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近些年出版的海外中国研究著作
近些年出版的海外中国研究著作
国外中国研究丛书
《国外西藏研究概况》,冯蒸编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
《日本的中国学家》,严绍汤编著,社科1980版。
《美国中国学手册》,孙越生、陈书梅主编,社科1981、86版。
《俄苏中国学手册》,社科院文献情报中心编,社科1986版。
《世界中国学家名录》,孙越生、李明德编,社科1994版。
《近三十年国外“中国学”工具书简介》(1949-1978),冯蒸编,中华书局1981版。
中外关系史名著译丛,中华书局
1.《东印度航海记》(荷)威•伊•邦特库著;姚楠译,1982;2001重印
2.《利玛窦中国札记》(2册)(意)利玛窦、金尼阁著;何高济译,1983;1990重印
3.《中国印度见闻录》 穆根来译,198
34.《一五五○年前的中国基督教史》(英)阿•克•穆尔著;郝镇华译,1985.《柏朗嘉宾蒙古行记》(意)柏朗嘉宾著、(法)贝凯、(法)韩百诗译注;耿昇译,1985
6.《希腊拉丁作家远东古文献辑录》(法)克代斯编;耿昇译,1987
7.《阿拉伯波斯突厥人东方文献辑注》(2册)(法)费琅辑注;耿昇、穆根来译,1989
8.《中国漫记》(罗马尼亚)尼•斯•米列斯库著;蒋本良、柳凤运译,1990
9.《道里邦国志》(阿拉伯)伊本•胡尔达兹比赫著;宋岘译注,1991
10.《蒙古与教廷》(法)伯希和撰;冯承钧译,1994
11.《欧洲与中国》(英)G.F.赫德逊著;王遵仲等译,19912.《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2册)(法)费赖之著;冯承钧译,1995
13.《中华大帝国史》(西)门多萨撰;何高济译,1998
14.《海屯行纪•鄂多立克东游录•沙哈鲁遣使中国记》;何高济译,2002
《海屯行纪》(亚美尼亚)乞剌可思•刚扎克赛著;
《鄂多立克东游录》(意)鄂多立克著
《沙哈鲁遣使中国记》(波斯)火者•盖耶速丁著
15.《多桑蒙古史》(2册)(瑞典)多桑著;冯承钧译,20016,《16世纪中国南部行记》,(英)博克舍编注,何高济译,1990。
海外汉学丛书王元化主编,自1989年起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至1994年已出版16种:
《通向神学之路》,(日)铃木大拙著、葛兆光译
《中国文学中所表现的自然与自然观》,(日)小尾郊一著、邵毅平译
《唐诗的魅力》,(美)高友工、梅祖麟著、李世跃译、武菲校
《追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往事再现》,(美)斯蒂芬•欧文著、郑学勤译
《中国小说世界》,(日)内田道夫编、李庆译
《南明史》,(美)司徒琳著、李荣庆等译、严寿澂校
《中国宗教与戏剧》,(日)田仲一成著、钱杭、任余白译
《美国学者论唐代文学》,(美)倪豪士编选、黄宝华等译
《道教》(已出三卷),(日)福井康顺等监修、朱越利译
《1368~1953中国人口研究》,(美)何炳棣著、葛剑雄译
《中国和基督教》,(法)谢和耐著、耿升译
《中国民间宗教教派研究》,(加拿大)欧大年著、刘心勇等译
《早期中国“人”的观念》,(美)唐纳德•J•蒙罗著、庄国雄等译
《中华帝国的文明》(英)莱芒•道逊著、金星男译、朱宪伦校。
1991年7月起又出版一些未列入《海外汉学丛书》的其他海外论著。
《日本学者中国词学论文集》,王水照、保苅、佳昭编选
《文心雕龙研究》,(日)户田浩晓著、曹旭译
《神女之探寻——英美学者论中国古典诗歌》,莫砺锋编
《中国禅学思想史》,(日)忽滑谷快天著、朱谦之译
《日本学者中国文章学论著选》王水照、吴鸿春编选的等。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法]谢和耐
功利主义儒家:陈亮对朱熹的挑战,田浩
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美]包弼德著
莱布尼兹和儒学,[美]孟德卫著
新政革命与日本——中国,1898-1912年[美]任达编著
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日]斯波义信著
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美]周策纵
血路——革命中国中的沈定一(玄庐)传奇,[美]萧邦齐
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美]本杰明•史华兹
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美]柯文
义和团运动的起源,[美]周锡瑞
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1900-1950),[美]郭颖颐编著
中国农民经济[美]马若孟 中国的现代化,[美]吉尔伯特•罗兹曼等
中华帝国的法律,[美]D.布迪等
北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名家十年文选,乐黛云等编选
佛教征服中国,[荷]许里和
洪业——清朝开国史,[美]魏斐德
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中国革命中的自由主义,(1917-1937)[美]格里德
汉哲学思维的文化探源,[美]郝大维等
近代中国与新世界——康有为变法与大同思想研究,[美]萧公权
近代中国之种族观念,[英]冯客著
经学、政治和宗族——中华帝国晚期常州今文学派研究,[美]艾尔曼著
孔子哲学思微,[美]郝大维等
他山的石头记,[美]宇文所安
18世纪的中国官僚制度与荒政,[法]魏丕信
《危险的愉悦: 20世纪上海的娼妓问题与现代性》,([美]贺萧著)
《内闱: 宋代的婚姻和妇女生活》,([美]伊佩霞著)
《闺塾师: 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美]高彦颐著)
《缀珍录: 十八世纪及其前后的中国妇女》,([美]曼素恩著)
《竞争的话语: 明清小说中的正统性、本真性及所生成之意义》([美]艾梅兰著)
《中国北方村落的社会性别与权力》([美]朱爱岚著)
《中国妇女与农村发展: 云南禄村六十年的变迁》([加]宝森著)
即将出书的有两种:
《技术与性别: 晚期帝制中国的权力结构》([美]白馥兰著)
《另类的现代性: 后社会主义中国的性别向往》([美]罗丽莎著)
《繁盛的阴: 中国医学史中的性,960—1665》([美]费侠莉著)
《姐妹们和寄居者: 中国进城妇女的故事》([澳]杰华著)。
法国西域敦煌学名著译丛
《丝绸之路——中国波斯文化交流史》,法)阿里•玛札海里著,中华书局1993版。
《卡尔梅克史评注》,法)伯希和著,中华书局1994版。
《古代高昌物质文明史》,法)莫尼克、玛雅尔著,中华书局1995版。
《法国敦煌学者论文选粹》,法)谢和耐、苏远鸣等著,中华1997版。
《古代突厥历法研究》,法)路易•巴攒著,中华1998年版。
以上基本书均由耿昇译。
《中国科学技术史》
剑桥中国史系列
瑞典东方学译丛
《亚洲腹地探险八年(1927-1935),瑞典》斯文•赫定,徐十周等译,新疆人民出版社1992版。
《丝绸之路》,斯文•赫定著,江红等译,新疆人民1996版
《我的探险生涯》,孙仲宽译,同上1997版。
《罗布泊探秘》,王安洪等译,同上。
《新疆考古记》,贝格曼著,王安洪译,同上。
西方视野里的中国形象,《穿蓝色长袍的国度》[英]阿绮波德.立德著王成东等译
《变化中的中国人》[美]E.A.罗斯著公茂虹等译
《中国人生活的明与暗》[英]麦高温著朱涛等译
《中国乡村生活》[美]明恩溥著午晴等译
(以上为第一辑,时事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
《西方的中华帝国观》[美]M.G.马森著杨德山等译
《中国变色龙》[英]雷蒙.道森著常绍明等译
《美国的中国形象》[美]哈罗德.伊萨克斯著于殿利等译
《十九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英]约.罗伯茨编著蒋重跃等译
(以上为第二辑,时事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
西方人眼里的中国人
中国人的特性(全译本)[美]明恩溥 匡雁鹏 光明日报1998年版。
《真正的中国佬》,何天爵著,鞠方安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
认识中国系列
中国心灵,[德]卫礼贤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98-07-01
解析中国,[美]古德诺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98-07-01
中国风情,[英]莫理循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98-07-01
第二篇:中国海外救援机制
建议构建海外中国公民跨国救援机制
2011-05-01 中央统战部网
九三学社浙江省特邀信息员、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王桂芬,九三学社浙江省社科支社主委、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高级会计师陈六一说,海外中国公民广义上是指居住在中国大陆和港澳台以外地区的、具有中国国籍和护照的中国公民。今年以来,世界多个国家、地区以华人为目标的暴力犯罪呈急速上升趋势,海外中国公民遭受伤害、致命案件屡屡发生。本月,香港游客在菲律宾遭受劫持事件再一次敲响中国公民在海外安全问题的警钟。无论香港还是大陆,人们的强烈反应远超出一般劫持事件,除了对绑匪凶残的愤怒外,更多地是对菲律宾警察处置能力的愤怒。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公民在海外的安全问题,实际上乃是我国在融入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不可回避的矛盾。作为正在崛起的大国,中国应该具有跨国救援本国公民的风范、能力和实际行动,构建起跨国救援机制。目前,我国政府做的较好的是在异国发生重大灾难或动荡时紧急撤侨,如年初从海地撤侨、6月份从吉尔吉斯坦撤侨,都有效保障了中国普通国民的生命安全,赢得了国际国内舆论的赞誉。在此方面中国无疑正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令人鼓舞。但是,除了重大灾难和动荡外,危及中国普通公民海外安全的突发性个案,目前尚未见成熟的应对体系。
一、保护海外中国公民相关法律规则缺失或不完善
1、外交保护和领事保护的有限性。中国政府对具有中国籍的海外中国公民拥有属人管辖权,可以对其提供领事或外交保护,但通常需满足以下法定条件:该海外中国公民持续地保有中国国籍,用尽了当地的司法救济,其合法权益受到了当地国家非法侵害等。是否以及何时进行外交保护需结合具体案件性质和进展综合判断。中国政府基于政治或其他原因可以拒绝或主动对海外中国公民进行外交保护。除外交保护以外,在大多数情况下,中国政府对海外中国公民实施的是领事保护。领事保护的法律依据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与外国签订的领事条约等双边多边协定和有关国际公约;二是国内法,包括《国籍法》、《继承法》、《中国公民出入境管理法》、《海商法》等。目前,这种领事保护本身是有限度的,因为使领馆在驻在国没有行政权力,更无司法权力,不能使用强制手段,也不能干涉他国司法主权。
2、中外领事关系的不对等性。中国在外国设立的领事机构共有65个,同外国签订的领事条约、互免签证协定共有140多个,但一些海外中国公民和机构所在国并没有和中国签订领事条约。据司法部提供的资料显示,截至到2009年1月,只有61个国家与中国缔结了《民商事司法协助条约》、《刑事司法协助条约》和《引渡条约》,其中尚有部份未生效。由于目前各国跨国救援的双边协议并不是很多,而我国截至到目前还没有相关法律条文。因此,遇到针对海外中国公民的突发事件,只能通过外交途径解决。这种双多边法律的空白或不完善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中国政府保护海外中国公民的安全。
3、国际法的缺失。在国际法中,外国人在接受国应享受何种待遇并无统一规定,要根据接受国在不违背其所承担的条约义务和国际法强制规则的前提下依照其国内法予以确定。而接受国完全有可能违背其所承担的条约义务和国际法强制规则或不严格遵照其国内法给予外国人相关待遇,损害外国人的利益和安全。
4、国际劳工保护法的不健全。国际法的缺失也制约了境外务工保护。迄今国际上还没有这方面的统一国际公约、协定、原则或规范以保护各国外派劳工。国际劳工组织批准的有关国际公约主要包括:1949年移民就业公约(修订)、1949年移民就业建议书(修订)、1975年移民工人公约、1975年移民工人建议书。它们原则性地规定了公约批准国有义务采取行动,对跨国流动人员在社会保险方面实行国民待遇,但对于具体的保障、救护等事项,并无明确规定。在对劳务案件的裁决中,由于各国法律法规在关于社会保险的设立、参加、支付等方面差异很大,特别是有关工伤事故的界定、处理规则及赔偿金标准等参差不齐,很难达成统一的协定,一些接受国的雇主甚至随意变更原有的赔偿标准。
二、建立健全跨国救援机制的对策建议
虽然立法是双边的,但出现海外中国公民受伤害状况,我国政府和有关机构设立应急机制和预案,能在最大程度上尽我国政府属人管辖权职能,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跨国救援一是指间接的跨国救援,是合作的形态,在事发后的第一时间成立联合指挥部,共同协商处置方案,选择上策,预备下策;二是指直接的跨国救援,即本国第一时间派出武装力量,协助当地警方进行救援行动。派遣武装力量去海外营救是非常敏感的问题,牵扯到国家主权问题,除非该国主动提出请求,批准进入,或者两国之间签署相关协议,否则是不可行的。构建中国跨国救援机制应侧重于前者。具体建议如下:
1、将跨国救援程序化、法制化。象遭遇重大灾难或动荡时紧急撤侨一样,在国际法允许的范围内,在国力允许的范围内,对危及中国公民海外安全的突发性个案予以最高关注,给受害公民予以最大臂助。为此,必须制定《中国公民海外安全法》,以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一旦遭遇突发危机,即可援引该法立即启动全套程序介入,抓紧抢救中国公民生命的每分每秒。
2、及时通过高频的外交游说、密集的新闻轰炸施加最大限度的压力。目的是迫使事发国重视,迫使事发国绝对保证把中国公民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优先的位置。中国媒体可以第一时间飞赴现场展开全方位报道;如果因事发国的失误导致中国公民生命的重大牺牲,中国政府保留采取对前往该国旅游及商务合作发布黑色警示等反制措施。纵然最后仍难免惨剧,中国政府极其强硬的态度,能反映出政府对同胞生命的高度关注和专业的危机处置能力,不仅是对心灵上遭受重创的中国公民的一种安慰,也是对其他恐怖分子的一种威慑,对事发国政府的一种压力,从而间接地提升本国公民在海外的安全感。
3、快速组建境内救援协调小组。当危及海外中国公民生命安全的危机发生时,中国政府应第一时间在境内成立应急小组,与事发国应急管理机构快速沟通、协调,向事发国提供专业的救援建议和策略,请对方帮助救援。或经事发国政府特许,中国政府第一时间派出专家飞赴现场紧急指导,协助当地警方实施救援。
4、建议我国组建跨境营救快速反应部队。该部队主要由我国现役军人,类似特警部队组成。他们将在未来的类似事件中,发挥救人于危难的关键作用。结合我国日益强大和多元的外交工作,今后如果突发类似的“劫持人质”事件中,我国外交部门将于第一时间和事发国协商,提出我们有必要派出“跨境营救突击部队”的要求,在得到允许的前提下,进行与事发国营救人员合作解救人质,甚至独立解救人质的任务。如果这个要求一旦被事发国当局拒绝,也至少我们在道德层面上赢得了声誉,同时也给事发国当局无形中有“不得不处理好”的压力。所以,建立一支富有经验的跨境解救人质的快速反应部队,不但能够起到更好解救人质的目的,还可以让我们的国家在类似的紧急危机事件的处理中,树立起负责大国的良好国际形象。
4、签订双边协议。我国可以与安全隐患比较突出的国家签订合约,一旦中国公民出现意外,对方开启绿色通道,允许我们的精锐特警参与决策、营救。这种协议能够理顺中国政府和事发国在跨国救援行动中的合作关系,并确保这种合作关系可以在今后一段时间延续下去。
建议构建海外中国公民跨国救援机制
2011-05-01 中央统战部网
九三学社浙江省特邀信息员、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王桂芬,九三学社浙江省社科支社主委、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高级会计师陈六一说,海外中国公民广义上是指居住在中国大陆和港澳台以外地区的、具有中国国籍和护照的中国公民。今年以来,世界多个国家、地区以华人为目标的暴力犯罪呈急速上升趋势,海外中国公民遭受伤害、致命案件屡屡发生。本月,香港游客在菲律宾遭受劫持事件再一次敲响中国公民在海外安全问题的警钟。无论香港还是大陆,人们的强烈反应远超出一般劫持事件,除了对绑匪凶残的愤怒外,更多地是对菲律宾警察处置能力的愤怒。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公民在海外的安全问题,实际上乃是我国在融入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不可回避的矛盾。作为正在崛起的大国,中国应该具有跨国救援本国公民的风范、能力和实际行动,构建起跨国救援机制。目前,我国政府做的较好的是在异国发生重大灾难或动荡时紧急撤侨,如年初从海地撤侨、6月份从吉尔吉斯坦撤侨,都有效保障了中国普通国民的生命安全,赢得了国际国内舆论的赞誉。在此方面中国无疑正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令人鼓舞。但是,除了重大灾难和动荡外,危及中国普通公民海外安全的突发性个案,目前尚未见成熟的应对体系。
一、保护海外中国公民相关法律规则缺失或不完善
1、外交保护和领事保护的有限性。中国政府对具有中国籍的海外中国公民拥有属人管辖权,可以对其提供领事或外交保护,但通常需满足以下法定条件:该海外中国公民持续地保有中国国籍,用尽了当地的司法救济,其合法权益受到了当地国家非法侵害等。是否以及何时进行外交保护需结合具体案件性质和进展综合判断。中国政府基于政治或其他原因可以拒绝或主动对海外中国公民进行外交保护。除外交保护以外,在大多数情况下,中国政府对海外中国公民实施的是领事保护。领事保护的法律依据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与外国签订的领事条约等双边多边协定和有关国际公约;二是国内法,包括《国籍法》、《继承法》、《中国公民出入境管理法》、《海商法》等。目前,这种领事保护本身是有限度的,因为使领馆在驻在国没有行政权力,更无司法权力,不能使用强制手段,也不能干涉他国司法主权。
2、中外领事关系的不对等性。中国在外国设立的领事机构共有65个,同外国签订的领事条约、互免签证协定共有140多个,但一些海外中国公民和机构所在国并没有和中国签订领事条约。据司法部提供的资料显示,截至到2009年1月,只有61个国家与中国缔结了《民商事司法协助条约》、《刑事司法协助条约》和《引渡条约》,其中尚有部份未生效。由于目前各国跨国救援的双边协议并不是很多,而我国截至到目前还没有相关法律条文。因此,遇到针对海外中国公民的突发事件,只能通过外交途径解决。这种双多边法律的空白或不完善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中国政府保护海外中国公民的安全。
3、国际法的缺失。在国际法中,外国人在接受国应享受何种待遇并无统一规定,要根据接受国在不违背其所承担的条约义务和国际法强制规则的前提下依照其国内法予以确定。而接受国完全有可能违背其所承担的条约义务和国际法强制规则或不严格遵照其国内法给予外国人相关待遇,损害外国人的利益和安全。
4、国际劳工保护法的不健全。国际法的缺失也制约了境外务工保护。迄今国际上还没有这方面的统一国际公约、协定、原则或规范以保护各国外派劳工。国际劳工组织批准的有关国际公约主要包括:1949年移民就业公约(修订)、1949年移民就业建议书(修订)、1975年移民工人公约、1975年移民工人建议书。它们原则性地规定了公约批准国有义务采取行动,对跨国流动人员在社会保险方面实行国民待遇,但对于具体的保障、救护等事项,并无明确规定。在对劳务案件的裁决中,由于各国法律法规在关于社会保险的设立、参加、支付等方面差异很大,特别是有关工伤事故的界定、处理规则及赔偿金标准等参差不齐,很难达成统一的协定,一些接受国的雇主甚至随意变更原有的赔偿标准。
二、建立健全跨国救援机制的对策建议
虽然立法是双边的,但出现海外中国公民受伤害状况,我国政府和有关机构设立应急机制和预案,能在最大程度上尽我国政府属人管辖权职能,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跨国救援一是指间接的跨国救援,是合作的形态,在事发后的第一时间成立联合指挥部,共同协商处置方案,选择上策,预备下策;二是指直接的跨国救援,即本国第一时间派出武装力量,协助当地警方进行救援行动。派遣武装力量去海外营救是非常敏感的问题,牵扯到国家主权问题,除非该国主动提出请求,批准进入,或者两国之间签署相关协议,否则是不可行的。构建中国跨国救援机制应侧重于前者。具体建议如下:
1、将跨国救援程序化、法制化。象遭遇重大灾难或动荡时紧急撤侨一样,在国际法允许的范围内,在国力允许的范围内,对危及中国公民海外安全的突发性个案予以最高关注,给受害公民予以最大臂助。为此,必须制定《中国公民海外安全法》,以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一旦遭遇突发危机,即可援引该法立即启动全套程序介入,抓紧抢救中国公民生命的每分每秒。
2、及时通过高频的外交游说、密集的新闻轰炸施加最大限度的压力。目的是迫使事发国重视,迫使事发国绝对保证把中国公民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优先的位置。中国媒体可以第一时间飞赴现场展开全方位报道;如果因事发国的失误导致中国公民生命的重大牺牲,中国政府保留采取对前往该国旅游及商务合作发布黑色警示等反制措施。纵然最后仍难免惨剧,中国政府极其强硬的态度,能反映出政府对同胞生命的高度关注和专业的危机处置能力,不仅是对心灵上遭受重创的中国公民的一种安慰,也是对其他恐怖分子的一种威慑,对事发国政府的一种压力,从而间接地提升本国公民在海外的安全感。
3、快速组建境内救援协调小组。当危及海外中国公民生命安全的危机发生时,中国政府应第一时间在境内成立应急小组,与事发国应急管理机构快速沟通、协调,向事发国提供专业的救援建议和策略,请对方帮助救援。或经事发国政府特许,中国政府第一时间派出专家飞赴现场紧急指导,协助当地警方实施救援。
4、建议我国组建跨境营救快速反应部队。该部队主要由我国现役军人,类似特警部队组成。他们将在未来的类似事件中,发挥救人于危难的关键作用。结合我国日益强大和多元的外交工作,今后如果突发类似的“劫持人质”事件中,我国外交部门将于第一时间和事发国协商,提出我们有必要派出“跨境营救突击部队”的要求,在得到允许的前提下,进行与事发国营救人员合作解救人质,甚至独立解救人质的任务。如果这个要求一旦被事发国当局拒绝,也至少我们在道德层面上赢得了声誉,同时也给事发国当局无形中有“不得不处理好”的压力。所以,建立一支富有经验的跨境解救人质的快速反应部队,不但能够起到更好解救人质的目的,还可以让我们的国家在类似的紧急危机事件的处理中,树立起负责大国的良好国际形象。
4、签订双边协议。我国可以与安全隐患比较突出的国家签订合约,一旦中国公民出现意外,对方开启绿色通道,允许我们的精锐特警参与决策、营救。这种协议能够理顺中国政府和事发国在跨国救援行动中的合作关系,并确保这种合作关系可以在今后一段时间延续下去。
第三篇:中国球员海外漂流记(推荐)
中国球员海外漂流记
正当球迷期待着孙悦在季前赛的首次亮相时,一个坏消息却突然传来。北京时间今天凌晨,纽约尼克斯宣布,裁掉包括孙悦在内的四名球员。这也是孙悦继被湖人裁掉之后,三个月之内第二次遭到解约,这使得他NBA之路的前景顿时变得黯淡。
孙悦的西行坎坷之路仅是中国球员西行的一个缩影。此前,登陆NBA的王治郅、巴特尔,还有曾试训联盟球队的易立等人都是匆匆过客。除了篮球领域,中国球员在海外足球界也同样经历一路磨难。杨晨、邵佳
一、孙祥、周海滨、谢晖、董方卓、郑智等人上演着一出出艰难的西行取经之旅。尽管他们之中也出现过姚明、孙继海等比较成功的例子,但毕竟是仅有的几位。对于留洋一族来说,经历磨练或许不完全是坏事,但这种普遍现象显然更加值得深思,为何中国球员留洋之旅如此艰难与困惑?
搜狐体育讯 北京时间10月8日凌晨,NBA纽约尼克斯队总经理沃尔什遗憾的宣布,包括中国球员孙悦在内的四名球员被裁员。与孙悦一同遭遇不幸的包括同是后卫出身的罗恩-霍华德、加比-普鲁特以及前锋球员沃伦-卡特。而在上述四人离队后,尼克斯的人员名单上目前还有16名球员,常规赛阵容几乎已经浮出水面。
纽约尼克斯队在北京时间10月5日凌晨迎来了他们的第一场季前赛,由于对手恰好是易建联所效力的篮网队,而小巨人姚明又将因伤缺席整个赛季,这场比赛也被看做是新赛季新“中国德比”的预演。可惜的是,易建联在本场比赛中拿到9分6篮板,而孙悦却未能登场亮相。尽管赛后主教练迈克-德安东尼表示:“这不是孙悦个人的问题,我们有很多优秀的球员,我会逐个安排他们上场。”但部分专家及球迷已经由此感到孙悦前途叵测,只是没想到裁员来的突然,孙悦最终没有得到哪怕一分钟的登场时间,便只能满怀遗憾的告别纽约。
孙悦在2007年的选秀大会上被湖人选中,由于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表现惊艳而被湖人正式留用,并在上个赛季同球队一起夺得一枚总冠军戒指。不过孙大圣在季后赛中未能获得出场机会,而在常规赛上也仅仅获得10次出场机会,场均只有2.8分钟,贡献0.6分和0.2次助攻,从数据上看成绩并不理想。湖人队也在赛季结束后裁掉了孙悦。尼克斯队的后卫阵容原本已经扩充到了8人之多,但拉里-休斯、克里斯-杜洪以及新科扣篮王内特-罗宾逊3人将会基本占据绝大多数的出场时间。因此球队也并不需要在这一位置上刻意补强,何况他们还在等待未来的NO.1掌控者。
尽管尼克斯此次直接裁员4人,但事实上他们的人员储备仍不足够,沃尔什的工作重心也并不在本赛季。作为少有的能够在2010年改变整个联盟命运的球队,沃尔什所要考虑的是以什么样的条件把詹姆斯或者韦德这样级别的球星弄来一个,以及为这位天皇巨星量身打造一套合理阵容。
尼克斯充沛的薪金空间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他们或许将在下个赛季开启“最好的时代”,可惜的是,孙悦没能等到又一位“科比级”的队友加盟。在先后被湖人和尼克斯队抛弃后,孙大圣的西行之路,只怕仍多磨难。
搜狐体育讯 北京时间10月8日消息,中国后卫孙悦今天被尼克斯裁掉的消息让人唏嘘不已,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孙悦登陆纽约城仅仅20天后就被裁,纽约各路媒体的专家都齐刷刷地给出了相同的答案:训练营表现不突出,欠缺投篮能力。
《The knicks blog》的专家托米-迪简单的分析了一下尼克斯将四名球员裁掉的原因。他表示他喜欢可以在两个前锋位置摇摆的的卡特。而孙悦,霍华德和普鲁特,尤其是普鲁特,在训练营里的表现都非常一般,没有任何亮点。
从尼克斯专家迪的文章中可以看出,作为一名握有非保障合同的球员,孙悦的表现并不足以打动尼克斯主帅德安东尼,以至于德安东尼并不需要给孙悦季前赛出场机会就发现大圣并不足以在尼克斯队中立足。其实德安东尼在训练营开始之初还是非常欣赏孙悦的,毕竟孙悦高大的身材是控卫这个位置上少有的,但20天不到德安东尼就对孙悦失望了,还是因为孙悦糟糕的投篮能力。
《纽约邮报》专家是这样分析孙悦被裁的原因的,“尽管鲜有出场机会,但孙悦还是随湖人获得了一枚总冠军戒指。在训练营中他曾经用一次漂亮的突击上篮证明他适合德安东尼的战术体系,但糟糕的远投能力让他不得不离开,另外马库斯-兰德里给人的印象非常深刻。
从上述两位专家的话来看,孙悦之所以能进入NBA还是有其自身的一些优势的,但现在孙悦的优势非但没能表现出来,而且还让自己在投篮方面的弱点被无限放大。此外“全能”孙悦还需要尽早确立自己的主打位置,毕竟全能也是一个褒贬义共存的词汇。全能放在詹姆斯、科比这样的巨星身上无疑会让他们的身价倍增。角色球员要立足NBA可以有弱点,但他必然要有自己的一项突出的技能,比如火箭前锋海耶斯就是凭借着抢篮板的能力立足联盟,而火箭旧将诺瓦克则是凭借着超准的三分球。而对于孙悦这种仍然在为NBA饭碗儿战的球员来说,“全能”也许会让他们变成球队的“鸡肋”,食之无味而弃之可惜。
搜狐体育讯 北京时间10月8号凌晨,NBA纽约尼克斯官方宣布,包括中国球员孙悦在内的四名球员被裁员,这也意味着孙悦在三个月内第二次遭到被裁员的厄运。孙悦的再次失败,可以归结于多种原因,其中自身因素更值得探讨。在国内CBA时,孙悦被众多媒体舆论以及专家看好,他打球技术好,抢断、得分能力以及组织等各项篮球指标俱佳,显示出一个比较全面的篮球运动员。孙悦到了NBA为什么不行了呢?最主要原因则是,在国内与其他球员相比,孙悦有实力,但与那些NBA球员相比,全面则成为他的累赘,什么都擅长,却什么都不精,这可能是孙悦自身存在的最大问题。
孙悦的案例引出了我们的话题,中国足、篮球运动员西行越来越频繁,但在西行路上却遭遇种种磨难,就如《西游记》里的师徒四人西行取经一样,在路途中遭遇九九八十一难。对于孙悦来说,西行之路还要走下去,被裁员只是磨难的开始,前边或许等待他的苦难会更多。中国球员西行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从中分析这些球员的成功与失败,孙悦可能会受益更多。
1.语言现象 代表人物:几乎所有中国球员
这是每一个中国球员在西行路上,所遇到的最普遍问题。虽然常说在足球或者篮球场上,皮球就是球员直接沟通的工具,语言沟通只是一种辅助的工具。但从一个国度,到另一个国度,要想融于当地人文环境、与球队球员沟通,不可避免地将遭遇语言关。一个球员发挥的好与坏,不仅与自身实力有关,更取决于对教练的部署以及队友之间的默契。如果无法通过语言关,那么就意味着无法与教练和球员沟通,因此也就很难执行教练的场上战术以及队友之间的配合。
杨晨效力法兰克福期间,主教练马加特曾经说过,“中国球员让我们看到了他们许多优良的素质,但对于在德国踢球的中国球员来说,语言一直是他们的最大问题,当时杨晨就是这样„„作为一个球队的主教练却不能与他的球员交谈,那就很难取得一些改善,所以语言一直是我们之间的障碍。”正是因为杨晨无法与教练沟通,最终才导致他倒在了法兰克福的西行路上,从而被迫离队。杨晨只是一个西行球员无法通过语言关的缩影,国内职业球员从小即投入训练、吃饭和睡觉的三点一线,别说那些外语,就连上文化课的时间也不多。
2.教练的风格 代表人物:邵佳
一、杨晨
俗话说,1000个人就有1000个哈雷姆特。每一个教练都有自己的风格,也就是所谓的执教思维,这也是中国西行球员的磨难之一,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在德国职业足球联赛踢球的邵佳一和杨晨。
杨晨可谓是一个实力派选手,1998年初登德甲赛场,一个赛季下来就打进8个联赛进球,并且成为法兰克福队内最佳射手,当时被德国媒体誉为该队最超值买卖。在第一个赛季,杨晨完全展示了自己身体灵活、速度快和反应敏捷的优点;但时过境迁,主教练更换,到了2000-01赛季由于教练认为其体能不够,防守不积极,最终被打入冷宫。一个赛季之后,只代表法兰克福出场15次,还大多数都为替补,后期的杨晨就因为这样的原因被牢牢锁定在替补席上,甚至球队大名单都难进,再无昔日赛场上的神勇。
与杨晨一样,邵佳一也遭遇过同样的命运,不过邵佳一坚强地挺了过来,上赛季在科特布斯的他,主教练嫌他过于倾向于进攻,防守能力太差,迟迟无法进入首选。不使用邵佳一的科特布斯,最终降级到德乙,教练也随即下课。新上任的沃利茨却改变前任的观点,在球队中树立“邵核心”,邵佳一也随着光芒四射,在德乙前6轮中打进5球助攻3次!从中可以看出,一个教练的风格可以让一个球员光芒四射,也可以毁掉一个球员。如何扬长避短,也将是中国西行球员必须面对的问题。
3.球员自身实力 代表人物:杜威、巴特尔、孙悦、周海滨、马明宇等
一个球员的实力可以分多种,大致可以归结于身体力量、技战术方面等。由于人种差异,与欧美人相比,中国球员身体力量很大程度上都处于弱势。在这方面困扰中国西行的球员不在少数,杜威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2006年初,杜威被租借到苏超凯尔特人队,开始了他本人的西行之旅。杜威在国内算是身体素质一流的球员,但是比起欧美那些生猛强悍的球员,还是显得身体力量对抗不足。粗暴式的苏超很快就让杜威吃尽了苦头,处子秀之战就由于他的犯规被判点球,直接导致球队出局。此后在球队中,杜威苦练力量,但还是未能满足苏超赛场的要求,最终只能打道回府。
与杜威在身体力量不同的是,周海滨、马明宇孙悦以及巴特尔他们却由于技战术问题,而遭到球队遗弃。他们在国内都是数一数二的球员但是西行后,与球队中的同位置球员相比,就显出很多弱势。技术粗糙、特点不明确以及理解教练思维能力差等方面,制约了他们在球队的发展,最终的结果不是被球队裁员解约,如巴特尔、孙悦以及马明宇等;就是被球队闲置,排除阵容之外,如周海滨,他只能等待转会窗口的到来,转会别的球队寻找位置。4.场外因素 代表人物:孙祥 王栋 冯潇霆等
中国足坛内,想西行的球员不在少数,留洋到外尤其是五大联赛,更是中国梦寐以求的地方,那里可以说是这些中国球员的梦想,当然篮球运动员也会梦想着登陆NBA。如今国际体坛转会机制已经很成熟,博斯曼之后,球队之间的球员转会没有太多的束缚,但中国特色的一套转会制度限制了那些想留洋的球员,比如孙祥、王栋以及冯潇霆等人。
孙祥是这种难以西行球员中最可惜的一个,他曾两次到欧洲踢球。第一次被租借到埃因霍温,在那里不仅成为在欧冠联赛上亮相的第一人,并且还帮助球队获得荷甲冠军。当转会事宜到桌面谈判时,上海申花不切实际的报价,让埃因霍温只能忍痛割爱。如果有一次也就算了,孙祥第二次被租借到奥地利维也纳队,一个赛季下来表现很出色,曾经连续三场进球,帮助球队获得杯赛冠军,获得联盟杯资格。但又一次坐到桌面谈转会,上海申花一方叫出100W欧元的转会费,交易最终也只能作罢。而冯潇霆、王栋则受国内特色转会的制约,很多球员都是想出去踢球然而面对这些“土法则”却也因此作罢,所幸的是,冯潇霆最终还是成为“中国博斯曼”的第一批人,顺利登陆国外联赛。5.球队的堕落 代表人物:郑智等
并不是都是球队来判定球员是否适合自己,也有些实力派球员来审视这支球队是否配得上自己,而中国球员郑智正是这一类。身为国家队队长,自身实力不用说,不说能在顶级豪门取得主力位置,也有着五大联赛中游球队球员的水平。郑智在2007年初被租借到当时还在英超的查尔顿,在余下的半个赛季中,郑智表现十分出色,引起了众多球队争相报价,郑智出于自身的考虑,最终在那年夏天永久性转会查尔顿,虽然那时查尔顿已降入英冠联赛。
不过现实却并非如郑智想的那样,虽然郑智在场上踢得很努力,一度帮助球队打进升级区,但是球队一些不作为,使得郑智的努力付诸东流。炒教练、卖球队有实力的球员套现,使得有着英超水平的查尔顿,只能徘徊在英冠联赛的榜尾,最终降入英甲。郑智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生涯,经过漫长的转会协商,他最终以自由转会的方式进入苏超豪门凯尔特人,这个杜威曾经迷失的地方,不过郑智凭借着自身过硬的实力,处子秀就被教练安排首发,并且帮助球队创造一粒点球,表现十分出色。6.不适宜的征召 代表人物:谢晖 易建联等
该休息的时候却继续征战在球场上,尤其是在联赛的休战期,国家队或者地方队不适宜的征召,让其得不到充分的休息以及赛季开赛前却不能与球队系统的备战等,造成了球员不仅身体疲惫,而且还得不到系统的训练,进而丢掉本已属于自己的主力位置,譬如谢晖以及易建联等。
谢晖就是这样的例子之一,2000-01赛季,谢晖在德乙大放光彩,曾一度有实力角逐德乙最佳射手,但中国足协一纸征召函,使得谢晖不得不回国家队报到,而将要面临的对手却是东南亚鱼腩部队,中国国家队要万里之外的西行球员参加比赛,最终的结果则是球员没了状态、丢掉了球队的位置,谢晖想争夺德乙最佳射手,然后跳板到德甲的梦想也因此落空。
最近遭到如此情况的还有易建联,而征召不是国家队,仅仅是地方队备战全运会。刚代表国家队打完杯赛之后,又被地方队征召,使得NBA网队大为不满,强烈要求易建联回球队备战新赛季。最终易建联如何,只能让我们拭目以待。不切合实际的征召,已经成为这些西行球员丢掉主力位置的一大原因,不过所幸的是,近年来中国足协有所收敛,在最近的几场热身赛中并未招那些正在为主力而战的西行球员。失落者须反思 姚明孙继海如何取得成功
虽然中国西行的球员很多,譬如范志毅、王治郅、姚明以及孙继海等,不过就目前而言,西行的球员中获得最成功的当属效力于火箭队的姚明,足坛中也可以加入孙继海的名字,他俩成为西行球员的榜样。姚明代表火箭队征战NBA已有7年之久,并且连续7年入选NBA明星阵容,上赛季更是帮助火箭打进季后赛西部半决赛,打破了近年来季后赛首轮就被淘汰的尴尬。而孙继海年少出名,18岁亮相甲A,19岁被选入国家队,21岁即留洋英伦,虽然短暂回国,但再次转会曼城后,还是取得了一系列的辉煌。代表曼城征战联赛、足总杯、联赛杯以及联盟杯等赛事,创造了中国西行球员多项纪录。
当然他们的成功离不开实力方面的原因,但更取决于他们对球队环境的适应,以及选择了适合自己的球队。如今国内球员普遍浮躁,有些球员放言非五大联赛不去。其实他们并没有足够的能力去那些球队。曾经孙继海在接受采访时就坦言,正是第一次水晶宫之旅长了见识,才使得第二次登陆英伦时,一切都变得简单。社会、风俗文化以及语言等一系列元素,孙继海在转会曼城之前,就早早地着手准备。尤其是语言方面,孙继海从第一次回国后,就开始努力学习英语。放眼国内足坛的球员,像孙继海这样做充足准备而西行的球员并不多。
除了语言关要过之外,还有就是西行的球员不仅要努力,更要处事低调,这方面姚明更具有发言权。在火箭队内,姚明对媒体的发言幽默而低调。不像他的队友麦蒂,时不时的传出一些爆炸性新闻,弄得更衣室不和谐。熟悉NBA的应该清楚,湖人的OK组合可谓当年NBA最强搭档,连夺三次NBA总冠军,但是两人之后的矛盾不断升级,最终相互炮轰,不仅总冠军丢了,奥尼尔也随即离队,科比再次获得总冠军之时已是7年之后。
正是基于低调以及勤奋,姚明获得了全队上下的尊崇,加上他实力不俗,火箭队便以他为核心组建球队。有如此团队和氛围,姚明获得成功自然是水到渠成。与姚明的低调的相比较,如今某些中国球员,到处衍生出浮躁的气息以及桃色新闻,甚至上演一幕幕“大佬”的作风。一旦这些球员西行,自身的高调、浮躁等就很难融于更衣室,更别说存在实力以及语言等方面的短处,被教练闲置不用或许被队友挤兑就在所难免。
简言之,一个成功的西行球员不仅要提前做好准备,更要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以及职业道德。这不仅是孙悦要领悟的,也是那些对西行有想法或者已经西行的球员所要学习的,因为只有不断完善自己,才能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第四篇:中国对联在海外
中国对联在海外
——郑华玉
侨居世界各地的华侨,他们身居海外,但传统的中国文化却在这些炎黄子孙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其中对联这一传统文化他们至今仍然保留,在住室的大门、内客厅等场所,在春节或喜庆的日子里,在一些华侨的重大建筑物的门首、楹柱上,仍有汉字对联装饰布置,甚至镌刻工整,堂皇显眼。
华侨在海外撰写了不少佳联妙对。英国伦敦华埠“爵禄街”头,高竖着雄伟壮观的中国式牌楼,牌楼门柱上刻着两副汉字对联:“伦肆遥临英帝苑;敦谊克绍汉天威”、“华堂肯构陶公业;埠物民康敏寺钟”。两联鹤顶并嵌“伦敦华埠”四字,显示出地道的中国气派。联意以通商为主题,涉及两国关系,不卑不亢。印度尼西亚万隆华侨子弟学校——振文学校校长魏蔚印,很重视对海外侨裔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他为学校题了两副校联:“箍首望神州,九万里地广民勤,淳厚仁风传异域;追源朔华夏,数千里礼隆义著,辉煌文化及邻邦”、“碧海闪明珠,物阜民康,异国风光情亦怡;蓝天舒望眼,云飞霞灿,故园山水意尤亲”,利用联语宣传文明祖国,教育学生继承祖国文化,不忘炎黄祖宗。在南洋各地华侨聚居地,还有一些海外华侨撰写的颇具特色的对联,如有的人不能归国扫墓祭祖,家里又无宗庙祠堂,他们就在郊外筑一“祭祀台”。每逢清明、节日,就去吊祭。有的祭祀台造得肃穆壮观,并竖立石刻对联,其中有一石刻联是:“列祖列宗千里外;后裔后代故乡情”,表达了海外游子浓厚的思乡之情、怀祖之意。有一家祖籍广州五层楼的月饼店,悬一门联日:“五岭南来,珠海最宜明月夜;层楼北望,白云犹是汉时秋”。联语把故乡著名的山水嵌入联中,表示虽身在异域,仍寄情故乡山水的爱国之情。陈敷友先生是福建惠安县人,早年旅居缅甸,曾任《仰光日报》经理,工诗能文,对联尤佳。一次,仰光有位华人巨商,乃基督教徒,在郊区九文建造一铜像,陈先生为其撰联:“主尚仁慈,捐全躯于十字架;公忧慷慨,主铜像在九文台”,此联匠心独运,工整贴切。1904年年底,新加坡进步侨报《图南日报》印在月份牌(年历)上的楹联:“忍令上国衣冠沦于涂炭;相率中原豪杰还我河山”,联语抒发了爱国侨胞“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斗志豪情。
大陆同胞为海外华人或海外华人的庙宇、亭阁也题写了不少对联。1916年,我国知名学者章太炎游览印尼“三宝洞”时,曾为当地的郑和庙题联:“访君千载后;愧我一能无”。郑和历任明“永乐、洪熙、宣德”三朝的太监,故世传“三保太监”。他先后七次率领中国船队下“西洋”,为扩大明王朝时中国的政治影响和发展外国通商作出了重大贡献。印尼的三宝洞即三宝庙,在中爪哇三宝垅市。庙前有“德绥威服”匾和铁锚。旁有副使王景弘和随员的古墓。墓前另有一联是:“受命皇朝I临海国;留迹石洞庇人寰”。国人写给外国人的题赠联,也不贬佳作。清光绪甲午年状元、大实业家张謇曾为日本函馆关帝庙题联:“三山今在人间,神之来兮,弱水千寻迎节仗;五月每逢诞日,民有过者,清泉一掬荐蒲花”。关帝庙及这副汉字联,不仅为旅日华侨所向往乐道,许多日本人士,也常去顶礼膜拜,传抄吟诵这副对联。李芒先生一生研究和翻译日本文学,日本友人较多。1990年,他给日本著名俳人若林南山夫妇写了一副贺联:“大海分疆连地脉;长天同域共新春”,上联意说中日两国虽有大海相隔,海底却紧密相连,“一衣带水”。下联套用日本著名歌人长屋王赞颂中日友好关系的名句:“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表明中日友好基础牢固。1998年李芒给日本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山崎丰子写贺卡时题赠一联:“山路崎岖攀绝顶;丰年子午步通途”,巧妙地将山崎丰子的大名嵌了进去,并寓意她必须经过“崎岖”的道路才能攀上绝顶,并能独步通衢。
第五篇:海外汉学研究部分书目
〈〈国际汉学著作提要〉〉李学勤主编,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国外汉学史》何寅、许光华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美)本杰明·史华兹,江苏人民,2004
〈〈孔子思想思微〉〉(美)郝大维、安乐哲,江苏人民,1996
〈〈中国文论〉〉(美)宇文所安,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中国与基督教〉〉增补本,(法)谢和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比较文化学〉〉方汉文,广西师大出版社,2003
《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十讲》乐黛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东方学〉〉(美)爱德华·W·萨义德,三联书店,1999
中外文化交流、传教士与汉学
《明清传教士与欧洲汉学》张国刚等,中国社科,2001
《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 王立新,天津人民,1997
〈〈中国文化西传欧洲史〉〉(法)安田朴,商务,2000
〈〈中外宗教交流史〉〉 楼宇烈、张志刚主编,湖南教育,1999
〈〈明末清初中西文化冲突〉〉 林仁川、徐晓望,华东师大,1999
〈〈传教士与近代中国 〉〉顾长声,上海人民,1985
《传教士与法国早期汉学》阎守诚、阎宗福,大象出版社,2003
〈〈中外文化交流史 〉〉沈福伟,上海人民,1985
〈〈中西文化交流先驱—从利玛窦到郎士宁 〉〉东方出版社,1993
〈〈中西文化之交流〉〉(日)石田干之助,长沙商务出版社,1941
〈〈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 桑兵,浙江人民,1999
〈〈基督教与近代中国社会〉〉 顾卫民,上海人民,1996
〈〈中国与罗马教廷关系史略〉〉 顾卫民,东方出版社,2000
〈〈中国文化在启蒙时期的英国〉〉 范存忠,上海外语教育,1991
〈〈中国对法国哲学思想形成的影响〉〉(法)维吉.毕诺,耿升译,商务,2000
《中国的使臣—卜弥格》(波)爱德华.卡伊丹斯基,张振辉译,大象出版社,2001
〈〈马礼逊—在华传教士的先驱〉〉(美)汤森,王振华译,大象出版社,2002
《利玛窦中国札记》 广西师大 2001
《丝绸之路》(法)布尔努瓦,耿升译,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
〈〈发现中国〉〉(法)维克布鲁斯,耿升译,山东画报出版社,2002
〈〈中国与欧洲早期宗教和哲学交流史〉〉 张西平,东方出版社,2001
〈〈晚明希腊哲学与基督教神学〉〉 范明生,上海人民,1993
〈〈莱布尼兹和儒学〉〉(美)孟德卫,张学智译,江苏人民,1998
〈〈十八世纪中国文化在西欧的传播及其反应〉〉严建强,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
〈〈朝鲜、韩国文化与中国文化〉〉(韩)郑判龙、李钟祥主编,中国社科,1995
〈〈中西文化交流先驱—马可波罗〉〉中国国际文化书院编,商务,1995
〈〈早期西方传教士与北京〉〉余三乐,北京出版社,2001
〈〈马可波罗时代〉〉申友良,中国社科,2001
〈〈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法)杜赫德编,(中)郑德弟等译,大象出版社,2001
〈〈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史――明代:调适与会通〉〉沈定平,商务,2001
〈〈东方文学交流史〉〉孟昭毅,天津人民
〈〈中国法律文化对西方的影响〉〉史彤彪,河北人民,1999
〈〈中国哲学对欧洲的影响〉〉朱谦之,福建人民,1985
〈〈孟德斯鸠与中国〉〉许明龙,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
〈〈中国文化对欧洲的影响〉〉王宁、钱林森、马树德,河北人民,1999
〈〈欧洲与中国〉〉(英)赫德逊,王遵仲等译,中华书局1995
〈〈论唐代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李寅生,巴蜀书社,2000
〈〈西学与晚明思想裂变〉〉 何俊,上海人民,1998
《中西交通史》 方豪,中华书局,1988
〈〈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 徐宗泽,中华书局,1989
〈〈中国与基督教〉〉增订本(法)谢和耐,耿升译 上海古籍,2003
<<西学东渐与东学西渐》》 刘登革、周云芳,中国社科,2000
〈〈明清间入华耶稣会士和中西文化交流〉〉 安田朴,巴蜀书社,1993
〈〈中国基督教史人物〉〉 朱维铮主编,上海人民,1994
〈〈道与言:华夏文化与基督教文化相遇〉〉 刘小枫,三联书店,1995
〈〈基督教与明末儒学〉〉 杨尚远,东方出版社,1994
〈〈庞迪我与中国—耶稣会“适应”策略研究〉〉
<<西学东渐与中日两国的对应》》 赵德宁,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
《东学西渐与西方文化的复兴》 徐善伟,上海人民,2002
《从利玛窦到汤若望》(美)邓恩,余 三乐译,上海古籍,2003
《传教士与近代中国》顾长声,上海人民,2004
汉学史
〈〈国外汉学史〉〉何寅、许光华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法国当代中国学〉〉(法)戴仁主编,耿升译,中国社科,1998
〈〈德国的汉学研究〉〉张国刚,中华书局,1994
〈〈瑞典汉学史〉〉张静河,安徽文艺,1995
〈〈明代欧洲汉学史〉〉吴孟雪、曾丽雅,东方出版社,2000
〈〈汉学发达史〉〉莫东寅,大象出版社
〈〈十七世纪中期汉学著作研究〉〉计翔翔,上海古籍,2002
〈〈汉学研究之回顾与前瞻〉〉 中华书局,1995
〈〈日本汉学史〉〉李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美国中国学史研究》朱政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海外汉学研究》刘正,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中国文学在国外的传播、影响与研究
〈〈欧洲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名家十年文选〉〉乐黛云、陈珏、龚刚编选,江苏人民,1998
〈〈北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名家十年文选〉〉乐黛云、陈珏编选,江苏人民,1996
〈〈国外学者看中国文学〉〉戴侯建编,中国物质供应社,1982
〈〈中国古典文学在国外〉〉宋柏年,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
〈〈东方美学对西方的影响〉〉陈伟、王杰,学林出版社,1999
〈〈中国对德国文学影响史述〉〉卫茂平,上海外语教育,1996
〈〈中国古典小时戏剧名著在国外〉〉王丽娜,学林出版社,1988
〈〈中国文学在苏俄〉〉李明滨,花城,1990
〈〈中国文学在英国〉〉张弘,花城,1992
〈〈中国文学在法国〉〉钱林森,花城,1990
〈〈中国文学在日本〉〉严绍汤、王晓平,花城,1990
〈〈中国文学在朝鲜〉〉韦旭升,花城,1990
〈〈中外文学交流史〉〉周发祥主编,湖南教育,1999
〈〈中国文学在东南亚〉〉饶凡子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 〈〈中国传统小说在亚洲〉〉(法)克劳婷苏尔梦编,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 〈〈亚洲汉文学〉〉王晓平,天津人民,2001
〈〈诗神远游:中国如何改变了美国现代诗〉〉赵毅衡,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东方文学交流史〉〉孟昭毅,天津人民,2001
〈〈中国的自传文学〉〉(日)川河康三,蔡毅译,中国编译出版社,1999
〈〈与中国作家作跨文化对话〉〉(德)卜松山,刘慧儒等译,中华书局2000
〈〈中国诗史〉〉(日)吉川幸次郎,章培恒等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中国古典小说在韩国之传播〉〉(韩)闵宽东,学林出版社,1998
〈〈韩国诗话中论中国诗资料选粹,中华书局,2002 〈〈〈管锥编〉与杜甫新解〉〉(德)莫芝宜佳,河北教育,1998 《道家美学与西方文化》叶维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中国古典小说史论〉〉(美)夏志清,江西人民,2001 〈〈〈三国演义〉与民间文学传统〉〉(俄)李福清,上海古籍,1997 《古典小说与传说——李福清汉学论集》(俄)李福清 中华书局,2003 〈〈〈西游记的秘密〉〉(日)中野美代子,中华书局,2002 〈〈清水茂汉学论集〉〉(日)清水茂中华书局,2003
(美)韩南《中国近代小说的兴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中国近代白话小说研究〉〉(日)小野四平,上海古籍
〈〈中国小说世界〉〉(日)内田道夫等,上海古籍
〈〈文学经典的挑战〉〉(美)孙康宜,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 〈〈中国文学在德国〉〉花城出版社,2002 〈〈初唐诗〉〉 斯蒂芬·欧文,广西人民,1987 〈〈追忆〉〉 斯蒂芬·欧文,上海古籍,1990 〈〈他山的石头记〉〉宇文所安(斯蒂芬.欧文),江苏人民,2002 〈〈唐诗的魅力〉〉(美)高友工、梅视鳞,上海古籍
〈〈中日比较文学资料汇编〉〉王琢编,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 〈〈中国文学与日本文学〉〉(日)林木修次,海峡文艺出版社,1989 〈〈20世纪法国作家与中国〉〉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迷楼——诗与欲望的迷宫〉〉(美)宇文所安,三联书店,2003 《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美)格里德,江苏人民,《礼乐之邦——中国美学问题》(美)苏源熙,江苏人民,2004 〈〈法国作家与中国〉〉钱林森,福建教育,1995 《悲秋:古诗论情》(法)郁白,广西师大出版社,2004 《杜甫秋兴八首集说》 叶嘉莹,河北教育出版社
《王国维及其文学评论》叶嘉莹,河北教育出版社
《迦陵论诗丛稿》叶嘉莹,河北教育出版社
〈〈唐宋名家词论稿〉〉叶嘉莹,河北教育出版社
〈〈美国学者论唐代文学〉〉(美)倪豪士,上海古籍
〈〈中国文章论〉〉(日)佐藤一郎,上海古籍
〈〈李白说抒情艺术研究〉〉(日)松蒲友久,上海古籍
《李白的客寓意识及其诗思》(日)松蒲友久,中华书局,2001
〈〈中国小说世界〉〉(日)内田道夫等,上海古籍
〈〈中国的宗教与戏剧〉〉(日)田仲一成,上海古籍
〈〈中国文学中所表现的自然与自然观〉〉(日)小尾郊一,上海古籍
《中国诗歌写作》(法)程抱一,江苏人民,2004
〈〈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余虹,三联书店,1999
《西方汉学界的中国文论研究》 王晓路,巴蜀书社,2003
〈〈中国诗学〉〉(美)叶维廉,三联书店,1996
〈〈比较诗学〉〉(美)叶维廉,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88
〈〈道家美学与西方文化〉〉(美)叶维廉,北大出版社,1987
《中国文论:英译与批评》(美)宇文所安,上海社科,2003
〈〈中国文学中所表现的自然与自然观〉〉(日)小尾郊一,上海古籍
〈〈中国诗学〉〉刘若愚,中州古籍,1996
〈〈中国文学理论〉〉刘若愚,台湾联经出版公司,1985
《中国戏剧史》(日)田仲一成,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
《明清的戏曲》(日)田仲一成,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
《吉川幸次郎研究》张哲俊,中华书局,2004
《中国叙事学》浦安迪,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明代小说的四大奇书》浦安迪,中国和平出版社,1993
《英语世界中国古典文学的传播》黄鸣奋,学林出版社,1997
周发祥《中国古代文论研究在西方》,载《国际汉学》第二集,和平出版社
周发祥《西方汉学界的文类学研究述要》,载《国际汉学》第二集
周发祥《西方文论与中国文论》 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周发祥《国外中国文论研究》 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 余虹,三联书店,1999
儒、道、佛研究
〈〈在上帝面具的背后――儒道与基督教〉〉(美)南乐山,辛岩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美)杜维明,钱文忠等译,上海人民,2000
《中国宗教与基督教》秦家懿、孔汉思,三联书店
《儒家与自由主义》哈佛燕京学社编,三联书店,2001
〈〈道家思想与佛教〉〉(日)蜂屋邦主,隽雪艳等译,辽宁教育
〈〈孔子与中国之道〉〉(美)顾立雅,高专诚译,大象出版社,2000
〈〈东方价值与多元现代性〉〉(美)杜维明,中国社科,2001
〈〈儒学的复兴〉〉(澳)李瑞智等,商务,1999
〈〈汉哲学思维的文化探源〉〉(美)赫大维、安乐哲,施忠连译,江苏人民,1999
〈〈孔子—即凡而圣〉〉(美)赫伯特.芬格莱特,江苏人民,2002
〈〈中国的思想〉〉(日)沟口雄三,赵士林译,中国社科,1995
〈〈西方道教研究史〉〉(法)安娜.塞德尔,蒋见元等译,上海古籍,2000
〈〈西方道教研究编年史〉〉(法)索安,中华书局,2002
〈〈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美)列文森,郑大华等译,中国社科
〈〈儒教与道教〉〉(德)马克思.韦伯,江苏人民、商务印书馆
〈〈二程兄弟的新儒学〉〉大象出版社
〈〈王阳明与明末儒学〉〉(日)冈田武彦,吴光等译
〈〈孔子思想在国外的传播与影响〉〉杨焕英,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
《“神体儒用”的辨析——儒学在日本历史上的文化命运》王健,大象出版社2002 〈〈道教在海外〉〉 陈耀庭,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 〈〈孔子哲学思微〉〉赫大维、安乐哲,江苏人民,1996 〈〈儒家思想开拓的尝试〉〉刘述先,中国社科,2001 〈〈东亚价值与多元现代性〉〉杜维明,中国社科,〈〈国际儒学研究〉〉 人民出版社
〈〈合外内之道—儒家哲学论〉〉(美)成中英,中国社科,2001 〈〈中国前近代思想的演变〉〉(日)沟口雄三,中华书局,1997 〈〈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张祥龙,三联书店,1996 〈〈爱默生与中国〉〉钱满素,三联书店,1996
《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美)本杰明.史华兹,江苏人民1996 《儒家思想新论》(美)杜维明,江苏人民
《摆脱困境——新儒学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美)墨子刻,江苏人民
《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余英时,江苏人民
〈〈通向禅学之路〉〉(日)铃木大拙,上海古籍
〈〈道教〉〉(日)福井康顺等,上海古籍
〈〈中国民间宗教教派研究〉〉(美)欧大年,上海古籍
《向往心灵转化的庄子》(美)爱莲心,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关于中国历史与社会的研究
〈〈世袭与禅让—古代中国的王朝更替传说〉〉(美)艾兰,2002 〈〈中国:传统与变迁〉〉费正清,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 〈〈转变的中国〉〉(美)王同斌,李伯仲等译,江苏人民,1998 〈〈大中国志〉〉(德)曾德劭,何高济译上海古籍,1998 〈〈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美)包弼德,刘宁译,江苏人民,2001 〈〈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法)谢和耐,刘东2译,江苏人民,1998 〈〈中国转向内在〉〉 刘子健著,江苏人民,2002 〈〈中国问题〉〉(英)罗素,学林出版社,1996 〈〈德国思想家论中国〉〉(德)夏瑞春编,江苏人民,1995 〈〈中国现代思想中的维科学主义〉〉(美)郭颖颐,江苏人民
〈〈中国:传统与变革〉〉(美)费正清,江山人民
〈〈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美)史华兹,江苏人民
《近代中国之种族观念》(英)冯客,杨立华译,江苏人民,1999 〈〈传统中国的内发性发展〉〉(日)三石善吉,余项科译,中央编译局,1999 〈〈西方的中华帝国观〉〉(英)M.D.马森,时事出版社,1999 〈〈18世纪中国的官僚制度与荒政〉〉(法)魏丕信,江苏人民,2003 <<美国的中国形象》(美哈 罗德.伊萨克斯,时事出版社,1999 《白银时代》(德)贡德.弗兰克,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中华帝国文明〉〉(英)莱芒·道逊,上海古籍
《中国的现代化》(美)罗兹曼,江苏人民
〈〈内闺——宋代婚姻和妇女生活〉〉(美)伊沛霞,江苏人民
〈〈中国食物〉〉尤金·N·安德森,江苏人民
〈〈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日)谷川道雄,中华书局,2002 〈〈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商业与文化〉〉(加)卜正明,三联书店2004 〈〈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美)柯文,中华书局1994 〈〈东方的文明〉〉(法)雷奈·格鲁塞,中华书局
〈〈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美)施维坚主编,中华书局
《当代美国的显学——美国现代中国学研究》侯且岸,人民出版社,1995
汉学丛刊
〈〈国际汉学〉〉任继愈主编,大象出版社
〈〈法国汉学〉〉清华出版社、中华书局
〈〈汉学研究〉〉阎纯德主编,中国和平出版社
〈〈国际汉学漫步〉〉李学勤主编,河北教育,1997 〈〈清华汉学研究〉〉葛兆光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辞 典
《北美汉学家辞典》(中)安平秋、(美)安乐哲主编,人民文学,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