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校文化建设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回民小学汇报材料

时间:2019-05-13 09:33: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加强学校文化建设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回民小学汇报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加强学校文化建设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回民小学汇报材料》。

第一篇:加强学校文化建设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回民小学汇报材料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济源市北海回民小学

为了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一流的特色学校,丰富办学内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近年来,我校在创建良好、和谐、规范的校园文化氛围上,做出了艰辛的努力与大胆的实践。

以育人为宗旨,建立典雅的环境文化

本着“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建设优良的环境文化,我校进行了校园的绿化,楼道的布置,展板橱窗的设计,建设特色班级等方面的建设,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能自然地成为育人的理想场所。

1、绿化:努力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香,冬有绿”。我们追求以绿为主色调,花开四季的效果。女贞、白玉兰、松树、柏树、榕树、、、、、、校园中花草树木的茂密生长,使校园充满了生机。尤其后操场的葡萄架更是我校的一个亮点,葡萄在生长的过程中,因为受到了全体师生的共同呵护,所以每年到收获季节,我们都能享用美味可口的葡萄。

2、文化墙:“让每一面墙说话”是我们对校园文化墙的构思源点。在内容上,我们将学校的管理制度和德育教育相结合,形式上力求在学生必经的地方,进行全面铺展,点面结合。在进校园的南墙上有大型宣传墙,设置有彩瓷画,其图案内容相当丰富,有:祖国地图、世界地图、牡丹图案;在校园中有“”为主题的雷锋像及雷锋语录、《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校园的西墙是德育版块,内容是有关于国徽、国歌、安全知识、航天英雄的事迹介绍。学生置身于这样的校园里,天天受到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立志成才的教育与熏陶。教室内的名人画像、名言、黑板上方激励性固定标语,黑板后有黑板板报,楼梯旁贴着“上下楼梯,请勿拥挤”。水池旁有“珍爱生命、节约用水”的温馨提示,走廊里“清洁校园,不乱扔纸屑”“静我校园,不喧哗追赶”“用语文明,礼貌待人”等展示牌,使师生时时都在接受文明、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

3、班级板报:黑板报是一种非常方便的宣传载体。内容既简明扼要,又便于及时更新,易看易懂。我校充分利用黑板报及时宣传新的教学动态,新的教育信息,并按时更新,起到沟通学校与学生的桥梁作用。每月一个主题,各班围绕主题进行特色设计。

4、特色班级:我们对班级文化建设要求既有统一,又有个性。统一要求是:各班墙壁上悬挂有名人头像、名人名言;教室后面配备了统一的小书柜,各班同学可以从中借阅自己喜欢的读物。各班班主任还可以根据自己班级需求设计展示班级班训、班级风采等内容。

5、校外橱窗展板。为了更好的宣传学校工作,展示学生风采。在校外的宣传橱窗里,我们设计了三个板块。(1)我校以“争做愚公家乡好少年”为主题,每学期评选一次“校园之星”,将他们的事迹、照片展示出来,树立先进典型,予以表彰,从而建设优良学风。(2)蓓蕾专题。每月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每班级挑选学生的优秀作品,进行精装,供人们欣赏。(3)家庭教育专栏,重点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内容有文明礼仪教育、安全自救知识等。通过这种直观的方式,使家长了解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加强教师专业素养 增强学校的内涵提升

学校内涵的提升离不开教师队伍建设!今年是教师素养提升年,我校借着这股东风,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方面做了很多的努力。

1、让读书成为习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发展学校,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离不开教育理念的指导。为了调动广大教师读书的积极性,我校立足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鼓励教师自己挑选教育理论书籍,并全额报销书籍的费用。同时组织教师共读《给教师的建议》,另要求教师自选一本书进行阅读,写出读书笔记与心得体会!九月份已经召开了两次交流活动,在读书交流会上,大家畅所欲言,谈读书的体会,谈读书的乐趣!

2、名师引领,促进教师全体素养的提升。我校共有教师18名,其中40%有着市级骨干教师以上称号,马战侠老师为市级名师,钱红老师为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有何小艳、袁海叶、白哈丽、袁小会、于波。这些教师精湛的业务技能,为其他教师树立很好的榜样,我校以“师带徒”形式,让一批新的骨干教师快速成长。

3、开展“师带徒”活动。经过教师学科结合,教师中形成了七个师徒对子,并在开学典礼上,签订了“师徒协议书”。大家在业务上相互帮助、你追我赶、共同发展。

4、以教科研为突破口,利用教研会,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校本研修活动,鼓励教师外出观摩、学习,增强各学科的内涵提升。现阶段,教师不能再埋头苦干,还要抬头看路,只有善于反思,勤于归纳总结,才能更好的提高教学效率,增强自身的教学水平。本学期,我校以制度为保证,要求各教研组申报市级研究课题,语文组申报的《作文评改的有效方式的探究 》、数学组申报了《数学符号的意义》,白哈丽老师的《单亲家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顺利立项。

每周的教研活动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为主题,召开两项活动。第一项是安排教师进行专业素养的专题讲座,如各科新课标的学习,会上,大家就学习内容进行研讨,各教研组长还就学习内容对教师进行理论测试,这种方式保证了教师的学习效果。第二项分组进行集体备课,由教研组长牵头,做课教师先进行说课,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设计思路及预期效果,其他教师进行议课、补充。在公开课后,组织评课,找出优点,发现不足,语文组和数学组已分别有四位教师上了公开课,教师在研课活动中反思、成长!

多彩校园活动 打造快乐童年

1、心理健康教育课是我校主抓的特色教育。我校地处少数民族集聚地,学生家长大部分在外打工,家长与学生沟通较少,对学生的关注度也较低,种种原因造成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也较多。鉴于这种情况,我校建立了心理咨询室,获得三级心理咨询师的于波老师为心理咨询师,定于每周四下午为心理咨询时间,切实解决了学生的实际问题,四年级每天完不成作业的袁冰,六年级自控能力较差的程晨,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疏导后,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我校通过让学生制作心理手抄报、心理漫画,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等不同形式,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普及心理健康基础知识,教会学生如何调节心理的基本技能。不定期召开家长会,共同探讨孩子心理健康问题,形成学校、家庭教育合力,使孩子拥有健康的心理、快乐的成长。

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依托,我校还开展了“爱心妈妈”帮扶活动。首先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从各班排查出需要帮助的学生,教师对这些需要帮助的孩子从心理动态、生活习惯、学习情况等方面进行辅导,这些爱心活动不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还使孩子们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母亲的关怀!

2、继续开展“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同成长”活动。多层次、多领域开展师生读书活动,营造校园读书氛围。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班级读书角,认真组织、指导学生借阅。积极开展好中华经典诵读,开展“文学好少年”、“读书明星”、“校园之星”等评选活动。

3、孩子们永远是校园中快乐的音符,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开展为校园注入了活力。本学期我们以“多彩校园”为主题,准备开展跳绳比赛、广播操比赛、红歌比赛、朗诵比赛、作业展评„„相信,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校园生活,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与智力。

在开学初,我们召开了隆重的开学典礼,教师节开展 “谢师恩”活动,号召孩子亲手为老师写一张贺卡,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庆中秋

迎国庆”我们组织了班级朗诵比赛与手抄报比赛。我校以纪念日为契机,利用班会、升旗仪式等途径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弘扬和培育学生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通过活动来提升校园文明,努力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为了丰富学生 的课余生活,我们下一步还要进行跳绳比赛、口算比赛、作文竞赛、羽毛球比赛、学生才艺展示等。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展望未来

鉴于当前教育形式,为使我校更快、更好、更强的可持续发展,我校正紧锣密鼓的在准备学校搬迁原党校的项目。几个月来,经多方面协调,8月22日原市委党校已将财产移交于我校,目前新学校效果图已经出来,学校正按照办事处意见在办理规划手续。

学校文化是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创造出来的—切物质和精神产品,是学校发展历史的一种积淀。我们的工作才刚刚起步,存在的问题也还很多,但我们深信,凭借学校发展的大好机遇和全体教职员工的良好精神风貌,只要我们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前进,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一定会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北海回民小学

第二篇:加强学校文化建设_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回民小学汇报材料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促进文明学校建设

枣村乡油坊小学申报县级文明学校汇报材料

学校基本情况

枣村乡油坊小学是一所成建制农村小学,位于枣村乡西南域,于城关镇毗邻,学校重建于2000年。学校现有教职工14名,学生340名,分7个教学班进行教学。学校基础设施基本到位。今年开学以来,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奋进,全体师生通力协作,各项工作全面落实到位,教育教学工作有条不紊地全面展开,受到辖区内广大群众干部的一致好评和上级领导的全面肯定。

为了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一流的特色学校,丰富办学内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近年来,我校在创建良好、和谐、规范的校园文化氛围上,做出了艰辛的努力与大胆的实践。

以育人为宗旨,建立典雅的环境文化

本着“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建设优良的环境文化,我校进行了校园的绿化,楼道的布置,展板橱窗的设计,建设特色班级等方面的建设,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能自然地成为育人的理想场所。

1、绿化:努力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香,冬有绿”。我们追求以绿为主色调,花开四季的效果。黄杨、雪松、塔松、竹子、银杏、樱花、垂槐、木瓜海棠……校园中花草树木的茂密生长,使校园充满了生机。尤其是办公室前面的四株木瓜海棠,在春天满树红艳艳的海棠花开过后,总会结出几颗木瓜,虽然孩子们从没见过这么些稀罕玩意,总是在课间围着它指指点点,但却没有人去摘它,使这些木瓜见证着油坊小学师生一言一行。

2、文化墙:“让每一面墙说话”是我们对校园文化墙的构思源点。在内容上,我们将学校的管理制度和德育教育相结合,形式上力求在学生必经的地方,进行全面铺展,点面结合。在大门一侧有季节性的传染病宣传知识;在校园中有《弟子规》、《名人读书故事》等。教室外墙有成语故事,图文并茂,教室内有名人读书名言、黑板上方激励性固定标语,教室后有黑板板报,楼梯旁贴着“上下楼梯,请勿拥挤”。水池旁有“珍爱生命、节约用水”的温馨提示,走廊里“清洁校园,不乱扔纸屑”“静我校园,不喧哗追赶”“用语文明,礼貌待人”等展示牌,使师生时时都在接受文明、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

3、班级板报:黑板报是一种非常方便的宣传载体。内容既简明扼要,又便于及时更新,易看易懂。我校充分利用黑板报及时宣传新的教学动态,新的教育信息,并按时更新,起到沟通学校与学生的桥梁作用。每月一个主题,各班围绕主题进行特色设计。

4、特色班级:我们对班级文化建设要求既有统一,又有个性。统一要求是:各班墙壁上悬挂有名人头像、名人名言;教室讲台一侧配备了统一的书柜,各班同学可以从中借阅自己喜欢的读物。各班班主任还可以根据自己班级需求设计展示班级班训、班级风采等内容。

5、校外橱窗展板。为了更好的宣传学校工作,展示学生风采。在校外的宣传橱窗里,我们设计了三个板块。(1)我校以“红领巾相约中国梦”为主题,将少先队活动的事迹、照片展示出来,树立先进典型,予以表彰,从而建设优良学风。(2)“学习之星”专题。每月进行评比,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每班级挑选学生的优秀作品,进行精装,供人们欣赏。(3)校园活动专栏,重点介绍学校的特色活动。内容有课间舞大赛、文明礼仪教育、安全自救知识等。通过这种直观的方式,使家长了解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加强教师专业素养 增强学校的内涵提升

学校内涵的提升离不开教师队伍建设!今年是教师素养提升年,我校借着这股东风,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方面做了很多的努力。

1、让读书成为习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发展学校,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离不开教育理念的指导。为了调动广大教师读书的积极性,我校立足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为教师精心挑选教育理论书籍,免费送给教师阅读。同时组织教师共读《成为有信念的老师》、《做最好的老师》,写出读书笔记与心得体会!定期召开读书交流活动,在读书交流会上,大家畅所欲言,谈读书的体会,谈读书的乐趣!

2、名师引领,促进教师全体素养的提升。我校共有教师14名,其中市级骨干教师两名,县级骨干研修员一名,这些教师精湛的业务技能,为其他教师树立很好的榜样,我校以“师带徒”形式,让一批新的骨干教师快速成长。

3、以教科研为突破口,利用教研会,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校本研修活动,鼓励教师外出观摩、学习,增强各学科的内涵提升。现阶段,教师不能再埋头苦干,还要抬头看路,只有善于反思,勤于归纳总结,才能更好的提高教学效率,增强自身的教学水平。

每周的教研活动以“打造高效课堂”为主题,召开两项活动。第一项是安排教师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如各科新课标的学习、高效课堂评价标准、高效课堂的理论及经典案例。第二项分组进行集体备课,由教研组长牵头,做课教师先进行说课,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设计思路及预期效果,其他教师进行议课、补充。在公开课后,组织评课,找出优点,发现不足,语文组和数学组已分别有四位教师上了公开课,教师在研课活动中反思、成长!

多彩校园活动 打造快乐童年

1、继续开展“师生共读 创造书香校园”活动。多层次、多领域开展师生读书活动,营造校园读书氛围。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班级读书角,认真组织、指导学生借阅。积极开展好中华经典诵读,开展 “读书之星”、“读书标兵”等评选活动。

3、孩子们永远是校园中快乐的音符,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开展为校园注入了活力。本学期我们以“多彩校园”为主题,准备开展跳绳比赛、课间舞比赛、经典诵读比赛、朗诵比赛、作业展评„„相信,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校园生活,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与智力。

在开学初,教师节开展 “谢师恩”活动,号召孩子亲手为老师写一张贺卡,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庆中秋

迎国庆”我们组织了班级朗诵比赛与手抄报比赛。我校以纪念日为契机,利用班会、升旗仪式等途径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弘扬和培育学生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通过活动来提升校园文明,努力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为了丰富学生 的课余生活,我们下一步还要进行跳绳比赛、口算比赛、作文竞赛、羽毛球比赛、学生才艺展示等。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展望未来。学校文化是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创造出来的—切物质和精神产品,是学校发展历史的一种积淀。我们的工作才刚刚起步,存在的问题也还很多,但我们深信,凭借学校发展的大好机遇和全体教职员工的良好精神风貌,只要我们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前进,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一定会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枣村乡油坊小学

2014年9月18日

第三篇:加强学校文化建设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加强学校文化建设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山阳县高坝店镇第一初级中学申请五星级文化校园申报材料

一、基本情况

山阳县高坝店镇第一初级中学,是一所全日制公办初级中学。坐落在高坝镇鱼塘村。现有9个教学班,教师46人,学生400 余名;其中住宿生220 余名。校园总面积29680m2,建筑面积12800 m2,绿化面积6100 m2;宿舍480m2,食堂(含餐厅)720m2;体育场地面积4880 m2。各类部室设置齐全,仪器设备配置达到了国家及省颁标准,实现了校园网、班班通。校园三季有花,四季常青。

二、主要做法

(一)学校管理

一是该校始终高度重视创建工作。制定有创建规划,并有具体落实措施。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支部书记为副组长,校务会成员等 10人组成的创建领导小组。并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创建《方案》和《细则》,经常检查总结,开会研究文明创建工作。学校领导班子团结进取,求真务实,清正廉洁,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中积极带头,树立了良好形象。学校坚持以“育人为根本,质量求生存,安全为保障”的办学宗旨,积极推行合作互动式教学,探索先学后教课堂模式。大力开展教研教改活动,撰写研讨论文,推行推门听课制度,开展优质课赛讲活动,实施青蓝工程,大大提升了办学品位,提高了教育质量。以“低重心运行,高效率工作,多层次管理,近距离服务”的管理理念,凝心聚力谋发展,齐心协力抓质量,求真务实抓管理。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精心创建文明校园、平安校园、书香校园、和谐校园。确立了以“翠竹为载体,以翠竹精神为主题,感恩教育为主线”的学校文化核心理念体系,构建“虚心坚韧、团结向上”的一中团队。

二是学校注重素质教育,深化内涵发展。经常开展各项活动,陶冶学生情操,活跃校园文化生活。每年召开春夏两季运动会,广播操、拔河、越野赛等体育项目比赛。成立了书画,手工制作,体育,文学社团,创办了素质教育成果展厅,制作了泥塑、剪纸、竹制品、根雕、书画作品1000余件,编写素质教育校本教材20多种类,激发了学生兴趣,丰富学生校园生活。每年都要举办爱国诗歌诵唱赛、爱生乐教感恩励志师生演讲赛、校园文化艺术节;举办了“修师德铸师魂树师表,尊师长勤学习会感恩”师生同台演讲赛;在文化长廊,组建英语角,创设学英语说英语环境;制作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和《感恩励志教育》宣传墙,阶梯文化、楼道文化随处可见,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今年4月11日,山阳县政府在该校举行了人防宣传教育暨防空防灾应急疏散演练活动,机关干部、学校师生及群众700余人参加了此次演习活动,消防官兵为广大师生和群众现场讲解了灭火器使用方法,模拟演练油类、石油液化气罐火灾扑救示范以及防盗门、木门的破拆,给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素质教育课。

三是坚持和完善各种规章管理制度。先后补充完善了四个方面18条教学管理制度,教育教学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教育教学设施齐全,管理科学。能严格执行新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重过程管理,实施量化考核,配合绩效工资改革,制定量化考核细则,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注重教学环节管理,重章节过关和单元检查,查漏补缺,及时调整教法,改变对学困生和特殊生的管理方式,不让每一名学生掉队;重视教研教改,开展听评课活动,向名师学习,不断提高授课艺术;开设体音美特长班,使学生兴趣得到激发,全面发展得到加强。为我校创建活动的蓬勃开展创造良好条件。

四是该校能定期召开教代会、工会、校委会,对学校重大事务、财务、政务进行公开。学校建立重大事情集体研究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和中心组学习制度,教代会制度健全,并坚持能较好地起到参与、监督、保障作用。严格按照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物价部门通知收费,做到收费透明、规范,接受群众监督。收费项目、标准符合要求,手续齐全,无乱招生、乱收费现象。压缩余外开支规范经费管理,严控招待费会议费旅差费交通费,将有限经费用在教育教学上,改善办学条件上。一年来偿还债务10余万,用于小型建设10余万,购置办公用品六万余元。领导班子廉洁、高效、团结、求实,学校局势稳定,单位社会信誉高,群众反应好。

五是落实惠民政策,积极规范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宗旨是使社会满意,家长放心、学生安心,吃的乐意。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将“营养改善”计划视为学校日常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成立了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领导小组,成立工作实施小组、工作监督小组和家长委员会;落实 管理人员及各类人员职责。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全程管理、不留死角。建立健全各类档案,实时监测营养改善计划。制定了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安全防范和应急预案,并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严格落实责任追究。认真做好米、面、油、肉、菜等的采购、接收、登记、入库、保管、出库、加工配发及学生用餐环节等的监管工作,严把采购、储存、加工、发放、用餐五大环节工作质量,经常检查营养改善计划工程实施情况,由于学校重视程度高,全体员工认识到位,营养改善计划深受广大师生和家长的好评,学生身体素质有了大幅度改观。

六是学校安全工作得到加强。学校成立安全办公室,建立了家庭、社会、学校联防机制,签定安全责任合同书,做好了季节安全预防工作,制定突发事件的预防和演练;安全工作落实到责任人、责任区、时间段、后勤和师生两灶的食品安全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使安全工作落到实处,确保校园平安和谐稳定。

(二)、师德师风、思想道德建设

1、重视教职工和学生政治理论学习。配合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形式,认真组织全校16名党员、46名教职工集中学习了规定篇目和各级组织印发的文件、领导讲话精神,利用课余和节、假等时间,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学习了党的十八大精神、以及《教育法》、《教师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上级文件等,参学教师都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深刻领悟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写心得体会,办学习专栏。通过学习,使教师树立了“敬业、奉献、求实、创新”的教学新理念。写读书笔记人均六千余字,写学习心得体会多篇。通过学习,班子和谐了,教师团结了,学生文明礼貌了;关心爱护学校的人多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人多了,遇到事情就做,发现问题就改。电路老化零乱,几个老师和总务后勤人员就利用节假日整理改装;绿花带、花园不整齐就修就剪;发现整齐的学生宿舍没门帘,没特色,美术老师就设计制作等等。

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该校利用暑期教师会集中15天时间对全体教师教师进行了师德师风教育整顿活动;本学期该校又制定了“领导三查三到”务实作风具体规定,在教师中开展了“两严、三禁止、五项具体规定”,在学生中开展了“三严、三管”“养成四种良好的行为习惯”的纪律作风整顿活动;通过整训活动,进一步强化工作作风,夯实工作责任,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习惯,使班子成员团结意识进一步增强,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水平进一步提高,工作能力和整体素质进一步提升;教师的师德修养、工作作风、业务水平和教学技能得到明显提高。举办了“讲师德、立师风、树形象、育新人”和“如何做21世纪的新型教师”等演讲活动。在教学工作中,着力塑造“讲团结、聚合力”“讲进取、创佳绩”的创建氛围,增强了创建领导小组的凝聚力,激励了教师投身创建的向心力,在学校涌现出了许许多多“乐于奉献、勤于事业”的先进事迹。

3、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一是积极开展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制订了养成教育礼仪篇、规范篇、荣辱篇、文明篇等系列教育方案。还在教室悬挂《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守则》,并组织学生认真学习,以达到逐条落实。二是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召开主题班会,倡议“树道德新风,做文明新人”活动。三是积极开展国旗下讲话,坚持校园广播及听评广播等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以增强全体同学爱党爱国情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和锻炼。本学期又举办了以“ 我爱高坝一中 ”师生演讲赛和“珍惜青春,远离网吧”签名活动。四是用检查、评比来促进约束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通过自评,进行自我教育;小组评、班级评,进行班级教育。制定有《文明宿舍》、《文明班级》、《文明中学生》评选标准,学校对宿舍和班级每周一评,进行量化打分,定期颁发流动红旗。期中期末评选文明中学生并进行表彰奖励。通过评比树立榜样,鞭策后进,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竞争意识,使学生不良习惯得到有效的约束,良好的习惯得到培养。

4、加强法制教育,增强法制意识。该校每学期都把法制教育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聘请法制副校长,进行系统的法制教育。本期该校被县法院授予“法制教育基地”,并配备了辅导员。建立有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组织,并积极开展教育活动。该校定期开展家长会和组织家访活动,加强家、校联系,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认真贯彻执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爱岗敬业,认真履行职责,无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现象目前,已在该校已形成人人学法、守法的良好风气。

5、重视师生心理、生理健康教育。成立了心理咨询室,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室,关爱女生办公室,建立了师生认亲联谊机制,让学生享受家的温暖。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制定女生管理办法,实施师生认亲联谊。一年来学校共为30多名低保、残疾子女减免资助费用共5800多元,校党支部还开展了党员与贫困生帮扶结对子活动,16名党员共为20名困难学生捐助资金、学习用具和衣物,通过慰问家访帮扶等办法,有效地解决了学生流失问题。逐步完善了心理、生理和卫生健康教育体系,为每一位学生建立了健康档案。关爱特困学生,(三)、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全方位打造文化品牌

一是加强了学校环境文化建设力度,优化育人环境,使校园处处发挥教育人、熏陶人的作用。该校大到校园的整体布局规划,小到一室、一梯乃至一厕的净化、美化,都作为一种文化内涵的表象来精心设计、规划。使学生在其间耳濡目染、日积月累,最后形成观念、化为行为。栽植了水竹圆、斑竹圆、山竹圆、苦竹圆和紫竹圆五片翠竹植物园,新建了阶梯式文化长廊和翠竹古亭。挺立的女贞、卵石的小路、方形的草地、仿根读书台是它美丽的风景。美化了校园环境,丰富了学校文化,为全校师生提供融学习、工作、生活、休闲、娱乐、欣赏为一体的绿色环境,使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石都成为富有哲理的教育诗篇,使校园成为滋养心灵、陶冶情操、充满诗情画意的人文空间。还有那原生态的迎春藤,又为学校添加了一道靓丽的自然环保风景线。

二是加强班级文化、部室文化、宿舍文化、餐厅文化建设,培养优良品格。他们每个班级都具有各自特色的班训牌,室内有环保黑板报、文化角、园地;他们围绕翠竹文化精神,通过翠竹晨会、晨训、主题班会,全方位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培养学生具有优雅脱俗、正直谦虚、无私奉献、坚忍不拔、不畏险阻、勇于突破等竹子的精神和品格。部室宿舍餐厅有制度、标语、名人名言等。宿舍内开辟了各具特色的小小读书角,学生们自己动手装扮寝室,在学校文化建设活动的推动下,宿舍布置温馨舒适,生动活泼,各有特色。

三是挖掘、提炼本校文化建设优良传统和文化底蕴,充分挖掘核心文化理念的内涵和拓展。该校成立了“竹文化研究”小组,负责对“竹文化”课题、内涵、核心理念的研讨。以“翠竹”为载体;以“翠竹精神”为学校文化主题;以“虚心、坚韧、团结、向上”为核心,通过对有关竹子的特性、生长环境、古今文人墨客诗词的学习,通过吟竹、画竹、栽竹、竹工艺等方面的实践,使环保知识逐步渗透到政治、地理、生物、美术、音乐、劳技、体育、文学、历史等多学科领域,又通过网络、图书馆资料、教学实践资料、学生成果展示、教学经验总结、实践学习资料等开发校本教材,开设拓展型课程,形成以竹子内涵“虚心、坚韧、团结、向上”为核心的学校特色文化理念体系。出版了《竹心竹韵》等四个版本的校本教材和两个分册的资料汇编。创建了师生书画展、素质教育成果展室,促进学生全面谐发展,提高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通过一幅幅经典古诗词吟诵,达到了读诗冶情,读诗铸德,见贤思齐之目的;达到了教师和学生共同进步,学校环保与校园文化建设共同提升的双赢目的。

(四)、注重校园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学校克服了资金短缺、房舍紧张、设备陈旧、现代化教学设施落后、硬件设施落后亟待更新等诸多困难,迎难而上;先后争取资金600多万元,新建了高质量高标准的教学楼、综合楼、公租房大楼;新建锅炉房、师生餐厅和操作间,新配置了现代化高质量的餐厨设施设备,极大程度地满足了该校教学实验、师生餐饮,师生住房等需求。新铺设塑胶操场4800平方米,修通校大路200米,新修操场护堤150余米,围墙300余米;硬化场院3600多平方米,新栽植树木1000多株,新增绿化面积580平方米。新装配多个配置高、功能全部室,并坚持经常广泛使用,极大的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成绩,新改扩建了处处体现人性化的文化广场,中心花园,添加了文体活动器材,安装了校园广播系统;学校修建了开水房、洗浴室,每周定期为学生开放;新建了环卫厕所,粪便得到无害化处理;学校建有卫生室,并按要求配备了常用器材及药品等。更换和增加了宣传橱窗,添加了文体活动器材,安装了校园广播系统等。

二是加强了校园绿化工作。加大绿化和环保工作的经费投入,师生具有较强的环境意识、良好的环境道德行为和环境生活习惯;校园清洁优美,所有污染源得到控制和治理。绿化建设常抓不懈,合理布置校园绿化带,增辟绿化地,安排内行老师培植、护理、修剪学校花卉、草坪、树木,美化校园环境。校园布局合理,楼房气势恢宏,坛中树绿花红,前院花园树绿花红,桂香竹茂,操场四周女贞成排,生机盎然。教学环境清幽,古朴,典雅,富有浓郁书香气息的校园环境初具规模。

三是建立卫生清扫制度。能按时打扫教室、宿舍、校园环境的卫生,我们坚持每日一扫两捡拾。实行班级轮流监督制度,公共场所卫生包干责任制,食堂卫生工作有专人负责,保证每日的状况都符合卫生标准。学校安装自动控制开关,节水阀门,有效地控制了水电的浪费,为国家节能减排出力,并有效地控制了经费开支。地面、墙壁整洁,校园、室内无废纸、杂物、垃圾,无乱写乱画现象;师生衣着干净,仪表庄重大方。

三、主要成绩

近年来,该校先后被誉为市级 “平安校园”“学校文化建设”先进单位,“标准化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示范校”、“绿色文明学校”;省级“体育传统项目训练基地”“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等荣誉;被评为县级“文明校园”“质量立校” “体育工作”先进单位,316工程督导评估“优秀学校”等荣誉称号。顺利通过省级教育创强验收。教育教学质量连续三年跨入全县前列。2012年39名学生考入县中,创历史最高记录,总评全县第一,2013年30人考入县中,总评全县第三,2013年在省市运动会上我校共获十一金八银12铜31枚奖牌,被市县嘉奖。

时代在发展,教育在腾飞。实现学校文化建设和全面发展双赢,实干精神和必胜信念才是成功的关键。目前学校的班子业务精干、团结务实、开拓创新、勤奋奉献,廉洁高效、迎难而上,具有高度责任心、事业感,凝聚力和战斗力,保证了学校文化建设的开展和教育事业的全面提高。全体教师教育思想端正,事业心责任感增强,勤于教书,乐于奉献,能尊重学生人格,真正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全体教师思想稳定,正气得到弘扬,觉悟明显提高,工作积极主动,扎扎实实搞教学,一心一意谋发展,大家正在以实际行动诠释着“翠竹文化”的真谛。随着学校文化建设不断深化,该校虽然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上级组织要求、师生需求和与兄弟学校相比还相差甚远。还要更加努力,继续弘扬翠竹精神,践行翠竹品质,塑造翠竹形象,为创建一流的校园环境、一流的教学设施、一流的学校管理、一流的教学质量再做新贡献。

二0一三年十二月

第四篇:【修订稿】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河南省济源一中文化建设交流材料

(2012年9月)

河南省济源一中是河南省首批示范性高中,始建于1926年,校区占地515亩,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在校学生6000余人,教学班108个,教职工近600人,现有特级教师6人,高级教师120多人,90余人完成研究生课程进修。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特有的精神世界和环境氛围,是学校办学传统、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方式的集中体现,是校长、教师和学生共有和共享的精神和信念,它凝聚在学校所拥有的理念、制度、管理、行为、校风、教风、学风等深厚底蕴之中,能够形成一种优良的教育环境和强大的综合实力。近年来,济源一中致力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努力提高学校办学品味,使济源一中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在物质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等方面成效显著,探索出了一条富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之路。

一、大投资,大手笔,建设高雅温馨、怡情益智的校园物质文化

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良好的园区文化氛围对帮助中学生确立高尚的人生理想、健康的人生哲学、乐观的人生态度都是极其有益的,它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所呈现出的教育功能、示范功能、凝聚功能、创造功能、熏陶功能等,为当代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格与正确的价值观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4年,济源市委市政府斥资3亿元,对济源一中进行了整体搬迁,实现了学校历史上的最大一次跨越式发展。新校园总面积515亩,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校园规划科学,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布局合理。教学区内三栋U字型教学楼自南向北一字排开,各年级分布相对独立;按国标配备了理化生实验室、劳技实验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和多功能学术报告厅;教学区教学设施齐全,建立了校园广播站、电视系统和校园局域网。科技馆、图书馆、艺术楼各一栋,音乐教室、美术画室、琴房、练功房等各类艺术教学设施一应俱全。运动区按国标建设有田径场、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等,高规格建设了体育馆、游泳馆,各类健身设施一流,能充分满足学生文体活动的需求。生活区有学生食堂三幢,拥有座位7000多个;有学生公寓楼6栋,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学生生活环境宽松、安全、优美。

济源一中因地制宜全面规划,建设资源节约、绿色环保的生态花园式学校,让校园环境与周边自然环境实现和谐对接。行道树以栽植高大乔木为主,园区绿化重点栽植观赏花木,注重高、中、低层次搭配。近年来,学校自筹巨资,栽树8000余棵,品种达150余种,校园绿化面积达99000平方米,绿化率达45%以上。现在的济源一中校园,竹林掩映、花木飘香、绿草如茵、水波荡漾、清风抚柳、淡月映竹、曲径通幽、奇石共赏,具有现代气息的宏伟建筑与优美的自然景观浑然一体,集观赏性与休闲性于一体,达到了景中有景的效果,既体现了环境育人的理念,又提高了园林的整体功能水平,为广大师 生提供了优美、舒适的学习、工作环境。

济源一中在学校环境建设中,营造朴素与雅致的交融、自然与庄重的搭配、沉静与灵动的呼应的校园环境文化,建立雕塑等校园文化标志物,与学校建筑文化、景观文化有机融合,形成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体现环境育人的功能。学校在主要道路两旁广置名人胸像雕塑,布置有成就的校友长廊,在校园醒目位置雕刻了《竞帆》、《滨海明珠》、《冲刺》等雕像,使学生处处感受名人风范,学习校友风采,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校园内“启慧路”、“红烛路”、“兼济路”、“腾飞路”、“求知路”纵横交叉、错落有致,“毅园”、“畅志园”一南一北,遥相呼应。校园处处布满着游园景观,假山亭台、绿草如茵,小桥流水、杨柳依依,曲折的回廊、优雅的拱桥、飘香的丹桂、婆娑的棕榈,小型园林映衬着学校恢宏典雅的建筑群,逶迤流淌的人工河与河边垂柳相映成趣,文化石、雕塑点缀其间,环校的透视墙使校园显得开放豁朗,使济源一中在恢弘大气之中透出几分妩媚与灵动,无不表现出这所学校的文化特性——端庄、典雅,富有人文气息。

走进济源一中,南广场那座“放飞理想”的雕塑,昂然昭示着一中人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从校长、到教师、到普通学生,言行中处处闪现着“放飞理想”这种共识,随便问任何一名济源一中师生“你来济源一中干什么?”,回答的都是这执著而坚定的四个字。在行政楼西侧的墙壁上,挂满了各种闪耀的奖牌,记录着济源一中人执着追求的足迹,诉说着济源一中恒久不衰的辉煌;在校园内路灯的灯 杆上、教学楼走廊的墙壁上,随处可见催人奋进、发人深省的名言警句,让人置身其中,灵魂得到净化,精神得以振奋。

济源一中校园里的一尊雕塑、一幅壁画、一株花草,设置巧妙,安置合理,收到很好的艺术熏陶效果。学生们生活其中,有意无意地在思想观念、心理素质、行为方式、价值取向诸方面都受到熏陶、感染,从而实现学生时代良好性格的塑造。

二、高品位、高层次,建设文明健康、优雅和谐的校园行为文化

(一)规范科学,与时俱进,彰显制度文化效应

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内在机制,主要包括学校的传统、仪式和规章制度,是维护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保障体系。

近年来,济源一中按照“全面、规范、科学、可行”的要求,班子成员就制度文化建设问题进行研讨,建立健全学校管理制度系统,修订完善学校德育、教学、科研、服务、活动、卫生、安全等系列管理制度,全体教职工的岗位职责目标和评价方案(细则)和其它各种奖惩制度100多项,为促进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提供了方向和制度保证。

济源一中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着力强化民主管理、人文管理和软性管理,注重营造师生和谐发展的制度文化构建。在制度建制修订上,充分发挥教代会、学代会的作用,在有关学校发展、师生切身利益等重大决策问题上,实行网上公示和听证会制度,让师生充分发表意见,参与讨论修改,然后再实施,并在实施中逐步完善。这种人性化制度形态的校园文化把“软文化”与“硬制度”溶于一炉,师生在制订、讨论、修改过程中明确制度的重要性,懂得遵守制度的必要性,从而自觉遵守制度,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全面发展,彰显个性,构筑特色德育文化

近年来,济源一中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个体发展需要的统一为出发点,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中心,以体艺为突破口,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形成了“一个主体、两个特色、三条主线”的行为文化建设模式。

“一个主体”,即以学生为主体。济源一中通过让学生参与兴趣活动小组和学生社团等各项文化活动,配备专业指导老师,引导学生成立自治机构,使学生在参与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两个特色”,即体育、艺术特色的形成。学校充分重视体育艺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把它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突破口。一方面,开齐开足了国家规定的体育艺术教育课程,将体育艺术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另一方面,加大体育艺术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建设了现代化的艺术中心、田径场、篮球馆、游泳馆等,铺设了一流的塑胶场地、足球场等,购置了钢琴、电子琴、架子鼓、大提琴等一大批乐器,为艺术团成员配备了各种演出服装、道具,配备了灯光和音响设备,使学校成为全国体艺办学设施最为齐全的学校之一,为实施素质教育、强化体艺特色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体艺 特色的形成,有力地推动了校园文化的全面实施,为使全校学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一中校园里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三条主线”,一是以重大节日和社会热点为主线,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如“唱红歌、迎国庆”、“向愚公家乡好少年学习”、“清明祭扫烈士墓”等,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二是以美育节、体育节为主线,广泛开展声器乐、健美操大赛,春季田径运动会、篮球赛等各种各样的文体活动,对学生进行生动的审美教育,弘扬民族传统和艺术精神。三是以校园科技活动周和心理健康宣传周为主线,成立了美术、摄影、书法、心理俱乐部等十几个兴趣特长小组和学科竞赛小组,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活动和科技创新大赛,为全校师生营造健康、和谐、幸福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抓创新,促和谐,铸就内涵丰富、特色发展的校园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育人目标的高度概括,是校园的点晴之笔。我们认真总结提炼本校优良传统,紧密结合时代精神,既体现对学生发展的关爱,又体现对教师发展的关注,遵循“坚持方向、发张内涵、强化特色、贡献社会”的学校目标,努力构建团结和谐、开拓进取、求实创新的校园精神文化,丰富和发展了学校的教育内涵。

(一)挖掘积淀,践行理念,打造深厚校史文化。

校史是一所学校办学育人历史和发展轨迹的真实写照,是办学经验、教训、智慧等方面的长期积淀,是学校文化的映射和风格特色的集中表现。济源一中始创于1926年,近90年来,学校三移其地,两度搬迁,多次更名,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发展道路,今天已成为在省内外享有很高声誉的一所知名学校。走进济源一中校史馆,开放式校史文化带来了浓郁的环境文化气息,营造出了环境育人的良好氛围。高一新生的第一课,不是坐在教室里上课,而是在高年级同学的引领下,有组织地参观校园及校史馆。让每个新生在参观中接受学校历史文化教育,接受人文熏陶。广大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热爱学校、热爱生活、蓬勃向上的力量,从而美化学生的心灵,陶冶情操,启迪心智,起到积极的心理暗示、激励和鞭策作用。

经过一代又一代一中人的精心培育、薪火相传,济源一中形成了“以人为本 温馨服务 团队精神 跨越发展”的办学理念、“团结勤奋、文明进取”的校训、“朴实无华、德才并重、同舟共济、争先恐后”的校风、“爱生如子,面向全体,严谨规范,科学民主”的教风和“尊师爱校,谦和勤勉,追求卓越,崇尚创新”的学风。济源一中的精神文化对内是凝聚力、向心力,对外是核心竞争力和品牌。现在不仅成为全校师生的共同理想,还成为了一面引领学校开拓创新走向成功的旗帜。

校歌、校徽等作为学校的一种象征,是学校办学理念、科学和人文精神的艺术化体现,是学校办学历史和传统的积淀和浓缩,发挥着学校对内凝聚人气、激励斗志,对外塑造品牌、展示形象的重要作用。2004年10月,由济源一中原校长范亚平、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李毓珊作词,中央民族歌舞团一级作曲李沧桑谱曲的济源一中校歌问世。济源一中校歌不仅具有历史的厚重感,而且显示出奋发向上的时 代气息,旋律雄壮激昂、气势磅礴,充分显示出了一中人继往开来、勇争一流、再创辉煌的精神面貌,深受全体师生的喜爱和广泛传唱。这首校歌是济源一中精神的象征,充分反映了一中人传承历史、开拓未来的决心和勇气,昭示出济源一中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和拼搏向上的进取意识,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成为济源一中广大师生众望所归的灵魂家园和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战斗号角。

八十多年风雨砺洗、蕴积涵育,一代代一中人践行学校理念,挖掘校史积淀,求实创新,严谨治学,励精图治,甘于奉献,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建校以来,为革命和建设事业培养各类毕业生5万余人,济源一中也因此被誉为济源人才培养的摇篮。

(二)团结协作,共同发展,经营品牌团队文化。

教师教师团队合作文化是学校的核心文化,并起着引领作用。2011年10月29日,在《教育时报》社主办的首届河南省“最具智慧力班主任”颁奖典礼上,济源一中“8+1”团队荣获团体特等奖,团队成员杨兵被评为“河南省最具智慧力班主任”。

这是济源一中多年来加强团队文化建设所结出累累硕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济源一中强化班主任队伍和“名师团队”建设,创新团队研修模式,积极搭建平台,鼓励团队共同探究、共同合作、共同成长,进行专题校本研修。“8+1”团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鲜明特色,在省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由于团队带动,2010年8月17日全国首届班级自主化教育论坛在我校成功举办。“8+1”团队荣登《班主任之友》杂志封面,被《人民日报》、《河南 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

团队文化建设日趋成熟。济源一中把名师看作最大财富,贯彻“名师强校”战略,制订并实施了《济源一中名师培养办法》,鼓励教师冒尖、出格,营造浓厚的成名成家氛围。学校设立了“人梯奖”,每年开展“教坛新秀”评选,形成了以名师为龙头,以学科带头人为中坚,带动了全体教师专业化发展。

(三)创新管理,开展“创模”,激活创新文化魅力。积极推动创新文化建设,让创新意识深入人心。济源一中面对这所超大规模的巨型学校,迅速更新观念,破解发展难题,用管理创新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一是结构创新——条块化。济源一中采取了“统一领导、条块联动”的管理措施。校党委对学校全面工作的统一部署和领导,将学校的整个管理层面分为行政、教学、德育、后勤4个方面,全校分为三个年级部,每个年级部按照力量均衡的原则分为两个教学部。二是组织创新——扁平化。济源一中逐步弱化教务处等职能部门的管理权,使其职能由管理逐步向服务转型。三是过程创新——精细化。济源一中提出了 “学校OEC管理法”,即总账不漏项,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管事凭效果,管人凭考核。

济源一中实行捆绑式考核,把对教职工个人的考核与对教师本人所在的备课组、处室的考核联系在一起,把对各处室、各教学部的考核与分管副校长的考核联系在一起,从而调动起每个教职工、每个部门的积极性,形成了互帮互助、你争我赶的良好局面,营造出积极主动、团结向上的干事创业氛围,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健康、协调发 展。

创新文化建设,最难的是课堂,如何使课堂成为生命化的课堂,是创新文化建设不可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把教学自主权还给教师,激活了教学创新的动力,师生共同构建幸福课堂。济源一中提出: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标,提倡教师,取百家之长,酿自家之蜜,深入开展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活动,以教师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带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实践中涌现出了“动感课堂”、“三步教学法”等,百花齐放,争奇斗妍。在“创新教学模式”的推动下,近年来济源一中已有近70位青年教师在全国、省优质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居全省同类学校之首,学校收获着创新文化建设带来的累累硕果。

春风化作雨,润物细无声。近年来,济源一中先后被评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科研兴教示范单位、“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先进单位、河南省师德师风先进校、河南省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学校文化建设百佳学校等省级以上荣誉称号60余项,初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学校文化体系,使学校管理产生巨大的整体合力,极大地增强学校教育能量和办学自信,推动学校事业的不断发展。

第五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_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文化是人类文明与科学的象征,是人类美德和智慧的表现,而学校则是传承文明和创新文化的重要阵地。校园文化是一种环境,也是一种氛围,是一种需要长期培育、苦心经营的教育氛围。优美的育人环境、浓郁的文化气息,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资源,是催生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生命发展的深厚土壤。它对人的行为有规范作用,对人的心理有调节作用,对人的心灵有净化作用。只有优秀的校园文化才能孕育出优秀的教育品质,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才能成就教师的人生价值。从而让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使教师科学幸福工作,最终实现学校的和谐跨越发展。

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具有独特品质魅力的校园文化,是提升学校教育内涵的一个重要方面。学校教育内涵包括人本发展、全面发展、特色发展、和谐发展、效能发展等诸多方面。我们只有深刻挖掘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要素,渗透拓展并践行到学校工作的各个层面,才能真正实现学校的内涵发展。

抚顺市育才中学始创于1932年,1995年正式更名,70多年的风雨兼程,近一个世纪的物换星移,积淀了育才中学丰厚的文化底蕴。近年来,学校在“小以成小,大以成大,无弃人也” 的办学理念指引下,丰富发展了徐桂英校长在1995年的“让每一堵墙都说话,让每一个角落都育人”的环境育人思想,提出了“让每一堵墙都说话,让每一个角落都育人,让每一个人都成‘材’”的师生共同发展的环

境育人新理念,笃行“有教养、能适应、求和谐、创特色”的办学目标,致力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努力提高学校办学品味,使育才中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在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等方面成效显著。

一、注重物质文化,奠定内涵发展基础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它可以使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积极的暗示、感染和熏陶。我们充分发挥其环境育人、服务育人的功能,加强校园硬件建设,使师生在其间耳濡目染、日积月累,形成观念、化为行为,培养健康、良好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一)、合理规划,创设和谐育人环境

我校以建设“环境优美、功能齐全、文化浓厚、恬静雅致”的校园环境为目标,遵循“科学设计、合理规划、实用经济、舒适整洁”的原则,通过学校建筑物造型、绿色植物造景、人文景点设置,来塑造校园的整体形象,把校园整体规划为“四个区”,即艺术区、活动区、生态区和教学区。

艺术区:有构思巧妙的校门、古典诗词装点的围墙、造型美观的教学楼、硬化平坦的柏油路,以及别具一格的雕塑,处处都透射出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展现出育才中学的精神风貌;同时,学校环境以灰白色调为主,体现出高雅素洁、稳健久远、协调和谐的校园文化格调。

活动区:有宽阔平整、坚韧而有弹性的多功能塑胶运动场、种

类繁多的室内外体育健身器材,运动又休闲的乒乓球馆和健身房,无处不让人轻松愉悦,无处不让人留连忘返。

生态区:校门两侧有白桦挺立;教学楼周围有绿草相绕、树墙相环;植物园里有鲜花留香、白鸽展翅,自然环境与办学理念和谐一致,让学生感受到了强烈的人文气息。

教学区:是师生工作学习的场所,这里有醒目的校训、温馨的提示,有造型别致的插花、古朴典雅的壁挂、古色古香的盆景„„徜徉其中,看到的是勤奋的身影,听到的是琅琅的书声,感受到的是艺术的陶冶、激发出的是前进的动力。

如今,各种环境要素错落有致,相得益彰。师生漫步校园,树木苍郁,清风拂面,花香醉人,美景润心,情随景生。这样的情,这样的境,对师生来说,不仅有美与和谐的享受,也是心灵的净化与洗涤。

(二)、全力投入,优化现代教育资源

为了给师生提供一个优良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我们不断增收节支,多方筹措资金,进一步完善设施,修缮教学楼,更换教室桌椅,重建校门,大面积培植草坪、铺设步道转、硬化路面,建设塑胶运动场,配置大量健身器材,修建乒乓球馆、教师健身房,为全校师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休闲运动场所。

同时,我们大量投入,更新完善教育设施和教学设备,如今我们拥有两处独立的多功能厅,具备各类专业教室,其中,阅览室3个、理化生实验室4个、心理咨询室1个、音美活动室各1个、舞蹈教室

2个、微机备课室1个、微机教室2个、教职工活动室1个、多媒体教室22个。我们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还购买了新的办公桌椅、新建了理化生实验室、艺术合唱室、舞蹈室,购置了大量图书,如今,阅览室全天向师生开放,师生共同漫步书林,成为育才中学一道亮丽的风景。

另外,我们还加大信息技术教育的投入,积极营造“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进取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我们拥有现代演播室、计算机网络主控室、两个学生计算机室、电子备课室、电子阅览室等;育才中学的网站也已经开通两年,实现了教育信息的畅通、教学资源的共享。信息技术装备的投入,大大增强了校园设施中的科技含量,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档次和品位,也为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新课程改革奠定了基础。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以前瞻的眼光、独到的视角,建有抚顺市唯一一个史地专业教室,每个教室足可容纳一个班的学生上课,立体的写实教学,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我们还建有抚顺市唯一一个校史展室,置身其中,在了解校情的同时,又可以受到“爱家乡、爱学校”的教育,毋庸置疑地会增强师生对学校、对家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如今的育才中学占地面积26892平方米,绿化面积6000余平方米,拥有南北两座教学楼,基本建设体现了“人本发展、和谐发展”的教育内涵,为校园文化建设搭好了骨架,为学校的内涵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铸就精神文化,丰富内涵发展要素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育人目标的高度概括,是校园的点晴之笔。我们认真总结提炼本校优良传统,紧密结合时代精神,既体现对学生发展的关爱,又体现对教师发展的关注,遵循“品位、特色、怡和、创新”的学校目标,努力构建团结和谐、开拓进取、求实创新的校园精神文化,丰富和发展了学校的教育内涵。

(一)、拓宽渠道,提高整体师资水平

马克思说: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现代校园文化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活的因素,利用他们可以影响一大批的学生,从而使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发挥更大的教育功效,又可以使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同时也能成就自己。

近年来,我校为提升师资水平,把学校作为教师不断进步、终身学习的主阵地,把校本培训作为提高教师素质的主要途径,扎实开展了富有育才特色的校本培训活动,卓有成效。

学校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先后聘请专家来校做专题讲座,并组织骨干教师到北京育才学校参观、学习、考察,让大家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也带动了更多的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成长。同时开展老带新的“青蓝”工程,帮助青年教师少走弯路,尽早进入教师角色,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

多年来,学校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校本培训制度,积极开展课堂

研讨、教科研案例分析、组织听评说课活动、现代信息技术培训、教师基本功大赛、教学大家谈等等。已开展了六个学期的“三同展示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一次次的演练,一次次的磨砺,让每一位教师深深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也让学校看到了丰收的希望。下学年,学校计划开设三者“论坛”,分别为“仁者”、“智者”、“学者”三论坛,我们期望通过这些活动能够对全体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校本培训的不断探索,激活了教师的智慧和思想,提高了教师的技能和素质,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精神需要。学校现有各级骨干教师29人,新抚区名师2人,占教师队伍的四分之一,他们相继获国家级、东三省、省级、市级、区级优秀课100余节,在2006年抚顺市教师基本功大赛中,关志伟老师一举夺取了“抚顺市语文学科状元”的桂冠,在2008年,我校佟明义和赖英慧两位老师分别摘取全国数学竞赛、辽宁省化学竞赛一等奖的桂冠,我校班主任在辽宁省班主任技能展示会上勇获团体第一名,从2006年以来,关志伟、赖英慧两位老师先后分别把抚顺市教育系统唯一两枚“五一劳动奖章”收入囊中。

学校始终注重调动一切能够调动的积极因素,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促进其效能发展。高素质的教师必然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几年来,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社会满意度逐年提升。

(二)、科学育人,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

“人无弃人,物无弃物”。学校始终坚持朴素的“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一切”的办学宗旨,面向全体学生,采取多种形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综合素质的提高,让学生在汲取知识的同时也在快乐成长。

1、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工程,开展主题教育

几年来,我们坚持以“人文精神为指导,科学精神为基础”的方针,积极启动校园文化建设工程,努力营造一个“以美促德,以美益智”、艺术品位高雅、个性风格独特的育人环境,建构了六大系列的主题教育,使学生在有限的空间里能够接受到无限的美育。主要包括:

一是以“播种良好习惯,收获健康人生”为主题的“养成教育系列”,主要分布在教室、南一楼及草坪的文化牌上,其内容包括《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十不准、十做到”的内容,还有“中学生十个好习惯”、“中学生礼仪仪表”及“三大三爱”的内容等等,使学生理解“习惯就是素质”的内涵,从而养成遵纪守法、言行规范、文明自律、全面发展的良好习惯。

二是以“秉承传统文明,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的“传统教育系列”,主要体现在教学楼内展板风格的古朴典雅,内容包括南楼壁面的“八心八德”、南二楼的“传统美德”、北楼2-4的浮雕画、中楼梯壁面的古代诗人词人及其诗词等等,是师生了解、学习、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的园地。

三是以“培养健康心理,提升生命质量”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

育系列”。主要分布在南三楼,内容包括中学生应如何面对挫折与失败、中学生的人际关系之道、中学生如何培养健康的心理、如何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如何克服考前焦虑等等,学生通过学习、吸收、内化,可以正确认识自己,养成健康的心理品质。

四是以“陶冶艺术情操,展现艺术特长”为主题的“成功教育系列”,主要分布在桃李园、撷趣园和教学楼展室内,其内容主要以学生作品及活动场景为主。在这里学生可以感受成功的幸福、品味实践之乐、畅谈人生理想、憧憬美好未来。真正发挥了“学习的场所、实践的基地、创新的乐园”的育人功能。

五是以“打造书香校园,塑造健康心灵”为主题的“经典文化教育系列”,主要分布在北教学楼,其内容主要是一些经典的古诗词。有《水调歌头》、《村居》、《春夜喜雨》、《过零丁洋》、《赠汪伦》、《望庐山瀑布》、《江城子》等几十首。把这些经典古诗词就放在学生眼前,让他们无时无处不受到经典文化的影响、熏陶和感染,让学生从小就与圣贤同行,伴经典飞翔。在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中净化灵魂、升华人格,让学生认同并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进而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六是以“深刻解读课标,提炼知识精华”为主题的“基础知识学习系列”,主要分布在北教学楼1-4楼,主要内容涉及语文、数学、物理和化学,同学们在有意无意的注意中,能够掌握很难刻意识记的知识点,帮助记忆,巩固知识。相信任何人来到展板前,都会不虚一行。

2、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活跃校园文化

(1)、坚持主旋律,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时事政治教育,引导学生增强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多年来,我们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与改革开放和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结合起来,以开学典礼、升旗仪式及重大节日、重大纪念日、重要活动为契机,开展了“秉承传统文明,弘扬民族精神”和“国不可辱、民不可欺、我当自强”教育活动;在“七一”或“十一”,开展“红色之旅”征文比赛等活动,增强了学生勤奋学习、爱国爱校、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加强社会主义公共道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我们开展了“塑造文明学生形象”活动,开展了“爱父母”、“爱学校”、“爱老师”、“爱老、敬老、助老”为主题的征文比赛、演讲比赛,大力开展实践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坚持“爱心救助”、“社区援助”、“一助一”、“环保卫士”、“学雷锋讲奉献”活动。这些活动引导学生崇尚团结、学会感恩、友爱、互助、奉献的精神,弘扬了助人为乐的优良传统,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3)、全员参与校园文化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应使每个人都是校园文化主旋律中的一个音符,因此,我们在引导教师积极参与的同时,还在学生中开展了“校园文化知识竞赛”、“班级文化建设”、“文明班级评选”等活动,激发了他们爱我校园、美化环境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4)、用先进文化覆盖整个校园。我校充分利用育才之声广播站、读书征文比赛,法制、安全、交通知识讲座等丰富多彩的形式,使校园到处充满浓郁的人文气息和学术氛围。还有优秀班级评选、主题班会等活动以及广播站每周的“校园漫步”、“名作欣赏”、“文化沙龙”等节目,都深受广大学生喜爱。另处,我校还在各班级每学期进行一次优秀学生评选活动,包括: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优秀团干部等等。这样既弘扬了先进文化,营造了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又使先进文化覆盖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甚至还影响了不少学生家长。

(5)、开展多彩的校园活动,丰富文化生活。文化艺术活动对于丰富学校文化生活、营造文化氛围、展现学生风采、陶冶学生情操有着重要作用。多年来,我们加强了学生艺术团体的建设,成立了学生“追梦”话剧团、“晨曦”合唱团、“佳星”舞蹈队、“文轩”书画社等兴趣小组;针对初中生心理特点,开设了以“心语小屋”为名的心理咨询室,安排具有专业水准的心理教师,定期进行心理讲座和心理咨询,开通“心灵之约”热线电话,为学生排解心理困扰,释放心灵压力。

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我们每年都举办文体艺术节,广泛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如诗歌朗诵会、合唱比赛、舞蹈比赛、球类比赛,及书法、绘画比赛等等,开发了学生潜能,张扬了学生个性,让学生得到了展示自我的机会,体验到了实现自我价值的喜悦。尤其是2006年的第二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汇报演出,是近年来我校最高水平的一次汇演。组织、选项、表演,都是史无前例的精彩,在场的市区领导交口称赞,辽宁电视台、抚顺电视台、抚顺日报社等多家媒体给予高度关注和评价,从而提升了学校的影响力。

(三)、发展特色,彰显独特育才个性

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在先进办学理念和科学教育思想的指引下,凭借雄厚的师资力量、完备的教育设施及优化的育人环境,形成了国防、体育、艺术三大特色教育,确立了明确的发展目标,脚踏实地的开展工作,培养了大批名优教师和富有特长的学生,积极营造国防校园、运动校园和艺术校园。独树一帜的规范的特色教育,传承了校园文化,凝聚着师生的品格,体现了育才师生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我校三大特色教育不但个性独特,而且师生参与面广,发展稳定。1995年开始,我校把国防教育作为一项特色内容,成立了抚顺市第一所少年军校,10多年来,我校以少年军校为有效载体,以军训、课间操、国防运动会、课堂渗透为主要形式,使国防教育蓬勃开展,成效显著。

特色之二是体育教育,90年代我校就享有“辽宁第一操”的美誉,极具特色的大课间和课外体育活动是我校10多年来一贯坚持的传统,曾获得“省课间操活动先进学校”的殊荣,近年来,学校更是把体育工作作为学生健康成长的突破口,坚持“健康第一”,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发扬传统田径项目,提高了学生健康指数。

从2005年起,我校以文体艺术节为主要形式,确立了艺术特色

教育,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丰富了校园文化。

我校的特色教育是内在教育力量的综合体现,具有可圈可点的示范性。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少年军校示范校”、“全国国防教育先进单位”、“全国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辽宁省美育教育名校”等荣誉称号。

一大批教师在全国、省、市、区级教学评优课中表现不俗,学生在各级学科竞赛中亦成绩优异,成绩的取得凝结着几代育才人的辛勤汗水和集体智慧,使我校成为社会普遍认可的窗口学校。

(四)、提炼精神文化,培育育才校园精神

我校注重营造民主、平等、向上的学习氛围,建立宽松、和谐、愉快的学习环境。提倡心灵美、语言美、仪表美、行为美。鼓励师生善于学习、勤于钻研、敢想敢为、勇于创造,形成一个积极高效的整体育人环境。

学校已形成一种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情感交融、协力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尊重学生人格,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意识与自主精神。每个教师都力求成为一名服务者,用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优秀的个性品质和良好的艺术修养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感染学生,以渊博的知识、优雅的教学艺术来开发学生潜能,让学生在融洽的师生氛围中健康的成长。

同时,我们注重强化教师的教学过程,要体现全过程愉快、全方位和谐。第一,改革课堂教学,创造一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使学生能充分显示自己的潜能。第二,重视情感教育和心理品质培养。第三更新教学手段,整合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多媒体现代化教育手段,给学生一种全新的感觉,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第四,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审美情境,达到教学过程与审美过程的和谐统一。

建设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把师生的意识形态提到最高境界,还体现在校风、校训、育才精神上,精心打造学校的精神品位和文化底蕴,培育育才校园精神,即自信、自强、自豪。

我们的校风是重德 精业 严纪 创优 我们的校训是尊师爱校 学会做人 努力成才

三、完善制度文化,提供内涵发展保障

如果把校园文化建设看成一个整体,比作一个完整的人,基本建设是躯体,环境建设好比外衣,精神建设是眼睛,那么,制度建设就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大脑和灵魂。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即是广大师生的行为准则,又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俗语说: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建立规范有序的管理机制,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是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实现教育目标的必要保证。我们学校始终强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约之以规”,铸造出刚柔相济的“合金”式规章制度,使之既能起强制作用,又能发挥激励规范的作用。我校建立健全了科学的管理制度,做到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学校重大事项的决策和实施,能够按章办事,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学校管理实行民主管理、自主管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近几年来,我校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班子成员经

常学习有关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文章,多次就校园文化建设问题进行研讨。并在此基础上,合理规划,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制订了《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教育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精神文明创建实施方案》、《文明班级评选方案》、《党风廉政建设实施意见》、《师德教风建设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工作的实施方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实施方案》等,为促进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学校的内涵发展提供了保证。学校基本形成了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的制度环境,促进广大师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总之,我校通过建设具有自己特色的校园文化,有力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促进了学校的内涵发展,为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学校各项工作的全面提升注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我们还将继续探索校园文化建设之路,更深刻全面地解读教育内涵,更有效地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实现教育内涵,不但“让每一堵墙都说话,让每一个角落都育人”,而且“让每一个人都成‘材’”。

最后,我引用宋代朱熹的《观书有感》一诗与大家共勉,同时,也用这首诗来表达我对学校内涵发展与校园文化关系的理解: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以上是我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一些做法和思考,不当之处,敬请领导和专家批评指正。谢谢!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抚顺市育才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经验介绍

一、注重物质文化,奠定内涵发展基础

(一)、合理规划,创设和谐育人环境

(二)、全力投入,优化现代教育资源

二、铸就精神文化,丰富内涵发展要素

(一)、拓宽渠道,提高整体师资水平

(二)、科学育人,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

(三)、发展特色,彰显独特育才个性

(四)、提炼精神文化,培育育才校园精神

三、完善制度文化,提供内涵发展保障

下载加强学校文化建设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回民小学汇报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加强学校文化建设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回民小学汇报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5篇)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魏传光 关于学校内涵发展的概念,目前尚无确切定论,但一所名校的成长离不开其深厚文化底蕴的积淀,正所谓“名校的一半是文化”,它体现在物质......

    传承国学经典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传承国学经典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2014-11-10 作者:何欣珍 来源: 浏览次数:186 房县东城小学自建校以来,学校就着手校园文化建设,着眼优质,着力内涵,积极开展文化重构,坚定不移的走内......

    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促进学校内涵发展2014

    梁村乡中心学校教学管理典型事迹汇报材料 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实践证明,任何教学管理工作的创新都必须立足学校实际,否则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本学年......

    精细化管理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实施精细化管理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肖云镇中心小学 近年来,我校在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积极规范办学行为,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民主治校、争创一流”的......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校内涵发展(范文)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校内涵发展长铺镇中心小学陈文丰校长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软实力、内驱力、生命力,是学校师生的教学活动、生活活动而产生的特殊的社会文化体系。......

    小学学校文化建设汇报材料

    小学学校文化建设汇报材料---小学,占地面积26138平方米,建筑面积4046平方米。学校现有10个教学班,255名学生。共有教职工24人,其中本科学历教师2人,大专学历13人,9人正在进修大专,......

    学校内涵发展[最终定稿]

    学校内涵发展的认识重庆市江北区蜀都小学〃陈戈亮办教育就是要办有品位的学校,有品位的学校是内在发展较好的学校,学校内涵发展是增强教育强势发展的血液,循环于学校整个躯体之......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促进学校特色发展[本站推荐]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独特风貌,蕴含着一种潜在的力量,具有无声教育的感染作用。我校作为秀山县一所新建直属小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坚持“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