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发展论文。。.
科学技术发展与人类社会进步
学号:2012418603 专业:财务管理姓名:高鸣
摘要:科技革命带来的巨大进步,在满足人类生存、保证生存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了人类的生存质量,但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负面效应,尤其是进入20世纪,人类开始遇到了人口增长、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的威胁。为使人类社会能够可持续发展,人们比以往更加关注科技与自然、科技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关键词:科学技术发展,人类社会,第一生产力,进步
一、21 世纪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趋势之一,是从科学的发现、技术的发明,到转变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进程的速度越来越快。但并不是说,今天有了科学发现,明天就会有技术发明,后天就可以直接变成生产力。它还取决于发现和发明的性质,以及科学技术的成熟程度、市场需求、发育和发展的水平,还有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其它影响因子的制约作用,所以转化速度不完全一样。
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他指出:世界在变化,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也要随之而变。过去把自己封闭起来,自我孤立,这对社会主义有什么好处呢?历史在前进,我们却停滞不前,就落后了。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的根本问题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原则,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为此就必须开放。否则,不可能很好地坚持社会主义。拿中国来说,五十年代在技术方面与日本差距也不是那么大。但是我们封闭了二十年,没有把国际市场竞争摆在议事日程上,而日本却在这个期间变成了经济大国。
“科学发展观”是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观念的认同与超越,两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科学发展观”是把作为手段的科学技术与作为目的的人与社会全面和谐的发展统一起来,是在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下,与时俱进地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重大发展。
另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不光是指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也转化为人们对客观世界发展规律更加科学的认知。比如过去人们对人与自然的协
调发展不够重视,但由于包括环境、生态、生命科学和医学等在内的多门学科的研究,都发现了人与环境协调问题的存在。如果人与环境不协调,即使生产力规模一时发展很大,也是不可持续的。比如敌敌畏,当时效果很好,后来发现杀了害虫,也杀了益虫,破坏了生态平衡。另外,敌敌畏通过土壤和水,通过食物链沉积在动物和人体里,后果很严重。虽然发明敌敌畏的人获得了诺贝尔奖,但敌敌畏后来还是被停止生产。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不光要看它当时的作用或者直接的转化,还要看到它对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对人类全面辨证认知客观世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人类总体生产能力、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的提高所带来的贡献。
因此,我们要站在时代的前列,以世界眼光,迎接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纵观全球,许多国家都把强化科技创新作为国家战略,把科技投资作为战略性投资,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并超前部署和发展前沿技术及战略产业,实施重大科技计划,着力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面对国际新形势,我们必须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把科技进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选择。
二、科学技术与社会进步相互促进作用
现代文明的基本特征在于科学文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社会文明的基石,是社会发展取之不竭的源泉。科学技术将使人类进一步系统地、深入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破除迷信,扫除愚昧和贫困,将进一步树立起人与自然协调、人与人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观念,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生活方式和相应的知识体系和技术,将从根本上解决人口问题、粮食问题、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公正、公平分配使人类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在未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基础上的经济,是以知识、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直接依据的经济。知识经济就是以科学知识为资源基础,以高科技手段为中介,以经济发展为目标的经济;是知识、技术和经济紧密结合、良性互动的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即以智能为核心的社会生产力系
统。因此,科学技术是支撑知识经济的基础科学技术创新将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创新人才将成为未来社会发展最宝贵的动力和资源。传播和发展知识、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将成为培育提高国家和民族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和根本。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将成为人类生存和生活不可取少的一部分。
三、科学技术的双面性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科学既可以通过技术作用于人类的物质生活,也可以以意识形态的方式直接作用于人类的精神生活;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造福于人类社会即科技产生正面效应,也可有害于人类即产生负面效应。全球巨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预计到2025年,全球总人口从现在的65亿增至85亿。全世界对能源的的需求将日益增长。亚洲与拉丁美洲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经济飞速发展,但可能将给世界更大地区带来空气污染、水质污染与废弃物处理等一系列现代社会的环境问题。
21世纪的关键任务是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把环境保护与发展统一起来,即消耗资源的速度不要超过资源再生速度、释放污染物的程度不要超过自然的净化能力。可持续发展基本战略包含人类(现在和未来生存、生存质量和生存安全三方面的内容。
因此,科技创新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能。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其源泉将主要缘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科技创新不断地突破“增长的极限”,使可持续发展成为现实。科学技术社会化的理性选择的发展方向正在成为全人类关注的重要问题,科学家个人的自由探索也必须在日益完美的法规与科学道德和社会责任的框架中实现。
总之,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和谐进步的基础和支撑,是国家安全能力的保障;是人类生存与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石,是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更是人类文明永不枯竭、不断发展的重要资源。因此,评价
科学创新的价值,也就不能仅仅看其科学的理论意义及其在科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更应该看其对人类经济社会进步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赵修渝.自然辩证法概论(修订版.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9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0
第二篇: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发展论文
题目:科学技术发展与人类社会进步
学生姓名:李潇 学
号: 20100702295 学
院:机械工程学院
专
业:工业工程 摘 要:科技革命带来的巨大进步,在满足人类生存、保证生存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了人类的生存质量,但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负面效应,尤其是进入20世纪,人类开始遇到了人口增长、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的威胁。为使人类社会能够可持续发展,人们比以往更加关注科技与自然、科技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关键词:科学技术发展,人类社会,第一生产力,进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进入21世纪,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将深刻地改变经济和社会的面貌。同时,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社会进步,对科技发展提出巨大需求,也为科技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又面临一系列严峻的挑战。经济增长过度依赖能源资源消耗,环境污染严重;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薄弱,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经济效益有待提高。在扩大劳动就业、理顺分配关系、提供健康保障和确保国家安全等方面,有诸多困难和问题亟待解决。科学技术的发展会对其有很大的改善作用。
一、21 世纪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趋势之一,是从科学的发现、技术的发明,到转变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进程的速度越来越快。但并不是说,今天有了科学发现,明天就会有技术发明,后天就可以直接变成生产力。它还取决于发现和发明的性质,以及科学技术的成熟程度、市场需求、发育和发展的水平,还有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其它影响因子的制约作用,所以转化速度不完全一样。
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他指出:世界在变化,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也要随之而变。过去把自己封闭起来,自我孤立,这对社会主义有什么好处呢?历史在前进,我们却停滞不前,就落后了。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的根本问题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原则,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为此就必须开放。否则,不可能很好地坚持社会主义。拿中国来说,五十年代在技术方面与日本差距也不是那么大。但是我们封闭了二十年,没有把国 2 际市场竞争摆在议事日程上,而日本却在这个期间变成了经济大国。“科学发展观”是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观念的认同与超越,两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科学发展观”是把作为手段的科学技术与作为目的的人与社会全面和谐的发展统一起来,是在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下,与时俱进地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重大发展。
另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不光是指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也转化为人们对客观世界发展规律更加科学的认知。比如过去人们对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不够重视,但由于包括环境、生态、生命科学和医学等在内的多门学科的研究,都发现了人与环境协调问题的存在。如果人与环境不协调,即使生产力规模一时发展很大,也是不可持续的。比如敌敌畏,当时效果很好,后来发现杀了害虫,也杀了益虫,破坏了生态平衡。另外,敌敌畏通过土壤和水,通过食物链沉积在动物和人体里,后果很严重。虽然发明敌敌畏的人获得了诺贝尔奖,但敌敌畏后来还是被停止生产。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不光要看它当时的作用或者直接的转化,还要看到它对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对人类全面辨证认知客观世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人类总体生产能力、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的提高所带来的贡献。
因此,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科技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在未来社会里科技与社会的关系将更加密切。社会的各个方面如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教育、艺术、宗教、伦理等要受到科技的影响。大量事实表明,科技将日渐成为国家安全的核心要素。科技发展水平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各国在全球政治舞台上的地位,全球科技格局的“一超多强”是政治、经济“一超多强”格局的重要基础。
而在我们当今的社会,信息科学和技术发展方兴未艾,依然是经济持续增长的主导力量;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迅猛发展,将为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发挥关键作用;能源科学和技术重新升温,为解决世界性的能源与环境问题开辟新的途径;纳米科学和技术新突破接踵而至,将带来深刻的技术革命。基础研究的重 ①
①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0 大突破,为技术和经济发展展现了新的前景。科学技术应用转化的速度不断加快,造就新的追赶和跨越机会。
因此,我们要站在时代的前列,以世界眼光,迎接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纵观全球,许多国家都把强化科技创新作为国家战略,把科技投资作为战略性投资,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并超前部署和发展前沿技术及战略产业,实施重大科技计划,着力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面对国际新形势,我们必须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把科技进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选择。
二、科学技术与社会进步相互促进作用
现代文明的基本特征在于科学文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社会文明的基石,是社会发展取之不竭的源泉。科学技术将使人类进一步系统地、深入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破除迷信,扫除愚昧和贫困,将进一步树立起人与自然协调、人与人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观念,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生活方式和相应的知识体系和技术,将从根本上解决人口问题、粮食问题、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公正、公平分配使人类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在未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基础上的经济,是以知识、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直接依据的经济。知识经济就是以科学知识为资源基础,以高科技手段为中介,以经济发展为目标的经济;是知识、技术和经济紧密结合、良性互动的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即以智能为核心的社会生产力系统。因此,科学技术是支撑知识经济的基础科学技术创新将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创新人才将成为未来社会发展最宝贵的动力和资源。传播和发展知识、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将成为培育提高国家和民族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和根本。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将成为人类生存和生活不可取少的一部分。
三、科学技术的双面性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科学既可以通过技术作用于人类的物质生活,也可以以意识形态的方式直接作用于人类的精神生活;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造福于人类社会即科技产生正面效应,也可有害于人类即产生负面效应。全球巨变给人类带来了巨 4 大的挑战。预计到2025年,全球总人口从现在的65亿增至85亿。全世界对能源的的需求将日益增长。亚洲与拉丁美洲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经济飞速发展,但可能将给世界更大地区带来空气污染、水质污染与废弃物处理等一系列现代社会的环境问题。
21世纪的关键任务是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把环境保护与发展统一起来,即消耗资源的速度不要超过资源再生速度、释放污染物的程度不要超过自然的净化能力。可持续发展基本战略包含人类(现在和未来)生存、生存质量和生存安全三方面的内容。
因此,科技创新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能。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其源泉将主要缘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科技创新不断地突破“增长的极限”,使可持续发展成为现实。科学技术社会化的理性选择的发展方向正在成为全人类关注的重要问题,科学家个人的自由探索也必须在日益完美的法规与科学道德和社会责任的框架中实现。
崭新的21世纪,科技将在各个领域全面加速地发展,并将在若干前沿领域取得革命性的突破,这对社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深层次的。同时,科技哲学、科学史和科学社会学的发展以及对生态环境危机的警觉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标志着人类对科技活动理性认识的新发展。由此在环境革命以及绿色革命中,环境化学和绿色技术将是未来科技为社会服务的基本方向,也是人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在新的100年里,我们期待并努力使得科学技术不但为人类创造更加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为人类创造美好祥和的精神家园。
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下的科学技术的支撑地位
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工业经济时代,机器、设备和原料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实施主要依靠科技进步。虽然使有些问题得到缓解,但是影响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如生态环境还在恶化,资源枯竭势头没有得到抑制,发展中国家在重复发达国家过去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等。知识经济时代“资源” ②③
③②安吉拉·门克尔 科学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1994,刘大椿 科学技术哲学导论〔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的内涵被大大地扩展,即有实物资源,也包括知识和信息资源。知识和信息作为一种独特的资源,进行独特的生产,形成独特的产业即信息产业和知识产业。知识和信息成为经济活动的主导资源、甚至是主体资源。高新技术产业由于其高附加值有力地支撑着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增长。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决定着知识的生产、传播及应用的能力和效率,通过知识、信息和技术的投入,带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使高新技术产业无可非议地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下的第一支柱产业,从而改变了工业经济时代下经济发展从萧条、复苏、繁荣到衰退的周期性,使经济可持续增长成为可能。因此,只有更加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用,使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主导产业,知识信息成为主体资源,实现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升华,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
总之,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和谐进步的基础和支撑,是国家安全能力的保障;是人类生存与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石,是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更是人类文明永不枯竭、不断发展的重要资源。因此,评价科学创新的价值,也就不能仅仅看其科学的理论意义及其在科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更应该看其对人类经济社会进步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赵修渝.自然辩证法概论(修订版).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9 [2]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0 [3] 安吉拉·门克尔.科学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1994 [4] 刘大椿.科学技术哲学导论〔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5] 路甬祥.科学技术的百年回顾与展望.学会月刊, 1999 [6] 庞维荣.21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4 [7]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 2007.10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9] 李质勇.知识经济与科学技术.商业现代化,2007.3 6
第三篇:浅谈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关系
浅谈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关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科学技术作为工具和物质手段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它作为现代社会发展最强大的推动力量改变了社会结构、塑造着人类的形象、变换着世界的政治格局。当代社会,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文化、生活方式的影响主体是积极的、正面的。但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双重效应,在现实社会中,科学技术也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一定的消极的、负面的影响。
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正面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提高经济发展。人类由于使用了科技,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使生产工艺趋于现代化,提高了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它低污染、低消耗、低能耗,技术含量高,不仅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降低了生产的成本,提高了产品的质量。例如:炼铁技术的发展使得铁器应用于农业生产,代替了了石器工具;机械农机的使用代替了手工农具。科学技术为一个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使其经济文化的发展摆脱了衰退和危机,继续保持繁荣。
第二,促进了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善。首先,提高了人们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科技产品使用的社会化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一道风景线,人们的衣食住行无不与科技密切相关,科技产品已逐渐应用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现代人类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现代飞机、汽车、轮船等交通工具,大大提高了运行的 速度,使人们不仅旅途舒适,而且节约了许多宝贵的时间;电视、音响、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等高科技家用电器的使用,满足了生活的需要。其次,提高了人类的身体健康水平。人类基因工程的业已完成,使得科学家对于人类的遗传基因人类借助生物遗传工程、基因工程等高科技技术生产的药品,可以治疗许多常规疗法不能治疗的疑难疾病甚至过去被认为无法治疗的不治之症;治愈疾病,提高人们的身体健康。再次,极大地开阔了人类的视野和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水平。科技是人类对自然规律认识的成果,同时也是人类创造性思维的最高成就。例如,大型射电天文望远镜的研制成功,可以使人们看到几十亿光年乃至更遥远的太空,从而为探索人类所不知的太空的奥秘提供了方便。
第三,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现代科学技术广泛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有力地促进着社会的全面进步和迅速发展。将科学技术与社会紧密结合起来,解决社会发展中的种种问题,促进社会的科学化,这是当代社会的发展趋势,也是人类的奋斗目标。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出现的人口科学、现代医学、遗传科学、生理科学、心理科学等,能够帮助人类把握人口增长的规律,协调人口与经济、环境、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相互关系,确立人口发展 战略,科学地控制人口增长,实行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有效而合理地开发人力资源,使人口与社会进步很好地协调起来。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还能改善人类的衣、食、住、行、身体健康、精神面貌、道德修养等方面的状况,形成科学的生活方式,有效地增强人民的体质,提高社会成员的品德素质,使之成为全面发展的新人。
正如一切事物一样,科学技术既可以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 造福人类,也在一定条件下产生了负面效应,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消极后果。它对于人类社会具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人们只有趋利避害,扬长避短,才能使它能造福人类,而免受其害。一般说来,科学对人类社会生活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白色垃圾”大量产生。先进的科技研制出了方便人民生活的塑料,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塑料的用量与日俱增。目前,废塑料在垃圾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大大增加了垃圾处理的难度和费用。由于废塑料难以降解,若丢弃在自然环境中,会给蚊子、苍蝇和细菌提供生存繁育的温床;若埋藏在地下,则容易污染地下水,妨碍植物根系生长,破坏土壤品质,影响作物收成;若用火焚烧处理,将产生多种有毒气体。“白色污染”已成为当前危害我国社会环境的一大公害,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空气污染以及噪音污染严重。现代科学技术致使人类工业和交通的无限扩展,烟尘、工业气体、汽车尾气的排放已经超过了自然自我净化的界限,大气污染日益严重。特别是城市居住人群,深受空气污染以及噪音污染的困扰。空气质量直接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和体温调节等,长期处于噪音中,会使人的大脑皮层维持亢奋状态,失去自我调节功能,条件反射异常,更严重的会使人精神错乱。
第三,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伦理道德的冲击。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关于人类社会伦理道德的问题和隐患。“试管婴儿”这项技术的成功,是人类在生命科学上迈出的重要一步。克隆技术的成功再次将生物技术推向人类生命伦理的极限,一旦将克隆技术应用于人类自身,改变人类以往的繁衍模式,必将引起诸多灾难性的伦理问题。
第四,科学技术让我们的个人信息不再安全。电脑及网络等新的通讯方式的出现,将我们带入信息时代,与信息资源共享相伴而生的是信息的安全问题。四通八达的信息网很容易就可以致使我们的个人隐私泄露。
总之,科技并不是单向地决定着社会,它同样也受社会的影响,我们要正确认识科技同社会的关系,要使科技和社会同时进步。只有对科学技术有了清楚的认识,我们才能更好的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因此,要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发展经济,要合理开发、利用环境,充分、有效地使用能源,树立科发展观,努力建立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忌单一考虑、鼠目寸光。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从根本处做起,即从人自身做起——科技革命和人自身的革命。我们应该在学好掌握科学技术的同时,趋利避害,扬长避短,正确认知科学技术,利用科学技术去完成一些对社会对国家有利的使命,这样才能为社会作出更多的贡献,而不是为人社会造成更深的伤害。通过掌握和科学应用技术来回报社会,回报祖国,利用它来造福人类。
第四篇:低碳经济与人类社会发展
低碳经济与人类社会发展
专业班级:金融101班
学号:7044110001 姓名:曾宪根
在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最大挑战,而低碳经济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最新的解决方案。低碳经济将成为减缓气候变化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和必由之路。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如果说循环经济使可持续发展进入“汽车时代”,那么低碳经济将把可持续发展带入“航空时代”。低碳经济是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所做努力的结果,但实质上,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新变革,它将全方位地改造建立在化石燃料(能源)基础之上的现代工业文明,转向生态经济和生态文明。因此,系统探讨低碳经济的内涵和外延,研究低碳经济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既有理论价值,也有现实意义。
低碳经济概念始于英国2003年的《能源白皮书》,其目标是到2050年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相对于1990年削减掉60%,并在英国建成一个低碳经济体。同样是在2003年,美国学者莱斯特·布朗在《B模式: 拯救地球延续文明》一书中,提出并掀起了发展模式的B与A之争。布朗把现行的以化石燃料为基础、以破坏环境为代价、以经济为绝对中心的传统发展模式称做“A模式”,把以人为本,以利用风能、太阳能、地热资源、小型水电、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为基础的生态经济发展新模式称做“B模式”。他呼吁全世界立即行动,以“B模式”取代“A模式”,拯救地球,延续文明。可见,在人类历史上已经走过200多年的西方发展模式,已然穷途末路。
一、碳排放量成为衡量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标识
碳排放量,即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国际社会在近10-20年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过程频繁触及的一个新概念。从表面上看,碳排放量的高低是人类能源利用方式和水平的反映,但从本质上讲,更是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标识。农业社会本质上是一个低碳社会,太阳能不仅为自然生态系统循环提供了巨大的能量来源,也为人类生存提供了生物质能。而工业社会本质上是一个高碳社会。由于化石能源,如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的能量密度高、使用方便,使得开采、利用化石能源规模和水平成为现代农业、现代工业和现代社会发展的标志。然而,科学家一系列研究突然发现:随着化石能源开发和利用的规模不断扩大,碳排放量的大幅度增加使得地球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CO[,2])浓度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并开始影响人类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研究表明:在漫长的农业社会温室气体(CO[,2])浓度一直稳定在280PPM,自1850-1860年英国以蒸汽机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温室气体(CO[,2])浓度一直处在快速上升的趋势(IPCC,2000)。
诺贝尔奖获得者、化学家斯凡特·阿累利乌斯(1996)认为,化石能源的燃烧使用将不可避免地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预计到2050年,温室气体(CO[,2])浓度将达到550PPM,它将扰乱自然生态系统的各种因素(如海水温度、洋流以及太阳辐射)间的微妙平衡。1979年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上,气候变化首次作为一个引起国际社会关注的问题提上议事日程。联合国于1988年建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以监测和报告全球气候变化。科学家发现:世界能源结构中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是温室气体(CO[,2])浓度快速上升的根源,也是人类现代工业文明所形成的高碳经济和高碳社会的客观基础。从大的时空跨度和能源利用方式上看,人类社会经历了三个阶段。
1.农业社会:基于碳水化合物利用之上的低碳经济
碳水化合物亦称糖类化合物,是自然界存在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是一切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在漫长的农业社会里,处于生态食物链高端的人类,一方面从绿色植物获取碳水化合物中的植物蛋白等糖类化合物,又从食草动物中获取动物蛋白,以维持生命所需的物质和能量,另一方面从碳水化合物中的纤维素获得生物质能,如木材和干草为人类提供了供热取暖的生物能源。太阳能为自然生态系统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同时,太阳能通过绿色植物的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把太阳能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在生物质有机体内。植物生长的过程是利用太阳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科学研究测算,每年绿色植物从空气中吸收约1500亿吨的碳,产生约4000亿吨的氧。太阳能不仅是清洁能源,而且通过太阳能与植物的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还能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并产生氧气,因此,可以说农业社会是一个原始的低水平二氧化碳排放的社会,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是有限的,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一直稳定在250-280ppm左右(IPCC,1994)。这个浓度对于地球大气温度的变化起到了平衡作用。当然,农业社会的低碳排放量也是低经济发展水平的标识。
2.工业社会:基于碳氢化合物使用基础上的高碳经济
工业文明的标识是人类对碳氢化合物的发现和使用。碳氢化合物或其衍生物是自然界经历几百万年逐渐形成的化石燃料(能源)的物质基础,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工业社会是建立在对化石燃料(能源)的勘探、开采、加工、利用基础之上的经济社会,它使人类经济发展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代科技革命,使人类掌握了开发和利用化石能源的手段和方法,直接导致了近代工业革命——蒸汽机革命和电力革命。尽管工业化早期人类积极开发水电(清洁能源)、“二战”后努力利用核能(无碳能源),但是,在工业社会的能源结构中化石能源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化石能源是由生物有机质在沉积岩经过漫长的时间转化而来的碳氢化合物,而碳氢化合物通过充分燃烧能产生巨大能量,同时,产生了大量二氧化碳(见表1)。长期以来,人们对化石能源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并不在意,事实上,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工业社会已悄然地把人类带入了“高碳经济”体系,化石能源是以高二氧化碳排放为代价的。
在化石能源体系的支撑下,人类形成了火电、石化、钢铁、建材、有色金属等工业、并由此衍生出汽车、船舶、航空、机械、电子、化工、建筑等行业,这些高能耗的工业都可称之为高碳工业,即化石能源密集型产业。甚至连传统的低碳农业也演变成高碳农业,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化肥和农药都是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人们发现:一方面,化石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改变了人类经济发展方式和水平,是人类社会物质和财富的评价标识;另一方面,化石能源的使用规模和速度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长呈线性相关,并正在影响着地球自然生态系统内在平衡性,同时,化石能源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也对传统的工业文明提出新挑战。
3.未来社会:基于化石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和开发可再生能源基础之上的低碳经济
遏制全球气候暖化,削减二氧化碳排放量,已成为21世纪世界各国的共识,从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到2007年的《巴厘岛路线图》,各国都为碳减排的责任和目标寻求途径和方法。尽管碳减排责任的分担会触及国家利益、发展权利等一系列复杂和敏感问题,但从正面的角度看,它为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变革注入了动力。事实上,推动未来社会从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动因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对环境容量有限性的认识。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传统工业经济体系所排放的温室气体(CO[,2])不可能持续增长,地球大气层环境容量是有限的。科学家认为,当温室气体(CO[,2])浓度超过550PPM,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病毒增加、物种减少、灾害气候频繁等。把温室气体排放量控制在大气环境可承受的范围之内,是全球各国政府的共同责任。正如中国科技部部长万钢所说的“气候变化已经由科学问题演变为经济和政治问题”。显然,经济发展方式的变革是由环境容量所引发的。二是对化石能源有限性的认识。20世纪末开始的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上升,带动了天然气、煤炭等化石能源价格的整体走高。全球化石能源价格上涨是市场对资源稀缺性的反应,尽管对全球经济增长会带来负面影响,但是,对化石能源的高效使用、清洁开发、节约利用起到积极的推动,也给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潮汐能等的开发注入活力。因此,发展基于化石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和开发可再生能源基础之上的低碳经济是未来社会的基本走向,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在全球范围逐渐获得认同。
当然,建立在化石能源基础之上的传统工业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是十分艰巨的任务。目前,全球价值数百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以及全球经济,都是建立在化石能源开发和利用的基础上。一方面我们要用高新技术、节能减排技术、低碳技术去改造和优化已有的工业基础设施和设备,实现高效利用和节约使用化石能源,努力减少温室气体(CO[,2])排放。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发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等低碳能源或无碳能源,从关注碳氢化合物的开发技术转向关注碳水化合物的开发技术。在基础设施建设中,我们应该提前采取行动,构建利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潮汐能、核能等低碳能源或无碳能源的基础设施,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基础设施保障。有专家分析,一般的基础设施每40至50年需要更新一次,如果现在采取行动,推动变革,我们还有机会。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发达国家纷纷制定了庞大的可再生能源开发计划,例如,美国与巴西力图建立全球生物乙醇燃料的“欧佩克”(OPEC),以掌控世界生物乙醇燃料市场。因此,建立高效率、低排放、使用多元化能源的结构和基础设施,努力提高传统的化石能源高效清洁利用水平,节约能源和资源,同时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低碳能源和无碳能源是推动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根本途径。
二、碳减排的国际履约协议孕育了低碳经济
21世纪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变革起因于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增长的极限》报告,该报告第一次对高能耗、高污染的传统工业文明和高碳经济的发展方式进行了深刻反思。而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首次把全球资源环境管理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高度,提出了“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理念,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明确提出了控制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上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是国际社会共同的责任和义务。随后的15年中,国际社会都在为协商和制定二氧化碳减排的国际履约协议而努力,这些努力为孕育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播下了思想的种子。众所周知,温室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碳、甲烷(CH[,4])、氧化亚氮(N[,2]0)、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六氟化硫(SP[,6])等六种气体。由于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浓度致暖与二氧化碳有着固定的函数关系。因此,人们将非二氧化碳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折算成二氧化碳排放当量,以实现所有温室气体排放量之间的可加性。当人们在探索碳减排的途径和方法时,发现“碳减排”不仅涉及传统的产业结构、工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问题,而且涉及人类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等问题,从本质上触动了人类经济发展方式变革的问题。
1.《京都议定书》的国际履约协议催生了国际“碳交易”市场。
1997年在日本京都通过的世界上以法律约束力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条约《京都议定书》是引发低碳经济理念形成的触点,也是催生国际“碳交易”市场的动因。《京都议定书》成功之处在于:一是规定“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即综合历史和发展水平等因素,发达国家应首先承担二氧化碳减排的责任,而发展中国家暂时不承担减排责任。二是明确全球温室气体的二氧化碳当量排放总量在2008-2012年(第一个承诺期),在1990年的基准上至少减少5.2%。三是架构了二氧化碳减排的国际合作机制,即温室气体减排“三机制”:联合履行(Joint Implemented, JI)、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CDM)和“碳减排”贸易(Emission Trade,ET)。三种域外减排和减排额交易,使发达国家可与发展中国家合作取得“碳减排”的抵消额,以低成本获得“碳减排”配额,缓解发达国家的减排压力,以履行《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减排义务。碳减排的国际履约协议直接推动了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的转变。
《京都议定书》的另一个成果还表现在它把温室气体减排形式化地归结为二氧化碳减排问题,让温室气体排放权形式化地归结为二氧化碳排放权问题。它让“碳排放”有了可测算、可折算、可视化的标准,让二氧化碳减排配额交易(简称“碳交易”)变成了现实的国际“碳交易市场”。它鼓励发达国家通过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低碳能源技术和碳减排技术,从而获得碳减排配额,以实现发达国家的减排目标和承诺,获得“双赢”效果。2005年随着《京都议定书》的正式实行,欧盟的“碳交易市场”开始启动交易,在短短两年内,众多欧洲的公司开始参与碳交易,迄今为止,二氧化碳欧洲交易价格,从每吨7欧元涨到现在的21欧元(中国CO[,2]商务网,2008)。据专家预测,发达国家通过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方式抵偿的减排义务,将给全球的碳交易带来巨大的市场。预计在2008-2012年这5年的时间内每年碳减排量为7亿—13亿吨。因此,全球“碳交易”市场交易规模将达到140亿—650亿美元。由此可见,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有利于遏制气候暖化,而且经济上也是有利可图。
2.碳排放总量的刚性约束改变了发达国家的能源政策和发展模式
尽管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在第一承诺期(2008-2012年)暂不承担责任颇有微词,但为实现承诺期碳减排的刚性约束目标,客观上加速推进了发达国家向低碳经济转变。降低化石能源的消耗比重,高效和节约利用化石能源、实现能源结构的低碳化,增加清洁能源、低碳能源和无碳能源的利用规模等等成为发达国家未来能源政策的重点。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就是英国走“低碳经济”的宣言书,英国希望在二氧化碳减排方面成为世界的引领者。英国能源白皮书是从能源结构入手,通过英国能源政策的调整来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英国政府为了达到201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在1990年水平上减少20%,到2050年减少60%的目标,动足了脑筋,想尽了办法。一是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到2010年可再生能源的比例达到10%。进一步降低化石能源消耗量,并寄希望于“可控核聚变”技术突破,以获得更多的清洁能源和无碳能源。二是调整能源政策,英国准备征收气候变化税和能源产品税,以促使从事化石能源开发和使用的公司改善能源利用效率,从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三是强调科技创新,发展低碳能源技术。英国计划在新的国家能源研究中心设立研究局,开展可再生能源、节能新技术等低碳能源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开发研究。希望在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出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四是全方位节能减碳。推动家庭节能减碳,如推广隔热保温建筑材料实现建筑节能;推广节能灯,采用LED绿色照明,淘汰白炽灯,实现照明节能;购买节能家电,如节能空调、节能冰箱、节能洗衣机、节能电脑等,实现家电节能;推广混合燃料汽车,鼓励使用自行车出行,实现低碳交通。以发展低碳经济为目标的能源政策,不仅涉及生产和流通领域,而且涉及消费领域;不仅对政府企业提出要求,而且对社会公众进行舆论引导。
3.发展中国家正面临着高碳与低碳不同经济发展方式的痛苦抉择
根据Schmalesee(1998)、Galeotti(1999)的研究,证实了二氧化碳排放与人均收入之间也符合库兹涅茨的倒“U”曲线理论。发达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高,机场、公路、城市等社会基础设施完善,而重化工业等高碳产业都不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使得碳排放量正处在倒“U”曲线的下降通道之中。而发展中国家正好相反,巨大的经济发展要求,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对发达国家高碳产业的承接,使得发展中国家的碳排放量正处在倒“U”曲线的上升趋势之中。一些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巴西等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成为世界化石能源和资源消费新的增量,同时,也伴随着碳排放量的快速上升。2007年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召开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主要讨论后《京都议定书》时代的碳减排安排,即2012年第一个承诺期完成以后,各国在碳减排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所谓的“巴厘岛路线图”目标直指美国和发展中国家。美国作为发达国家,碳排放量占全球1/4,理应承担责任和义务。但发展中国家则在排放权和发展权之间作痛苦的选择。一方面发达国家要求发展中国家也应该承担碳排放义务和责任,从某种意义上限制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利。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也意识到高能源、高排放的传统工业化道路给本国的资源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变革经济发展方式是必然趋势。但是,目前全球重化工业等高碳产业在发展中国家的集聚度在不断地提高,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工厂,而发达国家掌控着高新技术产业、低碳能源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等的技术、设计、标准、专利、品牌等主导权,掌控着金融、保险、物流、销售网络等低碳经济主要领域。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高碳产业,为其发展低碳经济提供了空间,而发展中国家在承接高碳产业转移后的20-30年,将背负高碳经济所带来沉重的资源环境包袱。因此,围绕碳排放权和经济发展权问题将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博弈的焦点。
2006年英国政府发表了引起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斯特恩报告》(Nicolas Stern,2006),该报告是由英国的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Nicolas Stern)主持完成的一份有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报告。报告认为,“不断加剧的温室效应将会严重影响全球经济发展,其严重程度不亚于世界大战和经济大萧条。要求世界各国必须从国内生产总值中拨出1%,约合1840亿英镑对抗全球变暖,否则全球经济将付出比治理这一问题高5-20倍的代价。世界每排放1吨二氧化碳,会造成至少85美元的破坏”。尽管结论有点耸人听闻,但是,人类保护环境,遏制气候暖化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共同责任。因此,人类社会未来经济发展方式会因碳减排而发生深刻的变化。三.节能减排:中国揭开了应对气候变化和发展低碳经济的序幕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目前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发展过程之中,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十分突出,并处在两难选择之中。一方面经济的快速发展,希望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重化工业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化石能源的支撑。另一方面化石能源为基础的产业又不可避免地带来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中国的高碳经济特征十分明显,如作为出口大国,已成为“世界工厂”,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快速增长。同时,中国又是一个煤炭消费大国,2007年煤炭消费占全球的30%左右,国内一次性能源需要中,煤炭占70%,电力部门90%的燃料是煤炭。高碳化的能源结构使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已占全球的18%,受到世界的关注。因此,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战略选择。2006年中国政府首次在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提出了“节能减排”的约束性指标,即到201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资源环境的约束性指标的提出推动了全社会各个层面的节能减排工作,而节能的本质就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揭开了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序幕。尽管《京都议定书》中“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条款,使得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暂时还没有承担二氧化碳减排的责任,但是,作为全球第二大(二氧化碳)排放国,中国正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社会压力。2007年中国政府颁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和《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彰显出我国政府在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等方面的决心。
四、多层面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与方法
1.低碳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具有低碳特征的产业,限制高碳产业的市场准入
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众所周知,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属于低碳行业,如信息产业的能耗和物耗是十分有限的,对环境的影响也是微乎其微。IT产业是低碳经济中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不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具有能耗低、污染小的特点。例如,就硬件产业而言,电脑芯片越来越微型化,而其功能则日益强大,制作过程所消耗的能量和对环境的影响是十分有限的,而其蕴含的知识产权和技术的附加价值却非常高。软件产业更是智力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互联网作为一个人类虚拟空间不断扩展的载体,以大容量、高速度的方式提供了功能强大的信息交互平台,是一种低耗能、零污染的低碳产业。又如现代服务业也是一个能耗低、污染小、就业容量大的低碳产业,它包括金融、保险、物流、咨询、广告、旅游、新闻、出版、医疗、家政、教育、文化、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等。众所周知,发达国家的现代服务业在GDP所占比重高达60%-70%,如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揭示,英国近30年中经济规模增加1倍,但能耗总量只增加了10%,一方面得益于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中国的现代服务业拥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们不仅要关注“中国制造”,更应该关注“中国创造”,先进制造业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包括“设计→制造→品牌”三个环节,中国仅仅拥有中间的制造环节是不够的,中间制造环节正好是能耗高、物耗高、污染大、排放大的环节。制造业前端:产品的技术设计和开发是知识密集型,制造业后端的品牌是与产品的物流和销售网络平台的搭建密切相关。而先进制造业的前后端都属于现代服务业范畴,属于高附加价值的环节,然而,许多产品的前后端环节都掌握在国外跨国公司手中。
值得中国注意的是随着国外低碳经济的发展,一些发达国家会把碳密集产业和高能耗项目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未来数年,发达国家的钢铁产业、石化产业、建材产业、造纸产业、印染产业等高碳产业都会转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而这些投资规模很大的项目,20-30年内很难淘汰或搬走。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潘家华说:“这些产业大规模转移进来,我们在第一个、第二个承诺期可以不履行《京都议定书》,但第三个承诺期到来时,我们却可能被投资‘锁住’。如果把这些产业再转移出去,对就业、再就业和经济发展将有很大的冲击”。因此,优化产业结构,提高高碳产业准入的市场门槛,积极发展低碳产业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
2.低碳农业: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走有机、生态、高效农业的新路子
现代农业是建立在对化石能源的基础之上,化肥和农药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柱,曾经为解决人类粮食问题作出贡献,但是,化肥和农药的高能耗、高污染的弊端已经被认识,它不仅影响土壤的有机构成、农作物的农药残留和食品安全,而且化肥和农药的生产过程,本身消耗大量的化石能源、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的排放。因此,现代农业甚至可以称之为“高碳农业”。发展低碳农业的路径:一是大幅度地减少化肥和农药有用量。降低农业生产过程对化石能源的依赖,走有机生态农业之路。如用粪肥和堆肥作为化肥的替代品,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通过秸秆还田,增加土壤养分,减少径流,增加入渗,通过作物残茬及覆盖在地表的秸秆可防止风蚀和水蚀,提高土壤生产力。采用深耕作物与中耕作物轮作,引入蚯蚓、微生物共同熟化深层土壤,扩大作物根系营养能力。二是充分利用农业的剩余能量。如农作物收割后的秸秆是农业中的剩余能量,其中70%以上的纤维素、木质素等得不到利用,而且燃烧释放出的有害气体严重污染大气。为了充分合理利用作物秸秆资源,防止环境污染,亟须探索出综合利用作物秸秆资源的新途径。如用作饲料、肥料、培养料;也可采用秸秆气化技术,在高温、高压、厌氧条件下经热解气化成可燃性气体。也可利用秸秆发酵生产乙醇燃料。三是推广太阳能和沼气技术,在农村普及太阳能集热器是发展低碳农村的有效途径。在规模化畜牧业养殖中,可利用畜牧粪便开发沼气,获得生物质能。
3.低碳工业: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传统工业的发展离不开化石燃料所提供的巨大能源,能源结构的高碳化是传统工业化的必然结果。当地球温室效应不断影响和威胁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时,人类对工业文明所依赖化石能源基础的反思和改造也是顺理成章的。高碳工业发展难以为继,不仅仅是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资源的储量已经有限,更重要的是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将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发展低碳工业已是刻不容缓。但是,从高碳工业向低碳工业的转型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因为,高碳工业的体系是庞大而又稳固的,传统工业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不可能在短期改变的。虽然世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沼气、核能等众多低碳能源或无碳能源在一些领域正在渐渐替代化石能源,但是,许多低碳或无碳能源的利用,由于各种原因还未达到全面产业化、规模化和商业化的水平。因为,低碳工业必须是建立在低碳或无碳能源基础之上,而新能源的基础设施建构不仅需要巨额资金的投入,还需要有较长的建设周期。因此,传统的能源结构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也很难有颠覆性的改变,所以在注重开发新能源的同时,应该把能源结构的调整与提高能源效率的方法相结合,采用低碳技术、节能技术和减排技术,逐步减少传统工业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努力提高现有能源体系的整体效率,遏制化石能源总消耗的增加,限制和淘汰高碳产业和产品,发展低碳产业和产品。同时,政府要制定高碳能源、高碳工业、高碳产品的税收政策,制定鼓励发展低碳工业的优惠政策,使低碳工业成为企业家有利可图的新兴工业领域。
4.低碳城市:开发低碳居住空间,提供低碳化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
低碳城市的建设离不开低碳建筑这个单元,发展低碳建筑要从设计和运行两个方面入手。在建筑设计上引入低碳理念,如充分利用太阳能、选用隔热保温的建筑材料、合理设计通风和采光系统、选用节能型取暖和制冷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倡导居住空间的低碳装饰、选用低碳装饰材料,避免过度装修,在家庭推广使用节能灯和节能家用电器,鼓励使用高效节能厨房系统,从各个环节上做到“节能减排”,有效降低每个家庭的碳排放量。城市交通工具是温室气体主要排放者,发展低碳交通是未来的方向。一是大力发展以步行和自行车为主的慢速交通系统。2006年法国巴黎推出了城市自行车租借系统,上万辆自行车租借点遍布城市各个角落,在城市交通系统中设立自行车专用道。二是鼓励大中城市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和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如轻轨和地铁系统,这些是低碳交通的标志,尽管轻轨和地铁系统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巨额投资,以高碳排放为代价,但从该系统低碳运行几十年或上百年的角度看,仍属城市低碳交通。三是限制城市私家汽车作为城市交通工具。2007年北京市区尝试单双号汽车上路的4天,不仅明显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减轻城市交通压力,也是一次城市减碳交通的尝试,充分发挥了低碳交通系统的作用。此外,城市交通应该倡导发展混合燃料汽车、电动汽车、氢气动力车、生物乙醇燃料汽车、太阳能汽车等低碳排放的交通工具,以实现城市运行的低碳化目标。
5.碳汇减碳:植树造林,生物固碳,扩大碳汇
发展低碳经济不仅要从“碳源”(Carbon Source)上有效的遏制,减少“碳源”的排放,还应该在“碳汇”(Carbon Sink)上花力气,下工夫。“碳源”是指产生二氧化碳之源。它既来自自然界,也来自人类生产和生活过程。“碳汇”则是指自然界中碳的寄存体,森林植被是地球上存在的巨大的碳汇。研究表明:陆地森林植被的生长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吸收并将二氧化碳固定在森林生物有机体中,每年森林植被净碳吸收量约10亿—15亿吨。国际社会对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汇聚作用越来越重视。《波恩政治协议》、《马拉喀什协定》将造林、再造林等林业活动纳入《京都议定书》确立的清洁发展机制,鼓励各国通过绿化、造林来抵消一部分工业源二氧化碳的排放,并将造林、再造林作为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发达国家也可以通过在发展中国家实施林业碳汇项目抵消其部分温室气体排放量。因此,植树造林的功能并不是简单的绿化生态环境,而是成为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生物固碳、扩大碳汇、减缓温室效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最经济和最有效途径之一。
第五篇:当代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
当代科技发展特点及中国科技战略的选择
[摘 要] 描述了当代世界科学技术急剧发展、科学技术更新速度日益加快、不同学科领域相互渗透交叉融合、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研究与开发的国际化趋势明显加快等当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指出了科学技术发展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包括产业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新的主导产业的出现、技术创新能力成为国际市场竞争中的决定性因素等; 阐述了我国重视科技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和必然性:要进一步强调创新和跨越、注意各种技术的集成,集中力量,突出重点等。
[关键词] 中国 科技战略 必然选择
经济理论研究的结果证实,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与社会发展水平的因素固然很多,但在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经济全球化日益凸显的今天,科学技术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和突出的作用。尤其是在当今全球经济充分融合、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把握当代科技发展突出特点,了解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对于制定我国科技发展战略显得十分必要。
一、当代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突出特点
(一)科学技术急剧发展,呈现知识爆炸的现象
近30 年来,人类所取得的科技成果比过去 2000 年的总和还要多。以此推算,人类在 2020 年所拥有的知识当中,有 90% 现在还没有创造出来。今天的大学生到毕业的时候,他所学的知识有 60—70% 已经过时。预计今后 100 年从事科研工作的人数将占世界总人口的 20%,创造性的科学工作将成为 21 世纪人类的主要活动。
(二)科学技术更新速度日益加快,科技成果商品化的周期大大缩短 世纪前,人类从发明电到应用电,时隔 282 年,电磁波通信时隔26 年,而到 20 世纪,集成电路仅仅用了 7 年的时间就得到应用,而激光器仅仅用了 1 年。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人类在短短 50 年里,经历了 5 次大的科技变革: 1945—1955 年,人类相继开始利用核能; 1955—1965 年,人类开始摆脱地球引力,进入外层空间; 1965—1975 年,人类开始控制遗传和生命过程; 1975—1985 年,微处理机大量生产和应用,扩大了人脑的能力; 1985 年以来,以软件和网络化为标志,人类进入了信息化和网络化等新时代。这 5 次大的技术变革,构成了上个世纪最为壮观又多姿多彩的历史画面。
(三)各学科、各技术领域相互渗透、交叉和融合
最近几十年来,科学的发展越来越依赖多种学科的综合、渗透和交叉。用于解决科学发展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也导致了一系列新的跨学科的研究领域的出现,比如环境科学、信息科学、能源科学、材料科学、空间科学等等。学科的分支已从 20 世纪初的 600 多门,发展到现在的 6000多门。
(四)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
科学的发展揭示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所存在的内在紧密联系。比如环境问题,既是科技问题,也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已经超出了自然科学家的技术范围。
(五)研究与开发的国际化趋势明显加快
全球性的信息网络,促进了世界各国的科研人员、科研机构、科研仪器、资料等基础设施的流动和信息共享,大幅度降低了研究成本,使得全球研究开发资源有了可以充分流动和利用的新的、巨大的空间,逐步地形成了一个全球的研究村。在这个过程当中,发达国家是最大的受益者,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个挑战。
(六)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已经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在当代,生产和技术的发展趋势出现逆转现象。科学理论不仅走在生产和技术的前面,而且为生产技术的发展开辟了各种可能的途径。比如,先有了量子理论,而后促进了集成电路和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又比如,利用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的最新成就,发展了生物技术。所以,当代重大技术工艺往往是理论超前的。这种特点,决定了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成为主导力量。
高新技术及其产业是当代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我国手工业人均年产值大约 2000 元,传统工业人均年产值大约 2 万元,而高新技术产业的人均年产值超过 20 万元甚至上百万元。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已经成为一股世界性潮流,所以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主要因素,成为一个国家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总之,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它与社会、经济、文化互动的多样性,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新的启示和新的理念,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
二、科学技术发展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一)产业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信息产业将成为主导产业
今后5—10年,因特网将迅速发展。计算机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软件技术及其产业将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信息产业将成为主导产业,美国的计算机和通信社会的投资占资本设备总投资的40%,20 世纪 90年代以来,信息产业为美国创造了 1500 万个高薪就业机会。这种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变化程度,已经远远超过 18 世纪工业革命以后人类从农业化向工业化变革的影响。
(二)生物技术的突破,正酝酿着新的主导产业 世纪 70 年以来,以 DNA 重组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蓬勃发展,全世界每年受益的 1 万项专利技术当中,有近1/ 3 出自生物技术。生物技术已在酝酿大突破,表现在人类基因组计划、生物芯片技术、缘于生物技术的新药、农业生物技术等。
(三)技术创新能力成为国际市场竞争中的决定性因素
从20世纪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中可以看出技术创新的重要性。亚洲四小龙中,台湾地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最小,新加坡次之,韩国最重,它们的科技竞争力强弱也和这个顺序一致。在科技竞争力的排名表上,台湾地区、新加坡、韩国的名次分别是第 7 名、第 9 名、第 28 名。所以迅速提高科技实力特别是技术创新,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自强自立的当务之急,是事关民族利益、地位乃至民族生存的迫切任务。
(四)在激烈的技术创新能力竞争中,企业组织结构经历新的调整
有如下特点: 高新技术大企业研究开发生产、经营、销售服务的一体化; 生产经营的分工专业化; 公司之间强强合并、技术结盟,谋取在行业国际市场中的垄断地位; 跨国公司加强网络化和国际化。
(五)高新科技的发展强烈影响国家安全观念和格局
1、经济安全。集中表现在对一体化国际市场的占有,在当前的国际竞争中将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2、文化安全。西方发达国家赁借着科技优势,文化影响力越来越大,这种靠文化传播和渗透的潜在影响不可低估。
3、国防安全。高新技术已经成为国家军事安全的核心技术和支撑力量,是决胜的关键。
4、生态环境和生态安全。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广义的安全包括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包括了人类自身的生存状态。
(六)人类生产工作和生活方式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
终身职业的概念将会成为历史的陈迹,信息革命对生活方式的变革,标志着人类现代物质和精神文明方面大踏步的跨越。
三、当前中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对策
(一)要进一步强调创新和跨越
从加入世贸组织的角度来看,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跨国公司通过在中国抢注专利,特别是高新技术领域的专利,设置这种专利壁垒,已经对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设置了很大的障碍。在这种条件下,只有一条路,就是横下一条心,强调原始创新、强调跨越、强调走在人家前面。
(二)要进一步注意各种技术的集成和在集成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产品和产业
注重单项技术,从技术发展角度是必要的,要继续做好基础性工作。但从科学技术和经济的结合特别是面对加入世贸组织的挑战出发,更加要注意强调在研究开发当中,贯彻以产品和产业为中心,实现各种技术有效的集成。
(三)要进一步集中力量,突出重点
一是以产品或者新兴产业为中心,把我国的力量集中起来,办实事。二是把一些创新型的小项目适当分散,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形成新的重点。
(四)要进一步贯彻应用性研究当中以企业为主体的原则,实现产学研有机结合
在今后的国家科技发展规划中,选择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软件、电动汽车、信息安全和电子政务、电子金融、功能基因组和生物芯片、奶业发展、创新药物和中药现代化等一批重大关键技术专项,和企业的投入、地方的投入结合起来,在一些重大的产业技术方面力争实现突破,形成新的产品和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