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在新课程实施中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研究报告(本站推荐)

时间:2019-05-14 05:12: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中学在新课程实施中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研究报告(本站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中学在新课程实施中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研究报告(本站推荐)》。

第一篇:农村中学在新课程实施中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研究报告(本站推荐)

农村中学在新课程实施中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研究报告

组长:陈 *

组员:周 *

付 ** 刘 *(女)

单位:*******

农村中学在新课程实施中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课程改革在我校进行了将近5年,但教学中教师重认知轻情感、重教书轻育人,课堂教学关注学科、忽视学生的情况仍然存在。师生往往急功近利,教学变成了一种任务和负担,不仅造成大量学生厌学,产生学习倦怠,而且造成许多教师厌教,产生职业倦怠。反映在师生关系上,学生的权利经常得不到应有的保护,没有建立起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情感关系冷漠、缺乏沟通,没有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情谊。师生间知识传递的渠道在拓宽,而感情沟通渠道在缩小。

在师生关系形成的研究上,国内外的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社会学家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我国大教育家孔子在《学记》中提出了:“安其学而亲其师”;“隐其学而疾其师”的观点。苏联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内许许多多的冲突,其根源在于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师生交往与社会上一般的人际交往不同,它是教师按照教育目标、教育原则,教育方向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对学生施加全面影响的一种教育过程。学生在与教师的交往中,不断积累文化科学知识及社会经验、调整自己的不良行为,修正和提高自我认识。逐步学会正确判断和评价自己的言行,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使之符合教师的期望与要求。18世纪法国伟大的资产阶级启蒙教育思想家,卢梭认为教育有三种来源:天性的教育、人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

只有这三种教育协调发展,才能使人受到良好的教育,而要做到三种教育协调发展就必须使人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服从天性的发展,配合自然的教育,要以自然的教育为中心,使三种教育和谐发展,并趋向于“自然的目标”,才会有成功的教育。蒙台梭利(1870-1952),意大利精神病医生和教育家。《对儿童的发现》一书中说:“新的教育学要建立在客观研究的基础上,要直接接触儿童。假如不用科学方法更多地了解儿童,不能脱离一般学校采用的旧办法,就无权称为科学的教育学。他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教学,主张由日常生活训练着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育,让儿童自发的主动学习,自己建构完善的人格。卡尔·罗杰斯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心理治疗专家和教育改革家。个体产生了“积极关注的需要”和“自我关注的需要。前者是指对温暖、友爱、关怀和尊敬的需要,后者则指自信、自尊和自我价值感的需要。

美国心理学家利比特与怀特研究后,将领导方式分为三种:一是专横式;二是放任式;三是民主式。这三种不同的领导方式及其所表现的态度对师生关系的影响各不相同。采取专横式领导方式的教师,作风专横,对学生实行严格管制,把学生当作教育的单纯接受者。师生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张。采取放任领导方式的教师,对学生放任自流,不闻不问,撒手不管。班集体犹如一盘散沙,形成不了集体的统一意志。由此学生对教师产生不满和怨恨的情绪,师生之间关系如同路人,淡漠无情。采取民主领导方式的教师,尊重学生的民主权利,重视班集体的作用,与学生共同制定计划,讨论问题,以民主方式指导和组织教学活动。在这种教育环境中的师生关系轻松愉快、和谐,学习气氛浓厚,学生的创

造能力较强,容易形成良好师生关系。

这些都说明,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有其深厚的历史和理论根基。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教育的变革,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已成为当今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新课程的推进要致力于建立体现着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关系。因此,进行新课程实施中的师生关系与学生评价的研究,有以下几点意义:

〔一〕、有助于挖掘师生关系的潜在价值,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更好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

〔二〕、有助于教师与学生间相互悦纳,改善教师、学生的学校生活和学习状态。

〔三〕、有助于学生道德、人格的健康发展,发展自我,超越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

1、理论目标:研究在新形势、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与学生关系的新特点,针对当今学生的生理、心理等个性特点,揭示新型师生关系形成的教学策略、心理机制、行为表现和评估机制;

2、实践目标: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实现师生关系的潜在价值,改善教师、学生的生活状态,促进学生道德、人格的全面、健康发展。

3、课题的具体内容(子目标):(1)师德建设与构建师生和谐关系的研究(2)课堂教学中构建师生和谐关系的研究(3)班级文化建设中构建师生和谐关系的研究

(4)教师性格与构建师生和谐关系的研究(5)校园文化建设与构建师生和谐关系的研究

当前,许多教育主管部门和中小学校对师生关系都有一定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学生思想教育、家庭环境、教师课堂艺术、等等方面作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本课题主要将师生关系锁定在农村初中这个范围内,主要要从教师师德素养、性格特征、班级学校文化、教师与学生的交往空间与频度等等方面进行探讨,对从事农村教育工作者来说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对现有法律及古今中外相关理论开展学习研究,努力提供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2、调查研究法:通过精心设计师生问卷,在我校05级、06级学生中进行抽样问卷调查,获得师生关系现状的相关数据。

3、行动研究法:倡导教师自觉、主动地参与研究,并通过实践和研究改进方法、提高素质和能力,实现师生关系的改善。

4、案例研究法:拟在每所学校选择师生典型,进行个案研究,从中寻找规律。

三、结果与分析

㈠教师的教学理念影响着和谐的师生关系。传统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一切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学生在陈旧教学观念引导下,只能跟着教师学生,复制教师的教学内容。学生学的独立性、独立品格丧失了,学生的智慧

和个性遭到扼杀和摧残。教师越教,学生越不爱学,不会学。正值花龄的中学生处于求知旺盛期,好奇心、探索欲异常炽烈,此时教师如果用一桶桶陈旧观念的冷水浇下,师生之间的关系可想而知是怎样的尴尬。

因此,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第一步。走好这第一步,教师首先要树立以下理念:课堂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是重过程而不是重结论;教学主要是关注学生而不仅仅是关注学科教学;教师角色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学生人生的引路人。教师唯有心存以上教学理念,师生关系才能跨越多年来深掘的鸿沟。其次,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及时运用、反思、改进,使科学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切实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减轻、去掉对学习的厌烦感,为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打开大门。我校2007年春期推行“四步五节”教学模式,它是在杜郎口中学教学经验的启示下构建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兴趣,实现了课堂上学生“想说、敢说,想评、敢评”的目标。八三班是推行新教学模式的实验班,从问卷中发可以发现该班的师生关系比较和谐。如问卷题“老师对优生差生一视同仁吗?”选C项“对好生差生一样好”的达到百分之九十七。A项“对优生好于差生”B项“对差生好于优生”就没有人选择。可以看出老师们树立了新的教学理念,就能有力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

㈡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影响着和谐的师生关系。态度是思想的真切反映,一名教师只有在教育学生中树立民主的教育思想,才有可能与学生建立起的师生关系。民主平等是和谐师生关系的核心要求。民主平等的

教育思想首先要求教师承认学生作为“人”的价值。每个学生都有特定的权利和尊严,更有自己的思想感情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人格,这种尊重既表现在对学生独特个性行为表现的接纳和需要的满足,又表现在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让学生自由充分发现自己,体味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感和幸福感。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91%的学生认为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人格。在“你喜欢怎样的老师,请按重要程度排列”中有86%的学生将尊重学生人格型教师放在第一位,放在诸如:对学生一视同仁、有创造性,思想跟的上时代、有幽默感、关心同学、衣着整洁、不拖堂、教学质量好,教学生动的老师、善于承认错误的老师、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的老师的前面。当前部分教师在管理、沟通上缺乏艺术,以管代教、以堵代疏,以批评代替教育的做法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使得他们的行为得不到理解,拉大了师生间的距离,并造成学生的封闭心理或逆反心理。在“老师是否常以纪律压制你”的调查中,73%的学生选择了“是”。我们在2007年6月份收集一个案例:教师长时间使用消极语言刺激学生,挫伤了学生自尊心和积极性,最终导致了学生离校。在民主教育思想的框架下教师要有爱生意识、平等意识、和公正意识。

师爱是良好师生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教师越是满怀深情地爱学生,就越能赢得学生对自己的爱,良好的师生关系就越能迅速确立起来,并得到健康发展,进而从争相积极影响学生学习。教师对学生的爱主要表现在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理解与宽容学生、关心学生等方面。尊重学生,就应尊重学生人性,将学生心理、心理规律作为教育教学的黄金

律令来遵循。信任学生,即相信学生能力和人品。渴望得到别人的信任,是人的重要需求。学生喜欢教师真诚地对待自己,讨厌教师动不动就怀疑自己。只有信任,才有坦诚。信任能增生爱,能培养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信任学生是热爱学生的重要体现,是教师必备的职业道德修养。理解与宽容学生,会为学生提供自我解释的机会,进而反省自己的道德选择,认识和改正或更好地坚持己见。学生有强烈的被教师理解的愿望。师生之间不仅仅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同时也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成熟者与未成熟者,有知者与无知者,长辈与晚辈等多重角色的关系。教师对学生始终如一的关怀和爱护、无私和没有偏见的品格,有庄重的仪表和举止,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才能成为充满人格魅力的教师,才会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才会使教师的教育角色发出耀眼的光彩。

要塑造一种温馨感人的师生情谊,教师在正确对待学生。在教育过程中要做到:

以爱为本,多一点尊重和信任。爱心是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教师的爱来源于对学生深刻的认识和了解。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学生年龄虽小,但也有着同成年人一样的情感世界:懂得快乐与痛苦、羞愧与恐惧,有自尊心和荣誉感。教师对学生应多一点耐心,少一点急躁;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指责。尊重和信任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可以说,尊重是爱的别名。尊重学生,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允许学生在思想、感情和行为中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给他们提供更大的独立的活动空间。把学生作为与自己平等的人来对待,尊重他们的意愿和情绪,乐于倾听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当然,教师的爱决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一味迁就,而是爱中有严,严而有度。严父型也好,慈母型也好,良师也好,益友也好,都必须以爱为前提。教师的爱是一种责任,因为爱,才会有师生情感的共鸣;才会有教和学的同步;才会有师生角色的互换;才会有师生教学的互补。

发扬民主,讲求一点“参与效应”。教育家罗杰斯认为,教师的态度可以决定教学的成败。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安全、愉悦的学习氛围,给学生成功、快乐、友爱的享受。教师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能自由表达、自由参与、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人人都有一种参与意识,都希望自己拥有一定的发言权和自主权,如果适时让学生们体会“我长大了”的成人感,重视并满足他们的参与意识,他们就会以积极合作的态度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其主体的作用。可见,教学的民主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活力所在。

注重个性,多一点欣赏眼光。一名成功的教师总是带着欣赏的眼光和积极的心态投身于教学活动。教师真诚的期待不仅能诱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激情,而且深刻地影响着学生智力和个性的发展。如果师生关系中没有真诚的欣赏,任何学生都可能失去自信心。所以,适度的表扬和鼓励,能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在被欣赏的愉悦体验中奋发、崛起。不容怀疑,每一个学生都有闪光的东西可以挖掘,关键是怎样挖掘,何时挖掘。对学生而言,被人欣赏特别是被老师欣赏无疑是一种幸福,是一种被点燃的信任。而教师欣赏学生也是一种境界和美德,是一种沙里淘金、发现绿洲的快乐。

㈢教师的性格特征影响着和谐的师生关系。研究中我们对这一因

素又加深了一层:性格温和、说话幽默的老师和性格暴烈、说话死板的老师相比,前者要受学生欢迎的多。在调查中发现学生愿意与教师做朋友的老师基本上都是性格温和的老师。教师和蔼的态度,亲切有神的目光,真诚的信任和鼓励,是学生乐学的动力。性格温和的老师在与学生相处过程中,多能给学生爱意融融的感觉,他们能满足学生倾诉愿望和成人感,因此容易与教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而脾气不好的教师常常容易发怒使学生产生敬畏心理,令学生在与教师搭建情感桥梁时望而却步。说话死板、常常板一幅冷若冰霜面孔的老师常心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打消学生与之交流的念头。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做到:因此教师要完善个性,课堂内外展现个人魅力。教师要得到学生的爱戴,就得有内在的人格魅力。教师努力完善自己个性,使自己拥有热情、真诚、宽容、负责、幽默等优秀品质,这是优化教师情关系的重要保证。为此教师要自觉提高自身修养,扩展知识视野,提高敬业精神,提高教育艺术,努力成为富有个性魅力的老师。

㈣教师与学生交往的频度影响着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调查学生对教师信任程度时有95%的学生选择了“找不一位能倾诉内心隐秘的者教师”,老师与学生的距离感特别远。师生关系与师生接触时间、空间、频度相关联。一般来说,空间距离越小,接触越频繁,则越容易相互吸引。教师有意无意地故意去疏远学生,限制双方相互交往的时空及频度,缺乏与学生交往的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性。有的还放不下教师的架子,不愿曲尊与学生交往。在调查中发现有69%的同学感到“某位老师对我

冷漠”。教师在课堂外,教师与学生家长联系不多,缺少对学生家庭的必要了解,这通常是导致师生在交往中因为某些原因发生的误解或冲突,没能及时排除、沟通、造成师生交往的障碍的主要原因。由于受以上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影响师生良好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在与学生交往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注意增加与学生交往的时间次数,通过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伦理道德的教育感染来影响学生,但同时也从学生的言谈及目光交流中了解到学生对教师信任与钦佩,从而激发教师更加热爱教育事业关心爱护学生,业务上更加精益求精。同理学生从教师那儿体验到关心、爱护、帮助、信任也就更加激发自己加倍努力、刻苦学习,也就更关心自己的品格、才能、意志力的发展,达到自我实现。教师另一方面要减小与学生交往的空间,可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如在课堂上来回走动巡视,减小与教室后边学生交往的空间,定期让学生交换座位,改善因座位在后边的学生与教师交往频度低的负面影响。加强与学生家长联系,增高家访的频率,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㈤学校的教育氛围影响着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群体的师德水平对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有一定影响。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还把本人的思想、道德、文明、心态、人格、个性,诸如需要、理想、世界观、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的本人修养程度和基本素质显露给学生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交往便不仅仅是文化科学知识等信息的

传授交往,更重要的是心理交流、情感交流。这种交流和交往,久而久之便潜移默化地形成学生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并内化为学生心理和行为上的遵循法则。在学校浓郁的育人氛围内,学生认可和接受教师对其人生价值、做人准则的渗透陶熏,这就为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奠定坚实基础。

学校的文化氛围对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有一定的影响。学校的宣传平台如板报、宣传栏、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弘扬、优化师生关系的一个有效载体。城市学校由于教育资源方面的优势,在对学生美育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农村中学相对于城市学校的优势,只能依靠有限的黑板报、阅报栏对学生进行真、善、美教育。让学生感到学校就是健康成长的沃土,从而引发学生对班级的热爱,进而将爱心扩展到施教的老师。班级文化、宿舍文化也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一个触发点。班级文化、宿舍文化建设的好,有得于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将对班级的爱和自己班级教师的爱融为一体,进而也能将这种爱和尊重延续到其余学生所崇敬的老师身上,这必将有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所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人民群众的“教育事业”为思考问题的落脚点:关心学生,以热爱学生为荣,力争做一名不误人子弟的教师;踏实认真,以敬业为荣,力争做一名干事创业的教师;礼貌待人,以正派为荣,力争做一名有所作为的教师。从三个方面要求自己,全力打造优良的师生关系。从学校角度出发,在从制度和考评上,营造良好教育氛围,督促班级进行文化建设。

四、讨论与建议

在研究教程中,有一些问题我们研究地还不是太深入,思之愈深,惑之愈困,在此提出讨论:

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是不是等于放松对学生的正常要求?对于农村学生而言,教育合力的凝聚力往往不集中,34%的学生已演变为“留守学生”,对学生教育的施力者主要是家庭中的爷、奶辈,社会关系中的姑、姨亲戚和学校中的老师。

生活中爷、奶辈对学生通常缺乏管教力度,更不用说姑、姨亲戚。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效果上常有力不从心之感,也使教师在教育中投鼠忌器。管教过于严厉,师生关系要遭遇紧张;稍一松懈,学生就会受到诸多不良诱惑,不能集中精力学习。但是我们还认为,对学生要严格要求。调查中有72%学生希望教自己的老师是“既和蔼又有严格要求”。从施教过程上看,要求不到位或不要求学生,不见得师生关系就融洽无比。从新课程改革工程对教师的要求的标准上看,要遵循了解关心原则、尊重信任原则、严格公平原则。教师在对待学生过程中严格而不压抑,严慈相济,严中见情,严中见爱,估计也会培养出高质量的建设人才。

改变学校的评价制度从前景上能不能改善师生关系?在我南阳市农村范围内可行不可行?我们认为改变了政府对教育行政部门的评价标准,改变了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评价标准,改变了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标准,改变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标准,能改善师生关系。不难明白,教育的最终问题主要落脚到教师和学生身上,教师从升学,学科成绩的

羁绊下冲出来,就能加速师生关系向良性发展。但是,短时期不可能做到,各级主管部门对学校评价的一个主要目标仍是教师成绩,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也主要定位在教学成绩上。虽然,要成绩与塑造优良师生关系并无冲突之处,但具体在落实上,教师一般是顾此失彼,往往采用简单、急功近利的做法。在成绩与师生关系的选择上毫不犹豫选择了前者,至于如何找一个恰当的结合点,还有待于做进一步的研究。

五、结论

通过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教师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能行之有效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2.教师心中有爱生意识、平等意识、和公正意识能行之有效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3.性格和蔼、言语幽默的教师容易与学生建立和谐师生关系。4.增加教师与学生交往的空间和频度能行之有效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5.学校的教育氛围对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有很大程度影响。

六、过程性资料

1.学生调查问卷2份 2.老师调查问卷1份 3.问卷分析表2份 4.学生征文3篇

5.教师论文证书1件 6.学生辍学案例1例 7.教师寄语20条 8.学生心语12条 9.教师论文1篇 10.教师研究心得3篇

第二篇:农村中学和谐师生关系构建初探

农村中学和谐师生关系构建初探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四队中学

卢道康邮编:22223

4据互联网报道:08年10月至11月,在全国发生了四起有影响的杀师事件:10月4日,山西朔州一学生李亚胜在课堂上突然拿刀捅向郝旭东老师;10月21日,缙云县盘溪中学女教师潘伟仙在家访途中被学生丁某掐死;10月28日,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程春明在课堂上被冲进来的一名大四男生付某砍死;11月19日,湖南澧县最大的初级中学——城关中学37岁的老师曾庆岩被学校已开除的一名初中生王强(化名)用匕首刺死。案例触目惊心,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全体教师的反思: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要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公民,而合格公民在校必须是合格的学生,合格的学生应该是承担起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扶危济困、维护社会正义、保护环境等责任,这样才可能是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同时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对老师痛下杀手的呢?纵观影响教育的多方面因素,我认为师生关系是一个重要方面。

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使教师受学生尊敬、信赖并且喜欢,这对教师是一种鼓励和鞭策。体现在教师为了维护和保持这种地位,对教学更加认真负责,对学生更加关心和爱护,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千方百计想办法要把学生教好。其效果往往是事半功倍。从学生来说,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把教师看做最信赖和仰慕的人,表现在课堂上是学生喜欢挺老师上课,他们把听老师上课看成是一种享受,更懂得尊重老师,爱惜老师的劳动,上课专心听讲。

要想有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我认为首先要认清我们农村中学所面对的学生及学生家庭的实际情况、教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学生对教师的要求。

一、学生及家庭情况分析:

(1)独生子女居多,家庭经济情况好比较好。

(2)学生家长的文化程度偏低

(3)学生家长的职业普遍是农民且外出打工的居多,无法顾及子女的教育。

(4)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

(5)学生的兴趣爱好广泛。

(6)学生的课余活动时间很少

(7)早恋的学生比较多

(8)受社会负面影响严重:不正之风、黄色文艺、赌博、电子游戏机、迷信等对学生的影响很大

(9)很难听取家长、老师的意见

(10)和同学发生矛盾后请校外人员和其他同学用武力解决

(11)对老师的信任度降低

二、教师情况分析:

(1)师德滑坡,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现象经常发生。

(2)受应试教育影响,注重优生忽视差生,导致师生关系疏远

(3)不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去组织教学,课堂上不能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

(4)管理方法极端:一种是学生必须按照我的要求去做。另一种是不听我的我就什么也不管,与我无关。

三、学生心目中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

1、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能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个性;对工作一丝不苟。

2、授课细致耐心,风趣幽默;语言得体,说话有艺术性

3、和蔼可亲,平易近人 ;善于沟通,做学生的朋友。

4、理解学生,体谅学生;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同学

5、对待学生有爱心,有宽容心、责任心。

6、能虚心接受同学所给予的意见并进行改正。

7、对同学犯的错误要耐心地劝导。

根据上述情况,笔者认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改师道尊严为师生平等

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认为:“师生之间是一种互相有好感、互相尊重的和谐关系这将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创设并保持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真诚交往、相互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得学生在心理上喜欢老师,他们愿意主动接近老师,愿意和老师交流,学生觉得老师尊重他们的情绪体验、尊

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尊重他们的自由发展、尊重他们的创造精神,他们在学习中一定要让老师觉得自己一定行,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样对健全学生的人格是很有好处的。

2、以身作则,做学生可亲、可爱、可敬的老师

加里宁说:“如果教师有威信,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永远留下痕迹。所以一个教师必须好好检点自己,应该感觉到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处在严格的监督之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着这样严格的监督。”所以说,一位优秀的教师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精神会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3、尊重学生的人格,让学生把话说完

学生和老师的关系是平等的,当你让学生把想说的话说完时,学生会觉得老师很尊重他,在此基础上,老师在有的放矢的进行引导教育,学生易于接受。

4、虚心接受同学所给予的意见并进行改正

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应充分体现师生之间的交流,教学中,老师不可能把什么都想到的,可以请学生批评和补充,这种宽松和谐的环境、民主评定的教学氛围对学生将来走上社会有着很大的影响

5、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学生中有接受能力强的,也有接受能力差的。在教学中,一定不能忽视差生,更不能歧视差生。其实所谓的差生和优生一样有自尊、有人格、有求知欲,只不过是多方面原因而导致他们成为所谓的差生,我们尊重他们,会使他们觉得老师没有嫌弃他们,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其成为社会的合格公民。

6、不以成绩论英雄,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

摒弃传统的评价机制,不以成绩论英雄。对学生要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训斥。学生的回答如果不正确要加以引导,使学生敢想会想,以促使他们的创造精神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生根发芽。

7、正确对待犯错误的同学

对犯错误的同学,要多一些幽默,少一些说教。学生在课堂上犯错误是难免的,对待课堂上违纪现象的处理是一门艺术,它关系到课堂能否掌控、师生关系能否达到和谐、是否伤害学生的自尊等。同时还影响到老师在学生中的形象。所以既不能粗暴的批评,又不能不问,此时幽默风趣的语言就能代替批评和说教。

实际证明,和谐、宽松的环境,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对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健全学生的人格,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要善于营造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做学生学习路上的引导者、帮助者。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而努力。

第三篇:在英语教学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1

在英语教学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新民中学 王玲

在英语教学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主要内容】: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积极的人生准则来维系.师生关系没处理好,课堂纪律得不到保证,预定的教学任务也完不成.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要热爱学生,无私奉献;要对学生满怀期待之心;课堂语言要生动有趣,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要做学生的引导者、帮助者、而不是灌输者。只有全身心地投入情感,才能使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在课堂中师生举手投足便能心领神会,在这种教学氛围中,那课才能上得顺,教学成绩才能逐年上升。

【关键字】: 师生关系 和谐 爱 奉献 期待

生动有趣 引导 帮助

【正文】

最近,办公室有位老师一直在抱怨:“我火气怎么这么大了?几乎每节课都不顺心!课堂纪律得不到保证,预定的教学任务也完不成。哎!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只见他一脸苦恼。要我说,这是典型的师生关系没处理好。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积极的人生准则来维系,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传统的道德标准虽然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一些行为准则是永远也不会改变的。师生关系主要决定于教师的职业道德以及个人素质、修养。如果教师要受到学生的尊敬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树立好自己的形象:如果一个教师不热爱他的学生,那他也就不可能去关心他们,并且帮助他们进行更好的学习;相反如果一个学生和自己的任课教师有对抗情绪,那他就会厌恶这位教师所教的这门课程,直接影响这门学科的学习成绩,我认为,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我们教师得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师一定要热爱学生,做到无私奉献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必须以“爱”为核心。在英语教学中,整个班级学生的成绩参差不齐,这是许多教师都不可回避的一个现实。教师的爱心不仅体现在优秀学生身上,更要倾注在学习困难的“学困生”身上。人们把教师比作是蜡烛、园丁、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所以教师也应该象蜡烛一样给学生付出自己的一切,像园丁一样精心栽培心爱的花木,对学生要亲切关怀、耐心帮助、平等相待,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倾注全部的爱。这种爱是对学生严格要求和尊重信任的统一,是对学生未来的深切关注,这种爱应该是经常性的、是公平的,不能只给学习好的同学,而对“后进生”冷若冰霜。因为教师的歧视和偏心,会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挫伤自奠心,从而导致他们拒绝教师的一切要求,产生逆反心理,自暴自弃,觉得前途渺茫,最终就会弃学。教师要想赢得学生的尊敬,就必须主动的接近学生,了解学情,热爱本职工作,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课,把自己所有的知识全部传授给每一个学生。如在2002级2班,王诚等同学在初二上期在英语学习上掉了队,我为他们几位同学专门制定了适合他们程度的学习方法,并相应调整我的教学设计,尽量在教学中面向多数,兼顾“两头”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中都有收获,从而避免了进入初三后的大面积滑波现象。真诚是一个教师必须具备的品质,也是热爱学生的具体体现。

二.教师要对学生满怀期待之心

人们之间的相互期待,一定会给人的思想和行为造成巨大的影响,期待事实上就意味着一种信任,信任是人的精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对人格的肯定和评价。学生成绩的好坏有一部分就取决于教师对学生能力的信心。期待也是一种激励的方式,这种激励可以激发学生积极而热烈的情绪,使他们能够克服一切困难,攻克一切难关,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期待本身也是社会的一种要求,它可以使人们懂得怎么样去做一个受人疼爱的人,怎么样去尊敬别人。所以,作为教师就应该对自己的学生满怀希望、充满期待,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德、智、体等诸方面会逐步得到完善。每个人都有被别人所信任的希望,学生一旦得到了这种满足,他们就会感到鼓舞和振奋,就会产生巨大的学习的兴趣和信心。相反,就会失去一切信心,学习成绩就会直线不降。三.教师自身要具有健康热情、开朗的形象

教师教育学生不仅要靠口耳相传,更要注意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来说都具有很强的感染性。试想一位整天死气沉沉、板着一副面孔的教师,学生怎么可能接近你,更不必说让他们和你一起走入课堂内容,积极思考和解答问题;一位整天心不在焉的老师,把本职工作当作苦差事来应付,学生更不可能与你身心交融,不可能让学生以主动进取的心态去投入学习中。每当我步入学校走进教室,心中油然而升起一种责任感和神圣感,发自内心地自觉遵循职业道德规范,一丝不苟地教读每一个音节,讲解每一个知识点,耐心细致地解答每一个疑难问题;自始自终热情饱满,从而不知不觉地感染着每一个学生,鼓舞着每一个学生。在细微的言行中全身心地投入情感,在我的课堂中师生举手投足便能心领神会,和谐相处,在这种教学氛围中,教学成绩才可能逐年上升。

四.教师的语言要生动风趣,能够吸引学生

语言是教师传递知识、影响学生的主要手段。教师的语言只有做到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有逻辑性,才能紧紧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所以,教师在语言表达中既要注意准确性、又要使其富于艺术性、要有感召力,尤其是英语教师应讲究语音、语调、节奏的抑扬顿挫,要有一定的动作和表情来帮助对语言进行渲染,使其能更加强烈地吸引学生。有些演员在表演时,什么道具都没有,却能把观众的心紧紧抓住,这就是语言的魅力。由于初中学生活泼好动,教师更要做到语言形象、生动和直观,而且运用的描述或比喻要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实践。例如我在教字母O和Q时说:“O的脑袋后长了一条小辫子,就变成了Q”;在教基数词变序数词时我编了一个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一、二、三全变,八去t,九去e,f代ve,去y加ie,再加th.”不规则动词的变化对学生来说是一个记忆的难点,我分类给学生编了许多口角,如:初中范围内i-a-u变化的单词:“开始(begin)游泳(swim)下沉(sink)喝(drink)响(ring)了唱(sing)(肚子咕咕叫)。”过去式和过去分词相同且结尾是ought或aught:“想(think)买(buy)战斗(fight)教(teach)抓住(catch)了带来(bring)(插一句‘世界需要和平’)”等等。这些顺口溜既让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些变化,也使课堂生动有趣

五.教师要做学生的引导者、帮助者、而不是灌输者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是引导学生去了解另一个语言的民族和另一种语言的思维世界,而不是单纯地训练学生“说话”。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融会贯通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内容,把握教材的精髓,要选一些少而精的具有代表性、扩展性、趣味性和生活性的话题,使学生在话题中能充分发挥所学知识,这样既锻炼了语言交际能力,又复习巩固、创造性地应用了新旧知识,能激发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英语知识。教师在课堂上要用启发式教学,话题提出来,并不一定要在课堂上把什么都讲完,应留有余地,也不一定有问必答,给学生一些启示,激励他们课堂外的自学。

多观察学生,注意挖掘个人的潜质。在2005级7班有一名学生龙亘由于小学时就对英语产生浓厚兴趣,因而提前学过一些简单的英语单词。进入初中后,刚开始对英语学习兴趣很浓,上课积极回答问题,书写工整,屡屡受到好评。但半期之后,英语成绩有所下降,究其原因,是计厌背书,认为是“死记硬背”;我了解他的真实想法以后与他的家长进行沟通,针对他的“观点”,允许他背书,改为每课默写;一段时间后,他自己觉得背书可以帮助他形成良好“语感”,于是,他自觉地找到我要求背书。由于是他自身有了切实感受,他的英语成绩又得到回升。

六.英语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关系

平等的师生关系增强师生情感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创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信任感、亲近感产、亲切感。教现代教育提出教师是教学这个共同体中的首席,这就是说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关系,再不是以前的教师高高在上,而是要能够轻松地调动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运用所学英语知识在创设的语境中参与自由交流,要向朋友一样平等对待他们,在课堂上教师既是良好的引导者,又是一个热心的、耐心的听众,还应该是一个谈得来的朋友。平等的师生关系,可轻松愉快地通过英语教学上的艺术性、形象性、趣味性揭示英语教材本身的魅力,达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在学生刚上初一时,先教学生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如见面、道别、致谢、道歉、家庭成员的称谓、时间、年龄、性别等。鼓励他们在适时地适当地使用这些用语,甚至当学生半中文、半英语夹杂着与我对话时,我也非常有耐心地与他们交流,消除他们对学习英语的恐惧感,打消他们的顾虑,让学生们感觉我与他们是平等的伙伴,而不是高高在上的“老师”,所以很快这些学生就对英语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对教师产生了信任,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如果学生犯了错误,教师要及时批评教育;教师本人有了错也应该学会说“I‘m sorry.”并注意改正,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第四篇:在农村中学实施化学新课程的对策

在农村中学实施化学新课程的对策

【摘要】:

新一轮课程教育改革已全面实施,在实施新课程教育教学中,农村中学因独特地理状况、办学条件、人文素质等地域性影响,形成了客观上的后进,特别在化学实验教学中,面临着新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 农村中学 新课程 对策

新课标带来的全新的教育理念给我们农村学校的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但在课堂教学中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我是一名农村初中化学教师,亲身体会到新课改给教学带来的新变化。由于经济条件、教育观念、教师素质等多方面的差异,各地存在的问题还不少,特别是农村中学在实施化学新课程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困惑,这些困惑和矛盾,严重制约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影响新课程改革的成效,下面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应对课程资源的不足

首先,农村中学由于经费的缺乏,没有合格的化学实验室,没有专职的实验员,缺乏足够的化学仪器和药品,很多化学仪器也已经老化,更不要说新教材中所出现的一些先进的仪器,如 PH 计,就连老师也没有见过。化学实验条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化学教师本身就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用品和废弃物制成简易的实验仪器,或替代实验用的化学药品,比如把矿泉水瓶改造成烧杯和漏斗,把药瓶改造成试管和量筒,用废金属代替化学实验中铝、铁、铜等,用植物的花、叶自制酸碱指示剂,这不仅有助于解决实验仪器、药品的短缺问题,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节约和环保意识。

其次,化学课程资源是丰富多彩的,农村中学的化学教师应把眼光投向广阔的农村天地,注重乡土资源的开发,注意搜集生产、生活中有价值的课程资源,以弥补条件性课程资源的不足,比如带领学生参观附近的厂矿企业,像化肥的生产、农药化肥的施用,这其中都包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教师要指导学生从报刊、电视或互联网上查阅和收集有关化学促进现代科技和生产发展的事例,相互交流、讨论,来增加自己的化学知识,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最后,农村中学的化学教师要充分利用与教科书配套使用的教师用书、学生练习册、学生活动指南,教师用书不仅是帮助教师理解新课程的好助手,更是让教师发挥创造潜能的助推器,学生活动指南、学生练习册帮助学生尽快的以新的学习方式投入新的学习,比如上教版的《学生同步学习手册》为学生提供了内容提示、问题与启示、练习与实践、阅读与思考等多个学习栏目。

二、评价方式滞后制约课程改革

尽管中考的考试制度也在不断的变化,但学校和师生还是面临着巨大的升学考试的压力,某些农村中学的一些做法更是偏离了课程改革的要求:如新课提前结束、延长复习时间、新老教材一起用,依然是题海战术,学生的负担有增无减。如何改变这种阻碍课程改革的评价方式,新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既要评价学生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更应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新《标准》在纸笔测验的基础上,提倡另外两种新的评价方式,即“化学学习档案”袋评价法和活动表现评价法。因此农村中学的化学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纸笔测验既要评价学生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应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通过具有实际背景的、综合性和开放性问题的书面考查,既了解学生掌握有关知识、技能和方法的程度,又突出了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考核。

2、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学生自评):包括实验过程记录、探究活动设计方案、与化学有关的信息资料和图片、小论文、调查报告、上课回答问题的情况、学习方法和学习心得体会、自我评价等等。化学学习成长档案记录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考和实践,较好的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体现了学生点点滴滴的进步,反映了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

3、活动表现评价(小组评价与老师评价):包括做实验、操作仪器、辩论、调查、实验设计等近年来我市实行的实验操作考试,实际上就是一种活动表现评价方式。

三、传统的教学思想制约课程改革

在农村中学,多年来形成的“听、记、背、练”的教学模式根深蒂固,“教师包办代替”和“学生跟着老师走”的现象依然存在。怎样改变这种现状?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农村中学的化学教师不但要更新教学思想,而且得改进教学方法,从而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我想农村中学的化学教师在实施教学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制定教学目标以及实施教学时,要全面考虑“知识与技能”、“过程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课程目标,要从促进学生的发展制定教学目标。

2、极力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像化学实验、化学问题、小故事、化学史、新闻报道、影像资料、实物、图片、模型等等,都可以创设学习情景。

3、选择教学内容时要考虑学生熟悉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实际,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物质和化学现象入手,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问题,让他们感受到化学就在身边,加深他们对化学知识在实际中应用的认识。

4、要重视学科间的联系,增加跨学科内容,在教学中应加强化学与物理、生物和地理的联系。

5、积极进行教学研究,促进化学教学改革。

四、农村化学教师的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教学手段落后、教师素质偏低。化学新课程教材给我们一个全新的视角,教材不仅色彩艳丽,图文并茂,而且贴近生活实际,同时也到处体现出现代高科技的最新成果,令人振奋不已,但是新的教学要求也常常令农村中学教师感到束手无策,比如课文中的观察与思考、调查与研究往往就很难进行更不要说是上网获取信息,就是从广播电视报纸等方面搜集资料,绝大多数学生也难以做到的有些问题,即使是教师也不容易完成,因为很多农村学校的电脑才刚接入互联网,且不说还有相当多的教师根本就不会上网,学生中更是只有极少数学生进过网吧,而进网吧主要是玩游戏和聊天而已,甚至还有不少学校连“古老”的幻灯机都进不了教室,落后的教学手段可想而知,另外大部分的初中教师,特别是教龄较长的化学教师,由于长期脱离高中知识,根本不了解最新的知识动态,每天接触只是一些一看就知道答案的知识,或非常简单的实验操作,以及一些本来就不甚准确的概念,造成知识陈旧老化,思维呆板迟钝,几乎不具备一个化学教师应该具有的科学素质。所以教学设施的完善和教师素质的提高是搞好化学实验教学的基础,否则新课程的实验就成为新的肥皂泡。

化学新课程中很多问题呈现多样化,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多样化,很多答案是开放性的这样的例子是非常多的,如:空气成分测定中的讨论,二氧化碳实验的设计,以及一些实验不成功原因分析是很好的探究性问题,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非常有效,但教师在教学中把握起来无疑增大了难度:一方面,相关的教学法辅助资料几乎为零,简单的教师用书几乎排不上用场;另一方面教材中的有些实验很难完成,如面粉爆炸实验有些实验因为仪器设备有欠缺而难以完成,如,电解水实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一氧化碳的燃烧实验等,实验的可信度大大减弱,有些结论仅凭教师的猜测得出,其结果是老师讲实验,学生背实验,毫无探究的意味可言。又如知识的深浅和范围只能由教师个人来推断,很容易在教学中迷失方向,而且仔细一看,其中内容与原教材如出一辙,与新课程出入很大,使教师在教学研究中左右为难、不知如何是好。再就是新教学实践中学生多年来形成的学习习惯往往是教师讲到哪里学生就学到哪里,掌握到哪里,教师好不容易使学生参与进来,上课也热闹起来了,可成绩往往是下降。如果教师在教学中随意拓宽,更容易使教学内容难以完成,无形中加大教学压力,这在如今还是以分数论英雄的时候,又有哪位教师敢把学生前途当儿戏?学校不乐意,家长更不会答应,所以新教材改革与学生升学压力的矛盾不解决,改革往往会雷声响雨点小。

在农村中学,一部分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仍然存在依赖教材和教参的现象,照本宣科,缺乏对教材进行深度加工的能力,忽视身边的生动的有价值的课程资源,难以引导学生去感悟化学新课程潜在的内涵。教师理解新教材、建构教学思路、选择教学素材和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直接影响课程实施的质量。因此,农村中学的化学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1、认真参加新课程的培训,更新思想,转变角色。新课程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新课程改变了教师是课程从属者的身份,使之变成了课程主体,乃至课程本身。

2、认真学习《化学课程标准》。我们必需反复研读课程标准,对以往的教学进行反思,深刻领会课程标准,用以指导教学实践,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很好的驾驭和使用新教材。

3、不断学习,拓宽知识面。新课程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化学专业知识以外,还要了解相邻学科的知识,还要学习教育学、心里学的相关知识,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适应新课改的需要。

4、现代教学技术:《纲要》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师发展提供了极其便捷和有效的手段,它是现代型、研究型教师的一项新的基本技能或基本功,是教师发展的新领域。

五、与课改实验区的教师应加强交流与合作

本次课程改革,步伐之大,速度之快,难度之大,都是前七次改革不可比拟的,更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因此,要与实验区的老师加强合作与交流,教学方法共享、教学资源共享、集体备课,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众人拾柴火焰高”,农村中学的教师切忌单打独斗。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坚信,为了提高我国公民整体的科学素养,为了中华民族立于世界强国之林,我们的辛勤付出是值得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将结出丰硕的果实。

归纳以上的各点可知新课程实施出现困惑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教师的教育观念转变不到位;二是教师误解误用新教学方式;三是教师的知识储备和教学能力跟不上新课程教学要求;四是农村中学办学条件落后;五是教育主管部门的教学评价没有改进。因此,我认为要解决新课程实施中出现的困惑,必须“对症下药”。首先,教师自己要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觉成为新课程实施的研究者;其次,教育主管部门的各级领导与新教材编写者,都要关注新课程实施情况,切实改善教学设施,改进教学管理与评价,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农村化学教学在新课标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疑惑,化学教学的前景才会美好,化学学科的教学质量才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化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化学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3]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4] 钟启泉,《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06 [5] 《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第五篇:浅谈教学中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

浅谈教学中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

摘要: 教育是一种人类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活动。它的实施者是人,教育对象是人,评价者也是人。因此整个教育活动的基础也离不开人与人的关系。尤其是师生关系更是其核心。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更要学会思考。教育观念要转变,教育手段要更新,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也日益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新课程呼唤和谐的师生关系。该如何建立化学教学中的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

和谐;教学;师生关系

一切成功教育都离不开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教育大厦得以建立的基石。师生关系可以反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质量,良好师生关系的核心是理解与尊重。这是在不断的师生互动中逐步建立的,不仅需要教师有一种民主精神,还需要掌握一系列的沟通技巧。

教学过程是一种师生交互作用的历程,师生互动的性质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活动的效果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因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总是由一定的观念(诸如教育观、学生观、质量观等)支配其教学行为,对学生施加影响。而学生也会根据自己的价值取向和需要,理解、接受教师的影响,并在行动上做出反应。学生的反应又进一步强化或者修正教师原有的教育观念与行为。所以,师生互动构成了教学活动中的正反馈机制。本学期,我研究的课题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促进课堂互动交流”,所以主要工作首先就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通过师生关系,来促进课堂交流互动,在实践中积累了点滴经验,下面主要从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方面来说一下自己的实践成果。

一、要尊重学生人格,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尊重是开启学生心灵门窗的钥匙,美国教育家爱墨生说:“教育的秘诀是尊重学生。”教师与学生在道德人格上完全是平等的。尊重学生人格,以平等、友善、诚挚的态度对待学生,不讽刺、挖苦、辱骂、体罚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类有许多方面的品格,但有一种高尚的品格是人生的顶峰,这就是个人的自尊心。”在日常工作中,要特别注意呵护好学生的自尊心,与学生以诚相待。特别是不要在集体场合中指名道姓的批评和指责学生的过错。教师只有尊重学生,以平等的态度与学生相处,才能达成师生间的沟通理解,才能准确掌握学生的思想感情、智力发展、兴趣爱好和禀赋倾向,从而得心应手地实施教育。尤为重要的是,尊重人格是培养人格的最有效的方式。只有尊重学生,才能让学生体验到作为人的尊严感,而这正是育人的关键之所在。

公正是人格的脊梁,教师要平等对待全体学生,全面了解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后进生。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些学生,相信他们都是有上进心的,都是爱学习的,都能够改正缺点错误的。对他,们做得不好的地方应理解宽容,平时应多鼓励引导,少批评训斥。

二、要信任了解、关心爱护学生。

充分信任学生,是师爱的具体表现。当学生感到教师对他们的信任时,他们便涌起一种自豪感和喜悦,便会对老师产生更强烈的信任,从而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在教育实践中,对于品行端正,学业上进的学生,或者对于那些犯过错误,成绩不好的学生,教师都应给他们以充分的信任。当他们取得成绩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鼓励他们再接再厉,把更重要的任务交给他们。教师要用真情去关心爱护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善于与学生沟通,缩短与学生的空间距离。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越近,关系也就密切,感情越融洽;相反,距离越远,关系越淡泊,感情越冷漠。教师可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比此的情感、体验和关念;教师可与学生共同学习,一起游戏,玩耍。

三、要讲求民主,宽严有度。

教师与学生的人格是完全平等的,教师必须树立民主平等的思想,要积极营造教育民主的氛围。教师不再是居高临下地教导学生,而是以一个引路人的角色来帮助、点拨学生。教师要毫不犹豫地抛弃师道尊严,要成为学生平等的合作者、谦虚的倾听者、真诚的赏识者、个性张扬的促进者。老师可以批评学生的种种错误,而学生也可以对老师的失误给予指正。在这种民主平等的氛围里,师生互相尊重,学生自主自信、独立思考的素质才能得到培养,个性才能得到充分张扬。对学生的要求,教师须正确把握宽与严的标准和尺度,做到严格而不苛刻,宽容而不放纵,使教师的要求和期待能够被学生理解和接受,进而真正转化为他们的进步行为。

四、要有一颗宽容的心 “宽容是一种民主精神的表现。老师的宽容有利于加深师生间的了解和尊重,从而有利于对学生的教育。”宽容不是教育的最后环节。教师要在宽容学生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认真分析错误,鼓励其敢于承认错误,认真改正错误,避免重复犯错。在某种意义上,学生成长过程是个体不断内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自我反思、自我教育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如果操之过急,或者态度、方法不当,极有可能导致学生暂时的屈服或永久的背叛。当然,宽容并不等于放任自流,而应是及时引导和积极鼓励,根据正强化原理,把学生的优点及时反馈给学生,学生就会增强自信,驱除心灵的灰暗。学生难免犯错误,犯了错误,教师要用爱心去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做到心理相容,理解、宽容、用优点融化缺点要比惩罚更有效。

五、要与学生相互学习,共同发展。

韩愈提出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在今天更具有现实意义。教师固然在专业知识上比学生精深,但在知识的广度上可能还有所不及。面对每个学生,面对各种扑面而来的信息,教师应该抱有谦虚的态度,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要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因此师生关系的调整也就变得十分自然了:老师可以凭借自己的传统经验引导学生,学生也可以凭借自己的敏锐、朝气影响老师;教师不再是为师者生硬的灌输,而成为智慧与智慧的启迪,思维与思维的碰撞;成为师生共同探讨、共同成长、共同走过的一段美好历程。

爱是学习的动力!学生喜欢一个教师,也就喜欢这个教师所教的课程,喜欢与这个老师交流,才能真正的在课堂上动起来。所以教师要善于交流,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了解他们的真情实感,聆听他们的心声;教师更要善于引导学生和自己交流,让学生向自己倾吐真情。总之,只有坦诚相待、平等交流,才能相互了解,达成共识,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李秀伟:和谐之美——师德修养案例评析[M].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2006、4

2、王秀玲:碰撞与沟通[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3

3、魏书生:魏书生文选[M]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

4、亚米契斯(意):爱的教育 夏丏尊译 杭州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4-6-1

5、郑全全 俞国良:人际关系心理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09

下载农村中学在新课程实施中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研究报告(本站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中学在新课程实施中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研究报告(本站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