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对策研究[全文5篇]

时间:2019-05-14 05:58: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对策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对策研究》。

第一篇: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对策研究

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对策研究

摘 要:我国在农业的发展方面拥有较为雄厚的基础,在传统农业的发展中,我国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能够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展开科学合理的农业发展措施。目前,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受到了广大人民的关注,如何根据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情况,展开科学的发展策略,成为了国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分析了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和现状,展开了研究与探索,制定了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农村区域经济;现状;对策

在新时期,我国的农村经济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我国加大了政策支持,在物质等方面,也投入了巨大的精力。目前,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广大农村人民的生活情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农村经济的发展对我国区域的和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源于我国区域发展存在差距的事实,必须进一步缩小差距,才有利于区域之间农村经济的总体进步,促进农村区域新面貌的形成。国家也认识到了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正在寻求积极的措施解决具体问题。

一、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1.促进区域协调。对于区域经济,国家已经形成了比较科学的认识,也非常注重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农村地区,为了促进农村实力的整体进步,国家采取协调发展的战略,缩小区域差距。在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西北地区,为了克服不利因素,国家更是投入了巨大的精力,旨在改善西北地区的农业发展状况。通过采取措施,促进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能够带动更大范围内农村经济的发展进步,满足科学发展观的相关要求。

2.提高农村发展的整体实力。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我国经济的整体实力,不仅如此,农村地区的发展情况也是我国农村实力的最好体现,必须加强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才能够进一步增强我国的综合实力。进行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就是以区域的农村经济作为重点,将整个区域作为一个整体,促进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与进步。从我国农村的长远发展来讲,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这是一种科学的发展方式,能够促进农村区域的整体进步。

3.促进社会进步。和谐社会的建设一直是国家高度关注的问题,也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方式。促进社会和谐,要以经济力量作为基础,才能够进一步发挥对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为社会进步提供优势条件,在经济基础之上拥有更多社会进步的促进力量。

二、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现状

1.整体进步。由于得到了国家政策的支持,我国农村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动力,不管是在东南沿海地区还是西部地区,国家对于农村经济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特别是在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基础较弱,国家投入了巨大的精力,为西部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了优势。如西部地区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这种有利的发展条件进一步促进了东西部地区差距的缩小,进而实现了区域农村经济的整体进步。

2.区域不平衡。东部地区发展经济的优势显著,在设施、技术等方面都占领着有利地位。西部地区由于受到了自然环境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处于不利地位。此外,东南沿海地区由于能够通过发达的信息技术了解更多的农业知识,农业发展的效果更加显著。但是西部地区由于信息的不发达,农民在农业知识的掌握方面非常欠缺,不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的进步。东西部地区在农村经济的发展方面差距较大,深刻地体现出了区域农村经济的巨大差距。

3.各具特征。不同的地区具备不同的自然环境,在地区经济的发展方面也会存在差距。我国地域辽阔,各个地区的农村经济各具特色。在我国北方地区,旱地种植所占比例较大,此外,还发展林业等。而在南方的农村地区,水田种植业占领着主导地位,渔业养殖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中也非常重要。在西北地区,畜牧业的发展具备很大的优势。各个地区由于自然环境不同,在农村经济的发展方面具备独有的特征,这也决定了在各个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应当做到实事求是。

4.环境问题严峻。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影响到外部环境,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平衡。在很多地区,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生态平衡。这种不科学的经济发展方式没有遵循科学发展观的相关原则,不利于我国新农村的建设,也不利于维护我国农村发展的长远利益。根据我国对经济发展的要求,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绝不能忽略环境保护,而是应当追求两者的平衡,在平衡中寻求发展与进步。

三、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对策

1.建设农业平台。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各行各业的发展,在我国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中,也应当充分利用现代的有优势条件,比如信息技术,为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在许多先进的国家,通过建设农业,平台能够让农民了解到更多的农业信息,以此来指导农业生产。而且实践证明,建设农业平台的方式能够起到巨大的积极意义。我国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通过建设农业平台,发布农业信息,促进广大农户了解农业信息,学习农业知识,促进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进步。

2.改革发展方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寻求农村发展的策略,通过优化政策,进行思想、发展方式等方面的改革,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在我国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中,也应当进一步进行改革,充分利用各个区域的优势条件,提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比如在南方地区,除了发展农业经济,还可以加强水产品的养殖,适当发展林业。此外,还可以对农产品进行加工,建设企业,提高农产品的价值,从而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3.治理环境问题。经济发展以环境保护关系密切,离开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的效益将会下降,也不利于社会的整体进步。因此,在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中,要特别重视环境保护,治理污染问题。在这项工作中,各个地区的政府应当发挥主导作用,加强管理与引导。此外,应当加强对广大农户的教育,让广大农户认识到环境保护问题的重要性,并且通过教育,让广大农户了解生态农业的发展知识以及具体方法,在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提高环境效益。

4.利用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对于生产效率的提高来讲,能够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我国农业发展的新时期,进一步引入了农业技术。在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中,政府应当加强对广大农户的技术帮助,合理引导农户利用农业技术,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为了更好地推广农业技术,首先要加大技术投入,其次是派遣专人进行指导,让广大农户了解专业的农业技术,学会利用技术,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在这项工作中,政府要发挥自身的作用,扮演好指导者的角色。

四、结语

发展农村经济、协调区域发展,是我国实现长远发展目标需要做出的重要工作,也是我国目前需要及时解决的发展问题。我国农村地区需要得到发展进步,改善发展现状,才能够进一步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相关要求,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实现区域协调的重要方式,也是促进我国整体实力上升的重要途径。因此,我国要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为了我国的长远利益,制定更加科学的发展战略,通过不断解决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体系,为我国将来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有效的参考。

参考文献:

[1]黄杰,何蒲明.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4,10:229.[2]夏菁.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J].中国农业信息,2015,02:31-32.[3]卢雨沛.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思考[J].农业与技术,2015,06:212-213.

第二篇:《县域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中财精品网,精品资料共享、交换、下载

http://www.xiexiebang.com

县域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农村区域经济是按照自然地域、经济的内在联系、商品流向及社会发展需要而形成的经济联合体,是特定区域农村经济整体的总称。每个区域都有其特有的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和特点,因而导致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结构和布局的差异性。各经济区域均把发挥区域优势、优化产业结构与布局、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等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农村经济区域化的共同特点是,集聚产业群,推进产业布局一体化;加快共同市场建设,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加强统一规划,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加强区际联合,推进环境保护一体化;统筹管理,推进社会信息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建设一体化。

农业产业的区域化、专业化生产发展阶段,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将有限资源实现最佳配置的体现,也是农村从温饱向小康迈进的必由之路。农村经济生产的区域化,有益于实现农业生产的统一组织、统一协调、统一标准和指导;有益于“品种、知识、科技”三大更新工程;产品易集中收购和销售;容易实现效益农业致富农民,推进农产品的深度加工。实现农村经济区域化,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基础。

综合易县的自然地域、农村经济现状和农业产业化情况,将易县农村经济划分成八大农业资源产业经济区。依据各区资源产业经济特点,进行产业定位,分区发展。

一平原农牧资源产业区(Ⅰ):位于易县东部山前平原,总面积300.1km2,涉及易州、高陌、凌云册、塘湖、裴山、高村7乡镇,119个村,45862户,160966人。具有气候适宜、地势平坦、土壤质地良好、水资源开采便利、粮油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等特点。

1.产业特点:农牧产业占主导优势。本区是全县的粮油主产区,粮油产量分别占全县总量的55%、60%;也是供应县城居民消费的蔬菜生产基地,生产量占全县蔬菜总产量的44%;全县的肉牛育肥、良种肉牛繁育、秸秆养羊示范和瘦肉型猪基地均分布在本区。粮油和养殖生产在全县农业中占有突出位置。

2.发展目标:充分发挥耕地和农作物秸秆饲料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粮、油、菜种植与畜牧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建立实施以“三元”种植模式为特征的结构调整方案,形成以农养畜、以畜促农、多业互补互促良性循环的农牧产业区,中财精品网,精品资料共享、交换、下载

http://www.xiexiebang.com 中财精品网,精品资料共享、交换、下载

http://www.xiexiebang.com 成为北京农副产品(蔬菜、畜产品)的直供基地。

3.区域发展措施:①龙头建设。重点扶持塘湖肉牛产品加工、正四方牧公司、广源养猪场等项目。②优化农业结构。合理调整占地结构,改“二元”为“三元”种植结构,实现种植与养殖互补、效益共赢的产业链条。③强化水土资源管理。加大执法力度,有效遏制土地锐减势头;严格控制水资源污染;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④增加科技投入。重点推广优质高产作物新品种;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普及农业常规技术,提高科技含量。⑤适度规模养殖。采取公司加农户,小规模大群体的养殖路子,家家参与产业化经营,形成千万个小家与大产业互动的局面。⑥加强配套设施建设,提高抗灾防灾能力。加强农田防护林网建设。健全防雹、人工降雨体系。做好灾害预报预警机制,提高应变能力,为农业产业化“保驾护航”。⑦发展乡镇工业。重点建设舍龙城花岗岩开发、天然板材工业园区、康元林木科技有限公司和亚林板业有限公司等项目,继续完善良村铸造和桥头三类建材工业小区建设。

二平原丘陵传统工艺手工业产业区(Ⅱ):位于易县东南部,总面积44.9km2。涉及尉都、凌云册和裴山三个乡镇,19个村,7908户,28545人。区内农业气候适宜,土地条件较好,拥有砚石矿特色资源,以此构筑了易水古砚的产业基础。

1.产业特点:①鞋垫产业已成规模。东庄鞋垫加工产业起步早,是在市场引导下,由农民自发参与兴起的。从业人员之多,生产规模之大,销售范围之广,已占领东北、西南等国内市场,还远销俄罗斯等国。东庄鞋垫产业现已辐射到了塘湖、凌云册、裴山等乡镇村,形成了名副其实、颇具区域特色的产业经济。②易水古砚久负盛誉。易水古砚以其精湛的雕刻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备受世人青睐。生产历史之久且久负盛誉。已形成了石料开采、雕刻、销售为一体的采、加、销产业体系。产品占领了国内大部分大中城市。制砚产业已呈现出越做越强之势。鞋垫、砚台的年产值占全区非农总值的40~50%,由此使农民增收1040元,占人均纯收入的39.1%。

2.发展目标:以鞋垫、砚台产业为支撑,以其品牌效应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以健全服务组织为保障,科学规划和合理利用资源,大力实施精品、名牌战略,提高国内市场占有率,冲出国门打入世界,把该区建成带动全县农村经济的传统手工艺特色经济区。

3.区域发展措施:①健全服务组织,实行统一管理。成立县、乡、村三级砚台、鞋垫产业协会,对资源、产品、市场价格等进行统一管理,完善营销网络;成立专业合作经济实体,有效解决单家独户经营规模小、实力弱、各自为战中财精品网,精品资料共享、交换、下载

http://www.xiexiebang.com 中财精品网,精品资料共享、交换、下载

http://www.xiexiebang.com 的松散状态,提高产业整体的凝聚力。②培育龙头企。以“龙头企业加小作坊或农户”的形式进行产业化生产,规范加工标准,提高产品竞争力和产业活力。③实施精品战略。坚持以生产精品为主流的产业发展策略,以精品创品牌,以精品占领市场,以精品创高效益,使精品成为整体产业内部活力的动力源。④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砚石资源的储量是有限的,也是易水古砚产业的基石,应给予特别珍惜。统一规划,科学开采,杜绝资源浪费。⑤加强宣传。尤其要加大对我国南部大中城市宣传覆盖面。充分利用信息网络优势,把产品信息推向全国和全世界,使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产品,以此提高产品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三 丘陵林果旅游资源产业区(Ⅲ):位于易县最南端,总面积160.2km2,涉及独乐、山北、塘湖、管头四个乡镇,43个村、12987户,45549人。山区、丘陵、平原俱全,具有土地类型的多样性。林业、旅游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较高,有省级狼牙山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森林公园。

1.产业特点:①林果业是该区的特色产业。以生产水李为主的设施林果在独乐乡已悄然兴起,人均果树2亩。农民人均纯收入约70%来自林果业。独乐乡已成为全县名副其实的林果专业乡。果品总产量占全县果品总产量的近20%。②旅游业系该区的第二主导产业。借助狼牙山国家级保护单位和省级重点旅游景点的机遇,区内旅游业呈日趋火热之势。2003年旅游业给当地农民人均增收200元左右。

2.发展目标:依托县校、乡校联合,实施科教兴乡、兴区域产业战略,不断提升林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冲破营销瓶颈创新品牌,实现林果生产品牌化、旅游资源配置功能化、蔬菜生产产业化、生产经营标准化,把该区建成全县林果产业的领头羊、旅游产业的生力军。

3.区域发展措施:①创建龙头企业。重点培育狼牙山果脯厂,谋划柿果储藏、加工企业和地膜芸豆深加工企业。②打造知名品牌。集中精力从生产、管理到市场营销,全力打造1至2个品牌,以精品取胜,使产品真正成为名副其实、高知名度的品牌。③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根据国家、省出台的相关标准,尽快出台适合易县操作性强的可执行标准,并付诸实施。以全面提升林果产品质量。④加强市场建设。重点建设狼牙山果品批发市场,扩大场地规模,完善配套设施,强化市场管理,净化市场环境。规范岭东和石家统果品产地市场,作为狼牙山市场的延伸。⑤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提高农家游质量。重点建设索道、道路、绿化、环保设施、餐饮购物服务等配套设施。规范颇具农家特色的农家游,以增加旅游品种,弥补区内服务设施之不足,提高旅游区的整体功能。

四 丘陵牧业杂粮产业区(Ⅳ):位于易县丘陵地带,总面积546.4km2,中财精品网,精品资料共享、交换、下载

http://www.xiexiebang.com 中财精品网,精品资料共享、交换、下载

http://www.xiexiebang.com 涉及高村、裴山、塘湖、白马、流井等10个乡镇,119个村、32521户,111572人。具有适于旱作种植较大面积的旱地,气象条件适宜,土壤环境条件好,饲草资源丰富等资源特点。

1.产业特点:①小杂粮产业已渐起步。该区是全县小杂粮生产的集中区域,小杂粮产量占全县小杂粮总量的47%,其中甘薯占全县总量的34.2%。区内建有谷子、甘薯和旱作农业精品示范园。已形成全县甘薯和谷子两大生产基地。②畜牧生产初具规模。牛、猪、羊饲养量分别占全县饲养量的25~26%,家禽占22%。区内建有百泉养牛、养羊精品示范园,瘦肉型猪场2个,家禽养殖场16个,家禽存栏18490只。

2.发展目标:抓龙头带基地,抓示范创品牌;抓生态和标准化生产,提升产品质量;抓服务组织建设,促产业协调发展。将小杂粮纳入产业化轨道,创具有绿色认证标志的小杂粮品牌。发展草业,挖潜秸秆潜力,以草促畜,实现种植与畜牧产业互促互补、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

3.区域发展措施:①提高小杂粮产业的组织化程度。成立小杂粮专业协会,对小杂粮生产进行协调、指导,确保小杂粮生产有依托,加工有方向,销售有目标。②强化小杂粮基地和龙头企业建设。增加科技投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着力发展绿色、有机小杂粮。谋划龙头加工企业,实现加工、包装增值,提升档次,创出品牌,提高市场占有率。③发展草业,恢复草场植被。实施天然草地植被恢复与保护工程,改良草场6万亩,人工种草4万亩。

五 丘陵林渔游资源产业区(Ⅴ):位于易县中心地带,介于丘陵与浅山过渡区域。总面积218.3km2,涉及梁格庄、西陵、大龙华、安格庄4乡镇,40村、10404户,35874人。具有山地和丘陵双重地理特点。蓄积着全县95%以上可养水面资源。.有以山水为景的南湖和龙湖、以生态景兼道教文化的云蒙山、科教兴村的柴厂华夏第一村和最具近代文化特色的清西陵等。集旅游和休闲度假为一体,是全县旅游功能较完善、旅游品种最多的区域。

1.产业特点:①统揽全县水产养殖于一区。渔业是本区的优势产业。全县水产养殖95%的资源和产量均出自本区,渔业产值占该区农业总产值25.6%,占全县渔业总产值的92.6%。②旅游业蓬勃发展。该区旅游业堪称全县旅游业的“龙头”。景点多,品牌多,功能较完善,旅游直接收入占全县旅游总收入的81.2%,综合收益占91.4%。

2.发展目标:发展林草,改善生态;挖潜水面资源潜力,提高水产养殖中财精品网,精品资料共享、交换、下载

http://www.xiexiebang.com 中财精品网,精品资料共享、交换、下载

http://www.xiexiebang.com 产出量;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提高旅游整体功能。把该区建成生态环境优美、水产丰富、风光秀丽的水产之乡和旅游胜地。

3.区域发展措施:①发展林草,改善生态。景点周围适度发展观赏树种和经济林种;景区中、上游营造水土保持林,保土固沙;配合实施天然草地植被恢复与保护项目,改良草场,为发展牧渔业奠定物质基础。②改造中低产水面,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开发不同水层资源发展立体养殖;科学施肥,提高水面肥力;加强科学管理,提高水产品科技含量;适度发展网箱养殖,以其高投入获取高产出、高回报;完善经营机制,培育加工企业,使渔业生产纳入产业化轨道。③整合旅游资源,提高旅游整体功能。加强休闲度假、配套服务设施建设。重点建设龙湖碧枫斩度假村、南湖旅游综合开发和中义村度假村等项目。④加大宣传力度,创旅游品牌。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多渠道、多方位 地进行宣传,提高知名度,创旅游品牌,以此推动全县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六 浅山林牧矿资源综合产业区(Ⅵ):位于易县西南部,总面积721.8km2,全为山地。涉及管头、七峪、甘河净、坡仓、乔家河、良岗等9乡镇,74个村、13157户,42404人。区内局部小气候明显,林、牧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分布广泛。

1.产业特点:①林业生产的突出位置。该区是全县林业生产的重点区域之一。干果产量占全县总量的23.9%,其中板栗占60%,花椒占54.65%。有林面积位居各区之首,占全县的27.6%。②畜牧业是实施易县“西繁东育”战略的仔畜繁殖区,每年为东部平原区域提供大量仔畜。畜牧业产值占全区总值的42.6%。③矿产建材业发展迅速。金矿、铁矿采炼和花岗岩大理石开采加工发展迅速。有各类开采加工企业140家,从业人员3010人,产值达到28200万元,占非农总产值的52.1%。

2.发展目标:以植树种草、改善生态为基础,以发展畜牧、改善人们的食物结构为着眼点;以发展矿产加工、增加农民收入、振兴区域经济为目标,建成易县西部生态环境良好、牧业生产兴旺、矿产业发达的林、牧、矿协调发展的综合产业区。

3.区域发展措施:①植树种草,改善生态。植树造林采取生物与工程措施、飞播与人工造林、水保与经济林三个结合。搞好退耕还林,确实把相关政策落到实处。大力开展人工种草、改良草场,尽快提高植被覆盖度。②丰富山区绿色土特产品生产。柴鸡生产推广以放牧为主及相配套的饲养技术,提高肉蛋的“野味”,迎合消费者心理,满足市场需求。干果生产要扩大栽培数量,加强对现有中财精品网,精品资料共享、交换、下载

http://www.xiexiebang.com 中财精品网,精品资料共享、交换、下载

http://www.xiexiebang.com 果树的技术管理,提高干果的总体规模和效益。③划区轮牧,科学管理。以村为单位,将牧场划分成若干个放牧区,实行轮封轮放。倡导舍饲圈养,减轻对草场的践踏和压力。④规范开采行为。严格“矿产法”,打击无证采矿、越权越界等违法行为,对矿山实行统一规划,科学开采,提高资源利用率。⑤优化资源配置。引入专业勘探队、投资商、项目与人才;优化资源配置与环境,实行集约化经营;抓综合治理,尾矿回填和矿区绿化,实现开发与治理同步。

七 浅山林牧矿电游资源综合产业区(Ⅶ):位于县城西北边界地带,总面积470.26km2,全为山地。涉及紫荆关、南城司、大龙华3乡镇,50个村,10878户,33968人。区内气候温凉,林牧和矿产资源丰富,水能资源独一无二,旅游资源特色明显。

1.产业特点:①林牧业是该区的基础产业,其产值占到了农业总产值的46.5%。②矿产业发展迅速,建筑砂、黄金、大理石、铁粉、麦饭石等生产均占据全县矿产业的半壁江山。年产值15190万元,占本区非农业总值的51.3%。③小水电已成为全县水电事业的支撑,对全县工农业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④旅游是近年来形成的一个朝阳产业。以紫荆关景区辐射带动周边区域景点的开发已初见成效。与清西陵景区相呼应,对全县旅游业产生了良好的互补作用。

2.发展目标:立足资源,放眼市场,抓招商引资,促地方经济。以矿产采加和荒山拍卖为突破口,以科技、体制创新为动力,以生产无公害绿色农产品为起点,以旅游开发为后劲,把该区建成林牧同进、矿电并举、旅游互动的林、牧、矿、电、游协调发展的综合产业区。

3.区域发展措施:①加强科技培训,普及农业常规技术,并改善提高农民对合理开发农业资源的认知能力,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②发展绿色农业。改善土壤环境和理化性状,保持水、肥、气、热因素协调。实施标准化生产,提高科技含量。使绿色成为农业的主调。③林牧资源协调利用。科学实施封山育林,保护天然植物;加大人工造林,加速荒山绿化。牧业实施划区轮牧,以草定畜,适度舍饲,永续利用,实现林牧并进。④培育龙头企业。扶植南城司杏仁加工厂,谋划小杂粮、干果、柴鸡蛋等农产品加工、销售龙头企业。矿业重点建设紫荆关东明石材开发、国际博览厅、胜利村铁矿厂等项目。⑤整合矿产资源,优化开采结构,提高开采技术含量。做好环境监管,采用适用的环保技术,确保开发治理同步、经济与生态共存。⑥增加投入,加快水电、旅游产业发展。加快紫荆关六级水电站、胶东口水电站和琵琶台水电站建设。调整旅游产品结构,注重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工艺品、绿色纯天然产品等,实现旅游与相关产业协调发展。

八 深山林牧生态旅游产业区(Ⅷ):位于县城西北部边界,面积71.5km,中财精品网,精品资料共享、交换、下载

http://www.xiexiebang.com 中财精品网,精品资料共享、交换、下载

http://www.xiexiebang.com 全为山地。涉及蔡家峪一个乡,5村,898户,2482人。区内气候凉爽,环境宜人,林牧资源丰富,有颇具生态特色的旅游资源。

1.产业特点:①林牧业是该区的主导产业。林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77.5%。林业既为本区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是全县重要的林产品生产基地,生态西北大门的守护者。畜牧业,人均肉类总产量183kg,居全县之首。人均畜牧业产值1011元,接近一区水平。也是全县獭兔养殖基地。②土豆产业已渐起步。马圈子土豆种植颇具特色,个大、淀粉丰富,面甜适中,口感颇佳,深受市场亲睐,是当地的优势品种。③生态旅游迈出可喜的一步。已对当地的旅游资源进行了科学整合,修路改善了交通条件,来此旅游的人数逐渐多了起来。2003年旅游收入25万元。

2.发展目标:以生态建设为着眼点,以生产无公害绿色农产品为突破口,以生态旅游开发为杠杆,以致富农民为目标,全面实施“生态建设奠基、绿色生产搭台、旅游开发唱戏”的发展战略,把该区建成林牧生产无害化、生态环境优良化、旅游产业特色化的林牧生态旅游第一区。

3.区域发展措施:①着力林业建设,提高生态质量。封山育林,兼顾人工林。注重立体布局,山上用材、防护林,山脚栽培经济树种,做到适地适树。严格林木管理,改造低质林,确保林木蓄积“长”大于“消”。②加强牧业管理。科学规划草场,封育近山草场,开发远山草场,鼓励舍饲圈养,积极改良草场,增加牧草总量。③发展有机农业。提高农民对绿色有机农业重要性的认识;改善立地条件,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业产出量,以充分发挥自然地域优势。④培育龙头企业。注重对小杂粮、土豆初深加工、林果贮藏包装等骨干企业的培育,组建农副产品销售中介组织,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链条。⑤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强化宣传,突出生态特色。统筹发展旅观光农园、森林旅游、民宿农庄等多种旅游产品。丰富旅游文化,提高旅游品位。建立旅游服务站,健全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提高服务质量,真正成为生态观光旅游的乐园。

中财精品网,精品资料共享、交换、下载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浅谈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

浅谈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

:近年来,随着农村综合改革的深入推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收入来源和支出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虽然财政部门加大了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财政补助及转移支付力度,保障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正常运转。但是,由于大部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因无其他收入来源而无法进行农村公益事业的发展、突发事件的处理等,从而影响了和谐社会的建立和农村社会的稳定。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并如何解决?近期,市综改办对我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建议,对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有一定借鉴作用。现将该文予以印发,供大家学习。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深化,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村面貌和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绝大多数农民在以民营经济为主导的县域经济发展中逐步富裕起来,过上了小康生活。然而,农村集体经济因受政策和体制等多方面的影响,村级集体经济由“强”变“弱”,呈“下滑”趋势,一部分村集体经济变成了“空壳”,缺乏为村民办事的“钱”和“米”。村级组织是农民生存发展的靠山,一旦没有了经济实力,就会导致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下降,严重时会影响村级组织正常运转,同时对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维护农村稳定和建立和谐社会产生障碍。为切实改变农村集体经济“萎缩”状况,充分发挥村级组织在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笔者结合本市调查情况就农村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作一些初探。

一、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

截止2007年底,全市村级集体资产总额为18313万元,村平144.2万元。其中,村级集体企业共有57家,资产总额为6018万元,村级房屋资产3989万元,其他资产8306万元。全市村级集体共有经济林基地25014亩,村平197亩。其中,茶园10959亩,柑桔园2568亩,果园528亩,其它10959亩。通过调查,我市农村集体经济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从村级财力构成来看,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仍有“一席之地”。2007年,全市村级收入10295万元,其中:村级集体经营发包收入834.2万元,占总收入的8.1%,上级补助等其它收入9460.8万元,占总收入的91.9%。

(二)从村级支出去向来看,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以用于农村公益事业支出为主。2007年,全市村级公益事业支出6848万元、化解村级债务465万元,其中来源于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用于农村公益事业和村级债务化解资金分别为273.11万元、165.3万元,分别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32.74%和19.82%。

(三)从村集体资产管理方式来看,以发包租赁管理为主。全市村级集体资产18313万元,其中,用于发包租赁8302万元,占资产总额的45.3%;村委会办公用资产2919万元,占16%;村委会直接经营377万元,占2%;村闲置资产2043万元,占11.2%;其他管理形态资产4672万元,占25.5%。

(四)从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总量来看,地域差距、区位优势明显。全市127个村(含村改居)中,有76个村年集体收入超过5万元,其中有32个村年收入超过10万元,主要分

1布在沿江乡镇;集体收入在2-5万元的有34个村;有17个村年集体经济收入在2万元以下,有8个村基本无集体经济收入,主要分布在山区乡镇。在同一个乡镇,这种差距也非常明显,如红花套镇南桥村年集体收入近10万元,而吴家岗村年集体收入不到1万元。

(五)从村级集体经济运行质量来看,呈萎缩衰退趋势。2001年,全市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为2476元,农村经济总收入48亿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314万元。到2007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860元,农村经济总收入74亿元,而村集体经济收入只有834.2万元,前两项指标分别增长94.1%和54.1%,而第三项却下降了63.9%。

二、制约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客观条件,不利发展。一是自然条件较差。我市属山区县市,70%的村地处山区。从调查情况看,凡是山区村,由于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集体经济一般比较薄弱,甚至为“空壳”村。二是管理人才缺乏。调查显示,集体经济较薄弱的村,村干部整体素质较低,文化、年龄结构欠佳。另外,由于财政转移支付村干部工资每年只有4000元,去年我市农村人平纯收入为4860元,给村干部报酬相对偏低,一些懂经营、善管理的能人不愿意当村干部。三是村级历史遗留沉重。突出表现在村级债务上,至2007年底,全市村级债务余额仍有2911万元,村平达22.9万元,其中欠农户债务338万元。全市只有32个村实现村级零债务,87个村实现欠农户零债务。沉重的村级债务制约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二)观念陈旧,束缚发展。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无为而治的思想。这种思想在农村税费改革后表现得尤为明显,相当部分村干部认为,现在财政转移支付资金能够确保村干部工资发放和村级组织正常运转,没有必要下大力气再去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同时,一些村民集体观念淡薄,对集体事务漠不关心,认为发展村级经济就是村干部发财,而村干部则怕招来不廉之嫌,认为不必发展;二是畏惧发展的思想。认为现在这么多国有企业都举步维艰,更何况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同时认为好不容易把村级债务降下来了,加上政策规定又不准新增村级债务,怕担风险,怕失败,不敢发展;三是依赖的思想。一些村干部认为每届任期只有三年,现在与其辛辛苦苦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还不如和上面搞好关系争取资金来得快,于是众人眼睛一致向上,“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严重,不想发展。

(三)管理单一,阻碍发展。我市现在村级集体资产管理方式越来越趋向于租赁承包管理,这也是目前最适合于村级资产现状的一种管理方式。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千篇一律的管理模式,也阻碍了一些有潜力的村办企业做大做强,同时,由于村级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机制不健全,一些资产价值缩水严重。另外,短期行为的存在或者是迫于化解村级债务的压力,一些村级优质资产相继被拍卖,致使村级集体资产越来越薄弱,村级集体经济无后续力量。

(四)政策因素,限制发展。据调查,我市村办企业多为粗放型的作坊型实体,它们不仅难以抗拒市场风险的冲击,更受到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的限制。如原先红火一时的土纸制造业,由于国家环保政策的出台,相继关闭停业。又如村办砖厂,由于国家政策限制,将面临两年后停产的命运。一些村办矿山也因国家矿山安全政策而停产整顿。所有这些,都从某种程度上限制了现有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三、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一)强化发展意识。实践证明,虽然我市财政支农支出逐年增长,但公共财政还不可能对农村各项公益事业大包大揽,仍难以满足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需要。因此,我们必须把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十分重要任务,既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更要在工作上精心组织,坚持从实际出发,制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具体实施意见,并指导各乡镇、村理清发展思路,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健康发展。

(二)优化发展措施。一是在开发利用村集体资源中促进增收。做好村集体增收工作,应将工作的立足点放在村集体现有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各村应对可供开发的集体资源进行认真排查,摸清家底,并对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拿出应对之策,最大限度地加以盘活利用。二是在服务农民增收中促进增收。建立和完善行业协会或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服务农民增收、促进农民致富的过程中,同步实现村集体自身的增收。三是在创新优化经营机制中促进增收。要更新观念,拓宽思路,鼓励集体和农户以资源、土地、资金等入股,发展股份合作经济,多法并举,积极探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新路子

(三)创新管理机制。一是要创新村级财务管理机制。在严格执行村级财务“双代管”制度、规范各乡镇“农村财务服务中心”运行、加强乡镇财政对村级集体经济监督管理的同时,建立村级财务预决算制度,健全定期审计制度,突出抓好村办实体财务管理和生产经营管理,确保村办实体账目清晰。二是加强村务民主管理。继续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理财、民主决策等制度,将涉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重大事项交由村民自己决定。三是规范村级集体资产管理。要结合村务民主管理,健全村级资产保值增值机制,要加大对村级闲置资产盘活力度,规范村级集体经济承包合同管理,提高村级组织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四是创新村级重点项目支出管理。“农村财务服务中心”要协助村级建立村级化债资金和兴办公益事业资金专用帐户,将村级取得的集体经济收入,按照规定的程序,确定合理的比例,纳入专户实行专项管理,做到专款专用,提高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使用效益。

(四)加大扶持力度。一是要从政策上加大帮扶力度。当前,各级制定的惠农政策很多,农民得到了实惠,农业得到了发展,然而对发展集体经济的扶持和优惠政策很少,现在是“和尚”富了,“庙”却成了危房。因此要制定优惠政策,提供必要的资金扶持。各级财政每年可以从支农专项资金中拿出一部分,对村级发展前景好但缺乏资金的项目进行重点扶持。要调整利益分配机制,降低创业门槛。对于新办村级经济实体,鼓励从税收留成中按一定比例返还到村,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营造宽松的创业环境。二是要加大“智力扶持”力度。要不断丰富帮扶形式,充分发挥各方面在技术、人才上的优势,开展智力支农活动,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同时,加强对村干部的教育培训,改变农村基层干部年龄老化、后继乏人状况。三是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要制定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在引资金、引项目、引技术等方面的奖励政策,激发社会各界为集体经济发展出力。要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成效,纳入村两委班子及其成员的任期目标责任制和目标责任制,严格考核,并与个人的政治、经济待遇挂钩。

(五)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主要是对一无资源优势二无区位优势三无发展空间的边远山区贫困村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维护和稳定边穷山区基层政权建设,确保村级组织正常运转。(市综改办 艾华善曹中友)

第四篇:浅析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析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一、农村经济发展的整体特点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农村经济一直发展相对平稳。农村经济在多年的发展中其成果表现如下:

(一)经济主体趋向多元化

大部分的生产资料掌握在农户手里,一些农户开始掌握了一定的生产经营权,农户开始以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身份出现,并具有独立财产权和经营权;对于农村的集体所有制企业,生产资料和产品主要由集体控制并拥有,企业的经营计划和生产经营活动主要由集体来决定,国家对其的控制变得越来越弱;此外,农村还出现了很多私人企业和“三资”企业,它们为了实现其独立的经济利益,对行使商品生产经营者的主权有很高的要求。

(二)农村经济成份与产业结构逐渐转向多元和复合经济体制在不断的改革下,农村经济原有的自给经济逐渐转变为商品经济,农村经济原有的单一经济形式已逐渐转变为多种经济形式,单一的经济结构也变成了一体化经营的复合经济结构,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新格局逐渐形成。

(三)农村经济关系开始走向市场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原来计划经济下的指令性特点逐渐消失,农村里面的生产经营活动已经逐步市场化,完全由市场经济的市场机制、价值规律来自由调节,由市场去优化配置农业各种资源。

二、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一)农产品质量跟不上

目前,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产品供给出现了结构性、地区性和阶段性的过剩。我国农产品产量增长趋势过快,但是由于农业科技发展滞后,人均资源匮乏,导致产品质量没有跟上,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导致大量产品处于积压状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产品的质量提高迫在眉睫,但我国对农业的科技投资存在着严重不足,导致农业技术进步受阻,从而影响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二)农业对生产的投入严重不足

农村投资出现的问题,一方面是受到资金的限制,另一方面投资动力相对缺乏、缺乏优越的投资“技术”,投资引诱也严重不足。过度安逸的农村生活使得农民缺乏生存和竞争的压力,从而导致其抗风险能力不高,因此农民通过投资来进行改善生活和生产条件的动力相对缺乏。主要是由于农业投资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周期过长,规模较大、风险较高,而且盈利水平还相对较低,缺乏对市场资本吸引力,导致很多企业不愿意去农村投资。

(三)农村集体经济薄弱

目前在我国,还存在着相当大比例的薄弱村集体经济,相对落后的农业基础设施,这些不足严重阻碍了高速发展的农村经济,农村基础设施的滞后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由于集体经济薄弱,使党支部缺乏履行领导职能,缺少为群众提供多种服务的能力,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得不到更好地服务,因此他们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就很难得到有效的发挥,给社会带来了很多不安定因素,从而导致农村经济不能持续、稳定、全面发展。

三、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加大对农村经济投入力度

政府要采取硬性财政预算政策,保证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投入充足并准确到位;政府还要使农村信贷管理机制不断得到完善,加大农村信贷投入的力度,要确定好支农资金的比例和额度,并疏通供应渠道,确保资金及时到位,这样才能保证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资金启动。另外加大对农村商贸和农产品加工业的投入,对农产品价格改革不断深化,使得农产品价格进一步提高,使国家能更合理地安排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以此使农民收入不断增加,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二)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要想使农业产量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村经济就必须紧跟市场经济的变化,不断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首先要使农业生产多元化,将各种农业资源进行整合并运用到农业发展中去,使各种农产品的产出得以增加。还要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需求生产各种农产品,同时还要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从而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目前,我国许多地方的农村经济已具备了推进农业生产适度规模经营的客观条件,因此,下一步进行农村改革就是围绕市场和资源优势发展农业产业化。产业化可以帮助农产品抗御市场风险;可以增加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可以解决农业比较效益低的问题,从而使农业能

持续发展;产业化有利于农业科技的不断推广与应用,这种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的,因此,这种产业化必然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而使农业的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得到很大的提高。

四、结论

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占有很重要的基础地位,随着农村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农村农业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农产品质量跟不上,农业生产性投入不足,农村集体经济薄弱,基层党组织对农民的有效引导相对缺乏,农业劳动生产率相对低下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经济投入力度,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集体经济。给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从而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消费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全面持续的发展。

第五篇:毕业论文:聊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目 录

前 言--1 1聊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1

1.1聊城市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1 1.2聊城市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2 1.3聊城市服务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3

2聊城市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5

2.1农村经济仍然比较落后----5 2.2工业整体发展水平不高----6 2.3服务业比重低,问题突出-7 2.4经济外向度低,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环境污染-----8

3聊城市区域经济发展对策 8

3.1发展现代农业,完善新农村建设产业支撑-----------8 3.2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工业化进程---------------10 3.3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提高服务业水平--------------------------12 3.4重视旅游业,带动经济全面发展----------------------13 3.5抓好人才队伍建设,发挥人力资源优势-------------14 3.6坚持创新工作体制,统筹区域经济发展-------------14 3.7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力促进区域经济特色化----------15 4结 论-----------------------------15 参考文献---------------------------16 致

谢------------------------------17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摘 要

聊城市地处鲁西平原,与河南、河北两省接壤,位于华北、华东、华中三大行政区交界处。聊城市矿场资源丰富,交通交接优越。近年来,聊城市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基本实现了由以农业为主向三产业协调发展转变。然而聊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整体比较低,并且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要想有大的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创新,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构建科学发展要求的现代产业体系。从而实现聊城经济、社会、城市农村持续协调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对策;聊城市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Abstract Liaocheng city is located in the west plains, and Henan and Hebei provinces bordering, located in north China, east China, central three administrative region junction.Field is rich in resources, traffic Liaocheng city handover is superior.In recent years,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Liaocheng city further optimized, basically achieved mainly by agriculture to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to three industry transformation.However Liaocheng city overall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is low, and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need to be solved.Want to have big development must insist on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utlook, continuous innovation, optimize economic structure and change the way to construct a scientific developmen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industrial system.So as to realize the economic, social and urban Liaocheng rural sustaine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new situation.Key words: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present situation;problems and strategy;Liaocheng city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聊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前言

聊城市地处鲁西平原,与河南、河北两省接壤,位于华北、华东、华中三大行政区交界处。聊城市矿产资源丰富,交通条件优越。近年来,聊城市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为基础,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助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科技在转方式、调结构中的支撑作用日益突出。在科学、创新理念的推动下,聊城市产业结构得到了效果比较好的优化,基本实现了由农业为主向三产协调发展的转变。

然而,聊城市整体发展水平仍然处于比较落后的局面。要想实现聊城市的大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创新,努力优化经济结构,加大高科技扶持力度,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同时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推动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采取适当的措施吸引和留住人才。构建科学发展要求的现代产业体系,最终实现聊城经济、社会、城市、农村持续协调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1聊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1.1聊城市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聊城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一号文件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全面提升年”的要求,以实现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紧紧围绕“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的任务,加大了对“三农”工作的扶持力度,聊城市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稳定发展的势头。

1.1.1农业经济总量增加,各项经济指标稳定增长

聊城市农业生产呈持续稳定增长态势,2010年一季度,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48.6亿元,同比增长4.6%。其中,农业21.9亿元,林业0.2亿元,牧业24.6亿元,渔业0.9亿元,服务业1.0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0.2%、6.6%、8.2%、3.6%、4.5%。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23.1亿元,同比增长4.3%。其中,农业11.3亿元,林业0.1亿元,牧业10.5亿元,渔业0.6亿元,服务业0.7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0.2%、6.6%、8.2%、3.6%、4.5%。一季度全市农民现金收入为1663.57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67.41元,增长11.2%[1]。1.1.2畜禽生产保持较快发展

畜牧业产值所占比重提高,2010年一季度聊城市生猪出栏82.62万头,同比增长12.8%;存栏136.34万头,与去年同期持平。家禽存栏5207.22万只,同比增长9.2%,出栏4926.14万只,同比增长10.1%;羊存栏122.55万只,同比增长9.3%,出栏61.62万只,同比增长10.9%。大牲畜存栏42.31万头,同比增长5.5%,实现肉类总产量13.71万吨,同比增长12.8%,牛奶产量1.82万吨,与去年同期持平。禽蛋产量6.88万吨,同比增长9.8%[1]。1.1.3聊城市农民收入形式稳定,未来趋势向好

抽样调查显示,2010年一季度全市农民现金收入人均1663.57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7.41元,增长11.2%。主要的四个特点是:一是工资性收入增势向好,比重继续增加。2010年一季度全市农民工资性收入人均585.34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1.26元,增长13.9%,居增收贡献率第一位,仍然是农民增收最直接、最重要的推动力。二是家庭经营第一产业增势趋缓。2010年一季度农民家庭经营现金收入人均997.5元,增加82.02元,增长9.0%。三是农村第二第三产业蓬勃发展。2010年一季度农村居民来自家庭经营二三产业的现金收入人均224.03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6%。四是非经营性收入成为农村居民增收的重要补充。1.1.4财政支农力度加大,惠农政策落实到位

聊城市继续遵循“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财政涉农资金投入、足额发放各类补贴资金。政府把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等已陆续发放到农民手中,有力保障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农村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不断的提高。同时农业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日益改善和农产品市场不断完善。这些都保障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有效的保障了农业的稳定发展,也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1.2聊城市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1.2.1聊城市工业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2009年聊城市GDP实现1340亿元,增长12.3%;地方财政收入55.4亿元,增长13.2%;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650亿元,增长24%。从2010年上半年数字看,聊城市正朝着这一目标稳步迈进。上半年聊城市共完成工业投入320.29亿元,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同比增长21.7%,占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的78.54%。技术改造完成投资199.2亿元,增长15.1%[2]。工业投入平稳增长,有力地推动了重点项目建设。祥光铜业40万吨阴极铜二期工程和32万吨铜导体及电气化铁路架空导线、信发集团200万吨赤泥综合利用和40万吨聚氯乙烯、鲁西化工20万吨有机硅等一批过亿元项目进展顺利,茌平鑫源建材的铝塑复合板、时风集团的三轮摩托车等项目已竣工投产,为工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持续后劲。1.2.2工业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西安交通大学聊城科技园正在建设,与山东省科学院的合作不断推进,市高新技术园区建设顺利启动;聊城市正在组建有色金属研究院,着力打造有色金属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平台。2010年上半年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532.7亿元,同比增长30.74%。

总体上,聊城市工业体系比较齐全,但初级原料加工、粗加工比重较大,精深加工工业所占比重较低;主导及优势工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比较明显,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工业突显支柱产业地位;重工业比重逐步上升,成为全市工业经济的主要支撑力量;一笔骨干企业规模迅速壮大,并成长成为实力雄厚的企业集团;聊城市现拥有一批知名度较高的名牌产品,工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日益增强。但由于长期形成的重化工特征,结构调整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1.3聊城市服务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近年来,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服务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2010年以来,聊城市东昌府区服务业积极组织实施全面提升年活动,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立足自身优势,抢抓发展机遇,不断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和层次[3]。2010年,东昌府区服务业增加值实现68.32亿元,增长18.5%,占GDP的比重达到42.1%,比上年提高1.26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比例为16.7:41.2:42.1,三产各项指标都首次超越了二产,创历史新高;规模以上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1.48亿元,同比增长14.5%,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2.5%。

一是商贸流通业。目前,东昌府区辖内专业批发市场达57处,其中亿元市场19处,总经销、总代理2500余个,商品交易市场的专业化、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2010年,实现市场成交额300亿元,同比增长14%,其中香江市场实现成交额120亿元。振华集团、银座商城等一批大型企业相继落户该区,百大集团的金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鼎购物中心顺利开业,已经发展成为集购物、餐饮、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商贸集团。

二是现代物流业。依托交通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在铁路、公路沿线规划建设了一批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物流企业,进一步确立和巩固了我市全省重点物流节点城市和鲁西北物流集聚区的地位。突出抓好了市重点服务业园区——京九现代物流园区的建设发展,目前入驻物流企业60余家,年货运周转能力达3000余万吨,2010年,园区共实现营业收入60亿元,利税6亿元。

三是文化旅游业。姜堤乐园、聊城植物园等本地旅游企业不断扩大投资,景区内容日益丰富;阿尔卡迪亚大酒店已试营业,运营状况良好;盛世天湖温泉度假区前期工作已经完成,马上开工建设;马颊河世界运河之窗旅游度假区项目已开工建设,进展顺利,建成后将成为中国最大的以运河文化休闲为核心的大型度假区;南关岛开发项目投资已完成80%,建成后将成为城区新的旅游亮点。目前,该区已建成3A级景区2处,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2处,全省旅游强镇2处。2010年,该区共接待游客457.6万人次,同比增长14.21%,旅游综合收入实现13.12亿元,同比增长30.16%。

四是金融保险业。近年来,通过加强诚信建设,强化银企合作,引进培植金融保险机构等方式,东昌府区金融生态环境日趋优化。先后引进了齐鲁银行、生命人寿、长安保险、长城保险等金融保险机构,2009年成立的天元小额贷款公司进行了增资扩股至1.5亿元,截止目前已累计发放贷款6亿余元。恒丰银行聊城分行正在装修,预计3月份可开业运营。由鲁化集团发起的泽昌小额贷款公司申报材料已上报省金融办,等待上会审批,预计今年上半年即可开业运营。区农村信用社银行化改革已经开始,进展良好。截止目前辖区内银行性金融机构达10家,保险机构达29家,证券公司达2家,2010年,各家金融机构累计为该区企业提供信贷支持15亿元,同比增长50%,提供税收5000余万元,同比增长20%。

总体上,从行业分布情况看。全市私营企业、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在服务业企业中占的比重较大;而联营企业、合资经营以及港澳台独资企业所占比重较低。从反映企业规模的固定资产、营业收入和从业人员数看。全市服务业企业中绝大多数企业规模小,经营收入水平低,从而导致聊城市服务业企业整体水平相对落后。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聊城市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农村经济仍然比较落后

尽管聊城市农村经济形势很好,但总的看农业仍是聊城市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农业基础生产条件比较脆弱,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长效机制并没有完全建立。

2.1.1农资价格上涨,农业生产成本增加

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一般基本充足,但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成为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继续上涨,加大了农业生产成本,必然对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造成一定影响。

2.1.2从事农业的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

作为农业生产主体的农民素质偏低,是现阶段制约聊城市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一是科技文化素质低,农民所掌握的科技文化知识的数量、质量及运用于农业生产实践的熟练程度都较低。二是市场经济素质低,农民根据市场需求变化来合理组织、控制农业生产的能力较低,盲目种植生产、跟风调整结构现象普遍存在。

2.1.3农村信息化建设缓慢,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

由于信息滞后、农技推广不到位,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结构调整的快速发展,也往往造成农产品积压或售价不高,农民很难获得预期收益,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4]。同时,动、植物疫情和重大农业灾害预警信息体系建设薄弱,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差,容易使农户造成意外的经济损失。另外,基层农技服务推广力量薄弱,投入不足,一些基层农技单位,特别是乡镇一级,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生机和活力,很难发挥自身作用,从乡镇到农户的技术推广衔接不完善,科技入户渠道不够通畅。

2.1.4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缓慢

一是林业、渔业总量较小,2006年林业渔业生产总值只占农业生产总值的3.22%,2007年上半年占到3.3%。畜牧业发展缓慢,2006年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8.75%,上半年只占24.25%,距离畜牧强市建设仍有一定距离。农业服务业规模小,缺乏长期发展规划;二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村非农经济所占比重偏低,综合经济效益低。三是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尚不优化,农产品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优质率较低,农业标准化生产有待提高。2.2工业整体发展水平不高

2.2.1工业经济总量小,整体水平不高

2007年9月底,全市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26家,比德州市少927家,1-9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84亿元,居全省第13位,比德州市少16亿元,比滨州市少11亿元[5]。且产业集中度低,专业化生产体系发展滞后,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没有形成合理的分工协作关系,没有形成持续竞争优势。从聊城市重点培植的五大产业群(以电力工业及以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为主的高载能产业群、以食品、纺织、造纸、木材加工为主的农林资源深加工产业群、以商用汽车、农用装备为重点的机械制造产业群、以化肥、橡胶轮胎和精细化工为主的化工产业群、以现代中药为主的医药产业群)来看,现有产业链较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能力强、对全市经济具有明显、持续拉动作用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为数不多,优势产业的规模效益尚未完全显现。2.2.2经济发展方式粗放

主导产业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高投资、高消耗;资源利用率低,初加工产业比重高;原材料供给缺乏有效保证;环境污染压力较大,高投入产业比重偏高。2007年上半年,聊城市万元GDP能耗为1.64吨标准煤,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44吨标准煤,居全省第4位。2007年上半年,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2.81吨标准煤,高于全省0.91吨标准煤,居全省第4位。主要能源煤炭全部需要市外、省外供应,铝、铜两大材料产业群所需矿石主要来自国外,安全性、稳定性上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高能耗产业同时也使得环保压力加大。聊城市“5513”工程前20家企业,资源型企业18家[4]。尽管多年来在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国家、省要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从有关部门了解到,聊城市的30个左右的发电机组只有鲁能集团的一个机组正在上脱硫设备,企业由于不愿意投入昂贵的脱硫设备,而把污染转嫁给了社会,自己得到了比较大的利润空间。按照要求,到2010年,全省所有燃煤电厂都要安装脱硫设备,据环保部门介绍,聊城市目前这些机组仅上炉外脱硫设备就需耗资近20个亿,且上去脱硫工艺后,每度电还要增加发电成本1.5分。

2.2.3科技创新能力较弱,高新技术产业基础薄弱,尚处于起步阶段

新型工业化的根本的动力源泉是科技创新。2007年1-9月份,聊城市高技术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2.25%,比全省平均水平低6 个百分点。同时,从总体上看,传统产业居多,技术的应用上以适用、简单技术为主。绝大部分没有核心技术,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缺乏支撑产业发展的技术中介服务机构,不能够集中力量去攻克行业的公共或关键技术,许多企业停留在模仿上,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科学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方面处于弱势,突出表现在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程度不高;另一方面是引进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滞后,比重偏小。大多数工业企业属于出售粗加工产品,附加值不高、竞争力不强、市场占有率低,在应用科技增效创优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处于不利地位。

2.3服务业比重低,问题突出 2.3.1聊城市服务业比重较低

2009年,聊城市服务业比重仅占全市GDP总量的26.8%,比山东省服务业比重34.1%低7.3个百分点[5]。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问题有一是服务业创造的增加值占GDP比重偏低,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仍不够高。服务业的发展,与整体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服务业受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二是服务业发展速度放缓。自2003年以来,我市第三产业发展速度逐步放缓。三是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合理,新兴行业滞后。经济普查数据显示:服务业的发展仍以批发零售业、教育业等传统产业为主导,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房地产等新兴产业发展不快,而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行业仍占较大的份额,两行业的单位个数占总数的76.95%,年末从业人员占总人数的42.89%。从基本单位构成来看,传统行业占的比例较大,新兴行业占的比例较小,新兴产业业还没有起到带动聊城市服务业发展的作用。四是服务业企业数量不多,质量不高。经济普查数据显示:全市服务业企业共308家,仅占服务业单位总数3.09%;从业人员7357人,占服务业从业人员总数比重为2.92%。在全部服务业企业中,规模较大服务业企业个数明显较少。

2.3.2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制约旅游业发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认识不足、观念滞后。不少同志,其中很多领导干部对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到位,思想观念远远不能适应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要求,对旅游业的产业属性、特点、作用、发展规律知之甚少。(2)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旅游经营单位隶属不同部门,政出多门、多头管理,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条块分割严重,旅游产业的政策和决策得不到行之有效的贯彻落实。景区、景点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改革进展缓慢,多数仍然是事业单位,工资靠财政,运转靠门票,没压力,没活力,仍处于 “小、弱、散、差”状态。(3)投入不够,项目欠缺。无论政府还是社会对旅游业的投入,都相对较少,远不能满足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要求。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缓慢,旅游宣传促销和旅游资源开发资金匮乏。2.4经济外向度低,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环境污染

聊城经济外向度不高,外经贸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较低。据统计,2009年,聊城进口总之占全省比重为1.6%,实际利用外贸总额仅约占全省比重的1.14%。

由于财政收入比较困难,聊城市政府虽然每年投入教育、卫生、文化、科技、民政、保障等社会事业的经费都有所增加,政府也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切实加大了对农民、城市困难群体、弱势群体的帮扶力度[4]。但相当一部分群众还面临着“住房难、看病难、上学难”的巨大生活压力。

聊城市工业对资源能源的依赖度较高,高耗能行业发展过快,环境污染严重,环保压力较大。2008年聊城市万元GDP能耗比全省高0.39吨标准煤。在聊城市“5513”工程前20家企业中,有18家为资源型企业。尽管聊城在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与国家要求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

3聊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策略

又好又快地发展聊城市经济,是实现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坚持科学发展特色经济,推进聊城市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克服制约现代农业、工业和聊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才能全面提高经济整体素质。3.1发展现代农业,完善新农村建设产业支撑

聊城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为目标,以加快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全面繁荣农村经济为首要任务,统筹安排,重点突破,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5]。具体落实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3.1.1切实抓好农村基础建设

一是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二是积极发展设施农业;三是组织好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四是进一步改善农村发展的基础条件。3.1.2加快农业产业化的步伐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围绕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一是大力培植各种类型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重点发展粮食、棉花、肉蛋、瓜菜、水果、木材、饲料、食用菌、工艺美术品等加工企业及储藏保鲜项目;二是帮助和引导龙头企业加强管理、深化改革,提高企业素质,增强市场适应和竞争能力;三是正确处理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的关系,让农民在参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调动农民群众参与产业化经营的积极性。3.1.3健全完善农村市场体系

一是加强市场体系建设;二是大力培育各种类型的农产品流通主体;三是抓好产销衔接、以销定产,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四是进一步改善农产品和农村流通环境。

3.1.4大力推动农业科技进步

一是积极引进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二是走产学研结合的路子,搞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建立农业科技创新机制;三是进一步组织实施好农业科技特派员工程,加快农民、农业与科技结合的步伐;四是鼓励发展农业科技中介服务组织;五是适应市场农业、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办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3.1.5加快培育现代新型农民

一是提高对搞好农民教育培训重大战略意义的认识;二是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开展各种类型的农民教育培训;三是加大对开展农民培训的投入;四是把搞好农民培训与实施“科技特派员工程”、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现代农业、发展二三产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有机结合起来;五是发挥现代远程教育、县乡党校的基地作用,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和致富带头人的重点培训。3.1.6认真落实支农惠农政策

一是落实农村土地政策;二是落实各种补贴政策;三是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四是落实农村社会保障政策;五是落实农村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六是落实农村救助政策;七是落实农村用电城乡同网同价政策;八是落实农民负担监管政策等。

3.1.7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

一是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二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正确引导土地流转,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三是从实际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出发,探索适应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各种有效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找准加快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四是推进集体林权、水利设施、经营项目、基础项目的产权改革,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五是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六是搞好其他方面的配套改革。3.2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工业化进程

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必须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大”确定的一系列重要方针,从聊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本地基础、产业和人力资源优势,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为中心,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定不移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确保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7,8]。推进工业化进程有以下几点建议: 3.2.1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对新型工业化的认识

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认识和适应国家政策形势,从投资的源头控制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项目产生。进一步拓宽招商引资领域,围绕重点产业和主导产品,在基建投资、技术改造、专利引进、产品宣传包装、营销策划等环节,扩大项目推介,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广纳投资渠道,实现招商引资工作与产业发展政策、科技优惠政策的最佳融合。

3.2.2加快战略支柱产业发展,加强重点项目建设

一是加快推进有色金属、化工、新能源汽车三大战略性支柱产业发展。根据规划和发展形势,确定目标,层层分解到有关县市区,落实责任,重点建设信发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祥光生态工业园区、鲁西化工产业园、中通节能与新能源客车基地等七大园区,力争2011年七大园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00亿元。二是继续抓好重点项目建设。重点抓好鲁西化工集团20万吨/年有机硅项目、阳谷祥光铜业有限公司40万吨阴极铜二期工程、山东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的阿胶工业园建设项目等100个投资过亿元项目建设。三是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抓住国家、省鼓励技术改造的机遇,加快对传统产业提升改造和落后生产能力的淘汰,实施一批重点技改项目,全年力争技改投入420亿元。3.2.3按照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进一步优化工业经济结构[10]。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一是通过技术创新,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通过科技创新推进产业结构升级表现在三个方面:高加工度化、知识技术密集化、产业结构软性化。从聊城市产业现状出发,目前聊城市一方面要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传统产业的技术进步和升级换代,使传统产业通过技术进步,实现产业升级,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对纺织、造纸、机械加工、化工等传统行业,用先进适用技术,改进工艺技术,提升装备水平,提高产品质量。

二是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聊城市高新技术产业虽然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从事的也只是处于产业链较低端的简单加工、组装活动,多数并不真正具有高科技含量。聊城市工业结构优化升级首要任务就是要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按照产业集聚、规模发展和扩大国际合作的要求,加快促进高技术产业从加工装配为主向自主研发制造延伸,推进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先导产业、名牌产品,积极争取国家土地、信贷等政策的支持,扩大高新技术产业园规模,建立集聚效应突出的产业基地[11]。

三是高度重视三产、一产对新型工业化的促进、带动作用。推进聊城市新型工业化进程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突出发挥一、三产业的促进、带动作用。把加速工业化作为核心,以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促进第三产业,带动第一产业。一方面把工业化发展与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资源利用率高、环境破坏少、经济效益好、就业率高等方面的优势。另一方面把工业化与服务业的发展特别是现代物流业、信息服务业、职业技术培训发展结合起来,以现代服务业促进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

3.2.4坚持抓好节能降耗,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

一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及新兴战略产业。认真落实我市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意见,加大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力度,把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作为县市区考核指标。积极培植发展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新兴产业,通过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战略产业的规模,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降低单位GDP能耗。二是继续抓好重点行业、企业的节能降耗。继续控制电力等高耗能行业的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严控高耗能项目上马,加大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对我市造纸、化工等传统产业的节能改造力度,提高生产率,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对全市50户重点用能企业加强监管,严控用能量。三是总结推广循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环经济发展模式,加快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建设。落实《聊城市发展循环经济工作实施方案》,对我市主导产业十种循环经济模式,作为示范在全市重点推广[9]。加快实施循环经济工程,着力抓好循环经济重点支撑项目建设。3.2.5加大投入,优化结构,提高自主技术创新能力

一是加大政府对公共科技的投入。市级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原科技三项经费)要达到同级财政预算支出的1.3%以上,增长速度要高于当年同级财政预算支出的增长速度。设立“聊城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配套支持全市在国家和省级立项的技术创新项目。” 二是以企业为主体,推进产、学、研相结合[12]。调查结果表明,聊城市工业企业科技项目主要采取本企业所办科技机构为主自主完成和由本企业有关部门组成联合攻关小组协作完成两种形式,而与外界合作完成的科研项目所占比重较小。这种以单打独斗为主的科研组织形式不利于企业科技发展。因此,在组织方式上,应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相结合,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的创新体系。

3.2.6重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提升就业弹性系数,确保社会的稳定

从加快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入手,改变劳动密集型与资金密集型两类产业彼此脱节、各行其道、发展不同步的局面,把两类产业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注意向劳动密集型产业倾斜,增强两类产业的发展关联度,促进两类产业的交流融合[12]。集中力量培植发展一批兼具规模经济特征且有较强吸纳就业能力的工业项目。多方拓宽就业渠道,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吸纳职工就业的巨大潜力,积极引进国外、省外资金开发劳动密集型产业。有针对性地发展原材料深加工业、轻纺工业、农产品加工业、食品加工业、建材业等。

3.2.7进一步加速农业人口转移,尽快走出城镇化发展的滞后期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缓慢,城镇化发展滞后,已成为严重阻碍聊城市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因素。因此,推进聊城市新型工业化进程必须实行战略性转变,实现农村工业化向城市工业化的转变,即在农村工业化发达的地区,加快城镇和城市的发展,将非农产业就业比重很高的农村区域升格为城镇或城市区域,将已经长期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同时,沟通和加强乡镇小企以带动非农产业的就业增长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3.3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提高服务业水平

当前,我市第三产业增长速度与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有较大差距,与我市工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业化进程不一致,服务业比重过低,内部结构滞后,经济效益不高,这些表明我市经济还未跃入一个较高的发展层次。服务业的发展是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内容,如何进一步推动我市服务业快速、健康、稳定发展,是当前面临的极为紧迫的问题。有以下对策:

3.3.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服务业的发展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服务业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经济增长方式意味着要素投入的优化,我市应由过去粗放式的以物耗性投入作为经济增长的基础转变为以科技、人才、管理、技术、信息等新型技术性投入为主。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的聊城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任务紧迫而重要,这就要求信息技术、科技教育、咨询服务、现代物流、旅游服务、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的加速跟进,使资金、物流、信息、科技、人才等要素充分激活。要把加速发展服务业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从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动力看,通过发展服务业特别是大力培植现代服务业,推动包括制造业在内的各产业经济发展,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途径。

3.3.2进一步鼓励和扶持服务业中小企业的发展

首先要建立健全法律支持体系,为服务业中小企业提供公平竞争的经营环境。特别是要加快制定涉及服务业中小企业产权和从业人员合法权益保护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及时清理阻碍服务业发展的各种不合理的规章、规定和做法;其次要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另外实行优惠政策,降低就业门槛也是进一步鼓励和扶持服务业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3.3.3加快我市城市化进程,拓展服务业发展空间

服务业发展状况与区域经济和城市化的水平密切关联、相辅相成的,提升城市化水平是发展服务业的重要途径。要打破制约城市化水平和区域经济统筹发展的二元化户籍制度和城乡界限,打破传统的部门分工和所有制界限,提高城乡不同所有制、不同部门、不同区域的服务组织程度,促进城乡一体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为服务业整体快速推进创造更大空间[13]。3.4 重视旅游业,带动经济全面发展 3.4.1解放思想,深化认识,增强大旅游观念

通过学习讨论,进一步深化旅游业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破除现有的不顾整体形象、长远发展,就旅游谈旅游、就区域讲区域,各自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强调本行业企业利益,互相指责、互相拆台的封闭狭隘观念,树立 “大旅游、大市场”的观念,增强树立水城旅游形象、提升聊城市旅游产业的信心。3.4.2努力探索解决体制、机制问题的有效途径

突出政府主导办旅游,借鉴杭州、蓬莱的管理模式,尽快建立旅游、景区、文物、湖区等一体化的具有实际职能的文化旅游管理机制,将全市的旅游资源、旅游企业纳入统一管理和经营,尽快形成我市旅游业发展的合力[14]。遵循政企分开的原则和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和运营模式,对我市各景区(点)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和重新组合,创新运行机制,通过激励竞争等手段和措施,刺激旅游业的发展。

3.4.3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

要以旅游大项目建设为工作重点,加大工作力度,加快策划设计和建设步伐,积极推进景区(点)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在建设中注重旅游与文化结合、旅游与城市建设结合、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增强旅游项目的生命力和吸引力。

3.4.4完善聊城市旅游业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旅游商品和夜间旅游项目开发力度,提高游客在聊停留时间和人均消费水平。全面丰富完善我市的旅游内涵,重点要解决旅游购物和晚间旅游项目、夜生活消费等问题。要统一协调,制定各种优惠政策,鼓励、推动旅游商品设计、生产、销售一条龙服务,完善购物网点,建设购物街区。3.5抓好人才队伍建设,发挥人力资源优势

人才严重缺乏对聊城市科技创新和应用形成制约。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继续抓好基础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对劳动者的就业培训,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外,还要把人才队伍建设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上来抓[15]。在当前,尤其要抓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家和技术骨干,除了给荣誉和待遇外,还要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更好的跳动他们创业的积极性。

3.6坚持创新工作体制,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结构调整的实质是优化资源配置。政府要转变工作思路,创新工作体制,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市场手段,做好结构调整工作。要借鉴江浙地区发展区域经济的经验,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有限支持民营高科技企业的发展。要改革投资体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制,保证投资效率,抑制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要注重头筹兼顾,着力形成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有效机制,加快推进聊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聊城经济社会、城市农村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3.7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力促进区域经济特色化

聊城市不断突出区域优势和产业特色,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特色产业镇为基础,实施特色产业提升计划,着力培育和发展一批特色明显、结构优化、体系完整和市场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进一步优化全市民营经济产业结构。

近年来,聊城市依托产业和资源优势,以块状经济为特征的产业集群快速成长,进一步显现了区域特色优势,在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挖掘这些特色产业集群的成长潜力,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聊城市将按照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要求,培育发展技术水平高、自主创新能力强、行业优势明显的产业集群。拓展集群在研发、检验检测、知识产权保护、现代物流和专业市场等方面的服务功能。同时,引导集群集约发展,拉长产业链条,以特色产品和龙头企业为核心,支持产品关联度高、加工能力强的配套企业,形成专业化分工明晰、上下游产品配套的生产体系。结 论

聊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正在不断的提高。聊城市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为基础,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助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科技在转方式、调结构中的支撑作用日益突出。并且坚持科学发展观,注重创新体制,在新农村建设、新型工业化推进、服务业以及旅游业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聊城市经济发展进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解决。面对这这问题,聊城市要想实现较大的发展,必须发展现代农业,务实新农村建设产业支撑;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工业化进程;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全面重视旅游业发展,带动聊城全方位发展;抓好人才队伍建设,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坚持创新工作体制,统筹聊城区域经济发展;聊城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力促区域经济特色化。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参考文献

[1] 林峰海.2010年聊城政府工作报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区域经济,2010.[2] 山东统计信息网.统计分析.市情分析.加快推进聊城市新型工业化进程问题研究,2007.[3] 吴杰.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其协调发展对策[N].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9,(4):114~116.[4] 孙凌云.市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经贸导刊,2010,(18):85~87.[5] 郑方云.新形势下农村服务业发展研究,以聊城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6):2754-2756 [6] 牛文远.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经济模式[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4,(19):52~55.[7] 张建军.聊城市经济发展动力问题研究[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9,(5):41~43.[8] 张春光.试谈科学发展观统领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国论文下载中心.经济学.[9] 初丽霞;李会东.发展循环经济 推进区域经济发展.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10]连成顺,淳悦峻.在结构中推进聊城经济又好又快发展[J].经济研究导刊,2008,(13):28~31.[11]巩振兴.浅析区域经济背景下的聊城产业发展[J].北方经济:综合版,2010,(12):67~69.[12]刘士华,淳悦峻.关于转变聊城市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考[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4):117~120.[13]王晓乐.科学发展观视角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J].青年科学,2009,(8):224~226.[14]丁兆宏.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趋势及路径选择[J].中国商界,2009,(10):55~57.[15]付景远.科技进步下人力资本区域经济发展贡献测度研究——以山东聊城市为例[J].东岳丛书,2010,(6):102~105.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特别感谢路洪海老师对本篇论文的悉心指导,感谢环境与规划学院各位老师为我提供资料,感谢同学们的热情帮助。经过老师的尽心指点,我顺利完成了论文,论文写作水平有大幅度提高,专业知识也在论文的写作中得到巩固和提高。最后,再次感谢对本篇论文提供帮助的所有老师和同学!

下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对策研究[全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对策研究[全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区域经济发展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策探究

    区域经济发展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策探究 发布日期:2009-07-20 来源: 摘要:[摘要]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正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给该地区的全面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摘......

    农村经济发展研究

    农村经济发展研究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呈现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的状态,农村经济制度变革推动农村生产力极大解放。但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仍有待提高,其中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较低,劳......

    农村基础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农村基础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教育是立国之本,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关键,也是将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的有效途径。基础教育是培养公民基本素质、对国民实施基本普通文化知识的教......

    区域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

    区域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区域经济是各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大城市为中心、发展水平相近地区的经济联系和合作加强,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经......

    延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

    延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 [摘要]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集体经济是村组区域内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经济形式。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毕业论文:浅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农业经济专业专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浅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学生姓名 *** 学 号 ***** 指导教师 *** 专 业 农业经济 年 级 **** 学 校 ****......

    宜宾市区域经济发展大数据研究

    宜宾市区域经济发展大数据研究 宜宾市工商局 邱 柏 前言 2013年下半年,作为专业的工商执法人员,笔者开始转型关注实体经济发展情况,并充分利用工商部门独家掌握的大数据,对宜宾......

    我国农村法律服务现状与对策研究

    我国农村法律服务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要]农村法律服务的完善与否,关系到农村地区矛盾纠纷的解决以及农村社会的繁荣与稳定。现阶段,我国农村法律服务本身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