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怎样培养好党政机关人才
怎样培养好党政机关人才?
党政机关人才培养是党政机关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在一些条件制约下,招才引智毕竟十分有限的,锻炼提高现有人才是根本,高层次党政机关人才培养便成为最具效益潜力的投资。要培养好党政机关人才,笔者认为应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合力培养。当地组织部应具体负责对年轻干部的宏观管理,接收单位具体负责日常培养管理工作,并实行“一帮一”培养责任制,促使年轻干部在短时间内工作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在基层得到学习锻炼和不断成长。
强化培训。在确保年轻干部参加上级举办的各种培训班学习的基础上,优先安排他们参加各类干部培训班,不断提高他们理论知识水平及研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逆境培养。坚持把年轻干部放到工作起点相对较高或工作条件艰苦的地方磨练,有意识地让他们承担一些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根据培养目标有计划组织一些有发展前途的年轻参与当地的征地拆迁、移民安置、信访接待、工业园区建设、招商引资等重点难点工作,进一步提高其处理复杂问题和驾驭全局的能力。通过选派干部到上级跟班、到基层一线(发达地区)挂职、到信访部门轮值,使年轻干部开拓视野,更新观念,增强素质,有效地推进当地党政机关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及时使用。按照“培养一个、成熟一个、提拔一个”原则,大胆提拔使用经过多岗锻炼,素质高、能力强、经验丰富、成绩突出的年轻干部,营造良好的用人导向,激发党政机关人才干事创业热情。
第二篇:怎样培养一个好设计师
国内游戏行业习惯于把游戏设计师称为“策划”,这个习惯性的称呼事实上反应了国内游戏设计观念的不成熟。游戏设计师(game designer)其实是一个性质和工业产品设计师相近的职业,是一种发明性的职业,和策划通常的组织性工作是不同的。一个好设计师需要的是创意和专业基础,而一个好策划需要的是阅历及社会经验,这两者不可同日而语。在此,本文仅对游戏设计师类的人才培养,说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 选材
上面说到,一个好的设计师需要的素质,必然有创意和专业基础两个方面。其实在国内,喜欢海阔天空的遐想的人是很常见的,在游戏这样一个造梦行业里尤其是这样。但是其中称得上有设计师素质的人不多,这是由于热衷该行业的人,往往缺乏专业知识的缘故。
游戏设计师必须的知识包括了文化素养和制作知识两个方面。其中的制作知识,目前在国内没有专业进行教授。那么我认为,比较可靠的依据就是对方的编辑器使用经验。电脑时代的很多游戏,都有自带的编辑器,通过这个可以对游戏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改动,甚至制作新的游戏出来。接触过编辑器的人,大多会对设计师的一些工作有初步而感性上的认识,比如数值、场景、剧情设计、触发器„„等等,这些人也许没有正式从事过游戏设计,但是往往上手会很快,因此比较起一般的新人来,他们要容易入门得多。另外还有一个理由,就是玩编辑器的人多半都有一些现成的作品,可以直接地对其设计水平和潜力作出一些反映。至于文档技术,就不用多说了,这是基本的职业技能,好比网络游戏里一个战士,你得学会拿剑和盾牌吧。
文化素养就比较难说。这个学历可以反映一部分,其他的就往往得从对方的谈吐、言行、文笔中才能体现。判断一个人是快餐文化式的博采,还是真正有一定内涵的人,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需要些功夫的。如果是真正平时有积累的人,一般在一些专擅的领域会有比较独到的见解。当然这对考官的要求也很高就是了。对于一个设计师来说,制作知识是专业技能,是基本要求。这和一个车工必须要有车床操作知识一样,没什么好说的,越娴熟越好。而文化知识这是一种软功力,往往直接看不出来。而且又不能要书呆子式的知识,那对于游戏设计一点用都没有。我玩过的某些国产武侠游戏里,NPC一张口就吐一堆《道德经》、《本草纲目》出来,哪个玩家会喜欢这样卖弄式的学问?一个有内涵的游戏往往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例如在WOW里面,很多种族和场景的设定都极具现实风貌:比如俄罗斯风格的矮人,苏格兰高地风格的阿拉希。从这些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到设计师的文化素养和其游戏想象力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所以很容易被大众所接受。
在检验一个游戏设计师的文化素养时,要他做一个任务设计是比较适合的。因为任务所包含的叙事性能很好的检验设计师的表述能力与文化修养。一个好的任务设计会从技术和用户体验两个方面去考虑,即又好玩又省事。有思想的设计师会把自己的想法有机地糅合在任务中,使其血肉变得丰满。
二 人尽其才
新人设计师的过往经历往往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的职业发展。一个技术背景比较好的设计师,比如他做过程序,熟悉代码,那么在脚本编写、程序测验甚至架构设计上都可能比较有优势;而如果一个设计师同时也是一个发烧级的音乐爱好者,那么对音乐就很挑剔,品味也比较高„„实际影响一个设计师工作效率的因素很多,他的爱好、知识、性格都是他职业潜力中值得注意的部分。对设计师而言,人尽其才是很重要的。如果我们把设计师的工作做如下细分,可以得出一些看法:
数值设计师:需要数学基础比较好。事实上一个数值设计师用不着太高深的数学知识,但是要比较灵活,懂得各种公式的设计、验证和应用。对数值设计师来说,思维要很缜密,在架构设计师给出的模块化基础上,能够灵活调整数值部分。但是由于这个岗位的工作相对比较枯燥一些,所以愿意尝试的人不太多。因此我个人的看法,比较倾向于培养一些性格比较稳重,思考问题比较全面的人,让他们来担任这个职位。
关卡设计师(任务设计师):这是相对来说最充满乐趣性也最充满挑战的设计岗位。它最简单,也最难。两个关卡(任务),玩家所见的工件也许相差无几,但是感受却可能大相径庭。我认为适合做关卡设计师的人性格一定是比较乐观的,能够兴致勃勃的投入到这个工作当中去。另外这个职位也很挑战设计师的想象力。那些性格冲动又富有想象力,好学而敏锐,而且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的人,做这个工作很适合,他们的作品往往会有一些有意思的东西出现。
规则设计师:规则设计师也可以理解成架构设计师。他们的发明对于游戏的重要性等同于安培定律、活塞原理、地心引力之类的东西。规则通常是一些简单的条理性的东西,但是变化要丰富(不能是导致程序变化多的东西)。规则通常都是相互影响的,因此做设计的人脑子要不一般的严密。例如WOW里面,只要取消一个药水CD,整个游戏就会沦为泡菜,这是游戏规则里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越是精密的游戏,系统之间的制约和影响越多,这个是相当考验游戏设计师能力的。
除此之外,规则设计师还要懂得用比较简洁的规则组合出富有新意的玩法来。我举个例子,如果我们要做一个枪战的游戏,为某个职业设计一套很“酷”的的技能,于是我设计了一个卧倒,从卧倒又可以演化出更高级的技能,比如卧倒—倒地翻滚—翻滚射击,这样一个很酷的,电影英雄们经常玩的动作就出来了,既符合大家对枪战动作的认识,又不至于让程序发狂。这又要求规则设计师比较富有想象力„„总之这样的设计师要求非常高,对游戏的影响也非常大。就我个人的看法,一个好的规则设计师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三 团队文化对人才的影响文化这个东西,是个很隐性的事儿。象游戏文化对玩家的影响一样,环境对于任何社会性的个体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优秀的团队必然具有出色的团队文化,是因为每个个体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的理想的位置。对于设计师的成长来说,最需要的是机会和尊重。国内的设计师流动率一般都比较高,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优秀团队很缺乏。
一个优秀的团队首先是个有亲和力的团队。其实对新设计师来说,适当的肯定和信任是非常重要的鼓励。做对了,要及时表扬;做得不对,要平和中肯地指出其不足,提出善意的建议。我遇到过一些公司,对新人动辄冷嘲热讽,其实这只会导致团队内部的人际腐化,对设计师的成长很不利,久而久之自然会青黄不接。而有的公司则整天忙碌不停,设计师们很少在一起交流,有时竟然彼此不知道在干什么,这对于项目和人才的培育都不是好事。
再聪明的设计师,也需要团队才能得到成长和提高。一个好的游戏设计师团队,一定要经常头脑风暴,它不但可以激发思维活力,保持头脑常新,而且也是交流设计技巧、迅速提高自己的好方法。有条件的话,可以让有经验的设计师和新人配作搭档,这样通常新人成长很快。
另外,文化温和的团队,有助于形成一个健康的心态。设计师不能提高自己的原因,很大程度不在别的,就在于自己的心理状态。一个好的游戏设计师,应该平和客观地看待别人的设计,首先看到对方的优点而不是缺点。要知道即使看到100个缺点,你自己也没能得到什么;但是要是学到了一个长处,你自己就成长了一分——这是非常重要的为人之道,帮助别人建立信心,自己也获益非浅。一个设计师所在团队的氛围,肯定会影响到设计师本人的心理状态,从而间接影响他的设计。人际关系好,相处融洽的团队里,大家其乐融融,思维火花不断迸放;一个充满猜忌的团队,大家各怀鬼胎同床异梦,怎么可能设计出好作品?又哪有什么高效率?所以无论从人才培养还是项目管理的角度来说,没什么比一个心态健康的环境更重要的了。
团队也要能够经常给予人才发展的空间。象我们设计的游戏一样,一个LV一个LV地给他锻炼的机会,逐渐成长。要鼓励设计师们的充电,其实他们的提高也就是团队的提高。另外也要鼓励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团队成员有时私下的交流,也能促进工作上的默契。总的来说,一个人性化的团队文化,无论对于团队的发展还是个人的发展,都是深远而巨大的。
第三篇:怎样培养、吸引、用好、留住人才
怎样培养、吸引、用好、留住人才
党的80年历史反复证明一个道理:人才问题,至关重要。邓小平把能否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干部标准,培养、选拔、使用德才兼备的人,看作是真正关系大局的事。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事业的发展,我们党和国家对各方面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但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远远不能满足要求。特别是在对待人才的态度和选拔人才的机制上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严重压抑着人才的涌现和使用,所以,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专门用一段讲了人才问题,强调:“要抓紧做好培养、吸引和用好各方面人才的工作。进一步在全党全社会形成尊重人才、尊重知识,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风气。”
伴随科技的迅猛发展,伴随着全省经济进程的加快,后备人才的培养,如何培养人才,成为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企业要发展,必须从根本上解决人才培养的问题,只有立足于本地人才的培养,才能为企业的发展攒足后劲。在人才理念上,我们还停留在传统的观念上,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不够,管理较为薄弱,相对滞后。相当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人才的培训力度不够,现在的很多专业技术人员,往往是从学校到单位,没有再培训的机会,以至于知识陈旧、老化,跟不上时代的要求。我们应该有效利用和优化整合现有的各种教育培训资源,创新培训方式,加强继续教育和人才培训工作,把培训的着力点放在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上,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能力。
善于吸引人才、广揽人才、聚集人才,首先要讲原则。吸引人才不是搞个人小圈子,培植个人势力,不能根据个人的喜好,凭个人好恶招揽人才。要按照干部“四化”标准,把具备德能勤绩的人才聚集起来。吸引人才还要有办法。要制定吸引人才的政策,包括使用人才的政策、对待人才的政策、留住人才的政策等等。要建立有利于留住人才和人尽其才的收入分配制度。没有政策,没有制度作保证,就不可能规范,不可能持续化。还要创造吸引人才的环境和条件。领导德高望重,班子团结向上,部门风气正派,事业蒸蒸日上,人才就相对比较容易聚集。如果你争我夺,互相嫉妒,不能尊重人才、爱护人才,人才就难以聚集。从大局着想,多想一些办法,多想一些好的办法,人才就会越来越多,我们的事业就会越来越兴旺发达。用才要有气魄。就是要敢于选拔人才,善于使用人才。人才贵在使用。发现了人才,敢不敢使用?有一个胆量和气魄问题。人才可能比自己本事大,愿不愿意使用?人才也可能遭人嫉妒,敢不敢使用?在用才的机制上,到底是择优,还是择劣,还是择庸?所谓气魄,说到底,就在这里。人才宝贵,人才难得,所以就必须用,而不能放在仓库里冷藏起来。必须解放思想,更新用才的观念,摒弃各种陈旧观念和偏见,树立事业至上观念,讲台阶而不惟台阶,讲资历不惟资历。邓小平尖锐地指出:“选贤任能也是革命。”之所以是革命,就是要扫除我们观念和机制中各种陈腐的东西。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大胆使用年轻干部,大胆破格重用年轻干部,大胆给年轻干部压担子。用人,必须充分信任,放手使用。要提防谗言,要敢于授权,要大力支持工作。
任何企业想要留住优秀的人才,不能只用合同来约束,更要以真心待人,设定正确的战略目标,建立完善的激励制度,公正地评价每位员工,公平地给予报酬,让良好的激励制度在企业内部生根发芽。增强企业的透明度,让员工随时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是提高人员稳定性的好方法。不仅把好的消息与大家分享,也要将企业面临的一些困难、问题与员工沟通。这样既有助于增强员工的责任感,也可以增加员工在企业中参与决策的机会,让更多的人开动脑筋,立足高处,为企业出谋划策。
为了吸引、激励和留住人才,许多企业“感情”、“事业”、“待遇”三管齐下,可谓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所以我们提倡这样的做法。总而言之,全面评估一个企业优秀业绩的唯一因素是公司吸引、激励和留住人才的能力。
租赁一部
王 银
2004年5月24日
第四篇:初一学习方法:怎样培养好的学习方法
初一学习方法:怎样培养好的学习方法
同学们,你可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聪明、善良的孩子,在山里遇到一位能够点石成金的老人。老人把一块石头化成金送给她,他摇摇头不要。老人索性把一座小山化成金送给她,他仍然摇头不要。老人生气了,大声训责到:“一座金山还不要,你到底要什么?”,孩子回答:“我要学你点石成金的方法”.这个故事给我们这样的启示:一个人若学会了学习的方法,就犹如获得点石成金的本领。下面我们来一起谈谈好的学习方法的形成:
一、抓好预习环节预习,即课前的自学。这是上课前做好接受新知识的准备过程。有些学生由于没有预习习惯,对老师一堂课要讲的内容一无所知,坐等教师讲课,显得呆板被动。有些学生虽能预习,但看起书来却似走马观花,这种预习一点也达不到效果。
二、注重听课环节由于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中度过的,因此,听课是学生接受教师指导、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重点要听例题解法的思路,抓住重点、难点,以获取最佳的学习效果。
课堂中千万别分心走神,萎靡不振,打瞌睡;别用MP3等工具全听全录;也别边听边记,把教师讲的所有的内容都记下来。
三、紧抓复习环节复习是对前面已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再加工,并根据学习情况对学习进程进行适当调整,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总结主要知识和一些重要方法,明确重难点。做到“每天有复习,每周有小结,每章有总结”,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复习体系。
四、重视作业环节独立完成作业是深化知识,检查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然而有些学生没有真正利用好这个环节,一下课就抢着做作业,作业一完,万事大吉,或者课上根本没听懂,下课后也不问,作业抄袭后向老师交差完事,这是对自己的不负责。
五、做好课堂笔记环节记笔记是为了学,为了用。记笔记的原则是以简练明白,提纲挈领;难点不放过,疑点有标记;对联想、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记;同时笔记要留有空白处,便于复习时补缺。
希望通过以上几点的概述,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的搭建一个清晰的学习框架。
第五篇:今天高校怎样培养新闻传播人才
今天高校怎样培养新闻传播人才
作者: 《光明日报》(2016年07月16日 06版)
目前,国内许多高校新闻传播院系都在大力培养学生的融合报道能力。资料图片
【融媒时代·毕业季】
今年2月19日,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并要求新闻舆论工作者“努力成为全媒型、专家型人才”。高校新闻传播院系作为为国家培养新闻后备人才的前沿阵地,迫切需要创新新闻人才的培养和管理策略,以应对当下媒介融合浪潮带来的新挑战。在本系列第三篇中,我们特邀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胡正荣、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尹明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史安斌,探讨高校如何培养新闻传播人才的话题,敬请关注。
推进新闻传播教育的改变
作者:尹明华 《光明日报》(2016年07月16日 06版)
随着当今媒体整个大环境发生变化,新闻传播教育的理念也要更新。我们开始从媒介的教育者转变为真正的传播教育者,而后者涵盖的内容、理念远远大于前者,它包含媒介教育。具体而言,过去基于传统媒介,我们培养学生强调其新闻采编等能力,现在我们开始注重延展新闻传播专业知识,变单一知识结构为复合知识结构,宽口径、厚基础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锻炼学生具有优秀的采编能力的同时,我们也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传播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对技术的掌握能力,使之具有较强的信息数据采集、分析和表达能力。
在课程设置方面,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主要是围绕“2+2”专业和媒体融合课程体系进行改革。“2+2”的课程体系改革是从2012年开始进行的,即本科教育的前两年是非新闻传播专业的课程学习,后两年按照新闻传播学各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专业学习。“2+2”课程体系的设置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复合型人才,在行业中更具竞争力。此外,我们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设计了两门课:《媒体融合概论》和《媒体融合报道》。近两年来,结合对新媒体发展趋势的研究,我们对媒体融合课程又进行了升级设计,重新丰富新闻传播专业知识体系。
2001年,复旦大学与上海市委宣传部签署协议共建新闻学院,首创了部校共建模式,这有利于促进学界、业界的深度互动,突破新闻传播教育“内河循环”的路径依赖。而为了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机会,从2015年起,我们为学生实习提供“志愿菜单”,学生在“志愿菜单”上可选择的实习单位多样化,既包括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传统的新闻实习单位,也有澎湃新闻等新兴媒体的实习的平台。
从教学层面来说,我们要注意的是,需要保持对新技术的领悟和运用能力,但也不能盲目地为了适应新的变化而放弃教育的核心目的。一流的教育不是只看到眼前的50米或者100米,而是更加长远地意识到应培养学生的思想和能力。
(尹明华)(光明网记者张紫璇、郭佳采访整理)
结合融合时代特点注重实践教学
作者:胡正荣 《光明日报》(2016年07月16日 06版)
媒体融合时代的到来给新闻传播教育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原有的课程体系以及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快速变革的媒体发展需要。面对这种情况,所有新闻传播专业院校都应该重新审视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结合融合时代新闻传播的特点来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注重学科交叉,坚持理论结合实践,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融合技能,以适应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
传媒大学是较早进行全媒体尝试和探索的专业传媒院校。在培养目标上,我们注重人才类型的多样化,不仅具有业务型,还有技术型、经营型和创新型等人才。从明年起,我们将每两年修订一次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方案,并根据传媒业最新的变化,将最新的技术、理念、手段形式融入课程体系当中。同时通过三个具体措施,使我们的校内课程学习与时俱进:一是改造传统专业,加进新课程,融入新内容,如新闻、广告、广播、电视编导等传统专业,加入新媒体、融媒体的知识;二是开设新专业,设置全新的课程,例如我们在全国首开的数字新闻专业;三是专业复合,辅修双学位,鼓励学生根据兴趣辅修其他专业,培养复合型知识和能力。
此外,我们积极实行部校共建,通过人才互派,优化了新闻传播教育的师资结构,加强业界和学校的沟通合作。而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样化的实习机会,我们在校内搭建实践平台,保证学生在校期间就能获得最前沿的操作体验,例如我们今年毕业典礼就实现了全球首次全4k全媒体直播;同时我们也与业界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全国广电系统建立了非常良好的合作关系。
目前,国内新闻传播院系还面临很严峻的挑战。首先,从师资队伍上看,很多老师具有高学位和教研能力,但对业界欠缺了解,知识结构、教学内容与最新传媒业的发展有所脱节。其次,目前高校在技术教学方面还比较落后,因此如何把新媒体技术转化成教学内容还是个考验。最后,整个传媒学科体系目前从教学内容到人才培养体系,还缺乏多学科交融的支撑。
(胡正荣,光明网记者张紫璇采访整理)
新闻传播教育需要培养国际视野
作者:史安斌 《光明日报》(2016年07月16日 06版)
纵观当下国内外新闻教育的探索,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第一是教学与技术的深度结合,全球新闻学院大量开设与技术有关的课程。第二是增加大量国际化课程,高校更加注重培养能够适应多元文化环境的国际新闻记者和跨文化传播专业人才。第三是新闻学院与媒体机构加深融合,采用“教学医院”模式,也就是把媒体请到学院里来,学生们可以在学校里同时完成“专业学习+实践操作”。第四是在当下“全民传播”的时代,新闻教育由之前的专业教育转变成公民教育或素养教育。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新闻教育领域有诸多创新,其中在新闻传播教育的国际化上我们做了非常多的工作,中外师生共同探索新闻传播的“全球议题”是清华新闻学院的特色。除此之外,自2002年建院起我们就已经确立媒介融合式的教育,不是按照媒介形态来分院系,只在本科专业设立了一个新闻系,所有新闻系的学生都要学习“采写编频播录”全技能。
课程设置上,我们要求所有学生都要选修1/3的英语或双语授课课程,另外1/3是实践业务课程,包括大数据、信息处理等最前沿的技术课程,还有1/3是人文素质课程,包括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基础课程。同时我们还聘请其他专业系的教授和副教授为学生开办讲座,开拓学生的跨学科视野。
当下,国内很多院校都增开了大量的业务课,广泛聘请有经验的新闻从业者、媒体一线采编人员参与到教学。我们也与国外主流媒体进行了深度合作,其中彭博新闻社专门为我们特派了1名具有财经新闻从业经验的资深主编作为访问教授,同时他们还赞助了清华财经新闻的实验室。
目前业界媒体机构与新闻高校合作对接过程中还面临一些问题。比如有经验的一线记者因为缺乏相应的学位难以被学校聘为正式的教职。而实际上在新闻教育体系中,承担史论课程和实务课程的教师应具有不同的资质,前者要求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后者强调具有更高的实务操作经验,但目前国内高校却还缺少像国外“实践教授”这样的专设岗位。
(史安斌)(光明网记者张紫璇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