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新闻摄影报道的策划(上)

时间:2019-05-14 05:04: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谈谈新闻摄影报道的策划(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谈谈新闻摄影报道的策划(上)》。

第一篇:谈谈新闻摄影报道的策划(上)

谈谈新闻摄影报道的策划(上)

编者按: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把报纸办得生动活泼,吸引读者的眼球?加强新闻摄影报道的策划是强有力的手段之一。本文作者以切身的体会,从“新闻竞争要求摄影报道必须策划”、“策划的原则”、“策划的种类”、“策划的层次”和“实施策划的保证”等方面,条分缕析,有理有据地阐述了新闻摄影报道策划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策划。此文很有内容,因篇幅较长,本刊分两次刊出。

新闻竞争要求摄影报道必须策划

1.新闻媒体激烈竞争产生的新格局使新闻信息传播出现了新的特点。

进入21世纪以来,新闻业的竞争比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要激烈。报业集团的增多使报业内部优胜劣汰的机制增强;新兴的第四媒体网络,成为报业的一个空前强大的竞争对手,报业面临的外部竞争日趋激烈。

在新的媒体格局基础上,新闻信息传播出现了新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两点:

其一,受众对于新闻信息已从“量”的需求转向了“质”的需求。也就是说,新闻媒体的丰富使得受众获知的信息量从匮乏转为足够多甚至饱和、过量。社会学家已经发现,在企业管理者及一些媒体工作者中出现了“信息焦虑症”———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反而变得无所适从。这表明:人们并不缺少信息,而是缺少对信息的分类整理;人们并不在乎得到多少信息,而是在乎得到多少有效的信息。新闻报道仅仅以“多”取胜、以“快”取胜,显然已经过时。新闻报道必须通过精心的策划,为受众提供质量上乘的新闻大餐。

其二,同类以及不同类媒体之间的交叉竞争,使得新闻资源的垄断不再可能,独家新闻难觅。在这种资源共享的情况下,如何去打破“千人一面”的局面,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如何保证重大新闻事件的成功报道?如何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创新?如何精心编排版面,吸引读者,增强传播的效果?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策划来解决。

2.新闻摄影报道在新的形势下必须以策划来适应优胜劣汰的格局。

近几年报纸运用新闻图片,比过去任何时候都重视。许多报纸把有分量的新闻图片放在一版的显要位置,有的甚至做成封面式的头版。以新闻摄影专题为内容的摄影专版就像雨后春笋,出现在各个报刊上。但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就是将“图文并重”简单地理解为各版都有图片,定期出摄影专版,盲目追求图片数量多、版面大,而没有重视其内容是否具有新闻性和信息量,没有重视其作为独立报道新闻、传递信息的作用,因此,没有很好地发挥新闻摄影本身所应有的特点。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我们把落实“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重担,过多地压在了摄影记者身上,把“两翼齐飞”的其中一翼只强调在摄影记者的个体劳动的层面上,而没有强调策划的作用;简单地去看摄影记者有没有拍到好照片,编辑有没有安排好版面,而没有进一步去追究为什么没拍到好照片,为什么没安排好版面这个深层次的问题。

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我们认识到,对具有较大社会意义的新闻题材进行精心谋划,对所拍摄的内容、步骤、途径等进行精心的组织和安排,就能客观、准确、深刻地进行摄影报道,充分凸现其新闻价值,能将摄影记者和编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与广大读者的需求结合起来,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并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

摄影报道的策划作为提高新闻报道质量的途径而不断得到强化,这也是近年来新闻摄影报道的趋势,这一趋势,已经从记者个体策划到部门群体策划,开始迈向了报社整体策划的新高度。

新闻摄影报道策划的原则

1.选择具备可扩展、可延伸、可发展因素的报道题材。

并不是所有的新闻报道题材都能够拿来做策划。只有那些具备可扩展、可延伸、可发展因素的报道题材才有足够的“含金量”进行策划。

什么是可扩展、可延伸、可发展因素呢?第一,新闻报道题材本身是一个内容丰富的主题,由此可扩展或延伸出一系列的子题。

这就是先天适合策划的题材。比如香港回归、澳门回归等关系到历史进程的重大新闻事件,本身就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民俗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如果没有与之对应的多方位多角度的策划,反而是不可能做好这一类新闻报道的。再比如新千年、春节、国庆节、建党80周年等富有特殊意义的节庆日,它们在时空长河里是一个承上启下、联系过去及未来的时间点,两头连接着丰富的内容,同样可以用来进行一些“大制作”。

第二,新闻报道题材处于发生阶段,还有更重要、更动人心魄的后续发展。

比如’98抗洪报道,当洪水警报发出时,意味着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洪灾的开始,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洪灾将继续发展,救灾也将一并展开。那么,这又是一个新闻报道的大好时机,在洪灾与救灾共同发展变化的过程中,肯定有大量可歌可泣、感人肺腑的事迹涌现,有充分的策划资源。

第三,新闻报道题材本身虽然止于一定程度,但能引起诸多相关事物的发展变化。

比如梁文祥卧底吸毒群的报道,由报道吸毒者,引起关于戒毒、禁毒、社会治安的报道与思考,最后成为广州市彻底整治火车站及周边地区的导火线。可以说,拍摄吸毒者,梁文祥并不是第一个,但这一次报道在精心的策划下逐渐扩展,引起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

2.尊重新闻摄影规律,充分发挥新闻摄影的特点。

新闻摄影有自身的特性,新闻摄影报道的策划必须能够充分发挥摄影的长处———视觉冲击力。所以,考虑策划题材的原则要具备镜头感,即能以视觉形象表达新闻题材的内涵与外延。所谓镜头感有三个衡量标准:一是新闻主体能够被画面展现,即是否有东西可拍,特别是人物的内心世界;二是新闻背景及其环境能够被画面展现,即是否可以清楚交代新闻现场周围的状态;三是新闻场面具备较强的冲击力,即是否可以通过画面构图和瞬间新闻形象共同形成使人共鸣的高潮。南方日报在进行新闻报道策划时,常常考虑的是,这一报道是适合文字记者还是摄影记者,或者是需要文字记者与摄影记者合作。

3.尊重新闻事实,充分发挥摄影记者与编辑的主观能动性。

任何策划都是从新闻事实生发开去的,新闻事实不能被策划,新闻报道却需要精心的策划。尊重新闻事实,由事实本身出发,摄影记者与编辑围绕事实进行思考,将自身的认知能力、知识含量与事实的“含金量”相结合,才能撞击出优秀的新闻报道。这就要求我们在策划时,在尊重新闻事实的前提下,注意充分发挥摄影记者与编辑的主观能动性。

谈谈新闻摄影报道的策划(下)

杨兴锋

策划的层次

策划就是报道的组织、指挥和管理,就具体实施一项大型系列摄影报道而言,它包括了内容设计、题材联系、版面编辑、人力调配、进度安排、后勤保障等工作。一项大型系列摄影报道每个环节环环相扣,犹如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横向和纵向协调统筹,从某种意义上说,策划本身就是一项系统工程。

1.报社的策划。报社的策划是指利用整个报社的资源,由报社整体协调进行的策划。比如我们前面讲到的梁文祥卧底拍摄吸毒者系列报道(见第53页图),就是一种报社整体的策划。从南方日报摄影专版上首次刊登,到南方日报出版社《独闯毒穴》一书的出版,再到广州中山图书馆举办影展并在全省巡回展出,短短20多天观众达10万人次,中央电视台、东方电视台、湖南卫视、广东卫视先后为梁文祥拍摄了个人专题,10多家报刊都刊登了有关稿件,推介其人其作。更为重要的是,公安部门根据他的这组报道,迅速对广州火车站及其周边地区开展了整治活动,使广州火车站地区治安环境大为改观,梁文祥本人也得到省公安厅颁发的“维护社会治安基金”奖。这一成果的取得,固然有梁文祥个人的心血在里面,而更为重要的是,报社调动多方面的资源,对这一报道进行全方位多层面的策划,才使得这一报道在全省、全国产生巨大而良好的社会影响。

2.部门的策划。

部门的策划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报社作为第一层次的整体策划,设计出整体方案,确立一个大的主题,而这个大主题是以某种内在逻辑关系分解出多个不同的子题及板块,这些子题及板块落实到各个部门(或专题小组),部门根据报社整体的策划思想和所分配的任务,做第二层次的策划。即由部门来确定具体的题材、研究写作或拍摄的切入点、编排内容、调配人员采访等具体实施工作。最后,在规定的时间里,各部门的策划稿件汇总报社策划班子审定,并统一设计版式。2001年南方日报的春节特刊《新世纪第一春》(见左上图)就是这样制作的。当时,摄影部根据春节的节日特点,确定了“欢乐团圆”的基调,以普通人的视角,结合广东特色,以欢乐庆团圆,以团圆带欢乐。在“欢乐”这一主题下,确定了广州花市、南澳草龙、柯尔克孜人的狂欢、摩梭人家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节庆项目;在“团圆”这一主题下,着重以情感人,确定了民工返乡、海峡两岸思亲这些具有深刻内涵的内容,使欢乐的摄影报道中带有绵绵不绝的亲情,感人肺腑。最后,以报社工作人员没有休息的春节作为结束,意味深长。

第二方面是指摄影部根据工作需要,从部门实际出发,独立完成的策划。前面提到的澳门回归、’98抗洪等报道之外,香港回归系列、扶贫攻坚系列、打捞中山舰系列,都是摄影部成功策划的成果。

3.记者编辑的策划。

记者编辑的策划,是指记者编辑在日常工作中,针对具体的新闻报道进行的策划。摄影部的记者编辑在日常的新闻采访工作中非常注意策划,他们的策划意识很强。像前面我们提到的很多例子,“汕尾土葬”、“解救乞买童”、“江门大爆炸”等等,都是记者编辑在工作中主动发挥,积极实践得来的结果。当遇到一个新闻题材时,他们不是简单地采访一下,完成报道任务了事,而是思考这个题材值不值得做大,如何做大;在做大的同时又如何做出自己的特色,不与别人雷同。所以,记者编辑这一个层次的策划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每一个具体进行新闻报道的人员都具备了策划意识,才能做出漂亮的策划。

实施策划的保证

要使新闻摄影策划获得成功,还必须从人才、设备、管理、组织领导等方面提供保证。

1.人才上的保证。

无论多么精彩的策划,都需要人才去思考、去实现,所以,一支高素质的摄影队伍是策划成功的首要保证。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留住人才,新闻摄影事业才有后劲。要重视建立和完善培养名记者的机制,注重营造业务氛围,开拓摄影报道创作空间,重视策划和包装记者的劳动成果。《摄影报道》专版就是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创办经营的,摄影记者通过《摄影报道》专版这个窗口,得到了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就南方日报摄影部目前的情况来说,年轻的摄影记者全部是国内名牌大学的新闻或中文专业本科生,还有一名研究生担任编辑工作。一个现代型的记者要具备五种基本技能:写作、摄影、电脑、外语、驾驶。现在我们再增加一条,就是捕获新闻线索和分析新闻价值的能力。因为,基本技能是为新闻实战服务的,具备敏锐的眼光、思考的头脑是新闻实战中的关键环节。如果整日坐在办公室,等着领导派活干,哪怕具备一身好本领也是不够的。

2.设备上的保证。

近些年,随着新闻事业的竞争日益激烈,摄影记者的采访距离越来越远,而装备摄影部的投入也越来越大。现在,南方日报每个一线的摄影记者都配备了数码照相机和手提电脑。另外,摄影部还配备了台式电脑、底片扫描仪和彩色冲印机等设备。从硬件上保证新闻图片的时效性和图片的质量是必要的,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摄影记者的作战能力,这也是落实“图文并重,两翼齐飞”方针的具体措施。

3.管理上的保证。

对于摄影部,我们采取“硬制度,软管理”的办法。“硬制度”就是要遵

守报社统一的规章制度,并在这一规章制度下制订出具有摄影部特点的管理制度,如记者发稿奖惩制度、人员日常外出和器材管理制度,等等。

“软管理”就是要尊重摄影部的特殊性,注重抓摄影部班子的团结,大胆

放手地让他们干。对摄影部报道选题的决策、报道方案的规划、具体拍摄内容和手法、版式设计等,一般不干预。重点是看大的方面有没有违反有关新闻报道的规定,主题思想有没有偏差,品位是否高雅等。当报道在实施过程中,来自各方面不同的情况发生变化时,就要提醒摄影部调整原来的方案和设想,进行新的规划和设计。

4.组织领导上的保证。

南方日报摄影部近几年之所以能拿出许多全国知名的摄影报道作品,之所以能不断地进行一个又一个漂亮的策划,与组织领导上的保证是分不开的。

南方日报社的领导一向重视新闻摄影,新闻摄影观念的更新使报社领导真正理解了新闻摄影在现代报业竞争中的重要作用。报社领导一方面亲历亲为,抓好重大新闻摄影报道的策划,一方面给摄影部出点子、提供版面、创造条件,使新闻摄影在南方日报上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摄影报道》不仅在摄影专版上刊登,而且还能上一版,甚至做头版头条,这样的例子在南方日报每年都有。《摄影报道》原来规定每半月一期,后来我们为了保证其新闻性,不安排固定版面,随到随上,结果每年都有50期以上,平均每周一期。

(作者是南方日报总编辑)

第二篇:新闻摄影

《新闻摄影师陈庆港》观后感

五邑大学通识课《 新闻摄影 》

在没有接触过新闻摄影的有关概念之前,在我的脑海里,对新闻摄影这一行业并没有多大的触动。在我看来,新闻的报道,本身是一件比较枯燥的工作,而且在这之前,我对摄影也不是很了解,错误地将摄影与照相等同起来,所以对它并不是很看好。直至最近,我对新闻摄影的看法有了极大的改变,也越发觉得真正新闻摄影大师他们心灵的美好和人格的伟大!

改变我看法的是一段短短的不到50分钟的纪录片视频《新闻摄影师 陈庆港》,讲述的是一位普通却又不平凡的摄影师陈庆港在新闻摄影领域的部分拍摄工作和精彩生活。

陈庆港是一位新闻摄影师,他用他手中的镜头拍摄了众多宝贵的记录。他将镜头视为一种工具,一种用来认识世界的工具,他用镜头所记录下的一切,均源于他想探索、想知道那是为什么。正因为他的这种探索精神和爱思考的秉性,造就了他所拍摄出来的题材或是照片都能准确地抓住问题的本质,真实客观地再现客观世界,从而打动人内心深处的灵魂。

他用手中的镜头和爱的心灵,保住了濒临截肢的小女孩的腿;汶川地震,他冒着生命危险,排除万难,赶往灾区现场,用独特的视角和专业的镜头,拍摄了灾难前国人的万众一心的优秀照片;不厌其烦地跑遍全国各地,用照片记录了中国慰安妇60年的血泪人生;用超乎超人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探访,记录了中国贫困家庭10年的生活变迁。在他的镜头下,呈现给我们的是真实、不带一点浮华的照片,他所拍摄出来的,都是纪实、真正能触动人内心深处的东西。就像他的一个朋友所说,基本上他的所有照片都会真实地就像打人一拳一样,非常疼那种感觉。他善于关注中国那些容易消失的文化现象,善于去深入不受主流社会关注的弱势人群。对他们深入了解,并给予关注以引起更多人关注。

俗话说:凡事贵在坚持,陈庆港做到了这一点!他的坚持可以从他的同时口中得到证实:“很多的作品都是时间的堆积,在一个漫长的时间的跨度里面,来完成他的作品。”可见其毅力之坚韧。他对一项工作的坚持,一坚持就是十年甚至更久。他是一个有毅力、有恒心的人,这种毅力和恒心,对当代人来说,实属可贵。他这种伟大的坚持,着实令我感到深深的敬佩!

《美国新闻摄影教程》的作者肯尼斯·科布勒,曾经说过“新闻摄影师首先是一个人,给予需要的人及时帮助是它的首要责任,新闻则是第二位”,陈庆港他也做到了这一点!他用他的镜头做到了这一切!陈庆港是一位伟大的摄影师,他善于用爱的心灵去发现新闻,让人们看到一个充满希望和人性的世界。

新闻摄影要有信息,这就决定了新闻摄影师要有灵活的头脑,要能吃苦,甚至要有牺牲精神。这些优秀的品质,我们都能在陈庆港身上一一看到,陈庆港,确实是一位优秀的新闻摄影大师!

新闻摄影,不在于怎么拍,而在于要拍什么,以引起什么样的效果。摄影不仅仅只是纯粹地为拍照而拍照,新闻摄影更不是当初我想象中的简简单单的只是拍照的样子。新闻摄影,这里面有太多太多好的的东西可以学,学来用,用来认识世界,造福社会。新闻摄影师陈庆港,让我对新闻摄影这一行业和真正的新闻摄影师都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第三篇:摄影协会报道

公司工会邀陈继业老师开设专题摄影讲座培训

为丰富职工业余生活,鼓励公司摄影协会会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升会员摄影水平。2月10日下午3点,公司摄影协会邀请国家一级摄影师,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公司摄影协会副秘书长陈继业老师在公司第二会议室开设摄影专题讲座。公司总经理、摄影协会会长洪源、副经理关玉奇、副总张晨英、技术中心主任、摄影协会秘书长李晓峰以及工会主席尚巧玲参加了本次讲座。

讲座开始前,工会主席尚巧玲首先为参会人员播放了由工会制作的首届河南建设监理协会摄影大赛作品集锦,其中包括公司荣获优秀奖的三幅作品,令大家大开眼界。随后摄影协会会长洪源对作品进行了点评,并指出:摄影被称为光与影的艺术,摄影的魅力在于用光的语言表现丰富的画面内涵。而摄影就是主动宣传我公司形象的一个重要窗口。我们应重视利用这个平台,提升广大职工的摄影水平,进一步促进公司宣传的质量,传达公司的的经营理念,彰显公司的魅力,提高公司的知名度。

随后,陈继业教授从理论的高度,结合自己拍摄的照片,从最基础的摄影入门讲起,在日常摄影中要注意拍摄的角度、远近距离、姿势,焦距的调整、光线的强弱、摄影的速度、如何裁减图片等各方面技巧。采用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细心指导会员如何拍摄好的照片。讲出了他多年来积累的摄影经验和摄影秘诀。

长达两个小时的专题讲座结束后,大家还都意犹未尽。摄影协会会员们一致认为,陈老师的讲座深入浅出、幽默诙谐、浅显易懂、受益匪浅,并希望摄影协会以后能多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

通讯员:综合部刘洋

2012年2月14日

附:参加讲座人员名单

洪 源 关玉奇 张晨英 蔡建成 李大鹏 王跃黎 尚巧玲 李晓峰 姚 琦 冯兆甲 郑保聚 王少飞 关 红 孟春华 王隽琦 刘 洋 陈文芳 孔文思 赵会峰 尚 彬 赵高伟 付克彦 陈晓阳 王泊文 汪卫伟 张晓慧 刘亦亭 侯焕龙 宋玉洁 崔和军 张莉莉

第四篇:新闻写作摄影

新闻写作部分

新闻的定义:新闻是存在着的客观事物的反映。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是物质的东西,事实是新闻的来源,但并不是任何事实都能成为新闻。《纽约太阳报》这样定义新闻: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新闻要素:即“5w”事件what、人物who、时间when、地点where、原因why。新闻的特点:真实性 时效性 简洁性

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核心本质特点。不能自己杜撰虚构新闻,不得妄加猜测胡作评论,报道信息必须准确,符合客观事实。

时效性;新闻报道一定要迅速,要让读者在第一时间了解事件概况。我们的要求是,在活动举办的24小时内登上网页欲读者见面。

简洁性:新闻报道必须简洁有力,精辟扼要,我们主张“能删即删”,校园新闻写作没有严格的字数限制,一般活动稿件字数约为500字左右,大型活动字数约为1000。新闻的结构:

标题:概括主要内容,力求适当花哨,但必须点名事件内容,一般对偶句居多。导语:揭示核心内容,简短介绍活动的大致内容。

背景:具体报道事件,对整个事件的发生经过做详细说明。结语:报到时间所产生的影响或者做解释说明、跟踪报道。新闻写作之大忌: 新闻写作里不得发表个人评论。要记住大家关心的只是这个事件本身,没有人关心你个人对这个事件的看法。2 新闻报道结尾不要出现“敬请关注”或“让我们祝愿某某活动圆满成功之类的话”,写新闻不是做播音员,新闻稿上的祝福是多余的。写新闻不要过于煽情凄美,写新闻不是写散文诗歌,但在一些描述性场面,可以尽可能的润色语言,辞藻可以适当华丽,力求生动逼真,以增加新闻的趣味性。4 新闻稿件要有新闻点,能引发众人的兴趣。

实例剖析

有朋有梦 欢乐今宵(标题)

欢歌笑语,高朋满座。5月22日晚,由武汉理工大学主办的第五届全国交通科技大赛的专场文艺演出在余家头校区大礼堂拉开帷幕,各高校代表队与理工学子欣赏了这场以“有朋·有梦”为主题的视觉盛宴。(导语)交通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交通大学邵春福教授,交通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同济大学杨晓光教授,交通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工业大学关宏志教授,交通科技大赛网站秘书长、同济大学严作仁教授,教育部高教司江河副处长,同济大学院副校长杨东援,武汉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邱观建,副校长严新平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参加此次比赛的代表队出席了本场晚会。

紧紧围绕第五届交通科技大赛的主题,晚会引导观众回顾大赛发展历程,以高质量的节目展示了武汉理工大学组建十周年的新气象,和人才培养质量年的新成果。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中老年腰鼓队击缶迎远方来客,将晚会直接带入温暖的氛围。歌舞《响亮节拍》融聚民族风情,传达大赛友谊永恒的精神,表达理工人对四方来客的热情友好。立足于武汉理工大学余家头校区水上专业特色,诗朗诵《老水手》、踢踏舞《踏浪逐潮》分别以真挚感人的词句和震撼人心的节奏将理工大的特色印在了观众心中,赢得了阵阵掌声。“路漫漫其修远兮”,由武汉理工大学艺术团编排的古典舞《求索》,墨洒纸扇,长衫飘逸,唯美的诠释了上下求索的艰辛,也展示了武汉渊远流长的地域文化。

此外,小品《超幸福鞋垫》赚尽观众笑声,歌曲《报答》、《祖国你好》赢得持久掌声。晚会现场,主持人还采访了同济大学代表队朱琛同学与其指导老师杨晓光教授,他们就参赛感想以及对理工大的良好印象做了阐述。(主题)

全国交通科技大赛迄今已成功举办至第五届,而专场文艺晚会是第一次举办,“有朋·有梦”专场文艺演出在武汉理工大学艺术团、武汉理工大学老年艺术团,以及所有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的配合下收效良好。(背景)8:45,在歌舞《只要有你一起唱》欢快的节奏中,全体演员悉数上台亮相,晚会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至此,由武汉理工大学主办的第五届全国交通科技大赛圆满落下帷幕。(结语)

新闻摄影部分

新闻摄影的定义:广义的新闻摄影泛指一切用于摄影手段报道新闻的活动,包括用照相机拍摄图片,用摄影机拍摄新闻纪录电影以及用摄像机拍摄新闻电视来报道新闻这三大类;狭义的新闻摄影专指以照相机作为工具,以摄影图片为手段,以印刷品为媒介的新闻摄影报道活动。

新闻摄影定义的内涵:

新闻摄影是一种视觉新闻

新闻摄影的重要特性之一是其现场纪实性

新闻摄影活动的目的是传递新闻信息

新闻摄影的对象是新闻形象,不是艺术典型 文字说明是新闻摄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新闻摄影的形象表现

1.现场形象观察——结合采访,对现场进行深入观察,以达到从内容到形式的结合,全面把握被摄对象,是形象表现的基础。摄影记者新闻敏感,要掌握“问”和“看”两样功夫。现场观察要力求深透,随时注意现场的中心和高潮的出现,并力求看到事实发展的全过程。要心明、眼亮、腿勤、手快,边观察、边选择。

2.现场形象选择——在深入观察的基础上,找到现场全局中最有代表性的情节,以及事实发展中最有代表性的瞬间,是新闻照片形象表现的关键所在。选择中首先要考虑摄影报道的需要,同时还要考虑现场摄取的可能,判断要准确,选择要得当。选择是为了摄取,并随时准备摄取。现场情况变化多端,万不可墨守“先选后拍”的程序,以至坐失良机。

3.现场形象摄取——一般来说,观察和选择在前,摄取在后;但摄取中又有观察和选择,且三者常常是紧密相连的。摄取时要充分发挥摄影技术技巧的作用,把初步选定的情节实地表现出来。这时,要以获得最有代表性的情节的最佳瞬间形象为中心,并优先选择拍摄点和拍摄时机两个主要环节。因为拍摄点决定着主体的地位和画面的基本结构,即拍摄时机则决定着主体的动势和神态,这些都是构成画面形象的基本因素。而这些因素的结合,实际上也决定着光感、透视、层次等等其他因素。当然,这些问题的解决,有时是一致的,但常常是矛盾的。在发生矛盾时,一般应服从对主体形象的表达这个大局,避免面面俱到,求大求全,以至妨害对主体的表现。

以上具体表现为:能表明活动主题的横幅、标题要摄入镜头;有领导出席时一定要拍领导,并要选能美化其形象的角度拍摄。

一、晚会新闻

晚会新闻的写作有如下格式:时间地点和晚会的基本介绍,然后介绍出席嘉宾,之后是晚会流程。对于晚会新闻,图片是很重要的,要想晚会新闻写的好,必须加以高质量的图片,有时候可以直接以组图来表现,有下列要求: 1 晚会新闻的晚会主题要突出,一般的晚会主要由各种节目组成,如果凸显不出晚会的主题,那么这篇新闻是没有价值的,晚会新闻的主题部分不是各个节目描述的简单堆砌,要在言语间强调晚会主题。(参考《有朋有梦 欢乐今宵》)2 晚会一般会给人视觉上的享受,所以写新闻在介绍完基本要素和领导后,在正文部分可以适当加入对现场氛围的描述,可以用适当的语言对场景语言进行润色,但切记不夸张,不失实。

3 对观众的描述,从视觉、听觉等全方位的描写可以还原更加真实的现场。现举例以供参考;

举堂齐唱毕业歌 离时追昔盼明天

2010-6-07 通讯员 孙永壮 王凯 刘一帆 学生记者 高书琳点击:1192

——2010年“一路上有你”毕业生晚会成功举行

6月7日晚7:00,一场毕业生告别母校的仪式,一场以“一路上有你”为主题的毕业生晚会在余区大礼堂盛大开幕。校党工委书记陈刚、校学工部副部长曾令华、武昌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书记熊耀武和各院团委书记及辅导员参加了此次晚会。

晚会开始之前,大礼堂里反复播放毕业生代表们最后一次走遍校园拍摄的视屏。音乐停止的瞬间,一面写着“武汉理工大学”的十米见方的见方的红旗,由航院学生横举着从毕业生们头顶拂过,大家纷纷举手触摸红旗。六院院旗在舞台鱼贯而出,现场爆发出阵阵欢呼。

一首由身着学士服大学生艺术团成员合唱的《毕业歌》调动了场上气氛,令所有毕业生怀念在理工大学的四年光阴;男子群舞《桥墩》以航海人的阳刚之美带毕业生追忆大学四年的青春和激情;一首由两位毕业生演唱的《我相信》更是震慑了在场所有观众,“我相信青春没有地平线,我相信伸手就能碰到天”唱出了他们的豪情壮志以及毕业后在人生路上满满的自信;具有民族气息的歌舞《祝福》为毕业生送上了美好的祝福,祝愿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收获硕果。

武昌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熊耀武书记为大四毕业生致辞:“你们要一直向前看,对未来必须充满希望;踏踏实实工作,正确定位自我,快快乐乐生活,拥有灿烂明天!”

节目《理工夜话》以经典搞笑的口吻对理工大学进行了一番畅想,洋溢着青春的激情。“老照片”则记录了毕业生们从大一至大四的一路征程,往事历历在目,记录了这一路上的辛酸与快乐。校园剧《我不知道》通过寝室那些事儿,带大家回忆大学里或彷徨,或失望,或迷茫的一段段成长的青涩时光。《凤凰花开的路口》暖暖的音乐阐述友情离情。

六院学生代表发表了毕业的感言——《我们的大学》,他们以感怀的情调道出了对理工大学的依依不舍:“我亲爱的同学们,亲爱的室友们,亲爱的兄弟姐妹们,我永远记得你们,十年后我们在母校重相聚,到那时再诉说我们对互相的思念。” 毕业班辅导员代表用一首《朋友》向他们的学生道一声“再见”。至此,武汉理工大学余区2010年毕业生晚会圆满落下帷幕。“

【金秋艺术节】金秋齐颂中华情 千秋伟业万古长

2009-12-06 通讯员 胡君 苏斌点击:2968

——第九届金秋艺术节之“中华颂”经典诵读大赛隆重举行

为了以内涵突出、形式多样的活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展现我校大学生热爱祖国、朝气蓬勃、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校团委和校学生会决定举办第九届金秋艺术节。11月21日下午两点,在马房山校区在西院大礼堂隆重举行的武汉理工大学第九届金秋艺术节之“中华颂”经典诵读大赛预赛就是今年金秋艺术节的重点活动之一。校工会副主席陈玲老师、校党委宣传部雷俊老师、校语言文字委员会郑文锦老师、湖北广播电视经济频道主持人刘玺先生,湖北广播电视经济频道《经视直播》主持人逄小艳小姐出席本次大赛并担任评委。

古韵流淌 演绎点滴爱国情怀

“这句话我昨天说,今天说,明天还要说,那就是——祖国万岁”,在激昂的音乐伴奏下,选手们慷慨陈词,点点滴滴的爱国情怀在台上流淌。华丽的唐衣汉服,悠雅的古筝乐曲,经典的诗词歌赋引领着台下观众,穿越时空隧道,回味古韵流芳。各个学院尽出奇招:文法学院一出场就不同凡响,他们以古典的服饰、激情的朗诵,诠释着一首属于中华的绝唱,赢得台下的掌声阵阵;资环学院在短短六分钟之内,从《长征》、《春天的故事》到《仰望星空》讴歌了革命前辈们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及富强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并鼓励在座的学子珍惜当下的学习环境,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体青年。

时尚不减 青春张扬 魅力迸发

“数风流人物,还在今朝”,孔圣人的时代已经过去,红军革命也已成为历史,他们以一种精神存活着。《不跪的中国人》以其铿锵有力的声音牵动着在场每个中国人心中那根爱国情弦,带领全场观众共谱华夏乐章,献礼祖国60华诞。各种乐器精彩纷呈,现代的钢琴,典雅的古筝,都给选手们增色不少,也给比赛注入了活力与激情,一度把比赛推向了高潮。中华颂不仅是声音的盛宴,独舞、双人舞、群舞更是让观众们大饱眼福。

完美落幕 精彩点评让人信服

15个队精彩纷呈的表演结束后,雷俊老师对本次大赛进行了精彩点评,他指出部分队伍在朗诵的技巧方面还不够成熟的缺点,并表示只要全身心投入,感情充沛,就能够感染台下的观众,与他们产生共鸣。

经过一番激烈的角逐,第七支出场的机电学院代表队以《中华颂》技压群雄,以9.400的高分把第一的位置保持到比赛结束。文法学院和外语学院分列第二和第三名。而本次预赛的前七名的参赛队伍将会有资格进入决赛争夺总冠军。

(选这篇新闻是想让大家看一下加小标题的新闻,如果一个晚会有多个亮点,可以分小标题,这样可以使新闻新闻条理,思路清晰)

二、讲座及会议新闻

讲座及会议新闻最重要的是突出其内容,让读者看完这篇新闻以后,知道这个会议讲座主要讲了什么,他们关心的是哪些是与自己有关的,切不可把流程讲述一遍,全是套话。小标题可根据会议或讲座的具体内容而定。写这类新闻注意以下几点: 1、在现场做好笔记,做好讲座和会议主要内容的摘要,写新闻时梳理好内容,所以记者还要有提取讲话主要内容的能力。此外,尽可能向负责人或讲话人取讲话资料或ppt,便于新闻写作。2、由于这类新闻的内容比较单一,写新闻时可以在举办讲座会议的背景,现场气氛,反响效果,讲话人的资料(可以在正文中提到,也可以附加小资料)3、新闻最后可以视情况写观众对讲座会议的评价,现场可以做一些简单采访 现举例如下:

【理工大讲堂】高雅芭蕾走进校园 足尖艺术绽放理工 2009-11-20 学生记者 李志强 通讯员 刘欣 李杰 周红点击:2954

11月19日下午,应学校邀请,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研究员、外国舞蹈研究室主任欧建平教授在马房山校区东院理工大讲堂为管理学院大一学子奉上了一场以“足尖上的梦想—芭蕾欣赏入门”为主题的讲座。

“三长一小一个高,二十公分顶重要;开绷直立爹妈给,轻高快稳师傅教”讲座上,欧教授对芭蕾舞演员的评选标准总结幽默独到,让人印象深刻。虽然芭蕾舞对并不陌生,但在场同学中曾真正完整欣赏过的同学少之又少。为此,欧教授为同学播放了他03年在百家讲坛上的一段节目视频。在这段视频中他详细的介绍了芭蕾舞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对于芭蕾舞的历史欧教授总结为“一部芭蕾史,上下五百年”。

之后欧教授又为同学们播放了《堂吉诃德》、《罗密欧与朱丽叶》、《残忍世界》这三部分别代表古典、现代、当代的优秀芭蕾舞作品。在这段视频结束后欧教授与同学们做起了现场互动,先是让同学们谈论一下这三部代表不同时期的作品的区别,并对同学们提出的关于芭蕾舞的问题做了详细的解答,欧教授风趣幽默言辞调动了现场的气氛。他鼓励同学们不要受框架的约束,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并拿出了美国芭蕾舞剧院11月14日在北京演出的海报作为奖励。

此次讲座持续了三个多小时,一位到场的同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南湖跑到东院“很值得”,以后有机会他要到现场看一次芭蕾舞演出,试验一下欧教授提出的评选芭蕾舞演员那四句话的效果。

据悉,欧教授此次来武汉是担任第四届全国舞蹈比赛的评委,受学校之邀在这天下午进行讲座,落实国家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政策。这次已经是他今年10月以来的第二次理工之旅了。

【小资料】欧建平:男,汉族,1956年5月24日出生于中国湖南省衡阳市。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外国舞蹈研究室主任,1998年获文化部授予的优秀专家称号;002年受聘为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曾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担任主讲嘉宾,长年在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等专业院校,以及各大普通院校从事《中外舞蹈史论》、《舞蹈美学及鉴赏》、《舞蹈创作方法》、《舞蹈作品分析》等课程的系统教学;专业及社会兼职包括中国艺术研究院学位、职称和优秀科研成果评奖三大评审委员会委员,文化部国家重点科研项目、表演艺术团体职称和“优秀专家”称号三大评审委员会委员。

【荆楚青年网】2009年全国西部计划招募工作会议召开——武汉理工大学校团委郑畅书记参加

2009-4-07 新闻来源 荆楚青年网点击:3179 3月25日至26日,“2009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招募工作会议”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召开。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西部计划全国项目办主任卢雍政出席会议,来自全国33个省(区、市)的省级西部计划项目办负责人、西部计划信息系统管理员和部分高校项目办负责人参加了会议,武汉理工大学校团委书记郑畅作为高校项目办负责人代表参加会议并代表全国高校作典型发言。

卢雍政在会议上强调,要发挥西部计划在青年志愿者工作中的“旗舰”作用,注重共青团的各级组织横向和纵向之间的资源配置,紧密围绕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等全团重点工作,不断探索、勇于创新,推动青年志愿者事业实现新发展。

会上,西部计划全国项目办有关负责同志介绍了今年西部计划在实施规模、配套政策、招募选拔等方面的新要求和新特点,并对今年西部计划招募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同时,针对宣传动员、岗位设置、招募选拔、工作衔接、政策落实和信息系统等工作环节提出了明确要求。

武汉理工大学校团委书记郑畅代表全国高校作了题为《唱响“到祖国西部建功立业”的青春旋律,谱写“用吃苦奉献砥砺人生”的华美乐章》的典型发言。郑畅书记在发言中总结了武汉理工大学我校西部计划工作开展五年以来的经验、做法和取得的优异成绩,表达了进一步做好西部计划工作的信心和决心,提出了对西部计划工作的三点想法,即一是强化思想引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用西部计划的实践历练培养学生,端正学生的就业态度,将西部计划项目打造成培养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有效载体;二是积极服务于青年就业创业,鼓励和支持志愿者在基层创业,努力为志愿者创业提供便利和条件;三是招募过程更加注重专业技能,结合灾区援建和专项品牌等招募一大批专业型的志愿者队伍。

自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工作实施五年以来,在团中央、团湖北省委和校党政的领导支持下,武汉理工大学为西部输送了大批“高标准、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该校志愿者在服务地践行、丰富并发展了志愿服务精神,积极拓展资源,为服务地的发展建设奉献青春,贡献才智,受到当地政府和人民的一致好评,涌现了一大批以李尤、陈新立、郑劲等为代表的优秀典型。同时,《中国青年报》、《文汇报》、《新华网》、《团中央简报》、《教育部简报》、《中国共青团网》、《中国志愿者网》等媒体均对理工大西部计划工作多次进行了宣传报道。

体育新闻:

1、如果写一场比赛,记录的时候注意时间和比分,整体结束后选自己认为有亮点的情节适当加重笔墨。最后的比赛结果要写清楚。2、注意写这类型比赛的时候不要出现“让我们期待队员们的精彩表现”“敬请继续关注”等语句,客观说明这件事情就可以了。现举几例:

【航海节】破浪如鱼水中搏 健儿夏日展泳技

2010-6-20 学生记者 高书琳 卢延启点击:676

6月20日8:00,2010年武汉理工大学航海节暨“航海杯”游泳教学比赛在余家头校区游泳馆准时开幕。余区党工委副书记陈刚,六院党委书记和团委书记出席了开幕式。此次游泳比赛由武汉理工大学体育部主办,由航运学院,能动学院,船员培训中心以及校团委协办。各学院百余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

8:45,领导宣布比赛开始后,比赛正式开始。在男子50米蛙泳和自由泳,女子50米蛙泳自由泳中,运动员竞争十分激烈,尽管有的学院放弃了某些项目,各院啦啦队还是激情无限,加油声此起彼伏。运动员中有的泳技突出,也有的泳技不甚精湛,速度飞快的赢得尖叫掌声,速度慢的运动员也坚持不懈,虽然第一名和最后一名的成绩相差达到一分钟之多,比赛还是有不少看点。

在紧接着的10×50接力赛中,比赛达到高潮,运动员们尽情发挥自身优势,利用迥异的姿势向终点奋进,有的利用挥洒自如的自由泳,有的利用潇洒轻松地仰泳,还有的利用不标准但是速度不凡的独家姿势,场上气氛达到空前激烈。在接力赛中航运学院优势明显,航运二队轻松夺冠。

比赛进行中,裁判员,校医院医生以及管理设备的后勤人员通力配合,保证了比赛的顺利进行。11:45,所有项目全部结束,游泳比赛获得圆满成功。

强者之战 谁与争锋

2010-5-18 学生记者 高磊 唐甜点击:917

5月18日13:30,第十二届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八强赛武汉理工大学男篮主场对阵卫冕冠军中国矿业大学男篮的比赛在我校东院体育馆举行。双方队员经过激烈角逐,武汉理工大学男篮最终以90:81赢得比赛。双方总比分打成1平,但由于中国矿大在客场41分大胜,武汉理工无缘四强。

主场作战的武汉理工队开局不错。作为本届八强赛的最高中锋,武汉理工队11号球员代怀博一开场就展示出了绝对的优势。首先是助攻8号常浩得分,又抢得前场篮板后补篮得分,紧接着又利用矿业队的一次防守疏忽,在篮下轻松得分。理工队以6:0领先。12号马松外线三也分频频得手。第一节比赛结束前,8号常浩的一次闪躲上篮赢得满堂喝彩。而中国矿大队则显得有些不在状态,场上多依靠个人强打得分。第一节,武汉理工队26:19领先。第二节中国矿大队传球失误过多,给了武汉理工队很多快攻的机会。中国矿大队此节犯规次数高达9次,不过武汉理工队罚球命中率过低,因此并没有将比分拉开。但是比赛也不时出现精彩镜头,武汉理工队6号罗博涵罚球不进后,15号陈涛冲抢篮板补篮成功,全场又一次沸腾。本节双方打成23平,武汉理工以49:42领先进入下半场。

下半场,中国矿大队换上主力后卫刘洋洋进行全力反扑,但打得火热的武汉理工队已无法阻挡。武汉理工队4号张睿背身单打中国矿大队13号,在场观众一片叫好。本节比赛结束前三秒8号常浩抢投三分未中,武汉理工队带着仅5分的优势进入第四节。

第四节比赛进入了武汉理工队13号张毅的表演时间,张毅凭借自己的身体优势给中国矿大队的篮筐造成了很大的麻烦,多次在篮下强打得手。武汉理工队一度将领先优势扩大到11分。最终武汉理工队取得胜利。

比赛结束后,武汉理工大学男篮队长常浩表示,虽然武汉理工队没有晋级四强,但是他还是感谢理工学子对武汉理工大学男篮一如既往的支持。

四、花絮新闻

在报道重大活动的主要内容的同时,急着要学会发掘花絮新闻,花絮新闻有独特的信息释放功能,有小角度大视野,写这类新闻,最重要的是选好角度,有新意。现举例说明:

【迎新快讯】迎新青春气象 服装争奇斗艳

2010-9-11 学生记者 高书琳 丁露 顾亚军点击:335

以全新的气象迎接新生,以最佳的状态展现学院风采。余家头校区迎新的志愿工作者以及各院迎新代表们在人群中第一眼就被辨认出来,源于各院设计新颖的服装。

在迎新的队伍中,新生们最熟悉的就是志愿者协会小红帽,绿T恤,这些志愿者分布最广,火车站、校内,他们的身影随处可见。而六院迎新队伍服装则朴素中不失活泼,大方中略显时尚。

计算机学院胸前印有构成cs的脚印图案,寓意为computer science,背后则印有一个计算机程序,表达了“我是计算机人的含义”;

物流学院的则在前面印了九幅俏皮的表情,笑脸、鬼脸上写了“smile”、“union”、“persist”、“dream”四个单词,表达了物流学院学生朝气蓬勃的生活态度,而背后则印着“logistics family you and me”,表达了大家团结一致,相亲相爱的夙愿。

交通学院胸前设计了美观大方的代表“交通人”的标志,新颖独特。

航院选择着白色端庄的航海制服,凸显了学院特色。

政治与行政学院选择在黄色T恤上印学院徽章,代表着青春、活力和热情。胸前的“政”字鲜艳夺目,引人注意。

能动学院走简洁路线,穿上了橘色T恤,美观大方。

据悉,各院服装的图案均由学生自主设计,在迎新这样的场合中利于凸显学院风采。上午校党委书记刘伟书记在视察过程中,也对这些服装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对学生的设计能力表示了赞许。

五、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当一个新闻事件有很多精彩瞬间,所拍图片质量比较高时可以发图片新闻。这种新闻要求开头将5w交代清楚,然后选五六张照片,编辑到规定的500*375的尺寸,在图片下面配以文字说明,图片说明要求用红色楷体。具体例子大家可以登陆理工青年网页查看。

格式要求

文字、标点符号、空格用中文全角,比分、时间中间的冒号、数字用英文半角。图片规格为500*375或375*500,透明度100,边框为黑色,宽度为1。

第五篇:新闻摄影技巧探讨

新闻摄影在飞速发展的现代新闻事业中越来越显现出其重要的作用,新闻摄影集新闻性、思想性、真实性、时效性和形象性于一身,能将新闻主体的情感浓缩在画面之中,给人以简洁、震撼的效果,有“一图胜千言”的作用。

新闻摄影是以附有简短文字说明的新闻照片形式同读者见面的,它不同于电影和电视上的活动形象,而是以静止的形象,即将新闻自身的形象瞬间定格在一幅画面上。蒋齐生先生曾提出:新闻摄影应当“五求”即求新、求真、求活、求情、求意。这就要求新闻摄影记者必须深入生活,在严格遵守新闻摄影规律的前提下,力求拍摄的新闻照片新闻性与艺术性并存,既有较强的新闻价值,又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新闻摄影要求在内容和形式上实现真善美的统一,要运用艺术手法、把握典型瞬间,让形象“说话”。这样才会有较强的思想性和感染力,才会有更加震撼人心的效果。

阿富汗少女

一、新闻图片定义

《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对新闻图片的阐释是:“以图片的直观形象和简要文字说明结合起来报道新闻、传播信息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这个阐释表明,“新闻”与“信息”是图片的“内核”,图片只是承载“新闻”和“信息”的“外壳”。如果图片里没有“新闻含量”,仅剩图片这种“外壳”,图片也就失去了意义。(1)视觉冲击力定义

视觉冲击力是指不需受众想象,直接呈现在受众眼前,并能在受众脑子里留下印象的直观形象的作用力。(2)使新闻图片具有冲击力的物理拍摄方法

对景物的某个具有特色的地方进行强调,使之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所做的只是离被摄物体近一些,就可以得到比远距离拍摄更好的视觉冲击力效果。另外,拍摄点的选取也要不落俗套,摄影语言要简洁明了。

二、使新闻图片具有画面冲击力的方法(1)善于捕捉信息含量大的瞬间

新闻摄影主要是以瞬间形象来揭示新闻事实、传播新闻信息的。新闻照片所浓缩的信息越多,新闻价值就越大,也必然越有新意。比如在荷兰,当一次车祸发生时,德新社和美联社的两名摄影记者都在场。德新社记者拍摄了一辆汽车撞到墙上,穿楼而出的瞬间。美联社记者拍摄的则是这辆汽车穿出楼后与迎面开来的一辆汽车相撞的瞬间。结果,多数报纸采用了美联社的照片。因为美联社记者的照片不仅反映了汽车撞墙穿楼而出的情节,还交代了穿楼而出后与另一车辆相撞的结局,信息含量更大。

信息含量的两个方面:一是事实信息含量,一是情感信息含量

在新闻摄影实践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有的新闻照片似乎并没有包含多少信息含量,但同样倍受读者青睐。原因何在呢?这是因为新闻照片的信息含量包括两个方面,事实信息含量和情感信息含量。许多新闻照片尽管事实信息含量不大,但情感信息含量大,所以同样受人欢迎。

《中国青年报》记者解海龙拍摄的《我要上学》系列组照中的一幅大眼睛女孩照片,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幅照片与组照中的另一幅照片《全校师生》相比,其所包含的事实信息含量显然要少得多。在《全校师生》中,乡野背景、大碾盘、穿中式制服的乡村教师和孜孜以求的孩子等影象浓缩了贫困山区儿童学习的种种特定信息。但是,前一幅照片中,却包含有更多的情感信息,小姑娘的美丽与贫困山区险恶的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小姑娘的大眼睛透露着天真、纯朴、执着和希望,像探照灯一样逼视着受众的良知和灵魂,强烈冲击着受众的心灵,让你无法逃避。正因为如此,作者和读者都已经习惯把这幅照片作为整个系列照片的代表作,甚至全国希望工程的组织者也把这幅照片作为活动宣传的标识。

大眼睛

(2)善于捕捉象征性瞬间

它是一种以形象的概括性和寄寓性见长的瞬间,其画面形象常常表露出某种若明若暗的寓意,喻示着某种画外之间的内涵,更多地渗透着摄影记者的主观认识和思想情感。这种瞬间形象每每不把传递的信息直观地、清楚地表现在画面上,而是在较大程度上依靠调动读者的“再创造”、引起受众深层次的思索补充完成,因此,信息容量更大,新闻价值更高,视觉冲击力更强,也更富有新意。

此外,象征性瞬间不追求反映事件的全貌,只是把事件中最深刻、最具有象征性的一角、一部分凸现出来,让人窥一斑而知全豹,因而,为记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拍摄出富有新意的画面,提供了广泛而自由的空间。

世界著名的新闻照片《博帕尔的灾难》([印]帕布劳·巴塞洛缪摄)和《乌干达干旱的恶果》([美]迈克·韦尔斯摄)就是很好的例子。这两幅报道灾难新闻的照片都没有正面地详细地描述灾难,只是选取灾难中最有象征性的一角来展示灾难,新颖独到,获得了极佳的传播效果。前者选择了掩埋中毒致死孩子的瞬间,突出地表现了受害儿童那双圆睁着受到致命伤害的眼睛,象征着他死不瞑目;微微嚅动的嘴唇似乎还残留着他临终时的呻吟与控诉。后者的画面是白皙宽厚的手掌与一只类似鸡爪的黑人少年的手掌相握的特写镜头,用干枯瘦小的手掌来象征乌干达干旱的恶果。

博帕尔的灾难

乌干达干旱的恶果(3)善于捕捉幽默瞬间

在大多数新闻事件的发展过程中,都不乏幽默瞬间。这是一种表面上似乎与事件的意义,本质无关或关系不大,但实际上是从另一角度、侧面反映事件意义、本质,又能启人心智、令人轻松愉快的瞬间。捕捉这一瞬间需要摄影记者必须具备幽默思维,幽默思维能够使人们扯断事物之间习以为常的联系,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观察世界。幽默瞬间画面常常赋予形象以神奇、新颖的意义,采摄这一瞬间是新闻照片拍出新意和有视觉感受的主要途径。

1987年12月7日,美苏关于裁减中程战略核导弹的谈判历时七年终于取得突破性进展,签署了中导协议。美摄影记者蒂姆·克拉里在这一非常程式化和严肃的新闻事件中,采摄到了一个幽默瞬间——戈尔巴乔夫和里根在签署协议交换文本后,将要握手祝贺而手又未握到一起的瞬间。在拍摄出的照片《成交了》上,里根和戈尔巴乔夫宛如商人,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终于达成了交易,非常富有新意,视觉上尽管没有太强的冲击力,但却冲击了人们的思想。(4)善于采摄新颖瞬间

即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由于记者特殊的拍摄位置和角度,所采摄到的新闻事件让人耳目一新、与众不同的瞬间形象。这种瞬间以画面的新颖、独特见长。

新闻摄影所面临的题材中,有一大部分是那种程式化、很少变化的题材,如体育比赛中的获奖,每年的人代会等等。捕捉新颖瞬间是让自己的照片拍出新意、在众多的竞争对手中胜人一筹的主要方法。如每年的人代会,主席台都是一样的布置,在这种情况下,摄影记者似乎很难拍出让人耳目一新的好照片。然而,1988年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时,一位摄影记者把照相机绑在自己的手上,把胳膊伸出去,这样,拍摄点就向前移动了几十厘米,拍摄角度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因而,他拍出来的会议照片使读者觉得新鲜。

胡越拍摄的《新记录诞生》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国跳高运动员朱建华在第五届全国运动会上以2.38米的成绩打破了男子跳高世界记录,在全场观众的热烈欢呼中,朱建华绕场一周,向观众致意。此时许多摄影记者纷纷涌上前,追随拍摄,胡越则冷静地站在看台上,拍摄了《新记录诞生》这幅独具一格的新闻照片——后面是热情激扬的观众和体育记者,前面是朱建华向观众欢呼致意——画面新颖,让人耳目一新。

(5)拍摄出独家照片

富有新意的新闻照片常常是新闻现场的独家照片,必须做好充分的采摄准备,除了必要的采访准备和技术准备外,更重要的是对新闻现场的情况要仔细观察,做到心中有数。

中国青年报记者刘占坤拍摄的独家新闻照片《9·23北京不眠之夜》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照片内容是当萨马兰奇宣布2000年奥运会主办地为悉尼时,在北京电视台“9·23北京之夜”直播现场人们或惊异、或希望、或迷惑的神情各异的一瞬。这是一张独家照片,其拍摄成功,无疑得益于记者事先的现场观察。在当时的拍摄现场,只有北京电视台的记者可以在会场正面摄像,所有的记者被安排到二楼,只能看到直播大厅众人的背影。刘占坤悄悄地勘察好地形,甚至从哪个门冲到会场正面的距离最短都摸得一清二楚。当牵动亿万人心的一刻来到时,他悄悄迅速地冲下楼,灵活地蹿到会场正面,非常冷静地拍下了这稍纵即逝的一瞬。(6)仔细观察人物动作

表情、动作是人物内心情感的外部表露,是揭示人的精神、气质和性格特征的关键所在。新闻摄影表现人物的内在精神和思想感情,必须通过人的动作,动作是新闻摄影用以“说话”的形象最基本的特征,即活动形象,或者是群体活动中的某种情节形象。在新闻摄影中用动作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必须与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联系起来,即通过人物在动作中富有特征的表情和姿态显现的情绪,把人物的思想情感展现出来。(7)适当运用摆拍

对于摆拍现象,中国日报社摄影部主任、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学术委员王文澜曾称:“在中国新闻摄影界,抓拍、摆拍的争论是在‘文革’结束,因为那时候对拍摄方法的区别来自于‘文革’很多照片的弄虚作假,持续地引起了很长时间的争论。现在这个问题已经不是问题了。从荷赛的照片来看,有很多都是经过摆拍、设计、策划,比如像科技类二等奖的面膜,但是没有丝毫影响照片的真实性和新闻事件的可靠性和可读性,反而通过画面的设计,提高了冲击力。不管你用什么方法拍摄,抓拍、摆拍,你要达到画面的效果,应该是你成败的惟一标准。”

三、尊重新闻摄影规律,充分发挥新闻摄影的特点

新闻摄影报道的策划必须能够充分发挥摄影的长处:即视觉冲击力。考虑策划题材的原则是要具备镜头感。所谓镜头感有三个衡量标准:一是新闻主体能够被画面展现,特别是人物的内心世界;二是新闻背景及其环境能够被画面展现;三是新闻场面具备较强的冲击力,即是否可以通过新闻性和画面构图共同形成使人共鸣的高潮。(1)新闻图片冲击力与图片大小无关

目前,报纸中出现一种虚“大”现象。即报纸版面,无图不活,但新闻图片编发的“大”与“小”,应有一个“度”。把握这个“度”的命运的尺子,只能是“新闻含量”的“大”与“小”。然而,在某些编辑记者(包括少数总编辑在内)眼里,认为把图片发得越“大”,视觉效果越好,冲击力越强。

于是,图片编发的贪“大”之风似有加剧之势。长而空的文字,常常被读者贬为又臭又长的“懒婆娘的裹脚”,同样,没有“新闻含量”的大而空的图片,就是一种“泡沫”。这种新闻图片虽然看起来篇幅很“大”,但由于内容平淡,无味,苍白,空洞,不仅没有丝毫的冲击力,只能挤占、浪费甚至污染寸土寸金的版面。

下载谈谈新闻摄影报道的策划(上)word格式文档
下载谈谈新闻摄影报道的策划(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闻摄影学心得

    新闻摄影学心得 我一直很喜欢摄影,但是对摄影的了解很少,仅仅觉得就是简单的拍照而已,拿起相机拍照,也就是摄影的全部内容了。我喜欢把美丽的场景、感人的场景用相机记录下来的......

    新闻摄影论文

    读新闻摄影有感 现代网络媒体是新闻媒体的一个重大的媒介,打开电脑,登上任何一个网页,无处不见的是各种各样的图片,这些风格各异,带有强烈视觉冲击的图片恰恰来自于我们的摄像师,......

    新闻摄影技巧

    如何给领导和嘉宾摄影一、给领导摄影基本原则 要带单反相机,显示出尊重对方领导; 拍摄时要落落大方;胆子要大,学会调动气氛,在适当的时候邀约双方领导合影; 多拍几张照片,选取一张......

    新闻摄影心得体会

    心得一:新闻摄影心得体会 从小就对摄影有一种好奇,但仅仅只是好奇一直没有进行系统的学习实践。终于在大一这一学期学校开设了新闻摄影这门科目让我第一次有系统的接触到了摄......

    新闻摄影学习心得

    光影转幻—我的新闻摄影学习历程 最先接触摄影是通过爸爸的一台老式的海鸥,那是根本是什么都不懂,拿着就瞎拍,只记得自己很是喜欢快门的咔嚓咔嚓声。后来是数码相机,因为数码相......

    新闻摄影学心得

    新闻摄影学心得 我一直很喜欢摄影,但是对摄影的了解很少,仅仅觉得就是简单的拍照而已,拿起相机拍照,也就是摄影的全部内容了。我喜欢把美丽的场景、感人的场景用相机记录下来的......

    新闻摄影培训新闻

    电信学部副部技能培训闻摄影培训圆满结束 5月15日晚六点,电信学部新闻摄影培训在材料馆准时开始。此次培训由电信学部新闻中心主办,分别邀请到校团委新闻采编组的刘辰君同学、......

    浅谈新闻摄影技巧

    浅谈新闻摄影技巧(2007年03月23日)一、新闻图片,除了新闻性、时效性外,其成败还取决于抓拍的技巧。新闻摄影中的拍摄角度、拍摄高度、拍摄构图、拍摄用光、拍摄时机、准确曝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