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提高会议质量
如何提高会议质量
近期,山东省委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各部门精简会议,缩短会期,省直部门原则上每年召开一次,时间在一天以内。笔者认为,贯彻落实好这一要求,关键是在提高会议质量上下功夫。
一要精心准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许多会议由于会前没有经过精心酝酿,充分准备,导致在会上扯来扯去,找不到主题,无法形成共识,最终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因此,不开没有准备的会应当成为一条基本准则,除了事务性工作准备以外,关键是做好人员思想和意见上的准备。凡传达文件的会,事先要研究好贯彻执行的具体意见;汇报工作的会议,要先把各种材料、数据和各部门的意见准备好;讨论方案、规划、制度的会议,会前应将讨论稿或提纲发给有关单位和个人,使与会者能预先思考,决策在前;决定问题的会议,也要事先打招呼,发出“安民告示”通知,让与会者提前酝酿。
二要精心选人。召开什么样的会,要求什么样的人参加,一定要仔细考虑,心中有数。该来的一个不能少,无关人员一个也不要。可以由少数同志参加的会,就不必把众多的人请来陪会;一般干部能当家的,就不要让单位负责人参加;能由主管领导参加的会,就不要请“一把手”参加;有的领导成员虽然与会议讨论的问题有联系,但不是主要人员,可以事先征求他们的意见,将其意见带到会上,本人则不必到会;对某些同类性质的问题,可以选代表参加,不必人人都与会;有些需要获得结果而不必参加讨论的人员,可以在会后向他们转达;基层单位的会议,不必大小干部齐上阵,每个单位有代表即可。这样,能避免更多的人泡在会海之中,从而腾出更多的时间干其他工作。
三要准时开会。“八点开会九点到,十点钟才能做报告。”靠这样的精神状态来组织会议,谈何效率,谈何标准,谈何质量呢?伟大导师列宁就非常注意这个问题,凡是他主持的会议,不论出席会议的人数为多少,总是按原定的时间准时开会。他厌恶那种拖拖拉拉的作风,不允许随意延长会议时间,更不允许无故迟到。马克思说过:“在商业上讲,时间就是金钱,在战场上说,时间就是军队。”这就告诉我们,抓住时间就等于抓住了战机,抓住战机就取得了决胜的关节。尤其是在信息化条件下,更要培养时间观念,造就雷厉风行的作风,靠精细准确的时间来赢得主动权。
四要议题明确。就是要求会议解决的问题一定要明确,决不能含含糊糊,使人摸不着头脑。只有议题明确,与会人员才好发表意见,提出观点,讨论才能进行。组织会议,首先要对议题进行收集、加工、整理,做到清晰明了,切实可行,没有明确议题的会坚决不能开。一般来说,一次会议有多个议题,效果不会很好。但纯属于布置任务一类的会议,可以把几个内容合并到一个会上讲,然后分别去贯彻落实,这样可以减少开会,提高工作效率。
五要抓住中心。会议要解决什么问题,一定要牢牢抓住不放。会议的一切活动都要围绕这个中心来进行,不能搞与议题无关的活动。一次会议只能有一个中心,辅以别的第二位、第三位,切忌毫无计划,形成多个中心,造成凌乱无序的状态。会议主持者要严格掌握讨论范围,把大家的注意力引导到有价值的问题上,防止漫无边际地东拉西扯。任何人都不能作离题的发言。
六要言简意赅。要想开短会,必须长话短说。如果人人长篇大论,会议想短也短不下来。汇报工作、发表意见、交流经验、作报告等都要言之有物,简明扼要,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废话、空话、套话更要严格禁止。在可能的情况下,最好能限定时间,发言时尽量不重复别人讲过的话。需要领导成员到会讲话或作报告时,领导班子最好先把要讲的事情集中起来,由一个人作主题发言,其他同志可根据需要简短补充。不要张三讲了,李四又重复,王五又要补充。这样不仅浪费时间,更容易出现意见不统一的现象,使下级无所适从,不好贯彻。
七要议而必决。应该在会上决定的事,不要拖到会后;应该这次会上拍板的,不要等到下次会议。一议再议,议而不决,就是劳而无功,会议的效益就等于零。对于那些“拿不准”,需要继续调查和研究的问题,以及那些条件不成熟,还需要继续做工作的问题,就不要硬拿到会议上来讨论,等时机成熟了再行上会。
(一)工作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了解全力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市区、办事处决议和指示的执行情况,准确地向办事处领导如实反映,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2、负责有关文件、材料的起草印发工作。
3、承担机关机要、保密、信息、文印、档案管理和上下联络工作。
4、负责来往信函的处理,热情接待来办联系工作人员及其他来访人员。
5、负责机关的后勤保障和日常事务管理工作。
6、负责接收上下级及各科室报送的各类文件、材料,认真做好收文的登记、分发、呈批、催办、交卷、归档工作。
7、负责办事处下达各科室任务的督办、检查和有关工作情况的收集工作。
8、负责行政印鉴的管理和有关证明的出具。
9、负责考勤制度的落实。
10、负责人大、政协、纪检、武装、统战、组织、妇联、宣传的日常事务工作。
(二)办事程序:
1、办理基层人民政府一级的证明(申请)当事人在各社区或单位先开好证明(申请),将要证明的事项或申请办理的理由说明白,加盖社区或单位的公章后,到街道党政办公室,根据当事人的情况给予办理,涉及法律或经济的事项必须有领导签字,否则不予办理。(证明范围:居住证明、亲属关系证明、结婚函调、贫困证明、无业证明、经济适用房申请、以社会人员身份参加高考等。)
2、办理转入、转出组织关系 当事人应持因工作变动,需转入(出)组织关系的证明文件(包括相应的档案),到组织办给予办理。
3、调阅档案 当事人应持单位介绍信或分管领导同意的证明,到党政办找管理员调阅并认真作好相应项目的登记,否则拒绝调阅。
4、文件查阅 当事人应持工作需要或主(分)管领导同意的文件,到党政办文件管理员处(党政网)查阅或打(复)印相关文件,并作好登记,否则不予查阅。
5、投诉事项 街道下属各企事业单位各社区区域内,凡有党员、干部在工作、生产中有违法、违纪行为的人或事,请到各单位支部书记或街道纪委投诉,凡在家庭生活中,妇女、儿童的权益受到伤害或夫妻之间纠纷其中女方的权益受到侵害的,请到党政办妇联专干处投诉。
6、工作咨询 当事人对办事处工作权限的咨询及对辖区内相关事务的询问,当涉及国家及政府机密范围时可不予回答,做好相关电话访问。
淮河路街道办事处工作现状分析
淮河路街道办事处工作现状分析淮河路街道办事处工作现状分析淮河路街道办事处工作现状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发展,街道办事处的各种职能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上级各部门责任下移,工作重心下放都给办事处的工作带来不同程度的压力和挑战。行政工作做为一项系统工程,在具体工作运行中,既要做到统筹兼顾,协调促进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又要做到“责、权、利相统一,人、财、物相一致”。而就淮河路街道办事处现状而言,目前工作量不断增多,人员编制却没有改变;责任不断增大,经费却缺少保障;形成“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局面,承载着许多繁重的工作任务,有些工作因办事处职责不明晰,权力不到位,导致行政职责、执法职能缺失,管理力度不强。在现实工作中,上级政府部门安排给办事处的事务性工作多,核心权力不下放或下放较少,造成职能交叉、条块分割,协调解决问题上,矛盾大、阻力多、效率低。例如:一些市容环境卫生方面的管理权没有下放,使管理、审批、收费等环节相互脱节,出现了部门管事、街道办干活,或者部门收费、街道办管理的情况,整体功能受到制约。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对街道办事处在城市管理、城市服务等方面的职能、地位和作用给予充分重视,赋予一定的责任和权力。真正实现“责、权、利相一致;人、财、物相一致”,为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和现状,应理顺两种关系。一是理顺上级主管部门与街道办事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市、区政府职能部门将大量的事务性工作无限延伸到街道办事处,办事处为了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不得不集中有限力量和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完成各项临时工作,没有更多的精力来研究本辖区社会事务和经济发展;同时,办事处工作任务加大,办事处责任又不断增强,而办事处权限、人员队伍却维持原状。上级政府部门下达(派)的各项任务,办事处因没有赋予相应的管理权,行政执法权、处罚权,使许多工作处于治标不治本的状态,无法落实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办事处职能的履行。要想进一步完善办事处职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就要把政府管不好、管不了,而应由办事处管理的事情,交由办事处管理,并给予相应的工作管理权限,做到“权”随事走,人随“钱”走,统筹各方,协调一致,以增强办事处综合协调和管理能力。而应由市、区政府负责管理的工作事项,因办事处职责所限管不了,不应管的事项,不应交由办事处来管理,减少管理层次,减轻办事处负担。同时,上级主管部门应根据办事处的工作任务、责任权限和职能,重新设定编制,增加人员。并根据各项工作情况,下拔工作经费。二是要理顺办事处与社区居委会关系。街道办事处是区政府的派出机关,是代表区级政府在辖区内实行社会管理的基层组织,其管理方式是依法行政。社区居委会是居民自治组织,代表居民在社区内进行社会管理,其管理方式是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社区居委会是接受街道办事处的指导而不是领导。但是,目前街道办事处与社区居委会的关系也变成事实上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在淮河路办事处,社区书记和主任在需要出席办事处工作会议并听从办事处的工作安排;此外,办事处在上级区委区政府的指示下进行的文件下发工作出面向本办事处下属部门外还面向社区居民委员会。街道办事处无权管理或越权管理现象时有发生。要想从根本上扭转这种职能错位问题,就要把便民利民、城管卫生、治安、文化娱乐、社会保障、劳动就业或再就业等社区服务工作落实到社区居委会,使社区成为名符其实的城市居民自治组织。把社区服务作为实现社会事务管理工作的“突破口”,下放一些便民、适用、易于操作的行政管理权和审批权,使社区服务贯穿社区工作始终,完善社区管理体制,提高社区管理职能,加强社区队伍建设,使社区真正成为服务居民的桥梁和纽带
做好办事处依法行政工作的建议
做好办事处依法行政工作的建议做好办事处依法行政工作的建议做好办事处依法行政工作的建议行政工作做为一项系统工程纷繁复杂,它涉及到政府的各个部门和方方面面。在实际工作中,办事处做为政府派出机关,服务群众的基层单位,承担着大量的基础性、事务性工作,行使的职责涉及面广,事关百姓的切身利益。但相对于办事处职责而言,有些必要的职权却不完整,内涵和外延却不相一致,部分工作处于管不了或不能管的状态。在一些执法、管理职能上办事处只有监督权、协调权,没有执法权、审批权和处罚权,形成了管理条块不到位、工作难落实、执法主体不清晰等深层次的矛盾,这就制约和削弱了办事处管理的职能和积极性,最终影响着办事处各项工作的落实和完成。要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就需
要政府上级主管部门,在权限、职责、财政、人员上,对办事处的职能给予进一步的明晰。一是重心下移,理顺体制,解决“权”的问题。办事处作为社会服务的基层组织,它的服务管理体制是否科学,直接关系到社会服务的效能,关系到城市功能的发挥。要想真正做到提高社会服务效能、加强城市管理力度、依法办事,关键是体制。目前,办事处服务、管理体制上的问题主要是条块分割,统一管理与分级管理未能有机结合,存在着管理职责不清。“块”过多地承揽了本就由“条”、行政机关、社会组织和企业承担的任务;而“条”则过多地集中了社会综合管理和资源配置的权力,形成了有权的因力所不能及等原因而无法管到底;有能力管却又无权去管的状况。如:私建滥建、非法占道、悬挂牌匾等问题,做为主管部门城管局或行政执法局,它们由于地域面积大、人员不够等原因,不能及时、准确的撑握情况,因此就会出现管理死角和漏洞。而办事处做为一个辖区的主管部门,它们对辖区内的事项都了如指掌,能及时撑握信息;但由于办事处无任何执法权,发现问题,只能汇报主管部门处理,往往处理不及时或不到位,这就严重影响了社会管理和工作效率,造成一定后果,对政府的形象是一种影响。
(一)要结合政府机构改革,理顺条块关系,相应明确各“条”、“块”的工作机制,职责归位,按照属地、高效的原则,能归办事处管理的工作,尽可能归办事处管理,将各“条”的职能,尽可能的下放到办事处工作之中,使办事处的职责“五脏俱全”,更好的服务居民。
(二)在职能下移的同时,必须做到权力下移,使办事处的责任和权利相统一。目前,办事处承担着多项前期审核呈报和相关证明文书等事务性工作,但办事处没有审批权、执法权,组织开展各项工作无所适从。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要赋予办事处必要的权限,如城市监督管理权、环境卫生管理权、城市管理执法权、文明单位一票否决权等,从根本上解决办事处“无权办事”,变为“有能力办事、办好事”的工作局面。
(三)对暂时不能下放、授权或委托执行的权力,应设立“条、块”责任制和工作协调配合机制,以减少管理漏洞和死角。二是条随块转,费随事转,解决“钱”的问题。社会服务、城市管理是一项需要财力支撑的工作。而办事处缺乏管理经费是一个普遍存在带有共性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切实做到“条随块转”、“费随事转”。
(一)以块为主,调整“条、块”的各项费用分配比例。如:加大办事处在税收、卫生费、摊区管理费等方面分配比例,保证办事处的各项工作费用保障到位。
(二)政府财政要根据办事处性质,对服务性行业下拔专项经费,提高为民服
务质量。
(三)政府给予相关政策,允许办事处实行有偿服务收取费用,增加办公经费,确保办事处“有钱服务”。三是加快立法,建章立制,解决“位”的问题。事实证明,随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办事处在社会服务、城市管理方面的法律地位只能加强不能削弱。首先,通过立法进一步明确办事处各项工作的内容、范围、执法主体及执法体系中的职责分工、执法程序、处罚依据等,明确赋予办事处一定的行政执法权和处罚权。其次,上级政府或主管部门应根据办事处的实际情况,尽快出台相应的配套办法或细则,明确办事处的职责、细化办事处的权限,确保政令畅通,使办事处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有章可循,避免一些硬性的不必要的下派、摊派、指派的阶段性、临时性工作,无理无据地安排落实给办事处,造成该管的管不好,应该管的管不了,不该管的强压给管理的工作状态。为此,明确工作范围,强化工作权限,理清责任分工,明晰监督体制。充分发挥办事处与居民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是保证办事处各项工作持续、有效开展的基本保证
第二篇:提高会议质量和效率
提高生产调度会议质量和效率
提高生产调度会议质量和效率,势在必行。记得应该是在前几月的生产调度会上,就已经有领导提出“一定要提高会议质量,各部门要对上月的工作进行总结,下月的生产计划,需要协调的事项等作好充分准备”。生产调度会应该是很重要的工作会议,它仅仅次于总经理办公会。
“生产调度会议是人们为了解决某个共同的问题或出于不同的目的聚集在一起进行讨论、交流的活动”。如何提高会议质量和效率是保证会议取得实效的基础。因此,切实改进作风,努力提高会议质量和效率很有必要。
提高会议质量就要杜绝假话、空话、套话。对于公司来说,会议的大多目的是用来探讨解决安全生产活动中的实际问题,研究、安排部署安全生产重点工作。会议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解决安全生产问题的结果。矿业行业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必须围绕主题提高会议质量,形式上的会议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反而会增添不必要的负担。细想,我们每名员工日常工作都要参加很多会议,日有班前班后会、月有安全生产工作会,还有各类季度会、全年工作会等等,如果会议不讲质量,就会浪费宝贵的安全生产时间。
提高会议质量,要求会前准备一定要充分。发言人和主持人会前要做到心中有数,议题明确。要选择好参会人员,抓住会议中心主题,做到简约务实。要尽量开短会,把落实解决实际问题作为会议的中心议题。
提高会议质量,才能提高会议效率。要提高会议效率,会后要讲落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执行力,如果会后不能很好的落实,那也是无效的会议。会议作为现代企业管理最重要的沟通方式,它的成败影响着企业的决策效率、执行效率。无效会议、会议中的无效时间都要不得。高效率的会议,必须有针对性要求和落实效果的跟踪,这样,才能有效提高会议效率。
第三篇:提高会议质量计划书
如何提高开会质量
为了提高每次开会的质量,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精心准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许多会议由于会前没有经过精心酝酿,充分准备,导致在会上扯来扯去,找不到主题,无法形成共识,最终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因此,不开没有准备的会应当成为一条基本准则,除了事务性工作准备以外,关键是做好人员思想和意见上的准备。
二要精心选人。召开什么样的会,要求什么样的人参加,一定要仔细考虑,该来的一个不能少,无关人员一个也不要。可以由少数同志参加的会,就不必把众多的人请来陪会;一般干事能当家的,就不要让部门负责人参加;有的成员虽然与会议讨论的问题有联系,但不是主要人员,可以事先征求他们的意见,将其意见带到会上,本人则不必到会;对某些同类性质的问题,可以选代表参加,不必人人都与会。这样,能避免更多的人泡在会海之中,从而腾出更多的时间干其他工作。
三要准时开会。“八点开会九点到,十点钟才能做报告。”靠这样的精神状态来组织会议,谈何效率,谈何标准,谈何质量呢?伟大导师列宁就非常注意这个问题,凡是他主持的会议,不论出席会议的人数为多少,总是按原定的时间准时开会。他厌恶那种拖拖拉拉的作风,不允许随意延长会议时间,更不允许无故迟到。马克思说过:“在商业上讲,时间就是金钱,在战场上说,时间就是军队。”这就告诉我们,抓住时间就等于抓住了战机,抓住战机就取得了决胜的关节。尤其是在信息化条件下,更要培养时间观念,造就雷厉风行的作风,靠精细准确的时间来赢得主动权。
四要议题明确。就是要求会议解决的问题一定要明确,决不能含含糊糊,使人摸不着头脑。只有议题明确,与会人员才好发表意见,提出观点,讨论才能进行。组织会议,首先要对议题进行收集、加工、整理,做到清晰明了,切实可行,没有明确议题的会坚决不能开。一般来说,一次会议有多个议题,效果不会很好。但纯属于布置任务一类的会议,可以把几个内容合并到一个会上讲,然后分别去贯彻落实,这样可以减少开会,提高工作效率。
五要抓住中心。会议要解决什么问题,一定要牢牢抓住不放。会议的一切活动都要围绕这个中心来进行,不能搞与议题无关的活动。一次会议只能有一个中心,辅以别的第二位、第三位,切忌毫无计划,形成多个中心,造成凌乱无序的状态。会议主持者要严格掌握讨论范围,把大家的注意力引导到有价值的问题上,防止漫无边际地东拉西扯。任何人都不能作离题的发言。
六要言简意赅。要想开短会,必须长话短说。如果人人长篇大论,会议想短也短不下来。汇报工作、发表意见、交流经验、作报告等都要言之有物,简明扼要,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废话、空话、套话更要严格禁止。在可能的情况下,最好能限定时间,发言时尽量不重复别人讲过的话。需要领导成员到会讲话或作报告时,领导班子最好先把要讲的事情集中起来,由一个人作主题发言,其他同志可根据需要简短补充。不要张三讲了,李四又重复,王五又要补充。这样不仅浪费时间,更容易出现意见不统一的现象,使下级无所适从,不好贯彻。
七要议而必决。应该在会上决定的事,不要拖到会后;应该这次会上拍板的,不要等到下次会议。一议再议,议而不决,就是劳而无功,会议的效益就等于零。对于那些“拿不准”,需要继续调查和研究的问题,以及那些条件不成熟,还需要继续做工作的问题,就不要硬拿到会议上来讨论,等时机成熟了再行上会。
这是我对自检部每次会议的建议!
第四篇:浅谈如何提高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质量
浅谈如何提高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的质量
钟昌发
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是监督法赋予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也是监督法规定人大常委会监督的一种基本的监督方式。提高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的质量,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监督法,推进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认为,要提高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的质量,需要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
一、正确把握三个“度”,精选审议工作议题
“一府两院”工作林林种种,人大常委会要审议其工作报告只有进行选择。本人认为,要想提高审议工作报告的质量,应把握以下三个度,精选审议工作报告的议题:
1、把握“量度”,在数量上宜精不宜多。一方面,人大干部队伍情况特殊,队伍年龄偏老,专业人才缺乏,素质参差不齐,职务层次差距大,且有人事安排导向影响人大干部积极性的发挥。另一方面,人大监督措施的刚性不足,工作中要摸清情况,要督促落实到位,都要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因此,审议工作报告不宜安排过多,建议每次会议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1-2项,最多不要超过3项。
2、把握“宽度”,在涉及面上宜小不宜大。各项工作涵盖范围有差异,涉及面有大小,有的涉及面很大。对于涉及面大的议题,情况复杂,牵涉时间长,牵涉单位多,要全面弄清情况,需要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有的甚至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去调查研究,情况是摸到不少,但因为议题大,要求的层面高,范围大,被监督者也往往不知从何着手整改,整改也往往达不到要求。而涉及面小的议题,监督起来不仅省时省力,而且情况摸得准,提出的意见建议针对性强,监督对象整改起来也更容易找到切入点,效果往往会更好。因此,选择审议工作报告的议题,不求大,而求准,抓住某一大块工作中的某一个重要专题开展专题工作进行审议。
3、把握“温度”,在影响上宜热不宜冷。抓不同的工作产生不同的影响。对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监督,能引起人民群众的关注,能引起更多人的共鸣,能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做好这类工作能取得更好的社会影响。而比较少的人去关注的问题,也就是说冷门问题,监督起来自然很难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因此,审议工作报告要紧紧围绕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去开展,关注热点问题,多说热门话题。对于偏辟的问题,冷门的问题,不必花太多的力量去关注。
二、,深入开展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的力度直接影响到掌握情况的程度。掌握情况全面与否,真实与否,是影响审议能否具有针对性的重要因素。所以要在调查研究环节上下功夫,抓好三个“安排”,深入调研,摸清摸准审议工作的情况。
1、把好力量配置关,配齐配强调研队伍。有些地方人大常委会对会前调查重视不够,力量安排不足,调查往往出现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的现象。本人认为,应切实加强调查的领导力量和工作力量,确保调查有足够的人力。每次审议工作报告,都要成立一个由常委会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指挥协调、由对口联系的专门委员会或工委具体负责、其他专委或工委的人员及部分兼职委员和从事专业工作的人大代表参加的调查组,必要时调查组又可以分成若干小组,扩大调查范围。
2、把好调研方式选择关,综合运用多种有效调研方式。各种调查方式都有各不相同的效果,要尽可能采取多种调查方式,取长补短,相得益彰。有的地方人大常委会搞调查研究,仅仅到需要作汇报的单位听一听介绍,或召开一两个共一、二十人参加的座谈会听一听反映。如此掌握的情况不全面、也不一定准确可靠中。笔者认为,审议工作报告前的调查研究,除要采取听取汇报、召集座谈等常见的调查方式外,还应采用执法检查、视察、明查暗访、督促审计介入等方式方法,尽可能查看更多的资料,接触更多的知情者,征求更多专家、专业工作者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确保总结成绩实事求是、梳理问题和提出改进意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3、把好情况分析关,抓住要点,突出重点。人大监督,不是向“一府两院”布置工作,不需要也不宜面面俱到。事实上,每一次象审议工作报告这样的监督活动,如能解决一个或几个突出问题,监督成效人就算不错。所以笔者认为,无论是会前调查,还是会上审议,或是会后形成的审议意见,都不宜提出太多的问题,而是要抓住要点,突出重点,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和反映较为强烈的问题,作为重点来写深议透。至于并不突出的问题,可以一概不提。在篇幅的分配上,笔者认为,总结成绩时力求简明扼要,主要篇幅应放在指出问题和提出建议的部分。
三、把好三道“关”,规范审议意见形成程序。审议意见如何形成,直接关系到审议意见本身的质量和效力,进而影响审议工作报告的质量和效果。审议意见的形成,监督法没有作明确规定,还处于探索中,各地的实践又不大一样。有的是由相关工委负责整理会议审议情况,交主要领导审定签发。有的是由办公室负责整理交主任会议审定后签发。本人认为,前一种做法,难以保证审议意见的的质量,也难以保证审议意见的效力。后一种做法形成的审议意见,质量提高了较多,但效力却也很难提高多少。审议意见是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是人大常委会审议工作报告后产生的一种法律性文件,是具有法律强制力的。如果审议意见由某一个人或某少部分人说了算,或由主任会议等其他机构决定,都有越俎代庖之嫌。因此,要积极探索研究审议意见的形成程序,以提高审议意见的效力和质量。笔者认为,审议意见的形成应把握以下几个程序:
1、把好审议意见初稿关,在会议召开前,主任会议初步审查工作报告,形成。常委会会议前,主任会议要就需要提交会议审议的工作报告进行初步审查,结合相关工委撰写的调查报告,提出意见建议,形成审议意见初稿。
2、把好审议意见完善关,在审议结束后,主任会议研究审议发言情况,形成审议意见草案。当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完成后,主任会议对会上的审议发言情况进行研究,根据审议发言,修改完善审议意见初稿,并在审议意见初稿的基础上形成审议意见草案。
3、把好审议意见表决关,在会议结束前,常委会讨论审议意见草案,表决通过审议意见。审议意见草案形成后,提交常委会会议讨论,发表意见,最后由常委会组成人员进行表决通过,形成具有法律意义的审议意见,交“一府两院”及相关部门处理。
四、强化督查,务求实效
审议意见能否得到处理落实,直接反映审议工作报告的效果。有的不少地方人大常委会调查研究搞得有声有色,会议审议严肃尖锐,但是对于问题的整改却不大关注,结果很多问题不了了之,出现人们常说的“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本人认为要想审议工作报告取得好的质量,必须在督促检查这个环节上下功夫。
1、对于督促检查的组织实施,要精心部署。督促检查这一环节,应该象调查研究一样,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主任会议进行专门研究,明确检查人员,确定检查时间、阶段、范围和方式,明确检查要求,确保检查不走过场,全面真实地掌握整改情况。
2、对于督促检查的情况,要集体研究。督促检查要分多个阶段进行。在每一阶段结束后,查检组都要对检查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下一步整改重点。督促检查工作全面结束后,主任会议要研究检查的情况,分析整改成绩,找准整改差距,为提出审议意见初稿打下基础。
3、对于审议意见处理结果,要表决验收。很多重要工作,都有检查验收的一个环节。有了这个环节,工作才能善始善终,工作才能更好地落到实处。审议工作报告,是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工作,也应该对审议意见处理情况进行验收,而且应由人大常委会进行验收。验收程序建议如下:会前,主任会议研究分析审议意见处理情况,指出工作差距,衡量有没有达到审议意见中提出的要求,要不要继续整改和再次报告整改情况。会议上,常委会组成人员结合主任会议的意见发言,审议结束后,以满意度测评等方式,由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投票表决。通过表决,一方面可以扩大民主,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再次落实审议意见的强制力。
第五篇:切实提高县级人大常委会会议质量
切实提高县级人大常委会会议质量
胡玉华【云南】
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的重要形式之一就是在常委会会议上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并作出相应的决议、决定或审议意见。因此,开好人大常委会会议、提高会议质量,对促进“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以及做好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等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县级人大常委会会议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对这些问题,县级人大常委会要采取各种措施,切实提高人大常委会会议质量。
人大常委会会议存在的问题
目前,县级人大常委会会议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会前调查不够扎实、报告质量不高,以及会后落实力度不够等。
会前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不够扎实。主要表现在:一是调查对象单一和调查方式不多。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的人员对会议听取和审议内容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不够,仅到“一府两院”进行调查,而不到“一府两院”相联系部门和服务对象进行调查,调查方式以听取“一府两院”工作汇报为主,而不采取问卷调查、询问、专题调查和查阅档案资料等方式。二是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基本上不对会议听取和审议的内容进行专题调查研究。在常委会会议上,仅凭“一府两院”工作报告和人大常委会调查报告进行审议发言,这样的审议发言难免有一定的局限性,大话、套话多,提不出针对性很强的意见和建议,审议发言质量不够高,从而影响了会议质量。三是调查结束后,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没有进行专门研究分析,指出“一府两院”工作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工作做得不好,原因是什么,如何来改进。只重视调查,不重视研究分析,调查结束研究分析工作也随之结束。
调查报告质量不够高。有的人大常委会调查报告基本上是把“一府两院”工作报告进行简单加工修改就形成自己的调查报告。人大常委会调查报告内容与“一府两院”工作报告内容雷同太多,存在讲“一府两院”工作开展情况多,指出“一府两院”工作存在问题、原因和提出改进工作建议少且针对性不够强,形不成有人大特色高质量的调查报告。
常委会会议听取和审议内容太多。人大常委会年初制订工作计划对每次常委会会议都安排很多内容。由于会议时间短,议题多,听完“一府两院”工作报告和人大常委会调查报告已是时间过大半,常委会组成人员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审议发言,从而影响了常委会会议的效果。
常委会组成人员状况不够理想。组成人员状况不理想,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常委会组成人员结构不够合理,表现在年龄偏大的多、年轻的少,当官的多、平民的少,兼职的多、专职的少等问题。在举行常委会会议时,有的组成人员由于身体不好或忙于其他事务,难以按时参加会议;有的组成人员不想得罪被审议部门,怕影响单位和个人关系,审议发言时避重就轻,人云亦云,不愿发表自己的意见。二是有的组成人员自身素质不高,法律知识和人大理论水平有限,不能掌握和运用人大监督工作应有的知识和能力,审议发言时不能很好地指出“一府两院”存在问题,提不出针对性强的工作建议,发言质量不够高或者干脆一言不发。
监督检查“一府两院”贯彻落实常委会会议内容工作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有的人大常委会对监督检查“一府两院”贯彻落实常委会会议内容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一府两院”会按照会议作出的决议、决定或审议意见要求认真贯彻执行的,没有必要花太多时间和精力来开展监督检查“一府两院”贯彻执行决议、决定或审议意见的情况。由于人大常委会监督检查“一府两院”贯彻落实决议、决定或审议意见工作的力度不够大,弱化了常委会会议的作用,使常委会会议质量降低,影响了地方权力机关的威信和形象。
提高人大常委会会议质量的思考
针对县级人大常委会会议存在的问题,笔者建议要在做好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落实好人
大常委会会议的决议决定,提高会议质量。
做好调查研究工作。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是搞好人大常委会工作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人员和常委会组成人员应转变工作作风,以常委会会议听取和审议的内容为依据,采取各种措施深入基层广泛开展调查研究,除到“一府两院”调查外,还应到“一府两院”相关联的单位、企业、社区、农村进行调查,在听取“一府两院”工作汇报的同时,还应采取询问、专题问题调查、问卷调查、查阅档案资料等方式进行调查,客观全面地掌握第一手材料,认真扎实地做好调查研究工作,为开好人大常委会会议奠定良好的基础。
撰写好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是反映人大常委会监督检查工作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提高人大常委会质量的重要一环。人大常委会的调查报告应有自己的特色,而不能是对“一府两院”工作报告的简单复制和粘贴。根据人大常委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笔者认为人大常委会的调查报告内容为:一府两院”工作开展基本情况,“一府两院”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工作建议。其中“一府两院”工作存在问题和原因的分析、提出工作建议应成为调查报告的重点内容,要写实写好。为提高调查报告的质量,人大常委会应建立调查报告审查工作机制。在调查工作结束后,人大常委会要指定专人负责撰写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初稿完成后,由分管领导召集调查组的成员讨论修改后提交主任会议审定。根据主任会议的意见,分管领导修改完善后提交常委会会议审议。总之,要通过建立调查报告审查工作机制,为开好人大常委会会议提供一个有人大特色且质量较高的调查报告。
突出重点,讲求实效。人大常委会应围绕中心,突出重点,讲求实效,按照监督法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认真制订好每次常委会会议内容的工作计划。制订工作计划要注意:围绕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抓住关系本地改革开放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要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抓住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要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抓住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每次常委会会议以审议“一府两院”一至两个工作报告为宜,而不能过多,不讲求实效,以保证常委会会议的质量。
切实加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自身建设。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常委会会议的质量。因此,人大常委会应采取各种措施,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人大工作理论和法律知识,使常委会组成人员掌握和运用人大工作所需知识。常委会组成人员要转变工作作风,对常委会会议审议的内容,要深入基层加强调查研究,客观全面地掌握第一材料,为开好人大常委会会议做好准备。同时要注意改变常委会会组成人员结构不够合理状况,逐步实现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工作专职化、人员结构多样化和年龄结构层次化,为提高人大常委会会议质量提供人才保障。
切实做好人大常委会会议内容监督检查工作。人大常委会应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把监督检查“一府两院”贯彻落实人大常委会会议内容情况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采取各种措施精心组织认真做好监督检查“一府两院”贯彻落实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内容的工作。在人大常委会决议、决定或审议意见发文后,人大常委会要以此为依据,把增强监督实效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大监督检查工作的力度。对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人大常委会要反复加强监督检查,直到问题得到解决和人民群众满意为止,确保常委会会议作出的决议、决定或审议意见的内容得到真正贯彻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