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业规划该如何实现与旅游的完美融合[模版]
农业规划该如何实现与旅游的完美融合
休闲农业是一种新型的旅游模式,因为休闲农业更加亲民所以有着比较大的市场,目前我国的农业规划也是比较火热,如何将农业规划与旅游形成完美融合是一个难题,两者的融合将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
农业项目植入休闲旅游—— 从农业的角度看
江苏省兰德土地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解析单纯从农业的角度来讲,农业项目的建设能够有力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传播现代农业理念,增加农民收入渠道,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农业项目从本质上而言,还是一个以农业产业为基底的项目,农业作为景观、作为产业是项目的大底盘。而农业如何在项目中做出亮点,做出特色,并做出效益,是项目的重中之重。
针对农业,重点是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做农业如何赚钱?
纯做农业是很难赚钱的,需要长期持续投入,且产出有限。不论是本地农业旅游,还是国内高端的农业观光项目,亦或是国家农业示范基地,只做纯农业项目,都没有带来适合的经济效益,现在的经营都举步维艰。因此如何在农业的基础上衍生出更多的产品构架,进而带来经济效益,是本项目亟待解决的问题。
2、农庄项目如何提升吸引力?
农庄项目,虽然看上去产品比较丰富,但是仍然缺乏核心吸引力。江苏省兰德土地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解析以自然生态和农业资源为依托的养生农庄,在欧美国家流行已十分普遍。例如法国,每年大约有300万人前往乡村别墅休养和短期居住,占法国全国旅游市场份额的四分之一多。在国内,高端“假日农庄”还刚刚起步,属于较稀缺的旅游项目,所以,对于农业项目,需要进行具体分析和准确定位,通过对全国的旅游市场,区域的旅游环境及项目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研究,从而得出真正适合本项目的开发模式,将项目打造成为独一无二的特色休闲农业项目,弥补市场缺口,才是项目长远发展之计。
3、农业项目如何提升品质?
如何突破传统的乡村休闲项目,跳出农业生产的原始模样,转变为田园生活方式,让高端消费群体留下来?如何形成自己的软实力,形成看不见的经营模式,形成“可复制战略”与“品牌化整合战略”?这都需要一套成型的经营理念与配套产品构架模式。
农业项目植入休闲旅游—— 从旅游的角度看 对于农业项目而言,应该是通过农业来做旅游,通过旅游来炒热地块,做活项目,最终达到项目扩大盈利的目标,帮助农民增收、保证企业盈利,树立政府形象,促进区域发展。
1、促进农业项目功能升级
农业种植到“田园化”的生活方式——这种升级更多的是从一个田园化景区的角度出发,在兼顾到种植的基础上,形成一种生活方式,融入更多的体验类项目。如“农业科普园、DIY工坊、有机蔬菜基地、田园生态餐厅”等等,让人们来此除了购买蔬菜外,有更多种类的功能可以体验。
2、促进农业交易市场升级
江苏省兰德土地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解析从农业需求者到“休闲”爱好者——农业项目植入休闲旅游后,未来的消费客群除了农业观光、田园度假外,还包含了生态产品供应者、定向会员配送,及包含了项目地附近的自驾游客、休闲会议游客、养生养老度假游客、科普观光游客等等。扩大项目本身的市场潜力。
农业项目规划植入休闲旅游—— 如何“打包销售”?
1、通过视觉效果强的主题景观引爆市场
作为多年专注于休闲农业、旅游园区项目的打造经验,可以通过主题花卉、香草的种植,对于市场的吸引力大,效果明显,模式成熟,文化延展性强。
2、通过主题节庆活动短时间内打开区域市场
节庆活动策划是一项以节日为载体,通过对节庆活动的安排和节庆内容的设置,来达到对当地优势资源的宣传或者获得经济资源收入目的的一种策划方案。通过节庆活动的举办,达到短时间内宣传项目、打开市场的效果。
3、通过水系打造亲水休闲度假项目
充分利用水资源打造环境,提升项目的品质。
4、通过健康安全的生态餐食供应、配送,准确定位会员市场,形成固定客源 通过绿色农产品的的订单供应、会员配送,打健康品牌,与当地各大企业形成会员定制产品,为园区巩固固定客源,并推介园区相应配套项目,如会所、拓展基地等。
5、通过发展木屋产业、营地度假等项目,打造田园生活的标杆基地
生态木屋的生态在于与环境的亲和性,只要是绿植区都可安置,从用材上除了少数金属构件外百分之九十使用的都是自然材料,建筑界称之为会呼吸的房子。在园区一隅,绿植、小岗、清溪、游鱼共同构成一个环境和谐型园区。农业规划越来越受到重视,他对农村的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而休闲旅游业的发展又势必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刺激性作用,因而将两者互相结合不仅能够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还能够产生各类社会效益。
第二篇:农业旅游规划构思
农业旅游规划构思
一、基本概况
二、战略分析
三、市场开发规划
四、基础设施建设构想
五、休闲农业发展构想
六、主题形象与营销规划
七、环境保护规划
八、支持体系
高坪休闲农业发展规划
第一节基本概况
高坪乡属浏阳市近郊,距浏阳市区5公里,距省会长沙80公里,是一个农业大乡,属丘陵山区,土地资源丰富。境内青山绿水,植被茂盛,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被誉为湘东第一溶洞的大型钟乳石洞——古风洞,有天地之称的——浏阳湖;有闻名世界的浏阳河之源——小溪河;有秀丽而神秘的道教圣山——白羊山,天岩寨。
近年来,高坪乡依托近郊优势,适时实施旅游兴乡战略,随着2001年浏阳河第一漂成功运作,高坪休闲观光农业——“农家乐”随之越办越红火,知名度越来越高。
目前,全乡“农家乐”发展到44户,投入建设资金近1000万元,日接客能力达3000人。主要分布在“一河”,“一洞”,“一线”。其中小溪河流域39家,古风洞周边3家,荷石公路沿线2家,服务项目大致分为度假休闲、垂钓娱乐、体验生活三大类。2003年1—10月份产值450万元,日平营业额超过1.5万元,日平接客500人次以上,实现利润100万元,解决了200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同时带动了当地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的迅速发展,服务内容由单纯的吃、住发展到垂钓、打猎、健身、休闲、劳动等多样化的参与性项目,并逐步实现功能多样化,休闲农业的发展成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产业发展,信息的流通,群众观念的转变,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促进器”。
第二节战略分析
一、指导思想
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民思想意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结构调整为实破口,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城乡经济交流,转变思想观念,加速农村经济发展,最终达到共同致富奔小康。
二、SWOT分析
(一)优势
1、邻近长株潭
2、浏阳河声名远扬,自然环境优美
3、当地旅游意识浓
4、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5、具备一定的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旅游开发经验
6、依托的旅游大环境比较好
(二)劣势
1、内部交通不理想
2、旅游产业体系不规整
3、产业规模尚未形成4、总体形象不鲜明
5、专业人才缺乏
6、市场开拓不够
(三)机遇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促进力
2、长株潭、浏阳市的出游力愈益强大
3、上级领导的重视
4、招商引资环境优越
(四)威胁
1、旅游业竞争日益强烈
2、需求多样化带来的困难
3、产业矛盾形成对旅游业的冲击
四、战略目标
(一)总体目标
按照政府引导,因地制宜,市场运作的发展模式,以市场为导向,基地为依托,效益为中心,实行区域布局,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管理。依托融于、服务浏阳河风光带建设,计划用1—3年的时间,建成交通便利,信息发达,物产丰富,环境优美,功能齐全,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享有一定声誉的“休闲农业观光园”。
(二)近期目标
1、三年之内使高坪“农家乐”项目成为高坪的支柱产业,行业总收入相当于高坪GDp份额的。
2、三年内接待游客达到61万次,实现旅游行业收入5059万元。
3、进一步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用宏观调控方法促进旅游业体系的规整,推进“农家乐”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加速“人气东聚,旅游兴乡”的步伐。
4、进一步利用高坪的旅游资源优势,吸引旅游投资者进入高坪乡投资建设农家度假山庄。
5、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让各类投资者有一个
6、加强浏阳河第一漂、古风洞的旅游开发的横向联系,实现资源共享,客源互送的目标。
第三节市场开发规划
一、市场开发总体目标
五年之内使高坪休闲农业的品牌知名度达到70,美誉度达到60;接待长株潭游客年均递增30,国内其他地区年均递增10,2008年达到128万人次。
二、市场空间定位
核心市场为长株潭和浏阳市的区域居民;
二级市场为江西萍乡、湖南益阳、常德、岳阳等长株潭的周边地区;
三级市场为国内其他地区。
三、产品特色定位
休闲、观光农业特色:围绕“农”字做活农业旅游,以体验“农”的氛围,参与“农”的生活,享受“农”的风情,感受“农”的文化,接受“农”的教育等为内涵,精心打造原汁原味、返璞归真的大自然产品,营造一种放松自我,无拘无束,无忧无烦、乐在其中的氛围,让游客找到心灵的归宿,感受到家的温馨。
四、旅游价格定位
1、
第三篇:农业旅游规划构思
农业旅游规划构思
一、基本概况
二、战略分析
三、市场开发规划
四、基础设施建设构想
五、休闲农业发展构想
六、主题形象与营销规划
七、环境保护规划
八、支持体系
高坪休闲农业发展规划
第一节基本概况
高坪乡属浏阳市近郊,距浏阳市区5公里,距省会长沙80公里,是一个农业大
乡,属丘陵山区,土地资源丰富。境内青山绿水,植被茂盛,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被誉为湘东第一溶洞的大型钟乳石洞——古风洞,有天地之称的——浏阳湖;有闻名世界的浏阳河之源——小溪河;有秀丽而神秘的道教圣山——白羊山,天岩寨。
近年来,高坪乡依托近郊优势,适时实施旅游兴乡战略,随着2001年浏阳河第一漂成功运作,高坪休闲观光农业——“农家乐”随之越办越红火,知名度越来越高。
目前,全乡“农家乐”发展到44户,投入建设资金近1000万元,日接客能力达3000人。主要分布在“一河”,“一洞”,“一线”。其中小溪河流域39家,古风洞周边3家,荷石公路沿线2家,服务项目大致分为度假休闲、垂钓娱乐、体验生活三大类。2003年1—10月份产值450万元,日平营业额超过1.5万元,日平接客500人次以上,实现利润100万元,解决了200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同时带动了当地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的迅速发展,服务内容由单纯的吃、住发展到垂钓、打猎、健身、休闲、劳动等多样化的参与性项目,并逐步实现功能多样化,休闲农业的发展成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产业发展,信息的流通,群众观念的转变,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促进器”。
第二节战略分析
一、指导思想
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民思想意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结构调整为实破口,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城乡经济交流,转变思想观念,加速农村经济发展,最终达到共同致富奔小康。
二、SWOT分析
(一)优势
1、邻近长株潭
2、浏阳河声名远扬,自然环境优美
3、当地旅游意识浓
4、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5、具备一定的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旅游开发经验
6、依托的旅游大环境比较好
(二)劣势
1、内部交通不理想
2、旅游产业体系不规整
3、产业规模尚未形成4、总体形象不鲜明
5、专业人才缺乏
6、市场开拓不够
(三)机遇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促进力
2、长株潭、浏阳市的出游力愈益强大
3、上级领导的重视
4、招商引资环境优越
(四)威胁
1、旅游业竞争日益强烈
2、需求多样化带来的困难
3、产业矛盾形成对旅游业的冲击
四、战略目标
(一)总体目标
按照政府引导,因地制宜,市场运作的发展模式,以市场为导向,基地为依托,效益为中心,实行区域布局,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管理。依托融于、服务浏阳河风光带建设,计划用1—3年的时间,建成交通便利,信息发达,物产丰富,环境优美,功能齐全,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享有一定声誉的“休闲农业观光园”。
(二)近期目标
1、三年之内使高坪“农家乐”项目成为高坪的支柱产业,行业总收入相当于高坪GDP份额的。
2、三年内接待游客达到61万次,实现旅游行业收入5059万元。
3、进一步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用宏观调控方法促进旅游业体系的规整,推进“农家乐”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加速“人气东聚,旅游兴乡”的步伐。
4、进一步利用高坪的旅游资源优势,吸引旅游投资者进入高坪乡投资建设农家度假山庄。
5、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让各类投资者有一个
6、加强浏阳河第一漂、古风洞的旅游开发的横向联系,实现资源共享,客源互送的目标。
第三节市场开发规划
一、市场开发总体目标
五年之内使高坪休闲农业的品牌知名度达到70,美誉度达到60;接待长株潭游客年均递增30,国内其他地区年均递增10,2007年达到128万人次。
二、市场空间定位
核心市场为长株潭和浏阳市的区域居民;
二级市场为江西萍乡、湖南益阳、常德、岳阳等长株潭的周边地区;
三级市场为国内其他地区。
三、产品特色定位
休闲、观光农业特色:围绕“农”字做活农业旅游,以体验“农”的氛围,参与“农”的生活,享受“农”的风情,感受“农”的文化,接受“农”的教育等为内涵,精心打造原汁原味、返璞归真的大自然产品,营造一种放松自我,无拘无束,无忧无烦、乐在其中的氛围,让游客找到心灵的归宿,感受到家的温馨。
四、旅游价格定位
1、系
统价位特色:形成针对不同层次客源市场的旅游产品,结合周边旅游项目,制定相应的价格线。
2、弹性价位特色:根据旅游需要时间变化明显的特色,制定因时因地而异的价格体系。注意针对高的价格的灵活性。
五、旅游渠道定位
1、公交系统为主要渠道:开通浏阳到高坪旅游景区的公共交通是旅游开发成功的关键之一。
2、兼顾旅行社的作用:
旅行社可以作为一级市场旅游渠道的一种补充。旅行社是二、三级市场的开拓的主要力量。
六、市场开发战略
(一)近期(1—3年内)以长株潭和浏阳市为核心的区域市场为主。
——以“温馨之旅,浏河农家乐”为主题,营造高坪旅游——农业休闲观光旅游品牌。
——依托浏阳河第一漂、古风洞的旅游开发,形成强势生态休闲品牌。
(二)中期(3—5年内)以周边县市市场开发为主
——农业休闲旅游品牌在区域市场内形成较高的知名度后,根据一级市场的需求,考虑到江西萍乡、湖南益阳、常德、岳阳等旅游目的地连接,逐步开发以周边县市市为主的国内市
场。
——使高坪旅游成为长沙——浏阳——高坪的省内精品线路的核心景区。
七、市场开发规模与计划
高坪农业休闲旅游市场开发计划
单位:万元/万人次
年
度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人次
收入
人次
收入
人次
收入
人次
收入
人次
收入
区域市场
5450
19.5
1755
2500
3250
34.5
5175
周边县市市场
0.5
0.6
20.66
132
0.79
187.5
1.0
3309
收入指在高坪农家乐吃、住、玩、购的收入,区域市场为一天收入,周边县市为两天收入,不包括高坪漂流等其他景点的收入。
第四节基础设施建设构想
一、旅游卫生设备
·旅游救护系统建设:农家乐中心地要有一个医疗救护中心,能够应付突发的紧急事故。
·厕所建设:要注意改造原有的厕所,形成空气流通、环境整洁、良好的卫生形象。
·厨房、住房建设:进行改造,体现整洁、大方、干净、舒适特色。
二、旅游安全设施
·娱乐安全建设:建立安全保卫设施,形成保安系统,在山石较多处,要注意布置防护设施。
·家庭旅馆安全设施要求:防火、防盗设施。
三、旅游交通
·完善通往“农家乐”的道路体系,主干道网络的建设,要有水准,基本达到国家三级公路以上标准。在2004年完成杨高公路的改造建设,协调公共交通环境,开通浏阳到高坪“农家乐”的旅游巴士。
·完善“农家乐”内部的游路体系,如石大、双左、潭南等村级公路要参照《星级农家乐评定标准》的要求来修建。
四、旅游通讯
·无线通讯网络:覆盖旅游区内主要的游人接待区,在石浒大桥地段建立移动、联通信号发射塔,解决通信不畅通的问题。
·有线通讯网络:覆盖旅游区内全部的游人接待区,要考虑internet网络的建设问题。
·有线电视网络:覆盖旅游区内全部的游人接待区,保证旅游者在旅游区内有夜生活的多种选择,有灵通的信息来源。
五、水电设施
·电网完善:完善景区的电网建设,通电布线要设置巧妙。供水设施的完善:通水的水质要好。
第五节休闲农业发展构想
一、农业旅游产品规划建设
以浏阳河为纽带,以古风洞、宗教文化、探险漂流为链条、以农业产业为载体,打造农业休闲观光旅游精品区。
(一)宗教文化旅游
对以白羊山、天岩寨为代表的道教名山予以保护,恢复保护周边植被,营造一种幽静、神秘的气氛。
(二)探险漂流旅游
深度开发浏阳河第一漂水上娱乐项目,关键是丰富参与性项目,重返以“戏水”为中心,同时对两岸流域全面实施封山育林,争取进入森林自然保护小区计划。水质的保护等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艄公的素质技能的培训、培养,挖掘其唱山歌的潜能,营造浓烈的乡土气息。
(三)产业旅游
扶植发展一个面积为5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因季节时令不同向外界推出采摘及种植等项目;扶植一品香豆豉、栀子花等土特产品的深度加工企业,开发土特产品,并提供参观学习项目。发展年出栏一万头的黑山羊和2万羽的土鸡饲养两个基地,对黑山羊和土鸡进行深度加工,提供多样化的产品销售,同时开辟游客参与放羊,饲养土鸡的项目,丰富游客参与性项目,享受干农活的乐趣。
(四)农家乐
以“农家乐”的形式开发农业休闲旅游品牌,针对游客的类型,对“农家乐”的数量、地域分布、层次类型等进行科学合理布局,开辟无公害菜园、果园、花园提供参与项目,增设健身运动的设施,开发钓鱼休闲中心,实现绿化、美化、亮化环境,同时加强对“农家乐”的管理,参照“农家乐”行业标准进行检查验收,严把“入口”关(每户“农家乐”提供参与性项目不少于3个),达不到要求的一律予以停业整顿,与规划相矛盾的一律不予审批。
二、旅游商品
·重点旅游商品:夏布、黑山羊熟食系列、土鸡熟食系列,一品香豆豉、栀子花、无公害蔬菜、柿子、药材等特色商品。
·旅游商品销售中心:在生活服务区设立以土特产品、游客日常用品为主的旅游商品商店,实行挂牌经营和归口管理。
三、特色餐饮
·主要特色餐饮:浏阳蒸菜、浏阳小吃、浏阳河酒,并挖掘具有本地特色的佳肴系列,家庭旅馆要求开发几个特色菜谱。
四、娱乐项目建设
在旅游区内,要适度建设有特色的健康的娱乐项目。
五、旅游行业管理
1、按照“规范、监督、指导、服务”的具体原则强化旅游行业管理;
2、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提供良好的旅游环境;
3、注重加强景区内各旅游企业的旅游服务质量,提升高坪旅游整体形象;
4、改善旅游发展环境,给各个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空间;
5、加快旅游法制化、标准化建设和管理;
6、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
7、通过强化行业管理,使高坪农业旅游得到“协调、快速、健康”的发展。
六、近期工作的实施计划
(一)2003年
第一进行旅游资源调查与研究,对开发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研制旅游开发项目库。加强招商。
第二区域内结合其他旅游项目建设一日游旅游线路
第三聘请专家完成《高坪农业旅游发展的调研报告》
《高坪农业旅游客源市场评估报告》等专题研究报告。
第四加强区域内宣传,在杨高公路入口处建形象标示物,制作示意版图,在浏阳城区制作大型宣传版。
(二)2004年
第一高坪旅游业配套建设,在“六要素”的配套水平上下功夫形成基地和网络。建设上星级的家庭旅馆。
第二高水准抓农家乐项目开发
第三提炼特色,打造拳头产品
第四进行旅游从业人员培训
第五成立协会、统一包装,利用平面媒体、立体媒体在长株潭地区进行对外宣传
(三)2005年
第一利用国内旅游交易会、洽谈会等载体,对外宣传农业休闲旅游项目,开辟国内其他市场
第二进行区域内二日游精品线路建设
(四)2006年
第一建设四星级的家庭旅馆
第二按新编的规划编制下一轮休闲农业旅游发展工作计划
(五)2007年
重点抓国内其他地区旅游线路建设
第六节主题形象和营销规划
一、主题形象
浏河农家乐、真情他你我二、营销规划
(一)采取统一营销、统一市场推广的营销策略,构筑三位一体的营销体系。
1、由政府统一对高坪所有景区进行形象包装和总体的对外宣传,以及二、三级市场的整体推介。
2、农业休闲旅游区要进行个性品牌的打造,重点对目标市场进行营销。
3、借助旅行社的作用,整合本乡的旅游线路,推出精品线路,发挥在二、三级市场进行市场开发中间枢纽作用,构建营销渠道网络。
(二)营销平台
1、广告宣传
把高坪农业旅游的个性品牌整合在浏阳旅游的整体品牌之中,利用媒体、事件营销、主题活动等展开全方面营销攻略,迅速提高高坪的知名度。
2、电视媒体
近期在湖南卫视、湖南经视等省内主流媒体播放高坪农业旅游宣传广告片,“请您欣赏”风光片,电视散文专题片,并挖掘事件进行炒作宣传。
3、平台媒体
近期选择在浏阳日报、长沙晚报、三湘都市报、潇湘晨报等报刊上面全面介绍高坪资源,设立专版、专栏、有奖征文等多种形式,提升高坪旅游形象。
4、网络平台
建立高坪电子商务网络平台,制作专业旅游网页,推介高坪旅游景区(点)、精品旅游线路、风土人情,设立旅游招商项目网页,多渠道的与受众群体进行互动。
5、营销活动
——到目标市场召开推介会,邀请各大旅行社踩线等活动,加强与旅行社互动,打通市场开发渠道。
——举办知名作家采风团活动,挖掘人文历史资源,选取优秀文章编成宣传书目出版。
——利用国内旅游交易会、投资洽谈会等大型旅游活动进行营销,开拓国内市场。
(三)整合本地旅游资源,整体包装设计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
以“快乐”、“享受”为主题,推出高坪旅游的两大特色产品:
(1)面向浏阳市居民,形成一日游旅游产品:“朝赏农家景,暮归浏阳河”。
(2)面向长株潭城市与周边县市居民,营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形成周末具有鲜明特色的二日游旅游产品“戏水浏阳河,休闲农家乐”。
第七节环境保护规划
一、保护生态环境与农业休闲旅游特色相结合高坪是浏阳市最近的一处生态环境优美、自然景观独特、文化积累深厚的集中区域,在开发中保护生态环境,开发生态性旅游产品,这是兴办农业旅游的基点,要做到保护与开发相结合。
二、优化生态环境与美化旅游环境相结合高坪乡的生态环境目前并不是特别理想,植被发育水平区域不平衡,但是目前正向着生态环境优化的方向演进。我们在旅游开发中要促进这种演进,将生态环境优化作为旅游资源保育的重要内容,作为旅游环境美化的基础。
三、注重生态保护,消除三废污染
高坪乡境内要建立健全护林防火机构,建立健全护林防火制度,建设防火林带,同时注重病虫害防治,要求农家待客的蔬菜水果必须是无公害产品。
(一)注重水源保护。尤其在浏阳河第一漂河段上要防止垃圾污染。
(二)注重三废处理。在旅游生活服务区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杜绝生活污水直接排放;清理固体垃圾,特别在建设时期,要注意及时清理建筑垃圾。对于家庭旅馆的油烟等废气排放要严格管理。
第八节支持体系
一、政府管理方面
(一)理念
总体上是培育产业发展,带活地方经济。
具体来看是要注意两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是要切实履行政府的指导和服务职能。对于旅游业的发展来说,政府的旅游规划很重要,直接关系到旅游业的发展。我们要进一步抓旅游规划工作,并有效的利用旅游规划指导旅
游业发展。注重与旅游科研部门形成经常性的联系,保证旅游规划实施中不走样。同时,注重为旅游发展提供政策支持、信息服务和资金保证。逐年增加对旅游业的投入,保证旅游业
快速发展。
第二是要坚持共赢的原则。在政府、地方的居民、投资者三方的利益上寻求平衡。一般地说,政府要考虑自身能获得财政收入的增长、农民能获得增加收入的来源和机会、投资企业要获得利益(投资回报)。三赢则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客观社会经济基础,否则就会导致损失,应该说是三方利益的不同程度的损失。
(二)态度
欢迎一切投资主体进入。在我国入世之后,各种投资主体都有可能进入高坪,特别是交通环境改善以后的旅游业。
平等对待一切主体的利益。最主要是要一如既往地支持外来的投资主体。防止地方性的利益保护导致的问题。
(三)措施
宏观调控。建立宏观决策和综合协调机制,加强和实现政府宏观管理的力度。
放水养鱼。不仅仅是对自己的地方性产业,也可以是对外来的投资者,创造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
依法管理。以相关法制为准绳,有效的实行政府指导,保证休闲旅游业快速发展。
二、优惠政策方面
(一)土地使用
土地使用的性质问题上,土地使用的年限问题上,都给予投资者一个宽松的政策环境。
(二)利益
政府要制定明确的利益分配的规范。特别是要注重投资者进行资源开发以后所获得的各种效益的保证。
(三)关系协调
对于开发过程中常见的矛盾的处理规则。主要是投资者与地方政府、与当地农民、与当地的企业、与其它相关部分的关系处理的基本态度和政策。
第四篇:如何做好休闲农业规划 实现农业多功能性
如何做好休闲农业规划 实现农业多功能性 休闲农业规划设计,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认为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快速推进的发展阶段,农业和农村正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农业的功能不断拓展,内涵不断丰富,农业多种功能开始凸显。在农业的食物保障、原料供给和就业增收功能不断强化的同时,农业的观光休闲功能日益彰显。休闲农业是农业功能的延伸与拓展,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休闲农业发展方兴未艾,前景十分广阔,发展亟需加强引导和扶持,使之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然而,目前我国的休闲农业旅游已经出现了诸多的问题。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的专家认为要想做好休闲农业规划,实现农业多功能性,必须最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政府引
发展休闲农业,可以充分利用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的自然资本,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建设村容整洁的新农村,促进城乡物质和信息的交流,提高农民就地转移就业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到,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现代农业、促进城乡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引导休闲农业健康快速发展。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尤其是大中城市周边和风景名胜区周围的农业、旅游、林业、水利等各级各类行政主管部门都应该将发展休闲农业作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和抓手,积极主动地把休闲农业发展列入新农村建设规划、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
(二)理顺管理体制
休闲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应明确农业部作为主管部门,协调相关部门形成合力,降低政府管理成本,增加管理效果。建议由农业部牵头,会同旅游、林业、水利、工商等部门建立 “全国休闲农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制定促进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的政策,统一指导全国休闲农业的发展。各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各司其职,避免出现职能交叉重叠、职责不清、责权分离、管理缺位等问题,为休闲农业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全国休闲农业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可以设在农业部发展计划司,成员单位由相关部门的主管司局组成,具体日常工作可以委托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协助办理。
(三)制定发展规划和相关标准
组织专家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全面了解休闲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研究制定促进休闲农业发展的规划和引导发展的标准。一是根据我国各地区休闲农业发展的状况,制定国家发展休闲农业发展的规划,科学布局,分类指导,明确区域定位、功能定位、形态定位、市场定位,并由国务院授权农业部对外发布,促进全国休闲农业的发展。二是根据不同形式休闲农业的发展状况和特点,对我国的休闲农业进行系统的界定和分类。在突出不同地域、文化、人文理念和特色的前提下,由农业部制定相应的行业标准,积极引导并规范休闲农业科学、系统、可持续的发展。
(四)加大扶持力度
休闲农业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的现代农业产业化模式。新农村建设需要有新产业的支撑,需要有现代农业的支撑,需要有新型农民的支撑。所以,国家应该加大对休闲农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把发展休闲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
(五)加强理论研究
由于休闲农业是介于农业、服务业、旅游业之间,横跨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新型产业形式,也可以称之为一种新的农业产业化模式,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一种新的重大突破,因此要加强对这种新兴产业发展的理论研究。最近国内外已经出现了一些关于
发展休闲农业的新思路、新探索和新思考,同时也出现了体验经济学、休憩产业、绿色GDP等新的理论研究成果。按照宏观经济学的GDP发展对人们物质精神追求变化产生影响以及恩格尔系数的降低对休闲、养生需求的影响等相关理论,完全有可能从理论的角度对休闲农业的发展做出解释。因此,建议由农业部牵头,集中组织一批农业经济、旅游经济、休憩产业等方面的专家对发展休闲农业的理论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探索指导休闲农业发展的理论依据和发展方向。
(六)建立农民利益保障机制
如果在休闲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农民始终不能成为产业发展带来的收益增加效应的收益主体、或者是主要受益群体,那么势必会严重挫伤农民对发展休闲农业的热情和积极性。过去一些农业观光园区建设都是由一些有资金实力的公司投资兴建,农民往往只能获得有限的雇佣劳动关系所得的微薄报酬。因此,建议在发展休闲农业时,一定要探索保护当地农民的合法权益的机制,按照“自愿、合法、有偿”的原则,鼓励农民以土地(包括果园、池塘、农业生产设施等)入股、以劳动入股,成为休闲农业园区和配套设施建设的股东和主人,实现按股分红,确保农民有合法和稳定的收益,才能提高农民对发展休闲农业的积极性,使休闲农业企业与农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以主人翁的姿态促进当地休闲农业的发展。
(七)加强国际合作与两岸交流
发达国家及我国台湾的休闲农业起步早,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值得借鉴。为了提升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水平,要积极推进国际合作和两岸交流,组织相关人员赴国外和台湾进行交流考察。
第五篇:文化与旅游大融合大发展
文化与旅游大融合大发展-以重庆为案例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经济文化一体化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当前我国文化、旅游同时进入了大众化、产业化发展的新阶段,既处于黄金发展期,又处于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都将加快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旅游需求和文化需求也更为强烈和多样化。文化与旅游融合是趋势,但依然步履艰难
对于游客来说,初级阶段看山水,高级阶段看文化。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较大满足后,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人们正跨入旅游的高级阶段,文化日益成为一只“无形的手”,支配着旅游经济活动。巴黎、伦敦、北京等中外许多地方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表明,旅游与文化交流结合程度越高,旅游经济就越发达。因此,没有文化的旅游是苍白无力、枯燥乏味的,没有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不具备足够的市场竞争力和吸引力,同时失去旅游推动的文化最终也会失去发展繁荣的动力和活力。
尽管文化与旅游融合是趋势,也是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做大做强的破题之举。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除了北京、杭州、苏州等发达文化名城取得了较好进展以外,很多地区和城市只是将二者融合停留在了口号上,在融合中遇到了诸多问题。一是对文化和旅游的性质认识不清,把握不好融合的点和面。文化与旅游融合不是简单叠加,硬性拉郎配,只有选择那些具有市场价值(绝非文化遗产价值)、同时具备在旅游产业上发光发热的文化资源;二是缺乏持之以恒的坚持。文化与旅游融合涉及资源包装、景区改建、项目开发,需要人力、物力和时间,一些地方一阵风式的做法很难取得实效;三是文化与旅游融合缺乏专项政策扶持。分开来看,文化、旅游都得到了广泛的政策扶持,但是由于二者在行政职能上分属不同部门,融合的扶持政策、专项规划还比较欠缺;四是很多地区旅游业发展还比较落后,核心文化旅游设施匮乏,文化遗产保护负担重,增加了产业开发的风险,也加大了文化和旅游融合的难度。重庆内陆开放文化旅游高地走出一条新路
近年来,重庆市先后提出打造温泉之都、建设山水都市旅游精品、提升“六大精品景区”品质等重大战略举措,实施了一批旅游主题年重大建设项目,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旅游经济主要指标年均增幅超过20%,增幅在全国名列前茅,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但与重庆市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要求相比,与旅游业发达地区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仍存在诸多不足,如旅游目的地体系不健全、旅游产品和市场开发粗放、旅游产业协调机制不健全等等。为了实现进位赶超,重庆市将文化、旅游二者大融合大发展作为突破口,打造内陆开放文化旅游高地,旅游接待人次、旅游总收入以及三大市场都实现了较快增长。
2011年重庆市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2.22亿人次,旅游总收入1200多亿元,接待入境旅游者180多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9亿多美元,出境旅游者56万人次。在西部12省(区、市)排名中,重庆旅游总收入、入境旅游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分列第6位、第5位和第4位。
1、特色举措助推文化与旅游大融合在旅游规划策划中,重庆市注重挖掘文化内涵,找准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灵魂”,提升景区核心竞争力。通过重庆旅游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为全市农家乐个体经营户、微型企业等提供融资性担保业务,以解决其发展乡村旅游资金瓶颈问题。通过城乡旅游开发公司与区县合作,丰富重庆乡村旅游文化产品。
重庆市旅游局组建了重庆旅游文化传媒集团,专门负责重庆旅游与文化的宣传策划和推广。2011年6月,隆重推出重庆电视台旅游频道,推出了《旅游新时空》、《旅游这些事》、《走四方》、《巴歌渝舞汇》、《驴友吧》等旅游文化类节目。在中央电视台、重庆卫视、重庆日报等知名媒体投巨资宣传推广长江三峡、大足石刻、钓鱼城、白鹤梁等文化旅游产品。打造重庆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园。与知名新闻媒体开展战略合作,联合创办旅游文化专栏,宣传推广旅游文化;创办了《重庆旅游》、《中国西部?旅游版》杂志,联合主办《旅游新报》等。
2011年6月,重庆市提出了“重庆非去不可”的旅游宣传主题口号。在很短时间内,提到“重庆非去不可”的微博评论达4万多条,关注“重庆非去不可”的网络新闻、评论超过1000万条。“重庆非去不可”作为重庆旅游的宣传主题口号,已在中央电视台、旅游卫视和重庆卫视上播出。
近年来,重庆市组织开展了上百项旅游文化节会活动,大力宣传重庆旅游和文化,如中国西部旅游产业博览会、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中国大足石刻国际旅游文化节、“重庆中国温泉之都”旅游季等。特别是《印象?武隆》实景歌会采用独特视角和多种高科技手段,将武隆喀斯特地貌的自然景观与当地淳朴的风土人情配合,以濒临消失的“号子”为主要内容。观众在干沟峡谷中,体验清风徐来、雾霭缭绕的自然景观,品味巴蜀人隐忍、坚韧、不辞辛苦、团结协作,在险境中顽强求生又乐观豁达的意志,充分体现了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
2、内陆开放助推文化与旅游大发展
与发达地区相比,包括重庆在内的中西部内陆城市都面临着经济基础薄弱、人民群众收入水平不高、产业发展环境不完善、交通条件落后等瓶颈,长期制约着旅游业发展。2008 年7月,重庆市提出了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发展战略。五年来,重庆已基本建成内陆开放高地,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利用外资格局,外资、进出口贸易、服务外包等多项经济指标增幅均居全国第一,重庆开放从跟跑变为领跑。
(1)“五个重庆”建设吸引游客
2008年7月“五个重庆”——“宜居重庆”、“畅通重庆”、“森林重庆”、“平安重庆”和“健康重庆”,成为了重庆发展的新战略。“森林重庆”是要改善环境,让老百姓多吸氧;“畅通重庆”是要改善交通条件,主城不塞车,乡村有油路;“平安重庆”要增强老百姓的安全感;“健康重庆”要让孩子长得壮,老人活得长,全民活得健康;“宜居重庆”则要着力改善百姓的居住条件和环境。正如重庆市市长黄奇帆说的,森林、宜居、平安、健康、畅通都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内容,是重庆旅游的对外形象。
(2)区域合作不断深入,做大旅游“蛋糕”
一是国内合作务实有效。近年来,渝陕、渝鄂、渝桂、渝粤等双边战略合作协议加快推进落实。如:重庆至西安客运铁路专线纳入全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渝鄂联合在渝举办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渝桂推进陆路快速通关合作;“重庆·山东周”、“重庆·沿海省市周”合作继续推进,对口支援合作成果丰富;渝西川东八区县协作会成功召开,各方签署了高速公路建设、现代服务业、旅游、招商引资等11个方面的合作协议书。
二是加大对外交流合作力度,汇聚世界各地精英。重庆市旅游局组织开展了2011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重庆旅游大篷车巡游活动、重庆六大旅游精品景区推介会、2011日本JATA国际旅游展等数十项国际性市场营销推广活动,推介重庆旅游和巴渝特色文化。并配合国家旅游局编印了中、英、韩、日、法、德等多语种的《重庆旅游指南》和《重庆旅游地图》。
(3)扩大开放,积极引进旅游外资
通过引进国际知名旅游企业来渝投资旅游业,吸引外资开办合资、独资旅行社;引入国际知名酒店管理集团,扩大与国外旅游管理、智力、投融资、经营管理、专业技术等机构的交流合作。较大的旅游项目有:香港融汇国际投资控股公司投资35亿元人民币,开发国际温泉城;美国维多利亚游船公司拟在奉节县建设游船基地和旅游码头,整体打造九盘河旅游景区,投资额达3亿元人民币;万豪、海逸、希尔顿等10多家国际知名酒店集团入驻重庆市。文化与旅游大融合大发展路径总结
《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为旅游业提出了“2015年中国旅游业总收入达2.5万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率为10%”的新目标。在此背景下,旅游业如何借文化提升魅力,文化如何借旅游增强活力,最终实现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大旅游产业的整体升级,已成为当前文化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总的来看,重庆内陆开放文化旅游高地实践给很多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城市带来了有益的借鉴,主要遵循的是“文化为魂、旅游作载、开放驱动、政府统筹”的发展战略。其中:“文化为魂”是指要挖掘地方的文化内涵,文化决定了旅游产品的价值和品位,是旅游业增强吸引力、竞争力、影响力的关键所在;“旅游为载”是指旅游业是文化产业化的载体,通过旅游寓教于乐、寓教于游,能将我国悠久的灿烂文化广为弘扬、代代相传;“开放驱动”是指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并重,域内开放与域外开放并重,观念开放与政策开放并重,在世界范围内整合优质资源推动文化旅游大发展;“政府统筹”是指政府引领,强化市场分工,致力于旅游投资环境的改善,确保要素自由流动和集聚,确保旅游经济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