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务员职务行为与个人行为的区分(下)试卷与答案88分 齐鲁先锋
公务员职务行为与个人行为的区分(下)88分
1、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执行职务时的侵权行为,属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正确
错误
2、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国家公务员不能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处分。
正确
错误
3、国家公务员有义务对机关工作和领导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
正确
错误
4、公务员做为普通个人,拥有公民或者自然人的权利和义务,在任何方面都不会受到限制。
正确
错误 5、1994年5月1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
正确
错误
6、公务员的两种身份都有各自的要求和规则。
正确
错误
7、国家赔偿制度的发展经历了全面否定和全面肯定两个阶段。
正确
错误
8、公务员依法履行职务时,有关当事人有服从或者配合的义务。
正确
错误
9、因公务员依法履行职务所发生的责任问题,原则上由所在机关承担责任。
正确
错误
10、公务员在履行公职时,代表的是机关、国家,而且这种身份不同于一般人。
正确
错误
11、职权标准与是否超越职权、是否违法有关。
正确
错误
12、对于公职人员来说,如何切实履行好公职,仍然是职务行为和个人行为区分的核心。
正确
错误
13、个人形象是一个公务员综合素质的体现。
正确
错误
14、公务员是政府职能的具体执行者,公务员的素质间接影响到政府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正确
错误
15、构建服务型政府,强调在法治的框架下透明执法、公平行政。
正确
错误
16、具备优秀的公务员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正确
错误
17、公务员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的能力,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确
错误
18、对于职务行为侵犯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造成的损害,国家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正确
错误
19、行为人是否享有职权是判断行为性质的唯一标准。
正确
错误
20、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非职务行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正确
错误
21、公务员的工作对象是人民群众。
正确
错误
22、主张采用行为人的主观意思表示判断行为的性质,这属于主观标准说。
正确
错误
23、公务员在行使职权、履行职责的时间、地域范围内实施的行为通常都认定为职务行为,这是根据职权标准认定的。
正确
错误
24、司法赔偿不是国家赔偿的类型。
正确
错误
25、导致公务员自律意识弱化的现实基础是享乐主义荣辱观。
正确
错误
26、公务员职业与其它职业相比最大的特点是行使公共权力性。
正确
错误
27、《公务员法》第十二条第八项明确规定,公务员应当履行清正廉洁,公道正派的义务。
正确
错误 28、2002年2月21日由人事部颁发的第一个公务员行为的规范性文件是《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
正确
错误
29、公务员的职业道德状况和精神面貌,直接影响政府的职能发挥和形象树立。
正确
错误
30、效率就是生命,不仅是企业员工的口号,也应是公务员的口号。
正确
错误
31、公务员的服务意识,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将自身定位为()的提供者、人民群众的公仆。
有偿服务
无偿服务
公共服务
特殊服务
32、积极参与决策,将有助于公务员树立科学、理性、民主、效益的()观念。
个人价值
社会价值
文化价值
行政价值
33、在追求高效率的同时,公务员还应该正确处理效率与()的关系。
公正
公允
公开
公平
34、公务员法第十二条第五款明确规定:“忠于职守,勤勉尽责,服从和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
批复
决策
指示
命令
35、()是公务员避免“职业审美疲劳”的有效机制。
组织整合组织合作
组织协调
组织竞争
36、敢于()是公务员的组织伦理底线。
参与竞争
建言献策
坚持原则
改正错误
37、公务员对于上级违背公共利益的不良指令,具有()的权利。
无条件服从
有条件服从
不合作
不服从
38、成功的公务员必须善于动员和组织群众一道奋斗,也就是必须具备()。
号召力
社会动员能力
人格魅力
社会服务能力
39、服务人民是公务员职业道德的()。
社会要求
政治要求
工作要求
伦理要求
40、下列关于赔偿请求人向共同赔偿义务机关要求赔偿的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赔偿请求人应当向共赔偿义务机关中最先侵权的赔偿义务机关要求赔偿
赔偿请求人应当向共同赔偿义务机关中最先确认违法义务机关要求赔偿
赔偿请求人可以向共同赔偿义务机关中的任何一个赔偿义务机关要求赔偿
应由共同赔偿义务机关协商酌定
41、在界定公务员身份的三要素中,核心要素是()。
依法行使公职
在国家机关任职
纳入国家行政编制
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
42、我国的《国家赔偿法》实行日期是()。
34335 1995年1月1日 35065 35431
43、国家赔偿责任的核心特点是()。
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保护公务员自身利益
维护执政者形象
国家是最终责任人
44、西方最早确立国家赔偿制度的国家()。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4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是赔偿责任主体
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是履行赔偿义务的主体
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是原则上侵权主体
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是有追偿权的
46、()是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作风建设
思想建设
政治建设
制度建设
47、某局长王某在接待友好城市考察团活动中,收受对方赠送的古画一幅、瓷器、玉器数件,价值3万余元,王某没有将礼物交公而据为己有,其行为应按()罪定罪。
贪污
行贿
受贿
徇私枉法
48、只有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先行使职权的行为,才有可能引起国家赔偿。以下行为中,()不是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职权行为。
公安机关对某一违法者进行处罚
消防队灭火前后,在乘车途中交通肇事的行为
勤务时间以外执行职务的行为
工作时间内购买办公设备的行为
49、公仆意识的价值核心是()。
施政
谏诤
廉政
勤政
50、某国有企业工作人员玩忽职守,致使发生重大的责任事故,造成1人死亡,3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达100万余元。其行为如何定性()。
玩忽职守罪与重大责任事故罪数罪并罚
重大责任事故罪
玩忽职守罪与重大责任事故罪从一重罪
玩忽职守罪
51、我国对公务员的管理实行的是()制度。
分类管理
单一管理
集中管理
按地域管理
52、职责类的违纪行为主要针对的是()。
泄密行为
越权失职行为
玩忽职守、贻误工作的行为
行贿受贿的行为
53、公务员处于特殊的法律关系中,表现在()。
公务员具有“公民”和“公务员”双重身份
担任公职的人即丧失普通公民的身份
凡是公务员所从事的行为都是代表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
公务员享有行政职权而无须承担行政法律责任
54、从国家赔偿立法的发展历史来看,各国国家赔偿法最初都以()为主要规范对象。
行政活动
立法活动
司法活动
主观活动
55、认为“主权不能转让给私人,它永远属于人民”的是()。
狄骥
管欧
卢梭格
格劳斯
56、国家赔偿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
肯定到相对否定到否定
否定到相对肯定到肯定
否定到相对否定到肯定
肯定到相对肯定到否定
57、“为官最要安重,众所瞻仰,一言不当,舒声愧赧。”即要求为官者要()。
谨慎修心
谨慎言行
谨慎独处
谨慎用权
58、导致公务员腐败的根本原因是()。
权力
素质
道德
文化
59、当前世界各国都在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其中有一个共同取向是()。
专门化
文化化
职业化
法制化
60、我国最早规定国家赔偿责任的法律文件是()。
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港管理暂行条例》
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2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9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 61、公务员的双重身份是指()。
职务行为
个人行为
执法行为
群体行为
62、公务员身份界定的三要素,包括()。
依法行使公职
在国家机关任职
纳入国家行政编制
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
63、公务员与国家之间形成的特定职务关系是指()。
公务员能够以行政机关的名义对外行使职权
行为后果由公务员个人承担
行为后果赔偿由国家和公务员个人共同支付
行为后果归属于行政机关
64、行政主体应该具备的四要素包括()。
组织
享有行政权力
以自己的名义对外
独立承担后果
65、下列属于公务员权利的选项是()。
申请辞职
参加培训
提出申诉和控告
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
66、可以通过以下哪些方面来区分公务员的两种身份()。
行为性质
责任归属
适用规则
救济途径
67、公务员双重身份区分的意义,主要包括()。
防止国家权利滥用
保护公民利益
保护公务员自身利益
保护国家利益不受损害 68、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包括()。
政治坚定
勤政为民
依法行政
清正廉洁
69、追偿权是我国国家赔偿制度的组成部分,但追偿权的行使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下列选项中哪些是行使追偿权的条件?()
追偿权的行使必须在赔偿义务机关赔偿受害人损失之前进行
行使赔偿义务机关已经赔偿了受害人的损失
国家机关只能向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行使追偿权
追偿只能在赔偿数额范围内进行 70、下列属于公务员义务的选项是()。
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
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清正廉洁,公道正派
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
71、公务员双重身份区分的具体标准,包括()。
职权标准
时间标准
名义标准
目的标准
72、公务员履行公职中最核心的要素是()。
不贪污
不失职
不越权
不歧视
73、下列属于公务人员履行公职不越权内容的是()。
要有明确的事实
要遵守程序
不能滥用职权
要有明确的法律依据 74、公务员的个人形象包括()。
职业形象
造型形象
领导形象
肢体形象
75、做为一名合格的公务员要具备以下哪些素质()。
立场坚定的政治素质
以人为本的服务素质
恪尽职守的责任素质
开拓进取的创新素质 76、公务员法立法的目的是()。
规范公务员的管理
保障公务员的合法权益
提高工作效能
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 77、下列属于公务员的是()。
民主党派机关的工作人员
人大机关的工作人员
国企工作人员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78、公务员行为规范的特点是()。
高效性
法律规范性
示范性
一定的自我约束性
79、公务员的职业特性要求公务员要()。
情为民所系
利为民所谋
利为己所谋
身为民所献
80、做为一名公务员需要不断提升的能力有()。
依法行政的能力
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良好的心理调适能力
第二篇:公务员的职务行为与个人行为的划分
公务员的职务行为与个人行为的划分
一、划分的必要性
1、公务员的双重身份:公民——民事行为
国家公务员——职务行为
2、诉讼与赔偿使用的法律与原则不同:民事行为——民事诉讼、民事赔偿
职务行为——行政诉讼、行政赔偿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1991年)第八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非职务行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国家赔偿法》第五条:“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
(一)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
二、划分标准
1、主观标准说:又称实质内容理论,主张采用行为人的主观意思表示判断行为的性质。
(1)以国家机关(雇用人)的意思表示为准:工作人员(受雇人)必须执行国
家机关命令委托的事项,凡超出命令委托范围的军部属于执行职务的行为
单国家机关事中、事后追认的,亦可认定为执行职务的行为。
(2)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意思表示为准:只要工作人员实施该行为的目的是
为了国家机关的利益,那么该行为就属于执行职务的行为;如果工作人员
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实施的行为,就不属于执行职务的行为。
理论缺陷:
(1)以国家机关的意思表示判断某一行为的性质,容易导致国家机关以为委托命令为
由推卸责任,不利与保护受害人的权益;
(2)以工作人员的意思表示为准,难以确定公司利益交织情况下行为的性质,容易扩
大国家责任的氛围。
2、外表形式理论:又称客观标准说,该理论主张,执行职务的范围应当以社会观念为
准,凡在客观上、外形上可视为社会观念所称的“职务范围”,或者受害人有理由相信工作人员是在执行职务,或客观上足以认为其与执行职务有关的,不论行为者意思表示如何,其行为均可认定是执行职务的行为。(日本、瑞士、台湾)。
3、我国:综合标准说。
也有学者认为是“与行使职权有关论”(简称有关伦),即凡与执行职务、行使职权有关的行为,只要符合其他赔偿真人的构成要件,国家就应该对该行为所造成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根据:《国家赔偿法》第三条、第五条。
具体标准:
(1)职权因素:国家公务员根据法律赋予的职责权限实施的行为都是职权行为,无论该行为合法与违法。——行为人是否享有职权是判断行为性质的重要标
准。
(2)时间因素:上班时间——职务行为:下班时间——个人行为。
(3)岗位(地点)因素:在工作岗位上——职务行为;离开过岗位——个人行为。
(4)职责因素:不在上班时间或工作岗位,但与职责有关:职务行为;
在上班时间或工作岗位,但与职责无关:个人行为。
(5)目的因素:维护公共利益——职务行为;实现个人利益——个人行为。
(6)命令因素:以行政首长的命令、指示、委托实施的行为是职务行为。
第三篇:齐鲁先锋 打铁先要自身硬——谈谈“三个自信”与从严治党(下) 试卷70分
打铁先要自身硬——谈谈“三个自信”与从严治党(下)试卷
[考试时限]:60分钟
[及格分数]:60分
00 36 53
[考试说明]:
1、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要和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结合起来。
正确
错误
2、要掌握阶级分析的方法,没有阶级分析就不能正确明辨是非。
正确
错误
3、新中国成立早期的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学生运动,妇女运动等等,都不能体现群众路线的内容。
正确
错误
4、在我党成立之初,虽无群众路线之名,却有群众路线之实。
正确
错误
5、“三个自信”源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是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精神状态的新要求。
正确
错误
6、“三个自信”源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体现了对我国国情的深刻把握、对民族命运的理性思考、对人民福祉的责任担当。
正确
错误
7、正确处理对上级负责与对群众负责的关系,维护好上级的利益。
正确 错误
8、密切联系群众,实行群众路线,是我党最大的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党执政后最大的危险。
正确
错误
9、群众路线是最好的民主,是最有效的监督。
正确
错误
10、群众路线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正确
错误
11、“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出自()。
毛泽东
周恩来
邓小平
刘少奇
12、学习党的基本理论,要学习马列、毛泽东著作,这是()。
根本
标准
核心
基础
13、本课教师把马列、毛泽东原著概括为()。
“两言两语一句话”
“两言三语一句话”
“三言两语一句话” “三言三语一句话”
14、学习基本理论要突出重点,要认真学习()。
辩证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辩证法
邓小平理论
15、()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群众观点
为民务实
群众路线
群众工作
16、党的早期领导人都对群众路线的形成作出了伟大贡献,但第一个作出明确概括的则是()。
毛泽东
周恩来
邓小平
刘少奇
17、群众路线是由()决定的,是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路线。
党的指导思想
党的纲领
党的性质和宗旨
党的奋斗目标
18、()是党的基础,是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群众
基层 执政
民主
19、中国共产党是按照列宁主义的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革命党,其中一条重要原则就是()。
全党有统一的指导思想
全党有统一的纲领
全党有统一的奋斗目标
全党有统一的、铁的纪律
20、党组织对违犯党的纪律的党员,应当本着()的精神,按照错误性质和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直至纪律处分。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从严治党、从严惩处
从重从快从严
宽容
21、被总书记称为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的是()。
群众观念
理想信念
廉洁意识
反腐精神
2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
科学发展观
与时俱进
为人民服务
社会主义荣辱观
23、新形势下,党和国家选人用人的标准是()。
学历高 富有创新精神
经验丰富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24、求真务实是()的本质要求。
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和谐社会
25、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以()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密切联系群众
联系群众、服务群众
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
扎根群众
26、()是党一贯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是党具有旺盛创造力的关键所在。
理论联系实际
求真务实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27、党章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
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
民主文明
政治文明
28、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是()。以人为本
执政为民
保持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
以民为本
29、()报告明确指出,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要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十八大
十七大
十六大
十五大
30、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全面协调可持续
速度至关重要
以人为本
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31、学习党的基本理论,首先要学习()。
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习近平同志的系列重要讲话
32、下列属于马恩著作的有()。
《共产党宣言》
《帝国主义论》
《法兰西内战》 《法兰西阶级斗争》
33、下列属于毛泽东著作的有()。
《实践论》
《矛盾论》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34、学习哲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
现象
立场
观点
方法
35、群众路线是一种科学的()。
执政能力
思维方式
思想方法
工作方法
36、下列属于对好干部的要求的是()。
信念坚定
为民服务
勤政务实
敢于担当
37、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规定()干部。
发现
培养 选拔
使用
38、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主要表现在()。
坚定信念
把握发展规律
践行宗旨
服务群众
39、党组织要防止“两种倾向”,主要是指()。
防止西化思想
防止啰嗦的套话
防止“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防止“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 40、发展党员的总要求包括()。
控制总量
优化机构
提高质量
发挥作用
第四篇:结合典型案例论述公务行为与个人行为的区分标准==
结合典型案例论述公务行为与个人行为的区分标准
国家意志是由国家公务员的行为实现的。公务员同时也是国家公民,其双重的身份决定了公务员的行为并不一定是公务行为。区分公务员的行为是公务行为还是个人行为,在法律上至少在以下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确定其行为是否属于法律行为;确定其行为是否具有行政法律性质;确定行为的法律后果是由公务员所在机关承担还是由本人承担;确定行为引发诉讼的性质是行政诉讼还是其他诉讼,诉讼主体是公务员所在机关还是其本人。国家行政机关的公务员的公务行为与个人行为的确认与划分在理论上并不容易,在实践中则更为困难。本文从行为特征角度对公务行为与个人行为的界定标准作出探讨。
公务行为是国家公务员基于行政职务关系,以行政主体名义实施的行政行为称为公务行为。个人行为是以个人名义实施的,与行政职务无关的行为。两者在概念上的区别不无争议,但是,现实中,有时公务员所实施的行为是假借行政机关名义,为自己或他人谋求私利的行为,若此种行为产生的不利后果由行政主体承担则不尽合理;有时公务员实质上是履行职责行为,但在事后行政机关以公务员的行为属于个人行为为由推卸责任,此种情况下如果由公务员个人承担责任,则违背公平原则。在具体的社会生活中,公务员实施的行为是公务行为还是个人行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加以判断:
一、行为主体标准
公务行为的主体是公务员,行为主体具有公务员的身份。如果行为主体没有公务员身份,或者丧失了公务员身份,除非是经过依法授权行使公务,或者是经行政机关委托代理行政事务,否则行为不是公务行为。
“公务员”一词,是从外文“civil servant或者civil service”翻译过来的。原意是“文职服务员”、“文职仆人”。现代意义上的公务员制度,形成与19世纪中后期,首先是在法国、英国、美国等西方国家出现。在沿袭封建官吏制度的基础上,在选任、职权、激励与监督机制等方面,现代各国大都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各国对公务员的称谓不仅一致,在英国,公务员是指那些不与内阁共进退,经过公开考试择优录用,没有过失即可以长期任职的文职人员;美国则称为“政府雇员”(governmental employee);日本在二次世界大战前称“文官”,战后改称为“公务员”;法国直称为“公务员”;我国则通常称公务员为国家干部或者行政人员。法律意义上公务员是指在各级政府机关中,行使国家行政职权,依法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我国《公务员法》法所称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尽管称谓不一,但是现代各国的公务员都具有以下特征:
(一)属于特定的国家机关
公务员必须是隶属于特定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在我国,公务员隶属于国家行政机关,权力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军事机关等国家机关,以及企业事业或者其他社会组织内的工作人员都不属于公务员。
(二)从事特定的职业
公务员担任一定的行政职务,依法从事行政事务。如果公民虽然隶属行政机关,但是,在行政机关没有行政职权,不从事行政事务,那么,该公民就不具有公务员身份,其行为也就不是公务行为。
(三)经过特殊的选任
公务员是国家特定部门经过特别的程序选拔与任用的工作人员。不经特定的程序,公民并不能因为行使行政职权或者承担行政义务,自然成为公务员。没有经过特定程序取得公务员身份的公民,不经法律上的授权或者行政机关的合法委托,无论是否已公务名义,其行为都不能产生行政法律意义。
(四)具有特殊的身份
公务员与国家存在职务上的隶属关系,有特殊的法律地位。公务员经国家的授权,以国家的名义执行公务,国家承担其公务行为产生的法律后果。
从行为主体身份角度划分公务行为与个人行为的标准主要有三个:1.公务员的行为以所属行政机关名义作出的属公务行为,以自己名义作出的,则属个人行为。2.公务员的行为是在他的职责范围内作出的,属于公务行为如果超出职责范围,必须结合第一标准和第三标准综合认定 3.公务员的行为如果是执行单位的命令或委托而作出的,不管单位的命令或委托是否超越权限,属于公务行为。
二、行为意志标准
公务行为是公务员以国家名义实施的职责行为,因此,公务行为在主观上应当是出于行为人所在机关的意志,而不应当是行为人本人的意志。公务员实施某种行为,如果主观的意志和目的是执行职务,具有公务意志,则可以认定为公务行为;如果公务员主观上没有执行职务的意图和目的,即使依社会公众看来,有执行公务的表征,也不应认定是公务行为。从主观意志角度来看,公务行为应当具有下列特征之一:
(一)明示的公务意志
公务员在作出权力性行为时,如果明确表示公务意志,出示有效公务标志或证件,则可认定行为人是以公务员身份,正在代表行政主体实施公务行为。因为公务员与行政主体之间的行政隶属关系足以让相对人相信公务员行为的公务性质。在这种情况下,不管公务员的行为是否超越了其法定或授权范围,也不管是否超越了行政权限,一律应认定为公务行为。
(二)可推定的公务意志
公务员在未表达任何公务意志,未出示任何公务标志的情况下,在行政权限范围内,公开地实施公权力行为,比如在公共场所实施检查、扣押、罚款等,如果行为具有公务行为的表征,那末公务员的该行为可以被推定是公务行为,而非个人行为。因为行政权力具有国家归属性、唯一主体性,自然人私用公权力的行为显属侵权或犯罪,所以,相对人没有理由认为其行为不属于公务行为。除非行为人明确表示自己的行为不属于公务,或者其行为明显不具有公务行为的表征,相对人可以轻易推定行为不属于公务行为。
以行为人行为时的动机为行为性质的判断标准,可以避免自然人利用其公务员身份进行私人利益的表面公务行为。
(三)被追认的公务行为
在某种情况下,公务员实施的行为客观上没有职权或者超越职权,但是在主观上是出于公务意志,提供的是公共性义务, 不直接与特定相对人发生法律关系。这类行为经行政主体认可或者默认,应当视为公务行为。比如具有合法身份的行为人未经合法授权发布行政命令、修建公共设施等事实行为。根据当代公务学说,公务范围已突破了公共权力范围,包含许多属于现代政府公共性义务的非权力行为。该行政事实行为虽然并不直接为相对人创设权利义务,但其公共性、普遍性却可能间接产生行政法律效果。如果由于公务员的事实行为致使公民权益受损,应由公务员所属行政主体承担法律责任,而不能以行为人不具有合法主体资格为由,否认行为的公务性质。
由公务员实施的公务行为具有公务意志性,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由公务员实施的个人行为不具有公共意志性,目的是个人利益。但是主观意志的内在性,决定了以依据主管意志标准判定行为性质的困难性,在实践中,必须结合行为人的特定身份、职权性质与范围、行为的过程与结果等外在因素,本着公平正义原则判定行为人的行为性质属于公务行为还是个人行为。
三、行为内容标准
确定公务员行为是公务行为还是个人行为,不仅要看主体身份和行为的主观意志,更要看行为的客观内容。在判定行为性质时,学术界普遍认为应当考虑行为过程中的以下客观要素:
(一)时间要素
公务员在上班和执行任务期间实施的行为,通常视为公务行为,除非有充分的理由可以认定公务员此时的行为不是公务;而在下班和非执行任务期间实施的行为,一般应当认定为个人行为,除非有充分的理由可以认定公务员此时的行为是公务行为。
(二)公益要素
公务员的公务行为是以维护和促进公共利益为根本目的的。因此,公务员的行为是否具有公益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其行为的性质。公务员的行为服务于公共利益,一般可以判定为公务行为,不涉及公共利益而只涉及个人利益的,则属于个人行为。依此标准,假设公务员挪用公款经商的行为,纯粹是为了公益目的,即使超越了职权范围,仍属于公务行为,相应的行政机关就可能对其经营活动中的债权债务关系承担法律责任。公益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就等于拓宽了行政相对方权利救济的途径。
(三)职责要素
公务员的行为属于其职责范围的,通常视为公务行为;公务员实施的职权范围之外的行为,如果直接或者间接地体现行政机关的意志,与履行职责有相关性,也属于公务行为。比如公务员滥用职权行为,虽然是超越职责范围,但是仍然具有公务性质,其造成相对人权力损害,依法应当由公务员所在的行政机关承担国家赔偿则任。
(四)命令要素
公务员按照法律或者行政首长的命令、指示以及委托实施的行为,通常视为公务行为;无命令和法律根据的行为,通常视为个人行为。
(五)公务标志要素
由于公务行为是公务员代表国家作出的,因而必须表明其身份。公务员执行公务佩带或出示能表明其身份的公务标志的行为,通常视为公务行为,反之则属于个人行为。现代各国行政程序法对行政人员进行公务行为时的基本程序要求是表明身份,这既是保障相对人合法权益的需要,也是确保行政人忠于职守的需要。公务标志一般表现为特定的制服、标记,身份表明则是公务员通过一定的语言或动作向相对人告知自己的身份,以公务标志及身份表明作为公务行为的形式标准已经为我国相关立法明确规定。例如,《行政处罚法》第三十四条规定,执法人员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应当向当事人出示执法身份证件。又如我国《植物检疫条例》,植物检疫人员进入车站、机场、港口、仓库以及其他有关场所执行植物检疫任务,应穿着检疫制服或佩戴检疫标志。
只有以公务人员身份作出的,以执行公务为目的的,与法定职权相关的行为才是公务行为。正确区分公务员公务行为和个人行为,明确区分公务员公务行为和个人行为的方法,不管是对于行政执法还是对于司法机关的工作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应松年著:《行政法学新论》,中国方正出版社1998年版。【2】姜明安著:《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中国卓越出版社,1990年版。【3】张树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2002年9月版。
【4】杨海坤、章志远著:《行政法学基本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版。
第五篇:结合典型案例论述公务行为与个人行为的区分标准
公务员个人行为与公务行为的区分
www.xiexiebang.com 来源:江苏法院网作者:朱敏更新时间:2011-11-23 16:26:08
内容摘要:区分国家公务员的个人行为与公务行为是十分复杂的问题,行政赔偿中对个人行为与公务行为的区分问题已是一个现实而迫切的法律实践问题。对在实际操作中如何认定工作人员“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这一问题非常有必要加以探讨。公务员对其执行公务中的违法、失职行为不直接向行政相对方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而公务员以普通公民身份实施个人行为,则其行为后果由公务员本人承担,在实践操作中,由于不能真正揭示公务员的个人行为与公务行为的区别而经常导致司法实践的混乱,因此,有必要对公务员的个人行为与公务行为进行区分,并对此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公务员;公务行为;个人行为
引言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公务员个人行为与公务行为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自1993年我国全面推行公务员制度以来,传统的干部人事制度已过渡为公务员制度,但公务员行政行为约束机制基本上承袭了传统的重思想道德教育约束,而轻制度约束,重事后约束,而轻事前和事中约束的干部人事约束机制,没有形成体系。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定,这种单一的约束机制已经不能适应环境的需要,研究我国公务员个人行为与公务行为具有重要意义。公务员的公务身份是近现代国家的法律所创设、拟订的,公务员身份的双重性是基于近现代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而创制的,这种法律制度不仅彻底否定了旧时“君”、“臣”、“民”之间的关系,而且确立了为民造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公务员依法行政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实践操作中,由于不能真正对公务员的个人行为与公务行为的进行区别而经常导致司法实践的混乱,因此,有必要对公务员的个人行为与公务行为进行区分,并对此进行深入研究。由于法律上不存在唯一绝对的标准,以致司法实践中难以操作,有鉴于此,本文试就区分公务员个人行为与公务行为的意义、标准以及司法实务进行分析。
一、公务员的个人行为与公务行为
(一)实践中产生的争议
国家公务员是指国家依法定方式和程序任用的,在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担任公职、列入国家的编制、由国家财政来负担,依法行使国家行政权、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从单纯的理论上讲,公务员作为行政人身份即行政主体意志的载体而从事公务行为和以自然人的身份即个人意志的载体所从事的个人行为是容易分辨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并非如此。在行政诉讼或行政赔偿过程中,公务员身份的确定问题历来是人们争议的焦点和难点。公务员的双重身份(自然人和行政人)的区分是行政主体法理论和制度构建不可或缺的部分,并直接涉及行政行为的效力、行政责任的归属和救济方法的运用。①
具有双重身份的公务员实施的个人行为和公务行为其内涵如何?目前理论界普遍认为,当公务员以公务员身份出现时,他和行政主体之间存在行政公务委托关系,其行为属于公务行为,所引起的后果也由行政主体承担;当他以普通公民身份出现时,他和行政主体之间不存在行政公务委托关系,其行为属于个人行为,所引起的后果也由自己承担。这种区分公务员个人行为和公务行为的核心是要以公务员所承担的行政公务及所属行政机关的行政职权与行政职责为基础,看公务员的行为是否包含行政权力这个要素,凡是国家公务员行使其所任公务而发生的行为都属于公务行为,而与职权无关的行为则属个人行为。
现实中公务行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形式:
第一、公务本身行为。如违法或不适当的行政处罚。
第二、与执行公务牵连的行为。具体有两种类型:首先,滥用职权,即公务员以行政主体的名义实施,利用公务所给予的机会、条件,以及执行公务的方法、手段,而达到其非法的目的,如以权谋私。其次,超越职权,即公务员实施了超越法律、法规规定的权限范围的行为,其中,超越职权主要有两种:一是下级公务员行使了专属上级公务员的行政职权;二是此行业或专业的公务员行使了彼行业或专业公务员的行政职权,我国立法和行政法理将超越职权作为公务员的公务形态。
第三、勤务时间外的公务行为。通常情况下,公务行为在公务时间内实施,基于行政管理具有最大的涵盖面,为使行政管理机制高效能运转,防止政府官员在复杂多变的问题面前束手无策,法律容许特定的“时空”的公务活动,以弥补法律调整的空白地带和情势剧变状态。公务员在勤务时空外并不丧失公务资格,其行为如果出于行政目的,以公务身份出现,则属于公务员公务的范畴。倘若公务员在勤务时空外并非以公务身份,或者虽以公务身份但不是出于行政目的的活动则属个人行为。
第四、怠于执行公务。即公务员的一种不作为的行为,往往表现为公务员依其公务,对第三人有作为之义务而不作为或迟缓履行。依据我国行政立法规定,公务员的“作为义务”包括:(1)法律、政策上所规定的义务;(2)公务要求的义务;(3)上级的命令、指令中的义务;(4)职业操守上的义务。公务员违反上述规定的不作为,均可构成怠于执行公务。①
在司法实务中,由于法律上不存在唯一绝对的标准,国内这方面也没有一确定的学说标准,以致公务员实施的行为是个人行为还是公务行为难以区分,具体来说,他们之间产生的争议可以大致概括为以下几种情况:第一,公务员以公民身份从事的民事行为是否可以明确界定为公务员个人行为?第二,公务员利用其职务上的职权处置私事、谋取私利的行为,是追究行政机关的法律责任和国家赔偿责任还是追究公务员的个人责任呢?第三,公务员受行政机关的委托或者授权实施了民事行为,这种情况又该如何界定?等等。
以上列出的种种情形,对司法者在具体的工作中也提出了一个比较高的要求,就是在界定公务员行为究竟是个人行为还是公务行为时,其范围不应过宽或过窄,如果过宽,将个人行为列入公务范围,则不利于防止或警戒公务员的违法和失职;反之,若将公务员公务行为纳入个人行为之范围,则会使受害的相对人难以享有充分的权利救济。
(二)区分两类行为的意义
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层面来讲,区分公务员个人行为与公务行为具有其内在的必然性,是社会经济文化不断发展的要求。尤其在我国目前这种特殊时期,也是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加速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首先,是保障基本人权的需要。公民个人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享有一系列的基本权利。这些权利的存在是公民个人得以在社会上生存、享有作为人的自尊以及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基本前提。由于公务员的执行公务的权力是国家权力,不仅负有通过国家的力量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不受非法侵害的义务,同时还具有强烈的不平等性,享有对公民个人的支配权,并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公民个人无法与之相抗衡,往往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极易受到侵害。这种权力无处不在使得公民很难对其造成的损害作有效的防卫,其后果是极其严重的。因此,将公务员的职权控制在法律规定的权限范围之内,并使之严格依照法定的程序行使,一方面可以防止行政权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不法侵害,另一方面权力的合法行使又起到保障和促进公民基本人权的作用。明确区分公务员的个人行为与公务行为,从而确定责任归属,以防止其滥用和越权的行使是保障基本人权的重要前提和基本手段。
其次,是维护良好社会秩序的需要。公务员的职权涉及国计民生,其支配力和影响力涉及到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所有领域。如果行政权力肆意扩张不受约束,不断地侵害公民的权利,必然导致公民对政府的不信任感增强,社会将处于一种紧张状态,安定团结的良好社会环境就难以形成。反之,合法、良好的公务员公务权力的运行状态将有助于树立政府的守法、廉洁、高效的形象,并因此而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这种信任可以使得公众对政府的行为产生认同感并自觉接受管理、严格遵守法律,减少社会不法行为的发生机率,政府和公众之间的关系由此而达到一种较为和谐的状态,良好的社会秩序更易形成。
最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迫切要求。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意味着改变以往依靠行政命令管理经济的方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以市场为中介推动经济活动的运行。市场经济的内在逻辑要求政府职能明确,既维护市场主体的经济自主权利,又不能滥用公务员公务的权力去干预市场运行。由于公务员的公务执行公务的权力本身固有的扩张特性和其后强大的国家强制力,这种现象极易出现,而市场主体却难以预见并作有效的防卫,市场经济很容易因此而失序。只有将公务员的执行公务的权力控制在合法的范围之内,才能既充分发挥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保障和促进作用,又防止其对市场运行的不法侵害。
从法律的层面上来看,公务员是政府管理的主体,政令实施的执行人和政府权威的塑造者。他们代表着国家行使公共权力,因此,其行政行为能否被有效的约束将直接关系到能否建立起高效、廉洁的政府形象和强有力的国家系统。我国法律体系中对国家公务员的行为规范方面的法律还不是很健全,明确区分公务员个人行为和公务行为的方法,不管是对于行政执法还是对于司法机关的工作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首先,有利于确定行政行为的效力,公务人员执行公务的行为是代表行政主体,以行政主体的组织名义实施的行为,究其实质而言,是代表国家,以国家名义实施的行为,而不是个人意志反映下的行为。因此,公务行为具有行政行为的法律效力。其次,有利于规范行政责任的归属,如果属于公务行为,不管其行为是否引起行政争议,其行为后果均由行政主体承担,如果公务员以普通公民身份实施个人行为,则其行为后果由公务员本人承担,行政主体无须为公务员的个人行为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在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方是双方当事人,公务员只是代行政主体实施公务管理活动,换句话说,公务员对其执行公务中的违法、失职行为不直接向行政相对方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最后,有利于确定行为争议时救济方法的运用,对于公务员所实施的具体行政行为,相对方不服引起行政争议,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如果公务人员实施的行为不是公务行为,那么该行为引发争议或违法时,则可以通过仲裁或诉讼的形式寻求法律救济,这也就是说,行政复议这种行政救济方式是解决行政争议所独有的途径,而且公务员个人行为与公务行为引起的诉讼性质也截然不同,由此可见,相应的诉讼主体,诉讼权利义务也不尽相同。①
二、区分公务员个人行为与公务行为的主要学说与理论
(一)各主要学说的内涵
在行政法理论中,区分、确定公务员个人行为与公务行为的界限非常重要,它不仅关系着相应行为的效力,而且关系着行为责任的归属。我国法律上不存在唯一绝对的标准,以致司法实践中难以操作,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划分的理论学说。
1.主观说。该说认为界定公务员某一行为是否为执行公务的行为应当重点考察公务员主观上的意思,只要其行为意图、目的是执行公务,则认定为公务行为,缺乏这种意图、目的,即使外人看来有执行公务的表面特征,也不能认定为公务行为。由于行政行为中行政机关及其行政人(公务员)都有主观意思的存在,从而该说又可以分为行政主体主观说和行政人(公务员)主观说。前者认为,公务员某一行为是否属于公务行为应以行政机关的意思表示为准,必须是在执行行政机关的命令或委托事项的范围内,不可逾越这个范围,否则将归入个人行为,该说甚至认为行政行为不是公务员心理上的意思表示,而是执行法律的行为。后者认为,公务员行为是否是公务行为应重点考察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主观上的意思,只要其行为的意图和目的是执行职务,就可以认定其为公务行为,相反,如果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实施的某行为,则不属于公务范畴。
2.客观说,又称为形式说或者外表标准说。该学说的观点是西方多数学者所持有的。该说认为,认定公务员的某一行为是否属于公务行为,应当重点考察公务员的外部特征,即在客观上、外形上、社会观念上属于职务范围的,均属于公务行为,至于公务员本身的主观意志、目的在所不问。具体来说,这样的行为主要包括以下三种行为:首先,是公务员执行其职务行为所必要的行为,正如台湾学者曹竟辉所言:“执行职务系指公务员之职务行为本身与不法侵害人民自由或权利之间互为关连,„„从客观或外形上察看,只要在社会观念上认为是执行职务之行为,属于执行职务”;其次,是公务员执行其接受的行政机关所命令或者委托的职务;最后,是足以认定公务员的行为与执行职务有关的行为。
3.职权相关说。该说认为区分公务员的个人行为与公务行为的一个主要目的和意义就在于确认公务员行为的法律后果的承担,公务员所实施的某一行为,如果与其职权相关,则为公务行为,其行为后果国家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反过来说,如果其行为与职权不相关则属于个人行为,由公务员个人承担法律责任。例如,警察甲对乙实施了治安拘留,并在拘留过程中殴打了乙。那么,甲殴打乙的这一行为显然是与甲行使行政职权的行为有关,是行政处罚行为过程中的一个延续性行为。倘若乙被拘留以后,警察丙由于与乙有私人恩怨,到看守所殴打了乙,那么丙的这一行为显然与职权行为本身无关,因为丙并没有实施对乙进行拘留的职权行为,所以不应认定为公务员的职权行为。
4.综合标准说,也是目前理论界的一种通说。该说认为公务员实施的某一行为是否为公务行为,不能仅仅从主观或者客观要件上去判定,而应从六个要素进行适用,大体上可以包括时间要素、职责要素、名义要素、公益要素、命令要素、公务标志要素等,该说不对判断标准进行限定,认为公务行为的判断是一个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过程,不能绝对以某一要素或绝对以所有要素为识别标准。具体来说,学者们提出的这六种识别要素实际上都是力图证实公务员行为时的身份,其中,时间要素是指公务人员在上班时间实施的行为,通常认为是执行公务的行为,在下班后实施的行为则被视为非执行公务的行为。这源于英国早期的行政法理论;职责要素是指公务人员的行为属于其职责范围内的视为执行公务的行为,不属于其职责范围的视为非执行公务的行为;名义要素是指公务人员的行为是以其所属的行政主体之名义作出的,视为执行公务的行为,以个人名义作出的,通常则视为非执行公务的行为;公益要素是指公务人员行为涉及公共利益者视为执行公务的行为,不涉及公共利益而涉及个人利益者则视为非执行公务的行为;命令要素是指公务人员的行为是根据其主管领导的命令、指示或委托实施的视为执行公务的行为,无命令或委托的视为非执行公务的行为;公务标志要素是指公务人员执行公务时佩带或出示能表明其身份的公务标志的行为,一般被认为是公务行为,反之则属非执行公务行为。当然我们也可以从上面的各种单一要素来看,它们各自本身就存在一定的缺陷。首先,时间要素无法解释两种情况:一是公务人员在上班期间从事个人行为。例如工商局一工作人员上班时间驾车将病重的母亲送往医院,途中撞伤行人;二是公务人员下班后继续执行公务。如某公安人员在下班途中发现有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而前去阻止,应视其为执行公务的行为。在前述两种情况下,我们就不能单纯以时间作为认定公务行为的标尺。正相反,第一种行为虽然是在上班时间实施,但行为内容的私人性质导致了该行为的属性只能是个人行为;第二种行为尽管在非上班时间进行,可行为内容明显具备公务员公务行为职责特点,因此应属于公务行为;职责要素这种标准确能解决许多问题,但它无意中把所有的超越职责行为推定为个人行为,从而免除了公务机关的连带责任,其实在许多场合下,公务人员的越职不过是执行公务机关的命令,体现了行政主体的意志,在这种条件下行政主体如果不负责任显然是不合理的;名义要素这一标准侧重于形式化,它对于公务人员以行政主体名义实施民、商事行为无法识别;公益要素这一标准将“利益属性”作为认定公务行为的中心,但近年来,“公务员公务私化”现象化已出现,私人参与公务的现象日趋增强,所以公务人员以私人身份或其它社会团体身份从事公益活动的行为应属非公务行为;命令要素这一标准与纷繁复杂的行政性事务有不相协调的一面,例如,公安人员发现正在寻衅滋事的违法行为人,工商干部发现正在出售假冒伪劣商品的流动摊贩,由于未接到命令,为了不致于违法,就听之任之或向领导请示后再行处理,肯定有悖于执法原则,所以,单纯的以命令这一形式要件作为认定公务员公务行为的标准有明显的不足之处;公务标志要素这一标准是用来表明公务人员的身份或用公务器具的外形标志以便于社会外界识别,但公务标志要素无法解释佩带公务标志的公务人员用于非公务目的的情况。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上述六种要素各有所长,同时也都具有独立适用的不足之处,所以,综合标准说认为在具体认定公务人员的某一行为是否为公务行为的操作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这些相关要素,不能仅以其中某一标准来衡量、判断。①
(二)各主要学说存在的缺陷
上述的几种学说是目前我国行政法学界划分公务员个人行为与公务行为的标准的学说,这些学说主张各异,当然也有其存在缺陷。
主观说认为只有反映行政主体意志和利益的行为才认定为公务行为,将公务员越权、滥用职权的行为排除在公务行为之外,而这些行为恰恰是与行政主体的意志相背离的,因此,该说显然不符合法律精神,将公务员的公务行为进行了缩小。客观说虽然扩大了权利救济的范围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它将一些看起来像是公务行为实际上是个人行为的行为纳入了公务员的公务行为之内,比如,警察使用警械取乐及在搜查他人住宅时顺便自己将金银首饰带走等等这些以权谋私、假公济私的行为,显然是不能归入公务员公务行为之内的,而客观说这种将现象和本质直接结合在一起合二为一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并且,对于执法者而言也是一种误导;职权相关说将与职权相关的行为均纳入公务行为,这样的话,就难以遏止损害政府形象的个人的胡作非为,例如,食品卫生监督员借行使检查卫生的时候在农贸市场上进行敲诈勒索个体户,交通警察利用职权强行搭车不买票等等,因此,可以说,职权相关说不仅不利于公务员的勤政廉政,而且有利于助长公务员以权谋私、行政专权;综合标准说中提出的时间要素、职责要素、名义要素、公益要素、命令要素、公务标志要素等六种要素都无法单独构成公务员的公务行为的判断标准,但是,如果将它们全部作为标准又必然会出现互相矛盾而导致无法得出最后结论的情形,所以,运用该说即使是选择适用,在司法实务中操作起来也并非易事。
三、公务员个人行为与公务行为的区分方法分析
(一)两者的区分方法分析
关于公务员个人行为与的公务行为的区分方法,法学理论界存有多种学说,主张各异,互有长短。在司法实务界,究竟何为“公务员公务行为”,就其区分标准,认识各异,主张不一,且立法上也未作出明确界定。对此,笔者主张可以将这些学说进行互相补充,即“综合考虑各要素,并主要将公务标志因素和职责要素结合起来进行区分”。例如,一个民警下班以后去朋友家办事,在小区内因其酒后驾车与人争执,开枪将对方击毙,按照枪支管理规定,民警只有在办案需要时才携带枪支,其他时间枪支应当及时入库保管,该民警不具备佩带枪支的基础,这个案件中,案发地点是小区,并且是找朋友办事,并非其行使职责的状态,可见,他的行为并非是执行公务的行为。因此,可以说判定某一行为是否为执行公务的行为,既要考察工作人员主观上的意图或目的,也要考察工作人员的外部特征,如其实施行为的目的或意图是在履行职责或职权,所实施之行为系对执行公务有必要的行为或有助于执行公务的行为,即可认定该工作人员的行为为执行公务的行为,否则,为公务员个人行为,起法律后果由自己承担。因此,笔者也主张综合标准说,因为对公务人员的行为在定性时,不能仅从一个或几个因素去衡量,必须全面分析行为实施的全过程,同时,在综合考虑识别因素时,应主要将公务标志因素和职责要素结合起来确定,公务标志因素是向外界表明自己的身份,亮明执法资格,公务标志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相关执法证件,穿戴执法制服,也可以是佩带相关的袖章、胸章以及其他的标志,在表明身份的基础上,只要其行使了与其身份相适应的行政权,不论时间、地点、有无命令、合法与否,一般都可以判定其为公务行为。只有综合借鉴相关要素,结合每一行为的具体情况,辅之以必要的操作技巧,全方位、多角度地分析才能正确地区分公务员个人行为与公务员公务行为。
首先,公务员纯粹以公民身份从事为自己利益的民事行为可以明确界定为公务员个人行为。其次,公务员利用其职务上的职权处置私事、谋取私利的行为,是追究行政机关的法律责任和国家赔偿责任还是追究公务员的个人责任?不能一概而论,应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也由此可见,公务员的个人行为与公务行为之所以会发生混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公务员违法执行公务行为与个人违法行为两者之间的混合;最后,公务员受行政机关的委托或者授权实施了民事行为,这种情况又该如何界定?对于这个问题应当分为两种情况来讨论,第一种情况是实施的民事行为是为自己谋私,如果是本行政机关事先委托或者事后承认的则为公务行为,当然该行为为违法的公务行为,否则,则为公务员个人行为,第二种情况是实施的民事行为是为行政机关办事,那么,理所当然,该行为为公务行为。
(二)分析时还应当考虑的问题
对于公务人员实施的各种行为进行识别,是行政法理论和实践要求。公务员公务行为在法律上不存在唯一的和绝对的标准,因此,在实践操作中,必须首先总体把握其中蕴含的法律精神,并以此为出发点,从而区分公务员的个人行为与公务行为,两者的区分既不能无限制地扩张,又不能无原则的缩小。那么,对于公务员实施的公务行为应当如何“综合考虑各要素,并主要将公务标志因素和职责要素结合起来”进行区分,还应当考虑到哪些问题呢?首先,要保护行政管理相对方的合法权益。例如:税收征管人员甲在收税时,纳税义务人乙言词过激,妄图抗税,双方在争执中甲将乙打伤。这一行为如认定为个人行为,即引起民事法律关系。甲、乙为该法律关系的主体,由民法调整。反之,如认定为公务行为,则引起税收行政法律关系。甲不是一方当事人,该法律关系的主体是乙和甲所属的行政机关,由行政法调整。由此可知,由于在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方的法律地位不平等,行政主体拥有实现其意志的全部手段,因而其不仅与相对方的关系甚为密切,而且可能对相对方产生多方面的影响。一旦行政主体和公务人员在行使职权时出现滥用职权、以权谋私或玩忽职守等违法、失职行为,就必然会侵犯相对方的合法权益。在这种结果发生的情况下,公务人员的行为是否为公务行为就会产生不同的法律后果,相对方寻求法律救济的方式、途径以及权利的补救恢复程度会大不一样。在现代法制社会中,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就是最大限度地确认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并使之能够得到切实有效的保障,所以,在区分公务员个人行为与公务行为时,保护行政管理相对方的合法权益是最基本的要求。其次,要保障行政主体依法行使职权是行政主体执行法律规范、实施行政管理活动的权力。例如:某公安人员下班后,发现有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人员,就采取了强制带离现场、盘问等措施。如果以时间、命令等要素认定该行为是个人行为,无疑公安人员实施了侵权行为,这样一来,违法行为人则依然会我行我素,执法人员反而顾虑重重,社会秩序必然受到负面影响。由此可见,由于行政主体在依法行使行政职权时所具有的强制性、单方性等特征,是需要有法律保障的,所以,公务人员实施的行为如果被确认为公务行为,那么这种行为就具有强制性,行政管理相对方有服从行政管理的义务,任何阻碍行为都将被视为妨碍公务员执行公务。相对方对公务人员执行公务的行为有异议,可依法申请复议或提起诉讼。但在有关国家机关对相应行为作出裁决之前,相应行为并不失去法律效力,相对人有继续遵守和服从的义务。反之,如果公务人员实施的行为属个人行为,就不具有强制性,相对人也就没有服从的义务。可见,公务员的公务行为是公务人员行使行政权、采取必要行政措施的前提,否则就有可能是违法或侵权行为。①②因此,无原则的缩小公务员的公务行为的范围,势必会影响行政执法活动,公务人员在执行公务行为的过程中也必然会在无形中受到束缚。
四、结论
综上所述,认定公务员公务行为是行政司法实践的要求,只有综合借鉴相关要素,结合每一行为的具体情况,辅之以必要的操作技巧,全方位、多角度地分析才能正确地区分公务员的个人行为与公务行为。当前我国正在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政治,作为国家权力执行机构的行政机关和执行行政机关意志的公务员无疑将在这个建设进程中担当重要的责任。对于如何对我国公务员个人行为与公务行为进行区分这个问题上,我们应当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对我国司法在区分公务员个人行为与公务行为进行合理分析和应用,笔者所主张的是应当综合考虑公务员的行为的各方面的要素,并主要将公务标志因素和职责要素结合起来。我国法律体系中对国家公务员的行为规范方面的法律还不是很健全,明确区分公务员个人行为和公务行为的方法,对于行政执法还是对于司法机关的工作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我们应当综合考虑公务员行为过程中的各种因素,理性分析公务员的行为,在保障国家行政权力顺利实现的同时,切实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杜绝公务员滥用公共权力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对实践中纷繁复杂的相关案例作出较为合理、公平的认识和处理。
参考文献:
(一)论文类
1.朱辉、顾民:《略论公务行为的认定》,《法律适用》2000年第9期。2.傅国云:《论公务行为与个人行为的分界》,《行政法学研究》1996年第2期。3.李蕾:《论行政公务行为的界定》,《行政与法》2000年第6期。4.朱新力:《行政公务行为认定标准研究》,《行政法学研究》1994年第4期。5.方世荣;《论国家公务员公务行为与个人行为界限的几个问题》,《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5年第4期。6.金伟峰、姜裕富:《公务员忠诚义务的若干问题研究》,中国宪政网,发布时间:2008-7-30。7.王娟、钟林斌:《公务员公务行为与个人行为探析》,《新西部》2008年第12期。8.王良钧:《公务员双重身份的划分与确定》,《中州学刊》2006年第1期。9.刘泽军:《西方国家公务员行政处分救济制度的若干模式及其启示》,《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10.梁丽:《论对公务员惩戒的法律救济》,《行政与法》2002年第5期。
(二)专著类
1.徐银华、石佑启、杨勇萍著:《公务员法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2.姜海如著:《中外公务员制度比较》,商务出版社,2003年。3.喻中著:《权力制约的中国语境》,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4.陈振明主编:《国家公务员制度》,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5.李和中著:《21世纪国家公务员制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6.张骏生编著:《中外公务员制度比较》,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年。
①参见徐银华、石佑启、杨勇萍著:《公务员法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4页。
①参见傅国云:《论公务行为与个人行为的分界》,《行政法学研究》1996年第2期。①参见朱辉、顾民:《略论公务行为的认定》,《法律适用》2000年第9期。①参见方世荣:《论国家公务员公务行为与个人行为界限的几个问题》,《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5年第4期。①参见朱辉、顾民:《略论公务行为的认定》,《法律适用》2000年第9期。②参见王良钧:《公务员双重身份的划分与确定》,《中州学刊》2006年第1期。