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城镇化质量

时间:2019-05-14 05:34: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提高城镇化质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提高城镇化质量》。

第一篇:提高城镇化质量

中央为何强调“提高城镇化质量”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这表明我国城镇化发展目标定位更具“人本”要义。

多年来,一些城市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往往过于突出速度而忽视质量,如城市建设盲目摊大饼,许多失地农民并未从城镇化过程中分享到应得的“红利”等。

通过一些媒体调查发现,当前除了土地补偿标准偏低外,一些失地农民还陷入了身份的尴尬:说是市民,但保障水平却比城市人低;说是农民,却没有了土地。正如一些“被市民”的农民所说,他们的生活是“种粮无地、上班无岗、保障无份”。在辽宁某市,甚至一些失地农民上楼多年,补偿的房子还办不下来房产证。正因如此,各地出现了一些“城中村”,社会管理也成了老大难。

农民变贫民,决不是城镇化发展的初衷。为城市建设献出世代所系土地的农民,应最大限度保障他们的利益,用城市化的成果更好地反哺他们。做到这一点,就要将“农民变市民”工作抓实抓好,否则城镇化质量的高低也无从衡量。

在实际工作中,做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需要决策者从思想意识上,牢牢树立“以人为本,一视同仁”的观念,不打折扣地践行;需要舍得拿出真金白银,给失地农民办实事。许多地方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还对“农民变市民”做了大量探索。例如,农民折地入股,年年都可以得到土地带来的红利等,这些举措都能很好地解决失地农民的收入问题。

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关系到城镇化质量的百年大计,也事关民心向背。中央强调,必须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这些要求不能停留在纸面上说说而已,对于各级党委政府,每当新征一亩农用地的时候,都应该倍加珍惜,都应问一问:土地背后的农民,城市做好迎接他们的准备了吗?(新华社记者)

第二篇:加快城镇化进程 提高城镇化水平

加快城镇化进程 提高城镇化水平

——在全旗城镇化建设研讨会上的发言

发展和改革局 刘明涛

城镇化的基本涵义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社会结构不断变化、城乡文明不断融合发展的过程。城镇化的本质是聚集,也就是产业聚集和人口聚集。通过聚集产生较高的经济、社会、文化要素的配置效率,从而不断推动经济规模的扩张、带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创新发展方式,使城市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综合体现。通俗的讲就是“以空间换财富、以空间换速度、以空间换资源、以空间换生态”。城镇化可以从根本上促进生态脆弱区人口的梯度转移,为生态恢复和重建提供基础条件。还可以提高资源集约利用的程度和效果,特别是为资源的循环利用提供条件。

就我旗而言,城镇化的过程其实就是农牧民和农村牧区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不断现代化的过程,也就是城乡一体化的过程。我旗人均耕地面积不足5亩、农产品商品率低制约着农民收入的增长,大部分农村人口迫切要求摆脱日益狭窄的生产空间,到城镇寻求发展。目前,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的主要途径是劳务输出,但长远之计还是就地安置转移,因而,加快城镇化建设是迎接我旗农村人口空间和产业转移的必然选择。为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城镇化的必然性和重要性,大力 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一、我旗城镇化现状及存在问题

自“十一五”以来,我旗城乡建设发展迅速,城市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城镇化水平和城市建成区增长幅度较大。截止2009年末,全旗总人口25.6万人中,城镇人口 5.1万人,城镇化率为39.42%。初步形成了由城关镇——重点建制镇构成的规模等级、职能分工相对明晰的城镇网络体系,城市的区域辐射、集聚力逐步增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规划意识逐步增强,推进了城乡一体化。二是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供电、供水、通讯、道路等设施逐步完善。三是规划建设了煤化工经济循环工业园区,经济发展后劲将逐步增强。四是启动城区北扩工程。五是城市的管理正在加强,有些问题已经引起了高度重视。特别是近年来全旗一盘棋规划,分区布局,优势互补,市政管理上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确定了努力实现由村镇向城市转变的指导思想,从方向上确保我旗符合当前形势的发展要求。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旗城镇化建设的问题还很多,主要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城乡结构不合理,镇区规模普遍偏小,聚集、辐射作用不强。以经棚镇为例,常住人口不足6万人,规划“十一五”期末达到10万人,但就目前看来这一目标难以实现。常住人口数量不足就很难发挥通过消费拉动城镇需求的整体效应,县城辐射带动作用也难以得到较好发挥,这一点可以说是我旗加快城镇化 建设的一个瓶颈。同时乡镇的聚集和辐射效应较低,城乡一体化进程缓慢。

二是城乡收入差距大。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000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仅有4947元。农村的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的条件更是与城市相差甚远。城乡差距的扩大,对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极为不利。

三是城乡规划体系不完善。城乡规划是政府指导和调控城乡建设和发展的基本手段之一,也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截止2009年末,全旗的大多数乡镇几乎都还没有编制详细的城镇建设规划。加之专业规划管理人员缺乏,使规划实施管理无法保障,无法向农村延伸,村庄集镇长期处于无规划可依、无管理建设的困境。

四是城乡基础设施不完善。国家、自治区在城镇基础设施上的投入很少,我旗地方财力虽然近几年不断向经棚镇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但也拿不出更多资金投入其它小城镇建设。由于资金匮乏,大部分乡镇路灯、供排水、供电、通讯等配套设施差,公厕等公共设施建设严重不足,满足不了人们物质文化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管理粗放,没有建立起相应的小城镇管理机制,脏乱差现象普遍存在。

五是人口整体素质不高。市民是城市的主体,城市人口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一个城市的发展。我旗是一个传统的农牧业旗县,随着工业化的洗礼,一方面,农牧民从思想意识、行为习惯、生活方式等方面,开始了从农村到城市的逐步的转变,但同时在不同程度上也保留传统农牧业时代的烙印,这些“新市民”素质滞后,跟不上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进城务工的农民逐年增多,由于这部分人口大多数来源于农村牧区,教育水平相对比较低,而城镇又缺乏对这部分人的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基本设施。因此,城市人口整体素质不高,要实现市民行为意识的城镇化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二、我旗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有利条件

(一)特殊的区位优势为我旗城镇化建设创造了先决条件

我旗地处内蒙古东部经济区、东北经济区、京津冀和环渤海经济圈四大经济区的结合部,距首都北京仅500多公里,因此拥有了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逐步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为我旗城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全旗已初步形成了以国省干线和县级公路为骨架,以乡村公路和旅游公路为微循环,纵横交错、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的公路交通网络格局。区域内基本形成以集通铁路、省际通道、303国道、306国道为干线的交通网络,距赤峰和锡林浩特机场均在200公里以内。国道、省级公路和旗乡级公路覆盖了全旗每个行政村。我旗矿产资源、水资源、风能资源较为丰富。同时已初步形成了冶金、能源、化工为主的工业骨干体系,并得到了快速发展,这将是我旗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有力支撑。

(三)独有的旅游资源为我旗城镇化建设创造了良好条件

我旗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对全旗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业起到了极大了推动作用。2009年,全旗共接待游客 187.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51亿元。在旅游业的带动下,第三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住宿餐饮业企业和个体商户已达到750家,交通运输户数1550多户,旅客运输能力96万人。可以这样说,旅游这一块蕴藏的潜力会在我旗今后城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几点对策

(一)完善城乡规划编制,充分发挥城乡规划的调控作用

城乡规划是以一个区域内的城镇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区域城镇发展的历史基础、区域基础和经济基础的充分分析,明确区域城镇发展的规模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结构。我们应加强对我旗城镇体系和发展的研究,确定我旗未来城镇发展的基本框架,形成以经棚镇为中心,土城子镇、宇宙地镇、芝瑞镇、达来诺日镇、热水开发区、乌兰布统开发区等重点乡镇为纽带,辐射带动其他乡镇的格局,为全旗城镇发展布局、产业和生产力布局、经济建设以及区域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在加强对区域城镇体系研究的同时,完善城乡规划的编制体系,按照科学性、前瞻性、连续性、长期性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的组织编制近期建设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各类专业规划。加强管理人员和规划机构的建设,特别要改变乡镇、村庄建设无规划、无管 理的无序发展模式,为城乡规划的实施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拓展中心城镇,充分发挥集聚效应

以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为发展目标,积极培育和拓展经棚镇作为区域中心城镇的职能和作用,加快经棚镇区发展,拉开城市框架,拓展城市空间,做大做强中心城镇。为“放大”中心城镇对县域其它乡镇的辐射和吸引力的作用,对于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要用改革的办法加以解决,要大胆探索与城镇化配套的改革措施。一是在消灭农村户口和城镇户口差别的基础上,调整劳动就业和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管理措施和办法,提高转化农民工的水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农村工作会议都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把符合条件的农民转移进城,农民工城镇化是下一个阶段城镇化的重点。今后要在建立提高就业质量、推动城乡社保接轨等基础上,积极创造农民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转化为城镇居民的条件。特别是要采用廉租住房、鼓励低收入群体自建住房等可行办法,把农民工阶层纳入城镇住房保障范围,排除农民工转化为城镇居民的最大障碍,让他们真正留下来,真正融入城市,使他们在城市寻找一份可以发展的空间。切实提高我旗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

(三)加快重点小城镇建设步伐

积极发展作为区域次中心城镇的热水开发区、乌兰布统开发区、宇宙地镇、达来诺日镇、土城子镇等小城镇建设,确定各中 心城镇功能定位、主导产业以及经济发展模式,使其发挥边贸、旅游等优势,作好城镇间的桥梁、中介和传递作用。随着乡镇之间公路的建设,以高等级公路和县乡公路为纽带,将一些重点镇连接起来,形成以经棚镇为中心,以一批小城镇为依托的城镇群。

(四)以工业和旅游业为依托,带动劳动力转移

一般说来,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工业文明是城镇文明的象征,没有工业文明就没有城镇文明。推进城镇化进程,必须通过工业化为城市发展注入持久的活力,以提高城镇的承载能力和聚集效应,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和就业岗位。我旗要推进城镇化进程,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就必须抢抓机遇,以现有产业为基础,立足资源和地缘优势,打造煤化工、冶金和绿色能源产业集群,实现工业经济超常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城镇化进程,努力在“十二五”期间,城镇人口达到10—13万人,全旗城镇化率达到40—50%。

旅游业的产业关联度强,并且能够容纳大量人口就业。我旗拥有丰富且有特色的旅游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并且有地缘和交通便利等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只需加上创新的旅游发展政策和思路,打造特色旅游品牌,旅游业必将成为我旗城镇建设的有力支撑。

(五)发展农村牧区产业化,加强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在“十二五”期间,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城镇人口预计达到10—13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将能够有效转移4—7万人,占全旗总人口比例由80%降到50—60%。那么农牧民人均生产资料将增加20—30%。如此一来,更加丰富的物质基础将会为农村牧区产业化和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同时,农村牧区人口的有效转移,恢复生态环境也拥有了更广阔的空间。

因此,我们在推进城市基础建设的同时,要加快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大力发展农牧产品加工业,促进农牧民在产业链条延伸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利益。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将不再是“纸上谈兵”,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将得到极大改善。从而城乡一体化和缩小城乡差距的步伐便会逐步加快。

(六)严格管理,建设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镇

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要依法严格管理城镇,首先要注意的问题就是环保。城镇的任何建设,都会对城镇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在建设的时候一定要保护好生态环境,而且使生态环境随着城镇建设越来越好。同时,要注重“绿化、美化、亮化”建设,以建设国家生态旅游名旗为载体,在加大体育公园建设的基础上,应积极促进老城区电网改造工程早日开工,变明缆为地缆,改变当前城市输电线路老化的现状。同时,稳步推进碧柳河改道和滨河公园建设,使之成为城镇的“亮点”和“景观”,体现城 市的“灵气”和“秀气”,充分展示我旗独特的生态风光和民族文化特色,彰显城市魅力。其次要切实保护耕地。由于我旗人均耕地较少,所以,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土地的有效开发利用。要通过挖掘土地潜力,积极开展土地整理,开发利用荒地和废弃地,妥善解决城镇建设用地。

第三篇:海口城镇化质量排名靠后

标题:海口城镇化质量排名靠后

配音:《中国城镇化质量报告》日前出炉,286个城市中深圳居首,而海口列第23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的进程快速推进。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中国城镇人口达到7.12亿,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52.57%,达到世界平均水平。

分析海口市城镇化质量排名靠后的原因,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海南研究所所长夏锋表示:

首先,海口市的经济总量较小,海口市经济排名也处于全国省会城市的下游水平———2010年海口市GDP总量和人均GDP在全国省会城市当中分别位居第30和第21位。

其次,海口市对外开放的程度相对较低,净出口总额在2010年全国省会城市排名中仅列第25名,远远落后于其他城市。

第三,产业基础薄弱。其中主要表现在现代服务业的综合竞争力不强———2011年海口市的传统服务业占比达到服务业总额的64%,高于国内其他地区平均水平22%左右。

第四,城镇化水平较低。2011年海口市名义城镇化率为74%,而海南实际城镇化率只有60%左右。

最后,海口市城镇化的发展相对滞后,带动农村发展的节点作用并不突出。例如,2010年海口市23个乡镇,镇域经济总量只占到全市经济总量的8%左右。而夏峰也表示,海南省提高城镇化质量有自己优势:首先,最突出的优势莫过于资源环境优势和区位优势。海南经济发展与改革进程虽然较国内经济发达地区相对要晚,但对资源的索取较少,环境的破坏也要少一些,这都对海南跨越发展积累了后发优势;其次,目前海南正处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氛围当中。海南正在成为全国旅游的热土,这对海南的消费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第四篇:2013年中国城镇化质量排名

2013年中国城镇化质量排名

作者:排行老三发布于:2013-3-12 18:58 Tuesday 分类:中国各地排行榜

中国的城镇化是件世界级的大事。它不仅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更如诺贝尔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所说,将成为影响人类21世纪发展的大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中国城镇人口达到7.12亿,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52.57%,达到世界平均水平。

城镇化质量排名前20位的城市依次为:深圳市、北京市、上海市、克拉玛依市、佛山市、中山市、东莞市、厦门市、苏州市、广州市、天津市、南京市、常州市、无锡市、大连市、东营市、舟山市、青岛市、杭州市、乌鲁木齐市。深圳市城镇化质量最高。城镇化质量排名后10位的城市依次为:乌兰察布市、临沧市、怀化市、梧州市、河池市、聊城市、达州市、揭阳市、昭通市、白银市。乌兰察布市城镇化质量排最末位。

多年以来,城镇化率(即城镇常住人口占该区域总人口的比例)一直是衡量各地城镇化水平的唯一标准;很多时候,不断上升的城镇化率,被直接视为不断提高的城镇化水平。

诚然,人口的城镇化是城镇化的核心,但它并非城镇化的全部。真正的城镇化应该包括四个方面:

一、人口的城镇化;

二、空间的城镇化、土地的城镇化;

三、经济的城镇化、产业的城镇化;

四、生活质量的城镇化。

在城镇化进程中,热衷于追求城镇化率,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因为城镇化率并不是越高越好,城镇化速度亦非越快越好。城镇化的速度要和经济发展的阶段、工业化的程度、资源环境承载力、吸纳人口就业的能力必须相适应,否则会带来很多的社会问题。

对于近年来各地的城镇化,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魏后凯给出了九个字的评价:速度快、质量低、不协调,主要表现为:市民化的程度比较低,发展方式比较粗放,城乡发展不协调。

不再“以城镇化率论英雄”,提高城镇化质量,刻不容缓。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的新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中国开始走进以提高城镇化质量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时代。

如何界定城镇化质量的内涵,科学评价中国的城镇化质量,明确各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差距和改进方向?

为此,《中国经济周刊》率先发出建立中国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的倡议,并邀请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进行专题研究,经过长期深入的调研、建模分析,联合推出《中国城镇化质量报告》(下称《报告》),首次尝试对城镇化质量状况进行系统的综合评价研究,同时推出“中国地级以上城市城镇化质量排名”,以期探讨城镇化质量提升的战略路径和具体措施。如何评价城镇化质量?

城镇化质量是指在城镇化进程中与城镇化数量相对的反映城镇化优劣程度的一个综合概念,特指城镇化各组成要素的发展质量、协调程度和推进效率。

“尽管曾有很多人做过一些城镇化质量的评估,但目前还没有一个科学的、公认的定义。”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魏后凯认为,从本质内涵上讲,城镇化质量包括城镇自身的发展质量、城镇化推进的效率和城乡协调发展程度三个方面。从构成要素看,城镇化质量又可分为经济城镇化质量、社会城镇化质量和空间城镇化质量。因此,城镇化质量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是城镇化各构成要素和所涉及领域质量的集合。

基于城镇化质量的内涵,在城镇化质量评价研究中,不仅要考虑城市发展质量,还要考虑城乡协调程度;不仅要考虑城镇化带来的文明成果,还要考虑为此付出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代价。

为此,《报告》从城市自身的发展质量、城镇化的推进效率、城乡协调的程度等三个方面,构建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共有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7项、三级指标30多项。

城镇化质量排名前20位的城市依次为:深圳市、北京市、上海市、克拉玛依市、佛山市、中山市、东莞市、厦门市、苏州市、广州市、天津市、南京市、常州市、无锡市、大连市、东营市、舟山市、青岛市、杭州市、乌鲁木齐市。深圳市城镇化质量最高。城镇化质量排名后10位的城市依次为:乌兰察布市、临沧市、怀化市、梧州市、河池市、聊城市、达州市、揭阳市、昭通市、白银市。乌兰察布市城镇化质量排最末位。

对城镇化质量有着重要影响的,有如下主要指标:

人均GDP较高的城市,其城镇化质量指数大都较高。如人均GDP位于全国前三位的鄂尔多斯(17.51万元/人)、克拉玛依(12.14万元/人)、东营(11.64万元/人),其城镇化质量指数分列第48、4、16位;而人均GDP处于后三位的定西(5304元/人)、陇南(6457元/人)和固原(6874元/人),则分列第238、224、216位。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越高,其城镇化质量指数就越高。如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高的东莞(35690元/人)、深圳(32381元/人)、上海(31838元/人)等城市,其城镇化质量指数均处于前10位。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低的绥化(9468元/人)、伊春(10317元/人)、陇南(10623元/人)等城市,其城镇化质量指数也均处于200多位。

从市辖区人均一般预算内财政收入来看,城市财政收入能力的增强有利于政府促进产业升级,改善城市品质和公共服务,对提高城镇化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如深圳、北京、上海等城市人均一般预算内财政收入均较高,而其城镇化质量指数分列前三位;而该指标处于后10位的城市中,有7个城市的城镇化质量指数在200位之后。

非农产业产值比重反映了城镇化进程中产业结构升级情况,是衡量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要指标。非农产业的比重提高及其向城镇的集聚,将推动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如深圳、东莞、克拉玛依、上海等的非农产业产值比重较高,其城镇化质量指数均处于全国前10位之内;非农产业产值比重较低的黑河、绥化、临沧等后十位城市,其城镇化质量指数全部处于200位之后。一般情况下,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越高,表明居民消费结构层次越低,其对城镇化质量具有负向的影响。如恩格尔系数处于前10位的城市中,有5个城市的城镇化质量指数处于240位之后,还有三个城市在180位之后;而恩格尔系数处于后10位的城市,有5个城市的城镇化质量指数在100位之前。

人均财政教育支出越高,一般城镇化质量也越高。人均财政教育支出较高的前10位城市中,有7个城市的城镇化质量指数处于前10位。而人均财政教育支出较低的后10位城市中,有6个城市的城镇化质量指数处在200位之后。

单位GDP的SO2排放量越大,表明城镇化的环境代价越大,城镇化质量越差。统计结果表明,单位GDP的SO2排放量处于前10位的城市,其城镇化质量指数也较低,其中有5个城市在200位之后,另5个城市在100位之后;而单位GDP的SO2排放量处于后10位的城市中,有7个城市的城镇化质量指数在30位之前。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用城乡居民收入比表示(农村为1),是反映城镇化质量的一个负向指标,即城乡居民收入比数值越大,城乡协调程度越低,城镇化质量也就越低。城乡居民收入比数值较大的前10位城市,其城镇化质量指数均在200位之后。而城乡居民收入比数值较小的后10位城市中,有5个城市的城镇化质量指数处于前20位,其中深圳、克拉玛依、中山、东莞位列前10位。

城镇化率高,城镇化质量不一定高

城镇化率虽然是衡量城镇化水平的一个核心指标,但与城镇化质量并不能简单画上等号。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化率排名前20位的地级以上城市中,深圳市(100%)、克拉玛依市(99.6%)、佛山市(94.1%)、上海市(89.3%)、东莞市(88.5%)、厦门市(88.3%)、中山市(87.8%)、北京市(86.0%)、广州市(83.8%)、天津市(79.5%)、南京市(77.9%)等11个城市的城镇化质量指数也处于前20位,这些城市的城镇化率和城镇化质量比较协调。

而乌海市(城镇化率第4位,城镇化质量第62位)、嘉峪关市(城镇化率第5位,城镇化质量第82位)、太原市(城镇化率第13位,城镇化质量第80位)、鹤岗市(城镇化率第14位,城镇化质量第186位)、伊春市(城镇化率第16位,城镇化质量第243位)、兰州市(城镇化率第20位,城镇化质量第104位)的城镇化质量则严重滞后于城镇化率,其他3个城市(珠海市、包头市、沈阳市)的城镇化质量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

东部城镇化质量明显高于中西部

总体来看,城镇化质量的地区特征主要表现在东部地区的城镇化质量显著高于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这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符,即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往往城镇化质量也较高,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城镇化质量也较低。

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城镇化质量指数的平均值分别为0.5419、0.4860、0.4632、0.4643。从城镇化质量指数排序情况来看,前20位中有17个东部城市(占85%),仅有1个东北城市和2个西部城市;而在后20位中,只有3个东部城市,有8个中部城市(占40%)和9个西部城市(占45%)。

《报告》显示,一线城市北、上、广、深中,深圳市、北京市、上海市分列前三位,这三个城市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其城市发展质量、城镇化效率和城乡协调程度三个分项指数排序均比较靠前。而广州却因为城乡协调指数相对较低而位列第10。

但在城镇化质量前10名的城市中,广东省的城市就有5个:深圳(第1名)、佛山(第5名)、中山(第6名)、东莞(第7名)、广州(第10名)。

城市规模越大,城镇化质量越高

除了地区特征,城镇化质量的规模特征也比较明显,主要表现在城市规模越大,城镇化质量越高。这主要是因为大城市往往集聚更多的资源,从而在城市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对城镇化质量提升的贡献较大。

《报告》按照城区人口把地级以上城市规模等级分为五类:200万以上人口城市为超大城市、100~200万人口城市为特大城市、50~100万人口城市为大城市、20~50万人口城市为中等城市、20万以下人口城市为小城市。

人口200万以上、100万~200万、50万~100万、20万~50万、20万以下城市的城镇化质量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5920、0.5368、0.4825、0.4680、0.4496。

从城镇化质量指数排序情况来看,前20位的城市中有11个人口200万以上的城市(占55%),另有5个人口100万~200万的城市(25%),1个人口50万~100万的城市,3个人口20万~50万的城市;后20位的城市中,有15个50万人口以下城市(占75%),5个人口50万~100万的城市(占25%)。

第五篇:2013云南城镇化质量报告排名

2013云南城镇化质量报告排名(地级市)

一级指标

全国排名 城市

城市化质量指数

城市发展质量指数

城镇化效率指数

城乡协调指数

0.60140.47000.407834 149 155 玉溪 曲靖 昆明 0.58200.47180.46980.55740.61460.64850.59530.28320.2934244 丽江 251 保山 276 普洱 278 昭通 285

临沧市 0.42360.41710.39090.38680.33770.57690.45890.53030.45570.46030.20720.28000.17880.28590.1838

0.43560.49840.41730.39580.3281

下载提高城镇化质量word格式文档
下载提高城镇化质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3广西城镇化质量报告排名

    2013广西城镇化质量报告排名(地级市) 一级指标 全国排名 126 140 142 城市 城市化质量指数 城市发展质量指数 城镇化效率指数 城乡协调指数 0.60640.68210.4618防城港 崇左 南......

    如何提高工作质量

    如何提高工作质量 几年来,设备运转率低是我们水泥公司的一大难题,尽管我们对几大主机设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修复,但还是有大部分小设备的维护不到位,而导致全系统的停机。2012年......

    浅谈如何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浅谈如何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作者:统计局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15更新时间:2011-5-30 浅谈如何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的生命线,搞准统计数据,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一直......

    如何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

    如何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 如何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民主生活会是党在长期建设中逐渐形成的、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解决党内矛盾的组织活动制度,是增强党的生机活力的传统法宝......

    如何提高鉴定质量

    如何提高鉴定质量 ***********站*** 【摘要】 经过十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大庆油田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积累并总结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建立了职业技能鉴定质量体系,形成了规范的考......

    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我了解到,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科学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学科基础扎实,具有自我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流人才。具体包含以下几个......

    如何提高性生活质量

    如何提高性生活质量 不知道您是男性还是女性。就从两方面来说吧: 如果你是男性,(1)一定要为你的另一半做足前戏,前戏对女人来说非常重要,时间一般维持在八到十分钟为佳,也可以延续......

    如何提高会议质量

    如何提高会议质量近期,山东省委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各部门精简会议,缩短会期,省直部门原则上每年召开一次,时间在一天以内。笔者认为,贯彻落实好这一要求,关键是在提高会议质量上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