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世界性的贫困问题是当今全球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大全
世界性的贫困问题是当今全球所面临的巨大挑战,贫困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还涉及全球政治稳定,人类文明的进步,全球稳定和谐发展。
世界贫困问题由来已久,早在殖民主义时期,资本家要靠自己的实力,以武力剥夺了数以百万计的农民的土地,来种植资本家所需的经济作物,导致殖民地的传统农业被迫放弃,而在独立以后,他们也很难回复以前的传统农业,这就直接导致了粮食的短缺。
现在的发展中国家变成了发达国家的附庸地,发达国家剥夺了发展中国家的土地和自然财富,生产粮食,木材,等其他农产品提供给发达国家,像欧洲和美国,这样的出口经济导致该国的愈加贫困,导致本国的人民挨饿。
现在,人类面临的另一大问题之一能源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竟然是发展生物燃料,这是一个荒唐的决定,全球小麦和玉米的库存大幅度减少,农作物的供应量必然减少,生物燃料的大量使用导致粮食的价格大幅增长,一些发展中国家不得不花高价进口本不高的农产品,这就导致许多人要挨饿。
当宝贵的耕地转用于非生产,甚至破坏性使用,也是现在造成粮食危机的原因之一。这些宝贵的耕地用来种植花卉,而这些花卉销往欧美,有的则用来建设大型建筑,这也间接导致了粮食的减产。
当然气候的变化也不能忽视,在过去几年中全球气温以达到家人的程度,从而导致频繁和极端的天气,气候系统的突然转变,不仅对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威胁,这也对贫困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气候的变化使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人民生活愈加贫困,环境本事人类的盟友,现在却是人类最大的敌人,天气系统的巨大变化影响的不仅仅是农作物生产,极大的威胁到人类的健康
《1》以发展农业生产解决贫困
(1)农业是立国之本,只有本国将发展农业作为本国的既定目标,积极探寻各种脱贫的发展模式,加大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改变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切实解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作为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
(2)加大农业投资力度,增加农业的科技含量。这样才能稳步的提升农业产量,逐步解决贫困。
(3)发展生态农业模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紧密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
中国曾是实际上贫困人口最多的国家,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国策以来,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中国政府也在致力实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实施了以解决贫困群体人口的温饱问题为主要的大模规脱贫开发,极大地缓解了贫困地区的贫困现象。近年来中国实现了农村贫困人口数量持续、大幅度减少。《2》加快乡镇企业稳定发展
把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作为工作的着力点,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要加强农民创业服务,要推进节能减排,抑制过剩产能。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努力提高产品的档次、附加值和竞争力,加大乡镇企业技术创新力度,各级乡镇企业部门要充分发挥作用,积极为乡镇企业特别是中小乡镇企业搭建技术服务平台,加大农产品加工业创新发展力度,提高农产品加工深度、产品档次、产品附加值。《3》利用经济全球化解决贫困
经济全球化是加剧发展中国家贫困化程度的主要原因,经济全球化已成为无法阻挡的历史潮流,发展中国家首先要积极地参与经济全球化,不断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才能尽快地摆脱日趋贫困化的不利局面。树立可持续发展观的观念,以最小的付出和代价赢得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4》提高国民的文化程度
文化程度低、人口素质差,缺乏自我生存和发展能力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只有提高国民文化素质,就能从根本上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生存和发展能力。
《5》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建立和完善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健全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对国民收入再分配、矫正收入分配市场失灵的有力手段,是促进社会公平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社会保障可以在高收入和低收入之间进行分配,使整个社会收入趋于公平,这不仅可以保障老、弱、病、残等农民的基本生活,而且也促进了农村社会稳定,建立一个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生育等全方位的、城乡一体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农村劳动者和全体农民在面临年老、疾病、生育、丧失劳动能力以及其他诸困难时,能够得到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能享有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6》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国家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来调控经济中的不平衡,即使的推出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税收优惠政策,解决农民的担忧,这样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
解决世界贫困是一个任重道远的问题,需要全世界的政府和人民共同奋斗,来消除贫困,为你、为我,为了全人类,让世界变得更好。
第二篇:中国农村英语教学面临巨大挑战
中国农村英语教学面临巨大挑战
袁夏香(湖南省洞口县黄桥镇中学)
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农村英语教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每年的高校招的新生中,农村学生所占比例越来越小,原因是英语拖了后腿。我国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学质量制约着绝大多数孩子走向成功,成为他们人生路上一块难以逾越的绊脚石!但是作为农村人口占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中国来说,要想尽快适应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需要,必须明白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现状,深刻认识到制约农村英语教学发展的各种不利因素。目前农村中学英语教学因生活环境、文化氛围、教学设施、师资配备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对初中英语教学影响极大。我,作为一位从事农村英语教学十多年的初中英语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深刻认识到现阶段农村英语教学所面临的巨大挑战,现列举如下:
一,缺乏很好的语言环境。
英语是一门语言。加强英语教学,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不可忽视其语言环境。因为环境对人的成长起决定作用,对教学有很大的影响!历史上“孟母三迁”的故事就足以说明环境在一个人的成长中的重要性!农村的学校里懂英语的教师不多,学生们不能用英语与老师对话、交流;另外处在偏僻的乡村里,见到说“洋文”的地地道道的老外的机会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直接和老外交谈的机会可以说是“零”!这样,在学生心目中学英语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已,没有实用性!甚至个别教师也认为:以后不是要出国深造的话也可以不学英语!学生在家不敢读英语,不敢说英语,否则大人们会说他洋不洋、土不土的!还有更粗鲁的说法:说什么本国话没说好还放什么“洋屁”!本来农村孩子就比较胆小,羞于说英语,这样一来更不敢说英语了!这样的环境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是极不利的,极容易扼杀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学习英语缺乏很好的语言环境,不能经常地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所以学习后很容易忘记。即使学到一些英语,也是一种无声的英语,是一种不能用来说的语言!
二,农村英语师资缺乏。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但是农村里许多学校的英语教师并不是专业的英语教师,所采用的方法还是使用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而这种“满堂灌、英译汉”的教学方法,不仅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而且根本不符合中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和年龄特征,也无法满足他们的学习兴趣,以致于学生产生厌倦心理,不愿意继续学习英语。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许多英语专业刚刚毕业的大学生都到外企打工去了,不愿意回到农村教书!不甘于这清贫的教学生涯。另外时代的发展,特别是电脑的普及、新事物的不断出现使得新的词汇不断的增加。新的语言特点的产生提出了新课改,而教师却外出学习的机会不多,可以说是少之又少。这样的现状,怎能赶上时代的脚步呢?
三,教学设备落后。
教学设备,简单而言就是指辅助教学的工具,是为学生直接、快速获取知识服务的,当然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在大城市里,教材里出现的事物日常生活中就能看到,看不到的就到图书馆或是大型书店看一些直观的图片就可以。可是农村就缺乏这样的条件了,像在我生活的小镇上就根本没有图书馆,新华书店也是徒有其名,几家私家书店都是为考试而服务的,有的只是无尽的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料,都是一些语言点的重复。再者就是学校有的只是一台简单的录音机(有的甚至没有)。多媒体教室也是一摆设,平时极少使用。个别学校仍然是“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模式,教师没精神,学生没兴趣,好则事倍功半,不好则无功无用。每一阶段的孩子都有其独特的心理特征,到了中高年级,学生在心理上表现出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在性格上极不稳定,对枯燥的说教和单一陈旧的训练方式都不感兴趣,他们的注意力也比较难于集中到学习上来。多数农村初中学生的英语成绩,到了初二年级(更有甚者初一下学期),就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这与他们丧失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简单。
新一轮课改对教师可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对教师的水平也要求更高。也许是因为教学设施的落后和农村师资的缺乏才会导致后一个制约英语教学发展的因素存在。再加上农村英语教师缺乏经常组织观摩教学录象,缺乏轮流选派外出学习和参加教研活动,学校教研组 也极少订一些英语业务报刊,很少组织学习与交流,几乎难以学到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方法、教育技术和外地的先进经验,从观念上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老师如此,学生更不用说了。许多农村中小学的英语教学仍处在重复教学阶段,句型要背,单词要默写。老师教、学生读,老师讲、学生听,学生练、老师看,节节相同,课课相似,简单重复,枯燥无味。老师教得厌,学生学得烦,老师费神,学生反感,师生对立,课堂成战场,教学纪律难以维持。何谈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农村中学英语教育正面临着以上一系列新的挑战。如何认识与应对这些挑战,适应课改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农村中学英语教学质量,有若干问题亟待思考与解决。面对广大的农村中学英语教学,值得思考的问题很多。本人仅以自己的拙见以抛砖引玉,希望各位同行及关心教育事业发展的行外人士能给出不同建议,共同把农村英语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只要我们按照语言习得的规律办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挖掘社会各个层次的潜力,提高师资整体素质,改善办学条件和设施,创造良好的英语教学环境,形成全社会重视英语教学的氛围,那么大幅度提高农村中小学的英语教学质量就一定能够实现,从而搬掉阻碍农村孩子走上成功的绊脚石,为社会、为国家输送更多的“四有”人才,进而达到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早日实现从人口资源大国向人才资源大国的转变。
(作者电话:***;信箱:ysx-026@qq.com)(来源:《中国教育科学》2010年12期,http://www.xiexiebang.com)2
第三篇:2013年服装行业将面临巨大挑战
2013年服装行业将面临巨大挑战
2012年对于服装行业而言并不太平。根据2012年上半年的数据显示,国内服装市场整体销售额增速只有9.82%,与去年同期相比下跌12个百分点。于此同时,一些问题,例如商铺租金上涨、库存积压增多等等,更是时刻刺激着企业的敏感神经。到了2013年,服装行业仍然没有度过困难时期,服装销量增速遭遇十年最低,并且,一些企业存在的高库问题一直挥之不去,甚至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尚普咨询服装行业分析师指出:2013年,服装行业仍将面临巨大挑战。以往服装行业大都依靠做外贸加工单,大量生产来获得利润。但是,随着劳动力价格的上涨,原材料价格的增高,使得外贸加工成本不断上升。仅靠低价劳动成本赚取利润已经不可能了。并且,如今的消费者越来越多地强调服装的个性化,这也使得一些一味靠大批量生产服装,扩张连锁店的厂家生存变得更加困难。而且,现在需求低迷、库存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有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包括安踏、361度、特步等在内的国内42家上市服装纺织企业存货总量高达483亿元。直到去年底,李宁还以抵消应收账款方式,回购渠道库存。
尽管服装市场面临诸多问题,但是,这并不表明服装产业就此走向衰落。相反,这正是服装产业一个关键的转型时期。中国服装市场现在所经历的时期与欧美国家50年代所经历的过程十分相似。未来的服装市场不是靠压低成本,扩大生产来实现获利的。未来的服装产业拼的更多的是品牌的知名度,设计的创新性。大品牌,设计新的服装厂家会在之后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而一些小厂商很可能会在这一过程中被大品牌吞并或者干脆倒闭。
据尚普咨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女性服装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2013年对于服装行业而言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型期。中国服装企业应该在这场商海战中拥有自己的特色,也可以说,这些企业一定要注重品牌构建。中国的服装企业在产品上已经过了关,但是,在设计上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服装行业尚未形成系统的设计师培养机制,有很多企业的制造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但是却没能形成自己的产品风格。只能跟着潮流人云亦云。但是,一些才华横溢的设计师们往往选择自己开工作室,并不愿意跟企业进行合作,这也使得一些款式新颖的服装离普通消费者很远。所以,今后,服装产业可以积极加强与设计师的合作与沟通,打造出自己的品牌特色,在转型的过程中把握先机
第四篇:企业管理者所面临的决策挑战范文
企业管理者所面临的决策挑战
现在的企业管理者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决策挑战。我认为这种挑战主要来自两个因素:
1、外部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快,比较典型的例子是顾客偏好的多样性和捉摸不定,还有就是IT技术的飞速发展。
2、越来越需要平衡股东、顾客、员工、供应商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以确保企业的持续经营与发展。
第一、顾客需求的多样化,产品的生命周期变短。对企业经营来说就要进行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以前福特汽车就生产一种T型车,这种车一个型号,一个颜色,而现在一款汽车可能就有好几个颜色、好几种配置,因此一款汽车可能有十几甚至几十个品种。我记得第一次买手机的时候,摩托罗拉、西门子和爱立信都只有一款手机,而且都是黑色的。IT技术的日新月异我就不用再举例了。一个企业如果可以只生产一种产品,而且一连生产几年都不带换的,只要把机器一开,眼睛闭着都能经营,那么他当然不需要什么决策。而一个企业如果每年要推出几十种产品,而且每年都要淘汰一半产品,那么他的决策量就会大大增加。
第二、以前西方企业管理者满脑子就是股东利益最大化。这本身没有什么错。后来竞争越来越激烈了,他们又懂得了要让顾客满意企业才能挣钱的道理,所以才有了顾客是上帝的说法。后来他们又发现要让顾客满意就要让员工满意,特别是基层员工。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西方国家的服务业越来越发达,比如在美国,服务业的产值占到GDP的70%。服务业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基层员工与顾客有很多互动,他们就是产品的一部分。因此,一个工人在装配手机的时候有没有微笑,你不会在乎;但是一个餐厅服务员、一个空姐有没有微笑你在乎。如果他们不满意,他们是笑不出来的,他们笑不出来,顾客就不满意。还有就是供应商,企业发现供应商越来越重要。如果供应商的质量、成本和交货期不能提升,那么自己的质量、成本和交货期也不能提升。与其粗暴地逼供应商,还不如大家坐下来一起寻找机会。
这些因素正在使企业管理者的决策工作变得越来越困难。而应对这种挑战的一个重要武器就是管理会计。而CMA培训助您轻松步入管理会计时代。
据了解,2009年11月18日,IMA与国家外国专家局培训中心结为战略合作伙伴,共同推进中文CMA项目在中国的发展。管理会计CMA培训侧重的是预算预测、内部控制、决策分析、风险管理等高级财务管理内容,培育的是管理会计人员和财务管理人员的知识广度,使其能预测商业的需求及参与策略决策制定,取得CMA资格不仅代表其具备完整会计及财务相关领域知识,也表现了具备着高度专业标准与能力来分析企业内部财务报表,协助管理当局掌握状况,参与财务管理与拟定未来策略及执行。
华领国际作为国资委CMA班唯一指定的师资提供单位和后续教务服务单位,凭借一流的师资阵容、国际领先的管家式教学服务、国内顶尖的教学研发团队以及独特的共享服务中心,成为CMA培训行业标杆,在国内享有盛誉,并以“0学员投诉、0教学事故、0违约行为”被外专局培训中心评为“CMA优秀培训机构”。
第五篇:浅析反腐倡廉教育所面临的挑战
浅析反腐倡廉教育所面临的挑战、机遇和对策
2009-02-11 16:30 张艺佑 金志刚
反腐倡廉教育是党风廉政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保证。面对现代传媒,特别是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面对党员干部价值观的多元化,新形势下反腐倡廉教育将会面临哪些挑战和机遇,在形式、方法、手段等方面会发生哪些变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需要深入思考和积极应对。
一、挑战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变化与变革不仅发生在经济领域,也波及到意识形态领域,作为思想政治工作重要内容的反腐倡廉教育将面临巨大挑战。
(一)现代传媒使反腐倡廉教育组织者的话语权受到挑战。在传统的反腐倡廉教育中,教育的组织者处于信息优势地位,掌握信息的速度更快,内容更全面。作为“把关人”,反腐倡廉教育的组织者可以对获取的信息进行过滤和筛选,剔除那些不符合组织规范或价值标准的内容。这种信息优势,使反腐倡廉教育组织者在教育过程中比较容易树立威信,得到受教育者的尊重和信任,有利于工作的开展。但随着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介的数字化和网络等数字化新媒介的迅速发展,反腐倡廉教育组织者与受教育者在信息获取上的不对等地位正在发生变化。党员干部可以不依靠文件,不依靠纪检监察部门就能够在第一时间从报纸上掌握反腐倡廉动向;通过电视了解专家学者对
腐败案件的分析、解读;在网络上看到不同观点的激烈交锋,从而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反腐倡廉教育的话语权,反腐倡廉教育的主动性和及时性,受到了挑战。
(二)互联网使反腐倡廉教育的现行模式明显滞后。近年来,互联网以惊人的速度深刻影响着社会进程,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与思维方式。互联网的开放性和交互性,打破了传统廉政教育以灌输为主、单向传播的模式。使过去我们常用的一些形式,如开大会、听报告、读文件、办展览、讨论谈心等方式显得效率低下。网络时代的党员干部已不再满足于“你说我听”的被动接受教育;不再满足于信息传播缓慢、容量受限、受众面窄的传统廉政教育形式,而更愿意利用网络主动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并通过QQ群、BBS、博客、播客等手段,在一个大范围的群体环境中进行网上聊天、热点讨论、版面阅读、信息发布。网络所带来的互动、平等、自由,与党员干部的内在需求相契合,获得了极大的亲和力。
(三)党员干部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使反腐倡廉教育的任务更为艰巨。传媒,特别是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带来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影响了人们的行为模式、政治态度、道德观念。随着人们主体意识的觉醒和价值重心的转移,各层次主体的利益与需要普遍而多层次地凸现出来,日益呈现出多向化、多维化、多层次立体化的面貌。党员干部,特别是青年党员干部普遍具有较好的理论素养和分析水平,对于上级的反腐倡廉方针政策和本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部署都有自己的认识
和评价。任何一刀切、一锅煮的做法;不区分层次,不掌握需求,缺乏针对性的廉政教育,已经无法满足不同岗位、不同职务、不同知识结构党员干部的需求,无法使廉政理念入脑、入心。
二、机遇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当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引发党员干部价值观多元化的同时,也为反腐倡廉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机遇。
(一)网络时代的反腐倡廉教育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拓宽了反腐倡廉教育工作的新渠道和新手段,为改善和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舞台。网络信息的共享性,提供了丰富的反腐倡廉教育工作信息;网络宣传功能的多样化,为反腐倡廉教育方式的创新创造了有利条件;网络作为一种充满时代气息的传播媒体,深受广大党员干部的欢迎,从而为反腐倡廉教育工作扩大覆盖面创造了条件。通过网络,反腐倡廉教育的组织者可以快捷、准确地了解党员干部的思想情绪和他们关心的热点问题;可以及时获取大量有价值的信息,丰富反腐倡廉教育的资源和视野;可以利用网络开放性、交互性、及时性等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廉政文化建设活动。
(二)现代传媒为反腐倡廉教育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素材和技术。现代传媒包括以电视、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以手机短信、手机电视、车载媒体为代表的移动传媒。相对于反腐倡
廉教育的组织者,现代传媒拥有专业的评论员和资深记者,集合了文本、图片、声频、视频等海量信息,可以为反腐倡廉教育提供大量鲜活的咨讯、最深度的报道和多角度的评论。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反腐倡廉教育具有了多重感官刺激功能,由平面走向立体,由静态变为动态,由现实时空趋向超时空。反腐倡廉教育内容依托现代传媒技术,将思想教育本质隐含在专家解读、历史文化知识和现代科技信息中,借助多媒体技术,化枯燥为趣味,使受教育者的多种感官同时感知,特别是虚拟技术,提供了图片、音响、三维动画及虚拟感触,克服了以前单纯理论灌输的不足,调动了党员干部参与反腐倡廉教育的主动性,增强了教育的亲和力。
(三)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使反腐倡廉教育创新有了落脚点。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使党员干部敢于正视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重视个人的独立思考意识和求新求变精神,对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有了更强的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更加愿意关注反腐倡廉形势,关注影响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反腐败大案要案查处;更加愿意尝试和体验反腐倡廉教育的新形式、新载体、新措施;也更能够接受以数字化为代表的新技术手段在反腐倡廉教育中的应用。
三、对策
面对挑战,必须未雨绸缪,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新技术发展带给反腐倡廉教育的机遇,提升反腐倡廉教育的技术手
段、艺术感染力和针对性。
(一)提升反腐倡廉教育的技术手段。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曾指出:“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整个世界”。新形势下的反腐倡廉教育必须不断适应网络时代的文化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依托现代科学技术构筑的数字化平台,运用新的技术手段扩大廉政教育影响,增强反腐倡廉渗透力。反腐倡廉教育不仅要同互联网相结合,重要的是要借力于QQ、MSN、BBS、电子杂志、博客、播客等现代传播手段,将反腐倡廉教育的内容同这些新的认识工具、新的交流工具相结合,通过广泛运用新技术成果,不断改革、创新反腐倡廉教育的形式和方法,使廉政教育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二)提升反腐倡廉教育的艺术感染力。反腐倡廉教育有没有感染力,会不会引起党员干部的思想共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的艺术性。正如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的:“缺乏艺术性的作品,无论政治上怎样进步,也是没有力量的”,“我们既反对政治观点错误的艺术品,也反对只有正确的政治观点而没有艺术力量的所谓‘标语口号式’的倾向 ”。实践也表明,“标语口号式”的廉政教育,缺乏艺术的感染力,只是“一相情愿式”的教育,不会感染人、启发人、引导人,提升人,只能是“言而无文,行之不远”。新形势下的反腐倡廉教育要注重艺术性,寓教于文,寓教于乐,以春风化雨的形式,通过成熟艺术元素构建在现代技术基础之上反腐倡廉教育,使受教育者在体验技术之精、享受艺术之美的同时不自觉地感知廉洁自律的理念,形成廉
洁自律的意识。
(三)提升反腐倡廉教育的针对性。反腐倡廉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从受教育者自身实际出发,立足于不同岗位、不同职务、不同知识结构党员干部的思维特征、认知能力,结合工作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调动受教育者的自主意识,有说服力地分析和回答广大党员干部思想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要弱化“灌输教育”,强化“开放、互动”,针对党员干部的评价及反馈信息,不断充实教育内容、丰富教育形式、创新教育载体、拓宽教育领域,不断增强反腐倡廉教育的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