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好制度的六大特性(精)
好制度的六大特性
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1所好的学校不仅要有先进的办学理念,而且要有好的规章制度。因此,为了规范学校的管理行为,每个学校都会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那么,什么样的规章制度才是好的规章制度呢?笔者认为,好的规章制度应当具有“6性”:
参与性
规章制度应该让广大教师参与制订。如果管理制度不考虑教师的发展需要,而是强加给他们,那么教师就会消极地对待这些制度。在制订管理制度时,管理者决不能把它当作个人意志的体现,而应让全体教师参与制度的制订、质疑以及修改。这样,学校管理制度讨论、制订的整个过程,也就成了广大教师主动参与制度制订的过程,符合教师发展的需要。这样的管理制度是教师的1种主动追求,自然能够外化为他们的自觉行动。
公平性
学校的规章制度应当具有公平性。公平性要求普通教师做到的,行政领导首先应该以身作则。国家制定的法律,任何人都必须遵守。学校制订的规章制度亦是如此,如果只是用来约束普通教师,对行政领导根本没有约束力,那么就会变得苍白而无力,就会成为1纸空文。
比如,校门口立着“出入下车”的牌子,普通教师遵守得很好,而1些行政领导却视而不见;“不在办公室吸烟”的要求,普通教师都能做到,可1些行政领导的办公室却经常烟雾缭绕。如此这样,普通教师又怎么可能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呢?
科学性 学校的规章制度应当具有科学性。有的学校不根据实际情况制订适宜的规章制度,而是胡乱拼凑;有的学校怕麻烦,直接照搬别人的做法,采取拿来主义。这样的规章制度没能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自然不可能科学合理,也必然会产生种种矛盾。规章制度应当具有科学性,应当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制订。比如某校有私家车的教师比较多,就可以制订“停车停在自己的车位,且统1车头朝外”这1规定;某校有接送孩子上学、放学的年青教师比较多的话,就可以将作息制度作相应的变动,等等。
人文性
学校的规章制度应当具有人文性。不少学校的规章制度,满眼是不准、不能、禁止等生硬的词语,处处是1副冷冰冰的铁面孔,很难看到最好、宜、应该这样的比较温馨的词语。各项规章制度不准教师这样做,不准教师那样做,到底应该怎么样做却没给教师说明白。这些缺少人文性的规章制度为了省事,简单地进行硬性规定,而不去站在广大教师的角度多1些软性规范,只知道“堵”,不注意“疏”,教师怎能不反感?
简明性
学校的规章制度应当具有简明性。笔者曾经在1个省级规范化学校参观学习,其间发现他们仅教师办公室管理方面的制度条文就不下10几种,里面的规定更是细致。比如该校“教师办公桌物品摆放要求” 的规定,给每位教师分发了1张示意图,对桌面每个角落该放什么都作了硬性规定。且不说这种规定是否科学,单就这些条款本身来讲,有必要这么详细吗?管理倒是规范了,可是这规范的背后我们失去了什么呢?“满足于管理而不顾到教育,这是对心智的压迫。”太多的条条框框,在限制教师行为的同时,也束缚了他们的个性发展。
持久性
学校的规章制度也应该是持久的。规章制度不是1时的“权宜之计”,不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各种检查的短期行为,而应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管理者在制订管理制度时,不仅要把教师看成是“被管理者”,同时也要努力使他们成为管理者,变“制度要我这样做”为“我应当这样做”。学校管理制度即使制定好之后,也不意味着它就是圣经,因为在具体的管理实践过程中,如果发现其存在什么不合理的地方,还应该继续修改,也就是说,学校规章制度应当与教师的主动发展同步,是1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中国教育报》2008年7月22日第6版
第二篇:关于群众工作的六大制度
关于群众工作的六大制度
一、民情定期会诊整改制度。每个月的最后一个工作日确定为我局的民情“会诊日”,由局党组牵头,召开相关单位参加的联系会,收集基层和群众对审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研究汇兑。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整改,并向社会公开。此项工作由***同志负责。
二、党风政风行风监督评议制度。要随时保持与行风监督员的联系,随时保持监督渠道的畅通,准确把握社会各界对审计部门工作的意见、态度和评价,及时整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此项工作由***同志负责。
三、联系点制度。要合理安排时间,走访我局联系的乡镇、村和街道社区,及时了解并解决他们遇到的具体问题,主动帮他们跑资金、找项目、寻找致富路子。此项工作由***同志负责。
四、党员活动日制度。每个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五确定为我局党员活动日,局党支部要组织全体党员开展“为**市发展献一个良策、引进一个项目、做一项义务劳动、慰问一名贫困群众、落实一条整改措施”活动。此项工作由***同志负责。
五、“1+X”帮扶制度。根据局里的统一安排,每一名党员要与联系对象结成帮扶对子,建立定期联系,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具体困难,为他们提供资金、技术和信息服务。此项工作由***同志负责。
六、党员下访制度。每一名党员下基层每个月应不少于3天,记好民情日记,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不得少于3件。此项工作由***同志负责。
第三篇:轮调制度的六大原因
智慧365-企业管理在线学习领导者学习管理之轮调制度的六大原因
根据MBA智库的定义,轮岗又称职务轮换(Job Rotation),是指企业有计划地按照大体确定的期限,让员工或管理人员轮换担任若干种不同工作的做法,从而达到考察员工的适应性和开发员工多种能力的目的。轮调对活化公司人事结构具有很高的重要性。2009年,我刻意主导几项公司人事轮调案,首先由HR全面盘点公司人事状态,并要求各事业单位主管提出可轮调之人员,由人事部门一一评估,进行职位轮调。
我们执行轮调作业有几项原则:
一、部门因为外在环境改变或业务紧缩,人员有超编现象,应将剩余人员由冷点调动到热点,以最大程度避免人力的闲置。
二、部分员工在同一岗位上已经工作好几年,对于工作行礼如仪,缺乏热情与创新者,应给予调动,让他们有机会在新的工作领域学习。
三、公司有些新设部门,是属于新的业务领域或业务模式,不容易由外面引进人才,优先由公司现有表现优秀之人才调动,除了解决新事业单位的缺人问题外,提供人才新的挑战与历练机会,是最具建设性之轮调安排。
四、具有发展潜力的年轻人才,应给予特别轮调,让他有机会历练各项重要职位,发展不同岗位的技能,以储备公司未来管理职位需求。以下谈谈我对公司为何需要执行轮调制度的心得。
一、公司因业务稳定,组织容易出现老化现象员工在同一职位工作超过三年,对各项工作流程都已经驾轻就熟,需要挑战和新鲜感才能保持活力,否则长期在一个职位上任职,可能缺乏对工作的热情,难以为工作注入创新的元素,每天的工作只是为了填满八个小时的工作时间,长久下来甚至会对工作产生倦怠感,进而萌生去意,这会增加公司的人事成本。根据不同的职务,一般工作的学习曲线需要1~5年不等,知识性的工作则至少需要2~3年的学习曲线。当学习曲线趋于水平的时候,同一工作很难再提供学习成长的机会,适时的调整工作职位,让员工重新爬另一个学习曲线,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确保员工对工作之热情。
二、公司投入新市场、新事业,需要征调优秀人才公司为了发展要不断地扩张业务领域,比如开展新业务项目或新兴区域,可是往往因为无法迅速找到适当人才,而耽误了商机。由公司现有组织征调优秀人才,是最快的方法。研华在设立海外分公司时,都是由现有组织内选派具有创业精神的优秀人才担任,可是这种外派的工作,优秀人才往往不愿意前往,因为这些工作需要抛家弃子,远离家乡,到一个陌生的国度,语言沟通与文化适应都是莫大的挑战。因此公司须要有一套制度来保障那些愿意为公司新事业牺牲冒险的员工,平时公司就需要培养储备足够的人才,才能应付公司发展的需要。
三、解决人事瓶颈之困境有时一个表现优秀的年轻人才,在一位资深的主管部门工作太久,会逐渐有被卡住的感觉。这时候,更高一层的主管或HR若不及早发现这种现象,主动调整组织,年轻的优秀人才可能会没有耐心而求去。处理这样的情形有两种方式:一是将这位优秀年轻人才调到另一位能力强的主管之下,给予新的任务,让他有新的学习对象;二是如果这位年轻的人才具有更上一层楼的潜力,可以将大部门拆分成两个部门,让年轻的人才带一个小团队,独立于资深的主管团队之外,让人事管道畅通。这样安排不但可以让组织扁平化,还可以不断挖掘新的管理人才,避免因为组织老化,年轻人的晋升管道受阻。
四、培养关键岗位的储备人选公司发展过程中,因为某些关键职位异动,而对公司造成损失甚至危机,这是因为平时没有为关键职位储备备位人选。外资企业平时就重视职位轮调,一有重要人事异动,几乎都可以在几周之内由内部或其他海外分公司,调动适当人选填补,完成一系列之人事调整,不会出现人事断层或危机,每一次组织调整反而是公司进步的机会。
第四篇:“十二五”需要研究解决好六大问题(推荐)
“十二五”需要研究解决好六大问题
一是要把扩大内需作为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战略方针。调整需求结构,不断增强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实现内需和外需协调发展。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增加农民和城镇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为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提供支撑。推动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领域和渠道,保持投资规模适度增长,引导投资更多地投向民生领域和社会事业。
二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在动力。通过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的结合,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引导资金、人才、技术等创新资源向企业聚集,推进产学研战略联盟。大力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着力突破制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核心和关键技术,支持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加快发展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幅提升农业、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的现代化水平。
三是要把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攻方向。继续实施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把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放在重要位置,加快东部地区中心镇和中西部地区县城的发展。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加快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稳步推进农民工市民化,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四是要把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坚持改善民生和扩大内需的内在统一,更加注重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来谋划发展。把改善民生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始终,建立健全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的体制机制。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加大财税、金融、产业等政策促进就业和创业的力度。坚持保基本、广覆盖、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教育、医疗等专项救助制度,积极发展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的社会福利事业。
五是要把强化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推行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扩环境的生产方式、交通方式和消费模式。从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物产生、最终消费等各个环节入手,逐步建立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按照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保护和修复重要生态地区和大江大河的生态环境,形成保障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目标,在“十二五”规划中要得到切实有效的落实。
六是要把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作为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的主要途径。在未来发展中,中国将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把“引进来”与“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在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方面取得新突破,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健全开放型经济体系。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国际收支调控体系和机制,完善对外贸易和外资利用方式,积极稳妥推进人民币区域化和国际化进程。
第五篇: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安全检查制度
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安全检查制度
一、矿山应建立健全“六大系统”管理机构,配备管理人员、专业技术员、值班人员、维护人员等相关人员。
二、矿山应建立健全“六大系统”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六大系统”管理机构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当系统发出报警、断电、馈电异常、系统故障等信息时,及时上报。
三、应加强“六大系统”的日常管理,整理完善各系统图纸等基础资料。
四、应随井下采掘系统的变化,及时调整和补充完善“六大系统”。
五、应建立应急演练制度,科学确定避灾路线,编制应急预案,每年开展一次“六大系统”联合应急演练。建立应急演练档案,并将应急演练情况书面报告给安监局等相关职能部门。
六、矿山井下监控分站、传感器、读卡器、基站等设备必须具有矿用产品安全标志,不能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设备。
七、“六大系统”电气设备入井前,应检查其“产品合格证”、“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及安全性能。
八、要加强系统设备维护,定期对各系统完好情况进行检查,定期进行调试、校正,及时升级、拓展系统功能和监控范围,确保设备性能完好,系统灵敏可靠。
公司由安监部牵头,机电部、通风部、生产技术部配合,定期对避险设施及配套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并且按期更换产品说明书规定需要定期更换的部件及设备。保证储存的食品、水、药品等始终处于保质期内,外包装要明确标示保质日期和下次更换的时间。机电部每10天对配备的设备电源(包括备用电源)进行1次检查和测试,确保各机电设备完好。各专业部室每年在安监部牵头下对避险设施进行1次系统性的功能测试,包括气密性、电源、供氧、有害气体处理等。经检查发现避险设施不能正常使用时,相关部室要及时维护处理,安监部负责复查。若采掘区域的避险设施不能正常使用,安监部责令其立即停止采掘作业。
九、每季度应对备用电源的放电容量或备用工作时间进行测试。备用电源不能保证设备连续工作时间达到标准时间的80%时,应及时更换。
十、维护人员应定时检查、测试在用设施设备及线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将检查、测试、处理结果报调度中心站。
十一、“六大系统”中任何子系统发生故障时均应立即维护,在恢复正常运行前应停止其服务范围内的采掘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