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议在高校大学生中开展国防教育的重大作用与意义
浅议在高校大学生中开展国防教育的重大作用与意义
摘要:国防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开展国防教育不仅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而且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身心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培养国防后备人才,促进国防现代化。为此,高校必须提高国防教育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大学生的国防意识,积极开展军事训练,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国防教育内容体系。
关键词:国防教育;素质教育;高校;大学生
国防教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制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对全体公民进行的具有特定目的的内容的普及性教育活动。国防教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体系中,属于基本素质教育的范畴,不仅具有“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提高全民国防意识”的功能,而且对于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具有很强的综合育人功能。《国防教育法》指出:”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高等院校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任,大学生作为我国人口结构中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知识的群体,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既是祖国的建设者,同时也是祖国的保卫者。因此,在高校开展国防教育对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国防教育
所谓素质教育,是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政治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专业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素质与素质教育是具有非常丰富内涵的一个复杂概念。从理论方面讲,其内容的丰富性充分体现出人才成长需要全面发展的时代特征;从实践角度来说,其内容的广阔度鲜明地表达了合格人
才的培养教育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社会综合教育工程,它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环节都是十分重要而又必须的,各要素之间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所谓国防教育,是指国防领域里的教育现象,即按照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和安全,防御外来侵略和颠覆的目的和要求,对全体公民的品德、智力、体力等诸方面,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教育的活动。其本质是在培养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四有新人”。国防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国防理论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法制教育、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国防知识教育、军事体育教育等方面。国防教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国防教育是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和民族荣辱兴衰的大事,它最能在青年学生中引起强烈的心里共鸣,从而激发出强烈的爱国热情。因此,国防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最有效的方法,也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二是国防教育不仅是一个教学、训练的过程,也是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品质培养、作风纪律养成、身体素质锻炼的全过程。因此,它具有德、智、体、美、劳等综合的教育功能。三是由于国防教育实施方式的特殊性,使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实践,它对学生的影响教育是极为深刻的,是终生受益的,是高校其他课程所无法替代的。从以上阐述我们可以看出,国防教育与素质教育既有内在的一致性与互补性,又有一定的区别,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素质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侧重于素质教育所要求的理想、信念、毅力、情操、品格、纪律、精神、生活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国防教育不仅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这些学科知识,而且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丰富和充实了素质教育的内容,对素质教育起到了促进作用,它为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奠定了基础。
二、国防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一)国防教育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
国防是为了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保证国家利益不受外来侵犯而采取的一切防卫措施的综合。国防意识,则与国防需要相适应而倡导和产生的以维护国家根本利益为标志的群体行为观念。它不仅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而且也可以转化为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在政治上是向心力和凝聚力,在军事上的可转化为战斗力,在经济上可转化为生产力。国防意识的强弱,历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兴衰的主要标志。国防观念关系到国家的存亡,民族的兴衰,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非
常重视国防教育,极力宣扬“大国防”观念,动员全民投入和关切国防事业。因此,高校开展国防教育,培养学生的国防意识,既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思想基础,又是推动民族发展兴盛的精神动力。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然而,忧患意识日渐淡薄,国防意识、国防观念也淡化了。尤其是在青年大学生中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他们对于我国的安全环境和安全形势,知之甚少。对于西方敌对势力一直对我“西化”“分化”的图谋认识不清。对于恐怖主义,民族分裂主义,极端宗教主义的破坏的危害性认识不足。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严肃认真地对待国防教育问题,切实把大学国防教育放在重要的地位。
(二)国防教育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盛与发展的基本条件。今天,全面实现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是中华民族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共同追求。而国防建设,既是这一奋斗目标的组成部分,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障。国防教育,能使人们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信念,树立革命英雄主义、集体主义、为国家和民族献身的使命感、光荣感以及为保卫国家民族利益而自觉斗争的精神,从而进一步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近代中国曾屡遭外敌入侵,国贫民弱,社会则像一盘散沙,这除了经济落后、政治腐败的原因外,也与国民没有形成明确的国防意识有着密切的关系。新中国成立以来,先进的社会制度是中华民族具有坚强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基础,同时,以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以及安全为共同利益的现代社会国防意识的形成也是巩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精神力量。高校国防教育能够使学生把民族的共同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能够和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同抵御外来侵略颠覆的威胁,能够为民族的共同利益不惜牺牲个人或局部利益。这样,就能在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下把大家紧紧地团结起来,使中华民族具有坚不可摧的伟大力量。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大学生尤其如此,他们是民族的脊梁。加强对大学生的国防教育、尤其是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的核心),能极大地激发青年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教育的鲜明特征,就是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
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使学生牢固树立“国家兴盛我荣耀,国家衰败我耻辱”的观念,这也是高校国防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开展国防教育有利于拓深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内涵
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特别是学校,国防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基本教育,是国家安全、民族利益的灵魂,是增强公民国防观念、提高公民国防素质的基础工程和中心环节。我们必须要加强对学生的国防教育,这是巩固国防、抵御侵略的需要,是培养新世纪合格国防后备人才的需要。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国泰才能民安,这是被历史证实的真理。未来的反侵略战争,不仅仅是军事力量的较量,也是综合国力乃至民族凝聚力的较量。今天的青少年无疑是明天国防建设的中坚力量。因而,在和平的条件下,加强对学校青少年的国防教育,是我们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也是钢铁长城的基础,切实加强学校青少年的国防教育,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爱国主义教育主要是使学生在政治观念、国家意识、民族利益等较高层次上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它主要解决学生的政治立场、爱国主义精神及民族精神等方面的问题。充分利用“全民国防教育日”的有利时机认真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热爱国防、关心国防、献身国防的积极性,增强全体公民的国防意识,根据《教育法》、《国防法》和《国防教育法》开展的国防教育,凝聚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在目标、原则、对象上与爱国主义教育保 持高度的一致,以其特有的教育内涵,在全方位落实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发挥爱国主义教育的功能,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品格和能力等方面,进一步拓深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已经成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国防教育能够使学生把民族的共同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能够和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同抵御外来侵略颠覆的威胁,能够为民族的共同利益不惜牺牲个人或局部利益。这样,就能在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下把大家紧紧地团结起来,使中华民族具有坚不可摧的伟大力量。
(四)国防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身心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协调发展,引导他们勤于学习、富于创造、甘于奉献,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时代新人。高校国防教育,主要以理论教学和军事训练为主。在教学方
面,由于现代战争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它不仅是综合国力的较量,也是科技实力的较量。军事科学是一门范围广博、内容丰富的综合性科学,它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等众多学科,而军事科学教育围绕高科技战争进行,传授现代军事高技术知识,如微电子、光电子、人工智能、纳米技术等,这些都能增加大学生的科技知识,使他们了解现代科技前沿,了解国际形势,开阔视野,培养其忧患意识、爱国意识,并使其智力、心理得到协调发展。在军事训练方面,主要是集中一定的时间,对大学生强制性进行队列、射击实战、以及体能等方面的军事技能训练,其目的就是要通过亲身体验,使他们感受到部队严明的组识纪律、雷厉风行的生活作风、不畏艰难的吃苦意识,从而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集体观念,锻炼健壮的体魄,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并掌握基本的军事技能。这样,通过军事理论学习和军事训练,能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练就其健康的体魄,丰富其人格修养、情感意识和道德素质。
(五)国防教育有利于培养国防后备人才,促进国防现代化
我国国防建设一直坚持走精干的常备军和强大的后备力量相结合的道路,这也是我国新时期国防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易于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如果抓好这个群体的国防教育,我们便储备了一大批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而又掌握了一定军事技能的高素质的国防后备力量。为此,对大学生进行军事理论教学,必要的军事训练,以便必要时为部队输送高技术军事人才,成为战时扩建、组建部队的骨干,为打赢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创造条件,为国防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提供有力保障。因而,大学国防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国防能力。
未来高技术条件的局部战争仍要坚持人民战争。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大批高新技术用于军事领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看,传统的人民战争的方式已经过时了。但是,人民战争的理念不能丢。在新的形势下,人民战争仍有它存在的意义,如信息战、网络战等一些没有硝烟的战争,人民群众中的技术群体会大有作为。他们可以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投入到维护国家安全的行列中来。那么,我们的青年大学生,无论是在校生还是毕业生,他们个个都有专长,如果他们受过较好的大学国防教育,走上社会之后,他们之中的绝大多数将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影响着周围的人,而一部分还将走上领
导岗位,其影响和作用就更大了。在和平时期,他们是国防教育的骨干,而一旦战争发生,他们便成为人民战争的排头兵,能发动和组织广大群众参与战争,形成强大的合力,取得战争的胜利,为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人民战争打牢了坚实的基础。
三、大学生国防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对国防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
作为大学生对国防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长期以来,我国的周边环境总体还是比较平静,国际地位也在日益提高,昔日不安定的环境基本消除,这样的条件是前所未有的,应该倍加珍惜。但是我们还应该居安思危,由于长期的和平环境,也使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产生了松懈和麻痹的思想,以为天下太平了,就可以不搞国防建设了,就可以高枕无忧了。现如今,在社会上轻视国防、放松国防建设的思想越来越严重。孩子们从上小学开始被强烈灌输的只有考大学才能有前途,这也使得广大的大学生在心目中没有为国防效力的概念,而国家的政策也是首先鼓励大家上大学和就业。在我带军训期间,问学生是否有过当兵的想法时,大部分的人都表示没有这样的意向,如今的青少年很少有人会把保卫国家当作自己的责任,只有那些高考落榜生才会考虑选择军营。大学生对国防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也成为现在国防教育难以深入开展的重要原因。要使国防教育更好地开展,使国防观念深入人心,还必须从学生抓起,从小抓起。
(二)国防教育机构不够健全
各高校在开展国防教育工作时需要有相对应的组织机构和相对规范的管理体系。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各高校国防教育的机构设置等都比较不规范,基本上可分为三类情况:第一类是1995年作为国防教育试点的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等高校。这类高校都设有相对独立的人民武装部和军事教研室,学生处负责军事训练工作,军事教研室承担军事理论课教学任务,教育软件设施相对完善。第二类是大多数老牌普通本科高校。原来设有人民武装部、保卫处、公安派出所“三合一”的机构,因近年各大院校不断扩招,安全保卫的任务也随之加重,这些机构日常工作也随之转变为安全保卫工作,人民武装部的职能则日渐退化,每年只简单地负责3~5天学生军训和几个名额的征兵工作。2002年教育部下发文件要求成立国防教育教学机构后,这类高校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增设军事教研室,结果
成了“四合一”的机构,人民武装部、军事教研室仍然“有名无实”。第三类是新升格、合并组建的本科院校、高职院校、民办高校及一些本科院校的独立二级学院。这类院校由于人员编制及数量上的限制,基本没有设置独立的人民武装部或军事教研室等国防教育单位,个别院校设有教研室,也是“有名无实”的挂名机构。
(三)高校国防教育师资力量不足
现阶段我国国防教育师资力量不足,对于国防教育事业来说,如果没有足够的师资力量是无法达到国防教育的目的。良好的师资力量是国防教育强有力的保障。因近年各地的高校都在不断扩招,但是师资力量却没有明显的增加,院校的师资力量只能勉强满足本校专业的教学需求。从各高校看,国防教育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有的高校成立了军事教研室,但大多数都是身兼数职,国防教育在现在的教学系统中地位不高,所以,即使有军事教研室,国防教育工作也被摆在最后,没能得到足够的重视。有的高校连最基本的军事教研室都没有,专职教师就更是没有了,多数学校都只是安排一两名部门的干部或学生辅导员兼职负责国防教育工作。所以,要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扩充高校的国防教育师资力量是刻不容缓的,有了师资保障才有可能把国防教育很好地开展下去。
四、开展大学生国防教育的基本途径
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已经开展十几年了,它的内容和特性决定了它在提高大学生素质方面的地位是无法替代的。”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对普通高校国防教育的认识,健全机构,建好队伍,完善教学设施,规范教育内容,拓宽教育渠道,建章立制,加强评估,促进普通高校国防教育的深入发展。”当前有许多高校已经开始积极开展以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教学为主的国防教育,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国的国防教育起步较晚,发展速度比较缓慢。国家和社会应该积极采取各种有力的措施来加强高校的国防教学,积极增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高校应该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国防教育的法律法规,创造更好的条件,积极推进高校国防教育的发展。
(一)确立国防教育的地位,是加强国防教育的首要条件
首先,切实落实国防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全校师生的国防观念。把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课列入教学计划,作为学生的必修课。这样就可以从根本上解
决师生对国防教育不够重视的现状。其次,学校还要为国防教育课程提供良好的教学条件,许多高校虽然有把国防教学纳入教学计划,但是教学条件都不够充足,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这也是教学效果不明显的一个原因。第三,要建立健全的考评机制,教育部门、各高校在进行教学质量考核评估时,也要按公共课的标准对军事理论课进行考评。第四,要制定完善的教育教学发展计划。
(二)大力宣传国防政策,增强大学生的国防意识
市场经济强化了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和独立意识,却弱化了集体意识、国家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西方的民主政治和腐朽的思想文化使一部分大学生盲目崇拜,国家安全和民族观念淡化;一些大学生沉湎于网络,精神空虚,道德底下,信仰缺失,价值观念混乱,等等。由于这些负面因素的影响,一部分大学生对爱国、民族自尊、国家安全等产生了迷茫。为此,高校要通过各种形式,如“宣传日”、“宣传周”、“宣传月”等,通过校内的宣传板报、黑板报、校报校刊、校园广播电视节目、横幅、警示牌、格言等形式,加强各种国防法规的宣传教育,使大学生充分了解我国国防政策、国防教育的现状、国防教育的重要性,增强其紧迫感、责任感和忧患意识,使他们自觉投入到国防教育中去。同时,还可以通过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文艺演出、演讲比赛、军事读书活动、革命历史知识竞赛、国防教育征文大赛、播放优秀军事题材影片、举办国防教育理论讲座等,丰富大学生的国防和军事知识,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激发他们为我国国防建设而努力奋斗、刻苦拼搏。
(三)优化国防教育的结构,促进国防教育深入开展
高校国防教育大多是以新生入学前的大学生军训为主要内容,只是基本的军事训练,以这种内容为主的国防教育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我们应该增加知识性的课程,知识性课程主要是以现代国防为重点的理论教育,包括军事高科技知识、军事心理学、指挥艺术、军事思想等。要把国防教育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如美国,他们的高校每个星期都有2~5个小时的军事课,印度每个星期都有六节军事课。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增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就要把国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并根据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制定国防教育应该达到的目标。要有选择地拓展国防教育的内容,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将国防知识传授给大家。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和国防教育并不是完全无关的,他们既有不同的内容,也有交叉的部分。在处理两者的关系时,我们既要避免简单的重复,又应该把握各自的重点,大胆创新,突出各自的优势。综合素质教育是实现育人目标的途径,由于国防教育的重要作用和重要地位,它必然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四)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规范并完善国防教育内容
在新的历史时期,国防教育的内容要实现从传统教育向掌握高科技知识的转变。国防教育的内容是由国防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的任务决定的。我们要在继续普及国防知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有重点地抓好维护国家安全、国家利益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维护国家统一的观念,强化反侵略、反分裂意识;树立国家利益至上观念,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更加自觉地履行国防义务;增强维护国家政治、经济、科技、信息安全的警惕性,以实际行动为国家改革、发展与稳定作贡献。
从当前大学生的状况看,由于他们都成长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环境中,大多数人的国防观念和忧患意识很淡薄,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随着对外开放的程度逐渐提高,许多不良的社会风气也渐渐侵蚀着大学生的头脑,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因此,高校部分学生存在崇洋媚外,贬低自己民族,不尊重自己祖国的历史,在生活中只以自己为中心,对祖国和社会的发展毫不关心等情况。在高校中还要开展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要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树立热爱祖国的思想,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高校国防教育的效果,达到增强大学生国防观念的作用。爱国主义是国防意识最重要的思想基础,爱国主义是国防的基石,无论是在抗日战争时期,还是在经济繁荣和平发展的现代,爱国主义都成为国防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爱国主义对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都具有重要意义。
(五)以育人为目标,积极开展大学生军事训练
目前高校的国防教育,主要是指与国防教育内容有关的军事理论课和军事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其中军事理论课主要包括中国国防、军事思想、世界军事、军事高技术、高技术战争等内容,它是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传授的;军事技能主要是通过军事训练来掌握,其内容包括队列、射击、战术、军事地形学、综合训练
等。大学生学习军事理论课,参加军事技能训练,其目的是使大学生掌握基本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后备兵员和培养预备役军官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大学生进行军训技能训练,是目前大多数高校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方式之一。开展军事训练可以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强健体魄,培养优良的团队精神、集体主义意识,练就艰苦奋斗作风和不畏艰难、顽强拼搏、吃苦耐劳的战斗精神,使其身心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和提高。除此之外,还可以开展更多的与军事技能训练相关的军事实践活动,比如针对当今信息化战争的作战样式,进行一些模拟”战争”(如简易的电子对抗、指挥自动化、心理战等),使他们在“实战”条件下感受战争的残酷,培养他们热爱生命、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意识。也可以组织大学生参观军事院校、国防设施和部队军事演练,甚至可以选取训练优秀的、兴趣广泛的大学生直接参与到部队实战演练中去,使他们切身体验部队生活的与众不同,认识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崇高与伟大,激发他们的奋斗精神。另外开展一些军事技能比赛,如队列训练比赛、叠被子比赛、体能竞赛、军歌合唱比赛等,并对表现优秀的人给予一定的奖励。在军训过程中,高校要坚持以育人为目标,把军训作为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和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纳入学生大学期间教育培养规划之中,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素质教育、校风学风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解放军优良传统教育相结合,把校风校纪教育和解放军条令条例教育相结合,把文化知识学习和军事知识学习相结合,组织学生学习。
(六)通过丰富国防教育形式来增强大学生学习兴趣
现如今的大学生都成长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的环境下,独特、创新是大学生们性格的一个特点,对于他们认为陈旧迂腐的事物,大多采取排斥和抵抗的态度。《国防教育法》第13条规定:”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搞好学校的国防教育,不仅可以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可以有力地推动全社会的国防教育。学校应当将国防教育列入学校的工作和教学计划,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国防教育的质量效果。高等学校、高级中学和相当于高级中学的学校应当将课堂教学和军事训练相结合,对学生进
行系统的国防教育。负责培训国家工作人员的各类教育机构,如党校、行政学院等,应当将国防教育纳入培训计划,设置适当的国防教育课程。由于国防教育特有的特点,国防教育的形式也应该是不拘一格和多种多样的。同时,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时间、地点和教育对象,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联合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也指出,学生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教学都是普通高校本、专科学生的必修课,学校应将其纳入教学计划。军事训练主要采取在校内集中组织实施或在训练基地分批轮训的形式进行,训练时间为2~3周,每生实际训练时间不少于14天。军事理论则采取课堂教学,教学时间为36学时。这些规定明确了大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自觉接受军事训练和学习军事理论知识的法定义务。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不断变化,国家安全发展面临一些新的挑战。在全国上下一致抓经济建设的同时,搞好国防建设、国防教育具有重大意义,各级领导,特别是各高校的教育工作者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紧迫感、积极推动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深入开展。现如今,许多高校在开展国防教育时采用陈旧的讲座,图片展的形式。国防教育形式过于死板没有新意也是大学生排斥它的原因。要增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提高国防教育的效果,我们还应该改变现有的国防教育形式,以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才能得到同学们的喜爱,才能被他们所接受,才能达到国防教育的目的,增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许多地区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的高校以请专家、部队领导和英雄模范上课为主要形式,深得同学们的喜爱,收到良好效果,有助于国防教育活动深入开展。许多地区开展的“红色旅游”活动,为国防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题材。各地开发利用革命遗址、遗迹等各种纪念性场馆,将国防教育融入旅游市场和群众文化休闲活动之中,大大丰富了国防教育的形式。高校为了增强大学生的国防意识,更好地开展国防教育工作,还可以组织大学生参观烈士陵园、革命遗址、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等,让大学生对我国的现代国防有更加深刻地认识。可以开展军民共建活动,由部队派出军官和军事训练员,为大学生授课,以军人的气质和风范教育和影响大学生。还可以通过组织国防知识竞赛、举办国防教育展览、开展国防教育征文活动、建立校园国防教育网站、举办国防教育讲座等,从不同侧面向大学生灌输国防知识,宣扬英雄人物,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充分利用国防文艺占领学生文化娱乐阵地,有选择地组织学生观看
国防题材的电影、戏剧等,使大学生的思想情操在愉快的氛围中受到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民族自尊自强精神的陶冶。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开展大学生国防教育,拓展国防教育空间,进一步扩大国防教育的信息量,使大学生从丰富的国防教育资源中,了解更多的国防信息、知识和技能。
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今天,国防从来都是关系国家安危的重大问题,国防的地位和作用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被轻视。大学生接受国防教育,有利于提高全民国防意识,振奋民族精神;有利于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有利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通过国防教育,可以使全民增强国防观念,树立居安思危的思想;通过国防教育可以使全民族的国防精神得以发扬,增强公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加强国防教育,对于加速培养国防人才,促进国防现代化乃至整个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有重要意义,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活动,为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高校国防教育的重大作用与意义
试论高校国防教育的重大作用与意义
所谓国防教育,是指国防领域里的教育现象,即按照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和安全,防御外来侵略和颠覆的目的和要求,对全体公民的品德、智力、体力等诸方面,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教育的活动。其本质是在培养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四有新人”。国防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国防理论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法制教育、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国防知识教育、军事体育教育等方面。国防教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国防教育是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和民族荣辱兴衰的大事,它最能在青年学生中引起强烈的心里共鸣,从而激发出强烈的爱国热情。因此,国防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最有效的方法,也是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的途径。
二 是国防教育不仅是一个教学、训练的过程,也是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品质培养、作风纪律养成、身体素质锻炼的全过程。因此,它具有德、智、体、美、劳等综合的教育功能。
三是由于国防教育实施方式的特殊性,使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实践,它对学生的影响教育是极为深刻的,是终生受益的,是高校其他课程所无法替代的。高校国防教育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环节,国防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必不可少的基本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之一。随着高校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国防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它对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高质量的后备兵员和预备役军官、以及加强全民的国防教育、增强全民的国防观念等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国防教育包含着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战争是流血的政治,军事是政治的继续,这是历代政治家和军事家早已有过的精辟论述。国防本身就是军事和政治的综合。
我校国防教育的实践国防教育是根据国防的需要和要求,有计划地培养人的活动和过程。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对加强国防建设、保障国家和社会的稳定、防止外敌的侵略和颠覆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对培养21世纪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同样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普通高校开展军事课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国防教育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1大学生学习军事发展史,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战争观和方法论。学习古代军事思想和外国军事思想,有助于学生理解毛泽东军事思想和邓小平军队建设思想;学习解放军的光辉历史,有助于学生继承发扬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培养他们爱党、爱军、爱国的情感;学习我国的国防史,可以让学生们记住历史上的教训,从而增强国防观念,培养抵御外侮,维护国家尊严和统一的爱国主义精神。
2基本军事技能的训练磨练了学生们的意志并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在我国,对读书人历来有“寒窗苦读”之说。时至今日,高校的大学生虽已不存在“寒窗”,但“苦读”却不亚于过去。他们长期处在脑力劳动的状态,在加上各种主观因素,所以,普遍存在心理脆弱,视力下降,身体素质不高等问题。而集中训练的特点是紧张艰苦,体力消耗大。这对于刚刚走出家门的学生来说可以称之为极限。他们在向这种极限的挑战中,以军事教官为榜样,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摸爬滚打,流血流泪,磨练了自己的意志,坚定了必胜的信念,为他们的大学生活乃至将来的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开展国防教育可以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据我们统计,在军训中,有87%的学生增加了体重,军训后有63%的学生提高了身体免疫力。
3学习军事理论对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具有重要作用。每一个国家和民族从自身安全出发,都把自己的最新科技成果运用到国防上,现代战争和现代国防,更是集中了最尖端的科技成果,突出的体现了现代战争的高技术特点。而当前,由于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校园内的教学仍以课堂上的理论教学为主,从而使学生的书本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反差拉大。国防教育自身的特征能够很好地弥补这种教育的不足。大学生学习现代军事科学知识,可以亲身体验到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应用于社会实践所产生的巨大推动力,也可以亲身感受到自己所学专业和知识在军事领域中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们刻苦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而且,学生通过国防教育的实践,拉大生活中反差,减少学习与实践的反差,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与人协作能力,从而增强了勇于向困难挑战,不断进取的意识。
4高校的国防教育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现代社会对专业人才的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当代青年有一个比较突出的弱点,那就是自我意识强,缺乏集体观念和协作精神。而国防教育在这方面具有独到的功效,无论是它的教育内容还是组织形式,教育环境还是方法措施,都将对学生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和团结协作精神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且,这种集体主义观念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对校风和学风以及班级建设都起到良好的作用。
第三篇:高校国防教育的重大作用与意义
高校国防教育的重大作用与意义
远古以来,有国就有防,无国防而不立。国防是捍卫国家主权、国土完整和安全,防御外来侵略而进行的军事、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的总称。它是人类社会发展与安全需要的产物。它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亡、荣辱与兴衰。它捍卫国家 主权、统一、维护国家的安全、保卫国家的领土完整反对侵略和武装颠覆。强大的国防,是国家、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
高校开展国防教育是当前国际形势的需要。近代以来,一部部写满血与泪的史书依然在记忆深处。尽管我们已经远离了“金戈铁马饮冰河”,尽管已经用不着再“醉里挑灯看剑”,可是,在五那星红旗的猎猎飘扬中,我们似乎听到了四万万同胞共同埋葬日本侵略者的怒吼,听到了“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的隆隆炮声,听到了志愿军“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军歌,虽然如今我们的国防日益巩固,但是当人们怀着企盼和平的心态迎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科索沃的轰炸声、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火、中国驻南使馆的被轰炸、,“海空卫士”王伟的壮烈捐躯把我们从梦中震醒。不断炸响的炮火声反复证明了:人类的永久和平还不能随着新世纪的到来而到来,战争与和平总是在交相更替。因此无论何时我们都要牢记“天下虽安、忘战必危”的道理。这些事例提醒了我们必须要有所准备,而这种准备就是要在全民中加强国防教育,普及军事知识。作为未来的高技术战争条件下我国国防后备力量中的骨干,高校大学生更应该接受到国防教育,培养爱党、护国之心,努力学习掌握基本的军事技能,做好应付战争的准备,时刻提高警惕,掌握必要的国防常识,随时为祖国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作出贡献。
高校开展国防教育是加强国防建设的需要,高校是培养强大国防预备役力量的重要阵地。然而现在很多大学生不关心国事、军事,缺乏起码的国防常识,对国家的安全形势和国防政策了解不够、理解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在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中的骨干作用。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必须加强高校中的国防教育。高校国防教育不仅有利于国防建设,也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观念和民族忧患意识。加强国防建设,进行国防斗争,必须依靠国家的各个方面的综合力量。作为掌握较高文化知识,具有较高素质修养的当代高校大学生,在不久的将来将是国家建设的中流砥柱。然而由于当代大学生生活在条件优越的和平年代,因而国防意识不够强,而面对瞬息万变的国际局势拥有足够的国防知识又必不可少,因而对大学生进行“居安思危、矢志报国、磨砺青春、升华自我”的国防教育具有时代必然性和历史紧迫性。
中国历代有作为的统治者、教育家和军事家,同样都很重视国防建设,重视对人民的尚武卫国的思想教育,并把它视为立国安邦之道。“国无防不立”,“落后就要挨打”,这些都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教训,都是历代仁人志士用鲜血换来的经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更是千年来被反复证明、颠扑不破的真理。长期的和平环境容易使人产生松懈麻痹思想,国防意识开始淡薄。然而当今世界军事变革风起云涌,对我国而言,安全和主权永远是第一位的。中国是世界上所有国家中周边环境最复杂的国家,也是面临的安全威胁多元化的国家。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形势任务发展,强化大国防观念与增强高校防意识就尤其重要。高校大学生作为祖国坚实有力的后备军,对当代高校大学生开展国防教育有利于增强国防意识与爱国意识,打下一定理论基础,为祖国国防事业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备力量。
在高校开展国防教育有着其自身重大的意义:首先,国防教育对国家具有重要意义。当今国际大环境是一超多强,超级大国的行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爱好和平的人民的限制。可是天下仍然远远没有太平,战争的威胁时刻存在,和平仍然需要强大的军事力量而非道义来捍卫。其次,国防教育对高级人才的培养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充分认识国防建设的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增强对国防的义务感、责任感和坚决保卫祖国的坚强意志。第三,国防教育对素质教育也有重要意义。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使命感,增强学习动力,培养良好的纪律观念和行为习惯。
开展国防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还有利于学生打破专业学习的思维定势,拓展思维空间,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创造力和综合思维能力,促进“智育”的发展。加强国防教育,有助于培养国防建设人才,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国防教育是指国防领域里的教育现象,即按照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和安全,防御外来侵略和颠覆的目的和要求,对全体公民的品德、智力、体力等诸方面,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教育的活动,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防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国防理论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法制教育、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国防知识教育、军事体育教育等方面。国防教育是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和民族荣辱兴衰的大事,它能够使高校大学生充分了解国防历史与其重要意义,从而使高校大学生在接下来的和平与战争的对抗中起到巩固国家国防的作用。促进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关键在教育,国防教育是促进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有效方法。另外,国防教育在整个高等学校的教育体系中,属于基本素质教育的范畴,不仅具有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提高全民国防意识的国防功能,而且对于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很强的综合育人功能。国防教育对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有很强的综合促进作用,是磨炼身心的有效方法。国防教育的根本目的仍是为了国防。首先,在高校开展国防教育不仅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增强大学生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身心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还有利于培养国防后备人才,促进国防现代化。其次,加强对大学生的国防教育、尤其是爱国主义教育,能极大地激发青年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让大学生能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国现代国防的力量以及与周边国家的军事战略关系,增强了高校大学生关注当今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的意识,增强了爱国责任感和使命感,使高校大学生提高国防观念,增强保卫国家安全的意志,真正地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另外,通过系统地讲解军事知识以及高技术条件下的战争理论,学生将完成对国防、对战争的感性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进一步体验了国防建设对国家的重要性。在青年大学生的鼓舞和带动下,面对将来国际上的挑战能凝聚全中华民族的意志和力量,任何困难都能战胜和克服。所以说国防教育有利于我国国防的建设,也有利于我国国防事业的巩固与发展。
高校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也是国防建设的重要力量。在高等院校中搞好军事训练,开展系统的国防教育,加强国防知识的普及、宣传,是国家安全的需要,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重要途径。所以作为高校大学生中的一员,我们应当认真努力的去学习国防知识,树立良好的国防意识。国防教育也应当引起我们当代大学生的足够重视和关心。常言道:民无防则不安,国无防则不立。
国防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的根本大计,国防与中华民族每一个成员息息相关。胡锦涛总书记曾强调:“要高度重视和加强国防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形成全党全国关心国防、支持国防、建设国防的浓厚氛围”。
国防教育史国家增强公民的国防意识,提高公民国防行为能力而进行的教育。以下我将从 个方面阐述我对国防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一:“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加强国防教育,有助于我们树立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古人云: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畏危者存,畏亡者安。”一个没有危机意识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一个民族要生存发展,除了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发展机遇,努力促进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发展之外,必须随时认清国家安全利益所面临的危机和存在的隐患,居安思危,自觉地在思想上、行动上做好应对危机、克服隐患的充分准备。否则,这个民族就是一个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民族。只有广泛而持久地开展国防教育,教育全体公民清楚地认识我国所面临的安全形势,正确认识战争与和平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树立科学的战争观、国家安全观,唤起人民忧患意识和民族危机感,才能做到居安思危、警钟长鸣,才能应付各种战争风浪的冲击。
二:“民齐者强——”加强国防教育,有助于我们强化国防意识,增强民族向心力、凝聚力,维护祖国统一
加强国防教育,有助于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意识。国防教育既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重要基础,也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国防意识,是维系国家安全的精神长城,关系到国家的存亡安危、民族的荣辱兴衰。加强国防教育,在全体公民中不断强化国家利益至上、爱国至上、实现祖国最高利益至上的意识,从而达到增强向心力、凝聚力、维护祖国统一的目的。
国防教育的核心内容是爱国主义的教育,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的教育,因而能够激发全民的爱国之情、忧国之心和报国之志,使全体公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热爱祖国的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思想文化,激发公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发扬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优良传统,强化保卫祖国主权与领土的责任感;激发公民对和平的热爱,与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民族和睦相处,共同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有助于增强全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加强国防教育,有助于牢固树立实现国家最高利益至上的意识,激发公民建设国家的热情,增强全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并转化为振兴民族、建设国家的巨大精神力量。进行国防教育,能使公民把国家的安危、民族的兴亡时刻记在心上,树立强烈的国防意识,到战时使全民族团结一致,同仇敌忾,为着民族的尊严而奋力抗敌,誓死保卫国家,从而转化成巨大的战斗力;在和平时期,它能转化为生产力,使人们以维护国家利益为己任,把个人利益与国家的兴亡联系起来,时刻关心祖国的前途命运,焕发出为振兴国家经济作贡献的热情,自觉地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多作贡献,促进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中华民族饱经忧患、历尽沧桑,经过了百年的战乱和抗争,才获得了和平发展的权利和机遇。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刻,我们要始终贯彻“全民参与、长期坚持,讲求实效”的国防教育方针。上下同欲者胜
本文论述了军事课在普通高等学校的地位与作用,主要针对新时期国防教育对青年学生教育的特点及重要意义。军事课在普通高校的开展,体现了我国国防教育不只是国防安全观念意识教育,更重要的是提高青年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使其覆盖社会各个领域,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通过军事课使他们掌握一定的军事基础知识和技能,结合所学专业知识,为改善后备兵员知识结构,为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输送高素质后备兵员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军事课 普通高校 国防教育 素质教育
普通高校的军事课,自1985年教育部在部分高校进行大学生军事训练试点以来,不少高校将军事理论课教学和军事技能训练(统称军事课)相结合的国防教育,作为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国防教育在普通高校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20年来,各高校军事课的开展逐步得到了完善,已经走上了法制化轨道。它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国防建设培养高质量预备役技术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普通高校开展军事课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根据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的通知要求,军事课列入学校教学计划,军事理论教学时数为36学时,军事技能训练为2-3周,学生成绩记入学生档案。军事课在普通高校虽然属于基本素质教育的范畴,但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它不仅具有“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提高全民国防意识”的功能,而且是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趋于成熟的关键引导,特别是在强手如林的未来世界激烈竞争中,他们必须有坚强的意志,强烈的民族精神才能利于不败之地。所以,军事课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1、学校领导及教师的认同感
多年来实践证明,开展大学生军事课,对大学生进行军事教育不仅使学生学到了一定的军事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对他们的健康成长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另外,各高校把军事课看成是新生入学的第一课,上好这一课将给大学生在校4-5年的学习生活中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被各高校领导及教师们认同。由于各所高校领导的重视,各部门的积极支持配合,给予了大量人力物力投入,所以军事课在普通高校中充分体现出了它的育人地位和效果。
2、学生的认同感
军训期间学生们能自愿接受紧张而艰苦的军事训练,亲身体验军营生活接受军事锻炼,部队派出的优秀教官进校军训,在完成承训任务的同时,把人民军队的好思想、好作风带进了校园,使同学们有了面对面向解放军学习的机会。解放军严明的组织纪律性和优良作风对同学们产生了直接影响,解放军的良好素质和军人魅力给他们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并建立了深厚友谊。虽然是十几天的军训生活,却能使他们终身难忘,军训后仍然留恋那十几天的军营生活,有人说,“军人的素质是一种永恒”,这足以证明军事课在当代大学生心灵深处的地位和影响。目前社会上一些企事业单位招聘高校学生,把学生是否经过军事教育作为一个优先选择的条件,学生本身也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在军事教育过程中积极主动接受军事训练,认真学习军事理论基础知识争取好的成绩。
3、家长及社会的认同感
家长及社会对高校的学生军事教育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认同。家长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通过军事训练改变日常生活中懒散懈怠作风,锻炼他们的意志品德,平衡他们的心态。认为一个人要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有坚强的意志,聪明是一种财富,意志则是更大的财富。聪明人办小事,坚强者才能办大事的道理。社会上一些企事业单位招聘高校学生也把学生是否经过军事教育作为一个条件来优先选择,普通高校的军事教育得到了社会各界支持与鼓励,形成了良好社会风气。《2004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中说:“中国政府多年来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防教育,提高国防观念。国防教育工作已初步形成政府重视、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良好局面。”由此看出普通高校的国防教育有它素质教育的现实意义,是不可多得的实施人才兴国战略、培养“四有”新人的重要基地。
二、普通高校开展军事课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军事课是高校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国防教育与科学文化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校的国防教育是通过集中军事训练,上军事理论课和分层次的多种形式国防教育,以及课程之外的国防知识演讲、竞赛、军事夏令营等军体活动来体现的,无论在德育,还是在智育、体育等方面,都为大学生成才提供了一个新的载体。它不仅有助于良好道德的形成,而且拓宽了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体魄,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起到了其它教育形式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普通高校的国防教育内容是按照《通知》要求进行教学的,从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手段及方法上看,国防教育为高校教育注入了活力,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可塑性强,接受能力快,特别是刚迈入大学校门的学生,他们充满对大学的好奇和渴望,大学时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改造和形成的关键时期。高校的国防教育有着广阔的空间,使学生在军事课程之内接受系统国防教育,充分发挥着国防教育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1、通过基本军事技能训练能磨练他们的意志品质,并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精神面貌。十几年的寒窗苦读使他们长期处于脑力劳动状态,再加上各种主客观因素,普遍存在心理素质脆弱,视力下降,身体素质差等问题。而高校的军事训练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它集中训练的特点是,严格、紧张、统一、有序。这对于刚刚走出家门的大学生来说是对自我极限的挑战,军事训练很好的培养了他们顽强拼搏和集体主义协作的精神,增强他们的组织纪律观念和集体荣誉感,为他们的大学生活乃至将来的工作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大学生学习军事理论对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具有重要作用,每一个国家和民族从自身安全出发,都把自己的最新科技成果运用到国防上,大学生通过学习现代军事科学知识,可以亲身感受到自己所学专业和知识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从而极大的激发他们刻苦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可以增强勇于向困难挑战,勇攀科学高峰的意识。
3、普通高校的军事课,教学方法和手段先进灵活。目前,高校国防教育基本做到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相结合,利用多媒体教学,结合教学内容及要求制作教学课件,形象生动,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提供最新最快最先进信息,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课外国防教育活动灵活多样,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保证国防教育在高校具有稳定和长效功能。
三、普通高校开展军事课在学生素质教育中具有的深远意义
《国防教育法》指出:“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高校开展以学生军训、军事理论课教学和课外多层次多样式国防教育活动,是按照国防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适应我国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和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需要,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搞好高校国防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
学生是国防建设的后备力量,随着军事高科技的飞速发展,未来战争是技术的抗衡,是人才的较量。而这些人才的培养,仅仅靠军队院校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依靠地方院校来培养。青年学生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生动最具活力的群体。他们的素质高低,国防观念的强弱,将对社会起到巨大的“辐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社会公民绝大多数受过大、中学校教育,据2003年统计表明,全国有1100多所高等院校和11500多所高级中学按照要求开展了学生军训,800多万学生接受军事训练及军事理论基础教育。因此学生军事课开设将在全体公民中形成越来越大的覆盖面,作为后备兵员的储备,对改善现代军队兵员文化、科学技术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通过学校国防教育所积淀形成的道德行为、意志品德,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成为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新人,是一件利国利民关乎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所以,军事课在普通院校开设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高校理论战线国防教育是促进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有效方法。促进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关键在教育。国防教育在整个高等学校的教育体系中,属于基本素质教育的范畴,不仅具有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提高全民国防意识的国防功能,而且,对于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很强的综合育人功能。国防教育对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有很强的综合促进作用,是磨炼身心的有效方法。开展国防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而且有利于学生打破专业学习的思维定势,拓展思维空间,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创造力和综合思维能力,促进“智育”的发展。军事教育与普通教育最大的不同点是:军事教育对受教育对象的培养过程,强调“自觉性和强制性的辩证统一”,既要激发受教育者的学习动机,调动积极性,从而自觉接受教育,搞好训练,又要靠强制的力量,达到教育训练的标准,实现教育训练的目标。这种强制性,有利于受教育者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磨炼自己,有利于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苦乐观,从而有效地培养他们百折不挠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不畏艰难的吃苦精神。而这种意志、毅力和精神,正是21世纪高质量人才所必须具备的高素质,对于每一位参加训练....摘要:国防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开展国防教育不仅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而且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身心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培养国防后备人才,促进国防现代化。为此,高校必须提高国防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本毕业论文由无忧论文网www.xiexiebang.com整理提供 通过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大学生的国防意识,积极开展军事训练,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国防教育内容体系。
国防教育是按照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防御外来的颠覆和侵略,维护世界和平的目的要求,对公民的品德、智力和体质等施加相应影响的一种有计划的活动。《国防教育法》指出:“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1]高等院校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任,大学生作为我国人口结构中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知识的群体,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既是祖国的建设者,同时也是祖国的保卫者。因此,在高校开展国防教育对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国防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所谓素质教育,是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政治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专业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2]。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素质与素质教育是具有非常丰富内涵的一个复杂概念。从理论方面讲,其内容的丰富性充分体现出人才成长需要全面发展的时代特征;从实践角度来说,其内容的广阔度鲜明地表达了合格人才的培养教育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社会综合教育工程,它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环节都是十分重要而又必须的,各要素之间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所谓国防教育,是指国防领域里的教育现象,即按照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和安全,防御外来侵略和颠覆的目的和要求,对全体公民的品德、智力、体力等诸方面,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教育的活动。其本质是在培养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四有新人”。国防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国防理论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法制教育、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国防知识教育、军事体育教育等方面。国防教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国防教育是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和民族荣辱兴衰的大事,它最能在青年学生中引起强烈的心里共鸣,从而激发出强烈的爱国热情。因此,国防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最有效的方法,也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二是国防教育不仅是一个教学、训练的过程,也是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品质培养、作风纪律养成、身体素质锻炼的全过程。因此,它具有德、智、体、美、劳等综合的教育功能。三是由于国防教育实施方式的特殊性,使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实践,它对学生的影响教育是极为深刻的,是终生受益的,是高校其他课程所无法替代的。
从以上阐述我们可以看出,国防教育与素质教育既有内在的一致性与互补性,又有一定的区别,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素质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侧重于素质教育所要求的理想、信念、毅力、情操、品格、纪律、精神、生活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国防教育不仅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这些学科知识,而且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丰富和充实了素质教育的内容,对素质教育起到了促进作用,它为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奠定了基础。
二、国防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一)国防教育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
国防是为了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保证国家利益不受外来侵犯而采取的一切防卫措施的综合。国防意识,则与国防需要相适应而倡导和产生的以维护国家根本利益为标志的群体行为观念。它不仅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而且也可以转化为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在政治上是向心力和凝聚力,在军事上的可转化为战斗力,在经济上可转化为生产力。国防意识的强弱,历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兴衰的主要标志。国防观念关系到国家的存亡,民族的兴衰,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国防教育,极力宣扬“大国防”观念,动员全民投入和关切国防事业。因此,高校开展国防教育,培养学生的国防意识,既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思想基础,又是推动民族发展兴盛的精神动力。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然而,忧患意识日渐淡薄,国防意识、国防观念也淡化了。尤其是在青年大学生中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他们对于我国的安全环境和安全形势,知之甚少。对于西方敌对势力一直对我“西化”“分化”的图谋认识不清。对于恐怖主义,民族分裂主义,极端宗教主义的破坏的危害性认识不足。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严肃认真地对待国防教育问题,切实把大学国防教育放在重要的地位。
(二)国防教育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盛与发展的基本条件。今天,全面实现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是中华民族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共同追求。而国防建设,既是这一奋斗目标的组成部分,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障。国防教育,能使人们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信念,树立革命英雄主义、集体主义、为国家和民族献身的使命感、光荣感以及为保卫国家民族利益而自觉斗争的精神,从而进一步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近代中国曾屡遭外敌入侵,国贫民弱,社会则像一盘散沙,这除了经济落后、政治腐败的原因外,也与国民没有形成明确的国防意识有着密切的关系。新中国成立以来,先进的社会制度是中华民族具有坚强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基础,同时,以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以及安全为共同利益的现代社会国防意识的形成也是巩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精神力量。高校国防教育能够使学生把民族的共同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能够和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同抵御外来侵略颠覆的威胁,能够为民族的共同利益不惜牺牲个人或局部利益。这样,就能在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下把大家紧紧地团结起来,使中华民族具有坚不可摧的伟大力量。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大学生尤其如此,他们是民族的脊梁。加强对大学生的国防教育、尤其是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的核心),能极大地激发青年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在青年大学生的鼓舞和带动下能凝聚全中华民族的意志和力量,任何困难都能战胜和克服。如1999年5月,美国用导弹袭击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之后,首先是大学生发起了反美示威抗议游行,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力量。
(三)国防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身心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协调发展,引导他们勤于学习、富于创造、甘于奉献,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时代新人。高校国防教育,主要以理论教学和军事训练为主。在教学方面,由于现代战争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它不仅是综合国力的较量,也是科技实力的较量。军事科学是一门范围广博、内容丰富的综合性科学,它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等众多学科,而军事科学教育围绕高科技战争进行,传授现代军事高技术知识,如微电子、光电子、人工智能、纳米技术等,这些都能增加大学生的科技知识,使他们了解现代科技前沿,了解国际形势,开阔视野,培养其忧患意识、爱国意识,并使其智力、本毕业论文由无忧论文网www.xiexiebang.com整理提供
心理得到协调发展。在军事训练方面,主要是集中一定的时间,对大学生强制性进行队列、射击实战、以及体能等方面的军事技能训练,其目的就是要通过亲身体验,使他们感受到部队严明的组识纪律、雷厉风行的生活作风、不畏艰难的吃苦意识,从而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集体观念,锻炼健壮的体魄,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并掌握基本的军事技能。这样,通过军事理论学习和军事训练,能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练就其健康的体魄,丰富其人格修养、情感意识和道德素质。
(四)国防教育有利于培养国防后备人才,促进国防现代化
我国国防建设一直坚持走精干的常备军和强大的后备力量相结合的道路,这也是我国新时期国防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易于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如果抓好这个群体的国防教育,我们便储备了一大批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而又掌握了一定军事技能的高素质的国防后备力量。为此,对大学生进行军事理论教学,必要的军事训练,以便必要时为部队输送高技术军事人才,成为战时扩建、组建部队的骨干,为打赢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创造条件,为国防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提供有力保障。因而,大学国防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国防能力。
未来高技术条件的局部战争仍要坚持人民战争。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大批高新技术用于军事领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看,传统的人民战争的方式已经过时了。但是,人民战争的理念不能丢。在新的形势下,人民战争仍有它存在的意义,如信息战、网络战等一些没有硝烟的战争,人民群众中的技术群体会大有作为。他们可以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投入到维护国家安全的行列中来。那么,我们的青年大学生,无论是在校生还是毕业生,他们个个都有专长,如果他们受过较好的大学国防教育,走上社会之后,他们之中的绝大多数将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影响着周围的人,而一部分还将走上领导岗位,其影响和作用就更大了。在和平时期,他们是国防教育的骨干,而一旦战争发生,他们便成为人民战争的排头兵,能发动和组织广大群众参与战争,形成强大的合力,取得战争的胜利,为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人民战争打牢了坚实的基础。
三、开展大学生国防教育的基本途径
(一)加强领导,提高国防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长期以来,高校对国防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够,部分领导和学生狭义地认为国防教育只是军队或军事院校的事,对一般高校来说无关紧要。由此造成了对国防教育认识上的偏差或误解。比如:一些高校的领导把军训当做大学生国防教育的全部内容,认为学生进行了军训,就是接受了国防教育,学校的国防教育就已经完成了任务,达到了目的。为此,高校必须加强对国防教育的领导,转变观念,提高国防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明确国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国防教育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等有关文件和法律法规,完善国防教育体制,明确国防教育的任务、目的、方式和方法。
(二)大力宣传国防政策,增强大学生的国防意识
市场经济强化了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和独立意识,却弱化了集体意识、国家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西方的民主政治和腐朽的思想文化使一部分大学生盲目崇拜,国家安全和民族观念淡化;一些大学生沉湎于网络,精神空虚,道德底下,信仰缺失,价值观念混乱,等等。由于这些负面因素的影响,一部分大学生对爱国、民族自尊、国家安全等产生了迷茫。为此,高校要通过各种形式,如“宣传日”、“宣传周”、“宣传月”等,通过校内的宣传板报、黑板报、校报校刊、校园广播电视节目、横幅、警示牌、格言等形式,加强各种国防法规的宣传教育,使大学生充分了解我国国防政策、国防教育的现状、国防教育的重要性,增强其紧迫感、责任感和忧患意识,使他们自觉投入到国防教育中去。同时,还可以通过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文艺演出、演讲比赛、军事读书活动、革命历史知识竞赛、国防教育征文大赛、播放优秀军事题材影片、举办国防教育理论讲座等,丰富大学生的国防和军事知识,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激发他们为我国国防建设而努力奋斗、刻苦拼搏。
(三)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规范并完善国防教育内容
目前高校的国防教育,主要是指与国防教育内容有关的军事理论课和军事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其中军事理论课主要包括中国国防、军事思想、世界军事、军事高技术、高技术战争等内容,它是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传授的;军事技能主要是通过军事训练来掌握,其内容包括队列、射击、战术、军事地形学、综合训练等。大学生学习军事理论课,参加军事技能训练,其目的是使大学生掌握基本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后备兵员和培养预备役军官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新的历史时期,国防教育的内容要实现从传统教育向掌握高科技知识的转变。国防教育的内容是由国防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的任务决定的。我们要在继续普及国防知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有重点地抓好维护国家安全、国家利益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维护国家统一的观念,强化反侵略、反分裂意识;树立国家利益至上观念,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更加自觉地履行国防义务;增强维护国家政治、经济、科技、信息安全的警惕性,以实际行动为国家改革、发展与稳定作贡献。
(四)以育人为目标,积极开展大学生军事训练
对大学生进行军训技能训练,是目前大多数高校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方式之一。开展军事训练可以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强健体魄,培养优良的团队精神、集体主义意识,练就艰苦奋斗作风和不畏艰难、顽强拼搏、吃苦耐劳的战斗精神,使其身心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和提高。除此之外,还可以开展更多的与军事技能训练相关的军事实践活动,比如针对当今信息化战争的作战样式,进行一些模拟“战争”(如简易的电子对抗、指挥自动化、心理战等),使他们在“实战”条件下感受战争的残酷,培养他们热爱生命、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意识。也可以组织大学生参观军事院校、国防设施和部队军事演练,甚至可以选取训练优秀的、兴趣广泛的大学生直接参与到部队实战演练中去,使他们切身体验部队生活的与众不同,认识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崇高与伟大,激发他们的奋斗精神。另外开展一些军事技能比赛,如队列训练比赛、叠被子比赛、体能竞赛、军歌合唱比赛等,并对表现优秀的人给予一定的奖励。
在军训过程中,高校要坚持以育人为目标,把军训作为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和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纳入学生大学期间教育培养规划之中,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素质教育、校风学风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解放军优良传统教育相结合,把校风校纪教育和解放军条令条例教育相结合,把文化知识学习和军事知识学习相结合,组织学生上好大学生活的第一课,形成了育人为本、按纲施训、军政并举、寓教与训的学生军训工作的良好氛围。
加强以爱国主义为中心的国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必须充分认识到国防教育对国家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领导,完善国防教育机制,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活动,为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高校国防教育的重大作用与意义
论大学生开展国防教育的必要性
学习了军事理论我们知道,自古以来,有国就要防,无国防而不立。首先国防的概念是指捍卫国家主权、国土完整和安全,防御外来侵略而进行的军事、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的总称。国防的成功与否关系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亡、荣辱与兴衰。它捍卫国家的尊严,保卫国家主权统一;维护国家的安全、保卫国家的领土完整;反对侵略和武装颠覆。强大的国防,是国家、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国家发展的根基。国防教育是指国防领域里的教育现象,即按照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和安全,防御外来侵略和颠覆的目的和要求,对全体公民的品德、智力、体力等诸方面,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教育的活动。
就上面两点可看出在高校开展国防教育是必要的。由中国近代史的学习可知,中国近代史是一部部写满血与泪的史书。尽管我们已经远离了那个的时代,尽管已经不用再时刻担心着炮火的,可是,我似乎仍听得到四万万同胞共同埋葬日本侵略者的怒吼中,听到了“百万雄师过大江”时的隆隆炮声。虽然如今我们的国防日益巩固,但是当我们怀着企盼和平的心情迎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一次次的战争,地区冲突让我们失望。科索沃战争、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中国驻南使馆的被轰炸,现在中国与多个的岛屿争端,海洋领土的冲突。不断炸响的炮火声,一次次的争端反复证明了:战争与和平总是在交相更替,永久的和平似乎不是那么容易。“天下虽安、忘战必危”的道理我们是需要牢记的。这些事例提醒了我们必须要有所准备,而这种准备就是要在全民中加强国防教育,普及人们的军事知识。而其中最重要的一块,作为未来的高技术战争国家国防后备力量,在校大学生更应该接受到国防教育,努力学习掌握基本的军事技能,做好应付战争的准备,时刻提高警惕,掌握必要的国防常识,随时为祖国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作出贡献。
高校开展国防教育是加强国防建设的需要,高校是培养强大国防预备役力量的重要阵地。然而现在很多大学生并不不关心国事、军事,沉迷于游戏等等,导致了缺乏起码的国防常识,对国家的安全形势和国防政策了解不够、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在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中的骨干作用。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必须加强高校学生的国防教育。高校国防教育不仅有利于国防建设,也有利于增加大学生的爱国主义观念和民族忧患意识。加强国防建设,必须 1
依靠国家的各个方面的综合力量。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的当代高校大学生,在不久的将来将是国家建设的中流砥柱。然而由于当代大学生生活在条件优越的和平年代,因而国防意识不够强,而面对瞬息万变的国际局势拥有足够的国防知识又必不可少,因而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是必然的,紧迫。
在高校开展国防教育有着重大的意义:首先,国防教育对国家具有重要意义。一些大国,如美国的行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爱好和平的人民的限制。但是我们都知道天下远远没有达到和平,战争的威胁是存在的,维护国家的安全还是需要强大的军事力量而非道义来捍卫。其次,国防教育对人才的培养有重要意义。一个合格的人才要充分了解国防建设的目的、方针和政策,有着对国防的义务感、责任感和坚决保卫祖国的意识与觉悟。第三,国防教育对素质教育的发展也有重要意义。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使命感,增强学习动力,培养良好的纪律观念和行为习惯。
开展国防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还有利于学生打破专业学习的思维定势,拓展思维空间,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能力,促进“智育”的发展。在高校开展国防教育,有助于培养国防建设人才,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国防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防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国防理论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法制教育、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国防知识教育、军事体育教育等方面。它能够使高校大学生充分了解国防历史与其重要意义,从而使高校大学生在接下来的和平与战争的对抗中起到巩固国家国防的作用。促进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关键在教育,国防教育是促进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有效方法。另外,国防教育在整个高等学校的教育体系中,属于基本素质教育的范畴,不仅具有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提高全民国防意识的国防功能,而且对于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很强的综合育人功能。国防教育对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有很强的综合促进作用,是磨炼身心的有效方法。
国防教育的根本目的仍是为了国防。首先,在高校开展国防教育不仅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增强大学生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身心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还有利于培养国防后备人才,促进国防现代化。其次,加强对大学生的国防教育、尤其是爱国主义教育,能极大地激发青年大学生的民族自豪
感和爱国热情,让大学生能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国现代国防的力量以及与周边国家的军事战略关系,增强了高校大学生关注当今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的意识,增强了爱国责任感和使命感,使高校大学生提高国防观念,增强保卫国家安全的意志,真正地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另外,通过系统地讲解军事知识以及高技术条件下的战争理论,学生将完成对国防、对战争的感性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进一步体验了国防建设对国家的重要性。在青年大学生的鼓舞和带动下,面对将来国际上的挑战能凝聚全中华民族的意志和力量,任何困难都能战胜和克服。所以说国防教育有利于我国国防的建设,也有利于我国国防事业的巩固与发展。
高校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也是国防建设的重要力量。在高等院校中开展系统的国防教育,加强国防知识的普及、宣传,是国家安全的需要,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重要途径。
第五篇:高校国防教育的重大作用与意义
高校国防教育的重大作用与意义
远古以来,有国就有防,无国防而不立。国防是捍卫国家主权、国土完整和安全,防御外来侵略而进行的军事、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的总称。它是人类社会发展与安全需要的产物。它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亡、荣辱与兴衰。它捍卫国家 主权、统一、维护国家的安全、保卫国家的领土完整反对侵略和武装颠覆。强大的国防,是国家、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
高校开展国防教育是当前国际形势的需要。近代以来,一部部写满血与泪的史书依然在记忆深处。尽管我们已经远离了“金戈铁马饮冰河”,尽管已经用不着再“醉里挑灯看剑”,可是,在那五星红旗的猎猎飘扬中,我们似乎听到了四万万同胞共同埋葬日本侵略者的怒吼,听到了“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的隆隆炮声,听到了志愿军“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军歌,虽然如今我们的国防日益巩固,但是当人们怀着企盼和平的心态迎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科索沃的轰炸声、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火、中国驻南使馆的被轰炸、,“海空卫士”王伟的壮烈捐躯把我们从梦中震醒。不断炸响的炮火声反复证明了:人类的永久和平还不能随着新世纪的到来而到来,战争与和平总是在交相更替。因此无论何时我们都要牢记“天下虽安、忘战必危”的道理。这些事例提醒了我们必须要有所准备,而这种准备就是要在全民中加强国防教育,普及军事知识。作为未来的高技术战争条件下我国国防后备力量中的骨干,高校大学生更应该接受到国防教育,培养爱党、护国之心,努力学习掌握基本的军事技能,做好应付战争的准备,时刻提高警惕,掌握必要的国防常识,随时为祖国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作出贡献。
高校开展国防教育是加强国防建设的需要,高校是培养强大国防预备役力量的重要阵地。然而现在很多大学生不关心国事、军事,缺乏起码的国防常识,对国家的安全形势和国防政策了解不够、理解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 1
生在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中的骨干作用。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必须加强高校中的国防教育。高校国防教育不仅有利于国防建设,也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观念和民族忧患意识。加强国防建设,进行国防斗争,必须依靠国家的各个方面的综合力量。作为掌握较高文化知识,具有较高素质修养的当代高校大学生,在不久的将来将是国家建设的中流砥柱。然而由于当代大学生生活在条件优越的和平年代,因而国防意识不够强,而面对瞬息万变的国际局势拥有足够的国防知识又必不可少,因而对大学生进行“居安思危、矢志报国、磨砺青春、升华自我”的国防教育具有时代必然性和历史紧迫性。
中国历代有作为的统治者、教育家和军事家,同样都很重视国防建设,重视对人民的尚武卫国的思想教育,并把它视为立国安邦之道。“国无防不立”,“落后就要挨打”,这些都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教训,都是历代仁人志士用鲜血换来的经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更是千年来被反复证明、颠扑不破的真理。长期的和平环境容易使人产生松懈麻痹思想,国防意识开始淡薄。然而当今世界军事变革风起云涌,对我国而言,安全和主权永远是第一位的。中国是世界上所有国家中周边环境最复杂的国家,也是面临的安全威胁多元化的国家。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形势任务发展,强化大国防观念与增强高校防意识就尤其重要。高校大学生作为祖国坚实有力的后备军,对当代高校大学生开展国防教育有利于增强国防意识与爱国意识,打下一定理论基础,为祖国国防事业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备力量。
在高校开展国防教育有着其自身重大的意义:首先,国防教育对国家具有重要意义。当今国际大环境是一超多强,超级大国的行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爱好和平的人民的限制。可是天下仍然远远没有太平,战争的威胁时刻存在,和平仍然需要强大的军事力量而非道义来捍卫。其次,国防教育对高级人才的培养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充分认识国防建设的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增强对国防的义务感、责任感和坚决保卫祖国的坚强意志。第三,国防教育对素质教育也有重要意义。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使命感,增强学习
动力,培养良好的纪律观念和行为习惯。
开展国防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还有利于学生打破专业学习的思维定势,拓展思维空间,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创造力和综合思维能力,促进“智育”的发展。加强国防教育,有助于培养国防建设人才,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国防教育是指国防领域里的教育现象,即按照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和安全,防御外来侵略和颠覆的目的和要求,对全体公民的品德、智力、体力等诸方面,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教育的活动,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防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国防理论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法制教育、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国防知识教育、军事体育教育等方面。国防教育是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和民族荣辱兴衰的大事,它能够使高校大学生充分了解国防历史与其重要意义,从而使高校大学生在接下来的和平与战争的对抗中起到巩固国家国防的作用。促进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关键在教育,国防教育是促进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有效方法。另外,国防教育在整个高等学校的教育体系中,属于基本素质教育的范畴,不仅具有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提高全民国防意识的国防功能,而且对于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很强的综合育人功能。国防教育对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有很强的综合促进作用,是磨炼身心的有效方法。
国防教育的根本目的仍是为了国防。首先,在高校开展国防教育不仅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增强大学生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身心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还有利于培养国防后备人才,促进国防现代化。其次,加强对大学生的国防教育、尤其是爱国主义教育,能极大地激发青年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让大学生能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国现代国防的力量以及与周边国家的军事战略关系,增强了高校大学生关注当今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的意识,增强了爱国责任感和使命感,使高校大学生提高国防观念,增强保卫国家安全的意志,真正地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另外,通过系统地讲解军事知识以及高技术条件下的战争理论,学生将完成对国防、对战争的感性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进一步体验了国防建设对国家的重要性。
在青年大学生的鼓舞和带动下,面对将来国际上的挑战能凝聚全中华民族的意志和力量,任何困难都能战胜和克服。所以说国防教育有利于我国国防的建设,也有利于我国国防事业的巩固与发展。
高校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也是国防建设的重要力量。在高等院校中搞好军事训练,开展系统的国防教育,加强国防知识的普及、宣传,是国家安全的需要,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重要途径。所以作为高校大学生中的一员,我们应当认真努力的去学习国防知识,树立良好的国防意识。国防教育也应当引起我们当代大学生的足够重视和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