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领导干部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4 06:21: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让领导干部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让领导干部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

第一篇:让领导干部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

1月15日公布的中纪委十八届三次全会公报,明确提出了反腐工作的三个层面,即让领导干部“不想腐”、“不能腐”和“不敢腐”。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表示,这三个层面是反腐工作的不同角度,将惩治与预防相结合。

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王锡锌教授认为,当下在惩治贪腐使官员“不敢腐”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反腐败的理想状态应该是在制度保障之下,形成“不想腐”的公共政治文化,而制度和文化的共同保障,是反腐败未来的方向。

“带电的高压线”之下

“不敢腐”

在党建专家、中央党校教授戴焰军看来,过去一年处理大案、要案取得的成就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罕见的。与此同时,对于一些影响没那么大,但群众反映强烈的“苍蝇”,也没有放过。他认为,这样的惩治腐败力度,体现了中央的决心。

中纪委发布的数据,佐证了这一说法。去年一年,已结案处理和正在立案检查的中央管理干部有31人,其中包括刘铁男、倪发科等广受舆论关注的案件。而2013年,全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处分182038人。

从高层的表态来看,这种惩治腐败的力度将成为常态。总书记近日表示,反腐败高压态势必须继续保持,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将这种高压惩治腐败比作“清场地”,即在一片良田中出现了杂草,为了实现良性发展,必须将其清除掉。

通过制度建设实现

“不能腐”

中纪委书记王岐山曾表示,治标是为治本赢得时间。在有关专家看来,“治本”的核心就是制度的建设。

“制度建设最重要的,就是通过方方面面制度的完善,不仅把权力关进笼子,而且要关进可靠的笼子,使权力受到有效的监督和制约”,王锡锌告诉记者,制度建设中不能出现“牛笼子关猫”的现象。

王锡锌认为,腐败是人和制度的博弈,如果制度使得腐败的代价很大,官员自然会在面临诱惑时,出于利益考量予以拒绝。

制度的落实和监督同样重要。习近平提出,不能让制度成为纸老虎、稻草人。在戴焰军看来,要达到这一点,关键是在制度设计上,要重视程序的设计,要有一整套让既有的规定得到落实的程序。

营造公共政治文化

“不想腐”

王锡锌认为,经过完善的制度建设,在其长期影响之下,会形成一种“不想腐”的公共政治的文化。“不想腐”的文化和“不能腐”的制度,在他看来,是反腐败未来的理想状态。

在一个潜规则盛行的社会中,人们会认为随便拿点小礼品,或者到处吃喝都没有关系,对腐败的抵触心理就会降低,王锡锌分析说,在这样的氛围中,干部自然也难以做到“不想腐”。

事实上,当下的反腐建设跟解决这些潜规则的作风建设是密切结合的。自2012年12月以来,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强势解决“四风”问题,并对违反者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在戴焰军看来,就是防止这些小问题最终演化成腐败。

文章来源:西安人事考试网(xian.offcn.com)

第二篇:新华网评:如何让干部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

新华网评:如何让干部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 在16日召开的省部级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研修班座谈会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强调,惩是为了治。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使领导干部“不想腐”;强化制度建设和监督管理,使领导干部“不能腐”;坚持有腐必惩、有贪必肃,使领导干部“不敢腐”。(据10月16日新华网)

一个领导干部,组织培养起来很不容易,但自己要堕落下去却很容易。干部堕落,受到处理,个人断送政治前途固然令人惋惜,但党组织受到的伤害同样不能小觑。因此,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要着眼于未雨绸缪,坚持抓早抓小,对存在的问题早发现、早处置,防止小错酿大祸。让领导干部“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其根本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使我们党的组织不受伤害或少受伤害。

发生腐败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少数领导干部放松个人主观世界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具有“想腐败”的思想动机;权力制衡的机制还不够健全,权力过于集中在少数人,使领导干部存在“能腐败”的客观条件;对腐败行为的及时发现、严厉惩处的方法、措施和途径还需要进一步探索,使领导干部诱发“敢腐败”的侥幸心理。让领导干部“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既是反腐倡廉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进一步遏制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基本路径。

实践证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得比较好的人,有良好党性和敬业精神的人,就比较能做到自律,就能顶住诱惑。让领导干部“不想腐”,就是要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常补理想信念之“钙”,形成“不想腐”的思想道德防线。通过对领导干部进行持续不断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行为规范的教育,使其在行使公共权力的过程中自觉地限制私欲的膨胀,从而达到清正廉洁的目的。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严以律己,防微杜渐,自觉抵制名利、金钱、女色的诱惑,做到一尘不染,两袖清风,永葆共产党人的革命气节。

只有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避免一些地方存在的“牛栏关猫”式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才能让公共权力真正用于公众。让领导干部“不能腐”,就是要从源头抓起,从完善机制入手,形成一整套“不能腐”的严格制度体系,使腐败的“成功率”大大降低。坚持深化改革和创新,尽快形成使腐败分子难以得逞的体制、机制、法制,加强对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的监督,拓宽监督渠道,也就是通过一整套完备的制度、法制和机制规范领导干部对公共权力的使用,使其难以滥用权力、以权谋私。

运用严刑峻法对腐败分子实行严厉的制裁,让腐败分子在政治和经济上付出高昂的代价,才能使那些利欲熏心、胆大妄为之徒断然止步。让领导干部“不敢腐”,就是要加大执法力度,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和社会氛围。加大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和对腐败行为的惩治力度,使行政权力的运行处于众目睽睽之下,避免“暗箱操作”,一旦出现腐败现象,有畅通、敏捷的检举、控告、罢免等制度来揭发和制止这种行为,不使腐败分子“痛苦一阵子,幸福一辈子”,而是使腐败分子“提心吊胆一阵子,痛苦折磨一辈子”。

第三篇:王岐山 要让官员不想腐 不能腐 不敢腐

王岐山 要让官员不想腐 不能腐 不敢

2013年10月16日 20:03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王岐山: 带头纠正“四风”带头廉洁自律 王岐山在省部级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研修班座谈会上强调 带头纠正“四风”带头廉洁自律

新华网北京10月16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16日在省部级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研修班座谈会上强调,党员领导干部要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总书记关于加强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和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带头纠正“四风”,带头廉洁自律。

王岐山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能否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能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面对依然严峻复杂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党员领导干部要牢记自己的政治面貌和党内职务所赋予的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责任,其中包括严以律己、清正廉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王岐山强调,不纠正“四风”,廉洁从政就无从谈起,落实八项规定就是廉洁自律的具体体现。要处理好坚持与深化的关系,在思想和行动上深化,在学思践悟中磨砺党性心性,增强“三个自信”。要以优良党风带动社风民风,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要严格执纪,持之以恒,不停顿地与“四风”作斗争,坚决防止

反弹。

王岐山指出,要把坚决惩治腐败、遏制蔓延势头作为工作目标。惩是为了治。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使领导干部“不想腐”;强化制度建设和监督管理,使领导干部“不能腐”;坚持有腐必惩、有贪必肃,使领导干部“不敢腐”。查处党员领导干部违纪违法,对党组织的伤害远大于其个人付出的代价。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要抓早抓小,对存在的问题早发现、早处置,防止小错酿大祸。王岐山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正人先正己。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执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作廉洁自律模范。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确立科学的工作目标,把握好时间尺度,求真务实、量力而行,不急于求成,不做表面文章,少搞“锦上添花”,多做“雪中送炭”。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赵乐际,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副书记赵洪祝出席会议。

第四篇:浅谈全面从严治党:“不能腐、不敢腐、不想腐”三部曲

“不能腐、不敢腐、不想腐”三部曲

——浅谈全面从严治党

原创: 雷佳音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到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第一书记陈云提出“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可见,治理腐败问题是全面从严治党中的核心问题。从孟德斯鸠的话分析,对于腐败的斗争,要首先设定边界以限制权力的无限扩张,换句话说,就是把权力装进制度的笼子。国家治理政策环环相扣,制度建设与全面依法治国紧密相连,不仅包括宪法、法律法规、部门规章等普世法律,也包括党内法规。如何合理设计制度以达到反腐败的目的,应先分析腐败的本质特点、行为模式与思想根源。

一、经济视角的牢笼

从经济视角看,腐败是权力寻租行为,直接动因是寻租收益大于寻租成本。腐败容易滋生的行业特点包括:市场化程度低、垄断利润大,制度不完善、监督不严格,寻租收益就高、寻租激励就大,寻租成本就低、寻租倾向就强。金融行业资源的特许性和稀缺性,会引起各利益方的激烈争夺,尤其容易滋生腐败。从金融发展的历史看,金融深化往往伴随着腐败,重大制度缺陷推动着金融体制的改革与创新,“金钱永不眠”暴露着欲望与贪婪,带来新的风险。更为复杂的是,金融监管本身具有一定的行业专业性特点,许多滥权行为隐藏在复杂的专业的监管后面。

因此,中国金融领域的反腐败战略中的制度建设,其核心任务是通过加强金融监管体制机制建设和金融立法,不断压缩权力寻租空间,具体包括:一是改革金融监管体制;二是建立反洗钱机制;三是强化审计监督机制;四是完善金融立法;五是推进金融领域改革开放。深化改革“不能腐”的制度。

二、政治视角的牢笼

示之以行,禁之以势,使之望而不敢犯,犯而无所得。

----宋.苏辙《栾城集》

无论以史为鉴或是放眼全球,金融腐败都属于典型的经济问题与政治问题交织在一起的腐败。金融腐败不仅是经济利益的非法分配,而且影响到整个国家政权的稳定与安全。面对金融腐败问题,不仅要调查涉案具体人员,更要调查经济问题背后的政治野心和政治利益链条。因此,从顶层设计中加强政治制度建设,不仅可以借鉴历史的实践性经验,更有现代化国家治理中的法制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新时代党和国家的治理和发展出发,做出了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构建了全面覆盖国家机关及其公务员的国家监察体系,进一步完善了国家治理体系。总书记指出,“监察对象要涵盖所有公务员。要坚持党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扩大监察范围,整合监察力量,健全国家监察组织架构,形成全面覆盖国家机关及其公务员的国家监察体系”。

《监察法》及中央监察委员会的设立,发挥政治“显微镜”和政治“探照灯”作用,组织全面“政治扫描”,找出“老虎”和“苍蝇”的踪迹,做到利剑高悬、震慑常在;用“探照灯”透过现象看本质,查缺补漏,扎紧制度牢笼。全面编织“不敢腐”的天网。

三、加强意识形态建设

意识形态属于哲学范畴,其建设不仅包括政治思想建设,同时也包括对人们健康良好工作、生活、学习等各方面的教育及引导。如果说前者是从严治党及反腐败的速效救心丸,那后者就是养生调理,强身健体,增强免疫,从根本上调理出“不易腐”的思想精神,战心为上。

作为纪检监察办公室的一名成员,我认真阅读了《监察法》、“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以下“纪委工作报告决议”)、“赵乐际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常委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忠诚履行党中央赋予的重大政治责任”(以下“赵乐际讲话”)等文件,感慨颇深。

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发现问题,不能轻视任何一个会带来恶果的问题,既要勇斗凶猛老虎,又要眼观无孔不入的苍蝇,不能放过任何一只心怀叵测的“苍蝇”“老虎”,防微杜渐。恶虽小,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我们要心中有原则,手中握正义,敢于直面问题,敢于刮骨疗毒,消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样的党,才能团结群众,增强其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才能确保其拥抱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如同行医治病,把脉腐败滋生的体质与环境,对症下药,长期调理。如何将权力欲望、物质欲望等易滋生腐败的细胞转化为对美好生活、精神生活的渴望与求知欲,加强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精神文明建设,注重对下一代正确思想的培养等都是形成“不想腐”思想和大环境的重要课题。大到国家对思想道德、教育科学文化的建设,深化文明城市、村镇创建,小到公司文化建设,深化文明单位、家庭创建。具体到个人,我们应按照新时代的要求,法治德治相结合,注重普法所照见的每个角落,以更高的道德标准对待社会、对待工作、对待家人、对待自己,培养增加自身修养的爱好,比如读书、旅游、写作、烹饪、欣赏演奏表演、艺术展览等,解放思想,不拘泥于对物质的追求,同时以有意义的事情丰富生活,不负光阴。用心营造“不想腐”的人生。

全面从严治党绝非虚言空谈,央行青年的一言一行都是在为其实现而行动。从金融反腐工作中具体的要求,到政治思想学习,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都要努力创新形式、注重实效,将全面从严治党有血有肉、接地气、有温度地根植于心中,全面推动建立“不能腐、不敢腐、不想腐”的社会主义新时代风尚。

参考书目:

1.金融反腐论(离晓宏、董宏,中信出版社)

2.论法的精神(孟德斯鸠,商务印刷馆)

供稿:纪检监察办公室 雷佳音

第五篇: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三不腐”有效机制探析

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三不腐”有效机制探析

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三不腐”有效机制探析

■“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是党风廉政建设长期艰巨的规划,需要全党全社会一起努力。

十八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这在党中央的重要文件中还是第一次,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反腐败工作上的大胆创新、开拓进取,对于指导当前和今后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的提出,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实践的深化

“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及类似的观点在党的十八大之前就提出过。有的侧重于效果,比如,提高惩治和预防腐败能力,做到“不能腐”、“不敢腐”、“不想腐”;有的侧重于防线,比如,构筑领导干部“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防线;有的侧重于机制,比如,建立“不易”腐败的防范机制、“不能”腐败的惩治机制、“不需”腐败的保障机制、“不愿”腐败的自律机制,等等。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党中央把惩治腐败作为当前重要任务,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老虎”“苍蝇”一起打,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深刻分析严峻复杂的反腐败形势,提出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随后一年反腐败的进展使全党深刻认识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通过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宗旨意识,使领导干部“不想腐”;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强化监督管理,严肃纪律,使领导干部“不能腐”;坚持有腐必惩、有贪必肃,使领导干部“不敢腐”。总书记科学总结反腐败成功经验,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上指出,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力度,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机制,努力取得人民群众比较满意的进展和成效。贯彻“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机制”的精神,遏制腐败蔓延的各项工作实际上以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逻辑向前推进,持续强劲地纠正“四风”,大力审查违纪违法案件,“四风”问题得到有力遏制,党风政风明显好转,“不敢腐”震慑效应初步显现。在深化认识、把握特点的基础上,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机制”的提法作了微调,提出“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坚决遏制和预防腐败现象”。王岐山同志撰文指出,强化“不敢腐”氛围,逐步实现“不能腐”“不想腐”。这样使“三不腐”的提法更加符合实际、更加科学、更加有力。

“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直捣腐败行为的发生机理

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严峻复杂,我们正处于腐败多发期,中央反腐力度空前。从审查的违纪违法案件和巡视工作发现的问题看,强的腐败动机和低的腐败成本是腐败发生最直接的原因。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成社会主人,这是马克思、恩格斯留给我们的宝贵遗训。作为执政的党员干部,人人皆有由社会公仆变成社会主人的危险。李纪周之类之所以滑向腐化堕落的深渊,从动机来看,主要是看到别人收钱送礼、干坏事没出事而心怀侥幸、胆大妄为,以至于官商勾结、牟取非法利益。胡长清之流既敢腐败,也能腐败,用他的话讲,“组织的管理和监督对我而言,如同是牛栏关猫,进出自由。”在一些地方和单位,恶劣的政治生态使好人不能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了反面。“有腐的危险”加上“有腐的条件”,再加上“不得已腐”的推波助澜,使塌方式的、系统性的腐败一再出现,触目惊心的情节不断挑战人们的神经。但也要看到,在我们党的队伍里,有很多理想信念坚定、宗旨意识牢固的党员干部,即使“有腐的条件”、“有腐的便利”,也能独善其身、清白做人、奉献人民。比如,革命时期的方志敏,和平年代的杨善洲、孔繁森等等。“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是在研究腐败发生内在机理基础上提出的有效对策。通过形成“不敢腐”的有效机制,就是使执纪执法机关严格依纪依法发现、揭露和查处腐败,使违纪违法者在政治、经济、精神上付出应有的代价,加大腐败行为的成本,使抱有侥幸心理的人对搞腐败望而生畏,使有各种轻微违纪者收手收敛。形成“不能腐”的有效机制,就是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构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使权力运行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使腐败分子不能轻易得逞,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福祉。形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是通过对领导干部进行持续不断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行为规范的教育,使其在行使公共权力的过程中严于律己,做到一尘不染,两袖清风,永葆共产党人的本色。

“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是一个力求标本兼治的过程,也是对反腐败工作的长期规划

中医治病,视病情辨证施治。若标危甚急,不及时解决,会影响本病的治疗,甚至危及生命,则应先治其标,等病情稳定后,再治其本病,这就是“急则治标”。若标病不急,应找病根进行救治,这就是“缓则治本”。若标病与本病都很重,治当标本兼顾,收相辅相成之功,这就是“标本兼治”。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问题上,治标和治本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必须坚持标本兼治,正确处理好治标与治本、惩治和预防的关系。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严峻复杂。形势决定任务,首要的是治标,为治本赢得时间。王岐山同志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四次全会上指出,治病树、拔烂树,强化“不敢”的氛围。惩是为了治,要加大治本力度,选对人、用好人,深化改革,加强制度建设,强化日常管理和监督,完善激励和问责机制,逐步实现“不能”。反腐败最终要靠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意识,树立“三个自信”,真正做到使之“不想”。这些论述深刻阐述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反腐败斗争是一个标本兼治的过程。“不敢腐”是治标。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正是在“全党必须警醒起来”的铿锵之声中,从中央八项规定“先禁其身”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聚焦“四风”问题,从“老虎”“苍蝇”一起打到从严治党内设“高压线”、外念“紧箍咒”,正风肃纪与铁腕反腐强劲激荡,持续“高压严打”所产生的强力震慑,使得“不敢腐”已初见成效。只有坚决遏制腐败蔓延的势头,形势才会向有利于治本的方向转化,治本才有前提和希望。“不能腐”、“不想腐”是治本的两个境界。反腐反到深处,是制度、管理、监督的博弈,是文化的对决,是信念的较量。“不能腐”是治本的较高境界,“不想腐”是治本的最高境界。因此,“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是党风廉政建设长期艰巨的规划,需要全党全社会一起努力。

“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关键在强化“两个责任”的落实

能否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直接关系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有效机制的形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两个责任”的落实情况总体是好的。但也存在对主体责任落实不力,对党员干部疏于教育、管理和监督,执纪监督不严、查办案件力度不够等问题。落实“两个责任”,推动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这项任务还相当艰巨而繁重。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时代担当,是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牛鼻子”。各级党委要持续保持高压态势,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领导和支持执纪执法机关查处违纪违法问题,在遏制腐败蔓延的过程中加快形成“不敢腐”的有效机制。要以惩促治,在深化改革、刷新吏治、加强日常管理和监督、完善激励和问责机制过程中,逐步形成“不能腐”的有效机制。要坚定党员干部队伍理想信念,增强宗旨意识,树立“三个自信”,最终形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纪检监察机关应立足监督执纪问责的职责,在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有效机制过程中充分发挥建设性作用,为党员干部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提供重要保证。(孙志勇)

链接·“三不腐”提法的由来

●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提出,要通过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宗旨意识,使领导干部“不想腐”;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强化监督管理,严肃纪律,使领导干部“不能腐”;坚持有腐必惩、有贪必肃,使领导干部“不敢腐”。

●十八届四中全会对“三不腐”的提法作了微调,提出“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坚决遏制和预防腐败现象”。

下载让领导干部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让领导干部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