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4 06:17: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第一篇: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中办国办印发《意见》要求

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 人民日报 》(2011年02月15日 01 版)

新华社北京2月14日电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意见》指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新形势下,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个根本,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突出抓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着力培育新农民、倡导新风尚、发展新文化,着力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环境。

《意见》指出,要扎实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快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大力推进文明村镇创建,制订村镇发展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自然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推动村庄美化、环境净化。深化文明生态村、文明小康村等创建工作。加强农村文明社区、文明集市建设,努力营造管理民主、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区环境和依法经营、诚实守信、整洁有序的市场环境。制订完善乡规民约,引导农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培育文明乡风。大力加强农村科普工作,开展民主法制宣传教育,深入推进平安村镇建设,依法查处封建迷信、黄赌毒、非法宗教等活动,切实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深入开展城乡共创活动,有效整合城市、行业、单位和农村的创建资源,加大城乡共建力度,建设更多的文明县城、文明小城镇。高度重视解决农民工精神文化需求问题,鼓励农民工较多的企业与务工地共同开展创建活动。积极开展农村志愿服务活动,帮助孤寡老人、残疾人和留守妇女、留守儿童解决生活困难。开展科技志愿服务,向农民传授实用生产技术、职业技能,帮助提高增收致富能力。

《意见》指出,要不断丰富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深入进行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宣传教育。利用重要传统节日开展节日民俗、文化娱乐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紧密结合文明村镇、文明户创建实际,积极发展农村特色文化。实施乡土文化品牌战略,培养一批农村文化能人、文化经纪人,培育一批有品牌、有市场的农村文化企业,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化名镇、名村。重视对婚丧嫁娶等民间习俗的引导,倡导科学文明、移风易俗,传播现代文明风尚。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兴办更多符合农民需要的文化服务网点,努力为农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加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整合利用现有文化设施和资源,不断拓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阵地与渠道。

《意见》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农民致富步伐结合起来,与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作为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增加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并向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大城市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支持力度,组织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加强农村基层工作队伍建设,发挥乡镇党委宣传委员和大学生村官、文化协管员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担负起重要职责、发挥自身优势,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形成全党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

第二篇: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意见》指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新形势下,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个根本,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突出抓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着力培育新农民、倡导新风尚、发展新文化,着力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环境。

《意见》指出,要扎实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快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大力推进文明村镇创建,制订村镇发展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自然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推动村庄美化、环境净化。

深化文明生态村、文明小康村等创建工作。加强农村文明社区、文明集市建设,努力营造管理民主、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区环境和依法经营、诚实守信、整洁有序的市场环境。制订完善乡规民约,引导农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培育文明乡风。大力加强农村科普工作,开展民主法制宣传教育,深入推进平安村镇建设,依法查处封建迷信、黄赌毒、非法宗教等活动,切实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深入开展城乡共创活动,有效整合城市、行业、单位和农村的创建资源,加大城乡共建力度,建设更多的文明县城、文明小城镇。高度重视解决农民工精神文化需求问题,鼓励农民工较多的企业与务工地共同开展创建活动。积极开展农村志愿服务活动,帮助孤寡老人、残疾人和留守妇女、留守儿童解决生活困难。开展科技志愿服务,向农民传授实用生产技术、职业技能,帮助提高增收致富能力。

《意见》指出,要不断丰富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深入进行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宣传教育。利用重要传统节日开展节日民俗、文化娱乐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紧密结合文明村镇、文明户创建实际,积极发展农村特色文化。实施乡土文化品牌战略,培养一批农村文化能人、文化经纪人,培育一批有品牌、有市场的农村文化企业,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化名镇、名村。重视对婚丧嫁娶等民间习俗的引导,倡导科学文明、移风易俗,传播现代文明风尚。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兴办更多符合农民需要的文化服务网点,努力为农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加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整合利用现有文化设施和资源,不断拓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阵地与渠道。

《意见》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农民致富步伐结合起来,与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作为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增加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并向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大城市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支持力度,组织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加强农村基层工作队伍建设,发挥乡镇党委宣传委员和大学生村官、文化协管员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担负起重要职责、发挥自身优势,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形成全党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

第三篇:崆峒区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工作的实施意见

各乡(镇)、街道办事处、西郊开发区、平凉工业园区党(工)委,区委各部委,区直各部门党委(总支、支部)、党组:

根据《中共甘肃省委办公厅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甘办发„2011‟54号)和《中共平凉市委办公室平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平办发„2011‟54号)精神,为进一步加强全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不断提升农村文明创建水平,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提高认识,明确目标,切实增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紧迫感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党在农村一项十分重要的战略任务,对于全面实施“五大战略”、加快“四大基地、四大示范区和一大中心”建设,推动全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义新农村,提升农村改革发展水平;对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构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对于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对于创新和加强社会管理,弘扬良好社会风尚,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对于提高农民文明素质,提升社会文明程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区)为契机,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个根本,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突出抓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着力培育新农民、倡导新风尚、发展新文化,着力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为农村改革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基本原则: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更好地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贯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始终,形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大精神力量;坚持以人文本,充分尊重农民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为农民多办好事实事,吸引农民广泛参与,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和体制机制,保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旺盛生机和活力;坚持统筹城乡,从实际出发,适应城镇化进程和农业现代化要求,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务求实效。

总体目标:经过5-10年的努力,培养一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讲信用、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建成一批基础设施良好、环境整洁优美、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群众安居乐业的村镇,基本形成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相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相适应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新格局。

二、突出重点,深化教育,努力提升农民文明素质 1.大力加强农民教育网络建设。整合农村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农民学校、农村党员活动阵地、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文化大院等文化教育资源,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不断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发挥农村中小学、文化站等优势,培养一批热心农民教育的师资队伍,积极组织城乡志愿者、“五老”人员开展志愿帮教助教活动,充实农民教育队伍,广泛组织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宣传教育活动,形成社会全面参与的农民教育新局面。在乡镇重点培育一批农民教育培训基地,有针对性地指导各乡镇开展农民培训活动。确保每年有20%的青壮年农民至少接受一次以上集中培训、一次以上主题教育。到2015年,基本建立覆盖农村乡镇的培训教育网络,实现青壮年农民全员培训目标,使他们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

2.大力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坚持把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根本任务,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经常性形势政策教育,打牢广大农民团结奋进的思想基础。在广大农民中深入开展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推动公民道德基本规范“二十字”方针进村入户,不断提高农民道德文明素质。

3.大力加强科学文化教育。坚持把培养新型农民作为重要任务,大力加强农村科普工作,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生殖健康水平。开展民主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农村基层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开展平安村镇创建活动,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机制,完善治安管理和安全防范措施,有针对性地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依法查处封建迷信、黄赌毒、非法宗教等活动,严厉打击黑恶势力犯罪活动,严防境内外敌对势力和境外非政府组织的渗透活动,切实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4.大力加强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加强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深化“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推动建立农村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加强乡村少年宫建设,推动城乡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体育馆、社区文体活动中心免费向农村未成年人开放。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动员社会力量送温暖、献爱心,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三、创新载体,注重成效,深入推进农村文明创建活动 1.全面开展农村“和谐五星”创评活动。围绕“致富争先、遵纪守法、和睦团结、热心公益、诚实守信”的内容,全面开展农村“和谐五星”创评工作。坚持党委号召、群众参与、民主评定、村民自治的原则,按照统一部署,定期实施的步骤,每半年评选授牌一次,力争到2015年,使全区五分之一的农户创评为“和谐五星”农户。对授星挂牌农户,实行动态管理,对连续三年获得“和谐五星”称号的农户,由区委、政府命名表彰。要在不违背国家政策的前提下,制定优先优惠政策,让得星较多的农户享受政治和生产、生活方面的优先优惠待遇,促进农民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

2.全力推进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全面实施“五村”建设示范工程,以“五好、五通、五改、五化、五有”(“五好”即:村村民主管理好,乡风文明好,村镇文化好,村容村貌好,农民生活好;“五通”即:通电、通路、通水、通电话、通电视;“五改”即:改路、改厨、改水、改厕、改圈;“五化”即:绿化、美化、硬化、亮化、有序化;“五有”即:有文化体育场地、有多功能培训室、有农家书屋、有村级卫生室、有计生服务室)为目标,紧密结合新农村建设,精心打造“文明生态村镇”示范点,大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消除农村脏乱差现象,全面深化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到2015年,确保区级以上文明乡镇达到80%以上,市级以上文明乡镇达到50%以上,力争所有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村创建成市级文明村,力争2个以上村镇进入国家、省级文明村镇行列。以 312国道沿线村庄为重点,以“五村”建设示范工程为载体,全民动员,全民参与,抓建一批高标准的文明村庄,以点带面,以点串线,建设文明示范长廊,打造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品牌。3.全面推进农村文明集市创建活动。以农村常年经营的肉菜市场、农贸市场、农副产品市场等与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市场为重点,广泛开展创建“诚信经营户”、“星级文明摊位”、“放心消费户”等活动,引导和激励经营者诚信经营,建立一批设施健全、管理规范、环境整洁、交易有序的文明集市。要将创建文明集市活动纳入市场信用分类监管范围,发挥工商、质监等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强农村集市监管,保障农村集市消费安全。

4.开展各种形式的城乡共建活动。充分发挥好包村部门和各级文明单位的协调和帮扶作用,积极开展文明单位与村镇一对一结对帮扶共建活动,重点帮助建设文化活动室或文化大院,改善文化条件;建设公共设施,治理环境卫生,美化村容村貌;开展文化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素质,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精神文明建设示范点。并把结对帮扶工作纳入文明单位评选和管理,作为文明单位复查和创建考评的重要内容之一,努力使结对帮扶取得实效。

5.加快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步伐。按照城乡一体化、农村社区化、农业产业化发展趋势,采取宅基地臵换、土地流转、拆迁安臵、建设农民新区、改造城中村等多种方式,积极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探索建立“农民居住社区化、土地经营集约化”的新模式,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缩小城乡差别,提高城镇化水平。力争到2015年,在有条件的中心乡镇建成一批高标准的农村社区,实现村民向居民的转变,推动社会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城市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

四、夯实基础,培育特色,不断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 1.加强乡村文化阵地建设。着眼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组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发展乡(镇)、村文化基础设施,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整合利用现有的乡镇文化站、村社文化活动室和“农家书屋”等文化设施和资源,建立农民需要、富有特色、“一室多用”的文化活动室。同时,在人口较集中的有条件的村社建立农家文化大院,逐步形成镇有文化站,村有文化室、社有文化大院的三级文化阵地,为组织农民开展文化教育活动创造有利条件。对现有的农家书屋要充实图书室藏书,多上一些农民看的懂、用的上的文化产品。充分发挥板报橱窗、文化墙等文化阵地的作用,拓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阵地和渠道。继续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争取实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精心组织实施好“西部开发助学工程”、“绿色电脑”进西部活动,加强“乡村少年宫”、“空巢老人爱心服务站”、“志愿服务工作站”建设。

2.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利用重要节庆日、纪念日,组织开展“唱红歌、读好书”活动,深入进行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宣传教育。开展“爱祖国、建家乡”主题实践活动,激励和引导农民自觉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乡镇或村组为单位,按照业余自愿、形势多样、健康有益、便捷长效的要求,充分利用庙会灯会组织开展文艺演出、民间艺术展评、体育运动会等文化活动,使农民在参与中抒发情感、愉悦身心。精心组织开展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送欢乐下基层、婚育新风进万家、“绿色”电脑进农村等文化惠民服务活动。利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重要传统节日,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广泛开展节日民俗、文化娱乐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3.积极发展农村特色文化。紧密结合文明村镇、文明户创建实际,发掘农村民族民间优秀文化资源,积极开发具有民族传统和地域特色的剪纸、绘画、刺绣、编织等民间工艺项目和戏曲、皮影戏等民间艺术、民俗表演项目,发展乡村特色文化,并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城乡文化互动。加强对村镇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大力实施乡土文化品牌战略,培养一批农村文化能人、文化经纪人,培育一批有品牌、有市场的农村文化企业。鼓励运用地方传统戏曲、曲艺等形式创作演出小戏小品,弘扬优秀民族民间文化。积极做好对婚丧嫁娶等民间习俗的正确引导,倡导科学文明、移风易俗,传播现代文明风尚。

4.积极开展农村志愿服务活动。各乡镇、村社要积极建立发展农村志愿服务组织,壮大农村志愿者队伍,对志愿者进行注册登记建档管理,规范鼓励志愿服务行为。积极倡导农民就近就便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帮助孤寡老人、残疾人和留守妇女、留守儿童解决生产生活困难,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做到亲帮亲、友帮友、邻帮邻、户帮户。组织相关业务技术人员开展科技志愿服务,发挥农技专家、科普人员和种植能手的作用,向农民传授实用技术、职业技能,帮助提高增收致富能力。组织农村文化能人、文体骨干开展文化体育健身志愿服务,活跃群众文化生活。

5.规范农村文化市场。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工作。宣传、文广、公安、工商等部门要加大对农村文化市场的整治和管理力度,重点对城乡结合部、农村集镇的各种经营性文化场所进行整顿和规范。严厉打击违法违规活动,取缔无证经营。坚决打击传播色情、封建迷信等违法活动,进一步净化农村社会文化环境。

五、加强领导,靠实责任,建立健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保障机制

1.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要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农民致富步伐结合起来,促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发展。要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深入基层调研,狠抓任务落实。要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创先争优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加强村党支部、村委会建设,发挥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骨干作用,更好地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切实加强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舆论宣传和引导工作,充分利用报刊、图书、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等媒体,宣传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情况,营造浓厚氛围。

2.强化队伍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加强地方县级和城乡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不断健全区、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机构和人员队伍。把基层精神文明建设队伍培训纳入地方宣传文化队伍的教育培训规划,开展经常性培训工作。鼓励农村中小学教师、志愿者、返乡创业农民和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老教师、老退伍军人积极参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培育一大批农民文化带头人和文艺骨干。

3.加大经费投入。积极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保证每年预算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精神文明建设,并随经济社会发展而逐年增加。乡镇、村要创造条件,突出重点,用好精神文明建设专项资金,集中建设一批精神文明建设阵地,因地制宜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生产经营、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公共服务、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用好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资助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完善财税等相关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捐助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帮扶和共建活动。

4.形成工作合力。区文明委要切实担负起统一规划、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加强指导的重要职责,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宣传、文广等部门要加强农村宣传文化阵地建设,强化舆论宣传,净化文化环境,活跃文化市场,营造有利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浓厚氛围。发改、教育、科技、工信、民政、财政、国土、环保、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务、农牧、商务、卫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商、体育、林业等部门要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三农”工作紧密结合,按照各自分工,分解任务,明确目标,落实措施,共同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残联、红十字会等群众团体要发挥自身优势,大力支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2011年10月13日

第四篇: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0〕39号)和《中共海南省委办公厅、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琼办发〔2011〕8号)精神,结合我市的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

(一)总体要求。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建设国际旅游岛目标,突出抓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着力培育新农民、倡导新风尚、发展新文化,着力提高广大农民的文明意识、生态意识、发展意识、国际意识,为建设生态环境优美、文化魅力独特、社会文明祥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环境。

(二)基本原则。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更好服务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创建活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和体制机制,保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旺盛生机和活力;坚持统筹城乡,从实际出发,适应城市化进程和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搞一刀切,切忌形式主义,务求创建实效。

二、以创建文明生态村为载体,扎实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一)深化文明生态村创建。按照海南省《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继续创建文明生态村,同时选择若干个完成阶段性创建任务的文明生态村,进行转型升级、巩固提高。要把建设文明生态村与建设热带高效农业示范区、文明生态集镇一起规划、一起立项、一起启动、一起实施,做到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联动发展。既着力打造一批精品村(镇),又要把创建工作重点向贫困地区、偏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倾斜,向问题村、矛盾村延伸。

责任单位:市新农办、市文明办、市农业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民政局、市民宗委,各镇党委、政府,各区工委、管委会

(二)发展生态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要从各镇、村庄的实际出发,突出生态特色,抓生产促创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着力发展特色农业、无公害农业和品牌农业;落实惠农补助政策,扩大现代农业、高效农业基地,大力发展标准化农业;加强农村科技人才培训,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和创新,继续实施“农业科技110”工程,创建科技示范户,先进适用技术入户率达到90%以上,不断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积极引导农民利用网络信息,进一步了解各地行情,掌握生产前、生产中、生产后的信息。积极开展“送科普下乡”活动,推动农村科技普及和新技术的传授。建立健全农村流通体系,支持流通企业直接到乡镇、建制村创办连锁化的“农家店”;做好家电下乡,农机具下乡,建材下乡补贴工作。继续开展送资料、送科技、送新项目、送新成果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活动。

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科技工业信息化局、市商务局、市科协

(三)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示范点。规划开发乡村游、农家乐产业,制定相关标准,有序地发展特色旅游。突出黎苗村落风貌、沿海田园风貌和乡土村庄特色,创建风情小镇型文明生态镇和创建以“特色文化”为主题的“特色文明生态村”。

责任单位:市新农办、市旅游委、市文明办、市农业局,各镇党委、政府,各区工委、管委会

(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居环境。以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为目标,坚持生态立市、环境优先,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在农村广大群众中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突出抓好村庄建设规划,完善配套设施。继续推进环境卫生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实施改水、改路、改厕、改圈和民房改造,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强调“绿化”,支持“绿化”,加大绿化覆盖率。

责任单位:市国土环境资源局、市民宗委、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爱卫办、市文明办、各镇党委、政府,各区工委、管委会

(五)培育生态文化,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积极开展农村文化工程,完善文体设施。抓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十二五”期间所有通电农村农户能够收听到3 套广播,收看到3-4套电视节目。加快镇宣传文化站、农村文化室和“农家书屋”建设,实现人均一册藏书,解决好农村“看书难”问题。积极开展“送电影下乡”活动,逐步实现一个建制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加强对古村落、古建筑和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化名镇、名村。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支持民间文艺团体、农村业余演出队的发展,培养农民自己的文化队伍;鼓励支持图书馆、文化馆深入农村开展流动文化服务,拓宽农村文化服务的途径和渠道。深入开展“三下乡”活动,做到常下乡、常在乡。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黄打非”行动,进一步净化农村社会文化环境。

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局、市文明办

(六)倡导文明新风尚,培育新型农民。大力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组织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引导和教育农民遵纪守法,崇尚科学,移风易俗,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在广大农村广泛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广泛普及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知识,破除落后的生育观念,严格控制人口数量,不断提高人口质量。不断完善群众移风易俗自治组织,破除陈规陋习、倡导文明风尚、促进社会稳定。推行婚俗改革,喜事新办;提倡火葬、丧事简办。进一步落实农村优抚政策,建设农村养老敬老中心,五保户、低保户、困难户生活得到保障。加强青少年活动场所的建设,完善文化设施设备的配备;继续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和向孤寡老人送温暖献爱心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农技专家、科普人员、文体骨干,开展科技、文化和体育健身志愿服务;鼓励有条件的镇建立志愿服务组织,发展农村志愿服务队伍。

责任单位:市文明办、市人口计生委、市民政局、团市委、市妇联、市科协

三、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

(一)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合理配置城乡教育资源,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关注农村人口多的村庄幼托教育,辍学的未成年人教育。进一步扩大农村合作医疗覆盖范围,建设好农村卫生院、所,培养农村医务人员,提高医务水平,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体系;加强防疫防病工作,防止流行性疾病和食物中毒事件发生。进一步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探索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

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卫生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二)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严厉打击黑恶势力犯罪活动,切实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建立和完善农村普法体系,通过“送法下乡”、法制文艺演出、集市咨询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

责任单位:市综治办、市公安局、市司法局

(三)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落实农村土地确权政策,保护农民承包经营权,保护农田面积,保护原生态,节约土地,发挥镇土地管理所功能作用,合理规划宅基地,核发农民宅基地权证。努力扩大城乡一体化进程,做到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建筑工程施工许可,农村卫生环境综合治理,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相应配套惠及农村。继续抓好乡村畅通工程,做到村相通路连结,逐步规划开通农村公交。大力改造加固病险水库,提高灌溉能力,解决农村饮水困难,确保人、畜饮水安全。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国土环境资源局、市水务局,各镇党委、政府,各区工委、管委会

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

(一)健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领导体系。各镇党委、政府,各区工委、管委会要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纳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纳入每年为民办实事之一。同时,通过政策扶持、资金奖励、精神鼓励等多种方法,培育动力机制,激发创建热情。要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纳入工作的考核内容,作为评价班子、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之一。每年组织力量,对创建活动情况进行全面的考核验收。对实绩突出的给予奖励,对措施不力,没有收到实效的给予严肃批评,限期整改。市文明委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担负起统一规划、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加强指导的重要职责,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完善和加强我市镇级和村级的精神文明组织建设,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组织保障。要不断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有利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浓厚氛围。

责任单位:市文明委、市委组织部,各镇党委、政府,各区工委、管委会

(二)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健全农村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各项民主制度,搞好村民自治;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健全村务公开制度,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引导农民群众以合法形式表达利益诉求;制订完善村规民约,加强农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各镇党委、政府,各区工委、管委会

(三)增加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资金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保证一定数量资金用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并向边远、贫困和少数民族地区倾斜。用好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鼓励社会力量捐助支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引导农民投工投劳出资建设美好家园。大力培育农村集体经济。

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新农办

(四)广泛发动社会各界支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组织党政机关、驻市军警部队、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社会团体及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与村镇开展结队共建活动,帮助建设公共设施、治理村容村貌、改善文化条件、发展社会服务。各级各类文明单位要带头支持周边农村创建工作。鼓励农村中小学校教师、志愿者、返乡创业农民和“五老”积极参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责任单位:各镇党委、政府,各区工委、管委会,市文明办、市老干局

第五篇:中办国办要求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中办国办要求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意见》

要求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新华社北京2月14日电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意见》指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新形势下,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个根本,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突出抓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着力培育新农民、倡导新风尚、发展新文化,着力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环境。

《意见》指出,要扎实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快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大力推进文明村镇创建,制订村镇发展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自然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推动村庄美化、环境净化。深化文明生态村、文明小康村等创建工作。加强农村文明社区、文明集市建设,努力营造管理民主、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区环境和依法经营、诚实守信、整洁有序的市场环境。制订完善乡规民约,引导农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培育文明乡风。大力加强农村科普工作,开展民主法制宣传教育,深入推进平安村镇建设,依法查处封建迷信、黄赌毒、非法宗教等活动,切实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深入开展城乡共创活动,有效整合城市、行业、单位和农村的创建资源,加大城乡共建力度,建设更多的文明县城、文明小城镇。高度重视解决农民工精神文化需求问题,鼓励农民工较多的企业与务工地共同开展创建活动。积极开展农村志愿服务活动,帮助孤寡老人、残疾人和留守妇女、留守儿童解决生活困难。开展科技志愿服务,向农民传授实用生产技术、职业技能,帮助提高增收致富能力。

《意见》指出,要不断丰富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深入进行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宣传教育。利用重要传统节日开展节日民俗、文化娱乐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紧密结合文明村镇、文明户创建实际,积极发展农村特色文化。实施乡土文化品牌战略,培养一批农村文化能人、文化经纪人,培育一批有品牌、有市场的农村文化企业,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化名镇、名村。重视对婚丧嫁娶等民间习俗的引导,倡导科学文明、移风易俗,传播现代文明风尚。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兴办更多符合农民需要的文化服务网点,努力为农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加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整合利用现有文化设施和资源,不断拓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阵地与渠道。

《意见》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农民致富步伐结合起来,与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作为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增加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并向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大城市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支持力度,组织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加强农村基层工作队伍建设,发挥乡镇党委宣传委员和大学生村官、文化协管员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担负起重要职责、发挥自身优势,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形成全党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中央文明办就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答问新华社北京2月16日电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近日,新华社记者就认真贯彻落实《意见》精神,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有关问题,采访了中央文明办负责同志。

问:请您谈谈,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性。答:我国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党在农村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战略任务,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1995年,中宣部、农业部下发《关于深入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若干意见》,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15年过去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一是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大以及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都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部署、提出了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越来越重视,工作有了新的发展,创造了许多新的经验,农民文明素质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为加强新形势下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二是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的加快,农村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极大改善,亿万农民求富、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更加强烈,既为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保障基本文化权益的任务十分迫切。三是我国农村的生产经营方式、利益格局、社会结构、组织形式、人口构成等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一些地方出现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地方封建迷信、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一些地方黑恶势力猖獗、非法宗教活动有所蔓延,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文化素质的任务更加繁重。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我们必须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办、国办印发《意见》,这是中央为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而采取的重大举措,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文件。贯彻落实好《意见》,对于提高农民文明素质,提高农村社会文明程度,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维护农村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问:当前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工作思路是什么?

答:中办、国办的《意见》,认真总结党的十六大以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功实践和重要经验,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总体

要求、基本原则、工作思路。概括起来,就是要紧紧抓住“一个根本”、坚持“五项原则”、突出创建活动、实现“两个目标”。

抓住“一个根本”,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个根本,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扎实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坚持“五项原则”,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更好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始终,形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大精神力量;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农民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为农民多办好事实事,吸引农民广泛参与,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和体制机制,保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旺盛生机和活力;坚持统筹城乡,从实际出发,适应城镇化进程和农业现代化要求,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务求实效,不搞一刀切,切忌形式主义、劳民伤财。

突出创建活动,就是要突出抓好农村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以文明小城镇、文明村、文明户和文明集市为重点的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城乡共创活动,积极开展农村志愿服务活动以及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进一步加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加快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

实现“两个目标”,就是要通过精神文明建设,着力培育新农民、倡导新风尚、发展新文化,着力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环境。

问:突出抓好农村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具体应该从哪些工作入手?答:开展农村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立足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从改善农民群众关切的民生问题入手,从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入手,从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入手,多搭建农民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平台和载体,最大限度地吸引农民群众参与。近年来,各地在创建实践中,创造了许多新经验、涌现出许多新典型,如贵州省遵义市“四在农家”、海南省文明生态村、广西自治区“城乡清洁工程”、四川省成都市和广东省中山市以城带乡城乡共建、江西省“一村一品”特色文化、河北省邯郸市“欢乐乡村”等创建活动,紧贴实际、具体实在,深受广大农民群众欢迎。总结这些成功的做法和经验,一是要紧紧围绕文明村镇创建这个重点,大力推动文明县城、文明小城镇、农村文明社区、文明集市建设,深化文明生态村、文明小康村等创建工作,引导广大农民争当“星级文明户”、“文明信用户”和“好儿女、好婆媳、好夫妻”,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要以村庄美化、环境净化为目标,加快农村交通、水利、邮政、通信、电力、环卫、市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危房改造,加强绿化建设,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改水、改厨、改厕、改圈等工作。要深入推进平安村镇建设,开展民主法制宣传教育和科普教育,依法查处封建迷信、黄赌毒、非法宗教等活动,引导农民群众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破除陋习,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二是要有效整合城市、行业、单位和农村的创建资源,深入开展城乡共创活动,使城市与农村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当前,特别要高度重视解决农民工精神文化需求问题,鼓励农民工较多的企业与务工地共同开展创建活动,利用城市的文化教育设施加强教育培训,开展文化活动和文化服务,提高农民工的文明素质。三是要积极开展农村志愿服务活动,倡导农民就近就便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帮助孤寡老人、残疾人和留守妇女、留守儿童解决生活困难,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做到亲帮亲、友帮友、邻帮邻、户帮户。四是要充分利用农村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鼓励运用地方传统戏曲、曲艺等文艺形式,广泛开展庙会歌会、花会灯会、小戏小品、体育健身、读书征文、书画摄影、劳动技能比赛等群众文化活动。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和少数民族的重要传统节日期间,要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开展节日民俗活动、文化娱乐活动。要推广村民中心、乡村学校少年宫、农村文化广场等做法,充分发挥板报橱窗、文化墙、乡情村史陈列室和农村中小学校图书室、文体活动设施的作用,不断拓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阵地与渠道。

问:如何加强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组织领导?

答: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事关农村改革发展全局,事关亿万农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只能大大加强,不能有丝毫放松。贯彻落实《意见》精神,加强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要抓好以下工作:一是要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作为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二是要增加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保证一定数量资金用于县、乡镇和村精神文明建设,并向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倾斜。三是要加大城市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支持力度。大中城市特别是全国和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以及各级文明单位,要带头支持周边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帮助建设公共设施、治理村容村貌、改善文化条件、发展社会服务。四是要加强农村基层工作队伍建设,注重发挥乡镇党委宣传委员和大学生村官、文化协管员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五是各有关部门、群众团体、新闻媒体要各负其责、发挥优势,形成全党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

问:贯彻落实《意见》精神,当前要做好哪些工作?

答:主要做好两个方面工作,一方面要认真学习领会《意见》精神,研究制定贯彻落实的具体方案,特别是要抓住各地各部门正在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有利契机,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明确相关目标、政策和措施。另一方面要抓好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特别是文明办作为各级文明委的办事机构,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强力推进,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切实担负起统一规划、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加强指导的重要职责,推动《意见》的贯彻落实,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迈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

下载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对策建议

    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 问题及对策建议 精神文明建设建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主要抓手。正确......

    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建议

    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 对策建议近年来,XX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按照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要求,以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切实加强......

    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抓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现实要求。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把解决“三农”问......

    岚皋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初探[最终定稿]

    岚皋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初探 作者:陈 磊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繁荣文化事业,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支撑和文化服务,是宣传思想战线的重要任务。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 中国人大网 日期: 2012-05-15浏览字号:大 中 小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坚持科学发展,实现绿色崛起,全面加快国际旅游岛建设”这是我省......

    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

    无产阶级政党的力量和作用,主要不是看党员数量的多少,而是取决于党员的质量。从严治党,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在吸收新党员时要严格坚持标准,把保证质量放在第一位。一、在指导思想......

    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专题

    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无产阶级政党的力量和作用,主要不是看党员数量的多少,而是取决于党员的质量。从严治党,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在吸收新党员时要严格坚持标准,把保证......

    中央文明办负责同志就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答记者问

    中央文明办负责同志就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答记者问 《 人民日报 》( 2011年02月17日04 版)新华社北京2月16日电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