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岭南文化学术之传统
内容摘要:
一、岭南学术之本色
中国 学术文化,本起于黄河流域,东晋而后,始南移于长江流域,一、岭南学术之本色
中国 学术文化,本起于黄河流域,东晋而后,始南移于长江流域,故在宋元以前,岭南尚无学术文化之地位。虽然唐时有张九龄,宋时有 崔与之、李昂英、余靖,均一时人杰,然亦仅如沙漠中之水泉、之嘉木,异族侵凌,中原板荡,而至大规模移民之外,其与岭南文化有绝大关系 者,则为历代之谪宦。
自六朝以来,流徙岭南之显宦,多不胜书,如南朝谢灵运之流徙广 州,唐朝宋之问之贬钦州,李邕之贬钦州,韩愈之贬阳州,贬潮州,刘 禹锡之贬连州,牛僧孺之贬循州,李德儒之贬潮州,贬崖州,宋朝寇准 之谪雷州,曾布(曾巩弟)之谪廉州,郑侠之徙英州,秦观之徙雷州,姚铉之贬连州,苏轼之贬惠州,贬琼州,苏辙之贬雷州,李纲之徒雷州,张浚之徙连州,赵鼎之徙潮州,岳飞家属之徙岭南,明朝高攀龙之谪揭 阳,汤显祖之贬徐闻,均为其最著者。诸人流徙南来,虽时间久暂不同,(其中暂者一来即去,久者如张浚,居连州20年,赵鼎居潮州8年,李 纲一再流滴,居琼州8年,)然无论如何,对当地均有极大影响。如三 国时之虞翻,以忤孙权,流徙来岭南,虽处于罪放之中,而讲学不倦,居岭南十余年,门徒常至数百人,后来之光孝寺,相传即虞翻故宅;又 如姚铉,贬连州,尝采唐代文章,编为文粹,好事者于县中建楼,以贮 其文稿,官属多遣胥吏抄录;又如郑侠,以绘流民图著名,贬英德,英 德人民无论富贵贫贱,皆加以敬事,遣子弟从学,皆其一例。至于韩愈、苏轼二人,在谪宦中与岭南关系最深,影响极广。
由移民与谪宦之两重关系,可知当时岭南之所谓教化,完全起于一 班羁人谪宦与孤臣遗老,而施被之于山陬海滨之野民。岭南各书院各祠 宇所奉祀之先贤,最普遍者为苏轼、韩愈、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可见他们对于岭南教化之影响。此种教化,吾人无以名之,姑名之曰“ 遗民教化”。所谓遗民教化,即羁人谪宦与孤臣遗老之文化产物,经海 滨野民接受之后,从而产出之一种学术。此种学术,亦 自然 而然有一种 异样色彩。此种色彩与 理学 最接近,故岭南学术,经过一番遗民教化孕 育之后,即结晶于理学。吾人曾言,岭南在宋元以前,无学术之可言。岭南有学术,且足以树立,实始于明代,始于理学。而明代理学之柱石,在岭南则为陈白沙与湛甘泉两位先贤。
明代理学,最初承程朱之旧,无甚创获。几位大儒,无非恪守宋人 之说,未尝反省理会,推见至隐。此种理学,不过宋儒理学之遗绪耳。明代理学之真能卓然树立,第一是陈白沙之功,第二则为王阳明之功。黄梨洲云:“有明儒者,不失其矩yuē@①者亦多有之,而作圣之功,至 先生(白沙)而始明,至文成(阳明)而始大。”又言:“有明之学,至白沙始入精微,至阳明而后大。”又言:“先生(白沙)学宗自然,而要归于自得„„独开门户,超然不凡。”(见《明儒学案》)。即此 数语,已足见陈白沙在明代理学上之地位。白沙最初就学于吴康斋。康斋为有明一代之大儒,一禀宋人成说。以白沙之天才,自不能恪守师传,一成不变。故其自述学问造诣之最精 要处,完全由一己摸索得之,而青出于蓝,至其后另成一白沙学派。据 张东所(白沙门人)述白沙为学云:“先生自见聘君(康斋)归后,静 坐一室,数年未之有得,于是迅扫夙习,或浩歌长林,或孤啸绝岛,捐 耳目,去心智,久之然后有得焉,盖主静而见大矣。由斯致力,迟迟至 20余年之久,乃大悟广大高明,不离乎日用,一真万事,本自圆成,不 假人力,无动静,无内外,大小精粗,一以贯之。先生之学,自博而约,由粗入细,其于禅学不同如此”。
白沙主静,其教人亦以静,言为学须从静坐中养出个端倪来,方有 商量处。以其主静,故主自然自得。黄梨洲云:“先生之学,以虚为基 本,以静为门户,以四方上下往古来今穿纽凑合为匡郭,以日用常行分 殊为功用,以勿忘勿助之间为体认之则,以未尝致力而应用不遗为实得。远之则为曾点,近之则为尧夫„„”,可见其推尊之至。至如何可以“ 自得”,则须有觉悟。人只争一个觉字。才觉便我大而物小,物尽而我 无尽。然如何能觉悟,则在能怀疑,故特别提出一个疑字,此为其见解 胆识过人之处。据其所言,疑而后问,问而后知,知之真则信矣。故疑 者,进道之萌芽也。又说,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章初学时也是如此,更无别 法也。其对门人陈秉常,示以自得之学,云:“我否子亦否,我然子亦 然。然否苟由我,于子何有焉?”可见其不独富于怀疑精神,而且以此 种精神,灌输于其门弟子。
白沙门弟子大都能禀承师说,以虚静自然为宗。门弟子中,最著者 为湛甘泉,当时与王阳明齐名,旗鼓相当,彼此均为崇仁(吴康斋)之 再传弟子。(甘泉学于白沙,阳明学于娄一斋,均为崇仁门人。)甘泉 与阳明,本极相善,其后讲学,各立宗旨。甘泉门人,虽不及阳明之盛,然王湛两家,互通声气,当时学于甘泉者,或卒业于阳明,学于阳明者,或卒业于甘泉,亦犹朱熹与陆象山之门下,互有出入(见《明儒学案》)。阳明讲学宗旨,为“致良知”;甘泉讲学宗旨,则为“随处体认天理”。王湛之学,各立门户,由是甘泉门人,亦分为二派,一派为吕巾石等,反对王学;另一派为唐一庵等,调和王湛,谓天理即良知也,体认即致 也。当时王学声势极盛,然与之颉颃者,除南方湛甘泉之外,北方尚有 吕泾野一派,成鼎峙三分之势。甘泉门人,不限于岭南,从游者殆遍天 下(学案语)。所以阳明之门人,亦由姚江而达于闽粤。粤中王门嫡派 为方献夫与薛中离,而尤以中离为最著。中离虽非甘泉门人,然极尊崇 白沙,曾上疏请以白沙从祀孔庙。甘泉对于白沙之学,鞠躬尽瘁,先后 任南京吏部礼部兵部三部尚书,精神又健,岁九十犹作南岳之游,生平足迹所至,必建书院以祀白沙,凡南京、扬州、贵池、衡山、罗浮、西 樵、广州、增城,无处不有其所建之书院,故岭南之理学,十之八九为 白沙甘泉之学。
至于诗文,亦不免受理学之影响。明初,岭南之文风,起于南园之 五子。所谓五子者,一为孙@②,一为王佐,一为王哲,一为李德,一为赵介。最初由孙@②与王佐为之倡,结诗社于广州城南之南园,开抗风轩,以延罗一时之名士。此五子者,孙@②(仲衍)即为理学 家,承宋人之旧,究天人性命之理,濂洛闽之学。李德(仲修)本为经 生,晚年亦以理学为归宿,潜心伊洛,足见南园诗社中,理学气味之重。自孙@②等于洪武间结社南园,开粤中一代风雅,其后复有黎民表(惟敬)、吴旦(兰皋)、李时行(少偕)、梁有誉(公实)、区大任(祯伯),重振诗坛于南园,称后五子,与前五子后先辉映。此后五子均 出于黄佐(泰泉)之门,而李时行则并出于湛甘泉之门。当时粤中理学,风气极盛,湛王之学,分门立户,各设书院,珠江流域传白沙之学,由 甘泉主之;韩江流域传阳明之学,由薛中离主之,而势力则以前一派为 最大。于此两派之外,复有黄泰泉一派。泰泉之学,承宋人之旧,以程 朱为宗,惟对于理气之说,独持一论,教人以博约为宗旨。其时阳明方 欲尽洗闻见之陋,归并源头一路。泰泉与阳明讨论知行合一之旨,几次 辩难,故与阳明不合。泰泉之学,在粤中理学,可称别派,故在明儒学 案内,列入诸儒学案之中。其时甘泉、泰泉,讲学东南,远近从游者极 众。李时行先后及门,而其他四子,均出泰泉之门。足见南园后五子,其理学气味,又比前五子为重。总之,自白沙、甘泉而后,粤中文士,几无一不受理学之熏陶,而所谓理学,又自然大部分为白沙之学,此种 影响,直至清中叶而未已。
明亡,岭南学术似有一转变,然其实只为一时之表现不同,非完全 脱离理学。广州城北之白云山,有云淙别墅,建于陈子壮。当时陈子壮 以礼部侍郎,投疏南归,特辟此别墅。名流区怀瑞、曾道唯、高赉明、黄圣年、黎邦jiān@③、谢长文、苏兴裔、梁佑达、陈子升、区怀 年、黎遂球共12人,吟咏其中,修复南园旧社,此为后五子之后,南园 诗坛之重振。明亡,陈子壮与黎遂球死事最烈,所以后来之岭南诗人,如邝露(湛若)、屈大均(翁山)、陈恭尹(元孝)、王邦畿(说作)、吴猷(呈伟)、梁观(器甫)、伍瑞隆(铁山)、赵@④夫(裕子)、梁观(yóng@⑤若)、薛始亨(刚生)、彭睿guàn@⑥(竹本)、高俨(望公)、张穆(铁桥)、陶璜(甄夫)、王应华(园长)等,激越 苍凉,为当时之最著。
屈翁山为岭南最伟大之诗人,曾一度剃发为僧,国亡后,行径更为 奇特,忽儒忽释,往来荆楚吴赵燕齐秦晋之乡,遗墟废垒,揽涕而过。性固任侠,故其诗汪洋浩瀚,格调远在清初诸家之上。岭南之有屈翁山,犹吴赵之有顾亭林、黄梨洲,不过翁山为诗人,而顾黄则为学àn@⑦修 独行,其作风大约与王船山、孙夏峰、李二曲、傅青主诸人,较为相近。此外,尚有陈元孝,为陈邦彦之子,即世人所盛称之独漉先生。yán@⑧ 野(邦彦)之学,本为岭南所宗,前后受业者凡数千人,影响一代文风,至为巨大。其后yán@⑧野尽忠,独漉之诗,自然满纸国家之痛,其吊崖 山之作:“海水有门分上下,崖山无地限华夷”之句,至今犹为人传诵。
由此,可见明亡以后,岭南诗人大都为民族诗人,终清一代,岭南 虽未掀起大文学狱,如胡中藻、戴名世、曾静、吕留良诸人之案,然民 族精神之表现于文字上、艺术 上,则不能掩。此又为遗民文化之一种表 现,直接间接均与理学有关。士大夫平时则谈理学,国破之时则讲复仇。理学在平时则讲语默言动,天命理性,至国破之时则讲舍生取义,慷慨 成仁。此为一体之两面,其一为常态,又其一为变态。
慷慨复仇,舍生取义,此种情绪,只有在特别环境中方能表现。至 环境变迁,事成过去,此种情绪,即又归于静止。所谓俯仰之间,已成 陈迹。至其时,天命理性,存养省察,语默言动之理学功夫,又复出现。如是,岭南在清一代,遂又继承前明一代之理学系统。白沙甘泉,一脉 相传,延绵不绝。由明初以至于清中叶以后,五六百年间,岭南文化,完全呼吸于理学氛围之中。而所谓理学,又十之八九为白沙精神所支配。
至此,吾人须一谈清代岭南在学术上之位置。事实上,除明成化以 至明亡之一段,又除白沙、甘泉二人之外,岭南在学术上实无地位,不 过在清一代,益显其落后与贫瘠而已。查中原各地,自顾炎武、胡渭、阎若璩诸人之提倡,再加以惠栋、戴震诸人之开拓,百余年间,学术彪 炳一时,此真可称为中国学术之复兴,经学、史学、天算地理、音韵、训诂,任何方面,均有开创,其间大儒,多至不胜枚举。即舍经学而言 文章,其中古文家如桐城阳湖诸人,亦声华赫赫,足与经学大师旗鼓相 当。而返观岭南,则对此一若毫无关系,始终处于学术圈外。此一二百 年间,广东既无大师,亦无巨著,直至阮元来粤,开学海堂,提倡朴学,然后风气为之一变。
何以广东如此落后,如此贫乏,其中最大原因,当为地理关系。盖 其僻处五岭以外,南北隔绝,为中原文风所不到,自有史以来,即已如 此。此外,尚有一真正原因,关系非小,吾人绝不能忽视。此则为理学 之关系。而今试再谈理学(主要为白沙理学)。
贾朴跋《明儒学案》云:孔孟之学,自秦汉以来,穿凿支离,汩没
于训诂章句之间,赖有大儒辈出,求之于心性之际,而证其所为独得者,在宋则有周程张朱五君子,在明则有康斋白沙姚江诸儒,冥搜静悟,宗 旨炯然,其间虽不无异同之见,而其求至于圣道,则一也。此数语已足 说明理学之宗旨。理学家所惟一注意者在于心性,欲由心性之学,以进 于圣贤。而其方法则为冥搜静悟,以“观天人之微,究圣贤之蕴”,“ 还以握造化之枢机”(白沙学案语)。至于训诂章句,则为理学家所鄙 弃,认为穿凿支离,不足以学。故白沙弟子林缉熙云,所谓闻道者,在 自得耳。读尽天下书,说尽天下理,无自得入头处,终是间也。(言塞 而未通也)。此为其以道(心性)为重,以学问书本为轻之旨。此外陈 时周(亦白沙弟子)亦云,儒者有向上功夫,诗文其土苴耳。至于李大 yá@⑨(甘泉而外,白沙之最得意弟子)亦有句云,莫笑老慵无著述,真儒不是郑康成。凡此,均足见对学问不甚重之态度。诸儒绝非鄙弃学 问,不过认定学问之最终目的,在完成其人格,使人格无缺,成为完人,俯仰无愧,而可以与天地自然相合。诸儒之所谓学问,即此种学问,除 此之外,一切学问均非学问。不然,秦桧、严嵩、钱谦益、阮大铖之流,亦何尝无学问,所差者,只在方寸之间耳。所以,考据之学,在清代百 余年间,风靡一时,而在岭南,则若漠不相关。其故:第一,因岭南文 风闭塞,事事落后;第二,一辈读书人,濡染白沙之教,对于此种训诂 章句之学问,实不易接受。
第二篇:岭南传统园林造园特色
摘要:本文认为岭南传统园林有几个较为显著的特点,就是采用连房广厦的设计手法,通过船厅、高楼、连廊等园林建筑构成观景点,突出临水建筑并用各种叠石造景形成富有特色的石景艺术。
关键词:岭南 传统园林 造园手法 特色连房广厦宅中园
南汉以后,岭南较少大规模治园,到了明清,园林逐渐趋向私家造园发展,像今天保留下来的四大名园——顺德清晖园,佛山梁园,东莞可园和番禺余荫山房,就是当年私家园林的代表。私家园林来源于民居,民居庭院一旦得到扩展,并赋予一种意境,园林便应运而生。私家园林的布局,通常有两种形式:
一种为园林包围着建筑,这类园林的特点是:造园面积较大,追求人格化的自然山水,建筑在园林中只是起陪衬、点缀作用。此种园林主要以江南园林为代表。江南私家园林常常是民居与园林分开设置,在宅居建筑群旁设园,像苏州的网师园、吴江县同里镇的退思园等。或者干脆另寻地方辟园,园林和住宅各自独立设置,宅居作为园林主人归隐逸世的去处。私家园林布局的另一种形式,是建筑包围着园林,而这类园林的特点是以建筑空间为主的庭园造园,宅居和园林融为一体,表现在园主人追求日常生活中的实在,庭园设置不在乎大与全,而在于实用。
这两种造园的形式和指导思想,也就是岭南庭园和江南园林本质上的区别。
岭南庭园由于占地面积小所以常将建筑物沿外围边线成群成组地布置,用“连房广厦”的方式围成内庭园林空间,使庭园空间与日常生活空间紧密结合起来。造园用地虽然不多,但园内石沼桥廊、古木花藤,布置得幽深别致,形成独特的造园风格:“满院绿荫人迹少,半窗红日鸟声多。”„„
(转自“园林学习网”)
第三篇:文化学术研讨会总结报告[模版]
文化学术研讨会总结报告
2011年9月17——19日,由中国先秦史学会、中共莱芜市委宣传部主办,由市文联、市文广新局、市史志办、莱城区委宣传部、山东嬴牟文化研究中心、莱芜嬴历史文化研究院承办,由九羊集团、泰山钢铁、普阳集团、莱商银行、泰丰纺织、鄂庄煤矿、辛庄煤矿、万祥矿业、通海食品、山东兰陵集团、凤城酒业协办,由市委办公室、市人大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鼎力支持的“首届中国(莱芜)嬴文化学术研讨会”在莱芜宾馆成功召开这次嬴文化学术研讨会的召开,引起了中国史学界和社会的强烈反响,受到了中国史学界、特别是中国先秦历史研究界的高度关注和肯定。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出席这次嬴文化学术研讨会的专家学者来自中国先秦史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上海、湖南、江苏、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天津、河北、黑龙江、河南、山东等省市单位,主要涵盖先秦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三大学术领域共91人,包括省、市有关领导共100余人。
本届研讨会是全国范围内就嬴、秦关系举行的 昊氏与伯益的关系,3、皋陶、伯益与尧、舜、禹,4、秦国早期的历史与夏、商、周三代社会,5、秦置嬴县与始皇东巡,6、考古发现与嬴文化研究,7、嬴姓诸氏的分布与播迁,8、嬴秦与莱芜,9、上古莱芜农业、物业与手工业,10、有关嬴文化开发的构想与建议。
围绕以上议题,大会进行了学术交流和深入研讨。播放了中央文史馆馆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历史学科评议组组长、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中国先秦史学会名誉会长、清华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学勤先生接受采访的电视录像,宣读了他本人撰写的《清华简关于秦人始源地的重要发现》的论文;中国先秦史学会顾问、原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孟世凯先生、中国先秦史学会会长宋镇豪先生和莱芜嬴历史文化研究院院长柳明瑞先生作了大会主题发言;并分三个学术小组进行了发言、讨论、交流;与会学者还到“嬴城遗址”、齐长城进行了实地考察。
研讨会经过多种形式的讨论、交流、考察,达到了以文会友、交流学术的预期目的。与会学者达成共识:莱芜为嬴秦的始源地。
对于这一研究成果和大会盛况,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文化报、凤凰卫视、大众日报、齐鲁晚报、山东电视台、山东人民广播电台、中国网、新浪网、人民网、中新网等20多家新闻媒体到会进行了采访报道,二、成果与意义
1、达到了预期目的,通过了《大会总结》,确认了嬴秦起源于东方、源于莱芜的学术观点,留下了宝贵财富。
本次嬴文化研讨会的标志性成果:一是通过了《嬴文化学术研讨会总结》。总结中明确指出:莱芜为嬴秦的始源地。从此,莱芜是“伯益封地,嬴秦祖里”成为定论。彻底摘掉了长期以来戴在头上“荒芜说”的帽子。证明了莱芜是一片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土地,让莱芜人民看到了由自己祖先创造的辉煌灿烂的上古文明。为之感到自豪,感到骄傲,必将激发莱芜人民的自信心和爱家乡、爱祖国的热情。
这一研究成果定义了一个概念,即在原始社会,嬴姓部族诞生于今山东莱芜市的嬴水之滨。待嬴姓部族不断发展壮大之后,其首领少昊乃迁都于今山东曲阜市,故曲阜后来成为“少昊之墟”。到原始社会之末的舜、禹时期,嬴姓部族首
领伯益,因佐禹治水和佐舜驯兽有功,被封于其故土,并郑重“赐姓嬴氏”,以表明其发祥于嬴水之滨的历史事实。
在夏、商、周时期,嬴姓中的一支主干部族,逐渐向西迁徙,经由今河南、山西、陕西,一直到达今甘肃东部的天水市和清水县一带。东周以后,这支嬴姓主干部族建立的秦国,又不断向东发展,直至统一六国,建立起秦王朝——我国 芜产生了嬴,嬴产生了秦人,秦人建立了秦国,秦国统一了中国,建立了封建王朝体系,汉代继承完善了这个体系。因此,研究嬴秦就是研究汉文明的起源、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其中自然引出了若干课题可供选择研究。再如,我们都说莱芜是“凤城”,那么“凤城”是否与上古文化有关,东夷人崇鸟,不同支系部落,崇不同的鸟。凤是鸟中之王,这是否意味着生活在这个区域的伯益嬴祖是崇“凤”,也是众支系中最优秀的一支,等等。
六是这次研讨会给我们留下了先秦史学会良好的学风,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会议落实了孟世凯先生倡导的“稷下学风”,做到了百家争鸣。专家学者各抒己见,报告讨论积极认真,发言争先恐后,严谨而生动。特别是许多70多岁的老专家,不顾旅途劳累,不怕年老体弱,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满腔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报告讨论、实地考察之中,充分表现了对历史负责,对地方负责的崇高史德,这种学风和精神值得敬仰和学习。
2、展示了研讨成果,形成了专家共识。
参加这次学术研讨会的专家学者,既有本地的学者,又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既有文献学者,又有考古专家;既有德高望重的资深专家,又有正当年的业务中坚和年轻才俊。地域、业务专长等几个方面的配置比较合理、互补,保证了这次学术研讨会的广度和深度。
这次研讨会共收到论文47篇、提纲5篇,根据其内容归纳为:纵论嬴文化的特色类、价值与现实主义类、究根溯源类、西迁类、综论类、考古类、古文字类、民族学类、民俗学类、神话传说类、族间关系与中外交流类、方法论类。
他们都从不同角度论证了“莱芜为嬴秦的肇始(始源)之地”。如,当代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李学勤先生:莱芜这一带古时候叫嬴,有一个村子就叫嬴(指城子县村),就在莱芜西北。这个地名实际上更古,在春秋时代前期已经有嬴这个地名。所以,它一定是嬴姓部族最早的一个中心地区。
中国先秦史学会顾问、原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孟世凯先生称莱芜是“秦之先土”。
中国史学会会长宋镇豪先生称莱芜是“嬴秦始原(源)”。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研究员尹盛平:自战国以来,犬夷与戎夷被混为一谈,二者非同族。犬夷是东方夷族的一支。嬴姓,其都邑称为“垂”,又称犬丘,以此得名犬夷、秦夷。其族当起源于山东莱芜境内的嬴水流域,后来逐步向西方迁移。
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杨善群:嬴姓部族伯益,因佐禹治水和佐舜驯鸟兽有功,被封于其故土,并郑重“赐姓嬴氏”,以表明其发祥于嬴水之滨的历史事实。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曹定云:伯益是嬴姓,故“嬴城”应是伯益及后裔聚居之城。
湖南省社科院炎黄文化研究所所长何光岳:嬴地,在今山东省莱芜市西北四十里羊里镇,下临嬴汶河。
青海师范大学原校长、教授张广志:大费(伯益)之所以赐嬴姓,是因其居地为嬴,古嬴地在今莱芜境内。
河北大学教授沈长云:秦人祖先伯益当时就生活在莱芜。等等。
3、传播了嬴秦文化知识,提升了莱芜知名度。
(1)莱芜境内有嬴城,且历史悠久。“嬴城”,顾名思义,是“嬴姓”先民聚居之城。“嬴姓”是华夏民族中一重要姓氏,五帝之一的少昊即“嬴姓”(少昊在嬴滨出生而得嬴姓)。后伯夷被舜帝赐嬴姓,封地嬴城。由此,莱芜的历史可以从目前有文字记载的时间,向前推进到与中华文明史同步,是东夷族重要发祥地。这说明莱芜是一个历史非常悠久的地方,是一个文化底蕴十分丰厚的沃土。
(2)伯益的后裔繁衍出了100多个姓氏,其中的“秦”和“赵”是战国七雄中的“秦国”和“赵国”。可见,“嬴姓”先民在中国历史舞台上曾叱咤风云。在华夏部落联盟中,伯益曾担任过重要角色。《吕氏春秋?勿耕篇》:“伯益作井。”在古代,“井”的发明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一大进步。先民最初是“逐水草而居”,活动范围受到很大限制。“井”的发明解决了生产和生活中的用水问题,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舜继位之后,舜让“伯益管山林川泽”,这也是发挥其所长。加之嬴姓诸支族,人才辈出,为中华民族的发祥与发展做出了伟大贡献。由此也说明,现在的莱芜地域是一块“人杰地灵”的热土,决不是“败国流民”之地。
(3)嬴,《地理志》作“盈”。宋人罗泌《路史?国名纪?后纪七》中写到“伯益大费能驯鸟兽,知其语言,以服事禹夏。始食于嬴,为嬴姓。”注曰:“嬴,盈也,庶物盈美而以为封。”《尚书?禹贡》:“莱夷作牧,厥篚檿丝。浮于汶,达于济。”意思是说,古代莱芜畜牧兴旺,盛产柞茧丝。作为贡品,从汶水,到达济水去朝贡。由此也可以看出,莱芜自古就是一个畜牧发达,物产丰富的风水
宝地,而绝不是“邑落荒芜”的荒芜之地。
(4)嬴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八大姓之一,嬴姓源于莱芜,说明莱芜有:少昊和伯夷。也与伯夷的裔孙秦始皇(嬴政)密切相联。这既是贵族身份的体现,又代表着一段悠久的文明史。秦文化发祥于嬴,嬴是秦文化之根,每个城市都要有自己的城市名片,嬴秦文化将成为莱芜的城市名片。打出嬴秦这张名片,可以汇集海内外人士前来寻根问祖,具有实践性和长久性。
4、培养了嬴秦文化研究队伍,奠定了嬴秦文化研究的基础。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省内外部分学者就已经开始关注嬴姓的起源问题。自2000年开始,我市正式开始嬴秦历史文化的研究。2000年,成立莱芜嬴历史文化研究领导小组。2010年,成立莱芜嬴历史文化研究院和山东嬴牟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现在,中国先秦史学会又与我市联合举办了首届嬴文化学术研讨会,并且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先后出版发行了柳明瑞先生的《嬴姓溯源》专著和《嬴秦与莱芜》、《嬴文化研究》期刊。在研究实践中,培养出了一支优秀的研究队伍。
特别是在这次嬴文化研讨会上,建立了“中国先秦史学会莱芜嬴秦文化研究基地”,为嬴秦文化研究人才的培养搭建了平台,打下了基础。
三、经验和体会
1、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主要领导高度重视。
这次嬴文化学术研讨会的召开,自始至终得到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指导和支持。为了举办好这次学术研讨会,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于建成几次作出重要指示:这是件很好的事情(指嬴文化学术研讨会),你们要研究,做好这篇文章;研究挖掘是基础,还要转化为现实文化实力,打造成发展莱芜文化、旅游产业的一张名片„„我们的祖先为中华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要提高全市人民的认同感,增加人民的自信心,认同感、自信心就是力量!„„我们不仅要为地方的发展做出贡献,也要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振兴做出贡献!市委副书记、市长马平昌听了汇报后指示:这件事(举办嬴文化学术研讨会)很好,要办好,要办稳妥,要拿出真凭实据,市委宣传部可代表市委、市政府牵头抓好落实。
会议期间,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于建成,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毕玉惠,市委常委、秘书长刘建良,副市长刘杰亲切会见了与会的专家学者代表。于建成书记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他说,组织召开好首届中国
(莱芜)嬴文化学术研讨会,对于深入研究莱芜的历史文化,增加莱芜历史的厚重,提升莱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都有重要意义;也为嬴文化的开发利用,服务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好基础。希望与会专家学者不断深化嬴文化研究,并为把嬴文化转化为地方文化实力提出好的建议。马平昌市长还在会议期间热情宴请款待了与会领导、专家、学者代表。
正是有了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有了市领导的高度重视,才保证了这次“首届中国(莱芜)嬴文化学术研讨会”的圆满成功。
2、精心组织,细心实施。
为做好嬴文化学术研讨会的筹备工作,成立了大会组委会,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毕玉惠,副市长刘杰同志担任组委会主任。市政协原主席朱应铭、市人大原
第四篇:《相约岭南》 之 追忆大学
相约岭南
人物:甲(在下)、乙(达达)、主持人(小不点)
地点:舞台
时间:晚会现场
音乐响起,主出场
主:人生如梦,岁月如歌。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相约岭南》栏目,我是栏目的主持人郑春燕。在这离别即将的日子里,我邀请到了两位大三的同学,下面,请大家掌声欢迎两位学长上台
(甲、乙上台)音乐,另类T台秀
甲:亲爱的春春,好就不见!
主:两位请坐!(坐定后)先请两位自我介绍下吧!
甲:大家好,我式信工电子商务系的耗子。人称信工砖头黄老五,少女心中的小白鼠。乙: 4害。
甲:型号7474174,全长1米65,净重115,采用人工智能手工技术。左脑与右脑双核驱动。乙:CPU呀!
甲:双手双脚四肢运作。
乙:还4轮驱动呢。
甲:体态优美,证件齐全。
乙:恩,凹凸还算均匀。
甲:打从上大一就受你小子欺辱!
乙:有这么回事。
甲:今天看在台上老师和同学的面子上,我怎么也得重振雄风!
乙:怎么的?还反了啊?
甲:我决定继续忍下去!爱咋咋地!
乙:你也就这点能耐,下面,请允许我作一下自我介绍。我就是美貌与智慧并重,英雄与侠义的化身。
甲:救世主来了。
乙:改变社会风气,风靡万千少女,刺激岭南学院,提高年轻人内涵,玉树临风,风流倜傥甲:恩,花痴男。
乙:我的中名叫达达,英文名叫DA~~DA!
甲:得,这英语可以过6级了。
主:大家不要见怪,这两位平时就总这样,这是友谊深厚的又一种诠释。
甲乙做团结状。
主:今天,《相约岭南》的主题是——追忆。追忆在岭南的3年美好时光。这期间也许有过激情碰撞的岁月,也许有过苦涩抑郁的情怀,也许有过得意辉煌的成就,也许有过迷茫失落的神伤。现在我们从大一说起吧。
甲:话说2006年,我到岭南比别人来的晚一些。
乙:整个军训都没见。
甲:刚进校园的段风花雪月的日子里,我的人生目标很明确
主:什么?编剧:耗子
2009-5-10
甲:我一直都在研究。
乙:恩,研究网络游戏。
甲:而且我还下了很大的决心,乙:他的最高记录是在南区的网吧连续包宿半个月,连老板都认识他了!
主:可是大学生最重要的还是学习,你这么疯玩网游对学习没有影响吗,甲:谁说的,你不知道每一个游戏都是有N多个数据库组成,里面蕴含了N多的口令编程,还有N多的平面制作,网络技术,动漫制作等等,我想我多研究研究,以后也开发个游戏。主:那你研究的怎么样了?
甲:进过努力,我已经能熟练的操作计算机了
乙:恩,已经能熟练的开机关机了。
甲:能熟练的使用输入法打字
乙:恩,再只用一对手指的情况下确实没人比他熟练。
甲:能熟练使用各种软件
乙:恩,差一点就把计算机一级过了。
甲:我还能熟练的拆装计算机呢
乙:只管拆不管装。
主:我算明白了,原来除了玩游戏你什么都没学会呀!
甲:这个没关系,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马上我的兴趣就转移了。天天写博客。主:这是好事呀。
甲:我的博客每天访问量都好几千呢,都快赶上徐静蕾了
主:怎么有那么多人来看啊
甲:这都是我书上看的。
主:你看什么书啊?
甲:我看的书可多了。
主:都有什么?
甲:什么复习指导,考研资料,招聘广告,体坛周报。
主:体坛周报?
甲:恐怖小说,明星艳照,妻子服毒,丈夫上吊。
主:好么,这家子甭过了。
甲:我看啊
主:别看了,整个一大杂烩,你乱不乱啊?
甲:不乱怎么能有那么多人来我博客看呢,你想啊,我从那上面找到焦点,找到啥就写啥,大家准爱看。
主:写焦点的记者多了,也没看到他们多受到关注阿
甲:你傻啊,捧那些名人的文章当然没人看了,你不会骂他们吗,比如说那边周杰轮刚出绯闻,你就可以写周杰轮实际是想遁入空门。比如说我今天在博客上说余生老师得了艾滋,估计明天全校的人在校园里都会躲着他走。
乙:我算是知道中国为什么这么多假新闻了
主:看来耗子对八卦事业深有研究啊,耗子说完了,到乙你说了?
乙:我大一的时候最难忘的就是,就是我大一的时候情窦初开。
甲:知道,开始喜欢男的了。乙:像话吗?开始喜欢男的像话吗
甲:是挺不像话的。不过大学了才情窦初开,你要说想换换口儿我倒相信
乙:那我以前,我也曾经喜欢过女的甲:后来喜欢男的了
乙:不是,我原来喜欢女的甲:现在喜欢男的乙:你别绕得我行不行?我原来喜欢女的,但是没有追求过
主:我说甲就不要打岔了,让乙具体说说他大一最难忘的事情。
乙:你们说上大学为了啥,不就是为了找到好工作,找个漂亮老婆吗,还不如在大学期间一步到位,直接找个神仙姐姐作为终生伴侣呢。
主:那后来呢。
乙:后来,我看上了一个外语系的女生。
甲:这个我有印象,我还给她编了一副对联。
主:哦,什么对联呀。
甲:“看背影惊艳千军万马,猛回头吓退各路诸侯”
乙:不过我当时什么都不懂啊,只会偷偷摸摸的给她写情书。
主:哎,哎,这可要好好说说,你的第一封情书怎么写的啊?
乙:我想咱信工学院咋说也是岭南的重点学院,我想这情书就要写的有信工学院特色,写的那是相当专业,相当有水平,相当具有大学生特点,和没上过大学相当不一样。
主:快说啊,怎么写的?
乙:为了纪念我的初恋,我特意把他保存到今天(说着,从口袋里面掏出一张纸)甲一把抢过情书念道:
题目:求爱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这封情书打动女生芳心,使之投怀送抱。
实验原理:台湾岛初见,荷尔蒙分泌过多。
实验要求:三天内搞定。
实验步骤:女生收到情书——女生感动的痛哭流涕——与女生共进烛光晚餐(二饭食堂蛋炒饭)——共入爱河。
实验经费:10元人民币。
实验补充说明:因本人资金有限,导致烛光晚餐这一步骤无法顺利完成,请女生给予一定的支持。实验完毕!!
甲:杀手!绝对少女杀手!爷们,绝对纯爷们!
主:那后来她答应了吗?
乙:她就回了一句话。实验结果:不及格,取消重修资格,永不录用!
主:初恋初恋,只为锻炼。好的,两位同学已经都说完了大一的青涩岁月,由于时间所限,我们就把大二和大三的故事合起来说吧。请问你们在大二大三的时候都有过哪些难忘的事情 乙:自从那次失意以后,我开始学习!学习!再学习!
主:这是好事。
乙:怎么说我当年也是个准清华苗子啊,只是高考的时候一点点失误,没上去清华。主:是吗?高考多少分?
乙:456,报清华没考上。
甲:那是考不上。
乙:这两年里,我拿了英语四级证,六级证,口语证,计算机二级证,三级证,读书证,借书证,还书证,医疗证,健康证,学生证。
甲:靠,你怎么没领个结婚证啊?
乙:那不是为了继续深造么!
主:恩,有理想,相信在座的有不少有和你一样的想法!
乙:深造后,我要实现我伟大的理想,当一个科学家。
甲:科学家?耕田的还是种地的?
乙:到时候工资,奖金,不得多给我一点儿?
主:是啊?
乙:哪个漂亮MM不得多看我一眼。
主:啊?这科学家也够没流的乙:谁不知道我是信工里的VIP,岭南中的战斗机!
甲:整一个斗败的小公鸡!
主:其实成不成功是次要的,主要还需要每个人得下决心!态度决定一切!
甲:这小子说完了,到我了。话说,经过大一对游戏的刻苦专研之后,在大二,我终于取得了结论!
主:什么结论,难道你知道怎么开发游戏了。
甲:结论就是——游戏事业没什么前景,我决定转行啦!
乙:切,自己没本事就没本事,难道便秘还怪地球没引力?
甲:去去去,我是真的有新的目标了。
主:哦,说说看。
甲:马云你都知道吧。
主:恩,中国人都知道。
甲:那他是做什么的呀。
主:网上贸易呀。
甲:YES,我就是咱岭南的马云。
主:真的假的!
乙:得啦,你就别听他吹了,只不过是开了间网店而已,吹得跟个大企业家似的。甲:那我问你,网店是在什么地方开的。
乙:网店当然是在网上开的咯。
甲:那我再问你,网店里面做买卖是不是算贸易呀!
乙:是呀,怎么了。
甲:那开网店不就是网上贸易么!
乙:算是吧,那你都卖些什么呀?
甲:都是名牌产品。
主:哦,什么牌的?
甲:国际驰名品牌,耗子牌
主:哦,没听说过。是经营什么产品的?
甲:拖鞋(拿出道具)
乙:没什么特别呀?
甲:耗子牌拖鞋采用中国古典工艺和现代高科技的技术打造,具有轻便,舒适等特点,适合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戈壁等地形。而且款式颜色搭配多样,适应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田径,跳水等各种体育运动。更要命的是每双鞋只卖9.9圆,10块钱都不用哦!
乙:有这么牛么
甲:当然了,在本店还是可以享受买一送一的优惠呢.主乙:真的么?
甲:买一只送一只!
主乙:切!
甲:自从卖拖鞋赚了后我又开始有了新的计划!
主:又想开什么店呀
甲:药店
乙:哇,这个肯定赚翻了
甲:我卖老鼠药的乙:你要大义灭亲呀
甲:我这老鼠药可不是普通的老鼠药?这可是最新的高科技产品。专治不孕不育,失眠多梦,腰酸背痛,延年益寿,青春永驻等等,总之一句话:耗子牌老鼠药,谁用谁知道!乙:都吹成仙丹了。
甲:最后,是我的镇店之宝。当当当当(拿出香蕉)
主乙:香蕉?
甲:对,香蕉。这可不是普通的香蕉,你知道它是拿来做什么的么?
主乙:做什么的?
甲:这香蕉是拿来吃的!
主乙:切!
甲:本香蕉历史悠久质量可靠。纯天然生产,营养丰富,吃了不仅长个而且长脑,既可美容也可健身。奥巴马就是吃这个才当上总统的。
乙:吹的太远了吧。
主:恩,你看今晚就是我们大三的最后时光了,即将告别岭南,真的不想提这伤感的话题。看看时间,这期节目也马上就要结束了,下面请每个人都说最后一句话,做为今天节目的结尾吧。
乙:最后一句,.此时此刻,我的心情非常的复杂,我就简单的说两句,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就在信工找,本来数目就不多.况且质量也不好
主:不至于吧。
乙:.接下来才是我要说的话."天下的美女不胜数.何必乱点鸳鸯谱,两者若是有缘分,猫咪也能嫁老鼠,祝在座的找到归宿,愿有情人终成眷属,甲:你都说那没用的,金融危机闹的凶,大小企业全打懵,亿万家财全落空,一个声音在呼吁.自主创业行的通.瞅准机会不放松,一家老小向前冲。望大家前程似锦,财源广进。
乙:好!
主:感谢大家的光临,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谢谢大家。祝大家身体健康!吃么么香!
(谢幕退场)
第五篇:感悟岭南造园之趣
感悟岭南造园之趣
摘要:岭南园林主要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分布,包括两广、福建和台湾地区。岭南的社会历史和地理气候孕育了岭南园林具有独特地域风格和鲜明地域色彩的造园艺术。岭南造园以清新旷达、朴素生动取胜,在园林的总体布局、空间组织、建筑造型、色彩运用、叠山理水和花木配置方面有着自己的特点,形成了不似北方园林之壮丽,也不似南方园林之纤细的一种轻盈典雅、通透开朗的岭南格调。
关键词:岭南,私家园林,造园艺术,叠山,建筑,细部,植物
Abstract: the garden of South of the Five Ridges mainly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as the center of distribution, including Guangdong, Fujian and Taiwan area.South of the Five Ridges's social history and geography and climate gave birth to the south of the Five Ridges gardens have a unique style and distinctive local color art.South of the Five Ridges gardening fresh broad-minded, simple vivid win, in the garden of the overall arrangement, space organization, architectural style, use of color, mountain and water allocation and flowers and trees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formed not like northern landscape of magnificent, also do not like the South Garden slender a light and elegant, transparent and bright south of the Five Ridges style.Key words: South of the Five Ridges, private gardens, garden art, piling, construction, details, plant
中图分类号:J5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正文:
一、清代岭南私家园林之背景概述
清代乾隆朝是中国封建社会漫长历史上最后一个繁荣时代,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多民族的统一大帝国最终形成。[1]从乾隆到清末,民间的私家造园活动遍及于全国各地,其数量之多就必然导致会出现不同地域风格的私家园林,从而诞生出不同的造园艺术。就全国范围而言,最为成熟的是江南、北方、岭南三大风格。它们的特点显著,造园艺术水平较高,完整保留下来的园林也很多。其他地区的园林或多或少会受到这三大风格的影响,从而又出现了很多亚风格。[1]当然,无论什么风格的园林,都应该是结合于不同地区的人文条件和自然条件而顺势形成的,具有浓郁的乡土色彩。
岭南,泛指我国南方的五岭以南的地区,古称南越。其境域主要涉及福建南部、广东全部、广西东部及南部,位于欧亚大陆的东南边缘,处于低纬。北有五岭为屏障,南濒南海,多山少地,河网纵横,受着强烈阳光的照射和海陆季风的影响,具有优良的气候条件。北回归线横贯境内,由于受惠于季风的调
节,这里仍然是山清水秀,植物繁茂,一年四季郁郁葱葱,呈现出一派典型的亚热带和热带自然景观,被誉为南国风光而驰名中外。[5]岭南这种独特的地域环境条件就促使了岭南园林形成了一种自己独特的造园艺术风格,无论是园林布局、空间组织,还是水石的运用、花木的配置,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也正是如此,岭南园林在众多园林之中脱颖而出,自成一派,成为与江南、北方鼎峙的三大地方风格之一。
清初,岭南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比较发达,文化亦相应繁荣,私家造园活动开始兴盛,逐渐影响及于潮汕、福建和台湾等地。到清中叶以后而日趋兴旺,岭南私家园林特色日趋明显。[1]顺德的清晖园、东莞的可园、番禹的余荫山房、佛山的梁园,号称粤中四大名园,它们都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可视为岭南园林的代表作品。
二、名园赏析——领悟岭南私家园林之造园艺术
1、梁园——领悟叠山技法
梁园是佛山梁氏园地总称,包括“十二石斋”、“寒香馆”、“群星草堂”、“汾江草庐”四部分,分别由嘉、道年间岭南著名书画家梁蔼如及其侄梁九华、梁九章、梁九图死人精心营建。
梁园是清代岭南文人园林的典型代表之一,素以湖水萦回、奇石巧布著称岭南。其布局精妙,总体规划的特色就在于宅第、祠堂与园林三者巧妙合理的组合,浑然一体,从一般宅园之中脱颖而出。此外,变化叠出的空间,不拘一格的造园组景,富于地方特色的园林建筑以及园内的特色观赏植物,都使得梁园散发出一种独特的园林韵味,令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最为突出的是,我从梁园中群星草堂前的石庭领悟到了岭南园林的叠山艺术。中国人对奇石的喜爱体现了崇尚自然的审美观念。掇山叠石艺术是中国造园的独特传统。[3]相传梁园奇石达四百多块,有“积石比书多”的美誉。[2]群星草堂前地石庭,由若干形象各异的单块石头的特置而构成。它讲究一石成形、独石成景,在岭南私家园林中独树一帜。造园者通过对独石、孤石的整理,突显个体特性,表达了对人的个性和自由人格的追求。园内巧布太湖、灵璧、英德等地奇石,在庭园中或立或卧、或俯或仰,极具情趣。其中的名石有“苏武牧羊”、“童子拜观音”、“美人照镜”“追月”等。[2]
“叠山理水”几乎是中国古典园林营造的代名词,而梁园的山不是“叠”出来的,而是与整个造园质朴的风格是相统一的,不求恢宏的气势而求石的神态韵味。此外,小型叠山或石峰特置与小型水体相结合而成的水石庭、水局,尺度亲切而婀娜多姿,乃是岭南园林之一绝。[1]清代岭南私家园林的这一造园艺术在此体现得淋漓尽致。群星草堂为梁氏家族庆会的场所,其南之庭院分别为石庭、水庭、山庭鼎列,最能体现岭南园林的神韵。
2、可园——领悟建筑艺术
可园,在东莞城郊博厦村。始建于雍正年间,该园东临可湖,平面呈不规
则的三角形状。园内有一楼、六阁、五亭、六台、五池、三桥、十九厅、十五间房,其名多以“可”字命名,如可楼、可轩、可堂、可洲„„,其建筑是清一色的水磨青砖结构。[6]纵观可园整体布局,是由建筑物围合而成的。园林的主体建筑是“亚字楼”及“可楼”。
受地域和文化影响,岭南园林的规模比较小,且多数是宅园,一般为庭院和庭园的组合,建筑的比重较大。[1]岭南造园比较周密地考虑了气候的因素,非常注意朝向、通风条件和防晒。由于岭南地区位于低纬,受强烈的阳光照射,为了适应炎热气候,建筑的组合比江南园林更加密集、紧凑,往往连房广厦型以取得遮阴的效果,同时也能便于雨季的内部联系。
可园的规划就体现了这一特色。可楼高约13米,四层,为全园的构图中心。楼内外均设阶梯,外阶梯从楼旁之露台旋转而上,凭栏俯瞰全园,远眺城郭,景色俱佳。[1]
总观可园的规划,建筑占较大职称论文发表比重,其布局呈不规则的连房广厦的庭院格式,这就体现了岭南园林的建筑之美。这种建筑之美体现在其强大的功能之上,既在炎热的天气下起难道遮阴之功效,又能在阴雨天气起到方便交通之功效,此外,还能防御台风袭击。虽然,大比重的建筑在传统园林中不被认可,但是,在特定的地域气候条件下,这种具有强大功能性的建筑应该是经得起时代的考验的。在岭南这种亚热带炎热多雨的气候中,就应运而生了这种形式的建筑。
为了适应这种气候条件,岭南造园中庭院的布局常见的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前疏后密型,如顺德清晖园,另一种是连房广厦型,如可园。
3、余荫山房——领悟细部之趣,中西合璧
余荫山房在广州市郊番禺县南村,园主人为邬姓大商人。此园始建于清同治年间,完整保留至今,是粤中四大名园之一。
余荫山房在建筑的局部、细部的表现上很精致,尤以装修、壁塑、细目雕工见长,而且多有运用西方样式的,如栏杆、雕饰以及建筑装修。园内的建筑内外畅透,雕饰丰富,尤以木雕、砖雕、灰雕最为精致。主要厅堂的露明梁架上均饰以通花木雕,如百兽图、百子图、百鸟朝凤等题材多样。[1]如一入门,经过一个小天井,左面植腊梅花一株,右面穿过月洞门以一幅壁塑作为对景。
西方文化对岭南建筑园林有着很大的影响。余荫山房由两个规整形状的水池并列组成水庭,水池的规整几何形状也是受西方园林的影响。西半部是一个方形水池,东半部面积较大,是一个八方形水池,有水渠穿过亭桥,与西半部的方形水池沟通,如图所示。八方形水池的正中建置八方形的“玲珑水榭”,八面开敞,可以环眺八方之景。
4、纵观名园——领悟植物之意
“四季繁花,热带风光”八字概括岭南园林中的植物恰到好处。无论是怪石嶙峋的梁园,还是连宇成片的可园,亦或是局部造诣精湛的余荫山房,置身于之中,我们都能因其中美丽的植物而驻足观望,流连忘返。如梁园堂前的月
台左右各植炮仗花树一株,古藤缠绕,花开时宛如红雨一片。
老榕树大面积覆盖遮荫的荫凉效果尤为宜人,堪称岭南园林一绝。[1]在林本源园林中,几株大榕树的杈桠美姿,给园林增添了生气,巨大的遮荫效果使得游人虽在炎夏,却暑气全消。大榕树不仅提供了一派自然景色的赏心悦目,也作为园内消夏纳凉的理想场所。
三、综述清代岭南私家园林之造园艺术
中国古典园林是典型的自然山水园,是人工与自然结合的产物。神州大地,山川形胜,景象万千,成为造园创作的蓝本和不竭的源泉。中国独特的地理条件和人文背景孕育出的自然观对中国古典园林产生了重要的影响。[4]
中国园林产生的背景即为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清代岭南私家园林的产生亦是依托于此。岭南的地域环境特征很自然地造就了岭南私家园林独特的造园艺术。炎热多雨的气候使得岭南园林的建筑连宇成片,庭院和庭园的组合更加密集、紧凑,特别重视建筑内外空间的通透与联系,以及植物带来的阴凉。园中叠山多用姿态嶙峋、皴折繁密的英石包镶,形成水云流畅的形象。[2]最具地方风格化的还是要提及园林植物的丰富性与独特性。岭南地处亚热带,这里的植物丰富多样且独具特色,这种地域的优越性为岭南园林增色不少。园内一年四季花团锦簇、绿荫葱翠。一些乡土树木与花卉是江南和北方所没有的。老榕树的大面积遮阴效果,也是岭南园林景观中的一朵奇葩。地方风格的普遍化,园林风格的乡土化,在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造园技巧长足发展的结果。
四、感悟
中国园林世界一绝,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像中国人那样倾注大量的精力,表现出非凡的智慧营造园林。他们太热爱大自然了,不但出远门游览河山,还把春色美景移到围墙之内欣赏。
通过对岭南私家园林的深入学习了解,我更加深刻体会到,造园活动是深受当地自然坏境影响的,古人在造园时大多就近取材,尤其是植物景观。在岭南私家园林中,大部分的植物是土生土长的,这种园林艺术就使得园林地域性更鲜明的被表现出来了。这样,既能体现出乡土气息,同时也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
我想,一个没有以地域文化作为设计背景的园林只是一个躯壳而已,经不起时代的考验。同时,园林艺术的兼容性也深深感染了我。造园艺术不是单一的一门学科,它是与许多复杂的建筑、工程、工艺,以及植物栽培与养护技术等相结合而生的。它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它本身也是一种值得我们学习的文化。园林可以抒情,寄怀,可以养心,韬光养晦„„
每一个园林的设计与建造,都应有效利用自然和人文资源,将功能与艺术密切地结合起来,以创造出个性化、本土化并具时代特征的园林作品。正如岭
南园林,在独特的地理环境下,就顺势形成了不似北方园林之壮丽,也不似南方园林之纤细的一种轻盈典雅、通透开朗的岭南格调。正是这种求同存异的思想,使得岭南园林脱颖而出,自成一派。我们应向古人学习,不能盲目追求视觉上的冲击与震撼,更重要的是结合地域文化并体现出其强大的功能。这样的园林作品才经得起推敲,经得起岁月的摩擦,才会被大众所接受。如果一味地追求经典,追求视觉上的享受而弃园林真谛之不顾,那么园林都失去了其本来的意义。中国传统园林,本与自然,高于自然,这是永恒的主题。高于自然,必须合乎自然之理,方能体味天成知趣,否则就显得矫揉造作了。
通过对岭南园林的深入了解,我更加体会到了古人的聪明才智。岭南私家园林的这种独到的造园艺术,值得我们好好研读,并从中汲取精华,五、结论:
园林史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其发展受到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高低、社会意识形态与文化艺术发展的进程的影响,并反映特定历史时期人们的社会意识和精神面貌,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清代岭南私家园林便是如此。关于岭南私家园林,我们需要学习研究的还有很多很多,它的文化之博大精深,造园艺术之精湛细腻,都是我们值得研读的,这是古人给予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1.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2.李路红.园林艺术——情感与自然的交融,安徽美术出版社
3.曹林娣.中国园林艺术概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唐鸣镝,黄震宇,潘晓岚.中国古代建筑与园林,旅游教育出版社
5.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9417209.htm
6.http://baike.baidu.com/view/4919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