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名人世家的家训之贵
名人世家的家训之贵
常言道“三代才能培养一个贵族”,“贵族”与“绅士”不仅代表一定的经济地位,更是是一种风度与修养的体现。这是个高速运转的时代。
我们随时可能在无尽的信息和诱惑间迷失:垮掉的一代,嬉皮,雅痞,中产未满,布波崛起„„中国人似乎一直在被代表各种属性和生活理念的舶来词归类——我们究竟应该葆有怎样的精神内核和生存之道?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世界十大顶尖家族,感悟他们历久弥新的家族精神。
一、政治世家:肯尼迪家族教育子女的十训
肯尼迪家族是爱尔兰威克斯福德逃荒到美国的后裔。家族成员老约瑟夫·P·肯尼迪(Joseph P.Kennedy, Sr.)于1888年生于波士顿,一战结束后投资股票赚了大钱,成为百万富翁,之后涉入政坛使肯尼迪家族成为了受人关注的美国政治世家。
1.亲手制作孩子的育儿日记与读书记录,然后对此进行彻底检查;
2.帮助孩子培养遵守时间的好习惯;
3.父母要经常向孩子讲述他在事业上所发生的故事;
4.吃饭时要形成一种自然和谐的讨论氛围;
5.教授孩子“取得第一名成绩的人不会被人无视”的世界法则;
6.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7.让孩子进入名牌大学进行学习,使之获得最好的人脉关系;
8.让孩子明白,起初的笨拙与不适应,将会通过反复努力而变得熟能生巧的道理; 9.告诉孩子要树立远大的目标,但切勿急躁,必须循序渐进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10.父母与兄弟姐妹之间,要形成一种和睦相处、互相帮助的良好家庭氛围。
二、瑞典首富:瓦伦堡家族教育子女的十训
瓦伦堡家族是一个媲美美国洛克菲勒、摩根和欧洲的罗斯柴尔德家族的财团,一个延续了两个多世纪的企业帝国。这也是一个世界顶级的社交家族,他们的家族成员,会晤过江泽民、朱镕基、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以及吴仪等中国领导人。然而,即便显赫堪比瑞典王室,它终究是一个恪守“存在,但不可见”信条的隐形家族。
1.在海军服兵役,培养坚忍不拔的精神;
2.通过在世界知名大学学习与在跨国企业里就职开阔眼界; 3.构筑国际性人脉关系;
4.遵守并重视世代相传的原则; 5.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
6.每周日早晨与孩子们一起散步;
7.弟弟接着穿哥哥穿过的衣服,从而养成俭朴的生活作风;
8.做事不能鲁莽,避免锋芒毕露的行为;
9.爷爷作为孙子的人生导师,传授智慧和经验(隔代教育);
10.如果想要成为继承人,必须首先具备一颗爱国心。
三、西雅图的银行名门世家:盖茨家族教育子女的十训
比尔•盖茨的父亲是律师,母亲是教师。虽然父母亲都是受人尊敬的知识分子,但绝不能说具有天才级的智商。所以.那种认为天才代代相传的血统论论调,在盖茨家族中是站不住脚的。比尔•盖茨双亲的祖先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那时开拓狂潮把流浪汉和追求财富者送到充满希望的西海岸。这是一个不容质疑的勤奋的家族,如果说,天才的智商在这个家族中不能遗传,但勤奋的血液却在每个家族成员的身上川流不息。
1.留给孩子巨额资产,势必阻碍他成为创意性人才; 2.父母帮助孩子开创人脉网络;
3.保留缺点,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 4.年少时多读科幻小说(电影);
5.母亲的礼物可能会转换孩子的命运; 6.通过阅读报纸拓宽视野;
7.富家子弟也不可娇生惯养; 8.机会来临时毫不犹豫地迎接挑战; 9.经年累积的经验将成为日后创业基础; 10.孩子们以言传身教的父母为学习榜样。
四、犹太人的至尊家族:罗斯柴尔德家族教育子女的十训
罗斯柴尔德家族(RothschildFamily)是欧洲乃至世界久负盛名的金融家族。它发迹于19世纪初,其创始人是梅耶·罗斯柴尔德(Mayer Amschel Rothschild)。他和他的5个儿子即“罗氏五虎”先后在法兰克福、伦敦、巴黎和维也纳、那不勒斯等欧洲著名城市开设银行。建立了自己的银行产业链,而后伴随着支援威灵顿的军队资金、淘金、开发苏伊士运河、马六甲海峡资助铁路、开发石油等,家族不断兴盛,并影响了整个欧洲乃至世界历史的发展。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金融王国。鼎盛时期,他们翻云覆雨的力量使欧洲的王公贵族也甘拜下风。时至今日,世界的主要黄金市场也是由他们所控制。其第四代居伊·罗斯柴尔德,是世界著名的银行家,他的经历与家族的命运一起跌宕起伏。
1.重视兄弟间和睦与家族间团结的传统; 2.不追求金钱,追求良好的人际关系; 3.教育子女拥有正确的金钱观;
4.信息就等于金钱,从小开始重视信息的重要性; 5.世代相传收集情报信息的传统; 6.警惕过于追求物质利益的思想倾向; 7.坚持“不是儿子就不参与经营”的原则;
8.不忘促使五兄弟和解的“五支弓箭”的教训; 9.世代保持捐赠的慈善传统;
10.犹太人之间互帮互助,,共同发展事业。
五、天下第一世家:孔子世家教育子女的十训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伟大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世家》详细地记述了他的生平活动及各方面的成就,是研究孔子生平思想的一篇重要文章。《孔子世家》以时间为线索,详细地记述了孔子的生平活动及各方面的成就,较全面地展现出了孔子的形象和精神风貌。孔子一生有着极高的政治热情,也有着很强的现实才干。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他不辞劳苦,辗转各国,奔走游说,却时常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威胁:畏于匡、陈蔡绝粮,甚至受到一些隐者的嘲讽:“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最终也没有哪个诸侯真正重用他。但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百折不挠,始终没有改变自己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本文记叙的正是孔子周游列国的这段经历,从作者精心选择的各个典型事件以及直接引用的大量人物言语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的人生选择与社会现实的种种碰撞,也能体会到孔子的孤独与无奈。这种阅读,可以给我们此前对于孔子的僵化理解增添许多鲜活的印象。1.虽然生活贫困,但绝不抱怨自己所生存的环境; 2.即使生活在困境中,母亲依然倾注所有的热情教育子女; 3.越是伟人,越要自我学习与自我感悟;
4.失败也绝不气馁,用顽强的挑战精神武装自己; 5.通过长途旅行考验和锻炼自己;
6.凡是精明的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老师; 7.结交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
8.不亲自教授子女,只监督和考察其学习情况; 9.人性的弱点有时反而会成就一代伟人;
10.培养勤学好问的学习习惯。
六、诺贝尔名门世家:居里世家教育子女的十训 法国科学家P.居里和M.居里夫妇,女儿I.约里奥-居里和女婿F.约里奥-居里的合称。他们先后获得 3 次诺贝尔奖,主要以其放射性研究在近代科学技术发展中所作的贡献而闻名于世。
1.即使不在学校里学习,也可能成为优秀的人才; 2.实践夫妻平等的原则也是优秀的子女教育;
3.在大自然中培育子女探求真理的心; 4.父亲既是家庭教师,又是领导人;
5.通过爷爷教育孙女,实现“隔代教育”;
6.即使夫妻二人都是上班族,也应该重视与孩子建立互相依赖的关系;
7.母亲的“启蒙教育”至关重要;
8.绝不为继承和发扬家族的荣誉而强迫子女成为科学家;
9.让子女自觉培养自立意识;
10.在探求学问中寻找互相有默契的配偶。
七、科学名门世家:达尔文世家教育子女的十训
达尔文-威治伍德家族(英语:Darwin-Wedgwoodfamily),是英国一个显要的家族。源自伊拉斯谟斯·达尔文,一位医生与诗人;以及被称为陶瓷之父的约书亚·威治伍德。最为著名的成员则是提出自然选择理论的查尔斯·达尔文。此外家族中至少有10人是英国皇家学会的成员,并且拥有多位科学家、实业家、艺术家与诗人。本家族包括了一些其他姓氏的成员,如法兰西斯·高尔顿;与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之凯恩斯家族也有姻亲关系。
1.父母作为子女的人生导师,一定要起到领导作用;
2.时刻营造充满音乐的欢快的家庭气氛; 3.通过旅行制造人生的转折点;
4.无论是哪一方面,如果与子女的性格不适合,则不要强求; 5.一旦发现子女具有学者的潜质,就要全力支持;
6.如果反对的人占多数,就采用长期说服的方法; 7.举行聚会,建立珍贵的人际关系;
8.创建可以世代相传的家业或家学; 9.制定每天的计划表,并努力完成; 10.结交可以为子女开创崭新人生的良师益友。
八、印度教育世家:泰戈尔世家教育子女的十训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他的父亲戴宾德纳特·泰戈尔是闻名的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哥哥、姐姐也都是社会名流。泰戈尔在这样一个文坛世家环境的薰陶下,8岁开始写诗,12岁开始写剧本,15岁发表了第一首散文诗《野花》,17岁发表了叙事诗《诗人的故事》。才华横溢的泰戈尔从小就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1.营造书香气息浓厚的家庭氛围; 2.通过阅读,弥补在学校无法学到的知识; 3.当孩子无法适应学校生活时,寻找积极的对策; 4.通过聘请家庭教师培养孩子的多种才能; 5.将钱包交给孩子,对他进行经济教育;
6.消除对其他宗教的偏见; 7.成为富翁后积极支持文化艺术;
8.通过与子女一同漫游大自然,从而培养子女的想象力; 9.制订周密的计划,使子女从旅行中学到更多的道理;
10.引导子女从小接触音乐与美术。
九、俄罗斯延续了六百年的名门世家:托尔斯泰家族教育子女的十训
托尔斯泰家族(俄语:Толстой)是一个突出的俄罗斯贵族家庭,起源于安德烈·托尔斯泰,他曾是侍奉莫斯科的瓦西里二世。托尔斯泰家族为俄罗斯帝国的上流社会,都在俄罗斯的政治、军事历史,文学,美术留下了许多的影响。
1.让孩子每天通过写日记反省一天的行为; 2.拟定彻底的计划表,并且付诸行动;
3.使整个家族的成员都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 4.从小开始大声地朗读课文; 5.有意识地开发子女在音乐与美术方面的才能; 6.发现孩子的才能后聘请家庭教师为其辅导; 7.向当地的家庭教师学习外语;
8.经常陪伴在年幼的孩子身边,并为他讲述童话故事; 9.讲述家族的发展历史,让孩子对家族产生自豪感;
10.努力帮助贫困的邻居。
十、英国延续了六百年的名门世家:拉塞尔家族教育子女的十训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做父母的人努力从我做起,给自己的子女树立良好的道德风范。
1.过分严格和禁欲主义教育不可取; 2.有效管理时间; 3.不强求特种教育; 4.世代相传自由进步主义精神;
5.享受自由的同时,履行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6.为吸引自己的目标倾注所有精力并不断进取;
7.认为是真理,那么就不要计较得失; 8.不可孤立自己,要在人群中寻找幸福;
9.尽可能地养成写信的习惯; 10.一流父母培育出一流子女。
“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各位父母,看了这些深入浅出的家训,是否有一定体会和感悟呢?
第二篇:名人家训家风
在上海工作过、生活过的名人数不胜数,人们将目光停留于他们所创造的业绩,却鲜少探究他们成功背后的原因。明天,上海市档案馆将在外滩新馆举办“上海好家训好家风好家庭风貌展”,用120件史料向人们展示黄炎培、向警予、钱学森等17位名人的家训家风。黄炎培不能培养出一个贵族子弟来
黄炎培是中国职业教育先驱,对子女的教育他同样上心,且相当严格,从不娇惯孩子。四子黄大能初中就读于沪江大学附属中学,该校环境优美、学费昂贵,学生中多为富家子弟,黄大能身处其间也受了些影响。黄炎培察觉到儿子的变化后果断将其转到位于上海南市陆家浜贫民区的中华职业学校。黄炎培曾解释说:“我们黄家可不能培养出一个贵族子弟来。”1936年,黄大能即将赴英留学,临行之际,黄炎培将平生坚守的座右铭稍作增改并手书留赠。这便是黄炎培的“32字家训”:“事闲勿荒,事繁勿慌。有言必信,无欲则刚。和若春风,肃若秋霜。取象于钱,外圆内方。”
值得一提的是,黄炎培子女在人生道路上不仅严守家训,还将其传给了下一代。上海市档案馆保存了一份1947年6月黄炎培三子黄万里的家书,信中提到黄观鸿(黄万里长子)的一件小事很能说明问题。信中写道:“观鸿决不肯坐黄包车到学校去,问其何故,答谓:‘看见车夫满头汗珠滴下来,我就不想坐了。’此语出诸天真无伪之孩童,使男闻之十分感动。”黄万里认为,儿子仁慈的秉性,是受家风家训的影响。向警予科学是进步轨道上最重要工具 向警予曾被毛泽东誉为“模范妇女”,是党的创始人之一。1919年,她赴法国勤工俭学,与周恩来、赵世炎、李富春等筹建中国共产党旅欧的早期组织。其间,向警予接到侄女向功治来信。信中,侄女表示“愿发奋做一个改造社会之人”,向警予阅后十分高兴,立即回了信。在信中,向警予提出“科学是进步轨道上唯一最重要的工具,应当特别注意”。上海市档案馆整理编目部主任石磊认为,在那个时代,向警予就认识到科学的重要性,目光之深邃令人佩服。
第三篇:名人家训家风
在上海工作过、生活过的名人数不胜数,人们将目光停留于他们所创造的业绩,却鲜少探究他们成功背后的原因。明天,上海市档案馆将在外滩新馆举办“上海好家训好家风好家庭风貌展”,用120件史料向人们展示黄炎培、向警予、钱学森等17位名人的家训家风。
黄炎培 不能培养出一个贵族子弟来
黄炎培是中国职业教育先驱,对子女的教育他同样上心,且相当严格,从不娇惯孩子。四子黄大能初中就读于沪江大学附属中学,该校环境优美、学费昂贵,学生中多为富家子弟,黄大能身处其间也受了些影响。黄炎培察觉到儿子的变化后果断将其转到位于上海南市陆家浜贫民区的中华职业学校。黄炎培曾解释说:“我们黄家可不能培养出一个贵族子弟来。”1936年,黄大能即将赴英留学,临行之际,黄炎培将平生坚守的座右铭稍作增改并手书留赠。这便是黄炎培的“32字家训”:“事闲勿荒,事繁勿慌。有言必信,无欲则刚。和若春风,肃若秋霜。取象于钱,外圆内方。”
值得一提的是,黄炎培子女在人生道路上不仅严守家训,还将其传给了下一代。上海市档案馆保存了一份1947年6月黄炎培三子黄万里的家书,信中提到黄观鸿(黄万里长子)的一件小事很能说明问题。信中写道:“观鸿决不肯坐黄包车到学校去,问其何故,答谓:‘看见车夫满头汗珠滴下来,我就不想坐了。’此语出诸天真无伪之孩童,使男闻之十分感动。”黄万里认为,儿子仁慈的秉性,是受家风家训的影响。
向警予 科学是进步轨道上最重要工具
向警予曾被毛泽东誉为“模范妇女”,是党的创始人之一。1919年,她赴法国勤工俭学,与周恩来、赵世炎、李富春等筹建中国共产党旅欧的早期组织。其间,向警予接到侄女向功治来信。信中,侄女表示“愿发奋做一个改造社会之人”,向警予阅后十分高兴,立即回了信。在信中,向警予提出“科学是进步轨道上唯一最重要的工具,应当特别注意”。上海市档案馆整理编目部主任石磊认为,在那个时代,向警予就认识到科学的重要性,目光之深邃令人佩服。
对于侄女愿发奋做一个改造社会之人,向警予很是赞同,嘱咐侄女,“亲师取友,问道求学,是创造环境改造自己的最好方法”,反对“一事不管,一毫不动,专门只管读死书”。向警予对侄女的这些训诫之词,距今已经90多年,但对今天的青年人依然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钱学森 我的第一位老师是我父亲
“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钱学森的成就,与父亲钱均夫的教导不无关系。钱学森曾说:“我的第一位老师是我父亲。”一天,5岁的钱学森问父亲:“《水浒传》中的108个英雄,原来是天上的108颗星星下凡的。那人间的大人物、做大事的人,是不是都是天上的星星变的呀?”父亲认真想了一下,回答:“《水浒传》是人们编写的故事。其实,所有的英雄和大人物都不是天上的星星。他们原本都是普通人,只是他们从小爱学习,有远大的志向,而且又有决心和毅力,不惧怕困难,所以就做出了惊天动地的大事情。”钱学森听后大受鼓舞:“那我也可以做英雄了!”
1935年8月,钱学森从上海赴美求学。临别之际,父亲钱均夫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郑重塞到儿子手里,转身离去。钱学森等到父亲的背影消失后,急忙打开纸条,上面写道:“人,生当有品:如哲、如仁、如义、如智、如忠、如悌、如教。吾儿此次西行,非其夙志,当青春然而归,灿烂然而返。”这一留言,对钱学森此后的人生影响深远。
第四篇:历代名人的家风家训
历代名人的家风家训
家风,就是家庭的信仰。如果一个人从小就受良好家风的熏陶,那么在生活、处世上则会有“法”可依,坚守内心。《梁启超家书》《曾国藩家书》《颜氏家训》与《傅雷家书》并称我国“四大家教范本”。除此之外,许多历史名人的家风家训,也令人称道。
南宋诗人陆游,一生写下26条家训传给后人,告诫后代:“仕宦不可常,不仕则农,无可憾也。但切不可迫于衣食,为市井小人事耳。戒之戒之。”意思是说,当官不如务农,一辈子不做官也不要紧。自己耕种,衣食无忧,这样的生活是非常好的,人生没有什么遗憾。切记,千万不要为了生存而去做坏事。除了这条家训外,他还殷切期望自己的后代能够注重道德层面的修养,成为一个善良、正直的人。有错必改,谦虚谨慎。淡泊名利,志向高远。严于律己,宽容待人。勤俭持家,俭朴生活。胸怀宽广,心系苍生。
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国藩,勤奋、俭朴、求学、务实的家训家风一直为曾家后人所传承。曾国藩曾留下十六字箴言家风:“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意思是,节俭能使家庭兴旺,勤快会使身体强健。既勤劳又节俭,人生才能高枕无忧。他不肯将金钱留给后人,曾写信对女儿曾纪芬说:“予自三十岁以来,即以做官发财为可耻,以官囊积金遗子孙为可羞。盖子孙若贤,则不靠父辈,亦能自觅衣食;子孙若不贤,则多积一钱,必将多造一孽,后来淫佚作恶,大玷家声。故立定此志,决不肯以做官发财,决不肯以银钱予后人。”意思是,为官应当清廉,当为民请命,不是为了发财。子孙全靠自己,何须我来帮衬。所以,我绝对不留一文钱给后人。
清代第一才子纪晓岚家教很严,对子女有“四戒”“四宜”的要求。四戒是:一戒晚起,二戒懒惰,三戒奢华,四戒骄傲。四宜是:一宜勤读,二宜敬师,三宜爱众,四宜慎食。“四戒”与“四宜”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互补充,相映生辉。既告诉了后人什么不该做,又告诉了后人应该怎么做。这样的家训,既简洁明了,又深刻透彻。
民族英雄林则徐曾写过一副对联传给后代:“子孙若如我,留财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意思是说,如果子孙像我一样正直、果敢,那我留钱做什么?贤良的人拥有了大量钱财,就会玩物丧志,失去了远大志向。如果子孙不如我,那我留钱做什么?愚蠢的人手中有了钱,不仅不思进取,还会去做坏事。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52岁时才有了一个儿子。虽晚年得子,但家教甚严,从不溺爱。传说73岁时,病危的他把儿子叫到床前,说想吃儿子亲手做的馒头。父命难违,时年21岁的儿子只得勉强答应。可他从未做过馒头,请教了邻家大娘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做好了馒头,喜滋滋地送到父亲床前,谁知父亲早已断气。案头上有张信笺,上面写着父亲的遗言:“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汉。”
无独有偶,民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这样说过:“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他的这句话,激励着当时一大批年轻有为的青年志士,努力奋斗,坚持不懈,走向成功,不辱门风。这句掷地有声的话,时至今日,也依然深刻地影响着当今的人们,成为许多有志之士为人处世的标准。
可见,好的家训家风,会成为一个人一生的航标。让他在人生的大海上不仅不会迷失,还会走得更远。
第五篇:历代名人的家风家训读后感
《动机与人格》读后感
为人所熟知的马斯洛的需求与层次理论,影响着人格的塑造。对于人格塑造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来自家庭的影响。一直对历史有着特殊好感的我,在这本书中寻找到了久违的感动。书中或熟悉或陌生的历史名人,他们的自身做为或者对后人的训导,也在有形无形的影响着我们。
从为人之道、做官之道、求学之道、处世之道四个方面来分析家庭家风。先谈一谈为人方面。“做一个好人”,这是明末江南才子高攀龙的家训。对他而言,“好人”的定义应该是在朝堂上刚正不阿的气节,虽然这导致他后来坚拒不从黑暗势力,被迫沉塘而死,但这份气节让他的儿子高愈学到了与父亲相同的为人之道,以及潜心学术而习得了一身的学识,这些品质使他获得了康熙皇帝的重用。对于我们而言,做一个好人,不仅是指要道德品质高尚,更是在不断培养和学习中提升的情商,能够成为一个惠己又利人这样“双赢”的人才更重要。
在这本书中可以看出教育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以前看到微博上的一个问题:女孩子上那么久的学,读那么多的书,最终还不是要回到一个平凡的城市,打一份平凡的工,嫁做人妇相夫教子,何必这么折腾呢?其实,就算是最后难免归于平凡,但那时却是看尽繁花盛开又落尽、洗尽自己一身铅华后的淡然心态。就算是同样的工作,却有不同的心境;同样的家庭,却有不一样的情调;同样的后代,却有不同的素养。同为三国时期的君主,刘备和曹操在教育和培养后代方面的重视程度截然不同,导致了两个国家不同的命运。刘备因前半生颠沛流离、命途跌宕,有了儿子之后更是忙碌于国家的内忧外患,无暇顾及刘禅的教育和成长问题。临终前托孤给了“亚父”诸葛亮,孔明一篇使闻之者潸然泪下的《出师表》,万分告诫刘禅“亲贤臣,远小人”。然而孔明去世后,不仅有了乐不思蜀,刘禅更是将他的话当成耳边风,“亲小人,远贤臣”,还在魏军攻入时草草投降,后世公论,便是庸主一个。相反,曹操十分重视教育,在忙于征战之际也将儿子们自幼带在身边,出入军中,而他自己也是一代文豪,不用说曹丕、曹植的文武双全,更有曹冲那样的神童了。由此可见,父母果然是孩子最早的、也是最有塑造作用的老师。
在年龄进入20岁以后,我就经常思考教育后代方面的一些问题。因为我自己身上就有很多遗憾,比如时常后悔为何小时候没有去学习绘画,为什么没能养成从小就写日记的习惯,甚至是为何没能将从小学习的舞蹈坚持下来、保持身材?因而就总想着以后在对子女的教育上,一定要培养他/她全方面的爱好。记得心理学老师曾经说过,只要你想,就可以把一个婴儿培养成任何你希望的样子。而这之后,我也能够理解为什么父母总是让我完成一些或许我并不感兴趣的事情,也许是在弥补他们身上所留的遗憾吧。
从古至今,一代一代的传承和教育中,家风家训占了很重要的一部分。当今社会很少有家庭还留有书面性的祖训了,但是这些内容却早已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一言一行,人们常说一个孩子的行为和言语往往能反映出他的家庭环境,这也许就是家风家训的真谛与力量吧!所以说,家人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塑造一个成功的人格必然与朴素的家风不可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