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文农村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发展的促进
新疆边远地区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发展的促进
摘要: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良好的校园文化让人如沐春风,农村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不断推进、长期积累的过程。建设有农村特色的校园文化要立足于学校本身,在借鉴优秀学校建设经验的同时体现农村学校自身的办学风格。总而言之,我们必须加大校园文化的建设力度,使农村学校真正成为传播精神文明的主阵地,并进而由点及面,辐射到农(乡)村,促进农(乡)村政治稳定、文化繁荣与经济发展,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贡献。农村中学教育资源相对落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功能薄弱,给发展农村教育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我主要通过三个方面介绍在农村中学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发展的促进作用。即
一、校园文化建设促师资队伍发展。
二、校园文化建设能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
三、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养成教育的形成。
关键词; 校园文化;农牧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
“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通过教育教学活动所创造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通俗的说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目前,校园文化越来越受到研穵者、学校管理者和广大教师的重视,校园文化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探索成为关注的焦点,我将从校园文化建设对新疆边远新建学校建设发展起到的促进作用展开论述。新疆阿勒泰地区福海县是边境县,县域内的哈萨克族牧民一直沿袭着“四季转场,终年放牧”的传统生活方式,在脆弱的生态环境和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背景下,这种传统落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严重阻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福海县西城区学校是一所刚刚建校三年的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源全部来自农牧区,学生中70%是哈萨克学生,如何发展这所新建的学校,从学校刚建立至今,我们认识到要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以校园文化为引领,树立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时刻牢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以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努力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发展。
一、校园文化建设促师资队伍发展。
(1)毋容置疑,师资队伍是提高学校办学质量的关键,一所学校的兴衰,与教师的素质是分不开的,师资队伍的有效建设,校园文化则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新建学校师资重新组合后,学校管理者可以利用校园文化培养教师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形成文明优良的校风。在教学中,我们鼓励教师按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和精神大胆实践,组织教师对典型的教育教学案例进行分析思考,对学生进行分析,制定了一系列附合农牧区教师发展的上课条例,学校主导老师以爱生为先,鼓励为主,引导教师积极参与课堂教学。通过实践,我们把每一间教室后排安装一个办公桌,让教师进班办公成为常态化,一学期下来,学生学习、纪律(日常行为习惯)等(各方面)进步很大,(学生的学习有原来老师“看着”学,到现在学生“自觉”学;课堂纪律 由原来的“自由散漫”,到现在的“聚精会神”;现在上下课进出楼道个个都是轻声慢步,靠右而行,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在2011年中考内高班(考试)成绩中,学(我)校以16名学生成绩上线(的好成绩)名列全地区第一名。(得到了广大农牧民家长的认可。)
二、校园文化建设能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
新疆是各民族大团结的地方,新建学校中民汉合校是大势所趋,我们在工作中,要提高师生团结是第一位的意识。讲政治,讲团结,老师们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关心。我们学校开展了“教师结对子活动,民汉共同办公,共同教研”等一系列工作活动。和谐的同事关系和良好的舆论环境更能促进学校良性发展。在学校制度文化建设中尊重民汉教师主体地位,所有制度的执行都提交教代会讨论,广泛征求教师意见,让教职工在公平竞争中开展工作。制度文化的形成,使学校的各项活动都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促进了学校优良校风的形成,逐步成为校园文化重要的一部分。
制度文化要规范。制度是校园文化建设初级阶段的产物,是为了达到无意境界而采取的一种有意识手段,是为了保障学校教育的有章、有序和有效。目的是先用制度来强化,而后用情境来内化,(再用真情去感化)。(因此制度文化更要规范)学校的规章制度要体现全、细、严。(更要切入本校的实际,体现人性化。)在制定前要考虑周 全,注重实效,确保公平,要通过各种形式让广大师生了解和掌 握各项规章制度,使大家明白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怎么 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违反了规章制度要受什么处罚,符合 条件将得到什么奖励,(让广大教职工明白今天如果不努力工作,明天可能没工作的道理)从而形成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的制度文化环境。
我校在校园建筑 物(户)外墙壁用醒目标语宣传办学思想,如在教学楼前厅书写“踏实做事,诚实做人。”的校训;在综合楼大厅书写“文明、和谐、团结、创新。”的校风;“乐教、善教、严谨、探究。”的教风;“乐学、会学、博学、求实。”的学风。学校生活区门前(学生宿舍)张贴温馨提示;运动区墙面张贴永久性标语、体育运动图标;教学楼走廊张贴名人头像、名言警句及温馨提示;(教室门前张贴班主任寄语;各个教室根据班级不同情况进行不同形式的班级布置,展示了学生的才艺,体现了不同的风格,)学校在设计学校大型校训浮雕时(及)在设计教室牌匾(设计)等(方面),都考虑到学校(是)民汉合校这一中心,在设计元素中(既)体现出了民族风情文化,又有(体现了)汉文化的(内涵)在色调在内。校重在学生2010年3月汇编成册。《福海县西城区寄宿制学校管理制度汇编》
三、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养成教育的形成。
(一)、学校要真正创办出自己的特色,就必须在校本开发上下功夫。我校是一所民汉合校,学生全部来自农(牧)村,学生父母(家长)大多是农(牧)民。学校计划强化“以劳树德、以劳强体、以劳增智、以劳创新”的观念,从思想上经常教育学生必须具有劳动观念,4 并经常在家长会上宣传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与学生个性发展相适应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能。同时,学校积极组织学生每日进行室内、室外的清扫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美德,在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的前提下,下大力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为加强寄宿制学校学生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我校根据学生实际,实行执周班制度,执周班负责本周内学校全面工作。这样以来,每一位老师和学生既是服务者,又是被服务者。每一个人都受双重制约,“习惯不养成,一切等一零”。农村学校的学生勤劳,诚实,但不够自信,只在(要)正确引导,孩子们就能养成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校园文化建设的功能,不是直接可以触摸到的,然而生活在校园之中的人时时、处处可以感受得到。我们开展了适合区情的系列主题班会和教育活动从以下几个方面狠抓落实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1)团结互爱,注重仪表教育;(2)真诚友爱,勤奋学习教育;(3)勤苦俭朴,孝敬父母教育;(4)尊纪守法,严于律已教育。
通过系列活地的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更好地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新建学校中,我们立足课本和学生实际,注重双基,关注学法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坚持“低起点,多台阶,稳步提升”的策略。(反对拔苗助长、死板硬套和一刀切)
(二)我校班级文化建设采取“开放式”班级管理模式,这一模 式是针对传统的由班主任包办代替的封闭式班级管理而提出来的,即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及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以往,许多班级开展活动都是在德育处、团队统一要求下开展的,这样并没有凸显出班级特色来,我校以学生的主动参与为途径,形成个性化班级特色为目的开放式班级管理工作。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比较全面的养成教育的形成。
长期以来,在新疆边远农牧区还存在着迷信、封闭的落后思想 观念和生活方式。这是制约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可忽视的因 素。文化具有扩散性。因此,可以通过学校师生将优秀的校园文化(和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传播到农(牧)村和家庭之中。这对于农村地区落后风俗、习惯的改造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第二篇:论文:浅谈农村中学校园文化建设
浅谈农村中学校园文化建设
湖北省谷城县石花镇一中 阮华波
校园文化就是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并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作风和行为准则。它主要是通过学校历史、学校的形象标志、学校建筑、内部机构设置、学校管理制度、管理行为、校风、教风、学校的各种活动仪式、师生关系、学校环境、办学思想、管理观念、员工的工作态度等表现出来。它是学校中比较复杂的隐性课程和管理对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与管理,可以提高校园文化的品位,强化文化的育人功能。
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近年来,我校校园的绿化、净化工作做得比较好,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也正逐步形成。优美的校园环境和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是一件事关学校长足发展,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和学生受教育质量的工作,是一所好学校的必备条件,所以它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具有特别的意义。
一、农村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1.偏于硬件设施建设,而不太注重丰富的精神文化建设,注重的是外部的输血、投资,而忽略了内在的造血机制的创立和传统资源的开掘与利用,以致出现了设施豪华与精神缺钙的倾向。在这一点上我所在的乡镇各中学表现的都很突出。2.在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很多学校育人理念还是以前的育人理念,管理还是以前的管理,运行机制依旧,学校文化建设自主发展的意识、环境、机制还没有真正的确立,校园生活单调贫乏。如:我们谷城县各校近年来都在实施
新课改条件下的“高效课堂”,但在应试教育的条件下教师的育人观念还是老一套,更谈不上校园文化建设。3.对校园文化建设存在诸多误解,认为校园文化就是校园风气,校园文化建设就是搞活动,校园文化就是校容校貌,校园文化建设一个形象、一个模式,内容上缺乏应有的个性。在这一点上,我校具有一定的特色,在近几年的活动中,逐渐形成了以“生命,生存,生活”,“成长,成才,成功”为理论精髓的“三生,三成”教育。4.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认识模糊不清,理解不求甚解,操作流于形式,直接导致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得不到很好发挥。这是许多农村中学存在的共性。
二、农村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一所学校的文化底蕴越厚,学校发展的基石就越牢,潜移默化的影响就越大,就会形成一个巨大的教育磁场。所谓校园文化,是由教师和学生以校园为空间背景,围绕教学活动和校园生活而创设并共享的,以文化冲突与整合为表征的亚文化系统。它是整个学校存在、发展方式的总和,是学校特有的精神风貌和文化氛围的统一,是办学目标、校风校貌、学校传统等的综合体现。它主要包括校园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
校园环境文化主要指校园的景观、设施等各种物化存在所体现出的文化意义,它是人的思想(包括哲学、伦理、美学等)的外化;校园制度文化主要是指学校的传统习惯、办学理念和规章制度以及教学科研工作模式,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规范和准则;校园精神文化是指学校师生员工群体的思想意识、舆论风气、心理素质、人生态度、价
值取向、精神风貌,它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校园行为文化主要是指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即行为规则、行为要求所呈现出的文化内涵,它是对校园文化某种价值观的具体化、规范化。四个层面相辅相成,浑然一体,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总和。我校在这四个层面上都下了很大的功夫,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农村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实施
(一)改善办学条件,构建优美的学校环境文化
加强校园建设,优化育人环境。校园硬文化是实现精神文化的途径与载体,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它是一种直观性的文化,直接表现出学校师生所处的文化氛围,有较强的形象性,感染力。进入校园,师生所见到的,摸着的,这种就是物质文化,或称之为物志文化。校园硬文化的建设及管理最直接地反映出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指导思想,体现教育性和艺术性。有助于陶冶校园人情操,塑造校园人美好心灵,激发校园人开拓进取精神。
原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用环境,用学生创造的周围情景,用丰富的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学生不仅是校园美的欣赏者,也应该是校园美的创造者。在校园环境的建设和保养中,我校经常组织同学们参加植树、种花、除草等劳动,参加 “一天一小扫,一周一大扫”的清洁活动,参加每周一次的劳动课。在劳动中,使同学们培养了劳动观念,学会了劳动技能,也增强了体质,看到校园在劳动中变得干干净净、漂漂亮亮,看到花更艳、草更绿、路更净,劳动美、生活美、社会美的情操在他们心底得到了升华。在这些美的创造和保护中,同学们学会了做人,学会了求知,学会了劳动,学会了生活,学会了健体,学会了审美。优美、恬静、整洁的校园环境,不仅给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而且给人以求知的欲望和美的享受,发挥了育人的作用。
校园硬文化建设,坚持学校与师生相结合,群策群力师生动手,教学总环境由学校负责,教学区内而非永久性由各班师生动手完成保护,通过开展各类活动来促进对硬环境的建设,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校园做到净化、美化、绿化和靓化,“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精心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二)强化学校管理,创建规范的学校管理文化
学校的管理文化主要是指学校的办学思想,各种管理制度,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校纪校规等。学校的办学思想作为学校文化的精神因素,具有催人奋进、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教育力量,是全校师生共同的理想、信念、行为价值,反映学校的精神面貌和发展势态。我校的校训“团结、勤奋、文明、创新”正是这种精神文化的高度概括。在办学思想的指导下,我校还制定了各种管理制度,这是依法施教、依法学习、依法生活、依法行政的重要保证。它以文件形式存在,以思想行为习惯为表现形式。对于教师管理制度由以下几方面构成:一是普遍性的工作要求,如办公制度、作息制度、会议制度、学习制度、请假制度;二是具有导向指导作用的各类岗位职责和
行为规范,如:校长职责、教师职责、教学常规等;三是具有激励强制性质的,如考勤考绩制度、考核评比奖惩制度等;四是党和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学生管理制度除了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外,还包括评优、表彰等制度。学校管理文化的形成,首先使学习、生活、工作等活动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违规必究;其次是通过广泛的学习宣传贯彻,使学校管理文化成为师生行为的共同准则,内化成为一种自觉行动,并逐渐转化为内在需要,促进了优良校风的形成。
“不依规矩,不成方圆”,一所学校,须有一套完整的制度。但是要赋予制度以文化色彩,使制度“文化”化。制度文化,是处于表层面的物质文化与深层面的精神文化之间的层面,不可缺少,不可替代。学校在制订规章制度中,突出价值观念、素质要求、态度作风等,给制度以灵魂、强调人的理想信念、奋斗方向、做人准则,把精神要求与具体规定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软文化”与“硬制度”熔于一炉,铸造出刚柔相济、软硬相容的“合金”式的规章制度。使之既能起强制作用,又能发挥激励规范的作用。使师生在执行制度、遵守纪律的同时,享有自尊,实现自我价值。比如我校每年一度的教师表彰大会,优秀学生颁奖仪式,优秀学生电视展播等都创造出了浓厚文化气氛,动情动心、催人奋进。
加强校园软文化建设,力求体现“静、净、敬”,并在学科教学中融入文化建设。强化管理育人软文化是管理的深层结构,需建立一整套较为健全的运行机制,如:岗位目标责任制,班主任、任课教师
工作责任制,值周工作责任制等。这些机制总体围绕“静、净、敬”开展活动。这样的组织文化建设既立足于职责、分工明确、职责分明,考核到位,又保证各项质量的提高符合管理育人,教学育人,服务育人的总要求,洋溢着人文的关怀。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校园文化的建设。课堂教学活动是教育的主阵地,是学生接受各科教育的直接渠道,我校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探索中,学科渗透教育的做法是:深入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所蕴含的校园文化因素,使校园文化渗透科学化、经常化、系列化。比如在比较抽象的数学教学中,首先营造出较浓厚的以数学为特色的校园文化,通过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奥数班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了解学习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让学生感知所学数学是有用的,有价值的,数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且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数学学科中及时进行德育的渗透。使学生对数学津津乐道,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与营造一个良好的数学文化氛围,明白了数学的价值所在,感受到数学教学也是校园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应当要充分融合于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利用校园文化氛围的潜移默化影响,使数学成为诸学科中的亮点,进而带动诸学科发展,从而促使学生、教师、学校的同步发展,挖掘学科文化的潜能。
校园的硬文化与软文化建设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的,我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通过精神文明的建设多出成绩,用制度文化的建设保证精神文化建设,同时在硬文化中充分展示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建设的成果,发挥人文管理功能,营造和谐的、绿色的、积极向上的
校园文化。
(三)改进课堂教学,创设和谐的学校课堂文化
学校课堂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一个部分。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课堂是课改的主阵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发掘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做学习的主人。要达到这个目标,关键在于改善课堂文化的气氛,教师心中要有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中减轻心理压力,激发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
以开展新课程改革实验为契机,加强和改进新课程研讨工作,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一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法与学法的改革同步进行,扎实开展“校本教研”,有效提高教研质量,切实帮助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驾驭新课程的能力,推进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我校要求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一节研讨课,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和新课程理念、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落实,推动新课程有效实施,适应了学生的多元化要求,完成了教书育人的使命。
(四)发挥特色优势,形成丰富的学校活动文化
学生的课外活动是课堂以外的学校活动文化的主要形式,它有利于造就校园文化生动性,增强校园文化凝聚力与吸引力,有利于改变校园文化封闭性,增强开放性,还有利于弘扬校园文化的创造精神,培养创新人才。它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商品经济社会中,社会文化新颖多样,龙蛇混杂,对青少年适宜与不适宜问题,学
校需要通过自身的文化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文化的辨析能力,并引入健康的适合青少年特点的内容和形式,充实发展学校活动文化,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课外活动文化,达到活动育人的目的。我校在校园文化活动中下了很大的气力,当然,也收获颇丰。
健康的学校活动文化的形成,既充实了学生的精神生活,又给予学生健康的熏陶,增强了学校对学生的吸引力、凝聚力,增强了学生对社会文化的辨析力和自控力,使他们能在复杂的社会中健康地成长。
总之,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学校育人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对促进学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上只是我个人的粗浅看法,如有不当之处,望各位专家批评指正。谢谢!
第三篇:加强学校文化建设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加强学校文化建设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山阳县高坝店镇第一初级中学申请五星级文化校园申报材料
一、基本情况
山阳县高坝店镇第一初级中学,是一所全日制公办初级中学。坐落在高坝镇鱼塘村。现有9个教学班,教师46人,学生400 余名;其中住宿生220 余名。校园总面积29680m2,建筑面积12800 m2,绿化面积6100 m2;宿舍480m2,食堂(含餐厅)720m2;体育场地面积4880 m2。各类部室设置齐全,仪器设备配置达到了国家及省颁标准,实现了校园网、班班通。校园三季有花,四季常青。
二、主要做法
(一)学校管理
一是该校始终高度重视创建工作。制定有创建规划,并有具体落实措施。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支部书记为副组长,校务会成员等 10人组成的创建领导小组。并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创建《方案》和《细则》,经常检查总结,开会研究文明创建工作。学校领导班子团结进取,求真务实,清正廉洁,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中积极带头,树立了良好形象。学校坚持以“育人为根本,质量求生存,安全为保障”的办学宗旨,积极推行合作互动式教学,探索先学后教课堂模式。大力开展教研教改活动,撰写研讨论文,推行推门听课制度,开展优质课赛讲活动,实施青蓝工程,大大提升了办学品位,提高了教育质量。以“低重心运行,高效率工作,多层次管理,近距离服务”的管理理念,凝心聚力谋发展,齐心协力抓质量,求真务实抓管理。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精心创建文明校园、平安校园、书香校园、和谐校园。确立了以“翠竹为载体,以翠竹精神为主题,感恩教育为主线”的学校文化核心理念体系,构建“虚心坚韧、团结向上”的一中团队。
二是学校注重素质教育,深化内涵发展。经常开展各项活动,陶冶学生情操,活跃校园文化生活。每年召开春夏两季运动会,广播操、拔河、越野赛等体育项目比赛。成立了书画,手工制作,体育,文学社团,创办了素质教育成果展厅,制作了泥塑、剪纸、竹制品、根雕、书画作品1000余件,编写素质教育校本教材20多种类,激发了学生兴趣,丰富学生校园生活。每年都要举办爱国诗歌诵唱赛、爱生乐教感恩励志师生演讲赛、校园文化艺术节;举办了“修师德铸师魂树师表,尊师长勤学习会感恩”师生同台演讲赛;在文化长廊,组建英语角,创设学英语说英语环境;制作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和《感恩励志教育》宣传墙,阶梯文化、楼道文化随处可见,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今年4月11日,山阳县政府在该校举行了人防宣传教育暨防空防灾应急疏散演练活动,机关干部、学校师生及群众700余人参加了此次演习活动,消防官兵为广大师生和群众现场讲解了灭火器使用方法,模拟演练油类、石油液化气罐火灾扑救示范以及防盗门、木门的破拆,给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素质教育课。
三是坚持和完善各种规章管理制度。先后补充完善了四个方面18条教学管理制度,教育教学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教育教学设施齐全,管理科学。能严格执行新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重过程管理,实施量化考核,配合绩效工资改革,制定量化考核细则,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注重教学环节管理,重章节过关和单元检查,查漏补缺,及时调整教法,改变对学困生和特殊生的管理方式,不让每一名学生掉队;重视教研教改,开展听评课活动,向名师学习,不断提高授课艺术;开设体音美特长班,使学生兴趣得到激发,全面发展得到加强。为我校创建活动的蓬勃开展创造良好条件。
四是该校能定期召开教代会、工会、校委会,对学校重大事务、财务、政务进行公开。学校建立重大事情集体研究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和中心组学习制度,教代会制度健全,并坚持能较好地起到参与、监督、保障作用。严格按照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物价部门通知收费,做到收费透明、规范,接受群众监督。收费项目、标准符合要求,手续齐全,无乱招生、乱收费现象。压缩余外开支规范经费管理,严控招待费会议费旅差费交通费,将有限经费用在教育教学上,改善办学条件上。一年来偿还债务10余万,用于小型建设10余万,购置办公用品六万余元。领导班子廉洁、高效、团结、求实,学校局势稳定,单位社会信誉高,群众反应好。
五是落实惠民政策,积极规范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宗旨是使社会满意,家长放心、学生安心,吃的乐意。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将“营养改善”计划视为学校日常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成立了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领导小组,成立工作实施小组、工作监督小组和家长委员会;落实 管理人员及各类人员职责。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全程管理、不留死角。建立健全各类档案,实时监测营养改善计划。制定了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安全防范和应急预案,并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严格落实责任追究。认真做好米、面、油、肉、菜等的采购、接收、登记、入库、保管、出库、加工配发及学生用餐环节等的监管工作,严把采购、储存、加工、发放、用餐五大环节工作质量,经常检查营养改善计划工程实施情况,由于学校重视程度高,全体员工认识到位,营养改善计划深受广大师生和家长的好评,学生身体素质有了大幅度改观。
六是学校安全工作得到加强。学校成立安全办公室,建立了家庭、社会、学校联防机制,签定安全责任合同书,做好了季节安全预防工作,制定突发事件的预防和演练;安全工作落实到责任人、责任区、时间段、后勤和师生两灶的食品安全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使安全工作落到实处,确保校园平安和谐稳定。
(二)、师德师风、思想道德建设
1、重视教职工和学生政治理论学习。配合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形式,认真组织全校16名党员、46名教职工集中学习了规定篇目和各级组织印发的文件、领导讲话精神,利用课余和节、假等时间,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学习了党的十八大精神、以及《教育法》、《教师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上级文件等,参学教师都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深刻领悟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写心得体会,办学习专栏。通过学习,使教师树立了“敬业、奉献、求实、创新”的教学新理念。写读书笔记人均六千余字,写学习心得体会多篇。通过学习,班子和谐了,教师团结了,学生文明礼貌了;关心爱护学校的人多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人多了,遇到事情就做,发现问题就改。电路老化零乱,几个老师和总务后勤人员就利用节假日整理改装;绿花带、花园不整齐就修就剪;发现整齐的学生宿舍没门帘,没特色,美术老师就设计制作等等。
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该校利用暑期教师会集中15天时间对全体教师教师进行了师德师风教育整顿活动;本学期该校又制定了“领导三查三到”务实作风具体规定,在教师中开展了“两严、三禁止、五项具体规定”,在学生中开展了“三严、三管”“养成四种良好的行为习惯”的纪律作风整顿活动;通过整训活动,进一步强化工作作风,夯实工作责任,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习惯,使班子成员团结意识进一步增强,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水平进一步提高,工作能力和整体素质进一步提升;教师的师德修养、工作作风、业务水平和教学技能得到明显提高。举办了“讲师德、立师风、树形象、育新人”和“如何做21世纪的新型教师”等演讲活动。在教学工作中,着力塑造“讲团结、聚合力”“讲进取、创佳绩”的创建氛围,增强了创建领导小组的凝聚力,激励了教师投身创建的向心力,在学校涌现出了许许多多“乐于奉献、勤于事业”的先进事迹。
3、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一是积极开展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制订了养成教育礼仪篇、规范篇、荣辱篇、文明篇等系列教育方案。还在教室悬挂《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守则》,并组织学生认真学习,以达到逐条落实。二是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召开主题班会,倡议“树道德新风,做文明新人”活动。三是积极开展国旗下讲话,坚持校园广播及听评广播等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以增强全体同学爱党爱国情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和锻炼。本学期又举办了以“ 我爱高坝一中 ”师生演讲赛和“珍惜青春,远离网吧”签名活动。四是用检查、评比来促进约束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通过自评,进行自我教育;小组评、班级评,进行班级教育。制定有《文明宿舍》、《文明班级》、《文明中学生》评选标准,学校对宿舍和班级每周一评,进行量化打分,定期颁发流动红旗。期中期末评选文明中学生并进行表彰奖励。通过评比树立榜样,鞭策后进,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竞争意识,使学生不良习惯得到有效的约束,良好的习惯得到培养。
4、加强法制教育,增强法制意识。该校每学期都把法制教育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聘请法制副校长,进行系统的法制教育。本期该校被县法院授予“法制教育基地”,并配备了辅导员。建立有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组织,并积极开展教育活动。该校定期开展家长会和组织家访活动,加强家、校联系,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认真贯彻执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爱岗敬业,认真履行职责,无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现象目前,已在该校已形成人人学法、守法的良好风气。
5、重视师生心理、生理健康教育。成立了心理咨询室,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室,关爱女生办公室,建立了师生认亲联谊机制,让学生享受家的温暖。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制定女生管理办法,实施师生认亲联谊。一年来学校共为30多名低保、残疾子女减免资助费用共5800多元,校党支部还开展了党员与贫困生帮扶结对子活动,16名党员共为20名困难学生捐助资金、学习用具和衣物,通过慰问家访帮扶等办法,有效地解决了学生流失问题。逐步完善了心理、生理和卫生健康教育体系,为每一位学生建立了健康档案。关爱特困学生,(三)、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全方位打造文化品牌
一是加强了学校环境文化建设力度,优化育人环境,使校园处处发挥教育人、熏陶人的作用。该校大到校园的整体布局规划,小到一室、一梯乃至一厕的净化、美化,都作为一种文化内涵的表象来精心设计、规划。使学生在其间耳濡目染、日积月累,最后形成观念、化为行为。栽植了水竹圆、斑竹圆、山竹圆、苦竹圆和紫竹圆五片翠竹植物园,新建了阶梯式文化长廊和翠竹古亭。挺立的女贞、卵石的小路、方形的草地、仿根读书台是它美丽的风景。美化了校园环境,丰富了学校文化,为全校师生提供融学习、工作、生活、休闲、娱乐、欣赏为一体的绿色环境,使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石都成为富有哲理的教育诗篇,使校园成为滋养心灵、陶冶情操、充满诗情画意的人文空间。还有那原生态的迎春藤,又为学校添加了一道靓丽的自然环保风景线。
二是加强班级文化、部室文化、宿舍文化、餐厅文化建设,培养优良品格。他们每个班级都具有各自特色的班训牌,室内有环保黑板报、文化角、园地;他们围绕翠竹文化精神,通过翠竹晨会、晨训、主题班会,全方位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培养学生具有优雅脱俗、正直谦虚、无私奉献、坚忍不拔、不畏险阻、勇于突破等竹子的精神和品格。部室宿舍餐厅有制度、标语、名人名言等。宿舍内开辟了各具特色的小小读书角,学生们自己动手装扮寝室,在学校文化建设活动的推动下,宿舍布置温馨舒适,生动活泼,各有特色。
三是挖掘、提炼本校文化建设优良传统和文化底蕴,充分挖掘核心文化理念的内涵和拓展。该校成立了“竹文化研究”小组,负责对“竹文化”课题、内涵、核心理念的研讨。以“翠竹”为载体;以“翠竹精神”为学校文化主题;以“虚心、坚韧、团结、向上”为核心,通过对有关竹子的特性、生长环境、古今文人墨客诗词的学习,通过吟竹、画竹、栽竹、竹工艺等方面的实践,使环保知识逐步渗透到政治、地理、生物、美术、音乐、劳技、体育、文学、历史等多学科领域,又通过网络、图书馆资料、教学实践资料、学生成果展示、教学经验总结、实践学习资料等开发校本教材,开设拓展型课程,形成以竹子内涵“虚心、坚韧、团结、向上”为核心的学校特色文化理念体系。出版了《竹心竹韵》等四个版本的校本教材和两个分册的资料汇编。创建了师生书画展、素质教育成果展室,促进学生全面谐发展,提高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通过一幅幅经典古诗词吟诵,达到了读诗冶情,读诗铸德,见贤思齐之目的;达到了教师和学生共同进步,学校环保与校园文化建设共同提升的双赢目的。
(四)、注重校园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学校克服了资金短缺、房舍紧张、设备陈旧、现代化教学设施落后、硬件设施落后亟待更新等诸多困难,迎难而上;先后争取资金600多万元,新建了高质量高标准的教学楼、综合楼、公租房大楼;新建锅炉房、师生餐厅和操作间,新配置了现代化高质量的餐厨设施设备,极大程度地满足了该校教学实验、师生餐饮,师生住房等需求。新铺设塑胶操场4800平方米,修通校大路200米,新修操场护堤150余米,围墙300余米;硬化场院3600多平方米,新栽植树木1000多株,新增绿化面积580平方米。新装配多个配置高、功能全部室,并坚持经常广泛使用,极大的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成绩,新改扩建了处处体现人性化的文化广场,中心花园,添加了文体活动器材,安装了校园广播系统;学校修建了开水房、洗浴室,每周定期为学生开放;新建了环卫厕所,粪便得到无害化处理;学校建有卫生室,并按要求配备了常用器材及药品等。更换和增加了宣传橱窗,添加了文体活动器材,安装了校园广播系统等。
二是加强了校园绿化工作。加大绿化和环保工作的经费投入,师生具有较强的环境意识、良好的环境道德行为和环境生活习惯;校园清洁优美,所有污染源得到控制和治理。绿化建设常抓不懈,合理布置校园绿化带,增辟绿化地,安排内行老师培植、护理、修剪学校花卉、草坪、树木,美化校园环境。校园布局合理,楼房气势恢宏,坛中树绿花红,前院花园树绿花红,桂香竹茂,操场四周女贞成排,生机盎然。教学环境清幽,古朴,典雅,富有浓郁书香气息的校园环境初具规模。
三是建立卫生清扫制度。能按时打扫教室、宿舍、校园环境的卫生,我们坚持每日一扫两捡拾。实行班级轮流监督制度,公共场所卫生包干责任制,食堂卫生工作有专人负责,保证每日的状况都符合卫生标准。学校安装自动控制开关,节水阀门,有效地控制了水电的浪费,为国家节能减排出力,并有效地控制了经费开支。地面、墙壁整洁,校园、室内无废纸、杂物、垃圾,无乱写乱画现象;师生衣着干净,仪表庄重大方。
三、主要成绩
近年来,该校先后被誉为市级 “平安校园”“学校文化建设”先进单位,“标准化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示范校”、“绿色文明学校”;省级“体育传统项目训练基地”“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等荣誉;被评为县级“文明校园”“质量立校” “体育工作”先进单位,316工程督导评估“优秀学校”等荣誉称号。顺利通过省级教育创强验收。教育教学质量连续三年跨入全县前列。2012年39名学生考入县中,创历史最高记录,总评全县第一,2013年30人考入县中,总评全县第三,2013年在省市运动会上我校共获十一金八银12铜31枚奖牌,被市县嘉奖。
时代在发展,教育在腾飞。实现学校文化建设和全面发展双赢,实干精神和必胜信念才是成功的关键。目前学校的班子业务精干、团结务实、开拓创新、勤奋奉献,廉洁高效、迎难而上,具有高度责任心、事业感,凝聚力和战斗力,保证了学校文化建设的开展和教育事业的全面提高。全体教师教育思想端正,事业心责任感增强,勤于教书,乐于奉献,能尊重学生人格,真正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全体教师思想稳定,正气得到弘扬,觉悟明显提高,工作积极主动,扎扎实实搞教学,一心一意谋发展,大家正在以实际行动诠释着“翠竹文化”的真谛。随着学校文化建设不断深化,该校虽然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上级组织要求、师生需求和与兄弟学校相比还相差甚远。还要更加努力,继续弘扬翠竹精神,践行翠竹品质,塑造翠竹形象,为创建一流的校园环境、一流的教学设施、一流的学校管理、一流的教学质量再做新贡献。
二0一三年十二月
第四篇:浅谈对农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浅议乡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
南阳市第四十二小学 李明丽
校园文化,像和煦的春风一样,漂散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渗透在教师、学生的观念、言行、举止之中,渗透在他们的教育、教学、读书、做事的态度和情感中,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外在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教风、学风、人际关系以及学校的各种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等等。它对学生的知、情、意、行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发挥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荀子.劝学》中说过:“蓬生麻中,不扶而直”。优雅的人文气息,厚重的校园环境对人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是不言自明的!大量的事实表明:成功教育的特点是使学生在没有意识到受教育的情况下发生的,而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往往具有滴水穿石的力量。
但是,目前乡村学校现状不容乐观,不少的家长外出打工,留守学生增多,家庭教育的功能缺失。农村的社区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较为落后,社会教育功能薄弱。农村学校教育资源相对落后,教学设施配置不足或陈旧落后,师资水平参差不齐,部分教师教育理念陈旧,重应试教育而轻素质教育,不少学生厌学情绪严重,形成了不良行为习惯。这些给发展农村教育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强化学校教育功能、弥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不足的一剂良方。因此,了解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建设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是校园改革发展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一、营造校园物质文化氛围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支撑。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氛围,无疑会使人产生一种向上的激情。学校要制定出校园建设的整体规划。既有中长期计划,又有近期规划。做到教学区、运动区、就餐区分开,科学规划,精心设计,体现人性化,使学生在赏心悦目的环境中得到陶冶。
1、整合资源,绿化校园
不同区域,不同风格。四季有绿树,园内有鸟鸣,窗外有花开,走廊上看风景,学生们总有赏心悦目之感,精神焕发。各个区域要根据功能设计各具特色的绿化,使学生进入各功能区能溶入其中,构建人文化的花园式学校。校容校貌体现出美的韵味,满足师生的教学、生活、活动和审美需求。
整合资源,人人参与。学校是我家,美化靠大家。每年春天,学校可以开展每人一盆花活动,学生们在家亲手种一盆花,贴上小标签,在规定的时间带到学校来,放在走廊上,教室里后排桌上,有的吊兰也可以吊在窗户上。学生们给花草按时浇水,每当下课时,大家欣赏花草,情趣盎然。学期结束了,各自把盆花带回家养护。让教室里永远是春天,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里,充满了勃勃生机。
2、整洁干净、校园“六无”
俗话说:人靠衣裳马靠鞍。有漂亮的衣服,但收拾不干净等于白穿。净化是一所学校精神风貌的外在表现,是给走进校园的每一个人的第一印象。校园净化要做到“六无”,即学生无长指甲,地面无杂物痰迹,墙面无污渍,桌椅无刻印,门窗无积尘,卫生无死角。少先队大队部组织每天进行常规检查评比,其中班级卫生是首要检查内容,每天表扬最优“六无”班级,学校要注重从细节培养学生爱护校园的 2 主人翁精神,树立净化校园、保持校园卫生人人有责的思想。
3、墙壁育人,细节启智
创造美好的环境是培养学生良好性情的需要,校园静态自然环境的美化,应符合青少年的审美要求,才能达到美化的目的。教室、办公室、运动场等校园环境的布置,应以新颖、美观、大方、实用为原则,给人以舒适的感觉和美的享受。苏霍姆林斯基说:“要使学校每一面墙壁说话,发挥出人们期望的教育功能。”大到每一条路,每一块花圃,小到每一条走廊,每一道楼梯,每一间教室,都是老师们匠心独运的场所,《国学经典》、《三字经》、《美文欣赏》、安全常识、学法指南,到学校优秀学生、优秀教师、学校荣誉,多彩的内容,光荣的历史,为学生营造了浓浓书香氛围。学校有宣传窗、阅报栏、黑板报、广播,将教风、学风、校风、校训上墙,写于学校醒目的位置。让全校师生员工明确学校的奋斗目标,时时刻刻严格要求,并围绕这个目标对照检查,逐步形成“校以育人为本,师以敬业为乐,生以成才为志”的良好风尚。
名人画像、名人雕塑、学校标志性雕塑和激励性名言警句挂于校园适当的位置,时刻督促学生去看看大师们用怎样的思维方法去观察、认识世界.从这些名人身上吸取丰富的养料。
在校园内,选取适当位置书写国歌,为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创设炽热的氛围。要分区域写挂出一些固定标语,给学生以教育和警示的作用。如:“热爱花草树木,就是热爱生命”、“美丽的校园我们的家,我们一起爱护她”、“生命在于运动”、“小草在睡觉,我们轻轻绕”等。
时间证明,完善的校园设施将为师生员工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 3 文、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提供重要的阵地,使师生员工教有其所、学有其所、乐有其所,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校园要做到净化、绿化、美化和靚化,“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精心营造的校园文化氛围,将使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将有助于陶冶校园人的情操,将塑造校园人的美好心灵,将激发校园人的开拓进取精神,将约束校园人的不良风气和行为,将促进校园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着力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
1、加强学校管理,创建科学的学校管理文化
科学管理一所学校,首先要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做到努力有目标,行动有方向,操作有条理。建立起完整的规章制度、规范了师生的行为,才有可能建立起良好的校风,才能保证校园各方面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与落实。但仅有完整的规章制度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负责将各项规章制度予以执行和落实的组织机构和队伍,还必须加强相应的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校园文化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一种新的学校管理理论,是组织文化理论与学校组织特点结合而成的新的学校管理理论,它在学校的建设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抓学校“四风”建设,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这里的学校“四风“指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和班风。看起来似乎俗套,其实真的很重要。把“四风”真正落实到位并出成效,“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校风建设实际上就是校园精神的塑造,校风作为构成教育环境的独特的因素,体现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从校训、4 校歌、校徽到校旗,学生要熟悉,更要知其意义。教风、学风和班风则是一所学校的生命之魂。如何抓好这“四风”建设?我们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的。
⑴ 建立学校的文化传统
根据不同节日开展主题教育。如开学典礼、散学典礼、欢庆国庆、清明祭祖、重阳敬老、每周一的国旗下讲话等重大节日的纪念活动。一次集会一个主题,进行一个方面的教育,争取涌现出更多的思想开放有见地、知识扎实有专长、身心健康有活力的好学生。
确立属于学校师生的节目。如:音乐节、美术节、科技节、运动节等,全面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形成他们对文学艺术,对科学的欣赏和创造才能,使他们能享有一种多方面的完满的精神生活。帮助学生形成广阔的思维方法。
要每学期表彰奖励“文明班级”、“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十佳学生”、“各科能手",给有进步的学生发进步奖,鼓励学生立志成才。
⑵ 根据乡村实际,形成丰富的学校活动文化
学校要精心制作宣传牌,优秀学生、优秀教师、国学经典、师生心语,创办宣传橱窗,反映校风校纪,表扬先进典型事例,定期更换,学校广播站要定期播音,弘扬校园文化的主旋律。每个班级建立图书角,学生定期进行图书互换阅读,扩大阅读面,使学生对书的爱好成为首要爱好。自觉抵制“消极文化”、“角落文化”、“垃圾文化”。根据学生兴趣、爱好、特长组建篮球、美术、音乐、舞蹈、科技、微机等兴趣小组,分组定期开展活动,专人辅导,让每个学生的才能得到发展。
5(3)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校人际关系包括学校领导之间的关系、学校领导与教职工之间的关系、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良好的学校人际关系有助于广大师生员工达到密切合作,形成一个团结统一的集体,更好的发挥整体效应。
①、要建设好师生关系。
爱,教育的最好语言。教师深爱每一个学生,不抛弃不放弃。“亲其师而信其道”,只有让学生对教师有亲近感,才能够对其所教的科目知识有学习的兴趣,只有让学生有了兴趣,才可能学好这门知识。师生间互相学习,互相理解,互相激励,教学相长。教师也要教育学生在平时的人际交往时,能做到谦和、有礼、团结、宽容,抓住时机给予一定的指导,帮助他营造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
②、抓好学生间关系。利用班会、少先队活动队做好学生工作,增强学生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开展“一帮一”活动,让友爱互助之风吹遍校园。充分利用主题班、队会.抓好养成行为训练,进行文明行为规范教育。三、培养学校师生集体意识
一人受奖,全校光荣;一生进步,全班喝彩。学校里的每一位教师都要有主人翁意识,校荣我荣,校兴我兴。正确健康的舆论,能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能保证学校工作得以顺利发展,可以为学校形成良好的校风奠定基础。每天的两操,师生一起做;预备后,每个班级都要歌唱响起,国歌、队歌、校歌、校园歌曲,高歌一曲,活跃身心,增加正能量;课外活动,师生一起跳绳、打球,用行动和细节对舆论的强化诱导,培养学生向上的品格,也可以时时总结,召开会议,通 6 过宣传栏、广播站、总结优缺点,使学生明确下一步学习生活的努力方向。培养集体意识,要求每一位同学要有主人翁责任感.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发挥团结友爱精神,从身边小事做起,反对个人主义。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真正做到以“正确舆论引导导人,正气氛围感染人”。需人人共同努力,坚持不懈的奋斗。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学校前进和发展的永恒的主题,校园文化直接影响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它不仅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学校发展的一个主要内容,良好的校园文化将促使学校更健康、稳定的发展。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只要我们每一个教育人都来做教育的有心之人,有较强的主人翁意识,有深爱每一个孩子们的热心,着力校园文化建设,乡村校园,也能“风景这边独好”!
第五篇:浅谈农村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浅谈农村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作者:杨兴美 来源: 发布时间:2011-12-01 点击量:189 论文关键词: 农村中学 校园文化 人文素质 建设途径
论文摘要: 校园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一个支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是使人类优秀文化的精神内核转化为受教育者的人格、气质和修养,从而成为维系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校园文化是培养人文素质的重要内容。教室、校园是提升校园文化的两大空间。本文从利用教室空间营造人文精神氛围、利用校园资源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传承传统精神汲取文化养料、开展人文活动巩固训练效果等方面阐述了农村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问题。
校园文化,是在学校育人环境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促进学生成人成才为目标,以校园为主要空间,由全体师生员工在教学、科研、管理、生活等各个领域的相互作用中共同创造出来的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复合体,在校园中,它无所不在,无所不包,甚至可能衍射到校园之外。
现今,走进农村中学,可以看到一些学生随地乱丢垃圾;举止粗俗,出口骂人,污言秽语;四壁涂鸦无顾忌;任意践踏草坪、采摘花草;大声喧哗、哗众取宠;男生染发长发;奇装异服,追求个性;诚信差,人情薄……农村中学学生存在这些不良行为习惯,究其原因,主要有:(1)农村中学的师资力量缺乏,致使校园文化贫乏。有些民办中学处于缺编状态,为应付课堂上课“正常”,代课、改学科教师就应运而生,因此,不可能从高文化、高素质等方面去要求师资,那么“以己昏昏”的教师又怎么能令学生“昭昭”呢?校园文化的建设就更不必说了。(2)农村学生家长对学校的办学效益评价,多以有多少孩子考上重点学校作为主要的评判标准,驱使着学校重课本知识传授,轻素质教育,或是少培养做人道理。(3)农村中学学生生活的大环境多是闭塞、不开放的,家庭又没有创造良好的环境,再者,农村独生子女家庭不断递增,家庭的观念、教育方式、教育方法和社会大环境影响,多种媒体误导,使得精神文化本来就贫乏的农村中学生,就更会追求高品质的物质生活,“讲攀比”、“显摆”,以此来张扬自己的“优势”。
一个学生从幼儿园到大学,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校园里度过的,校园文化直接影响着人的思维品质、行为价值和认知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人生观和世界观处于不定型期,我们并不能指望一次英模报告会、一次讲座、一场电影就能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就能把他们塑造得尽善尽美,而是要立体地、全方位地、反复地运用校园文化形式和文化手段,对他们进行感染、陶冶、磨炼,才能收到春风化雨、滴水穿石的效果。因此,及时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利用教室空间营造人文精神氛围
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可以在教室的两边张贴激励人的标语,如: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收获一个性格;播下一个性格,收获一个命运。
求学,不时冷时热,要持之以恒;言行,不浮躁轻妄,要稳重踏实;律己,不放纵苟且,要防微杜渐;待人,不狭隘争斗,要豁达利他。
没有大到不可实现的理想,也没有小到不可设定的目标。
鸟要飞翔,有天生的翅膀;人要飞翔,有自己的思想。
这些学生任何时候都能看到,时刻提醒学生要博闻强记,奋斗不息。可由值日生在黑板边角写上名言警句,如:“傲雪欺霜赛严寒,乘风破浪争上游”、“实力筑才情,创新显机智”、“巍然蜀道勇者平,学海无涯智者胜”等。这些名言警句,既可挖掘人文因素,调动学习积极性,又可达到润物无声之效。
在教室的后墙壁上,开辟“班级文化园地”,设计“班主任寄语”、“时事纵横”、“温馨提示”、“精文荟萃”、“星语心愿”等栏目,既可拓展学生的视野,又可培育人文素养。
二、利用校园资源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校园文化建设和人文环境是陶冶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资源。通过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如建设学校文化长廊、少先队活动阵地、广播站、宣传橱窗、板报、班级文化栏等形式多样的课外文化,对学生个体跨时空地、潜移默化地实施影响和教育,使他们在有意无意中受到启发与感染,引起情感的共鸣,产生一种自我完善的内在驱动力和约束力,进而使之自觉形成学校“规范”和“软约束”的效果。平时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学校为提醒学生爱护自然环境而题写的警示语,使得同学们去仔细观察校园的每一个角落,用心去体会花、草、树木、建筑、雕塑等,用心灵与历史对话,感悟生命,就会激发起学生对历史、对生命、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从而努力追求生活中的真、善、美,在他们心中积淀浓厚的人文素养。事实上,我们不难感受到在一个具有优雅文化的校园里,言谈举止的粗俗无疑会受到约束,损坏公物等不良行为和歪风邪气会有所收敛。实行“文明班集体”评选活动,并发放“星级班级”标志,挂在教室外面;实行班级量化考核,落实日检查、日公布、周评比、月汇总,掀起全校性比学习、守纪律、讲卫生竞赛高潮,极大促进了校园文明行为。
三、传承传统精神汲取文化养料
一个民族赖以传承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民族的后世子孙理应承担起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为其弘道扬义,从中汲取丰厚的养料。我们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学习、了解祖国传统文化,汲取文化养料。如开展每周的升国旗制度,进行各主题的“国旗下讲话”活动;开展“弘扬传统美德”主题班队会活动;开展“古诗文吟诵”,讲中华美德故事活动;开展“我最喜欢的一首古诗或一句格言”征文活动;爱母亲,感恩教育;组织学生搜集当地文化名胜、历史名人,从中感受家乡的文化氛围。
通过以上这些活动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的热情,增强学生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使全体学生从中受到良好文化的感染和熏陶。
四、开展人文活动巩固训练效果
校园文化的载体主要是各种各样的集体活动。如果课业和正规活动挤占时间太多,学生就会感到校园生活单调乏味,并可能形成热衷于某些有害活动的潜流。为此,我们要以广大学生爱好、兴趣为纽带,增设让全校学生自主参与的课外人文活动,丰富第二课堂,通过鉴赏美、评价美、创造美等活动来交流、巩固和检验人文素质训练的效果,以此转变学生的思想,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校园文化中主题鲜明、情趣高雅的文化活动,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使学生能不同程度地发展自己的审美情趣和爱好,陶冶自己的情操,而且能丰富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使他们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之中,包括文艺演出、诗歌朗诵、讲故事、书画展览、球类、棋类、田径比赛等活动。每年可举行“一二·九越野跑”、“元旦联欢会”、“爬山远足”、“读书汇报会”、“国庆文艺汇演”等活动巩固成果。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积极投身环境保护等公益性活动,做“环保小卫士”,上街清除“牛皮癣”,扫大街;建立长效的环保机制,有专人负责校园文明用语,清洁卫生的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说脏话、乱丢乱扔的同学进行集中教育,用正面典型做引导,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泡菜理论告诉我们:用卤汁泡出来的白菜、萝卜的味道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卤汁的味道,同理,学校育人的氛围与环境自然决定着所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素质。农村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涉及学校的整体品位和在社会上的声望,涉及全体学生的素质、精神风貌等诸种问题,所以我们必须大力重视农村中学校园文化的建设,用心去建设农村中学校园文化,力争以文兴校,以文培德,以文养性,在校园文化的摇篮里,丰厚历史的沉淀,创造纷繁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