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中使用数字的一般规范及常见错误拾例[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4 05:10: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文章中使用数字的一般规范及常见错误拾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文章中使用数字的一般规范及常见错误拾例》。

第一篇:文章中使用数字的一般规范及常见错误拾例

文章中使用数字的一般规范及常见错误拾例

参考国家《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以下简称《试行规定》)、《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以下简称《国家标准》)及国家汉语使用数字有关要求,结合工作实践,笔者用归纳法撰写本文,目的是使大家能规范使用数字,在今后撰写文章时,不犯或少犯数字使用错误。一

在一般的文章中,经常要使用数字,但数字使用是有具体规定的,不能自行其是。具体有下列几种规定:

(一)使用阿拉伯数字或汉字数字唯一而确定的情形。

1、统计表的数值,如正负数、百分比、分数、比例等,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如75、-1.3、21.2%、1/

7、1:1000等,如用汉字数字就累赘难看。

2、定型的词、词组、成语、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词语中作为语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数字。如一把刀、二倍体、三叠纪、四面八方、五四运动、六五规划、七上八下、八面玲珑、九三学社、十月革命、十一届三中全会、百团大战等等。如用拉伯数字代替,就显得滑稽可笑。

(二)使用拉伯数字或汉字数字,目前体例尚不统一且不确定情形。

凡遇此种情形,总的原则是,凡可以使用阿拉柏数而且又很得体之处,特别是当所表示的数目比较精确时,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当不好确定到底用阿拉伯数字还是汉字数字时,可以灵活运用,但全文体例应相对统一。

1、时间量

①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的情况

一是公历世纪、年代、月、日。如公元前3世纪、20世纪90年代、2007年5月20日; 年份一般不应简写,如2001年不应简作:“零一年”或“01年”。二是时、分、秒。如2时、17时30分。②应当使用汉字数字的情况

一是中国干支纪年和夏历月日。如丁卯年八月十五日、正月初一、九月九日重阳节等; 二是中国清代及以前的历史纪年、各民族的非公历纪年。如康熙十二年、贞观八年、藏历阳木龙年一月;

三是含有月日简称表示事件、节日和其他意义的词组。如“一·二八”事变、五一国际劳动节、三八妇女节等。

2、物理量

物理量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如15千米、30平方米、37度、3安培、4伏特等。

3、非物理量

非物理量一般分二种情况:一是一般情况下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如100元、10个月、60岁、150人、5万册、1000幅、30名等;二是整数一至十,如果不是出现具有统计意义的表格数组,可用阿拉伯数字,也可用汉字数字,如某高中有教职员工450人,学生500人;提了十条意见,买了二本书等。但不管使用那种,一定要照顾上下行文,全文布局合理,互相照应。

4、多位整数与小数

此时应使用阿拉伯数,凡例有以下几种:

①专业性科技出版物的分节法。如7.356 42(从小数点起,向左和向右每三位数一组,组间空四分之一汉字的位置)。

②非专业性科技出版物可使分节法,也可不分节。如1.560.615.917;也可用亿、万汉字作单位进行简缩写法,如220000000也可写作22000万或2.2亿,但一般不得写作2亿2千万。③数值巨大的精确数字,为了便于定位读数或转下行,有关部门规定可作为特例使用。如1990年中国人口普查人数为11亿3368万2501人。④一个用阿拉伯数字书写的数值不应断开移转下行。

⑤阿拉伯数字书写的数值在描述范围时应使用浪纹式连接号,如18米~22米。

5、概数和约数

①相邻的两个数并列连用表示概数,此时必须使用汉字数字,且中间不能使任何符合隔开,如四五个小时、三五天等。

②带“几”字的数字表示约数,也必须使用汉字数字。如几万人、十几天、几百分之一等。还有就是用“多”、“余”、“左右”、“上下”、“约”等表示约数时一般情况也用汉字数字,但如果为了对应文章其余部分,此时也可用阿拉伯数字。

6、代号、代码和序号

部队的番号、文件编号、证件号码和其他序号,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如8317部队、赣府办发[2007]10号文件、维生素B12、18/20次特快动车等。

7、行文标注

引文标注中版次、卷次、页码,一般使用阿拉伯数字。如见“《中国统计》2007年第1期第21页”,“见许慎:《说文解字》,影印陈昌治本,127页,北京,中华书局,1963”。二

我们平时经常会阅读报刊杂志,通过仔细辩别和归类,文章中数字使用有时会出现下列错误:

1、星期几错误用阿拉伯数字。如“现在已是星期5下午可以放松了”。根据《试行规定》和《国家标准》明文规定,星期几一律用汉字,星期5应写为“星期五”。

2、文学作品中误用阿拉伯数。如“18岁的姑娘象朵花”、“飞流直下3000尺”,国家的标准和规定都要求使用汉字,“18岁”应改为“十八岁”,“3000尺”改为“三千尺”。

3、夏历月日误用阿拉伯数字。如“8月15中秋节”,应改为“八月十五中秋节”、“大年30”应为“大年三十”、“丁丑年4月1日”应改为“丁丑年四月一日”。

4、清代以前历史纪年误用阿拉伯数字,如“光绪27年”,根据《国家标准》规定,中国清代以前的历史纪年,中国各民族的非公历纪年,均不能与公历混用,并且在后面用括号注明相当于公历年份,应改为“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

5、年份误用缩减和省略。如“90年中国进行了第四次人口普查”,应改为“1990年”;“1992年—96年”,应写为“1992年~1996年”。

6、已定型或固定的词或词组误用。如“10月革命”应写作“十月革命”,“第3世界”应写为“第三世界”,“25000里长征”应写为“二万五千里长征”。

7、世纪和年代误用汉字数字。如“十八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应写为“18世纪末”、“21世纪初”。根据《国家标准》规定,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以及时、分、秒,属一个完整时间系列,均应用阿拍伯数字表示,不能年、月、日用阿拉伯数字,世纪和年代又用汉字数字表示。

8、概数误用阿拉伯数。如“别看他才3、4岁,可机灵呢”,“

3、4岁”应改为“三四岁”。

9、约数误用阿拉伯数,如“挖了几个月,才得到10几克黄金”,“10几克”应写为“十几克”

第二篇:成语使用中常见错误类型以及对策

成语使用中常见错误类型以及对策

(一)误解词语,望文生义

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许多源自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理解上的难度。如果不仔细辨析,一瞥而过,就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

有些成语的理解能够利用“先分析后综合”的方法进行,如“巧夺天工”,主谓结构,“夺”,胜过,“天工”,天然的精巧,那么“巧”必然不能是天然的了。

例题:

1、就在公安部门准备收网时,这帮家伙为虎作伥,毫不收敛,在罪行簿上又添新笔。(╳)

2、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几乎万人空巷,街上静悄悄的。(╳)

3、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了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了同盟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首当其冲:首先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

4、这个小毛病不足为训,下次改掉就行了,何必大动干戈呢?(╳)

5、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火中取栗:受人利用,冒了风险,吃了苦头,却没得到好处)

6、北大荒虽然天荒地老,但经农垦战士的开发,已经成为商品粮基地。(╳)(天荒地老:指经过的时间很久)

7、我们应该向先进企业学习,起初可能是邯郸学步,但终究会走出自己的路来。(邯郸学步:比喻生硬的模仿,不但学不到人家的本领,反而连自己原有的长处也丢掉了。)

8、“9.11”事件之后,美国股市势如破竹的下跌趋势,令世界经济雪上加霜。(╳)(势如破竹: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9、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危言危行: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10、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减轻学生负担,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轩然大波:常用于比喻大的纠纷或风潮)

11、教育学生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能总是耳提面命,摆家长作风。(╳)

12、作家不深入生活,坐在家里管窥蠡测,就创作不出群众喜欢的作品。(管窥蠡测:比喻对事物的观察了解片面狭隘,十分有限。应改为“闭门造车”)

对策一:吃透词义,多识记多积累

「备注」:

A

鼎足之势

三人成虎

不为己甚

目无全牛

杯弓蛇影

侧目而视

叹为观止

金瓯无缺

细大不捐

安土重迁

坐地分赃

差强人意

一团和气

别无长物

大方之家

下里巴人

筚路蓝缕

讳莫如深

万人空巷

不可理喻

间不容发

心有余悸

不赞一词

投桃报李

投鼠忌器

罪不容诛

面目全非

独具慧眼

如坐春风

痛心疾首

空穴来风

明日黄花

不足为训

文不加点

付之一笑

非池中物

门可罗雀

屡试不爽

因人成事

逢人说项

夸父逐日

眼高手低

进退维谷

感同身受

煮豆燃萁

莘莘学子

如履薄冰

解铃系铃

大命将泛

久假不归

不速之客

罚不当罪

五风十雨

在劫难逃

登堂入室

B

胸无城府

鬼斧神工

漠不关心

不谋而合良莠不齐

胸无点墨

巧夺天工

漫不经心

不约而同

参差不齐

骇人听闻

曾几何时

刮目相看

鱼龙混杂

厝火积薪

耸人听闻

长此以往

另眼相看

鱼目混珠

曲突徙薪

不以为然

休戚相关

耳闻目睹

相提并论

不胜其烦

不以为意

息息相关

耳濡目染

同日而语

不厌其烦

含糊其词

一挥而就

人心向背

设身处地

闪烁其词

一蹴而就

人心所向

身临其境

(二)用错对象,张冠李戴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容易扩大使用范围或误作他用。

例题:

1、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美轮美奂” “轮”是“高大”的意思“奂”是“众多”的意思,适用的对象应是高大的建筑物而非人物形象。)

2、古人中不乏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汗牛充栋” 形容书籍极多。)

3、本刊将洗心革面,决心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4、宽畅明亮的教室里,72名同学济济一堂,畅谈着美好的理想。

5、这些女孩平均年龄只有22岁,正值豆蔻年华,却己成为独当一面的技术能手。

6、他退休后,除了做家务、上老年大学外,还能抽空写字作画,跳迪斯科,生活得真是游刃有余。

7、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骨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8、我们漫步在山阴道上,沿途的风景络绎不绝。

9、小李在这次月考中又是班上倒数第一,名落孙山。

10、这座破旧的博物馆如今修葺一新,看起来古朴庄严,气宇轩昂。

对策二:平时注意成语的使用对象

「备注」:

“感同身受”指替蒙受恩惠的人向施恩者表示答谢,不用于受恩惠者本人。

“相濡以沫”用于患难中,不用于平时。

“炙手可热”用于人有权势,而不用于物。

“崭露头角”多指青少年。

“萍水相逢”用于陌生人初次见面。

“浩如烟海”是形容文献、资料非常丰富。“文不加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洛阳纸贵”比喻著作风行一时。

“慷慨解囊”用于帮助别人。

着手成春

戛然而止

面面相觑

生灵涂炭

大快人心

耿耿于怀

相濡以沫

甘之如饴

安之若素

亭亭玉立

秀色可餐

秀外慧中

各有千秋

青梅竹马

相敬如宾

折冲樽俎

天作之合不绝如缕

脍炙人口

行将就木

破镜重圆

豆蔻年华

纵横捭阖

党同伐异

金迷纸醉

(三)色彩失当,语境不分

成语从色彩上分为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和谦敬色彩。从感情色彩上又可分为褒义、中性、贬义;从语体色彩上分为书面语和口语;从谦敬色彩上分为谦辞和敬辞。在使用中,必须辨明色彩,否则就会误用。

1、误用褒贬,情感错位

成语和有些词语一样是有感情色彩的,使用成语时,须要使成语的感情色彩和语境的色彩保持一致,语境褒则褒,语境贬则贬,中性语境则使用中性词。

(1)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处心积虑”,意即千方百计地盘算,多用作贬义。)

(2)沙河村为迎接上级扶贫检查,把几个村的羊群集中到一起,以其规模效益骗取扶贫资金,其手段之恶劣,令人叹为观止。(“叹为观止”是形容所看到的事物美好到极点,属褒词贬用。)

(3)启动园丁康居工程的消息一经传出,广大教师奔走相告,弹冠相庆,称赞政府为他们办了实事。(弹冠相庆:因即将做官而互相庆贺。贬义)

(4)只要台湾当局和实际行动来,两岸关系的发展一定会柳暗花明。(√)

(5)在这个工厂里,他是摔了铁饭碗而干个体的始作俑者,在他之后,不少人或辞职或停职,投入到下海的潮流中。(始作俑者:第一个做某件坏事 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6)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无所不为:没有不做的事。指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

(7)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伙横行乡里鱼肉百姓的地痞流氓终于身陷囹圄。

(8)如果对中国人民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置之度外,一意孤行,他们必将自食其果。

(9)班里的不良现象已经蔚然成风,再不治理就会带来严重后果。(指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好的风尚。)

(10)自从中国颁布实施外商投资法规以来,不少外商蠢蠢欲动,纷纷来中国投资。(蠢蠢欲动:形容敌人准备进攻或坏人将捣乱。)

(11)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雨后春笋:比喻新生事物大量涌现。)

(12)辛弃疾继承并发扬苏东坡的豪放风格,以翻云覆雨的笔力,激昂跌宕的气势,抒情言志,针砭现实,形成南宋词坛一大流派。(翻云覆雨:比喻耍手段,弄权术,反复无常。贬义)

(13)他本来就喜欢舞文弄墨,再加上这两年的苦练,如今成了全县闻名的笔杆子。

(14)他是全队的核心,只凭颐指气使就能打出一次次漂亮的防守反击来

(15)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像力。

(√)

对策三:注意感情色彩,辨明褒贬

「备注」:

克勤克俭

处心积虑

虎视耽耽

趋之若骛

胡朋引伴

无所不为

无所不至

玩火自焚

心劳日拙

半斤八两

物以类聚

满城风雨

狗尾续貂

养尊处优

尸位素餐

寿终正寝

瓦釜雷鸣

暴虎冯河

奇文共赏

连篇累牍

舞文弄墨

天花乱坠

大放厥词

颐指气使

煞有介事

亦步亦趋

以邻为壑

拾人牙慧

官样文章

振振有辞

彪炳千秋

彪炳史册

流风余韵

有口皆碑

胸无城府

为虎傅翼

醍醐灌顶

胶柱鼓瑟

耳提面命

城下之盟

不稂不莠

师心自用

2、谦敬失当,不合语境

词语有谦敬色彩。遣词用句的时候要注意得体有礼,对别人要敬,对自己要谦,要让词语的谦敬色彩与语境保持协调一致。

(1)王厂长的一席话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出了许多抓产品质量的好建议。

(2)你放心,你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换房子的事,我一定鼎力相助。对策四 据词辨义,区分谦敬

「备注」:聊尽绵薄

不情之请

蓬筚生辉

敬谢不敏

忝为人师

忝列门墙

雕虫小技

敝帚自珍

(四)语义重复,自相矛盾

虽然成语在句子中的意思是准确的,但还要防止与句中其他词语意义重复或矛盾。

1、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2、当时那激动人心的场面至今还记忆犹新。

3、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的时候,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4、这个厂的领导有不耻下问的精神,常常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

5、他双眉紧锁,沉默不语,恐怕是有什么难言之隐的苦衷。

6、他画的画在我们这里很有名气,可一拿到大地方去,就显得相形见绌了。

7、提起南京大屠杀,当年的情景又历历在目的浮现在这位老人的眼前。

8、看到他这种滑稽的表情,坐在身旁的一名外国记者忍俊不禁扑哧一声笑起来。

9、他常常在行家面前卖弄,结果被人贻笑大方。

10、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战争使万千中国人民生灵涂炭。

11、他一大早就口若悬河地说个不停。

12、对于我们这些普通平凡的芸芸众生来说,生命的光辉也许并不辉煌,但同样可以发光。

13、把生病的老人送上医院,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我万没想到却受到了不虞之誉。

14、月明星稀、夜深人静,王小晓独自孑然一身匆匆穿过小巷,闪进了巷口的一个漆黑的大门。

15、我们提倡韦编三绝的读书精神,更提倡学以致用,期待创新人才的大量涌现。(√)

16、新兴商城才开张,鸿运百货大厦又敲响了锣鼓,两家商店形成了鼎足之势。

17、同志们都认为,他这个人办事向来深思熟虑,计划周密,不假思索。

18、、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领袖,本可以把革命进行到底,但结果却半途而废,功败垂成,真令人惋惜。

19、仅仅站在那里远远地望一望,这种走马观花地了解一点表象的工作态度,根本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对策五 细心体味语境与成语意思,消除重复

「备注」:

忍俊不禁的笑起来

责无旁贷的责任

被人贻笑大方

说得津津有味

一场南柯一梦

我自己扪心自问

刻骨铭心的难忘教训

真知灼见的看法

不期而遇的邂逅

老朋友在异地萍水相逢

见仁见智的达成一致意见

许多莘莘学子

早已预料的无妄之灾

找到了明显的蛛丝马迹

群众民怨沸腾

浑身遍体鳞伤

寒舍蓬筚生辉

值得可歌可泣

正方兴未艾

各自分道扬镳

(五)搭配不当,不合习惯

有些成语还应该注意它的词性用法以及它的词义轻重与语境是否协调。

1、我们都司空见惯了那种“违者罚款”的告示牌。

2、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

3、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官僚必须坚决地打翻在地,并踩上一只脚。

4、这里有良好的水土条件,又有一个团结向上的领导班子,因而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

5、我们不应妄自菲薄自己的成绩,也不应轻易满足于自己的成绩。

6、美伊之间的矛盾并未从根本上解决,海湾局势不会就此一劳永逸。

7、他看见漫山遍野都是这种怪石头,心中就有了出奇制胜敌人的妙计。

8、少数党员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甚至与其同流合污。

9、他的设计虽然有些缺点,但方向正确,无可非议。

10、整改不光是说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到行动上,相信到下一次群众评议时,大家对机关作风的变化一定会有口皆碑。对策五:注意习惯用法

(六)、两栖词语,仔细斟酌

有些成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含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感情色彩,这称为词语的“两栖现象”。要判断成语运用正确与否,需用它的多个含义和色彩去一一斟酌。

1、“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深受教育。

2、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凡。

「备注」:咄咄逼人

秀色可餐

气冲斗牛

数典忘祖

想入非非

高山流水

按图索骥

绵里藏针

特别提醒:有些词语一时难以判断其使用正误,此时不妨找一些词语替换一下,再作比较,肯定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判断下列句中划线熟语使用的正误。

1、法海和尚见许仙不答应,就快刀斩乱麻,把他关了起来。(不管三七二十一)

2、当面锣对面鼓,城北派出所无辜抓走了海关缉私警察。(大水冲了龙王庙)

3、不法商人把过期的食品重新标上日期拿出来销售,这种以旧瓶装新酒的方式来坑害顾客的行径令人发指。(换汤不换药)

4、下半场,釜底抽薪的实德队突然发威,郝董、王涛各进一球,将比分反超。(破釜沉舟)

5、站在新世纪的门口,眼中是太多的浮华和喧嚣,人们往往乐于浅尝辄止地游历四方,匆忙间,却忽视了文化的绚烂和土地的厚重。

(浮光掠影)

6、仿制古画还有一种,决不署自己的姓名,以假乱真,鱼龙混杂,骗取金钱。(鱼目混珠)

7、随着调查的深入,非洲某国前总统食用人肉这一耸人听闻的事实得到了揭露。(骇人听闻)

巩固练习

1、下列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C)

A、17年卧薪尝胆,2003年中国女排终以11战全胜的成绩夺回世界杯赛的称号。

B、许是大家都知道巴金老人对玫瑰情有独钟,一束束象征热情与朝气的红玫瑰将冬日里巴金的病房装点得春意盎然。

C、他写了一部描写农民现状的小说《空槐》,得了一个奖,便一发不可收拾。(形容事物败坏到不可救药的地步,含贬义)

D、他多次在千钧一发之际逃过仇敌追杀,但百密一疏,一年前不慎泄露行踪,最终未能幸免于难。

2、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D)

A、滥挖天山雪莲现象日益猖獗的原因之一是违法者众多且分布广泛,而管理部门人手不足,因此执法时往往捉襟见肘。

B、今年头场雪后城市主干道上都没有发生车辆拥堵现象,在这种秩序井然的背后,包含着交通部门未雨绸缪地辛劳。

C、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如果丈夫的收入低于妻子,一部分男性难免会自惭形秽,甚至无端地对自己进行心理折磨。

D、老王家的橱柜里摆满了他多年收藏的各种旧钟表,每当他向慕名来访的参观者介绍这些宝贝时,总是如数家珍。

3、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A、在我们中间,一个人有困难,就会有上百、上千、上万个素不相识的人热情地伸出援助之手。

B、如今这里是经济开发区,高楼林立,机声隆隆,给人以面目全非的感觉。

C、她父亲思想开明,对女儿和儿子等量齐观,并无重男轻女思想。

D、市长一走进我们的办公室,我们几位老师都不谋而合地站了起来。

第三篇:成语使用中常见错误类型以及对策

成语使用中常见错误类型以及对策

(一)误解词语,望文生义

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许多源自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理解上的难度。如果不仔细辨析,一瞥而过,就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

有些成语的理解能够利用“先分析后综合”的方法进行,如“巧夺天工”,主谓结构,“夺”,胜过,“天工”,天然的精巧,那么“巧”必然不能是天然的了。

例题:

1、就在公安部门准备收网时,这帮家伙为虎作伥,毫不收敛,在罪行簿上又添新笔。(╳)

2、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几乎万人空巷,街上静悄悄的。(╳)

3、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了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了同盟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首当其冲:首先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

4、这个小毛病不足为训,下次改掉就行了,何必大动干戈呢?(╳)

5、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火中取栗:受人利用,冒了风险,吃了苦头,却没得到好处)

6、北大荒虽然天荒地老,但经农垦战士的开发,已经成为商品粮基地。(╳)(天荒地老:指经过的时间很久)

7、我们应该向先进企业学习,起初可能是邯郸学步,但终究会走出自己的路来。(邯郸学步:比喻生硬的模仿,不但学不到人家的本领,反而连自己原有的长处也丢掉了。)

8、“9.11”事件之后,美国股市势如破竹的下跌趋势,令世界经济雪上加霜。(╳)(势如破竹: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9、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危言危行: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10、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减轻学生负担,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轩然大波:常用于比喻大的纠纷或风潮)

11、教育学生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能总是耳提面命,摆家长作风。(╳)

12、作家不深入生活,坐在家里管窥蠡测,就创作不出群众喜欢的作品。(管窥蠡测:比喻对事物的观察了解片面狭隘,十分有限。应改为“闭门造车”)

对策一:吃透词义,多识记多积累

A 鼎足之势 三人成虎 不为己甚

侧目而视 叹为观止 金瓯无缺

坐地分赃 差强人意 一团和气

下里巴人 筚路蓝缕 讳莫如深

间不容发 心有余悸 不赞一词

罪不容诛 面目全非 独具慧眼

空穴来风 明日黄花 不足为训

非池中物 门可罗雀 屡试不爽

夸父逐日 眼高手低 进退维谷

莘莘学子 如履薄冰 解铃系铃

不速之客 罚不当罪 五风十雨

B 胸无城府 鬼斧神工 漠不关心

胸无点墨 巧夺天工 漫不经心

骇人听闻 曾几何时 刮目相看

耸人听闻 长此以往 另眼相看

不以为然 休戚相关 耳闻目睹 : 目无全牛 细大不捐 别无长物 万人空巷 投桃报李 如坐春风 文不加点 因人成事 感同身受 大命将泛 在劫难逃 不谋而合 不约而同 鱼龙混杂 鱼目混珠 相提并论 杯弓蛇影 安土重迁 大方之家 不可理喻 投鼠忌器 痛心疾首 付之一笑 逢人说项 煮豆燃萁 久假不归 登堂入室 良莠不齐 参差不齐 厝火积薪 曲突徙薪 不胜其烦

「备注」 不以为意 息息相关 耳濡目染 同日而语 不厌其烦

含糊其词 一挥而就 人心向背 设身处地

闪烁其词 一蹴而就 人心所向 身临其境

(二)用错对象,张冠李戴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容易扩大使用范围或误作他用。

例题:

1、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美轮美奂” “轮”是“高大”的意思“奂”是“众多”的意思,适用的对象应是高大的建筑物而非人物形象。)

2、古人中不乏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汗牛充栋” 形容书籍极多。)

3、本刊将洗心革面,决心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4、宽畅明亮的教室里,72名同学济济一堂,畅谈着美好的理想。

5、这些女孩平均年龄只有22岁,正值 年华,却己成为独当一面的技术能手。

6、他退休后,除了做家务、上老年大学外,还能抽空写字作画,跳迪斯科,生活得真是游刃有余。

7、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骨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8、我们漫步在山阴道上,沿途的风景络绎不绝。

9、小李在这次月考中又是班上倒数第一,名落孙山。

10、这座破旧的博物馆如今修葺一新,看起来古朴庄严,气宇轩昂。

对策二:平时注意成语的使用对象

「备注」:

“感同身受”指替蒙受恩惠的人向施恩者表示答谢,不用于受恩惠者本人。“相濡以沫”用于患难中,不用于平时。

“炙手可热”用于人有权势,而不用于物。

“崭露头角”多指青少年。

“萍水相逢”用于陌生人初次见面。

“浩如烟海”是形容文献、资料非常丰富。“文不加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洛阳纸贵”比喻著作风行一时。

“慷慨解囊”用于帮助别人。

着手成春 戛然而止 面面相觑 生灵涂炭 大快人心

耿耿于怀 相濡以沫 甘之如饴 安之若素 亭亭玉立

秀色可餐 秀外慧中 各有千秋 青梅竹马 相敬如宾

折冲樽俎 天作之合 不绝如缕 脍炙人口 行将就木

破镜重圆 年华 纵横捭阖 党同伐异 金迷纸醉

(三)色彩失当,语境不分

成语从色彩上分为感彩、语体色彩和谦敬色彩。从感彩上又可分为褒义、中性、贬义;从语体色彩上分为书面语和口语;从谦敬色彩上分为谦辞和敬辞。在使用中,必须辨明色彩,否则就会误用。

1、误用褒贬,情感错位

成语和有些词语一样是有感彩的,使用成语时,须要使成语的感 彩和语境的色彩保持一致,语境褒则褒,语境贬则贬,中性语境则使用中性词。

(1)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处心积虑”,意即千方百计地盘算,多用作贬义。)

(2)沙河村为迎接上级扶贫检查,把几个村的羊群集中到一起,以其规模效益骗取扶贫资金,其手段之恶劣,令人叹为观止。(“叹为观止”是形容所看到的事物美好到极点,属褒词贬用。)

(3)启动园丁康居工程的消息一经传出,广大教师奔走相告,弹冠相庆,称赞政府为他们办了实事。(弹冠相庆:因即将做官而互相庆贺。贬义)

(4)只要台湾当局和实际行动来,两岸关系的发展一定会柳暗花明。(√)

(5)在这个工厂里,他是摔了铁饭碗而干个体的始作俑者,在他之后,不少人或辞职或停职,投入到下海的潮流中。(始作俑者:第一个做某件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6)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无所不为:没有不做的事。指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

(7)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伙横行乡里鱼肉百姓的地痞流氓终于身陷囹圄。

(8)如果对中国人民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置之度外,一意孤行,他们必将自食其果。

(9)班里的不良现象已经蔚然成风,再不治理就会带来严重后果。(指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好的风尚。)

(10)自从中国颁布实施外商投资法规以来,不少外商蠢蠢欲动,纷纷来中国投资。(蠢蠢欲动:形容敌人准备进攻或坏人将捣乱。)

(11)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雨后春笋:比喻新生事物大量涌现。)

(12)辛弃疾继承并发扬苏东坡的豪放风格,以翻云覆雨的笔力,激昂跌宕的气势,抒情言志,针砭现实,形成南宋词坛一大流派。(翻云覆雨:比喻耍手段,弄权术,反复无常。贬义)

(13)他本来就喜欢舞文弄墨,再加上这两年的苦练,如今成了全县闻名的笔杆子。

(14)他是全队的核心,只凭颐指气使就能打出一次次漂亮的防守反击来

(15)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像力。(√)

对策三:注意感彩,辨明褒贬

「备注」:

克勤克俭 处心积虑 虎视耽耽 趋之若骛 胡朋引伴

无所不为 无所不至 玩火 心劳日拙 半斤八两 物以类聚 满城风雨 狗尾续貂 养尊处优 尸位素餐

寿终正寝 瓦釜雷鸣 暴虎冯河 奇文共赏 连篇累牍

舞文弄墨 天花乱坠 大放厥词 颐指气使 煞有介事

亦步亦趋 以邻为壑 拾人牙慧 官样文章 振振有辞

彪炳千秋 彪炳史册 流风余韵 有口皆碑 胸无城府

为虎傅翼 醍醐灌顶 胶柱鼓瑟 耳提面命 城下之盟

不稂不莠 师心自用

2、谦敬失当,不合语境

词语有谦敬色彩。遣词用句的时候要注意得体有礼,对别人要敬,对自己要谦,要让词语的谦敬色彩与语境保持协调一致。

(1)王厂长的一席话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出了许多抓产品质量的好建议。

(2)你放心,你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换房子的事,我一定鼎力相助。

对策四:据词辨义,区分谦敬

「备注」:聊尽绵薄 不情之请 蓬筚生辉 敬谢不敏

忝为人师 忝列门墙 雕虫小技 敝帚自珍

(四)语义重复,自相矛盾

虽然成语在句子中的意思是准确的,但还要防止与句中其他词语意义重复或矛盾。

1、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2、当时那激动人心的场面至今还记忆犹新。

3、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的时候,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4、这个厂的领导有不耻下问的精神,常常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

5、他双眉紧锁,沉默不语,恐怕是有什么难言之隐的苦衷。

6、他画的画在我们这里很有名气,可一拿到大地方去,就显得相形见绌了。

7、提起,当年的情景又历历在目的浮现在这位老人的眼前。

8、看到他这种滑稽的表情,坐在身旁的一名外国记者忍俊不禁扑哧一声笑起来。

9、他常常在行家面前卖弄,结果被人贻笑大方。

10、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战争使万千中国人民生灵涂炭。

11、他一大早就口若悬河地说个不停。

12、对于我们这些普通平凡的芸芸众生来说,生命的光辉也许并不辉煌,但同样可以发光。

13、把生病的老人送上医院,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我万没想到却受到了不虞之誉。

14、月明星稀、夜深人静,王小晓独自孑然一身匆匆穿过小巷,闪进了巷口的一个漆黑的大门。

15、我们提倡韦编三绝的读书精神,更提倡学以致用,期待创新人才的大量涌现。(√)

16、新兴商城才开张,鸿运百货大厦又敲响了锣鼓,两家商店形成了鼎足之势。

17、同志们都认为,他这个人办事向来深思熟虑,计划周密,不假思索。

18、、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领袖,本可以把革命进行到底,但结果却半途而废,功败垂成,真令人惋惜。

19、仅仅站在那里远远地望一望,这种走马观花地了解一点表象的工作态度,根本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对策五:细心体味语境与成语意思,消除重复 「备注」:

忍俊不禁的笑起来 责无旁贷的责任 被人贻笑大方

说得津津有味 一场南柯一梦 我自己扪心自问

刻骨铭心的难忘教训 真知灼见的看法 不期而遇的邂逅

老朋友在异地萍水相逢 见仁见智的达成一致意见 许多莘莘学子

早已预料的无妄之灾 找到了明显的蛛丝马迹 群众民怨沸腾

浑身遍体鳞伤 寒舍蓬筚生辉 值得可歌可泣

正方兴未艾 各自分道扬镳

(五)搭配不当,不合习惯 有些成语还应该注意它的词性用法以及它的词义轻重与语境是否协调。

1、我们都司空见惯了那种“违者罚款”的告示牌。

2、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

3、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官僚必须坚决地打翻在地,并踩上一只脚。

4、这里有良好的水土条件,又有一个团结向上的领导班子,因而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

5、我们不应妄自菲薄自己的成绩,也不应轻易满足于自己的成绩。

6、美伊之间的矛盾并未从根本上解决,海湾局势不会就此一劳永逸。

7、他看见漫山遍野都是这种怪石头,心中就有了出奇制胜敌人的妙计。

8、少数党员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甚至与其同流合污。

9、他的设计虽然有些缺点,但方向正确,无可非议。

10、整改不光是说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到行动上,相信到下一次群众评议时,大家对机关作风的变化一定会有口皆碑。

对策六:注意习惯用法

(六)两栖词语,仔细斟酌

有些成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含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感彩,这称为词语的“两栖现象”。要判断成语运用正确与否,需用它的多个含义和色彩去一一斟酌。

1、“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深受教育。

2、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凡。

「备注」:咄咄逼人 秀色可餐 气冲斗牛 数典忘祖

想入非非 高山流水 按图索骥 绵里藏针

特别提醒:有些词语一时难以判断其使用正误,此时不妨找一些词语替换一下,再作比较,肯定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判断下列句中划线熟语使用的正误。

1、法海和尚见许仙不答应,就快刀斩乱麻,把他关了起来。(不管三七二十一)

2、当面锣对面鼓,城北派出所无辜抓走了海关缉私警察。(大水冲了龙王庙)

3、不法商人把过期的食品重新标上日期拿出来销售,这种以旧瓶装新酒的方式来坑害顾客的行径令人发指。(换汤不换药)

4、下半场,釜底抽薪的实德队突然发威,郝董、王涛各进一球,将比分反超。(破釜沉舟)

5、站在新世纪的门口,眼中是太多的浮华和喧嚣,人们往往乐于浅尝辄止地游历四方,匆忙间,却忽视了文化的绚烂和土地的厚重。(浮光掠影)

6、仿制古画还有一种,决不署自己的姓名,以假乱真,鱼龙混杂,骗取金钱。(鱼目混珠)

7、随着调查的深入,非洲某国前总统食用人肉这一耸人听闻的事实得到了揭露。(骇人听闻)

巩固练习

1、下列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C)

A、17年卧薪尝胆,2003年中国女排终以11战全胜的成绩夺回世界杯赛的称号。

B、许是大家都知道巴金老人对玫瑰情有独钟,一束束象征热情与朝气的红玫瑰将冬日里巴金的病房装点得春意盎然。

C、他写了一部描写农民现状的小说《空槐》,得了一个奖,便一发不可收拾。(形容事物败坏到不可救药的地步,含贬义)

D、他多次在千钧一发之际逃过仇敌追杀,但百密一疏,一年前不慎泄露行踪,最终未能幸免于难。

2、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D)

A、滥挖天山雪莲现象日益猖獗的原因之一是违法者众多且分布广泛,而管理部门人手不足,因此执法时往往捉襟见肘。

B、今年头场雪后城市主干道上都没有发生车辆拥堵现象,在这种秩序井然的背后,包含着交通部门未雨绸缪地辛劳。C、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如果丈夫的收入低于妻子,一部分男性难免会自惭形秽,甚至无端地对自己进行心理折磨。

D、老王家的橱柜里摆满了他多年收藏的各种旧钟表,每当他向慕名来访的参观者介绍这些宝贝时,总是如数家珍。

3、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A、在我们中间,一个人有困难,就会有上百、上千、上万个素不相识的人热情地伸出援助之手。

B、如今这里是经济开发区,高楼林立,机声隆隆,给人以面目全非的感觉。

C、她父亲思想开明,对女儿和儿子等量齐观,并无重男轻女思想。

D、市长一走进我们的办公室,我们几位老师都不谋而合地站了起来。

成语辨误的九个注意点

一、注意整体意义

成语是形式和内容都非常固定的现成语,有其整体意义。要根据成语意义的整体性,不要将组成成语的每个语素简单相加,而要透过字面从整体上把握;尤其是一些特殊语素,更要注意其古义,不要想当然地按现代汉语意义去理解。如:

1.暮春时节是潭柘寺“二乔玉兰”的盛花期,4月上旬,这两株玉兰的树冠上就布满了含英咀华的花蕾。

2.今天,江西、湖南一带烈日炎炎,紫外线辐射强烈,大家最好不要外出,在家休养生息。

上面各例,都是没有注意到成语的整体意义而造成误用。例1中的“含英咀华”比喻琢磨和领会诗文的要点和精神。用在此处属望文生义,从语法上来说,也不能作定语修饰“花蕾”,应改为“含苞待放”。例2中 “休养生息”指在国家大 或大变革以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发展生产,恢复元气,该句中误作“休息”用,属望文生义。

二、注意形似神异 一些成语,从表面上看起来,它的构成语素十分相近,但意义却相差很大,如“一挥而就”和“一蹴而就”,“不以为然”和“不以为意”等等。另一类是构成成语的语素比较相近,成语的意义也很接近,但侧重点有所不同,如“指日可待”和“拭目以待”,“另眼相看”和“刮目相看”,“一笔抹杀”和“一笔勾销”等。这两类成语极易混淆,应多多比较,清楚地掌握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如:

我默念了一下射击要领,下定决心,“砰”地打响第一枪,眼睛情不自禁地眨了二下,身体也随之一震。

例中“情不自禁”指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易与“不由自主”混淆,“情不自禁”重在控制感情上,而“不由自主”重在控制动作上。

三、注意感情色彩

有些成语,感情色彩强烈,褒贬分明,是非明了,好恶明晰。只有准确地把握了成语的感情色彩,才能辨别正误,恰当运用。如:

1.在今年的 “排队推动日”活动中,虽仍有凤毛麟角的几个“不自觉者”,但广大市民不论乘车还是购物都能自觉排队。

2.近年来,新闻学专业越来越热,许多学生也跟着蠢蠢欲动,纷纷选学这一专业,希望将来能做一名新闻工作者。

上例1中的“凤毛麟角”意为“珍贵而稀有的事物”,不能形容“几个不自觉者”,感情色彩不当。例2中的 “蠢蠢欲动”指敌人准备进攻或坏人策划破坏活动。属贬义词,用在此处褒贬失当或称为感情色彩不合。

四、注意适用对象

每个成语都有比较确定的适用对象和适用范围,如果超出了一定的适用范围,弄错了搭配对象,就会造成因成语和对象之间的错位而误用。如:

1.英国的一项科学研究显示,播放一些古典音乐能促使食客情不自禁的慷慨解囊,有助于增加酒店的收入。

2.由于构思精巧,章法严密,这幅巨型国画表现的人物与场景虽然众多,但却具有内在联系,画面上各部分水乳交融。

3.集电话、电脑、相机、信用卡等功能于一体,手机在生活中的作用被发挥得酣畅淋漓。

上例1中的“慷慨解囊”指毫不吝啬在拿钱来资助别人,而句中指食客为自己花钱大方,使用对象错误;例2中的的“水乳交融”的意思是像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比喻感情很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而句中指的是“画面的各部分”,使用对象错误,可改为“浑然一体”。例3中“酣畅淋漓”形容非常痛快,常用来形容书法绘画、文艺作品感情饱满,笔意流畅,情感得到充分抒发,本句中用来补充说明“手机作用的发挥”属使用对象错误,可改为“淋漓尽致”。

五、注意语法逻辑

有些成语的使用,还要注意其与整个句子前后的语法关系,从成分是否搭配,语序是否正确、表意是否明确、逻辑是否合理、表述是否精炼等方面来辨别成语的正误。如:

今天看来,亚里士多德的这个论断是错误的,然而在古代,亚里士多德有很高的声望,他所说的话不应无可置疑。

上例中的“无可置疑”指事实明显或道理充足,没有什么可怀疑的,形容确凿,不容怀疑,该句中本是想强调在古代,亚里士多德的话不容怀疑,可原句在“无可置疑”前加了“不应”,意思就表达反了。

六、注意语境要求

成语的运用与语境密切相关,因为语境对语言表达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注意语境要求就是从成语前后的语句来辨别它们内在的关联、照应、衔接、过渡等是否有问题。如:

近年来,随着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问题也日渐严重,因此恢复松花江的生态功能间不容发。

上面例中的“间不容发”一是指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指事物之间的距离极小;二是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情势极其危急。用在此处不合语境。此处应是指时间紧迫,不能拖延,应改为“刻不容缓”。

七、注意“一语二用”现象

一般情况下,人们不能改变成语的含义,但有些成语在特定语境中可以改变其常规用法而产生一种临时的意义,这种“一语二用”现象,在辨误时应予以关注。如:

1.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像力。

2.最近微软的比尔盖茨先生访问中国并推出“维纳斯”计划,这在我国信息产业界掀起了轩然大波。

上例1“想入非非”本指胡思乱想,虽贬义词,而在这里表示想象进入到一个一般人达不到的境界。它已不再是贬义词,而是临时转变为了褒义词,表明埃及人想象奇特。例2的“轩然大波”比喻大的纠纷和风潮,多含贬义,而在这里却是个中性词,表明“维纳斯”计划对中国信息产业界影响很大。

八、注意习惯用法

有些成语不但具有约定俗成的意义,而且也有约定俗成的使用习惯,如果临时变更用法,常常使人不能明白。如:

搞好群众关系对工作具有很大的作用,可是有人等闲视之……

上例中“等闲视之”前面往往要加上“不可”、“不能”、“岂能”等否定词语,故这里不符使用习惯。

九、注意回归本义

不少成语都被引申了,但它的本义偶尔还会出现,当一个成语重新回到本义时,我们决不能认为它用错了。如:

1.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常。

2.还有十分钟就要上车了,你只粗枝大叶地告诉我就行了。

上例1中“灯红酒绿”用在“饭店”之后,本义便“复活”了,不再有贬义。故使用正确。例2中的“粗枝大叶”比喻做事不细致,不认真,它的本义是简略概括。这里正是使用了它的本义,故正确。

第四篇:成语使用中常见错误类型以及对策

成语使用中常见错误类型以及对策

(一)误解词语,望文生义

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许多源自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理解上的难度。如果不仔细辨析,一瞥而过,就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

有些成语的理解能够利用“先分析后综合”的方法进行,如“巧夺天工”,主谓结构,“夺”,胜过,“天工”,天然的精巧,那么“巧”必然不能是天然的了。

例题:

1、就在公安部门准备收网时,这帮家伙为虎作伥,毫不收敛,在罪行簿上又添新笔。(╳)

2、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几乎万人空巷,街上静悄悄的。(╳)

3、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了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了同盟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首当其冲:首先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

4、这个小毛病不足为训,下次改掉就行了,何必大动干戈呢?(╳)

5、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火中取栗:受人利用,冒了风险,吃了苦头,却没得到好处)

6、北大荒虽然天荒地老,但经农垦战士的开发,已经成为商品粮基地。(╳)(天荒地老:指经过的时间很久)

7、我们应该向先进企业学习,起初可能是邯郸学步,但终究会走出自己的路来。(邯郸学步:比喻生硬的模仿,不但学不到人家的本领,反而连自己原有的长处也丢掉了。)

8、“9.11”事件之后,美国股市势如破竹的下跌趋势,令世界经济雪上加霜。(╳)(势如破竹: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9、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危言危行: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10、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减轻学生负担,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轩然大波:常用于比喻大的纠纷或风潮)含贬义

11、教育学生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能总是耳提面命,摆家长作风。(╳)

12、作家不深入生活,坐在家里管窥蠡测,就创作不出群众喜欢的作品。(管窥蠡测:比喻对事物的观察了解片面狭隘,十分有限。应改为“闭门造车”)比喻脱离实际,只凭主观办事。

对策一:吃透词义,多识记多积累

「备注」:

A

鼎足之势

三人成虎

不为己甚

目无全牛

杯弓蛇影

侧目而视

叹为观止

金瓯无缺

细大不捐(唐·韩愈《进学解》:“贪多务得,细大不捐。”解释:细:微,小;捐:舍弃。小的大的都不抛弃。形容包罗一切,没有选择。)

安土重迁

坐地分赃

差强人意

一团和气

别无长物

大方之家

下里巴人

筚路蓝缕

讳莫如深

万人空巷

不可理喻

间不容发

心有余悸

不赞一词()

投桃报李

投鼠忌器

罪不容诛

面目全非

独具慧眼

如坐春风

痛心疾首

空穴来风

明日黄花

不足为训

文不加点

付之一笑

非池中物()

门可罗雀

屡试不爽

因人成事

逢人说项

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在说“不赞一词”也指一言不发

“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典出《三国志》卷五十四《吴书·周瑜传》。蛟龙,传说中的一种神龙。蛟龙得到云和雨,就会飞腾上天,终究不会呆在池中。比喻有才能的人一旦遇到机会,就会充分施展才华:此子本非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2

夸父逐日()

眼高手低

进退维谷

感同身受

煮豆燃萁

中国古代先民战胜干旱的愿望 莘莘学子 如履薄冰 解铃系铃 大命将泛(【出处】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

积贮疏》【释义】大命:

国家命运

汉·贾谊《论

;泛:通“覂”倾覆,毁灭。形容国家将要灭亡。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将要亡国等)久假不归

不速之客

罚不当罪

五风十雨

在劫难逃

登堂入室

B

胸无城府

鬼斧神工

漠不关心

不谋而合良莠不齐

胸无点墨

巧夺天工

漫不经心

不约而同

参差不齐

骇人听闻

曾几何时

刮目相看

鱼龙混杂

耸人听闻

长此以往

另眼相看

鱼目混珠

曲突徙薪

不以为然

休戚相关

耳闻目睹

相提并论

不胜其烦

不以为意

息息相关

耳濡目染

同日而语

不厌其烦

含糊其词

一挥而就

人心向背

设身处地

闪烁其词

一蹴而就

人心所向

身临其境

(二)用错对象,张冠李戴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容易扩大使用范围或误作他用。

例题:

1、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美轮 3

美奂” “轮”是“高大”的意思“奂”是“众多”的意思,适用的对象应是高大的建筑物而非人物形象。)

2、古人中不乏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汗牛充栋” 形容书籍极多。)

3、本刊将洗心革面,决心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4、宽畅明亮的教室里,72名同学济济一堂,畅谈着美好的理想。

5、这些女孩平均年龄只有22岁,正值豆蔻年华,却己成为独当一面的技术能手。

6、他退休后,除了做家务、上老年大学外,还能抽空写字作画,跳迪斯科,生活得真是游刃有余。

7、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骨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8、我们漫步在山阴道上,沿途的风景络绎不绝。

9、小李在这次月考中又是班上倒数第一,名落孙山。

10、这座破旧的博物馆如今修葺一新,看起来古朴庄严,气宇轩昂。

对策二:平时注意成语的使用对象

「备注」:

“感同身受”指替蒙受恩惠的人向施恩者表示答谢,不用于受恩惠者本人。

“相濡以沫”用于患难中,不用于平时。

“炙手可热”用于人有权势,而不用于物。

“崭露头角”多指青少年。

“萍水相逢”用于陌生人初次见面。

“浩如烟海”是形容文献、资料非常丰富。“文不加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洛阳纸贵”比喻著作风行一时。

“慷慨解囊”用于帮助别人。

着手成春(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自然》:“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着手成春。如逢花开如瞻岁新。”解释:

着手:动手。一着手就转成春天。原指诗歌要自然清新。后比喻医术高明,刚一动手病情就好转了。)

戛然而止

面面相觑

生灵涂炭

大快人心

耿耿于怀

相濡以沫

甘之如饴

安之若素

亭亭玉立

秀色可餐

秀外慧中

各有千秋

青梅竹马

相敬如宾

折冲樽俎(在杯酒之间取得胜算,现亦指与各国进行外交谈判或以高明的谈判手段制胜对方)

天作之合不绝如缕

脍炙人口

行将就木

破镜重圆

豆蔻年华

纵横捭阖

党同伐异

金迷纸醉

(三)色彩失当,语境不分

成语从色彩上分为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和谦敬色彩。从感情色彩上又可分为褒义、中性、贬义;从语体色彩上分为书面语和口语;从谦敬色彩上分为谦辞和敬辞。在使用中,必须辨明色彩,否则就会误用。

1、误用褒贬,情感错位

成语和有些词语一样是有感情色彩的,使用成语时,须要使成语的感情色彩和语境的色彩保持一致,语境褒则褒,语境贬则贬,中性语境则使用中性词。

(1)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处心积虑”,意即千方百计地盘算,多用作贬义。)

(2)沙河村为迎接上级扶贫检查,把几个村的羊群集中到一起,以其规模效益骗取扶贫资金,其手段之恶劣,令人叹为观止。(“叹为观止”是形容所看到的事物美好到极点,属褒词贬用。)

(3)启动园丁康居工程的消息一经传出,广大教师奔走相告,弹冠相庆,称赞政府为他们办了实事。(弹冠相庆:因即将做官而互相庆贺。贬义)

(4)只要台湾当局和实际行动来,两岸关系的发展一定会柳暗花明。(√)

(5)在这个工厂里,他是摔了铁饭碗而干个体的始作俑者,在他之后,不少人或辞职或停职,投入到下海的潮流

中。(始作俑者:第一个做某件坏事 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6)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无所不为:没有不做的事。指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

(7)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伙横行乡里鱼肉百姓的地痞流氓终于身陷囹圄。

(8)如果对中国人民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置之度外,一意孤行,他们必将自食其果。

(9)班里的不良现象已经蔚然成风,再不治理就会带来严重后果。(指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好的风尚。)

(10)自从中国颁布实施外商投资法规以来,不少外商蠢蠢欲动,纷纷来中国投资。(蠢蠢欲动:形容敌人准备进攻或坏人将捣乱。)

(11)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雨后春笋:比喻新生事物大量涌现。)

(12)辛弃疾继承并发扬苏东坡的豪放风格,以翻云覆雨的笔力,激昂跌宕的气势,抒情言志,针砭现实,形成南宋词坛一大流派。(翻云覆雨:比喻耍手段,弄权术,反复无常。贬义)

(13)他本来就喜欢舞文弄墨,再加上这两年的苦练,如今成了全县闻名的笔杆子。

(14)他是全队的核心,只凭颐指气使就能打出一次次漂亮的防守反击来

(15)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像力。

(√)

对策三:注意感情色彩,辨明褒贬

「备注」:

克勤克俭

处心积虑

虎视耽耽

趋之若骛

呼胡朋引伴

无所不为

无所不至

玩火自焚

心劳日拙

半斤八两

物以类聚

满城风雨

狗尾续貂

养尊处优

尸位素餐

寿终正寝

瓦釜雷鸣(一时。

瓦釜:沙锅,比喻庸才。声音低沉的沙锅发出雷鸣般的响声。比喻无德无才的人占据高位,威风)

黄钟大吕

:形容音乐或言辞庄严、正大、高妙、和谐。[1] 语法:联合式;作宾语;形容音乐或文辞庄严

1、成语“黄钟大吕”:典出《周礼注疏》卷二十二〈春官宗伯·大司乐〉。黄钟,我国古代音韵十二律中六种阳律的第一律。大吕,六种阴律的第一律。后遂以“黄钟大吕”形容音乐或言辞庄严、正大、高妙、和谐。

暴虎冯河

奇文共赏

连篇累牍

舞文弄墨

天花乱坠

大放厥词

颐指气使

煞有介事

亦步亦趋

以邻为壑

拾人牙慧

官样文章

振振有辞

彪炳千秋

彪炳史册

流风余韵

有口皆碑

胸无城府

为虎傅翼

醍醐灌顶

胶柱鼓瑟(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解释:用胶把柱粘住以后奏琴,柱不能移动,就无法调弦。比喻固执拘泥,不知变通。

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王以名使括,若)

耳提面命

城下之盟

不稂不莠(成才,没出息。)《诗经·小雅·大田》:“既坚既好,不稂不莠。”朱熹集传:“稂,童粱;莠,似苗。皆害苗之草也。”解释:稂:狼尾草;莠:狗尾草。本指禾苗中中无野草。后比喻人不

师心自用

2、谦敬失当,不合语境

词语有谦敬色彩。遣词用句的时候要注意得体有礼,对别人要敬,对自己要谦,要让词语的谦敬色彩与语境保持协调一致。

(1)王厂长的一席话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出了许多抓产品质量的好建议。

(2)你放心,你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换房子的事,我一定鼎力相助。

对策四 据词辨义,区分谦敬

「备注」:聊尽绵薄

不情之请

蓬筚生辉

敬谢不敏

忝为人师

忝列门墙

雕虫小技

敝帚自珍

(四)语义重复,自相矛盾

虽然成语在句子中的意思是准确的,但还要防止与句中其他词语意义重复或矛盾。

1、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2、当时那激动人心的场面至今还记忆犹新。

3、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的时候,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4、这个厂的领导有不耻下问的精神,常常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

5、他双眉紧锁,沉默不语,恐怕是有什么难言之隐的苦衷。

6、他画的画在我们这里很有名气,可一拿到大地方去,就显得相形见绌了。

7、提起南京大屠杀,当年的情景又历历在目的浮现在这位老人的眼前。

8、看到他这种滑稽的表情,坐在身旁的一名外国记者忍俊不禁扑哧一声笑起来。

9、他常常在行家面前卖弄,结果被人贻笑大方。

10、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战争使万千中国人民生灵涂炭。

11、他一大早就口若悬河地说个不停。

12、对于我们这些普通平凡的芸芸众生来说,生命的光辉也许并不辉煌,但同样可以发光。

13、把生病的老人送上医院,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我万没想到却受到了不虞之誉。

14、月明星稀、夜深人静,王小晓独自孑然一身匆匆穿过小巷,闪进了巷口的一个漆黑的大门。

15、我们提倡韦编三绝的读书精神,更提倡学以致用,期待创新人才的大量涌现。(√)

16、新兴商城才开张,鸿运百货大厦又敲响了锣鼓,两家商店形成了鼎足之势。

17、同志们都认为,他这个人办事向来深思熟虑,计划周密,不假思索。

18、、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领袖,本可以把革命进行到底,但结果却半途而废,功败垂成,真令人惋惜。

19、仅仅站在那里远远地望一望,这种走马观花地了解一点表象的工作态度,根本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对策五 细心体味语境与成语意思,消除重复

「备注」:

忍俊不禁的笑起来

责无旁贷的责任

被人贻笑大方

说得津津有味

一场南柯一梦

我自己扪心自问

刻骨铭心的难忘教训

真知灼见的看法

不期而遇的邂逅

老朋友在异地萍水相逢

见仁见智的达成一致意见

许多莘莘学子

早已预料的无妄之灾

找到了明显的蛛丝马迹

群众民怨沸腾

浑身遍体鳞伤

寒舍蓬筚生辉

值得可歌可泣

正方兴未艾

各自分道扬镳

(五)搭配不当,不合习惯

有些成语还应该注意它的词性用法以及它的词义轻重与语境是否协调。

1、我们都司空见惯了那种“违者罚款”的告示牌。

2、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

3、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官僚必须坚决地打翻在地,并踩上一只脚。

4、这里有良好的水土条件,又有一个团结向上的领导班子,因而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

5、我们不应妄自菲薄自己的成绩,也不应轻易满足于自己的成绩。

6、美伊之间的矛盾并未从根本上解决,海湾局势不会就此一劳永逸。

7、他看见漫山遍野都是这种怪石头,心中就有了出奇制胜敌人的妙计。

8、少数党员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甚至与其同流合污。

9、他的设计虽然有些缺点,但方向正确,无可非议。

10、整改不光是说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到行动上,相信到下一次群众评议时,大家对机关作风的变化一定会有口皆碑。

对策五:注意习惯用法

(六)、两栖词语,仔细斟酌

有些成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含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感情色彩,这称为词语的“两栖现象”。要判断成语运用正确与否,需用它的多个含义和色彩去一一斟酌。

1、“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深受教育。

2、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凡。

「备注」:咄咄逼人

秀色可餐

气冲斗牛

数典忘祖

想入非非

高山流水

按图索骥

绵里藏针

特别提醒:有些词语一时难以判断其使用正误,此时不妨找一些词语替换一下,再作比较,肯定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判断下列句中划线熟语使用的正误。

1、法海和尚见许仙不答应,就快刀斩乱麻,把他关了起来。(不管三七二十一)

2、当面锣对面鼓,城北派出所无辜抓走了海关缉私警察。(大水冲了龙王庙)

3、不法商人把过期的食品重新标上日期拿出来销售,这种以旧瓶装新酒的方式来坑害顾客的行径令人发指。(换汤不换药)

4、下半场,釜底抽薪的实德队突然发威,郝董、王涛各进一球,将比分反超。(破釜沉舟)

5、站在新世纪的门口,眼中是太多的浮华和喧嚣,人们往往乐于浅尝辄止地游历四方,匆忙间,却忽视了文化的绚烂和土地的厚重。

(浮光掠影)

6、仿制古画还有一种,决不署自己的姓名,以假乱真,鱼龙混杂,骗取金钱。(鱼目混珠)

7、随着调查的深入,非洲某国前总统食用人肉这一耸人听闻的事实得到了揭露。(骇人听闻)

巩固练习

1、下列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C)

A、17年卧薪尝胆,2003年中国女排终以11战全胜的成绩夺回世界杯赛的称号。

B、许是大家都知道巴金老人对玫瑰情有独钟,一束束象征热情与朝气的红玫瑰将冬日里巴金的病房装点得春意盎然。

C、他写了一部描写农民现状的小说《空槐》,得了一个奖,便一发不可收拾。(形容事物败坏到不可救药的地步,含贬义)

D、他多次在千钧一发之际逃过仇敌追杀,但百密一疏,一年前不慎泄露行踪,最终未能幸免于难。

2、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D)

A、滥挖天山雪莲现象日益猖獗的原因之一是违法者众多且分布广泛,而管理部门人手不足,因此执法时往往捉襟见肘。

B、今年头场雪后城市主干道上都没有发生车辆拥堵现象,在这种秩序井然的背后,包含着交通部门未雨绸缪地辛劳。

C、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如果丈夫的收入低于妻子,一部分男性难免会自惭形秽,甚至无端地对自己进行心理折磨。

D、老王家的橱柜里摆满了他多年收藏的各种旧钟表,每当他向慕名来访的参观者介绍这些宝贝时,总是如数家珍。

3、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A、在我们中间,一个人有困难,就会有上百、上千、上万个素不相识的人热情地伸出援助之手。

B、如今这里是经济开发区,高楼林立,机声隆隆,给人以面目全非的感觉。

C、她父亲思想开明,对女儿和儿子等量齐观,并无重男轻女思想。

D、市长一走进我们的办公室,我们几位老师都不谋而合地站了起来。

第五篇:申论文章中的常见观点性错误

申论文章中的常见观点性错误

应试不能免于无错,作文难以尽求完美。从申论考试文章论述题应试作答的实践来看,考生的错误五花八门,立意不准、论点不全面、观点不明确等症状比比皆是。这些问题,反映了考生思维能力不成熟,在理论、常识和写作素养方面欠缺。

申论考试的文章,文体一般为论说体,无论是否具备完整的文章结构,均可视为议论文。在议论文中,作者的观点就是文章的论点,因此,所谓观点性错误,也就是论点的错误。申论作答中的观点性错误,即论点方面的错误,根据其性质、重要程度、层次关系,可归纳为以下四种表现:

一、立意错误

即立意不正确,主题出现原则性、方向性错误。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一个段落(或一个句群、一个段落集合)的中心论点错误,可以从文章的标题、文章或段落、句群、段落集合的主题句看出来。

申论作答中发生的立意错误,通常表现为答案主题与试题题意的背离。

◎第一种情况是根本对立,答案的论点与根据题意应当采取的论点背道而驰、南辕北辙。如2006年吉林省申论考试要求就“如何认识户籍制度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写一篇文章。有考生的题目是《侵犯公民权益的户籍制度必须取消》,中心论点是现行户籍制度不符合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侵犯公民权益,必须立即取消。这里用“激进”代替了“渐进”,用“取消”代替了“改革”,与作答要求中“渐进的过程”这一提示背道而驰。◎第二种情况是文不对题,答非所问。

论点本身从理论上检验并无错误,孤立地看是对的,但在试题这个具体语境中是错的。如2008年浙江省申论考试要求写题目为《蓝图》的文章,按题意应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路、设想。有答案写为“全面小康之后浙江各地、各行各业的欣欣向荣景象”,写成了展望性、描述式的全面小康建成之后的状态,而不是如何建设的策略,属于文不对题。

二、立意不准

即确定的主题不准确,论点不完全符合题意,与题意要求有偏差,不能准确解答题目。立意不准不是从根本上不正确,或是完全没有扣住题意,而是与正确的论点相比有偏差;只是部分地达到了题意要求,但没有抓住要害,没有命中问题的核心。

三、论点不全面

论点不全面,即在申论必备的点、因、策、论四项要素中缺少某一项或某几项,以缺少关键项目——对策最为严重。

◎缺少对策。2008年山东省直申论考试第五题,《让世界少一分冷漠,多一分阳光》、《守候•期待•感恩》两作文题目任选其一,无论哪个题目,文章后半部都应铺陈对策。有考生逐层论述了感恩的精神内涵、现实意义,却丝毫没有涉及如何实现受助对象回报资助者和社会的感恩行动、保障施助与感恩的良性互动的措施,从头到尾没有对策,造成申论要素的严重缺失。

◎缺少对问题要点的概括。2006年和2008年山东省直申论考试作文题,分别要求就“证人保护制度”和“感恩良性循环”问题展开论述,有考生文章标题是《证人保护制度亟须跟进》,开篇首句是“证人保护制度亟须跟进”,正文之内又多次重复了这个主题句,没有概括司法领域“证人作证率低”的问题,以及造成这一问题的“证人保护制度不完善”因素,直接论述建立证人保护制度的必要性,以及相关的制度建设;还有考生不从“感恩意识匮乏、知恩图报者日益稀少”的社会现状起笔,而从捐助者不应吝惜一二百元捐助款写起,完全忽略了问题的起因、话题的缘起,没有对问题要点的概括,使得整篇文章无的放矢。

◎缺少对原因的分析。2007年河南省申论考试要求以《洋垃圾控制与治理中的国家作用》为题写议论文,多数考生对洋垃圾在中国泛滥的原因没有任何论述,在罗列现象、论证危害性之后直接切入“国家作用”,导致文章的论述比较生硬。

四、观点不明确,主旨不清晰

答案缺少中心思想,主要观点不突出,或是没有鲜明的倾向性态度,会使读者无法看出作答者在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文章内容虚浮空泛。“真正的好文章,一定要鲜明而有力地拥护那些应当拥护的东西,同时也一定要鲜明而有力地反对那些应当反对的东西。”(施东向《义理、考据和辞章》)让读者看到作答者对于事物的鲜明态度,看到对于解决问题的清楚意见和要求,这是一篇合格文章或申论答案的基本标准,没有做到这一要求的答案有以下几种表现:

◎对问题的评价缺乏明确观点。对问题的性质、主要表现形式、成因、影响、后果和解决的必要性等缺乏明确概括,以罗列问题的表现形式代替对问题的定性,以问题的具体表现代替对问题的归纳,对导致问题产生的因素及其影响、危害、后果和为什么要解决问题等,没有明确认识和清楚表述。

◎对如何解决问题没有提出明确的对策性意见。在答案中应该阐述对策的部分,继续进行对策必要性分析,即“为什么要做”;提出所要达到的目标,即“做什么”,而没有明确具体地阐述“怎么做”,或是对策停留于指导原则层次,没有深入和细化到具体措施层次,没有把原则同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使人不得要领。例如,2008年国考申论,在题为《人与自然》的议论文中,有的作答者提到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也提到科学发展观,提出要以科学理论指导水电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但没有与怒江开发方案的具体情况结合,既未提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改变以资源环境为代价片面发展经济的方式,也未提流域治理、水土保持、环境监测,全面发展经济,带动群众致富,只有原则、目标的陈述而没有具体对策的阐释,读者无法获得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目标的明确认识。

(作者:中公教育研发团队)

下载文章中使用数字的一般规范及常见错误拾例[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文章中使用数字的一般规范及常见错误拾例[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使用成语常见错误教案

    使用成语注意—— 1、望文生义2、一词多义3、感情色彩4、谦词、敬词5、使用对象6、词的功能7、词的轻重8、形近音近义近词。 一、望文生义 1、别无长物:[错误]再也没有别的长处......

    使用成语常见错误教案

    使用成语注意—— 1、望文生义2、一词多义3、感情色彩4、谦词、敬词5、使用对象6、词的功能7、词的轻重8、形近音近义近词。 一、望文生义 1、别无长物:[错误]再也没有别的长处......

    标点符号使用注意事项及常见错误

    标点符号使用注意事项 一、中文字符编号必须用中文标点 如一、二、三等标题编号,“一”下只能用顿号,写作“一、”“二、”,不能作“一.”“二.”,将中文与西文标点混用。 二、西......

    常见标点符号使用错误小结

    常见标点符号使用错误小结 一、问号的误用 1、翠翠吃了一惊,低下头去。她不明白这笑话究竟有几分真,又不清楚这笑话是谁诌的? 2、然而她是从四叔家出去就成了乞丐的呢?还是先到......

    标点符号使用常见错误训练

    标点符号使用常见错误训练 一、1.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 2.这项任务由三四班共同完成。 3.“高招”期间,有关部门一定要把好大专院、校的收费关。 4......

    公文使用标点符号的常见错误

    公文使用标点符号的常见错误 一、常用标点符号的分类和作用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古代汉语中......

    公文使用标点符号的常见错误

    公文使用标点符号的常见错误一、标点符号的常用分类和作用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古代汉语中是......

    成语使用常见错误类型(中考)

    语基茶话会(一):成语识别与运用 成语使用常见错误类型 1.词义理解不准型 这种错误是指对成语的意义理解不准确导致使用错误,这种情况或是因为对成语中的重要语素理解不准,或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