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看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看当前我国生
态文明建设
[摘要]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具有深远的前瞻性,对目前人类解决生态问题,建设生态文明有着重要的启示指导意义。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获得连年快速增长,但是也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仍然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加速我国从工业文明向现代生态文明转变。
[关键字]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所达到的一种更高境界的文明程度。今天随着生产力发展,带来了繁荣与损害并存的两难境遇,这对我们进入生态文明的历史发展阶段提出了必然要求。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初期,一直以来,工业化走了高消耗、低产出、高排放、高损害的路子。改革开放几十年,尽管在经济发展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这种经济发展高速路上伴随着的也是资源的大量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益恶化。因此,解决生存问题,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迫切要求。
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吸取了人类哲学史上自然观的优秀成果,它是在对机械论自然观与德国自然哲学批判和超越的基础上创立的,它是对黑格尔、费尔巴哈自然观的“扬弃”,它是通过对人与自然关系状况现实把握和对自然科学认识的哲学概括。
其一,坚持了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原则。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在自然界和人以外,不存在任何东西。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物质世界是无限的。
其二,突出了物质世界的整体性和矛盾性。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认为,整个自然界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的普遍联系和互相作用的整体;自然界的一切现象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它们既对立又统一,并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从而推动着自然界的运动和发展。
其三,揭示了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自然事物之间、运动之间、过程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自然科学各个领域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能量转化定律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创立和达尔文进化论的问世,深刻地揭示了自然界的普遍联系。正如恩格斯所指出:“自然界中的整个运动的统一,现在已经不再是哲学的诊断,而是自然科学的事实了。"
其四,强调了人类的起源及其与自然界的关系。人及其社会的出现是自然界长期发展产物,人类及其社会从自然界中“提升"出来,并不意味着人类社会可以离开自然界来获得发展。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认为:一方面,自然界具有先在性人类社会作为自然界进化的高级阶段,它的存在和发展必须以自然界为基础和前提,它必须遵循自然界发展的客观“尺度",并通过认识和实践不断把握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将其“呐化"为人的主观构成,即“自然人化";另一方面,作为自然界的特殊部分,人类不但能利用自然界,而且能够按照自己的主观“尺度”,在自然界打上人的本质烙印,营造“人化自然"。
二.构建生态文明具体措施
生态文明同以往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不同,它要求人们树立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新的发展观,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在适应全球发展的的全球化时代,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一定要有显著的民族性。建设生态文明,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层面上进行一系列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的制度安排、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采取科学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从而达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1加强生态道德教育
培育全民生态道德意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在人类、环境与发展这三者之间,只有人类是主动的,能动性最强的,生态道德意识是发展生态文明的精神依托和道德基础,因为人类的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的。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以惊人的速度突飞猛进,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已相当严重,而公众的生态意识还比较薄弱,因而必须通过生态道德教育,唤起人们对自然生态系统的道德理性,不断促使人们正确认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理解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培养公众的环境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和优化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的发展。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使大家对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予以高度的认识,充分认识社会系统和自然系统的复杂性及相互性的有机联系,从而提高生态道德意识。2发展循环经济
解决环境与经济的矛盾的唯一方法,是依靠科技进步来改变资源利用方式,通过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来促进资源的节约。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视域下的生态文明及构建境的改善,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在今天,既不能以牺牲环境来求发展,也不能以牺牲社会经济的发展来保护环境。为此,人们倡导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思路和生态产业的经济模式。循环经济的特征是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一”的原则。也就是说,首先是减少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资源消耗量,从源头节约资源,尽量不生产、不消费一次性产品和过度包装物品;其次是不断重复使用消费品,尽量延长消费品的使用寿命;再次是将使用过的物品变成再生资源,制造新的产品,而不是作为废物随意排放掉。我国虽然是一个资源大国,但人均占有率很低。现在我国处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重大。
3以法律和行政手段保障生态文明建设
政府在环境保护中是一个不可替代的角色,它能够通过制定环境政策、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等约束破坏环境的行为,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共同保护生态。当前,我国出台了不少针对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如《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都在环保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变化,现行的很多法律已经无法满足环境保护的具体要求。环境问题难以解决的另一个关键在于中国现在的政治制度很难做到以人为本,真正贯彻科学发展观。我们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完善与修订,要尽快推进区域环境立法,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提高行政处罚的上限,改变环境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现象;落实第一责任领导人,解决地方政府干扰环境执法等问题。还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推动停滞多年的民主化进程,建立一个可问责的,真正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三.总结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观是生态意义上的自然观,阐明了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分析了人和自然的本真关系及实现形式,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关系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和作用,对当代全球生态理论的发展及实践显示了普遍而深远的意义。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认识,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理论的理解。传统自然观由于把人与自然界的整体性和关联性人为地割裂开来,因而都具有其固有的缺陷。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认为,“大自然”是一个由“人化自然”、“自然化和社会化的人”及人类社会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相应功能的有机整体,是对现代系统论的不自觉的运用,对当代解决环境问题与走出异化困境具有深远的意义。
第二篇:从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看当前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姓名:张翼
学号:S130403005
学院:光电学院
从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看当前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现实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改善,充分显示了人类的智慧和能力。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人类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但它的不当使用和负面效应也使人类因此陷人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困境,产生了危及地球生命和人类社会的“全球问题”。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以实践视角和辩证思维方式体现人们构建科学的生态文明理论和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他的人与自然理论强调人们应该从实践的角度出发,用辩证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维护生态平衡。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等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为了摆正人在自然中的位置,调整人类的行为方式,重申马克思自然观无疑对人们走上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生态文明就是要注重人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是生态文明的核心内容。因此要保持生态环境的协调,首先必须从人类的根本利益出发,调整人们的社会关系、改善人文生态。同时要从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协调性的角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趋利避害,通过自己辛勤的劳动创造出一个更加和谐的自然界。而我国的经济发展,应当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才是解决我国工业化过程中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只有大力发展最有效用资源、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才能保证在经济又快又好的同时,逐步改善生态环境。
科学的发展观继承了马克思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思想,吸收了当代世界的文明成果,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思想。首先,科学发展观注重资源、环境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环境和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如果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长期可利用的自然资源,人类将失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也无法长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精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实现了经济的又快又好的发展。”但是由于现代化建设的突飞猛进发展,合理开发与利用资源问题,也日益地凸显出来。人均资源的相对短缺,是制约我国经济持续
第三篇:浅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浅谈我国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分析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利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概述、我国生态观的进程、目前我国存在的生态问题以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这四方面来阐述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生态文明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概述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形成
在资本主义工业化初期,人类的生存面临严峻的挑战。当时人类还是生存于自然状态,人类的生存生活资料严重不足,需要迫切解决该问题。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物质资料,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起初,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还没有对生态带来威胁。到了19世纪,工业文明快速发展,近代工也文明使整个世界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其中必然包含整个自然界。马克思既看到工业革命的积极作用,也看到了其消极作用——人类无节制地 攫取自然界物质财富所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资本主义攫取剩余价值对自然界的破坏。他们指出,资本对自然界的统治征服中,造成了土地肥力的破坏、植被的损毁、水土流失,从而也造成了对人类自身可持续性生产的制约。马克思看清了人和自然、人和人的矛盾,逐渐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这个理论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生态危机的批判,改造传统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重新理解自然、文化、社会、人类之间的关系。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内涵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主要包括三个层面。
1辩证与实践的自然观
这既不是抛开人的因素从单纯的从自然界出发,去寻找单一抽象的客观性,也不是抛开自然界从人的因素出发,去分析单一抽象的主观性,而是从不断在从事实际劳动的人出发,从人、自然、社会三者的相互作用出发,建立一种崭新的实践的辩证观。辩证的实践的自然观,首先是指人与自然之间社会性地组织起来、通过物质性生产劳动而展开了的复杂的历史关系,也就是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整体性关系。马克思的这一思想就表明现实的世界是人与自然不断相互作用的世界,绝不是人类的世界与自然的世界简单相加,而是他们相互交织构成的有机整体。(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思想探析)
2、唯物主义的生态自然观。
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承认,无论人与自然的现实统一程度如何,“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仍然保持着”。“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甚至人创造物质的这种或那种生产能力,也只是在物质预先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恩格斯绝没有认为人类可以轻易地掌握与运用自然规律,更不认为人类可以无视和践踏自然规律,他“自然的报复”那段话:“我们不要过于得意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我们的每一次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的这种胜利,第一步我们确实达到预期的结果,但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意想不到的结果,常常正好把那第一个结果的意义又取消了。”
马克思恩格斯在此意指资本主义的环境破坏是一种普遍的、全球性的生态破坏,这根源于资本的无限扩张冲动和全球性生产体系,因此,资本主义的侵略不仅是资本的全球侵略,也是生态环境的全球侵略
3、人与自然统一和谐的社会观
马克思还指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真正实现只能伴之以人与人社会关系的根本改变。他明确指出:“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
二、我国生态观的进程(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观的历史演进及当代启示
(一)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最初探索
新中国成立以来,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主客体关系的角度,阐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毛泽东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类不仅可以认识自然,而且可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在利用和改造自然以建设新中国的具体实践中,毛泽东将人与自然对立起来,把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看做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建设我们的新国家。
毛泽东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当时的生态认知水平,其思想的局限性以及对待自然的思维方式也是当时中国特定历史时代和社会条件下的产物。
(一)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生态观的基本形成
经历了“大跃进”和十年浩劫,中国许多地方生态环境已破坏严重,水土流失、沙漠化等问题相继出现,经济建设和群众生活受到极大影响。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通过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充分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他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统筹经济与自然协调发展等问题进行了宝贵的论述,初步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生态观的基本框架。他提出依靠科学技术保护环境和开发资源。重视环境保护的法制建设。
我国迈出了环境保护工作的关键第一步,生态环境保护上升为基本国策,一系列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初步建立,环境保护管理与执法机构陆续成立,全社会形成义务植树的良好风气,(二)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生态观的发展完善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在“人口、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对经济持续发展的压力在增大”②以及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时代背景下,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立足于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实际,对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与时俱进地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的生态观,形成了一系列更加全面完善的生态环境建设战略思想。
第一,生态环境问题关乎中国可持续发展。江泽民积极吸收和借鉴世界先进理念,指出:“环境保护工作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③;第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江泽民将生态环境建设上升到生产力的高度,创新提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⑥的科学论断,并指出:“环境意识和环境质量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第三,生态环境建设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要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为加强环保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武器。
(三)我国生态文明观的形成及发展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 生态文明” 的科学概念,同时,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规定了“ 建设生态文明” 和“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的战略任务。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召开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以及全会通过的关于我国“ 十二五规划” 的建议,都高度重视“ 两型社会” 建设,强调要“ 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1] 《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2010年10月19日,《 人民日报》。
十八大报告创造性地提出“美丽中国”,并把生态文明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要求全社会“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通过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节(全面促进资源节约)、保(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建(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四大路线。并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并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发展到“五位一体”,并且提出要在全社会“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文明是新的文明形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体中国人民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并将这种观念转变为行动的指南,更好地将生态文明落实到实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强调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
(一)我国目前存在的生态问题
人们长期只片面的注重经济效益而置社会整体效益于不顾,先污染后治理曾是我们一度采用的发展策略。这种粗放式的发展模式不仅带来的是没有发展的增长,同时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存与发展。经调查研究,目前我国存在的生态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荒漠化日益严重
首先表现在水土流失加剧。目前全国水土流失的耕地约占总面积的1/3。其次表现在土地沙化趋宽。沙化土地在新、青、宁、甘、陕、蒙、冀、辽、吉、黑10个省、自治区,面积达 168.9万平方公里,占到了国土面积的17.6%。
2、各种污染严重
在我国,各种污染日趋严重,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光污染、噪音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等。其中,水污染和大气污染尤为严重。据调查,全国73%的城市的河水不宜饮用,42%的城市地下水及七大水系近半河段受到污染。
3、动植物种类不断减少 由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珍稀植物和动物失去了再生和繁衍的基本条件,目前不少物种濒临灭绝。据统计,当前我国有5%~20%的动植物种类受到恶劣生态环境的威胁,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所列的640个物种中,占了156个。
(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1、树立并强化生态文明观
第一,转变政府发展理念,走可持续发展观。我国传统的经济是一种粗放式经济模式,高消耗、高污染的缺点,现在政府必须转变原有的发展理念,把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结合起来全面考虑、统筹兼顾。同时摒弃“以gdP论英雄”的政绩观。
第二,增强企业的生态责任意识。企业在发展中必须有生态正义感,企业要主动承担起在发展中造成环境污染的责任,引进先进技术,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应树立起兼顾经济发展保护环境的生态文明观念。第三,改变公民生态价值观念,引导正确的消费观。中国普遍民众对生态问题的关注度不高,这种错误的生态价值观念是不可取的。公民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最主要群体之一,环境质量的好坏与民众息息相关。
2、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第四篇:浅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浅谈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加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及政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因此,我们要从实际出发,结合中国具体的国情,采取积极而有效的途径,加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关键词:生态文明;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
引言: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关于生态文明建设也是人类与自然相处过程中一直思考的问题,只有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总书记在《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这说明党和国家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同时也反映了生态环境现状,生态文明建设刻不容缓。本文主要结合对十八大以来系列报告中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相关辅助教材的学习,从总体上谈一些自己的体会,与大家交流讨论,主要分四个部分进行介绍。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十八大报告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对生态文明这样定义: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生态文明主要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首先,生态文明体现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其次从目标来看,生态文明的目的是推动社会走向和谐。此外,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及生态危机等问题,因此,加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方面既要保证人民生活的基本要求,又要坚持对环境的保护以及生态的恢复,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需要我们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总书记在十八大以来的历次公开讲话与文章中多次指出,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建设生态文明,完全符合经济发展阶段的需要,也符合人民群众的长远根本利益。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对我国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1]首先,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生态文明反映的是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一种全新的、和谐的状态。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既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生态文明就是要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把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辩证统一起来,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求发展,在发展的基础上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其次,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可持续发展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总书记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思想凝聚到了两个基点上:一是把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在联系起来,把它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重大布局的重要内容;二是把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最重要也最难处理的关系——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对立统一辩证法贯通起来,就是要求我们在两山之间搭起一座桥梁,跨越“环境卡夫丁峡谷”,直接从绿水青山走到金山银山。绿色发展就是跨越“环境卡夫丁峡谷”的那座桥梁,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践载体。这两个基点缺一不可,当二者合一,就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我们应该持之以恒地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尽最大可能地保护生态环境。
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卓越成就。毋庸置疑中国俨然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但骄人的成绩背后却隐藏着很多发人深省的问题:一方面,自然资源逐渐减少或衰退:可用土地面积在缩减,森林面积减少、生态功能下降,矿产资源总量减少,水资源短缺等。另一方面,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工业“三废”的排放造成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水污染等。
我认为出现这些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经济发展不合理。自建国以来,我国一直把经济建设作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优先发展重工业。长期以来,一直沿用“高消耗、高投入、高污染、低效益、低产出”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使我们付出了沉重的能源、资源、生态、环境代价。
第二,人口增长过快。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并且我国人口每年仍在急剧增长。习近平指出:“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人口多、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的国情不会改变,非再生性资源储量和可用量不断减少的趋势不会改变,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制约作用越来越大,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也必然越来越高。”[2]因此,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不协调的情况将会越来越严重,可持续发展的压力将会更大。
第三,缺乏生态意识。“在大多数情况下,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并不是直接出于破坏的动机,而是对自然生态坏境和自身生产活动所产生的生态效果缺乏全面认识和监控造成的。”[3]由于人们在生活中缺乏生态意识,忽视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也不注意节约资源,从而导致资源浪费严重。
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
以上所述可知,我国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十分严重,总书记在十八大前后重要讲话和报告中系统地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要求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坚持节约资源、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制度建设,这是对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一系列方针政策的概括。因此,加快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刻不容缓。
通过学习相关知识,我认为建设生态文明还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l、坚持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我们一定要学会正确利用自然规律,要充分认识到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2、加强我们对自然界的科学认识。让广大人民群众意识到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正确认识到人与自然界的对立统一关系。搞建设求发展要保护环境,尊重自然规律改变违背自然的价值观和生产生活方式。要转变自然资源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传统观念,代之以“资源有限”、“资源有价”的新观念。
3、要树立生态效益是长远的经济利益,保护资源和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加强生态建设就是提高竞争力的理念。目前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少,且分布很不平衡;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且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加快,“三废”问题十分突出。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状况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因此,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充足的自然资源作保证。
4、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促进生态修复。在重要生态功能区、陆地和海洋环境敏感区等区域划定生态红线。对其实行强制性保护,特别是对污染物排放已超过环境容量的江河湖泊、草原、湿地,下决心退出一部分人口和产业,在某些特定区域实现部分产品或者行业的整体性退出。
5、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利用率。同时加大节能环保投入,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生态环境。
五、总结
通过上述对我国生态文明现状及面临的挑战的一系列分析和讨论,我们深刻认识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还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生态文明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大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的根本举措。在当今这个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特殊时期,我们必须大力提倡生态文明建设,建立一个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发展,共同繁荣的人类文明的新时代。
第五篇: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建设
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建设
编辑:admin 时间:2010-2-23 11:36:00
“条条道路通罗马”,这是古罗马鼎盛时期为世界所瞩目的写照。20世纪60年代末,全世界再次把目光投向罗马。几十名专家、学者成立了专门研究全球问题和人类困境的“罗马俱乐部”。他们指出:人类在对自然界的开发与征服的同时,正在侵犯自己的生存基地,并且在掠夺子孙,人类借以生存的整个生命圈正在缩小,自然灾害将空前地增多并趋向恶性,现代人和未来人的生存空间将被沙漠吞噬„„
20世纪90年代初,科学家联合会发起和签署了“世界科学家警告人类声明书”,在这份声明书上签名的有1575位世界顶级科学家。他们在声明书的最后告知人类:我们,声明签署人,作为世界科学界资深成员,在此郑重向全人类发出警告:我们正面临着巨大危险。
“罗马俱乐部”的告诫与呼吁已过去差不多有40年了,1575位世界顶级科学家签署声明也快有20年了。纵观整个世界,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在继续,并且在有的地区还变本加厉。人类仍然面临自然危机、生态危机的威胁。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人类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如此举步维艰?人类是一种有思想的存在物,人类的实践都是在思想的支配下进行的,正确的行动需要正确的理论指导。人类之所以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如此举步维艰,关键在于缺少正确的理论指导。
那么,人类究竟到哪里去寻找这种思想武器呢?西方的生态马克思主义者富有说服力地告诉整个人类:这种思想武器现成的就有,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就是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所引出的马克思的生态世界观。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世界观是当今世界唯一能指引人们消除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武器。在当今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生态理论,但无数的事实证明,它们都不足以承担起指导人类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任,唯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承担起这一重任。
从马克思的3部著作看马克思的生态世界观
下面首先分析一下马克思的3部著作,这就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这3部著作是马克思在不同时期的主要著作。让我们看一看马克思在这3部著作中是如何阐述其生态世界观的。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提出劳动异化概念而闻名。但实际上,马克思是把自然异化与劳动异化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自然异化之所以与劳动异化密切不可分,是由自然的性质所决定的。马克思总是强调自然通过劳动产品直接进入人类历史,而正是在这一意义上,马克思又总是把自然作为人类自体的延伸来看待,并称自然为“人的无机的身体”。
马克思强调自然异化是人为造成的,具体地说,是由私有财产和金钱的统治造成的。他引述托马斯·闵采尔的话来抨击私有财产的罪恶:“睁开眼睛吧!什么是罪恶?是高利贷、偷窃和掠夺,还是我们的贵族和王室把所有的财产据为己有?”《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所表现出来的马克思的生态世界观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揭示了“私有财产制度与自然的对立”的普遍性,即说明这种对立不仅发生在农业和大地产领域,而且也发生在大城市之中。按照马克思的描述,大城市中环境的退化已使工人的异化达到了这样一种程度:在那里,光、空气、清洁都不再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而黑暗、污浊的空气和未经处理的污水构成了他们的物质环境。从马克思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知道,自然的异化给工人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就是不仅使他们丧失创造性工作,而且丧失了生活基本要素。
《共产党宣言》常被一些人误解为是“反生态的”。这些人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的这种指责,实际上是站在后现代主义立场上来反对现代主义,即“隐含着一定的反对现代主义的假设”。这些批评《共产党宣言》“反生态”的人,抓住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一些话大做文章。例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经赞扬过对“自然力的征服”,对“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在这些马克思的批评者看来,这是马克思“反生态”的“铁证”。非常清楚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里赞美“自然力的征服”、“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可是看不出他们祈求一种“普鲁米修斯主义”,即并没有推崇“毫无保留地”以牺牲农业、牺牲生态为代价的所谓机械化与工业化。
任何读过《共产党宣言》的人都应当意识到,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的第一部分对资产阶级文明的赞美,并不是放弃对资本主义批判的立场,而是借此导入对资本主义矛盾的思考。在《共产党宣言》的第二部分,特别是在第二部分的“十点计划”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就生态矛盾问题已做出了简短的但又深刻的论述。
正是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已经把关于建立与自然的可持续性关系的思考作为“关于共产主义建设论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的生态世界观的一些核心理论实际上在《共产党宣言》中已经形成,这就是:所有生态问题都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引起的。城乡对立的解决乃是超越人类对自然异化的关键因素,而要消除城乡对立,必须改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资本论》公认是马克思最重要的著作,但人们往往忽视马克思在这一著作中所提出的“新陈代谢”理论。实际上,“新陈代谢”理论在马克思的思想体系中极为重要,正是借助于这一理论,马克思把他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以下三个方面的批判联结在一起:对直接生产者的剩余产品的剥削的批判、对资本主义地租理论的批判以及对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批判。也正是借助于这一理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研究深入到了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领域,从而展开了对“环境恶化”的深刻批判,而正是这一批判“预示着许多当今的生态学思想”。
研究马克思的“新陈代谢”理论,首先要弄明白马克思关于“新陈代谢”这一概念的含义,即要明了马克思所说的“新陈代谢”指的是“自然和社会之间通过劳动而进行的实际的新陈代谢相互作用”;其次要搞清楚马克思所说的“新陈代谢断裂”是什么意思,即要了解马克思用“新陈代谢断裂”来表述这样一个事实:“在相互依赖的社会新陈代谢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可挽回的断裂,导致土壤再生产的必需条件持续被切断,进而打破了新陈代谢的循环”。
阅读《资本论》,特别是研究马克思在这一著作中所提出的“新陈代谢”理论,我们永远不能忘记马克思的如下告诫:“资本主义积累的逻辑无情地制造了社会与自然之间的新陈代谢的断层,切断了自然资源再生产的基本进程。”“新陈代谢断裂”这一概念已被马克思普遍地用以说明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生态问题,马克思对“新陈代谢断裂”根源的分析也从比较直接、表面的城乡分离、远距离贸易,深入到较为深层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大土地私有制。
马克思的生态世界观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的生态世界观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对当今人类消除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第一,人类社会究竟向何处去?人类究竟应当具有什么样的存在状态?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在人类理想社会中究竟居于什么地位?对此,马克思的生态世界观已经做出了明确的回答。我们应当毫不犹豫地向着马克思所指引的方向前进。
既然在马克思那里,一方面人类属于物质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人也是一种自然存在物,另一方面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变成了“人的无机的身体”,从而两者原本非但不冲突,而且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人与自然界中的其他存在物的关系是伙伴关系,它们之间是完全平等的。理想的社会应当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马克思所说的理想社会不仅是一个人道主义的社会,而且也是一个自然主义的社会。把自然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的一个主要特征,强调共产主义就是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的有机结合,是马克思的生态世界观的最根本之处。
第二,我们正面临着生态危机,那么这一危机究竟对我们人类意味着什么?它究竟会把我们人类引向何处去?马克思的生态世界观使我们充分认识到生态危机的本质,充分认识到生态危机对我们人类的危害的严重性。也就是说,马克思的生态世界观将使我们人类充分认识到人类社会究竟能否继续下去,就取决于当今人类能否跨过生态危机这个坎。按照马克思的论述,生态危机将使我们人类丧失基本的生活要素,生态危机不消除,我们人就不成其为人,就是非人。如果我们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来获取那种富裕的生活,那么这样的生活由于以人与自然相对立为前提,从而根本谈不上什么幸福。按照马克思的论述,人无止境地侵犯自然,自然界也会对人类做出报复,其结果是人类社会必然毁灭。
第三,当今人类重要的是要知道,生态危机究竟是如何造成的?是一些人所说的由于科学技术、现代性、工业化本身造成的,还是由其他原因造成的?生态危机是人类追求现代文明的一个必然归宿,还是可以消除的?马克思的生态世界观最有价值之处,是论述了生态危机是由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由资本主义的利润原则,由资本逻辑带来的。解决生态危机的最终出路,就是变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马克思的生态世界观清清楚楚地告诉人们:人类消除生态危机、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起真正和谐的关系的最大障碍就是资本主义制度。马克思的生态世界观对当今人类的最大启示,就是如果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要摆脱生态危机就只能是梦想。
第四,当今人类究竟如何着手去消除生态危机呢?消除生态危机固然是一项综合工程,它需要各种因素综合地进行,但是其中最本质最核心的是什么呢?由于马克思的生态世界观把生态危机的根源归结于资本主义制度,归结于资本逻辑,从而它就必然合乎逻辑地得出结论,消除生态危机就是与一场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人类反对生态危机与反对资本主义应当是同步的。
当我们强调按照马克思的生态世界观,人类消除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是改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改变以利润为宗旨的资本逻辑之时,还须指出,这种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建设生态文明是个长期、艰巨的过程,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资本逻辑决裂也是个长期、艰巨的过程。对当今的人类来说,消除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肯定是一个奋斗目标,甚至可以说是一个重大目标,但同样肯定的是,当今人类除了这一目标之外还有其他目标的存在。人类不可能为了一个目标而舍弃其他目标。当消除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这一目标需要人类与资本逻辑决裂之时,其他的目标或许还需要进一步实施资本逻辑。马克思的生态世界观使我们在消除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真正找到主攻方向,这就是把消除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与反对资本逻辑结合在一起,但在如何具体付诸行动时,我们必须持冷静、科学的态度。作者:陈学明
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