占全省总数的21.75 %,全市地面文物有5000余处。因此,要组织专门人员深挖徽商文化、民俗文化和宗教文化,不断丰富景点文化内涵,增加景点文化魅力,做好黄山“徽”文章。
4、要建好队伍。“旅游崛起”需要通过一支业务精通、热爱旅游的专门人才的长抓不懈才会实现。为此,要加强对旅游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充实加强旅游队伍,做到规划指导、宣传促销、景点开发、内涵挖掘、旅游市场管理等都有专人负责。要强化培训,经常组织人员外出学习取经,拓宽视野,开阔思路,丰富知识。
二、借旅游牌子兴企实施“旅游崛起”战略,就要打好旅游的牌子,借旅游牌子招商、上项目、创品牌、拓市场。
1、借旅游牌子招商。在对外招商引资中,既要宣传黄山兴办企业的资源优势和优惠政策,又要宣传黄山生态旅游资源优势,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黄山资源的独特性和旅游资源对其投资开发的影响上来,以吸引外资。旅游发展得好,投资者既可在投资的项目上受益,又可在旅游环境中受益。
2、借旅游牌子上项目。旅游业是个关联度大的产业,它涉及到游客的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需要,可以开发的项目很多。比如,吃的方面,可以建设风味小吃园等;住的方面,可以建设旅游度假村、休闲别墅等;行的方面,可以组建旅游车队等;游的方面,可以建设徽文化旅游以及生态农业观光园等景点项目;购的方面,可以兴办生产有黄山特色的工艺品和土特产的旅游商品加工企业;娱的方面,可以投资建设各类现代旅游服务项目等。
3、借旅游牌子创品牌。一个企业,其产品要具有自己的特色,特别是农副产品,就必须与地方特色相结合。黄山的特色就在于旅游资源丰富独特。为此,企业在争创品牌中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打好产品的景点牌子,注册以西递宏村、花山迷窟、牯牛降等景点为命名的商标,使产品包装既有吸引力,又具观赏性,增加品牌特色,达到“双赢”效果。
4、借旅游牌子拓市场。一方面,企业要借对外宣传黄山旅游风光的机会,主动与旅游部门联合,把产品与旅游风光组合包装一起宣传,以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我们在建设“##县旅游”网站时,就专门开辟旅游商品的子网页,对民间及各类企业生产的旅游商品进行宣传。另一方面,企业也要抓住游客到黄山旅游的机会,在相关地点设置商品专柜,向游客进行推介使用,从而达到通过游客的使用和宣传而提高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目的。
三、借旅游项目富民黄山地处皖南山区,农副产品多属绿色环保型。可借助建设华东绿色食品生产销售基地的契机,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和开发旅游农副产品,借旅游项目富民。
1、通过参与旅游资源开发富民。旅游资源的开发,既要大力引进外资,又要充分发动民间力量参与。可以引导和扶持农民利用拥有的资金、土地、山林等积极参与开发。开发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既可以村集体名义进行,也可自己寻找合作伙伴共同开发;既可
开发生态观光农业园,也可参与景点建设。我县的龙池湾古农园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他的开发商就是一个在外出打工归来的宏村农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扶持和引导下,通过挖掘、利用具有地方特色的农耕文化,建成的一个集旅游观光和民俗风情体验于一体的文化景点,经营上的成功,不仅使他本人投资的信心大增,决定今年继续开发水上垂钓、跑马等参与体验性强的旅游项目,进一步丰富景点内涵,也带动了一批为其打工的农民增加了收入。
2、通过服务旅游商品开发富民。旅游商品的原材料,特别是旅游农副产品的原材料,离不开农民的生产和提供。广大农民可通过为旅游农副产品生产原材料增加收入。如我县的蚕桑就是一例。通过县里多年的政策扶持和引导,全县现有桑园3万多亩,人均占用桑园面积0.4亩,通过为华盛集团等企业提供蚕茧原料,去年就为全县近万茧农人均增加收入120余元。另外,我县的金星工艺总厂、民间工艺厂、二轻旅游产品开发中心等3家国家级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绝大部分的原材料也来之于县内农民。
3、通过服务生态观光农业富民。生态农业建设离不开农民的参与,需要农民去种植、去管理。农民通过服务生态观光农业可增加收入。如我县余家山(或五里生态农业观光区)开发的果木基地达到300亩左右,向当地招聘的农民工达到近百人,或举屯溪国家农业开发区一例,这些农民即可通过出租土地收益,又可通过服务基地而取得工资收入,比单纯种田增收不少;另外,农民也可利用自己具有观赏性的果园、茶园,再配以相应的辅助设施,如茶亭等,建成自己的生态农业观光园,我县“深冲茶文化园”项目就是以这种思路在进行开发。
4、通过参与旅游配套第三产业开发富民。旅游业的发展,势必带动旅游要素市场的繁荣和发展。农村富余人员也可通过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等服务而增加收入。如我县从事旅游接待服务的各类宾馆、饭店、餐馆100多家,旅游商品生产、加工企业和个体经营者350多户,参与旅游运输的个体户200多家,旅游业为全社会直接和间接提供就业岗位8000多个,这让当地农民极大地分享了发展旅游的成果,从中收益致富。
四、借旅游开发兴城 实施“旅游崛起”战略,加快构建和谐黄山,建设一个富有现代城市气息的城市至关重要,更为关键的是要借旅游开发之机,通过市场化手段经营城市,不断增加投入,大力引进外资参与配套设施建设,制定相关政策吸引农民进城安居兴业,从而形成“以游兴城,以城促游”的良好局面。
1、增加对城市建设的投入。建议市政府每年要挤出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城镇建设,这块资金主要应用于交通、水电、公园等公共设施建设及旧城的改造和城镇的绿化。要建设旅游大市,仅有中心城区还不行,还要根据景区景点的分布,建设好相关的城镇。可以采取制定统一计划、分步实施的办法进行。
2、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城镇旅游配套设施的建设,主要应通过大力引进外资进行。建议市委、市政府在土地开发招商中,积极向客商宣传黄山的旅游资源优势和旅游发展前景,让客商在投资房地产开发中,有意识地参与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和旅游产业综合开发;同时,应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精华,在传承的基础上吸收现代先进文化进行嫁接,做好“旅游搭台,文化唱戏”文章,不断提高城镇 的游客接待能力和文化品位,把城镇建设成为商贸、客流、物流集散中心,真正把黄山建设成为旅游大市、文化大市。
3、不断扩大城市容量。随着区县经济的发展和致富农民的不断增多,建议市委、市政府要积极创造条件,制定政策,放宽农民进城限制,特别是户籍的限制,为农民进城就业、子女就学、建房、生产等提供方便,以促进城镇人口的聚集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五、借旅游工作聚心“旅游崛起”战略的实施要求全市各界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共同营造旅游工作浓厚氛围。
1、形成“旅游兴县”的共识。通过《黄山日报》、有线电视台等新闻媒介,特别是广大干部面对面的言传身教,形成强大的宣传攻势,使全市各界都认识到发展旅游对促进和带动黄山各项事业建设的重要作用。让他们在思想上更加解放,工作上更加支持,行动上更加配合。
2、树立“人人都是软环境”的意识。通过宣传,让全市人~识到游客和外商就是我们的上帝,就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从而注意平时的一言一行,做到文明礼貌、以诚待客,维护好黄山形象,尤其要坚决维护好黄山旅游的形象。
3、营造“人人参与、人人踊跃”的工作氛围。黄山良好的旅游形象需要大家一起来树立。应通过有意识的培养教育,让越来越多的黄山人能主动集累旅游方面知识,掌握景点的人文典故,使人人都成为旅游的义务宣传员、促销员、服务员。
第五篇:实施“旅游崛起”战略加快构建和谐黄山工作计划
实施“旅游崛起”战略加快构建和谐黄山(2005年8月8日)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实施“旅游崛起”战略加快构建和谐黄山工作计划。现在,中央号召中部崛起,正是从战略的高度求得社会和谐发展,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我们黄山积极响应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号召,抢抓黄山最佳发展机遇期,走“旅游崛起”的发展道路,强势推进“433”行动计划,建设“三个大市”,精心打造安徽旅游龙头、华东旅游中心、中国旅游名牌和世界旅游胜地。可以说,这正是以科学理性的战略思维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宏观形势,为实现我市优势资源向优势经济转化,找到了最佳的着力点和结合点。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英明决策和坚强领导下,我们##县依托旅游、生态与文化三种资源,始终以发展旅游业为先导产业,推动引发第二、第一产业共同发展,取得了全省首批旅游经济强县的阶段性成果,实践证明这是一种成功的发展模式。因此,从我们##县的发展来看,要实现“旅游崛起”,加快构建和谐黄山,我认为,应该始终围绕发展“大旅游”的思路,着重做好以下几篇文章。·
一、借资源优势兴游 · 实施“旅游崛起”战略,首先必须做好旅游这篇文章。·
1、要把握优势。从外部环境看,旅游业作为本世纪见效快、污染轻、产业关联度大的朝阳产业,中央及我省都把旅游开发作为经济发展的一大举措摆上了重要位置,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刺激旅游业发展的措施,为黄山发展“大旅游”提供了大气候和广阔的空间。从内部环境看,总投资795.39亿元的214个支撑项目建设,正逐步放大黄山功能,壮大整体实力。一个以旅游高速公路为支撑,铁路和民航相配套的现代立体交通网络正在形成;中心城区山水特色城市形象与旅游公路沿线生态型城镇带相得益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卫生先进城市”和“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魅力城市”等多项荣誉,使黄山旅游受到了各级的广泛好评和关注。这些都为“旅游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
2、要多方引资。旅游开发投入大,单靠政府力量是办不到的。要按市场化要求,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进行多方引资。一要大力向外引资。通过广泛宣传黄山的旅游资源优势和优惠投资政策,吸引外地大财团、大公司、大股东来黄山投资开发。二要鼓励本地能人投资。要通过宣传,激发本地有经济实力的能人的爱乡热情,争取他们投资景点开发和配套设施建设。·
3、要深挖内涵。纵观外地知名景区,除了景点好外,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才能引来游客无数。我市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占全省总数的27.8%;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2处,占全省总数的21.75 %,全市地面文物有5000余处。因此,要组织专门人员深挖徽商文化、民俗文化和宗教文化,不断丰富景点文化内涵,增加景点文化魅力,做好黄山“徽”文章。·
4、要建好队伍。“旅游崛起”需要通过一支业务精通、热爱旅游的专门人才的长抓不懈才会实现。为此,要加强对旅游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充实加强旅游队伍,做到规划指导、宣传促销、景点开发、内涵挖掘、旅游市场管理等都有专人负责。要强化培训,经常组织人员外出学习取经,拓宽视野,开阔思路,丰富知识。·
二、借旅游牌子兴企 · 实施“旅游崛起”战略,就要打好旅游的牌子,借旅游牌子招商、上项目、创品牌、拓市场。
1、借旅游牌子招商。在对外招商引资中,既要宣传黄山兴办企业的资源优势和优惠政策,又要宣传黄山生态旅游资源优势,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黄山资源的独特性和旅游资源对其投资开发的影响上来,以吸引外资。旅游发展得好,投资者既可在投资的项目上受益,又可在旅游环境中受益。
2、借旅游牌子上项目。旅游业是个关联度大的产业,它涉及到游客的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需要,可以开发的项目很多。比如,吃的方面,可以建设风味小吃园等;住的方面,可以建设旅游度假村、休闲别墅等;行的方面,可以组建旅游车队等;游的方面,可以建设徽文化旅游以及生态农业观光园等景点项目;购的方面,可以兴办生产有黄山特色的工艺品和土特产的旅游商品加工企业;娱的方面,可以投资建设各类现代旅游服务项目等,工作计划范文《实施“旅游崛起”战略加快构建和谐黄山工作计划》。·
3、借旅游牌子创品牌。一个企业,其产品要具有自己的特色,特别是农副产品,就必须与地方特色相结合。黄山的特色就在于旅游资源丰富独特。为此,企业在争创品牌中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打好产品的景点牌子,注册以西递宏村、花山迷窟、牯牛降等景点为命名的商标,使产品包装既有吸引力,又具观赏性,增加品牌特色,达到“双赢”效果。
4、借旅游牌子拓市场。一方面,企业要借对外宣传黄山旅游风光的机会,主动与旅游部门联合,把产品与旅游风光组合包装一起宣传,以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我们在建设“##县旅游”网站时,就专门开辟旅游商品的子网页,对民间及各类企业生产的旅游商品进行宣传。另一方面,企业也要抓住游客到黄山旅游的机会,在相关地点设置商品专柜,向游客进行推介使用,从而达到通过游客的使用和宣传而提高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目的。
三、借旅游项目富民 · 黄山地处皖南山区,农副产品多属绿色环保型。可借助建设华东绿色食品生产销售基地的契机,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和开发旅游农副产品,借旅游项目富民。·
1、通过参与旅游资源开发富民。旅游资源的开发,既要大力引进外资,又要充分发动民间力量参与。可以引导和扶持农民利用拥有的资金、土地、山林等积极参与开发。开发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既可以村集体名义进行,也可自己寻找合作伙伴共同开发;既可开发生态观光农业园,也可参与景点建设。我县的龙池湾古农园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他的开发商就是一个在外出打工归来的宏村农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扶持和引导下,通过挖掘、利用具有地方特色的农耕文化,建成的一个集旅游观光和民俗风情体验于一体的文化景点,经营上的成功,不仅使他本人投资的信心大增,决定今年继续开发水上垂钓、跑马等参与体验性强的旅游项目,进一步丰富景点内涵,也带动了一批为其打工的农民增加了收入。·
2、通过服务旅游商品开发富民。旅游商品的原材料,特别是旅游农副产品的原材料,离不开农民的生产和提供。广大农民可通过为旅游农副产品生产原材料增加收入。如我县的蚕桑就是一例。通过县里多年的政策扶持和引导,全县现有桑园3万多亩,人均占用桑园面积0.4亩,通过为华盛集团等企业提供蚕茧原料,去年就为全县近万茧农人均增加收入120余元。另外,我县的金星工艺总厂、民间工艺厂、二轻旅游产品开发中心等3家国家级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绝大部分的原材料也来之于县内农民。·
3、通过服务生态观光农业富民。生态农业建设离不开农民的参与,需要农民去种植、去管理。农民通过服务生态观光农业可增加收入。如我县余家山(或五里生态农业观光区)开发的果木基地达到300亩左右,向当地招聘的农民工达到近百人,或举屯溪国家农业开发区一例,这些农民即可通过出租土地收益,又可通过服务基地而取得工资收入,比单纯种田增收不少;另外,农民也可利用自己具有观赏性的果园、茶园,再配以相应的辅助设施,如茶亭等,建成自己的生态农业观光园,我县“深冲茶文化园”项目就是以这种思路在进行开发。·
4、通过参与旅游配套第三产业开发富民。旅游业的发展,势必带动旅游要素市场的繁荣和发展。农村富余人员也可通过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等服务而增加收入。如我县从事旅游接待服务的各类宾馆、饭店、餐馆100多家,旅游商品生产、加工企业和个体经营者350多户,参与旅游运输的个体户200多家,旅游业为全社会直接和间接提供就业岗位8000多个,这让当地农民极大地分享了发展旅游的成果,从中收益致富。·
四、借旅游开发兴城 实施“旅游崛起”战略,加快构建和谐黄山,建设一个富有现代城市气息的城市至关重要,更为关键的是要借旅游开发之机,通过市场化手段经营城市,不断增加投入,大力引进外资参与配套设施建设,制定相关政策吸引农民进城安居兴业,从而形成“以游兴城,以城促游”的良好局面。·
1、增加对城市建设的投入。建议市政府每年要挤出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城镇建设,这块资金主要应用于交通、水电、公园等公共设施建设及旧城的改造和城镇的绿化。要建设旅游大市,仅有中心城区还不行,还要根据景区景点的分布,建设好相关的城镇。可以采取制定统一计划、分步实施的办法进行。·
2、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城镇旅游配套设施的建设,主要应通过大力引进外资进行。建议市委、市政府在土地开发招商中,积极向客商宣传黄山的旅游资源优势和旅游发展前景,让客商在投资房地产开发中,有意识地参与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和旅游产业综合开发;同时,应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精华,在传承的基础上吸收现代先进文化进行嫁接,做好“旅游搭台,文化唱戏”文章,不断提高城镇 的游客接待能力和文化品位,把城镇建设成为商贸、客流、物流集散中心,真正把黄山建设成为旅游大市、文化大市。·
3、不断扩大城市容量。随着区县经济的发展和致富农民的不断增多,建议市委、市政府要积极创造条件,制定政策,放宽农民进城限制,特别是户籍的限制,为农民进城就业、子女就学、建房、生产等提供方便,以促进城镇人口的聚集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五、借旅游工作聚心 · “旅游崛起”战略的实施要求全市各界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共同营造旅游工作浓厚氛围。
1、形成“旅游兴县”的共识。通过《黄山日报》、有线电视台等新闻媒介,特别是广大干部面对面的言传身教,形成强大的宣传攻势,使全市各界都认识到发展旅游对促进和带动黄山各项事业建设的重要作用。让他们在思想上更加解放,工作上更加支持,行动上更加配合。·
2、树立“人人都是软环境”的意识。通过宣传,让全市人民意识到游客和外商就是我们的上帝,就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从而注意平时的一言一行,做到文明礼貌、以诚待客,维护好黄山形象,尤其要坚决维护好黄山旅游的形象。·
3、营造“人人参与、人人踊跃”的工作氛围。黄山良好的旅游形象需要大家一起来树立。应通过有意识的培养教育,让越来越多的黄山人能主动集累旅游方面知识,掌握景点的人文典故,使人人都成为旅游的义务宣传员、促销员、服务员。 本文‖内容摘自WwW.eDuZHaI.NEt中国教育文摘;实施“旅游崛起”战略加快构建和谐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