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国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制度创新的路径分析
建国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制度创新的路径分析
回首新中国走过的50余年的发展历程,在国内经济得到不断发展的同时,对外贸易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从1979年开始的对外贸易制度改革,大大地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但是相对于发展来说,我国目前对外贸易制度的创新还是相对落后了。加入世贸组织后,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的对外贸易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这迫使我们必须加快对外贸易制度的创新。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新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人物诺斯曾提出过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他认为:人们过去对制度做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是历史在起作用。因此,对我国对外贸易制度创新问题的研究,重点应该是了解本国制度变迁的惯性和趋势,在总结我国对外贸易制度创新和发展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找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对外贸易制度创新之路。
一、我国对外贸易制度变迁的历史回顾
1.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对外贸易制度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的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的是国家统制的对外贸易制度,其特点是高度集中,国家集外贸经营权和管理权为一体,政企不分、国家财政统负盈亏。在30年的时间里我国之所以采取这样的贸易制度是源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来源于苏联的经济体制及其对外贸易的模式。在建国初期由于没有经验,经济体制采取了苏联式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与这种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对外贸易就是实行国家统制型的贸易制度;二是来源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历史教训。历史的教训使得我国在开展对外贸易活动的过程中,往往存有戒备心理,过分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忽视对外经济交往,认为这样就可以减少对发达国家的依附,这必然促成国家统制的贸易制度的形成。
尽管国家统制的贸易制度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曾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使得我国无论在贸易范围还是在规模上都受到很大限制。据统计,1979年我国进出口总额为293.4亿美元,其中出口为136.6亿美元,出口额只占世界出口额的0.83%,居世界各国和地区第32位。原有的对外贸易制度存在管得过宽、统得过死、不利于调动微观主体积极性的缺点。
2.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对外贸易制度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逐步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与此相适应,我国的对外贸易制度也从国家统制型转向开放型。我国1979年以来的对外贸易制度的转型,是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紧密相连的。我国之所以实行对外开放的决策也是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新中国成立后30年经济长期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框架内发展,闭关锁国,同国外发展的差距扩大了;二是战后不仅发达国家而且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先后选择了对外开放的道路。很多国家和地区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分享了参与国际分工所带来的益处,并使得自身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历史和现实警示我们,如果不顺应时代的潮流、不实行开放的政策发展经济,我国就有可能被开除“球籍”的危险。所以,改革开放是我国历史与现实的选择。
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先导、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的对外贸易,其体制、机制和政策随着对外开放的进程而不断深化与发展。从1979年到2001年,我国的对外贸易制度变革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即下放外贸经营权(1979—1986年)、推行外贸承包制(1987—1990年)、取消外贸财政补贴、进一步完善承包制(1991—1993年)和实行汇率改革、取消承包制、加强宏观管理(1994—2001年)阶段。经过一系列的制度创新,我国的对外贸易制度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外贸体制从集中垄断走向放权和联合对外;外贸政策从管制走向开放,从保护走向自由;外贸运行机制从计划实施走向宏观调控和依法治贸。从整体上看,该阶段基本上建立了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开放型、相对自由化的对外贸易新制度。
这一时期我国外贸制度的变革和创新大大地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978年的206.38亿美元发展到2001年的5097.7亿美元,扩大近25倍。占世界贸易的位次由1979年的排名第32位上升到第6位。对外贸易增长率年平均为15%左右,大大
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的水平。
3.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对外贸易制度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入世后我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的对外开放也呈现出新的特点:由政策导向型的开放将转变为同国际经济接轨的制度型开放;从有限范围和领域的开放将转变为全方位、宽领域的开放;从单边、自主的开放将转变为双向、多边、有法律约束力的相互开放。我国经济将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之中。对外开放的新特点也对我国现有的对外贸易制度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
诺斯制度变迁的“路径理论”认为:利益诱致是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因。一种制度如果能使各方的利益达到最大化,人们就不会有改变这种制度的动机和要求;反之,社会对新制度的需求就会变得十分强烈。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制度不能满足人们利益最大化是一种常态,因此,制度也就处于生生不息的变迁之中。
如上所述,我国的对外贸易制度经过20余年的变革和创新,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但是在加入世贸组织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对外贸易制度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和差距。例如,我国的外贸经营权尚未完全放开。私营和民营企业获得外贸经营权的门槛过高,国有企业经营进出口业务依然具有垄断性,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经营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外贸经营权还是实行审批制。再如,外贸制度透明度不高。如行政管理、外贸政策等透明度不高。还有,我国的进口体制缺乏统一性。这些问题的存在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在对外开放新阶段发展的制约因素,从而也孕育了我国对外贸易制度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创新。
二、我国对外贸易制度变迁的路径分析
总结我国对外贸易制度变迁的历史,可以发现,我国对外贸易制度走过了一条从管制到放松管制、从集权到分权、从计划到市场的创新之路。历次对外贸易制度的变迁既是对前一次外贸制度的继承,又是对前一次外贸制度的否定。我国的外贸政策在很长时间是采取严管制和高保护的政策,历次的制度变迁都在逐步放松管制,并或多或少地引入自由化的因素。外贸体制以外贸经营权为例,从原先只有外贸部所属的专业外贸公司才有权经营对外贸易到其他部委的外贸公司、到地方的外贸公司、再到工业企业和三资企业,都体现了从集权到分权的特点。外贸运行机制从完全的指令性计划到指导性计划、再到国家只进行宏观调控,每次制度安排都在逐渐引入市场的因素。可见,我国外贸制度的变迁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体现了路径依赖的特点。
国际环境的变化是我国对外贸易制度变迁的外在推动力量。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西方国家对我国实行经济封锁,迫使我们走自力更生的发展道路。又由于社会主义阵营的存在,苏联的经济模式有着强烈的示范效应,在我们没有经验的情况下,只能照搬苏联的模式。所以,建国后的30年的时间里,我国实行的是统制的贸易制度。冷战结束,世界的形势走向缓和。在和平与发展的主题下,加上成功国家和地区的示范效应,推动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外贸制度的实施。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背景下,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不能脱离国际环境去发展自己的经济。这促使我国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的潮流,也推动我国对外贸易制度的创新,实行更加开放的贸易制度。
利益诱致是我国对外贸易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因。诺斯认为制度变迁的内在动因是主体期望获得最大的潜在利益,正是获利的期望无法在现实的制度安排中实现,才导致了新制度的形成。系统考察建国后我国对外贸易制度的变迁,可以说我国对外贸易制度的变迁都是利益诱致的结果。国际贸易的主体是国家,建国后的外贸制度的变迁的过程是国家不断追求潜在利益的过程,每一次外贸制度的创新都是在旧制度无法获取潜在利益时发生的。但国家主体利益的获取是通过调动微观主体———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而获得的。下放外贸经营权的制度安排,初步调动了地方和企业开展对外贸易的积极性,形成对企业的激励机制,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外贸承包制所形成的激励机制则进一步调动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并且使监督和组织的成本大大降低。但下放经营权和外贸承包制只是浅层次的变革,其中潜在的利益推动了深化改革和新的制度安排的出现。
我国对外贸易制度的变迁以强制性变迁为主。制度变迁可以分为诱致性变迁和强制性变迁,前者指的是一群行为主体在响应由制度不均衡所引起的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实施的变迁,后者指的是由政府法令所引起的变迁。回顾外贸制度变迁的历史,我国的外贸制度的每一次安排和创新都是由政府做出理性的选择并颁布相应的法令强制实施的。例如,国务院先后在1998年和1990年底分别颁布了《关于加快和深化对外贸易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规定》、《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对外贸易体系若干问题的决定》等相关法令文件强制推行和完善外贸承包制。1994年7月1日实施的《外贸法》则为深化改革和新的制度安排提供了法律的保障。政府对外贸制度的选择,不仅对当时的制度生成、固化起重要作用,而且对今后制度的变迁也有着重大的影响。
我国对外贸易制度的变迁是核心制度创新与配套制度创新的结合。制度创新不是孤立的,一项制度安排的效率不是独立于其他制度安排之外动作的结果,而是制度结构整合的结果。每项制度安排都必定联结着其他制度安排,共同融合在制度结构之中,其效率还取决于其他制度安排的完善程度。或者说,任何一项制度安排都是制度结构中其他制度的函数,一项制度安排的改变,都可能引起其他制度安排或整个制度结构的效率发生变化。以下放外贸经营权的制度创新为例,国家为调动外贸经营的积极性,核心的制度创新是下放外贸经营权,同时还进行了外汇、外贸计划管理体制以及外贸行政管理的配套制度创新。所以,在制度创新中,必须集中精力抓住核心制度创新这个关键,核心制度一旦确定,就成了配套制度变迁的制度环境。
我国的对外贸易制度变迁是自创式制度创新与借鉴式制度创新的结合。自创式制度创新是依赖自我设计、自我建构的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创新由于没有先例,没有他方的制度创设经验和绩效可供参考,制度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是依据理论的预期分析。这样有可能创新更有效率的制度,也有可能创设出更缺乏效率的制度。因而,自创式制度创新的初始成本较高,预期可信度较低,具有较大的风险,摩擦性成本较大而动力较弱。借鉴式制度创新是借鉴他方已经创设的具有一定效率的制度变迁。当他方制度运作产生强大的示范效应、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说服力时,借鉴式制度创新就会出现。这种制度创新的初始成本、风险性、摩擦成本较小,创新的动力较大,可以在比较大的制度空间里进行选择。我国的对外贸易制度在建国初期采用了借鉴式的制度创新,照搬苏联的模式,教训是很深刻的。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外贸制度在借鉴市场经济制度的框架内进行了大胆的自创式制度创新,注意解决本部门的新问题、新情况,取得了非凡的成功。这种自创式制度创新与借鉴式制度创新的结合是我国今后外贸制度创新的重要依据之一。
三、我国对外贸易制度的创新方向
目前,我国对外贸易制度的创新应该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和世贸组织的总体框架下进行。
传统的贸易政策大致可以分为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两大类,这两类贸易政策之争一直贯穿在几百年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过程中。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的加剧,建立在竞争优势基础上的战略贸易理论及其相应的管理贸易政策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所接受,这种管理贸易政策兼有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的特点,突出了对外贸易在一国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主张国家采取法制化的政策手段管理对外贸易,并通过广泛参与双边、多边的国际经济合作和协调各国的经济贸易政策,增强本国在国际谈判中的博弈力量,维护和提高本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从世贸组织的基本规则和运行机制可以看出,尽管世贸组织以自由贸易为宗旨,但同时它又是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组织,允许成员在其规则下,对贸易和国内产业成长进行有限但有效的扶植和管理。因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世贸组织制定的组织框架和各种协议和规则也是“披自由贸易之皮,行管理贸易之实”。
从全球范围内管理贸易政策的实践来看,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国家已经普遍采用了这一政策体系,而发展中国家由于受制于有限的国内市场和弱小的高新技术产业,很少采用战略贸易理论和管理贸易政
策。但我国作为工业部门比较健全、制造业生产和出口能力不断扩张的发展中大国,则有条件实施促进产业竞争的管理贸易政策和与之相对应的贸易制度。
我国在加入世贸组织后,虽然分享了多边贸易体制带来的各种权利,但也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伴随着国内市场开放程度的提高和贸易壁垒的拆除,国内工业将面临着国际竞争的压力。而在出口激励手段受限的情况下,国内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也必将遇到一定困难。因此,尽管在未来较长的时期内我国工业发展的比较优势依然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以及中等技术水平的加工制造业,但如果要从根本上增强我国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实施纯粹的自由贸易将很难满足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中长期目标。而着眼于形成动态比较优势和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在世贸组织规则下,实施有管理的贸易自由化战略则是我国现实的选择。这一战略的核心在于低程度的产业保护、灵活规范的进口限制和温和的出口鼓励政策相结合,强调政府对结构调整的积极干预,通过综合运用世贸组织允许的关税、反倾销与反补贴、保障机制等一系列政策手段,使我国的对外贸易制度的定位趋向于中性化,具体政策手段趋向于弹性化、柔性化。所以,我国对外贸易制度的创新方向应该遵循这一战略思路,在世贸组织规则框架下展开。在宏观上,按照世贸组织规则和有管理的贸易自由化战略的总体要求,可以在以下几方面进行对外贸易制度的创新。
1.创新外贸领导体制。需建立新型的外贸领导体制,更新外贸领导体制的观念。作为政府管理机关,从根本上说更是服务机关。作为我国外贸的各级领导部门,它们的主要任务应是制定不同层次的外贸发展战略、外贸方针政策和外贸立法,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使我国经济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
2.创新外贸管理体制。以前外贸管理体制在变革的过程中,始终存在“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现象。如何实现政企分开、简政放权,建立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真正做到集中与分散、统一管理与经营灵活的有机结合,我们认为政府应考虑重视行业管理的作用,成立相应的行业商会,在行业商会中成立行业进出口商会。
3.创新外贸计划体制。经过多年变革,外贸计划体制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仍然存在着国际市场上按市场经济原则办事,国内市场上按计划经济原则办事,盲目追求完成计划的现象,这种割断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联系的行为,事实上促成了官商不分、政企不分。因此,我们应当进一步创新我国的外贸计划体制。
4.创新外贸价格体制。我国的外贸价格是一种双重扭曲的价格,商品的国内价格与国际价格不挂钩,与国际市场相比,我国初级产品国内价格过低,而工业制成品国内价格偏高。这种价格扭曲的现象,再加上我国实行地区倾斜政策,各个地区之间外汇留成比例不同,造成了企业经营条件不同,无法公平竞争,无法以市场衡量企业的经营效益,这也是世贸组织成员特别关注的问题。因此,有必要立即从根本上改变这种价格扭曲的现象。
5.创新进口管理体制。(1)根据对外承诺,选择适当时机分步将关税总水平调到发展中国家应有的水平,一般认为15%比较合适;同时,基本实现关税政策的统一和规范运作,确立较为合理的关税结构。
(2)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非关税措施,对于确属幼稚产业的少数商品保留进口配额管理,对于少数敏感性的农产品实行进口关税配额,按照世贸组织规则给予一定期限的保护,取消其他非关税措施。(3)进一步提高进口管理政策的统一性和透明度,确保进口政策制度在全国的统一实施。(4)经过一定的过渡期逐步放松对进出口经营权的限制,最终向登记制过渡。(5)与经济体制整体配套改革进程相适应,逐步实现外贸政策的中性化,以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经济效率为目标,最终建立竞争性的进口体制。
6.创新出口管理体制。(1)在计划管理方面,应把计划列名的出口商品降低到最低限度,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宗资源性商品以及关系国家战略利益的商品,要具体定位、测度,并力争科学化、合理化。
(2)出口许可证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3)进一步完善外贸企业的自负盈亏机制。(4)加强工贸、技贸、农贸结合,积极进行各种跨部门的联合、联营,使出口贸易实体多元化。同时,外贸公司也要进行改造,逐步走上实业化、集团化和国际化经营的轨道。
7.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要进一步下放外贸经营权,将目前审批制逐步改为按规定的条件,经过登记自动获得认可,减少进出口配额和许可证的管理环节,按效率、公正、公开的原则改进发证办法。内贸和外贸的管理应逐步统一,能够精简合并的机构应尽快精简合并。对外贸主管部门的职能应当放在制订和实施外经贸发展战略、出口产业政策上,综合运用经济的、法律的和行政的手段,保证对外贸易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在微观上,按照世贸组织和有管理的贸易自由化战略的要求,进行相应的配套制度创新。
1.积极探索企业制度创新。有条件的企业应进行股份制变革,变单一的国有制外贸公司为多家法人持股,并允许职工持股的有限责任公司。允许企业破产、兼并、合并,鼓励效益好的公司通过兼并、合并或联合等进行集约化经营。建立董事会制度和经理负责制,改革企业内部的管理,使职工尤其是经理人员的责、权、利相匹配。逐步打破企业经营范围的限制,实行一业为主,多种经营,走实业化、集团化、国际化经营道路。积极推行出口代理制,转变经营作风。
2.创新出口退税制度。根据不同企业的特点,分类管理。借鉴国际经验,采用先进技术手段管理退税,既要防止骗税,又要方便企业及时退税。
3.创新进出口商会体制,提高商会权威。增加企业在商会中的发言权,使商会充分发挥向政府反映企业意见和要求、进行行业协调管理、监督企业守法经营、维护行业共同利益的作用。
第二篇:2013年我国对外贸易情况
2013年我国对外贸易情况
外贸进出口稳定增长,结构进一步优化。国家出台促进进出口稳增长、调结构的政策措施,促进外贸稳定增长。2013年,外贸进出口总额41603.3亿美元,增长7.6%。这是我国进出口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其中出口22100.4亿美元,增长7.9%;进口19502.9亿美元,增长7.3%。累计贸易顺差2597.5亿美元,增长12.8%。
更好统筹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工作,推动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取得新成绩。2013年,全国发展改革系统在推动我国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方面取得了新成绩,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国外贷款方面,创新管理方式,提高贷款使用水平。国外优惠贷款的使用更加注意创新性,并与经济社会转型相适应。积极促进外国政府贷款工作由“援助型”向“合作型”转变。推动航空、租赁、高技术、生物制药等领域借用中长期国际商业贷款,有效降低了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规范赴港发债制度,出台《境内非金融机构赴香港特别行政区发行人民币债券申请报告示范大纲》,推进境外人民币发债工作。外商投资方面,进一步加强引导,优化投资结构。发布《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2013年修订)》,调整优化了中西部地区鼓励重点和方向。推进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外商投资管理由全面核准向备案与核准相结合转变。开展《外商投资项目核准暂行管理办法》修订。研究提出昆山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方案,建立了昆山试验区部省际联席会议制度并召开第一次会议。参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研究制定工作,提出了建立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思路,指导试验区改革外商投资管理方式。参加中美投资协定的各轮谈判,完成对美方双边投资协定新范本的技术讨论。境外投资方面,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服务。推进境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下放核准权限,将一般性境外投资项目由核准制改为备案制,并配套推进《境外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的修订和项目备案网络管理系统建设工作。联合有关部门印发《关于鼓励开展境外农业投资合作的指导意见》。继续规范和完善对境外股权投资基金的管理。积极推进与重点国家和地区的投资合作。
2013年以来,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结束了2012年小幅下滑的态势,全年非金融领域实际吸收外资1176亿美元,同比增长5.3%。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更加注重效益和质量,强调引资、引技、引智相结合,并注意优化区域和产业布局。国外贷款继续保持稳中有增。企业境外投资延续了快速发展的势头,全年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901.7亿美元,同比增长16.8%。
对外经贸合作取得新进展。推动WTO多哈回合谈判达成了包括贸易便利化、农业、发展三个部分的“早期收获”协议,为多边贸易体制带来了新的前进动力。以我为主的自贸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与冰岛、瑞士签署了自贸协定,中韩自贸区进入实质谈判,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全面展开。推进中澳、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自贸协定谈判。进一步扩大开放,9月底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运行,探索建立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扩大服务业和金融领域开放创新。2014年,在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方面,将继续改进国外贷款管理,提升贷款使用效益。统筹研究资本项目开放条件下的外债管理,推动外债管理由金融危机时期防范风险为主,转向经济转型升级时期提高经济金融运行效率为主要目标。促进转型发展,提高外国政府贷款的质量和效益。落实发债规模,推动境内机构赴港发债工作。丰富国际商业贷款方式。适度扩大外资银行中长期外债规模。改革完善外商投资管理政策,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水平。进一步深化外商投资体制改革。积极引导外资投向。规范和促进开发区发展。继续深入研究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有关问题,提出既符合我国实际又与国际接轨的负面清单。加强境外投资指导,完善配套政策措施。继续抓好重大问题研究。继续完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加强境外投资宏观引导和服务。加强与重点国家和地区投资合作。
在对外经贸合作方面,将坚定支持多边贸易体制规则。抓住多哈回合“早期收获”达成带来的机会,积极参与多哈回合谈判,保障多边贸易体制的权威性、主导性。积极推进以我为主的自贸区建设。加快自贸区建设,特别是以周边为基础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扩大自贸协定实施效果,探索与更多的国家建立自贸区。深化双边经贸合作。推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加强与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的经贸合作。深化与周边和其它发展中国家经贸合作。妥善应对贸易摩擦。加强与发达国家的政策协调,深化与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务实合作,力争通过对话磋商解决贸易纠纷。在总结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支持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发展自由贸易园(港)区。
第三篇: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变化情况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变化情况
一、对外贸易额
对外贸易值是以货币表示的一国/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个财政)的出口值(额)与进口值(额)之和。
由表1可知,我国对外贸易总额从2003年至2008年迅速增长,2008年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所以对外贸易总额出现下降,在2010年后又出现上涨,说明我国对外贸易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各种客观条件的影响,但仍然掩饰不了其强劲的增长势头。
表12003-2012年1-3月中国进出口总体情况
金额单位:亿美元
二、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从表2中可以看出,我国对外贸易商品进口总额是大幅上升的,并且不管是对于初级产品还是工业制成品的进口总额也都是大幅上升,并且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在我国的总进口额中对于工业制成品的进口是占很大比重的,近年来工业制成品的进口比重在慢慢的下降。初级产品的比重在逐年增加,在初级产品中非食用原料和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燃料两者所占比重较大。从这些可以看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十分发达,对国外产品的依赖程度较大,我们要加大提高自身的生产力,减少对外国产品的进口。
从表3中可以看出,我国商品出口的金额每年都在增加,其中工业制成品在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很大,且这个比重逐年增加,其中机械及运输设备和杂项制品两者所占比重最大,表明我国的机械技术在不断的提高,国际竞争力在增强。初级产品比重正在逐年减少,表明我国的初级产品生产技术在不断的提高。
表22006-2011中国进口商品结构
金额单位:亿美元
表32006-2011中国出口商品结构
金额单位:亿美元
三、对外贸易地理方向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是指一定时期内其他国家/地区在一国/地区对外贸易中所占有的地位。从表中可以看出,近十年来日本是我国最主要的进口国,同样美国等发达国家在中国的进口额中占了很大比例,但这个比例在下降。中国最主要的出口国是美国,同样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在中国的出口额中占了很大比例,但这个比例在下降。与此同时,中国近年来加强了与一些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并且中国同这些国家的贸易额的比重正在上升,从而达到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目标。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同中国台湾的贸易非常频繁,不仅是因为台湾岛物产丰富,也是因为两岸共同发展的美好前景促使的,中国大陆与香港的贸易也很多,这也带动了双方的经济,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表42004-2011月中国进口国别(地区)
表52003-2012年1-3月中国出口分国别(地区)
四、对外贸易依存度
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正在逐年增加,这表明中国对于国际市场的依赖过大。这说明中家在国际市场上缺乏一定的话语权,这会影响对外贸易安全,甚至是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2008年全球经融危机中国的对外贸易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因此中国要发展壮大对外贸易,就要减少对外贸易的依存度,要靠自己的力量发展对外贸易,真正实现中国的贸易大国地位。
第四篇:我国对外贸易现状
国际贸易课程论文
姓名:曹博
学院: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电商120
1学号:201217050108
论文名称:我国对外贸易现状分析
我国对外贸易现状分析
曹博
(河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电商1201班)
摘 要:我国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进出口总额逐年增加,2001年全年进出口总额为5090.5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2662亿美元,进口额为2435.5亿美元,居世界第六;2012年全年进出口总额为38667.6亿美元,其中,出口20489.3亿美元,进口18178.3亿美元,居世界第一;12年的时间,我国进出口总额增加了7--8倍,从第六位跃居世界第一,发展之快令世界侧目,但是在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关键词:对外贸易现状 农产品
一、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现状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出口贸易中各种商品的构成,即某大类或某种商品进出口贸易与整个进出口贸易额之比,以份额表示。一个国家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主要是由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自然资源状况和贸易政策决定的。发达国家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以进口初级产品、出口工业制成品为主;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特征是以出口初级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为主。要了解国际上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科学技术水平,通常都要查看该国的对外贸易出口商品结构。
随着中国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出口商品结构不断改善,工业制成品出口所占比重逐渐超过初级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上升。大量机电产品的进口加快了中国企业技术改造的步伐,促进了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中国出口的商品主要有原油、电子管半导体、机械设备、煤炭、合金钢和高碳钢、电气仪器、纸张、棉花、玉米等。中国进口的商品主要有汽车、电子元件、家用电器、机构设备、办公机械. 船舶、服装、鞋类、化工产品、人造长纤维织品、钢铁、加工食品、鱼类及活动玩具等。须指出的是,外商投资企业成为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机电产品在出口中的比重是衡量一国贸易强弱的重要标志。中国出口中的结构性问题主要表现在: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少,低端产品
多,缺乏核心竞争力;出口商品中仍存在高污染、高物耗、高能耗产品;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占出口比重不高;出口市场过于单一;出口厂商存在恶性竞争现象等。在中国庞大的对外贸易额中,加工贸易占到了半壁江山。无论是初级产品、一般工业制成品还是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商品均以劳动密集型为主。
我国对外贸易的规模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贸易摩擦也越来越多。根据商务部最新发布的数据,截至2010年,中国已经连续16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连续5年成为全球遭遇反补贴最多的国家。其中仅在2010年一年,中国共遭遇贸易救济调查66起,涉案金额71亿美元。根据世界银行数据,当年全球47%新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和已完成的案件都针对中国。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反倾销的最大靶子。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自然跟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国外的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和国内贸易政策或企业行为失当有关。
二、我国对外贸易货物流向的现状分析
从各地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对外贸易流向的总体特征是集中化的,无论是出口市场还是进口市场都呈现出高度的集中化。但近年来出口流向的集中化程度在逐渐减弱,而进口的集中化程度则稍有增强的趋势。
1、我国的对外贸易流向集中在亚洲、欧洲及北美地区统计数据表明在贸易总额上,亚洲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美洲和欧洲,而且这些区域与中国的贸易额在近期内一直呈积极的上升趋势,其中,在亚洲,主要是对香港、日本和韩国出口,对香港的出口主要是转口贸易 ;进口主要来自于日本、韩国和台湾省。对北美地区的进出口都主要集中在美国。而对欧洲的贸易则相对分散一些。
2.在区域分布范畴上,我国的贸易相对集中在本地区或距离较近的地区 从地理位置上看,我国的对外贸易相对集中在环太平洋国家和地区。可见运输成本也是影响我国对外贸易流向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来说,地理位置接近的国家和地区之间,文化和风俗习惯的相互影响和渗透比较多,市场需求的相似性比较大,企业对这些市场的开发和维护也更加容易些。
3.从经济发展程度来看,我国的对外贸易相对集中在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如下表所示,我国对大洋洲的出口在总出口中占很小的比例,到2000
年才开始逐年上升,与此同时,与美洲、欧洲两大贸易对象区域的出口总额一直稳步增长。我国在与处于更低阶梯的其他发展中国家进行的贸易中,主要是劳务输出如工程建设,而这些国家市场需求有限,因此我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规模不大。此外,我国缺乏具有国际经营经验和能力的大型跨国公司,与发展水平接近的国家之间开展产业内分工的广度和深度不够。
1991-2009年世界各大洲在我国进出口贸易所占比重
单位:%
三、对外贸易方式的转变
中国对外贸易方式的转变的关键是政府如何进行引导,采取何种贸易政策,做好宏观调控。这是转变的基础,是进行转变的整体框架。在宏观政策确定的基础上,我国应该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
1、改进出口商品结构
中国目前出口产品大多是规模大价格低,是中低档产品的出口,只赚取其中的加工费用。出口商品由数量型转向质量型,使外国对中国商品的需求不再仅仅因为价格,而是因为质量。
2、大力发展无形商品贸易
中国无形商品贸易额占出口总额的10%不到,可见无形商品与有形商品的比重极不平衡,外贸商品结构的升级,不单意味着有形商品贸易结构的优化,还包括无形商品贸易比重的增加及其结构的改善,而且后者的意义愈来愈大。
3大力调整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积极地创造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优势
调整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指在不放弃甚至要进一步发挥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优势的同时,积极地创造和形成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优势,大力发展对外服务贸易。发展我国技术密集产品的出口涉及到两个层次:一是以机电产品为主,着重发展成熟技术和成套设备的出口;二是以高新技术和新生代重化工业产品为主,比如光纤通讯、生物工程、遗传工程、航空航天、汽车、计算机、新能源和新材料等的出口。
【参考文献】
1、马广烁汪静田艳霞《浅谈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现状及对策》
2、胡乃武 殷献民《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3、《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年 第2期 8-13页
4、夏志杰崔强《我国对外贸易现状浅析》
第五篇:中小学财务管理创新路径分析
中小学财务管理创新路径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教育管理中的各个部分都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中小学作为我国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促进中小学财务管理的创新,保证中小学顺利的开展各种教育活动,成为了人们所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结合中小学财务管理的创新意义和财务管理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对中小学财务管理创新路径进行分析。
关键词: 中小学; 财务管理; 创新路径
在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当中,财务管理过程是改革的重要内容,对推动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中小学教育中,其教学活动较为丰富,这就需要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持中小学的教育活动,对于这些资金,中小学的财务管理中心要中小学的资金使用情况做一个整体的了解,通过对资金的核对,科学合理的分配教育资金,在此基础上要对中小学的财务管理进行创新,保证中小学教育的发展。
一、中小学财务管理创新的意义
财务管理作为教育管理系统中的一项重要管理内容,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能够保证中小学教育内容的顺利进行,对中小学的财务管理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关措施创新财务管理内容,能够提高资金的利用率、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小学财务管理的创新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首先是能够保证各项教育活动的展开
在中小学的教育中,为了保证学生们能够为之后的教育内容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就需要在中小学的教育中开展各种的教学活动,在这样的情况下,各项教学活动的展开都需要教学资金的支持,这就需要财务管理系统能够对整个教育活动有着整体把握,根据不同的情况来进行资金的分配。所以说,要对财务管理过程进行创新,以此来保证各种教育活动的展开。
(二)创新财务管理可以提高教育资金的利用率
在目前的财务管理中,由于缺少对整个中小学教育的把握,导致资金的利用情况没有针对性,如今中小学的教育资金都是来自政府拨款,然后由财务结算中心对中小学的资金情况进行核对和对数,然后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资金的分配,加强对中小学的财务创新,可以提高教育资金的利用率,保证在整个中小学的教育活动中,能够充分的对教育资金进行利用,规范中小学的财务使用情况,避免因为资金的不合理分配,导致教育活动经费的缺少或者出现教育资金出现浪费的情况。
(三)推动中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通过对财务管理的创新,可以更好的推动中小学教育的发展。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教育部门对中小学的教育活动内容极为关注,为了保证中小学教育的更快发展,政府部门提供了更多的教育资金来投入到中小学的教育当中,通过加强对中小学财务管理的创新,可以提高财务管理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地位,保证中小学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二、中小学财务管理系统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在中小学的财务管理过程中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有些问题得到了一定的解决,但是距离人们对中小学财务管理的要求还相差有一定的距离,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对中小学财务管理系统中所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这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资金的预算管理问题
中小学资金的预算管理在中小学的财务管理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通过对中小学各种教育活动的开展情况和资金利用情况,可以实现对教育资金的预算,从而发放合适的教育资金来支持教育活动的展开,这样可以避免在资金发放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我国中小学财务管理过程中的资金预算管理没有明确的规范,资金的预算已经失去了原先的教育管理本质,成为了资金管理部门向政府所要教育资金的一种手段,资金预算成为了一种形式,缺少较强的执行能力,这对中小学的教育发展极为不利;另外一种情况是没有对中小学的资金利用情况作出科学合理的预算,科学的资金预算是对中小学所上交的资金使用情况单来进行整体核对之后,根据这些数据和以往的资金发放情况,来对下次的资金发放进行有依据的估算,但在实际情况中,结算中心往往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资金预算,预算结果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这样就会对财务管理过程的正常运行造成极大的影响。
(二)财务管理过程规范的不完善
在目前中小学的财务管理过程中,其中的主要内容就是对教育资金进行收入和支出的管理,在这个管理过程当中,由于当前教育资金的来源主要是由政府进行拨款,这样就导致财务管理系统对这项工作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造成财务管理过程缺少完善的规范,在这样的情况下,资金的收入和支出没有详细的流程,对于其中的各项资金流通细节,也缺少相应的发票审核,造成财务管理过程的混乱,这样就不利于对教育资金的管理,对中小学的教育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三)对资金利用率的控制
在目前中小学的财务管理系统中,资金的利用率不仅体现在各种教学活动的资金利用上,同时,更多的表现在了对学校中固定资产的管理控制上。学校的固定资产指的是学校中用来开展教育活动的设施,比如教室、体育用品和多媒体等,这些固定资产在学校的教学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的中小学教育管理当中,对这些固定资产没有进行有力的控制,随着政府对中小学教育的重视,教育资金的额度也越来越大,在中小学不断引进教育设施的过程中,资金的使用情况也越来越大,而学校对这些固定资产没有进行有效的控制,导致部分固定资产出现破坏,而对这些教学设施的维护也没有得到有效的进行,这样会造成教育资金的持续浪费,给学校带来极大的损失。
三、中小学财务管理的创新路径
在教育的不断发展改革当中,中小学的财务管理也应该进行创新,具体的创新措施应该针对目前财务管理过程中所出现的主要问题,结合政府的相关教育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促进中小学财务管理的创新。这些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金预算的创新
资金的预算决定着对中小学教育资金投入的管理力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财务管理的结算中心应该根据资金的总额和学校的资金使用分配情况,科学合理的进行资金预算,另外,要根据教育体制的改革,来对资金的预算进行创新。这样的创新方法需要工作人员打破传统的资金预算模式,由于之前的资金是由政府统一拨款,工作人员基于这些资金总额的基础上来对学校的使用资金进行预算,由于存在资金的总额,工作人员在进行资金预算的时候就会在这些资金总额的基础上,来对资金进行分配,在这样的情况下,财务管理人员就不能实现对资金预算管理的创新。目前一种全新的资金预算模式是要求工作人员在没有资金的基础上对学校使用的资金情况进行预算,这样的方法也被称为零基预算,另外也要对学校教育过程中所出现的突发事情进行考虑,这样才能实现对资金的全面预算,另外,要保证预算的执行力度,保证这种全新的资金预算能够得到更好的利用,提高中小学财务管理的水平。
(二)对财务收入和支出管理的创新
在对中小学财务管理的收入和支出管理进行创新的前提是要保证有一个健全完善的管理机制,只有通过这个机制来作为财务收入和支出的管理标准,才能实现对财务收入和支出的创新。对于财务的收入和支出,要全程按照标准来进行,对于每一环节资金的流动情况,都要都有着明确的把握,在必要的情况下,要对这些教育资金的流动执行发票审核制度,同时,对于教育资金的支出要做到公开,使资金的支出使用情况公之于众,接受人们的监督,对于教育资金支出的创新,财务管理要对其进行内部控制,引进全新的财务管理方法,并且保证其方法的科学合理;对于财务收入与支出方面所出现的错误要及时进行纠正,保证教育资金的正常支出。
(三)在学校资产管理上的创新
学校教育活动的展开离不开教育的设施,对于这些固定资产管理的创新属于财务管理创新的一部分,在这种创新管理系统中,学校不应该只重视对教育设施的引进,而忽视对其的管理,其创新的内容体现在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减少在教育活动开展中对这些教育设施造成损害,影响了学校的固定资产,另外要加强对这些教育设施的检修,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教育资金在教育设施上的投入,可以保证资金的利用率;另外,可以采用固定资产承包制度,把相应的教育设施等固定资产的管理分配给个人,做到责任落实,这样可以保证教育设施固定资产长期处于一个良好的状态,实现了对资产管理方面的创新,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强了中小学中财务管理的创新。
四、结束语
在目前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下,对于中小学中财务管理也要进行相应的创新,通过对财务管理创新意义的认识和财务管理系统中所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根据目前的教育资金使用情况,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对中小学财务管理的创新,实现财务管理系过程的正常运行,提高教育资金的利用率,这样才能保证中小学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推动中小学教育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和翠芳.云南民族地区中小学集中办学后财务管理的路径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4,(12):137-138.[2]丁长伟.中小学财务管理创新路径探讨[J].经贸实践,2015,(6):115.[3]伍俐.提高中小学财务管理水平途径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4,26(13):121.[4]袁晓.高校财务管理创新路径探析[J].会计师,2013,(14):38-39.[5]于朝晖.高校财务管理改革的路径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3,(1):119.(作者单位: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