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针对略谈2006历史高考与高三历史复习的关系
HR Planning System Integration and Upgrading Research of
A Suzhou Institution
略谈2006历史高考与高三历史复习的关系
福鼎七中 陈伦志
高考——高中教学的指挥棒。而高考复习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教学任务,高三历史教师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要指导学生系统复习本学科知识,又要组织学生进行全面的能力训练。没有一个科学而有效的复习安排,没有一个明确而有针对性的备考策略,是不可能完成这项任务的。因此这需要我们的高三教师去认真、深入地研究高考,研究高考历史试题。
一、对2006高考文综历史试题的感悟
今年的文综历史试题,主要依据2006年《考试大纲》,面向中国历史教学实际,坚持了稳中求变、平稳过渡的原则,坚持了以能力立意、以问题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力求做到继承与创新的统一、考查基础知识与学科人文素养统一,代表了命题的走向。
1.立足基础,回扣课本:试题突出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考查的知识点都是教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史实,考查识记能力的题目占有相当比重,其中有关《临时约法》的内容,民国时的政府机构、新政协的职能、巴黎公社的举措、法德关系中的重大事件等,都是教材中纯记忆性的知识,这对面上复习过于倚重资料,冷落课本、忽视史实等现象是一种明显纠正。
2.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命题坚持了主干知识的命题原则,所考查的内容都是高中阶段应掌握的主干知识,近代政治机构、社会主义运动、法德关系、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等属高中阶段的主体主干知识。同时依据主干知识、引用课本之外相应的素材知识,从而形成新问题、新情景。
3.坚持了能力考查的方::试题大多以专题形式出现,考查运用学科知识解决学科问题的能力,突出了学科内综合能力的考查,强调了理解、分析、综合、论证等思维能力,考查了信息处理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等综合能力。
4.关注现实,体现新课标理念:从反猜题角度,今年的试题对热点问题没有采取往年那样直接反映的方式,而是通过与现实问题的联系,反映和折射社会现实热点,其中政治机构与制度的变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法德关系反映的人类和谐、中华文明的发展和民族融合等都与现实问题有关。突出文明史的考查,突出过程与方法的考查,体现了新课标精神和理念,这也是试题的鲜明特色。
二、对高三历史复习的几点看法
纵观近几年的文科综合高考,特别是2006年的高考文综,历史部分具有注重基础知识,尤其是历史主干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的程度要求明显提高;以线条性小专题知识进行命题比较明显;命题不回避社会的热点、焦点等特点,内容不可谓难也不可谓易。因此,面对当今高考的这种形势,实施科学备考尤为重要。
(一)制定严密的复习计划,决不打无准备之仗
“计划是行动的指南”。面对当今高考的新形势、新变化,必须要求我们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系统、整体、联系式的复习观,制定周密而又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只有这样,在以后的复习过程中,才能做到以我为主,不打乱仗。高三历史教学任务繁重,除了中国古代史一本书的新授课的内容外,还有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共四本教材的教学复习任务。
结合当今高考实际,采取两轮复习法即可。第一轮复习,可以以章节过关带动小专题的复习。这一时期主要是进行基础知识的教学,全面、系统、牢固、准确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其核心是立足教材。与此同时,注重把握历史知识结构内部之间的联系,可以线条式、小专题形式来加强对历史知识的迁移、整合和运用的训练。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把握基础知识又可以减少第二轮复习的压力。第二轮复习,即进行专题和综和性的复习,这一时期主要是以进行线条式小专题复习为主,兼顾教材基础知识的重温与巩固,强化训练。同时,注重跨学科之间综合,尤其与三科相关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两轮复习主次兼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制定周密的复习计划,分阶段有步骤的完成相关教学任务,才能为高考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本人认为两轮复习法是应对当今高考的正确选择,在复习备考时间把握上,方向、模式上是正确的,是值得肯定的,(二)坚持立足教材,狠抓基础知识的落实
“万丈高楼平地起”。纵观近几年高考的内容,试卷在很大程度上考查的都是基本的知识、基本的能力、和基本的概念,高考大有回归教材之势,尤其是选择题对于课本基础知识的考查的广度和力度都有所加强,因此,基础知识的教学地位,莫与能比。
首先,直接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内容在历次高考中的比重,决定了我们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必须立足教材,狠抓基础知识的教学。从历次高考内容看,再认再现历史知识始终排在第一位,从选择题的考查我们就可略窥一斑。其次,对学生历史解题能力的提高,也必须以教材为依托,立足教材基础知识。没有基础知识的把握,所谓能力培养、能力考查的说法都是一句空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人皆所知。时下的高考已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化,在日益重视能力训练、突出能力考查的今天,我们觉得,加强历史基础知识的教学,是当前历史复习中特别值得认真反思的、有积极意义的重要问题。客观题的考查上自不必说了,在材料题的考查上,它虽不是以本为本,但也并未超本,最终却还是以历史教材为依托,各种材料无一不是源于对历史教材内容的分析处理。因此,如果没有全面、系统、牢固、准确的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到头来只能是“沙滩上的大厦”,因此学生能力的考查归根到底是历史基础知识的运用。因此无论是历史的教,还是学和考,没有理由不在基础知识上先下苦功夫的。在掌握基础知识过程中提高能力,在提高能力中进一步掌握基础知识,这是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唯一可行之路。只有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才有助于学生做到以不变应万变,才能做到真正的能力的提高。
(三)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生应试能力
“教是为了不教”。面对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我们不能简简单单传授给他们教材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传授给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传授学习的方法的途径是多种多样,既有对教材知识把握的方法,也有审题、解题的方法。
如对教材的把握方面:中国古代史可以以章节为单位,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交往、和文化等五个方面着手,把握每个时期的内容,这样将教材内容进行分解,由点到线,由线及面,做到点线面结合,可将知识由细变粗,从微观入手到宏观把握。通过这种学习方 2 法的指导使学生能够将教材由厚变薄,既可以引导克服学生对教材知识多而产生的厌倦心理,增强学习的信心,又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宏观上把握教材并凌驾教材之上,再从细微之处把握教材,这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进得去出得来”。
审题不清、答题不规范、表述不清楚往往成为学生很重要的丢分原因。在审题、解题能力方面,教师可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对解题方法给与贯彻,如在试卷的评讲中,尤其是材料题,引导学生迅速、准确地把握材料内容、材料信息,并结合教材的相关内容进行把握,还必须对设问的问题着手分析,以审清题意,在思路的整理和文字表述能力以及答案组织、规范等方面也必须加强指导‚作答时要尽可能使用学科的专业术语,不能使用自己创造的语言、概念及社会、家庭流行的俗语,等等。通过这样有效的指导,力争将非智力因素的失分降到最低程度。
此外,为提高学生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力求要准备充分,不打无准备之仗,课堂用语力求精练,讲解历史知识、历史概念要准确到位,文字表述要语言准确,逻辑性强,避免用语繁杂、冗长。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培养学生的能力寓于平时的教学过程之中,真正做到事半功倍。通过这些方面的学法指导使得学生不仅在于懂得如何做,更重要的是在于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从而以此来训练、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四)精选试题,注重信息卷的处理
热点问题在最近几年的高考中并不回避,但往往浅尝辄止,触及皮毛,没有深入,关键是要找准切入的知识点。例如,今年的试题对热点问题虽然没有采取往年那样直接反映的方式,但是通过与现实问题的联系,反映和折射社会现实热点因此在热点、专题的选取方面,应加强与政治、地理教师协调把握,从各自学科的角度以及不同的知识的角度进行思考命题的切入的角度和命题的趋势。
结合近几年高考历史试题来看,我认为平时的训练,量不在于大、知识不在于深,而在于以夯实基础知识为根本,找准问题的切入点为平台,以解题能力的提高为目标。“平时的训练是高考的试验场”,培养、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精选、精练、精讲、精评就显得尤为重要。精选、精练对我们平时训练的试卷的组织工作提出了高要求,在“一寸光阴一寸金”的备考前夕,高质量的试卷非常重要。在试卷的组织方面,既要避免重题、针对性不强的题型,又要注重题型是否与高考配套,既要注重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又要融合各科知识。面对大量的信息卷,对信息卷进行必要的筛选、剪切、粘贴,对资料和信息卷不断的进行选取与整合,这都是很必要的。此外,还可以进行了大胆尝试,综合各地信息卷结合自身实际进行自主命题,以真正有效的应对高考。对每一次的训练还必须做到精讲精评,对试卷上出现的知识点,力求紧扣教材,引导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教材的把握,以便更好的回归教材,做到能力与基础的统一,从而达到高考前练兵的目的
(五)严格集体备课,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为了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各教师之间应该严格集体备课制度,各成员之间保持经常、不间断性的信息的沟通和联系。在教材的重、难点的把握方面,在复习的进度上,教学内容的操作上,平时训练的试卷选取,热点专题的把握等等各个方面加强协作,最大限度的发掘集体的智慧。只有最大限度的发掘集体的智慧,精诚合作,才能真正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成绩和能力。
(六)明确新课标要求与课改思想,做到有的放矢
新课标和课改思想的出现必然要引起高考命题的相应变化,复习备考时要高度重视,认真领会,做到有的放式。以课标要求为准绳,重新组织教材的结构,以新的视觉和理念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如以往中国近代史专题的复习,习惯从屈辱史、抗争史和探索史三条线索,以及中国近代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史展开,但近几年命题都以“中国近现代化的历程”的有关内容为重点。根据新课标要求我们可将此条线索分解为三个专题:政治现代化—民主化 历程,经济近代化—工业化的历程,思想近现代化—西学东渐的历程和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发展历程,并与世界资本主义的近现代化联系比较。这样就重新整合了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内容,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和体系。
总之。高三历史复习要依据对高考历史试题的分析,结合学生实际等情况,采用科学、合理、灵活、高效的教学和复习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深入挖掘潜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使考生在文综历史考试中有良好的表现,取得理想的成绩。
参考资料:
1、杨术杰.2005---2006学年高考历史X科备考策略.(网上文章)
2、钱洪潮.高考主观题看历史热点复习.中学历史教学.2005(7)
3、孙双武.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高考复习备考策略(网上文章)
第二篇:高三历史教学与高考复习方案
2019.8---2020.6高三历史教学与高考复习方案
备课组长:杨卫丽
一、高考题的特点及命题趋势:
(一)历史学科的高考要求,(《考试大纲》对历史学科考查的能力要求
历史高考题突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历年的历史试题,无论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都不是简单的一对一知识点的考核,都是以教材知识为依托,通过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景,提出新问题,使试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整套试卷侧重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不论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都需要学生对材料进行充分的分析、综合、归纳和概括,选择题主要考察学生的集中思维,非选择题主要考察学生的发散思维。
1.获取和解读信息(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2.调动和运用知识(辨别历史事实与历史叙述。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结论。说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3.描述和阐释事物(客观叙述历史事实。正确解释历史事物。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
4.论证和探讨问题(发现历史问题。论证历史问题。独立提出观点。)
(二)考查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
伴随着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修订工作的深入展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已进入当前广大历史教育工作者的视野,成为当前历史教学中最炙手可热的研究主题。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课程的奠基石,也是学科教学和高考改革推进与深化的重要“风向标”。随着课改的推进,历史高考也有了新的命题思路,基于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引导,高考命题从“知识立意”到“能力主导,素养立意”已成为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卷命题的导向。而高考历史第41题开放性试题作为历史学科高考改革的“试验田”,则是最能体现高考考查学生核心素养趋势的题型,值得深入研究。
1、命题从基于“能力立意”向“素养立意”的考查侧重点转变。考纲明确“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强调考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从近年实测情况看,命题者多在非选择题上强化了对考生“问题意识”的考查;而在选择题上则多考查基于对历史事实与现象的历史理解与解释。
2、坚持学术性、专业性引领的方向不变。以对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的考查为落点,注重历史学科思维与学科方法的运用。考查指向更为直接、明确。可见,市面流行的所谓“高考必考点”作为知识立意的产物,已严重滞后于高考现实。
3、强调了唯物史观、家国情怀的素养。不完全依托考纲考点,而以隐形考点或与考点有所关联的学术焦点、现实热点,以及党史、中国现代史为重要的题材,蕴含和强化德育的导向功能。
二、应对与落实复习
1.把握命题特点和方向,突出重点考点,落实能力要求
要吃透把握近三年高考命题的新思路、新考点、新题型、新样题,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复习和练习,突出重点考点和高考的能力要求,通过月考和随堂练习,反复做近三年的高考试题,把能力要求落实到练习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着重解构历史概念,强化历史理解与解释等历史学科能力、方法的训练。
3、关注并整理与考点有所关联的学术焦点、现实热点,以及党史、中国现代史的相关题材,强调唯物史观、家国情怀在问题发现、讨论与解决中的体现。(如: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国关系及国际关系格局的调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及中西文化的交流;反腐倡廉从严治党;民生问题:救灾、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保障;中国生态文明)
4、把提高教与学的成效有效转化率,作为提升历史学科针对性和有效性的突破点。改换以教代学、以考代学的陈旧教学范式,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精讲与指导方式,总结有关知识框架、重要概念、常用方法等,侧重于以学生为主体多想、多说、多做,使之在不断“试错”中理解、掌握知识、能力和方法。
5、回归教材,夯实基础,升华认识
突出主干知识,重点知识,重要概念,重要史学理论,历史发展基本线索和历史阶段特征,历史对现实的启示等历史学科体系构建特别重要的知识,必须做到讲授透彻准确,理解深刻全面,认识升华到位,打牢双基。
6、以基于史料的问题教学为主要教学形式,打破原有的教材知识结构,以教材与课外材料为载体,以若干问题为纲重建知识结构,着眼于应用所学知识在问题解决中重构知识结构。
7、重视历史知识体系的交叉和综合近三年的高考试题,考查历史知识的交叉和综合的特点已十分明显,必须注意培养学生整体上、宏观上、长时段把握历史知识的能力,做到专题基础上的通史,通史基础上的专题,专题史和通史交叉综合,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的交叉综合,会总结一个历史发展时段内历史发展的主体线索和阶段特征,学会从多角度认识和理解历史问题
8、运用新的史学观点和史学理论阐释历史
结合教材教学内容,有意识有针对性地把一些新的史学成果和史学观,如对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有了新认识、新观点;如对历史研究中产生的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生态史观等,结合教材内容,有意识地引入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9、重视书写的规范性和文字表达的准确性
要求学生在做题时尽量做到审题准确,观点明确,书写整洁,语言规范,层次清楚,简明扼要;按分值设计答案要点,不重复啰嗦;答案段落化、要点化、序号化。对于选做题上,如果学生做了,但不明确是做哪一题,没涂题号的,我们改卷时都是按零分为记。
10、历史试题测试
在进行一轮专题复习及二轮通史复习的过程中,根据自己学校学生的特点,教师自己命题进行月考,(按通史复习及高考考纲、近几年新课标全国卷题型、结构、考点命题)。认真讲解试卷,历史学科的思维能力不仅仅靠课堂上去培养,更多的时候需要教师通过讲解试卷,引导学生学会怎样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并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分析、综合、归纳和概括,然后再组织答案。针对学生所考的每一套试题,历史备课组的每一位教师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具体说来,对只是部分学生做错的选择题,只做个性化处理;而对大部分学生都做错的选择题,教师会仔细引导学生如何读懂材料,然后将备选项与材料靠拢,从而找出正确的答案,对学生错选的答案找出错误的原因所在,及时纠正学生的思维误区。非选择题着重引导学生对材料进行粗读、细读和精读,然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分析、综合、归纳和概括,最后再来组织答案。
三、高三历史学科的教学和高考复习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
1.以《历史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为指导,把握新课程特点,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材料、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转述和概括材料及文字表达的能力。
2.整合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成通史体例,构建系统的历史知识体系,以便于学生系统全面地把握和理解知识,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储备。
3.讲练结合,精讲精练,通过练习和考试培养学生答题的准备率和思考问题的思路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4.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稳步扎实有效地推进高三历史教学和复习备考工作。
(二)教学进度安排1、2019年8月---2019年9月前,完成一轮复习工作。
一轮复习按课本编排的内容进行专题史的复习(外加通史),是从纵向帮助学生梳理基础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古今中外政治史、经济史和思想文化史的发展状况。这一轮复习花费的时间较多,做到认真过每一个知识点,对核心主干知识讲清、讲透,该提升的内容一定进行提升,因为光靠二轮和三轮复习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时间太短,也太过仓促。由于此前的一轮复习是和州上组织考的内容相挂钩,到2019年6月份复习过于仓促,所以在开学后利用半个月的时间来进行整体的、框架性的复习。
2、2019年9月中旬---2020年1月底,进行二轮复习,构建起立体的学科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主要是进行通史复习(外加专题史),是从横向帮助学生梳理基础知识,主要抓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训练,完成学科内知识体系的构建,帮助学生掌握某一阶段的发展状况、阶段特征。通过接触综合学科命题,进行相关技巧的训练。
3、2020年3--5月,进行三轮复习、主要是查缺补漏、强化训练及对热点问题的关注。
(1)强化练习主要是选用全国各地的历年高考题,强化学生对每一类题的做题方法,目的是让学生逐步适应高考的难度。
(2)“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学科作为人文社会科学,关注人类的命运,关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其核心的价值。历年高考都不回避热点问题,直接或间接地考查一些重要热点问题,充分体现“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现实问题的历史借鉴”的特点,所以要加强历史与现实问题的链接。
第三篇:高考历史复习
一、万丈高楼平地起——依托考纲夯基础,以不变应万变
复习时要做的事有很多,面对一大堆复习资料同学们可能不知该如何下手。千头万绪抓根本。什么是根本?那就是基础。近两年高考考查能力的分值增大,但若没有牢固掌握主干知识,能力的提高也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不论试题形式如何变化,“万变不离其宗”,历史学科的基本框架、基本技能和技巧不会发生变化。所以,在复习时同学们应注重对重要史实、历史概念、历史结论、阶段特征、基本线索等主干知识的掌握,这也是考纲和高考的主要要求。
如: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等。对这部分知识,一要切实加强记忆,二要充分理解,三要进行联想。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在多角度联想的基础上夯实知识,提升能力。
二、宏观在宇、微观在握——构建网络抓联系
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把教材中大量的史实根据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加以整理,简化成历史线索,以建立主干知识的结构和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抓“点”—串“线”—铺“面”—织“网”,构建成“点、线、面、网”立体式的知识体系。具体来讲就是:
1.抓“点”
“点”,就是历史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的交叉点,即坐标。一系列关联的“点”就可以串联为一条线。如复习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时可抓住四个点:(1)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出现;(2)殖民扩张——世界市场拓展;(3)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4)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串“线”
“线”,就是有内在联系的历史事件构成的知识线索。如,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涉及的知识点有秦朝至高无上的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汉朝郡国并行制,隋唐三省六部制,北宋二府三司,元朝行省制度,明太祖废丞相、设立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这些 “点”构成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秦朝)—发展演变(汉至元)—强化(明清)的“线”。
3.铺“面”
“面”,就是某一时期或阶段历史的全部内容构成的知识整体。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这一部分知识可以总结为:
一是巩固政权(重要措施,如抗美援朝、土地改革);二是恢复经济(建立国营经济、合理调整工商业等措施);三是完成过渡(两项措施: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四是民主法制建设(1949年《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的颁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五是外交建树(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亚非会议等);六是科教文化(文艺:“双百”方针。教育:开基创业,确立方针)。
通过上述总结,不仅可以迅速掌握主干知识,还有利于构建知识体系,把握主干知识间的联系。
4.织“网”
高考是对知识的综合考查,因此在复习中不能仅限于复习某个知识点,而应该纵横联系,前后贯通,构建“网状”知识体系。织“网”就是把零散的知识串联起来,“织”成完整的、立体的网,实现学科内的“超级链接”。下面以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为例进行展示:
通过抓“点”—串“线”—铺“面”—织“网”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可以有效掌握某一专题或阶段的整体内容,从而发现历史现象的本质特征。只有这样,解题时才能“撒得开、收得拢”。
三、视线在书外,答案在书内——联系热点,渗透历史,创设新情境
关注社会现实、注意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以史为鉴,是历届高考的重要命题思路。高考历史试卷以隐性或显性的方式关注社会热点,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2011年高考仍可能关注一系列社会热点,同学们在复习时应加以注意。
1.关注2010年和2011年的周年历史事件。如: 2010年是八国联军侵华110周年;2011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等。
2.关注2010—2011年的社会热点,尤其是长效热点。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农村建设”问题等。
当然,高考考查的不是热点本身,而是热点涉及的历史主干知识及相关能力。因此,同学们在复习时要以热点为载体,分析、思考和挖掘与热点相关的历史知识,培养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规范性训练
复习不等于读、背知识,高考也不仅仅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能力。近两年高考考查能力的倾向十分明显,这些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不断的复习、经常的练习中逐渐形成的。
就考试来说,需要具备三种基本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分析概括能力、表达能力。掌握这些能力需要具备以下几点:
1.理解试题中常用词语的含义
试题中的常用词语有三类:一类是回答问题的中心词,如原因(为什么)、措施、目的、本质、意义、影响、启示等;一类是回答方式的限制词,如指出、说明、评价、概括、分析等;一类是回答依据的限制词,如根据(依据)、结合、联系、综合等。
同学们在做题时一定要找准这些词语,这有助于准确、完整地回答问题。
2.掌握答题的一般方法
(1)选择题
①审读题目(从题干到备选项),弄清限制性条件(如时间、空间、程度等),理解特殊词语的含义,答案应该符合每一个限制性条件。
②对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变换思维方式,反向排除。
③对备选项中提供了新知识的题,判断另外三个备选项是对还是错(以熟定新)。④对材料型选择题,坚持一点:读懂材料。因为这类题的答案大都与材料有关,在材料中有对应语句(信息),如题干“下列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2)非选择题
非选择题是历史高考的重要题型之一,也是同学们最容易失分的。在复习中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尤其是规范性训练。
①读懂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弄清考查的是什么知识;分析并明确材料中的史实和观点,并分点或分层次理解。
②仔细审题。通过审题,明确三个方面:回答内容、限制条件、回答依据和方式。一般而言,材料解析题在设计问题时对回答依据都有明确的规定(根据答题依据可以确定答案的来源),大致情况有三种:A.根据(依据)材料……回答……(答案一般在材料中);B.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答案由从材料中提取的信息和所学知识组成);C.没有规定答案来源(先看问题与材料是否有关。若有关,首先根据材料回答;如不完整,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如问题与材料无关,则据所学知识回答)。
在审题时要注意两点:
A.把模糊时间转化为明确时间。在一些试题中,时间是相对模糊的,如“改革开放初期”“„冷战‟结束后”“近代以来”“清朝晚期”“中国近代”。
B.注意“各”“及其”“哪些”等词语,防止遗漏要点。
③规范表达。
A.格式规范。
B.书写规范,字迹清晰。
C.按顺序回答问题,观点与史实结合,不写与答题无关的话。
D.在答题时要注意四点:
★按问作答。注意针对性和具体性,根据分值确定答案要点的多少。
★从不同的方面或角度回答,克服思维定式,坚持“论从史出”。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准确辨别材料观点的正误。这是因为材料题所引用的材料多是原始史料,有些材料可能是封建史学家或资产阶级史学家的观点。★怎么问就怎么答,避免画蛇添足,弄巧成拙。如“请列举近代法国侵略中国,给中国文化造成严重破坏和损失的最突出事例”,本来只要答出“焚毁圆明园”就行了,但有的学生答“八国联军焚毁圆明园”,结果因史实性错误而不能得分。对那些没有明确要求回答时间、人物等的设问,尽量不要多答,以免出错。
五、月是故乡明——关注地方历史
突出地方文化魅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历史高考的一大特色。省(区、市)自主命题有利于各省(区、市)挖掘本省(区、市)丰富的命题资源。如:山东省可以考查山东籍的历史人物及其思想、古代山东地区拥有的辉煌灿烂的文化;广东省可以考查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江苏省可以考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等。复习时,可结合本省(区、市)实际,对本省(区、市)的历史适当挖掘整理,形成系统的知识。
第四篇:高考历史复习-材料与结论
《金》P18-3
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材
料
结
论
A
罗马法规定,债务人无力还债时,债主有权将他卖为奴隶
古罗马的高利贷者政治地位很高
B
1801—1844年,英国的伯明翰市人口从7.1万增加到20万
19世纪初,英国的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
C
1860年,俄国的工厂中雇佣工人占61.4%
当时资本主义的雇佣生产方式已经在俄国
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D
1910年,德国钢业联盟和铁业联盟的钢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8%
当时德国已经出现了居于垄断地位的大企
业组织
16.(09广东)(14分)
下表是某中学研究性学习课上,三个研究小组展示的材料和所得的结论。
组别
材料
结论
东汉组
史料记载,东汉桓帝是中国第一位实行道教及佛教教化政策的帝王,他也支持翻译佛经和其他佛教活动。
佛、道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主流。
宋代组
游酢和杨时去拜访老师程颐,程颐正用佛家打坐法瞑目而坐。游、杨二人遂恭敬地站在其身旁,等候良久,直到程颐发觉。
中国古代有尊师传统。
晚清组
孙家鼐建议京师大学堂应“以中学(中国传统学术与政治思想)为主,西学为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896年)
这份奏折中,孙家鼐认为中学比西学重要。
请回答:(1)上述各组的结论,哪些是从材料可以直接推导出来的?(1分)
(2)上述各组的结论,哪些是不能从材料直接推导出来的?你认为应补充怎样的材料或者修改成怎样的结论,才能使结论与材料相符?(若修改结论,不得照抄材料)(5分)
(3)本堂课的主题是“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请结合所学知识,紧扣主题,重新分析各组的材料,建立材料与主题的联系,说明中国传统主流思想在东汉、宋代、晚清三个时期的变化。(8分)
16、(1)晚清组。(1分)
(2)①东汉组、宋代组。(1分)②考生可从增加材料或者修改结论两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但材料与结论必须相符。每组2分,共4分。
如:东汉组的结论可修改为“东汉桓帝受道教和佛教思想影响比较大”。宋代组可增加其它朝代学生尊师典型事例、中国古代典籍中的尊师思想等。
(3)东汉:佛教和道教成为某些帝王的治国理念,汉武帝以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国思想被动摇,佛教、道教产生了较大影响。(3分)
宋代:程颐吸收佛教的某些修习方法和思想,与其它思想家一起创立的理学逐渐成为中国占主流地位的思想。(3分)
晚清:某些官员的教育思想受到西学影响,西学对中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儒家思想仍占主流地位。(2分)
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成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
第五篇:关于针对高考历史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HR Planning System Integration and Upgrading Research of
A Suzhou Institution
高考历史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庆阳第三中学政史地教研组 雷会军 张峰
1、西部开发(陕、甘、宁、青、新、川、黔、滇、藏、渝、蒙、桂)
(1)我国古代史上对西部地区的开发、管辖以及西部边疆与中原的交流:西藏:①唐朝:通过和亲和会盟的方式密切了西藏与中原政权的关系。并且加强了唐蕃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②元朝:在西藏设宣政院,西藏地区正式列入中国版图。③明朝:设立卫所,还实行僧官制度。④清:顺治封五世**“**喇嘛”的封号,康熙封五世**“**额尔德尼”的封号。此后历世**和**都须经中央册封。雍正时设驻藏大臣,标志着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的加强。云南:①西汉:武帝改滇为郡,赐予滇王王印。②唐:唐玄宗册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③两宋:云南处于大理国统治。④元朝:在云南设省。⑤清朝:康熙年间,平定“三藩之乱”。新疆:①西汉:设西域都护。这是新疆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②唐朝:设安西都护和北庭都护府管辖新疆地区。③清朝:1762年设伊犁将军,统管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四川:战国:秦国在成都岷江流域修都江堰,使四川成为“天府之国”。西汉:武帝时在四川设郡县。唐朝:益州的丝织业和造纸业十分出名。宁夏:10世纪中期,党项族在此地建立了一个少数民族政权—西夏,曾经与北宋多次战争,后来关系缓和,双方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党项族吸收汉族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并实行了汉族和少数民族两套官制系统。内蒙古:①秦统一六国后北击匈奴,把秦朝的疆域拓展到河套一带。②13世纪蒙古族在此地兴起,并于13世纪后期建立了疆域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③明朝初期与蒙古的关系紧张,后来与鞑靼的俺答汗和好,双方开展贸易往来。④清朝在平定葛尔丹叛乱之后加强对蒙古的管辖。
(2)中国近代史上帝国主义对西部地区的侵略、人民英勇抗争及西部的开发建设:帝国主义对西部地区的侵略①1864年俄国通过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多平方公里。1881年通过中俄《改订条约》以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割中国西北部7万多平方公里;②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增开重庆为通商口岸,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西部(长江上游);辛亥革命后,为了维护民主共和,反对袁世凯称帝,1915年,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起义,宣布独立,举起护国运动大旗,取得胜利;国共十年对峙时期:①1934年10月——1936年10月,红军途径赣、湘、桂、贵、川、滇、藏、陕、甘等省胜利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②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主动与红军停战,一致抗日,并发动了“西安事变”; 抗日战争时期:①为克服困难,中共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建立了“三三制”政权、实行“减租息的土地政策,调动了地主和农民的抗日积极性,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②开展大生产运动,为抗战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解放战争时期:①政治上,为了争取和平民主,中国共产党参与重庆谈判,并参加了政治协商会议。②军事上粉碎了国民党对陕北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3)建国之后西部的政治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①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藏族人民获得新生。②在西部建立了5个民族自治区,实行民族区域制度;经济:①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成了宝成铁路和康藏、青藏、新藏三条公路。②十年探索时期,建成包头钢铁基地和兰新、包兰、成昆三条铁路
2、中部崛起(湘、鄂、赣、豫、晋、皖)
(1)古代的中部:河南:地处中原,是中国历史上长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奴隶社会的夏、商、东周、封建社会的东汉、曹魏、西晋和北宋曾经在此建都;山西:曾经是西周的封国晋国,战国时期韩赵魏三家分晋;湖南:战国时期吴起在楚国变法;秦朝修建了沟通湘水和漓水的灵渠;古代湖南名人众多,屈原、王夫之、理学的代表人物朱熹。
(2)近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近代湖南名人众多,以魏源、曾国藩、谭嗣同、宋教仁和毛泽东为代表,他们都主张向西方学习,挽救中华民族危机。①魏源率先向西方学习,迈出了“师夷长技”的第一步(新思潮的萌发)。②曾国藩领导了洋务运动。③谭嗣同领导了戊戌变法运动。宋教仁参与了辛亥革命。④毛泽东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中,山西和江西两省都具有重要的地位。①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江西长期是中共活动的中心区域。典型事件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②山西是抗日战争的主要区域之一,典型战例有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湖北是中国内地近代化的重要地区。①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湖北的汉口和江西的九江被开辟为通商口岸。②张之洞在湖北创办了湖北织布局和汉阳铁厂两个洋务企业。③太平天国运动中太平军攻占武昌。④辛亥革命首先在武昌爆发。⑤北伐战争中汉口和九江两地人民收回了汉口和九江两个英租界。⑥大革命中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武汉成为全国的革命中心。⑦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了八七会议。⑧抗日战争初期,国名政府组织了武汉会战;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3)建国之后中部的建设和改革:①十年建设时期:在湖北建成了武汉钢铁基地和武汉长江大桥。②改革开放时期:在湖北建成了葛洲坝水利工程。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改革首先从安徽揭开了序幕。
3、近代以来的东北振兴(含环渤海经济区的发展)
(1)帝国主义对环渤海地区的侵略: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山东的烟台和辽宁的营口被开放为通商口岸;甲午中日战争中,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旅顺;1931年—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在环渤海地区侵略:①1931年发动了九•一八事变。②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策动了华北事变。
(2)环渤海地区的反帝反封建斗争:①1933年,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在长城一带抗击日军,收复多伦。②1948年9月—11月:辽沈战役。③1948年11月—1949年1月:平津战役。
(3)经济现代化:①洋务运动时期,李鸿章在天津创办了开平煤矿。②建国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成了东北工业基地,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4、近现代东部地区的两次开放
(1)近代的被迫开放:鸦片战争以来,东部地区由于地处沿海地区,首先遭到了列强的侵略,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东部许多沿海城市被开辟为通商口岸。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及贸易主权遭到了破坏。
(2)现代的主动开放: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东部地区先后建立了5个经济特区,1984年14个沿海城市对外开放,在开放沿海城市的基础上又形成了长江三角洲、闽漳泉经济区、珠江三角洲三个沿海经济区,引进外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积极参与经济合作,促进了沿海地区的发展。
5、秦汉时期领土开拓的方向、范围、方式和意义:①方向及范围:北方河套、阴山;西方河西走廊、西域;东南沿海;西南云贵高原。②方式:远征;移民;屯垦;出使交流;政治控制。③意义:保护中原的农耕文化;促进边疆地区经济发展;打通了与中亚、西方的陆路交通;巩固和扩大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6、关于中美日三边关系的问题:
(1)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在亚太地区争夺的背景:①经过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工业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美国凭借其经济实力加紧在亚太地区的侵略扩张;②日本明治维新后迅速强大,美日作为世界大国逐渐兴起,企图夺取亚太地区的霸权;③英法等欧洲列强日益衰落,逐渐丧失其优势地位。
(2)争夺的表现:美国支持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美日共同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美国支持日俄战争;一战期间,美日加紧在亚太地区侵略,美日矛盾激化;华盛顿会议上美国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暂时遏制了日本。
(3)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中国与美国的关系: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清政府寄希望于美国等列强的调停;巴黎和会上,北洋军阀政府幻想得到美国等列强的支持,废除不平等条约,废除一战期间日本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但遭到失败;20世纪30年代,面对日本侵略,国民政府寄希望于美英等列强的干涉,但美英等国却对日本的侵略行径实行绥靖政策。
(4)二战爆发前后美国对日本态度转变的原因:日本不断扩大侵略,威胁到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根本利益;美国对日本逐渐采取遏制策略,日本为抓住战略主动权,偷袭珍珠港,美国对日本宣战。
(5)20世纪年代以来三遍关系的变化及原因:①变化: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推动下,中日正式建交,中美日三边关系第一次实现正常化发展。②原因: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特别是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美日孤立中国外交政策的失败,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成了中日建交;20世纪70年代世界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中美两国都急需改善两国的外交关系来维护本国的利益。
7、“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表现:①从公民个人的权利来看,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②从国家性质来看: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走上了独立、民主、富强的发展道路;从对外关系来看:废除了不平等条约,实现了在对外交往中的独立自主。
8、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中国社会主义探索和建设”的成就主要有三个方面:完成了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建立起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尖端科学技术领域取得重要成就。
对策略:趋利避害,发展经济与适时调整策略相结合,与时俱进。
17、百年中国的宪政之路:①戊戌变法时康、梁等维新派提出仿效日本的明治维新,进行开国会、设医院、制定宪法、实行君主立宪的变法运动,但在顽固派的反扑之下以失败而告终。②辛亥革命后建立的中华民国,颁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民主共和政体。但由于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夺取,《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也最终被废除。③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举行了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规定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和国民大会,制定宪法,实行“宪政”。但因蒋介石集团的反对和破坏而未能付诸实施。④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届人民代表会制定了具有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的代表广大人民意志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但在反右斗争扩大化后遭到践踏。⑤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领导人民正确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完善了社会主义宪法,提出依法治国,推动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8、中国辛亥革命与法国大革命在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实践方面的异同点:①不同点:在反对外来侵略方面:孙中山没有明确提出反帝主张,中华民国成立后发表《告友邦书》,对帝国主义报有幻想;法国大革命中,坚持抵抗外来侵略。在民生方面,孙中山提出了平均地权的思想,但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法国把土地分成小块卖给农民,拿破仑在法律上保障了小农的土地所有权。②相同点;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实践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19、工业革命开始后的100年间,资本主义世界的三大变化:①生产方式: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完成了手工工场向大机器生产(或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过渡。②政治变革: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德意志和意大利统一、美国内战、日本的明治维新)。③国际格局:殖民扩张造成东方从属于西方的世界格局(或殖民地半殖民地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20、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多样性:①经济方面:英国推行了“圈地运动”,在农村推行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法国把土地分成小块卖给农民,建立了小农经济;美国颁布《宅地法》解决土地问题。②政治方面:从资本主义民主实现的途径来看:英法通过国内战争,美国通过民族独立战争,日俄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德意通过王朝战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从结果来看:英、法、美民主进程比较顺利,德、日、俄政治上保留了封建残余,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倾向有所加强。
21、关于世界近代的启蒙思想:
(1)近代启蒙思想家的主要主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三权分立、人民主权和社会契约论。
(2)英、法、美三国对启蒙思想实践的共同点:①三国都通过革命方式走上了民主政治道路,如:英、法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美国进行了独立战争。②都颁布法律来确立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如: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美国颁布《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法国颁布《人权宣言》等。
(3)英、法、美三国政治实践的历史意义: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或宗主国的统治(或旧的统治秩序),确立了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法律规范;使人民获得了一定的民主权利,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推动了世界各国民族民主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22、新航路开辟对明清时期社会发展的影响:①经济:外国的农作物品种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人的物质生活。②文化:欧洲传教士来到中国,出现了“西学东渐”的趋势。给
形态的国家可以联合;④居安思危、防止悲剧重演等。
(10)20世纪50年代以来东欧各国改革的失败对我国改革的借鉴之处:①要坚持独立自主的方针,反对一切外来势力的干扰;②从各国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③发挥市场、计划等经济手段的作用;④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改善党群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