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堂改革推进方案
课堂教学改革推进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我校课堂教学改革,规范课堂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依据县关于报送课堂教学模式及推进方案的通知精神和教办课堂教学推进实施意见,结合我校教学实际,特制定州城二中课堂教学改革推进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打造高效课堂为目的,以推进“导学达标”四模块课堂教学模式为抓手,以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为导向,以打造高效课堂模式载体,深入实施新课程改革,强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主要内容
围绕贯彻落实市教育局《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开展素质教育质量效益双高工程的意见》(泰教发〔2010〕2号)和县《“导学达标”课堂改进行动方案》(东教发〔2011〕11号),结合我校课堂教学实际,在全校推行“有效预习、高效课堂、当堂达标、单元过关”四模块课堂教学模式。第一模块是“有效预习”。教师将预习学案提前下发给学生,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预习和检查学生自主预习情况等方式,掌握学情,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切实解决教学的盲目性,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打破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第二模块是“高效课堂”。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倡导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巩固训练”的教学环节,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和要求,促进学生在知识、兴趣、习惯、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第三模块是“当堂达标”。围绕教学目标,教师设计难易适中、数量适当的达标试题,对学生当堂学习效果进行检测,当堂反馈矫正,达到“堂堂清”。第四模块是“单元过关”。在坚持“堂堂清、日日清”的基础上,通过单元复习、巩固训练、达标检测,使学生系统掌握知识,做到“周周清”、“月月清”。
三、活动安排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2年3月25日—4月2日)召开动员会,让广大教师充分认识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组织学习教育局《关于推进“导学达标”课堂改进行动的意见》、《“导学达标”课堂改进行动方案》和各学科《“导学达标”课堂改进行动指导意见》,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导学达标”课堂改进行动的要义和具体要求;全面贯彻何局长在全县教育教学管理现场会上的讲话精神,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制定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三种基本课型的基本模式,充分利用校园网、宣传栏、黑板报等媒介,广泛宣传,全面发动,努力营造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增强广大教师积极参与课堂教改革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推进实施阶段(2012年4月3日—6月30日)
1.全面启动。各教研组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学校三种基本课型模式制定本学科高效课堂模式,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备课、上课和单元检测。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听评课活动,督促指导教师按照要求进行教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实行学校干部包教研组制度。学校干部全部沉到一线,参与听评课、专题研讨,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规范教学行为,帮助解决课堂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师打造高效课堂的能力和水平。
3.定期召开课堂教学改革推进活动调度会。学校每周召开一次调度会,听取各教研组各级部活动进展情况,研究解决活动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专项巡查。将课堂教学改革纳入学校巡查内容,不定时巡高效课堂打造的落实情况,针对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跟踪整改;对高效课堂打造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调研,深入探讨有效途径,进一步完善高效课堂模式。
(三)总结提高阶段(2012年7月)
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进一步完善“四模块”课堂教学模式,形成较为成熟的学科高效课堂模式,并建立长效机制,为下学期的全面推进做好充分准备,并对在高效课堂打造过程中出现的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力推进实施。
实施校长一把手负责制,成立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 成立课堂教学改革办公室,地点设在教务处,教务处主任吴绪春同志任课改办公室主任。
建立课堂教学改革包保责任制:
定期深入学校督促检查课堂改进行动落实情况,及时通报,分阶段、分步骤压茬推进。
(二)积极培树典型,示范带动引领。通过打造高效课堂,发现和培养一批先进典型,带动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
(三)改革评价办法,树立正确导向。把课堂教学改革落实情况纳入对教师考核。高效课堂的打造情况与教师的考核、职称评聘、评优树先挂钩。今后,凡是教育局开展的课堂教学评比系列活动,不参与高效课堂打造或消极应付的,一律不予推荐。
(四)加大教研力度,提升实施水平。教务处组织各教研组积极开展案例研究、专题研究,及时总结,准确把握课堂教学的内在规律,为教学实践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开设教师论坛,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全面提升实施水平。
(五)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
学校成立韩波同志为组长的宣传工作小组,积极向东平教育信息网、《东平教育》报投稿,及时交流我校做法,通报实施过程,班主任通过召开主题班会,讲清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征得社会和学生家长的理解与支持,为课堂改进工作的深入开展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和活动氛围。
第二篇:高效课堂改革推进实施方案
—— 教学创新管理
“构建自主高效课堂”
推进实施方案
2013.9
“构建自主高效课堂”推进实施方案
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进自主高效课堂向纵深发展,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打造具有我校特色的教学改革模式与策略,我校结合三年来的教学改革实际情况,以及区教文体局《2013工作计划》,特制定如下课堂教学改革推进实施方案,以此 推进教学改革,巩固实验成果,不断提高我校的课堂教学质量。
一.总体目标:
以我校三年来的改革实验成果为基础出发点,结合区教文体局的文件指示精神,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打造具有本校特色的高效课堂,构建符合学校学生实际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与策略。在改革推进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自主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努力构建 “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新局面,提升学校教学质量。
二.具体目标:
1.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依据不同学段学生特点,创设符合各学科特色及自身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打造学校高效改革品牌。
2.努力提升教师素质与课堂教学效果,创新小组建设,强化校本研训,夯实备课管理,注重评价效果,做好“四清”工作,让我校教学质量逐年提升,让高效课堂在改革中不断发展。
3.打造生本特色的高效课堂,在改革中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在展示中树立自信,在互动中激发激情,在自学中品味乐趣,在评价中感受成功。
4.拓展课程资源,充分发挥电子白板在实际教学中的辅助作用,促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
三.推进过程。
(一)实验对象与学科: 对象:学校1----6年级(12个教学班)。科目:所有学科。
(二)阶段工作安排: 1.学习培训阶段:(2013年9月——2013年10月)
(1)制定学校“构建自主高效课堂改革实验推进实施方案”。
(2)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自主高效课堂指南》,针对学校高效特色发展内容进行系统培训。
2.组织实施阶段:(2013年10月——2014年6月)
(1)教师以学科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如何在自身学科当中推进高效课堂,创建高效课堂新模式,并付诸教学进行实践。
(2)每位教师结合课堂教学工作实际确立研究课题,通过集体教研进行解决,推动课改发展。
(3)创建有班级特色的学组建设,真正发挥小组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4)每一名任课教师都要动起来,发挥各自才能,通过学科组之间的相互听课、议课,及时反思,及时总结。鼓励教师在现有备课模式下进行创新,努力向个性化备课发展。
(5)关注学困生,做好“四清”工作,实现“班班达标、课课达标、人人达标”。(6)建立有效的学习评价管理机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素质。(7)通过引领课、展示课,汇报课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增强实践高效课堂,进行教学改革的信心。
(8)与兄弟学校相互学习,开展课堂教学交流活动,聘请市区教研员进行跟踪指导,结合市区开展的各项教学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努力开创我 校教改特色发展新局面。
3.总结阶段:(2014年6月——2014年8月)
(1)针对学校课改推进情况不断总结、不断反思,努力构建学科课堂教学新模式。
(2)召开市区级构建自主高效课堂汇报展示活动。(3)表彰在课改过程中表现出色的教师和教研组。
四.具体措施。
进一步推进“251”课堂教学与管理模式。
(一)课堂教学“251”:即“两主五环一中心”
明确两个为主,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理念;
(行 为)
落实五大环节,即课堂基本流程为“课前展示——趣境导课——任务探
究——展示提升——巩固检测”;(内 容)
体现一个中心,即以“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为中心。(理 念)
(二)教学管理“251”:即“两培五优一体化”
强化“两个培训”。
一是教师的课改理念提升培训(以学习为主)
1. 执行“三会两课”制度,定时、定点、定内容,组织相关人员开好教学工作会、教研组长会、教师反思会,上好教师培训课、学生反思课,明确目标,强化意识,反馈问题,推动实践。
2. 加强对《新课程标准》与高效课堂理论的学习,通过集中学习、教研组学习、自我学习提升教育教学理论水平。3. 举行教师文化考试,把教学理论与师德修养、信息技术紧密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师文化素质,把考核结果纳入教师档案。
4.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市区级继续教育培训,骨干教师培训,教师写好个人学期继续教育计划及培训记录,促教师在不断学习中快速成长。5.积极创设骨干教师成长环境,成立学校名师工作室,鼓励、培养教师成为区市名师工作室成员,加强骨干教师管理,单独造册,形成个人档案,给骨干教师提供更多展示、交流才华的机会。
6.加大教师外出学习力度,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把握前沿动态,不断提高教师教改意识与自身素质。
二是教师教学能力的实践培训(以活动为主)
1.通过骨干教师引领课,青年教师汇报课等形式,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技能。2.开展课改经验交流会,通过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3.强化教育信息技术与电子白板的操作培训,提升教师运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能力。
4.通过一对一结对子帮扶活动,发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模范作用。落实“五个优化”
1.优化备课管理,做好课堂前瞻。
(1)各学科教师要认真备课,在备课中,以“新课程能力培养”作为重要载体,努力做到“步步清”,真正实现“新课程能力培养”一本多用,既是教案、学案,评案,也是学生的笔记本和练习本。同时,教师要学会依据学生实际情况对原有学案进行创新,做好“二次备课”。(2)对于没有“新课程能力培养”的学科来说,教师要依据不同学段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学生的学习目标、自学内容、学习方式与方法等,在教学过 程中要务求实效,不可千篇一律,检测评价要符合教学内容要求,难易适中,不要偏离文本内容。在备课上,教师要做到集中备与个人备结合、课前备与课后备相结合,教师间取长补短,鼓励教师个性化备课。(3)任课教师要结合备课辅以相应“电子导学案”,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2.优化上课管理,规范教师行为。
教师要精心上好每一节课,有充分的教学准备,运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让学生展示自我,师生互动,共享学习乐趣。(1)在课堂当中,教师要注重以下几个环节:
a.课前展示:每节课开始的1—3分钟进行课前展示,由各小组的科代表轮流主持,内容要有学科的特点,形式多样,丰富多彩,达到活跃课堂气氛,拓宽学生知识,展示学生才华,锻炼学生能力的目标。
b.趣境导课:教师在导入新课时要遵循趣味性原则,利用实物、图像、动作、活动、语言、背景、问题等多种形式,创设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用以展示教学目标,交代学习任务,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调动学生合作竞争的积极性,为完成课堂教学目标奠定和谐愉悦的基础。c.任务探究:教师一定要做到“少讲多导”,把知识目标根据“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勤反馈”的原则,划分成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分配给学生,组织和调动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即独学——对学——群学),完成自学学习任务。教师要充分发挥组内学习对子的作用,给予充分的自学时间,保证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其中。
d.展示提升:在学生接受学习任务,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探究的基础上,给学生以展示成果的机会和舞台,通过组内展示,班级展示,培养学生的自信,张扬学生的个性,展示学生的才华,获得成功的喜悦。在学生的展示 过程中,要保证人人都有展示的机会,个个在展示交流中得到升华。使学生在展示中找到自我,在展示中增强信心,在展示中学会合作,在展示中不断创新。
e.巩固检测:教师要引导和调动学生将零散的问题和知识点串成知识线,编成知识面,结成知识网。通过当堂测试题,了解和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力争做到堂堂清,为上好下一节课打好基础。
(2)各学科教师根据自身学科的特点及课时内容的编排,可对课堂环节进行部分调整,以适应实际需求。
(3)教师在上课中,要严格遵守上课常规,保证学生在课堂40分钟内的学习质量。(具体内容见《教师上课常规要求》)3.优化质量管理,保障学习成果
(1)为保证学生在课堂内所学的知识得以消化理解,教师要坚持做好 “四清”,即“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
“堂堂清”“日日清”,要求每名任课教师结合当堂学习任务出好检测题并及时进行评价。
“周周清”,要求任课教师针对本周所学知识进行集中检测,对于没有达标的学生及时记录,并采取补救措施。
“月月清”,学校将在每月末针对各学段及学科出示检测题目,集中时间进行考核。教师要对“月月清”检测进行评价分析并做好差生的学习补救工作。(2)建立“教学质量考核记录” 档案管理与“教学成绩质量考核跟踪”电子管理,有效做好各年级教学质量监测工作。立争通过“四清”,实现“班班达标、课课达标、人人达标”。
6(3)通过“党员献爱心”“师生结对”活动,帮扶学困生提高学习成绩,建立学困生帮教档案。4.优化建设管理,提高业务水平(1)加强学科教研组建设。
a.开展多种形式校本教研(如备课式教研、案例式教研、网络化教研等),挖掘教师个人潜能,发挥群体优势,提高教研的实效性。
b.通过大教研带动小教研,即学科组教研与年级组教研相结合,以此不断加强教师学科间,不同年段间的交流研讨,丰富教学经验。
c.教研组长要认真制定计划,组织组内成员开展好教研活动,并根据教学实际选取问题进行教研,做好教研过程的记录与总结。(2)务实课题组研究建设。
a.教师要结合高效课堂制定出自己的课堂改革操作方案,要学会从课堂中寻求问题,以此做为研究的对象,解决高效课堂实施过程中的疑难。b.通过省市级课题的研究,掌握教师专业性课题研究的思路与方法。c.学校将积极为教师申报国家、省市及区级实验课题,建立教科研保障基金,提升教师工作热情,促进课改深化发展(3)丰富教学活动建设。
为推动高效课堂深入有效发展,提升教师实际教学能力与水平,把我校课改向区域性拓展,使资源共享,相互促进,彼此相长。本学年学校将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a.教师电子白板说课竞赛活动; b.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 c.课改理论知识答疑问卷活动; d.教研组经验交流、展示活动; e.创新学科模式 高效课堂展示课活动; f.教师网络区间交流活动;
g.“携手共话课改路”校际间教学交流研讨活动 5.优化评价管理,创新竞争机制。
(1)为保证课堂教学改革在实践中规范有序,增进教师们的工作热情,学校将在原有考评制度的基础上进行修改与补充。如:重新制定《“高效课堂”建设与管理考核细则》、《“四清”工作实施办法》、《优秀教研组评比细则》等。
(2)学校将针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情况进行跟踪反馈,及时总结,并把每一项表现纳入教师学期量化考核之中。
(3)每学期末,学校将对在教学活动中表现突出的教研集体、个人进行表彰。推进“德教一体化”,即学生管理网格化,人人有任务,人人有事干。1.研学小组建设与管理。
(1)教师要对本班研学小组重新定位,从人数、性别比例、座位安排上合理调配。(2)每个研学小组从名称、标志、誓言、展示板等方面结合实际情况要有所变化。(3)每个班级要创新发展自己的文化品牌,如:诗、词、歌曲等,体现班级特色。(4)教师要结合如何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如何开展组内管理等内容定期对小组长进行培训,每名组员要有相应的学习管理任务。
(5)定期开展研学组长经验交流会,让孩子们在相互学习中提升能力,增强信心。
2.星级评价建设与管理。
(1)要使用好学校制定的《学生星级评价管理手册》,针对学生的表现做到日评、周评、月评、学期评。(2)充分利用《班级学生日常管理评价表》记录学生日常表现。(3)认真组织上好反思课,提高学生自我评价能力。
(4)做好学生学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并对各方面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表奖。
3.教师配备建设与管理。
(1)根据学校《“德教一体化”管理实施办法》,每名教师要认真履行相应职责。(2)教师要在教学工作中,努力为推进高效课堂发展与规范学生管理方面尽已所能。
五.管理保障。
1.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完善考核办法与奖惩制度。
2.强化教师教学考核权重,教师教学工作考核为学期工作的百分之六十,增强教师高效课堂改革的推进意识。
3.以学评教,把学生的素质提升作为对教师评价的重要依据,从学生的自学水平,合作意识,参与程度,创新能力等方面对教师的工作进行整体评价。以提高学生全科及格率为抓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4.提升办学条件和学习机会,努力推动课改向前发展。
5.各个部门要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相互配合,为全面提升学校教学质量而努力。七.组织机构:
组 长:
对于学校教学改革具体实施提出建设性意见,监督检查具体负责部门的工作情况。
副组长:
深入课堂听课,指导教师落实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检查班级工作落实情况。成 员:
制定方案及相关措施、进行教学研究、组织开展公开课、示范课及课堂教学指导工作、完成过程性材料的收集与整理.以上课改推进实施方案,学校将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进行修改,按方案强化落实效果,不断创新,使它更加适应学校的实际情况与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努力,XX学校定会打造出属于自己特色的高效课堂,我们的学生会变得更加“乐观、积极、向上”,我们的课堂教学质量也一定会有新的飞跃。
2013.9 10
第三篇:课堂教学改革推进方案
以学定教两案导学
--蔡甸区第二中学课堂改革推进方案
一、改革背景
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阵地,课堂决定着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益;课程改革已经成为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而课程改革的最终落脚点仍是课堂,包括文化课、专业课课堂或理论课、实践课课堂。当前,传统的“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模式仍占相当比例,其结果是教师累,学生困;普遍存在着低效、无效的课堂;教学目标难于实现,教学质量难于提升。“向40分钟要教学质量”——已经迫在眉睫。为此,根据《蔡甸区中小学教法创新的指导意见》的有关要求,在认真学习与借鉴“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模式”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把“以学定教,两案导学”的工作转化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教学行动。特制订以下推进工作方案,请各有关部门和全体教师贯彻执行,并丰富完善、积极创新。
二、领导小组
组长:刘凯,副组长:胡艳林 张绪超,组员:熊爱国、曾庆锋、曾桥、易继龙、邵东以及各年级、各科备课组长。
三、改革目标
1、理念成为行动——让“以生为本”;“一切为学生的成长服务”;“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教师的专业发展铺路”„„等教学理念转化为具体的课堂教学行动。
2、转变教学态度——让“相信学生,发动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才,面向全体学生,从最后一个学生抓起”;“把课堂的话语权还给学生”等真正成为教师每堂课的教学态度。
3、探索教学模式——正确理解“以学定教 两案导学”课堂教学新模式的本质;探索与改进适合我校各学科、专业的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与针对性。
4、构建民主氛围——形成人人参与,个个展示;尝试成功,体验快乐;激活思维,释放潜能;自主学习,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精神焕发,让学习的事情变成为学生自己的事情,把每堂课变成班级所有学生争先恐后的主动参与课。
5、主导主体和谐——教师由主演变为导演,由经验变为科研,由现成变成生成,由老师变为学生,由师长变为朋友,突出其主导地位;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快乐中学习,体验自信和成功,突出其主体地位。
6、教学评价先导——切实改革对学生学的结果的评价,改革对教师教的质量的评价,特别是改革对一堂课是好是坏的评价。从而引导大家重视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教学质量。
7、课堂目标明确——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精神,团结、合作、服务、奉献的品质;培养学生使用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8、用四到五年时间完成我校所有学科的全套教案以及学案的整理结集。
四、改革步骤
第一阶段:改革动员、研讨、学习,先尝先试
(2010年11月1日—11月20日)
负责人:刘凯,胡艳林,张绪超
1、全校动员——刘凯
利用开学教学工作会议,以“以学定教、两案导学”为主线,由刘校长进行行政层面的学习和动员,动员全校教师积极、主动、自觉参与课堂教学改革。
2、制订方案——张绪超、胡艳林
制订本推进工作方案,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宣传,转变观念,认识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迫切性。制订课堂教学模式:“以学定教,两案导学”方案(讨论稿),发动全体教师参与讨论,提出修改意见。
3、先尝先试——熊爱国,易继龙
把推进工作方案的稳步实施和教师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改革尝试结合起来,在高
一、高二两个年级先试先尝。要在备课要求、教学周记、课堂评价、课堂设计、课堂作业等方面作出一定的要求,制订一定的原则,不等不靠,通过自身的实践逐步取得经验和成效。
4、组建推进工作小组,确保工作稳步实施。
组建由学校校长、分管校长、教导主任、科研主任和部分教研组长组成的学校“以学定教两案导学”推进工作小组,稳步开展推进工作。
第二阶段:尝试、观看、研讨示范课,完成各学科、专业课堂教学改革调研报告(2010年11月23日-12月28日)
负责人:马志超,邱新庭
1、看示范课——曾桥,易继龙(文化课)朱本龙(专业课)
以研讨示范课为切入点,组织语文、数学、英语教师,提前准备,按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和原则进行尝试。要求相关学科、专业的教师和各级教学管理领导必须参加听看课活动,其他教师欢迎参加。课后要进行集体点评、讨论、分析,总结经验,提出意见,从示范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培训学习,让大家从中得到启示,并把好的做法和经验应用到每位教师的课改实践中。
2、各科试行报告小结——备课组长
每个备课组通过听本学科的4节随堂课以及教师座谈会、学生访谈、问卷调查和其它有益形式,完成各学科、专业的课堂教学改革基本流程。调研报告由教科室主任组织组内教师分别进行,并负责撰写、修改,完成后将电子稿发往各备课组长和校长。
第三阶段:结合课程改革实际,制定各学科、专业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试行)(2011年1月10日-2月6日)
负责人:张绪超、胡艳林
1、实施方案——熊爱国,曾桥
各学科、专业课堂教学改革推进工作方案的出台要组织相关教师进行充分论证和讨论。课堂教学改革推进工作方案应结合教室和各具特色的实验实训室,结合文化课、专业课和理论课、实践课的实际与特点,提出以下内容:一是课堂教学环境的设计方案;二是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方案;三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考评体系的设计方案。三个方面的内容可以以三个项目研究、实践的形式组织项目小组分别进行开发、研制、实践。
2、课堂评价——熊爱国
要认真研究对一课堂是好是差的评价标准,修订、公布、实施新的《听看课评价表》(在1月底完成);同时,研究、修订与教师教学绩效相挂钩的规章制度,把课堂教学的绩效与教师的考核、奖惩挂起钩来,激励教师重视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
第四阶段: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实施,落实检查、考核与保障措施
(2011年3月6日-2011年5月5日)
负责人:张绪超、胡艳林、熊爱国、曾桥
1、制订措施——张绪超
要结合前三个阶段的推进工作进程和反馈意见,并根据第四阶段的工作要求,调整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进工作方案,进一步出台课堂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激励制度,逐项体现在下学期的教学工作意见中。要在机制、规范方面加大对课堂教学的品质管理,保障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推进。
2、全面推进——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组织对全体教师的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情况和各备课组的推进情况进行检查、考核,进行分析、整改,促使全校真正落实,促使教师全部参与,为下学期的全面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3、立足长期——领导小组
有教学就必有改革。课堂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也是一个滚动修改、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要团结协助,不怕困难,自我加压;立足现在,放眼未来;点滴积累,不断努力,就一定会取得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效和成果。
五、工作要求
1、落实集体备课活动,各科、各年级成立备课组、年级组跟踪监督。各备课组要有指导性的教学计划,时度安排表、活动安排表。备课组要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每次备课要有中心发言人,备课组成员积极参与讨论,发挥集体智慧,探索课改的新路
子,备课组还应定期开展看课、说话、评课活动,真正做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目的。
2、健全课改相关制度。推进课改还应从制度方面进行约束,我们决定研究制订课改学习制度,课堂教学评价制度,课程评价制度等,特别是对两案的检查评比工作要落到实处,让教师的全部身心和精力指向课程改革,让全校师生能在最短的时限内融入课改的洪流。
3、学校领导、中层干部、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经常进行课堂听课、研讨、研究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行为。加强实验过程的管理与监控,杜绝老套的教学方法行为,运用新教材采用老教法的作法。
8、注重资料的整合和成果的总结、转化。各学科教师在实施中要收集一手资料,尽可能在全校完成一套适合我校实际教学的教案、学案电子档,以便于改进和提高,争取用最短的时间完成我校授课方式的改革,让我校的在课改方面在全区有一定地位和影响。
第四篇:推进课堂改革 创新教学模式
推进课堂改革
创新教学模式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教学方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学会学习,终生学习,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学生由过去的接受知识的容器,变为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知识,解决问题的活生生的人。提倡学生学会向陌生领域求知的本领。老师的角色也相应发生了实质性的转变。教师已不再是过去主宰课堂教学一切的至高无上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组织者,学习的合作伙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特别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近现代的教育家都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孔子在教育他的学生时,基本上都是先让他的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然后再听取他们的意见。真正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这确实是学生学习必须进行自学和实践的至理名言。它还强调在教学时,教师要“时观而勿,语存其心也。”就是先让学生进行充分地自悟和思考。特别注重启发诱导,“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荀 1 子《劝学篇》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宋代教育家朱熹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是别人不能代替的,必须强调自学。他说:“读书是自家读书。为学是自家为学,不干别人一线事,别人助自家不得。”学生应该自己学习,自己思考,反对别人进行硬性的灌输。我国近代的教育家也十分重视自主学习。蔡元培认为,“最好使学生自己去研究,教员竟也可以不教,等到学生实在不能用自己的力量解决时,才去帮助他们。”陶行知先生极力反对注入式教学,大力提倡让学生自己学。“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叶圣陶先生教育思想博大精深,但其中时刻贯穿着一根主线,他强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向自学方面发展。他较早地提出了终身学习的思想,他认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教育机构的重要任务。叶老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到人的发展和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利益来认识。他说,一辈子坚持自学的人就是一个一辈子自强不息的人。这样的人不断增加,社会和国家就会达到繁荣昌盛的境界。他要求学生要学会自学的本领,养成自学的习惯。叶老还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当作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把能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看作是衡量一个教师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
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也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 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学会学习也就是要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所以,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推进课程改革的关键内容。为推进课堂改革,学校专门成立了课程改革督导小组,指导督促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自觉运用教学新理念,创新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课堂改革的核心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坚持“以人为本”、“以学为主”。因此,我们在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中,逐渐形成了符合我校实际和农村学生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现就其具体的实施步骤简介如下:
一、自主预习
教师在每节课之前,都要认真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利用集体的力量集思广益,确定讲学稿,制定好预习提纲。①预习提纲需提前一至两天提供给学生,便于学生预习准备。②根据预习提纲内容的多少,可灵活采用科代表在黑板上抄写、教师出示小黑板、打印张贴于班级、印发给小组长及至全体学生等多种形式。③根据预习提纲内容的难易,可灵活采用课外预习、课堂前部分时间预习或者整节课预习方法进行。④各小组要进行组内预习交流,归纳出小组集中的疑点或新发现的问题,便于上课时进行组间交流。这是学生搞好预习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学生自主预习的依据。让学生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教师提出具体的问题,让学生明确学习的任务,由每个学生先进行独立思考。这一步至关重要。我们认为:学生要参加小组讨论,首先得形成自己的见解,否则就是无效的。因为没有经过个体熟读精思而匆忙展开讨论如无源之水,表达的见解既不成熟,也不具备深度,更谈不上个性和创见,不但解决不了疑难,反而容易掩盖学生的思维困惑和学习困难,这样,有些表面上气氛热烈的讨论实际上 4 只是一种假象,与真正的问题是油和水的关系。这一环节需要注意的是:其一,设计问题时要紧扣学习目标,重点突出,难易适中,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上做文章。其二,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比如学什么,怎么学,多长时间完成,完成到什么程度。最好是以板书、多媒体展示或者印发讲义等书面形式,尽量不用口述。其三,独立思考的成果能在书上勾画出来的就勾画出来,不能在书上勾画出来的,一定要把想法在纸上写出来,因为思维是混沌的,语言才是清晰的。
二、小组交流
小组交流是调动学生积极探究、解决疑难困惑的中心环节。因为有了学生个体的思考,就为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打下了基础。但小组合作学习很容易流于形式,因此要建立科学的机制。我们的做法和要求是:①正确划分小组。要兼顾学习能力、学习兴趣、个性差异等不同的方面,小组成员能互相搭配,努力做到优势互补。②让每个成员都明确自己的职责,尤其要注意发挥组长的作用,组长就像是“主持人”,要掌握小组学习的进程,安排发言顺序,同时兼任“记录员”,随时记录和归纳讨论的成果,还要能以“检查员”的身份对小组成员的发言作出评价,检查成员是否完成学习任务。组长可以是确定的,也可以轮流担任,以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标准。③这里的小组交流是动态的,可以是 5 组内交流,也可以是组际交流,也可以是全班展示,教师要充分参与进去,适时调整、引导。比如可以采取小组间互相提问的方法,以对比讨论学习的成果,形成真知灼见。④小组评价要跟上。可以设计表格,由科代表和小组长联合记录学生的课堂发言、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在评价上注重学生的发展性,如主动回答问题得3分,回答对问题得2分等等。一周一汇总,评选优秀小组,设置“流动红旗”,在组与组之间轮换。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增强了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一个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明确,学习过程进一步优化,课堂活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三、点拨释疑
学生在充分的探究、交流之后,解决了许多问题,但存在一些不容易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进行点拨、答疑、解惑。这一步也最能考验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交流和展示的资源,一方面通过激励性的评价和提示,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体验成功,另一方面也要通过示范、点拨、分析、讲解等手段,促成展示过程中问题的化解。既要围绕预设的教学目标和教材的重点、难点,也要兼顾动态生成的问题,解释学生的疑惑。点拨过程要力求简洁、透彻、明了。
四、训练反馈
改革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追求更高的课堂效率,看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知识掌握的生成度。简言之,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关键在学生掌握得如何,因此有效的反馈很重要。课堂精练,是教师获取反馈信息,优化课堂结构的重要环节。以前,教师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多练而不加筛选地搜集习题,使学生陷入题海,重复练习,无效练习,浪费了课堂有效时间,加重了学生课业负担。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取了三条措施:一是课堂练习题必须由备课组集体讨论确定,以保证质量。二是练习题必须在课前将练习题打印在纸上或以投影的形式出现,以节省学生的时间。三是评讲练习题时要突出其共性问题,个性问题则在课后进行辅导,以提高整体效益。这样做,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己支配,便于他们深入思考,梳理、提炼知识要点,优化知识结构。此外,教师还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创造性地设计作业,精编、精选练习题,考虑到学生学习的差异性,题目一般包括基本题和选做题两部分。让好学生吃饱,中下游学生吃好。切实解决了一言堂、一种模式、好学生吃不饱、中下游学生吃不好的现象。另外,测试题的用时多少根据实际情况而定,除单元检测外,一般不单独占用一课时。检查的方式也应是动态的,以书面为主,也可以是口头检测或者实践操作等,要尽可能体现“堂堂清”的原则,在课内完成,并及时把结果 反馈给学生。
为了带动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转变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效率,我们一方面通过“推门听课”的方式,来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按照“听、测、查、议”四个环节进行:“听”,课堂现场听课;“测”,当堂测试教学效果;“查”,检查教师教案,检查学生作业布置、批改情况;“议”,根据课堂改革的要求,进行评议、研讨,并提出相关建议。另一方面,通过业务竞赛活动,激励教师改进课堂教学。每学期我们都会组织开展优质课评比、教学能手评选、优秀教案评选等一系列评比、竞赛活动,激发教师参与课改的热情,把广大教师逐步引导上课改之路。
第五篇:关于推进课堂改革的几点思考
走进新课堂
随着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化,能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课堂是否能够真正高效的关键。运用最有效的方法,能让学生以最积极、最乐观、最自信的心态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能让大家在集体智慧和力量的感召下,用最热情的态度和最踊跃的行动来修养习惯、改进自我、完善品格,最终以获取的最佳成绩来告慰自我。
新课堂的线索:
在“自主学习”中质疑问题,在“合作探究”中讨论解疑,在“展示点拨”中耀我风采,在“拓展延伸”中培养能力,在“巩固检测”中收获成果。
新课堂的原则:
“自主学习”时独立自主(静),“合作探究”时积极参与(闹),“展示点拨”时自荐争先(抢),“拓展延伸”时发散思维(智),“巩固检测”时一丝不苟(精)。
新课堂的具体要求:
A、座位编排:
均衡分组,男女和谐,实力均等;六人一组相对而坐,以能力和成绩将各组学生编为1——
6、5——
2、3——4。
B、课堂活动评价:
“自主学习”时,要求独立完成学习任务,认真发现疑难点和新问题,此时学生相互间不能讨论,更不能向对方直接告知答案。
“合作探究”时,每个学生都要向小组提出自己的疑问,大家交流研讨解决疑难,并及时准确地在课本或作业上补充注解,1、2、3号学生要负责交流时努力指导4、5、6号学生学会解答方法,正确表达问题答案,并鼓励他们在展示时勇敢地站出来回答;展示时各组要将不能解决的问题举出,寻求他组帮助。
“展示点拨”时,各组大号报号抢答,号大者优先,同号时先抢到者优先,他人自觉快速坐下;回答问题时,规范准确,1、2、3号答题记+1分,4、5、6号答题记+2分,唯一答题者记+3分,最佳答案者记+3分;答完问题随即迅速坐下,认真听取他人意见,做好补充记录;组长要同时做好积分记录。
“拓展延伸”时,各组学生要大胆发表个人的独到见解,学会发散思维,从多个角度对问题进行辨析,立足于积极健康、鼓励启迪、劝诫诱导学生追求真善美的原则,敢于踊跃的挑战他组。“巩固检测”时,各组要严格自律,安静自主,以考试的姿态专注于考题的思考和应答,不商讨、不抄袭、不逃避,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C、抢答发言示意语:
“回答”(新题初答)、“补充”(完善答案)、“改正”(答案错误)、“质疑”(答案生疑)、“帮助”(问题未答)、“挑战”(更好答案)——答题低声无效。
D、每周一评的内容:
1、“优胜小组”只针对课堂表现将各小组一周各学科课堂评价的积分进行汇总,积分最高的小组胜出;
2、综合考试的“状元、榜眼、探花”;
3、各学科周清、考试的状元;
4、“学生标兵”(综合评比第一)、“文明之星”(言行文明健康)、“希望之星”(当次考试与上次相比进步最大)、“清洁之星”(劳动及个人卫生好)、“管理之星”(管理严格高效、广受好评的干部或组长)、“创新之星”(工作、学习/方法出新效果好,才艺创作耳目一新)。E、奖励说明:
充分利用教室内的展示版面,对获奖学生公示表扬。“优胜小组”出风采展示照,集体表扬,获得次数最多的小组学期末集体表彰奖励;其他获奖的单个人进行照片公示表扬,登记获该项奖的次数每连获3次荣誉称号进行物质奖励,学期末评比当优先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