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练习
1、关于《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这三部资本主义国家的重要文献,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B)A.分别是英、法、美三国的历史文献 B.都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思想 C.都使本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D.都是在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斗争中颁布的 2、17、18世纪先后发生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这三次革命的共同点不包括(A)
A.都推翻了封建统治,处死了国王 B.都具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 C.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都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共同点是(D)A.建立了共和国 B.国王被送上断头台 C.打败了外来势力 D.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4、15~18世纪是欧美主要国家出现社会巨变的时代。这里的“社会巨变”主要是指(B)
A.人文主义取代专制主义 B.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 C.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 D.社会主义取代资本土义
5、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法律文献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愿望和政治要求。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颁布的重要文献是(B)A.《人民宪章》
C.《独立宣言》
6、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的共同点是(D)A.最终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B.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 C.打败了外国的武装干涉
D.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人权宣言》 D.《1787年宪法》
7、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17—18世纪,英国、美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共同原因是(D)
A.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 B.殖民统治激起人民的反抗 C.“君权神授”学说同议会矛盾的激化 D.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8、在资产阶级革命中,被送上断头台的封建君主是()A.詹姆士一世、查理一世 B.詹姆士二世、查理二世 C.路易
十六、查理二世 D.查理一世、路易十六
9.比较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学科能力要求之一。华盛顿、拿破仑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家,其历史作用的相同之处是()A.赢得了民族独立 B.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C.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D.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进程
10.十七、十八世纪,英美法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意义有()①都推翻了外国殖民统治②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③都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④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1、拿破仑帝国灭亡的主要原因()A.法国封建王党势力十分强大
B.对外战争损害了许多国家人民的利益 C.军事独裁统治始终没有得到资产阶级的支持 D.拿破仑军队数量过少、装备落后
12、法国大革命又是怎样“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的? 13、1640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它们不仅是社会中某一阶段对旧政治制度的胜利,它们还产生了欧洲社会的新的政活制度。请回答:
(1)揭开1640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序幕的事件是什么?(2)1640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发生的共同原因是什么?(3)材料中“旧政治制度”和“新政治制度”指的是什么?(1)议会的重新召开;攻占巴士底狱。(2)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3)封建专制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
14、阅读下列材料:
法国大革命是全欧洲的反封建运动中的重要一步。„„它对绝对王权造成强有力的打击„„大革命扫除了正在衰落的封建残余,还高喊“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达到欧洲各地„„革命的领袖对内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编撰了《法典》,为将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推广到欧洲其它国家„„ 请回答:
(1)掀起法国大革命序幕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把这次革命推向高潮的领导人是谁?
(2)据材料概括法国大革命的意义,并指出拿破仑《法典》颁布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制定法律文献《人权宣言》,巩固资产阶级统治。拿破仑帝国: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制定《法典》。(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
材料一:《人权宣言》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思想。材料二: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请回答:
(1)材料一提出的要求反映了哪些人的利益?(2)材料二是什么历史事件的内容?(3)材料一、二都把斗争矛头指向了什么?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共同社会根源是什么.(1)资产阶级。(2)新文化运动。(3)封建专制制度(或封建制度、封建统治);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17—18世纪,英、美、法的资产阶级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建立了自己的政治统治。从此,自由与平等、民主与法制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说出为17—18世纪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准备理论武器的历史事件。(2)归纳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成果,并逐一说明其作用。(3)列举受资产阶级思想理论的影响,发生在欧美和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各一例。
(4)从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你得到哪些启示?(1)文艺复兴、启蒙运动。(2)革命成果及作用:
英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确立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
美国:结束了英国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对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起推动作用。法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专制统治,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发展有很多影响。思想理论及作用: 英国:《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
美国:《独立宣言》。确立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原则,宣告人人生而平等。标志着美国的诞生,反映了殖民地人民摆脱民族压迫的要求。1787年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原则,是世界上第一步成文的资产阶级共和宪法。法国:《人权宣言》。体现了自由和平等的思想,明确提出了人权和公民权,阐明了资产阶级民主与法制的基本原则。《拿破仑法典》。用法律形式肯定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是一部典型的资产阶级法典,否定封建特权,确立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原则,是近代欧洲各国资产阶级法典的范本。
评分说明:①革命成果及对应作用2分,或理论及对应作用2分、只写成果得1分,作用不对应不得分;②成果及作用需涉及三个国家,一个国家只给2分,共6分。
(3)欧美:俄国1861年改革或美国南北战争、中国:戊戌变法或辛亥革命 评分说明:欧美和中国各答出一个得1分,共2分。欧美答出德意志或意大利的统一也可得分。
(4)①思想解放能推动社会的变革和进步。②新制度战胜旧制度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③民主与法制的确立,来之不易,要不断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切实保障公民应有的权利等。
评分说明:得出上述三点钟的任意两点,得2分。得出一点得1分。考生表述与答案相近,即可得分。
四:热点链接:
18.2010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依法治国,健全法制,特别要重视那些规范和监督权力运行的法律制度建设。创新政府立法工作的方法和机制,扩大立法工作的公众参与。”
近代以来重视法制建设成为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请结合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关史实,分析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情况,回答问题:
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后都颁布了法律性文件,各是什么?由此建立了什么政治体制的国家?这些法律文件在当时的共同作用是什么?对此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应加强哪一方面?
(1)英国:《权利法案》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2)法国: 《法典》,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制国家。(3)美国:1787年宪法,建立了联邦制国家。
(4)共同作用:用法律形式来巩固资产阶级政权的胜利果实。(5)我国应加强法制建设。
五:探究题:
第二篇: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地位及作用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1、含义
是指17、18世纪处于工场手工业阶段西欧一些国家或地区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
2、原因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基本矛盾,直接动力是阶级斗争,即革命阶级和被压迫阶级联合起来对反动阶级的斗争。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可以作如下分析:日益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与封建势力构成了一对社会的基本矛盾,正是这对基本矛盾推动了社会进步。矛盾的出现到尖锐冲突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革命的爆发与其导火线之间的关系又是一个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英、法、美等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封建专制统治或殖民统治与本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冲突的必然结果,直接原因则是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或殖民统治之间矛盾激化的产物,具体表现为导火线事件。如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造成了政治上的紧张局面,导致1638年苏格兰人民起义;法国波旁王朝统治下,社会等级对立严重,矛盾尤其尖锐,三级会议召开,成为革命导火线;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压制,使双方矛盾日趋尖锐,“波士顿倾茶事件”导致战争爆发。
3、特点(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具如下一些鲜明特点)
(1)它们属于完全意义上的反封建革命。它的历史使命就是推翻封建制度,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完成了这一使命,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目标就已达到,这是衡量一切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准。
(2)革命的领导者多为大资产阶级及资产阶级化的贵族,人民群众是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军。资产阶级作为革命的领导阶级,首先,是由于只有资产阶级具有这种经济、政治和思想的力量,能够去制定反封建的纲领,提出明确的斗争口号,并以此去领导革命。在实践上,它也确实起到了带路人的作用;其次,当时还不存在能够同资产阶级竞争的、具有领导能力的阶级或阶层;再次,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既是为了自身的利益,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下层人民群众的要求;最后,广大城乡劳动群众是革命的主力军,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可是他们是在资产阶级提出的纲领、口号下进行斗争的。资产阶级的领导权恰好体现在这里。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劳动群众极少有明确的反对资产阶级的意识。他们切身感受到的首先是封建压迫。和资产阶级一起处于领导地位的还有资产阶级化的贵族。他们并不是依附于资产阶级,也不是追随资产阶级进行革命。他们起来革命完全是由于自身同封建制度之间的矛盾所致。这些人实际是资产阶级的一部分。革命期间阶级关系的总特点,便是在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贵族领导下,一切反封建阶级结成反贵族的联盟。在这个联盟中,农民人数最多,其次是城市的平民,他们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主力军。
(3)革命进程曲折复杂。资产阶级革命要推翻千年封建王国,自然不可能一蹴而就。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经历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法国大革命也经历了长期的帝制与共和的斗争。
(4)激进的革命措施最终都被取消,保留的一般都是大资产阶级专政时期的成果及政策,革命在真正成熟适合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社会基点上稳定下来。当然早期资产阶级主要发生在少数资本主义发展较为充分的国家,革命的胜利表现在推翻了旧的社会制度,确立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方向,但国家并未完全成为资本主义社会。
三、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果和意义
(一)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果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都是采取暴力的形式,通过内战的形式取得的胜利;它推翻了封建制度,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尽管形式不同(英国是君主立宪政体,法国是共和国,美国是联邦形式),但是其实质是一样的,都是以资产阶级为首的剥削阶级的国家,在这个国家里,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二)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
“资产阶级革命面前只有一个任务,就是扣除、摈弃并破坏旧社会的一切桎梏。任何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了这个任务,也就是完成了它所应做的一切:它加强资本主义的发展。”(《列宁选集》第三卷第45页)。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摧毁了封建制度,沉重地打击了封建教会,确立了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它摧毁了生产力发展的桎梏,使资本主义迅猛发展,为以后的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在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确立了许多资产阶级的宪法,英国的不成文法,法国的1793年宪法,美国的《独立宣言》等,这一切表明近代社会以国家取代王朝,以法律取代专制,以公民取代臣民,这在原则上就是将主权在君转变为主权在民,确定了近代法制国家的基本特征。这些变化充分说明资产阶级在革命上升时期的巨大进步作用,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树立了榜样。
四、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局限性
(一)土地问题解决不彻底。“土地问题成为革命的主要问题,它不仅仅牵涉到土地,而且与工业的发展有关。土地问题的政治意义也很明显;只有消灭农村中的封建关系、特权等级的政治势力才会崩溃。”土地问题是革命中的重要问题,资产阶级虽部分得以解决,但没有真正的解决土地问题,这是由资产阶级本性所决定的。如英国克伦威尔大块高价拍卖土地,其结果农民只得到极少土地,大部分落入有钱者手中;法国土地问题解决得虽然比较彻底,如雅各宾派时期土地实行小块出售,但也没有真正解决,美国亦如此。
(二)资产阶级自身的两面性。
资产阶级一方面反封建王朝复辟,一方面镇压劳动人民的革命运动;英国镇压爱尔兰革命运动和掘地派运动尤为突出。
(三)人民群众的悲惨处境。
在革命中,资产阶级得到大量好处,而出力最大的劳动人民不但没有得到什么好处,反而处境更加悲残,工人成为机器的奴隶等等。
总之,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制度,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历史前进,但这都是资产阶级依靠了人民的力量;但不能否认资产阶级是一个剥削阶级,它没有给人民带来好处。要想彻底解放自己,必须在无产阶级领导下人民群众共同斗争才能取得,这也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给我们留下的深刻教训。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之,就是它们属于完全意义上的反封建革命,此外并不担负别的什么任务。资产阶级革命反对封建制度,这本是天经地义,不必再多所赘言。然而多年来却流行着一种公式化的成串套语;革命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到封建统治的严重阻碍;封建统治者极端腐朽,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广大人民忍无可忍,起来斗争,革命由此而起;人民群众浴血奋战,资产阶级则窃取了政权;掌权的资产阶级推行了一整套反人民的政策,只谋取其阶级私利;不过革命还是具有重大意义,推翻了封建统治,进入了资本主义时期;但是,这只是使人民摆脱了封建枷锁,却又被套上了资本主义枷锁,一种剥削制度代替了另一种剥削制度。这一串套语看似逻辑严谨,无瑕无隙,其实多有不科学之处。首先,革命的发生并不是群众自发性运动造成的,而是由资产阶级掌握领导权;其次,衡量革命立法的根本标准是看它们是否有利于改造封建制度,树立资本主义的原则,而不是看它们是否反人民。因为资产阶级革命没有解放劳苦大众的客观使命;再次,资产阶级革命理所当然地要由资产阶级夺取政权,“窃取”之说实难立足;又次,认真考察后就会发现,使革命具有消灭封建制度和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重大意义的措施,恰恰就是遭谴责的那些“反人民政策”。这实在是自相矛盾;最后,封建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确实都是剥削制度,称为枷锁也有道理。但是这个套语忽略了两者的良莠之分,没有分辨后者对生产力发展的适应能力和总的容量要比前者大得不可比拟,这种社会转型是人类历史的了不起的进步。
总之,在谈到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时,还是应该依照列宁的论述去理解。列宁写道:“资产阶级革命面前只有一个任务,就是扫除、摈弃并破坏旧社会的一切桎梏。任何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了这个任务,也就是完成了它所应做的一切:它加强资本主义的发展。”
由此看来,只能以反封建的标准去衡量或评价革命的进程,以及它的纲领、立法和所创建的制度,而不应将当时劳动人民的愿望是否得到满足或者其利益是否得到保障当作标准。而且革命中的立法与政策的温和或激进,也要根据具体条件和是否有利于对封建制度的改造去评价,并不都是越激进、越极端就越好。
还应看到,革命是一次猛烈的冲击,也是一种暴力的手段,不会长久地持续下去。所以,对于一场革命来说,它能做到的只是使资产阶级夺得政权,再利用政权这个杠杆,以法律为武器,去摧毁封建制度,奠定资本主义的基本治国原则。至于彻底实现从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的过渡,建立起全面完整的资本主义社会,那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而且也只能在工业革命之后的工业资本主义时期才能真正实现。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又一个特点是进程曲折复杂,既有前进甚至超前,又有退缩甚至退得过分,随后再引起新的斗争。对于这种现象,恩格斯曾作出了十分精辟的归纳:“为了取得即便是那些在当时已经成熟而只待采集的资产阶级的胜利果实,也必须使革命远远地超出这一目的……在这种过分的革命活动之后,必然接着到来一个不可避免的反动,这个反动又超出了它能继续下去的那个限度。经过多次动荡以后,新的重心终于确立了,并且成了新的出发点。”
恩格斯在这里使用的“反动”一词,是18世纪末才被引用到史学中来的术语。在这之前,它只是物理学中的用语,意思是指物体的运动方向,正着向前移动或反着向后移动,反动就是反方面移动。因此,正动与反动的说法,都不包含褒或贬的意思,只说明物体运动方向。1794年7月27日法国发生“热月政变”,而后热月党的政策从雅各宾派恐怖统治的高度向后退缩,于是便有人借用物理学的名词,称这种现象是“热月反动”。这里同样也不含贬义,只是说政策上的倒退。从当时的客观形势来看,这种倒退或“反动”是正确的,符合历史规律。恩格斯在这里说,有“一个不可避免的反动”,实际上也不含贬义。既然是“不可避免”,那就是客观的必然。
革命进程体现出来的这个特点,并不难理解。凡属革命,必定是一场兴师动众的运动,任何单一的阶级都不可能独立地进行一场革命。资产阶级自然也不可能单枪匹马去冲锋陷阵,而是要有一支大的队伍。由于那时各阶段、各阶层都受到封建压迫,都有共同的反封建要求,这才在资产阶级领导下形成反封建的大军,革命才可能爆发。同时,最早出面带领大家进行革命并制定出斗争纲领的,总是资产阶级上层的代表人物,还有一批资产阶级化了的贵族,他们通常被统称为大资产阶级的代表。从史实来看,他们是革命开始后首先掌权的人,一时之间,深孚众望。在执掌政权后,他们就按照预定的革命目标施政,在不太长的时间,基本上都能够实现这些预定的目标。因此,作为最早的革命领导力量,大资产阶级的代表功不可没。
但是,革命目标的基本实现并不意味着革命的完成。受到第一次沉重打击的封建势力决不会甘心,必定拼死抵抗,甚至会勾结外来势力进行反扑,如同法国封建势力那样。这就使革命必须再向前推进,以更坚决、更激进的手段去打击敌人。另一方面,在革命必须深入的形势下,原来共同进行革命的阶层、派别就会产生分歧,使革命队伍出现裂痕。最先掌权并取得了巨大革命成果的大资产阶级代表,一般都主张维持现状,保住已有的成果,不愿涉险再向前推进革命。于是,革命队伍中就发生了温和与激进两种倾向、两个派别的斗争,更为激进的派别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从温和派手中夺过了权力。这种情况,在革命前是人们始料不及的。激进派掌权后,以更严厉的手段推进革命,其中也包括原来并不想实行的以共和制取代君主立宪制,甚至还会更进一步,像法国那样建立起恐怖统治。这一切都是严峻的形势逼出来的,不是人为的事先安排。而且,这些过激的做法也大大突破了预定革命目标,是超前行为。但这又是必须的,否则革命就将半途而废。这就是恩格斯说的“必须使革命远远地超出这一目的”。由于这种超出是被逼的,是应急措施,并不是“已经成熟而只待采集”的成果,所以带有暂时性,是夺取胜利的途径而不是革命的归宿。在打败敌人,解除危机,将胜利果实真正采集到手之后,超出的步骤当然要退回来,也就是“不可避免的反动”。这是合乎历史趋势的倒退。由于种种原因,包括新掌权者的权势欲望,这种倒退又往往会过了头,甚至危及革命的基本成果,于是又引起新的斗争。在经过反复较量之后,新的重心才得以确立。
在这里,既要看到并正确认识革命进程中的前进与倒退,更要看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那就是最后确立下来的重心,也就是革命的最终结局,恰恰就是革命初期大资产阶级掌权时所取得的那些成果。而在超前时期实行的那些过激措施,基本上都随着紧张局势的结束而消失了。这就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人们只能做历史所要求和所允许做的事情,违背了规律必遭失败,至少也是一事无成。这是历史的辩证法。
在本题目下最后要略说一下的是关于资产阶级领导权问题。这也是老生常谈。在资产阶级革命中掌握领导权的是资产阶级,从来没有就此发生过争论。的确如此。不过,在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上却不尽相同,否则就不会出现资产阶级“窃取”政权的说法了。在主张“窃取”论者看来,资产阶级对革命进行领导,多半是对广大人民施展欺骗的手段,至多也不过是利用人民而已,哪有什么可以称道的地方!有鉴于此,这才又老生常谈一下。资产阶级执掌领导权,是由各种原因造成的。首先,在封建制度濒临死亡的那个时期,由于经济力量和受教育的程度等等因素,使得所有反封建的群体中,唯有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最具实力,政治上和思想上最为成熟。只有资产阶级能够制定可行的反封建纲领,提出明确的斗争口号,并以此去领导革命。实践也证明,它确实起了带头人的作用。其次,在当时的背景下,还不存在能够同资产阶级进行竞争并且同样具有领导能力的阶级或阶层。再次,资产阶级虽然是剥削阶段,主观上也无意去解放劳苦大众,但是它反对封建专制,力主经济自由和政治上的自由与法制,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下层群众的愿望。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曾指出:“进行革命的阶级,仅就它对抗另一个阶级这一点来说,从一开始就不是作为一个阶级,而是作为全社会的代表出现的;它俨然以社会全体群众的姿态反对唯一的统治阶级……因为它的利益在开始时的确同其余一切非统治阶级的共同利益还有更多的联系。最后,在革命中,广大城乡劳动群众确实是起了主力军的作用,可是他们却是在资产阶级提出的纲领、口号下进行斗争的。这正是资产阶级领导权的体现。那时的下层群众基本上还没有反对资本主义的意识。他们切身感受到的首先是封建的压迫。
当然,在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中也出现过原始共产主义的思潮和运动,如英国的掘地派运动和温斯坦莱的共产主义学说,法国的巴贝夫平等派运动和18世纪产生的梅里叶、马布里、摩莱里等原始共产主义思想家的主张。但是,这些运动和思潮远未能在广大群众中传播,更未产生多大的影响。而且,即使这些运动,首先也是反封建性质的;其产生的根源主要是封建土地所有制之下的贫富不均;其纲领中的公有制要求,首先也是指土地公有,从而带有农业共产主义的色彩;其“平等”的口号则是从资产阶级思想家那里接过来的。
与资产阶级同处于领导地位的还有资产阶级化了的贵族,如英国的新贵族和法国的自由贵族。这些人决非是依附或追随资产阶级去进行革命的,而是由于自身同封建制度有尖锐的矛盾才起来革命。他们实质上已是资产阶级的组成部分。
可以说,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阶级关系的总特点,就是在资产阶级领导下,一切反封建阶级、阶层结成了联盟。除去僧俗两界的贵族而外,社会各群体实际上都在这个联盟之中。阿
第三篇: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练习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练习
1、揭开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序幕的是()
A、新航路的开辟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D、法国大革命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于()
A、1640年B、1642年C、1645年D、1649年
3、揭开了美国独立战争序幕的是()
A、费城枪声B、制定宪法C、波士顿倾茶事件D、来克星顿的枪声 4、1787年美国制定的宪法,确立了()
A、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B、资本主义的立法规范
C、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D、民族独立和人民的基本权利
5、历史上第一位总统的产生依据于下列哪个文献()
A、英国《权利法案》B、法国《人权宣言》
C、美国《独立宣言》D、1787年美国宪法
6、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是()
A、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B、《人权宣言》的颁布
C、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D、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
7、宣称人生来而且始终是平等的,提出了天赋人权学说的是()
A、《权利法案》B、《人权宣言》C、《独立宣言》D、《马赛曲》
8、下列历史事件前后有直接联系的是①《权利法案》的颁布→共和制的确立;②新航路的开辟→世界最终成为一个整体;③《独立宣言》的发表→北美各殖民地脱离英国统治而独立;④斯大林勒战役的胜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转折点()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④9、17~18世纪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转折时期,在资产阶级革命浪潮中形成,并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重要文献有①《独立宣言》②《权利法案》③《人权宣言》④《共产党宣言》()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0、17~18世纪,英、美、法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意义是①都推翻了外国殖民统治;②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③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④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1、欧美三次资产阶级革命有何不同?请列表进行比较。
(提示从爆发时间、重要人物、重要文件、建立的政体四方面作答)
12、请列表比较《权利法案》《人权宣言》《独立宣言》不同点。
(提示从产生于哪次资产阶级革命、颁布机构和时间、发表的意义三方面作答)
第四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第13课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一、“君权神授”下的英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间:1640年—1688年)
1、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
3、开始的标志:新议会的召开(或议会同国王的斗争)
4、领导阶级:资产阶级、新贵族;
5、领导人物:【克伦威尔】
6、两次内战:1642年查理一世“讨伐议会”,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由议会斗争进入内战阶段,议会军在克伦威尔的领导下,两度打败王党军
二、共和国与护国政治1、1649年英国议会宣判查理一世死刑并送上断头台2、1649年5月19日议会宣布成立共和国,实权控制在克伦威尔为首的军队手中 3、1653年英国实行以克伦威尔为核心的护国政治,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
三、光荣革命与《权利法案》的颁布1、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查理二世进行了疯狂的反攻倒算。
2、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宫廷政变(光荣革命),推翻了专制统治,另立新的国王
3、《权利法案》
①时间:1689年;②目的: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利;③机构:英国议会
④内容:⑴以法律的形式对国王在经济、政治、宗教等事务中的权力进行严格的规定 ⑵确定了议会拥有最高权力的基本原则
⑶对公民应有的权力做了明确的规定
⑤意义: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
⑥评价:以法律的形式限制了王权,确立了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利益的君主立宪制,使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得以体现,从人治社会走向法治社会,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四、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①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对封建专制的胜利,是议会对国王的胜利。②议会胜利的结果是建立起君主立宪政体,这是英国革命对欧洲乃至世界最大的政治影响;③同时它也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加速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到来。
第五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说课稿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说课稿
历史教育1201班
阮依依 20120206053 尊敬的各位教师同行们:
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角度来简要阐述我对这节课内容的理解和处理。现在就请大家随我一起穿越时空隧道,回到17世纪英伦三岛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当中去。
[教材分析] 首先,我所用的教材是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如果手上有这本教材的话可以翻到67页。
内容概况:《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处在《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步入近代”,这一单元是关于资本主义制度萌生、确立、发展和演变。作为较早举行并取得重大成就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教材以资产阶级革命和君主立宪的确立为主线,通过“‘君权神授’下的英国”、“查理一世命丧断头台”和“《权利法案》的颁布”三目内容的介绍,让学生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过程和结果有一个全面清晰的认识。
教材处理:在仔细阅读、研究了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我对本课的教学主旨有了新的思考和定位,那就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不仅仅是一场社会制度的变更,它也是人类社会从专制和人治的社会向民主与法治社会过度的一段历史。是民主与法治同专制和人治进行的殊死的搏斗,经历了反复、曲折的较量,最终确立了现代社会民主和法制的雏形。所以在教学中,我重点突出了英国从专制到民主社会过度的史实和由此产生的重大意义,希望对学生加强其自身的民主和法制意识,产生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教学重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那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7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已有较大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力量日益壮大,他们要当权,要发展资本主义,这是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而17世纪英国国王却在鼓 吹“君权神授”,查理一世的专制统治进一步加剧了英国的阶级矛盾,导致了革命的爆发。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是本课的又一重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反复斗争,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它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100多年后,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成为大机器工业的发源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还揭开了欧洲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序幕,开辟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教学难点:对《权利法案》的评价。对于《权利法案》这部法律文献,要把它置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宏大历史场面中去把握,强调法律文献同革命之间的关系,指导学生认识,《权利法案》不仅是革命的成果,更是未来社会的基本蓝图,避免学生产生革命仅仅是以暴力破坏旧世界的片面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经过、结果等基本史实。(2)通过指导学生分析有关16世纪的英国民歌、《权利法案》的内容等材料,培养学生从历史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和分析概括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针对教材内容线索清楚、层次分明的特点,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五步教学法,通过层层深入的问答,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探究历史现象和本质的思维方式。(2)从学习方面看,学生必须运用整体认知的方法去掌握整节教材的线索;运用阅读理解方法去感知基本内容;运用原理分析方法去把握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必然性。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是一场巨大的历史进步,从而培养学生树立历史进步意识。(2)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相伴的是人类社会从 专制和人治 向 民主和法治 社会过度的历史,直到今日,民主和法治仍是许多国家和地区为之奋斗的目标,从而来加强学生的民主和法治意识。
[教学方法] 教法:五步教学法: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自主学习,获取新知——汇报交流,整合信息——质疑释疑,分析探究——联系实际,拓展延伸,学法:课前查询信息,自主阅读,讨论探究,合作学习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导语:我们知道,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的工商业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利用大西洋航路的中心地位,积极开展对外贸易,进行殖民掠夺,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起来。但当时统治英国的斯图亚特王朝,实行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英国资产阶级要推翻束缚资本主义发展的封建专制统治,必须实行革命。今天,我们就一起感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风暴,一起探究英国资产阶级的背景起因、曲折过程和历史意义。二.自主学习,获取新知
对于三目教学内容,我组织学生自主学习,首先通过课件出示探究问题,指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整合课前收集的相关信息,试着找出答案,探究问题——
1.想一想,新航路开辟对英国有什么影响? 2.分析英国为什么会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有什么必然性?
4.简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有什么曲折性? 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果如何?有什么历史意义? 三.汇报交流,整合信息
在学生认真阅读教材、仔细分析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发言交流,整合信息,跟学生一起探究上述问题的相关答案。
其中,第一目内容“‘君权神授’下的英国”主要介绍的是革命爆发的原因。针对这一教学重点,我主要是通过材料分析法来向学生介绍背景:第一段材料是“16世纪的英国民歌”,通过这段民歌指导学生概括出 新航路的开辟大大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之相伴的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队伍的不断壮大。这是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第二段材料是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大肆宣传的“君权神授”的言论和独裁政策,通过这段材料让学生认识国王的倒行逆施,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双方的矛盾冲突直接导致了革命的爆发。通过这两段材料的出示和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阅读史料和概括分析的能力,树立“论从史出”的唯物史观。
1825年,查理一世继承王位后,进一步加强了专制统治,他轻浮而又自以为是,是个王权无限论着。他对议会提出限制王权的《权利请愿书》非常不满,1629年下令解散议会。他用逮捕、监禁和大量罚金来镇压敢于反对他的人。他模仿法国和西班牙大陆的君主制,力图为自己建立不依靠议会的常备军。他还采取措施,打击资本主义工商业,并迫害清教徒。
教材第二目内容“查理一世命丧断头台”,主要介绍的是革命的过程,在学习这一目内容时,我让学生在初步了解革命过程的基础上高度概括,列出革命过程的基本线索。通过指导学生整理线索,让学生认识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充满了斗争和曲折,但最终还是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战胜了封建制度,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社会进步,以此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进步意识。
四、质疑释疑,分析探究
教材第三目内容“《权利法案》的颁布”是本课的难点。尤其在本课当中被我赋予“不断强化学生的民主和法制意识”这一新的主旨之后,如何就这一问题深入浅出,又有的放矢,是我深思熟虑的地方。
在和学生一起了解了基本史实的基础上,我首先通过课件组织学生讨论一个问题。我把学生分成两大组,分别讨论两人的观点,时间为3分钟左右。期间,我深入学生当中,了解各组讨论情况,并及时给予适当指导。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我作出适当总结:我认为两位同学讲的都有道理,但都不全面,一个看到了革命的进步性,一个看到了革命的局限性,从而指导学生分析历史问题时应当一分为二,培养他们辨证地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紧接着刚才的讨论,我试图将革命的局限性和进步性向深处挖掘。我首先向学生提问:“为什么1688年进行的是宫廷政变,而不是更加激进的革命,最终还保留了国王?”通过这一问题来探究革命局限性的原因。接着通过课件介绍《权利法案》的相关内容,设问:“英国议会制定《权利法案》的目的是什么?《权利法案》起了什么作用?通过这一问题来总结革命的进步意义。
最后我向学生指出,从13世纪英国议会的出现,到英国完全确立君主立宪政体,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期间充满了曲折、反复,变革、战争,最终英国从一个专制独裁的封建王国发展为民主法制的现代化国家,伴随着王权的削弱和议会权利的不断增强,民主和法治的观念日渐人心,也为西方各国摆脱专制、追求民主提供了巨大的示范作用。以此来强化学生的民主与法治意识。五.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在学生对英国确立的君主立宪政体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我通过课件出示2005年胡锦涛出访英德西韩四国时在英国受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盛大宴请的图片,然后再通过图片向学生介绍,有一部反映伊丽莎白二世的电影《女王》受到极大的关注和赞誉,影片将现今英国王室同首相和民众的微妙关系展示的淋漓尽致,希望同学们课后能去观看这部影片,从电影中更直观的了解君主立宪政体在英国当今社会当中的地位和影响,以此结束新课。
以上就是我对这节课的简单分析和处理,谢谢大家。附录:
附1:16世纪的英国民歌——
机间宽又长,织机二百张,织工二百人,排列成长行 旁有一大屋,女工共百人。
外有一间房,童工一百五,并坐捡细毛,不敢怨劳苦。都是穷苦人,终日不休息,清晨到深夜,各得一便士。又有一大厅,五十剪毛工,施展好手艺,天衣全无缝。又有八十人,洗呢更浆呢。染工又八十,呢绒着颜色。二十擀制匠,整呢折成匹。封建国王的言行——
国王是上帝派到世间的最高权威,有无限的权利国王创造法律,而非法律创造国王,国王应居于法律和议会之上,不受世俗法律限制。——詹姆士一世
(附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基本线索—— 1639年,苏格兰人民起义——导火线 1640年,新议会的召开——标志 1642年,内战
1649年,共和国成立——高潮 1649年,克伦威尔独裁统治 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1688年,光荣革命)
(附3:问题讨论——
对下面两人的对话,你有什么看法?
女生:1688年政变没有流血就推翻了国王的专制统治,非常了不起。男生:1688年政变是资产阶级和其他阶级妥协的结果,仍然保留了国王,革命并不彻底。)
(附4:《权利法案》的内容——
1、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2、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3、向国王请愿,乃臣民之权利,一切对此项请愿之判罪或控告皆为非法。
4、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