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众传媒对大学生环保观念的影响调查报告
大众传媒对大学生环保观念的影响调查报告
摘要:文章以南京高校为例,论述了调查的背景、目的及方法,指出调查结果对其进行分析,最后总结出经验,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大众传媒;大学生;环保观念调查的背景、目的及方法
自我国环境保护法颁布实施,至今已20年。正在走向利益多元化和价值多元化的中国,环境问题已上升为全民性的社会问题。这不仅影响到我国的农业、工业等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生存环境的恶化对每一个公民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威胁。对此,我国已经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等硬性要求,但最终解决此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全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尤其是将环保观念融入每一个公民的价值体系,使自觉地保护环境成为一种习惯。
大众传媒在对环保观念的宣传上扮演了“话语权威”的角色,它影响人们的社会心理趋向和价值取向,尤其对于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和文化表现有着非常突出的作用。大众传媒通过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媒介进行各种形式的宣传,对环保观念的宣传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次调查选取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一方面是由于大学生处于从家庭和学校过度到社会的年龄段,在不久的将来,他们将投身于社会实践活动当中担当重任,对国家的方方面面产生重大的影响,他们是决定一个国家未来发展方向的砥柱中流。另一方面,大众传媒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他们是大众传媒的主动受众,报纸、电视,电影、杂志和互联网等各种媒介形式无不在各个方面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大学生的环保观念。
对于“大众传媒对大学生环保观念的影响”进行的实证研究,将是我国最重要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中重要的一方面——环保课题,与国家未来发展方向的决策者和实践者大学生联系起来,探求大众传媒对他们环保观念的影响,以期从中发现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切实提供一定的建议。为此,本课题组组织力量于2009年4月-2009年6月在江苏省南京市进行了一次比较详细的“关于大众传媒对大学生环保观念的影响调查”的定量研究。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形式,选取了南京地区的6所高校——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南京工业大学和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共发放问卷900份。收回有效问卷871份,使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调查对象为大学一至四年级(一年级占23%,二年级占31%,三年级占24%。四年级占22%)各专业的本科学生,其中文科类(包括经济管理及外语类)占44.4%,理工类占38.1%,艺术类占17.5%;男生448人,占总人数的51.5%;女生423人,占总人数的48.5%。本次调查对象的大学生们来自全国不同的省市自治区,学校包括重点大学、非重点大学以及职业学院,综合性大学、文科类大学、理工类大学以及艺术类大学,学生专业范围广泛,并且他们分布于4个年级,性别比例较均衡,因此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调查对象的媒介接触情况
调查中发现,广播是这几项媒体中使用频率最低的,42.8%的被调查大学生从不使用广播,89.8%的每天使用广播时间少于30min;由于绝大部分高校学生宿舍内并没有配备电视,有26.6%的被调查者在校从不使用电视,报纸杂志和网络成为了他们获取信息和娱乐的最主要手段,对报纸杂志的使用时间基本在2h以下;由于网络集合了传统媒体的诸多优势,在大学生中应用极为广泛,有97.6%的被调查者每天使用网络;而手机由于随身携带,并且可随时随地上网,加之手机报等形式的信息平台的开通,更使其颇受欢迎,使用频率也较高。见表1。
2.2 大学生接受环保观念宣传的现状
2.2.1 接受环保宣传的途径
在对“您通过哪种途径接受到的环保宣传最多”问题的回答时,42.3%的人选择了“学校教育”,40.3%的人选择了“大众传媒”,10.1%的人选择了“家人及朋友”,7.3%的人选择了“其他”。由此,学校教育和大众传媒是大学生接受环保宣传的最主要途径。
2.2.2 接受环保宣传最多的媒介
对于“您在哪种媒介上接收到的环保宣传最多”问题。66.7%的被调查者选择了“电视”,15.1%的选择了“公交地铁广告”,7.0%的选择了“报纸杂志”,5.6%的选择了“网络”,2.4%的选择了“书籍”,2.1%的选择了“手机”,1.1%的选择了“广播”。虽然大学生在校电视拥有量不大,但电视仍是大学生接触环保宣传的最主要途径。见图1。
2.3 大众传媒对大学生环保观念具体的影响作用
2.3.1 大众传媒较其他影响因素而言作用较小
对问题“下列对您形成环保观念起最大影响作用的是哪项”的回答中,41.4%的人选择了“公民自身”,26.0%的人选择了“学校教育”。21.2%的人选择了“大众传媒的宣传”,10.9%的人选择了“国家政策”,0.7%的人选择了“其他”,见图2。
此外,对于大众传媒的影响,有22.7%被调查者表示“有很大影响”。72.0%的认为“有一定影响,但影响不大”,5.2%的认为“没什么影响”。
而在对问题“在逐渐接受过大众传媒对环保观念的宣传之后,您会”的回答中,36.8%的人回答“做什么事一定要环保”,60.4%的人选择“想起来的时候环保一下”。2.8%的则承认自己仍“想不起来环保”。
2.3.2 大众传媒中电视的影响作用最大
在各类媒体对环保宣传作用大小的调查中,电视、网络、报纸名列前三名:78%的被调查者认为电视在环保观念宣传的方面所起的作用最大,34.9%的人认为网络所起的作用排第二,30.2%的人认为报纸作用排第三,而手机作为最灵活的媒体,却有49.1%的人认为手机对环保宣传所起的作用最小,见图3。
2.3.3 大众传媒中环保主题的公益广告认可度高
在对“哪种宣传方式最有效”进行调查时,27.5%的人认为“负面批评报道”最有效。18.2的认为“正面宣传典型事件和人物的新闻”最有效,54.3%的认为“正面公益广告”最有效。并且,受众对部分优秀的环保公益广告评价较高。对于“大众传媒中环保公益广告怎样”的问题的回答中,19.1%的认为“现在的公益广告只是单纯地说教,太死板”,41.3%的认为“一般,不好不差”,有39.6%的认为大众传媒中的环保公益广告“都很有创意,令我印象深刻”。
在调查中,被调查者填写了印象最深刻的环保公益广告。“地球上最后一滴水是人类的眼泪”的广告在所有被调查者中的提及次数为12次,“超级玛丽”游戏主题的公益广告“你能过儿关”、南京市公交车移动电视播出的倡导“绿色地球”的公益广告在各大省级卫视播出的,女孩帮助没有将易拉罐投进的男生放进垃圾箱等等都被提及了多次。主题上,24人提及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方面的公益广告,10人提及保护森林资源、少用一次性筷子的公益广告,5人提及垃圾分类回收的公益广告;而在所有被调查者有印象的公益广告中,央视的公益广告被7次提及,而没有任何地方媒体被提及。
但有87.8%的被调查者认为在大众传媒中,现有的公益广告很少。总结及建议
综上所述,我们总结出部分经验,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定建议:
3.1 环保主题的公益广告成就突出,但仍需提升其影响的深度和广度
环保主题的公益广告是大众传媒宣传环保观念最常见的一种方式,本次调查显示,它也是最有效的方式。不少优秀的公益广告已经在大学生受众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这些广告在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时,对环保的宣传也产生了较好的效果。央视作为国家的领军媒体,对环保的宣传力度更居于各媒体之首。但不可否认的是,大众传媒中环保主题的公益广告宣传在一些方面仍有待提高。
首先,由于大众传媒对于某些主题的强调和突出,受众对于一些提及率高的环保问题,接受程度和记忆程度很高。但对于现状同样堪忧但媒体宣传力度小的环境问题,则缺乏认知和关注。因而,在今后的环保公益广告制作时。可依据我国当时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或针对最严重的不文明行为来设计,使其更符合时代特点,以此来增强受众对一些现状严重的环保问题的重视。
其次,今后可以以央视为领军,各级媒体可在保障媒体收支平衡的条件下,制作大量符合当地实际环境状况的高质量公益广告,最终达到公益广告独具创新性、受众乐意接受、宣传效果好的目的。只有通过这样的努力,才能进一步挖掘公益广告的潜力,扩大公益广告的宣传效力,为形成良好的社会价值观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3.2 进一步加强环保宣传力度,提升大众传媒的影响力
根据本次调查,在所有宣传环保问题的传播途径中,学校教育的接受程度最高,大众传媒其次。而对于大学生环保观念影响作用最大的,既不是“学校教育”也不是“大众传媒”,而是“公民自身”。对于目前“大众传媒在环保宣传上的努力如何”的调查结果显示,95.1%的认为媒体宣传有所缺乏,媒体作用的发挥仍然很不充分。因此,大众媒介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环保的宣传,充分挖掘媒体的社会功能,帮助实现倡导环保的社会氛围的营造。
此外,媒体的公信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影响了价值观传播的效果。调查显示。只有9%的被调查者认为媒体值得信赖,而83%的大学生受众对于大众传媒持“有时可信,有时不可信”的态度,另有8%的人认为媒体是虚假不可信的。
若提高媒体信息的接受和认可程度,需从媒体自身出发。确保信息传播的各环节的真实和高效,树立良好的媒介形象或许是当前的重要任务。因为在任何事业都强调“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只有强大的公信力才是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也只有以坚实的公信力做后盾,才能产生更大的媒体影响力。
3.3 网络媒体在环保宣传作用上的缺失现象不容忽视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统计报告,截止到2005年6月,30日,中国上网用户总人数达到103亿,仅次于美国。而大学生作为进入互联网世界最早的人群之一,互联网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媒体,更融入了他们的生活。对于价值观尚未完全成型的大学生来说,如何利用网络对他们进行正面积极的引导,应当得到足够的重视。
在本次调查中,92%的被调查者表示他们每天使用网络30min以上,但只有5.2%的被调查者认为网络在环保宣传方面的宣传足够多。网络这一越来越强大的媒体在环保方面的宣传却产生了不小的缺失。因而,最大限度地利用网络媒体的力量,利用网络的新优势,将环保观念宣传到位,这促进了我国国民素质的提高。
第二篇:大众传媒对大学生环保观念的影响调查报告
摘要:文章以南京高校为例,论述了调查的背景、目的及方法,指出调查结果对其进行分析,最后总结出经验,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大众传媒;大学生;环保观念
1调查的背景、目的及方法
自我国环境保护法颁布实施,至今已20年。正在走向利益多元化和价值多元化的中国,环境问题已上升为全民性的社会问题。这不仅影响到我国的农业、工业等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生存环境的恶化对每一个公民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威胁。对此,我国已经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等硬性要求,但最终解决此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全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尤其是将环保观念融入每一个公民的价值体系,使自觉地保护环境成为一种习惯。
大众传媒在对环保观念的宣传上扮演了“话语权威”的角色,它影响人们的社会心理趋向和价值取向,尤其对于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和文化表现有着非常突出的作用。大众传媒通过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媒介进行各种形式的宣传,对环保观念的宣传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次调查选取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一方面是由于大学生处于从家庭和学校过度到社会的年龄段,在不久的将来,他们将投身于社会实践活动当中担当重任,对国家的方方面面产生重大的影响,他们是决定一个国家未来发展方向的砥柱中流。另一方面,大众传媒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他们是大众传媒的主动受众,报纸、电视,电影、杂志和互联网等各种媒介形式无不在各个方面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大学生的环保观念。
对于“大众传媒对大学生环保观念的影响”进行的实证研究,将是我国最重要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中重要的一方面——环保课题,与国家未来发展方向的决策者和实践者大学生联系起来,探求大众传媒对他们环保观念的影响,以期从中发现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切实提供一定的建议。为此,本课题组组织力量于2009年4月-2009年6月在江苏省南京市进行了一次比较详细的“关于大众传媒对大学生环保观念的影响调查”的定量研究。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调查对象的媒介接触情况
调查中发现,广播是这几项媒体中使用频率最低的,42.8%的被调查大学生从不使用广播,89.8%的每天使用广播时间少于30min;由于绝大部分高校学生宿舍内并没有配备电视,有26.6%的被调查者在校从不使用电视,报纸杂志和网络成为了他们获取信息和娱乐的最主要手段,对报纸杂志的使用时间基本在2h以下;由于网络集合了传统媒体的诸多优势,在大学生中应用极为广泛,有97.6%的被调查者每天使用网络;而手机由于随身携带,并且可随时随地上网,加之手机报等形式的信息平台的开通,更使其颇受欢迎,使用频率也较高。见表1。
2.2大学生接受环保观念宣传的现状
2.2.1
接受环保宣传的途径
在对“您通过哪种途径接受到的环保宣传最多”问题的回答时,42.3%的人选择了“学校教育”,40.3%的人选择了“大众传媒”,10.1%的人选择了“家人及朋友”,7.3%的人选择了“其他”。由此,学校教育和大众传媒是大学生接受环保宣传的最主要途径。
2.2.2
接受环保宣传最多的媒介
2.3大众传媒对大学生环保观念具体的影响作用
2.3.1
大众传媒较其他影响因素而言作用较小
此外,对于大众传媒的影响,有22.7%被调查者表示“有很大影响”。72.0%的认为“有一定影响,但影响不大”,5.2%的认为“没什么影响”。
而在对问题“在逐渐接受过大众传媒对环保观念的宣传之后,您会”的回答中,36.8%的人回答“做什么事一定要环保”,60.4%的人选择“想起来的时候环保一下”。2.8%的则承认自己仍“想不起来环保”。2.3.2
大众传媒中电视的影响作用最大
在各类媒体对环保宣传作用大小的调查中,电视、网络、报纸名列前三名:78%的被调查者认为电视在环保观念宣传的方面所起的作用最大,34.9%的人认为网络所起的作用排第二,30.2%的人认为报纸作用排第三,而手机作为最灵活的媒体,却有49.1%的人认为手机对环保宣传所起的作用最小,见图3。
2.3.3大众传媒中环保主题的公益广告认可度高
在调查中,被调查者填写了印象最深刻的环保公益广告。“地球上最后一滴水是人类的眼泪”的广告在所有被调查者中的提及次数为12次,“超级玛丽”游戏主题的公益广告“你能过儿关”、南京市公交车移动电视播出的倡导“绿色地球”的公益广告在各大省级卫视播出的,女孩帮助没有将易拉罐投进的男生放进垃圾箱等等都被提及了多次。主题上,24人提及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方面的公益广告,10人提及保护森林资源、少用一次性筷子的公益广告,5人提及垃圾分类回收的公益广告;而在所有被调查者有印象的公益广告中,央视的公益广告被7次提及,而没有任何地方媒体被提及。
但有87.8%的被调查者认为在大众传媒中,现有的公益广告很少。
3总结及建议
综上所述,我们总结出部分经验,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定建议:
3.1环保主题的公益广告成就突出,但仍需提升其影响的深度和广度
环保主题的公益广告是大众传媒宣传环保观念最常见的一种方式,本次调查显示,它也是最有效的方式。不少优秀的公益广告已经在大学生受众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这些广告在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时,对环保的宣传也产生了较好的效果。央视作为国家的领军媒体,对环保的宣传力度更居于各媒体之首。但不可否认的是,大众传媒中环保主题的公益广告宣传在一些方面仍有待提高。
首先,由于大众传媒对于某些主题的强调和突出,受众对于一些提及率高的环保问题,接受程度和记忆程度很高。但对于现状同样堪忧但媒体宣传力度小的环境问题,则缺乏认知和关注。因而,在今后的环保公益广告制作时。可依据我国当时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或针对最严重的不文明行为来设计,使其更符合时代特点,以此来增强受众对一些现状严重的环保问题的重视。
其次,今后可以以央视为领军,各级媒体可在保障媒体收支平衡的条件下,制作大量符合当地实际环境状况的高质量公益广告,最终达到公益广告独具创新性、受众乐意接受、宣传效果好的目的。只有通过这样的努力,才能进一步挖掘公益广告的潜力,扩大公益广告的宣传效力,为形成良好的社会价值观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3.2
进一步加强环保宣传力度,提升大众传媒的影响力
根据本次调查,在所有宣传环保问题的传播途径中,学校教育的接受程度最高,大众传媒其次。而对于大学生环保观念影响作用最大的,既不是“学校教育”也不是“大众传媒”,而是“公民自身”。对于目前“大众传媒在环保宣传上的努力如何”的调查结果显示,95.1%的认为媒体宣传有所缺乏,媒体作用的发挥仍然很不充分。因此,大众媒介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环保的宣传,充分挖掘媒体的社会功能,帮助实现倡导环保的社会氛围的营造。
此外,媒体的公信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影响了价值观传播的效果。调查显示。只有9%的被调查者认为媒体值得信赖,而83%的大学生受众对于大众传媒持“有时可信,有时不可信”的态度,另有8%的人认为媒体是虚假不可信的。
若提高媒体信息的接受和认可程度,需从媒体自身出发。确保信息传播的各环节的真实和高效,树立良好的媒介形象或许是当前的重要任务。因为在任何事业都强调“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只有强大的公信力才是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也只有以坚实的公信力做后盾,才能产生更大的媒体影响力。
3.3
网络媒体在环保宣传作用上的缺失现象不容忽视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统计报告,截止到2005年6月,30日,中国上网用户总人数达到103亿,仅次于美国。而大学生作为进入互联网世界最早的人群之一,互联网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媒体,更融入了他们的生活。对于价值观尚未完全成型的大学生来说,如何利用网络对他们进行正面积极的引导,应当得到足够的重视。
在本次调查中,92%的被调查者表示他们每天使用网络30min以上,但只有5.2%的被调查者认为网络在环保宣传方面的宣传足够多。网络这一越来越强大的媒体在环保方面的宣传却产生了不小的缺失。因而,最大限度地利用网络媒体的力量,利用网络的新优势,将环保观念宣传到位,这促进了我国国民素质的提高。
第三篇:大众传媒对大学生环保观念的影响调查报告
摘要:文章以南京高校为例,论述了调查的背景、目的及方法,指出调查结果对其进行分析,最后总结出经验,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大众传媒;大学生;环保观念调查的背景、目的及方法
自我国环境保护法颁布实施,至今已20年。正在走向利益多元化和价值多元化的中国,环境问题已上升为全民性的社会问题。这不仅影响到我国的农业、工业等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生存环境的恶化对每一个公民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威胁。对此,我国已经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等硬性要求,但最终解决此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全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尤其是将环保观念融入每一个公民的价值体系,使自觉地保护环境成为一种习惯。
大众传媒在对环保观念的宣传上扮演了“话语权威”的角色,它影响人们的社会心理趋向和价值取向,尤其对于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和文化表现有着非常突出的作用。大众传媒通过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媒介进行各种形式的宣传,对环保观念的宣传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次调查选取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一方面是由于大学生处于从家庭和学校过度到社会的年龄段,在不久的将来,他们将投身于社会实践活动当中担当重任,对国家的方方面面产生重大的影响,他们是决定一个国家未来发展方向的砥柱中流。另一方面,大众传媒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他们是大众传媒的主动受众,报纸、电视,电影、杂志和互联网等各种媒介形式无不在各个方面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大学生的环保观念。
对于“大众传媒对大学生环保观念的影响”进行的实证研究,将是我国最重要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中重要的一方面——环保课题,与国家未来发展方向的决策者和实践者大学生联系起来,探求大众传媒对他们环保观念的影响,以期从中发现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切实提供一定的建议。为此,本课题组组织力量于2009年4月-2009年6月在江苏省南京市进行了一次比较详细的“关于大众传媒对大学生环保观念的影响调查”的定量研究。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形式,选取了南京地区的6所高校——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南京工业大学和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共发放问卷900份。收回有效问卷871份,使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调查对象为大学一至四年级(一年级占23%,二年级占31%,三年级占24%。四年级占22%)各专业的本科学生,其中文科类(包括经济管理及外语类)占44.4%,理工类占38.1%,艺术类占17.5%;男生448人,占总人数的51.5%;女生423人,占总人数的48.5%。本次调查对象的大学生们来自全国不同的省市自治区,学校包括重点大学、非重点大学以及职业学院,综合性大学、文科类大学、理工类大学以及艺术类大学,学生专业范围广泛,并且他们分布于4个年级,性别比例较均衡,因此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调查对象的媒介接触情况
调查中发现,广播是这几项媒体中使用频率最低的,42.8%的被调查大学生从不使用广播,89.8%的每天使用广播时间少于30min;由于绝大部分高校学生宿舍内并没有配备电视,有26.6%的被调查者在校从不使用电视,报纸杂志和网络成为了他们获取信息和娱乐的最主要手段,对报纸杂志的使用时间基本在2h以下;由于网络集合了传统媒体的诸多优势,在大学生中应用极为广泛,有97.6%的被调查者每天使用网络;而手机由于随身携带,并且可随时随地上网,加之手机报等形式的信息平台的开通,更使其颇受欢迎,使用频率也较高。见表1。
2.2 大学生接受环保观念宣传的现状
2.2.1 接受环保宣传的途径
在对“您通过哪种途径接受到的环保宣传最多”问题的回答时,42.3%的人选择了“学校教育”,40.3%的人选择了“大众传媒”,10.1%的人选择了“家人及朋友”,7.3%的人选择了“其他”。由此,学校教育和大众传媒是大学生接受环保宣传的最主要途径。
2.2.2 接受环保宣传最多的媒介
对于“您在哪种媒介上接收到的环保宣传最多”问题。66.7%的被调查者选择了“电视”,15.1%的选择了“公交地铁广告”,7.0%的选择了“报纸杂志”,5.6%的选择了“网络”,2.4%的选择了“书籍”,2.1%的选择了“手机”,1.1%的选择了“广播”。虽然大学生在校电视拥有量不大,但电视仍是大学生接触环保宣传的最主要途径。见图1。
2.3 大众传媒对大学生环保观念具体的影响作用
2.3.1 大众传媒较其他影响因素而言作用较小
对问题“下列对您形成环保观念起最大影响作用的是哪项”的回答中,41.4%的人选择了“公民自身”,26.0%的人选择了“学校教育”。21.2%的人选择了“大众传媒的宣传”,10.9%的人选择了“国家政策”,0.7%的人选择了“其他”,见图2。
此外,对于大众传媒的影响,有22.7%被调查者表示“有很大影响”。72.0%的认为“有一定影响,但影响不大”,5.2%的认为“没什么影响”。
而在对问题“在逐渐接受过大众传媒对环保观念的宣传之后,您会”的回答中,36.8%的人回答“做什么事一定要环保”,60.4%的人选择“想起来的时候环保一下”。2.8%的则承认自己仍“想不起来环保”。
2.3.2 大众传媒中电视的影响作用最大
在各类媒体对环保宣传作用大小的调查中,电视、网络、报纸名列前三名:78%的被调查者认为电视在环保观念宣传的方面所起的作用最大,34.9%的人认为网络所起的作用排第二,30.2%的人认为报纸作用排第三,而手机作为最灵活的媒体,却有49.1%的人认为手机对环保宣传所起的作用最小,见图3。
2.3.3 大众传媒中环保主题的公益广告认可度高
在对“哪种宣传方式最有效”进行调查时,27.5%的人认为“负面批评报道”最有效。18.2的认为“正面宣传典型事件和人物的新闻”最有效,54.3%的认为“正面公益广告”最有效。并且,受众对部分优秀的环保公益广告评价较高。对于“大众传媒中环保公益广告怎样”的问题的回答中,19.1%的认为“现在的公益广告只是单纯地说教,太死板”,41.3%的认为“一般,不好不差”,有39.6%的认为大众传媒中的环保公益广告“都很有创意,令我印象深刻”。
在调查中,被调查者填写了印象最深刻的环保公益广告。“地球上最后一滴水是人类的眼泪”的广告在所有被调查者中的提及次数为12次,“超级玛丽”游戏主题的公益广告“你能过儿关”、南京市公交车移动电视播出的倡导“绿色地球”的公益广告在各大省级卫视播出的,女孩帮助没有将易拉罐投进的男生放进垃圾箱等等都被提及了多次。主题上,24人提及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方面的公益广告,10人提及保护森林资源、少用一次性筷子的公益广告,5人提及垃圾分类回收的公益广告;而在所有被调查者有印象的公益广告中,央视的公益广告被7次提及,而没有任何地方媒体被提及。
但有87.8%的被调查者认为在大众传媒中,现有的公益广告很少。总结及建议
综上所述,我们总结出部分经验,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定建议:
3.1 环保主题的公益广告成就突出,但仍需提升其影响的深度和广度
环保主题的公益广告是大众传媒宣传环保观念最常见的一种方式,本次调查显示,它也是最有效的方式。不少优秀的公益广告已经在大学生受众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这些广告在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时,对环保的宣传也产生了较好的效果。央视作为国家的领军媒体,对环保的宣传力度更居于各媒体之首。但不可否认的是,大众传媒中环保主题的公益广告宣传在一些方面仍有待提高。
首先,由于大众传媒对于某些主题的强调和突出,受众对于一些提及率高的环保问题,接受程度和记忆程度很高。但对于现状同样堪忧但媒体宣传力度小的环境问题,则缺乏认知和关注。因而,在今后的环保公益广告制作时。可依据我国当时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或针对最严重的不文明行为来设计,使其更符合时代特点,以此来增强受众对一些现状严重的环保问题的重视。
其次,今后可以以央视为领军,各级媒体可在保障媒体收支平衡的条件下,制作大量符合当地实际环境状况的高质量公益广告,最终达到公益广告独具创新性、受众乐意接受、宣传效果好的目的。只有通过这样的努力,才能进一步挖掘公益广告的潜力,扩大公益广告的宣传效力,为形成良好的社会价值观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3.2 进一步加强环保宣传力度,提升大众传媒的影响力
根据本次调查,在所有宣传环保问题的传播途径中,学校教育的接受程度最高,大众传媒其次。而对于大学生环保观念影响作用最大的,既不是“学校教育”也不是“大众传媒”,而是“公民自身”。对于目前“大众传媒在环保宣传上的努力如何”的调查结果显示,95.1%的认为媒体宣传有所缺乏,媒体作用的发挥仍然很不充分。因此,大众媒介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环保的宣传,充分挖掘媒体的社会功能,帮助实现倡导环保的社会氛围的营造。
此外,媒体的公信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影响了价值观传播的效果。调查显示。只有9%的被调查者认为媒体值得信赖,而83%的大学生受众对于大众传媒持“有时可信,有时不可信”的态度,另有8%的人认为媒体是虚假不可信的。
若提高媒体信息的接受和认可程度,需从媒体自身出发。确保信息传播的各环节的真实和高效,树立良好的媒介形象或许是当前的重要任务。因为在任何事业都强调“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只有强大的公信力才是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也只有以坚实的公信力做后盾,才能产生更大的媒体影响力。
3.3 网络媒体在环保宣传作用上的缺失现象不容忽视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统计报告,截止到2005年6月,30日,中国上网用户总人数达到103亿,仅次于美国。而大学生作为进入互联网世界最早的人群之一,互联网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媒体,更融入了他们的生活。对于价值观尚未完全成型的大学生来说,如何利用网络对他们进行正面积极的引导,应当得到足够的重视。
在本次调查中,92%的被调查者表示他们每天使用网络30min以上,但只有5.2%的被调查者认为网络在环保宣传方面的宣传足够多。网络这一越来越强大的媒体在环保方面的宣传却产生了不小的缺失。因而,最大限度地利用网络媒体的力量,利用网络的新优势,将环保观念宣传到位,这促进了我国国民素质的提高。
第四篇:大众传媒对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影响
大众传媒对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影响
孙琳琳1 霍泓2
(1.沈阳大学 文化传媒学院 辽宁 沈阳 110041 电话:***)[摘要]大学生宗教信仰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其成因也是多方因素综合起作用的结果。作者在对相关研究者的文章进行归纳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大众传媒在大学生宗教信仰形成过程中,不仅充当着信息传播工具的角色,更发挥着无形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大众传媒对娱乐文化的大力传播导致大学生思考能力下降、思想空虚,使各种宗教信仰有机可乘;网络媒体为宗教的传播提供了最有利的空间和手段;而某些影视作品中对宗教文化的渲染在潜意识里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最后发现,一些不良的新闻报道也为大学生宗教信仰提供着有力的典型示范。因此,文章呼吁,强化大众传播的教育功能,打造健康的校园媒介环境,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从而使大学生自觉抵御不良传媒的影响。
关键词:大众传媒 宗教信仰 传播效果
一、研究背景
北京师范大学的李志英在《信教大学生的思想倾向及成因分析》中将信教大学生思想倾向的成因归结为思想方法的扭曲、价值观的缺失、不正确的幸福观和宗教出世思想等四个方面。李志英通过调查认为:相当一部分信教大学生的思想灰色,对社会、对现实、对人生缺少积极评价或积极态度。而价值观的空白给宗教的进入留下了余地。宗教的出世思想正好与消极的世事评价相结合,更加重了思想的消极倾向。同时,信教学生大多看重个人幸福,当烦恼过多、幸福感减弱时,对于世事的看法就难以乐观。总之,李志英认为:信教大学生思想倾向形成的原因很复杂。宗教思想的影响是重要因素之一,宗教之外的因素也不可忽视。
温州大学陈金安在《大学生宗教信仰成因及对策探析》中将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原因总结为环境因素影响、内在心理需要、宗教道德与文化吸引和宗教传播中典型示范四个方面。对于环境因素的影响,他认为主要包括社会环境因素与民族、家庭环境因素。他进一步指出: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引起人们的信仰危机以至于向宗教靠拢。同时,有些大学生由于民族宗教渊源或家庭渊源,从小受宗教熏陶、感染,自然而然信仰宗教。对于内在心理的需要这一因素,研究者认为很多大学生将 “佛”、“主”当作倾诉隐私的最佳对象;认为信教能弥补、治愈心灵的创伤,能起鼓舞作用。对于宗教道德与文化的独特魅力的吸引这一原因,研究者从三大宗教的戒律在抑制罪恶势力等方面的积极意义入手,指出相当部分大学生认为,12孙琳琳,女,(1971-),辽宁沈阳人,沈阳大学文化传媒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新闻传播。霍泓,男,(1970-),辽宁沈阳人,沈阳大学学生处,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学生管理 这些宗教道德与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并不矛盾,社会需要这些宗教道德的教化。而关于宗教传播中典型示范的影响,研究者指出:大学生受名人,信教、圣迹显现等的影响进而信仰宗教。
郑爱平在《大学生信教现象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中将大学生宗教信仰的思想根源归结为缺乏正确的理想信念、缺乏排解苦恼的合理选择和受宗教文化的感染三个方面。他通过调查认为:高校学生中理想信念淡薄者不乏一二,缺乏正确的理想信念是产生宗教信仰的决定性因素。其次,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和学校的改革不断深入,大学生面临的挑战和冲击极易引发学生的消极情绪,缺乏排解苦恼的合理选择是产生宗教信仰的内动力。最后,他认为受宗教文化的感染是产生宗教信仰的外动力。学生是在旅游或阅读宗教宣传品中受到宗教文化的感染而产生宗教信仰(倾向)的。
在秦皇岛3所高校的《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如何》调查中,研究者将学生信教原因归结为家庭影响、民族影响、居住地经济影响及高校的文化影响。调查认为:大学生信仰宗教最初、最大的原因是由于家庭信仰背景的影响。信教学生中,66.9%的学生家长有宗教信仰,52.4%的学生是由于家庭背景的影响在幼年和小学接触、了解宗教,有50.3%的学生受到过其家庭成员的传教,33.1%最终受家庭影响信仰宗教,成为家族宗教信仰的被动延续者。同时,调查还发现,大学生宗教信仰及认知具有民族性。22.6%的信教学生为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宗教信仰更多体现为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调查还为我们揭示了经济状况对学生宗教信仰的影响。在信教学生人数上,农村多于城市,经济欠发达地区多于经济发达地区;家庭经济状况为中低收入水平的有87.9%,占绝大多数。最后,调查认为传播渠道的多样性为在校学生接触宗教提供了方便。包括书刊、影视、网络比较常见的传播方式、游览宗教圣地和学校外籍人员的影响。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信仰缺失;民族、家庭背景等环境的影响;学生个体内在的需求;宗教思想和文化的吸引等方面的影响促使大学生对宗教的信仰和关注。而这些深层次的原因都需要具体形象的载体来承载。大众传媒本身就是这样一个载体,它是我们所认识的世界,也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工具。大众传媒的变化导致且意味着认识世界方式的变化,这就是大众媒介无形的影响。在大学生宗教信仰形成过程中,这种无形的影响,无时无刻不存在着。而它的这种介入却往往不为人所注意。这也是大众传媒对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影响没有受到研究者的太多关注的原因所在。
二、大众传媒对大学生宗教信仰影响的表现
大众传媒是一个时代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传播者。它传播着社会的进步、沟通着党和人民的联系、承载着先进的文化与思想等催人奋进的力量;但与此同时,它也反映着时代的迷茫、人们内心的矛盾、社会的冲突等值得人们思考的内 2 容。大学生是大众传媒热衷的接触者和使用者。调研发现,对青年人影响最为深刻的媒体之一——电视的节目内容中,学生更感兴趣的是新闻时事类占35%,娱乐综艺类占48%,影视剧类占30%,调查纪实类占35%。可见,娱乐文化类节目具有广泛的受众群。
1.大众传媒中的娱乐元素导致大学生思维能力下降、思想空虚,宗教信仰有机可乘
就当下文化而言,“娱乐”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大众媒介的主题。以大众传媒中的电视为例。当前我国电视节目中大多以娱乐节目当道。《超级女生》、《星光大道》、《咏乐会》、《今日有约》、《天天向上》、《相约星期六》等类似节目比比皆是;娱乐节目主持人搞笑斗嘴,内容肤浅低层次和品位低俗化的倾向日趋严重。这些节目不仅侵占了大学生的学习时间,更令人担心的是这种“娱乐”的泛化已深入人心,最终导致流行文化大行其道。
大众传媒所传播的流行文化对学生的潜在侵蚀,使他们的兴趣与观念发生了改变,偏离了健康和主流的文化价值观,进而导致道德的缺失或失衡。远离经典文化,对文字和阅读不再敏感,甚至失去兴趣;忽视传统民族习俗、节日,迷恋西方节日;沉溺于网络虚拟空间,冷漠、自闭;社会伦理道德观念正面临新的“垃圾文化”的冲击。长此以往,历史和文化都成了过往云烟,作为大众流行文化的“消费者”就会逐渐失去传统文化底蕴的支撑,成为彻底的历史虚无主义者。正是由于这种状况,各色宗教信仰才会有机可乘。
2.网络成为影响大学生宗教信仰的主要平台和手段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以因特网为载体的网络媒体已成为与报纸、广播、电视并称的第四媒体。并在宗教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影响。
大学生是网络的主要使用者。他们熟悉网络、拥有高水平的网络运用技术。并且由于校园网的普及、宽带、甚至无线网络的覆盖,使得大学生上网非常的便捷和容易。而网络本身所具有的快捷、互动、多媒体、虚拟、信息丰富等优势,使得网络逐渐成为宗教传播者开辟的新的传教阵地。宗教传播者利用网络建立宗教网站,通过详细的文字说明、声形并茂的影音视频、多姿多彩的图片等方式传播宗教知识、宗教思想;同时借用个人博客进行宗教传播,利用BBS进行互相讨论与交流,不断扩大自身的影响力。
我们以基督教为例,经过网上查询,我们对“基督徒上网导航”所列出的比较有影响的相关网站进行了初步统计,得出我国共有基督教相关网站510多家。其中,综合网站42家、基督论坛54家、神仆网站28家、媒体传播和影音网站54家、基督教书籍网站114家、个人主页63家等等。另外,根据“椰子空间”中提供的基督教QQ群的名单,我们做了进一步的数据统计:截止到2009年,我国基督教QQ群共有3269个。其中高级群(包括超级群)306个、普通群2963个。而在网上所查到的比较大的基督教圈子共有4个:中国基督教新浪圈子,圈子成员共有2263人。其中资深成员14人,管理园10人。“信耶稣得永生 ” 圈子已有成员31500人;“耶稣是神 ”圈子有成员31200人;“神的孩子 ”有成员5600人。通过QQ群的数量和四个圈子的人数我们可以看到网络传播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宗教对个人博客的利用也是非常充分的。我们知道,基督教是一种外向型的宗教,教义鼓励教徒到各处去传福音,结“果子”(即发展教徒),谁结的“果子”越多,谁在上帝面前越荣耀,大凡基督徒都有高涨的传教热情,每个基督徒都是一粒种子,不停地寻找新的土壤生根、开花、结果。一些具有较高网络技术的基督徒,其中包括高校学生信徒,积极投身于博客进行传教。我们以新浪网博客频道为例。新浪网博客频道是我国最主流,最具人气的博客频道,我们对新浪网的基督教博客进行了初步不完全统计,在新浪网上共有89个基督教徒个人博客。其中,牧师的博客9个,其他基督徒博客80个。其中博客访问量过万的有51个。占整个基督徒博客总量的57.3%。其中“基督教明星名人博客”的访问量为363,137,博友Q群已经超过1000人上限,而需另开新Q群。“基督教明星名人”博客中,列举了大量的中外名人、影视明星的信教言行和经历,充分利用大学生关注明星名人的心理来展开宗教传播,正如 温州大学陈金安所指出的那样:大学生信仰宗教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事实胜于雄辩”,很多事实证明“使你不得不信”。大学生常举的事实有:很多名人,甚至大科学家也虔诚信教。这些名人、明星有关宗教内容为大学生信仰提供了典型,其影响力远远超过一般的理论宣传和说教。
3.影视作品中展示的宗教文化潜移默化地吸引着大学生
影视作品所反映出的社会矛盾和冲突非常能引起大学生的共鸣,所展现的人生故事往往被大学生当作人生借鉴。特别是一些影视作品,通过影片角色的昄依宗教或实施宗教影响来化解问题或矛盾,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大学生们提供了另外一条解决问题的心理暗示。同时,更多的影视作品中有意或无意展示的宗教环境、宗教影响和宗教文化对宗教在大学生中的传播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寺庙的清幽、教堂的神圣、诵经的平和、唱诗的悠扬、忏悔的虔诚、宗教婚礼的庄严、宗教仪式的神秘、宗教建筑的宏伟等等,更不用说,影视作品中展示的宗教的种种神迹,这些无疑不对身处滚滚红尘而又涉世不深的大学生形成强大的诱惑。而这种潜移默化的宗教影响比宣传式的传播方式要更为有效。
4. 某些新闻报道中的不当报道为大学生提供了效仿的典型
某些新闻报道,特别是某些娱乐报道热衷于明星名人昄依宗教或与宗教迷信相关的报道。报道中,大肆宣扬明星们的星座、护身符、幸运数字、幸运颜色、八字等等;或用大量篇幅不厌其烦地介绍居家风水、奇门遁甲等内容;至于某某明星出家、某某夫妇歌星双双成为居士、某歌坛天后为求子上香拜佛等等更是作为重要新闻大加传播。
三、对策
1.提高媒体自律水平,强化大众传媒教育功能,抑制娱乐过度和娱乐泛化的倾向
市场经济时代,媒体道德面临严峻的挑战,为了收视率、发行量、点击率,而过度娱乐受众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无法用经济效益来抵偿的。因此,我们要发动全社会的力量,迫使媒体保持自律。媒体本属社会公民道德教育的范畴体系内,作为德育的另一种辅助补充渠道或工具,媒介通过传播信息、舆论引导、传播交流文化等社会功能渗透作用于媒介产品的消费者从而影响他们的思想、观念、行为和生活方式。3媒体自律就是对青年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和民族负责。
2.加强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认识、使用和理解媒介的能力
面对大众传媒的影响,单纯的防御和制止是没有多大成效的。关键是要让学生掌握辨识和分析的能力。因此,在高校教育体系内开设媒介素养课程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之一。通过媒介素养专业教育,消除传媒的不当影响,增强学生辨别媒介信息的能力和判断信息价值的能力,将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3.运用校园媒体,打造健康的校园文化
大部分高校学生都是住校生,这就为校园媒体提供了大量的受众群体。我们要抓住这一有利条件,大力发展校园媒体,形成以校园网、校广播站、电视台、校报、校刊等多媒体的平台,将其发展成为关注和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物质和精神生活、对外展示校园文化面貌的阵地。
四、结论
宗教信仰是个非常复杂和深奥的问题,其成因也是多方因素综合起作用的结果。大众传媒对大学生宗教信仰所产生的无形的影响更是难以具体描绘和量化。所以,对于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的形成,光靠空洞的理论说教和思想品德课是不能令人信服的,对此,光靠学校的教育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有待于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3樊怡、文海燕、施毅婷.大众传媒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1]李志英.信教大学生的思想倾向及成因分析[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北京.2007,(01)[2]陈金安.大学生宗教信仰成因及对策探析[J].科学与无神论.北京.2004,(01).49页
[3]樊怡、文海燕、施毅婷.大众传媒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J].商业文化(学术版).北京.2008,(0.3)4-5页。
[4]左鹏.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解析.思想理论教育[J].上海.2006,(09).41-43页
第五篇:关于大众传媒对当代高中生的影响的调查报告
实习调查报告
关于大众传媒对当代高中生的影响的调查
报告
实习调查报告
目录
一、前言
(一)、调查目的-------第3页
(二)、调查对像-------第3页
(三)、调查方式--------第4页
(四)、调查时间--------第4页
(五)、调查过程--------第4页
二、主体
(一)、调查结果及分析
1、高中生接触媒体的形式-第4页
2、大众传媒对高中生的影响
(1)、积极影响-------------------第6页(2)、消极影响-------------------------第7页
3、高中生对大众传媒的认知与看法--------------------第9页
(二)、对语文教学的启示--第11页
三、结语------------------------第13页 附录一:调查问卷-------------第14页 附录二:数据分析表----------第15页
实习调查报告
一、前言
(一)、调查目的 :
有人说:现在知道“周迅”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鲁迅”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卞之琳”的越来越少了,知道“关之琳”的越来越多了;知道“宝儿”的越来越多了,知道“保尔”的越来越少了„„
今天,大众传媒无孔不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彩电已随处可见,同时,手机、电脑也越来越普及,人们几乎无时无刻不受着大众传媒的影响。高中生也不能免俗。大众传媒也在影响着高中生的身心发展。那么高中生接触到的媒体形式是怎样的?受到了什么样的影响?他们对大众传媒又有着怎样的理解和认识呢?这是我们这次调查报告致力弄清楚的问题,同时,我们也希望能从这次调查报告中找到能促进青少年更好地发展、更好地学习语文的方法,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做出贡献。
(二)、调查对像 :
以江苏省徐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中部的100名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由于实习班级的原因,调查对象多集中于高一年级。
实习调查报告
(三)、调查方式:
本小组采用的调查工具的是在针对我们想要了解的问题而自己设计的问卷,问卷共有18题,多为单选题,另有1题排序题,1题多选题和两题填空题,本小组采取的调查方式是不记名形式的问卷式调查。(附录一:调查问卷)
(四)、调查时间: 2011年4月27日—2011年5月6日
(五)、调查过程:
2011年4月27日—2011年4月28日:设计问卷 2011年4月29日:发放问卷,采集信息
2011年5月1日—2011年5月2日:数据分析(附
录二:数据分析表)
2011年5月3日—2011年5月6日:形成调查报告
二、主体
(一)、调查结果及分析
1、高中生接触媒体的形式
(1)现状:此次调查报告的第一题是通过让学生们排序,通过这题我们可以看出如今有55%的高中生获取信息及浏览新闻的途径是 通过 “网络”,已经超过了半数,其次有30%
实习调查报告 的 学生选择了“电视”,有8%的学生选择了“手机’’这一大众传媒的工具,而仅有7%的学生是通过“报纸杂志’来获取信息或者来浏览新闻。
(2)趋势:由此可见,如今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网络已经普及于高中生的生活之中了,而对于读书看报,阅览杂志的良好的习惯几乎被学生们抛置脑后了,取而代之的是通过上网、看电视等电子媒体的形式来了解社会,关注新闻,获取信息。中国电视、互联网、手机用户、网民数量已经是全球第一,广告收入增长迅猛,媒体是增长最快的消费品。但人均广告支出只有美国的2%到3%,前景看好。中国新媒体用户大多小于三十岁,其中四分之一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又如,对于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比如这次问卷中的有关日本福岛的问题,有88%的高中是知道的,其中从电视中了解到的占68%,从网络中了解到的占16%,而从传统的报刊杂志中获取该信息的只有1%还不到。比如威廉王子结婚的问题,有65%的高中生是知道的,其中有39%的人是从电视中看到的,30%的人是从网络中看到的,报纸占了20%左右。
实习调查报告
这样来看,学生们很好的阅读习惯正在慢慢退化,更多的学生愿意选择便捷并且在视觉上和听觉上双重享受的“ 网络或电视 ”,电子传媒是年轻人的新宠,报刊等平面传媒在学生的地位下降。
2、大众传媒对高中生的影响
(1)、积极影响:
①、传媒手段的新进和丰富高中生获取信息的手段更加多样化,知识面和想象力都大大扩展,这也是大众传媒最主要的影响,即加大学生的信息量,加快学生获取信息的速度,影响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结构和价值观。如,调查发现将近87%高中生对于一些大众文化名人,如易中天,于丹等是知道的,其中52%的人认为这些文化名人的言论、思想会影响自己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
这些信息使学生的知识层面和知识结构都得到了很大的扩展,而且也使他们掌握了不断获取新知识的方法,这对于他们成长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他们的想象力,思维能力都有能得到提高,打破陈旧保守的思维定式。
②、开放的媒体环境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开放的媒体环境为当代中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生活空间,向他们展现了一幅多样化的生活图景,为他们提供各种各
实习调查报告
样的消费方式,多样换的生活使中学生的审美呈现明显的广泛性和多种选择性。这位中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高中生审美的个性化特征表现为他们追新求异,展现绚丽多姿的自我,从自己的服装样式、发型设计乃至自我形象和文化品位都体现了新时期高中生审美的个性化特横,这充分体现了高中生的自由意识,表明新时期青少年修自身发展的重视,对自身价值实现的渴望以及对审美自身的追求。如:据调查显示有42%的高中生会追逐大众传媒中出现的流行服饰、发型。(2)、消极影响: 同时,我们也到了大众传媒对学生造成的消极影响。①、,大众传媒也可能向学生传播一些不良信息或无用的垃圾信息。如:大众传媒的商业运行促使高中生对时尚的追求,造成了学生追求时尚的消费观念。大众传媒的市场操作使其以盈利为目的所传播的大众文化的运行必然有高中生的消费需求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在消费行为上一改以往的实惠、耐用、节俭等传统取向,而特别注重审美、新潮、变异以及个性化。又如,在接触大众传媒过程中,浏览到暴力及黄色等不健康的信息时,有72%的学生会采取自觉抵制的态度。21%的学生则表示不能确定,显出一种犹疑的态度,有7%的学生则坦诚表示不会抵制这些不健康信息。对于大众传媒中的不良信息绝大部分的高中生能自觉抵制,对于不健康的信息有较清醒的认识,但是也还有部分学生态度不坚决或者表示不会自觉抵制,由此看
实习调查报告
出。大众传媒中的不健康信息对余高中生是有一定的危害的,很容易使学生误入歧途。
调查又显示,有73%的学生是以
“娱乐,放松身心
”为接触传媒的目的的,有17%的学生是为了“浏览新闻”,而仅有10%的学生是为了“查阅资料
学习”。(见下表)。其中。从第17获得的数据显示,电子传媒中,56%的高中生最近关注的内容为娱乐休闲类节目,只有30%不到的学生关注科教类、新闻及体育类的节目(见下表)。
由此可见。现在的高中生大部分是利用大众传媒来娱乐 消遣,把之作为一种娱乐途径罢了,只有少一部分学生能用它来查阅资料 帮助学习。可见现在的高中生忽略了大众传媒的更有价值的作用。
目的
②、大众传媒的高效、便捷容易使学生对大众传媒产生依赖情绪。譬如,“百度一下,你就知道”在学生中成了流行语。在批改作业的时候常发现通过网络资源抄袭的现象。这是同学们学习懈怠的一大表现。
实习调查报告
又如,通过本次问卷调查发现,高中生对电视、网络、报刊等大众传媒的报道及其言论、观点的认知现状是:10%的人认为真实可靠,67%的人认为真假难辨,其余22%的人认为是为突出媒体自身宣扬的观点而被扭曲。而又根据调查显示,即使认识到了媒体信息可能存在着不准确的地方,对于媒体上获得的信息,63%的学生偶尔会去考证信息的准确性,28%的学生一般不会去考证,只有9%的学生大部分时候会去考证。可见,现在的高中生盲目相信媒体中信息,缺乏辨别信息的意识,只有少数的学生能认真考证获得的信息。学生越来越依赖传媒,从一时来说可能会获得错误的信息,做出错误的判断;而从长远来说,过于依赖大众传媒且缺乏考证的意识会导致学生的创造力下降甚至丧失。
高中生正处在还没形成他们稳定的价值观、世界观的时候,他们所接触到得信息会对他们的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故对大众传媒过于依赖且缺乏警惕心理是需要高度关注的。
3、高中生对大众传媒的认知与看法:
对于大众传媒对高中生的信息量的增加是否有帮助的调查显示,有60%的学生选择“一般”,有27%学生选择“帮助很大”,13%的学生认为“帮助很小或没有帮助”。
对于大众媒体的价值认识方面,79%的人认为消极、积极各占一半,20%的人认为积极为主,只有1%的认为是以消
实习调查报告
极为主,可见,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大众媒体对他们的影响积极为主,消极为辅。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乐于接触传 媒,乐于从大众传媒上获取信息,同时也认识到了大众传媒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消极作用。
对媒体主要功能的认识,83%的学生认为是传播信息,63%的学生认为是提供娱乐,43%的学生认为是加强社会联系,还有22%的学生认为是政府的“喉舌”,(此题为多选题),由此可见,高中生对大众媒体的认识水平尚可,基本认识到大众媒体的社会功能,只是对功能的主次上认识不同。
如今的高中生在生理和心理上已经基本成熟了。在接触大众传媒过程中,调查显示浏览到暴力及黄色等不健康的信息时,有72%的学生会采取自觉抵制的态度。21%的学生则表示不能确定,显出一种犹疑的态度,有7%的学生则坦诚表示不会抵制这些不健康信息。对于大众传媒中的不良信息绝大部分的高中生能自觉抵制,对于不健康的信息有较清醒的认识,但是也还有部分学生态度不坚决或者表示不会自觉抵制,由此看出。大众传媒中的不健康信息对余高中生是有一定的危害的,很容易使学生误入歧途。因此,高中生的自控能力还需加强。
所以,作为老师,我们要在此基础上,加强学生对大众传媒的认识,从而帮助他们善用传媒,趋利避害,健康快乐的成长为新时代的优秀青年。
实习调查报告
(二)、对语文教学的启示
1、应该注重电子传媒在教学中的作用,尤其是电视媒体的作用:
(1)现状:调查显示,82%的学生在晚上17:30以后接触电视媒体,9%的学生一般在白天接触,而8%的学生表明自己一般不接触这种媒体,这说明学生接触电视的时间一般集中在晚上,在这个时间段播出的节目一般较受学生关注。
而据我们找到的资料显示,在晚间17:30~22:30这个黄金时段里,超过50%的电视台播放的是综艺节目或者电视剧,又或者是针对少儿的儿童节目,(除去《新闻联播》的时间)。另有8%学生不接触媒体。
(2)、建议:调查发现电视传媒是高中生获取信息的主要媒体形式之一,且大众传媒发展的趋势是电子传媒在青年中越来越受青睐。所以,我们的建议是要善用电子传媒,尤其要善用电
实习调查报告
视传媒,希望有关部门能规划好节目安排,在17:30后这个集中的时间段里传播适合高中生观看的节目。譬如,语文教学方面,可以推广《子午书简》、《百家讲坛》这样的大众节目,引导学生利用好大众传媒。
2、阅读现状堪忧,要引导学生培养优良的阅读习惯
首先,这次问卷中的有关日本福岛的问题,有88%的高中是知道的,其中从电视中了解到的占68%,从网络中了解到的占16%,而从传统的报刊杂志中获取该信息的只有1%还不到。
其次,这次问题的最后一题,18、你最喜欢的文学报刊杂志是神马? 的填空题,是要调查同学们平面媒体的中文学类材料的阅读现状,统计出的结果却让人啼笑皆非,有40%的同学在这空中填上了《漫友》、《Easy》、《昕薇》等时尚娱乐杂志,更有13%的同学坦言没有阅读任何文学报刊杂志。而47%文学类的同学里又包括了《最小说》、《斗破苍穹》等青春小说、玄幻小说。
实习调查报告
由上可见,当代高中生的阅读现状堪忧,故最后,我们组建议在语文教学中还需加大教育力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他们要阅读,会阅读,读好书,通过阅读开拓眼界,拓展思维,帮助学生们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避免低俗情趣的污染。
三、结语
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青年是祖国未来的希望,青年发展得好了,祖国才能发展得好。希望我们的这份调查报告能对中华的青年朋友们健康成长有所帮助。同时,我们也明白这次的调查报告仍有不足和不严谨的地方,望广大师生朋友们指正。
实习调查报告
附录一:
大众传媒对高中生的影响调查问卷
1、你获取信息及新闻的渠道主要通过(请排序):
A报纸、杂志 B电视 C网络 D手机
2、你一般接触大众传媒的首要目的是什么(单选)?()
A浏览新闻 B搜集资料、学习C娱乐,放松身心
3、你对大众传媒中暴力及黄色信息会自觉抵制吗?(单选)()
A会 B 不会 C不一定
4、你觉得大众传媒对增加你大信息量是否有帮助?
A帮助很大 B一般 C很少 D无
5、你知道日本福岛的问题吗?你是如何得知的?
A 是 B否 途径
6、你知道威廉王子要结婚了吗?你是通过什么途径知道的?
A 是 B否 途径
7、你会追逐大众传媒中所出现的流行趋势吗?(流行服饰、发型等)(单选)()
A会 B不会
8、你会知道易中天等文化名人吗?(单选)()
A会 B不会
10、他们的言论、思想会影响你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或价值观吗?(单选)()
A会 B不会
11、你平均一天会花多少时间在大众传媒上?(单选)()
A少于1小时 B 1~2小时 C 2~3小时 D 4小时以上
12、你一般什么时候接触电视?
A白天 B晚上(17:30之后)
13、你是否会考证在传媒上获得的信息的准确信?(单选)()A 大部分时候会 B偶尔会 C一般不会
14、你认为媒体的主要功能是?(多选)()A传播信息 B提供娱乐
C加强社会联系 D是政府的“喉舌”
15、你认为大众传媒的价值是?(单选)()
A积极为主 B消极为主 C消极、积极各一半
16、你认为电视、网络报刊等大众传媒传播的报道及其言论、观点(单选)()A 真实可靠 B真假难辨 C突出媒体自身宣扬的观点而被扭曲
17、你最近在关注什么电视节目或网络节目?
18、你最喜欢的文学报刊杂志是神马?
感谢你的参与,3Q!14
实习调查报告
附录二: 数据分析表
1、你获取信息及新闻的渠道主要通过(请排序): A报纸、杂志 B电视 C网络 D手机
2、你一般接触大众传媒的首要目的是什么(单选)?(A浏览新闻 B搜集资料、学习C娱乐,放松身心)
实习调查报告
3、你对大众传媒中暴力及黄色信息会自觉抵制吗?(单选)()A会 B 不会 C不一定
4、你觉得大众传媒对增加你大信息量是否有帮助? A帮助很大 B一般 C很少 D无
实习调查报告
5、你知道日本福岛的问题吗?你是如何得知的? A 是 B否 途径
6、你知道威廉王子要结婚了吗?你是通过什么途径知道的? A 是 B否 途径
实习调查报告
7、你会追逐大众传媒中所出现的流行趋势吗?(流行服饰、发型等)A会 B不会
实习调查报告
8、你会知道易中天等文化名人吗?(单选)()A会 B不会
11、你平均一天会花多少时间在大众传媒上?(单选)()
A少于1小时 B 1~2小时 C 2~3小时 D 4小时以上
实习调查报告
12、你一般什么时候接触电视?
A白天 B晚上(17:30之后)
13、你是否会考证在传媒上获得的信息的准确信?(单选)(A 大部分时候会 B偶尔会 C一般不会)实习调查报告
14、你认为媒体的主要功能是?(多选)()A传播信息 B提供娱乐 C加强社会联系 D是政府的“喉舌”
15、你认为大众传媒的价值是?(单选)()
A积极为主 B消极为主 C消极、积极各一半
16、你认为电视、网络报刊等大众传媒传播的报道及其言论、观点(单选)A 真实可靠 B真假难辨 C突出媒体自身宣扬的观点而被扭曲
实习调查报告
17、你最近在关注什么电视节目或网络节目?
18、你最喜欢的文学报刊杂志是神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