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当今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当今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及应对措施
摘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国内生产总值连年翻番,在2011年一越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基本实现了全面小康社会。然而,就在我们在经济发展道路上实现一个又一个飞跃的同时,我们的社会也面临着我们不得不深思的种种问题,为了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人们的生活更加幸福,我们要积极的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使我们的国家社会朝更加良性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诚信 教育 住房
近年来,在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世界经济严重下滑,市场低迷。然而,我国经济却“一花独秀”,保持了持续、稳定、快速增长,成为世界经济的引擎,为提振世界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文中心”,把主要精力都用于发展生产,改善民生,提高效率上,忽视了思想道德的建设,导致人们思想混乱、道德严重滑坡,社会风气下降。本文拟就当今我国在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暴露出的的诚信、教育、住房等热点问题做以分析,并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疏漏和不当之处,敬请老师批评指正。
一、诚信问题
1.中国社会的诚信现状
中国社会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但人们的诚信却在一点点的缺失。比如,地方政府的诚信缺失严重,对社会风气起到不好的示范作用。据最近媒体披露,某地方政府欠个体户的集资款,原定2005年全部还清的,直到现在还未还。在各方面的压力下,当事人代表终于表态说将于今年7月还清,希望这次该地方政府能够真正言而有信。另外,有些地方政府的官员说话、制定政策随意性大,说过的话、制定的政策往往不能兑现,屡屡失信于民。孔子曰:“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意思是说,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如果没有人民的信任,国家就保不住了。希望各级政府能够牢记“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圣贤教导,对待人民群众诚惶诚恐,如履薄冰,鞠躬尽瘁。
商务诚信出现的问题也很多,如食品安全领域的“毒胶囊”、“甲醛白菜”、“三聚氰胺奶粉及牛奶”、“瘦肉精养猪”、中国红十字会的郭美美事件等等。这些重大问题造成的后果是广大人民对自身生命健康的深切不安全感,对相关企业和政府监管部门深切的不信任感。就是因为红十字会的郭美美事件,在今年四川雅安地震期间,多少人选择了社会组织基金会行使自己的爱心而不再相信红十字会。虽然红十字会多次通过媒体承诺会将爱心基金送到最需要的地方。一个政府社会组织一旦丧失了诚信想再挽回就难了。
在个人诚信方面,“摔倒老人无人搀扶”、“广东佛山小悦悦被车碾压两次,7分钟内经过的18个路人竟无人施救”、“郭美美微博炫富”、“唐骏学历造假”、“论文剽窃”、“学术腐败”等事件都显示着个人诚信面临着严重的道德危机。
教育、医疗甚至慈善领域也有不少诚信缺失的表现,如教育中的高考移民事件、顶考事件、考试作弊、择校过程中的金钱 交易等。这些现象对广大青少年的恶劣影响,还在贻害着我们的后代,贻害着我们的未来;医疗领域医生使用假药、拿医药回扣、收取病人红包等;慈善基金虚假宣传、账目不透明、借慈善之名谋取个人私利等。这些不诚信的表现使得中国的诚信问题更加严峻。
目前中国社会已出现政府与部门、制度与组织、制度与个体之间的相互不诚信现象,这也反映了社会诚信缺失和人际信任危机弥漫的程度。这种现象应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同时也应引起每个公民的关注和深思!
我们有不少人在心里叩问着自己我们的社会到底怎么了,老人摔倒了想帮忙却不敢,学雷锋做好事却怕惹祸上身,在这种情况下于是许多人选择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处理方式,曾经的一个有互助互爱优良传统的民族今天变得有些麻木不仁。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是2011年发生的小悦悦事件。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两次,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一个个漠然离去,最后一名拾荒的陈阿婆上前施以援手,引发网友广泛而热烈的议论。2011年10月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 救无效,在零时32分离世。2011年10月23日,广东佛山280名市民聚集在事发地点悼念小悦悦,宣誓“不做冷漠佛山人”。小悦悦事件突显了中国社会的诚信缺失。小悦悦事件的重要意义,是对诚信道德重建的呼唤和对“见义勇为法”早日出台的呼唤。
现实生活的无数例证,个体的、家庭的、企业的,政府的、民间的诚信缺失就是我们的社会现状及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诚信的缺失对社会规范、人际信任、商业伦理、家庭亲情、政府权威和社区精神都会产生严重的危害性。
2.诚信问题的解决方法:
诚信缺失的治理措施包括治本和治标两个层面,治本措施所需时间长,见效慢,效果持久 ;治标措施所需时间短,见效快,效果短暂。因此诚信建设工程可先修补、后建构,这是社会治理的一般程序。只有维持好现存秩序,才能开始新秩序的建构。从治标的角度来看,要治理当前社会的诚信缺失,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寻找诚信的“种子”,大面积地“播种”诚信,用诚信“繁殖”诚信,可以采取商鞅“立木为信”的方法,使个体恢复对诚信的正确认知和行动信心;第二,制度要讲诚信,奖励诚信个体,用诚信唤起诚信,以便恢复人对制度的信任,最后上升为社会对政府的信任;第三,开设社区道德法庭,用舆论力量导人向善,批评、惩罚缺乏诚信之个体,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宣讲诚信、践行诚信的向善社会氛围;第四,在个体层面,个人是诚信责任的唯一承担者,不要因为一人不诚信就给整个家庭或整个组织贴上不诚信的标签,这对他们来说是不公正的;第五,对公民进行诚信和礼义廉耻教育,使其知道“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和“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的道理;第六,政府官员要在诚信建设工程中打头阵、做榜样,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处处事事以身作则,以模范言行影响带动群众,努力营造讲诚信光荣的社会环境。
从治本的角度来看,要建设诚信社会,我们就必需认清时代特征和诚信社会建设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认识到在“告别革命、远离主流、淡化价值、拒绝崇高”成为一种时髦的世俗社会,边缘化和犬儒主义心态对诚信价值造成的伤害;认识到以感性文化为主的世俗社会向以理性文化为主的神圣社会过渡的困难。世俗时代通行小话语与日常叙述。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要多说小话语,多讲小道理,要善于用同情心、互助性、正义感这些人性中自然秩序的东西,即非正式的控制来治理社会;要善于利用人们身边的凡人小事,积极弘扬人性中固有的善,如大力宣传杨善洲、郭明义、张丽莉、罗阳等英雄模范人物的感人事迹,歌颂他们艰苦创业、无私奉献、舍己救人、为实现中国梦而呕心沥血、顽强拼搏的崇高精神,以便积小善为大善,由量变到质变;要善于打持久战,利用时间换取空间,逐步完成从世俗时代向神圣时代、从感性文化向理性文化、从犬儒主义向英雄主义的转变。
二、大学生的教育问题
1.大学生教育现状
近年来大学生犯罪率高居不下且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大学生犯罪的案例不胜枚举,例如:2002年2月23日,清华大学四年级学生刘海洋将硫酸泼向北京动物园饲养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熊,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据他说这样做的理由是为了通过实验来证明“熊的嗅觉灵敏,分辨能力强 ”。2004年震惊全国的云南大学特大杀人案,马加爵,系云南大学生物工程系学生,一个贫困的大学生,因和同学之间的小矛盾,而残忍杀害了四个同寝室的同学。就在最近又在我们身边发生了许多大学生惨案,从名牌大学到普通大学,惨案发生的原因都是那么的荒诞不羁,有为玩游戏斗嘴发生口角而起杀人动机的,也有为情而置人于死地的,总之都是一些旁人看起来是那么微不足道的一件事。大学生作为高素质的人才,为什么会犯下这样的罪过,我们的教育到底怎么了不得不令我们深思。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大学生的素质却在日益下降,我们的民族何去何从?因此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兼顾教育问题才是长久的发展道路。
2.大学生教育问题的改善途经
大学生犯罪是个人、家庭、学校或者社会等多方面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社会多方面消极因素的综合体现。减少和预防大学生犯罪,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家长学校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明显效果。本文主要从学校预防和家庭预防两方面入手,探讨对大学生犯罪的预防措施。
(1)学校方面
学校要注重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教育培养,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他人,认识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公德意识。
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校在传授现代科学知识、技能和理论的同时,也应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教育和引导,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平,使他们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21世纪合格人才。
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引导,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针对大学生心理发展不够成熟的特点,高校要克服传统的照本宣科式的心理健康教育,采用灵活多样的教与学形式宣传心理健康保健知识。学校要有意识地定期开展专题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开设心理咨询服务,只有让学生充分了解、认识和掌握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才能让他们进一步的掌握调节心理的基本方法和途径,增强心理适应力。高校还应配备相应的心理健康咨询老师,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使心理障碍在形成前或是在形成的初期就能得到心理治疗,妥善化解各种矛盾和问题,引导大学生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加强校园内部管理,净化校园空气。
校园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高校要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风和学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保证大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同时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管理工作,采取针对性措施健全管理约束机制,力争有问题早发现,早解决。
(2)家庭方面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生的起点和基点,人由婴儿到成人走向社会,其行为规范、待人接物、道德品质等,来自家庭的影响是很大的。高校对大学生的引导是整体上的、普遍性的引导,而对大学生有针对性、个别性的引导则主要靠家长来实施。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更贴近、更深入孩子的精神世界。因此,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这种优势,多渠道、多形式地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和文化修养。家长要注重对自己孩子的了解,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在配合学校教育的前提下,有针对性的加以引导,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积极健康、温馨和谐的成长环境。把学校预防与家庭预防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提高预防大学生犯罪的效果。而如今我们的家庭教育做的很不到位,这需要家校共同努力。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大学生的教育问题不容小觑,因此我们要做好孩子的家庭教育,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大学生的教育问题主要来源于学校和家庭两个方面,因此我们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严格注意孩子的学校和家庭教育,积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采取有力措施搞好大学生的教育问题,因为他们是我们国家的主要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住房问题
近年来,房子一直都是热点话题,尤其是房价,有人戏称房子涨价的速度超过了火箭发射的速度,让人措手不及。首先看看咱们的春节晚会盛典,不难发现从2005年开始,春晚中不断有以房子为主题的讽刺型小品出现。05年小品《装修》,讽刺了房主与装修工人之间互不信任的矛盾。2006年小品《邻居》,反应了当年物业费任意涨、物业服务却不见改善的问题。2008年《梦幻家园》在揭露售楼吹嘘成风的同时,把那句经典的“为什么呢”带入中国流行语中;《开锁》又将对物业管理的调侃推向高潮。2011年《“聪明”丈夫》暗讽了2010年楼市调控后,为了买房而假离婚的夫妻们;《新房》反应了买不起房而借房来结婚的现象。再后来就是各大媒体报纸几乎随处可见关于房价涨跌、拆迁纠纷、房价收入比高达多少等等类似报道,亦如电视剧《蜗居》、《裸婚时代》,尤其是前者,主线就是房子问题。最后看看历年国土资源部公布的《土地供应数据》,2007年房地产开发用地供应71286.53公顷,2008年为75221.73公顷,2009年是102840.16公顷,2010年是153119.64公顷,2011年住房用地供应135900公顷,目前承诺2012年住房供地计划供应量,将不低于过去五年年均供应量。这些事实无不在谈论住的问题。吃喝住行是一个人生存的基础,国家的经济在发展但房价的长速远超过了人们的经济收入,经常有人嬉侃到除了工资不涨什么都在涨价,房价的上涨对于有钱的人变成了一种投资方式,而对于普通人来说却成了致命的伤痛,成了真真实实的房奴。整日为了房款犯愁,国家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而房价却成了新时代压在人们肩头上一座大山,阻碍了人们通往幸福的道路,因此建立和谐社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遏制房价的上涨,使每个人都能享受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成果。值得欣慰的是,国家已经意识到控制调控房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正在积极制定实施一系列的控房价措施,使楼价上涨过快的趋势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要从根本上稳住房价,降低买房的门槛,使普通百姓都能买得起房,住得起楼,还需要政府不断加大控房力度,结语:总而言之,经济发展是我们通往幸福必经道路,但经济发展并不能保证人们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因为经济的发展并不能解决社会上的不和谐问题,例如诚信问题、住房问题、教育问题,这些因素都将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社会的安定与和谐,我们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过多的追求经济的增长而忽略了影响人们生活的其他问题,这些问题都将是我们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经济的发展都是为了人们的生活更加幸福,而这些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负面问题直接的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一个不和谐的社会又何谈人们的幸福生活,因此,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兼顾影响社会和谐的其他方面问题才能够使人们在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时过上幸福的生活。
第二篇:农村信用社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浅析农村信用社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摘要:农村信用社由于受票据置换政策的正向影响,目前,抗御风险能力明显增强。但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这些问题如不加以解决,势必将对农村信用社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关键词:农村信用社;面临的问题;信用社发展;生存和发展;严重影响
中图分类号:f830.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1-828x(2011)02-0197-0
1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在我国的不断深入,农信社在农业发展中的地位已不容忽视,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解决好“三农”问题,必须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无论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还是增加农民收入,都离不开资金的投入,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大量资金必须由金融机构来承担,这就为农村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市场,而农信社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也具有了一次难得的机遇。
一、当前农村信用社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农村信用社存贷款营销工作将面临市场环境更加复杂、各种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加的严峻局面,以及其他银行和中小金融机构等新型金融机构纷纷落户农村,使农村信用社的业务空间受到挤压。在激烈的竞争形势下,虽然面临严峻挑战,但农村信用社发展的黄金期、机遇期不变,仍然面临诸多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其一,党中央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局的重中之
重,对“三农”工作作出重大部署,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和保障农民权益,农村经济将步入快速发展期,为我们农村信用社加快、超越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改革发展的又一春天来临。其二,当前国家采取扩大内需、促发展、保民生一系列经济政策措施,为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提供了十分难得的机遇。中央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放宽的货币政策,采取非常办法、非常措施、非常力度、非常政策应对金融危机,同时实施汽车、钢铁、纺织、装备制造、船舶工业、电子信息、轻工、石化、有色金属产业和物流业等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实行家电、农机下乡补贴办法,到2010年底前投资4万亿元拉动内需,其中农业基础设施达3700亿元,这为我们农村信用社拓展存贷款业务提供了千载难逢的良机。其三,部分经济区的发展建设进一步提速,为农村信用社参与大项目建设带来了重大机遇。省委、省人民政府对农村信用社支持经济发展寄予了厚望,各级各部门对农村信用社有了更深的认识,农村信用社的社会形象大幅度提升,为我们农村信用社进一步加大市场营销,抢占市场份额提供了浓厚氛围。其四,充分运用已积累的市场营销经验,加快存贷款营销工作力度。近年来,我省农村信用联社通过统一法人产权改革、专项中央银行票据兑付
等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以及我们农村信用联社员工思发展、谋发展的干劲不退,斗志不减。
二、针对农村信用社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
农信社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种种问题和挑战,面对这些复杂的问题,农信社应该如何解决才能更好地服务农民、更好地谋求发展?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一)解决农户小额贷款难的对策和方法
一是解决贷款期限与生产周期的衔接问题,合理地确定贷款期限。对生产周期较长的企业或者农户,在调查了其资信情况合理后,可以考虑适当放宽期限以保证其顺利完成生产,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要适当提高该种贷款的利率,以此来弥补延长贷款期限的损失,这样不但保证了农民的增收,也保证了农信社的利润;如果对生产周期较短的农户或者企业,可以考虑对他们多放款,树立“常放常收”的经营理念,努力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的要求。此外,还应该在小额农户信用贷款的发放方式上力求创新。二是加大风险防范意识,建立风险防范机制。检查存在的隐患,对可能产生的风险预先采取一系列防范、控制措施,在发展业务的同时应该积极地构建风险防范机制,并相应地在业务政策上,操作程序上进行适当的改进,以避免违规事件的发生和纠正已经发生的违规事件。如:目前已经建立的贷款信用评级体系。
(二)改进农信社经营管理机制的对策
一是不良贷款的清收要打破传统的做法,对其实行动态管理,创
新不良贷款机制,建立一支清收不良贷款的专业队伍。员工在向外放出每笔贷款的同时,要有准确的核对、记录,如果出现不良贷款,则应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和行政处理,追究其责任。责任追究关键在于落实,在于执法力度,因此一定要严肃处理。二是对各个层次的管理干部和各类岗位的员工进行针对性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术培训,使多数员工成为岗位能手。三是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激励机制是以员工的业绩为核心,业绩目标能否达到将与员工的报酬以及福利相关联;约束机制是指通过对员工及高管人员实行权力约束,防止权利的膨胀,任何职务都应在职权范围内使用相应的资源,超出权限则要求上一级管理者决定。
(三)面对来自外部的挑战,农信社应采取的态度和办法
一是组织人员开展一些宣传活动,发放手册介绍产品的基本信息,推销人员对农户提出的疑问做到有问必答,有求必应,为农户带来最大的经济效益。二是农信社在创新这些产品时要以“农户”为中心开发一些创新产品,即:
“客户需要什么就开发什么”,有需求就有市场。农信社应做足事前调研,事后宣传和服务工作,在营销的观念上应该抛弃以前的“坐等客户上门”,而应该表现为“主动式营销与服务”。三是加大科技投入、翻新硬件设施,为客户提供舒适的环境。应加大金融电子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发展结算工具,把农信社发展成“三农”的结算中心。
参考文献:
[1]张惠斌,浅谈农村信用社在农业发展中的问题以及对策[j]景县联社,2010,09(27)
[2]颜仲河,黄伟成,张炳文,农村信用社以应对金融危机为主线
[j]加大对经济发展支持力度,2009,3(31)
第三篇:合同法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摘 要]《劳动合同法》自2008年1月1日施行以来,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各级党委、人大、政府高度重视,各有关单位特别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工会、工商联、法院等认真组织实施,各类企业、社会各界努力贯彻落实,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同时在贯彻实施中也面临不少的困难和挑战。本文通过在浙江省温岭市的全面深入调查,真实反映《劳动合同法》实际执行情况、取得的成效,深入分析《劳动合同法》贯彻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据此提出一些对策建议,旨在更好地推进这部法律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实施现状;面临问题;对策
三、《劳动合同法》贯彻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劳动合同法》实施将近两年来,虽然全面稳步推进,劳动关系总体稳定,但各方面凸显出来的问题不少,贯彻实施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较多。笔者分析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法律本身存有缺陷。就《劳动合同法》本身而言,有些条款过于原则、不够明确,有些条款存有缺陷或漏洞。譬如,多数企业反映,《劳动合同法》只注重保护了劳动者的权利,而忽视了企业的权利和劳动者的义务。有些劳动者虽然与企业签订了劳动合同,但由于受工资待遇等影响,他们说走就走,而对此种情况,《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没有约束性和惩罚规定,企业对此没有应对手段。
(四)劳动监察执法力量不足、力度不够。随着《劳动合同法》的贯彻实施,劳动者依法维权意识增强,劳动争议案件也在大量攀升。这种形势下,劳动监察部门承担的职责越来越重要,这也是《劳动合同法》真正执行到位的重要保障。但从目前各级劳动监察部门看,监察网络不够健全,执法力量普遍不足。
(五)相关配套制度仍不够完善。譬如在社会保险方面,《劳动合同法》虽进一步强化了社会保险制度,但由于现行的社会保险制度不够完善,不能跨地区自由转移接续,劳动者跨地区流动时,只能带走个人承担部分,而不能带走用人单位缴纳部分,这样就影响劳动者参保积极性,也使《劳动合同法》的立法意图落不到实处。又如,劳动保护、年休假等配套制度尚未健全,影响劳动合同的签定和履行。去年国务院出台的《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虽然对一些条款进行了明确,但仍有一些规定需要进一步明确。
四、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的几点对策思考
劳动关系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社会关系之一,劳动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对于建立和维护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推动劳动力市场化起着重大作用。愚以为,解决当前《劳动合同法》贯彻实施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加强政府引导,继续做好普法工作。《劳动合同法》的贯彻实施,政府引导是关键,应重视发挥政府在《劳动合同法》实施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各级政府要把《劳动合同法》的贯彻实施列入政重要议事日程,将考核《劳动合同法》的贯彻实施同考核经济指标及其他考核指标一样,作为考核各级政府的重要指标。要把《劳动合同法》进一步纳入“五五”普法宣传教育内容,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坚持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合同法》宣传活动。要深入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各类企事业单位,通过学习培训、现场咨询、发放普法知识手册等方式,广泛宣传劳动合同法律知识,增强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加强深入调研,修改和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及办法。要深入开展对《劳动合同法》实施情况的调查研究,尽快制定和完善与《劳动合同法》相配套的制度措施和办法,进一步明确和统一企业法人和劳动者各自的职责与义务。立法部门要注意收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等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分析研究《劳动合同法》实施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加强与《劳动合同法》相关的立法和司法解释等工作,使《劳动合同法》在实施过程中更具有操作性。要抓紧全面清理《劳动合同法》颁布之前制定的有关劳动合同制度的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对需要废止的予以废止、需要修改的予以修改。
(四)加强监察执法,保障法律落到实处。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各级政府及其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大劳动保障执法监察和劳动争议调处力度,坚持开展以合同签订、非法使用童工、工资拖欠为重点内容的执法监察活动,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日常巡视检查和举报投诉调查,认真受理和及时查处群众举报的投诉案件,并探索建立有效的防范和查处机制,加大对用人单位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要重视解决拖欠职工特别是农民工工资问题,健全工资保证金等工资支付保障制度,继续完善欠薪保障基金等有效办法,加大监察力度,积极预防和及时消除拖欠工资隐患。
参考文献:
[1] 吴德星《劳动合同法》解读 学习与研究 2007年第8期
[2] 刘涛 《劳动合同法:激辩与冲击》 中国企业家 2008年2月
[3] 吕敏关于《劳动合同法》存在问题的思考 消费导刊 2008年第12期
第四篇:浅述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
浅述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日渐繁荣,建筑业已在我国逐步取得了很大成就,在建筑工程中招投标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目前我国的很多工程都要进行招投标,而我国现在的招投标工作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投标人员作出相应的完善。本文主要论述了投标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建议。
关键词: 招投标;主要问题;评标;人为因素;措施 0 引言
近年来,在我国建筑工程中,为了确保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以科学合理的资金投入,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前提下,为那些质优价廉、社会信誉好的施工企业脱颖而出打造良好的竞争平台,就必须认真做好工程施工的招投标工作。施工招投标是我国工程建筑市场经济中的一种竞争方式,是双方当事人依法进行的经济活动,通过公平竞争择优确定中标人,是邀约和承诺的实现,能够充分发挥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作用。为此,我国已经把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招投标工作纳入了法制化轨道,加大了有关工作的管理力度,出台了《建筑法》、《招投标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使工程招投标管理工作日趋有序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目前我国规定:凡是新建或改扩建的房屋建筑、装饰装修(多指大型公共建筑)、市政(广场、道路、管线绿化、灯饰、河道清淤)等工程造价在200万元以上的建设项目都要进行招标投标;工程项目所有主体各方,如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和工程建设相关的重要材料、设备采购也要纳入招投标范围之内。
近些年来,招投标制度和工程造价制度的不断改革与完善,使得工程招投标逐渐成熟,在工程建设领域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但是,由于我国实施招投标制的历史还比较短,计划经济的惯性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依然存在,因此在建设工程招投标的实践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去思考和探索,以促进我国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1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招投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业主规避招标现象严重,主要表现为:一是肢解工程;二是缩小范围;三是暗箱操作;四是行政干预。
业主压价,施工企业盲目报价。结果导致让盲目或有意降低报价的投标单位中标,甚至有些中标单位还不愿意自己去做,而是分包下去自己抽拿管理费,这样层层克扣,若要保证工程质量就根本无利可图。
投标文件表里不一,有些施工企业高薪聘请经验丰富的人员编制标书,从表面上看,标书确实编得不错,实际上根本不具备相应的施工能力和管理水平。投标单位所报投标书中的工程项目管理班子往往是虚设的,从投标文件中反映出来的项目管理班子力量显得十分强,但实际中标进场后上岗时又不能到位,结果不能达到投标书中所承诺的建设目标。
缺乏科学有效的评标方法。近年来如何选择制定规范、合理的评标办法已成为工程界争论的焦点。由于评标办法、评分标准均出自执行机构的项目负责人之手,而制定的依据、把握的尺度却没有作严格的要求,并且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比较容易出现人为操纵现象。
评标专家素质参差不齐,评标的时间不足。目前,合乎条件的评标专家在数量上显得不足,特别在库容不足的情况下,专家评委的准入门槛较低,致使专家评委素质参差不齐,影响了评标质量。另一方面的问题是评标时间不足,据笔者调查,目前大部分工程的评标时间约为半天至一天,专家对每个投标人的投标文件的评审时间只有一两个小时,而一般情况下,每个投标人仅施工组织设计就长达数十页甚至超过百页,并且随机抽取的专家评委对工程的背景资料事先一无所知,评标的时间不足。进一步规范建筑工程招投标的措施建议
2.1 完善制度、加强监督、加大执法力度
当前,项目业主虚假招标,承包单位“陪标”、“串标”,建设市场主体各方对招标过程中的异常现象已是习以为常,人们对招投标的公正性、合理性、必要性产生怀疑,其主要原因是招投标还没有真正走上法制化轨道,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对有关人员的违纪违法行为惩处力度不够,打击不及时。因此,为防止招投标走形式,应积极完善招投标“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在监督管理部门加强监督的同时,鼓励群众特别是参与招投标活动的人员对招投标过程中的违规行为进行举报并奖励举报者,及时严惩招投标活动中的违规行为,对相关违规人员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2.2 重视招标文件的编制
招标单位在招标文件中要明确指出投标单位在编制标书时,应将标书划分为技术标与商务标。技术标包括投标人资质、财务状况、近几年(3~5年)承担工程业绩、项目经理及施工班子从事类似工程业绩,投入本工程的机械设备、质量保证体系及安全体系等,商务标包括承包商的报价、资格预审资料。技术标按投标人资质、财务状况、近几年承担工程业绩、项目经理及施工班子从事类似工程业绩等,按比例设置分值,由资格预审小组按资格预审文件评分标准评分,剔除得分最低的一个至两个单位。同时也可考虑在招标文件的评分标准中加入限制投标人采取不平衡报价策略的有关条款,如:投标单价与正常价格水平偏离过多时,将被视为不合理报价,其投标文件将被扣分甚至被判作废标等,由于不平衡报价策略有相当大的风险性,投标人准确预测工程数量的实际变化趋势的把握性较低,因此投标人非常清楚其是一把“双刃剑”,在招标人对不平衡报价做出限制性的规定后,一般能避免投标人采取不平衡报价的策略。
2.3 完善现行的评标定标方法,减少人为因素
现行的综合评标办法中主观部分所占的比重较大,使评标结果容易被人为控制,为招投标的“暗箱操作”提供可能。评标定标办法应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密切结合市场经济规律,大力推行真正意义上的工程量清单招标,实行“量价分离”,投标单位自主报价,合理最低价中标的方法。这种方法首先体现了招标竞争的公正、公平性,提高了中标结果的合理性,只有管理水平高、成本低的企业有机会中标,鼓励企业加强管理,增强市场竞争力;其次简化了很多程序,节省了大量人工和时间,大大节约了市场运作成本;再次,人为因素减少,评定标中的人情、关系、权利都无法发挥作用,腐败没有滋生的土壤,可以有效地预防腐败。
2.4 完善评标专家管理制度,提高评标活动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随着《评标委员会和评标办法暂行规定》、《评标专家和评标专家库管理暂行办法》等规章制度的出台以及招标范围的拓展和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实施,评标专家在评标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对各方面评标专家的需求量增大,这一些都极大的促进了评标专家库及评标专家的发展。严格把握好评标专家的入库资格,保证评标专家的高起点,为评标工作的公平、公正打下良好的基础。招标管理机构必须建立评标专家的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对评标专家的动态管理,依据评标专家在评标活动中的表现,在使用中进行调整、更新。评标专家库的建设和评标专家的动态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作为招标监督管理机构,应发扬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规范和完善评标专家管理的各个环节,为“公开、公平、公正”的招投标秩序打下良好的基础。
2.5 大力推行招标代理制度,规范招投标交易行为
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是一个系统工程,有一套完整的程序,每个环节都需要经过精心策划,周密组织,科学决策。它是一项具有高度组织性、规范性、制度性及专业性的活动。要使招投标结果得到充分体现,就要求招标组织具有系统的信息、专业化的分析运作、精细快捷的策划设计、准确科学的决策、周到的服务以及良好的信誉,这些无疑是发展完善的招标代理机构所特有的优势。招标代理的施行,对于规范市场交易行为,提高招标投标质量,扩大招标覆盖面,促进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工作的健康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我国招标代理机构发展尚处于实践阶段,相应的法律、法规都处在建设完善之中。选择招标代理,通过代理能明确甲乙双方各自的权利、义务和职责,确立相应的违约惩罚措施,同时也能约束代理方和被代理方的不规范行为,实行规范操作。通过立法建制做到双方当事人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建立起通力合作、互惠互利的经济利益关系。3 结语
由于目前我国招投标中出现的不良现象,导致了一些业绩较好、信誉高的施工企业失去了中标的机会,使一些工程项目竣工后却成了劣质工程,不但浪费了有限的资源,而且也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损失。因此,从工程项目的源头上抓起,认真搞好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工作,这对于确保工程项目质量、实现项目建设周期投资的完整性是非常重要的。
第五篇:浅谈农村公路建设及养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浅谈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一、城区农村公路基本情况
(一)农村公路投资建设情况。
目前我城区所辖的农村公路总里程为571公里,其中:县道41.6公里,乡道74.6公里,通行政村道路110公里,通屯道路344.8公里(水泥混凝土路面153.8公里,砂石路面191公里)。我城区从2006年开始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农村公路建设取得较快发展,共完成农村道路建设投资6998.33万元(其中:市财政1772.07万元,城区财政2458.36万元,农民集资598.5万元,自治区交通厅和市交通局补助2144.5万元),修建了通村、屯公路309公里,其中:通行政村水泥公路109.2公里,通屯坡水泥公路153.5里,通屯坡沙石路46.3公里,全部实现了村村(行政村)通水泥路的目标任务。
(二)农村公路的管养情况。
目前,辖区农村公路列入市公路管理处管养116.2公里(县道、乡道),其余454.8公里(标准多为路基宽4.5米,路面宽3.5米)通村、屯道路未列入日常养护中。
二、农村公路建设主要做法和经验
“十一五”农村公路建设以来,特别是从2006年全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工作以来,农村公路建设得到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做法和经验。
一是多渠道积极筹措资金。一是充分利用自治区、南宁市大办推进农村公路建设的政策和文件精神,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二是城区财政大力筹措配套资金,修建通行政村水泥路及通屯坡水泥(沙石)路;三是在通屯坡道路路面硬化工程修建中,除上级补助资金和城区财政配套资金外,受益群众自愿筹资筹劳,按每公里投入的资金标准为16-20万元,群众集资1-4万元的办法,对通屯坡道路进行路面硬化。
二是严格执行程序。在修建通行政村水泥路建设项目及投资额在50万元以上的通屯坡建设项目方面,严格按照城区的有关规定进行依
法依规开展工程建设工作。一是建设项目的立项报经城区政府同意后,上报上级业务部门审核,上级业务部门同意立项并下文批复后,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道路的勘察和设计;二是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成果经上级业务部门审核批复后由城区政府按政府采购程序对建设项目进行上控价审计并由城区招投标办进行公开采购:投资额在50-200万元的项目城区纳入南宁市定点采购范围,投资额在200万元以上的项目进行公开招标;三是建设项目开工前向上级业务部门申请施工许可;四是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由公开招标中标的监理单位进行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及保修阶段监理,包括:路基、路面等工程,含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及现场组织协调,同时向上级质量监督管理部门申请项目的质量监督。在修建投资额在50万元以下的通屯坡水泥(砂石)路方面,由城区招投标办按照建设工程项目有关规定直接在城区政府定点的施工单位中指定。建设项目按合同要求全部完成后,由职能部门牵头组织城区发改、财政、建设、审计、监察、设计、监理等相关部门(单位)对建设项目进行联合验收。
三是加大督查力度,充分发挥交通管理部门的职责和作用。在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定期召开农村公路建设协调会的方法,采取对质量管理不到位、进度不理想的施工单位和项目进行通报、限期整改等手段,提高了监督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保证了施工质量和进度,确保农村公路建设任务的全面完成。
四是着力抓好南宁市村村通水泥路建设,抓好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在这些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采取专人负责的办法,从施工进度、质量控制及资金拔付严格把关,真正把好事办好,使农村公路建设规范化、标准化,全面推进农村公路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五是进一步完善农村道路基础设施。修建农村公路错车道、设置警示标志,着力解决农村公路通行状况差,安全隐患多等问题。
三、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公路建设方面
一是农村公路投资标准偏低。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厅“十一五”农村公路建设补助资金安排暂行办法》,通村道路、通屯道路要求按四级公路标准建设,每公里投入的资金标准为16-20万元(含各级补助),在试点时就因建设资金少,出现设计建设标准偏低等问题,大多数的通村、通屯道路路基宽一般为4.5米,路面宽3.5米,水泥厚度18厘米,水泥路面下无垫层,造成村屯公路普遍存在路面较窄、会车难、承重能力差、易损坏等问题。
二是农村公路建设标准不一。城区各相关部门都有农村道路建设任务(如扶贫办、水库移民局、农林水利局等),因项目经费统筹不一,导致建设标准不一,各级各部门完成项目后,既没有明确管理养护责任,又没有移交相关道路建设资料,交通主管部门无法使其及时纳入养护范围。
(二)农村公路养护方面
一是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主体责任没有落实。一方面,城区交通运输局自2009年上半年成立以来没有设立公路管理养护机构,没有工程技术人员,没养护管理队伍,没有建立养护管理专项资金账户,公路建设监管职能无法履行,而且农村公路点多、面广、过于分散,平时只能应付日常的公路统计、巡查和报告制度,对农村公路的水毁治理、日常维护及被侵占、损坏无法实行有效管理。另一方面,受托管的市公路管理处因人力、财力(县、区部分养护资金无法统筹使用)因素,往往只重视县道的管养,无法顾及乡道、村道、屯道的管养。
二是农村公路养护经费不足,无法做到“有路必养”。按照南宁市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分级养护”的原则,县道一般由县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所属的公路管理机构负责管理养护,乡道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修建、养护和管理,村道按照“谁受益、谁修建、谁管养”的原则由村委会组织实施。我城区的县道、乡道仍委托南宁市公路管理处进行管养(资金投入主要是燃油税转移支付和上级财政补贴),上级下拨的公路养护资金仍由公路管理处负责
统筹使用,而市公路管理处因人员、资金(县区自筹这块资金无法落实)等问题,往往只重视县道的管理养护,无法顾及乡道、村道、屯道的管理养护。而村、屯道路尚未列入正常的养护管理范围。
三是没有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人员及机构。目前,城区没有专门的农村道路管理养护人员和机构。
四、农村公路建设及养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一)健全机构,完善职能问题。
城区交通局成立于2009年5月,为城区主管道路、水路交通运输工作的职能部门,成立近两年来,因机构不健全,职能不完善,无法履行公路管理、运政管理及水上交通管理之责。随着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管理职能都要下放到城区,如三类机动车的行政审批和通村、屯道路的管理养护及交通秩序整治等。因此,建议尽快健全机构,完善以城区为主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系,在城区交通运输局设立二层机构——公路管理所(公路管理所人员调配,建议招聘3-5名公路工程技术人员,再把各镇交通站的编制收归)、公路建设质量监督管理站,负责辖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质量监督以及道路路政执法等工作以加强农村道路建设和养护管理。
(二)加大财政对养护管理资金的投入力度,做到“有路必养”。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的筹措,应体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确定的“把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纳入国家支持范围”的要求,遵循“多方筹措、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的资金筹措渠道,把农村公路中全部乡道、村道、屯道的养护管理纳入市、县(区)财政支出范围,并根据财力情况逐步增大投入标准。
(三)提高农村公路建设投入标准,避免重复投入。
近年来,农村机动车持有量逐年增多,农村道路会车难、安全性低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但要根本解决问题必须尽快统一建设标准(路面4.5米,路基6.5米,排水设施完善),增大资金投入(每公里投入标准30—35万元),避免重复投入。
(四)做好农村公路等级调整,确保有依据干事。
及时做好农村公路新接养及等级的确认和调整工作,确保新建公路能及时验收移交,使之纳入管理养护之中。对城区上报达四级路标准的道路,上级公路主管部门要及时进行等级确定,及时列入财政补助保障范围,确保各有关责任单位能根据上级确定的等级标准对公路进行管理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