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有关西藏问题.doc
有关西藏问题
历史:元朝时,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地方行政区。
武昌起义爆发后,英国策动西藏独立未遂,又于1913年在中印东段边界制造了一条非法的“麦克马洪线”,把我国西藏东部9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划在这条线以南。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9年西藏农奴制彻底废除,1965年西藏自治区建立。
地理:西藏自治区面积 120万平方公里,首府拉萨有“日光城”之称,并有古迹布达拉宫,保存了灿烂的藏文化。
西藏属西部开发的省份之一。青藏高原由于地势很高,形成了独特的高原气候。农作物主要为青稞。有天然牧场,牦牛号称“高原之舟”。毛纺织业中心:林芝。西藏地区位于环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地热资源丰富。
新中国成立后,为支持西藏建设,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修建了康藏公路、青藏公路和新藏公路,大大改善了西藏的交通条件,加强了西藏与其他地区的联系。
2000年国家在青藏高原的青海省辖区内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这是对西部开发和保护并举的重大举措。
政治:西藏和平解放后,西藏人民由农奴制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西藏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有了根本保障。西藏人民从此才真正享有人权,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国际反华势力企图利用宗教问题制造麻烦,企图把西藏分裂出去,或利用非法的“麦克马洪线”制造边界争端,这些行为必将失败。
我国政府充分尊重和保护西藏人民宗教信仰自由。在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下实行西藏少数民族区域自治。
我国对西部开发的同时,又建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这是开发与保护并举的措施。开发是利用西部资源优势,发展西部,逐步缩小东西部地区的贫富差距;保护是要保持西部的可持续发展。联系矛盾的原理坚持两分法的方法说明开发与保护的辩证关系。
西藏和平解放50年的风雨历程,揭示了一个伟大真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只有在祖国大家庭的怀抱中,只有坚定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西藏才有繁荣进步的今天和更加美好的未来。
武昌起义爆发后,英国策动西藏独立未遂,又于1913年在中印东段边界制造了一条非法的“麦克马洪线”,把我国西藏东部9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划在这条线以南。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9年西藏农奴制彻底废除,1965年西藏自治区建立。
地理:西藏自治区面积120万平方公里,首府拉萨有“日光城”之称,并有古迹布达拉宫,保存了灿烂的藏文化。
西藏属西部开发的省份之一。青藏高原由于地势很高,形成了独特的高原气候。农作物主要为青稞。有天然牧场,牦牛号称“高原之舟”。毛纺织业中心:林芝。西藏地区位于环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地热资源丰富。
新中国成立后,为支持西藏建设,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修建了康藏公路、青藏公路和新藏公路,大大改善了西藏的交通条件,加强了西藏与其他地区的联系。
2000年国家在青藏高原的青海省辖区内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这是对西部开发和保护并举的重大举措。
政治:西藏和平解放后,西藏人民由农奴制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西藏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有了根本保障。西藏人民从此才真正享有人权,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国际反华势力企图利用宗教问题制造麻烦,企图把西藏分裂出去,或利用非法的“麦克马洪线”制造边界争端,这些行为必将失败。
我国政府充分尊重和保护西藏人民宗教信仰自由。在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下实行西藏少数民族区域自治。
我国对西部开发的同时,又建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这是开发与保护并举的措施。开发是利用西部资源优势,发展西部,逐步缩小东西部地区的贫富差距;保护是要保持西部的可持续发展。联系矛盾的原理坚持两分法的方法说明开发与保护的辩证关系。
用心
爱心
专心 西藏和平解放50年的风雨历程,揭示了一个伟大真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只有在祖国大家庭的怀抱中,只有坚定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西藏才有繁荣进步的今天和更加美好的未来。
有关山东问题
历史:1858年《天津条约》中山东烟台被开辟为通商口岸,俄、英、美、法侵略势力渗透到该地区。1895年,甲午战争后日军从荣城湾登陆,攻占威海卫,中国北洋舰队海军覆没。1897年德国借口两名传教士在山东被杀,强占胶州湾,并且取得在山东的修筑铁路、开采矿山等特权,山东成为德国的势力范围。甲午战争中和战争后,日、英、德帝国主义势力深入山东,外国教会势力猖撅,恣意横行,义和团运动由此在山东兴起。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借口对德宣战,出兵山东,强占胶济铁路和青岛;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
1927年武汉国民政府北伐,山东军阀张宗昌率直鲁联军阻止北伐被打败。
1928年国民政府派兵北伐,占领济南,日本帝国主义阻止北伐,制造了“济南惨案”。
地理:山东半岛是我国最大的半岛,半岛地形为丘陵,山东大陆部分为平原,黄河在山东境内入海。山东煤炭、石油资源丰富,兖州、淄博是著名的煤矿,胜利油田是全国较大的油田。山东省会济南是著名的泉城,烟台、青岛是著名的对外开放城市,青岛又是著名的纺织中心。山东利用资源和地理优势对外开放,工农业发展水平均在全国前列。
泰山位于山东境内,是著名的旅游胜地。运用有关地理知识分析泰山是怎样形成的。泰山是两块岩块相对上升、下降形成的地垒山。
政治:山东人民采取引黄淤灌的办法,综合利用水沙资源,化害为利,这体现了: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指导实践和改造客观世界,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用和范围,使人们少受其害,直到变害为利,而为人类造福的哲学道理。
有关东北问题
历史:近代中国东北,长期受到俄国和日本的侵略。1858年沙俄通过《爱珲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1860年沙俄通过《北京条约》割占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公里领土。
1894年甲午战争中,一路日军从朝鲜渡过鸭绿江入侵中国,占领九连城;另一路日军从辽东半岛花园口登陆,占领大连、旅顺,在旅顺对和平居民实行野蛮的大屠杀。
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把辽东半岛割给日本。割辽损害了俄、德、法三国利益,三国出面迫使日本将辽东半岛还给中国。
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中,俄国强租旅顺、大连。
1904—1905年日俄战争在中国东北进行,战后俄国与日本分别控制中国东北的北部和南部。辛亥革命失败后的军阀割据时期,东北地区由日本扶植的军阀张作霖控制。
1928年国民政府北伐,张作霖败退,日本制造“皇姑屯事件”,炸死张作霖,威逼张学良宣布东北独立。同年底,张学良东北易帜,宣布服从国民政府。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制造“九·一八”事变,炮轰东北军大营,攻占沈阳,不到半年,日军侵占东北三省。
1932年日本扶植溥仪为傀儡,建立伪满洲国,中国东北沦为日本殖民地。
“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派大批干部去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1936年组成抗日联军,主要领导人有杨靖宇、周保中和李兆麟。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给70万关东军以歼灭性打击。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号召中国人民举行全面反攻。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8年9-11月,辽沈战役胜利结束,东北地区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东北地区发挥资源优势,已成为我国重工业基地。一五计划的主要成就有: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鞍山无缝钢管厂。1963年开始建设大庆油田。
用心
爱心
专心 地理:掌握近代沙俄侵占我国东北地区的示意图。识图:甲午战争形势图,掌握九连城、花园口、旅顺、大连等城市的位置。识图:辽沈战役形势图。
东北地区西部是大兴安岭,北边是小兴安岭,东边是长白山,中部为辽阔的平原,土地肥沃,利于耕作,东北平原有东大仓之称。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是我国第一大林区。
东北地区资源丰富:石油储量丰富,著名的煤炭基地有阜新、抚顺、鸡西、鹤岗等;鞍山、本溪是著名的钢铁基地。东北地区是重要的工业基地:哈尔滨发电设备制造业,沈阳、富拉尔基机器制造,长春汽车工业,齐齐哈尔机车制造业,旅大造船业,佳木斯造纸业,吉林化学工业都很发达。东北地区铁路、水路交通发达、便利。综合分析东北地区发展优势。
政治:纵观近代以来东北地区历史的发展,说明国家独立是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前提和保障。
辽沈战役首先攻打锦州,体现了抓主要矛盾的道理,主观和客现相符合的原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理。
目前东北地区的发展遇到一些问题,其发展速度明显低于东南沿海省市。其原因主要有:企业设备陈旧,劳动生产率较低;思想观念落后,缺乏进一步改革、开放的经营理念;计划经济时代的一些体制仍有负面影响;自身优势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东北地区应扬长避短地适应新形势,发挥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制定适合东北发展的方针;加大改革力度,树立改革、创新的理念,更新设备,提高科技含量;加强国际交流,积极发展与俄、朝、日等国的经贸关系。
香港问题
历史:1841年英军占领香港;1842年《南京条约》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1860年《北京条约》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1898年,清政府和英国签订条约,将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地区及附近岛屿(统称新界)租给英国,租期99年;1984年中英就香港问题签署声明,规定到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并设立了特别行政区。
地理:明确香港由香港岛、九龙、新界三部分组成,并能识图,明确各部分的位置。香港面积为1092平方公里,中国血统的人占绝大多数,祖籍广东省人最多。联系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布局、农业发展及特点,说明祖国内地是香港发展繁荣的强大后盾。祖国内地占香港进出口贸易的首位。香港工业属加工工业,并以外销为主。香港旅游业发达,被誉为“东方明珠”。
政治:我国政府采用“一国两制”方式和平解决了香港问题,掌握“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的具体含义及表现。香港问题的解决,成为和平统一祖国的范例。理解香港问题与台湾问题的不同之处,香港问题的解决涉及到国际关系的中英两国间的问题,而台湾问题则是中国内政。了解“一国两制”方针在对台湾和对港澳的具体政策中的不同之处。目前妨碍台湾与祖国大陆统一的政治因素是什么?关注台湾问题的发展,掌握我国政府的处理原则及方法。
台湾问题
历史:三国时孙权派卫温、诸葛直率军到夷州,加强夷州与内地的联系。隋朝时隋炀帝三次派人去流求。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
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回台湾。1684年清政府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年清政府正式设立台湾省。
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把台湾、澎湖及附近岛屿,割给日本。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归祖国。
1949年大陆解放后,国民党残余势力跑到台湾,形成了与大陆暂时隔离的状态。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告台湾同胞书》中,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地理:了解不同历史时期台湾名称的演变。
台湾省包括台湾岛和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面积共约3.6万平方公里。
台湾岛山地约占全岛面积的三分之二。东部的台湾山脉纵贯全岛,主峰玉山是我国东南部最高峰。台湾岛西部为平原,山地和平原之间为丘陵区。
用心
爱心
专心 台湾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属地震多发区。金、煤、石油、铜、铝土矿、硫磺等矿藏丰富。沿海有渔盐之利,布袋盐场是我国三大盐场之一。
台湾岛水力资源丰富,浊水溪为台湾最大的河流,日月潭是台湾最大的湖泊。
台湾发展外向型工业。台北是台湾最大的城市。基隆是重要的海港和渔业基地。高雄是南部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港口。
北回归线从台湾岛中南部穿过,台湾属热带、亚热带气候。主要农作物为稻米、甘蔗。经济作物有橡胶、椰子、茶树。
政治:台湾问题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遗留问题,纯属中国内政,我们坚决反对外来势力干涉中国内政的行为。
目前妨碍台湾与祖国大陆统一的政治因素是:台独势力、国际反华势力。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神圣的领土,这是得到世界各国所公认的、不可辩驳的客观事实。这体现了社会存在和社会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客观的哲学道理。
“两国论”的政治本质是:蓄意分裂中国领土和主权,妄图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否定一个中国的原则,破坏祖国的统一大业。
“两国论”违反国际法,分裂中国的主权,破坏了我国单一制国家结构,反对和破坏“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因此我们要坚决反对“两国论”。
理解并掌握我国对台湾问题的基本原则:只要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其他什么都可以谈。理解“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的含义。
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西部开发
历史:近代对西部的管辖和西部人民的斗争:
19世纪70~80年代,云南、西藏、新疆人民抗击英俄的侵略。
1875~1878年,清政府派左宗棠收复新疆。1881年中俄签订《伊犁条约》,中国收回伊犁。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立行省,加强了新疆同内地的联系。
1913年西藏地方政府与英印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遭到北洋政府的拒绝。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统治中心转移到西南。许多近代工业企业先后从华北、华中迁到西南、西北各地,增强了后方的经济实力。
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建立,内蒙古人民进入了生活、生产的新时代。
新中国成立后,西部地区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西部地区的经济得以迅速发展。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社会主义改造开始以后,党和政府根据少数民族的意愿,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革命或土地改革。1958年以后,少数民族先后进入社会主义社会。1955年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成立,195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建立,1965年西藏自治区建立。
“一五”计划完成后,西部地区修筑了康藏、青藏、新藏公路及宝成铁路,这些交通路线沟通并加强了西部和内地的联系,加速了西部的发展。
1957-1966年,我国对西部的开发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包头钢铁基地建立,兰新铁路、包兰铁路建成,成昆铁路开始修建。
1966~1976年,国民经济在**中缓慢发展,西部地区建成了成昆铁路、湘黔铁路、湖北第二汽车制造厂。
改革开放以后,西部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就。1989年葛洲坝建成,四川西昌、甘肃酒泉成为我国卫星发射基地。
地理:西部地区发展的不利因素:自然环境相对处于劣势,纬度较高,气候条件差,多为山地、高原、沙漠,不利于农业生产;人口密度相对较小,消费市场不活跃;地处内陆,交通不便;教育落后,科技对经济影响较小;近代工业起步较晚;市场经济发育较晚,经济结构单一。
西部地区发展的有利因素:自然条件方面,拥有丰富的能源、原材料(如金属矿产、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利资源等)和广阔的市场;与十多个国家接壤,发展边境贸易有利。社会条件方面,西部大发展时机成熟;国家政策的优惠与支持,东部人民的大力支持。
用心
爱心
专心 政治: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西部大开发要集中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大力发展农、林、牧、交通运输业,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发能源、矿产资源,因地制宜地发展加工工业;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依靠西部人民自身发展,加大改革开放力度,进一步搞活边境贸易。
“十五”期间要突出重点,搞好开局,着重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力争五到十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使科技、教育有较大发展。
要集中力量建设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等一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项目。
国务院已颁布重点支持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措施,国家将增加对西部地区的投入和财政转移支付。
用心
爱心专心
第二篇:高三学生如何复习历史
6108475.doc
1高三学生如何复习历史
一、要有固定的复习时间
时间是学好历史的必要保证。要提高历史学科的复习效率,首先要有固定的复习时间,以每天不少于50分钟为佳,太多会影响其他学科的复习,太少又没效果;时间宜安排在就寝前的一小时(这段时间是一天中大脑的四次记忆高潮之一);而且应在50分钟的时间内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三本教材的复习时间进行合理再分配。记忆是历史学科要求的最基本的能力,复习周期越短、记忆效果越佳。有些同学每天虽有固定的时间复习历史,但往往是想看什么就看什么,今天中国古代史、明天世界近现代史,或者连续一段时间或复习中国古代史、或复习中国近现代史、或复习世界近现代史,周期相对较长,结果看了后面忘了前面、复习到前面又忘了后面。因此无序或周期很长的复习效率很低,谈不上对教材理解的深度。一般来说,在每天固定的复习时间里,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都要有明确的量的规定,具体办法如下:
1.确定在一定的时间段里对教材的复习遍次,再根据每册教材内容的多少确定每天对三本教材的复习量(目口每天复习多少页)。
2.针对中国古代史内容相对较少,而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的内容较多且理论性较强;在固定的50分钟时间里,安排中国古代史的复习时间可用10分钟,另两本教材各用20分钟,再根据每天所规定每本教材的复习时间、所要复习的量来确定每天每本教材要复习多少页。
3.在《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上册复习完后,再复习这两本教材的下册,每天所用时间、复习量、方法与上册相同。但此时《中国古代史》已经复习了一遍,是否还要接着再复习?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中国古代史》的史实记忆相对较多,而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侧重于理解,因此中国古代史的复习遍次应多—些,且每天分配的时间只有10分钟,要记住并理解其内容也应多看。
二、每一遍复习都要有侧重点
教学中我们常听到有些学生反映:我已经将教材看了好几遍,但还是记不住;有些同学认为每天面对的都是熟悉的内容,感到很枯燥。固然,时间是记忆的保证,但记忆效果的高低与投入的时间量并不完全成正比。就记忆而言,以理解为前提的记忆效果比单纯的记忆要好;为此,要掌握知识应注重理解,而且每一遍次的复习不能简单地循环往复,要有侧重点、针对性; 这样可使复习以及对知识的了解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最终达到理解并记住的效果。具体方法如下:
第一遍复习以教材内容为主,包括教材标题、大小子目及具体的内容,做到事无大小、轻重,均一一过目,理清各标题之间的关系。目录是知识的框架,只有把握了历史框架,才能将零碎、非有序的具体知识点归属弄清楚。另外,每天看完规定的内容后,临睡前应将白天复习过的内容在大脑里像放电影一样过一遍,不要求将所有的内容都回忆出来(其实这也是不可能的),主要是将当天复习过的大小标题及彼此间的关系回忆出来,这样既能巩固主干知识,又不至于因精力过于集中而使大脑兴奋影响睡眠。
第二遍复习以理清历史线索并进行知识拓展为重点。从目前高考文科综合试卷看,历史学2013-3-2
4科的试题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强调对历史发展沿革(即历史基本线索)的考查,二是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及创新能力。选择题一般是在同一背景材料下,对发生在不同时代但与背景材料相关的历史现象进行设问,形成题组,各小题看似互不相属,实际上是对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考查,2000年综合卷的松江棉纺织业、2001年综合卷的中国古代教育等试题都是如此。在考查学生创新能力时,命题者往往会提供一个陌生的背景材料,再从历史学科的角度设计问题,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历史知识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这类试题大都涉及学科间的知识渗透。如2000年综合卷的中东问题、巴拿马运河问题,2001年高考综合卷从非洲不同历史时期的形势图得出其形成及变化的原因等试题,这类试题不仅仅要求学生对某个历史知识点的深层次分析,而且强调知识的系统性与拓展性。若平时只注意点的复习而忽略线面的复习与深化,那么解答这些试题时便会束手无策,因此复习时要注重对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整理并力所能及地进行学科间的知识渗透,然而学生因能力所限,复习时很难深化与拓展。第二遍复习以解决上述问题为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复习的重点放在历史事件间的内在联系上,力求分析得出教材中各目录、标题之间的内在联系,采用回忆法进行(即在翻开教材前,先努力回忆教材每一章的大小标题以及每个标题下所讲的重要事件、这些事件的联系如何),回忆不出来再翻开教材,这样既抓住了主干知识,又能在第一遍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知识框架的理解。
2.若觉得正在复习的内容与已复习过的内容相似时,应立即去回忆与此相似的内容是什么。例如,看到明朝的手工业就应联想到宋朝、元朝手工业发展情况,看到景德镇制瓷业便应想到教材中其他相关的内容,通过这种有意识的串联式回忆,逐步把握历史的基本线索,形成有序的知识结构。
3.注意知识的延伸与拓展。延伸与拓展的知识主要是教师补充的知识。教学中,教师会经常就某个具体知识点,给学生提供一些新材料、新观点或进行一些学科渗透。如从历史、地理、政治等角度,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立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分析三大决战首战东北,而东北战场又首战锦州的原因;如何客观地评价国民政府的整顿税务、法币政策及改订新约运动等。对这些教材没有直接涉及的知识深层次分析,学生往往会记下来,复习时还必须去看乃至去记忆,这是学生拓展知识较为有效的途径。考试中往往会出现一些与教师平时补充内容相关、相似甚至相同的背景材料,虽然试题设问角度会有所不同,但由于学生对背景材料已有所了解,因此并不会感到陌生,分析解答时也不会无从下手。
三、要有一定的练习时间
运用掌握的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是历史教学的终极目标,也是检验复习效果是否理想的主要手段。因此,有选择地做一些相关练习是复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必须同样要有明确的练习时间与练习量。很多高三学生的练习是被动或盲目的(即教师发什么便做什么、发多少做多少);自主练习时只做选择题、很少甚至不做材料分析与问答题,即使做选择题也只求量不求质,至于主观题因平时很少或根本不做,有些学生则边看书边做练习。这些方法既不科学,效果也不高。笔者认为学生做练习应主动并有明确目的,目口做什么练习、何时做,根据自己的复习进度进行,具体办法如下:
首先,选择一本质量较高的复习资料。当前市场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复习资料,由于商家一味的追求利润,很多资料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如印刷不清、题量少价格高、甚至参考答案错误多多,而学生往往不辨真伪,一看到资料就买,有些学生手中甚至每门学科往往有四五本
参考资料。笔者认为,学生手中只要有一本复习资料就可以了。
其次,要有固定的练习时间。有些同学,习惯每天看点书、做些相关练习,认为这样可以及时巩固并了解自己的复习效果,其出发点固然没错,但问题是:高三学生每天可供自己支配的时间并不多,每门学科每天都得有一定的复习时间,其中英语、数学便要占去较多时间,留给历史学科的时间最多也不过1小时,而且这1小时内又有三本历史教材要复习,那么留下做练习的时间实在少得可怜甚至根本没有。另外各教材每天所复习内容的相关练习也较少,学生练习时又很少注意节奏、速度,而高考则需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规定的题量,平时练习时的松散、随意使很多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根本完成不了一份高考试卷。为防止高考时出现失误,平时的训练,必须要有一个固定的单位时间来做练习。笔者在指导学生复习时,要求学生每周星期五在历史学科的复习时间里,用近1个小时的时间,将本周以来已复习的相关内容的选择题全部完成,而且只要求做选择题,原因是1个小时时间里要完成包括材料分析题、问答题、选择题在内的练习是不现实的。同时根据高考的实践看,选择题的完成也需1小时左右完成。另外,在固定而相对较长的时间里做选择题,学生的思维可保持相对集中与延续,同时学生也喜欢做选择题。这样,既可以激发他们的练习兴趣,又能保证练习时间,且不影响平时复习教材的时间。
当然,做练习只做选择题是不行的。如果主观型试题也像选择题一样,每星期集中一个较长的单位时间去做,学生同样会感到枯燥乏味。笔者的做法是,让学生每天坚持根据自己的复习进度,在固定的复习时间以外抽时间看一道材料分析题和一道问答题,先将提纲列出(也可打腹稿),然后对照参考答案,比较哪一种答案更好,同时要求学生注意,若参考答案太长,应
尽可能的将其缩短,但以能将问题讲清楚为前提。另外要将自己已理解的答案像老师分析试题一样分析给同学听,让对方听了你的分析也能理解。通过这种训练,学生掌握的便是主观型试题的解题思路而不是一个个死的答案。
以上是我在指导高三学生自主复习时的点滴体会。高三学生在自主复习中如何提高复习效率,进而提高高考成绩,是我们每个师生应高度重视的问题。
第三篇:高三历史复习教学计划
文 章 来源 中国教育文摘 www.xiexiebang.com xiexiebang.com
一、高三历史复习的特点 高三历史复习一般都要经过三轮复习,每一轮复习都有每一轮复习的侧重点,高三历史复习教学计划。第一轮复习是对基础知识的全面系统复习,需要学生扎扎实实的抓基础;第二轮专题复习,需要学生从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方面组合知识,力求融会贯通;第三轮实行综合、模拟考试,查缺补漏,强化训练。第一轮复习的主要特点是单元复习,需要学生扎扎实实地掌握基础知识,再学生已学过的知识基础上,适当加快了速度,既突出主干,又适当关照非重点。第二轮复习的主要特点是专题复习,进行知识的整合,按照线索归纳、理清、分析、综合知识。如根据现行高中历史教材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我们可以把整个高中历史分为13个专题:
1、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与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的发展;
2、列强侵略与中国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3、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4、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5、近代社会民主与专制的斗争;
6、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7、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8、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9、中国社会经济的现代化进程;
10、世界经济现代化历程;
11、中国思想发展史;
12、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
13、近代世界的思想文化。在这个阶段一定要以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和方法处理好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如上述的13个专题我们还可以把它分为政治史、经济史和思想文化史三部分。各部分我们可以将性质相同的历史现象结合在一起,注意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的相互联系,突出历史现象的整体性特点,有利于学生在比较中记忆和认知历史。第三轮复习,即跨学科的“热点”专题复习,注意从政治、历史、地理三科的角度归纳知识,分析“热点”,教学工作计划《高三历史复习教学计划》。如2003年文综第40题从地理学科考察第二战场开辟的条件,从历史学科考察了第二战场开辟的政治、军事条件条件。2003年第41题从地理学科考察考察了美国“西进运动”中人口迁移问题,从历史学科考察了“西进运动”对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作用及评价,政治学科考察了如何看待美国的“西进运动”。今年高考第39题从地理学科考察了2004年12月印度洋海啸形成的原因,从历史学科考察了50年前发生在此地印尼的重大事件之——“万隆会议”召开的背景、会议的精神和对当时中国外交所起的作用,从政治学科考察了与当代我国政府倡导的国际新秩序的内容和关系。在这个阶段,尤其要注意揣摸文科综合测试题的特点和考察的思路。
二、高三历史复习的方法(一)复习时注意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1、狠抓历史基础知识,准确掌握重要的史实、概念和结论,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阶段特征和内在联系,形成学科内容的主干系统和知识网络。如封建社会的衰落是我国明清时期的主要特征,就《明朝专制制度的加强》这一节内容来说,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掌握重要的史实、概念和结论:①政治制度上: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解决相权对皇权的威胁。地方废行省,三司分权,解决地方与中央的矛盾。②军事制度上: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解除军事将领对皇权的威胁。③法律上:制定《大明律》,通过立法来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④加强特务统治,用非正常的手段来强化君权。⑤“削藩”,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⑥营建北京城,突出皇权,体现出浓厚的君主专制色彩;就这一章的知识结构来说,明清时期的封建社会衰落主要表现在:①政治上强化君主专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达到顶峰,特务统治、八股取士、文字狱、军机处、“均田免粮”无不体现出封建社会的衰落。②经济上一方面封建社会的经济继续发展,另一方面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开始冲击着封建社会的自然经济。③民族关系上,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统一多民族国家继续发展。④对外关系上,西方的殖民活动已到达我国的东南沿海和西北边疆,出现了反侵略的斗争,闭关锁国政策成为对外关系的主流。⑤思想文化上,文化专制主义达到顶峰,出现了一些反封建专制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和文学作品,西学东渐。文 章 来源 中国教育文摘 www.xiexiebang.com xiexiebang.com
第四篇: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教案(范文)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教案
课
件www.xiexiebang.com 写在复习前面的话
一、历史高考的备考
首先,我们必须明白历史高考主要考什么?简单可以概括为三个基本:即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情感。
.基础知识
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2.基本能力
目标要求
Ⅰ
Ⅱ
Ⅲ
获取和
解读信息
获取试题提供的信息,理解试题要求以及考查意图。
提炼信息的有效内容和价值,并对其进行分析与整合。
组织和应用相关学科的信息,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
调动和
运用知识
将所学知识与试题的形式和内容建立正确的联系。
准确地运用相关知识和相关信息,认识和说明问题。
体现学科渗透,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原理分析问题。
描述和
阐释事物
正确表述事物的现象,准确描述和解释事物的特征。
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的阐释。
辩证地、历史地考察事物,对事物进行学科的和跨学科的描述与阐释,意义完整。
论证和
探讨问题
运用判断、归纳、演绎、比较、概括等方法论证问题。
在论证中观点明确、表述清晰、逻辑严谨。
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论证和探讨问题,体现创新性思维。
3.基本情感
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其次,储备好知识(记忆知识)才是备考的基本方法。历史高考像建房,知识记忆是准备沙、石、砖和钢材。历史高考像煮饭,知识是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全面掌握
教材=主干知识+隐性知识
教材=目录+正文+黑体字+小字+图表+注释+习题+大事年表
2、重点掌握
主干知识=历史事实+历史结论+历史线索+阶段特征
重点知识=考纲要求+时事热点
重点知识=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现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3、多层次掌握
历史事实=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
历史结论=背景、目的、原因、特点、性质、实质、影响、意义
只有主动读教材,喜欢读教材,善于读教材,能自主整理教材,练习后回归教材,才能全面掌握教材。
理清章节的知识结构,构建立体的知识体系;透彻理解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阶段特征;归纳历史线索;进行纵横比较。
理解基础上强化记忆,务求过关;按史实、结论的要素进行索引式记忆、尝试记忆;简化记忆,牢记关键词;自主整理知识,按自己的方法牢记;切忌从头看至尾,什么也没记。
第三,历史高考以能力为主导。历史选择题的解题还是:熟记课本主干知识,运用相应历史学科能力正确选择。历史非选择题的解题还是:以课本历史知识为资源,独立运用阅读和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去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评价历史事实。
.学会主动学习、积极学习历史;
2.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3.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4.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5.学会认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第四,历史高考复习不可能一撮而就,成功在平时,所以每天进行适量的、规范的训练,这才是成功之道。
.以练习为主线,以能力训练为主体;2.依据高考模式进行三限:限时、限量、限分值;3.严格要求按规范答题,主观题进行上本训练;4.强调更正,每人必须准备错题本和草稿本;5.练习更正后必须回归训练目标,务求举一反二。
结论:无论是XX年,还是XX年的高考,在高考题型基本稳定的前提下,最佳的应考方法仍然是“以不变应万变”。
第一单元先秦
(教案部分)
※导入新课
奴隶社会的兴衰过程
夏朝——奴隶社会形成————————————————前2070年—前1600年
商朝——奴隶社会发展————————————————前1600年—前1046年
西周——奴隶社会强盛————————————————前1046年—前771年
春秋——奴隶社会瓦解————————————————前770年—前476年
东周
春秋(前770—前476)——奴隶社会瓦解
(前770—前256)
战国(前475—前256)——封建制度确立
大变革时期
一、古代史整体知识结构
(1)政治:中央统治、地方制度、民族关系、对外关系;
(2)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货币、城市;
(3)文化:文学、艺术(音乐、绘画、书法、雕刻等)、哲学、科学。
二、本单元在教材、高考中的地位
本单元共有7小节,约占中国古代史课程的6.1%。其中原始社会、奴隶社会时空跨度大,内容较简单。原始社会是通过对典型的古人类遗址和家喻户晓的传说的介绍来描述人类早期劳动生活、社会演进历程的,纵观近几年高考考纲,原始社会这一部分一直没有列入其中。奴隶社会的夏、商、西周三代主要介绍了王朝更替、重要制度以及经济文化成就。作为社会转型期的春秋战国历史则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诸方面作了全面介绍,应当被视为本单元学习的重中之重。
本单元在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中,年年有题,分值不高,以选择题形式为主,且与课本依托关系较密切。主要考查了封建城市的位置和作用问题。春秋战国时期的儒法思想及其实践效果问题。今后高考中很有可能考查:①是最新考古成就对已有成果、结论的补充和修正;②是突出的经济成就;③是以新情景、新材料来考查对春秋战国思想的认识;④是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的内容。
三、备考指南
考纲展示
复习向导、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
(1)夏朝的建立;(2)商朝的兴衰;(3)武王伐纣和西周的强盛;(4)国人暴动和西周灭亡;(5)井田制和分封制。
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了解其重要制度。
2、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
①农业和畜牧业;②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③商业交通和城市。
了解夏商西周时期的社会救济发展状况,运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的原理,分析井田制和分封制的关系
3、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 ①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②民族融合
分析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战争的原因、性质和作用;理解民族融合的含义及影响,认识中华民族历史的源远流长。
4、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
①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城市;②土地所有制的变迁③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和变法
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及原因;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和变法运动,理解奴隶制瓦解、封建制确立的原因
5、先秦时期的文化
①老子和孔子②百家争鸣③文学和艺术④天文和物理⑤扁鹊
掌握春秋战国时期文学、艺术及科技成就;分析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及诸子百家的思想。
四、知识归纳
考点1——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
【导读】此考点近年命题不多,大多知识点略作了解即可,建议重点掌握夏朝建立的意义、盘庚迁都的影响、武王伐纣的性质以及分封制。
知识点
1、夏朝的建立(重点)
(1)建立:①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②建立者:禹。
(2)性质: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表现:①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②国家机构初具规模
(3)统治中心在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建都阳城。
(4)灭亡:①原因:实施暴政,激化矛盾。②方式:商汤讨桀,夏朝灭亡。
知识点
2、商朝的兴衰(重点)
(1)建立:商汤灭夏,以亳为都城建立商朝
(2)稳定:盘庚在商朝中期迁都到殷,商朝又名殷朝;商朝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发展阶段。
(3)衰落:商朝晚期,商王纣实行暴政,生活腐朽,导致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知识点
3、武王伐纣和周朝的强盛(重点)
(1)武王伐纣:①背景:一是商纣实施暴政,激化社会矛盾。二是周的强盛。周文王任用姜尚,周公旦等改革政治和军事,发展经济,到武王时成为西部强国。②过程:公元前1046年,双方激战于商都郊外牧野。纣王军队阵前倒戈,引导周军攻进商都,纣王自焚而死,商朝灭亡,西周建立。③性质:奴隶主贵族反抗暴君的正义战争。
(2)周朝的强盛:①地域空前广袤。②民族关系:国内各民族的联系和交往加强。③世界地位:在世界的东方具有重要地位。
知识点
4、西周的井田制和分封制(重难点)
(1)实行的目的:为了巩固奴隶制统治。
(2)井田制:①含义: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A.是田地的形式,因田地阡陌纵横,如同井字,称为井田;B.是经营方式,也就是剥削方式。它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
②内容:周王把土地分封给诸侯臣下,诸侯臣下向国王交纳一定的贡赋。③瓦解: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新的封建剥削方式,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
(3)分封制:①含义:是西周分封诸侯的制度。②内容: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诸侯要服从周王的命令,按期向周王贡献财物,并服从作战。(其中的义务有政治、经济、军事三个方面)③作用:分封制使周朝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
五、近三年高考真题展示
.(XX上海历史)学者考证,历史上的商族屡屡迁徙,最后一次迁徙后,定都二百多年,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这次迁徙的组织者是
A.商汤
B.武丁
c.盘庚
D.商纣
2.(XX上海历史)28.随着历史的变迁,许多概念的内涵发生了变化。例如“革命”,最早界定为改朝换代,近代以来则多指政治体制变革。下列选项对应上述概念内涵的是
A.汤武革命/“光荣革命”
B.“光荣革命”/工业革命
c.汤武革命/“文化大革命”
D.工业革命/“文化大革命”
3.(XX北京)12.下列对夏、商、周三朝都城位置的表述,正确的是
A.都在今天陕西省的境内
B.都在关中地区
c.都在今天河南省的境内
D.都在今天的黄河流域 4、1.右图是明清古建筑中的一幅牌匾,与它有关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
5、(XX全国文综一)古人在分析姓氏起源时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字,则盂孙叔孙;氏于居,则东门北郭。”由此推论,司马、司徒等姓氏应源自
A.官名
B.爵位
c.溢号
D.行业
6、(XX全国文综二)关于中国姓氏起源,唐人柳芳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谥,则文武成宣;氏于事,则巫乙匠陶。”由此类推,王、侯、公孙等姓氏应源自
A.族名
B.邑名
c.爵号
D.官名
7、(XX北京文综高考)右图是北京广安门桥北的蓟城柱。《礼记》载:“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与蓟城建立相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井田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8、(XX高考广东单科)“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
右图所示柳宗元的的主题可能是
A.分封制度
B.王位继承制度
c.郡县制度
D.三公九卿制度
9、“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
之。”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
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
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
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
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
0、(XX高考山东文综)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人的……”。这反映出贾母
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
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
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
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
1、西周实行的宗法制在秦汉以后仍有重大影响,其主要表现是
A嫡长子继承制
B.反复出现的分封制
c.三纲五常的伦理观
D.传统的宗族观念
2、(XX高考天津文综)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
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
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
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
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
3、(08年上海历史卷1)“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句话指的是
A、分封制
B、井田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教后记】
课
件www.xiexiebang.com
第五篇:浅谈高三历史复习的策略
浅谈高三历史复习的策略
和县三中 曹先能
[摘 要] 本文围绕高三历史复习的策略,笔者从六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一把握高考命题的趋势;二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确保复习有序进行;三夯实基础,重视能力;四培养学生的材料阅读与归纳能力;五适度关注时事热点,寻找专题突破口;六加强对学生情感投入和交流。
[关键词] 高三历史复习趋势 计划 基础 能力 热点 情感
高三历史的教学任务主要是备考复习,搞好复习是决定学生成绩的关键,因此提高复习效率,掌握有效的复习方法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有效地、合理地组织复习便是每位历史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本人在近几年的高三历史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一些经验与方法:
一、把握高考命题的趋势
2009年高考是安徽省新课程改革的第一年高考,命题的风格、试卷的整体结构和题型、题量、覆盖面以及试题的难易程度都是未知数。作为教师要想有针对性的进行备考复习就必须积极主动学习《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这些是指导历史教学的最权威文件,其中《课程标准》是历史教学的依据,也是制订《考试大纲》和命题的依据。《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明确规定了考试的性质、考试的要求、考试的内容、考试的形式及试卷结构各方面的要求。备考复习应以此为依据和指南。只有从精神实质上领悟了这些权威文件,我们才可能准确把握高考命题的趋势。此外,我们还需关注媒体发布的相关信息,如命题专家对《考试说明》解读的文章与报告。当然我们也需要总结分析历年来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尤其是要深入钻研“五省区”新课程高考卷及上海卷。本人从五省区及上海卷信息统计中可以看出,这些省份新课改自主命题呈现以下特点:
第一,突出主干知识,注重情感价值观。
第二,试卷命题立意具有时代感,强调历史的借鉴、教育作用。第三,淡化对知识点本身的过于关注,突出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释读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题目设置具有开放性,着重考查学生历史研究的方法与能力。
二、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确保复习有序进行
复习工作是艰苦的再认识过程,也是一个艰难的再提高过程。在这过程中教师切记不能浮躁,俗语说:“欲速则不达”因此教师要制定一份详细的复习计划,明确阶段性的复习任务。本人认为在第一轮复习过程中不要脱离课本,否则学生会无法适从,最好就按照教材的体系进行,先帮助学生夯实基础,在第二轮的复习中再对知识进行二次整合,把三本必修教材的重点知识按照安徽省《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重新整合,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历史知识的迁移能力。二轮复习后再进行综合演练,查漏补缺。但习题要“精”,题目要有典型性、层次性,摒弃题海战术。
三、夯实基础,重视能力
立意是试卷的灵魂,高考是以考查能力为主的选拔性考试,强调能力立意。但能力考查必须依托基础。在复习过程中,针对历史学科的这一特点,我们要求学生要“回归课标”“回归教材”坚持以本为本,读书读书再读书,要由厚到薄、由薄到厚地阅读教材。能牢固地记忆基础知识,如重要史实、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历史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发展过程等。当然记忆只是基础,运用才是目的。而理解是核心,它在记忆和运用之间架起了桥梁。所以我们要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对内对外发散联系,纵横比较、综合,融汇学科内与学科间知识于一体,进而形成一个有条理化、网络化的高效的有机认知结构,形成知识链。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提高综合能力,可以有效地解决高考试题编制的“新情境,新问题”。为此本人在复习中采取了如下做法,1、依据《考试大纲》、《课程标准》确定基础知识点,根据教材章节顺序梳理知识结构。
2、突出教材重点,以点带面,着重掌握好中外历史上的历史现象、历史线索和历史特征等。
3、强化理解记忆,建立知识之间的深入联系,使知识之间的联系渠道畅通,为知识的迁移和活用奠定基础。
四、培养学生的材料阅读与归纳能力
历史试题分成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非选择题包括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但近年来这两种类型的题目合二为一,以材料解析题为主。通过提供大量的新素材、新情境,考查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在题目的设置上,近年来历史高考试题力求简单明了,文字表述往往字数少而内容精,用各种形式的图表呈现题目要求的比重在加大,所以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材料解析题的专项训练,在训练过程中要注意材料的运用和设计,注意培养学生对材料的阅读与归纳能力,从而能进行创造性的回答问题。同时教师也要注重对材料解析题答题技巧的介绍。材料解析题分为内涵式,外延式、内涵外延结合式三种类型。在题目设置上,三种类型的材料解析题均有明确的提示语,如内涵外延结合式题目提示语往往有“根据(依据、据)材料XX分析(归纳、概况、提炼、叙述)XX等”,在回答这种类型题目时要充分利用材料,同时又要充分联系教材上的内容,特别是要找到材料与教材的对应点,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此外在组织答案时我们要求学生注意以下几点:
1、观点正确,史论结合。答题切记不能搞单纯材料的堆砌,也忌讳缺乏史实的泛乏而谈。
2、叙事有序,答题思路要清晰,忌杂乱无章,要切中要害,论证有力。
3、详细得当,要点全面。分值大的重点问题应该多答、详答,分值小的非重点问题应少答、略答。
4、文字准确,条理清楚。根据题意和答案内容分段,一问一段,这中间要有一点空间,便于检查时补充答案。
五、适度关注时事热点,寻找专题突口
文综测试追求引导学生关注当今人类生存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关注社会发展和我国的国情,因而高考不回避热点与焦点,综观近年高考试题,命题往往在多个焦点的交叉上设置题目,如2008年山东卷(文综)的第29题“中国现代化”问题、2008年江苏历史卷的第22题“中日关系”问题、2008年宁夏卷(文综)的第40题的“美国次贷危机”问题等都体现了专题与热点的结合,这样设置既不回避热点,又能考查学生多方面能力,既不让学生感到意外,但要拿高分又要有相当的能力。因此我们要有意识地寻找各个专题或热点之间的连接点和交汇点。要求学生以当今社会与世界重大热点、焦点问题为切入点架起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桥梁,以新问题、新情境深化拓展对历史问题的认识与评价。随着高考自主命题省份的增多,体现地方特色也成为高考命题的一大趋向,如2007年山东卷(文科综合)第29题等。因此我们还要注意挖掘彰显地域特色的历史素材,寻找它们与热点问题的内在联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本人认为09年需要注意的热点有辉煌的共和国六十周年和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历史上的三农问题、关注民生、和谐社会问题;抗震救灾以及2009年中外大事周年纪念问题。
六、加强对学生情感投入和交流
高三学生学习负担重,压力大,部分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往往表现出信心缺乏,情绪低落,甚至出现各种心理问题,这严重制约了复习效率的提高。因此历史教师要充分利用历史教学的教化功能,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绪,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投入和交流,在教学中信任学生、关心学生和帮助学生,帮助他们认识自我,树立信心。用激励性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对待部分成绩较差的学生要有耐心和一颗宽容的心,从而改变他们的学习态度。只要我们能积极营造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用微笑去迎接高考,高考收获的肯定也是微笑。
参考资料:
2009年版《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 《2009年高考时政热点》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五省区”07-08年高考全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