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乡镇、街道的由来及政权建设的演进(共五则)

时间:2019-05-14 05:38: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乡镇、街道的由来及政权建设的演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乡镇、街道的由来及政权建设的演进》。

第一篇:我国乡镇、街道的由来及政权建设的演进

我国乡镇、街道的由来及政权建设的演进

乡镇是中国农村地区的基层行政建制单位,在我国乡镇制可谓源远流长。

说到乡,要从县制说起。春秋时期,楚武王灭掉权国,将其改建为县,是为设县之始。春秋后期,县制作为地方政权开始逐渐推行于内地。战国时期,县的设置已较为广泛。县令为一县之长,由国君任免。县之下有乡、里等作为国家对居民进行控制的基层组织单位。秦汉时期,县分成若干乡,乡下有里,里下有什伍组织。因此说,乡建制,萌芽于春秋战国之际,定型于秦汉时期。

镇最初的含义是指“一方之首山”,即一定区域内最高最大的山。由于这些山上通常驻有兵马,是一方镇守要地,所以“镇”逐渐被引申为镇压、镇守之意,引申为派兵驻守的地方,成为区域概念。镇作为行政建制单位始于北魏。唐代沿袭了这一建制,史称藩镇或方镇。北宋初年,镇开始有定期的集市和商店,有了一定的辖区,下设街、巷,已近似于县以下的地域性管理单位。清朝末年,作为现代行政学意义上的基层行政建制单元的镇开始形成。1909年清政府颁布的《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以城乡分制为原则,规定府、厅、州、县治所驻地为城,城外的市镇、村庄、屯集,人口满5万者设镇,其余为乡。1929年国民政府修订的《县组织法》将乡镇作为行政区划建制首次列入法律。1939年国民政府公布《县各级组织纲要》确定乡、镇同为县以下的基层行政单位。

中国共产党对农村乡级政权建设的探索和实践,可以追溯至20世纪20年代。在乡镇政权建设方面,大体上有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农民代表大会、土地革命时期的乡工农兵代表大会、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乡人民代表会议的四种形式。

新中国建立后,1950年12月,政务院颁布《乡(行政村)人民代表会议组织通则》,第一次规定乡(行政村)设人民代表会议和人民政府,由此确定了乡镇政权的基本构架。1954年9月,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我国第一部宪法,明确规定实行“乡、民族乡、镇”的建制。其中,第53条规定“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第54条规定“乡、民族乡、镇设立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委员会”,人民委员会即人民政府,是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第57条规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两年”。这是第一次以根本大法的形式把“乡、民族乡、镇”明确为我国最基层的政权组织,标志着我国农村基层政权的初步定型。到1957年12月,除台湾和西藏的昌都地区,全国共有120,753个乡、镇政府,其中乡政府117,081个,镇政府3,672个。同时,“乡、民族乡、镇”的称谓和建制也延续至今。

1958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开始撤乡、镇并大社,推行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行使乡镇政权职权,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称生产大队,实行政社合一、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到1962年,全国共建人民公社74,771个。后来经过不断调整,到1982年,全国共有人民公社54,352个。

1982年12月,修订后的《宪法》规定,乡、民族乡和镇是我国最基层的行政区域,乡镇行政区域内的行政工作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乡镇人民政府实行乡长、镇长负责制。乡镇长由乡镇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要求实行政社分开,恢复乡镇政府。到1985年底,全国农村废除人民公社,建立乡政府的工作基本结束,全国共建立了91,590个乡、镇人民政府。

街道,原义指两边有房屋的比较宽阔的道路,在行政学中则是指一个区域,是城市基层组织。中国城市基层组织设置大致始于民国政府时期,1930年5月,民国政府重新颁布的《市组织法》规定,市分行政院直辖市和省辖市两类,市的基层实行“闾邻制”。1933年重修的《市组织法》将“闾邻制”又改为“保甲制”,“市以下设区,区之内编为保甲。”据 1930年7月民国政府公布的组织法,县下面设区,区的下面为“村”、“里”,在村、里的下面所谓“闾邻制”,即25家为1闾,设闾长,闾的下面为邻,5家为1邻,设邻长。1933年重修的市组织法,将“闾邻制”改为“保甲制”,所谓“保甲制”,即以户为单位,十户为甲,设甲长;十甲为保,设保长。

1949年全国解放,中共接管大城市后,宣布废除保甲制度,对传统社区组织和民间势力进行了摧毁性的打击,对基于保甲编成的区级建制进行了合并改组,并最终确定为一级政府。1950年

11月政务院公布的《大城市区人民政府组织通则》第一条就规定:区人民行使政权的机关为区人民代表大会(或代行其职权的区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和区人民政府。1954年9月通过的《宪法》规定了在直辖市和较大市之下设置区一级人民政府。

保甲制度取消后,基于当时严峻的基层管理需要,各城市纷纷成立了诸如防护队、防盗队、居民小组、中心小组(在居民小组之上)、居民委员会等名目不同的居民组织。直到1954年12月颁布《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之后,才统一将城市基层居民组织的名称统一规定为居民委员会,并将其性质规定为城市基层居民群众自治组织。

处于维护新生政权稳定,加强对城市社会控制并进行有效管理,中国共产党成功地通过制度化途径将新生的城市政权组织延伸到街道,在街道建立起组织,并将街道组织作为对城市社区实施社会控制的重心。

在1954年12月以前,各城市的市政当局对街道组织建设各行其是,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模式。就全国各城市的街道组织形态来看,大致有三种类型:一是设街政府,为城市基层政权;二是设街公所或街道办事处,为市或市辖区的派出机构;三是“警政合一”,在公安派出所内设行政干事或民政工作组,承担有关工作。

1954年12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统一规定:10万人口以上的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应当设立街道办事处;10万人口以下5

万人口以上的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如果工作确实需要,也可以设立街道办事处,作为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的派出机关;管辖区域一般应当同公安派出所的管辖区域相同;街道办事处共设专职干部3 人至7

人,其中妇女干部1人。并且规定了街道办事处的职责任务:办理市、市辖区的人民委员会有关居民工作的交办事项;指导居民委员会的工作;反映居民的意见和要求。

至此,国家通过立法形式对街道办事处性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职责内容、管辖范围和管辖人口等进行了整齐划一的规定,街道办事处建设开始走向了制度化稳定化发展轨道。街道办事处的普遍建立,标志着我国以市、市辖区、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为主体的、国家行政力量与居民自治力量相结合的城市管理体制架构已初步形成。

人大街道工作机构发源于山东济南。1995年,济南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提出在街道配备一名干部负责街道代表联络工作。济南市委同意了这个意见。1996年上半年历下区率先在街道建立了人大办事机构,接下来4城区的50个街道全部建立了人大工作机构(名称为街道人大办公室)。1999年济南市人大常委会对街道人大工作机构的设置情况进行了调研,随即召开会议予以支持,并对机构建设提出了规范性要求,包括统一名称、统一标识、建立制度,落实经费和办公设施等。

人大街道工作机构继起于山西太原。1998年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人大常委会从人大工作在街道与乡镇之间的对比中,认识到在街道层面建立人大工作机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拟定了在街道建立人大工作委员会的意见,报经区委批准于当年7月实施。随后,另有两个区迅速跟进。山西省人大和太原市人大给予充分肯定,于2000年先后召开人大工作会议,作为经验进行推广。2001年6月太原市出台了相关地方性法规,报请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实施。

人大街道工作机构跟进于北京。北京市最早建立人大街工委的是东城区。著名人大制度研究专家、北京市人大制度理论研究会副会长席文启在所著《人民代表大会工作十五讲》一书中写道,1999年初,我上任东城区人大常委会主任,2000年春派人到济南和太原考察,回来后向区委作了报告。同年5月,把建立人大街工委写进了区委关于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决定。从2000年8月试点到11月铺开,在10个街道全部建立了人大街工委。

随后设立街道人大工委的做法在全国大中城市迅速推广开来。各地普遍设立街道人大工委的做法促使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进行了修改。2015年8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将《组织法》第五十三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三款:“市辖区、不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可以在街道设立工作机构。工作机构负责联系街道辖区内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组织代表开展活动,反映代表和群众的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常务委员会交办的监督、选举以及其他工作,并向常务委员会报告工作。”

这样,从立法上解决了街道设置人大工作机构的法律支撑问题。

第二篇:我国农村基层政权建设问题初探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我国农村基层政权建设问题初探

作者:王超 王长海

来源:《现代交际》2012年第02期

[摘要]农村基层政权,是国家设立在农村的、其下不存在行政层级的、直接面对农村社会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政权组织,是国家政权体系中的最低一个层级,也是党和政府在农村基层一切工作的落脚点,是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如果放松或削弱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势必会影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贯彻执行,影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党和政府在农村的形象或威信就会受到损害。

[关键词]农村 基层 政权 建设

[中图分类号]D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2-0134-01众所周知,农村政治历来是人们所关注的重心和焦点之一。所谓农村政治,主要是指国家行政权力和农村内生权力在乡村社会的交互运作以及对乡村公共事务的治理。农村基层政权和政治生活的变迁,是20世纪中国社会整体变迁的一部分。而20世纪中国政治的变革可谓跌宕起伏,动荡和变革循环,传统与现代交融,结构转换和机制重建并存。与此相应,农村政治也始终处于转换、重构与变迁之中,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了中国农村以及中国社会变动与转型的方式、路径和速度。

一、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存在的问题及现状

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上存在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原因也比较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村级干部管理系统面临人力匮乏

目前大多村庄青年外出,使得大多农村老龄化,致使精英外流,农村知识体系不能及时更新。同时,村干部的报酬太低,工作压力过大。村干部现况是管事多、操心多、挨骂多,在事业发展前景上几乎没有转干、升迁的可能,因此不少人不愿当村干部。这样村级组织的素质、办事效率很难提高。

(二)乡村债务,只升不降

居高不下的乡村债务对农村的治理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恶果。乡村干部对村部能偿还巨大债务的信心丧失,并因此失去了工作的热情与社会责任感,得过且过成为他们的信条。为化解债务,各地采取了种种措施,收效甚微。有些村镇采取了一些不当的手段来化解,虽然一时缓解了压力,但其后的问题更是引人深思。

(三)干部待遇低,工作的积极性降低

干部心态失衡,存在思想危机。一些基层干部在世俗金钱、权利的诱惑下,经不起腐朽世俗思想的侵蚀,世界观、价值观开始发生转变,与党的宗旨背离,不是人民利益大于自己,而是为自己谋钱谋退路,以权谋私、违法乱纪。此外监管机制不具体,村级干部违法违纪有机可乘。由于村级干部法律意识普遍淡薄,思想道德水平差,政治素养不高,工作中“公私兼顾”现象严重,贪占心理和侥幸心理日益增加,致使其逐步走向违法违纪道路。三是由于村级干部政治待遇与经济待遇低。个别村级干部因为工作量大,报酬少,存在得不偿失、付出和回报之间的失衡心理,导致个别村级干部有违法违纪成本低的认识,“干不干无所谓”的心理倾向严重导致工作积极性下降。

二、加强乡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可行性路径探讨

(一)方向要坚定,思路要清晰

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这是方向是目标,要坚定不移。发展基层民主的途径有很多,各个地方的情况又很不一样,但思路一定要清晰,程序一定要科学合理,细节一定要周到严密,这些做到了,不但可以保证有良好的结果,而且可以有效避免黑恶势力、家族宗族势力对基层政权组织的不良影响。一个得民心的、有效率的、强有力的基层政权的改革发展思路,需要上层来定夺,需要中层来细化,需要底层来落实,需要广大民众的真正参与,大家各负其责,齐心协力,就会越来越接近我们所希望的目标

(二)党组织对于选举出的村组织要起到监督、制衡的作用

民主选举只是民主政治的一个部分。除了民主选举,还有民主监督、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民主选举不能保证选举出来的村干部不以权谋私,因此,对于选举出来的村干部,党组织要同村民一同监督,使得村干部走上“干实事”“干对事”的道路。完善和推进村民自治是党组织的责任。在完善和推进村民自治工作中,村党组织要创新领导方式,改进工作方法,在科学领导村委会开展“四个民主”上下功夫,依法依规切实维护好农民群众的民主权利。

(三)要切实加强农村基层政权执政的物质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基层政权的生存能力、调控能力有赖于一定的物质基础。夯实基层的物质基础,其最根本的措施是发展农民集体经济,只有农民的经济、知识提升,才能保障生活。另外根据不同情况出台相应政策,建立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动力机制,充分调动基层干部发展集体经济的积极性。省、市、县进行监督指导,杜绝村干部“公吃公玩”、变卖集体耕地等现象。

农村基层政权作为我国最基层的行政机关,是党的农村政策的贯彻、执行者。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水平如何,关系到党的领导和执政基础,关系到我国的现在和未来。乡镇是我国在农村地区设立的基层政权组织,是我国社会的基础,是党和政府上情下达,下情上达,与广大农民保持密切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织者。乡镇政权的建设和

运行能否适合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的需要,是关系我国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大事。在现阶段,实现乡镇政府高效的运转,对于保持农村稳定,发展农村经济,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建和谐社会都至关重要。

第三篇:乡镇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总结

乡镇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总结

乡镇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总结

喇嘛甸镇现有6个村民委员会、一个居委会、一个管委会。年初以来,镇委、镇政府及农村“两委”班子紧紧围绕如何让中央1号文件促农增收的精神落到实处这一主题,文秘114网狠抓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工作。

一、充分发挥村委会作用,充实后备干部队伍情况

(一)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村委会换届选举后,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了村委会成员32人,其中主任6人,副主任7人,委员19人。当选的村委会成员中,党员21人,占村委会成员的65.6,妇女6人,占村委会成员的18.75,平均年龄43.7岁。文化程度方面,大专文化1人,高中(中专)文化14人,初中文化16人,小学文化1人。村民代表人,村民小组27个,起到连接政府和群众的纽带作用。

首先,提高两委成员整体素质。为进一步提高各村“两委”班子成员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才能,按照省委组织部的总体部署,区委组织部集中利用5天时间,根据深入了解农民所急需掌握的农牧业知识和今年各村拟发展项目所需要的技术,对喇嘛甸镇123名镇干部和村“两委”班子成员进行了培训。一是邀请高校名师授课。区委组织部从八一农垦大学请来了副校长赵福春教授等3名多年从事农牧业的教授,针对我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转牧战略的实际需要,为镇村干部和部分种、养殖大户专题讲解了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农村改革和农村经济建设》、《奶牛饲养技术》、《保护地种植》三项内容,并现场解答了群众许多疑难问题。

二是利用本级“专家”讲解。区委充分发挥本级师资力量,从区委党校、区政府信息中心、区法院、镇经科教实验基地等地抽出骨干力量,组成讲师团,为镇村干部和部分种、养殖大户解读了“两会”报告中的“三农”问题、网络基本知识、民主与法制建设、奶牛饲养、中草药及色素万寿菊的种植等内容。

三是活化培训形式。结合《黑龙江省农村基层干部培训教材》的内容,区委利用电化教育、办公网络等形式组织镇村干部和部分种、养殖大户收看了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市场经济知识和世贸组织规则、政策法规等记录片。

通过这次培训,镇村干部初步具备了运用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的方法带领群众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和依法处理农村复杂矛盾的能力。

其次,强化两委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农民收入,加快农村经济不断向前发展,关键是要有一支思想好、作风硬、业务精、有知识、懂经营、会管理的基层干部队伍。为此我们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结合本地的实际,采取机关选派、公开选拔、横向交流和大胆引进等有效措施,选派一批思想好、作风硬、懂经营、会管理的国家干部到农村任职,实行了村党支部书记职业化。并通过农村村委会换届选举,民主选出了农民信赖的、热心为村民服务的带头人,为农村致富奔小康起到了组织上的保证。

第三、完善功能,扩大民主。我镇围绕四个民主进行村民自治的制度化建设,以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为目标,实行真正的“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从而为我镇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镇委和镇政府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广泛宣传农村实行村民自治重大意义,全镇上下形成了学习贯彻执行《村委会组织法》的良好氛围。通过组织学习和宣传,增强了村民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培养村级后备干部。为建设一支与时俱进、堪当重任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从根本上解决村级班子后继乏人的问题,储备足够的后备人才资源,我镇积极为村级组织“充电造血”。目前共有村级后备干部16人(女1人),党员12人,35岁以下15人,高中以上学历16人,其中正在攻读大学的2人。

一是经考察合格的人员,召开党委会议,从年龄在40岁以下、文化程度在高中以上、有一定组织领导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的对象中确定村后备干部(公式后群众无疑义)。村级后备干部选拔工作结束后,向区委组织部上报村级后备干部登记表。建立村级后备干部档案和“人才储备”制度,对后备干部进行定期培训,定向培养,定向考察,实行动态管理。

二、乡镇政务公开、村务公开情况

首先,20xx年政务公开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完善以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为核心,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为思路。重点健全完善村级重大事务决策程序,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建立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以“给百姓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为目的,强化镇村财务政务公开的监督机制,端正党风、加强廉政建设、让农民充分行使民主权力,密切党群和干群关系,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壮大集体经济,推动我镇发展。

其次,为了扎实有效地做好全镇镇务村务公开工作和农村税费改革后的调整重点抓了如下几项工作:

1、调整喇嘛甸镇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

成立了以区委常委、镇党委书记焦守桐为组长,镇纪委书记朱立军和副镇长张伟为副组长,各站办主任和各村书记为成员的镇、村财务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政府办。

2、重新确定了公开的内容。增加了转移支付资金支付情况;计划生育照顾生育二胎指标;征收计划生育社会抚养费;独生子女费发放;粮食补贴金发放等公开内容。

制定下发了《喇嘛甸镇进一步强化镇村财务政务公开工作实施方案》,并召开了专题会议,加以部署。

3、利用以会代训形式对镇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和各单位负责人进行了培训,学习政务公开的有关政策,深刻领会村务公开的精神实质,认真学习政务、村务公开的业务知识,尤其是财务知识、国土知识、计生知识。同时,加强村务公开政策、知识的宣传,使之家喻户晓。

4、强化了村务公开的监督机制。一方面加强了村务公开的监督,出台了验收、检查村务公开的管理办法,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其次,加强人民群众(尤其是各级人大代表、村民代表)对村务公开的监督。建立村务公开责任追究制。

5、健全村务公开网络机构,强化政务公开的组织协调,镇成立政务、村务公开工作办公室,村配备村务公开信息员,层层成立财务公开领导小组,研究部署村务公开工作,切实做到村务公开有人抓有人管。

三、带领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情况

20xx年,为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镇委、镇政府和各村“两委”班子从完善服务功能入手,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年初以来,我镇结合“科普之冬”工作,采取工作组入户宣传调研、开座谈会、典型示范、参观学习与办培训班相结合的办法,帮助农户选定、落实发展项目。在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情况,制定了逐步提高带领群众致富能力的计划。

(一)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坚持以产业化为统领,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农转牧”为重点,全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1、依托龙头企业,强力推进以乳肉牛为主的畜牧业。继续坚持“农转牧”战略,结合我镇资源条件和畜牧业发展的基础,抓住我省实施畜牧强省的机遇,走好“以农养牧、以牧促农、农牧结合、以牧为主”的发展路子,把畜牧业发展成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把乳业发展成畜牧业的主导产业。一是围绕惠尔康和伊利集团发展奶牛养殖,建设宏伟奶牛小区和1处奶牛繁育站点,改造6处奶牛繁育站点,力争全镇年底奶牛饲养量达到1.5万头。二是围绕金都和皓月集团发展肉牛养殖,在新华牧业小区建设金都肉牛养殖基地,力争全镇年底肉牛饲养量达到0.5万头。三是围绕金锣集团发展生猪养殖,力争全镇年底生猪饲养量达到5万头。四是围绕佳明养殖有限公司发展茸鹿养殖,规划建设繁荣养鹿小区,力争全镇年底鹿存栏达到0.15万只。五是围绕繁荣火鸡养殖基地发展火鸡养殖,力争全镇年底火鸡饲养量达到2万只。六是加大投入,切实抓好防病灭病体系建设。

2、抓好园区和基地建设,增强辐射带动能力。20xx年我们将继续加大对园区和基地的扶持和投入力度,抓好项目建设。一是续建中草药基地,在新华、向荣扩大防风定植面积3000亩,打机电井5眼。二是续建繁荣、宏伟温室园区,使繁荣温室园区增加高效节能日光温室40栋,宏伟棚室二区增加高效节能日光温室100栋。三是色素万寿菊种植及花粉颗粒加工二期工程建设,投资2590万元,定向种植万寿菊5万亩(其中喇镇种植3000亩),收鲜花6万吨,加工万寿菊颗粒6000吨。力争创产值6000万元,利税1800万元。四是新建万寿菊种植专用肥生产项目,投资300万元,建设年产1万吨的万寿菊种植专用肥项目,力争创产值1600万元,实现利税600万元。

3、围绕市场需求,扩大特色养殖和绿色种植产业规模。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的原则,大力发展特色养殖和绿色种植产业。紧紧围绕城市餐桌发展牛蛙、北极寒鸭、兔、鹅等特种养殖业,力争初步实现产业链,围绕现有的四个A级绿色蔬菜品牌,大力发展绿色蔬菜种植,建设三胜和富强自产菜市场。

4、实施扶贫工程。为了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镇委、镇政府决定,在20xx年投资30万元开展的百户脱贫致富工程基础上,今年将继续采取“借种还粮”、“放母还犊”的办法,增加投资50万元,使总投资达到80万元,再扶持100户农户脱贫,力争实现户均增收5000元。

喇嘛甸镇民政办

20xx年6月16日

第四篇:乡镇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总结

喇嘛甸镇现有6个村民委员会、一个居委会、一个管委会。年初以来,镇委、镇政府及农村“两委”班子紧紧围绕如何让中央1号文件促农增收的精神落到实处这一主题,狠抓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工作。

一、充分发挥村委会作用,充实后备干部队伍情况

(一)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村委会换届选举后,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了村委会成员32人,其中主任6人,副主任7人,委员19人。当选的村委会成员中,党员21人,占村委会成员的65.6%,妇女6人,占村委会成员的18.75%,平均年龄43.7岁。文化程度方面,大专文化1人,高中(中专)文化14人,初中文化16人,小学文化1人。村民代表人,村民小组27个,起到连接政府和群众的纽带作用。

首先,提高两委成员整体素质。为进一步提高各村“两委”班子成员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才能,按照省委组织部的总体部署,区委组织部集中利用5天时间,根据深入了解农民所急需掌握的农牧业知识和今年各村拟发展项目所需要的技术,对喇嘛甸镇123名镇干部和村“两委”班子成员进行了培训。

一是邀请高校名师授课。区委组织部从八一农垦大学请来了副校长赵福春教授等3名多年从事农牧业的教授,针对我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转牧战略的实际需要,为镇村干部和部分种、养殖大户专题讲解了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农村改革和农村经济建设》、《奶牛饲养技术》、《保护地种植》三项内容,并现场解答了群众许多疑难问题。

二是利用本级“专家”讲解。区委充分发挥本级师资力量,从区委党校、区政府信息中心、区法院、镇经科教实验基地等地抽出骨干力量,组成讲师团,为镇村干部和部分种、养殖大户解读了“~”报告中的“三农”问题、网络基本知识、民主与法制建设、奶牛饲养、中草药及色素万寿菊的种植等内容。

三是活化培训形式。结合《黑龙江省农村基层干部培训教材》的内容,区委利用电化教育、办公网络等形式组织镇村干部和部分种、养殖大户收看了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市场经济知识和世贸组织规则、政策法规等记录片。

通过这次培训,镇村干部初步具备了运用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的方法带领群众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和依法处理农村复杂矛盾的能力。

其次,强化两委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农民收入,加快农村经济不断向前发展,关键是要有一支思想好、作风硬、业务精、有知识、懂经营、会管理的基层干部队伍。为此我们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结合本地的实际,采取机关选派、公开选拔、横向交流和大胆引进等有效措施,选派一批思想好、作风硬、懂经营、会管理的国家干部到农村任职,实行了村党支部书记职业化。并通过农村村委会换届选举,民主选出了农民信赖的、热心为村民服务的带头人,为农村致富奔小康起到了组织上的保证。

第三、完善功能,扩大民主。我镇围绕四个民主进行村民自治的制度化建设,以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为目标,实行真正的“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从而为我镇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镇委和镇政府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广泛宣传农村实行村民自治重大意义,全镇上下形成了学习贯彻执行《村委会组织法》的良好氛围。通过组织学习和宣传,增强了村民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培养村级后备干部。为建设一支与时俱进、堪当重任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从根本上解决村级班子后继乏人的问题,储备足够的后备人才资源,我镇积极为村级组织“充电造血”。目前共有村级后备干部16人(女1人),党员12人,35岁以下15人,高中以上学历16人,其中正在攻读大学的2人。

一是经考察合格的人员,召开党委会议,从年龄在40岁以下、文化程度在高中以上、有一定组织领导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的对象中确定村后备干部(公式后群众无疑义)。村级后备干部选拔工作结束后,向区委组织部上报村级后备干部登记表。建立村级后备干部档案和“人才储备”制度,对后备干部进行定期培训,定向培养,定向考察,实行动态管理。

二、乡镇政务公开、村务公开情况

首先,2004年政务公开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完善以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为核心,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为思路。重点健全完善村级重大事务决策程序,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建立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以“给百姓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为目的,强化镇村财务政务公开的监督机制,端正党风、加强廉政建设、让农民充分行使民主权力,密切党群和干群关系,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壮大集体经济,推动我镇发展。

其次,为了扎实有效地做好全镇镇务村务公开工作和农村税费改革后的调整重点抓了如下几项工作:

1、调整喇嘛甸镇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以区委常委、镇党委书记焦守桐为组长,镇纪委书记朱立军和副镇长张伟为副组长,各站办主任和各村书记为成员的镇、村财务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政府办。

2、重新确定了公开的内容。增加了转移支付资金支付情况;计划生育照顾生育二胎指标;征收计划生育社会抚养费;独生子女费发放;粮食补贴金发放等公开内容。

制定下发了《喇嘛甸镇进一步强化镇村财务政务公开工作实施方案》,并召开了专题会议,加以部署。

3、利用以会代训形式对镇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和各单位负责人进行了培训,学习政务公开的有关政策,深刻领会村务公开的精神实质,认真学习政务、村务公开的业务知识,尤其是财务知识、国土知识、计生知识。同时,加强村务公开政策、知识的宣传,使之家喻

第五篇:乡镇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总结

喇嘛甸镇现有6个村民委员会、一个居委会、一个管委会。年初以来,镇委、镇政府及农村“两委”班子紧紧围绕如何让中央1号文件促农增收的精神落到实处这一主题,狠抓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工作。sO100

一、充分发挥村委会作用,充实后备干部队伍情况

(一)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村委会换届选举后,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了村委会成员32人,其中主任6人,副主任7人,委员19人。当选的村委会成员中,党员21人,占村委会成员的65.6%,妇女6人,占村委会成员的18.75%,平均年龄43.7岁。文化程度方面,大专文化1人,高中(中专)文化14人,初中文化16人,小学文化1人。村民代表人,村民小组27个,起到连接政府和群众的纽带作用。

首先,提高两委成员整体素质。为进一步提高各村“两委”班子成员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才能,按照省委组织部的总体部署,区委组织部集中利用5天时间,根据深入了解农民所急需掌握的农牧业知识和今年各村拟发展项目所需要的技术,对喇嘛甸镇123名镇干部和村“两委”班子成员进行了培训。

一是邀请高校名师授课。区委组织部从八一农垦大学请来了副校长赵福春教授等3名多年从事农牧业的教授,针对我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转牧战略的实际需要,为镇村干部和部分种、养殖大户专题讲解了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农村改革和农村经济建设》、《奶牛饲养技术》、《保护地种植》三项内容,并现场解答了群众许多疑难问题。

二是利用本级“专家”讲解。区委充分发挥本级师资力量,从区委党校、区政府信息中心、区法院、镇经科教实验基地等地抽出骨干力量,组成讲师团,为镇村干部和部分种、养殖大户解读了“两会”报告中的“三农”问题、网络基本知识、民主与法制建设、奶牛饲养、中草药及色素万寿菊的种植等内容。

三是活化培训形式。结合《黑龙江省农村基层干部培训教材》的内容,区委利用电化教育、办公网络等形式组织镇村干部和部分种、养殖大户收看了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市场经济知识和世贸组织规则、政策法规等记录片。

通过这次培训,镇村干部初步具备了运用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的方法带领群众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和依法处理农村复杂矛盾的能力。

其次,强化两委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农民收入,加快农村经济不断向前发展,关键是要有一支思想好、作风硬、业务精、有知识、懂经营、会管理的基层干部队伍。为此我们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结合本地的实际,采取机关选派、公开选拔、横向交流和大胆引进等有效措施,选派一批思想好、作风硬、懂经营、会管理的国家干部到农村任职,实行了村党支部书记职业化。并通过农村村委会换届选举,民主选出了农民信赖的、热心为村民服务的带头人,为农村致富奔小康起到了组织上的保证。

第三、完善功能,扩大民主。我镇围绕四个民主进行村民自治的制度化建设,以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为目标,实行真正的“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从而为我镇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镇委和镇政府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广泛宣传农村实行村民自治重大意义,全镇上下形成了学习贯彻执行《村委会组织法》的良好氛围。通过组织学习和宣传,增强了村民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培养村级后备干部。为建设一支与时俱进、堪当重任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从根本上解决村级班子后继乏人的问题,储备足够的后备人才资源,我镇积极为村级组织“充电造血”。目前共有村级后备干部16人(女1人),党员12人,35岁以下15人,高中以上学历16人,其中正在攻读大学的2人。

一是经考察合格的人员,召开党委会议,从年龄在40岁以下、文化程度在高中以上、有一定组织领导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的对象中确定村后备干部(公式后群众无疑义)。村级后备干部选拔工作结束后,向区委组织部上报村级后备干部登记表。建立村级后备干部档案和“人才储备”制度,对后备干部进行定期培训,定向培养,定向考察,实行动态管理。

二、乡镇政务公开、村务公开情况

首先,2004年政务公开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完善以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为核心,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为思路。重点健全完善村级重大事务决策程序,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建立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以“给百姓一个明白,还干

下载我国乡镇、街道的由来及政权建设的演进(共五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乡镇、街道的由来及政权建设的演进(共五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苏木乡镇政权建设调研报告

    东明镇关于苏木乡镇政权建设调研报告一、 苏木乡镇政权建设现状东明镇位于奈曼旗东部,原名刘家茶馆。是梁东明同志生前工作和战斗过的地方。辖区面积93.58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1......

    关于加强乡镇基层政权建设工作调研

    关于“加强乡镇基层政权建设工作”的调研提纲 1、当前乡镇财政管理体制:乡财县管乡用。 存在的问题: 一是工作量加大,工作难度增加。由于乡镇财政直接面对千家万户,工作面广,服务......

    我国货币政策的历史演进[范文]

    我国货币政策的历史演进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国家财政是国民收入分配主体,财政政策在经济运行调控中占据主导地位,发挥着巨大的调控作用。但那时银行却是财政的附庸,无足轻重,甚至连......

    我国植树节的由来

    【我国植树节的由来】 为了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感情,提高人们对森林功用的认识,促进国土绿化,达到爱林护林和扩大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特定每年的3月12日中国的植树节......

    我国教师节的由来

    我国教师节的由来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那天早上一起床就忽然想到老师应该有自己 的节日。”教师节的最早创意人、中科院院士王梓坤教授这样说。 那是1984年12月9日,王教授当天......

    我国植树节的由来

    【我国植树节的由来】 为了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感情,提高人们对森林功用的认识,促进国土绿化,达到爱林护林和扩大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特定每年的3月12日中国的植树节......

    我国植树节的由来

    【我国植树节的由来】 为了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感情,提高人们对森林功用的认识,促进国土绿化,达到爱林护林和扩大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特定每年的3月12日中国的植树节......

    关于我国国庆节的由来

    上海道小学三年级八班李奕欧 关于我国国庆节的由来 “国庆”一词,本指国家喜庆之事,国家最大的喜庆之日当然莫过于建国纪念日了,今天称国家建立的纪念日为国庆。国庆节对于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