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3月30日掌握工作制胜的看家本领
十二、掌握工作制胜的看家本领
—— 关于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既部署“过河”的任务,又指导如何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贯穿了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为我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方法“钥匙”。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既要深入理解讲话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又要着力把握讲话体现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提高攻坚克难、化解矛盾、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更好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1.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是人类的智慧之学。在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中,哲学是基础。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掌握马克思主义完整科学体系的重要前提。二〇一三年十二月,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学哲学、用哲学,是党的一个好传统。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和武装全党,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更好认识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工作。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系统、具体、历史地分析中国社会运动及其发展规律,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不断把握规律、积极运用规律,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我们才能不断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要学习和掌握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规定着社会性质和基本结构,推动着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只有把这两对矛盾运动结合起来观察,把社会基本矛盾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才能全面把握整个社会的基本面貌和发展方向。今天,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不断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调整生产关系,不断
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完善上层建筑,也就是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不断促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社会基本矛盾总是不断发展的,调整生产关系、完善上层建筑需要相应地不断进行下去,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态度。
要学习和掌握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的观点。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要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推动实现物的不断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物质生产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但生产关系也可以反作用于生产力,上层建筑也可以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必须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通过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要学习和掌握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人民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是真正的英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是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事业。要充分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推动事业发展,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群众首创精神,鼓励地方、基层、群众大胆探索,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要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2.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能力
俗话说,思路决定出路,思维水平决定工作水平。能不能正确判断形势,能不能有效化解矛盾,能不能顺利推进工作,关键看有没有科学的思想方法。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体现着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等科学的思想方法,对许多问题的阐释让人豁然开朗。我们要认真学习运用这些思想方法观察事物、分析问题,不断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战略思维能力,就是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的能力。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总是善于从全局角度、以长远眼光看问题,从整体上把握事物发展趋势和方向,体现出恢宏的战略思维。他强调,要树立大局意识,善于从大局看问题,放眼世界,放眼未来,也放眼当前,放眼一切方面;要善于观大势、谋大事,把握工作主动权;要加强战略思维,增强战略定力,做到“任
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就要视野开阔、胸襟博大,紧跟时代前进步伐,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观察和处理问题,从政治上认识和判断形势,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的内在规律,做到既抓住重点又统筹兼顾,既立足当前又放眼长远,既熟悉国情又把握世情。要增强战略定力,在重大原则问题上旗帜鲜明、态度明确,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中平心静气、静观其变,在制定政策时冷静观察、谨慎从事、谋定而后动。
历史思维能力,就是以史为鉴、知古鉴今,善于运用历史眼光认识发展规律、把握前进方向、指导现实工作的能力。历史是前人的“百科全书”。总书记指出:“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他关于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回顾分析,关于改革开放前后两个三十年关系的精辟阐释,关于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思想观点,关于如何评价党的历史和历史人物的深刻论述,都体现了深邃的历史思维,给人以深刻启迪。总书记还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党史国史“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就要加强对中国历史、党史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世界历史的学习,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认清历史趋势,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
辩证思维能力,就是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善于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洞察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处处体现着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比如,在论述改革问题时,强调“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在分析国际国内形势时,强调要坚持“两点论”,一分为二看问题,既要看到国际国内形势中有利的一面,也要看到不利的一面;在阐述全面深化改革时,强调胆子要大、步子要稳,“战略上要勇于进取,战术上则要稳扎稳打”;在阐述社会治理时,指出“管得太死,一潭死水不行;管得太松,波涛汹涌也不行”;等等。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就要认真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客观地而不是主观地、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孤立地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过程中把握事物发展规律,克服极端化、片面化。
创新思维能力,就是破除迷信、超越过时的陈规,善于因时制宜、知难而进、开拓创新的能力。世间万物,变动不居。“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习近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从不等待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者,而是将更多机遇留给善于和勇于创新的人们”。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就是要有敢为人先的锐气,打破迷信经验、迷信本本、迷信权威的惯性思维,摒弃不合时宜的旧观念,以思想认识的新飞跃打开工作的新局面。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意志,有探索真知、求真务实的态度,为了创新创造而百折不挠、勇往直前,不断积累经验、取得成果。
底线思维能力,就是客观地设定最低目标,立足最低点,争取最大期望值的一种积极的思维能力。“纷繁世事多元应,击鼓催征稳驭舟。”毛泽东同志说过:“不论任何工作,我们都要从最坏的可能性来想,来部署。”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也强调:“我们要把工作的基点放在出现较大的风险上,准备好对策。”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这样才能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提高底线思维能力,就是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宁可把形势想得更复杂一点,把挑战看得更严峻一些,做好应付最坏局面的思想准备。要见微知著、未雨绸缪,增强前瞻意识,把工作预案准备得更充分、更周详,做到心中有数、处变不惊。
第二篇:十二、掌握工作制胜的看家本领本
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连载之十三
十二、掌握工作制胜的看家本领
——关于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 光明日报 》(2014年07月17日 07 版)
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既部署“过河”的任务,又指导如何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贯穿了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为我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方法“钥匙”。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既要深入理解讲话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又要着力把握讲话体现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提高攻坚克难、化解矛盾、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更好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1.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是人类的智慧之学。在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中,哲学是基础。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掌握马克思主义完整科学体系的重要前提。二〇一三年十二月,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学哲学、用哲学,是党的一个好传统。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和武装全党,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 1 干部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更好认识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工作。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系统、具体、历史地分析中国社会运动及其发展规律,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不断把握规律、积极运用规律,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我们才能不断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要学习和掌握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规定着社会性质和基本结构,推动着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只有把这两对矛盾运动结合起来观察,把社会基本矛盾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才能全面把握整个社会的基本面貌和发展方向。今天,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不断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调整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完善上层建筑,也就是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不断促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社会基本矛盾总是不断发展的,调整生产关系、完善上层建筑需要相应地不断进行下去,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态度。
要学习和掌握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的观点。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要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坚持聚精会神搞建 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推动实现物的不断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物质生产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但生产关系也可以反作用于生产力,上层建筑也可以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必须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通过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要学习和掌握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人民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是真正的英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是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事业。要充分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推动事业发展,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群众首创精神,鼓励地方、基层、群众大胆探索,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要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2.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能力
俗话说,思路决定出路,思维水平决定工作水平。能不能正确判断形势,能不能有效化解矛盾,能不能顺利推进工作,关键看有没有科学的思想方法。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体现着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等科学的思想方法,对许多问题的阐释让人豁然开朗。我们要认真学习运用这些思想方法观察事物、分析问题,不断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战略思维能力,就是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的能力。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总是善于从全局角度、以长远眼光看问题,从整体上把握事物发展趋势和方向,体现出恢宏的战略思维。他强调,要树立大局意识,善于从大局看问题,放眼世界,放眼未来,也放眼当前,放眼一切方面;要善于观大势、谋大事,把握工作主动权;要加强战略思维,增强战略定力,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就要视野开阔、胸襟博大,紧跟时代前进步伐,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观察和处理问题,从政治上认识和判断形势,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的内在规律,做到既抓住重点又统筹兼顾,既立足当前又放眼长远,既熟悉国情又把握世情。要增强战略定力,在重大原则问题上旗帜鲜明、态度明确,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中平心静气、静观其变,在制定政策时冷静观察、谨慎从事、谋定而后动。
历史思维能力,就是以史为鉴、知古鉴今,善于运用历史眼光认识发展规律、把握前进方向、指导现实工作的能力。历史是前人的“百科全书”。总书记指出:“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他关于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回顾分析,关于改革开放前后两个三十年关系的精辟阐释,关于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思想观点,关于如何评价党的历史和历史人物的深刻论述,都体现了深邃的历史思维,给人以深刻启迪。总书记还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党史国史“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就要加强对中国历史、党史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世界历史的学习,深刻总结历史经验、4 把握历史规律、认清历史趋势,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
辩证思维能力,就是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善于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洞察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处处体现着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比如,在论述改革问题时,强调“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在分析国际国内形势时,强调要坚持“两点论”,一分为二看问题,既要看到国际国内形势中有利的一面,也要看到不利的一面;在阐述全面深化改革时,强调胆子要大、步子要稳,“战略上要勇于进取,战术上则要稳扎稳打”;在阐述社会治理时,指出“管得太死,一潭死水不行;管得太松,波涛汹涌也不行”;等等。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就要认真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客观地而不是主观地、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孤立地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过程中把握事物发展规律,克服极端化、片面化。
创新思维能力,就是破除迷信、超越过时的陈规,善于因时制宜、知难而进、开拓创新的能力。世间万物,变动不居。“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总书记指出,“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从不等待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者,而是将更多机遇留给善于和勇于创新的人们”。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就是要有敢为人先的锐气,打破迷信经验、迷信本本、迷信权威的惯性思维,摒弃不合时宜的旧观念,以思想认识的新飞跃打开工作的新局面。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意志,有探索真知、5 求真务实的态度,为了创新创造而百折不挠、勇往直前,不断积累经验、取得成果。
底线思维能力,就是客观地设定最低目标,立足最低点,争取最大期望值的一种积极的思维能力。“纷繁世事多元应,击鼓催征稳驭舟。”毛泽东同志说过:“不论任何工作,我们都要从最坏的可能性来想,来部署。”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也强调:“我们要把工作的基点放在出现较大的风险上,准备好对策。”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这样才能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提高底线思维能力,就是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宁可把形势想得更复杂一点,把挑战看得更严峻一些,做好应付最坏局面的思想准备。要见微知著、未雨绸缪,增强前瞻意识,把工作预案准备得更充分、更周详,做到心中有数、处变不惊。
3.调查研究是一项基本功
调查研究是做好领导工作的一项基本功,调查研究能力是领导干部整体素质和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研究问题、制定政策、推进工作,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
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做好领导工作的重要传家宝。只有深入调查研究,才能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真正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也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决策的正确制定与贯彻执行,保证我们在工作中尽可能防止和减少失误,即使发生了失误也能迅速得到纠正而又继续胜利前进。经常开展调查研究,非常有益于促进领导干部正确认识客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转变工作作风、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有益于深切了解群众的需求、愿望和创造精神、实践经验。
调查研究要找准问题、有的放矢。要紧紧围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执行,深入研究影响和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深入研究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研究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深入研究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点问题,深入研究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等领域的重大问题。这样才能使调查研究工作同中心工作和决策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更好地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为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服务。
调查研究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要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地调查了解情况,既要调查机关,又要调查基层;既要调查干部,又要调查群众;既要解剖典型,又要了解全局;既要到工作局面好和先进的地方去总结经验,又要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去研究问题。基层、群众、重要典型和困难的地方,应成为调研重点,要花更多时间去了解和研究。尤其对群众最盼、7 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更要主动调研,抓住不放,真正听到实话、察到实情、获得真知、收到实效。
调查研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要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坚持追求真理、修正错误的勇气,从客观实际出发,坚持结论产生在调查研究之后,建立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对调查了解到的真实情况和各种问题,坚持有一是
一、有二是二,既报喜又报忧,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处理好调查和研究两个环节的关系,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进行一番交换、比较、反复的工作,把零散的认识系统化,把粗浅的认识深刻化,直至找到事物的本质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
调查研究要制度化经常化。要坚持和完善先调研后决策的重要决策调研论证制度,把调查研究贯穿于决策的全过程,真正成为决策的必经程序,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坚持和完善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的调研工作制度,领导干部要带头调查研究,拿出一定时间深入基层,特别是主要负责人要亲自主持重大课题的调研。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领导干部不仅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始终关心基层联系点,关心联系点的群众,真心实意地交朋友、拉家常,直接了解基层干部群众的所想、所急、所盼。
4.发扬钉钉子精神
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必然大有成效。如果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结果很可能是一颗钉子都钉不上、钉不牢。做工作、干事业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发扬钉钉子的精神”,不折腾、不反复,切实把工作落到实处,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应该肯定,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广阔天地里,广大党员干部都是想干事的,都有干事的热情,都想干出一番事业,以不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但现实中,我们也时常看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地区、部门换一届领导,就要推倒重来、搞一个“兜底翻”,领导干部为了显示所谓的政绩,另搞一套,空洞的新口号满天飞。到头来,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严重损失。这是与我们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相符的,是与我们党一贯倡导的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背道而驰的。因此,总书记强调发扬钉钉子精神,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
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牢记一个道理,政贵有恒。为官一方,为政一时,当然要大胆开展工作、锐意进取,同时也要保持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一张好的蓝图,只要是科学的、切合实际的、符合人民愿望的,就要一茬一茬接着干,干出来的都是实绩,广大干部群众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朝令夕改,那就什么事情也干不成。领导干部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始终坚持为人民谋利益的政绩观,正确处理大我和小我的关系,长远利益、根本利益和个人抱负、个人利益的关系,多做打基 9 础、利长远的事,不搞脱离实际的盲目攀比,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真正做到对历史和人民负责。
坚持“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总书记强调:“要抓实、再抓实,不抓实,再好的蓝图只能是一纸空文,再近的目标只能是镜花水月。”干事业不是做样子,不是做表面文章,很多时候,有没有新面貌,有没有新气象,并不在于制定一打一打的新规划,喊出一个一个的新口号,而在于结合新的实际,用新的思路、新的举措,脚踏实地把既定的科学目标、好的工作蓝图变为现实。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切实干出成效来,做到言必信、行必果。任务一经确定,就要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向前走,不断积小胜为大胜。
发扬钉钉子精神,还要建立规范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形成激励干部求真务实的有效机制,使那些重实际、说实话、务实事、求实效的干部,不仅不吃亏,而且受到鼓励、褒奖、重用;使那些做表面文章、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跑官要官的干部,不仅捞不到好处,而且受到批评和惩处。只有这样,才能使开拓进取谋发展、埋头苦干抓落实蔚然成风。
5.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重 10 要保证。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总书记号召全党同志,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同过去相比,我们今天的学习任务不是轻了,而是更重了。当前,全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我国发展起来后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现在,我们遇到的问题中,有些是老问题,或者是我们长期努力解决但还没有解决好的问题,或者是有新的表现形式的老问题,但大量是新出现的问题。新问题每时每刻都在出现,而且多数又是我们过去不熟悉或者不太熟悉的。要认识好、解决好这些问题,唯一的途径就是增强我们自己的本领。只有加强学习,才能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才能使领导和决策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才能克服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的问题。
学习应该是全面的、系统的、富有探索精神的。既要抓住学习重点,也要注意拓展学习领域;既要向书本学习,也要向实践学习;既要向人民群众学习,向专家学者学习,也要向国外有益经验学习。首先,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要通过坚持不懈地学习,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坚定理想信念,带领人民走对路。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有“望尽天涯路”那样志存高远的追求,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静下心来通读苦读;要勤奋努力,刻苦钻研,舍得付出,百折不挠,即使“衣带渐宽”也“终不悔”,“人憔悴”也心甘情愿;要坚持独立思考,学用结合,学有所悟,用有所得,在学习和实践中“众 11 里寻他千百度”,最终“蓦然回首”,在“灯火阑珊处”领悟真谛。其次,要学习党史、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这是领导干部开展工作要做的基本准备,也是很重要的政治素养。同时,还要结合工作需要学习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科技、军事、外交等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知识化、专业化水平。
要正确把握学习的方向。忽视了马克思主义所指引的方向,学习就容易陷入盲目状态甚至误入歧途,就容易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中无所适从,就难以抵御各种错误思潮。没有正确方向,不仅学不到有益的知识,还很容易被一些天花乱坠、脱离实际甚至荒唐可笑、极其错误的东西所迷惑、所俘虏。
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要通过学习增强工作本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说的就是反对学习和工作中的“空对空”。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并且是更重要的学习。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带着问题学,拜人民为师,做到干中学、学中干,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千万不能夸夸其谈、陷于“客里空”。
要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要善于挤时间,多一点学习、多一点思考,少一点无谓的应酬、少一点形式主义的东西。要沉下心来,贵在持之以恒,重在学懂弄通,不能心浮气躁、浅尝辄止、不求甚解。领导干部要把学习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如饥似渴地学习,积少成多、积沙成塔,积跬步以至千里。总书记指出,“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我们的干部要上进,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
第三篇:2022年党课讲稿:强化理论学习提升制胜看家本领
2022年党课讲稿:强化理论学习
提升制胜看家本领
提纲:
一、要提高站位,充分认识加强理论学习的重要性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才能筑牢“思想关”
二是加强理论学习,才能恪守“政德关”
三是加强理论学习,才能严把“作风关”
二、要瞄准短板,勇于正视当前理论学习的问题不足
(一)学习意识淡薄,缺乏主动性
(二)学习内容空洞,缺乏针对性
(三)学习形式单一,缺乏吸引性
(四)学习效果不佳,缺乏实践性
三、要突出重点,全面提升学习思考运用的能力
(一)当好新时代发展的“逐梦人”,必须坚持深学深悟
(二)当好新时代发展的“逐梦人”,必须坚持问题导向
(三)当好新时代发展的“逐梦人”,必须坚持创新方法
同志们:
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看,我们党依靠学习创造了历史,更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也是领导干部必须普遍掌握的工作制胜的看家本领。”对于党员领导干部来说,理论思维和思想学习必不可少,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度,决定着政治敏锐的程度、思维视野的广度和思想境界的高度。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面对新发展新机遇新挑战,党员领导干部如何做到不断加强学习,不断开阔眼界、提高思想站位,通过学习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呢?今天,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和大家共同学习交流。
一、要提高站位,充分认识加强理论学习的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正是依靠学习,中国共产党成就过去、掌握现在、赢得未来。由此可见,无论是从历史的角度、现实的维度,还是从未来的向度,重视理论学习、善于理论学习、加强理论学习,都是我们党从胜利走向更大胜利的可靠保证。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才能筑牢“思想关”。
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加强理论学习,就是要持之以恒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通过向时代取经、向历史问道、与自我对话等多种途径,在思想深处来一次深刻的大洗礼,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二是加强理论学习,才能恪守“政德关”。
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是党员干部修身做人的政治体现。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一个党员只有具备高尚的政治品格,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艰苦境遇下毫不畏惧,才能用热血谱写忠诚,永葆政治本色,践行铮铮誓言。通过加强理论学习,可以提高政德认知、培养政德情感、规范政德行为,对品德修为来一次深入的大检验,进而锤炼忠诚品质,保持干净操守,勇于担当使命。三是加强理论学习,才能严把“作风关”。
千部作风是党的作风的集中体现,端正党的作风,关键还是要紧抓干部作风。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保持党间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强理论学习,可以进一步认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根源、表现和危害,进而找到防止和消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途径和办法,进一步密切党间人民群众的联系,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二、要瞄准短板,勇于正视当前理论学习的问题不足
理论上的认同是最根本的认间,思想上的追随是最内在的追随。只有不断增进、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感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在学思践悟,学用结合中让理论“活起来”,才能掌握新思想、得到新启迪、增长新本领。但也要看到,表态化、浅表化、功利化等现象,在理论学习中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意识淡薄,缺乏主动性。
当前,一部分领导干部还存在着轻视和忽视理论学习的思想,在认识上对理论学习不够重视,自觉学习的意识不强,总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被动应付的参加理论学习,缺乏积极性和自觉性。这种被动应付的认识和态度,根源就在于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有些领导干部错误地认为只要工作能干出成绩就可以了,理论学习是空的,虚的,无所谓,不需要认真对待;个别领导干部甚至认为理论学习是一种负担,占用了工作时间,反而不利手工作干出成效,没有正确认识到理论学对提高领导干部综合素质,领导能力,执政能力和党性修养的巨大促进作用,从而淡化了理论学习的意识、对理论学习缺乏积极主动的热情。(二)学习内容空洞,缺乏针对性。
部分领导干部学习意识不强、学习被动应付,这与学习内容空洞有着很大关系。当前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中,更偏重于理论教育。教育者多为从事理论工作多年的专家学者,他们尽管理论功底深厚,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相对不强。因此,在教学传授中,抽象空洞的理论说教较多,联系实际的较少,对领导干部急需和实用的新知识涉及不多,既不能起到一定的答疑解惑效果,也没能很好地发挥出学习培训在提高素质、提高能力上的作用,致使部分领导干部对理论学习提不起兴趣,从而挫伤了学习的积极性。还有一些单位教育资源比较匮乏,理论学习只能局限于读书、看报纸、看碟子,针对性不强,这也很难满足领导干部对知识的需求,无法激发领导干部学习理论学习的积极性。么(三)学习形式单一,缺乏吸引性。
随着当前环境和形势的变化,领导干部对学习的形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理论学习的形式还比较单一,单向看书读报的多,双向交流座谈的少;被动参与的多,主动学习的少,缺乏多样性。即便是参加有组织的学习培训,在培训模式上也因循守旧,课堂讲授中大部分沿用“我讲你听”的灌输式、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式,平铺直叙,缺乏创新精神。内容也大多以纯理论为主,用理论解释理论,实践性和针对性不足,对象不分层次,不分类型,缺少兴趣教学的探索和尝试。往往是讲的人在台上高谈阔论、口干舌燥,听的人却在台下索然无味、兴趣毫无。即便是听后的研讨发言,往往也是一写脱离实际的大话空话套话,照搬的东西多,自己的感悟少,起不到讨论的实际效果。这种单一的学习模式和呆板的学习方法,抑制了领导干部理论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影响了学习的最终效果。(四)学习效果不佳,缺乏实践性。
当前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中,存在着走形式、走过场的不良现象。少数领导干部喜欢做表面文章,过于追求形式,只求花样多、活动多、口号新,不注重学习的质量和效果,满足于把学习内容和制度写在纸上、挂在墙上,不善于将所学的理论用手指导实际工作,导致学而不用、学用脱节。部分领导干部学习方法死板,就书本学习书本,就理论学习理论,运用科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薄弱,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严重,从而使学习效果受到了严重影响。
三、要突出重点,全面提升学习思考运用的能力
理论学习是“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事情”,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摆正学习的出发点,把理论学习作为一种习惯、一种必需、一种责任来抓,坚持深学深悟、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创新方法加强理论学习、厚实理论功底,自觉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观察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各项工作朝着正确方向、按照客观规律推进。
(一)当好新时代发展的“逐梦人”,必须坚持深学深悟。
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号召全党“吃小米饭,攻理论山”,并指出“学习马列主义不能像看小说那样,一目十行,走马观花,而要一句句、一段段地认真思考,用心领会,要经常读、重点读”。学习理论最有效的办法是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强读强记,常学常新,坚持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一要全面系统学。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着力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全面系统把握统筹推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框架脉络和任务举措,不断提高理论素养、政治素养,努力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二要及时跟进学。要切实增强第一时间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自觉养成读人民日报时政报道和重要评论、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读《求是》杂志和新的重要论述摘编汇编的习惯。只有及时跟进学习,并与之前间类学习资料进行对照,才能精准判断出新提法、新要求和新变化。三要深入思考学。要深学深悟党的创新理论,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学习,通过深入思考,把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真正转化为自身的理论素养、知识水平、业务本领和领导能力。四要联系实际学。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把学习理论和指导实际相结合,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相结合,运用理论和发展理论相结合,从总体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二)当好新时代发展的“逐梦人”,必须坚持问题导向。
科学理论是我们推动工作、解决问题的“金钥匙”,解决问题的方法正是从理论学习中得来的,是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出来的。一要善于发现问题。要把问题意识贯穿于理论学习的全过程,以“甘当小学生”的精神、“一竿子插到底”的劲头、“打破砂锅问到底”的韧劲,把问题找准、找真、找实。二要善于分析问题。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思维方法,搞清楚问题是什么、症结在哪里,使调查研究的过程成为加深对党的创新理论领悟的过程,成为推动各项事业稳定发展的过程。三要善于解决问题。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之“矢”去射具体实践之“的”,下功夫研究解决那些制约单位建设发展的难点问题、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以及新形势下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推动理论学习实起来、见成效,真正让党的创新理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三)当好新时代发展的“逐梦人”,必须坚持创新方法。
进入新时代,深化理论学习必须注重守正创新,在坚持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经验方法基础之上,积极推进学习教育方式方法的创新。一要创新学习模式。要精准摸清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党员的学历层次和知识结构,准确把握其思想心理和行为特点,主动对接其认知习惯和接受方式,改变过去封闭性、单一性的学习模式,将传统的“单向灌输”转变为“双向互动”,间时注重理论的通俗化大众化,把抽象的理论逻辑转化为直观的生活情境。二要创新学习载体。针对互联网时代多样化、智能化、便捷化的学习需求,要抓好平台载体、内容载体、活动载体、宣讲载体等建设,采取适合年轻干部的体验式、案例式、情景式等教学形式,激发其理论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三要创新学习管理。要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等各层级学习制度,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不断完善学习教育竞争机制、激励机制、考评机制,把学习教育情况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和衡量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内容,在强化学习制度执行中使党员干部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形成热爱学习的氛围,练成善于学习的本领。
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经开启。对中国共产党而言,是新机遇、新挑战;对领导干部而言,则意味着新使命、新要求。作为领导干部,在学习理论过程中,一定要紧密结合工作和恩想实际,坚持把进步提高学习本领放在首位,紧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理论创新进程,切实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自己,强学强记,常学常新,带头钻研,学深悟透,牢固掌握,坚持运用,实现理论上和行动上的高度自觉和高度一致,真正实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切实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指导实践、改革创新、推动发展的能力,当好新时代发展的“逐梦人”。
第四篇:班主任优秀工作案例 班主任的看家本领
班主任的看家本领
赵雪银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第二实验小学
电话:***邮箱:qxzxy@163.com
地址: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第二实验小学 邮编:064302
我力求给每孩子一个温暖的家,无论谁,是优秀积极还是畏缩胆小,是无论失败低落还是成功快乐,这里永远都是一个港湾,回到班集体里,在老师的面前都能够得到慰藉和帮助。班级是一个温暖的家。
这个温暖之家有歌声。
清晨我和孩子一起扫地,边扫边唱,哼着轻快的歌。
每逢节日更是同学们的舞台。“击鼓传花”节目,不会表演可以击鼓,可以传花,可以鼓掌。不会唱歌,可以背诗。还可以教师点名,表示关注。“特殊节目”可以做动物的动作、模仿动物的叫声,请其他同学猜。还可以做各种行为的动作,请其他人猜。比如:“游泳、写字、开车、吃饭、跳舞、跑步、读书、唱歌、种地、睡觉、洗澡、洗脸、梳头……”,简单、有趣的节目让孩子们打成一片。参与了才有幸福感,才有集体感,就不会有失落感和遗弃感,找到了家的温暖,才有了爱的感觉。
这个温暖之家有笑声。
谁掉了垃圾,得到的不是职责。“你是魔术师啊?白纸变废品,一会儿冒出一个。”这个同学一下子就脸红了,笑 1
着捡起废纸。其他同学也笑了。
课堂上同学们更是妙语连珠、笑意盈盈。
我带着儿子去上课,悄悄地告诉他:“躲起来,一定要让同学们大吃一惊!”走进教室的一瞬间,同学们都情不自禁地喊起来:“Yeah!Yeah!”“今天怎么不叫老师了,改成爷爷了?我还没有当奶奶呢,就当爷爷了啊?”我故意逗笑的话语引得大家哄堂大笑,笑得那么幸福。我顺利地开启了一个话题:“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礼物。给大家变一个魔术,下面请小礼物闪亮登场!”好不容易才把调皮、胆怯的小儿子从讲桌底下拽出来。那憨憨的表情又引来大家轻松地笑声。
我低头问儿子:“同学们在做什么?”
“笑。”
“加1分。”
“再看看他们什么样子?”
“开心。”
“加2分。”
“再看看他们怎么开心地笑的?”
“不知道。”
“不知道,扣3分。”
一个字加一分,结果“不知道”三个字,儿子好不容易得的分数一下子都扣掉了。同学们可幸灾乐祸了,看着儿子
不情愿的样子,很滑稽。同学们更是笑得前仰后合,笑他得不偿失。儿子可不愿意了,拽着我的胳膊,拉衣角,扭扭捏捏。我说:“姿势不大方,好像老爷爷,扣10分。”儿子可不干了,小拳头又是拉,又是捶打。我问同学们:“这样的表现好吗?哪里有孩子打妈妈的啊?”“扣10分。”刚刚被扣掉了10分,这次扣掉了20分,更是雪上加霜,同学们喷饭地大笑。
于是我让儿子看大家的笑模样,他居然说:“没有看见。”我还没有说话同学们就哈哈大笑起来。“不说出大家笑的样子,可是要扣分了啊?”儿子想了想,看了看,说:“牙笑掉了。”我故作惊讶的问:“哪里有啊?我怎么没有看见啊?”孩子们又上当了,这时候已经笑得前仰后合了。
于是,我换了一招,让儿子找一个笑得最开怀的、最开心的人。不许说出名字,要描述他的样子,笑得样子和长的样子。“用手捂着嘴笑。”“眼睛笑得眯上了。”同学们不时的回头找,范围越来越小。“衣服是橘色的。”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喊出了名字。
儿子不会形容同学们笑得样子,那就请救兵。谁说得好就加分。沉浸在笑声和快乐里的同学们都跃跃欲试。
“嘴角向上翘起。”“样子像什么呢?”“像弯弯的月亮。”“加10分。”
“露出了大板牙。”
“眼睛都笑成了一条缝,快没有了。”
“XXX还有小酒窝。”
……发言此起彼伏,好像浪潮一浪一浪,课堂沸腾起来。……
这个温暖之家有读书声。
看读物、报纸、杂志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获得外界信息的方式。尤其是一些少儿读物,都是一些和他们年龄相仿的孩子的事迹。教师多给他们推荐立志的故事看。
一次我看见《小学生必读》2009年10月的一片文章《成长的奇迹——记河北省衡水市南门口小学学生张晓璇》,被这个女孩的顽强和勇气深深的打动了,让我看到了一个生活的强者,一朵璀璨的生命之花。
我没有直接推荐学生看,没有直接说出我的感动。而是给他们看封面上女孩的照片,一个美丽、清秀、活泼、自信的女孩。先让学生说对女孩的印象,然后,我告诉他们:“这个女孩是一个耳聋患者,他听不见声音。”所有的学生都惊呆了,有的甚至瞠目结舌。这时候,我开始读这篇文章,女孩取得的成就和她的成长经历。我看到同学眼里闪闪的泪光,教室里鸦雀无声。我想这一刻,就是心灵的震撼。
读完,我让他们说说自己的感受。可以给女孩写信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因为她就在我们的生活里,和我们的孩子一样大。这时,学生自己去读《小学生必读》。我想这些孩子
读完这篇文章,一定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心情,这篇文章和这本书也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女孩的坚强和毅力也深深地打动了他们,激起了他们学习的欲望。孩子们埋头读书,此时无声胜有声。
我希望孩子们快乐的在这个家庭里成长,将来长大了还对这个家庭留恋,仍然有着深厚的感情。这个温暖的家庭让他们一生受益。
第五篇:班主任培训材料:班主任工作五招制胜
班主任培训材料:班主任工作五招制胜
怎样抓住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建立起优良的班集体,我认为“五招”必用。
第一招:情感上以爱动其心。这是老生常谈,但是我认为,光老师不爱学生不行,要想办法让学生爱老师。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怎样做到这一点呢?一是要真爱学生,是否真爱,老师的眼神和动作语言就可以看出来,爱从心底流出,能够产生磁场。我们有的老师看到学生就一副厌恶、不耐烦的表情,你的道理讲得再好,学生是不买帐的。二是要让学生感受到爱。可以想想我们谈恋爱的时候,怎样让对方感受到种种爱意呢?每天准时的电话,时不时要求共同进餐,特殊节日的时候给点惊喜,无事的时候也想法凑到一起说几句好听的话,慢慢地,对方就接受了。对于学生,特别是那些问题学生、困难学生,就要这样。老师做到这个份上肯定不容易,但这也正是老师的职业特点所在。爱好学生人人能做到,爱差学生的老师必然要有高尚的情怀。有的老师说,这些学生不讲感情,其实这类学生最讲感情,即使今天他没有反馈,也一定是班主任的一张感情存单。霍懋征老师“四不”:不向学生发火、不让学生掉队、不惩罚一个学生、不向家长告状,赢得学生一生爱戴,值得每个班主任学习。
第二招:习惯上小事成大事。学生成长的过程就是习惯养成的过程,教师的作用就是育苗。俗话说:“积千累万,不如养成好习惯。”教育家叶圣陶也指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由此可见培养习惯的重要性。良好习惯的作用有三个方面:一省时,二省力,三减少错误。培养吸光一是要严格要求,班主任要有威信,要有原则;二是要以身作则,老师的表率作用很重要,所谓“谁家的孩子像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己不正,不能正人。(班主任
www.xiexiebang.com)三是要反复练习,及时强化,习惯的形成非一朝一夕之功,非反复练习不可。不少的班主任在这方面的意识要加强,卫生差,秩序差,学习差,归根结底习惯差。有时候老师在喊学生习惯差,却对学生习惯没有培养意识。
第三招:管理上人人担责任。魏书生的班级管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班级管理如果能够做到人、事、时三者结合,就能达到最大限度的自动化,也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效率。可以像八(3)一样进行细致的班级分工,也可以在班上推行“我为班级做实事”的活动,让每一位学生用自己的眼光,到班上找一件自己认为值得做而且能够做的事情,然后报班长登记,在班上公布,并自己负责为班级持之以恒地把这件事做好。这样一来,班上可以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学生只有不断地为班级做事,对班级的感情才会越深,集体荣誉感才会越强。反之,一个从来不为班级做贡献的人,他也就游离在集体之外,对集体也就不会有多少感情,集体好与不好,他都会无所谓。有的学生已经将被老师们边缘化,学习不管,眼睛不看,事务不分,他们只好在沉默中爆发,时不时干些违纪的事儿。
第四招:学习上自主最有效。苏霍姆林斯基说,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教育和管理的最高境界是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很多优秀的老师都认为自己最大的成功就是促进了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有个学生在日记里写道:“教育的确需要鞭子,但这根鞭子,不应该只掌握在教师和家长的手中,而应该植根于我们自己的心中。”外因是事物的外部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教师和家长的教育和管理,社会的影响都只是学生成长的外部原因,而学生的自我教育才是学生成长的根本原因。而只有调动了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积极性,教育和管理的效益才会得到大幅度提高。而且,当今是一个信息化社会,现在的孩子由于受外界多元信息的影响,都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很难听进别人的意见。事实上,他们在很多方面(例如电脑和网络)比上一辈还要强一些。随着年龄的增大,知识的增多,他们判断是非善恶的能力还是有的。也就是他们已经具备自我教育的能力,年龄越大,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潜力越大。一般规律是,十三岁之前,老师和家长的教育管理,社会的影响起的作用比较大,占主导作用;十三岁之后,自我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就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第五招:精神上阳光才给力。学生中的消极因素确实很多,心理健康是最突出的问题。这是班主任工作中的难点,所以班主任一定要关注学生的精神状态,营造起班集体积极向上的精神氛围。这里一方面需要班主任洞察秋毫,关注特质学生,做好个别工作。另一方面需要班主任长期给予学生一种积极价值观的影响。一是要打好学校阳光教育牌,诠释阳光教育内涵;二是用班主任昂扬的精神风貌感染学生;三是开展起丰富的班级活动,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感受温暖,感受力量。
当然,班主任的最高境界是无招胜有招,当各种招数内化为班主任的基本素养后,班主任的工作自然会厚积薄发,一言一行都会形成有效的教育磁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