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法国的农业机械化和农机标准化
法国的农业机械化和农机标准化
一、农业和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
法国基本上是一个平原国家,全国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适于农业生产。全国总面积55.12万km2,森林面积为16万km2,耕地面积为28万km2(其中60%用于粮食生产、35%为牧场、5%用于葡萄园及种植其他水果蔬菜)。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法国农业人口不断下降,目前仅为总人口的2%,约95万人。
法国农业在欧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农业产值4200亿法郎,农业产量占欧盟总产量的20%。经过50年的农业政策改革和调整,目前农业发展处于相对稳定阶段。政府通过政策引导,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提倡天然放牧,压缩草场面积;扩大耕地面积,用于发展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种植。
法国早在19世纪60年代就开始生产农业机械,到20世纪30年代拥有内燃机、电动机、拖拉机、割捆机、脱粒机等农机具。战后农业机械化迅速发展,农业生产从整地、播种、田间管理到收割、运输、加工、储存等几乎全部实现了机械化。经过最近50年的发展,随着农业生产和农产品销售量的相对稳定,农机消费水平和主要农业机械保有量也已基本稳定,到2000年全国拥有拖拉机130万台、联合收割机11万台、割捆机27万台。2000年农机销售额250亿法郎,其中法国自产产品100亿法郎,其余150亿法郎是从欧盟国家进口的。在进口农机产品中拖拉机占36%。法国农机生产企业约有2000家,共有6万多职工,年产值350亿法郎,71%用于出口,出口总量中70%销往德国等欧盟国家。随着农业经济效益逐年稳步增长,农机总利润年增长0.4%。农机化水平和农机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1.农业机械正在向智能化、高效率和大型化方向发展
农业机械装备技术,已逐步融合现代微电子技术、仪器与控制技术和信息技术,向智能化、机电一体化方向发展。田间自动导航系统、机器视觉系统等研究成果已开始应用装备到拖拉机与自走式农业机械上,正在实现农业机械化作业的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和改善操作者的舒适性与安全性。拖拉机平均功率已增加到72kW(总台数比10年前减少了27.8%)。自动化程度提高,作业速度加快、复式作业机具和专业化生产机具协调发展,为在农业生产中推广使用新技术进一步降低作业成本创造了条件,也为提高社会化服务的集约化水平提供了空间。
2.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农业和农机化发展的政策
围绕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稳定市场以及保证农产品的高质量,政府制定了相关的农业和农机化扶持政策,如土地集中政策、农业专业化政策、农业信贷政策、农业生产价格补贴政策、农用燃油减税政策等。在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初期,国家对农机购买者给予补贴、优惠贷款等扶持政策,以鼓励高效低耗、高技术含量的专业化配套机具的研发、生产与推广,这些优惠和补贴直接给予农民。目前农机化处于稳定发展时期,补贴、优惠贷款等鼓励政策已较少使用,但农机用油补贴政策一直在执行之中。目前农机政策更多地体现在保护使用者安全、降低劳动强度和保护环境、利于国土整治等方面。1960年,法国颁布了《关于农业现代化的指导方针》,2000年对该指导方针进行了补充修订,增加了农业机械作业的环保要求。为保证偏远地区土地的开发和有效利用,政府仍然为当地农民提供购买农机具的补贴资金。
3.发展“居马”合作社,提高农机具的利用率 在战后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农业机械逐步取代了畜力和手工劳动,为了解决购买昂贵农机设备的资金困难,提高农机利用率和降低生产成本,农民自发组织起集体购买和共同使用农业机械的“居马(CUMA)”合作社。一些大型、专用农业机械,如经济作物作业机械、大型收获机械和农田基本建设机械等,都通过合作社集体购买。法国共有1万多个“居马”,分布在全国各地,入社农户拥有土地规模一般为300-500hm2,机具使用费比个人购机使用费低40%。该组织的主要经费来源是社员交纳的会费和农
机作业服务费。在“居马”购机时,根据社员作业申请计划,提出某种作业服务需求的社员要对所需机械投资10%。
4.积极发挥农业协会组织的作用,推广农机化新技术
法国政府对农业生产和农机化发展方向的引导是通过经济杠杆(如项目资助、低息贷款)实现,而农机化新技术的推广,主要依靠发明者和制造商通过农业协会等民间组织,利用电视和专业报纸等媒体发布公告向农民宣传推荐。同时协会及时发布技术需求信息、市场销售信息等,与农户沟通;政府的各种政策措施亦通过协会传达给农户。农业协会组织成为政府、企业与农户间的纽带和桥梁,并在农机化新技术的推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5.农机生产企业十分注重技术创新和质量控制
法国拥有纽荷兰、约翰?迪尔、道依茨和麦赛?福格森等世界著名的跨国农机企业,其产品为世界知名品牌,销往世界各地。企业规模多在2000人左右,年产量在2000台以上。其共同特点:一是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根据市场、用户需要,不断开发和研究高技术含量的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产品。企业的研发费用占总收入的6%左右。二是十分重视产品的质量控制。每个车间均有质量检测室,严把每道生产工序的质量关。如福格森公司平均4名员工中就有1名质检人员。三是工艺装备先进,生产现代化程度高。加工中心、数控机床、激光切割、电子喷涂、超声波清洗等先进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外协外购件仓储以及零部件加工、热处理、部装、总装、检测等生产线布局合理。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提高竞争力的需要,企业十分注重技术改造,如迪尔公司技改投入超过总收入的4%,福格森公司一台数控磨床就达880万法郎(约120万美元)。四是生产的社会化程度高。除变速箱等关键零部件、钣金件自己生产 外,大部分零配件都由外协厂生产。五是普遍重视对员工的培训。员工重视文明生产,安全、卫生、环保意识强。
二、农机企业的标准化
1.运用标准化加快新产品开发
法国农机生产企业在新产品开发中,尽可能多地采用标准件、通用件,运用组合化的原理,采用标准化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从而大大缩短新产品的设计、试制周期,快速适应市场需要。
2.运用标准化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全面采用ISO9001和9002标准进行质量体系认证和产品认证,并以先进的欧洲标准指导产品生产,重视外协件的质量检验,保证充足配件供应,使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竞争力。3.运用标准化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生产的社会化 法国农机整机生产企业大多以组装生产为主。一台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并非一个企业独立生产出来,而是几个甚至几十个企业分工协作的结果,主机厂只是发挥自身优势生产部分零部件,多数零部件在标准化的保证下靠外部协作供应,从而保证它们之间尺寸和功能的统一协调和互换配套,保证了整机的性能质量。各企业充分运用标准化手段分工与协作,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生产的社会化。如麦赛?福格森拖拉机制造厂可生产55~190kW的拖拉机,除变速箱等关键件自己生产外,大部分零部件由300多个协作企业生产。
4.积极发挥农业、农机行业联合会在标准化方面的作用(1)围护本行业的利益,争取使本行业企业制定的标准成为法国标准或欧洲标准。
(2)协调本行业企业内部关系,当各企业制定标准产生分歧意见时,提出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3)按照政府的指令,在行业中贯彻有关强制性标准。
(4)收集、发布与本行业利益和发展有关的各类标准化信息。
第二篇:农业机械化专业农机现场会
农机现场会实习报告
这次参观实习辽宁农机展览了解了用于农业耕整机械、播种机械、田间管理机械、收获机械等用于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的农业机械。参加展出的机械种类也十分的齐全。几乎涵盖的农业生产过程的各种机械话装备。
这次主要了解的是关于水稻的种植机械,主要了解的型号是久保田的几种水稻插秧机械,水稻种植一直以来都是一张劳动强度很大的工作,所以实现水稻的种植机械化它的种植机械化就是最终杨的一个环节。这次参观到的主要机械就是久保田的水稻插秧机,有乘坐式的和小型手推式的这两种不同的类型。
水稻插秧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是这样的:秧苗以群体状态整齐放入秧箱,随秧箱作横向移动,使取秧器逐次分格取走一定数量的秧苗,在插秧轨迹控制机构作用下,按种植要求将秧苗插入泥土中,秧爪再按一定轨迹回至秧箱取秧,完成这样一个反复的种植过程。水稻插秧机的主要工作部件有:动力驱动、行走装置和承载浮体、送秧机构、秧箱、分插秧机构、以及机架等主要工作部件组成。
动力驱动:主要靠内燃机提供动力。
行走装置和承载浮体:通常有四个特殊结构的地轮组成,这四个地轮能够很好的深入到地标一定深度,达到硬底层以保证整体的前进。曾在浮体的作用是减小车体对于地面的压强。
送秧机构:包括纵向送秧机构和横向送秧机构,其作用是按时、定量地把秧苗送到秧门处,使秧爪每次获得需要的秧苗。纵向送秧机构的送秧方向同机器行进方向一致,有重力送秧和强制送秧两种。重力送秧是利用压秧板和秧苗自身的重量,使秧苗随时贴靠在秧门处,常用于人力插秧机,其送秧能力随秧箱形式及秧箱内秧苗数量多少而变化,因而送秧均匀度较差。强制送秧是由纵向送秧机构定期推送秧苗,其送秧能力强,又分整体送秧和对准送秧两种。前者主要用于带土苗。当秧箱横向移动至两端极限位置时,将整体秧苗往秧门推送一次;后者主要用于拔取苗,取秧器每取秧一次,即相应的送秧一次,送秧宽度等于取秧器的取秧宽度。横向送秧机构的送秧方向同机器行进方向垂直,都采用移动秧箱法,因而又称移箱机构。按其移动方式又分为间歇移箱和连续移箱:间歇移箱机构用于拔取苗和带土苗,其特点是在秧爪分取秧苗时停止移箱,以利于秧爪梳理分秧。连续式移箱机构是在作业中使秧箱作横向连续等速运动,移至两端极限位置后自动换向,因而在分秧阶段,秧爪和秧箱相对移动,适用于带土苗。
秧箱:主要功能是承载秧苗,并与送秧机构、分插秧机构配合,完成送秧和分秧作业。主要有箱体、箱架、秧门(包括秧帘)和秧刷等组成。在横向移箱机构作用下,使秧箱横向移动,从而使秧苗移向秧门,以配合取秧器有规律的取秧栽插。
分插秧机构:是水稻插秧机的主要工作部件,由取秧器及其驱动机构和轨迹控制机构组成。取秧器在驱动机构的驱动和轨迹控制机构的控制下,按照一定的轨迹从秧箱中分取一定数量的秧苗并将其插入土中,然后返回原始位置开始下一次循环动作。按分秧动作,有横分和纵分两种。①横分取秧器有适于拔取苗栽插的秧夹和适于带土苗栽插的切扒式秧爪,两者根据需要可互换使用。秧夹由活动夹片和固定夹片构成,其张开度根据秧苗的粗细和秧苗数量进行调节;切扒式秧爪带有脱秧片,使带土秧苗从秧爪上顺利脱出。②纵分取秧器有适于拔取苗栽插的梳式秧爪,适于带土苗栽插的有装上脱秧器的梳式秧爪,或采用筷子式秧爪。梳式秧爪在分秧过程中对秧苗有分理作用;筷子式秧爪在插入带土秧苗中取秧时,由推秧片把带土苗强制推出。
这次了解的久保田系列的水稻插秧机的分插机构具有很独特的设计,做成一个类似于人手的动作机构,能够很好的减小机械操作过程中的倒伏现象。主要型号有:NSPU-68C等型号。该发动机型号(型式): 久保田牌GZ460-P-CHN(水冷4冲程2汽缸OHC汽油发动机);发动机功率/转速(kw(ps)/rpm): 8.5(11.5)插秧行数(行): 6;作业效率: 3.0~10.2亩/h。
对于要实现农业机械化,我认为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需要国家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在农机现场会上可以看到对于大多数普通弄您来说既是有现有的补贴政策一样存在很大的负担。农业本来就利薄,要购买这样一台机、机械承受力还是有限的,我的建议是这样的,可否尽可能的提高补贴比例。或者实行贷款购置而由国家来承担利息,让农民弄够在短期内用现有的资金来购置农业机械,以极强对农业机械化的推动。
第三篇:农机合作社农业机械化建设项目计划书
农机合作社农业机械化建设项目计划书
一、基本情况
***村是***乡政府所在地,全村占地面积55平方公里,全村10个村民小组,农户326户,1321人,其中在家189户755人,外出137户566人,贫困户82户,贫困人口307人,占全村总人口23.3%,**年实施双到户39户,145人,低保户33户,75人。耕地面积1.3万亩,草原面积5.21万亩。退耕还林**62亩,优质牧草留床面积6200亩,**年新增种植面积1500亩,羊只饲养量3845只,大牲畜96头。村级两委班子健全,以党支部统领的各项功能齐全.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项目背景
全村有耕地面积1.3万亩。主要种植马铃薯、葵花、荞麦。由于人口大量外出、在家务农人员大多以老年人为主,部分家庭土地撂荒现象比较严重,为了农业的发展,以致大量土地重新复耕,农业机械化是现在农村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村特别把发展壮大马铃薯产业、小杂粮农业、秋腹膜等作为一项农业主导产业进行培育,这给当地农民群众带来了十分可观的效益。但由于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农业机械及农机服务设备严重落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马铃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建设的必要性
通过项目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技术水平,尽快改善生产条件,降低耕作劳动强度,节约成本,提高种植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本村经济社会发展。
三、实施地点和范围
项目实施地点在***乡***村,辐射全乡13个行政村。
四、项目内容、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一)项目建设资金131万元(合作社自筹31万元,财政补贴100万元)
1、工人工资8万元,2、代耕代种作业费10万元.3、机具购置3台需花费81万元【每台农机配全各类用具(梨、旋耕机、挖洋芋机等)需要27万元】;购置挖机1台,32万元,共计花费113万元。
1>、购置农机3台,81万元。
27万元/台×3台=81万元
2>、购置挖机1台,32万元。
32万元/台×1台=32万元
五、项目组织管理与运行
项目由***村申报,并进行监督管理,成立农机合作社,由社员大会通过,理事会组织实施,管理措施到位。合作社对项目设立专户储存,专款专用,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资金使用效益有保障。
保障措施
1、技术培训
做好对农民(农机手)的技术培训。
2、加强领导。
⑴项目实施实行后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加强对农机进行严格管理,责任到人;
⑵与农机手签订代耕代种服务合同;
3、机具选购工作计划安排
资金到位后。我村计划购置农耕机3台,配备各类设备(梨、旋耕机、挖洋芋机等),挖机一台,(主要借石油开发及其他项目)。
六、效益分析
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后,合作社年实现农田机械作业1万亩,年实现经营服务收入30万元。实现利润20万元。
社会效益:一是缓解了农村种田难的矛盾。目前,青壮年外出务工,农业机械化再不为种田难发愁,也不再需在农忙时节返乡种田。二是由于机械化耕作、收割比牛耕和人工收割收费低,实现了农民和农机经营者“双羸”。三是提高了农机具的利用率。四是机械化促进了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第四篇:农机合作社农业机械化建设项目计划书
农机合作社农业机械化建设项目计划书
***村是***乡政府所在地,全村占地面积55平方公里,全村10个村民小组,农户326户,1321人,其中在家189户755人,外出137户566人,贫困户82户,贫困人口307人,占全村总人口%,**年实施双到户39户,145人,低保户33户,75人。耕地面积万亩,草原面积万亩。退耕还林**62亩,优质牧草留床面积6200亩,**年新增种植面积1500亩,羊只饲养量3845只,大牲畜96头。村级两委班子健全,以党支部统领的各项功能齐全.项目背景
全村有耕地面积万亩。主要种植马铃薯、葵花、荞麦。由于人口大量外出、在家务农人员大多以老年人为主,部分家庭土地撂荒现象比较严重,为了农业的发展,以致大量土地重新复耕,农业机械化是现在农村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村特别把发展壮大马铃薯产业、小杂粮农业、秋腹膜等作为一项农业主导产业进行培育,这给当地农民群众带来了十分可观的效益。但由于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农业机械及农机服务设备严重落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马铃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建设的必要性
通过项目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技术水平,尽快改善生产条件,降低耕作劳动强度,节约成本,提高种植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本村经济社会发展。
项目实施地点在***乡***村,辐射全乡13个行政村。
项目建设资金131万元
1、工人工资8万元,2、代耕代种作业费10万元.3、机具购置3台需花费81万元【每台农机配全各类用具需要27万元】;购置挖机1台,32万元,共计花费113万元。
1>、购置农机3台,81万元。
27万元/台×3台=81万元
2>、购置挖机1台,32万元。
32万元/台×1台=32万元
项目由***村申报,并进行监督管理,成立农机合作社,由社员大会通过,理事会组织实施,管理措施到位。合作社对项目设立专户储存,专款专用,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资金使用效益有保障。
保障措施
1、技术培训
做好对农民的技术培训。
2、加强领导。
⑴项目实施实行后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加强对农机进行严格管理,责任到人;
⑵与农机手签订代耕代种服务合同;
3、机具选购工作计划安排
资金到位后。我村计划购置农耕机3台,配备各类设备,挖机一台。
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后,合作社年实现农田机械作业1万亩,年实现经营服务收入30万元。实现利润20万元。
社会效益:一是缓解了农村种田难的矛盾。目前,青壮年外出务工,农业机械化再不为种田难发愁,也不再需在农忙时节返乡种田。二是由于机械化耕作、收割比牛耕和人工收割收费低,实现了农民和农机经营者“双羸”。三是提高了农机具的利用率。四是机械化促进了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第五篇:发展农机合作社,促进农业机械化
发展农机合作社,促进农业机械化(浦北县农机推广站陈坤忠535300)
近年来,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农业部关于加快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意见》的颁布实施,各地农机部门顺应形势,因势利导,积极指导组建了一批农机专业合作社。到2010年末,浦北县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19个,注册资金750万元,固定资产918万元,入社210人,机具291台,合作社机耕作业面积 2012k㎡,机插面积530k㎡,机收面积800k㎡,作业总收入625万元。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为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但浦北县目前组建的合作社处于起步阶段,合作社组织化程度较低,运行不够规范、服务功能不强,发展水平不高。因此,当前要围绕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的大好形势,贯彻落实中央、全区农业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全区农机化工作部署,按照区农机局《关于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的意见》的工作要求,抓住当前农机发展的有利时机,采取加强领导、政策扶持、完善制度、健全机制、示范带动等有力措施,加快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进一步促进农业机械化,推动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指导服务。
《农业部关于加快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意见》中指出,“各级农机主管部门要坚持把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促进农业机 1
械化发展的重要任务和重点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列入议事”。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组织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有效手段。因此,农机部门要加强指导、扶持和服务,把发展农机合作社作为农机化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调动农机管理、推广、培训、维修、安全监理、信息服务等力量,形成合力,狠抓落实。主动帮助合作社在工商登记、财政支持、信贷服务、税收减免、土地租赁、用电用油等方面解决困难和问题,研究并拓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政策支持范畴,为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制造和提供有利条件。
二、落实扶持政策,改善发展环境。
要加强对新型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目前农机合作社尚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缺乏机具设备和运作资金,迫切需要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扶持、协调和帮助。今年五月自治区农机局出台《关于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要向农机专业合作社倾斜,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申请购置国家补贴农机具不受数量限制,优先补贴,实行多购多补”,各级财政对农机合作社购买农机具还可以实行累加补贴。这是广西出台支持合作社发展的好政策。要采取制定更多的比如财政资金扶持和农村科研推广项目支持等扶持政策,改善发展环境,引导合作社以农业为本,多种经营,向更多更广的服务领域延伸,使
其路子更宽一些,步子更坚实、更大一些,帮助农机专业合作社走上经营规模化、服务专业化,不断发展壮大的健康轨道。
三、坚持规范建设,健全完善制度。
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和要求组建农机合作社,努力创造条件,力争在工商注册的农机合作社达到自治区农机局要求的“五有”(有完善的基础设施、有良好的运行机制、有健全的财务制度、有较大的服务规模、有显著的综合效益)规范化建设标准。切实加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经营管理,调动社员生产积极性,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发展实力,确保合作社正常运行。农机专业合作社要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原则和程序,建立健全合作社章程,按照合作社章程指导业务工作。同时制订社员代表大会制度、理事会制度、财务制度和作业标准等,使合作社在技术标准、作业质量、经营秩序、内部管理都有章可循,形成一套规范管理、独立经营、自我发展的经营管理体制,不断提高合作社的经营和管理水平,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规范健康发展。
四、激活投资机制,增强服务功能。
一是做到鼓励引进工商资本和扩大粮农参加的有机结合。按照多元投入、合作兴社、激活潜力的要求,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投资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改善主体结构,提高造血功能,增强服务能力,允许和鼓励社员带机具带土地入股。积极推进股份合作社制,以股份的形式吸引社会资金,逐步建立国家扶持、群众
自筹、银行贷款、集体入股、合作经营等多渠道、多形式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二是努力拓展农机专业合作社获利空间。既要鼓励合作社积极引进、试验、推广新技术、新机具,又要鼓励合作社拓展服务领域,加强横向联系,实行异地合作,实现跨区域作业,努力提高农机具利用率,延长农机服务产业链。三是努力打造服务品牌。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土地流转速度有所加快,土地逐步走向规模化经营,这就需要有一定实力的农机服务组织为其开展专业的农机服务,业主考虑该组织的实力、服务质量的同时,也相当重视其服务品牌。服务是农机专业合作社最具特色的品牌,也是生命力所在。注重品牌发展和文化建设,按照“叫得响、拉得出、能战斗、有活力”的要求,不断健全机制,改善服务,打造品牌,扩大影响力。
五、加强典型宣传,积极示范带动。
要努力创造条件,按照自治区农机局的工作要求,每个县培育发展1—2个制度健全、设施完备、功能齐全、效益良好的示范合作社。宣传推广《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章程》、《农机社会化服务作业合同》等规范,引导农机专业合作社依法经营,规范运作,诚信服务,提高效益。加强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和技术应用的指导、服务。不断创新发展条件,及时总结先进典型,示范推广好做法、好经验,使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增强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信心。浦北县努力创建小江镇元贵和泉水镇泉辉两家示范农机合作社。农机部门扶持一定的启动资金,解决办
公场所,建立管理制度,县政府协调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支持,厂家赠送机具设备。今年四月八日在小江镇元贵农机合作社召开全市农机化春耕生产现场会,合作社的大中型拖拉机和高性能插秧机现场进行机耕和机插示范表演,演示效果良好。全县今年新增大中型拖拉机35台,合作社占25台。通过加强典型的宣传、细致耐心的服务、坚持不懈的努力,逐步形成大力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内在动力,创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必将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又好又快发展。
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探索和建设,赋予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新的内涵,意味着农机经营新时代的到来,是解决当前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研究解决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认真以“五有”为建设标准,以实现“五化”要求为目标,大力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把农机专业合作社做实、做强、做大,就能进一步推动农业机械化进程,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