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困难儿童的心理与教育(共5则范文)

时间:2019-05-14 05:27: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习困难儿童的心理与教育(共)》,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习困难儿童的心理与教育(共)》。

第一篇:学习困难儿童的心理与教育(共)

专题讲座:学习困难儿童的心理与教育

一、学习困难儿童的概念

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和神经生理学家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学习困难的儿童作了界定。

一些心理学家和神经生理学家倾向于从学生个体原因上分析学习困难现象,因而提出了 与他们的某些生理、心理缺陷有关的概念,如学习障碍儿童(children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发展落后儿童(developmentally yong child)、智力发展落后儿童、情绪 困扰儿童等。

一些教育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倾向于从学生所处的环境以及某些环境因素与学生个 体的相互关系上分析学习困难现象,于是提出了另外一些概念,如处境不利儿童、不适应儿 童等。

学校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研究者较多地从学生的学习结果来区分他们的不同类别,于是对 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形成了一些与上述概念不同的外延较广的称谓,如学业不良学生、差生。特别指出的是,差生是使用得最多但其含义却很不统一的称谓。一般而言,人们分别侧重于 从三个方面去界定这个概念:一是学习成绩差;二是学习能力差;三是成绩、品行双差。差 生这个概念的使用受到了一些批评,主要意见是:含义不确切;有损学生人格或打击学生的 积极性。

根据我国教育的实际情况,一般认为,所谓学习困难儿童,指的就是智力正常,但学习效果低下,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教学大纲要求的学生。这一概念有两个显著特点:⑴学习成绩 长期而稳定地达不到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水平;⑵学习困难儿童身心的生长发育处于正常范围 之中

二、学习困难儿童的心理特点

(一)学习困难儿童的认知特点

1、认知发展的特点

(1)认知发展的群体差异。一般认为学习困难学生的智力属于正常范围。例如,美国 不少专家把儿童智商在90或90以上的作为接受学习困难鉴别诊断的基本条件,有些地方(如 北卡罗纳州)把儿童智商在70至90的也纳入诊断的对象,智商低于这个标准的则不属于学习

障碍儿童(李德高,1986)。在我国,一般将智商低于70以下的儿童纳入辅读学校。有的研究(胡兴宏,1993)表明,学习困难学生的言语、数理、思维、记忆、观察、空间和操作等能力 方面均与学习优、中等生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其中,学习困难学生的言语、数理和思维能 力与优、中等生的差异最大,而观察和操作能力与优、中等生的差异最小。

(2)认知发展的潜在可能性。学习困难学生与其他同龄学生一样都是尚未成熟,有待 发展的人。“未成熟”本身意味着他们存在发展的潜在可能性。研究也表明,学习困难学生 的确存在不同程度的潜能。他们中能力水平在中等或中等以上的占有相当的比例:50% 的学 生的言语、数理和思维能力处于中等水平,78%的学生的观察能力处于中等水平,65%的学生 的记忆、空间、操作能力处于中等水平,25%的学生具有较高的智能水平(胡兴宏等,1993)。

2、认知加工的特点

从信息加工论的观点看,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个体对外来知识信息接收、编码、储 存、提取以及运用信息与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困难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则表现出较多的 障碍,如注意、记忆、问题解决等方面的障碍。

(1)注意。学习困难学生的注意存在突出的问题。注意是个体在认知加工过程中不可 缺少的成分。它可分为保持注意、集中注意、选择性注意和分散注意等等。不少研究发现,学习困难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明显的注意缺陷,哈根(Hag-en,1967)曾做了这方面的实 验研究。研究者认为,一个选择性注意强的学生会把注意集中于目标刺激,而选择性注意差 的儿童则会同时注意目标刺激和附加刺激。通过显现一组图片后的回忆结果发现,一般学生 比学习困难学生能记住较多的中心刺激,而学习困难学生则比一般学生记住了更多的附加刺 激。这表明学习困难学生确实存在选择性注意缺陷(Bernine,Y.L.Wong,1991)。学习困难学 生注意加工的缺陷,使他们在课堂学习中难以有效地接受知识信息,在对新知识加工的前期 就产生了障碍,又由于在认知加工的整个过程中始终需要注意的参与,所以注意的缺陷也直 接影响他们信息加工过程的效果与质量。

(2)记忆。大量研究表明学习困难学生在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等系统存在 障碍。

感觉记忆中信息编码、提取的速度较慢。外界信息首先进入感觉记忆,接受视觉编码与 听觉编码的加工,这种加工时间一般很短(约3~5秒)。有时要将一种形式的信息转化成为 多种形式的信息结合才能储存。如阅读过程的第一步,就是将视觉信息转化为视觉-听觉- 言语信息储存。当对一个词再认时,需要将扫视的信息与长时记忆中的词名、词义对应比较 才得以辨认。爱尔伯特(1984)的研究发现,对再认词的编码时,学习困难学生比一般学生需 要更多的时间来搜索记忆,这就可能导致他们的阅读速度低于其他学生。莱哈曼等人(Lehman and Brady,1982)比较了阅读困难学生与阅读正常学生的词语编码能力,发现在编 码过程中,阅读困难学生比一般学生分类范围要小、要窄。许多学者认为,学习困难学生从 感觉记忆中提取信息不够迅速可能与注意缺陷有关。

短时记忆中复述频率与复述策略水平低。短时记忆中十分重要的加工是复述。信息经过 复述才能储存。学习困难学生复述的缺陷之一是复述频率低于其他学生。托格斯等人(Torgesen et al.1977)研究儿童记忆任务时的嘴唇运动,发现学习困难儿童的嘴唇运动次 数少于其他儿童。这一数据支持了这些儿童存在复述问题的假设。鲍尔等人(Boaler et al.1984)认为学习困难学生与一般学生主要是在复述的质而不是量上有明显差异。还有一些研 究发现学习困难学生复述策略水平较低。格尔茨舍等人(Gelzhsiger et al.1981)让学习困难学生读一篇关于钻石的短文,然后让他们复述短文内容。结果发现他们能确定故事的主 题,但不能将短文内容分层次,他们能回忆故事梗概,但显得零乱而无结构。

长时记忆中语义记忆编码困难。学习困难学生在长时记忆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语义记忆 编码。斯华生(Swanson,1984,1987)认为学习困难学生语义记忆的障碍限制了语言与视觉编 码的联结。贝克等人(Baker et al.1987)做了一个语义知识分类的研究。例如,先给出一对 词,高-矮,然后要求被试者根据这对词的关系,在下列三组词中作出正确选择(其中只有 一对是正确的):a)结婚-单身,b)热-冷,c)死-生。正确答案是选B。选择的关键是 词的前面能否加一个副词“very”。结果发现学习困难学生比一般学生在语义分类作业中有 更多的困难。柯西等人(Ceci et al.1980)认为,学习困难学生的语义编码障碍可能是由于 听觉与视觉通道的损伤。但另一些专家认为他们的长时记忆结构是完整无损的,缺乏的是编 码和提取策略。而托格斯等人比较了学习困难学生与一般学生的数字记忆广度,认为学习困 难学生长时记忆的缺陷主要不是策略,而是编码、复述和提取能力上的困难。学习困难学生 记忆的缺陷影响他们有序地组织知识、保持知识、提取知识,也影响他们理解知识以及运用 知识解决问题。

(3)问题解决。是指个体面临问题情境时如何运用信息与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 一种重要的思维活动。信息加工理论把问题解决看作是个体对问题空间的搜索,以建立一种 与问题对应的心理模式,确定一个最佳的行动方案的过程。梅尔特等人(Melter et al.1981)的研究发现学习困难学生与一般学生相比,确定问题的能力较差,他们往往不知道要解决的 是什么问题,不能有效地计划、监控解题步骤以达到目标,不能灵活地选择相应的策略,也 很少有运用策略的意识。国内的研究(胡兴宏等,1993)发现,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策略水平明显低于学习优、中等生。就学习困难学生同学习中等生相比,他们在制定学习计划,采用 有效识别方法、有重点复习、利用工具书和课后复习五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大多数学习困 难学生一方面是不会在学习中运用这些策略,另一方面是不愿在学习中运用这些策略。

(4)知识背景。学习困难学生信息加工能力与他们的知识背景有密切关系。个人的知 识背景是储存在长时记忆里的。知识背景会影响学生的编码和提取的效果。学习困难学生知 识背景的主要特点是:知识背景贫乏,知识结构紊乱。知识背景贫乏使他们对外来信息加工、分类显得困难,也不利于他们在回忆时激活长时记忆的概念图式。徐芒迪(1994)对学习困难 学生与学习优良学生记忆组织策略水平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学习困难学生知识背景贫乏影 响他们的记忆成绩。以“鸟”的分类为例,学习优良学生共例举了85个鸟的下位概念,平均 每人18个;而学习困难学生列举了56个,平均每人10.8个,差异十分明显。同样,知识背景

组织结构紊乱也会影响编码和提取。不少研究表明知识背景对阅读理解有重要影响皮尔逊等 人(Pearson et al.1979)请小学二年级学生读一篇改写过的关于蜘蛛的文章,一半学生对蜘 蛛有许多知识,另一半则很少。阅读文章以后,请学生回答与文章有关的问题。结果发现,知识背景丰富的学生在正确回答难度较大的推论性问题的百分比,是知识背景贫乏的学生的 三倍,而两者在回答难度较小的记忆问题时差异则较小,表明知识背景对阅读理解一定难度 的问题作用明显。

(5)元认知(metacognition)。对学习困难学生元认知发展的研究资料表明,他们严 重缺乏有关的策略知识和自我调节的知识和技能。例如,加涅(Garner,1981)发现阅读困难 学生阅读时是逐字阅读,这样就会给短时记忆带来压力,他们不是根据句子的意群来阅读,这种“零碎加工”就不能有效地组织文章的信息,因而也造成他们知识背景的零乱。他们使 用的是“呆板”的阅读策略。再如,西蒙等人(Simons et al.1987)的研究发现学习优良学 生理解短文水平明显高于学习困难学生,这是因为优良学生有明确的阅读目标,而学习困难 学生则没有这样的目标,他只是机械地记忆短文的内容,不能很快地理解内容。王(Wong, 1986)调查了五年级到七年级学习困难学生的阅读理解,发现他们缺少元认知技能,理解词 汇较难的短文所花的时间明显地比一般学生要长,可能在语句的编码时发生了困难。

(二)学习困难学生的情意特点

学习困难学生同一般学生相比,他们存在更多的情意障碍,诸如成就期望很低,学习缺 乏胜任感,自卑自弃,懒散成性,畏学、厌学乃至逃学等等。胡兴宏等人(1993)的研究发现,学习困难学生在抱负、求知欲、好胜心、坚持性等情意因素上与学习优、中等生存在非常显 著的差异。吴增强等人(1994)对353名学习困难学生进行分类研究时,发现有57.8%是属于动

力型学习困难。可见,学习困难学生的动力障碍的确是一个十分普遍而又突出的问题。具体 表现如下:

其一,学习困难学生的抱负、志水平低,这无疑会影响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但 并不是抱负、志向水平高就能起到积极导向。有些学习困难学生抱负水平并不低,为何还是 畏学厌学?问题在于他们没有认识到抱负志向与自己现在学习的关系,没有坚持为达到目标 而不断努力改进自己的行为。这样,没有付出努力,目标就成了不切实际的空想。

其二,学习困难学生的求知欲水平总体上明显低于学习优、中等生。这种差异集中体现 在对课堂学习任务的喜好上,如只有28%的学习困难学生“对学习很少厌倦”(学习优等生为 51%)。然而,学生困难学生在其他方面的求知欲并不低。例如,在探究大自然、动手操作、智力竞赛等趣味性较强的学习活动上不乏喜好。他们中有66%的人“喜欢去博物馆”,43%的 人“喜欢看电视节目中有关智力竞赛的内容”,53% 的人“特别喜欢动手做一些小实验或制 作标本和模型”。以上各项学习困难学生与学习优等生均无显著差异。这表明相当一部分学习困难学生有着较为广泛的求知欲。

其三,学习困难学生的好胜心水平总体上明显低于学习优、中等生。但在学业性与非学 业性活动中的好胜心差异是不同的。在学习上的竞争性,学习困难学生远远低于学习优等生。如有46%的学习困难学生“希望学习上取得好成绩,但如果考不好就没有信心”(学习优等 生仅占6%)。而在非学业性的活动中的竞争性,学习困难学生与学习优、中等生无显著差异。例如,“有把握获得名次的竞赛,如果不让我参加,我会很气愤”、“在和别人争论时,我 总是想争过别人”等项目上,学习困难的学生表现出相当的好胜心。

其四,学习困难的学生焦虑水平明显高于学习优、中等生,其中测验焦虑水平比学习焦 虑水平更高,差异更大。学习困难学生学习焦虑的生理反应同其他学生没有明显差异,但情 绪反应较突出。

三、学习困难学生的教学对策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可能性

学习可能性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达尼洛夫所说的“可能性”指的是“学生现有的知 识、技能和智力发展水平”。巴班斯基认为,构成学生实际学习可能性的内部成分包括六个 方面:⑴思维和其他智力特征与品质的发展水平;⑵学科的知识、技能、技巧;⑶学习劳动 的一般技能和技巧;⑷身体发展;⑸学习发展;⑹品德修养。这些成分及其相互联系构成了 不同学生的不同实际学习可能性。很显然,后者注意到了学生学习可能性内容的丰富性,因 而更能反映了学生的实际状况。

课堂教学活动是在具有一定的学习可能性的学生的参与下,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而展 开的。达尼洛夫把学业不良与教学过程的动力──教学过程中的基本矛盾联系起来。他认为,学生的学习可能性与教学过程中所提出的认识任务、实践任务之间的矛盾是教学过程的动力。当学生的可能性与对他们的要求之间的矛盾的统一性被破坏时,就发生学业不良现象。认识 到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它要求我们在探讨学业不良问题的课堂教学对策时,把解决学生学习可能性与教学要求之间的不协调作为一个核心问题来对待,要求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既能 正视现有的各种前提条件和制约因素,又要看到在课堂教学中预防和克服学生学业不良的可 能性。

根据学生的一般学习可能性,我们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将学生区分为相对稳定的若干层次 或类型,提出适合于各层、各类学生的较为长斯的目标;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准备状况,我 们可以随时调节预定的要求,抓住各种教学机会,或因势利导,促其成功,或排除障碍、防 患于未然。

着眼于改善学生的学习可能性,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达到规定标准时减少困难以预防学 业不良的对策,较多地涉及课堂以外的各种措施。这些措施按照其对学生影响、作用方式的 区别,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直接针对学生学习可能性构成因素中的某些不足,进行预防、补救、矫治的措施;另一类是通过优化环境影响,创造良好外部条件,间接地、但综合地提 高学生学习可能性水平的措施。前者如旨在提高儿童健康水平的“儿童保健制度”;旨在帮 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改善非智力因素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旨在改变学生消极的自我概念 的“角色转换训练”等等。后者如旨在优化校园育人环境,为陶冶学生情操创造良好物质环 境和精神氛围的“校园文化建设”;旨在指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和方法,提高自身修养,以 优化家庭教育影响的“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我国目前在社会各界广泛开展的“ 希望工程”活动是一项综合地采取多种措施以改善贫困地区学生学习可能性的活动。

(二)提高学生学习的适应性

前面已经谈到,学生学业不良是学习可能性与教学要求不相适应的结果,考察其不相适 应的表现,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短时间不适应。这种不适应是由一些偶然的、短时间起 作用的原因引起的。从学生方面看,主要是偶然的具体学习准备状况差,例如偶然的缺课,上课不专心,没有按要求预习、复习,身体不适、心理问题等。从教师方面看,主要是短时 间教学要求不当,例如布置的学习任务过深、过难,教学进度过快,教法失当等。短时间的 不适应会引起学生的暂时学业不良。只要及时采取措施,学业不良现象即可克服。另一种是 长时间的不适应。这种不适应是由一些稳定的、长时间起作用的原因引起的。就学生而言,学习能力差、自我期望低、基础薄弱、习惯不良等往往是长期不适应的原因。就教师而言,由于教学思想、业务水平、责任心、工作精力等方面的欠缺,长期不能调节好教学要求与学 生实际可能性之间的关系,这种情况也是存在的。长时间的不适应会引起学生的长期学业不 良。

探讨学习困难学生防治的课堂教学对策,不但要把帮助长期学业不良的学生解除困难、提高学业水平作为重要目标,而且要把帮助其他学生消除落后、预防学业不良作为同样重要 的目标。学习困难学生的防治应当是针对处于偶然学业不良到长期学业不良过程中各个阶段 的学生的。所以,学习困难学生防治的课堂教学对策就是一种区别对等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 量的对策,而不仅仅是针对少数学生的“解困扶贫”对策。

(三)提高教学活动的适应性

尽管课堂教学的各种措施从广义上说都可以归入着眼于改善学生学习可能性的措施,但 这些教学活动是针对学生已有的可能性展开的。如果课堂教学活动不能同学生已有的学习可 能性相适应,那么教学活动的效果就会大受影响,为学生后续学习作好准备的目的就会落空。所以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已有的学习可能性,开展具有适当形式和 适当内容的教学活动,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问题。

学生学习可能性与教学要求是一对矛盾的两个侧面。两者之间相互对立、相互排斥,又 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在具体工作中,提高学生学习可能性与调节 教学要求常常是互相包容、互为因果的。

第一,调节教学要求、使之适应学生的学习可能性的各种措施,归根结蒂是为了促进学 生发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可能性。因而所有着眼于使教学要求适应学生学习可能性 的措施,对于今后的教学活动来说,都可以是,而且应该是提高学生学习可能性的措施。教 学要求与学生学习可能性之间是一种积极适应的过程。第二,适当而贴切的目标本身就 具有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准备水平的力量,不适当的目标或迟或早会使学生达标的 积极性和自信心。因此调整教学要求,使之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可 能性。

其实,改善学生学习可能性的各种措施,在实施时本身就存在着如何适应学生已有可能 性的问题。例如,开展中小学生心理辅导的前提就是辅导者与被辅导者之间要建立起相互信 任的关系。辅导的内容要有针对性,辅导的方法要有可接受性。无视学生的实际可能性,凭 教师的一厢情愿去教育学生,难免会遭到失败。

(四)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

有的研究把人们对待学生个别差异的态度区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消极的态度,包括“漠 视”和“容忍”两种态度。另一类是比较积极的态度。它们又可区分为三种类型:一是“适 应”,即主张教学要适应学生的差异;二是“消除”,即主张通过某些教学措施来缩小乃至 消除学生之间在学业上过于悬殊的差异;三是“培植、利用”,即认为学生之间的差异是一 种有益的教育资源,应加以培植和利用。三种类型虽有明显的差异,但他们都正视矛盾,并 以积极态度从不同的角度去解决矛盾,因而有助于寻找到有效的教学对策。针对学生个别差 异的教学策略有很多,其中主要有同质分组、掌握学习、个别指示教学、个人化教学系统、合作学习等。其中前四种策略在上一节已作阐述,这里只介绍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理论70年代源自美国。这种教学模式主要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共同利用 小组各成员所拥有的不同文化资源,相互支援去进行学习;同时利用小组本位的评比考核以 及组间的比赛,造成团体竞赛的社会心理气氛,以增进学习成效。合作学习其实并不是针对 学习困难学生而提出的,但对于我们拓宽思路可以提供有益的启示。同时,它通过异质分组,使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能得到同组好同学更多的关心帮助,并在群体气氛中增强学习的上进 心,减少在全班的相对评价中始终作为“差生”的心理压力,因而是一种防治学业不良的良 好的课堂教学对策。

合作学习有许多不同的设计,其中最典型的要属“学生小组成绩区分法(student-teams-achievement divisions)”,它的步骤大致上包括以下几点:⑴进行异质性的分组,尽量 使每一小组内成员的能力水平具有最大的差异(类似于班内差异);⑵师生利用讲演法或讨论 法进行新教材的教学,并由教师向各小组布置学习任务;⑶小组成员采取各种方式合作学习,尽量使组内每个同学都学好;⑷进行由个人独立完成的小测验;⑸测验结果进行组间比赛,以学生过去成绩记录为基准点,视其进步情况,确定每个成员能为本组增加的分数。

根据美国一些学校的实践经验,这种异质小组以4人为宜,其中可安排优等生1人,中等

生2人,差等生1人。假如班级学生数多,学习困难学生比例较高的话,这种组织形式就可能

带来许多问题。如小组活动时,组间干扰大;有的小组难以安排进优等生,或优等生的组织 能力、威信较差,这个小组的学习活动效果就比较差;当组内出现“害群之马”时,容易互 相埋怨,影响学习信心;教师要面对全班十几个小组,当有困难的小组较多时,教师难以进 行个别帮助。但实践证明,合作学习模式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责任感和主动性,减少了不合群 的紧张、侵略性和反社会行为,有利于提高学业成绩。(张肇丰,1989)。

(五)学习策略的指导

研究证明,同普通学生相比,学习困难学生在有关学习的各个方面总是表现出消极而机 械的学习策略特征。例如,缺乏基本的学习方法,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缺少自我评估与监 控的能力等。如何在教学中改善学生的学习策略水平,研究者有不同的主张:有的主张专门 进行学习策略的传授和训练,以系统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策略水平;有的主张结合各学科教学,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发展他们的学习策略。

1、学习策略的专门传授和训练

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证实,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策略通过一定的专门训练可以得到改善,并因此提高学习成绩。

早在六七十年代,就有研究发现学习策略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如弗雷尔(Flavell)等人在60年代就对小学生进行的复述策略的训练。他们选择了两组一年级学生,一组会喃喃自语(复述),在测验中成绩较好,另一组则不会喃喃自语。对他们进行了使用复 述策略的训练后,发现两组学生的成绩差不多了。由此可见,使用复述策略可以提高学习成 绩。又如阿特金生(Atkinson)等人(1975)提出的学习外语单词的“关键词方法”是一种广为 采用的精制策略。这种策略的训练被证实对提高学习成绩非常有效。在阿特金森(Atkinson)的实验中,让学生在15分钟内记住60对西班牙语与英语单词,实验组使用关键词方法,提供

给被试关键词,但让他们自己产生表象。控制组则不用关键词方法。结果实验组正确率为 88%,控制组只有28%。

80年代开始,学习策略的训练已发展为专门针对学习困难学生而进行的研究。有关这方 面的研究绝大数都集中在改善学习困难学生的两个最主要的认知缺陷,即记忆和注意上。托 格斯和他的同事们(1980)运用学习策略训练消除了学习困难学生和普通学生之间的记忆差异。当学习困难学生运用组块帮助记忆时,他们的记忆能力得到了戏剧性的改善。其他的研究者 也陆续报告通过策略训练提高了学习困难学生的记忆能力。康纳(Conner,1983)在他的学习策略训练研究中运用“导向教学法”成功地改善了学习困难学生的记忆。学习策略训练的另 一个主要方面是注意异常的策略训练。这方面研究最普通的方法是采用认知-行为矫正技术。认知-行为矫正技术的核心是自我调控,强调主体的主动意识。在认知-行为矫正技术的训 练中,学习困难学生通过指导、自我纠正等各种方式学会如何掌握自己的学习。他们不断自 我调控行为,纠正错误,使自己的行为逐渐符合教学任务的要求。实验表明,学习困难学生 可以通过自我调控而增加学习机会,改善对学习任务的注意。

国内的一些研究者(钱在森、胡兴宏等,1995)通过传授学习策略知识、记忆的策略知识,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与评估能力等进行实验,对改变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状况取得了一定成 效。

2、在学科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

现代教育指出一个好的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要通过有目的的教学教给学生 独立地掌握知识的本领。心理学家E.D.加涅认为现在教育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教师如何改进 他们的教学,二是学生如何改进他们的学习。加涅将这两个问题又概括为教学策略和学习策 略。如果教师的教学能够引导学生自觉地掌握和运用尽可能多的有效的学习策略,便可以极 大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进入90年代以来,学习策略训练已进入了学科教学干预领域。美国堪萨斯大学的研究人 员为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策略训练专门设计了学习策略教程。这一教学计划的实施结果显示,对学习困难学生施行适当的策略训练有利于改善他们在阅读理解、命题作文、听讲以及做笔 记等方面的能力。蒙特杰(Montague,1992)的一项通过“解决数学问题的认知-认知变换模 式”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策略训练的研究报告得出这样的结论:认知-认知变换策略明显有 助于提高学习困难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蒙特杰在这一模式中,设计认知策略训练的具 体内容是阅读(理解)、解释(注释)、形象化(转变)、假设(计划)、判断(预测)、运算(具体 计算)、检查(评价);而认知变换策略训练的内容则是自我指导(有关策略的知识和运用)、自我提问(有关策略的知识和运用)、自我调控(控制策略)。这里的认知策略实际上就是关于 “解决具体问题的策略”,而认知变换策略是在对认知策略的自我意识的基础上,对认知策 略不断进行自我调控的策略。

学习策略的指导对转化学习困难学生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改进了学习困难学生学习策略的水平,二是提高了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学科教学中要有效地指 导学生的学习过程,一方面教师要优化自己的教学思路,遵循科学的程序呈现教材内容,清 晰地展示出各种概念、命题、理论框架的推导过程和有效的分析、理解和记忆的方法,给学 生提供仿效的榜样。另一方面教师要启发学生的思维,需要在了解学生原有的学习方法的基 础上,引导他们采取有效的程序和方法开展学习,并有意识地内化这些程序和方法,不断地 矫正不良学习方法和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策略。

思 考 题

1、解释概念:智力,学习困难儿童

2、试述学习困难儿童的心理特点。怎样根据学习困难儿童的心理特点进行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陈琦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第十四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江绍伦著《教与育的心理学》第十一章,江西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3、钱在森主编《学习困难学生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4、李伯黍、燕国材主编《教育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5、、陈英和著《认知发展心理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第二篇: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

正常儿童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是视觉。研究证明,人所获得的信息有90%左右是通过视觉这一渠道。盲童由于丧失了感受外界信息的主要器官,对于光线、明暗阴影以及立体透视根本感受不到,所以他们常常借助听力来做更多的事。一般说来,盲童的听觉和正常儿童是一样的,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只是因为他们惯常使用听力来补偿视觉缺陷以适应生活,所以听力就愈发显得很敏锐。另外,盲童也经常用触觉和功能替代视觉。他们用手来摸索事物的形体、温度、软硬等,以此来认识事物的属性。有时他们用手触摸雕塑时,还伴有表情发生,这说明使用触觉确实能使他们引起一定的联想,从而来获取对物体形状的认识。正常儿童能区别1.97毫米左右的两点距离,而盲童却能区别1.02毫米左右的两点距离,这说明他们的触觉感受性是很高的。因此,有盲人用舌来纫针、用唇来读书也都成为可能的事实。而盲童用手来感受的错觉几乎与正常人用眼感受的错觉相对应。这就是说,盲童虽然丧失了视觉能力,但可能用听觉、触觉、味觉、第六感觉等来进行补偿。

1.加强早期干预与指导

既然盲童早期生活环境对盲童人格的影响很大,因而等到盲童入学以后才开始建构与矫正明显已为时太晚了。作为盲童教育工作者应设法从改进盲童早期生活环境入手,指导盲童教给家长对盲童应持的正确态度、应使用的正确的抚养方式、如何适时适量地提供各种适当的刺激、如何帮助盲童及早地学会控制身体和走路、如何训练盲童有效地利用其他感官、如何安排并鼓励盲童积极正确地与小朋友交往、如何帮助盲童接触了解社会……国外的无数实践经验证明,对盲童早期干预越早、越得力,其身体发展、智力发展、人格发展就越接近于普通同龄儿童。

2.引导盲童正确认识目盲

目前我国试行的《全日制盲校课程计划》比较注重对盲童进行认识身身残疾的教育,在某些学科要求中作了明确的说明,要求学生能正确对待视力残疾的影响(初中生物),具有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科学态度(初中物理、化学、生物);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观开朗、不怕困难、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小学思想品德);培养学主自尊、自信、自强、自立、战胜伤残、立志成材的精神(初中思想政治);结合残疾人的先进事迹进行思想教育以增强学生的集体现念、组织观念和主人翁责任感,增强与伤残做斗争的信心和勇气〔班团队活动人培养热爱劳动人民、热爱社会的感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交往能力(社会实践活动)。这说明我们在盲童人格建构方面已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在具体学科的教学中如何具体操作等细节方面尚有待纵深发展;上述内容固然重要,但使学生了解目盲的原因、目前视力的状况、预后、如何克眼目盲的不良影响、目前自己的优势、如何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目盲了我还可能做什么等内容对构建盲童的人格也非常重要。

3.指目盲童学会与社会环境互动

盲童与社会环境的互动应该包括一方面盲童通过学习,使自己不断地适应自己周围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盲童可以通过各种社会活动如参观访问、社会服务、与普通学校联谊等接触和了解社会,扩大与健全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亲身感受社会对残疾人的关怀。培养热爱劳动人民、热爱社会的感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交往能力,这实质上也是让社会了解盲童、了解盲人的过程。盲童不断参与社会生活使社会意识到了盲童(人)的存在,不断地了解了他们的需要,进而理解这一群体、关心这一群体、帮助这一群体,从而使“盲童成长的社会环境得到”了改进,有利于构建盲童健康的人格。

4.加强盲校心理卫生个别辅导

盲校学生个体间差异很大,盲童有的来自城市、有的来自农村;有的家庭注意到了早期干预、有的什么也没做;有的先天失明、有的中途失明;有的尚有光感、有的眼前一片漆黑;有的入学时八九岁甚至更大、有的还不到七岁;有的非常聪明、有的有明显的智力问题;有的就是单纯的视力残疾、有的兼有其他的残疾甚至好几种;有的人格方面问题大多、有的则几乎近于正常;有的人格在这方面有问题、有的则在那方面有问题……这些林林种种的差异告诉人们,目前我国所推行的班级集体授课制是无法满足全体学生人格发展需要的,它要求盲校在集体教学之外必须有针对各个视力残疾儿童的特殊需要而适当地补充个别教学或小组教学。盲校可以在《个别矫正》活动课程中安排心理卫生个别辅导。针对不同盲生的不同人格问题作针对性的心理咨询、辅导与治疗。

第三篇:儿童心理教育(3-12)

3-12岁孩子心理 按皮亚杰的看法: 儿童思维发展阶段

皮亚杰将儿童思维的发展划分为四个大的年龄阶段。这四个阶段分别是:

一、感知运动阶段(从出生到两岁左右)。这一阶段是思维的萌芽期,是以后发展的基础。皮亚杰认为这一阶段的心理发展决定着未来心理演进的整个过程。

二、前运算阶段(两岁左右到六七岁左右)。这一阶段又称前逻辑阶段,这时儿童开始以符号作为中介来描述外部世界,表现在儿童的延缓模仿、想象或游戏之中。

三、具体运算阶段(从六七岁左右到十一二岁左右)。在这个阶段,儿童已有了一般的逻辑结构。

四、形式运算阶段(十一二岁左右到十四五岁左右)。此时儿童的智慧发展趋于成熟,思维能力已超出事物的具体内容或感知的事物,思维具有更大灵活性。

皮亚杰早期研究儿童语言和思维等认识的发展,并从此入手,最后创立了发生认识论,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献。因其学识渊博和贡献卓越,他于1968年获得美国心理学会的心理学卓越贡献奖,1977年又获该会桑代克奖以表彰他对教育心理学的贡献。1972年于荷兰获得荣誉地位相当于诺贝尔奖的“伊拉斯姆士”奖金。[编辑本段]道德认识发展阶段皮亚杰根据儿童对规则的理解和使用,对过失和说谎的认识和对公正的认识的考察和研究,把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划分为三个有序的阶段: 第一阶段:前道德阶段(出生~3岁)。皮亚杰认为这一年龄时期的儿童正处于前运算思维时期,他们对问题的考虑都还是自我中心的。他们不顾规则,按照自己的想象去招待规则。他们的行动易冲动,感情泛化,行为直接受行动的结果所支配,道德认知不守恒。例如,同样的行动规则,若是出自父母就愿意遵守,若是出自同伴就不遵守。他们并不真正理解规则的含义,分不清公正、义务和服从。他们的行为既不是道德的,也不是非道德的。第二阶段:他律道德阶段或道德实在论阶段(3~7岁)。这是比较低级的道德思维阶段,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单方面地尊重权威,有一种遵守成人标准和服从成人规则的义务感。也就是说,他律的道德感在一些情感反应和作为道德判断所特有的某些显著的结构中表现出来。其基本特征是:一是绝对遵从父母、权威者或年龄较大的人。儿童认为服从权威就是“好”,不听话就是“坏”。二是对规则本身的尊重和顺从,即把人们规定的规则,看作是固定的,不可变更

第四篇:儿童心理成长教育教案

儿童心理成长教育教案1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故事等形式,引导幼儿理解合作的意义,激发幼儿的合作意识。

2、在活动中,学会与人友好合作并初步掌握合作的技巧,体验合作的快乐。

3、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课件《猴子和鹿》,录象带,皮球若干,筐子,箱子,布条若干。

活动过程:

一、游戏:运球师:请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怎样不用手、不用脚,也不借助任何东西,把球运到那边的箱子里?你们可以互相商量商量,看有什么好办法?出示球,按照你想的方法咱们试一试。(幼儿探索尝试)你们谁成功了?说说你用了什么方法?

二、看课件,了解合作的意义,激发幼儿的合作意识。师:今天真高兴,老师为小朋友带来了两个小客人,你们想不想见?放课件,提问:

(1)小朋友,你们猜谁能成功?为什么?

(2)他们成功了吗?为什么没成功?遇到这样的困难,你猜他们心里会怎么想?怎样才能摘到桃子呢?开动你那聪明的小脑筋,帮他们想个好办法吧。我们大家可以互相商量商量,这样办法就更多了。

(3)结果怎样?他们成功了吗?为什么一开始没能摘到桃子,而最后他们却成功的摘到了桃子?现在你想对他们说什么?小结:老熊说的很对,其实我们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但只有互相合作,团结起来,我们才能成功,你们说对吗?看来,合作的力量真大,那么我们平时的生活中有哪些事,是需要我们合作完成的?

三、看录象,学会与人友好合作并初步掌握合作的技巧,体验合作的快乐。

师:

(1)他们在干什么?一个人能做到吗?

(2)他们为什么吵起来了?吵架能解决问题吗?你认为该怎么解决?如果是你,接下来你会怎么说?怎么做?

(3)两个人要想走的又快又好,你认为该怎么合作?小结:两个人要想走的又快又好,就要相互配合,互相商量,步伐一致。

活动延伸:

游戏:二人三足二人三足的游戏可真好玩,我们也来试试,好吗?首先,找到你的好朋友,互相商量商量,应该怎样合作?(商量)商量好了吗,来和你的好朋友,手拉手,咱们一起到外面去试一试!

儿童心理成长教育教案2

设计意图:

此刻的社会是一个合作的社会,一个人有了合作的精神,那么也就成功了一半,人与人相处,仅有合作,才能把事情办好。可是,此刻很多幼儿已经构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性格,久而久之,是幼儿构成了不合群、不合作等不良行为,与其他孩子相处时就会表现出各种各样的不适应。所以,需要我们重视幼儿谦让、合作的教育。让幼儿懂得合作的意义,激发幼儿的合作意识,体验与别人合作的欢乐。

活动目标:

1、经过游戏、故事等形式,引导幼儿理解合作的意义,激发幼儿的合作意识。

2、在活动中,学会与人友好合作并初步掌握合作的技巧,体验合作的欢乐。

3、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本事和解决问题的本事。

活动准备:

课件《猴子和鹿》,录象带,皮球若干,筐子,箱子,布条若干。

活动过程:

一、游戏:运球师:请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怎样不用手、不用脚,也不借助任何东西,把球运到那边的箱子里?你们能够互相商量商量,看有什么好办法?出示球,按照你想的方法咱们试一试。(幼儿探索尝试)你们谁成功了?说说你用了什么方法?

二、看课件,了解合作的意义,激发幼儿的合作意识。师:今日真高兴,教师为小朋友带来了两个小客人,你们想不想见?放课件,提问:

(1)小朋友,你们猜谁能成功?为什么?

(2)他们成功了吗?为什么没成功?遇到这样的困难,你猜他们心里会怎样想?怎样才能摘到桃子呢?开动你那聪明的小脑筋,帮他们想个好办法吧。我们大家能够互相商量商量,这样办法就更多了。

(3)结果怎样?他们成功了吗?为什么一开始没能摘到桃子,而最终他们却成功的摘到了桃子?此刻你想对他们说什么?小结:老熊说的很对,其实我们都有自我的优点和长处,但仅有互相合作,团结起来,我们才能成功,你们说对吗?看来,合作的力量真大,那么我们平时的生活中有哪些事,是需要我们合作完成的?

三、看录象,学会与人友好合作并初步掌握合作的技巧,体验合作的欢乐。

师:

(1)他们在干什么?一个人能做到吗?

(2)他们为什么吵起来了?吵架能解决问题吗?你认为该怎样解决?如果是你,接下来你会怎样说?怎样做?

(3)两个人要想走的又快又好,你认为该怎样合作?小结:两个人要想走的又快又好,就要相互配合,互相商量,步伐一致。

活动延伸:

游戏:二人三足二人三足的游戏可真好玩,我们也来试试,好吗?首先,找到你的好朋友,互相商量商量,应当怎样合作?(商量)商量好了吗,来和你的好朋友,手拉手,咱们一齐到外面去试一试!

儿童心理成长教育教案3

活动目标

1、理解他人生气的原因。尝试用各种正确的方式排解不开心的情绪。

2、感受豁达开朗的快乐,逐渐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活动准备

1、制作电脑多媒体课件PPT。

2、相关前期活动“说说你的烦心事”,幼儿通过绘画、简单文字等形式记录自己的烦恼事,教师将幼儿的这些烦心事做成一个记录本。

3、改编故事《消气商店》(附后)。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1、(播放鞭炮声)师:这是什么声音?人们遇到什么事情会放鞭炮?(告诉幼儿一家新商店开张了。正在放鞭炮。)

2、猜猜“开心商店”会经营什么。

二、设问想象

A/1.师:熊哥哥怎么了?(PPT播放熊不开心的图片)

2.播放录音。(以熊哥哥的口吻说:我拳击比赛输了,觉得非常失望。)

3.教师解释什么是拳击比赛。

4.师:熊哥哥该怎么办?如果你是小狐狸,会想什么办法帮熊哥哥消气?

5.师:看看小狐狸用的是什么办法。(PPT出现熊哥哥打沙包的图片)

6.师:狐狸想的这个办法好吗?为什么?(启发幼儿了解打沙包不仅能让熊哥哥的心情得到释放,而且还能锻炼他拳击的本领。遇到困难,应该想办法解决,而不是退缩。)

B/1.师:鹅小姐有什么烦恼?(PPT出示鹅小姐不开心的图片,请幼儿猜测设想。)

2.师:如果你是小狐狸,会想什么办法帮鹅小姐减肥呢?

3.师:看看小狐狸用的什么办法,这个办法好吗?为什么?(PPT演示小鹅跳绳的图片)

4.师:听听鹅小姐是怎么说的。(播放录音,以鹅小姐口吻说:每天跳绳100下。相信我一定能减肥成功,穿上漂亮的花裙子哦。)

C/1.师:两只小老鼠怎么了?(PPT出示小老鼠吵架的图片,请幼儿猜测。)

2.播放录音。(以小老鼠口吻告诉幼儿他们吵架了。)

3.师:请你来想个办法让他们快乐起来。

4.师:你们都讲得不错,我们看看小狐狸用的什么方法。(播放PPT图片,狐狸请他们听音乐,舒缓心情。)

D.完整讲述改编的故事《开心商店》。

三、提升经验

1.师:小动物的麻烦事都解决了,那如果你今后碰到这样的情况,你会解决吗?

2.师:我们小朋友也有一些烦心事,让我们也为他们出出点子,让他们开心。(出示记录本,请幼儿述说自己记录的烦恼事。)

3.幼儿自由讨论,为同伴解决烦恼。

4.小结:人人都会有不开心的时候,如果你碰到不高兴的事了,可以把不开心的事情告诉老师、爸爸、妈妈或小朋友。他们会劝你、安慰你,你的心里就会好受些。你也可以看会儿电视,听会儿音乐,玩玩玩具。看看书等。如果别人惹你生气了,你就要想想别人对你好的时候,原谅别人。如果我们保持开心的心情,就会变得快活,身体也就更健康。

活动延伸

科学探索区:选择不同样子的五官粘贴各种表情。

语言区:(1)故事《开心商店》图片,动物头饰,服装等。(2)连线:幼儿观察上一排的图,说说小朋友遇到了什么难题。怎样帮助他们。用线连起来。

美工区:(1)涂色:黑白图片,蜡笔。(2)用冷暖两种颜色表示不同情绪。(3)表情娃娃:白塑料瓶,记号笔,毛线绳,制作各种瓶娃娃。

儿童心理成长教育教案4

教学目标:

每个孩子从出生开始,就好比是一个小天使的降临。往往在幼儿园时期的孩子,在心里上都会出现适当的问题发生。通过做一个快乐小天使的活动安排,相信对于测试孩子们的心里健康状态以及开导学生学习的问题上,都是有所帮助的。

教学准备:

准备三张脸谱,上面可以分别画上笑脸,哭脸和正常表情作为本次教学的依据。另外按照幼儿园上课学生的个数,进行快乐小天使头饰的制作,对于心理辅导有很大的帮助。

教学过程:

1、老师可以将三张脸谱贴在黑板上,让孩子们自己站在脸谱的前面,相信绝大多数孩子都会选择笑脸的。如果在战队期间发现了有孩子站在了哭脸前面,就是证明这些是需要进行心理开导的小朋友。

2、老师可以让这些学生将内心不开心的事情说出来,大多数的情况都是因为父母说自己了,造成内心的自尊心受损或者是和其他的小朋友闹矛盾所以不开心,此时老师可以通过心理疏导的方式,来解开每一位学生心里面的苦恼问题。

3、比如老师可以让选择笑脸的小朋友们来开解不开心的孩子,或者是请孩子的父母到教室当中来,将所面临的问题当面解开,避免让学生从小就有心理负担,这对于每一位孩子的健康成长都是没有帮助的。

4、最后老师可以将准备好的小天使头饰放在大家的头上,告诉大家要做一个快乐的人,对于出现的问题要善于解决,不要埋藏在心里面令自己不开心。

结束:

最后老师衷心的祝愿每一位学生都是快乐的天使,可以每天都在阳光下生活和学习。

儿童心理成长教育教案5

活动目标

1.懂得学会让自己时刻保持愉快的心情,萌发互相关爱的情感。

2.通过绘画描述自己的心情,并能在大胆讲述,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照片—狮子1

2.趣味练习各种面部表情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引题

教师:哎哟,明天的天气怎么样呢?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呢?

引导幼儿说出,可以听天气预报。

嗯!老师知道了,通过听天气预报,我们就可以知道天气情况。

2.你们有没有听说过心情预报呢?我们就一起来听一听好吗?

(教师走到电视机框后面,带上头饰播报心情预报)

二、展开

1.问题讨论

(1)刚才我们听了心情预报,今天狮子的'心情是怎样的?

(2)为什么狮子的心情是雨天?可能因为什么事?

(幼儿大胆猜测)

(3)到底是什么事呢?

2.出示照片—狮子1

(出示狮子生病躺在床上的图片)

(1)原来狮子生病了,生病时的感觉是怎么样的?

(幼儿自由发言)

(2)森林里的小动物听到狮子的心情预报后,会怎么做呢?

(3)后来狮子的心情发生变化了吗?为什么?

(4)如果你们的好朋友遇到困难了,你们会怎么做呢?

3.情感教育

出示图片--各种面部表情

(1)心情预报太好了,小朋友们想不想也来当回主持人,请你来播报心情预报。

(2)教师根据各种不同的表情图,讲解播报要点,请幼儿手拿话筒,站在电视机框后播报。

(3)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我们的心情有时会不好,有时会好,如果一直心情不好,我们应该怎么样?

怎样才能让自己的心情变成晴天呢?

三、延伸

幼儿画心情、说心情。

儿童心理成长教育教案6

一、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方面的一些问题。

2、让学生了解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其辅导方法。

二、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三、教学进程

Ⅰ.新课引入

① 问学生现在农村是老人多还是年轻人多?

② 请同学们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及后果。

(原因:大的方面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小的方面是农村人向往好生活追求好生活,为子女创造好环境的美好愿望)

造成后果:

1、影响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2、严重影响了民族的振兴。

3、严重影响了国 家的兴旺发达。

Ⅱ.进行新课

请同学们阅读:

1、四川省心理学家游德良对井研县门坎小学近400名留守儿进行心理调查后发现,这些孩子中近八成存在心理问题,其中106人存在焦虑心理,107人有抑郁症状,88人属易 怒 性格。

2、调查显示,在留守儿童中,情绪不平衡的占42.4%,其中焦虑的26.3%,抑郁的24.2%。

说明:留守儿童情绪明显消极

请同学们阅读:

3、华中师范大学在湖北的调查显示:父母不在身边,从他们缺少关爱的眼神里 很难找到这个年龄的孩子们应有的那种天真与活泼。据湖北一些基层妇联的调查反映,留守儿童 在受到挫折时,有4.7%的孩子感觉生活没意思,甚至有0.5%的人产生过自杀念头。

4、湖北大学心理学系教授严梅福则把留守儿童看成是一群“情感饥饿”的孩 子。

说明: 留守儿童性格比较孤僻

请同学们阅读:

5、有调查显示,在留守儿童中,心理不平衡的占28.3%。

6、留守儿童缺乏足够的亲情,不能像其他的同龄儿童那样,享受到应有的家庭 温暖,在心理上有失衡的倾向。有的自闭,不愿与人交往;有的虚荣攀比,父母就用金钱补偿留 守儿童在情感上的缺失。而在有充足经济来源的前提下,留守儿童用物质来掩盖自己的自卑,在攀 比中,获得较多的自信心;有的逆反或者仇视。留守儿童的自卑和错误的价值观,导致他们把得不 到亲情的原因归结于社会和金钱,对社会充满敌意,以致于做出一些逆反的事情。 说明:留守儿童内心发展失衡。

请同学们阅读:

7、在农村,“读书”曾经是许多家庭对子女改变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的唯一期 望,认为通过读书、考学、参加工作脱离农村是无比荣耀的事情。但是,在打工浪潮的冲击下, 部 分家长看到一些打工者虽然没有文凭,甚至个别没有什么文化知识,却能赚大钱的现象,再加上看 到目前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的现实,从而滋生了新的“读书无用论”的思想。“打工潮”带来 的冲击力是强大的,少部分打工者的暴富和大多数打工者回乡过年时的风光,极大地刺激了农村的初 中生。部分留守儿童开始把人生的发展方向确定为初中毕业后外出打工,于是就在学校里混日子。

说明:留守儿童人生观念偏移

请同学们阅读:

8、我们知道,对儿童而言,认知水平,更多的是指儿童的道德学习、思想认识等方 面的认知。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对外界十分敏感,同时缺少父母的言传身教,在思想认识及价值 观念上没有人进行正面引导,导致认知水平较差,甚至出现偏差。这种偏差,具体表现在自我认知和 价值观上,对应的如自信心不足,自卑感强烈和享乐、功利思想严重。有资料显示,父母双方外出打 工的留守儿童在认知上的偏差程度高于单亲外出打工的,而父母皆在身边的儿童在认知上比前两种情 况都要好。

说明:留守儿童认知水平较差

请同学们阅读:

9、留守儿童处在身心迅速发展时期,在生理心理以及人际交往方面常遇到困扰和疑惑,然而父母常年在外,他们得不到及时的帮助和引导,内心的烦恼得不到及时排解,进而导致他们 缺乏基本交流的能力,缺乏基本的安全感,大多活在自我保护和摸索碰撞的世界里。研究显示,留守 儿童较为内向,具有冷谈孤独、自卑拘谨、少年老成、自我中心主义等个性心理。

说明:留守儿童交际出现障碍

小结: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Ⅲ .结合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请同学们分析原因。

①留守儿童得不到父爱母爱的滋润

②留守儿童问题正是因为父母在外,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相对疏远,导致家庭关系失调,亲子关系发生了消极变化造成的

③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与自身变化、学业压力、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独特的理解与认识,也产生了许多烦恼与冲突

Ⅳ.介绍留守儿童心理辅导方法

①健全档案,让留守儿童留下脚印

②关心爱护,让留守儿童沐浴亲情

③健康教育,让留守儿童心态阳光

④建立友情,让留守儿童勇于倾述

⑤ 对症下药,让留守儿童正视挫折 (首先,换个角度,审视挫折。其次,充满自信,战胜挫折 第三,自我调节,心灵快乐 第四,适度“移情”,放松自己 第五,决不放弃,奋勇拼搏。第六, 痛哭一场,情绪宣泄 第七,纠正认知偏差,与人为善。)

儿童心理成长教育教案7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感受故事中所表达的爱并尝试用语言、行为等方法大胆表现。

2、体验爱和被爱的快乐情感。

3、懂得怎样用实际行动来关心父母、尊敬长辈。

活动准备:

1、故事《快乐地家》,爸爸妈妈写给孩子的信,制作的相册,说给孩子的话(录音),感恩的心(歌曲)课件。

2、爱心卡。

活动过程:

一、出示课件,导入活动。

(一)欣赏故事《快乐的家》。

提问:

1、小兔乐乐有一个快乐而温馨的家,听乐乐在说什么?怎么说的?他们的心情会怎样?

2、乐乐说出了自己对爸爸妈妈的爱,那你们爱爸爸、妈妈吗?

(二)小结:

爱一个人的时候,一定要大声说出来,是怎样爱的?

二、倾听书信,爸爸妈妈对小朋友的爱。

(一)读爸爸妈妈的来信《宝贝,你长大了》

1、你们听后有什么感受?

2、用信可以传递我们的爱。

(二)欣赏“爱的相册”1、请每位幼儿说一句最想向爸爸、妈妈说的话。

2、相册可以留下我们的爱。

(三)听录音《亲爱的孩子,我爱你》

总结:每个人都有爸爸妈妈,他们天天为我们忙碌着,的确很辛苦,我们也要好好的回报父母。

三、你对爸爸妈妈的爱

(一)欣赏课件并提问:

1、你看到的小朋友是怎样爱爸爸妈妈的?

2、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样爱爸爸妈妈的?

(二)“悄悄话”爱心卡。

我们爱爸爸妈妈的方式很多很多,为了表达对他们的爱,把我们的心愿说在爱心卡上,送给爸爸妈妈。

(三)表演歌曲《感恩的心》,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

1、把自己的爱心卡献给爸爸妈妈。

2、在日常生活中,用各种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今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都是在父母亲百般呵护,悉心照料下,无忧无虑的成长。今天的父母已经倾尽所有来爱孩子、照顾孩子。但孩子们由于接受了太多的爱,渐渐的,连他们自己也把这一切视为理所当然,养成了对父母只知索取,不懂感恩的不健康心理。为了培养幼儿从小感恩父母的情感,我设计了本活动《爸爸妈妈,我爱你》。

儿童心理成长教育教案8

【教材分析】

大班幼儿随着生活经验的丰富,内心世界也逐步丰富起来,不同的情绪情感直接影响着她们的生活和学习。情感教育无论在幼儿的日常生活教育中还是主题活动教育中,都是一个不能被忽视的问题。故事《心情预报》题材新颖,构思巧妙,情节生动感人。运用天气预报的形式来引出“心情预报”揭示了森林中各种小动物和平相处,互相关爱的一种温馨的场面。本活动通过创设情景学做心情预报员、交流讨论等形式,让幼儿了解心情预报的方法,引导他们通过听音乐、做运动、深呼吸等方法调节自身情绪。并引导幼儿尝试关注周围人的情绪、情感变化,想办法帮助别人获得健康的好心情,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活动目标】

1、了解心情预报的内容、方法,愿意关注同伴的情绪和需求。

2、能完整连贯的播报心情预报,掌握2—3种调节消极情绪的方法。

3、感受关心、帮助他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天气预报视频及各种天气标志、小松鼠头饰、金话筒、课件。

2、经验准备:幼儿观看天气预报,了解表示天气情况的各种符号。

【活动建议】

1.师幼谈论天气,引发兴趣、导入主题。

(1)引导幼儿说出观看天气预报能知道未来几天的天气。提问:“孩子们,你们看今天的天气怎样?那明天呢?我们怎样才能知道明天的天气情况呢?”

(2)鼓励幼儿大胆模仿主持人播报天气,教师给予积极肯定

提问:“电视台里的天气预报是怎样播报的,谁能来模仿一下?”

(3)引导幼儿听听电视台的叔叔是怎样播报天气预报的。

提问:刚才的天气预报播报了哪几种天气情况?你还知道哪些天气情况。小结:天气情况真是千奇百怪,通过天气预报我们就能预知明天的天气情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方便。

2、结合课件分段讲述故事,了解心情预报的内容和方法。

(1)结合课件讲述故事前半部分,播报森林心情预报,了解心情预报的内容。提问:主持人的第一句话是怎么说的?(提醒幼儿礼貌播报)他都播报了那些动物的心情?

(2)分析大象的心情,尝试心情预报的方法。

提问:

①为什么大狮子的心情是大雨天?生病了,会是怎样的感觉啊?帮助、引导幼儿体验他人情感,可以说出自己生病时的感受

②你觉得还可以用哪些天气表示不开心、不舒服的心情?引导幼儿利用天气预报的不同符号来表示不同的心情。

小结:心情和天气一样,都是可以预报的。我们可以用不同的天气标志来预报不同的心情。

(3)结合课件讲述故事后半部分,讨论尝试如何帮助大狮子获得好心情,初步感受关心、帮助他人的快乐。

提问:如果你是森林里的小动物,你打算如何帮助大狮子,让他的心情好起来?引导幼儿自由讨论,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幼儿的互爱互助情感,尝试帮助大狮子获得好心情。

(4)结合课件,继续提问:

①森林里的小动物是怎么做的?

②有了小伙伴的帮助,这时大狮子的心情会不会发生变化?”小动物们的心情又会怎样?

小结:狮子看到有这么多朋友来看望它、关心它,很高兴,心情就慢慢变成晴天了。原来,心情和天气一样,还是可以变化的,我们可以想办法帮助自己或者别人把坏心情变成好心情。

3、结合课件尝试做心情预报员,体验播报的快乐,并能帮助他人获得好心情,进一步感受关心、帮助他人的快乐。

(1)结合前三副人物表情(哭泣、生气、发怒),尝试心情播报。

提问:生活中,小朋友也会经常有各种不同的心情?你能做一个心情预报员吗?当我们身边的人出现了不开心,我们应该怎样让他们变得快乐起来呢?

小结:让自己和朋友开心的方法有很多,如深呼吸、暂时离开生气的地方、大哭一会儿、想一下开心的事、跟好朋友倾诉、听好听的音乐等,这样心里就不会那么难受了。

(2)结合第四副图片“笑脸墙”,尝试心情预报。

提问:谁能来播报一下她们的心情?你感觉人在什么心情的时候最漂亮?小结:任何人都是开心的时候最漂亮,保持高兴的心情经常笑,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开心、幸福。别人不高兴的时候,我们也要帮助他让他有个好心情。活动延伸:利用离入园时间开展“心情播报时间”。

附故事:

《心情预报》

小动物们都非常喜欢看森林电视台的“心情预报”节目。一天,大家又在电视机前收看,主持人小松鼠说:“大家好,我是森林里的心情播报员松松,现在播送心情预报:今天森林里大部分小动物心情晴天,只有大象因为生病了,所以心情雨天,并伴有八级脾气。心情预报播报完毕,谢谢大家收看。再见!”小动物们听了“心情预报”后,都为大象担心,很想让大象开心起来。大家想了很多办法来帮助生病中的大象。小鸟为它唱歌,孔雀为它开屏,小熊为它送药,小蜜蜂为它舞蹈。大象看到有这么多朋友来看望它,高兴极了,头也不疼了,身体也不难受了,心情也变成晴天了!

儿童心理成长教育教案9

设计意图:

中班幼儿进入幼儿园已有一年的时间,各方面的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人际交往方面,儿童开始发现,交朋友的一个重要内容来自于我们有相同的东西,比如相同的爱好和兴趣,或者我喜欢他,或者他喜欢我,或者双方能够相互理解。受幼儿年龄和交往水平的影响,孩子在交往活动中又存在一些现实的问题,为此,应及时开展一次人际交往方面的教育活动,以帮助幼儿及时掌握正确的人际交往方式。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与自己不同性格和爱好的小朋友交朋友,知道好朋友在生活中的重要角色。

2、与其他小朋友之间发生的小矛盾时,能够自己初步使用一些简单的方法,如与彼此进行沟通等,处理小矛盾。

3、喜欢和与自己性格爱好不同的小朋友做朋友,并且愿意与自己的好朋友分享快乐,深入体验与好朋友相处的快乐。

4、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

5、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喜欢和自己性格爱好不同的小朋友做朋友

活动难点:能够初步使用一些简单方法独立处理小矛盾

活动准备

小故事《小胖熊吹气球》,挖好两个洞的报纸若干张,小兔子,小猫,小猪,小猴子的头饰若干个,音乐《找朋友》。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讲述小胖熊吹气球的故事,并提问:故事中有哪些小动物,其他小动物和小胖熊发生矛盾时,小胖熊是怎样做的呢?(该部分旨在引发幼儿的兴趣以及思考,不用回答)

二、基本部分

1、引导幼儿谈谈自己有哪些好朋友,为什么喜欢和他们做好朋友。

师:小朋友们,我们在小故事中发现小胖熊有很多的好朋友,那小朋友们先想想,然后告诉老师你们有哪些好朋友?

幼儿:XXX是我的好朋友师:你为什么喜欢跟他做好朋友呢?

幼儿:他和我一样喜欢。,他懂得很多。,他很喜欢帮助别人,他喜欢给我吃好吃的......

2、引导幼儿思考要想和别人做好朋友,自己应该怎么做?

师:小朋友们知道小胖熊为什么有那么多好朋友吗?

幼儿:小胖熊喜欢帮助别人;小胖熊可以帮助不乖的小猪;小胖熊很善良......

师:小朋友们要想有很多很多好朋友的话,应该怎么做?

幼儿:要帮助有困难的好朋友;有不乖的,和自己不一样的小朋友,也应该和他做朋友......

3、引导幼儿思考应该怎样和自己性格爱好不同的小朋友交朋友。

师:有小朋友发现了,就算有不乖的,有和自己不一样的小朋友有困难时我们也应该帮助他们,和他们做朋友。那我们应该怎样和他们做朋友呢?

幼儿:有困难时帮助他们;有好吃的分给他们;跟他们一起玩儿......

师:嗯,我们小朋友都很善良,都愿意,也知道怎样和自己不一样的小朋友做朋友。

4、引导幼儿思考,当和其他小朋友发生矛盾时应该怎么做?

师:那要是有一天,你和其他小朋友闹矛盾了,比如,其他小朋友太喜欢的玩具不给你玩,抢你的小板凳,或者不给你看你喜欢的图书,你会是怎样的心情?

幼儿:生气;不开心;不想和他玩了......

师:有小朋友说,不和他一起玩了,可是老是觉得呀,这样做的话没有解决问题噢,我们一起来想想,怎么做呢?

幼儿:要告诉老师;要告诉那些小朋友,我们都不喜欢这样的宝宝......

总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跟我们不一样的人,但是,只要我们喜欢和他们做朋友,愿意在他们有困难时帮助他们,我们和他们也可以成为好朋友。但我们要知道,和好朋友发生矛盾时,要懂得相互谦让,互相帮助,这样,我们就可以有越来越多的好朋友!

三、结束部分

讲述游戏规则,幼儿寻寻找新朋友组队,进行游戏活动。

1、讲述游戏规则。发给幼儿头饰,有的一样,有的不一样。幼儿必须选择和自己头饰不相同的小朋友为一队,组好队后,开始进行连体游戏。

附:连体人游戏规则。两人一组,将挖好两个洞的报纸分别套在两个人的脖子上,将两人连在一起。两人一组沿指定路线走,跑。如果报纸中途破碎,则停止游戏,以报纸不破碎者胜。

2、教师总结游戏的意义,通过该游戏,让幼儿懂得和不同类型的人进行合作,体验游戏的快乐以及成功的喜悦。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小朋友呀,玩游戏都很棒噢,都能够和自己的新搭档一起完成游戏啦,都能够像小胖熊一样,能够和自己不一样的做好朋友了。那这个周末呢,我们小朋友就邀请自己的新朋友到自己的家里去做客,我们小朋友肯定都是热情好客的小主人。

活动延伸:

幼儿社会教育,幼儿到朋友家做客的一些礼仪以及在准备接待客人时应该做些什么准备

活动反思:

1、幼儿能够基本学会与自己不同性格和爱好的小朋友进行交朋友,能够与自己性格爱好不同的小朋友合作完成任务。

2、幼儿愿意与其他小朋友一起体验和分享成功的快乐

3、在活动过程中,教师以层层递进提问的引导方式,让幼儿逐步理解与自己性格爱好不同的小朋友交朋友的意义。

4、心理健康教育,不能简单的说教,而要让幼儿积极参与其中,并进行思考和体验才能达到教育目的,如本次活动中,幼儿各个环节都有有效的参与。

儿童心理成长教育教案10

目标:

1、初步了解不同情绪对人身体的影响,懂得要保持良好的情绪。

2、能正确对待自己的各种情绪,积极寻找调节自己情绪的方法。

3、体验理解、帮助等积极行为给自己及他人带来的愉悦感受。

准备:

轻缓的背景音乐、表情娃娃3个(高兴、伤心、生气)、多媒体课件、磁性圆片若干、笑脸贴花、自制迷宫图

过程:

一、音乐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播放轻缓的音乐请小朋友随意找个位置,摆个舒适的姿势坐下来。老师配乐解说:

“让我们听着音乐,闭上眼睛,放松小手,放松小脚,让快乐来到我们中间吧。”

(幼儿睁开眼睛)

2、出示三个表情娃娃,引导幼儿为表情娃娃起自己喜欢的名字,并引导幼儿进行猜想,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引导幼儿为表情娃娃投票,了解不同情绪对人身体健康的影响。

(1)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情绪为表情娃娃投票,初步了解自己的情绪。

(2)引导幼儿看录像,帮助幼儿了解不同情绪对人们的影响。

三、引导幼儿积极地寻找各种调节情绪的方法,培养幼儿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1)帮助同伴调整心情

请2-3个心情不好的幼儿讲述令自己心情不好的原因,集体讨论找出帮助其调整心情的好方法。

提问:你有什么好方法?你认为他该生气(伤心)吗?为什么?怎样能让他开心起来?

(2)寻找自我调整心情的方法

①出示心情迷宫图,请幼儿选择正确的方法让自己心情好起来,并走完迷宫。

②幼儿介绍自己的迷宫走法,并针对可能出现的争议进行讨论,找出调整心情的正确做法。

(3)分享快乐的心情

①幼儿互相分享让自己快乐的事情。

②教师和幼儿分享自己的好心情。

小结:心情是藏在我们每个人心中的小精灵,只要你少生气,多关心别人、帮助别人,你的快乐就会变成大家的快乐,就能天天拥有好心情,我们的身边就会充满快乐!

四、结束活动

在歌曲《歌声与微笑》中提升快乐的气氛,送给幼儿每人一个开心笑脸,希望所有人都有好心情。

儿童心理成长教育教案11

活动目标

1、学会与同伴友好相处,知道高兴快乐有利于身体健康。

2、教幼儿学会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各种表情

2、区域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一、教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不当行为。

1、教师:今天小木偶来看小朋友做游戏,你们高兴吗?

来表示一下吧!(鼓掌欢迎)

2、小木偶带来了许多精美的表情卡,小朋友看一看,上面是什么表情呀?

(生气、微笑、伤心)小朋友做一做这些表情。

3、现在小朋友自己选择你喜欢的表情,然后把它戴在脖子上。

4、教师:今天,我给小朋友们介绍一位青青的小朋友,她总是爱发脾气、生气,我们一起来看看,她总是为一些什么事发脾气,生气好吗?

5、幼儿看多媒体

6、提问:

(1)小朋友喜欢青青吗?为什么?

(2)她总是为一些什么事发脾气,生气呢?

(3)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呢?

(从早晨起床开始说起,对照例子,幼儿说自己。)

(4)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有过不高兴,或生气的事吗?

说一说如果遇到不称心的事或要求没有被满足,你可以用什么更好的办法解决?

(5)教师:小朋友知道生气、伤心、发脾气为什么不好吗?

你生气的时候周围的人怎么样?

7.教师小结:

小朋友都知道随便发脾气,生气是不好的行为习惯,会失去很多小朋友,经常发脾气,生气,时间长了会不爱吃饭,不爱运动,不爱和小朋友交往,会影响身体健康,会得病的,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是可以通过其他方法来解决的。那么保持什么样的心情才有利于身体健康呢?

(高兴,快乐的心情。)

二、小朋友互相讨论一下,在你们日常生活中,哪些是让你们高兴开心的事情呢?(幼儿热烈讨论)

1.教师;你会为爸爸妈妈小朋友们做哪些事情,让她们高兴呢?

你为爸爸妈妈做事,爸爸妈妈说什么?

2.教师:小朋友们不但要自己保持高兴,愉快的心情,还要想办法让别人感到快乐,开心。

当你帮助了别人,别人的心情怎么样,别人会怎么说?那你的心情呢?

3.小朋友如果遇到困难或问题怎么办?

(比如:学习、游戏等)发脾气,生气能解决吗?那怎么办呢?

三、区域活动

1.教师:我看小朋友们讨论的又热烈,又高兴,今天老师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你们平时最喜欢的活动材料。

有绘画用品,大型积木,娃娃家等玩具,小朋友可以自己选择你最高兴做的事,在游戏中与你的好伙伴分享快乐。好,现在自己选择吧!

2.小朋友们在玩的时候心情怎么样?有没有遇到困难或问题,你们是怎样解决的?

教师:你们真棒,遇到困难或问题,能想办法解决。

3.教师:当你们非常高兴的时候,你们最想干什么?

(唱歌,跳舞,大声笑……)

教师:小朋友知道小木偶送给你们的微笑卡是做什么用的吗?就是希望小朋友每天都是快乐的,

小朋友把你们的快乐在微笑卡上记录下来,也就是在上面画一个小笑脸,我们看看谁的微笑卡笑脸多。

老师就奖励他这个大的微笑卡好吗?

四、结束

教师:我看到小朋友们高兴的时候,小木偶也很高兴。那么我们一起和小木偶唱支歌,跳个舞,

分享快乐,小朋友说好吗?

教师、小朋友共舞,结束。

儿童心理成长教育教案12

活动主题:

孤独的小兔

活动适合年龄班:

幼儿园大班

活动目标:

1、经过故事,幼儿初步理解什么是孤独。

2、能够正确认识独孤,并学习如何远离独孤,走向合作。

3、经过连体人、背靠背、两人三足这三个相关合作的游戏,幼儿感受与人合作的欢乐。

4、经过此次课程学会分享与合作。

活动准备:

一组讲述孤独兔子故事的幻灯片,几张挖了两个洞的报纸以及废旧的纸盒皮等等。

活动过程:

1、活动引入:

教师:小朋友们,今日教师给你们带来一个关于小兔子的故事,小朋友们以前必须是没有听过的,因为这个故事是最近才刚刚发生的哦。所以接下来小朋友们就要认真听清楚啦,因为小兔子最终需要小朋友们的热心帮忙。

教师边播放幻灯片边从其中的图片讲述小兔子的性格遭遇。故事概况:从前有一个小兔子,由于平时自我一个人在家,所以都很少出去和别的小伙伴们做朋友。可是有一次森林里面突然起了大火,大家都在互相帮忙思考逃生的办法,可是小兔子却是孤独的一个人在大火中挣扎着,如果当时小朋友正好在小兔子的身边,会怎样帮忙小兔子顺利逃离火灾现场呢?

2、针对故事中的问题,让幼儿自由进行回答,然后教师再归纳出几个有意义的回答让幼儿参与讨论。并从讨论中得出幼儿的回答是否可行,以后如果自我遇到这样的事情的时候,会不会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合作。

3、设计游戏让幼儿体会合作的欢乐。

游戏一:连体人。

游戏规则:幼儿自选同伴,两人一组。将挖好两个洞的报纸分别套在两个人的脖子上,将两人连在一齐。两人一组沿着教师指定的路线走、跑、过障碍物等。如果报纸中途破碎则停止游戏,以报纸不破碎者为优胜。

说明:障碍物能够是某个特定的纸盒铺成的小路,或者是教师自行画的圈圈之类的。

游戏二、背靠背。

游戏规则:幼儿自选同伴,两人一组。让幼儿两两背对背坐下,两腿伸直,双手臂向后互相钩住,然后试着站起来。

说明:这个游戏教师能够划定一些范围,首先把全班幼儿分成几个大组,然后每个大组派出两个小朋友进行游戏,剩下的小朋友为自我的组员加油。轮流着进行。

4、经过上头的游戏,小朋友们在玩完之后分小组分享感受。

教师叫几个小朋友代表进行讲述自我小组的体会。教师:小朋友们刚才玩游戏的时候都很开心,都明白怎样去跟自我的小伙伴好好合作与沟通,所以呢,能够看出我们班的所有的小朋友都不是孤独一个人的。那么刚才故事中的小兔子呢,在你们玩游戏的时候悄悄的告诉教师它经过你们热心的帮忙已经找到自我的小伙伴啦,所以不再孤独一个人了,于是呢,最终就能够安全的和小伙伴互相合作逃离火灾现场了。它呢,要教师多谢小朋友的热心帮忙!

5、总结:

教师:今日,我们又是听故事又是玩游戏的玩的很开心,那么小朋友们是不是都能够想得到自我不是一个人做事情呢?在家里面,有爸爸妈妈的帮忙,在幼儿园里面,和小朋友们、教师们在一齐,大家相亲相爱,是不是不会感到孤独了呢?所以呢,小朋友们在家里面能够帮忙爸爸妈妈拿拿拖鞋,端端水,在幼儿园,和小朋友们合作搬搬桌子之类的,于是,什么事情都难不倒我们啦,对不对?

6、活动自然结束。

让小朋友们去喝水,去洗手间。

个人总结:此次活动设计的个人感想:鉴于在今日独生子女盛行的年代,越来越多的孩子在生活中都会不知不觉的习惯孤独。并不是说孤独是一件坏事,只是在这孤独包装下大多数人都有着一颗敏感容易受伤的心,于是,以往让我们熟悉的合作精神渐渐风吹云散。纵然是在这样一个分工精细的年代,我们更加是需要远离孤独,走向合作,这是一个需要从小就应当培养的心理素质,要明白,通常一个人的狂欢无力挽救一切狂澜。

儿童心理成长教育教案1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在接受别人爱的同时,还有许多人也需要我们的关爱和帮助。

2、培养幼儿奉献爱心的美德,体验助人的快乐情感。

【活动准备】

1、幼儿心理读物每人一本。

2、“希望工程”捐献箱一个,幼儿自己从家带的玩具、衣服和信件。

【活动过程】

一、师幼看图谈话、讲述

1、出示挂图: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师幼看图讲述故事内容,让小朋友知道:在接受别人爱的同时,还有许多人也需要我们的关爱和帮助。

2、你喜欢为有困难的人做事吗?怎样帮助有困难的人?你曾经对他们做过哪些事?让小朋友认识到有很多时候可以关爱别人。

3、请小朋友讲述自己帮助有困难的人做事的事迹。

二、献爱心活动

1、师:在边远的地方有的小朋友没有衣服穿,没有东西吃,也没有玩具玩,小朋友说我们应该怎样做?

2、出示“希望工程”捐献箱,请小朋友把从家带来的玩具、衣服和信件捐献给边远的小朋友。

儿童心理成长教育教案14

活动目标

1.通过绘本的学习,让幼儿知道什么是困难,在遇到因难时应该怎么办。

2.教育幼儿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不慌张、不急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3.培养他们独立意识和应对困难的勇气,使孩子具有应付困难的心理承受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

培养他们独立意识和应对困难的勇气,使孩子具有应付困难的心理承受能力。

难点:

教育幼儿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不慌张、不急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活动准备

绘本PPT、电网。

活动过程

一、出示绘本封面,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还有一个月我们就要毕业了,在幼儿园里生活的三年里大家哭过、笑过、玩过、闹过,那你们有遇见过困难吗?遇到因难时你是怎么解决的呢?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很好看的绘本,故事里有个小动物也遇到了困难,那么,它是怎么做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

二、欣赏绘本

1.出示书面,问“书的名字叫什么?”看着画面猜一猜是讲了的故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小熊为什么会掉进洞里?

弗洛格挖的洞深深的,小熊听不到弗洛格的声音便把身子探到洞口,“扑通”一声掉到了深深的,黑暗的洞里。

——弗洛格和小熊被困在洞里时都做了什么?

小熊哭着喊道:“我饿了,我再也不能和老鼠钓鱼了,再也看不到野兔朋友了。”弗洛格没有哭。他非常平静的安慰小熊,还告诉小熊要勇敢些!弗洛格又和小熊一起喊:“救救我们吧!”和小熊一起唱歌鼓励自己。

——大家是怎么把他俩从洞里救出来的?

鸭子发现了,叫来老鼠,老鼠扛了一把长梯子到洞里,把他们救出来了。

小结:其实没有什么困难是我们解决不了的,遇到困难我们应该深呼吸、静下来思考,怎么样做才能解决困难。事情往往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我们要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困难,并且战胜困难。

三、挑战困难(过电网)

1.介绍游戏内容

——弗洛格要去小兔家做客,可是它在路上遇到了一个困难,弗洛格试了好几次都没通过,请小朋友们来试试,看小朋友们能不能顺利通过。

2.组织幼儿进行讨论,随后进行游戏。

——现在,老师请小朋友们一起讨论怎么样才能安全通过这条电网路,请认真思考后,就可以大胆试试了。

3.稍加难度(间隔缩小),请幼儿进行挑战。

小结:你们真棒,有几位小朋友一下子就过去了,看来刚才的那段路上的电网对小朋友们来说,并不是很困难。我们一起来看看,接下来这段“路”会是怎样的?

4.请成功过关的幼儿分享成功的经验,帮助未通关的幼儿总结原因,请失败的幼儿再试一次。

——这次的“电网”,有些小朋友不小心就触碰了,但还是有小朋友通过了,我们来听一听,他有什么通关秘诀。

5.在“电网”两边加上障碍物(钻圈),再次邀请幼儿尝试。

——还有最后一段路,通过这段路,我们就能安全了。

小结:你们都是热心肠的好孩子,帮助弗洛格成功的通过了这条障碍重重的小路。你们敢于挑战困难,遇到过不去的难关时,会静下来思考想办法。弗洛格有你们这些好朋友,它可真幸福。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知道生活中会遇到一些想不到的困难,而困难是能克服的,教育孩子克服依赖思想,明白困难并不可怕,重要的是鼓励孩子独立面对困难,正视困难,树立自信,不慌张、不急躁,心平气和的以良好的心态去寻找解決问题的办法。从而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经历风雨才难见彩虹!”

第五篇:农村留守儿童心理与教育策略学习心得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与教育策略学习心得 黄石完小:向妙

我能参加江华瑶族自治县教育局举办的新进教师的培训非常荣幸,每一位老师的发言都让我感受很深!这次培训让我受益颇多,为我以后的教育之路指清了方向。这次的教师培训为期三天,分别从教师的个人素质、班级管理、教学的常规工作和江华县本地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等方面展开。其中郑爱春老师的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与教育策略让我印象最为深刻,也感同身受。

我是来自张家界的一名江华新进教师,虽然对江华这边的农村留守儿童的情况不是特别了解,但是我想每个地区的留守儿童这个整体有个性也会有共性。在大学期间我个人就对这一块很感兴趣,实习时候也是被这个问题困扰很久,这次听了郑爱春老师的讲话,让我对这个问题又有了一些新的看法,也强化了我内心想要深究这个问题的想法。

郑爱春老师分别从留守儿童概念的界定、留守儿童现状、留守儿童德育现状成因及对策和留守儿童的展望四个方面展开了讨论。郑老师的话让我引发我思考。其实在我自己的实习和工作中我也发现,现在社会中也出现了一种“半留守儿童”,当然这只是我个人因郑老师的讲话有感而发的。他们虽然与父母居住在一起,但是由于父母长期忙于生计根本无暇顾及对孩子们进行思想、道德和价值观的培养。

教育主要是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而家庭教育是人一生中接受最早的,影响时间最长的一种最基本的教育形式,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那么这就意味着家庭教育就有着其他任何教育方式都不能代替的优势。如果家庭教育缺失会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正常发展。现在黄石完小工作后就深有体会,作为一名四年级的班主任我深深地疼惜我班上孩子,他们大部分是留守儿童,也有个别是“半留守儿童”。它们相对与城市的孩子来说单纯很多,但他们有的过分胆小,有的总是形单影只,表现出拒绝、失落和孤独等行为问题让我很是担忧。就像郑老师提到的,他们缺乏系统的、完美的家庭教育,幸福感极差。父母的教育方式决定着孩子的性格和一生的命运。诺尔特曾说过:“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里,他们就会学会谴责;如果生活在恐惧里,他们就会学会忧虑;如果生活在鼓励里,他们就会学会自信;如果生活在赞赏里,他们就会学会欣赏;如果活在诚实中,他们就会学会真诚。”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影响。

“知子莫若父,怜子莫若母。”虽然我不能做到像他们的父母一样,也不能弥补孩子们家庭教育的缺失,但是我会拼尽全力去做到最好,给他们我力所能及的最好的教育。教育就是一群不完美的老师带着一群不完美的孩子走想完美的过程,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也会认真的去钻研这个话题,用更好的方式教育方式去教育我的学生。

下载学习困难儿童的心理与教育(共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习困难儿童的心理与教育(共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儿童心理与英语教学方法

    儿童心理与英语教学方法 摘要:本文阐述了小学英语教学中儿童心理与英语教学的关系,针对儿童心理特点和儿童学习语言的规律,创设英语学习环境,采用合理的英语教学方法提高成效,促......

    自闭症儿童心理教育期末复习提纲

    自闭症儿童心理教育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 1、自闭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一种亚型,以男性多见,起病于婴幼儿期,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言语发育障碍、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

    儿童心理与小学作文教学

    放”,就是让学生不受束缚,放胆作文;就是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经验,自拟题目,自选题材,自定形式,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完全随着性情发挥;就是对作......

    2013 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考研真题 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 868(共5则范文)

    一、名词解释 最近发展区 活教育 幼儿园 有准备的环境 游戏 二、简答题 遗传和生理成熟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现代学前教育的特点 三、论述题 联系实际说明儿童自言自语的形......

    学习困难学生教育援助机制研究

    《学习困难学生教育援助机制研究》 中期报告 坪坝中学课题组 回顾本课题研究的历程,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1、初步了解普通初......

    困难与挫折(精选)

    困难与挫折 也许,在某一个时刻,你的心灵受到了伤害;也许,在某一个时刻,你遇到了某些挫折。今天这篇文章,希望能带你走出这个深渊。 困难和挫折分为两种,一个是自身可以改变的,另一......

    困难与创新

    面对困境: 苏轼,宋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被当时“改革派”中的有些人指控“讥刺朝政”、“包藏祸心”,遭到逮捕和审讯,几乎送了性命,史称“乌台诗案”。后谪居黄州。1085年宋......

    教育随笔:面对困难与纠纷迎刃而解

    教育随笔:面对困难与纠纷迎刃而解 教育随笔:面对困难与纠纷迎刃而解1 记得有一次到我嫂子的幼儿园里去玩,我看到了我们邻居家的两个孩子屑与凯哲不管是在家还是平时在幼儿园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