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2006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的实
施意见
闽政办[2006]91号
颁布时间:2006-4-18发文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推进生态省建设,实现《福建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生态建设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和任务,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经省政府同意,现就“十一五”期间贯彻落实《生态建设规划纲要》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围绕建设目标,认真组织编制区域规划
(一)全面推进生态省建设。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生态省建设是“十一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省在今后的五年,要形成全面推进生态省建设的态势,通过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重点建设一批重大生态工程,到 2010年,全省生态效益型经济形成规模,产业结构比较合理,经济发展质量明显提高,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经济发展进入较高层次的生态省。各地也应从自身现有生态环境和经济基础条件出发,全面规划,合理确定本阶段生态建设的目标,与生态省建设目标相衔接。要立足当前,处理好近期、中期、长期的关系以及局部与全局的关系,重点抓好“十一五”近期主要工作,突出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生态工程建设,着力解决当前人民群众反应强烈的生态环境问题,使生态省建设能够不断取得实效。
(二)抓紧编制市、县(区)生态建设规划。各市、县(区)政府要按照《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加快组织编制市、县(区)生态建设规划,并于2006年底前经同级政府或人大批准颁布实施,并报省发改委、省环保局备案。省直有关部门和各市、县(区)有关部门,要根据省、市、县(区)生态建设规划,结合全省及本地区生态建设实际情况,按照部门职能,于2006年底前制定相应的生态建设配套实施方案,切实负起对本辖区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指导、协调、监督的职责。市、县(区)生态建设规划要按年度分解、细化、落实《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要按照生态功能区划要求,落实具体的实施步骤与举措;要与“十一五”规划、2020年长期规划相衔接,做到上下对接,相互促进,真正以生态乡镇、生态县、生态市建设为载体扎实推进生态省的建设。
(三)强化生态省建设指标的考核评价。要把生态省建设完成情况作为各地、各部门环保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并通过评价指标来客观评价、动态跟踪和综合考核。各地、各部门要严格按照《生态建设规划纲要》确定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各行业、各区域以及示范区的实际情况和建设要求,于2006年底前研究制定不同层次生态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发展方向,用于考核相关领域或区域生态建设工作和生态环境状况,指标评价的要求要与各地“十一五”规划以及“十一五”专项规划衔接。既要重视考评单位GDP综合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土地退化指数等约束性指标,还要重点考评与群众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主要水系水环境质量、城区绿化覆盖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市污水处理率等指标。
二、围绕建设任务,认真组织实施重点建设工程
(一)生态效益型经济工程。包括生态效益型工业项目、生态农业建设项目和生态旅游业建设项目等三方面内容。
(1)生态效益型工业项目。按照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要求改造传统工业。提高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水平,形成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产业链;探索循环经济产业链和共生产业群模式。重点抓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火电、石化、冶金、建材、轻纺、煤炭等六大行业的技术改造工作,并逐步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落实责任。
抓好生态工业园区和循环经济园区的试点工作。2006年8月底之前,完成福州、厦门、三明、南平等地的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或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规划编制,并组织实施。其他市也要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坚决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设备和产品,推进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
发展壮大环保产业。大力发展燃煤电厂烟气脱硫除尘、城市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医疗废水和固体废物综合处理处置、汽车尾气催化净化器等技术和装备。组织实施一批环保产业化示范工程,培育扶持一批具有特色和优势的环保产业园区和企业,扶持高新技术设备和产品生产,使环保产业成为我省新兴的绿色产业,力争到2010年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占第二产业比重达到6%.(2)生态农业建设项目。积极推广生态农业技术,研究我省不同的地形地貌、土壤类型、种植技术、作物类型的单位土地面积消纳畜禽粪便等污染物的比例,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为重点、加快发展农村沼气,大力推广“牧—沼—果”、“牧—沼— 菜”、“牧—沼—粮”、“牧—沼—草”等生态农业生产模式、物质多层次循环利用的现代生态农业模式。大力发展以农田为基础的粮经、粮肥轮作模式,优化品种配置和种植结构;大力推进人工鱼礁建设,积极推广水面立体种养和浅海滩涂深海生态养殖模式;发挥山地资源优势,推进山地综合利用开发,大力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加快发展安全食品。抓好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和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在闽江、九龙江、晋江、交溪流域建设一批生态农业示范村;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食品安全。示范(试点)区内的化肥、农药等面源污染得到基本控制,土壤酸化等障碍因子得到初步治理,大部分农产品达到无公害的要求。加快绿色食品深加工企业的发展,利用闽西北优良的自然生态资源,加快发展具有区域优势特色的绿色农副产品。
(3)生态旅游业建设项目。按照生态旅游业发展的要求,构建闽南(厦门、漳州、泉州)商贸滨海旅游区、闽北(南平、三明)生态文化旅游区、闽中(福州、莆田)商务休闲文化旅游区和闽东(宁德)山海畲乡民俗旅游区、闽西(龙岩及三明的客家县)客家文化红色旅游等五大旅游区,建设一批生态旅游目的地。重点推出具有福建特色的山林生态旅游、蓝色海洋生态旅游、绿色农业生态旅游等生态旅游产品系列,提倡绿色经营和绿色消费。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创建A级旅游区、农业旅游示范点和生态旅游示范区。
(二)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工程。突出抓好资源开采、资源消耗、废物产生、再生资源产生、消费等五大环节,力争在重点行业和领域资源利用效率有较大幅度提高,到2010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70%,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量增加65%.加快实施节能工程,到2010年万元GDP能耗保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深入开展节约用水,抓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到2010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 60%.严格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一步规范和健全土地市场,建立节约集约用地的内在机制。加强重点行业原材料的消耗管理,鼓励使用再生材料,大力节约包装材料。
(三)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工程。要加强保护重要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重点预防区和重点监督区、江河洪水调蓄区、防风固沙区和重要渔业水域等区域,防止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生态功能的退化。跨市和跨县(市、区)的重要生态功能区,各级政府要加强沟通协调,制定规划,分期建立省、市级生态功能保护区。
依法保护和建设自然保护区。加强自然保护区种群网和重要种子资源库建设,确保自然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要认真编制自然保护区建设总体规划,经地方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审查后,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实施。严格执行有关自然保护区管理规定,清理整顿自然保护区内各种破坏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开发建设活动。切实加强对全省各地森林公园、生态良好的江河溪流和海滩海湾海岛等区域的保护。
保护好饮用水资源。全省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禁止排放污水,禁止从事旅游、游泳和其他可能污染水体的活动,禁止新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二级保护区内的装卸垃圾、油类及其他有毒有害物品的码头由所在地政府限期予以拆除。到2010年,95%的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四)重要资源合理开发与保护工程。实施“土地整理、沃土工程”,保护基本农田。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按照“用一补一”的原则,保持耕地占补平衡,同时重视保护农田质量,确保全省2010年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稳定在1830万亩。每年整理15—20万亩农田,继续提高耕地质量。
加强水资源的配置、节约、保护和水环境治理。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科学合理配置水资源,加快建设蓄水工程和跨区域、跨流域引调水工程。合理开发水能资源,开展生态环境最小需水量研究,维护好江河健康生命和流域生态平衡。水利工程建设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和“水资源评价” 制度。推进闽江、九龙江、敖江、晋江、汀江、木兰溪、交溪等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及绩效评估工作,省组织跨设区市的闽江、九龙江和敖江流域整治工作,其它流域由所在地设区市组织实施。到2010年,全省12条主要水系90%的水质达到相应功能区的环境质量标准。
强化矿山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健全省、设区市、县(市、区)三级矿产资源规划体系,突出解决矿业开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取缔关闭不符合最小开采规模规定的矿点;严禁在禁采区内新建矿山、矿点,严禁在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以及重要河流两侧山体(一重山)可视范围内开山炸石。被取缔关闭的矿山的生态恢复,按照‘谁开采、谁治理’的原则由采矿权人负责整治。对无法落实业主的废弃矿山,由当地人民政府负责组织整治。2006年底前完成“青山挂白”治理工作。
保护好森林生态资源。闽北闽西山地盆谷生态区、闽东闽中中低山原生态区等林区,要以保护闽江源头、支流两岸一重山和重点生态区位的森林资源为重点,建立自然保护区或保护小区(点),生态公益林面积占全省森林面积的30%以上。加强森林资源的培育,建设生态公益林与商品林基地。到2010年,全省自然保护区、保护小区面积达到122万公顷,各类特殊保护区域面积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2%.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合理开发利用海域资源,加强海洋和海岸线资源的保护,强化海洋环境功能区管理,确保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严格控制港湾内围、填海,切实保护好近海与河口湿地资源。闽东及闽东南沿海地区要建立近海海域生态区及海水养殖和贝类净化基地,提高海洋资源的开发水平;建设一批生态养殖示范区,加强沿海港湾养殖集中海域的污染治理,严格控制陆源污染物排放,加大力度开展重点港湾入海排污口及其邻近海域的水环境监测。到2010年,全省45%的近岸海域水质达到环境功能区的海水水质标准。
加强湿地和红树林保护。沿海各级政府要认真组织实施《全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制定方案,分期在闽江下游、厦门湾、三都澳、泉州湾、九龙江口、漳江口、福清湾、兴化湾、福宁湾、沙埕港、漳浦莱屿列岛、诏安湾等建立一批沿海湿地特别保护区,保护湿地、红树林资源和海洋生物多样性。
(五)城乡人居环境建设工程。全面推进城市污水、垃圾处理。2010年各市、县所在地建有垃圾和污水处理场,城市(含县城)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城市(含县城)污水处理率均应达到60%以上。对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接纳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污水,其处理后排放污水的有机污染物(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总有机炭)、悬浮物和大肠菌群的含量超过国家或地方排放标准的,按照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计征的收费额加一倍向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运营单位征收污水排污费。进一步加强对危险废物的管理工作,加强危险废物的收集、运输、处理处置运营管理。加快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建设,2010年全省危险废物基本做到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按照布局合理,结构优化、村落绿化、道路硬化、沟渠净化、庭院美化,构建人居环境。城乡统筹治理农村垃圾,建立多形式、多渠道适合农村特点的垃圾收集、运输、处理长效模式。有条件的地区,提倡垃圾焚烧发电。要采用先进实用处置技术,加快乡(镇)垃圾无害化处置。
深入推进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城市内河整治和生活垃圾的处理和处置。厦门、福州市要巩固和发展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成果,泉州、漳州市要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验收,其他设区市和有条件的县级市要积极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面推进绿色社区和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2006年底前,福州、厦门、漳州、泉州市要建成一批省级绿色社区,10个以上的乡(镇)达到国家级或省级环境优美乡镇要求。各设区市要加大内河治理力度,确保水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标准。福州、厦门、三明市要在巩固“国家园林城市”的基础上,积极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泉州、漳州要力争进入“国家园林城市”行列。到2010年,全省城市规划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2007年底前,所有城市市区公交车必须达标排放。年检或抽测排放污染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机动车,要限期治理,治理仍不达标的按规定强制报废。
(六)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工程。进一步加强生态示范区、可持续发展试验区、生态农业示范(试点)县建设,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控制农村面源污染,全面禁止销售和使用含磷洗涤用品;以饮用水源和水源涵养为主要生态功能的区域,氮、磷污染严重的水域、土壤,以及农产品中农药等残留量超标的地区,要大力提倡使用有机肥和生物农药,有效控制和严格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农用化学物质。
抓好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编制完成《畜禽养殖发展规划》和《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治理规划》。新建、改建、扩建畜禽养殖场,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三同时”制度。畜禽养殖禁建区内禁止建设畜禽养殖场;禁建区划定后新建的畜禽养殖场必须限期予以拆除;禁建区划定前已建的畜禽养殖场必须于 2006年底前限期治理达标,未按期达标的一律搬迁或关闭。全省其他地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必须于2007年底前治理达标。要切实完善配套设施,强化畜禽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处理,开辟利用途径,因势利导,变废为利,提高转化率与利用率。对以营利为目的,并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畜禽养殖场,应当依法征收排污费,促进污染治理。大力推广扶持农村户用沼气建设,2006—2010年全省每年新建户用沼气4万户。
加强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全面实施生态省千万亩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加强水土监督保护,推进生态修复试点工作。建立全省水土保持监测评价体系,定期发布全省水土保持状况。2010年前,在全省建成15个水土保持示范城市、120条示范小流域、8个生态修复试点县、10个水库库区重要水源地水土保持示范区。到2010年末,水土流失面积占土地面积比重下降到6�4%.(七)生态安全保障和人口安全保障建设工程。重点抓好一批重点生态安全工程建设。包括城乡公共卫生应急处理工程:“五江一溪”及沿海、库区、重点干旱片区等洪涝干旱灾害防御工程;生态公益林保护、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江河流域生态林、城市周边一重山森林生态安全保障,城乡绿化一体化、绿色通道、森林“三防”体系等林业生态防护工程;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服务工程;闽东南沿海海洋灾害防治工程;农林水产疫病防治工程;闽东南沿海和闽西部分城市防震减灾体系二期工程;重点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等,特别要加强对生态脆弱区的保护与综合整治。
稳定现行的生育政策。探索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人口宏观调控机制。要大力提高人口素质,切实加大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的投入,实施 “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努力控制危害严重的传染病、地方病,预防和控制艾滋病,促进人口素质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要积极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把产业规划、就业规划与人口规划结合起来,统筹人口分布与生产力布局。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劳动力配置和城市化进程中的基础作用,促进人口与劳动力在地区间、城乡间的合理、有序流动。
三、围绕保障措施,强化生态省建设的政策、资金、人才和技术支持
(一)完善政策法规,加大执法力度。根据生态省建设的实际需要,进一步健全以国家法律法规为依据,以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为主体、具有福建特色的生态环境保护的法规体系。进一步研究制定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清洁生产、土地集约利用、保护海洋资源和环境、促进节地节水、资源有偿使用及产权转让、环境监察、放射性污染防治、地质环境保护等政策;研究制定高耗能、高耗水及高污染行业市场准入标准和合格评定制度,加强节能、节水等资源节约标准化工作,完善主要用能设备及建筑能效标准、重点用水行业取水定额标准和主要耗能(水)行业节能(水)设计规范。建立和完善再利用品标识、节能建筑标识,开展节能、节水、环保产品认证以及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健全保护区管理工作评估机制;不断完善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等资源节约以及开发、推广和使用清洁能源的激励政策。
加大执法和监督力度。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专家的监督作用,强化执法检查。加强部门合作,建立分工协作、联合执法的工作机制。对有关部门移送的生态污染和破坏案件要及时查处,及时反馈。设立投诉中心和举报电话,畅通投诉渠道,鼓励广大群众检举揭发各种违反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行为。加强新闻媒体监督,对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单位和个人予以曝光,依法查处。
(二)拓宽生态建设的融资渠道。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统筹安排环境污染治理资金。省级各有关部门预算专项资金每年都要安排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确定的相关重点生态项目建设。要不断拓宽和运用社会资金加大生态项目建设,也要积极引导和利用国际组织以及各国政府的贷款或赠款用于生态省项目建设。
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对政府投资的项目,可采取股权收益适度让利、公益性项目财政补助、延长项目经营权期限、按规定减免税收和土地使用费等政策措施,推动环保产业化改革。鼓励不同经济成份和各类投资主体,采取多种投资形式参与生态省建设。积极支持生态项目申请银行信贷、设备租赁融资和国家专项资金,发行企业债券和上市融资。探索经营生态项目的企业将特许经营权、污水和垃圾处理收费权,林地、矿山、海域使用权等作为抵押物进行抵押贷款。
(三)开发引进先进适用的绿色科学技术。积极开发、引进和推广应用各类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加大科技投入,支持循环经济共性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循环经济技术,加大生态环境科技项目交流,有效利用国内外先进技术成果。
(四)加强相关领域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从健全激励机制入手,吸引国内外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产业领域的专业人才到闽工作,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才在生态省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积极与国内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设立生态环境研究工作站或博士后流动站,加强本地技术骨干队伍的培养。
(五)加强合作,扩大开放。学习借鉴国际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循环经济的有益经验和做法,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鼓励外商投资高新技术、污染防治、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鼓励外商在闽设立生态经济研发机构,积极开展有关项目的合资合作。拓展与台港澳和兄弟省市特别是周边省市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交流和合作,共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四、围绕责任,建立高效的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
(一)完善协调推进机制。各市、县(区)要成立生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和推进生态市、县(区)建设工作。要结合环保目标责任制的落实,将生态省建设任务纳入各级政府行政首长目标责任制的内容,逐级签订责任书,层层分解落实,层层建立责任制。各市、县(区)生态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指定专人,负责指导、协调、监督和服务当地市、县(区)生态建设工作,提出年度建设计划,组织年终考核。
(二)建立分工协作机制。省直有关部门和各市、县(区)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能,切实指导、协调、监督本部门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形成部门相互协调、整体联动的生态省建设分工协作机制。
发展改革部门负责组织编制市、县(区)生态建设规划和生态保护规划,并牵头会同环保部门制定生态建设的阶段目标和年度重点项目计划;负责重大生态建设项目的审查、审批或上报。
经贸部门负责组织编制工业行业发展专项规划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开展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技术改造和行业污染治理,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推行清洁生产和节能、节水及资源综合利用,开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工作。
财政部门负责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制订生态建设资金融资办法和措施,研究探索生态补偿机制,制定财政性资金投入机制和管理办法。环保部门负责实施环境保护统一监督管理,并指导生态示范区、环境优美乡镇、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以及有机食品示范基地的建设工作,推进绿色社区、生态居住小区的建设工作。
科技部门负责对生态建设重大科技项目研究工作的指导和管理,重点支持与生态保护和建设有关的科研项目,并积极促进先进成果的推广应用。
国土资源、海洋、水利、气象部门负责国土、矿产、海洋和水生生物资源以及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
林业部门负责生态公益林保护、湿地保护与恢复以及沿海防护林体系、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建设。
建设部门负责环境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努力改善城镇人居环境。交通部门负责指导和监督交通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工作,重点是加强公路界内绿化的管理工作和水上交通运输船舶的污染防治。
农业部门组织编制畜禽养殖规划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制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治理规划并组织实施。指导监督包括畜禽养殖业在内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控制和生态农业建设、无公害绿色食品基地建设项目,积极推进生态村镇的建设。
水利部门负责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节约与保护。
旅游部门负责生态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开展A级生态旅游区、农业旅游示范点和生态旅游示范区的创建工作,指导并监督旅游污染防治项目的实施。
(三)健全公众参与机制。深入开展“倡导绿色文明,创建绿色家园”活动和环保志愿者行动,鼓励成立民间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组织,进一步引导社会团体和公民积极参与各种环保活动,推广采用听证会、论证会和社会公示等多种形式,扩大公民对环境保护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充分发挥新闻媒体舆论作用,把宣传教育与环保治理有机结合。深入开展全民环境教育活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将生态省建设讲座列入培训计划,广泛提高全民生态文化意识。
(四)建立健全生态扶持与补偿机制。各地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以生态环境为导向的经济政策,定期修改和公布鼓励发展的生态产业、产品、技术与工艺的项目目录和生态产品标准,并给予投融资和其他方面的政策倾斜。要按照资源有偿使用的原则,依法加强自然资源开发税费征收管理,完善生态补偿制度。逐步建立矿山生态治理恢复保证金和重点污染行业保证金制度。积极探索以绿色GDP为主要内容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加强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建立科学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六年四月十八日
第二篇: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福建省社会保障卡项目建设的实施意见(
【发布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闽政办〔2009〕156 号 【发布日期】2009-10-09 【生效日期】2009-10-0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福建省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福建省社会保障卡项目建设的实施意见
(闽政办〔2009〕156 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在闽金融单位: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根据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社会保障卡建设总体规划,现就全省社会保障卡项目建设工作,制定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围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任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便民利民为宗旨,建立社保卡系统及应用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全省社会保障能力,提升社会信息化应用水平。至2010年底前,建成省、市两级社保卡系统,全面发放社保卡,在社会保障、医疗就诊、金融支付等领域推广应用;至2012年,初步建成面向全省城乡居民、统一技术标准、多领域广泛使用的社保卡服务体系与运行管理机制,实现一卡通用,一卡通行,增强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能力。
二、基本原则
(一)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社保卡项目按照统一规划、整体推进、上下协调的原则组织实施,并实行省、市两级建设和管理。在遵循国家标准的基础上,根据我省实际需要充实和完善技术指南,严格按照标准组织建设和运行。
(二)技术先进,开放兼容。社保卡作为居民基础信息识别和获取的介质,不存储动态业务数据(应急信息写入除外)。项目采用的技术要具有先进性、开放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既满足当前各项业务需要,又预留未来应用拓展空间。项目建设应与现有业务系统做好衔接,实施过程只改造相关业务系统的接口和读卡终端,不改造其系统集成。
(三)资源共享,一卡通用。通过社保卡整合各类政务及其他相关业务活动对智能卡的需要,不再发放功能单一或与社保卡功能重复的其他智能卡。整合数字福建已有项目建设成果,拓展社保卡的应用范围,实现各类应用系统集成,做到集约建设、共享资源、协同运行。
(四)统筹兼顾,服务群众。兼顾各方利益,充分调动各方参与建设应用的积极性。坚持以人为本,方便群众利用社保卡办理社会保障以及各类公共服务业务,减轻群众负担,体现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
(五)完善机制,确保安全。建立健全项目建设与运行的管理体制和安全机制,强化监督管理,提高服务水平,确保安全有序。
三、主要任务
(一)制定技术标准。按照《社会保障(个人)卡规范》、《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集成电路(IC)卡读写机通用规范》等国家标准,结合我省社保卡定位和集成多种业务的特点制定《福建省社会保障卡建设应用技术指南(试行)》,在社保卡卡面设计、文件结构、容量、读卡终端、数据接口、数据交换等方面统一全省技术标准。在技术许可和遵循统一标准的情况下,设区市可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拓展应用领域,细化制定技术方案。
(二)建设社保卡系统。社保卡项目的核心部分是社保卡系统。先期利用省医保网络(承载网络待条件成熟后迁移至电子政务外网),依托省、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数据中心,建立省、市两级社保卡系统。具体包含:
1.制发卡子系统。配置制卡发卡设备、数据加密机、发卡管理工作站、IC卡读卡器及其管理软件;实现社会保障卡的制卡、注销、查询,卡业务指标扩充、数据结构修改、卡终端管理及密钥管理等功能。
2.管理应用子系统。开发社保卡管理应用系统,管理社会保障卡数据,实现与相关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换等业务应用功能。
(三)制作发放社保卡。社保卡制作和发放由省、设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牵头负责;要充分考虑城乡区别和银行网点的分布情况,本着“惠民、便民”的原则,通过竞争性谈判或招投标选择制卡单位,确保制卡工作高效便捷、安全可靠,减少流转环节和制作费用。向社会公众首次发放社保卡力争实行免费。社保卡因丢失或损坏需要补发的,根据各设区市物价部门批准的收费标准收取制发卡成本费。
(四)推广就诊一卡通。将现有的就诊卡、医保卡等整合到社保卡,在全省医疗机构组织社保卡作为统一就诊卡的接口改造,更换、部署医保业务和金融应用读卡终端,逐步实现就诊一卡通,并利用电子钱包功能实现一卡结算。以社保卡为索引,建设应用全省居民健康信息系统。
(五)开展金融应用。开通社保卡磁条账户和小额电子钱包支付等金融应用功能,并按照国家金融IC卡发展规划,逐步过渡到电子现金应用,为持卡人提供便捷、安全的金融支付方式。
(六)拓展应用服务领域。在满足社会保障、医疗就诊、金融服务等业务需要的基础上,逐步拓展社保卡在卫生、民政、计生、教育等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应用。在相关应用领域改造或建立数据接口,部署社保卡应用终端,逐步完善用卡环境。整合集成面向公众服务的各类应用系统,逐步建立健全面向城乡居民的社保卡应用服务体系。
(七)安全保障体系。按照《社会保障(个人)卡安全要求》,建设社保卡密钥管理系统、网络安全防护系统以及使用认证系统,配置网络安全设备、认证卡以及符合安全标准的卡终端;从网络层、应用层、数据层对社会保障卡及终端设备、网络通信、密码生成与分配、信息数据保密等实施卡安全系统建设;依托省政务数据灾难备份中心,实现社保卡系统业务数据的备份;按照金融安全相关要求,做好金融应用产品和终端的安全保护;建立社保卡系统安全管理制度,规范社保卡信息读写行为。
四、实施步骤
(一)组织实施阶段(2009年9月~ 2010年12月):成立社保卡项目省、市两级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咨询指导组,编制项目可研报告,制定项目技术指南,组织项目招投标和技术培训,启动省级项目建设,建成省级社保卡系统,同步发放社保卡,并在相应地区启动社保卡作为就诊卡改造;至2010年底前,完成设区市社保卡系统建设,基本完成全省定点医疗机构信息系统改造,实现全省就诊一卡通,实现社会保障、医疗就诊、金融支付等领域应用。
(二)深化应用阶段(2011年1月~2012年12月):至2012年底前,基本完成全省城乡居民社保卡发放,在就诊一卡通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医疗就诊费用一卡结算;初步建立面向全体城乡居民的社保卡服务体系与运行管理机制,卫生、民政、计生、教育、金融等部门基于社保卡开展各项应用。
五、任务分工
(一)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作为社保卡项目实施主体,负责组织实施全省社保卡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工作,制定社保卡制发卡计划、业务规范和社保卡管理办法;负责省本级制卡所需信息的采集、清洗比对工作和社保卡的制作、发放和管理;配合省财政厅筹措社保卡系统和制发卡费用,组织开展合作银行的洽谈选定及签署合作协议;协调社保卡跨地市使用,指导各级社保卡系统的正常维护和运行。
(二)省数字办:会同相关部门统筹规划社保卡项目建设应用工作,组织社保卡应用体系建设,协调社保卡跨部门跨层级应用,提供技术指导。
(三)省财政厅:会同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协调合作银行解决社保卡项目建设资金和制卡费用,负责筹集项目省级建设资金,协调指导设区市筹集项目建设资金。
(四)省卫生厅:负责制定社保卡作为全省统一就诊卡的技术改造规范,组织全省医疗机构按照总体进度要求完成相应的改造任务,推动社保卡作为就诊卡,指导医疗机构利用社保卡金融功能逐步取消预交金等收费;负责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应用社保卡工作。
(五)省物价局:负责社保卡制作成本的核算,核定社会公众补发社保卡价格,加强社保卡项目价格监管。
(六)人行福州中心支行:根据《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V2.0)的要求,指导合作银行按照金融卡业务和技术规范开展社保卡金融应用,完善搭建应用环境;规范在医疗领域收费,免收社保卡金融应用在医疗等公共事业领域的交易费。
(七)中国银联福建分公司:协调各商业银行进行社保卡金融应用环境改造,满足社保卡金融应用;协助合作银行建设社保卡金融应用相关系统,指导应用单位开展社保卡金融应用的适应性改造等。
(八)合作银行:负责社保卡介质的采购,承担合作区域内社保卡制发卡各项成本费用;拓展社保卡金融服务功能,在医疗机构等相关消费网点布设或更换服务终端,方便社保卡金融功能的应用;负责社保卡金融应用安全。
(九)设区市政府:负责制定本市社保卡项目建设实施方案,确定合作银行,筹措项目建设资金;组织社保卡系统建设和运行,指导监督社保卡制作,组织社保卡发放;拓展社保卡在医疗、教育、民政、计生等等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构建完善社保卡应用环境。厦门市政府负责组织改造原有社保卡应用系统,确保社保卡在全省范围内的跨地区一卡通用。
(十)医疗机构:按照省卫生厅制定的《社保卡作为就诊卡的技术规范》,改造医疗机构信息系统,更换和配备读卡终端。做好社保卡与原有医保卡、医院就诊卡的衔接工作,确保平稳过渡,并利用电子钱包等金融功能结算就诊费用,逐步取消预交金等收费。
(十一)其它应用单位:积极利用社保卡功能开展行业应用,按《福建省社会保障卡建设应用技术指南(试行)》,对业务系统进行技术改造,建立行业用卡环境,优化业务规程。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社保卡项目是完善构建全省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民生工程,是深化数字福建建设和应用的主要内容。各级各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社保卡项目建设应用摆上重要位置,精心组织,周密安排。项目实施主体单位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按照本实施意见和技术指南,制定相应的建设实施方案;及时协调解决社保卡项目建设和应用中的重大问题,扎实推进社保卡项目建设与应用的各项工作。
(二)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社保卡系统省级项目建设资金从“金保工程”省级建设资金中统筹安排,设区市社保卡系统项目建设资金由设区市政府负责筹集落实;社保卡制作发放费用、县级医疗机构和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信息系统改造费用和读卡终端费用,可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互利互惠”的原则,在遵循社保基金管理相关规定前提下通过基金业务办理,以及发放社保业务与金融应用联名卡等方式,进行竞争性谈判确定承担上述费用的合作银行。
(三)加强项目建设管理。严格按照技术指南和经批复的建设实施方案组织项目建设应用,确保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加强项目各项工作进度管理,确保各地社保卡系统建设和社保卡作为就诊卡改造进度的基本一致。加强项目设备采购监管,做好项目招标采购工作。强化工程监理,确保项目工程质量。各级项目建设实施方案,以及新增需要在社保卡写入业务信息的,应报省数字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审批。
(四)强化社保卡应用服务。各级政务部门要充分利用社保卡识别、获取和查询的功能,创造用卡环境,优化业务流程,支持社会公众利用社保卡办理各类公共事务,及时帮助解决用卡过程中出现的有关问题。项目实施主体要制定项目运行服务制度,加强系统应用协调管理,设立服务热线和网站,制定服务指南,协助各单位开展社保卡应用,营造良好的应用环境;建立项目运行应急处置方案,及时协调解决运行中出现的问题,确保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五)确保有序平稳过渡。各级各部门要按照项目总体实施意见,各司其职,有序推进。切实做好制卡信息采集比对,避免引发错误制卡以及其他问题;要加快发卡进度,尽快替换现有的医保卡、就诊卡等;要加快社保卡作为就诊卡改造,及时支持社保卡就诊,处理好现有就诊卡和社保卡并行期的衔接,做好相关业务和账户的平稳过渡。新拓展的应用,要做好与社保卡公共信息的比对纠错,做好业务和信息系统的衔接,确保社保卡有序有效应用。
(六)加强对外宣传。社保卡项目是省委、省政府实施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惠民工程,影响广泛,意义深远。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抓好宣传引导工作,通过报刊、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社保卡功能、作用,让社会公众充分认识和积极使用社保卡,为顺利推进社保卡建设与应用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九年十月九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发布单位】福建省
【发布文号】闽政办〔2008〕6号 【发布日期】2008-01-07 【生效日期】2008-01-0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福建省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闽政办〔2008〕6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若干意见》(国办发〔2007〕17号)精神,加快我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经省政府同意,现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提高认识,进一步加强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领导
社会信用体系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一项基本制度。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对于打击失信行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促进经济稳定和发展,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保护群众权益,推进政府更好地履行职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2004年以来,陆续出台了《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闽政〔2004〕10号)、《福建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省级单位任务分解表》(闽政办〔2005〕3号)等一系列文件,对促进我省信用体系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国发〔2007〕17号文件确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原则和工作措施,结合闽政〔2004〕10号和闽政办〔2005〕3号提出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领导,加强部门之间的配合,做好基础工作,落实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责任,把这项工作作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纳入政府工作的目标责任制,按照整规工作行政督查和责任追究制的要求,进行督查和责任追究,确保我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尚未成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办事机构的设区市和省级单位,要抓紧成立领导小组及办事机构,制定并落实工作方案。省信用办和省监察厅要抓好督促检查。
二、加快推进企业、中介机构和个人信用体系建设
(一)进一步健全企业信用体系,提升企业信用服务水平。健全全省统一的企业征信体系和征信机构,整合企业(包括企业法人、中介机构、其他经营性组织和个体工商户,下同)信用信息数据,实现联合征信。支持省政府特许经营的省企业征信机构及时对全省各行政主管部门和社会上公开的企业信息进行征集,保证数据实时更新。建立企业信用数据标准体系,逐步建立完善的企业信用数据库和数据交换平台。制定企业信用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省企业征信机构采集的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必须依法披露,并在监管部门之间资源共享。加快建立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标准和办法,逐步开展企业信用评估(评级)。此项工作由省经贸委牵头,有关部门配合。
完善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服务体系,广泛利用征信机构的征信调查、信息征集、资信评级、催收欠款、咨询培训和研究报告等服务,帮助中小企业建立信用档案,改善财务结构,实现信用增级,满足银行贷款条件。做好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工作,帮助中小企业建立信用管理制度,提高公信力,改善自身贷款条件,扩大融资规模。积极推广和使用企业信用产品,制定便利中小企业的贷款审批和分类管理流程,建立适应我省中小企业特点的贷款经营管理模式,加大中小企业的融资授信范围和监管力度。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推行我省担保机构的信用等级分类管理,开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孵化服务。此项工作由人行福州中心支行、福建银监局牵头,省经贸委等有关部门配合。
加强行业协会信用建设,各行业协会、商会要牵头制定行业的信用建设规划和行规行约,形成行业自律机制。完善行业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对会员的诚实守信行为进行表彰,对会员的违约失信行为进行行业评议和失信惩戒。帮助会员建立信用风险管理制度,为会员提供信用信息服务,使信用建设工作纳入制度化轨道。此项工作由省各行业主管部门具体负责。
(二)进一步规范中介服务行为,提升中介服务机构的社会信用度。扩大中介机构信用建设的覆盖面,当前要继续推进经济鉴证类和律师业中介机构信用建设,同时要将劳动服务、婚姻、知识产权服务、技术服务等行业也列入中介机构信用建设的范围。要抓好中介机构信用的基础建设工作,健全中介机构和执业人员的信用档案。制定中介机构信用评级工作的实施办法,完善相关的失信惩戒和守信激励机制,开展信用检查工作,规范中介机构经营管理、营销活动和宣传推介行为,促进中介机构依法合规提供服务。此项工作由省相关主管部门牵头负责。
(三)加快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和实施我省个人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积极推进个人信用征信系统建设。进一步加强协同配合,推进部门之间信用信息共享,逐步整合各相关部门拥有的个人信用信息数据,提高个人信用体系建设水平,扩大个人信用体系的覆盖面,实现依法征信,形成个人信用征信、评估、披露、奖惩体系。此项工作由人行福州中心支行牵头,有关部门配合。
三、加快推进信用监管体系建设
(一)推进信贷征信体系建设。各地各部门要积极支持金融业信贷征信体系的建设,充分利用其信用信息资源,加强信用建设和管理。信贷征信机构要依法采集企业和个人信息,依法向政府部门、金融监管机构、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人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征信服务。要以信贷征信体系建设为切入点,进一步健全证券业、保险业及外汇管理的信用系统,充分利用信用信息资源,加强金融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逐步健全金融业统一征信平台,促进金融信用信息整合和共享。此项工作由人行福州中心支行牵头,有关部门配合。
(二)推进税收信用管理体系建设。依托“金税”系统建设,完善与提升纳税人各类信息数据的采集、加工、处理能力,建立健全纳税人税收信用电子档案。进一步完善纳税信用管理办法,建立健全纳税信用等级评定、评价、管理和使用机制。积极运用省国税局、地税局集中的税收征管信息化数据资源优势和第三方信息共享资源,加强税收信用产品的加工与处理,规范开展纳税信用评定,并通过分级、分类、属地管理方式,实施对A级信用等级的激励优惠,对B级信用等级的辅导宣传,对C级、D级重点监控和动态管理措施,促进纳税人增强税收信用意识。依法开展欠税公告,加大对偷逃骗抗税违法行为的查处和曝光,提高纳税人税法遵从度。积极推进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提升税收管理水平。此项工作由省国税局、地税局负责。
(三)完善工商合同守信管理体系。实行合同履约备案制度,探索建立合同履约信用记录,依法打击合同欺诈行为。积极开展守合同重信用活动,建立健全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的考核标准,依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引入科学、规范、可操作性的考评机制,对企业的信用情况做出客观的评价,建立有效的企业信用监管体系,促进企业增强合同守信意识。此项工作由省工商局负责。
(四)完善产品质量信用管理体系。依托“金质”等管理系统,推动企业产品质量记录电子化,推进企业产品电子监管网建设,定期发布产品质量信息。制定质量信用分类办法,构建质量信用信息网络,收集信用记录,评定质量信用类型,实施分类监管,建立质量信用监督管理和失信惩戒机制。此项工作由省质监局、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牵头,福建、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配合。
按照《福建省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加快构建和完善我省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使我省食品安全水平迈上新台阶。此项工作由省食安办牵头,有关部门配合。
(五)开展价格信用管理工作。开展价格诚信承诺单位信用管理工作,通过新闻媒体公示价格诚信承诺标准,接受社会监督。开展价格信用建设单位辅导工作,对于价格信用基础条件较好、综合实力较强但在价格管理制度建设方面存在某些薄弱环节的单位,通过培训辅导加以完善。开展价格信用等级认证工作,对申请企业的价格信用能力进行确认。此项工作由省物价局负责。
(六)完善商务领域信用管理体系。加快“福建省商务领域信用信息系统”的建设,推动我省商务领域信用记录电子化,定期发布信用信息,建立市场综合监管体系和机制,并应用信用约束手段,实行商务领域信用分类管理。此项工作由省经贸委、省外经贸厅牵头,有关部门配合。
(七)加强市场主体信用等级分类管理。各行业主管部门要根据法定职能,制定具有本行业特点的市场主体信用分类监管办法,健全对本行业管理对象信用分类监管的指标体系、分类标准、信用信息征集办法,信用信息记录和披露办法,以及奖惩的制度与措施。此项工作由各行业主管部门具体负责。
(八)积极推进信息资源共享,依法实现联合监管。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的指导下,依托省企业征信机构和个人征信机构,依法逐步将工商、税务、质监、物价等部门各自拥有的本省信用管理数据库通过“数字福建”政务网进行相连,使政府各职能部门采集的监管对象信用信息能够互联共享,实现信用信息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综合利用。此项工作由省经贸委和人行福州中心支行牵头,有关部门配合。
(九)建立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建立健全由政府监管部门、各类授信机构、用人单位和公共事业单位等共同参与的市场联防机制,制定实施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政策法规,提高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水平。通过推行行政性、监管性、市场性、社会性、司法性等五类失信制裁联防机制,对失信主体依法进行负面信用记录公示、警告提示、限制信贷、限制消费、限制市场准入、降低信用等级、行政司法处罚等惩戒。同时,要相应健全和完善守信激励机制。对信用记录良好的企业和个人,有关部门在工商年检、纳税服务、政府采购等方面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金融、商业和社会服务机构给予简化手续、优惠待遇,引导企业和个人信用行为逐步走向规范,形成良好的社会信用氛围。此项由省工商局牵头,有关部门配合。
四、积极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工作
(一)切实推进信用法规建设。省各牵头责任部门应加快起草、推动出台有关企业和个人征信管理、信用信息查询披露管理、信用评级管理、培育信用市场需求、信用服务机构管理、信用服务从业人员管理、信用信息网络管理、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等方面的规章和相关制度,并逐步上升为地方法规,使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大力培育信用市场需求。结合我省出台的《福建省加快培育信用市场需求工作意见》,明确培育信用需求的政策措施。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带头使用信用评级、评估报告等信用产品,充分利用信用产品和相关服务开展管理工作。引导各类主体应用信用产品和服务,扩大信用经济规模,降低交易风险。
(三)推动和规范信用服务行业的发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培育和发展种类齐全、功能互补、依法经营、有市场公信力的信用服务机构,鼓励信用产品的开发和创新,扩大信用产品及服务种类,满足全社会多层次、多样化、专业化的信用服务需求。信用服务行业要规范运作、适度竞争、限制垄断、优化服务,切实提高自律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尽快出台我省信用服务行业及从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建立相关准入、管理、奖惩、退出机制。对不遵守行业规则、自身不讲信用的信用服务机构,造成恶劣影响和严重损失的,要清退出信用服务行业,并追究其行政和法律责任。
(四)加大诚信宣传教育力度,进一步提高全社会诚信意识。各级宣传部门和相关单位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传媒,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舆论宣传、职业道德教育、普法教育和信用管理基础知识普及活动。积极组织好“公民道德宣传日”、“百城万店无假货”、“质量月”和“诚信兴商宣传月”等活动,把“诚信兴商”活动作为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引导各类主体重视自身信用程度的社会评价,努力提高自身的信用等级,在全社会营造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氛围。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八年一月七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福建省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实施意见
【发布单位】福建省
【发布文号】闽政办[2001]225号 【发布日期】2001-12-12 【生效日期】2001-12-12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福建省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实施意见的通知
(闽政办[2001]225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经省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将省国土资源厅制定的《福建省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实施意见》转发给你们,请抓紧组织实施。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年十二月十二日
福建省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实施意见
省国土资源厅
(二○○一年十一月十二日)
为妥善处理好基本农田保护与促进经济发展的关系,适应我省社会经济发展和新时期土地管理工作需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国务院《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和《福建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土资源部对我省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有关问题复函的精神,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全省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实施意见。
一、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的原则
(一)坚持符合规划、有利发展的原则。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涉及确需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必须依据法定程序先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而后才能调整基本农田保护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没有调整的,基本农田保护区不得调整。
(二)坚持等质等量,个案调整的原则。已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应当长期实行特殊保护,个别用地项目确需调整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应当按占多少补多少的原则,另行划定数量相等、质量相当的耕地作为补充,并将占用的基本农田耕地耕作层剥移用于新开垦耕地或中低产耕地的土壤改良。以保持基本农田保护区的稳定。
(三)坚持法定程序,严格审批的原则。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划定必须依照法定程序严格审批。未经原审批机关批准,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擅自或变相调整已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
二、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的范围
(一)经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批准的能源、交通、水利、重大利用外资项目等重点工程用地及经有权机关认可的高新技术项目用地,确需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的,根据相关批复文件,申请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基本农田保护区。
(二)在基本农田保护区核查过程中已预留的线性工程或块状项目用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位置发生变更而涉及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的,依据项目设计审批机关出具的说明文件,申请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基本农田保护区,但必须将预留用于建设的耕地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
(三)由于我省基本农田保护区核查工作在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在后,个别地方存在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设用地区与基本农田保护区不衔接的实际情况。为做好基本农田保护区与建设用地区的衔接,对实施城市、村镇总体规划而涉及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的,可以申请调整基本农田保护区。
(四)由于行政区划调整,导致城镇规划和用地规模发生变化,涉及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可以申请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基本农田保护区。
三、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步骤
(一)调整方案编制阶段(2001年12月―2002年5月31日)。设区市人民政府组织所辖县(市、区)将2001―2005年确需调整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建设项目清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方案上报省人民政府;
(二)调整方案审核阶段(2002年1月1日―2002年6月30日)。省国土资源厅会同省农业厅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调整基本农田的原则、范围,以设区市为单位,按照成熟一个,审核一个的原则,提出审核意见,报省人民政府审定;
(三)调整方案审批阶段。省人民政府分别审定、批准设区市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方案。本次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工作原则上在2002年8月底前完成。
四、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应上报的材料
设区市上报省人民政府的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设区市申请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请示;
(二)各县(市、区)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及补充划定方案,及土地管理部门会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实地勘验报告;
(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改方案;?
(四)调整及补划地块的红线图(比例尺1:10000);
(五)调整前后基本农田保护区登记表、汇总表;
(六)分县(市、区)建设项目列表,包括项目所属行业、土地位置、项目投资规模、用地规模、占用基本农田面积、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等;
(七)需异地调整划定的应提交与相关县(市、区)签订的异地划补协议书。
五、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工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要严格按照规定范围调整基本农田。本次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是对部分重大建设项目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进行个别调整;调整工作完成后,2005年以前原则上不再进行调整。各地要本着实事求是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工作,对于符合调整范围的建设项目,其用地要留足留准,避免今后建设再占用基本农田;对于不符合调整范围的建设项目,一律不予审批。
(二)调整基本农田保护区必须保证调整占用与补充划定的基本农田等质等量。各地在编制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及补划方案时,必须切实执行等质等量的原则,省、设区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严格把关,避免因调整基本农田保护区而造成基本农田保护区数量减少和质量下降。
(三)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基本农田保护区也相应调整。调整基本农田保护区工作完成后,各设区市建设占用耕地指标不得突破省下达的规划期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的指标。
(四)对确实因耕地资源不足,无法划补基本农田保护区的,经省国土资源厅同意后,允许按照有偿自愿划定的原则,实行异地划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总体规划实施纲要
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总体规划实施纲要
为了推动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省委、省政府决定建立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试验区范围包括地处洪湖周边的仙桃市、洪湖市、监利县所属14个乡镇(办事处、管理区、工业园区)、407个村。在仙桃市、洪湖市、监利县制定片区发展规划和省直有关部门支持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工作方案的基础上,制定本实施纲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和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发展现代农业和改善民生为重点,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环境整治与村镇建设为抓手,以基层党的建设为保障,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促进试验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农村面貌发生较大变化,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推进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累经验、探索新路。
二、基本原则
——坚持把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放在首位。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农产品供给保障水平、农业增产增效水平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发挥仙洪地区优质稻、名特优水产品和优质畜禽生产等优势,稳定发展粮食生产,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加快发展二三产业,推进劳务经济开发,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
——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实效。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努力破解长期积累的农村民生难题,以更大的力度推进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形成广覆盖、多层次、多样化的农村公共品供给格局。坚持实事求是,防止急于求成、形式主义和强迫命令。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增进农民福祉。
——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加大政府扶持力度,运用市场经济办法,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积极营造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环境,通过政策引导、机制激励,形成社会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合力。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强农民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自我服务的能力。
——坚持统筹协调,加快推进。有效整合资源,集中项目资金,实行重点倾斜。在建设项目的安排和实施过程中,做到远近结合,确保长远建设项目与当前建设项目的有效衔接;大小结合,确保大型工程与进村入户工程的有效衔接;上下结合,确保上级部门项目支持与市县自筹自主建设的有效衔接。
——坚持示范试验、探索经验。针对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共性的问题和“三农”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大胆改革创新,引入市场机制,探索解决的途径和办法;实行上下联动,点面结合,协调推进,建设示范样板;坚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积累经验。
三、总体目标
依据三年取得明显变化、提前三年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思路,采取整体科学规划、分段实施推进的办法,通过上下结合,集中力量,努力把试验区建设成我省深化农村改革的试验区,发展现代农业的示范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行区。
——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民收入水平较大幅度提高。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突出区域特色,培植主导产业,加强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标准化、优质化、专业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水平,优化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到2010年,仙桃市片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800元以上,比2007年增长388%;洪湖市片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500元以上,比2007年增长555%;监利县片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200元以上,比2007年增长54%。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试验区内大多数村集体经济收入年均达到5万元以上。
——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加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农村道路通畅便捷,水利设施配套完善,基本解决规划内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到2010年,试验区内通村公路通达率、硬化率达到98%以上,农田排灌沟渠畅通率达到90%以上,灌溉保证率达到85%以上,抗旱排涝能力达到10年一遇标准,宜建沼气农户沼气入户率达到80%以上,农村安全饮水率达到95%以上。
——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公共服务水平逐步提高。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事业全面发展,农民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到2010年,试验区内农村义务教育普及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所有的村建有村组织活动场所、村文化活动室,所有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达到省级建设标准,自然村村村通电话,行政村基本达到村村通有线电视,农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逐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救助体系,将试验区内农村困难人口纳入低保范围,做到应保尽保。探索建立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保险体系。
——村庄建设与环境整治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庄环境建设整治要努力做到布局比较合理、功能分区完善、基础设施配套、生态环境良好、卫生状况改善,逐步消除露天厕所,实行人居与畜禽养殖分离,解决垃圾乱堆、污水滥流的问题,基本普及生态清洁能源。到2010年,试验区内村庄绿化率达到30%以上,公路及农田林网控制率达到95%以上,卫生厕所使用率达到80%以上,污水处理率达到30%以上,垃圾实行统一收集和无害化处理。
——乡风文明深入推进,民主管理不断健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乡村治理规范有序,乡风民风显著改善。到2010年,试验区乡村班子普遍健全有力,80%以上的乡村党组织达到“五好”目标,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党务公开率达到98%,无计划外生育,无重大群体性事件发生。
四、试验工作重点
试验区要在全面开展新农村建设的同时,按照深化农村改革、创新体制机制、营造发展环境、形成推进合力的要求,围绕新农村建设带共性的问题,先行开展改革试验,探索成功路子。
——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目标,积极探索现代农业发展途径。努力探索一条经济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技术相对密集、功能多样、凸显人力资源优势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一是培育主导产业,形成一批产业基地。重点推进优质有机稻基地、名特优水产片带和健康畜禽养殖小区建设。在仙桃市片区,开展网箱养鳝、水禽养殖示范工程建设;在洪湖市片区,实施优质稻产业提升工程、畜牧业振兴工程和水产富民工程;在监利县片区,建设万亩水产核心区,开展有机稻基地建设。二是加快现代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和农业机械化步伐。重点推广农业重大技术和高效种养模式,以机械插秧为突破口,逐步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行农产品无公害化和标准化生产,发展集约化经营。三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壮大“德炎”、“洪湖浪”等农业优势品牌,提高品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扶持壮大重点龙头企业,促进龙头企业升级改造。整体盘活蓝田集团,积极协调化解湖北江湖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债务。力争在试验区内培植一批过亿元的龙头企业,打造特色明显、效益较好的农产品加工园区。四是积极发展观光旅游农业。建设仙桃市杜柳“农家乐”、洪湖市曹市镇“锦绣梅园”、沿湖“渔家风情园”等农业观光旅游区,进一步开发洪湖市瞿家湾红色生态旅游度假区。五是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大力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培育流通市场主体,加强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
——以农业资源有效利用与保护为出发点,建立村庄建设与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通过“迁村腾地”,大胆探索农村建设用地减少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挂钩的新
机制,变资源为资本,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在仙桃市张沟镇、仙桃工业园、洪湖市峰口镇、万全镇、小港管理区、监利县毛市镇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试点,引导和鼓励零星分散的农户向中心村或农村新社区集并。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及保护,加强水环境治理。在仙桃市张沟镇、洪湖市滨湖办事处、监利县毛市镇实施污水、垃圾治理示范工程。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和乡村群众性组织的自治作用,开展村庄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探索建立村庄环境卫生长效保洁机制,彻底改变农村“脏、乱、差”局面。——以稳定完善家庭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稳步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在稳定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探索和建立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适应农村分工分业和劳动力快速转移的新情况,通过农户自行协商流转、集体组织委托流转、实行土地使用权入股等方式,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在仙桃市张沟镇、洪湖市沙口镇、万全镇、监利县毛市镇开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试点。按照集约和节约用地的要求,通过引入市场机制,盘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
——以改善民生为着眼点,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与管护机制。通过实行乡村公益性服务设施经营权承包、转让、租赁、拍卖等方式,探索建立农村道路、水利、安全饮水、林网等农村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与管护的长效机制,使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得起、用得好、长受益。大力探索和推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有效模式,实现“有路必养”目标。探索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新机制,推广“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市场运作、业主经营”的农村供水新模式。探索推广“林渠结合”的新路子,促进主要排灌渠道的管护。加快通信和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在试验区内开展信息化新农村建设试验。
——以党的建设为保障,形成乡村治理新格局和乡风文明新风尚。大力推进农村基层组织、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建立健全坚强有力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组织体系和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在仙桃市张沟镇、洪湖市滨湖办事处、小港管理区、峰口镇、监利县毛市镇等地建设农村人才培训基地。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充分发挥村民理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鼓励和引导外出务工农民较多的镇、村发展农民工协会。建立农村文化建设长效机制,着力推进农村乡镇文化站扶持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村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农村民风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等。开展以创建卫生村镇、文明村镇、绿化村镇为主要内容的“三项共建”和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通过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破除陋习、移风易俗,不断提高农民素质和乡风文明程度,构建文明、和谐的农村新社区。
五、近期项目建设
在试验区近期建设中,重点抓好以下八大类项目。
——加强高产农田建设。以土地整理为平台,以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开展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在仙桃市片区对张沟镇通州河以南、东荆河以北、东灌渠路以西6万亩土地进行规模整理;对张沟镇1万亩农田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在洪湖市片区结合“兴地灭螺”、农业综合开发进行土地整理,建设高标准农田20万亩。在监利县片区开展土地整理,建设高标准农田8万亩。
——推进特色农业板块建设。大力加强以优质水稻、名特优水产品和优质畜禽为主的特色农业板块建设。在仙桃市片区高标准建设4万亩优质稻板块,新建、改建黄鳝生产基地35万亩,发展网箱养鳝80万口,新建1个万头养猪场、生猪标准化养殖“150”和“600”模式100栋,新建14个蛋鸡(鸭)、肉鸭养殖小区。在洪湖市片区重点建设10万亩优质水稻、10万亩优质油菜、20万亩名特优水产品、2万亩优质水生蔬菜、1万亩优质林木、1200万只肉鸭养殖等优势产业板块基地。在监利县片区建设5万亩有机稻基地、6万亩优质油菜基地、1万亩特色水生蔬菜基地、8万亩名特优水产品基地,建设4个蛋鸭、肉鸭健康养殖示范基地、1个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
——抓好防洪排涝设施建设。以仙洪公路、峰毛公路沿线的沟渠疏挖整治和迁村腾地居民点的水利基础设施配套为重点,维修和改建骨干涵闸、泵站等水利设施,疏挖骨干沟渠,配套田间过水涵管、剅闸等。在仙桃市片区重点对18条沟渠进行疏挖,对通州河、洛江河2条河道部分河段进行护砌,对24处骨干泵站、涵闸进行更新改造。在洪湖市片区更新改造骨干泵站16处,整修加固中小涵闸26座,新建抗旱灌溉站4座,沿仙洪公路、峰瞿公路疏挖峰白河、高汊河、柴林河等52条河流和沟渠,衬砌34公里。在监利县片区新建灌溉泵站3处、排涝泵站1处,更新改造大型泵站4处,新建涵闸8座,疏挖衬砌沿黄观公路河道25公里。
——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以率先实现公路现代化为目标,加大试验区主骨架公路、干线公路、通乡通村公路及公路设施的建设、改造与配套力度。加快仙洪公路、峰观公路的升级改造,完成省道、县道上10座危桥及农村公路上75座危桥改造。到2010年,建设县乡二级公路40公里、通乡公路74公里、省际出口及断头路124公里、通村公路1275公里。在仙桃市片区重点加强仙桃城区至洪湖市白庙一级公路17公里的改造,新建214公里村级公路以及通村公路危桥改造等工程建设。在洪湖市片区重点加强仙崇线洪湖段20公里的大修、峰瞿公路1公里路面改造、8座干线公路危桥加固,35座农村公路危桥改造,新建县乡公路108公里,新建428公里村级公路。在监利县片区重点加强黄观公路主干道完善改造,新建村级公路633公里、重建4座危桥、完成16座中小型危桥险涵加固等工程建设。
——抓好血吸虫病防治。实施血吸虫病疫区综合治理,努力减轻血吸虫病危害,有效控制血吸虫病传染源。抓紧开展查病、救治、查螺、灭螺,实施洲滩禁牧和“以机代牛”,兴建灭螺工程。在农民群众中广泛开展血防知识教育活动。
——解决好安全饮水问题。加大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力度,通过新建联村水厂、管网延伸工程,至2010年底,解决试验区规划内30万余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在仙桃市片区采取市镇水厂管网延伸、建中心水厂和单村建水厂的方式,解决4万余人安全饮水问题。在洪湖市片区新建5座中心水厂,对6处水厂实施改扩建和管网延伸,解决22万余人安全饮水问题。在监利县片区对毛市、福田、柳关三个中心水厂进行改扩建,兴建卸市中心水厂,解决5万余人安全饮水问题。
——推进“一建三改”工程建设。大力实施以户用沼气为重点的农村清洁能源建设,推动农村改厕、改厨、改圈,不断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在仙桃市片区积极推广秸秆沼气等新模式,加快大中型沼气池建设,基本完成12万户宜建沼气农户的“一建三改”任务。在洪湖市片区新建13万口户用沼气池,完善沼气服务网点建设。在监利县片区尚未开展“一建三改”的58个村新建16万口沼气池。
——加强村庄环境整治。坚持村镇建设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村庄环境整治和生态环境建设,实施乡村清洁工程,突出抓好给排水管网改造、工业和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和无害化处理等,建设环境优美、生态协调的农村新社区。在仙桃市片区新建1个污水处理厂,配套建设60公里排污管网,实施民房立面改造工程和村镇亮化工程。在洪湖市片区实施内荆河清淤及生态治理工程,建设9个中心集镇污水处理厂,配套建设管网75公里,新建滨湖污水治理工程,对沿公路民房和村庄实施立面改造、亮化、绿化工程。在监利县片区实施沟渠清淤、民房改造和公路、农田林网建设,新建1个污水处理厂、2个垃圾填埋场。
六、保障措施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省委、省政府成立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试验区的组织指导、综合协调和检查督办等日常工作。试验区具体工作的开展和实施,以市县为主。省直有关部门要做好协调配合与倾斜支持,合力抓好政策配套、协同推进、督办落实等工作。实行省直部门对口联系点制度,按照市县制定的规划和实施方案,帮助抓好工作落实,切实为联系点办好实事。
——创新建设投入机制。通过招商引资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盘活集体存量资产等多种途径,大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强村级经济实力和组织服务功能。采取民办公助、以奖代补、项目配套等措施,拓宽试验区新农村建设资金渠道。积极筹措项目资金,从省级农业土地开发资金中安排一定资金用于试验区407个村的小型项目建设补助。整合试验区内各项涉农建设专项资金,实行“统一规划、集中使用、性质不变、渠道不乱、各负其责、各记其功”,充分发挥资金的聚集效应,实现群众参与最大化、资源利用最大化、综合效益最大化。实施“美化家园”行动,引导农民开展“家门口工程”建设。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引导民间资金投入试验区新农村建设。大力促进金融机构加大对试验区的资金投放力度,对试验区建设发展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引导和鼓励电信、广播电视等企业在实施村村通宽带、通有线电视工程中实行联合建设、资源共享。
——实行有效政策激励。从发展战略、政策取向、资源配置、服务保障上向试验区倾斜,在不增加农民负担、不出台新的增加农民负担项目的前提下,大胆探索,积极实践,尝试有益于试验区新农村建设的有关政策和工作机制。对2008年至2010年调整和完善分税制省集中税收增量返还给县市,其中25%用于新农村建设,建立专帐,专款专用。
——不断深化农村改革。进一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在试验区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进行探索,为全面深入推进全省农村综合改革提供经验。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基层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发挥市场、中介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的积极作用,不断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巩固和完善农村公益性服务“以钱养事”新机制。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积极探索化解乡村债务的有效措施和办法。
——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深入基层群众,及时帮助解决试验区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切实维护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实行“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管”。防止形式主义,强迫命令;防止不讲条件,相互攀比;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严格保护农民的经济利益,防止加重农民负担,防止农民负担反弹,严禁违反政策出台新的加重农民负担的项目,严禁截留挪用对农民的各项补贴资金,严禁领导干部承揽试验区建设工程。严格实行“一事一议”和“投工投劳”政策,对于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发展以及环境整治等,在政策范围内按程序、按标准合理统筹使用“一事一议”和“投工投劳”。积极开展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
——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建设,选好配强乡村班子特别是“一把手”。抓好示范培训,研究制定调动基层干部积极性的政策措施,改进农村党员发展、教育和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党内关怀帮扶机制。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和选派大学生到村任职计划,建设一批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完善乡村组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改善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件,帮助每个村建设好办公活动场所和现代远程教育站点,保障基层党组织工作和活动经费。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树立基层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