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视野下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时间:2019-05-14 05:45: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生态文明建设视野下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生态文明建设视野下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第一篇:生态文明建设视野下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生态文明建设视野下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深入,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我国正从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迈进,旅游业的发展前景不可限量。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视野下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主要有建立公众生态文明意识;完善相关政策制度及考核评价体系;制定科学的旅游规划,合理开发生态旅游资源;提倡绿色低碳发展,倡导游客文明消费;增加对生态环境的投入,大力发展生态旅游。

[关键词]生态文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0198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深入,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旅游业属于资源消耗相对较低、环境破坏相对较小的产业,是较为典型的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产业,但仍存在着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对生态环境有一定的影响。随着人类的环境意识的觉醒,旅游市场对环境要求越来越高,旅游业自身不断寻求可持续发展,人们开始对传统的大众旅游提出质疑,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低碳旅游、旅游循环经济、洛哈思旅游等新的旅游发展方式。

当前,我国正从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迈进,旅游业的发展前景不可限量。因此,从生态文明建设视野下探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生态文明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21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近年来,源于低碳经济的盛行,在可持续旅游的前提下,Tang等分析了“低碳旅游”的基本概念,主张通过节能减排获得高质量的旅游经历、更大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所谓旅游可持续发展主要是指在保持和增强未来发展机会的同时,满足目前旅客和旅游地居民当前的各种需求,即在旅游业发展中,既要保证旅游业的经济增长,又不能破坏环境,还要兼顾社会文化因素,尽量做到经济、社会、生态三者协调发展。

22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有关生态文明建设视野下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学术论文大多是近些年的研究成果,在CNKI中以“生态文明”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进行高级检索,共检索到相关文献60篇(时间截至2016年3月),主要集中在2008年以后(共计53篇,占了8833%)。由此可见,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旅游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生态文明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旅游业由于自身内部构成的多元性以及与周围环境的紧密关联性和敏感性,各要素随机性和不确定的变化都会导致旅游系统的复杂性加剧,无论是在旅游系统的内部构成中还是在旅游系统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中都存在着大量的能量、信息和物质之间的复杂交流。将生态文明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可以发挥二者各自的长处,同时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视野看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比较系统、合理、公平地配置各项资源和生产要素,而可持续发展的探索又可以为旅游系统的研究注入历时性的意义。

3生态文明建设视野下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31游客及当地居民的生态文明意识不高

中国是个人口大国,近年来,旅游业的发展尤为迅速,2015年,国内旅游总收入增长19%,国内旅游人数达到40亿人次,年人均达3次,成为全球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入境旅游约133亿人次,出境旅游约12亿人次。目前,全国星级饭店总数达15万家,旅行社达27万家,各类旅游景点景区达2万多家,其中,5A级景区超过210家。在各大旅游景点景区中,仍存在各种不文明现象,如乱写乱刻、随手丢垃圾、随意攀爬文物,广大游客和民众生态文明意识不够,缺乏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虽然有些景区景点有宣传标语,例如违者罚款之类的,但没有具体实施,所以,对游客起不到相应的作用。

32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破坏生态环境

在对旅游景区景点进行规划开发时,未能保护好山体、河流、湿地、生物多样性等生态资源,在一定程度上破坏山体、植被、水系,这些破坏必然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这种影响如果不超过环境的承载力,我们也不必过于担心,但人们往往在追求旅游的经济利益时,容易忽略环境自身的承载能力,如果长期超出环境的承载能力必然会导致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这些破坏主要是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以及超额利用。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把节约资源作为根本之策。加强水源地保护,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提高矿产资源勘查合理开采和综合利用水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33缺乏生态环境的相关保护措施

近年来,我们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经过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的旅游业快速发展,由于缺乏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积累下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进入高发频发阶段。例如,因为经济利益上的驱动,部分历史文化遗产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一些自然景观也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全国江河水系、地下水污染和饮用水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有的地区重金属、土壤污染比较严重,全国频繁出现大范围长时间的雾霾污染天气,有些城市已经很少见到蓝天白云。这些突出的环境问题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影响和损害,社会反映强烈。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安全的食品、优美的环境等的要求越来越高,良好的生态环境在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中的地位越来越高,环境保护问题日益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

34生态旅游景点景区游客严重超载

生态旅游景点景区因其原始性、自然性、生态资源脆弱性、生态环境敏感性,所以需要良好的保护,一般不允许有超容量与超限度的人为开发和干扰活动。生态旅游的开发必须以生态环境容量为依据,但有些景区淡旺季区分明显,就容易造成旺季旅游景区超负荷运作,给生态旅游区域的生态景观和自然遗迹带来严重的破坏和影响。故宫从2008年起逐步建立监测信息平台,在多年数据研究的基础上,同时结合多年工作经验,以及故宫世界文化遗产地的特点,限定单日接待人数为8万人次,当日游客达到8万后将关闭窗口停止售票;另外,故宫还于每年的11月1日起至第二年的3月31日(不含元旦、春节假日期间),网上以20元(不含钟表馆、珍宝馆)的半价出售优惠门票。

第二篇:生态文明视野下环境管理研究论文

摘要:环境管理政府的基本职能之一,当代环境管理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协调,从而有利于人们的生存与发展。在生态文明的视角来看,环境管理的实质内涵主要有技术内涵、经济内涵和制度内涵。本文对生态文明视野下环境管理的三个实质内涵进行分别的阐述,以前提高环境管理的水准。

关键词:生态文明;环境管理;内涵

环境管理是预防和质量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只有做好环境管理工作才能有效的协调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保障人们的物质很精神需求。本文对生态文明视野下环境管理的三个实质内涵进行分别的阐述,以前提高环境管理的水准。

1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环境管理的技术内涵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环境管理的技术内涵是调节城乡、产业以及上下游地区之间的生态关系,在环境管理中要协调好之间的关系。

1.1城乡之间的关系协调

城乡生态关系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垂直生态链。在三大产业中农村是第一产业的基地,而城市工业作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则是链接农村和城市之间的生态系统的中间环节。在三大产业的生态关系中,我们不但要实现城市化道路,消除城市化的污染转移到农村的现象出现,同时要加强新农村的建设,消除农村污染,向城市输送更多安全生态的农产品,实现城乡生态系统相结合形成良性循环。

1.2上下游地区的生态关系协调

上下游地区的生态关系是呈水平状态。在环境的管理中,我们要协调好上游生态保护与下游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让生态工程带动新城市和新农村的建设发展,对于农村的环境管理要更加重视,由于农村环境管理比较薄弱,我们要控制对农田、引用水源和养殖业的污染,最大限度的减少上游的污染而造成对下游的影响,积极处理好上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关系。

2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环境管理的制度内涵

2.1环境管理的主流化

环境管理的主流化的概念是在进行环境管理的过程中,我们要得到国家和社会的认可和支持,并让社会大众都能参与到环境的保护中来。这就要求政府部门要将环境保护纳入到相关部门的议事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环境管理的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环境管理的日程上来,通过各种措施和制度不断加大宣传的力度,让社会公众对环境保护的理解和认可,并参与到环境的保护公益事业中来。同时还要协调好区域的经济发展和对资源的有效利用、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建立各种有效的环境管理制度,积极调动社会大众的积极性。

2.2环境管理的生态化

只要是指在进行环境管理制度的制定时要充分考虑的生态化的因素,并将生态化作为制度制定的基本原则,使环境管理制度符合生态系统的要求,同时还要求多个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管理。政府要在环境管理中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积极给社会公众提供各种平台参与到环境管理中来,让环境管理制度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

2.3绿色政绩制度化

绿色政绩制度化主要是指树立起绿色化政绩观,将环境保护工作成效作为考察政府职能部门管理工作效能及效率的重要指标,同时保证环境管理工作考核的制度化,为实现环境管理的目标提供制度上的保证。绿色政绩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要求,也是环境管理的制度化要求之一。

3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环境管理的经济内涵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为了谋求经济的发展而对环境进行肆意的破坏和污染,也让环境管理工作难以开展。在生态文明视野下我们必须处理好环境管理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已经成为了环境管理的经济目标。

3.1将科学发展观落实到位

科学发展观是党针对我国经济发展提出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指出只有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环境管理中我们要将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实处,走新型的城市工业化的路线,实现高效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经济。

3.2推动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目前,生态文明社会所提倡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循环经济,所以在开展环境管理工作时应注重资源的整合,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从而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实现提供帮助。另外,应将建设生态型社会和可持续发展型社会作为环境管理的出发点与立足点,确保生态环境保护能够与经济持续发展能够实现相互协调。此外,应将制定环境污染治理对策,处理收入与环境服务需求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结构效应及规模效应作为环境管理的重点内容。

4小结

综上所述,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环境管理的内涵在建设物质文明社会的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要使环境管理能够很好的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我们就必须要了解生态文明视野下环境管理的经济内涵、制度内涵和技术内涵。

作者:郑江宁 单位: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

参考文献:

[1]陈蓓,王雪琴.区域环境管理指标体系研究与水平评价———以大渡口区为例[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9(2):42-46.

[2]周训芳.湿地保护的主流化与湿地法律制度的生态化[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0,(1).

第三篇: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六

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六

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时隔5年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五位一体”总体部局提出“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这是基于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资源环境保护压力不断加大的形势下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预示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将进一步加速这既给旅游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旅游业与生态文明密切相关生态文明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旅游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幅员辽阔生态资源丰富生态保护区域众多为旅游业发展提了广阔空间。同时旅游业在积极倡导人们走进自然、亲近自然的同时提高保护自然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在建设生态文明方面有着天然优势。通过发展旅游一些荒山、荒地、荒坡、沙漠、盐碱地、资源枯竭矿山等得到了综合利用,一座座城市“显山、露水、透绿、通畅”人民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生态旅游、低碳旅游正在成为旅游消费者的自觉行为。

但也不可否认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今天一些地方由于片面强调经济效益往往过度开发甚至掠夺性开发生态资源、导致旅游业赖以生存的生态资源遭到破坏或消失剥夺了子孙后代的自然财富甚至导致人类与自然的紧张对立。从这个方面讲旅游业也要努力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自觉服从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并为之做出应有的贡献。

党的十八大再次发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紧急动员令要求实现“天蓝、地绿、水净”是时代赋予旅游全行业的历史重任。我们要勇于担当努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或有力支撑。

我们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旅游发展观。要像十八大报告所强调的那样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治国理政的层面来认识这样才能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旅游业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要把生态文明作为旅游业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在发展旅游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中,实现旅游产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要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要以环境保护为第一前提注重长远发展积极探索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旅游发展模式遵循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勇作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者和实践者。要建立有效管理机制加大生态资源尤其是珍贵资源保护力度。要注意生态旅游区的游客容量和承载力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减轻生

态环境压力。要避免盲目开发、一哄而上尽可能把发展的空间更多地留给后人。要加强规划和环境影响评估。规划的目的是更好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要明确规划审批程序和内容要求确立规划的法律地位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督。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根据不同区域的生态功能定位对旅游规划和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一切以是否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和环境是否得到改善作为判明可持续与否的依据。旅游与自然和谐了可持续发展才有坚实基础。要强化培养绿色行为。旅游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实施“三绿工程”即绿色生产、绿色经营和绿色消费。绿色生产即旅游开发建设和推出旅游产品的过程符合绿色环保标准;绿色经营应采取符合绿色环保标准的经营管理方式和服务手段;绿色消费体现无污染文明消费突出环境保护。旅游者要树立环境意识和节约观念强化法治思想主动保护资源与环境避免因过度消费而造成浪费从而造成环境污染。要加强协作严格监管。建设生态文明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涉及诸多部门和领域之间的沟通、协调与合作。要建立联合监管的长效机制推动有关政策、法规、标准、制度的落实。各级各部门要积极做好服务环保、旅游、发展改革、财政、建设、林业、水利、农业等部门要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致力建设生态文明共同建设美丽中国、美好家园。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五位一体”总体部局这既给旅游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第四篇:生态文明视野下的贵州经济可持续发展1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贵州经济可持续发展

袁名松

(安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贵州安顺 561000)

[摘要] 从党的十五大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贵州在发展生态经济、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等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开展各种保护生态环境行动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这为实现贵州经济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今后我们要在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指导下,推动贵州的投资建设、工业建设、农业建设、服务业建设和城镇化建设的进程。贵州应当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和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顺应人民群众对实现贵州经济后发赶超的期朌下,走有贵州特色的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可持续道路。

[关键词] 生态文明;贵州经济;可持续发展

引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深刻认识。赵克志在贵州省委十一届三次会议的报告中指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切实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高”。[1] 现在就近几年贵州在项目投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等方面取得的成效,以及在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指引下,建好生态文明,认真抓好贵州经济可持续发展,谈谈些许看法。

一、贵州经济发展的现状

贵州资源丰富,山清水秀、空气怡人,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多彩贵州”形象已深入人心, 但贵州经济欠发展,2012年贵州GDP达6802.2亿,人均GDP19608.53元,位列全国后面。面对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势,省政府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各项决策,坚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深入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把保增长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使得近年来贵州经济逐见端倪。

1、经济高速发展

贵州在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6802亿元,增长13.6%;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财政收入1644.48亿元,同比增长23.7%;农民人均纯收入4753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700元,分别增长14.7%和13.4%。贵州省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在全国排位分别由去年的第29位、第2位均上升到今年的第1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从第5位上升到第3位。

2、项目投资大幅增加

在2012年完成的项目投资额,工业是3126.2亿元、城建是1000亿元、房地产是1467.6亿元、公路是762.28亿元、铁路是264.44亿元、水利是17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85.9%、68%、37.1%、56.6%和13.3%。省委、省政府加快地完成270个重点项目投资649.5亿元。大幅度扩大直接融资规模资金324.4亿元,其中发行企业债券259亿元,超过历史总资金的3倍。

3、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1)农业经济发展较好。2012年贵州粮食产量1079.5万吨,增长8.5%;油菜籽产量78.2万吨,创历史新纪录;农产品加工总产值增产超过20%,这些都在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2)工业经济稳中求进。一是奋力发展能源工业,2012年全省电力装机容量为4010万KW,新增274万KW;发电量1572亿KW时,增长20.5%。二是努力打造特色食品、茶、民族

医药、烟、酒的五大产品形象,茅台酒生产达到3.26万吨,比上年增加2600吨,努力发展煤电铝、煤电磷、煤电化、煤电钢“四个一体化”。三是加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115亿元高技术产业,增长20%以上。

(3)服务业蓬勃发展。加快发展风景区旅游、红色旅游、文化旅游产业,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28%、30%。公路旅客周转量增长24%,货物周转量增长33.5%。另外,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会展、商贸等服务业,全年第三产业增长12.1%。

(4)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加强。启动实施“八大科技工程”和“六大科技行动”,增加了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3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7个,新建25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重点实验室和院士工作站,新增生产力促进中心39个,实施了46个国家和省级重大科技项目,这些科技项目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42.2%。

二、生态文明与贵州经济可持续发展

贵州省委十一届三次会议是在党十八大召开后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学习贯彻好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建设好生态文明,实现贵州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1、改善贵州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贵州省委十一届三次会议对党领导贵州人们落实“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主战略的新开拓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会议中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而可持续发展,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胡锦涛指出:“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2] 可持续发展可以分为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其中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条件,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目的。如果要使贵州经济可持续发展,那就要搞好生态可持续发展,即自觉地保护自然、尊重自然和改善自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健康水平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逐渐从“求温饱”转向“盼环保”、从“谋生计”变为“要生态”。近年来,贵州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完成植树造林1800多万亩,治理石漠化4800多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增加到42.5%。

2、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各方面

生态文明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人们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要考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应追求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使经济与生态得到协调发展,从而促

[3]进生态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高级经济形态,是生态文明的基石”。因而,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中,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生态农业方面,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贵州要着力提高粮食单产,粮食年产量稳定在1150万吨以上。突出山地农业特色,推广种植大棚蔬菜、烤烟、油菜、茶叶、核桃、精品果业、中药材、油茶等特色优势经济作物种植,发展无公害的绿色产品。加快发展生态农业,必将促进贵州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在生态工业方面,贵州要按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生产无公害马铃薯、核桃、肉类等绿色食品,生产新能源电动车、汽车,发展煤基新材料、硅系列、高端化学品等原材料生态化工厂,大力发展以航空航天、配套零部件等现有高端装备制造业,深入推进工厂规划和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近来来,贵州省优化生态工业结构,提高产业配套能力,规模以上生态工业增加值增长25%。加大生产白酒技改和资产整合力度,组建“大茅台集团”,加快把茅台集团公司打造成千亿元级生态企业。

最后,在生态服务业方面,以旅游重点工程建设为抓手,加强旅游景区和精品旅游线路建设,积极发展大自然、休闲度假村等旅游,加大客源市场开拓力度。例如,贵州发展了神秘梦幻色彩的梵净山、水势浩大的黄果树大瀑布、有着“大自然的大奇迹”的龙宫等知名风景旅游,还展开了“遵义会址”的生态红色旅游,等等。

3、生态文明对贵州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集中精力搞好贵州经济是省委十一届三次会议提出的一项紧迫任务,建设好生态文明是贵州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首先,用生态文明铸就贵州的健康体魄。实现贵州经济可持续发展,就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保护环境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任务,协调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关系。这样“多彩贵州”才既拥有山清水秀的良好生态环境,又拥有繁荣富强的经济可持续增长。其次,以生态文明创造贵州的秀丽形象。即使人们拥有豪华的别墅,坐着奔驰的宝马,但吸收污染的空气、喝着浑浊的污水,也不能说我们搞好了贵州经济发展。实现贵州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让人们过上环境优雅,健康幸福的生活。再次,以生态文明制度推动贵州经济可持续发展。如果建设好生态文明制度,以制度维护绿色环境,那就使农业、工业、旅游业等产业得到彼此协调发展,从而促进贵州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后,以规范贵州公民的文明行为推进生态经济建设,宣传环境文化,开展生态道德意识和良好的行为教育,让每个公民积极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积极推动贵州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文明视野下贵州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建设好生态文明,就要大力实施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是实现贵州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我们要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降低能耗和物耗,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我们要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相协调。

1、绿色发展是实现贵州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形势越来越严峻。公众逐渐意识到,美丽的山水、清新的空气也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发展”的理念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它更是实现贵州经济可持续的首要条件。“绿色发展”的内容包括绿色能源、绿色工业、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等多方面的范畴。实现贵州经济绿色发展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绿色发展需要测量水耗、能耗和节能减排,以及污水、生活垃圾的污染物治理,从而提高农产品、工业产品的使用价值。

第二,通过环境评估的标准来降低经济活动的资源消耗率,良好的生态环境促使经济效益提高。

最后,绿色经济发展要通过强制性的和市场化的措施进行可持续地管理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让贵州经济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2、低碳发展是实现贵州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低碳发展是以低污染、低排放、低能耗为特征的发展模式,它的提出是为了控制和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指出,“要大力落实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措施。坚持实施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4] 贵州正面临着巨大的减排压力,作为一个正在跨跃发展中的多彩贵州必须承担国家责任,从而低碳发展是实现贵州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低碳发展对于解决和摆脱工业文明日益凸显的生态和能源危机,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实现贵州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实行有效的低碳发展方式:其一,加强对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升低污染、低排放的产业,强化对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扶持力度,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其二,大力发展绿色农、林、牧、副、渔业,提高农村资源的循环利用率;其三,关停那些高污染、高排放、高能耗的产业部门,提高对能源、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水平,大幅度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其四,行政执法机关要加大对污染、破坏生态环境的单位、部门和个人的查处力度和惩罚力度,这样才能保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得到和谐发展。

3、循环发展是实现贵州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道路

循环发展是将过去以消耗自然资源和污染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化为现在的再生资源和再生产品的“资源——生产——消费——资源”的反馈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贵州实现经济循环发展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高资源生产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进行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一是加快发展低耗能、低排放的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二是组织开发有毒害原材料替代技术、回收处理技术、绿色再造等技术;三是积极建立循环经济信息系统,及时向社会发布循环经济相关的技术和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四是加强各地区、各部门对循环经济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与合作,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结语

总之,在生态文明视野下,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是实现好贵州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实现贵州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任务艰巨,需要一个攻坚克难的长期过程。如果我们认真贯彻十八大精神,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付出艰辛的汗水,那一定会促进贵州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克志.中共贵州省委关于加强人才培养引进加快科技创新的指导意见[N].贵州日报,2012-05-30 [2]胡锦涛.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切实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N].人民日报,2004-03-11(1).[3]李永诚.试论生态文明、生态经济与绿色营销的互动关系[J].湖北农业科学,2010(3).[4]方时姣.绿色经济视野下的低碳经济发展新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4).作者简介:

袁名松(1977-),男,湖南人,安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伦理学

第五篇: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查和研究.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查和研究

-----记常德市双桥坪镇大桥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

一.调研背景

我国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又提出生态文明。并且把它写入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之中,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到社会发展目标中统筹考虑,成为中国共产党对子孙后代和世界负责的庄重承诺。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将使人类社会形态发生根本转变。

生态文明是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发展的一个更高阶段;从狭义的角度讲,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是并列的文明形式,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文明。在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物质文明,将致力于消除经济活动对大自然自身稳定与和谐构成的威胁,逐步形成与生态相协调的生产生活与消费方式;生态文明下的精神文明,更提倡尊重自然、认知自然价值,建立人自身全面发展的文化与氛围,从而转移人们对物欲的过分强调与关注;生态文明下的政治文明,尊重利益和需求多元化,注重平衡各种关系,避免由于资源分配不公、人或人群的斗争以及权力的滥用而造成对生态的破坏。生态文明是对现有文明的超越,它将引领人类放弃工业文明时期形成的重功利、重物欲的享乐主义,摆脱生态与人类两败俱伤的悲剧。生态文明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可持续发展性,这种可持续发展性体现在了物质文明的可持续、精神文明的可持续、政治文明的可持续,结合调研村的实际情况具体到我们的调研角度上我们是从农村商业发展的情况,农村社会风气的情况、农村基层民主的情况这三个方面进行的调研。

二、调研人员:丁海、黎玲、刘娟、熊宇明、钟泽洲、刘美琪

三、调研分组:

农村商业发展(物质文明)调研小组:钟泽洲、刘美琪 农村社会风气(精神文明)调研小组:丁海、刘娟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文明)调研小组:熊宇明、黎玲

四、调研时间:2008年7月12日~2008年7月16日

六、调研目的:

1、深入基层,实地调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问题,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个大的方面着手在一定层面上进行调研,尽最大的努力真实的反映在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2、作为党员或是入党积极分子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基层农民处了解农民的疾苦,加强自己的党性修养,提高自己的实践水平

3、锻炼我们吃苦耐劳的坚韧品质和协调合作的精神

调研报告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是构成农业的最基层农村居民单位,农村建设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影响到国计民生,因此如何建设农村就一直是党和国家最关心的一大问题。每年国家都会向农村建设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提供更多的惠农政策,帮助建设农村的基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社会主义国家有着社会制度上的巨大优越性,因为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有着手足般的兄弟情谊,所以这种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中华大地的广大农村应该更需要体现,同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是党和国家最广大农民朋友的庄严承诺。经过几年甚至上十年的发展,农村的面貌的确发生了巨大的、翻天覆地般的变化,正是在这样的一个发展时期很多以前忽视的问题却层出不穷的出现:农药化肥以次充好的现象开始蔓延、基层民主开始被把持、农村朴实的风气开始败坏……在这样的情况下,党和国家提出了要建设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那么生态文明视野又将从哪些方面体现呢?我们调研小组讨论认为应该从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文明建设、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文明建设几大方面入手,而将生态文明视野定义为是否可以进行可持续的发展。鉴于我们调研村的实际情况,我们将物质文明建设局限在了农村商业发展方面,将精神文明建设局限在了农村社会风气方面,将政治文明建设局限在了农村基层民主方面。农村商业发展调研小组主要的工作是辨别农村小商店的商品的真伪、在农民朋友口中了解现在农资物品的价格和实际的效果以及分析这些情况的可持续性,农村社会风气调研小组主要工作是挨家挨户走访了解现在农村社会风气的实际情况,并对结果做可持续性的分析,农村基层民主调研小组主要工作是了解当地农村基层的民主情况从基层干部和农民朋友口中得到最真实的情况。

三支调研队伍经过近一周的分头了解得到了很多关于各自的一些非常有用的信息,并且也放映出了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索。常德市鼎城区双桥坪镇大桥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总体来说有明显的变化也突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风貌,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一、物质文明建设方面:该调研村商业文明相对比较发达,在贯穿整个大桥村的主街道上有大大小小的日常用品商店4家,服饰店1家,鞋店1家,农资店1家,小餐馆2家,每月农历逢“2、5、8”都会在这个地方进行集市交易,当地称为“赶场”。为时约一天的集市上各个商户会在沿街摆满各种各样的商品进行买卖,每次赶集的场景都是热闹非凡,周围很多的其他村的人也会赶来赶集。但是由于是流动式的商业往来没有一定的固定的交易场所和名目,因此在集市中往往会出现很多以次充好,甚至假冒伪劣的现象,而在固定的商家会出的现象是商品特别是食品过期、大量三无产品、众多冒牌产品等等,就我们在大桥村生活的一周时间里我们共买到了电池、老干妈豆豉等假冒伪劣商品,在我们调查期间我们发现很多农民不辨食品真伪,收到了假货也不会积极找商家调换,同时我们还了解到对于农民朋友最重要的农资商品价格涨幅非常大,并且质量也越来越差,根本到不到相关的实际标准,我们与大桥村村支书交流的时候从他口中得知了一下的一些情况

1、遍存在的现象是“双季改一季,一季变荒田”。可耕地面积大大减少,村支书预测两年后田地将严重荒芜

2、设施破旧、水利设施、交通方式落后。最大的问题是粮食运输道路、新型农耕设施运输道路不通,田间灌溉水路不通,这两个不通是最大的问题。因为政府对田地有补贴,农民不让出田修道路

3、化肥费用高、粮食收购价低,因而造成了这样的一个现象:农耕无收益甚至亏本,农民农耕积极性低落。自己只负责自己的几亩田只管自己吃、不管销售。

4、水严重欠缺和污染,最大的污染是铁元素。自来水项目无法引进到有数千人的大桥村

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听该村一些上了岁数的老人介绍该村以前的风气相当好,很多老人因为当时的实际情况还有夜不闭户的习惯,但是他们也对现在的情况表示扼腕,我们在调研时发现了一种叫做“茶馆”场所(当地人对聚众赌博场所的陈称呼),并且“茶馆”现象相当泛滥:听人介绍一条街有10到20家茶馆,多的时候平均每家茶馆有7到8桌约计400、500人在茶馆进行赌博活动,赌注从几元到几十元不等,输赢有甚者上千元,这样的赌博使农村的风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调查期间属农村最繁忙的“双抢”(抢收、抢种)时期但据我们初步观察在大桥村一条1公里左右的街道便有大大小小“茶馆”(一种对聚众赌博场所的称呼)10多家,每家6-7桌,有些商店门口都是摆着牌桌。很多年轻人不愿在家务农都聚集在“茶馆”赌博,赌注从1、2元到10、20元不等每天输赢好几百,村支书介绍因为种田无收益很多农户宁肯将国家补贴用于牌桌赌博上,现在农村盛传一句话“白头发的种田、黑头发的进茶馆”,这种现象着实让人相当担心,无论年轻还是年老,反正能上桌的就打,不会打牌倒还会受鄙视,尤甚者将一年打工赚的钱统统输掉,这种现象还直接导致现在在家真正务农的只有老人,造成老人生活艰苦,也造成了农村游手好闲的年轻人的数量增多。另外部分村干部通过不民主的手段当选本身素质就不高还欺负很多村民特别是独住在家中的农村老人。现在农村明偷、明抢现象比以前严重得多。

三、政治文明方面:我们在做政策宣讲的时候发现这个村的农民朋友都还是比较了解的相关政策的,但是他们也对农村有些村干部表示了极大地愤慨,他们向我们反映有些村干部将国家的粮食补助款收入自己的口袋,有些村干部仗着自己的势力占田霸地,更有人反映村干部将村里的公有产业变卖供自己挥霍,关于基层民主方面,他们说所谓的村民投票不过是走走过场,票都把握在了村干部的手中,又没有监票的人员,也没有公示的情况,总之大家反映在这样的一个农村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民主,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政治文明,这些其实在我们做政策宣讲的时候就亲身体会,有村干部诋毁我们说我们是搞得假事,是没有意义的事情,这也让我们很愤慨。

经过小组成员讨论并咨询了当地有关农民朋友,觉得产生这样现象的原因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阐述:

一. 畸形的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当地有很多外出打工的青年人,他们回到家乡后将在打工地所见的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片面的不加改造的直接搬到了农村,在农村这片地区缺少了发展高级市场经济的基础,猛然的接触沿海城市的市场经济模式,使很多人的思想产生了茫然的变化,盲目的改变原先自己的生活模式和生活状态,使自己沉陷在了一种恶性的循环当中,有时候让自己随着畸形的市场经济模式运转,将市场经济中的一些不好的东西全盘吸收,拜金主义和唯利主义成为农村商业的一大弊病,并且可以从农村风气发生变化,青年人素质下降等事实上得以表现。

二. 村干部素质不高,把持农村民主。有些村干部由于家族的原因或是家势的原因当上了干部,那么为了保证自己的地位就只能通过把持民主保障自己的地位,这种极端的权利欲望就可以幻化成欺农误农,通过自己的权力剥夺农民们应该有的权利,改变了农村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

我们认为这样的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变,并且关键在于运用生态文明的视野来建设。

一、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物质文明建设方案,从商业发展着手,通过合适的宣传手段和强制法规纠正在农村存在的市场经济的恶性循环,将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真正在农村建设作为建设基层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问题来抓。国家严格控制农资用品的价格和性能,使农民朋友真正得到实惠,使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成为农民朋友自觉自愿的一项自己的事来做。

二、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精神文明建设方案,从我们调研村的实际出发就是整顿社会风气、提供健康的休闲娱乐活动。积极响应政府的政策坚决取缔“茶馆”等聚众赌博的场所,还农村以清新之风,要做到监管得力不能出现包庇现象,没有任何理由的取缔那些聚赌成风的场所,坚决执行以教育为目的、罚款为手段、治安拘留为惩罚的方针,为拯救农村民风必须让我们坚定不移反对和取消“茶馆”。为农民提供一些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而不是让他们沉溺于赌博中不得自拔。加大农村社会治安力度,请专门的青少年犯罪学专家实地指导如何解决那些青少年的心理和思想问题,教育他们使他们重新融入人生。

三、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政治文明建设方案。就我们调研村的实际情况我们需要想办法做到的是扩大基层民主范围,设立专门的监察人员确保每张选票都是选民的真实反映,定时召开群众大会核实一段时间的工作和审核工作计划;设立专门的监督和监察机制,对农村基层干部做公正、公开、公平的监督,让农民朋友真正知道村干部在干什么。

党和国家始终是将农业问题做为国家和政府的最大的一个问题在抓的,相信在生态文明视野下我们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会越建设越好,越建设越体现优越性,希望我们的农民兄弟能正真获得实惠,国家越来越富强!全面发展的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更完美的实现!

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政策宣讲与基层调研“三下乡”小分队

2008年7月15日

下载生态文明建设视野下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生态文明建设视野下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摘要:随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有关旅游业发展和旅游的影响问题的研究,也积极向这一主题靠拢。关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研究十分活跃,但尚未形成统一......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年级:2011级 专业:生物工程 姓名:崔凤明 学号:3011207280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生态文明是基于生态危机、反思传统发展观念而进行的理性选......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走生态文明之路,已是当今世界的大趋势。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这是国家第一次把“生态文......

    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 乌蒙论坛年第期■乌蒙笔谈现旅游收入亿元。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将更加凸现。建设生态文明是黔西县发挥后发优势的战......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中国儒家主张“天人合一”,其本质是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肯定天地万物的内在价值,主张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中......

    山区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走生态文明之路,已是当今世界的大趋势。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这是国家第一次把“生态文明......

    浅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浅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建设生态文明,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创造性地回答怎样实现我国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可......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文华 人类文明的发展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3个阶段。目前,人类文明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