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一五”期间资源型城市演进路径分析
我国“一五”期间资源型城市演进路径分析
[内容摘要] “一五”期间我中国资源型城市的大发展时期。本文探讨了这一时期资源型城市演进的理论源流,梳理出了资源赋存→区域优势→工矿企业→资源型城市的演进路径,并从动力机制、资金来源、人力资源等角度进行了分析。
[关 键 词] “一五”期间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 资源型城市 演进路径
资源型城市是指依托资源开发而兴建或者发展起来的城市,其特点就是城市兴起或发展与资源蕴藏和开采利用紧密相关。“一五”期间是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大发展时期,在中国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资源型城市发挥了巨大作用,也因此获得了迅速的发展。本文试图对“一五”期间资源型城市的演进路径做梳理,以期通过对资源型城市演进规律的分析,丰富对当时社会概貌的深刻认识。
一、影响“一五”期间资源型城市演进的主要因素
1、从乡村到城市工作重心的观念
从乡村到城市重心的观念促使我国“一五”期间城市迅速发展,也推动了资源型城市的演进。
1949年3月,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着重讨论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问题。全会明确指出:“从现在起,开始了由乡村到城市,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了城市”,要求全党“一步一步地学会管理城市”,并将“恢复和发展城市中的生产事业”作为中心任务,而“城市中的其他工作”,“都是围绕着生产建设这一个中心工作
[1](第588-589页)而服务的”。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1949年10月,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成立,中财委计划局下设基建处,主管全国的基本建设和城市建设。新中国成立后,首先从整个工业最薄弱环节入手,重点恢复和发展国计民生急需的矿山、钢铁、动力、机器制造等行业,以促进城市发展。1952年9月,中财委召开城市建设座谈会,对城市进行了分类,提出了有重点地进行城市建设的方针,而重点则在于工业城市,由此开始了重点工业的城市发展规划和城市建设,揭开了城市建设始于工业城市的序幕。1954年6月的城市建设会议进一步推动了工业城市的发展。在工业城市,资源型城市发展非常突出,比如1952年重点建设的前三类工业城市中,具有明显资源性特征的资源型城市约1/3,1954年的比例约为1/3强,代表性资源型城市有包头、兰州、太原、大同、鞍山、抚顺、富拉尔基、本溪、鹤岗、唐山等[2](第37-38页)。
2、苏联模式的影响
“一五”期间,我国资源型城市的演进是工业化道路选择的必然结果,苏联工业化模式产生了较大影响。
迅速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是中国人民从一百多年来遭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事实中得出的结论,也是当时要实现从一个落后农村国变成先进工业国的要求,要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只有走工业化道路。1949年10月,新中国诞生之际,我国面临复杂的国内外局势。在国际方面,二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变化,美苏两极对峙形成冷战。在国内方面,新中国成立时,人民解放战争还未结束,新生政权还受到严重威胁。与此同时,国民经济支离破碎,生产凋敝、交通梗阻、物价狂涨、投机猖獗、资金枯竭、民生困苦,这是当时中国面临的宏观经济环境。新中国成立后,新生的政府和人民都有着改变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非常希望能迅速发展经济,赶上世界发达国家,由此出现了三种稀缺资源配置的偏好:速度偏好(即把经济增长速度提高看成一切工作中心)、模仿偏好(即仿效或照搬他国成功的经验)和集中偏好(即加强以国家、政府名义下的资源集中使用和决策的集中化)[3](第11页)。在这些偏好的共同作用下,面临着“一是我们没有钱,二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们实行禁运和封锁。全靠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支援也不现实。特别是当时美帝国主义实际上还同我们处于军事对峙状态,我们亟需建立强大的军
事工业以增强国防力量”[4](第291页)的严峻形势,新中国的工业化道路选择了苏联模式,即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为基础,实行高积累、高投资,采用赶超的方式,优先发展重工业,成功实现工业化。
3、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优先发展重工业是我国实施工业化道路的战略,在“一五”期间是我国资源型城市演进的前提。
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即是苏联模式影响所致,也是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的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就提出了把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奋斗目标,并开始了在新中国成立后如何实现工业化的探索。新中国成立后,提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基本方针。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目标第一次集中反映在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中。1952年7月中共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提出:“工业建设以重工业为主,轻工业为辅”[5](第422页)。周恩来在1952年8
[6](第1070页)月指出:“五年建设的中心环节是重工业”。1953年4月苏联对我国“一五”计划的意见中包括:“‘一五’计划的基础是工业化,首先建设重工业,这个方针任务是正确的[7](第287页)。1953年9月8日,周恩来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报告中,对“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做了这样的概述:“首先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8](第109页)。优先发展重工业,基础是资源性产业,因此,能源、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等资源优先开采,随着资源开采的规模扩大,因资源兴起或发展的资源型城市必然迅速产生或发展。
观念指导行动,从乡村到城市工作重心的转移促进了城市的建设,也推动了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在苏联模式的影响下,建国初期我们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走出了资源赋存→区域优势→工矿企业的工业化道路,由此,以资源开发为特征的资源型城市获得巨大发展。
二、“一五”期间资源型城市的演进路径分析
优先发展重工业是中国实现工业化的战略。在这个战略指导下,城市政策也做了相应的转变。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观念时,而城市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城市的生产事业的恢复和发展”,是要“将消费的城市变成生产的城市”[9](1428页)。随着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的实施,我国在“一五”期间工业化的稳步推进,城市建设围绕工业化方针展开,主要是新建、改建、扩建工业城市,其中一个重点就是资源型城市。
资源性是资源型城市的基本特征,资源型城市的演进初始于资源开发,因此资源丰度高的地区是资源型城市演进的主要区域。在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中,在地区分布上,着重考虑了三个因素:资源、有利于经济落后地区改变面貌和军事上的需要,也就是说,考虑了建设的经济性、区域发展的平衡性和国家建设的安全性,其中资源因素放在首位。资源首位因素影响着资源开发区域的分布,在政策上,一方面强力扶持东北老工业基地,另一方面,对蕴藏有大量矿产资源的中西部实施了倾斜政策以开发中西部资源。
然而,在编制“一五”计划时,当时的领导人对工业建设应当先搞什么,后搞什么,怎样做到各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还不大明白。在党内研究和与苏联商讨后,确定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以苏联帮助设计的156个建设项目(合称为“156项工程”)为中心、由694个限额以上建设项目(实际施工达到921个)组成的工业建设而展开的。“156项工程”中,实际实施为150项,包括:军事工业企业44个,其中航空业12个、电子工业10个、兵器工业16个、航天工业2个、船舶工业4个;冶金工业企业20个,其中钢铁工业7个、有色金属工业13个;化学工业企业7个;机械加工工业24个;能源工业企业52个,其中煤炭工业和电力工业各25个、石油工业2个;轻工业和医药工业3个[10](第297页)。这些项目的建设,突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目的在于建立比较完整的基础工业体系和国防工业体系的骨架,为实现我国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这些项目在布局上有两个重点:一是合理地利用东北、上海和其他城市已有的工业基础,强调对鞍山钢铁联合企业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的改建,在计划的694个限额以上的工业项目中,有222个摆在东北和沿海各地;二是开始建设华北、西北、华中等新工业区,[11](209页)形成以武汉钢铁联合企业和包头钢铁联合企业为中心的新工业基地。
在“一五”期间实施的项目建设中,为了支持重工业的发展,政府在投入时,比较多的注意了资源采掘、初级原料加工等基础工业,一大批发展重工业所需要的资源性产业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纷纷上马。据统计,苏联帮助建设的156个建设项目在“一五”时期开工有147个项目,其中资源性工矿项目占了45项,包括煤炭工业25项、石油工业2项、钢铁7项、有色金属工业11项等,这些资源性工矿建设项目遍及黑龙江、辽宁、河北、山西、吉林、河南、安徽、河南、陕西、内蒙古、湖北、江西、云南、甘肃等地,涵盖煤炭、石油、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续建、改建、新建共计45项[12](第153-155页)。在694个限额工业建设项目中,资源型工矿企业建设项目仍占有重大比重,包括黑色金属15个,有色金属工业31个,电力工业113个,[13](第323-324)煤矿工业194个,石油工业13个,其他重工业27个,共计393项。
资源型城市是因资源开发而兴起或发展的城市,资源性工矿企业的巨大发展必然促使资源 型城市的兴起或发展。依托资源型工矿企业的发展,为数不少的资源型城市或兴起,或发展。据周一星统计,“一五”期间,中国共净增设城市21座[14](第187页),在非县城基础上兴建的资源型城市有6座(未含曾一度设市并撤消的河北峰逢市),包括双鸭市(1956)、平顶山(1957)、[15](第381页)鹤岗(1957)、铜陵(1956)、马鞍山(1956)、玉门市(1955)等。这些城市几乎都
是平地而起,基本上都是在资源性工矿企业的基础上设立起来的。另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统计,“一五”期间建成或基本建成的主要资源型城市有:煤矿城市的大同、阜新、辽源、抚顺、本溪、通化、鹤岗、鸡西、双鸭山、平顶山、焦作、铜川、淮南等,石油工业城市的抚顺、玉门等,钢铁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城市的承德、鞍山、包头、武汉、本溪、吉林、富拉基尔、抚顺、哈尔滨、株洲、个旧、白银等[16](374—382页)。
从“一五”期间我国资源型城市演进路径分析中可以看到,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指导下,“一五”期间,资源型城市基本上是沿着资源赋存→区域优势→工矿企业→资源型城市的路径演进,这是当时在我国历史和现实条件下走出来的资源型城市演进模式。
三、“一五”期间我国资源型城市演进路径透视
1、资源禀赋、国家政策、工矿项目建设是动力机制
资源禀赋:“一五”期间,新建工业区在地区布局上考虑的首要因素就是资源禀赋。钢铁厂、有色金属冶炼厂、化工企业等主要摆在矿藏资源丰富或能源供应充足的地区,机械加工企业主要摆在原材料生产基地的附近[17](第298页),比如鞍山钢铁公司、长春汽车城、沈阳飞机城、富拉尔基重型机械加工基地等就是按照这些原则建立起来的,所以,优越的资源禀赋是“一五”期间资源型城市兴起或发展的初始动力。
国家政策: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的推行使资源优先配置到重工业发展的部门,作为重工业发展的原材料、能源基地的资源型城市必然成为投资的重点,国家政策的推动使资源型城市获得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援,并在较短的时期内得到长足的发展,因此,国家政策是“一五”期间资源型城市兴起或发展的直接动因和助跑器。
工矿项目建设:资源型城市是依托资源开发而兴建或者发展起来的城市,所谓“矿兴城兴”、“先矿后市”、“因矿设市”,其特点就是城市兴起或发展与资源蕴藏和开采利用紧密相关。“一五”期间兴起或发展的多数资源型城市,矿区即城市的主体部分,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资源基地始终是国家生产体系的一个基本生产单元,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是资源生产,因此,工矿项目是“一五”期间资源型城市兴起或发展的基本动力。
2、资金来源以国家强制性积累为主,辅之以苏联的援助
资源型城市演进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一五”期间,中国经济依然很落后,效仿先行工业化国家的方式发动经济增长在我国行不通,而依靠市场力量逐渐积累从而实现工业化的速度很慢,现实又要求我们尽快实现工业化以富民强国,于是借助苏联力量、模仿苏联模式成为当时的选择。1950年2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苏联在莫斯科签署了一系列条件,内容之一就是苏联给中国以优惠的贷款,以美元计算,为3亿美元[18](第6页)。1954年9月29日,苏联政府代表团访问我国,签订了苏联政府给予我国5.2亿卢布长期贷款的协定,以及关于苏联
帮助我国新建15项工业企业和扩大原有协定规定的141项企业设备的供应范围的议定书[19](第110页)。同时,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依靠行政力量组织和配置社会资源,进行强制性工业化积累,即通过不等价交换和税收等形式把社会中的资源强制转移到工业领域,以支持工业的扩张和发展。由国家控制全部经济资源、由国家计划分配资源,在当时消除了社会经济活动中的许多不确定因素,从而减少了运行的“初始成本”,但也带来一系列负面的影响,比如单一的产权和计划协调替代市场交易,对抗是不可避免的,由此付出的对抗成本也必然会随着资源型城市发展而增加,内耗也就越来越明显了。
3、人力资源缺乏,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已经显现
资源型城市人口构成比较特殊。从来源看,一部分为落实矿工家属进城政策的人员,一部分为来自城市周边或更广泛区域的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自然迁移(这种自然迁移因户口政策而有波折),还有一部分来自东部和沿海地区的城市人口向资源型城市的迁移,主要是支援地区工业建设的技术人员和工人,其中大多由国家统一调动和安置。这种人员结构影响着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质量,加之,人口年龄年轻化,性别失衡严重,这使很多工人在外地或市区农业人口中寻找配偶,然后通过政策性“农转非”的方式成为资源型城市人口,从总体上又进一步降低城市人口素质。这种状况决定着资源型城市人口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比其他类型城市更甚。
针对人力资源缺乏的状况,“一五”期间,国家先后采取了各种措施提高技工人员的技能和各项素质。首先是培养各类人才,比如中国人民大学招收一部分职工,以培养国家重工业部、燃料部等建设部门的骨干,在东北、北京及其他地方招收学院,经过培养后参加地质工作等[20](第22页)。其次是采用资方人才,陈云在1956年7月谈到,要吸收资方人员参加企业部门的工作。他说,资本家有鉴别商品好坏的能力并且知道如何使用、熟悉商品的产地和销路、能迅速适应市场的需要、会运输保管、能够精打细算管理费用,总之,“吸收资本家参加工作是财富大,[21](第327-339)包袱小,好处多,坏处少”。再次借助苏联专家的力量。但这些措施并不能从更本上
改变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缺乏、人口素质低下的状况,这种人口构成成为今天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结构性失业和人力资源深加工任务极其艰难的根源之一。
4、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和经济要素分布相矛盾的空间布局
“一五”期间资源型城市演进路径是资源赋存→区域优势→工矿开发→资源型城市,其在空间分布上首先受制于资源的丰度,即资源丰度高的地区是资源型城市演进最迅速的地区。资源型城市的资源指向主要是能源、原材料,包括各种金属与非金属矿产,中西部恰恰蕴藏了大量的矿藏资源,而且资源种类多,储量大,开采程度低,资源丰度远高于东部沿海地区。其次,资源型城市对生产力和经济要素也有较高要求,中部地区的经济基础较西部好,开发条件成熟,区域条件相对优越,由临近经济发达、资源相对贫乏、生产力和经济要素布局具有明显优势的东部地区。鉴于资源丰富和生产力及经济要素的空间布局,决定着“一五”期间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分布明显地表现出:东部沿海地区和西部内陆地区分布较少,中部地带较为密集。
参考书目:
[1] 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决议.见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48
—1949年)[G].1987.
[2] 资料来源:当代中国的城市建设[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3] 陈仕中、张广利:中国的资源倾斜配置与政府行为[J].见经济师.2005(9).
[4] [7] [10] [17] 薄一波著: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5] 房维中、金冲及:李富春传[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6] 金冲及:周恩来传
(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8] 周恩来选集(下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9]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1] 中国企业史编辑委员会编:中国企业史(近代卷)[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
[12] 引自吕勇:新中国建立初期资源型工矿城市发展研究(1949-1957)[D].2005.参照董志凯、吴江:新
中国工业的奠基石——“156”项建设研究[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
[13] [16]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编:1953-1957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固定资产投资和
建筑业卷)[G].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1999.
[14] 顾朝林:中国城镇体系——历史、现状、展望[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15] 周一星:城市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8] [19] [20]李志宁等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事典(1949.10—1987.1)[G].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7.
[21] 陈云文选(一九四九—一九五六)[G].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The Analyses of Evolution Path about Resources-based Cities During the First Five
Liu lv-hong
[Abstract] The first five is development period of resources-based cities in china.The article search for the theoretical origin and appear evolution path form resource gift to evolution path.It also analyzes form the angle of motive power,capital,manpower and space[Keywords] during the first fiveto give priority to development heavy industryresources-based cities.evolution path
第二篇:资源型城市理论研究
资源型城市理论研究
摘要:作为基础能源和原材料的供应地,资源型城市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
献。但是,由于缺乏统筹规划和资源衰减等原因,这些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许多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结构失衡、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维护社会稳定压力较大等。由于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受到严格限制,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普遍面临严峻困境,因此,城市转型是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转型战略是资源型城市顺利转型的重要保证,发展循环经济,是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但是,转型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过程必然面临一系列的不确定性,再加上决策主体、决策目标、决策内容和决策实施等因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必然会造成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战略风险。如何制定和正确有效实施转型战略政策措施,已是资源型城市转型工作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产业链优化
1.引言
资源型城市有明显的资源比较优势,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城市化进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20世纪以来,随着资源的开采和开发,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如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经济增长缓慢等,其生存与发展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关系到城市本身的兴衰,还影响到区域和国家的经济发展。因此,研究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围绕资源型城市转型问题,许多学者从资源利用的效率上,资源型城市环境治理,资源型城市发展的政策等方面做了许多探讨。本文从资源型城市的界定,资源型城市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策略等方面进行论述。
2.关于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确定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2002年在《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研究》报告中,提出了资源型城市的三个界定原则和四个界定标准。其原则为:
2.1发生学原则
即城市的产生和发展与资源开发有密切关系。具体来讲,根据资源开采与城市形成的先后顺序,资源型城市的形成有两种模式,一种为“先矿后城式”,即城市完全是因为资源开采而出现的,如大庆、攀枝花、克拉玛依等。另一种为“先城后矿式”,即在资源开发前已有城市存在,资源的开发加快了城市的发展,如大同、邯郸等。
2.2动态原则
即考察资源型城市必须关注他的全过程,既要看他的过去,更要看他的现在。因为有些城市曾经是资源型城市,但经过若干年的经济转型之后,资源性产业在城市经济中所占比重已很小、甚至微不足道,城市经济对资源性产业的依赖程度不大或者已经很低,这类城市在过去某个阶段可以叫资源型城市,但转型后已不
再是资源型城市了,他的本质特征已与资源型城市相差很远。
2.3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仅从定性角度去确定资源型城市,主观因素太多,难以做到科学、准确;同
理,仅从定量角度去确定资源型城市,过于机械,难以将很多不宜用数据表示的复杂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难免偏离现实。因此科学的方法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为主,定性为辅。
其四个界定标准为:采掘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在10%以上。采掘业产值规模,对县级市而言应超过一亿元,对地级市而言应超过两亿元。采掘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在5%以上。采掘业从业人员规模,对县级市而言应超过1万人,对地级市而言应超过2万人。
3.资源型城市的特点
资源型城市是由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开发而形成发展起来的,资源型主导产
业在城市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城市。一般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资源型城市是由于对某种自然资源的开采、采掘、开发而设立发展的。
如河南的平顶山,内蒙古的乌海,安徽淮北。
二,资源型城市一般只对特定的资源开发利用主要限于开采,采掘和初加工
领域,产品附加值不高。资源型城市以上游产业为主,能源、原材料构成了城市产业的主体。
三,资源型产业成为城市的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在城市以及城市经济发展
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所谓资源型产业是指包括从事资源性产品的生产,销售的企业,也包括直接为资源型企业服务的企业与行业。
4.资源型城市发展困境
在新中国的工业化历程中,资源型城市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大多数资源型城
市都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为国家持续、无偿的提供了大量的原煤、原木、原油以及各种金属、非金属矿物原材料,为中国的现代工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资源型城市的廉价的能源、原材料也为其他城市的工业发展创造了很大的空间。在一些欠发达地区,资源型城市也是推进当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主要力量。然而目前大多数资源型城市都面临“资源丰富、经济贫困”的尴尬局面,而且有相当一部分的资源型城市的资源已近枯竭,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已迫在眉睫。
资源枯竭型城市资源的储备严重下降,按照现有的开采能力测算,可供开发的不可再生资源的年限已经大大缩短。目前,我国铜资源的静态可开采年为 16.9年,铅6.7年,锌5.4年,形式十分严峻。根据中国矿业协会的统计,目前我国390多座以采矿为主的资源型城市中,20%处于成长期,68%处于成熟期,12%处于衰退期。全国有400多座煤矿已经或即将闭坑,大约50多座矿业城市的资源处于衰减状态,面临资源枯竭的威胁。云南东川,甘肃玉门,贵州铜仁都是因为资源的枯竭而走向了衰落。
资源型产业生产的主要资源性产品产量开始或已经下降。作为老工业基地之
一,甘肃白银市为我国的有色金属工业和地方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经过几十年的开采,白银工业经济发展所依赖的铜、锌等主要资源的探明储量已日趋
枯竭。
资源开采的成本上升,生产率下降,效益降低。主要资源型企业生产率的下
降和经济效益的降低使资源型城市经济增长缓慢,财政收入减少。近年来,吉林省工业企业的资产贡献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都很低。
5.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必要性分析
5.1资源型城市转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发展原则,二是可持续原则。人类
追求的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传统的发展模式是以增加投入、增加消耗来实现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这必然使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增强。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使得传统的发展模式无法持续下去。资源型城市转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和迫切需要。资源型城市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城市,是在资源的大规模开发中,依赖外部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集中投入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对本地资源和外部的投入依赖性大。随着可采资源日益减少、资源开采收益下降或资源型产品市场发生变化,这种资源危机会引发城市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已经日益凸显,只有发展城市转型才能使资源型城市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5.2资源型城市转型是提高城市竞争力的关键。
城市竞争力的关键是主导产业的竞争力。但由于资源型城市依赖发展的资源
型产业的竞争力弱,因而导致资源型城市的竞争力也较弱。根据周德群对中国51个矿业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分析得出结论,矿业城市的经济增长明显滞后于全国其他城市。资源型产业竞争力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资源型产业的附加价值低。二是资源产业的波动性较大。三是资源型产业具有边际收益递减的特点。四是资源型产业不是持续产业。五是资源型产业的有机构成低。
5.3我国的实际国情也决定了资源型城市必须转型。
我国的资源型城市的人口规模普遍较大,大部分的资源型城市都已具有了中
等以上的规模,如唐山、抚顺、徐州、鞍山都已经是人口过百万的特大城市,如此庞大的人口想实现异地移民是不可能的,资源型城市的衰退会给国家、社会带来巨大的冲击和压力。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行方案就是实现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就地安置这些人员。
6.实现资源型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有其独特性,结构过于单一,依赖自然资源的发展等特点都是限制资源型城市的关键因素,只有大力深化制度改革和改变产业结构才能摆脱这一困境。而市场对技术进步虽有需求,但由于创新的周期长、投资的风险大或由于设备的更新改造的短期代价太大,使实际的产业结构难以升级。这时,需要政府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宏观调控能力,弥补市场作用的不足。
6.1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基础薄弱,城市失血过多而“造血”
能力不足,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处于劣势,单凭自身的力量实现经济发展有些力不从心,这就需要政府及时制定相关政策来支持资源型城市的发展。
6.1.1产业政策。
针对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实际情况,政府应在产业布局、项目审批等方面,对
资源型城市采取适度的产业倾斜优惠政策。产业布局上,优先安排能够发挥资源优势、市场潜力大、国际竞争力强的重大项目。
6.1.2财政税收政策。
资源型城市因长期以来不合理的财政税收体系使地方利益受到很大损害,导
致城市各方面的发展欠账很多。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给予适当的财政税收倾斜政策。如资金支持,资金支持是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建立专项基金。在国家财政的支持下,建立一个国家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专项基金,专项管理,专款专用,合理利用有限资金。在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注重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发展科技产业,加强对资源型城市人才的培养也很重要。
6.2制度创新--深化产权制度改革
在制度创新中,产权是重要的变量,有什么样产权就会有什么样组织,什么样的技术,什么样的效率。我国的资源型城市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深,导致条块分割、政企不分、所有制结构单一等,这些原有的产权内容严重约束了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必须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建立适应资源型城市发展需要的新体制。打破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成立全国资源型产业的统一管理机构,专门研究制订科学的资源型产业和资源型城市的产业政策、产业发展战略和长期发展规划,协调中央、省级、地方各方面的利益。同时,各资源型城市根据全国统一管理机构制定的战略,依据各自资源型城市产业现状,进行详细论证并及时反馈。加快政企分开的改革步伐,明晰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权力关系,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运行的主体,政府退出微观经济领域,成为为企业提供服务和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的调控部门。为经济发展提供软硬环境,为劳动力创造就业机会,协调内外关系,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资源型城市中,国有企业经济成份偏重导致城市经济缺乏活力,应积极进行所有制结构改革的探索。可以组建企业集团,实现股权多元化,创办中小企业的孵化器,推动中小型企业发展,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成份。
7.结语
资源型城市对资源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但是资源枯竭是每个资源型城市都面
临或将来要面临的问题。资源的枯竭时的这些地区的比较优势不复存在,产业集群更加难以形成,对当地的经济乃至所在区域的经济产生不利影响。这类城市要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必须推进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城市的再生。只有这样,这些资源日益枯竭,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环境污染严重的资源型城市才能摆脱困境,经济发展严重依赖资源的地区才能找到一条科学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界定和分类[J].宏观经济研究,2002:37-39.[2] 杨彬彬.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
学,2007,11(4):27-33.[3] 张新颖,吕萍.资源型城市加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研究[J].学习与探索,2007(05)
[4] 吴春玲.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问题研究[J].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2)
[5] 李健.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理论分析[J].城市问题,2008(03)
[6] 叶蔓.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思考[J].低温建筑技术,2006(05)
[7] 刘玉宝.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现状特点及其历史贡献评述[J].湖北社会科学,2006(04)
[8] 周晓芳.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湖南耒阳市为例[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4(04)
[9] 吴前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理论与模式优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
[10]汤凤丽.资源型城市构建创新型城市的途径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8
第三篇:低碳经济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实现路径分析
低碳经济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实现路径分析
资源型城市是以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我国共有118个资源型城市,约占全国城市数量的18%,在保障全社会资源供给的基础上,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十分必要。随着低碳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框架越来越清晰,全国各地积极探索实践低碳经济,2011年1月,全国低碳经济媒体联盟发布了国内首个《中国低碳城市评价体系》。2010年12月,工信部确定“十二五”期间工业的节能和二氧化碳减排目标“争取到2015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比‘十一五’末降低16%”。作为节能减排的重中之重,资源型城市应积极承担责任,建立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因地制宜探索低碳转型之路,以发展低碳经济促进节能减排。因此,整合目前的低碳经济发展实践,总结提炼资源型城市转型所遵循的发展模式,将为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探索适宜的低碳转型路径提供借鉴,为资源型城市低碳发展的有序性和系统性奠定基础。
朔州市是一座因煤而兴的城市,产业格局具有明显的高碳性。近年来,在低碳经济的引领下,朔州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步伐,城市转型取得阶段性成果。研究以朔州市为例,探讨发展低碳经济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作用以及实现路径。
一、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的研究现状
(一)资源型城市转型模式
资源型城市转型即打破原有的资源自循环机制和路径依赖,实现产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资源型城市转型不完全是资源枯竭造成的,其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世界范围工业化的深入发展对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主导产业升级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资源型城市转型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保障能源资源供给、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因此,资源型城市转型具有普遍性。目前,资源型城市转型主要有以下五种发展模式: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资源替代及产业替代模式、科技创新模式和生态城市发展模式。
(二)低碳经济引领下的资源型城市转型模型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手段,尽可能减少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等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是推广可再生能源应用,提高能效并控制能源需求,优化提升产业结构,选择低碳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建筑、交通、消费模式等方面融入低碳理念,最终形成产业结构相对单
一、但能够低碳发展的城市状态。目前,以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城市如表1所示。
从资源型城市长远发展来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对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有着十分特殊的意义。一是长期发展的特殊性导致资源型城市的历史欠债很多,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短期内生态环境恢复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十分突出。二是产业结构根深蒂固,仅从发展困境的某一方面进行改造不具有可操作性。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和外延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源型城市转型矛盾,使资源型城市走出发展困境。
(三)国内外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的研究现状
近几年,专家学者对低碳经济和资源型城市转型进行了大量的探索研究工作。金乐琴等在《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中分析了中国实现向低碳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制约因素和潜在优势,提出中国向低碳经济转型的策略,即正确评估中国温室气体减排的义务和责任;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重视低碳经济的发展,变被动为主动,实现发展与减排的良性循环;积极构建促进低碳发展的政策机制,大力支持低碳技术创新和应用;构建“低碳经济试点区”,探寻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任菊香在《山西省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态势及对策—以朔州市为例》中基于对朔州市发展中的分析,就煤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与对策进行了讨论,认为煤炭城市应积极推进经济转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山西省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课题组在《山西省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中提出了山西省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思路、原则、策略及发展接续和替代产业的重点方向以及今后转型的战略要点[7],指出山西资源型城市应做好加快进行土地塌陷治理工作,推进产业聚集和区域经济社会事业一体化,建设生态工业园区,以人才优势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等。倪外在《低碳经济视角下的城市发展新路径研究—以上海为例》中分析了低碳城市发展路径的核心内容,从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产业、低碳能源、低碳消费、碳捕获与封存技术、建立低碳管理与制度体系等方面阐述低碳城市的建设及发展。付允等在《低碳城市的发展路径研究》中提出基底低碳、结构低碳、方式低碳和支撑低碳的低碳城市发展路径。
国内外专家学者分别在低碳经济发展和资源型城市转型方面都展开探讨研究,但是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尚未形成系统性成果。本研究旨在通过典型案例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分析,提出基于低碳经济的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
二、基于典型案例的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研究
朔州市以“煤电之都”著称,煤炭是最主要的优势能源,全市煤炭储量约425.26亿吨(2009),占山西省储量的1/6。煤电产业占GDP的份额高达70%,第二产业中煤电的比重占到80%以上,产业格局具有明显的高碳性,生态环境状况堪忧。朔州城市转型主要依靠发展低碳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提高能效等方式实现低碳转型。
朔州市经济的转型,就是煤炭产业的转型。近年来,朔州市通过输入端减少碳源、转化端提高能源效率、输出端减少碳消费、全过程增加碳吸收四条途径,采用节能减排、延伸以煤炭为基础能源的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加大植树造林等措施,构建以煤为基,以煤兴产、以煤兴业、多元发展的新型产业体系,节能降耗成效显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生态环境大为改善,全市GDP能耗逐年下降,取得了“环境保护、节约资源、提高效益”三赢效果,促进黑色经济绿色发展,走出一条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新路子。朔州市在能源产业领域致力于低碳发展的积极尝试,被低碳经济专家称为“朔州途径”。
2009年,朔州市碳汇量达4128.05万吨CO2/a,CO2总排放量为4648.21万吨,碳强度达到8.28吨CO2/万元。主要能源消费总量达到1258.86万吨标准煤,其中一次化石能源消费1100.24万吨标煤。从结构上看,优势能源煤炭的消费量一直占绝对比重,平均占到95%以上。汽油、柴油等石油制品的消费量达到16万吨,煤气的消费量达到6813万立方米,天然
气消费量达到400—500万立方米。目前,朔州市能源消费结构出现了多元化、低碳化的变化。
从近年来持续下降的单位GDP能耗来看,朔州市能源效率水平和经济增长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2009年底,万元GDP综合能耗水平达到2.01吨标煤/万元,“十一五”期间全市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9.27%。
目前,全市GDP能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还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处于中上游。究其原因,与朔州市的特殊的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的历史选择有着密切的关联。朔州市通过煤炭资源整合、延长产业链条、发展接替产业、创建最佳宜居城市等措施,改变产业格局,破解了资源型城市发展的怪圈,煤炭产业转型获得突破发展,全市低碳转型取得突破发展。
本研究在参考中国社科院公布的评估低碳城市的新标准体系和国内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咨询专家,对照全国平均水平,将朔州市低碳经济发展现状与评价等级标准相比较,定性判断朔州市低碳社会的发展水平。采用德尔斐法(Delphi),通过多方相关咨询专家意见,参考任福兵等专家研究成果—《低碳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2010),综合确定本指标体系各层次指标的权重,用以评价朔州市的低碳经济发展状况。
按低碳城市标准综合评价,朔州市2009年低碳经济实现程度为71.615%,低碳经济水平处于形成阶段。朔州市的资源型城市转型立足资源承受能力,强化绿色发展理念,通过产业的优化升级将传统黑色工业经济转化为绿色循环经济,是一次绿色转型,对其他资源型城市有借鉴作用。
三、基于低碳经济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实现路径
朔州市的低碳转型对其他资源型城市转型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但是不能一概而论,结合不同城市、不同资源,每个资源型城市都有其特殊性,总体而言基于低碳经济的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主要如下。
(一)判断资源型城市所处阶段,制定合理转型路径
根据资源型城市发展所依赖资源的生命周期分析本地区如能源生产及消费情况、碳排放、碳汇核算等的低碳经济发展指标,进而制定合理的转型路径。对资源开采处于增产稳产期的城市,制订合理的开采计划,提高资源采收率,延长产业链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对资源开采开始衰减的城市,应加强资源综合评价,开发利用好各种共、伴生资源,充分挖掘本地资源潜力,拓宽资源开发领域,重视开发利用区外、境外资源,为本地资源型企业寻找后备基地,同时抓紧培育发展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接续替代产业。对于资源已经或濒临枯竭的城市,选择产业转型方向,重点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因地制宜,尽快形成新的主导产业。
(二)培育新兴低碳产业,打造低碳产业体系
资源储量决定了资源型城市将长期保持以高碳产业为支柱性产业的工业格局。在传统工业不断进行低碳产业升级的同时,大力推动高新技术发展,积极嵌入节能利废和新能源利用要素,构建新型低碳工业体系。推进低碳型优势产业发展,建立低碳产业园区和低碳产业基地,大力发展具有低能耗特征的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新兴低碳产业。降低高耗能行业及其产品的比例,加大低能耗高附加值产品的比例,打造低碳农业、低碳工业、低碳服务业,鼓励三次产业间融合发展,构建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低碳产业体系。
(三)优化能源供应结构,构建城市低碳能源利用体系
首先加快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提高低碳、无碳能源比重,实现能源结构以低碳化为开源,建立以原煤、煤气、煤层气、天然气、风电、太阳能光伏、生物质能等相互竞争的多元化的低碳能源供应体系。其次推动能源供应结构多元化发展。分别从煤炭能源生产过程、电力生产和电网输送实现低碳化发展,促进煤炭能源产品清洁化,推进高碳能
源低碳化发展。加强高碳能源的高效化、清洁化利用,积极推进煤电联营、大型电力企业购并重组,加大高碳能源低碳化利用比例。
(四)开展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因地制宜建立碳汇体系
首先,综合考虑生态系统产生的碳汇价值,以科技创新作为重要支撑,以宣传发动、经济政策鼓励等手段为引导,鼓励全社会参与碳汇体系的建设。其次,在保护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合理保护耕地,提高森林覆盖率,加强湿地、城市绿地和灌木等生态系统的建设。确保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通过加快实施生态环境功能规划、扩增生物碳汇、建设碳汇计量、监测体系、生态补偿机制等措施,增加碳汇潜力,建立符合资源型城市实际情况的碳汇体系。
(五)广泛开展低碳活动,构建全民低碳生活模式
一是促进低碳理念融入区域规划,构建以紧凑混合布局模式为导向的城市空间布局、以联系便捷的城市圈网络建设为导向的区域规划层面和以扩大碳汇为导向的多样化生态体系。二是通过完善整体路网结构、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加强运输节能管理、大力发展节能型交通运输工具和机械工具等方式打造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绿色交通体系建设。三是积极采取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标准、结合资源型城市的特点发展绿色建筑、建立健全建筑节能和建筑节能产品的监管体系、扩大可再生能源和绿色建筑材料应用等措施构建低碳建筑体系。四是推行绿色照明、绿色交通,构建城市静脉体系,提倡社会生活的低碳消费方式。
四、结束语
本研究通过对资源型城市转型和低碳经济的简要分析,得出低碳经济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指出方向,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必然选择。基于低碳经济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应从制定转型路径、低碳产业体系、低碳能源利用体系、碳汇体系、低碳生活模式方面全方位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为其他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
附件:
低碳经济基本知识
低碳经济的定义: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低碳经济的属性:一是经济性,包括两层含义:①低碳经济应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和机制来发展;②低碳经济的发展不应导致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福利水平下降。二是技术性:也就是通过技术进步,在提高能源效率的同时,降低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强度。三是目标性: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应该是,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上,不至于带来全球气温上升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低碳经济的内涵:①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降低单位能源消费量的碳排放量(即碳强度),通过碳捕捉、碳封存、碳蓄积降低能源消费的碳强度,控制CO2排放量的增长速度。②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促进经济增长与由能源消费引发的碳排放脱钩,实现经济与碳排放错位增长,通过能源替代、发展低碳能源和无碳能源控制经济体的碳排放弹性,并最终实现经济增长的碳脱钩。③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改变人们的高碳消费倾向和碳偏好,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费量,减缓碳足迹,实现低碳生存。
碳强度:单位能源用量的碳排放量,称碳强度(Carbon Intensity)。化石能源中,煤的碳强度最高,石油次之。可再生能源中,生物质能源有一定的碳强度,而水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等都是零碳能源。
碳生产率:是指经济产出(GDP)与碳排放量之间的比值,即一定数量的碳排放量产生了多少经济效益。“碳生产率”最关注能源的产出效率。一个企业是否属于低碳企业,不是看它使用能源量小、温室气体排放量小,而是看这个企业是否能更有效地使用能源。同时,碳生产率达到了一定标准的低碳企业,应该在国际经济体系中享受贸易便利待遇。
能源强度:单位GDP的能源用量,称能源强度(Energy Intensity),主要反映技术水平、能源效率的重要指标。产业不同,其能源强度不同;行业不同,其能源强度也不相同。
碳关税:是指对进口的排放密集型产品,如铝、钢铁、水泥和一些化工产品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其争议源于2009年6月底美国众议院通过的一项征收进口产品的“边界调节税”法案,实质就是企图从2020年起开始实施“碳关税”。美国此举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规则,是以环境保护为名,行贸易保护之实,严重损害发展中国家利益。可以说,碳关税是以往西方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实施“绿色壁垒”的新变种,是限制发展中国家贸易能力的新设想,遭到了发展中国家的坚决反对。目前世界上并没有征收碳关税的范例,但是欧洲的瑞典、丹麦、意大利,以及加拿大的不列颠和魁北克在本国或本地范围内征收碳税。
碳汇:是指自然界中碳的寄存体,或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机制。与之相对的概念是碳源,它是指自然界中向大气释放碳的母体。
碳交易:是为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所采用的市场机制。碳交易基本原理是,合同的一方通过支付另一方获得温室气体减排额,买方可以将购得的减排额用于减缓温室效应从而实现其减排的目标。在6种被要求排减的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为最大宗,其交易市场称为碳市场。
第四篇:新形势下资源型城市论文
1997年以来,随着我国买方市场格局的确立,市场需求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力不断增强,资源型城市经济的发展遭遇巨大压力和严峻挑战,表现为不同发展基础的城市纷纷面临不同程度而又必经的艰苦抉择,诸如如何实现从资源供给型经济向市场导向型经济的转变,如何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快速、高效调整,如何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及如何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等等,从而实现以提升财政收支能力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但所有这些,随机抽选一项,都是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探寻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之路,逐步形成具有综合竞争优势的区域特色产业格局,时间紧迫,任务艰巨。
设立于1950年的邯郸市峰峰矿区地处冀南,因盛产煤炭、陶瓷、建材而一直享有“煤海、瓷都、建材城”之称,并曾因在冀鲁豫区域发展中的独特地位和巨大经济贡献而被誉为“冀南大地上的一颗明珠”。与全国众多老工业基地一样,峰峰矿区也自1997年以来面对内需不足、资源衰竭关井压产、大批职工下岗的综合考验。在此情况下,矿区区委、政府没有退缩,积极探索加速结构调整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途径,初步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特色鲜明的“转型发展”道路。2001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完成60.7亿元,其中区属三次产业增加值完成37.9亿元,比上年增长9.8%;财政收入完成3.3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41亿元,比上年增长9.2%;地方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8亿元,比上年增长23.2%;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428.5和5630元。2002年,预计国内生产总值将比上年增长10%,地方财政收入增长4.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8%,农民人均纯收入则可望增长3%以上。
总结和研究峰峰矿区的经济转型历程,将对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源型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不少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一、峰峰矿区经济转型的背景、举措与成效
(一)总体背景
峰峰矿区作为河北省最为典型的资源型经济类型之一,几乎“先天”注定了经济结构的单一化、初级化甚至刚性化,随之而来的必将是一系列经济能否得以持续发展的困难和问题。
在矿区,煤炭、建材、冶金、陶瓷等行业产值比重曾经一度高达80%,占据矿区工业结构主导地位。据统计,仅煤炭、建材两项产值就达44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65%。近10年来,煤炭及炼焦行业产值大约增加4个百分点、建材为3.5个百分点,而陶瓷、机械、电子、轻工、纺织、食品等产业比重急剧下降,资源型经济色彩越加浓厚,能源重化工产业的结构特性越加坚挺,全区9个镇中有7个镇产业结构基本雷同。从而导致了矿区低效化、高耗型经济发展的刚性模式,社会各界力量对资源的开发利用进入掠夺性阶段,最为疯狂的景象是乡镇小煤窑遍地开发,最多时竟达600余家,资源损耗与环境代价“相辅相成、齐头并进”,资本积累和产业转型能力受到严重制约,矿区经济效益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每百元实现利税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0%,后续发展能力被大大削弱。
(二)应对策略
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峰峰矿区区委、政府适时确定并实施了“围绕一个中心、营造两个环境、实施三个创新、促进四个转变”的经济结构调整战略。一个中心是“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两个环境是“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内外软硬环境”,三个创新是“思维、机制和科技创新”,四个转变是“地下变地上、短线变长线、官办变民办和低档变高档”。战略的支点则选择为城镇化建设、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和农业产业化经营。
1.“城建带动”。从1997年底1998年初开始,峰峰城建艰难起步,依靠最初的5000万元资金,以经营城市理念,通过修建道路——土地增值——中心地段出售的良性循环方式,至今累计投入7亿多元,完成了旧城改造、社区建设、中心广场、煤气暖气扩容、主题公园建设、城区景区绿化等多项重大工程,特别是绿化工程,仅2001年元宝山植林就完成103万株,城区绿地面积6万平方米,人均7平米,森林覆盖率达到了36%,获得了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一方面,带动了全区建筑材料、交通运输、生活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拉动全区经济增长3个百分点,有近7万人从中获得经济收益;另一方面,通过大刀阔斧的城市建设,促进了整体环境硬条件的改善和社会环保意识的全面增强,还为广大居民提供了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的有效载体。
2.“公退民进”。根据矿区民营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区委、政府提出并实行了“做好四个加减法,落实三个一批,帮助民企绕过两个坎儿,促进民气走优走强”的新思路。做好四个加减法,即“在思想认识上民营经济成分增加点尊重、减少点偏见,在营造环境上增加点服务、减少点负担,在发展套路上增加点扶助、减少点放任,在组织领导上增加点实招、减少点虚策”;落实三个一批,即“在国有集体企业改制中嫁接改造一批、在全区民营企业中择优扶持壮大一批、通过改善环境积极引进一批”;绕过两个坎儿,即“帮助民营经济解决土地受让、市场准入尤其是低成本融资问题”。在此指导思想和政策措施下,三年多来全区个体工商户已发展到3.3万户,从业人员5.9万人,资产总额4.3亿元,营业收入7.9亿元,民营企业也由不足200家发展为目前的520余家,从业人员已超过1万名。
3.农业产业化经营。1997年前后,由于驻区大中型企业在改制中大量清退农民工,加之乡镇企业开工不足、小煤矿关井压产,部分农民收入增长开始减缓。针对一情况,区委、政府实施了“332”工程,即抓好围绕市场需求拉长产业链条、大力发展市场导向型农业,围绕特色农产品开展增值加工,围绕“三农”促乡镇企业搞开发等三项工作;建好项目策划、技术扶助、信息服务三个中心;达到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和促进农民增收两个目标。经过短短几年的实际运作,矿区农民开发出速冻野菜、方便配菜、梨枣、寒羊、瘦肉猪等一大批特色农产品。
(三)运行成效
1.农业实现了由传统种植型向种、养、加效益型的转变。养殖方面,以种猪繁育基地建设及各镇商品猪规模养殖基地建设为切入点,以饲料配套体系和防疫服务体系建设为关联点,以雨润集团峰峰生猪屠宰及增值加工和村镇肉类特色加工项目建设为增长点,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为基本特征、覆盖全区农村广大地域的养殖产业链条;种植方面,以万亩鲜果基地建设为其恶如点,以反季瓜果、中药材、油葵等高效作物的引进、示范、推广为关联点,以果蔬及野生食物资源深加工为增长点,形成了“品种引进+示范推广+增值加工”为基本特征的产业化经营链条。
2.工业实现了由资源型向科技、名优、新特型的转变。陶瓷行业,以邯郸电磁厂技能改造为切入点,以驻区各陶瓷生产烧成技术改造工程和彭城镇陶瓷市场建设为关联点,以艺术瓷、仿古瓷、微波炉专用瓷和高档砂锅等瓷种的开发和扩能为增长点,增强与邯郸陶瓷公司的合作与联合,形成了以电瓷求突破、建筑瓷和白瓷为骨干、艺术瓷创特色的簇型产业链条;建材行业,以粉煤灰利用示范工程为切入点,以推进墙体材料改革、推广煤矸石及粉煤灰烧结砖为关联点,以发展特种水泥、发展新型建材为增长点,增强与太行集团的合作与联合,形成了传统建材与新型建材共存的互补型产业链条。
3.服务业领域不断扩展。旅游行业,以磁州窑开发性保护工程为切入点,以滏阳河沿岸绿化、水保及小响堂恢复性开发工程为关联点,以石窟雕塑、陶艺制作、采矿工艺、山林生态等旅游产品开发为增长点,形成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龙型经济形态;信息行业,以广电局信息业务综合工程为切入点,以区政务网合网运营示范工程为关联点,以电子商务系统开发为增长点,建设覆盖全区城乡的宽带网络,一种信息化
促进现代化的新经济已现雏形;流通领域,以市场建设为切入点,以扩散区域名优特新高产品为关联点,以温州商贸城、金明家具城、锦玉陶瓷建材市场、梦园家居城等一批市场建设项目的开发建设为增长点,与原有大中型商贸市场相配套,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性商贸物流集散中心。
二、峰峰模式的理论分析
长期以来,资源依托成为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最具普遍意义的基本特征。从峰峰矿区的发展历程来看,其资源主线在众多的资源型城市经济类型当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意义。
(一)资源型城市经济的生成原因
1.经济体制产生的惯性作用。资源型经济带有计划体制的深刻烙印。峰峰资源型经济主要是缘于全国能源需求和国家投资而建立并演进的,其所有制结构带有明显的公有制偏好,国有企业占据主体,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缓慢,市场化程度明显偏低。资源型地区与加工型地区形成的不合理的分工体系,具有强大的历史惯性。
2.投资领域的相对倾斜。建国以来,国家对于峰峰的投资主要集中于能源原材料工业领域,而轻工业和新兴产业所占比重甚低。峰峰矿区在“六五”、“七五”、“八五”时期,采掘业和原材料工业在全区基本建设总投资中的比重分别达到50%、65%和60%。在资金的强力推动下,资源型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成为最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和高度专业化的生产部门,虽然一直试图调整这种偏重的经济结构,但是由于资源型产品比较利益低,资本积累能力弱,难以及时进行设备、工艺改造,更无力投资于新兴产业领域,只能被迫或无奈地沿袭着现有产品结构的经营方式进行简单再生产。
3.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的侧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我国基础工业和加工工业发展不够协调,能源、原材料一直属于短线产品,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状态。为此,国家提出了“大、中、小一起上”、“有水快流”等能源开发政策,以期加快能源工业的发展。在峰峰矿区,受财政、投资、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的激励和影响,各类煤炭、铸造、冶炼、炼焦建材等产业得到迅猛发展,特别是乡镇小煤窑、土法炼焦、小高炉等遍地开花。在这种政策的倾斜支持和强力引导下,虽然暂时缓解了能源、原材料的供应紧张局面,资源型区域的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增长,但也带来了经济要素整体配置劣化,出现了资源型产业小型化、低效化、产业结构不合理和资源环境破坏等诸多问题。
4.思想观念保守化与思维方式刚性化。思维观念落后是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主要障碍之一。在传统的产业布局、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作用下,资源型地区形成了依靠矿产资源、依靠传统产业、依靠现有市场的思维惯性。各级地方政府和生产经营者往往把开发项目局限在本地现有资源的眼界内,缺乏对市场需求趋势的研究,“资源优势——优势产业——产品优势”成了一种思维定势。产业开发躺在资源的怀抱中,经济发展单纯拘泥于资源开发领域,资源型经济被固化、定格。这种发展模式不仅使区域贸易条件趋于恶化,更重要的是使产业发展失去了对市场导向的反应能力,对新的、更具有需求弹性的市场机会反应迟钝、无能为力。在多数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着“有煤可依”、“无矿不富”的思维观念,整个发展过程往往是围绕着资源开发及初级加工来逐步展开的。
(二)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的普遍症结
在以上因素作用下,各资源型城市对资源特别是自然资源大多数最后都走入过度开发阶段,随之而来的各种区域经济病便开始显现并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反作用。
1.经济发展的二元结构与多重约束。在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中,现代工业生产与农业经济并存,且在这两个领域之间存在相当大的断层。区域经济由于规模较小,比较封闭,内部市场较为狭窄,受资源、市场、信息、资金、科技、管理水平、软环境等多种因素的约束,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发展比较困难。
2.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在区域内部,由于各地对资源使用能力的不同,致使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产生一定差异,进而使得区域统一经济政策的制定与施行面对不同基础与来自不同基础上的反作用力,政策作用与效果往往难尽人意。
3.经济结构的趋同性较为严重。结构趋同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高档次产业的趋同,这种趋同从一个区域范围观察,属于有竞争力产品规模的不断提升,从市场需求的角度看是大有发展前景的,如果能够形成“一县一品、一乡一品”,则就可以成为真正的区域特色产业;第二层次是低档产品的趋同,表现为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降低质量、压低价格的恶性竞争。从现实情况看,大多数区域尚未摆脱第二层次的困扰。
3.域内不同利益主体的不良竞争明显存在。当一个较紧密区域内不同利益主体将开拓市场需求作为协作基础时,所遵循的发展机制是,共同开拓市场,一荣俱荣;但当大家将资源开发视为竞争的主要载体和手段之际,往往会导致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和恶性竞争,最终可能是两败俱伤。
(三)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由于历史、区位和经济发达程度不同,各地在发展区域经济时,所采取的方法、手段是不尽相同的,有时甚至是迥然相异的,没有现存的发展理论和模式可以直接套用,而必须根据各地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发展道路。换句话说,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不创新就没有希望,不趋同才有可能在优胜劣汰的淘汰性竞争中获得成长与壮大的一席之地。随着资源开发型经济成长过程的告一段落,区域经济的发展客观上也存在横向不趋同的必然定势,对此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
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因素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一种特殊的传导机制,即在市场的作用下,区域内社会资源、人文资源更多地蕴含了区域未来支柱产业的发展必然。受此类资源禀赋的影响,具体为传统、血缘关系、文化、地理因素以及主体素质的近似性,使得市场利益的显现成为产业发展“相对集中”的关键诱导,高效益、高档次、协作型、链条型的产业群就有了萌芽与成长的可能,而具有市场竞争规模又符合当地“人情”实际的高层次“一乡一品、一县一品”就有了充足的发展条件,区域内纵向比较效益的发挥也就拥有了成熟的基础,区域经济便由此“特色”获得强劲的后发力。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规模思维需要转变,应明确,低层次上的规模不等于特色,更不等于效益;片面追求数量和产值的规模最终只会带来导引不力、丧失威信的恶果。
三、峰峰模式的启示与借鉴
(一)思维冲击波
1.观念转变是第一创新。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峰峰矿区上下纷纷认识到,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资源的可续性并非完全局限于同一行业这一范畴。于是,在矿区目前已发展起利用废弃工业场地兴办的5个万头猪场、30个千头猪场以及300多个养殖大户,2002年预计可使现存栏瘦肉型猪20万头,年出栏优质商品猪50万头。彭城镇张家楼煤矿被关停后,积极转产投资500万元,利用煤矿闲置场地建起一座占地5000平方米的万头养猪场,实现年创销售收入150万元。峰峰矿区利用废弃煤矿场地开展规模养殖业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观念的转变具有很强的创新力和生产力,要使经济获得可持续性发展就必须首先转变思想、更新观念。
2.思路决定出路。峰峰矿区的发展历程表明,在思想观念适时转变的前提下,形成并不断完善一以贯之的总体发展思路是激活区域经济的主要环节。由于各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水平、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与特征、资源禀赋等方面客观差异的存在,在发展区域经济时,必须时刻把思路研究放在重要位置,注意根据不断变化的内外形势和自身的发展特点,坚持“边实践、边检验、边完善”的原则,提出科学、切实、可行、超前的战略构思。
(二)主导产业选择和培育的基本原
则峰峰矿区的经验说明,在区域经济支柱产业的选择和培育上要尽量做到:
1.研究、把握并不断提升各相关产业的关联度。产业关联是指一个产业的产生与发展对其他产业产生和发展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程度。如果产业链前后脱节,主导产业就不能起到应有的主导作用。如农产品加工业就是把种植业、林业、渔业、和畜牧业的产品作为原料进行初步或深度的加工生产,具有较强的后方联系,其发展还能带动农业机械、维修、能源、技术服务、储藏、运输销售等产业的发展,创造较多的附加值。
2.研究、把握并主动扩展市场容量。区域经济发展所选择的主导产业应遵循市场容量原则,要对主导产业的市场进行细分,在此基础上选择目标市场,未来的产品既要有现实的市场空间,也要有不断递增的发展空间。如近年来,乡镇企业与国有企业结构趋同,导致互相竞争资源、资金、市场的格局,这种同一市场空间上的竞争,必将使资金、技术先天不足的乡镇企业处于不利地位,因此乡镇企业应运用创新的眼光,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市场空间。
3.学会应用需求弹性原理。在确定主导产业时,应选择具有较高需求收入弹性的产业。需求收入弹性是指人们对某一产业的产品需求量的变动对收入变动的敏感程度。不同产品具有不同的需求收入弹性,需求收入弹性的大小表明不同产业潜在市场容量的大小。只有需求收入弹性大的产业才能不断扩大它的市场占有率,而这种产业往往代表着产业结构变动的方向和趋势。
(三)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1.必须把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放在首位。经济结构是各个产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相互之间质的联系和比例关系。积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两个根本性转变,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新世纪之初我国经济发展的主线。只有把经济结构理顺,才能真正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才能进一步扩大内需,也才能增强发展后劲,实现可持续发展。
2.必须抓好加快城市化进程这个关键。小城镇处在城乡交汇点,具有功能城市化、规模小型化和与农村经济发展联系紧密的特点,在推进经济市场化、城乡一体化、农村城市化进程中有着十分特殊的作用。必须把发展小城镇,加快城市化进程放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切实强化措施,抓紧抓好。在具体指导上,一是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要建立以个人投资为主,政府、企业共同参与建设的投资机制,大胆将一些基础建设、公用事业推向市场。树立大开放思想,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确立市外、镇外就是“外”的观念,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极力营造“政府出政策、市场出资金”的引资效应,建立综合开发、滚动发展之路。对城镇土地可通过集体土地的转让、作价入股等方式,积累建设资金。二是加大户籍改革力度,吸引农村人员进入小城镇招商办企业,增加城镇人口。三是加快建制镇建设。建制镇要研究自己的兴镇支柱是什么,产业重点在哪里。根据自己的产业特点和区位优势培育发展一批商贸型、旅游型、工业型小城镇,推进全县城市化及城乡一体化进程。四是坚持高起点、高质量建设城镇。
3.以农产品加工和深加工为重点,建设大规模、高水平的产业化项目,发展专、精、特产业化群,推进农村工业化。新一轮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是关系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一次全局性、战略性调整。在调整的着眼点上,要由过去简单的适应性调整向战略性调整转变,全面优化产业和区域布局,实现农业和城乡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在调整范围上,要由过去单纯的农业调整向整个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在调整的重点上,要由过去的整体推进向重点突破转移,不求其全,但求其特;在调整的方法上,要由过去行政命令向综合服务转变,尊重农民意愿,尊重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通过市场信息引导农民自主调整结构。
4.以区域现代化总揽区域经济发展全局。要把提升区域经济和特色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全面提高区域经济质量、环境质量、人口质量和生活质量,实现区域人民生活现代化,作为实现区域现代化的目标要求。要确立经营区域经济的新理念,经营理念增强与经营思路的不断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各级政府要及时转变职能,增强规划、服务和经营意识。
5.采取适当举措,适时适度地促进产业适度聚集。产业聚集又称产业簇群是某一特定产业的企业大量集聚于某一特定地区,形成一个稳定、持续、有较高创造力和生产率的产业群体。合理的产业聚集是构建区域特色经济的关键所在。从国内外的成功经验看,促进产业聚集的措施在于培育“三力”,一是充分发挥自然优势。自然优势的含义相当广泛,不但包括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等各方面的优势,还包括两者的组合优势以及自然形成的社会经济资源优势。二是充分发挥区域的外溢聚集力。外溢聚集即某一厂商的建成将降低其他厂商的成本或提高他们的竞争力的现象。三是人文聚集力。人文环境不但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资源,也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这种聚集的基本动力来自传统人文环境的吸引力,如血缘、亲缘、地缘关系乃至社会信用环境等。对于一个具体的产业聚集而言,上述三类聚集力可以是独立作用,也可以是综合作用。一旦产业群体开始形成,就会出现一个自我强化的良性循环,尤其是当地政府支持态度和地方竞争富有活力时将更是如此。
6.寻求区域经济发展的省级政策突破。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有关上级的支持。在当前各级综合经济实力都不是很充裕的情况下,可行的路径是集中精力重点突破。可以考虑,成立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机构,负责首批重点扶持区域的选择与论证,确定重点发展区域后,再协调各有关部门在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实行“特殊照顾”,发挥“众人拾柴火焰高”的能量聚积效应,相对加速该类区域的跨越式发展步伐,待其拥有一定实力后,继而选择并扶持下一批重点区域,最终通过全省经济构成的量变,达到全省经济整体质量质变的目标。
第五篇:资源型城市转型现状分析
文章标题:资源型城市转型现状分析
一、资源型城市的形成、发展和特点
资源型城市是随本身丰富的资源开发而兴起,并以资源开采利用为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城市。我国存在较多的资源型城市。据统计中国现有矿业城市178座,占到全国城市总数的1/4以上。这些矿业城市按其开采年限,可分为幼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三种情况。其中有29座城市发展时间不足20年,属于幼年期矿城;有131座城市建市在20-50年之间,步入中年期;还有18座城市建市时间超过50年,进入了老年期。人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体力和生活方式,一个城市亦然。也有其少年、中年和老年,也应该有不同的发展模式。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全部矿业城市中,有1/10的城市矿产资源开始枯竭,如辽宁的阜新市、甘肃的白银等,已经亮起红灯,开始了从资源丰富型城市向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滑落,开始面临经济衰退,环境恶化,就业困难,生活质量下降等一系列问题。急需转型,重振雄风。资源枯竭的定义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后期,其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情况。按此分类,资源枯竭型城市可划分为发展型、警戒型和危机型三类。其中第一类约有20多个,正在成长,前途风光:第三类也约有20多个,日子十分难过;其余的都在第二类之列,再过10-15资源开始枯竭,属于眼下不急,马上就难过的境地。全国有95座高度依赖矿业的资源型城市,其中58座是煤城。解决资源型城市转型必须解决好认识、规划和环境和调产问题。资源是资源型城市的立身之本。资源型城市过去得以笑傲天下,依靠的就是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所谓人无我有。比较那些资源缺乏的地区,相对来讲处于较为优越的地位。但是,正因为如此,资源型城市大多依赖资源的开发,只是在扩大资源开发规模上想的办法比较多,在资源的深度加工上作的文章少。对本地优势资源以外的产业涉猎更少。过分依赖资源,靠山吃山的想法和做法都非常有市场,并且显得十分合理和可行。可是资源总量是有限的,他的可利用程度也是受到限制的。一味靠山吃山,结果必将是坐吃山空,资源枯竭。要想使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走上正确道路,首先要设法改变根深蒂固的单纯依赖自然资源过日子的思想。这方面的难度很大。但是不做就无法改变人们的认识。认识不改变。走转型之路就可能成为空话,或者被淡化和边缘化。其次我们要未雨绸缪,尽早对城市的发展和转型进行规划。俗话说: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到无时想有时。如不及早动手,现在那些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今天可能就是我们的明天。资源是有限的,不停的挖总有一天要采完的。我市的煤炭资源按现在的开采强度,大矿不到50年,盂县15年左右,郊区不到10年,平定也只是30年。而且现有的资源我们也不能吃干喝净,总要给子孙后代留下发展余地。第三、要尽早发展接续产业。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势在必行。就好象人要老一样,资源型城市也要老的。我们人老了要享受社会保险,城市呢,就必须发展接续产业,延缓他的寿命。造成空气污染,影响全市的城市形象和人民身体健康。已经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而且还需要大量资金治理。我市的支柱产业是煤炭,经济结构缺乏足够的弹性和回旋余地,对付市场波动乃至市场风险的能力脆弱,一旦煤炭市场价格发生下滑,全市的经济马上围绕之发生不良后果。所以我们无论煤炭市场好与坏,都必须坚定调整产业结构的信心和决心,市委确定的建设两个基地,发展六大优势企业的方向不能动摇,速度不能走慢,步伐不能停止,更不能倒退。
三、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可行的办法
(1)要走科学发展道路。资源型城市转型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走循环经济之路。变废为宝。大力发展综合利用,大量煤矸石,粉煤灰和工业废弃物要充分用起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吃干榨净。提高资源的利用程度,增加其附加值。要走自主创新之路。过去我们走的是拼消耗浪费资源的路子,但是我们的资源储量和人口数量都不允许再走下去。要加大自主创新的力度。我市去年的18项技术创新项目达效后就可以新增销售收入2亿6千万元。如有意识的加大扶持力度。将会产生更大效益。
(2)要早做规划,科学规划,合理规划。作好规划。要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引进新项目时,既要考虑经济效益,更要考虑环境因数和环境容量。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变企业与环境保护的对立关系为互助关系。
(3)进一步加强保护环境和生态的宣传力度,增强市民对城市转型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大家献计献策。
(4)要十分注重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人才缺乏是我市发展的一个大问题。人才老化和人才断档尤为突出。我市是山西省高考大市之一,每年外出到外省就学的人数以千计,恢复高考以来先后输出上万名大学生。由于我市发展速度较东部发达地区和大城市相对滞后。加上环境污染问题和生活条件环境不尽人意,他们大多选择留在外地和国外境外。培养了没回来,为其他地区作了铺路石。可是要从另一
方面看,这样也未必全是坏事。这些人在外面经历风雨和考验,有着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成果,他们是我们的一笔宝贵的人才库。虽然他们人在外,但是对家乡还是有感情的。对他们要作到不为我所有。
(5)民营经济在转型中要起到排头兵的作用。充分发挥一切积极性,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放开手脚发展非公经济。真正落实中央36条。消除发展民营经济的障碍,作到法无禁止既自由。要着力培养高速发展的中小企业。发展高速成长的“瞪羚企业群”。
(6)国企要做转型的主力军。**是资源型城市。开发资源型国企占的比重很高。其中煤炭企业的人数和产值在全市占有突出地位。煤炭作的贡献很高,它的稳定与否直接影响全市的发展。国有煤炭企业责无旁贷地应该承担起转型的责任。其应该按照现代企业的模式和要求,加大改革的力度。促进其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社企分开、事企分开,加快主辅分离,减少办社会负担,在煤炭主业以外多元化发展,逐步改变过分依赖煤炭的单一结构,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避免煤兴企兴,煤落企衰,进而造成煤盛城兴,煤竭城衰。市委市政府已经看到了这一点。并且在支持煤炭主导产业的同时针对性的制定了调产的战略,并逐步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005年确定的23项重点调产项目中已有13个建成投产或部分投产,可以年销售收入15亿元。实现利税3亿元。下面要做的就是在煤炭市场看好,价格高扬的时候,要坚持不懈的支持调产项目达产达效。
(7)借鉴国外成功转型的经验,为我所用。老工业基地重振,尤其是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是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过中遇到过的一个共性问题,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德国的鲁尔,法国的北加莱地区的转型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他们的做法大致有几条:
一、高层次设立专门机构负责老工业基地重振;
二、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首位:对矿工进行免费转岗培训;给矿工进行创业咨询同时提供小额优惠贷款;允许不够正常退休年龄的矿工提前退休并给以较高的退休待遇,并对其免费培训。创造再就业条件;确保矿工的医药费来源,并对职业病进行免费治疗;由国家出资对矿区旧房进行改造。
三、采取多种措施支持资源枯竭地区发展接续产业。进行生产力布局时优先在矿城布点;同时给予价格补贴、税收优惠、投资补贴、环保资助、增加研究和发展补助等措施支持矿区。
四、营造良好环境吸引外来投资。
五、建立培养从事老工业基地重振的专业队伍。我们是资源准枯竭城市,应该学习别人好的经验和做法.(8)要选好项目。说千道万,这是关键。选好接续项目,这是实实在在的,要出真正经济效益的事。等煤炭,矿产等资源枯竭时,要依靠它吃饭的。这方面我建议要一方面利用过去的煤城的名气,搞好传统产业。传统产业要做强,要在产业链的延伸,产品的深加工,提高附加值上做文章。要在煤炭加工和利用上下工夫,还要特别注重煤层气的开发利用。这方面我们有着特殊的优势,而且每年放空的数量以亿立方米计算,必须抓紧进行利用。要发展煤炭加工产业链,大力发展煤化工,乙炔化工,煤机制造,煤炭工业配套产品。已有的煤电铝产业链要作大作精。进一步发展铝的深加工产业,发展铝箔,铝型材、铝镁合金、蒸发器等产品。利用**的能源优势和资源优势,建成全国的铝生产和深加工基地。要作好两个基地的大文章。另一方面。就要脱离传统产业,把眼睛盯在那些高附加值,高新技术产业上。这方面主要是要使有潜力的产品和产业做大规模。这个说来容易,但是做起来十分艰难。一来、本身高新技术产业就有较大风险,失败的概率较高;二来、掌握高新技术并使之产业化,商业化,进而为大家接受,在竞争和挑战下生存和壮大,成为能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支柱产业,其中每一步的困难,都是以指数形式增长。要正视困难。要百折不挠。
(9)要争取中央的政策支持。
(10)资源型城市转型时尤其要城乡兼顾。城市周边的农村是矿产丰富地区。开采时造成的损失也集中在农村。要及时足额给农村和农民以足够的补偿。转型时要特别注意保护农民的利益,要优先推动农村的发展。要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准。建好新农村。只有城市区的繁荣,没有高标准新农村的建设,城市的转型就不能说彻底和顺利完成。
《资源型城市转型现状分析》来源于网,欢迎阅读资源型城市转型现状分析。rjs
方面看,这样也未必全是坏事。这些人在外面经历风雨和考验,有着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成果,他们是我们的一笔宝贵的人才库。虽然他们人在外,但是对家乡还是有感情的。对他们要作到不为我所有。
(5)民营经济在转型中要起到排头兵的作用。充分发挥一切积极性,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放开手脚发展非公经济。真正落实中央36条。消除发展民营经济的障碍,作到法无禁止既自由。要着力培养高速发展的中小企业。发展高速成长的“瞪羚企业群”。
(6)国企要做转型的主力军。**是资源型城市。开发资源型国企占的比重很高。其中煤炭企业的人数和产值在全市占有突出地位。煤炭作的贡献很高,它的稳定与否直接影响全市的发展。国有煤炭企业责无旁贷地应该承担起转型的责任。其应该按照现代企业的模式和要求,加大改革的力度。促进其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社企分开、事企分开,加快主辅分离,减少办社会负担,在煤炭主业以外多元化发展,逐步改变过分依赖煤炭的单一结构,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避免煤兴企兴,煤落企衰,进而造成煤盛城兴,煤竭城衰。市委市政府已经看到了这一点。并且在支持煤炭主导产业的同时针对性的制定了调产的战略,并逐步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005年确定的23项重点调产项目中已有13个建成投产或部分投产,可以年销售收入15亿元。实现利税3亿元。下面要做的就是在煤炭市场看好,价格高扬的时候,要坚持不懈的支持调产项目达产达效。
(7)借鉴国外成功转型的经验,为我所用。老工业基地重振,尤其是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是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过中遇到过的一个共性问题,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德国的鲁尔,法国的北加莱地区的转型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他们的做法大致有几条:
一、高层次设立专门机构负责老工业基地重振;
二、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首位:对矿工进行免费转岗培训;给矿工进行创业咨询同时提供小额优惠贷款;允许不够正常退休年龄的矿工提前退休并给以较高的退休待遇,并对其免费培训。创造再就业条件;确保矿工的医药费来源,并对职业病进行免费治疗;由国家出资对矿区旧房进行改造。
三、采取多种措施支持资源枯竭地区发展接续产业。进行生产力布局时优先在矿城布点;同时给予价格补贴、税收优惠、投资补贴、环保资助、增加研究和发展补助等措施支持矿区。
四、营造良好环境吸引外来投资。
五、建立培养从事老工业基地重振的专业队伍。我们是资源准枯竭城市,应该学习别人好的经验和做法.(8)要选好项目。说千道万,这是关键。选好接续项目,这是实实在在的,要出真正经济效益的事。等煤炭,矿产等资源枯竭时,要依靠它吃饭的。这方面我建议要一方面利用过去的煤城的名气,搞好传统产业。传统产业要做强,要在产业链的延伸,产品的深加工,提高附加值上做文章。要在煤炭加工和利用上下工夫,还要特别注重煤层气的开发利用。这方面我们有着特殊的优势,而且每年放空的数量以亿立方米计算,必须抓紧进行利用。要发展煤炭加工产业链,大力发展煤化工,乙炔化工,煤机制造,煤炭工业配套产品。已有的煤电铝产业链要作大作精。进一步发展铝的深加工产业,发展铝箔,铝型材、铝镁合金、蒸发器等产品。利用**的能源优势和资源优势,建成全国的铝生产和深加工基地。要作好两个基地的大文章。另一方面。就要脱离传统产业,把眼睛盯在那些高附加值,高新技术产业上。这方面主要是要使有潜力的产品和产业做大规模。这个说来容易,但是做起来十分艰难。一来、本身高新技术产业就有较大风险,失败的概率较高;二来、掌握高新技术并使之产业化,商业化,进而为大家接受,在竞争和挑战下生存和壮大,成为能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支柱产业,其中每一步的困难,都是以指数形式增长。要正视困难。要百折不挠。
(9)要争取中央的政策支持。
(10)资源型城市转型时尤其要城乡兼顾。城市周边的农村是矿产丰富地区。开采时造成的损失也集中在农村。要及时足额给农村和农民以足够的补偿。转型时要特别注意保护农民的利益,要优先推动农村的发展。要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准。建好新农村。只有城市区的繁荣,没有高标准新农村的建设,城市的转型就不能说彻底和顺利完成。
《资源型城市转型现状分析》来源于网,欢迎阅读资源型城市转型现状分析。rj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