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摄影及其发展概况

时间:2019-05-13 21:17: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报道摄影及其发展概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报道摄影及其发展概况》。

第一篇:报道摄影及其发展概况

报道摄影及其发展概况

摘要:自四五运动以来的新时期纪实摄影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近几年,掀起一股报道摄影热。报刊上的报道摄影作品越 来越多,关于报道摄影的讨论也越来越多,涌现了许多卓有成 就的报道摄影家。笔者借这股热潮,就什么是报道摄影及国内外报道摄影的发展概况作个简要的阐述。

“几乎所有的摄影家都与报道摄影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究其原因,是因为报道摄影能够深入生活,直面人生。世事的变 迁,人类的生存状况,便摄影家感慨万分,悲天悯人的情怀促 使他们用相机去目击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满怀热情地投身到这项‘关怀摄影’的行列中去。”摄影史学家把报道摄影誉为“是 对人类最伟大的功勋。”

一、何为报道摄影?

关于报道摄影,有以下几种提法比较典型:

1、《美国ICP摄影百科全书》对报道摄影做了这样的界定: “报道摄影的范围很广,包括新闻、战争、特写和纪实摄影”。“报 道摄影的本质应当是用照片去构成故事——文字应当追随由照片构成的发展线索,而不是相反。”“报道摄影的实质就是真实 地、形象地、令人信服地去描述一个故事,”“摄影报道更侧重 于事件的影响和意义,”

2、美国时代——生活图书公司编辑的《报道摄影》一书中,认为“报道摄影涉及使用一幅以上照片,体现一个以上人员的 合作——编辑加摄影家,通常还得有一位美术设计师。”“它的创作要求把许多照片根据一个主题组织起来,以便更深刻、更 充分、更完美、更强烈地表达这个观点,这是单幅照片办不到 的,”这些照片放在一起丰富并强化了主题,整体效果大于局部之和。在报道摄影中,有一个从单幅向多幅发展的过程,在这 个发展过程中,编辑的地位举足轻重。

3、著名报道摄影家、新华社记者曾璜在《中国摄影》1997年 第3期《影友谈心屋》中介绍:“报道摄影”与国外的Photo Journal-ism相对应,泛指用图片来报道传播信息的摄影形式。曾璜在其 《报道摄影及报道摄影中的系列照片》一文中,进一步阐释了 “photo Journalism”一词是“图片与文字相结合的信息传播方式”。从传播学角度规定了用“报道摄影”这个词来对应 phtotojournalism,并解释了newphotography为新闻摄影,pressphotography为报刊摄影,documenturyphotopraphy为纪 实摄影。他认为报道摄影涵括了新闻摄影、报刊摄影和纪实摄 影在内的多种摄影传播形式。而表现形式可以是单幅的,也可以是多幅的。接连接照片之间的逻辑关系的不同可分为图片故 事(picturestory)和专题报道(photoessay)。

根据以上几种说法,笔者认为报道摄影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报道摄影正如《美国ICP摄影百科全书》和曾璜文中所 言,它包含了纪实摄影、新闻摄影和报刊摄影。在这个层面上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报道摄影是用图片与文字相结合的信息传播手段,深刻描定具有社会历史意义的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关 系,以记录历史,反映历史,引起社会变革,推进社会进步、传 播知识信息,它是以消除不确定性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摄影形式。

狭义的报道摄影,专指图片故事和专题摄影。如新华社摄影编辑陈小波所言“报道摄影其实就是图片故事,用照片来讲 故事,”美国w·尤金·史密斯所拍摄的《西班牙村庄》、《乡村 医生》是典型的图片故事。这种摄影形式实际上就是有关摄影文章的概念,相当于用照片做文章。现在国内讨论较多的也是 这个方面。我们在有关摄影书刊上见到的“专题摄影”,“专题 照片”,一般都是指这一层面上的报道摄影。徐忠民在《新闻摄影学》一书中写道:“专题照片,又称专题摄影、摄影通讯,是 新闻摄影的一种体裁。它通过多幅、成组的画面,结合一定的 文字,集中地阐述一个主题思想,深刻、细致地刻划人物的精神面貌,或概括、深入地反映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揭示其内 在的思想内涵及社会意义。是报刊杂志经常使用的一种报道形 式。”张韬磊、靳福堂在《专题摄影》中认为;“专题摄影是通过多幅照片来集中地阐述一个主题,从而能够比较全面地、概 括地、深入地反映出事物发展进程和结果,能够细致、深刻地 刻画人物的精神面貌。它是画报、报纸和杂志甚至电视、电影中经常采用的一种形式。

从以上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由系列照片组成的摄影报道,必须主题鲜明,画面形式与内容和谐统一。各个单独的图 片之间要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并且围绕着主题展开,构成事件 进程或突出事物本质。在报道摄影中,对图片进行编辑是报道摄影成功的关键,图片编辑在报道摄影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报道摄影的题材广泛,五彩摈纷的自然界、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都可以成为报道摄影的对象。正如美国著名的《生 活》周刊创刊词所说:“去观察生活,观察世界,目击伟大事件,注视穷人的面孔和骄傲者的姿态,观察新奇事物——机器、军队、群众和月亮上的影子,观察男人的工作——他的绘画、高 层建筑和发明创造,观察数千英里之外的事物,隐藏在墙壁和 房间里的事物,危险而不可接近的事物,男人所爱的女人和孩子们,观察并从中获得乐趣,观察并领略惊异;观察并受到教 益。”报道摄影做为社会性很强的一种传媒工具,它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形成舆论,干预社会。

二、国外报道摄影的产生和发展。

1、萌芽阶段(19世纪中期——20世纪20年代)

国外报道摄影起源于19世纪中期。罗杰·芬顿拍摄的克里 米亚战争(i855年)照片和马修.布雷迪及其雇佣的20位摄 影师拍摄的美国内战(1861年一1865年)照片被公认是摄影在纪录报道中的首次重要应用。19世纪70年代,《纽约先驱报》记 者雅各布·A·里斯第一个把摄影当作社会批评的工具。他在《另 一半人是怎样生活的》中展示了移民们居住在拥挤破烂的下等公寓里。他的这些作品促使纽约市政府改善了贫民区的状况。1908年到1914年间,社会学家路易斯·海因效仿里斯,拍摄了 在工厂与田野里一天工作12小时的童工,还记录了他们破烂的住所和艰苦的生活条件。这些照片促使美国当局制定了一部童 工劳动法。摄影第一次被用来当作为改善穷人的生活而斗争的 武器。这个时期的作品只是用图片来增加文章的可信性而己,照片都是从属于文字的插图。而报道摄影要求中文字应当追随 由照片构成的发展线索,图片与文字应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因此,真正的报道摄影还没有产生,尽管如此,这些早期的摄影家的努力为真正的视觉报道方式打下了基础。

2、形成和发展阶段(20世纪20年代后)

1880年,纽约《每日图片》发表了一幅贫民们在中央公园 旁边搭建的棚屋的照片,这是第一次用机械网版制版工艺在报 纸上直接复制照片,这一工艺对摄影报道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它不象以往那样依靠手工临摹或携版,而是在报纸上直接复制 照片,为刊物的插图提供了一种崭新的真实感,而在20世纪20 年代中期问世的光圈达f/2的厄尔玛诺克斯(Ermanox)相机,和轻便的利用35毫米胶卷的莱卡(Leica)相机,以及后来问 世的高感光度胶卷,使得摄影记者有可能在不引入注意的条件 下,手持相机利用现场光拍摄新闻现场中的人物动态和神情。由于这些技术的发展,报道摄影从多以静止的场面而转向能快 速、连续地拍摄一切活动着的人物的场景,因而能及时,全面 地记录社会上所发生的一切重大事件。这为报道摄影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并最终导致报道摄影发生彻底变革。

真正的报道摄影的产生于德国。在本世纪20年代,德国出 版了《柏林画报》《慕尼黑画报》、《工人图片报》等十多种刊 物,发行量很大,许多编辑在报道思想上锐意进取、敢于创新。特别值得一提的《慕尼黑画报》主编斯特凡,洛伦特,他在1928 年提出的关于画报报道摄影的原则,在世界各国产生了巨大影 响。洛伦特提出:摄影记者应真实地记录所发生的事情,而不 应该有意识地安排某个镜头画报上的专题应组织得有故事性,有头、有尾,有时间地点与经过。用一系列照片描述一个中心 主题,而不要使人看起来是拼凑起来的一堆照片。他还坚决拒 绝采用任何摆拍的用片。他的理论主张与报道风格,对法国的《观察》画报、英国的《图片邮报》和美国的《生活》画报等,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当时的这种气氛中,德国涌现了一批 杰出摄影家,如埃里奇·萨洛蒙、马丁·慕卡西、阿尔弗雷德,艾森 斯塔特等。这批摄影家最先用系列照片来报道新闻事件,和这些图片相配合的正文常被压缩得几乎只剩标题。这时,形 象本身成为一种报道形式,真正意义的报道摄影产生了。由于报刊和画报办刊宗旨的要求,报道摄影在内容结构和形式安排 上日臻完善,逐步形成了报道摄影这种具有自身特点的新的摄 影艺术形式。

报道摄影的真正发展是从本世纪30年代开始的。美国经济 大萧条时期的社会环境为报道摄影的发展提供了机会。美国农 业安全管理局组织了多罗西姬·兰格、沃克·埃文斯等13名摄影记者,他们拍摄下美国中部干旱地区的灾民,亚拉巴马的佃 农和他们的小木屋,被赶出家园的无家可归者。这些照片唤起 美国人去了解那种同胞的困境,使公众感受到摄影作为舆论工具的力量,并使摄影形成求真写实的风气。他们的工作实践“是 一个摄影小组成功地改变了局面的典型。”

二次大战前后报道摄影迅猛发展。1933年,希特勒的纳粹 党夺取政权后,大多数有创新精神的编辑和摄影家涌向英国、法国、美国等国,把产生于德国的现代报道摄影的风格也带到世界各地。在美国,在艾森斯塔特等摄影家的直接影响下,1936 年11月。《生活》(LIFE)杂志创刊。它是美国第一家全用照片 的画报。不仅盖过此前美国的若干杂志和报纸,而且成了全球性的画报,发行量最大时曾达860万份,在国际上具有相当大 的影响。斯特凡·洛兰德逃到英国后,成功地创办了《画报周 刊》和《图片邮报》,当时还有著名的《观察》、《展望》、《焦点》等大量刊登照片的画报,从而造就了一大批的摄影名家。罗伯 特·卡帕、尤金.史密斯、亨利·卡蒂埃.布列松等都是这一 时期的代表人物。特别是尤金·史密斯拍摄的《乡村医生》、《西班牙乡村》、《助产护士》、《日本水误事件》等都成为报道摄影 史上的经典之作,它们震动了世界,感动了所有的人,因而被 誉为是“摄影史上难得的以表现人性,人的精神,人的命运为主的影像诗篇”。而布列松所倡导的以瞬间思维的观察和抓取的 “决定性瞬间”影响着所有的摄影者,被称为摄影的一道门槛,他本人也成了高级摄影的代名词。

在本世纪20年代,组织新闻报道摄影的采访与传播的图片 社纷纷成立。如1919年美国赫斯特报系的国际新闻图片社与纽约 时报的泛球摄影社,1923年的阿克梅新闻图片社,1927年的美联社摄影服务处,1929年的德意志摄影服务社。特别值得一 提的是,1947年,来自六个不同国家的摄影记者在巴黎发起成 立了“麦格南图片社。”他们注意以系列摄影报道,反映世界各地社会状况和人的生活与命运,追求纪录真相、揭示真理的社 会效果。“麦格南图片社”从成立至今一直是世界上影响最大,事业最为繁荣的摄影团体。它为新闻报道摄影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为世界新闻报道摄影史树立起了一块纪念碑。

1976年,美国时代——生活国际(荷兰)公司出版了《报 道摄影》(Photojournalism)一书。该书从新闻采访、照片中的 故事、有说服力的照片、业余爱好者的报道摄影、专业任务、照片无处不在等六个方面作了论述,从《生活》杂志中选用了大 量资料,图文并茂,可说是,<生活>杂志数十年的经验总结。它 系统全面地介绍了报道摄影,标志着报道摄影理论走向成熟。

电视在本世纪40年代问世后,几年内便在世界各地掀起狂 潮。它那大幅的,活动的,有声有色的新闻图像,使亿万观众 着迷。于是,大量的读者放弃报刊,转向电视。大量的广告客户也离开报刊转向电视,报刊的日子难以为继。1972年12月28 日,《生活》画报宣布停刊,它的消亡,暗示着整整一个摄影报 道时代的结束。然而,新闻摄影并没有被电视所取代,人们很快从电视狂嘲中恢复常态,对电视与新闻报道摄影有了更清醒 的认识,观众(读者)与报界及传播学者对报道摄影价值有了 新的认识。电视,照片各有所长,照片凝固了事件的一个个高嘲的片断,简洁明了。可让人细细品味,反复欣赏,读者有充 分的思考与联想余地,它携带方便又可以长期保存。因此,新 闻报道摄影又重新赢得了读者,1978年10月《生活》杂志复刊,报道摄影又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三、国内报道摄影的发展概况

1、我国早期的报道摄影

1912年,《真相画报》在香港创刊,它是一本以摄影为主的 画报。每期都有与时局形势紧密相关的专题照片刊出,特别是 在第八期上完整连贯地介绍了飞行家冯如的事迹和悼念活动。这是我国画报中时间较早,内容与形式都较完备的报道摄影作 品。1926年7月创利于上海的《良友》画报,也是我国较早的 一本以新闻摄影为主的大型画报,在国内影响很大。它在第10 期上,以200多幅照片的巨大篇幅,组成“孙中山先生纪念特 刊”的大型摄影报道,形象地展现了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先生一生的革命活动。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个抗 日根据地,坚持一面进行武装斗争,一面创办画报,以摄影为 武器,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暴行,记录根据地军民英勇战争的事绩,起到“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作 用。其中影响最大的是1942年7月创刊的《晋察冀画报》,它是 由著名摄影家沙飞、罗光达等组织领导下,在艰苦的条件下创办的以新闻摄影为主的大型综合性画报。它开设了很多专栏,在创刊号上就刊登照片150多幅,专题报道摄影达26组之多。《晋察冀画报》开创了中国新闻报道摄影的新纪元。在它的带动下,其它解放区也陆续出版了《山东画报》、《冀热辽画报》等 以摄影为主的画报。在1945年12月创刊的《东北画报》也是我 国创刊较早,出刊时期较长又很有特色和影响的一种画报。从创刊开始,便以报道摄影形式随时报道东北解放战争的战局形 势,成为形象记录东北军民在解放战争战斗历程的历史画卷。1949年东北解放后,随着党的工作中心的转移,画报也由反映战争转向反映恢复与发展生产建设方面上来。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中国第一本大型摄影画 报《人民画报》,于1950年7月创刊,1951年2月,《解放军画 报》创刊,1955年2月《民族画报》创刊,同时全国各省也陆续出版了地方性大型摄影画报。新中国成立后的十年间,是我 国摄影画报蓬勃发展时期。中央到地方的各种画报,都以摄影 报道为主要形式,形象地展示了新中国成立后翻天覆地的变化和日新月异的发展,形成了一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摄影图片艺 术宣传大军。

我国的报道摄影事业,在六十年代的经济困难时期和“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期间遭到挫折,在当时极“左“路线束缚 下处于僵化、窒息,徘徊不前的局面。

2、我国报道摄影的新时期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摄影事业和其 它各项事业一样获得新生,摄影报道跨进了一个更新的发展阶 段。诞生于1979年四月的“四月影会”及这批热血青年在79年,80年、81年举办的三届“自然、社会、人”摄影艺术展,把包 容广大的人文精神注入镜头,打破了过去意识形态大一统天下 的单一模式,开创了摄影多元化的格局,也唤醒了摄影界对摄影纪实性的认识。从此,更多的人领会到了摄影有着更为广泛 的功能,是参予现实的有力武器。面对大变革的中国,摄影者 把更多的镜头对准我们的时代,记录下特定时代丰富多彩的现现实生活。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我国摄影界掀起一股纪实摄 影热,解海龙的《希望工程》、林永惠的《东北人》、徐勇的《胡 同101像》、刘家林的《云南山里人》、黑氏四兄弟的《看陕北》等都是这一时期涌现的优秀作品,1994年11月,全国摄影理论 年会以纪实摄影为中心议题,对纪实摄影的现状,特征、社会 功能等进行全方位的讨论,这对我国纪实摄影的健康发展起到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促使纪实摄影迈上了新的台阶。

随着纪实摄影在理论和创作上渐趋成熟,近几年来报道摄影又开始受到摄影界的关注。特别是1990年在银川召开的第一 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摄影记者、图片编辑摄影理论年会上提 出的“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方针,使我国的报道摄影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许多报刊增加报道摄影的内容:

《中国青年报》,《北京青年报》、《大众日报》、《人民日报》、《羊城晚报》等承先开辟了摄影专版。《人民摄影》报、《中国摄 影报》在1995年、1996年举办专题纪实摄影比赛。近几年,特 别是1997年以来,《中国摄影》、《中国摄影家》、《大众摄影》、《中国摄影报》、《人民摄影》报等,都开设了报道(专题)摄影 专栏。对国外报道摄影的作品介绍及理论研究的文章也增加了,如《大众摄影》在96年第2期,刊发了对报道摄影的理论和实践都颇有研究的孙京涛先生,据《生活》1951年12月第三期所 译的《助产护士》,使大家能够从《助产护士》这个专题故事中 看到报道摄影题材的选择,主题的提炼,表现技巧及组织结构等方面的特点,并以此为例,说明了报道摄影应该遵循的方法 和原则。《中国摄影报》在1996年4月26日刊发了美国《国家 地理》杂志在1992年第二期上刊登的一组题为《酒》的报道摄影,并分析了其拍摄、撰稿和组版等特点。《中国摄影家》也曾 于1994年全文转载了尤金·史密斯的另一组影响很大的《乡村 医生》。此外,《中国摄影》在1998年也刊登了吴嘉宝的《台湾的报道摄影》,致知的《读<报道摄影>》上、下篇。通过研究 国外及台湾的经典报道摄影,以促进我国报道摄影理论和实践 上的成熟。

(2)与国外交流日益增多

改革开放以来,中西方文化交流日益增多,1988年“世界,新闻摄影30年”影展首次在北京展出,之后赴全国各大城市巡 展,在中国摄影界激起很大的反响。此后又相继组织了《wpp‘93 影展》、《wpp’94影展》和《wpp‘96影展》。从以上这些影展的 作品中,我们有机会领略了西方摄影记者门的独特视点和新颖 的构图形式。这对于我国纪实、报道摄影的发展,缩小我国与世界新闻报道摄影的差距都起了积极作用。1996年10月在 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了法国著名摄影家马克·里布的《中国四 十年》影展,他的拍摄风格、创作手法、工作特点都给中国的摄影同行上了一堂好课。

为推动我国报道摄影的发展,1996年10月25日,26日,新华社摄影部与世界新闻摄影基金会联合举办了一次“新闻摄 影座谈会”,会间主讲人之一,曾在英国《独立报》担任过24年图片编辑的科林.雅各布霖先生,用了一个下午时间给来自全 国各地的一百多名摄影记者,图片编辑讲如何编辑图片专题,使大家领略了,图片编辑不小的作用。在座谈会上,几位外方主讲人参与编辑中国摄影师拍摄的图片故事,展示了一个图片编 辑富于操作性和再创造性的工作过程。1997年4月2日至6日,北京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又请雅各布森主持了《报道摄影与图片编辑》研讨班,80多位来自全国数十家报纸、杂志的记者、编辑等参加了这个研讨班。接着在4月7日至11日,雅各布森 作为主讲人,在北京又主持了“路透社基金会新闻摄影培训班”,来自首都新闻单位的十余位摄影记者和图片编辑参加了培 训班,这个班侧重于摄影记者与图片编辑的合作完成任务,5天 的时间使参加者学到了一些报道摄影的务实操作经验。这三次的交流内容丰富,注重实践,加深了国内的摄影记者,编辑对 图片编辑的认识,使我国新闻摄影的报道方式大大地向前发展 了一步。

(3)一些有志于探索的年轻人,常常交流各自的体会,形 成了报道摄影研究的学术氛围。

1996年初,广东新闻摄影协会邀请了在报道摄影工作中卓 有成绩的大陆、香港、台湾的有关人士近60人举办了’96中国 报道摄影交流会。1996年10月末,《人民摄影》报总编辑司马实又邀请了黄文、曾璜、孙京涛,曾星明等30多位知名摄影记 者、编辑在北京开了个交流会,他们边放幻灯边探讨报道摄影,使大家对图片的拍摄、编辑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这就是摄影界所说的“南会”和“北会”。1998年,《人 民摄影》报又组织’98报道摄影高级研讨班,邀请台湾张照堂、郭力听等主讲。

(4)涌现了一批热衷于报道摄影的摄影家和一大批报道摄 影作品并出版了报道摄影理论专著。

近年来,由于许多摄影者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涌现出许多优秀的报道摄影作品。如**的《煤田在呐喊》、《罪恶路 上无青春》,李楠的《中国最后一代小脚女人》,曾璜的《中国 山区农村的计划生育工作站》,周浩的《最后麻风村》,李江树的《自闭道症患儿》,吴正中的《郭素爱和二十二个弱智儿》,王 福春的《旅途》等,在此不能一一列举。作品题材十分广泛,几 乎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些题材如吸毒、妓女、淘金、污染、,同性恋、宗教、精神病、罪犯、明星轶事都是拍摄难度 很大,富有挑战性的题材。摄影者抱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 人的关怀,对人的命运的关怀,对人类自身生存环境的关怀,克服了很大的困难,甚至是生命危险,以摄影手段形象直观的图 片形式,向社会反映了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唤醒社 会舆论关注,促进社会的改革和进步的作用。

这几年来,也陆续出版了一些报道摄影理论专著。如北京电影学院图片摄影专业系列教材中的《专题摄影》、《摄影图片 编辑学》,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系统地阐述了专题报道摄影与 图片编辑的历史发展,工作方式,创作技巧等。徐忠民的《新闻摄影学》,韩丛耀、刘亚合著的《新闻摄影指南》等,都以相 当的篇幅介绍报道摄影。这些理论专著的出版对我国报道摄影 的发展起了一定指导和规范作用。

3、我国报道摄影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虽然近几年来许多摄影工作者付出了大量的劳动并注入极大的热情来拍一些选题,有些选题也的确不错。但有些人拍摄 的图片,缺乏从新闻角度考虑,只是纯记录,纯印证式的,无 法构成新闻性的摄影报道。正如科林·雅克布森所指出的,“大家拍片子时还是没有想好,没有想得彻底请楚”,“拍摄者把它 们的片于展示给大家看时,没有考虑好顺序,没有想好怎样来 讲述,故事才会动人,并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这些当然跟我们的绝大多数摄影者没有受到专业摄影的训练和教育,对编辑 图片的知识学习不够,未能从编辑和版面空间的角度来考虑问 题有关。毕竟,专题摄影报道在近三四年才真得受到国内摄影界的关注,因此,目前我们的报道摄影与国外相比还存在极大 的差距,就如参加1996年第三届世界新闻摄影大师班的孙京涛 在学习期间所感受到的一般,“在荷兰,我觉得我们落后的地方太多了,小到一般性的技术手段,大到我们的社会(摄影)环 境,需要学习的东西大多,当然最大的压力来自观念上:对摄 影的社会功能,摄影在传媒系统中担当的角色,整个社会对摄影的认同标准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质的差异。”

虽然我国的报道摄影与国外相比差距很大,但这短短的几年内取得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我过新闻摄影界的有识之士都怀有高涨的热情、好学的精神。我国的新闻摄影事业借改革开放 的东风,正处于一个黄金发展时期,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我 国的报道摄影必将会迅速成熟起来。

第二篇:摄影协会报道

公司工会邀陈继业老师开设专题摄影讲座培训

为丰富职工业余生活,鼓励公司摄影协会会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升会员摄影水平。2月10日下午3点,公司摄影协会邀请国家一级摄影师,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公司摄影协会副秘书长陈继业老师在公司第二会议室开设摄影专题讲座。公司总经理、摄影协会会长洪源、副经理关玉奇、副总张晨英、技术中心主任、摄影协会秘书长李晓峰以及工会主席尚巧玲参加了本次讲座。

讲座开始前,工会主席尚巧玲首先为参会人员播放了由工会制作的首届河南建设监理协会摄影大赛作品集锦,其中包括公司荣获优秀奖的三幅作品,令大家大开眼界。随后摄影协会会长洪源对作品进行了点评,并指出:摄影被称为光与影的艺术,摄影的魅力在于用光的语言表现丰富的画面内涵。而摄影就是主动宣传我公司形象的一个重要窗口。我们应重视利用这个平台,提升广大职工的摄影水平,进一步促进公司宣传的质量,传达公司的的经营理念,彰显公司的魅力,提高公司的知名度。

随后,陈继业教授从理论的高度,结合自己拍摄的照片,从最基础的摄影入门讲起,在日常摄影中要注意拍摄的角度、远近距离、姿势,焦距的调整、光线的强弱、摄影的速度、如何裁减图片等各方面技巧。采用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细心指导会员如何拍摄好的照片。讲出了他多年来积累的摄影经验和摄影秘诀。

长达两个小时的专题讲座结束后,大家还都意犹未尽。摄影协会会员们一致认为,陈老师的讲座深入浅出、幽默诙谐、浅显易懂、受益匪浅,并希望摄影协会以后能多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

通讯员:综合部刘洋

2012年2月14日

附:参加讲座人员名单

洪 源 关玉奇 张晨英 蔡建成 李大鹏 王跃黎 尚巧玲 李晓峰 姚 琦 冯兆甲 郑保聚 王少飞 关 红 孟春华 王隽琦 刘 洋 陈文芳 孔文思 赵会峰 尚 彬 赵高伟 付克彦 陈晓阳 王泊文 汪卫伟 张晓慧 刘亦亭 侯焕龙 宋玉洁 崔和军 张莉莉

第三篇:发展概况

1.湖南电子音像出版业起步于1985年。现有5家音像出版单位和3家音像复制单位。经过10多年的发展,湖南电子音像出版业已具备较大规模和实力。全省现有在编人员222人,年录音录相生产能力达5000多万盒。1996年,湖南出版音像制品294种,电子出版物10种,生产总量达到524.9万盒,销售总额突破4000万元。湖南电子音像出版单位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和优势。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兼顾科教语言音像出版物和电子出版物的发展,推出了《洪湖》协奏组曲等优秀语言音像出版物和《解放军报全文检索》等50多个光盘产品;湖南文化音像出版社致力于湖湘本土文化题材的搜集、整理工作,《湖南地方戏曲优秀剧目集锦》已被列入“九五”国家重点音像出版选题计划;潇湘电影制片厂音像出版社注重挖掘革命历史题材,再现革命领袖的光辉形象;湖南金蜂音像出版发行总公司率先出版了国产录相节目、社会教育节目、科普教育节目以及地方戏曲节已受到中央和省、部级领导的赞赏;湖南教育音像出版社围绕开拓少儿智力和少儿原创音质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新的号角》等多部作品获得社会好评。

第四篇:浅谈摄影报道的策划

浅谈摄影报道的策划

[关键词]摄影报道策划;基本原则;方法

摄影报道是以新闻图片配合文字的形式对正在发生的事件进行的新闻报道,是使用相机对新闻事实作现场纪实的新闻报道形式。在摄影报道中,信息容量更大,新闻价值更高,视觉冲击力更强,拍摄内容更富有新意是评判是否为一篇好作品的几个基本要素,也是摄影报道能否吸引受众的关键。不难发现,图片只是承载“新闻”和“信息”的“外壳”,而“新闻”与“信息”是图片的“内核”,如果图片里没有“新闻含量”,仅剩图片这种“外壳”,图片也就失去了意义。

那么,如何才能让图片的“内核”得到更好的体现?如何才能让摄影报道更具新闻价值与看点?如何才能利用图片更好的表达信息?如何才能让图片更具生命力、更能吸引眼球?笔者看来,加强新闻摄影报道的策划是强有力的手段之一。

一、新闻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策划势在必行

如今,新闻业的竞争比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要激烈,报业在整合,广播、电视的新闻更趋多元化,网媒、端媒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对于新闻业来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在新闻生产端,媒体迈进了自动化门槛,机器人记者已经出现;在新闻分发端,一批个性化阅读客户端正在掀起一场巨大的变革,把新闻的编辑发布权从人让渡给算法。在新闻接收端,受众的选择空间不断变大。

现阶段,自动写作软件、视频自动剪辑软件,已成功完成了对传统新闻从业者的初级模拟,此外,各种社交平台的火热,让任何新闻都变得越来越不“新”,记者的职能已?被弱化,你的亲人、朋友,甚至素不相识的路人都可发布一条新闻、拍摄一张照片被你看到。在未来人工智能加速进化的过程中,唯有新闻策划会赢得主动,原因有二:

第一,如今受众对于新闻的需求,已从“量”的需求转向了“质”的需求。也就是说,受众并不缺少信息,而是缺少对信息的分类整理,让新闻更加一目了然;受众并不在乎得到多少信息,而是在乎得到多少有效的信息,而是在乎各种信息的关联与衍生。新闻报道仅仅以“多”取胜、以“快”取胜,显然已经过时。新闻报道必须通过精心的策划,为受众提供质量上乘的新闻大餐。

第二,传统媒体之间或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交叉竞争,使得新闻资源的垄断不再可能,独家新闻难觅。在这种资源共享的情况下,如何去打破“千人一面”的局面,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如何保证重大新闻事件的成功报道?如何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创新?如何精心编排,吸引读者,增强传播的效果?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策划来解决。

在摄影报道中,策划也尤为重要。新闻报道强调“图文并重”,并不是要追求版面上图片数量的多少、多久出一次摄影专版,而是要重视其内容是否具有新闻性和信息量,重视其作为独立报道新闻、传递信息的作用。我们看到,很多报道并没有很好地发挥新闻摄影本身所应有的特点,究其原因,就是没有体现出策划的作用,简单地去看摄影记者有没有拍到好照片,编辑有没有安排好版面,而没有进一步去追究为什么没拍到好照片,为什么没安排好版面这个深层次的问题。

我们认识到,对具有较大社会意义的新闻题材进行精心谋划,对所拍摄的内容、步骤、途径等进行精心的组织和安排,就能客观、准确、深刻地进行摄影报道,充分凸现其新闻价值,能将摄影记者和编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与广大读者的需求结合起来,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并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

摄影报道的策划作为提高新闻报道质量的途径而不断得到强化,这也是近年来新闻摄影报道的趋势。

二、进行摄影报道策划的基本原则

第一,要选择新闻因素比较充分的报道题材。这其中大概包括三种情况:1.围绕重大事件进行多角度的策划,如果说突发事件报道讲究的是快捷,那么重大事件的报道的核心则是深度和厚度;例如重要的历史时刻、特殊意义的节庆活动等,它们在时空长河里是一个承上启下、联系过去及未来的时间点,两头连接着丰富的内容,非常适合进行一些“大制作”。2.新闻报道题材本身以外的事件策划报道。如2013年黑龙江省的抗洪报道,当洪水警报发出时,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救灾情况,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抗洪过程中保粮食丰收、保障人民生产生活等都可作为素材,提前策划。3.引起社会思考和政府关注的社会问题;如2015年在土耳其的海岸边,一名3岁小男孩的尸体照片震惊了全世界,而照片背后由于战争超过300万的难民流离失所,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

第二,在遵循新闻摄影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新闻摄影的特点。新闻摄影与文字报道比较,有其局限性也有其优势。它的优势在于能够直截了当地给读者提供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具体形象,展现出文字报道无法表达的形象信息的魅力。图片对所报道的事实更为直观和具有说服力,容易给人身临其境之感。在报纸版面上,一幅内涵丰富的照片常常胜过千言万语,比大段的文字描写更能吸引读者。

第三,尊重新闻事实,充分发挥摄影记者与编辑的主观能动性,二者相互配合,从策划到最终完成保持中心思想的完整性。任何策划都是从新闻事实生发开去的,新闻事实不能被策划,新闻报道却需要精心的策划。尊重新闻事实,由事实本身出发,摄影记者与编辑围绕事实进行思考,将自身的认知能力、知识含量与事实的“含金量”相结合,才能撞击出优秀的新闻报道。这就要求我们在策划时,在尊重新闻事实的前提下,注意充分发挥摄影记者与编辑的主观能动性。

第四,新闻报道最终结果要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新闻报道的策划不是炒作,不是盲目地追求轰动效应。我们的策划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新闻报道,更好地引导舆论。因此,在进行策划时,我们要时刻注意新闻报道进行的方向,要以最终是否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作为衡量策划是否成功的标尺。

诚然,在摄影报道中,策划并不是一个新名词,但它正随着时代的进步、思想的更新,在推动摄影报道发展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当前,媒体的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我们要相信挑战中也有机遇,对于摄影报道的策划,如何有更深的认识与定位,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进入新时代,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在新闻传播中,我们要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进一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有的放矢、策划为先,充分利用好图片,聚焦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让手中的镜头更有意义,拍出传播力强、画面真实的好作品,为讲好中国故事,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献出自己的一分力量。

第五篇:摄影、报道、策划指导

一、摄影技术指导

从现代传媒角度来看,活动摄影的形象表现应当服从于活动信息的总体目标。同时,对于活动素材形象价值的发现,恰当的摄影语言的选择,以及如何使活动摄影作品具有现场目击感、瞬间魅力和视觉冲击力,都是活动摄影从理论到实践需要认真加以探讨的。摄影和活动本属于两个有着不同质的规定性的人类活动。正因为形象这个桥梁,使得摄影得以加入到活动传播中去,并成为极富特点的重要传播形式。

1、摄影三大要素:曝光,聚焦,构图。

(1)曝光:通过调校光圈和快门速度,能令光线达到适合的水平。曝光过度所拍摄的照片会发白,需要对曝光做出负修正。

(2)聚焦:人的眼睛为能够清楚视物,可自动调节聚焦,而相机特制的镜头,为了敏锐的拍下物体,亦需进行聚焦。聚焦是对镜头的操作。对焦不准,会令拍摄的物体不能清晰的显示出来,就算聚焦正确,但在拍摄时若手抖也会造成影像模糊不清。

(3)构图:人类的视线可以上下左右不停进行转动,但照片被限制在四角之中,所以只能在规定范围内进行拍摄。

2、取景的艺术效果

(1)构图突出主题:一张照片上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内容。取景不能太杂乱,画面要简洁,在画面上要作合理安排。一张照片的主题,一般不能放在正中,可放在井字格两线交叉点的四个黑点位置上。

(2)注意画面的平衡性:照片画面不可失衡,应在人们视觉上相对平衡。

(3)要注意画面稳定性:在取景的时须将水平线、地平线等调整在正确位置,否则照片会不稳定,同时避免不活泼的感觉。

(4)拍摄角度:若要反映画面宽度和辽阔感,或拍摄对象的水平线条多于垂直线,则用横拍;若要强调高度感则使用直拍。

3、活动摄影小技巧

(1)拍摄前检查被摄体后是否有东西影响被摄体的“头部”。如墙壁等类似物体可把闪光灯光线反射到被摄体上。如果没有最好不使用闪光灯,否则照片会很昏暗。

(2)确定相机是否是平行或垂直地面的,不然照片看上去就是歪斜的。另外,可以使用三脚架、同步快门线、自拍定时器等,减少相机晃动的问题,从而减少相片模糊不清的情况。

(3)主体与背景在影调或色调上有适当的差异,便于形成鲜明的对比,这可以通过调整光圈来实现。光圈越大,背景就越模糊,可突出主体。

(4)外出傍晚时分,要把闪光灯关掉,以免照片不清。

(5)多角度拍摄活动中的人和物时,从多个个体出发,并不能只局限于一人、一物或一个角度,这样会使照片没有说服力,不能达到所要表达的传达信息的功效。

二、宣传报道指导

宣传报道由五部分构成,分别是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尾。各部分写作方法如下:

1.标题标题一般由引题、正题和副题构成。引题在正题之前,一般是说明事件的背景、原委、指导思想和意义;副题用来指明事件的来源、依据或结果,也可以用来补充正题。引题和副题要用小于正题的字体,以突出正题。

2.导语导语需要用简练直接的语言把新事实、新事件的结果概括出来。一般有直叙式、描写式、议论式、提问式4种写法。导语能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所以写好导语,等于宣传报道写好了一半。

3.主体主体是消息的核心部分。一般有三种写法:

纵叙法:按时间顺序由远而近或由近而远地写出事件的整个过程。

横叙法:按照因果、并列、主次、点面等关系,写出新事物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纵横叙法:将纵叙和横叙两种写法结合,穿插使用。

4.背景背景是用来交代新事件发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地理环境、人际关系等背景材料的。一般穿插于导语、主体和结尾中,用来烘托和深化主题。背景材料有对比性材料、说明性材料、注释性材料3种。背景材料要紧扣主题,真实简练。

5.结尾结尾的写作要以加深读者印象为目的。一般有小结式、评论式、启发式、展望式、号召式5种写法。

以下是一则范例:

大学生接班“指路大王” 东直门义务指路

昨日,不少读者致电本报称,在东直门外长途汽车站附近,三名大学生志愿者在炎炎烈

日下连续数天耐心地为过往的行人指路。对此,三名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的大学生称自己“乐在其中”。

记者在现场看到,路边设有一张简易的木桌,桌旁立着印有“义务指路点”字样的标识牌,牌上写着“如果迷路,需要指明方向,请问我们志愿者”。三名身穿统一白色T恤的大学生正被众多过往行人围着,他们手拿着厚厚的《指路手册》,为问路者耐心地讲解行程路线。不到5分钟的时间里,已有十余名问路者经志愿者指点,得到了详细的行车路线。

记者看到,志愿者们佩戴着胸牌,上面印有“北京科技大学北极星社会实践团”的字样。一位志愿者告诉记者,他们都是北京科技大学大一的学生,暑假期间,学校号召学生多做社会实践,实践内容由学生自选,于是他们想到了来东直门为行人指路。记者还了解到,有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谢亮常年在东直门外长途汽车站附近为过往行人指路,老人因此被誉为“指路大王”。“这个指路点所有的设施都是谢老人留下的。”三名大学生志愿者告诉记者,他们于7月19日开始做志愿者工作。经谢老人悉心指导,不到半日,志愿者们就能独当一面了。“现在只要有人问及北京城内大大小小的地点,我们都可以迅速回答出最便捷、最合理的行车路线。”

到指路点问路的人络绎不绝。得到想要的答案后,众人皆竖起大拇指,纷纷表示“他们讲得很详细”“态度非常好”。据附近一位报摊摊主讲,几名大学生已经工作了一周左右,“每天上午很早就到,一直到下午5点半才收工,看他们工作得很辛苦。”三名大学生志愿者则表示,他们“乐在其中”,并会将实践活动一直持续到8月上旬。(资料来源:2007年7月27日《北京晨报》)

三、策划书写格式

1、文章字体格式

(1)标题:宋体、小

二、加粗。

(2)正文:宋体、小

四、1.5倍行距。

2、书写内容格式

(1)活动背景、活动主题、活动目的、活动时间、活动地点。

(2)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协办单位。

(3)活动对象或参与对象

(4)媒体支持

(5)日程安排

(6)活动内容

(7)经费预算

(8)预期效果

(9)组织机构

(10)落款

下载报道摄影及其发展概况word格式文档
下载报道摄影及其发展概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化工发展概况

    中国化工的成功之道叶建华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办公室副主任编者按:张瑞敏曾谈到中国式管理的终极难题,包括怎样做适应中国国情的管理,信息化时代如何管理创新,等等。中国化工从孔......

    公路发展概况

    1、ETC系统介绍 ETC系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公路、桥梁和隧道的全自动不停车收费系统,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高速公路收费系统。该收费系统通过安装在车辆挡风玻璃上的车载单元......

    公司发展概况(合集)

    **振源商贸有限公司发展概况一、公司基本情况**振源商贸有限公司始建于2002年,是集商贸流通、农副产品加工、宾馆经营为一体的多元化进出口企业。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2006......

    电力工业发展概况(本站推荐)

    供电设计实训报告一、实训性质 本实训是在学生系统学习完《煤矿供电》理论课程的基础之上,为进一步强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及系统设计所开设的一项基本训练课程。通过供配电系......

    油茶发展概况

    2 油茶林经营概述 1 2 油茶发展概况 2.1油茶主要物种及分布区域 油茶为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类食用油料植物树种的总称,由于我国现有油茶林中的98%为普通油茶(C. ole......

    汽车工业发展概况

    教材说明:上册讲发动机,下册讲底盘。成绩评定:考试70%、实验实习25%、平时成绩(提问、考勤)5%总论一、汽车工业发展概况(一)国外:1、产生:德:1886年,德国机械工程师卡尔.奔驰发明了三轮......

    巴西糖业发展概况

    一、巴西糖业概况 (一)糖业发展状况 巴西是目前世界上产糖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食糖出口国。全国共有25个州,其中有20个州生产甘蔗;有307个工厂生产食糖、酒精和其他与甘......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况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况 我国是诗歌的国度,诗歌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中,产生过无数杰出的诗人,创造出难以计数的优美诗篇。从诗经、楚辞到乐府民歌,从魏晋诗歌到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